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 第二章
微生物学第二章真核微生物
![微生物学第二章真核微生物](https://img.taocdn.com/s3/m/e20e1450eefdc8d376ee3295.png)
细胞膜
酵母菌的细胞膜与原核生 物的基本相同。但有的 酵母菌如酿酒酵母中含 有固醇类(甾醇)、麦 角固醇,这在原核生物 是罕见的。
微生物学第二章真核微生物
细胞质
细胞质主要是溶胶状物质, 在细胞质中含有各种功能 不同的结构——细胞器: 核糖体、线粒体、内质网、 微体等。
核糖体
酵母菌的核糖体为80S, 由60S和40S大小亚基构 成。它游离在细胞质中或 附着在内质网上。如图
微生物学第二章真核微生物
一.概述
酵母菌是一类单细胞真菌的俗 称,分类学上分属于 :
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和半知菌 亚门。
特征: 1.个体一般以单细胞状态存在; 2.多数营出芽生殖,有的裂殖; 3.能发酵糖类产能; 4.细胞壁常含有甘露聚糖; 5.喜在含糖量较高、酸度较大的水生环境中生长。
微生物学第二章真核微生物
真核微生物特点:
凡是细胞核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 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细胞器的微小生物, 都称为真核微生物(Eucarvotic microbes)
微生物学第二章真核微生物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区别
( 1 )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以双螺旋 DNA 构成的一条染色体,仅形成一个核区, 没有核膜包围,无核仁,称为原核 (nucleoid) 或拟核,无组蛋白与之相结合。真核生物的遗 传物质以双螺旋 DNA 构成一条或一条以上的 多条染色体群,形成一个真核 (nucleolus) , 有一核膜包围,膜上有孔,有核仁,明显有别 于周围的细胞质,并有组蛋白与之相结合。而 且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携带有自己的 DNA ,可自主复制。
微生物学第二章真核微生物
二.酵母菌的形态和大小
细胞直径比细菌粗10倍左右,如啤酒酵母细胞的 宽度为2.5~10μm,长度为4.5~21μm。因此在光学显 微镜下可以模糊地看到它们细胞内的各种结构分化。 酵母菌细胞的形态通常有球状、卵圆状、椭圆状、柱 状或香肠状等多种。
微生物学-蓝细菌
![微生物学-蓝细菌](https://img.taocdn.com/s3/m/285a99e177232f60ddcca1e6.png)
例如采用放养鲢鳙鱼直接控制蓝藻水华的“生物操纵”法,滇池水质的富营养 化工程采用生物操纵治理法已经取得了初步效果。
例如采用生物原位修复—生物扩增、植物修复等方法,福州白马支河—璃因 玛逊生态水体恢复样板工程取得成效。
利
• 自然水体自净(污水处理—氧化塘) • 藻类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为好氧微生物提供有氧环境,保证水中的有机
③发生赤潮的生物类型主要为藻类。(甲藻纲,常见的有裸甲
藻属、膝沟藻属、多甲藻属,共5个纲15个科30个种)
资料显示,1990年至2004年上半年渤海海域共发现赤潮83起,累计 面积达3万多平方公里。2004年6月,渤海就发生了两起大面积有毒
藻赤潮。
危害
① 引起海洋异变,局部中断海洋食物链,使海域 一度成为死海; ② 有些赤潮生物分泌毒素,这些毒素被食物链中 的某些生物摄入,如果人类再食用这些生物,则 会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危害
❖ 危害人类健康。接触、少量饮用、长期饮用。 ❖ 对家畜及野生动物的危害。 ❖ 蓝藻对水生生物有影响。 ❖ 影响自来水厂的出水水质,增加制水成本。 ❖ 使水体透明度明显降低,严重富营养化的水质透明度仅
有0.2m。甚至在岸边堆积,藻体死亡时还会散发恶臭, 严重破坏景观。
防治 控制含氮、磷等废物向海洋中排放。 ? 控制
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
蓝细菌
叶绿素a: 680-685nm • 蓝细菌—蓝藻或蓝胡绿藻萝(卜blu素e-g:re4en50a-lg5a5e0) nm • 含有光合色素,能藻进胆行素光合:作55用0-并6产50氧nm的原核生物。
藻胆蛋白:560-530nm
CO2 H2O hvC6H12O6 O2
1、结构和形态
滇池水面在治理中水质逐渐好转,成群的红嘴鸥飞至湖面捕食、嬉戏
微生物学习题与答案
![微生物学习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ca3e56998fcc22bdd10da1.png)
微生物学习题与答案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第二章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习题A部分一、选择题1. 青霉(Penicillium)和曲霉(Aspergillus)的无性繁殖产生()。
A.外生的孢囊孢子B.外生的分生孢子C.外生的节孢子D.外生的游动孢子2. 酵母菌的菌落类似于()。
A.霉菌菌落B.链霉菌菌落C.细菌菌落3. 指出错误的回答,真菌的无性孢子有:()。
A.分生孢子B.接合孢子C.游动孢子D.节孢子4. 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无性繁殖是:()。
A.裂殖B.芽殖C.假菌丝繁殖D.子囊孢子繁殖5. 指出错误的回答,根霉菌的孢子囊具有:()。
A.囊轴B.囊托C.囊领D.囊梗6. 酿酒酵母的无性繁殖是:()。
A.一端出芽B.二端出芽C.多边出芽D.三端出芽7. 指出错误的回答,真核微生物包括有:()。
