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研究

合集下载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探究——对《公司财务理论与公司财务行为》文献的再思考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探究——对《公司财务理论与公司财务行为》文献的再思考
化的财务 目标的 。
中 图 分 类 号 :8 09 文 献 标 识 码 : F 3. A 文 章 编 号 :0 5 9 3 ( 0 2 0 — 16 0 10 — 1X 2 1 )8 0 2 — 2
本 文重在对 股权融资偏好行 为产生 的原 因和动机 的分 析 , 问 题前 提 的分 析将 尽量从 简 , 着 重 陈述 自己的观 对 并 点 。在对 股权融 资偏 好行 为产生 的原 因和动机 的选择 上 , 基 于《 司财 务 理论 与公 司财 务 行为 》 公 中的内容 提炼 了两 个 重点分析 的原因 。

而 中国的上市公 司是 否是以企业价值 最大化 的财务 目 标呢? 这还有待 商榷 。 由于股权集 中制度 , 中国上市公 司往
往服务于几个特定投资主体 的利益 , 是控股股东价值最大
化, 而无法做 到企业价值最大化 和全部股 东价值最大化 。
综上 , 现有资本结构理论都不是普遍适用的。
结构主 要表现 为短期 流 动负债 比率普遍 较高 , 长期 负债 比 例普遍较低 。这也与文献 中调查对象认 为最重要 的资金 来
问卷调查表 明 ,有很 大一部分 的上市公司 职业 经理人
源是短 期借款相吻合 。因此 中国上市 公司 的外部 资金来源 表现 出典型 的“ 债务 融资重 股权融 资” 轻 的特 征 , 融资结 构 体现 出较 为明显甚 至强 烈的股权融 资偏好 。
关 键 词 : 权 融 资 偏 好 ; 权 融 资 成 本 低 ; 制 权 收 益 最 股 股 控
大 化
理的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在融资活动中的体现就
是企业 资本成本最 小化 。优序融资 理论正是从这一 角度 出 发 ,以不 对称信 息理论 为基础 并考 虑交易成 本 的存在 , 按 融 资 成本大 小得 出了遵循 内源融 资 、 务融 资 、 债 权益融 资 的融资顺 序 。可 以说 , 序融 资理论 服务 于企业价 值最 大 优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近年来,中国经济进步迅速,上市公司数量和规模不息增长。

股权融资作为上市公司的一种重要融资方式,对于企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偏好。

一、宏观角度1. 资本市场的进步中国资本市场的规模和功能逐渐扩大,为上市公司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

随着股东结构改革和市场机制的完善,公司股权在市场上的流淌性不息提高,增进了股权融资的进步。

2. 法律法规的完善中国政府近年来加强了对上市公司治理的监管力度,修订了《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完善了公司股权分配与融资的体系。

这些法律法规的完善提供了更加稳定和透亮的环境,增加了企业融资的可行性。

3. 资本结构的优化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改革的深度,中国上市公司逐渐意识到优化资本结构的重要性。

通过股权融资,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用于扩大规模、研发创新和技术引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微观角度1. 股东利益的平衡在中国上市公司中,国有股和非国有股的比例日益趋于平衡。

同时,在国有股股权融资方面,政府通过股权来往平台等途径提供了更多便利。

非国有股股权融资则更容易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增加了企业融资的可能。

2. 股权融资的多元化上市公司在股权融资中的选择越来越多元化。

除了传统的公开发行股票外,债转股、配股、增发等方式也在不息涌现。

上市公司依据自身进步的需求,选择最适合的股权融资方式,以获得最大程度的融资效益。

3. 利润分配的可行性中国上市公司利润分配机制也在逐渐改变。

过去企业主要通过分红的方式回报投资者,而此刻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利润留存用于将来的进步。

通过股权融资得到的资金可以更好地满足企业成长的需要,提高股东的长期回报。

综上所述,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偏好受到宏观和微观因素的影响。

在宏观层面,资本市场的进步、法律法规的完善和资本结构的优化推动了股权融资的偏好。

在微观层面,股东利益的平衡、股权融资的多元化和利润分配的可行性也在影响着上市公司的融资选择。

我国上市公司的过度股权融资偏好行为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的过度股权融资偏好行为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的过度股权融资偏好行为研究摘要:我国上市公司制定的融资决策和实践往往出现过度的股权融资偏好,进行股权融资是其首选方式,很少采取内源融资和债务融资的方式,这与啄食顺序理论产生了严重的背离。

