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工程建设实施方案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分析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a2b742c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a4.png)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分析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与高效利用,需要依托先进的信息采集系统进行监测和管理。
1.目的与意义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多种传感器、装置对电力系统中的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处理、存储与分析,形成完整的电能质量监测、节能管理、电力安全保障等功能的集成系统。
通过对用电信息进行实时、准确的监测和分析,可以提高用电安全和经济性,保障用户的正常用电,实现电力系统工作的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
2.系统组成(1)数据采集利用各种装置和传感器对电力系统中的电能参数进行采样、变换、处理,实现电能质量监测、用电负荷统计、电能计量、电器状态监测等功能。
(2)数据传输采用无线、有线通信技术对采集的用电数据进行传输和传送。
如GPRS、3G、4G、Wi-Fi等宽带数据传输技术,实现监测数据实时传输。
(3)数据处理通过计算机软件平台对电力系统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综合利用,形成实时监测报表、综合统计分析等形式的输出。
(4)数据存储采用数据库等技术对电力系统的监测数据进行存储,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便数据的查询。
3.建设要点针对电力系统的不同特点,利用多种不同的采样传感器和装置进行数据采集,实现监测数据的多元化。
如电压、电流、功率因数、谐波、电能质量等方面的监测。
(2)系统的完整性和可靠性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具有完善的物理和逻辑结构,能够满足电力系统大规模、全面、实时、准确的监测需求。
同时,建设系统应针对电力系统的特点和使用环境,进行严格的规划和设计,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精细化监测及报警机制电力系统的监测数据具有时效性和重要性,必须建立完善的报警机制。
当电力系统监测数据超出合理范围时,能够及时进行报警,方便维护人员进行处理。
1.电能质量监测电力系统中存在许多电能质量问题,如电压波动、电流谐波、电能失真等,会影响电器的正常运行和寿命。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工程建设方案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工程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d257f7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8d.png)
1 建设原则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项目建设按照“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原则、统一组织实行”旳原则开展,具体建设原则如下:1)整体规划、分步实行公司统一规划我省采集系统建设,整体规划主站、远程信道旳建设;一方面完毕高压顾客旳信息采集;重点开展低压顾客用电信息采集,低压顾客优先从用电量大旳城网顾客开始实行,分地区、分区域、分性质成片成块建设。
各单位要根据公司旳整体规划,结合本地区旳实际状况制定切实可行旳建设方案,保证采集系统建设任务分步、有序开展。
2)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避免为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旳意识,解决好安全、质量、进度旳关系,制定并贯彻工程建设施工技术安全管理规定,做到安全质量可控、在控、能控。
3)原则统一、技术先进严格遵循公司旳工作规定,执行公司制定旳有关技术原则与规范。
主站应用公司最新统一推广部署旳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电能信息采集模块。
努力摸索农网用电信息采集旳技术方案,保持我省旳采集系统技术领先态势。
4)加强协调、经济合理统筹考虑与本地区智能配电网建设旳协调,实现远程通信网络与配电网光纤网络共享。
2 工作思路积极贯彻贯彻国网公司下达旳系统建设工作规定,力求提前并保质保量完毕工作任务,遵循如下工作思路:1)坚持国网公司“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原则、统一组织实行”旳原则,严格按照国网公司制定旳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原则和规范开展建设工作,工程方案、原则和进度由省公司统一组织,具体工程实行以地市为单位组织;2)各单位要根据公司建设方案,按照先易后难旳原则,做好采集工程安装范畴旳选择,分地区、分区域、分性质成片成块建设,保证工程目旳全面实现;3)根据公司制定旳采集技术方案,制定经济合理、切实可行旳工程实行方案。
4)做好工程全过程管理,及时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浮现旳问题和困难,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5)做好各项保障系统运营措施旳贯彻,做到建成一片,应用一片,保证系统旳正常投运,发挥成效。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工程建设实施方案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工程建设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8e2a6b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73.png)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工程建设实施方案一、概述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工程建设实施方案是指一项用于监视普通电力用户用电情况和对它进行分析的电力信息系统,是电力企业和用户之间的桥梁。
该系统采用硬件设备和软件技术,可以实时、准确地收集各个用户的用电数据,同时针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并生成相关的报表。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该系统可以实现实时监测电网状态,减少电网事故的发生率,同时可以为节约电力资源、优化用电结构、提高供电质量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建设目标1.实现用户用电数据自动化采集。
2.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为电力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3.提供可视化、实时的监测平台,提高电力企业的响应速度和处理效率。
三、实施步骤1.系统结构设计根据项目需求,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结构设计方案,包括硬件设备选型和软件架构选择。
在确定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详细设计并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包括采集系统的硬件配置、软件开发以及系统实施与运维等。
2.硬件配置选用符合要求的采集器设备和相关的传感器设备,从而保证对用户用电情况的采集和监测。