A.真菌B.粘菌C.枝原体D.原生动物8. 木耳(Auricularia)的有性孢子是:()。
A.担孢子B.子囊孢子C.接合孢子D.卵孢子9. 子囊孢子总是:()。
A.单倍体B.二倍体或b兼有10. 某些酵母菌上下两细胞连接处呈细腰状,通常称为:()。
A.有隔菌丝B.无隔菌丝C.假菌丝11. 寄生真菌靠吸器吸收养料,吸器存在于:()。
A.寄主体外表上B.寄主细胞外表上C.寄主细胞间隙中D.寄主细胞里面12. 根霉菌的假根是长在:()。
A.基内菌丝上B.气生菌丝上C.匍匐菌丝上D.附属菌丝上13. 指出错误的回答,青霉菌的无性结构有:()。
A.足细胞B.分生孢子梗C.梗基D.副枝14. 指出错误的回答,曲霉菌的形态结构有:()。
A.足细胞B.分生孢子梗C.小梗D.副枝15. 酵母菌细胞壁中含有:()。
A.甘露聚糖B.葡聚糖和B D.几丁质16. 匍匐曲霉(Aspergillusrepens)的有性生殖产生:()。
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微生物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0bbc31fff00bed5b9f31d60.png)
绪论一、掌握微生物的基本概念,种类和分布二、熟悉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学习医学微生物学的目的和意义三、了解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发展史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一、掌握1.细菌细胞壁、荚膜、鞭毛、菌毛和芽胞的生物学特性及与医学的关系2.革兰染色的步骤、结果及意义二、熟悉1.细菌的中介体、核糖体、质粒、异染颗粒的概念2.细菌的大小、形态和排列三、了解细菌形态与结构的检查法第二章细菌的生理一、掌握1.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2.与医学有关的细菌合成代谢产物二、熟悉1.细菌生长繁殖的规律和人工培养2.常见生化反应3.细菌的分类和命名原则三、了解1.细菌的理化性状、营养类型2.细菌的新陈代谢与能量转换3.细菌的分类原则与层次第三章消毒与灭菌一、掌握1.消毒、灭菌、防腐、无菌和无菌操作的概念2.高压蒸气灭菌法、紫外线杀菌应用范围及注意点二、熟悉1.热力灭菌、辐射杀菌法和滤过除菌的种类、应用范围及注意点2.常用化学消毒剂的种类、作用原理、使用对象和影响因素三、了解1.超声波杀菌法2.干燥与低温抑菌法第四章噬菌体一、掌握1.噬菌体的概念2.温和噬菌体二、熟悉1.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2.毒性噬菌体三、了解噬菌体的应用第五章细菌的遗传和变异一、掌握细菌基因的转移与重组二、熟悉1.细菌的变异现象2.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三、了解1.基因突变与损失后修复2.细菌遗传变异的实际意义第六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一、掌握1.条件致病菌形成的特定条件2.细菌的致病机制3.宿主的免疫防御机制二、熟悉1.感染、致病菌、非致病菌、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医院获得性感染、微生态学、毒力、半数致死量、半数感染量、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内毒素血症、带菌者和带菌状态的含义2。
正常菌群的生理学意义3.细菌感染的来源4.传播方式与途径5.感染的类型三、了解1.外毒素的作用机制2.环境因素对感染的影响第七章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一、掌握1.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原理与主要生物制品2.标本采集和送检的原则3.人工免疫与生物制品定义一、熟悉1.获得性免疫产生的方式2.病原菌的检验程序3.常用血清学试验的原理三、了解1.动物试验、分子生物学技术、其他检验方法2.DNA重组疫苗、核酸疫苗、治疗性疫苗、抗菌血清、胎盘球蛋白第八章球菌一、掌握1.葡萄球菌的形态染色、分类、凝固酶、肠毒素、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则;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鉴别要点2.链球菌的形态染色、培养特性、分类、链球菌溶素和抗O试验、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则3.肺炎链球菌与甲型链球菌的鉴别要点4.脑膜炎奈瑟菌的形态染色、培养特性、抵抗力、致病性与免疫性、标本采集及注意点5.淋病奈瑟菌的形态染色、培养特性、抵抗力、所致疾病与免疫性、二、熟悉1.葡萄球菌的培养特性、抗原结构、抵抗力、致病物质、微生物检查法2.链球菌的抗原结构、抵抗力、致病物质、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3.甲型溶血性链球菌4.肺炎链球菌5.脑膜炎奈瑟菌荚膜多糖群特异性抗原、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6.淋病奈瑟菌的致病物质、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原则引起人类化脓性感染的主要病原性球菌的种类、形态染色、培养特性、致病物质、所致疾病及微生物学检查方法三、了解1.葡萄球菌的生化反应,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链球菌的生化反应、超抗原、B群、D群链球菌3.肺炎链球菌的菌体抗原、肺炎链球菌O、脂磷壁酸、神经氨酸酶4.脑膜炎奈瑟菌的生化反应、抗原结构5.淋病奈瑟菌的生化反应、抗原结构与分类6.