基于此,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过度股权融资偏好行为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分析了上市公司的过度股权融资的危害和动因,并结合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对上市公司的过度股权融资偏好进行了合理的解释,提出防止上市公司的过度股权融资的路径选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上市公司;过渡股权融资;行为金融学;偏好一、引言与问题的提出融资决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国内外对公司决策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

其中,美国经济学家梅耶(Mayer)提出了著名的关于企业融资顺序的啄食顺序理论(The Pecking Order Theory),它是对MM定理①的根本性突破。

该理论认为当公司要为自己的新项目进行融资时,会出于融资成本的考虑选择企业融资来源的顺序,将优先考虑使用内部的盈余即留存收益,其次是采用债券融资,最后才考虑外部股权融资。

也就是说,内部融资优于外部债权融资,外部债权融资优于外部股权融资,按照一定的行为模式进行融资就会使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的最优资本结构。

西方发达国家的研究和实践结果显示其融资决策与该理论相符合,但我国的情况却不同。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证券市场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就整个市场而言,从各个上市公司的融资情形来看,其制定的融资决策和实践往往出现过度的股权融资偏好,进行股权融资是其首选方式,甚至成为有些上市公司的唯一方式,很少采取内源融资和债务融资的方式,这与啄食顺序理论产生了严重的背离。

此问题会严重影响我国上市公司以及整个资本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在当前宏观经济整体发展低迷的背景下,特别是近几年我国的证券市场处于持续低迷的状态的情况下,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过度股权融资偏好行为问题进行研究,对上市公司、资本市场和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行为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行为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行为分析
我可以针对这个话题给出一些相关的信息和观点,供您参考:
1. 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正在发生变化。

过去,上市公
司更倾向于通过股权融资来筹措资金,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
选择债务融资,主要是因为股权融资会带来财务成本和市场风险,
相比之下债务融资更加稳定和可控。

2. 在选择股权融资时,上市公司的偏好主要取决于市场环境和
公司特点。

例如,处于高成长期的公司更倾向于通过发行新股来融资,而稳定盈利的老牌企业则更倾向于债券融资和获得银行贷款。

3. 另外,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还与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水
平相关。

一些研究表明,在公司治理机制相对完善和透明的企业中,股权融资比例相对较高,因为股权融资可以增加公司的自有资本比例,提高股东权益;而在治理不善或内部控制不力的企业中,股权
融资则可能带来风险,进一步恶化财务状况。

4. 在股权融资方式选择方面,不同上市公司有不同的偏好。


些公司更喜欢公开发行股票,在资本市场扩大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吸引更多投资者的同时,还能通过定期的披露和监管来维护市场信任。

另外一些公司则更愿意选择非公开股权融资形式,例如私募股权、定向增发等,这种方式比较灵活,可以更准确地满足公司的融
资需求。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和融资能力的实证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和融资能力的实证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和融资能力的实证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和融资能力的实证研究维持良好的融资能力对于上市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在我国上市公司中依然存在着融资偏好的现象。

本文将通过实证研究,探讨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和融资能力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融资偏好。

融资偏好是指企业在面临融资选择时,倾向于选择一种或几种融资方式的情况。

传统上,我国上市公司主要通过银行贷款和发行股票融资。

然而,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倾向于通过银行贷款来融资的现象较为普遍。

这主要是由于我国金融市场的不完善和资本市场的股权融资制度的制约导致的。

其次,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融资能力。

融资能力是指企业从各种渠道获取资金并运用这些资金的能力。

融资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

高融资能力的企业可以更好地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然而,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融资能力的差异较大。

一些上市公司由于种种原因,如财务状况不佳、资金需求大等,导致其融资能力相对较弱。

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在实证研究中,我们选取了一部分我国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并收集了相关数据。

我们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融资偏好和融资能力之间的关系。

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与融资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具体而言,我们发现融资偏好与融资能力呈正相关关系,即倾向于通过银行贷款融资的企业在融资能力方面较强。