所采集到的数据将可以与之前获取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出不同时间段的变化趋势,并对此提供相应的处理方法。
3.软件开发根据要求开发出合适的管理控制和辅助决策工具,包括数据展示工具、数据分析工具等,这些工具可以支持业务人员进行数据的快速分析和决策,也可以为用户提供多种实用的信息服务。
针对数据的不同类型和不同来源,进行数据的标准化、整合等操作,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以确保对数据的处理和处理结果的存储准确无误。
4.系统联调测试在开发完成后,进行系统集成测试和一些单元测试,以确保系统各个模块的正常运行。
5.系统交付与运维在系统交付后,需定期进行系统巡检和维护,针对问题及时处理,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同时,对数据进行定期备份和清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四、系统特点1.自动化操作:利用传感器和采集器设备,实现对用户用电数据的自动化采集和处理,大大减轻了相应的人力负担。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方案3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方案3](https://img.taocdn.com/s3/m/e2d76c296294dd88d0d26bc2.png)
第1章通信信道及接口通信网络链接主站、采集传输终端、电能表,是信息交互的承载体。
通信网络的主要方式有光纤通信、230MHz 无线通信、公网无线通信、载波通信等。
远程通信是指采集终端和系统主站之间的数据通信。
可分为专网通信及公网 通信。
本地通信是指采集终端和用户电能计量装置之间的数据通信,在本系统中主 要集中器和采集器、集中器和电能表、采集器和电能表之间的通信。
1.1 通信信道建设原则通信通道的建设以满足系统需求为出发点, 综合考虑技术成熟、实时性、通信安全、分布范围、系统可维护、工程建设简易、造价经济以及面向企业发展等 因素,根据各网省公司的现实情况选择组件通信网络平台,为低压集抄系统提供 稳定可靠的数据交互通道。
王主主主*主主主主1) 易于安装指通信网络中相关的设备在初次安装、故障或周期轮换时,安装和参数配置的难易程度。
主要表现在各种设备的即插即拔特性和网络系统自适应能力上。
2) 易于维护指当系统应用需求发生变更时,计量仪表和系统维护的难易程度。
如因价格体系或结算周期发生变更时,造成的费率结构和冻结时间在线或离线调整。
3) 系统兼容性指对采集系统中各种采集和传输终端通信方式的兼容性,以及能够适应未来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
4) 标准化的接口通信网络系统各个设备之间的互联接口应采用标准接插件或者是事实上的标准接插件。
5) 一体化通信通信网络系统是采集主站、采集终端、计量表计之间通信的载体,由于管理需求和用户性质的不同,三者之间能够采用的通信信道媒介差别很大,为保持主站系统的数据采集功能的专一性,建立一体化的通信机制,保证采集主站可以通过标准的统一的方式透明地和采集终端和计量表计通信。
6) 经济性通信网络系统在满足系统需求和立足长远发展的基础上,所选用的网络系统应该具有相对好的经济性。
为适应各种通信方式的需要在主站数据采集服务器和集中器之间建立一个通信平台。
通信平台以网桥的形式存在,综合处理转换采集服务器和远程通信网络之间的信息交换。
供电公司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解决方案
![供电公司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145ac2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09.png)
汇报人: 2023-11-18
目 录
• 引言 •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概述 • 供电公司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解决方案
总体架构 • 供电公司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解决方案
实施方案
目 录
• 供电公司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解决方案 应用案例
• 供电公司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解决方案 前景展望及未来发展趋势
配备专业人才
招聘和培养具备电力和信息技 术专业知识的人才,提高项目 的实施效率和质量。
加强沟通协调
与供电公司和电力用户保持密 切沟通,协调好各方面的需求 和问题。
做好技术支持和维护
提供及时的技术支持和维护服 务,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
性。
供电公司电力用
05 户用电信息采集 系统解决方案应
用案例
案例一:用电检查案例
总结词
用电检查效率提升
详细描述
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供电公司可以实时监测和记录电力用户的用电数据,包括电量、功率、电压等参数。这 有助于用电检查人员快速发现异常用电行为,如窃电、违规用电等,并及时采取措施处理,有效提高了用电检查 的效率和准确性。
案例二:客户服务案例
总结词
客户服务质量提升
详细描述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以帮助供电公司更好地了解电力用户的需求和问题,及时响应并解决客户的问题 和投诉。例如,通过分析电力用户的用电数据,可以发现电压不稳定、电量消耗异常等问题,并主动 联系客户了解情况并解决问题,提高了客户满意度和服务质量。
3
云计算技术
利用云计算技术实现系统的云端化,降低系统建 设和运营成本,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系统在智能电网中的发展前景预测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7cf39b0f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2a.png)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绪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电力行业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作为电力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力综合管理和用电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帮助电力行业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系统设计1. 系统需求分析进行系统的需求分析是设计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第一步。
在这个阶段,需要充分了解用户需求,确定系统所要实现的功能以及对数据的要求。
还需要考虑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和易用性等因素。
2. 系统架构设计在系统架构设计阶段,需要确定系统的整体结构和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
通常,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数据展示模块等。
3.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数据采集模块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它负责采集各种用电设备的数据,并将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模块。
在设计数据采集模块时,需要考虑如何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等问题。
4. 数据处理模块设计数据处理模块是用来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的。
在这个模块中,可以实现数据的清洗、去重、归并、计算等功能,以便于生成相关报表和统计分析。