卡他布兰汉菌第九章肠杆菌科一、掌握1.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及其所致疾病2.志贺菌属的致病性3.沙门菌属的致病性与免疫性4.埃希菌属、志贺菌属和沙门菌属与微生物学分离鉴定有关的生物学特性二、熟悉1.肠杆菌科的共同特性2.大肠埃希菌与人类关系及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致病机制;3.埃希菌属、志贺菌属和沙门菌属的微生物学检查步骤4.肥达试验三、了解1.大肠埃希菌的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2.志贺菌和沙门菌的防治原则3.沙门菌分类4.其他肠道细菌第十章弧菌一、掌握霍乱肠毒素的作用机制二、熟悉1.霍乱弧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所致疾病、免疫性和防治原则2.副溶血弧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所致疾病、诊断与防治三、了解1.霍乱弧菌的微生物学检查法2.副溶血弧菌的致病物质第十一章厌氧性细菌一、掌握1.破伤风梭菌致病性和防治原则2.产气荚膜梭菌致病性和防治原则3.肉毒梭菌致病性和防治原则二、熟悉1.破伤风梭菌的生物学特性2.产气荚膜梭菌的生物学特性3.肉毒梭菌的生物学特性4.艰难梭菌的生物学特性与致病性5.产气荚膜梭菌的微生物学检查6.无芽胞厌氧菌感染的特点和标本采集三、了解1.破伤风梭菌和肉毒梭菌的微生物学检查2.厌氧菌的种类与分类,所致疾病,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第十二章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一、掌握1.放线菌的概念2.硫磺样颗粒二、熟悉衣氏放线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诊断三、了解诺卡菌属第十三章棒状杆菌一、掌握1.白喉棒状杆菌和形态染色和培养;2.白喉外毒素3.白喉的防治原则二、熟悉1.白喉棒状杆菌的培养特性和抵抗力2.白喉棒状杆菌所致疾病及免疫性3.Shick试验原理、方法、结果及判定4.白喉棒状杆菌的微生物学检查三、了解其他棒状杆菌属第十四章分枝杆菌属一、掌握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性状、免疫特点、结核菌素试验和卡介苗预防二、熟悉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和免疫机制、微生物学检查法三、了解1.分枝杆菌属的通性和种类2.非结核分枝杆菌3.麻风分枝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第十五章动物源性细菌一、掌握动物源性细菌的概念二、熟悉1.布鲁菌种类、形态、致病性、免疫性及防治原则2.鼠疫耶氏菌菌形态、致病性及防治原则3.炭疽芽胞杆菌形态、培养特点、抵抗力、致病性及防治原则4.蜡样芽胞杆菌的致病性三、了解1.布鲁菌培养、生化、抗原结构和分型;致病物质,微生物学检查2.鼠疫杆菌培养、生化、抗原结构和分型;致病物质,微生物学检查3.小肠结肠炎耶氏菌和假结核耶氏菌4.炭疽芽胞杆菌抗原结构和分型;致病物质,微生物学检查第十六章其他细菌一、熟悉1。
微生物学袁生第二章原核生物5
![微生物学袁生第二章原核生物5](https://img.taocdn.com/s3/m/1c09e5f9bb4cf7ec4afed07d.png)
“油煎蛋” 状
四、立克次氏体
1909年,美国医生 H. T. Ricketts(1871~1910)首次发现落基 山斑疹伤寒的病原体,并于1910年牺牲于此病。因该类微生物专性 寄生,不能人工培养,故后人为纪念其发现者,称这类病原菌为立 克次氏体(rickettsia) 。
1972年起,因陆续在某些患病植物韧皮部中发现了类似立克次氏 体的微生物,为与寄生在动物细胞中的立克次氏体相区别,称作类 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like organism,RLO) 。
细胞膜含胆固醇,对两性霉素、面活性剂、脂溶剂极为敏感。 基因组很小,仅在0.6~1.1Mb左右。
3、繁殖与培养特征
一般以二等分裂方式进行 繁殖。
寄生或腐生。能在含血清、 酵母膏或甾醇等营养丰富的培 养基上生长。
菌落特征:菌落小,直径 一般仅为0.1~1mm,呈特有的 “油煎蛋”状。
最早是从患胸膜肺炎的牛体中分离出来的,称为胸膜肺炎 支原体。1967年发现在患“丛枝病”的桑、马铃薯等许多植物 的韧皮部中也有支原体存在,为与感染动物的支原体相区分, 一 般 称 侵 染 植 物 的 支 原 体 为 类 支 原 体 ( mycoplasma like organism)。
支原体生物学意义: 许多支原体引起动物——牛、绵羊、 山羊、猪、禽和人类的病害;一些类支原体也引起植物病害; 因滤过性, 常会造成实验室组织培养物污染。
1、形态大小
细胞很小,光学显微镜下勉 强可见,直径约为150~300nm, 一般为250nm左右,能透过细菌 滤器。在大小仅为50~200 nm的 纳 米 细 菌 ( nanobacteria ) 被 发 现之前,曾被认为是整个生物界 中尚能找到的能独立营养的最小 型生物。
微生物学第二章原核微生物2
![微生物学第二章原核微生物2](https://img.taocdn.com/s3/m/81e9e63a9b6648d7c1c74692.png)
芽孢有多层结构,主要包括孢外壁、芽孢衣、皮层和核
•
(二)细胞膜
• 细胞膜是紧贴细胞壁内侧包围细胞质的一
层柔软、富有弹性的半透明薄膜。 ①细胞膜的化学组成
蛋白质
主要包括 磷脂
糖类
少量核酸
•
②细胞膜的结构
•
1972年Singer和Nicolson提出的细胞膜液态镶嵌模型。
细胞膜液态镶嵌模型
认为:膜是由球形蛋白 与磷脂按照二维排列方 式构成的流体镶嵌式, 流动的脂类双分子层构 成了膜的连续体,而蛋 白质象孤岛一样无规则 地漂流在磷脂类的海洋 当中。
•采用免疫电镜技术观察蓝细菌 •中的羧酶体.