这主要是由于银行贷款相对于股权融资更为便利和灵活,不需要上市公司承担过大的市场风险和监管压力。

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融资能力与企业规模、盈利能力和资产负债比等因素密切相关。

规模较大、盈利能力较好、资产负债比较低的企业往往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我们发现了融资偏好和融资能力之间的关系,但并不能说明融资偏好直接导致融资能力的差异。

其他因素,如企业的战略目标、经营模式、管理水平等也会对融资能力产生重要影响。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问题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问题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问题研究摘要:西方资本结构理论中优序理论提出了通常企业融资所应遵循的“啄食顺序”,即先企业内部融资,再进行债券融资,最后才是股权融资。

同时,西方的一些实证研究也证明了这一融资顺序。

而我国上市公司表现出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

本文通过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现状,系统分析融资偏好影响及其形成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政策建议,进一步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的发展。

关键词:股权融资;债券市场;治理结构;上市公司目前,关于融资偏好的理论模型主要有:基于对称信息的资本结构理论、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优序融资理论及基于信号理论、基于代理理论、基于所有权与控制权、基于市场竞争结构、基于企业成长条件和基于行为金融学等的融资偏好理论。

Myers和Majluf(1984)的优序融资理论提出了企业融资通常都遵循所谓的“啄食顺序”,即先内源融资、再外源融资,在外源融资中优先考虑债权融资,不足时再考虑股权融资。

国外的许多实证研究,如Titman 和Wessels(1988)也验证了这一结论。

然而,我国众多学者的研究发现(林凡2007,路正飞等2005),中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呈现出与发达国家上市公司截然不同的融资偏好,即上市公司偏好外源融资,尤其是股权融资。

一、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现状2006年,中国内地股市一派繁荣景象,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又创新高。

《清科——2006年中国企业上市年度报告》表明,2006年1-11月,共有49家企业在沪深两地上市,股市IPO融资总额高达143.65亿美元,而2008年9月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暂停了IPO发行,但配股、增发仍然占上市公司融资的最大比重。

在2009年7月IPO重新开闸短短一个多月,IPO上市公司就达30家之多,更是从股市上圈走了近千亿的流动资金。

这是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在其融资行为中的又一次反映。

陈章波(2003)从一级市场筹资额和二级市场交易额这两个角度比较分析得出,相对于债权融资而言,中国上市公司更加偏好于股权融资。

试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成因及对策

试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成因及对策

我国大 多数上 市公司 没有明确 的股利分配政 策 , 相关 法规 也没 有对 此作 出要求 , 股利在支 付上具有 较大 的随 意性 , 多公 司 多年分 一次 股 很 利 , 的甚至不分股 利 。在这 种情 况下 , 权融 资的 成本 大大 低于 债 券 有 股 融资利率 , 也低于银 行贷款利 率。此外 , 着我 国新 股发行政 策的 改革 , 随
文 章 编 号 :0 9 88 (00 0 — 0 3 0 10 — 23 2 1 ) 1 0 2 — l
理配置 , 大大降 低了 资本市 场上资金的使用效 率 , 易引起证券市场 的动 容
荡。 2 3 助 涨 了 弄 虚 作 假 现 象 .
上市公司对发行股票的热衷, 使一些公司为了达到 发行股票的目的不择 手段 , 编造 务报表 , 虚拟经营业绩 。融资后盈利水平每况愈下 , 使得投资 者无法获得预期报酬, 严重挫伤投资者积 眭, 损害投资者利益。
21 0 0年 1月
大 众 商 务
Po ulr Busn s p a ie s
No. 2 0 1, 01
( 总第 19期 ) 0
( u lt e , O 19 C mua vl N . 0 ) i y
试析 我 国上 市公 司股 权 融 资偏 好 成 因及对 策
于 臻
(西南财经 大学保 险学 院 , 四川 成都 6 13 1 1 0)
这与西方 资本结构理 论背道而驰 。本文 首先分析 了我国上市公 司股权 融资偏 好 的成 【 摘 要 】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存在着明显的股权融资偏好
最 因 , 后 指 出 了这 种 融 资 方 式 给 公 司 、 资 者 及 社 会 带 来 的 危 害 后 针 对 这 种 现 象 提 出 了 相 应 的 解 决 办 法 。 然 投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成因、负面效应及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成因、负面效应及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成因、负面效应及对策)
一、成因:
1. 相对低廉的融资成本:我国资本市场对上市企业提供的融资成本相对较低,因此许多上市公司更倾向于通过股权融资的方式获取资金。