5. 数据存储模块设计数据存储模块负责将处理过的数据进行存储,以便于后续的查询和分析。
在设计数据存储模块时,需要考虑存储的方式、存储的容量以及数据的备份和恢复等问题。
6. 数据展示模块设计数据展示模块是用来将数据以图形或者表格的形式展示给用户的。
在设计数据展示模块时,需要考虑用户的使用习惯、界面的友好性以及数据的实时性等因素。
7. 系统安全设计系统安全是一个重要的方面,需要考虑系统的权限管理、数据的加密和防护以及系统的日志记录等功能。
三、系统实现1. 硬件设备采购在系统实现阶段,首先需要根据之前的系统设计方案,采购相应的硬件设备。
通常,需要采购数据采集设备、数据处理服务器、数据存储设备和数据展示终端等。
2. 软件系统部署在硬件设备采购完成后,需要进行软件系统的部署工作。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https://img.taocdn.com/s3/m/06511099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dc.png)
无线公网通信
借助公共无线网络(如 GPRS、4G、5G等),实 现电能表与数据中心之间 的远程无线通信。
无线专网通信
建立专用的无线通信网络, 为电力用户提供更稳定、 安全的远程自动抄表服务。
04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技术应用
负荷控制技术应用
基于智能电表的负荷控制
分布式能源接入与控制
通过智能电表实现用户负荷的实时监 测和控制,包括负荷限制、负荷切断 等功能,确保电网稳定运行。
需求分析
明确系统建设目标,收集相关 业务需求,分析系统功能和性 能要求。
设备采购与集成
依据系统设计,采购所需的硬 件设备、软件系统和网络设备 等,并进行集成测试。
培训与交接
对用户进行系统操作和维护培 训,完成系统交接工作。
设备安装与调试
01
02
03
04
安装准备
确认设备安装位置和条件,准 备安装工具和材料。
02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概述
系统定义与组成
系统定义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对电力 用户的用电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和监 控的系统,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组 成部分。
系统组成
主要包括主站、通信信道、采集设备三 部分。其中,主站负责数据处理和应用, 通信信道负责数据传输,采集设备负责 用电信息的采集和上传。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
目录
• 引言 •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概述 •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方式 •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技术应用 •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方案 •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施与运维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与意义
智能化电网建设
随着智能化电网的快速发展,电 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作为智能电 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电 网的信息化、自动化和互动化具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2c36ee45fc4ffe473368abb2.png)
目录
1 、引言
主要内容
2、前期工作 3、系统组成
4、本地信道
5、致谢
P4
5、致谢
四川电力试验研究院电力计量研究检测中 心
四川省电力公司电能计量中心 张嘉岷
电子邮箱:zjmuestc@
欢迎探讨,欢迎指导!
P4
谢 谢!
5、致谢
P4
5、致谢
P1
3、系统组 成
P1
3、模 系式 统探 组 讨 成
主站系统
远程信道 采集装置(数据集中器) 本地信道(采集终端或采集模块) 计量设备(电能表)
P1
3、模 系式 统探 组 讨 成
数据集中器通过本地信道接收采 集模块采集的电能表数据,并通 过远程信道将数据传输回主站。
采集模块通过RS-485总线读取 电能表数据,并通过本地信道将 数据传输到数据集中器。
2、前期工作
Q/GDW 375.1-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型式
规范:专变采集终端型式规范》
Q/GDW 375.2-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型式
规范:集中器型式规范》
Q/GDW 375.3-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型式
规范:采集器型式规范》
Q/GDW 376.1-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
• 《四川省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 维护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关口、非统 调电厂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的通知》、 《关于加强智能电表推广和用户用电信息 采集系统建设的通知》,明确了采集系统 的建设目标,建设组织模式和各单位职责 、分工界面。
目录
1 、引言
2、前期工作
主要内容
3、系统组成
4、本地信道
31_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管理办法
![31_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f3b3412c2af90242a895e5ba.png)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国家电网公司二零零九年四月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国家电网公司(以下简称国网公司)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以下简称采集系统)建设管理,确保建设工作高效、有序开展,提高系统建设整体水平,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结合电力建设项目管理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国网公司各区域电网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以下简称网省公司)采集系统的规划、立项、设计、施工及验收的全过程管理。
第二章建设目标第三条采集系统建设是公司开展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实现对国网公司电力用户的“全覆盖、全采集、全预付费”,为实现公司用电管理环节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全覆盖”指采集系统覆盖范围为公司经营区域内包括大型专变用户、中小型专变用户、三相一般工商业用户、单相一般工商业用户、居民用户的全部电力用户计量点和公用配变考核计量点。
“全采集”指采集系统实现公司生产、经营、管理业务所需的电力用户和公用配变考核计量点用电信息的采集。
“全预付费”指采集系统的功能设计、设备选型满足预付费业务要求,为全面实施预付费管理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手段。
第三章建设原则第四条采集系统建设应符合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和公司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为营销计量、抄表、收费标准化管理和公司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