•
(五)拟核(核区)和质粒
•拟核:由大型环状双链DNA纤丝不规则地折
叠或缠绕而构成的无核膜、核仁的区域。
•
拟核
•细菌DNA:
长度:一般为:1—3mm 例:大肠杆菌的DNA长约1mm 。 生长迅速的细菌在核分裂之后细 胞往往来不及分裂,所以细胞中常 有2—4个核,而生长缓慢的细菌 细胞中一般只有1—2个核,不在 染色体复制时期一般是单倍体。
•
(三)间体
•由细胞膜内褶形成的一种管状、层状或串状物, 一般位于细胞分裂的部位或附近。
间体
间体的功能:
▪参与隔膜形成 ▪与核分裂有关 ▪分泌胞外酶的地点
•
(四)细胞质及其内含物
•细胞质:是在细胞膜内除核区以外的细胞物质。
•主要成分: •
•细胞质功能: •细胞质中含有丰富的酶系 ,是营养物质合成、转化 、代谢的场所。
•
①核糖体
• 是分散在细胞质中的颗粒状结构,由核糖体核 酸(占60%)和蛋白质(占40%)组成。
微生物学2-5 原核微生物形态-蓝细菌 古细菌及其它
![微生物学2-5 原核微生物形态-蓝细菌 古细菌及其它](https://img.taocdn.com/s3/m/b4a248ad284ac850ad024274.png)
第 二 章 原 核 微 生 物 形 态
第 二 章 原 核 微 生 物 形 态
6. 蓝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1)重大的经济价值
① 具有固氮能力,是良好的绿肥
Eg.满江红鱼腥蓝细菌(Anabaena azollae)
第 二 章 原 核 微 生 物 形 态
② 食用种类 Eg.发菜念珠蓝细菌(Nostoc flagelliforme)
古生菌是一群具有独特的基因结构或 系统发育生物大分子序列的单细胞原核生物, 多生活在地球上极端的生境或生命出现初期 的自然环境中,营自养和异养生活; 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如在超高温、高酸碱 度、高盐及无氧状态下生活; 具有独特的细胞结构,如细胞壁骨架为蛋白 质或假肽聚糖,细胞膜含甘油醚键; 其代谢中的酶作用方式既不同于细菌又不同 于真核生物。
特 征 细 菌 古 菌
细胞壁 脂类
甲烷生成过程 RNA多聚酶
有胞壁酸 酯键连接
没有 一个
无胞壁酸 醚键连接
可能有 几个
起始tRNA
核糖体
甲酰甲硫氨酸
链霉素和氯霉素敏感白喉 毒素抗性
甲硫氨酸
链霉素和氯霉素抗性 白喉毒素敏感
第 二 章 原 核 微 生 物 形 态
三、古细菌的生长环境
古细菌类群包括能够在极端环境中生存的细
(akinete)
休眠功能
异形胞((H)和静息孢子(A)
第 二 章 原 核 微 生 物 形 态
(3)链丝段(hormogonium)
又称连锁体或藻殖段,是由长细胞链断裂而成
的短链段,具有繁殖功能。 (4)内孢子 少数种类在细胞内形成许多球形或三角形的内 孢子,待成熟后即可释放,具有繁殖作用。 Eg.管孢蓝细菌属(Chamaesiphon)。
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第2章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第2章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27f2f94cec3a87c24128c4cc.png)
第2节 真核微生物——真菌的细胞构造
11
10
6
5
9
4
8
3
2
7
1
真菌的细胞结构: 1. 边体 2. 细胞壁 3. 细胞膜 4. 细胞核 5. 核仁 6. 核膜 7. 液泡 8. 内质网 9. 糖原 10. 线粒体 11. 核糖体
一、细胞壁 几丁质是大多数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纤维素是低等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菌丝体(mycelium):组成一个菌体的菌丝叫菌丝体。
菌丝和菌丝体
蘑菇圈——菌丝不断向前伸展的结果
真菌菌丝的隔膜类型
A. 低等真菌全封闭隔膜;B.白地霉的隔膜;C. 镰刀菌的隔膜; D. 典型的子囊菌的隔膜;E. 典型担子菌的隔膜
真菌菌丝的生长——顶端生长泡囊假说
AVC泡囊,M线粒体,MT微管,G高尔基体,ER内质网,N核,R核糖体,W 细胞壁,V液泡,P原生质膜, SP隔膜孔,GI糖原,Wo伏鲁宁体,L脂肪体, Aut自溶,Chlam厚垣孢子。
灰凤梨 Phellorinia inquinans 性平。 能消肿,止血。
茯苓
Poria cocos 生于松树根上。 性平。 能利尿,健脾,安 神。
安络小皮伞 Marasmius androsaceus 生于密林阴湿枯枝上。 性温。 能止痛,消炎。
三、 接合菌 Zygomycetes [特征] 菌丝不分隔,有性孢子为接合孢子。 [分布] 土壤,腐烂植物。 [代表] 毛霉Mucor , 根霉 Rhizopus 。
菌核的内部结构
真菌菌丝的变形体:1—2 菌丝网,3 菌环
分生孢子盘
分生孢子堆
无性繁殖 分生孢子器
分生孢子头
真菌气生菌丝的特化 形态——子实体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二章-原核微生物(2)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二章-原核微生物(2)](https://img.taocdn.com/s3/m/8d65952b0722192e4536f67a.png)
(三)细胞的结构
3、细胞质和内含物
5)气泡(gas vocuoles)
(三)细胞的结构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胞质和内含物
6)核糖体(ribosome)
略
(三)细胞的结构
4、核区(nuclear region or area)
原核生物所特有的无核膜结构、无固定形态的原始细胞核
(三)细胞的结构
4、核区(nuclear region or area)
核心部分的细胞质却变得高度失水, 因此,具极强的耐热性。
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
5、特殊的休眠构造——芽孢 6)伴孢晶体(parasporal crystal)
(三)细胞的结构