2. 企业发展需要:很多上市公司需要大量资金才能支撑其业务的持续发展,股权融资则能够更快速地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

3. 股权文化:我国股权文化尚未完全成熟,很多上市公司认为股权融资是一种较为合理的融资方式。

二、负面效应:
1. 股权稀释:公司通过股权融资方式募集资金,会导致股权在公司结构中的比例降低,股东的实际控制权被稀释,可能导致公司治理方面的问题。

2. 监管约束:股权融资也面临着市场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管,需要企业按照市场规则和监管框架的要求来进行股权融资,这些规定和要求给企业带来的成本和负担也不容忽视。

3. 市场风险:股权融资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企业需要在股权融资中积极规避风险,同时也要承受市场原本的风险。

三、对策:
1. 多样化融资方式:上市公司应该会根据各自的情况灵活采用多样化的融资方式,包括债权融资、定增融资等等。

2. 合理运用市场规则:企业应该根据市场规则,合理使用股权融资方式,重视市场监管,避免违规行为。

3. 加强内部管理:加强内部治理结构建设,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和透明度,提高投资者信心,维护股东权益。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原因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原因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原因探析摘要: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的极端融资行为,这种现象和西方传统的融资次序理论,即与著名的”啄食顺序理论”所提出的从内源到外源的融资顺序相悖。

股权融资偏好是我国上市公司在其融资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股权融资低成本是最直接的原因,而制度和政策则是深层的原因。

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纠正其不合理的股权融资偏好,必须基于原因采取包括调整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完善证券市场退出机制等有效对策。

关键词: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股权结构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现象改革之初,由于在传统体制下,财政、银行和国有企业”三位一体”的关系,企业融资基本上依赖于财政拨款和银行的指令性、政策性贷款,融资成本很低甚至低于负债率,形成了国有企业长期以来比较单一的融资结构和信誉软约束。

随着近二十年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股权融资为上市公司提供了便利的直接融资渠道。

当上市公司在进行股权融资时,我们发现一些上市公司大多保持了较低的资产负债率,有些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接近于零,仍然渴望通过发行股票融资,几乎没有已上市的公司放弃其利用股权再融资的机会,我们把这一现象称为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

二、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分析(一)股权融资成本偏低是股权融资偏好的直接动因在目前的股票市场上,股票融资的成本主要包括股票分红、股票发行的交易成本、红利的税收成本、发行股票的负动力成本。

上市公司通过股票融资的成本是较低的。

同时,与债务融资必须按期还本付息的”硬约束”相比,配股融资具有”软约束”的特点。

所以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普遍能感受到债务成本的存在,但是却感受不到股权资本成本的压力,很容易产生”免费”资本的幻觉,从而普遍把股权融资视为一种无需还本付息的廉价融资方式。

(二)制度和政策因素是股权融资偏好的间接原因1、上市公司考核制度的不合理上市公司的管理目标应该是实现股东利益和企业价值最大化,但中国上市公司的管理及投资者衡量企业经营业绩,依然习惯以企业的税后利润指标作为主要依据。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问题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问题研究

二 、我 国上市 公 司 股权 融 资 偏好 成 因
极 看法 , 导致 企业 融资 不被 看好 , 管理 者们 才会更 多 的倾 向风 我 国上 市公 司在 融资 过程 中明显偏 好股 权融 资 , 这 与 国 险大家共 同承担股 权融 资的方 式 , 但 在我 国资本市 场 目前 还无 际融资结 构发展趋 势不相适 宜。可 以概括 为 以下原 因 : 法 通 过企 业 融 资方 式做 出企 业价 值 的判 别 。另外 , 还 要 考虑 1 . 我 国上市公 司融资偏好 的外因 。 的 问题 是 : 一 是 资本市 场对 上市 公司 的考 核制 度不够 合 理 , 使 ( 1 ) 资本 市场 不 完善 。 由于相 关 法律 的 不健 全和 信息 体 制