第五条应坚持“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组织实施”的原则,以国网公司相关规范为依据,建设功能、标准统一的采集系统。
第六条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继承与发展相结合,有效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应注重实用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确保技术方案先进、可行;应把握重点、协调发展,先试点后推广,稳步推进系统建设工作。
第四章组织与职责第七条国网公司成立采集系统建设工作领导机构,负责决策、指导、协调采集系统建设的重大事项。
网省公司、地市公司成立相应领导机构,负责推进本单位采集系统的建设工作。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工程建设实施方案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工程建设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a0fa37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54.png)
汇报人:日期:•引言•工程实施方案概述•工程前期准备•工程实施阶段•工程后期维护与优化•工程实施风险评估与对策•工程实施成果总结与展望目录01引言集系统,实现用电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
服务质量。
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升级。
02工程实施方案概述建设目标涉及电力用户、配电设备、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
建设范围建设周期实施方案内容实施方案制定原则01020304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可扩展性前期准备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进行系统架构设计、数据库设硬件采购与部署软件系统开发与测试系统集成与调试验收与上线实施方案实施步骤03工程前期准备确定系统规模与范围制定项目计划明确系统建设目标需求调研与分析1 2 3选择合适的技术路线设计系统架构制定接口规范系统设计确定设备清单选择合适的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设备验收与调试设备采购与准备04工程实施阶段安装前准备安装过程调试过程030201设备安装与调试测试计划制定测试环境搭建测试执行验收准备系统测试与验收根据项目需求和人员技能水平,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
培训计划制定培训课程开发培训实施操作手册编制根据培训计划,开发相应的培训课程和教材,确保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人员掌握系统的操作和维护技能。
根据系统特点和操作流程,编制操作手册和故障处理指南,确保人员能够快速上手操作和维护系统。
人员培训与操作手册编制05工程后期维护与优化总结词详细描述系统日常维护与故障处理总结词持续改进、动态优化详细描述根据系统运行实际情况,定期收集和分析用户反馈意见,针对系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优化改进。
建立系统评价机制,根据评价结果动态调整系统配置和功能,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用户体验。
系统优化建议与改进方案后期技术支持与服务保障总结词专业支持、全天候保障详细描述建立专业的技术支持团队,提供24小时在线服务,及时响应和处理用户的技术咨询和问题。
加强与用户的沟通交流,定期回访用户,了解系统运行情况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青海省电力公司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站建设方案研究
![青海省电力公司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站建设方案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1d41dc9d5bbfd0a79567319.png)
据 的 加 工 处理 及 分 析 应 用 需 求 ,现
在 ,急 需 建设 相 对 独 立 的 用 电信 息 采集 系统 主站 。
l主站系统建设 目标
建 设 “ 覆盖 、 全 采 集 、全 预 全
于 青 海 省 电 力 公 司 营 销 系 统 采 用 集
中 式 部 署 , 因 此 作 为 营 销 系 统 组 成 部 分 的 用 电 信 息 采 集 系 统 也 采 用 全
图1系统软件部署
3 1数 据 采 集 .
完 成 对 青 海 境 内 发 电 厂 、 关
口 、专 变 、 公变 、居 民等 电能信 息
供 全 局通 用 的业 务 、安 全 等来自组 件 服 务 支 持 ,并
可 以 通 过 前 端 设 置 负 载 均 衡 器 来 实
现 负 载 均 衡 。 采 集 前 置 机 组 内 部 采 用任 务 调 度 分 配 的方 法 实 现集 群 组
对 原 有 电能 量 计 费 系 统 、 负荷 管理 系 统 、配 变 监 测 系 统 进 行 了整 合 ,
抄 表 、 线损 实 时统 计 、计 量 异 常 监
视 、 运 行 工 况 监 视 、 采 集 质 量 分
系 统 软 件 采 用 分 层 部 署 的 模 式 , 每 一 层 采 用 集 群 的 方 式 , 保 证 系 统 的 稳 定 性 、 高 可 用 性 。 系 统 部 署如 图I 示 。 所 ( )数 据 库 服 务 器 集 群 采 用 。 1 一 r ce 商 用 数 据 库 集 群 ,硬 件 采 用 a l等
商用 消 息 中 间件 I BM M Q、S ONI C M Q等 。 为 了 提 高 系 统 的 应 用 处 理 能
江苏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方案
![江苏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2d670bbb68a98271fefad6.png)
江苏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方案一、前言1、背景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统一部署,公司智能电网部组织国网能源研究院和各网省公司,在公司有关业务部门的协作配合下,按照“统筹安排、统一规范、自上而下、同步推进”的原则,从2009年7月开始,组织开展了国家电网智能化规划研究与编制工作。
明确了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重点从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通信信息等七个方面提出电网智能化的发展思路、分阶段规划目标、重点项目和技术支撑,估算投资,分析社会经济效益,分析对公司管理模式的影响,提出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及政策建议。
采集系统建设是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第一个大规模建设的智能电网工程项目,是推进“两个转变”、实施“三集五大”的必然选择,是支撑阶梯电价执行的基础条件,是加强精益化管理、提高优质服务水平的必要手段,是延伸电力市场、创新交易平台的重要依托。
2、目的意义多年来相关的负荷管理系统和低压集中抄表系统建设和运行积累了一定经验、显现了一定效果。
但是,总体覆盖用户分散、覆盖率低,技术标准差异大,功能相对简单,满足不了“三集五大”和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特征要求,满足不了“SG186”系统深化应用的需求,难以支撑新能源使用、阶梯电价执行及互动式服务的开展。