少数芽孢杆菌,例如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在 其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或双锥形的碱溶 性蛋白晶体——δ内毒素,称为伴孢晶体。 特点:不溶于水,对蛋白酶类不敏感;容易溶于碱性溶剂。
专性好氧的盐杆菌属(Halobacterium)的细菌,却生活在含氧极少的饱 和盐水中,它们细胞中气泡显著,其作用被认为是使菌体浮于盐水表面, 以保证细胞更接近空气。 有些厌氧性光和细菌利用气泡集中在水下10-30米深处,这样既能吸收适宜 的光线和营养进行光和作用,又可以避免直接与氧接触。
蓝细菌生长时依靠细胞内的气泡而漂浮于湖水表面,并随风聚集成块,常使 湖内出现“水花”。
一种内源性氮源贮藏物,同时还兼有贮存能源的作用。
通常存在于蓝细菌中。
由含精氨酸和天冬氨 酸残基(1:1)的分枝 多肽所构成,分子量 在25000~125000。
3、细胞质和内含物
2)贮藏物(reserve materials):
⑤硫粒(sulfur globules) 很多真细菌在进行产能代谢或生物合成时,常涉及对还原性 的硫化物如H2S,硫代硫酸 盐等的氧化。 在环境中还原性硫素丰富时, 常在细胞内以折光性很强的 硫粒的形式积累硫元素。 当环境中环境中还原性硫缺 乏时,可被细菌重新利用。
基础微生物学: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
![基础微生物学: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https://img.taocdn.com/s3/m/117ec6aeda38376baf1fae85.png)
• 厚约100~250nm,占细胞干物质的30% • 主要成分为己糖或氨基己糖构成的多糖链,如几丁质、纤维素、
葡聚糖、甘露聚糖,还有蛋白质、类脂等化学成分 多糖:β-1,4单糖聚合物
真核微生物的“9+2”型鞭毛构造
组成:
1微鞭)管鞭杆、杆“微9:管+二中2”连央型,2为中央微管,9为微管二联体,外包
体;C动M力。蛋白臂; 微微管管连二丝联、体放:射 AB两条中空亚纤维组成,A是完全微管, 辐13条个微管蛋白亚基组成,B是10个,与A共用3个亚基。
2A解)上基酶伸体水出解两AT条P动供力运蛋动白。臂,可为Ca2+、Mg2+激活的ATP水 3基)过体渡是“区9+0”,9个三联体,中间没有微管和鞘。
结构简单的子实体:分生孢子头、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囊 结构复杂的子实体: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座,分生孢子盘
• 低等真菌:纤维素 • 酵母菌:葡聚糖,甘露聚糖 • 高等陆生真菌:几丁质
– 不同生长阶段和外界环境因素,细胞壁化学成分明显不同。 – 在衰老的菌丝和孢子表面常出现一些附加物,最常见的是黑
色素和脂肪。 • 功能:固定细胞外形,保护细胞免受外界不良因子的损伤
真菌细胞壁成分
真菌原生质膜
• 与原核生物相似,由蛋白质和脂类组成 • 但真菌细胞膜中具有甾醇,在原核生物细胞膜
细胞形态和构造 • 菌丝(Hypha):由细胞壁包被的一种管状细丝,无色透明,直
径3-10微米; ❖菌丝体(Mycelium) :分枝的菌丝相互交错而成的群体称为菌丝体.
P.170
菌丝中没有横隔膜,整个菌丝就是一个单细胞。
微生物学第二版参考答案
![微生物学第二版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bb289d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1d.png)
微生物学第二版参考答案微生物学第二版参考答案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科学,涉及到生物学、医学、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对于学习微生物学的学生来说,掌握正确的参考答案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微生物学第二版参考答案,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微生物学的知识。
第一章:微生物的概述1. 微生物的定义:微生物是一类不能用肉眼观察到的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等。
2. 微生物的分类:微生物可以根据其细胞结构、生活方式和遗传物质等特征进行分类。
3. 微生物的重要性: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角色,如参与物质循环、维持生态平衡等。
第二章: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1. 细菌的结构:细菌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核酸等结构。
2. 细菌的功能:细菌具有多样的功能,如合成蛋白质、分解有机物、产生抗生素等。
3. 真菌的结构:真菌包括菌丝、孢子、菌核和菌盖等结构。
4. 真菌的功能:真菌可以分解有机物、产生酶、参与土壤生态系统等。
第三章: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1. 微生物的生长:微生物的生长包括营养摄取、代谢、生长分裂等过程。
2. 微生物的繁殖:微生物可以通过二分裂、芽生、孢子形成等方式进行繁殖。
3. 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包括潜伏期、指数期、平台期和死亡期等阶段。
第四章: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1. 微生物的遗传物质:微生物的遗传物质包括DNA和RNA,其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微生物可以通过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方式发生遗传变异。
3. 微生物的遗传传递:微生物的遗传信息可以通过垂直传递和水平传递进行传递。