我 国上 市 公 司 融资 的 现状
融资 结构 是 指企 业通 过 不 同渠道 筹 集资 金 的搭配 比例 关 系, 它不 仅体 现 了企业 资产 的产 权归 属和 债务 保证程 度 , 还 反 映 了公 司融资 风 险程度 。我 国上 市 公司融 资过 程 中偏好股 权 融资 , 融资结 构不合理 , 严重 阻碍 了资本 市场的发展 。
司的市 场资 源配置和 自身 发展 产生重 大影响 , 因此加 强我 国上市 公 司融 资结构优化 及其 重要 。本文通过 我 国上 市 公 司融 资现 状 、 成 因和 影 响 进 行 分析 并 试提 出一 些优 化 建 议 。 关键 词 : 股权 融资 ; 上 市公 司; 融 资 偏 好
风险。固
参 考 文 献 【 1 】 赖 小民. 缓 解 当前 中小 企业 融 资难 的政 策思 考【 J 】 . 中 国金 融, 2 0 0 9 ( 2 ) 【 2 t金 影,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J 】 _ 财会研 究, 2 0 o  ̄ 0) [ 5 】 周 天勇. 发展 经 济 学教 程 [ M 】 . 北京 : 中 国财 政 经 济 出版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研究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研究

内容摘要优序融资理论(Pecking Order Theory)提出公司在融资时应该首先选择内部融资、然后是债权融资、末尾就要考虑的是股权融资方式了。

但针对中国上市企业融资行为进行分析之后发现中国的上市企业在融资的先后选择与该观点相背离—出现很清晰的偏好股权融资这种方式从而忽视了债权融资方式的现象。

根据这个现象,本文归纳了形成这一融资特征的原因及其影响,并对此融资现象带来的不良影响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上市企业融资偏好证券市场资本构架AbstractOn the basis of Pecking order theory, when corporate financed, they will obey the rule that the first internal financing, then debt financing, finally equity financing.But after analyzing the financing activities of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I find the phenomenon that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prefer equity financing when they choose the way to finance. But the conclusion isn’t the same as Pecking order theory. Therefore, I summarize the reasons and influence of these financing characteristics in my paper. Finally I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how we can reduce the bad influence of the phenomenon.Key words:Listed company Financing preference The securities marketThe capital structure目录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一)研究背景 (1)(二)研究意义 (1)(三)研究现状 (2)二、文献综述 (2)(一)股权融资偏好原因研究 (3)(二)债务融资偏好原因研究 (4)三、中国上市企业融资偏好特征 (5)四、我国上市企业存在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 (6)(一)“内部人控制”现象 (6)(二)股权融资的低成本 (6)(三)债券市场发展滞后 (6)五、我国上市企业融资偏好的影响分析 (7)(一)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7)(二)不利于公司资本结构的优化 (7)(三)加剧公司治理结构的失衡 (8)六、建议 (8)(一)从企业自身出发 (8)(二)从政府角度出发 (9)参考文献 (10)致谢 (11)中国上市企业股权融资偏好研究一、研究背景及现状(一)研究背景自上世纪90年代中国证券交易所成立之后,经过二十多年的迅猛发展产生的进步,中国的证券行业的改变可谓日新月异,上市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证券行业的不断做大。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上市公司面临着日益增长的资金需求。

作为一种重要的融资手段,股权融资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旨在探讨为什么上市公司倾向于选择股权融资以及其背后的原因。

首先,股权融资具有相对灵活的特点,能够满足上市公司多元化的资金需求。

相比于贷款等传统融资方式,股权融资不需要提供固定的还款期限和还款金额,这为上市公司提供了更大的资金灵活性。

此外,股权融资可以通过发行新股或增发股份的方式增加公司股东的资金投入,帮助公司实现扩大规模、扩张市场、投资项目等发展战略。

因此,上市公司更倾向于通过股权融资来满足资金需求。

其次,股权融资可以提高上市公司的知名度和声誉。

通过发行股权,公司将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关注,从而提高公司在市场中的知名度和声誉。

这对于公司的品牌建设、市场拓展以及未来的融资活动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股权融资通过公开的方式吸引投资者的关注,也会提高公司的透明度和信誉,有利于吸引更多优质的资本参与。