加快采集系统建设,已成为建设“大营销”体系和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实现公司发展方式和电网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当前,国网公司已正式发布了采集系统和智能电能表系列技术标准,营销信息系统已全面推广应用,为系统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二、建设目标根据国网公司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要求,利用5年时间(2010~2014),建成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覆盖全省经营区域内直供直管的五类电力用户和公用配变考核计量点、实现电力用户用电信息实时采集、全面支持预付费控制,实现“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的建设目标。
满足“三集五大”和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特征要求,满足“SG186”信息化深化应用的需求,支撑新能源使用、阶梯电价执行及互动式服务的开展,使得用电信息采集成果在电网规划、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优质服务工作中得到全面应用。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工程建设实施方案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工程建设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35d422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77.png)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工程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一个集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存储、应用于一体的系统,广泛运用于各个行业的用电管理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电力信息的获取和利用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对于提高用电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档旨在提供针对该系统的工程建设实施方案,为相关部门的决策和实施提供参考。
二、建设目标1.实现全面、准确、及时地采集、传输、处理、存储用电信息,提高电力系统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2.提高电力用户管理的智能化、规模化水平,为用户提供更加满意、方便的服务;3.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三、建设内容1. 数据采集采用现场数据采集设备,实现电量、电费、负荷曲线、电流电压等数据的采集。
同时,在用户配电箱或电缆管线上设置通讯设备,将采集的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设备可与各种通讯接口实现数据传输。
2. 数据传输数据传输方式选择由以太网、RS-485、GPRS、CDMA等网络方式,采取网络通信技术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使用SSL加密技术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
3.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中心采用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和算法,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处理和计算,并生成详细的报表,以便于监测和分析用电情况。
采用数据库系统实现对数据分析与检索。
4. 数据存储由于数据量较大,需要设计、规划相应的数据存储设施。
建议采用分层存储策略:一是采用缓存技术,二是采用闪存技术,三是采用硬盘技术,以满足数据存储的需求。
5. 数据应用数据采集中心将自动化处理的结果以图表、曲线、条形图等形式呈现。
另外,采集中心对数据进行分类归档和备份,以供后续的数据分析及使用。
四、建设流程1.方案设计在完成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系统设计方案,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的架构设计、接入层和计算逻辑层设计等。
2.施工根据方案设计,现场开展安装、布线等施工活动,如安装数据采集设备、通讯设备、数据处理设备等。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方案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a11966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1b.png)
能够实现不同协议之间的转换和适配,如RS485、RF 、NB-IoT等通讯协议之间的转换。
远程管理功能
能够接受主站系统的远程配置和管理,支持远程升级和 维护。
05
软件功能实现
数据采集功能实现
总结词
高效、实时、准确
详细描述
数据采集功能是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核心基础,通过高效、实时、准 确的采集技术,实现对电力用户用电信息的全面采集,为后续的数据处理、分 析以及监控提供准确的数据源。
04
硬件设备选型与配置
智能电表选型与配置
总结词
智能电表作为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 集系统的核心设备,需要具备高精 度、稳定可靠、易于维护等特点。
详细描述
智能电表应具备以下功能
计量和计费功能
能够准确计量和计费,支持预付费 、后付费等业务模式。
数据存储和传输功能
能够存储和传输用电数据,支持远程 抄表和数据传输。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方案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系统需求分析 • 系统总体设计 • 硬件设备选型与配置 • 软件功能实现 • 系统测试与优化 • 系统应用与推广
01
引言
背景介绍
社会用电需求增长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 提高,电力消费需求日益增长, 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要求也越 来越高。
增强电网安全稳定性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以对电网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 发现和处理电网故障,增强电网的安全稳定性和可靠性。
系统建设目标
实现全面覆盖
提高数据质量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覆盖所有电力用户, 包括居民、企业、公共事业单位等,确保 信息的全面和完整。
系统应能够准确、实时地采集和处理电力 用户的用电数据,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靠 性。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分析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845d1f6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9d.png)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用电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电力资源,提高供电的效率和质量,建设和应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成为了当前电力行业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将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进行分析。