第五章:微生物的代谢与生态1. 微生物的代谢类型:微生物的代谢包括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发酵作用等多种类型。
2. 微生物的生态功能: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参与物质循环、能量转化等功能。
3. 微生物的微生态系统:微生物可以形成微生态系统,如肠道微生态系统、土壤微生态系统等。
第六章:微生物与人类1.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微生物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参与人体免疫、引起疾病等。
微生物学课件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第三节 丝状真菌——霉菌
![微生物学课件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第三节 丝状真菌——霉菌](https://img.taocdn.com/s3/m/c8eee48d7f1922791788e84f.png)
霉菌(mould, mold)
霉菌是丝状真菌的一个 俗称,意即“会引起物品霉变 的真菌”。
霉菌通常是指菌丝体 较发达又不产生大型肉质 子实体结构的真菌。
一、分布及与人类的关系
1. 在自然界分布极广 2. 有用物品的生产 3. 基础理论研究中良好的试验材料 4. 食物、工农业制品的霉变 5. 引起动植物和人的疾病 6. 在自然界物质转化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延伸区 硬化区
次生细胞壁形成区
成熟区 隔膜区
几丁质(内) 蛋白质(外)
几丁质层(内) 蛋白质层 葡聚糖蛋白网层 葡聚糖层
菌丝内壁向内延伸 而成的环片状构造
粗糙脉孢霉菌丝尖端的成熟和分化
(二) 菌丝体及其各种分化形式
由许多菌丝相互交织而成的一个菌丝集团 称菌丝体(mycelium,复数mycelia)。
1. 在自然界分布极广
霉菌同人类的生产、生活 关系密切,是人类实践活动中 最早认识和利用的一类微生物。
2. 有用物品的生产
(1)工业: 青霉素、灰黄霉素等抗生素; 柠檬酸、延胡索酸等有机酸; 淀粉酶、纤维素酶等酶制剂; 维生素、甾体激素、酒精等化工医药产品。
(2)食品: 酱油的酿造和干酪的制造。
(1)结构简单的子实体
子实体
(2)结构复杂的子实体
分生孢子头(conidial head) 无性
特 结构简单
孢子囊(sporangium)
化
有性 —— 担子( basidium )
的
气
分生孢子器(pycnidium)
生
无性 分生孢子座(sporodochium)
菌 丝 结构复杂
分生孢子盘(acervulus)
真 菌 的 各 种 菌 丝 形 态
《医学微生物学》分章节重点归纳
![《医学微生物学》分章节重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fa187b72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20.png)
《医学微生物学》分章节重点归纳医学微生物学是研究与医学相关的微生物的科学,主要涉及病原微生物、微生物病和微生物学方法等内容。
以下是对医学微生物学的分章节重点归纳。
第一章:概论本章主要介绍医学微生物学的概念、历史背景、研究方法以及与医学微生物学相关的其他学科的关系。
重点内容包括病原微生物与人类疾病的关系,微生物学方法的发展以及医学微生物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学本章主要介绍细菌和古菌两类原核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命周期、生理代谢以及病原性。
重点内容包括细菌的分类与鉴定、细菌的培养方法、细菌对人体的感染机制以及细菌引起的典型疾病。
第三章:真菌学本章主要介绍真菌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生理代谢以及病原性。
重点内容包括真菌感染的分类、真菌的培养方法、真菌引起的典型疾病以及抗真菌药物的应用。
第四章:病毒学本章主要介绍病毒的结构、生命周期以及病原性。
重点内容包括病毒的分类、病毒的培养方法、病毒感染的机制以及病毒引起的典型疾病。
此外,还包括病毒感染的免疫学和病毒疫苗的研制等内容。
第五章:寄生虫学本章主要介绍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生活史以及病原性。
重点内容包括寄生虫的分类、寄生虫的诊断方法、寄生虫引起的典型疾病以及抗寄生虫药物的应用。
第六章:微生物感染的防控本章主要介绍微生物感染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以及监测和控制方法。
重点内容包括医院感染的防控策略、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以及医院环境的消毒方法。
此外,还包括医学微生物学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以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第七章:微生物学检验与诊断本章主要介绍微生物学检验与诊断的方法,包括病原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感染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以及微生物耐药性检测。
重点内容包括细菌培养与鉴定的方法、快速诊断方法(如PCR技术和免疫学检测等)以及耐药性检测的方法。
第八章:免疫学与微生物感染本章主要介绍免疫系统的基本原理、免疫学方法以及免疫系统与微生物感染之间的相互作用。
微生物学第二章纯培养ppt课件
![微生物学第二章纯培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a22105f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14.png)
2.如果希望从环境中分离得到厌氧固氮菌,你该如 何设计实验?