此外,股权融资可以为上市公司带来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通过公开市场融资,上市公司能够吸引到更多具有实力和背景的投资者。

这些投资者可能会在公司发展过程中提供战略合作、业务拓展、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帮助。

同时,上市公司还有机会获得大型机构投资者或私募基金的关注和投资,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本支持。

然而,尽管股权融资具有多种优势,上市公司在进行股权融资时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股权融资面临的市场风险较大。

股市波动性较高,公司股价的持续下跌可能引起投资者的担忧和不信任,导致股权融资的失败。

其次,股权融资需要上市公司向外界公开其财务状况和经营策略,可能导致商业机密泄露和竞争对手的模仿,对公司造成潜在威胁。

最后,股权融资还存在着股权稀释的问题,即发行新股或增发股份将导致原有股东的股份被稀释,降低其对公司的控制权。

在考虑这些挑战的同时,上市公司仍然倾向于选择股权融资。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上市公司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融资活动是上市公司发展的关键环节。

然而,上市公司在进行融资活动时,有着不同的偏好。

本文旨在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及其影响因素,以期对上市公司融资行为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分析。

二、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表现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融资偏好主要表现在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的选择上。

首先,债务融资是上市公司中常见的一种融资方式。

相对于股权融资,债务融资具有利息税前扣除的优势,能够降低融资成本。

此外,债务融资还有利于维护股东权益和控制权,因为债权人对公司的权利和回报都有明确的规定,公司的管理者可以通过债务融资来保持对公司的控制,减少股权的稀释。

其次,股权融资也是上市公司的重要融资方式。

相比于债务融资,股权融资具有资金来源广泛、无偿还义务和灵活性的优势。

此外,股权融资能够为公司带来更多的资源和支持,有助于公司扩大规模、发展壮大。

三、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因素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环境、行业特性和公司个体因素等。

首先,经济环境是影响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经济繁荣的时期,上市公司倾向于选择股权融资,因为投资者对股票的需求较高,公司融资的成本较低。

但在经济下行期,公司面临着更高的风险,债务融资的吸引力会增加,公司更偏向于选择债权融资来减轻财务压力。

其次,行业特性对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也有一定影响。

不同行业的公司面临着不同的经营环境和市场竞争,因此对融资方式的选择也有所差异。

例如,传统行业更倾向于选择债务融资,而高科技行业更倾向于选择股权融资。

另外,公司个体因素也会对融资偏好产生影响。

公司规模、盈利能力、负债情况和管理层偏好等都可能影响上市公司的融资选择。

规模较大的公司通常更容易获得银行贷款和债券发行的机会,而盈利能力较差的公司可能更倾向于选择股权融资来弥补财务缺口。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问题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问题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问题研究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产生了一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短期融资需求增加:随着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增加,很多上市公司对短期融资的需求逐渐增加。

这种需求主要通过银行贷款、信托等非公开市场融资方式来实现。

2. 债券融资规模扩大:我国上市公司债券市场逐渐成熟,债券融资规模不断扩大。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债券融资具有较低的成本和灵活的期限优势。

3. 资本市场融资规模缩小: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融资规模逐步缩小,很多上市公司转向其他融资渠道。

其中,有些公司通过金融租赁、股权融资等方式来获取融资。

4. 有色金属企业融资环境恶化: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和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我国有色金属企业融资环境恶化。

这些企业的融资成本和难度均有所提高。

总的来说,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迫切需要政策制定者认真研究和解决。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影响因素研究摘要:本文以深沪两市a股2006-2010年进行了增发和配股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实证研究方法,分析资本结构、盈利能力、非流通股比例、国有股比例、内部人控制对股权融资偏好的影响。

关键词: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内部人控制现代资本结构理论从不同的视角研究了关于企业资本结构的相关问题,这些理论有助于理论界和实务界加强对资本结构和企业融资方式的认识。