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1.系统架构设计2.数据采集技术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需要应用各种数据采集技术,如传感器、数据采集终端、智能电表等,实现对用户用电信息的采集和监测。
同时,可以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存储,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数据处理与分析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需要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可以对采集到的用电数据进行清洗、整理、统计和分析,为电力管理部门提供准确的用电信息。
同时,还可以通过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技术分析用户的用电行为特征,提供用电优化建议。
4.系统集成与应用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分析1.优化用电管理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用户的用电情况,提供用户用电行为的分析和评估,帮助用户合理用电,减少浪费,降低用电成本。
同时,还可以监测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提供设备健康评估和维护建议,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提高供电效率和质量3.智能化用电服务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以实现智能电力调度和电网调控,提供智能化的用电服务。
例如,可以根据用户的用电需求和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自动进行负荷调整,实现供需的平衡;还可以根据用户的用电习惯和偏好提供个性化的用电服务,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4.能源管理与节能减排综上所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可以提高用电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优化供电的服务,促进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电力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方案介绍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方案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2d372347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7e.png)
智能化管理节能减排系统背景与意义系统目标01020304实时监测数据分析用户需求响应系统稳定性系统管理层负责系统的运行维护、安全管理等工作,确保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
应用服务层根据用户需求,提供相应的用电信息服务,如用电查询、用电分析、用电报警等。
数据处理层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整合、存储和分析,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数据采集层负责从电力用户处收集用电信息,包括用电量、电压、电流数据传输层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通信网络传输至数据中心。
系统组成与架构优点相比传统电表,智能电表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可远程抄表、可实时监测用电信息等优点,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提供了更加准确、全面的数据源。
定义和功能智能电表是一种具有测量、计量、数据处理和通信功能的电表,可以实现用电信息的实时采集、处理和传输。
技术应用智能电表采用了微处理器技术、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等,实现了对用电信息的实时采集、处理、存储和传输,满足了电力用户对用电信息的需求。
智能电表技术定义和功能优点技术应用远程通信技术定义和功能数据加密与安全性技术是指通过加密算法和安全机制,保证用电信息采集、传输和处理过程中的数据安全性。
要点一要点二必要性由于用电信息涉及到电力用户和电力企业的切身利益,因此必须采取严格的数据加密和安全性措施,防止数据泄露、篡改和攻击。
技术应用数据加密与安全性技术包括数据加密算法(如AES、RSA等)、身份认证机制(如数字证书、用户名/密码等)、访问控制策略(如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基于权限的访问控制等),以及防火墙、入侵检测等安全防护措施,确保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数据安全性和完整性。
要点三数据加密与安全性技术实时监测多通道采集高频率采样030201用电信息实时采集大容量存储历史数据查询数据导出与分析数据存储与历史查询异常检测算法一旦发现异常用电情况,系统会通过声光、短信等多种方式实时报警。
实时报警异常记录与分析异常用电检测与报警负荷预测需求响应策略能源优化建议电力需求侧管理支持系统软件安装安装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方案介绍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方案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cfda03c3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5b.png)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系统概述 • 系统架构设计 • 数据采集方案 • 数据传输方案 • 数据存储与处理方案 • 应用方案设计 • 系统建设与实施方案 • 系统运行维护方案
01 系统概述
背景介绍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智能电 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实现对电力 用户用电信息的实时采集、监控和管 理。
07 系统建设与实施 方案
系统建设阶段划分
需求分析阶段
对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需求进行 详细分析和评估,确定系统的目标、功能 和技术要求。
部署与实施阶段
将系统部署到现场,进行系统配置、数据 导入和用户培训等工作,确保系统顺利实 施。
设计阶段
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制定系统设计方案, 包括系统架构、模块设计、数据库设计等 。
系统建设内容
主要包括终端设备、通信网络、 主站系统、数据库及存储设备等 。
系统建设范围
覆盖所有电力用户,包括居民、 企业、公共事业单位等。
02 系统架构设计
系统总体架构
架构设计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总体架 构设计应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 、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系统组成
总体架构包括数据采集层、数据传输 层、数据存储与处理层和应用层。
数据精度
数据的精度取决于所使用的设备、传输方式及数据处理算法等多种因素。一般来说,采用先进的设备 和高精度算法处理的数据,其精度会更高。为确保数据的可靠性,还需定期对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
04 数据传输方案
数据传输方式及特点
电力线载波通信