答:(1)根据选择分离的原理设计不含氮的培养基,在 这种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菌,其氮素应来自固氮作用。(2) 将环境样品(例如土样)稀释涂布到选择平板上,放置于 厌氧罐中。对厌氧罐采用物理、化学方法除去氧气,保留 氮气。培养后在平板上生长出来的细菌应是厌氧固氮菌或 兼性厌氧固氮菌。(3)挑取一定数量的菌落,对应点种 到两块缺氮的选择平板上,分别放置于厌氧罐内、外保温 培养。在厌氧罐内外均能生长的为兼性厌氧固氮菌,而在 厌氧罐外的平板上不能生长,在厌氧罐内的平板上生长的 即为可能的厌氧固氮菌。
方法名称
主要措施
冰箱保藏法(斜面) 低温
冰箱保藏法(半固体) 低温
石蜡油封藏法*
低温、缺氧
沙土保藏法
干燥、无营养
冷冻干燥法
干燥、无氧、低 温、有保护剂
适宜菌种 保藏期
各大类
3-6月
细菌、酵母菌 6-12月
各大类**
1-2年
产孢子微生物 1-10年
各大类
5-15年
评价
简便 简便 简便 简便 有效 简便 有效
1、微生物培养的常用器具及其灭菌
生物安全超净柜
小型无菌箱
平板(plate)又称 培养平板(culture plate)
接种针
解剖镜
……….. .. …
培养
武汉大学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
几种常用菌种保藏方法的比较
3、对细菌的细胞形态进行观察和描述时应注意哪些方面?你是 否能很快地在显微镜下区分同为单细胞的细菌、酵母菌和原生 动物? 答:(1)首先应使用稀释涂布等方法对待检菌株的纯度、群落 形态、生理特性等进行检查、确认。(2)选用正常的新鲜培养 基和新鲜培养物进行培养和观察,避免培养过程中一些物理、 化学条件的改变或培养时间过长等因素对细胞形态的影响。 (3)报告细胞大小时应选用多个细胞检测的平均数,并记录所 用的实验方法,包括培养条件、培养时间、样品制备方法和染 色方法等。(4)可从大小和形态上对细菌、酵母菌和原生动物 进行区分。酵母菌、原生动物个体较大,一般可用低倍镜观察, 酵母菌细胞一般呈卵圆形、圆形、圆柱形或柠檬形,不具运动 性,原生动物细胞形态多变,能够运动。相比较而言,细菌细
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普通微生物学课件第二章
![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普通微生物学课件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5317b258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49.png)
² 中间丝(中间纤维),直径8—10nm的蛋白纤维, 具有支持和运动功能。
2、内质网和核糖体
² 内质网指细胞质中一个与细胞基质相隔离, 但彼此相通的囊腔和细管系统。由脂质双 分子围成。其内侧与核被膜的外膜(核膜) 相通,核周间隙也是内质网腔的一部分。
² 真菌的高尔基体在细胞中大多呈网状,少数为 鳞片状、颗粒状或杆状,均匀分布于核的周围, 往往与内质网相连。
² 目前在真菌中仅发现少数低等真菌,如根肿菌、 卵菌等存在高尔基体。
高尔基体
4、溶酶体( lysosome )
² 是一种由单层膜包裹、内含多种酸性水解 酶的囊泡状细胞器,一般为球形,直径约 0.2—0.5um。
² 功能不祥(边体分泌水解酶或与细胞壁的 形成有关)。
几丁质酶体和氢化酶体
² 几丁质酶体:真菌菌丝顶端细胞中的微小 囊体,直径40—70纳米,内含几丁质合成 酶。功能:通过不断形成和向菌丝尖端运 动,把其中的几丁质合成酶源源不断地运 送到细胞壁表面,合成几丁质微纤维,使 菌丝尖端不断地向前延伸。
² 氢化酶体:只存在厌氧真菌和原生动物细 胞中,有类似线粒体的作用。
80S 有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等 几丁质、多聚糖或寡糖 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有 9+2结构 较大,10~100um
三、真菌的繁殖
² 真菌(Fungi):是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含有 线粒体,不含叶绿体,化能有机营养,具 有细胞壁,无根、茎、叶分化的真核微生 物。
真菌的繁殖
² 真菌的繁殖可分为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霉菌 的繁殖能力很强,方式多样,菌丝的碎片或菌 丝截段均可发育成新个体,但自然界中,霉菌 主要靠形成各种有性或无性的孢子进行繁殖。
微生物学第二章
![微生物学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b0f366fef90f76c661371a36.png)
一.名词解释1.假根是Rhizopus(根霉属)等低等真菌匍匐菌丝与固体基质接触处分化出来的根状结构,具有固着和吸取养料等功能。
2.假菌丝当酵母菌进行一连串的芽殖后,如果长大的子细胞与母细胞不立即分离,其间仅以狭小的面积相连,则这种藕节状的细胞串就称为假菌丝3.气生菌丝伸展到空间的菌丝体,颜色较深、直径较粗的分枝菌丝,其成熟后分化成孢子丝4.子囊果能产生有性孢子的、结构复杂的子实体称为子囊果5.生活史又称生命周期,指上一代生物经一系列生长、发育阶段而产生下一代个体的全部过程为生活史6、异宗配合:指毛霉在形成接合孢子时,凡是由不同性的菌丝体上形成的性器官结合而产生有性孢子的则称异宗配合。
7、同宗配合:指毛霉在形成接合孢子时,凡是由同一个菌丝体上形成的配子囊结合而产生有性孢子的则称同宗配合。
8、锁状联合:指担子菌亚门的次生菌丝的菌丝尖端生长方式。
9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酿酒酵母二.填空1、真菌的无性繁殖方式有裂殖、芽殖、无性孢子繁殖和菌丝体断裂。
2、酵母菌的无性繁殖方式主要有裂殖、芽殖。
3、真菌的有性孢子的种类有: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和担孢子四种;真菌的无性孢子的种类有:游动孢子、子囊孢子、分生孢子、节孢子和厚垣孢子五种。
4、根霉的形态特征是具有假根和匍匐功丝且菌丝无隔;曲霉的形态特征是具顶囊和足细胞,菌丝有隔;青霉的形态特征是具扫帚状的分生孢子梗。
5.粘菌可分为__细胞粘菌___和_原质团粘菌__两个门.6.真核微生物细胞质核糖体类型为80S,原核微生物核糖体类型为_70S___.7.子囊果有闭囊果,_子囊壳_____ 和_____子囊盘________三种类型。