在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这与优序融资理论截然相反。

本文希望通过实证研究,来分析影响这种现象产生的因素。

一、我国股权融资偏好影响因素的研究设计(一)数据来源及方法本文以2006-2010年沪、深两市a股进行了配股和增发的公司为样本,对选取的样本就资本结构、盈利能力、股权结构、内部人控制等影响股权融资偏好的统计指标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二)研究假设本文以资产负债率代表企业的资本结构,资产负债率高的公司,偿债能力就差,公司外部负债筹资就困难,因而采取外部股权融资的可能性就大,股权融资偏好程度就会高。

h1:资产负债率与股权融资偏好正相关。

本文用净资产收益率代表公司盈利能力,企业获利能力比较强时,企业就有可能保留较多的盈余,可进行更少的外部融资,股权融资偏好程度就低。

h2:净资产收益率与股权融资偏好负相关。

非流通股股东拥有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和决策权,而股票发行溢价恰好满足了非流通股股东这一要求,因此可以推测,非流通股比例越高则进行股权融资的可能性就越大。

h3:非流通股比例与股权融资偏好正相关。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中国家股所占的比例很大,国有股在大多数上市公司就处于绝对控股地位。

作为非流通股的国有股,其转让是以净资产为基础确定的,发行股票的高溢价可以导致净资产的成倍增加,从而导致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

基于以上,本文认为上市公司进行股权融资的机会与国有股比例正相关,因此提出此假设。

h4:国有股所占比重与股权融资偏好正相关。

我国企业股权融资偏好实证研究

我国企业股权融资偏好实证研究

我国企业股权融资偏好实证研究要:大量资料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偏好股权融资。

融资偏好与资本结构互为因果、相互影响,从而影响企业的价值。

关键词:优序融资,股权融资偏好,资本结构,上市公司治理一、中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现状的分析有序融资理论认为企业的融资顺序应当为内部融资、债权融资、股权融资,从最新统计数据来看,中国的上市公司主要通过外部融资募集资金,扩张方式以股权融资为主。

二、中国上市公司融资方式影响因素分析现有的文献研究表明,诸多内部因素对企业的融资行为有着显著的影响。

(一)选取样本根据国泰安信息系统数据库的资料,在剔除了部分财务指标缺失的数据资料后,本文选择了2011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参与配股或增发新股的上市公司90个样本。

(二)研究指标体系设置用资产负债率大小表示债券的融资偏好程度,研究假设如下:1.企业规模规模越大的企业倾向于实施多角化经营或纵向一体化,一般来说实力越强,收益也越稳定,在相同的情况下大企业具有更强的偿债能力,可以承受较高的负债比。

用总资产的自然对数in(ta)代表企业规模,提出假设:企业规模与股权融资偏好负相关,与资产负债率正相关。

2.盈利性水平高盈利意味着高的盈余,有更大能力扩大内源融资比重,从而减轻股权融资依赖。

用roa作为公司盈利能力指标,提出假设:盈利能力与股权融资偏好负相关,与资产负债率正相关。

3.非债务税盾(ndts)非债务税盾主要指折旧对于税后利润的影响,由于存在税盾效应,非债务税盾的使用必然会对公司的融资选择产生影响,理论上总资产的折旧率越高越容易取得节税利益,从而较多地选择债权融资。

提出假设:非债务税盾与股权融资偏好负相关,与资产负债率正相关。

4.可抵押资产规模资产担保抵押价值与企业借债能力息息相关。

有形资产风险低、通用性强对负债能提供更可靠的保证,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筹资成本。

将固定资产和存货两项之和与总资产的比例来表示资产担保价值,提出假设:资产担保价值与股权融资偏好负相关,与资产负债率正相关。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一、引言在市场经济中,融资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上市公司作为重要的市场主体,其融资偏好及其影响因素对整个市场经济的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旨在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期为深入了解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

二、融资偏好的定义及背景融资偏好是指上市公司在面临融资决策时表现出的倾向性和优先选择。

融资偏好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不同的时期和市场环境下可能存在差异。

融资偏好的研究背景可以从多个层面来解读。

首先,理论经济学认为,资本市场的存在能够提供对企业融资的多样化渠道,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是企业主体理性行为的体现。

其次,实证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上市公司存在不同的融资偏好,这也是对企业特征和市场环境的适应。

此外,融资偏好的研究对于市场监管和政策出台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三、优先选择与融资偏好优先选择是指在多个可选项目中对某个项目给予更高的优先权。