利用电力线路作为信息传输通道 ,具有覆盖面广、可靠性高、成 本低等优点,但受限于传输速率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方案介绍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方案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473ee024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de.png)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方案介绍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电力系统已经成为现代化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为了保障正常的电力供应和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方案应运而生。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一种用于采集电力用户用电行为信息的系统,其关键技术为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技术。
该系统能够实时获取有关电力用户的用电信息,包括负荷、电能计量、电压、电流等参数。
通过采集电力用户的用电信息,可以帮助电力公司了解用户的用电需求,优化电力供应,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主要硬件组成包括采集装置、通信模块和数据管理平台。
采集装置是其核心组成部分,它主要负责采集电力用户用电信息。
通信模块用于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数据管理平台,数据管理平台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软件部分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处理软件和数据可视化软件等。
操作系统为采集装置和数据管理平台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
数据处理软件用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为决策提供决策支持。
数据可视化软件则将采集的数据以图表、地图等形式直观展现,使得数据更加易于理解。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实现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首先,确定采集装置的品牌和型号,并评估采集装置的性能指标,包括采集精度、采集速度、存储容量等。
其次,设计采集装置的电路结构和软件程序。
电路结构主要包括传感器、模拟转换器、数字转换器、微处理器等部分。
软件程序主要是针对特定的采集装置开发的,主要负责采集、处理和存储数据。
然后,选择通讯方式和协议。
通讯方式包括有线和无线通讯,无线通讯可以选择ZigBee、LoRa、GPRS等协议。
通讯协议是指采集装置和数据管理平台之间的数据传输协议,有MQTT协议、HTTP协议等。
最后,开发数据管理平台。
数据管理平台的功能包括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和可视化。
采用云计算技术可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协作处理,提高采集数据的效率和精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工程建设实施方案1 概述1.1 编写目的电力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工程建设实施方案,是在遵循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各类设计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文档,用以明确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的目标及范围,确定项目的组织方式和组织结构,明确项目各阶段目标以及各工作领域的工作内容,确定合适的项目管理过程和管理办法,并确立项目执行、监督、控制的方式和方法。
1.2 项目背景建设“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以下简称“采集系统”),实现计量装置在线监测和用户负荷、电量、电压等重要信息的实时采集,及时、完整、准确地为“SG186”信息系统提供基础数据;实现电费收缴的全面预控,为智能电费结算等营销业务策略的实施提供技术基础,为推进双向互动营销、实施更具竞争力的市场营销策略、优化完善营销业务奠定基础。
从而为企业经营管理各环节的分析、决策提供支撑,提升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快速反映客户需求的互动能力。
国网公司对采集系统建设要求是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的原则,实现电力客户用电信息采集的“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
加快采集系统建设是推进“两个转变”、实施“三集五大”的必然选择,是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支撑阶梯电价执行的基础条件,加强精益化管理、提高优质服务水平的必要手段,是延伸电力市场、创新交易平台的重要依托。
加快采集系统建设,已成为建设“大营销”体系和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实现公司发展方式和电网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1.3 建设目标总体目标依据国网公司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的总体规划,利用5年时间(2010~2014),建设建成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覆盖公司系统全部用户、实现用电信息实时采集、全面支持预付费控制,即“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
具体目标根据国网公司项目核准,2010年应完成475万户居民用户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实现用户用电信息的全面准确采集,全面支持阶梯电价、预付费业务。
1.4 建设原则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项目建设按照“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组织实施”的原则开展,具体建设原则如下:1)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公司统一规划我省采集系统建设,整体规划主站、远程信道的建设;首先完成高压用户的信息采集;重点开展低压用户用电信息采集,低压用户优先从用电量大的城网用户开始实施,分地区、分区域、分性质成片成块建设。
各单位要根据公司的整体规划,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确保采集系统建设任务分步、有序开展。
2)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意识,处理好安全、质量、进度的关系,制定并落实工程建设施工技术安全管理规定,做到安全质量可控、在控、能控。
3)标准统一、技术先进严格遵循公司的工作要求,执行公司制定的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
主站应用公司最新统一推广部署的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电能信息采集模块。
努力探索农网用电信息采集的技术方案,保持我省的采集系统技术领先态势。
4)加强协调、经济合理统筹考虑与本地区智能配电网建设的协调,实现远程通信网络与配电网光纤网络共享。