8. 同的酵母菌产生的有性孢子有子囊孢子和_担孢子9. 类酵母的营养体只能以二倍体形式存在,酿酒酵母的营养体能以单倍体和二倍体形式存在,八孢酵母的营养体能以单倍体形式存在。
10.根霉属于接合菌门,香菇属于担子菌门。
微生物学[第二章微生物的纯培养和显微镜技术]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微生物学[第二章微生物的纯培养和显微镜技术]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f4c8d7e6102de2bd9705880d.png)
第二章微生物的纯培养和显微镜技术一、要点提示1.由于微生物个体微小,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对微生物的研究、利用都是使用其群体,称为培养物。
由于一般情况下只有纯培养物才能提供可以重复的结果,因此从混杂的天然微生物群中分离获得某特定的微生物纯培养,是研究和利用微生物的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采用稀释涂布或平板划线技术在琼脂平板上得到微生物的单菌落是最常用的纯种分离手段,而在分离、转接及培养微生物纯培养时防止被其他微生物污染的无菌操作技术是进行微生物学研究的基础,并广泛地被其他学科和生产实际所利用。
2.通过分离纯化得到的微生物纯培养物,必须通过各种保藏技术使其在一定时间内不死亡、不会因发生变异而丢失重要的生物学性状、不会被其他微生物污染或因自身泄漏而污染环境,否则就无法真正保证微生物研究和应用工作的顺利进行。
传代培养、冷冻真空干燥保藏、低温冰箱保藏及液氮保藏是通常使用的微生物菌种保藏技术。
3.微生物个体微小,通常必须通过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其个体形态,而进行显微观察时,分辨率和反差是决定显微观察效果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
它们与显微镜的特性有关,也取决于样品的制备与观察技术。
无论是光学显微镜还是电子显微镜,其设备和技术发展迅速,应用面越来越广泛和深入。
4.在显微镜下微生物的大小与形态千差万别,丰富多彩,是区分不同微生物和对其进行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重点、难点剖析1.无菌技术是最基本的微生物学实验操作技术,其核心是无菌概念的建立,以及正确而严格地按实验教材和实验课的要求,掌握在各种情况下的具体应用原则和操作规范。
2.分离获得某特定的微生物纯培养,是研究和利用微生物的基础。
获得纯培养的方法有固体培养基分离、液体培养基分离和单细胞挑取3大类(表2-1),其中用固体培养基获得单独的微生物菌落是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
此外还有活细胞或活体分离法,如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纯培养的分离等。
3.保证所用菌种性状的稳定是微生物学工作最重要的基本要求,否则生产或科研都无法正常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选择题(每题1分,共25题,25分)
1.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的无性繁殖是( B )正确
A. 裂殖
B. 芽殖
C. 假菌丝繁殖
D. 子囊孢子繁殖
2.分生孢子头呈扫帚状的霉菌是( C )正确
A. 毛霉
B. 根霉
C. 青霉
D. 曲霉
3.锁状联合是担子菌( D )的生长方式。
正确
A. 双核的初生菌丝
B. 单核的初生菌丝
C. 单核的次生菌丝
D. 双核的次生菌丝
4.酵母菌细胞壁成分中( D )在形成芽体时合成正确
A.葡聚糖
B.甘露聚糖
C.纤维素
D.几丁质
5.有匍匐菌丝,有假根,有孢子囊的是( A )正确
A.根霉
B.曲霉
C.青霉
D.大型真菌
6.真菌通常是指( C )正确
A. 所有的真核生物
B. 具有丝状体的微生物
C. 霉菌、酵母菌和蕈菌
D. 霉菌和酵母菌
7.构成丝状真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是( A )正确
A. 菌丝
B. 菌丝体
C. 无隔菌丝
D. 有隔菌丝
8.食用菌的有性繁殖产生的孢子为( C )正确
A.卵孢子
B.子囊孢子
C.担孢子
D.接合孢子
9.在酵母菌细胞壁的4种成分中,赋予其机械强度的主要成分是( C )正确
A.几丁质
B.蛋白质
C.葡聚糖
D.甘露聚糖
10.酵母菌常用于酿酒工业中,其主要产物为( B )正确
A.乙酸
B.乙醇
C.乳酸
D.丙醇
11.白僵菌为生产上应用最多的昆虫病原( C )正确
A. 细菌
B. 放线菌
C. 真菌
D.病毒
12.下列属于单细胞真菌的是( B )正确
A.青霉
B.酵母菌
C.曲霉
D.细菌
13.霉菌的基本形态是( D )错误正确答案:C
A.球状
B.螺旋状
C.分枝丝状体
D.链条状
14.下列孢子中属于霉菌有性孢子的是( B )正确
A.孢囊孢子
B.担孢子
C.分生孢子
D.粉孢子
15.在生物界分类中霉菌属于( C )正确
A.原核原生生物界
B.真核原生生物界
D.病毒界
16.酵母菌在( B )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正确
A.有氧
B.无氧
C.有二氧化碳
D.有水
17.青霉(Penicillium)和曲霉(Aspergillus)的无性繁殖产生( B )正确
A.外生的孢囊孢子
B.外生的分生孢子
C.外生的节孢子
D.外生的游动孢子
18.酵母菌的菌落类似于( C )正确
A.霉菌菌落
B.链霉菌菌落
C.细菌菌落
D放线菌菌落
19.指出错误的回答,真菌的无性孢子有( B )正确
A.分生孢子
B.接合孢子
C.游动孢子
D.节孢子
20.木耳(Auricularia)的有性孢子是( A )正确
A.担孢子
B.子囊孢子
C.接合孢子
D.卵孢子
21.某些酵母菌上下两细胞连接处呈细腰状,通常称为( C )正确
A.有隔菌丝
B.无隔菌丝
C.假菌丝
D孢子丝
22.指出错误的回答,根霉菌的孢子囊具有:( C )正确
A.囊轴
B.囊托
C.囊领
D.囊梗
23.子囊孢子总是:( A )正确
B.二倍体
C.异核体
D.a或b兼有
24.根霉菌的假根是长在:( C )错误正确答案:A
A.基内菌丝上
B.气生菌丝上
C.匍匐菌丝上
D.附属菌丝上
25.食用菌丝区别于霉菌菌丝的主要特征是( B )正确
A.隔膜
B.锁状联合
C.菌丝分枝
D.菌丝体繁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