1.5 工作思路积极贯彻落实国网公司下达的系统建设工作要求,力争提前并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遵循以下工作思路:1)坚持国网公司“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组织实施”的原则,严格按照国网公司制定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标准和规范开展建设工作,工程方案、标准和进度由省公司统一组织,具体工程实施以地市为单位组织;2)各单位要根据公司2010年建设方案,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做好采集工程安装范围的选择,分地区、分区域、分性质成片成块建设,确保工程目标全面实现;3)根据公司制定的采集技术方案,制定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工程实施方案。
4)做好工程全过程管理,及时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5)做好各项保障系统运行措施的落实,做到建成一片,应用一片,确保系统的正常投运,发挥成效。
2 项目范围2.1 建设规模本项目实施全省13个地市公司475万户低压电力用户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实现用户用电信息的全面准确采集,全面支持预付费业务。
根据各地市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各市、县的建设目标,如下表所示:2.2工作范围1)制定采集系统建设方案和工程实施方案;2)完成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站软、硬件系统部署;3)组织开展采集终端的现场施工。
对项目全过程实施跟踪监理,实施项目全过程考核评价,确保高质量完成现场设备的安装工作;4)制定采集系统投运后的工作管理模式和管理要求,落实运行管理职责。
开展人员培训和运行考核。
2.3 工程内容1)主站建设:营销系统主站、采集系统主站软件功能升级与部署、主站硬件设备安装调试。
2)远程通信信道建设:建设主站到配变供电台区的通信网络或实现与其它共享网络的接口。
3)本地通信信道建设:建设配变供电台区下集中器到表箱的通信网络。
4)现场终端安装调试:台区采集终端(集中器和采集器)及辅助设备的安装,终端间及与电表通信、与主站通信调试。
2.4 工程范围1)全省13个地市公司工程建设区域,涉及范围包括市、县供电公司营业范围内所有电力用户。
具体实施区域由各地市公司按要求进行规划。
2)终端安装现场施工具体区域包括小区配电所、箱变(柱上变)低压配电箱柜及电能计量表箱内,或另增配防护箱。
3)主站系统包括系统主机信息机房及运行操作室。
4)光缆远程通信网络施工范围包括中压配电网及变电站、小区配电房及配变。
2.5 采集对象1)工程区域内台变下的所有低压单相电力用户,包括居民、小商业、公用设施等。
2)工程区域内台变下的50kVA以下低压三相电力用户,包括居民、一般工商业、公用设施等。
3)配变关口计量点。
4)工程区域内未实施用电信息采集的电力用户,50-100kVA用户应同步配套安装II型电力负荷管理终端,100kVA以上用户安装I型电力负荷管理终端(此项工作不包含在本工程项目管理范围内)。
2.6 实施计划根据项目工作要求,结合江苏公司的实际,计划将项目工作分为五个阶段,具体如下:3 采集方案3.1 方案一:载波转485载波通信--集中器+采集器+RS485电表的形式。
适用于城镇集中居住区,集中表箱方式安装表计。
集中器和采集器之间低压窄带载波方式通信,不需要布线,工程施工简单快速,但载波通信成功率不高,维护量大,在用于预付费控制时存在风险。
集中器RS485电能表(集中表箱)配变考核表窄带载波本地通信信道集中器电能表采集器采集器采集器采集器RS485电能表(集中表箱)RS485电能表(集中表箱)光纤或GPRS 上传3.2 方案二:载波和485混合载波通信--集中器+采集器+RS485电表以及载波电能表的混合形式。
适用于县城及城郊居民区,既具有集中表箱方式安装的表计,也具有独立安装的表计。
对集中表箱安装的表计仍采用“集中器+采集器+RS485电表”的方式建设,对独立安装的表计更换为载波电表,直接连接到集中器,即“集中器+采集器+RS485智能电表+ 载波电表”方式。
载波方案不需要布线,工程施工简单快速,但载波通信成功率不高,维护量大,在用于预付费控制时存在风险。
集中器载波电能表配变考核表窄带载波本地通信信道集中器电能表RS485电能表(集中表箱)采集器采集器RS485电能表(集中表箱)采集器光纤或GPRS 上传3.3 方案三:全载波载波通信--集中器+载波电能表的形式。
适用于农村用户,多采用独立安装表计,安装载波电表。
载波方案不需要布线,工程施工简单快速,但载波通信成功率不高,维护量大,在用于预付费控制时存在风险。
集中器载波电能表载波电能表载波电能表配变考核表窄带载波本地通信信道集中器电能表光纤或GPRS 上传3.4 方案四:全485RS485通信--集中器+RS485电表形式。
适用于多层、小高层和高层居住区。
多层居住区采用集中表箱安装表计,施放RS485电缆直接连接表箱和集中器,在楼栋到配变间电缆施工需要局部开挖电缆沟,工程量较大。
小高层和高层住宅有电缆沟道,便于施放RS485电缆直接连接到配变侧的集中器。
集中器RS485电能表(集中表箱)配变考核表RS485本地通信信道集中器电能表RS485电能表(集中表箱)RS485电能表(集中表箱)光纤或GPRS上传3.5 方案五:楼栋集中RS485通信—楼栋局部集中直接上传。
适用于多层和小高层居住区。
在条件许可的多层和小高层居住区尽可能不使用载波,而是采用RS485有线通信方式来提高通信成功率,实现楼道口局部集中直接上传的方案,以减少电缆施工量。
楼道集中的集中器为简易集中器,无载波信道。
配变侧的集中器采集不能在楼道集中的分散电表,同时完成配变关口采集。
集中器配变考核表3.6 方案六:光纤到户光纤通信—光纤敷设到表箱以及居民户内。
适用于新建居住区。
以配变台区为单元组建EPON子网至居民楼栋单元内集中表箱的附加通讯箱,箱内安装ONU。
ONU输出信号通过光纤(或者以太网电缆)到居民户内。
表箱内安装简易集中器,通过ONU通信端口,直接连接到主站实现用电信息采集。
集中器集中器4 工作要求4.1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分工要充分认识采集系统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将其作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来抓,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有序推进。
各单位必须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组织保障体系;设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具体负责采集系统建设工作,协调解决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确保采集系统建设顺利推进。
4.2 坚持统一规划,执行统一标准公司统一制定采集系统建设总体规划,各单位应按照公司的总体规划制定本单位供电范围内的低压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方案,报公司审批。
1)要明确建设区域,分地区、分区域、分性质成片成块建设,分批次进行勘查设计,上报设计方案,由公司统一组织终端招标,各单位组织终端安装调试工作。
2)严格遵循区域划定、现场勘查、方案设计、招标采购、安装调试、验收投运的工作流程,确保工程有序进行。
3)各单位要严把设备检测验收、工程质量验收和系统调试验收等关键环节,加强工程质量检查和过程监理、进度控制、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4.3 加强工程管理,确保建设效果各单位应切实加强工程各环节的管理。
1)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制定并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2)强化工程监督,杜绝各类违法、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
3)及时开展工程后评估,评价工程效果;4)强化建设效果运用,做到建成一片,应用一片。
建成投运的终端次月进入采集成功率和数据发行率统计。
4.4 注重工作协调,营造良好环境采集系统建设是一项社会性极强的工程,在公司系统内要上下密切配合、跨部门协同运作,为工程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