在融资决策中,公司往往会优先选择以资本市场为主要渠道的融资方式,因为资本市场可以提供更大规模、更低成本的资金,同时还能改善公司治理和社会影响力。

在我国上市公司中,优先选择资本市场融资的偏好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 公司规模与融资选择:大型上市公司往往具备更高的评级和较好的财务状况,能够更轻松地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等方式进行融资。

2. 行业属性: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面临的融资市场和监管环境存在差异,这也会影响其融资偏好。

如金融行业上市公司更多地倾向于通过发行债券等间接融资方式进行资金筹措。

3. 所在地区与融资选择:不同地区的资本市场发展水平、监管政策和投资者结构差异较大,也会影响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

如沿海地区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股权融资,而内陆地区的上市公司则更倾向于债权融资。

4. 公司治理结构与融资选择: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增强企业的透明度和规范性,进而提高融资成功的概率。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研究

家数
7 8 5
1 9
1 9
筹资总额
4 4 85 2 2 77 5 7 3_8
1 6700
1O 6

家数
11 2 14 5 11 2
18 6
筹资 总额
2 51 4 .8 3 68 4 .4 2 65 7 9
5 4. 2 40
家数
余索取权 与控制权不成 比例 , 因此不 可避 免地会 产生代理 问题 。控 股股 东可 能凭 借 自 己在 获取 企业 信息 和 控制 企业 决策 方 面的优
权我上资偏 达的优 ,市损、易公目或l 融国司融状国内 ,势上亏易控取的 会 首上融资 家源债使 资保利 股司 机 资 市 的现 二国 司的发 “先 迫投担有交的投 获 次 公 先 市 好与 、 公 偏好 之 。 我 通 公但关 、资 方 公 于交于窃 项 式 过 司却联东 资 者 司 股投等取
20 4 在 0 20 5 芷 0 20 6 笠 0 1 1 4 57 1 6 01 6

21 2 2
9 2 8. 0 2 6 41 93

1 2
2O 2 5_ 2
26 8 9O 54 7 21

4 87 3.
历年 累计
【 关键词 】 资偏好 ; 控制权 收益模型 ; 经济后果 融
引言 国上市公司融资偏 好的真实反映 。根据全景网络提供 的数据 , 国 我
上 市 公 司 具 有强 烈 的 外 源 融 资 偏 好 。9 9年 一2 0 19 0 3年 ,我 m 市 l -


公 司 融 资 偏 好 问题 一 直 是 学 术 界 比较 关 注 的 重 要 课 题 。 西 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研究作者:崔巍来源:《时代金融》2013年第06期【摘要】本文从中国现状出发,指出了中国上市公司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并从四个方面总结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

我国上市公司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不仅对上市公司本身有不利影响,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不利于资本结构优化,还对整个宏观经济极为不利,不利于股票市场健康发展和资本市场整体功能的发挥。

本文同时也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相关对策:完善股权结构、加强资本市场监管、加强债券市场建设、大力推进融资方式创新等。

【关键词】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资本结构一、引言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国外学者对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理论研究由来已久,根据Myers和Majluf在1984年基于信息不对称角度提出的优序融资理论,上市公司在融资时往往会遵循“啄食顺序”:先考虑内部融资,再考虑外部融资,而在外部融资中优先选择债权融资,不足时再选择股权融资。

据中国证监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1月,我国境内上市公司数已达2494家,比11年底增加了6.49%。

然而,当许多学者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时,却发现了与国外截然相反的情况,突出表现为中国上市公司具有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

二、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原因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表现出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原因是多方面的,它既是上市公司权衡其损益的结果,又是我国现阶段市场体制及公司制度不完善的必然结果。

(一)股权融资成本低且风险小传统的资本结构理论认为,股权融资比负债融资的成本高。

然而,在中国这个并不完善的证券市场中,情况却恰恰相反。

一方面,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年末何时分配股利,怎样分配股利和分配多少股利,公司决策者的选择性很大。

这就造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普遍现象:经常性的不分配、少分配,即使分配股利也较少采取现金股利的方式,而多采用股票股利方式。

中国这样一种低股利支付率的现状就意味着股票融资的低成本和低风险。

另一方面,公司股权融资存在着“软约束”。

相对于债务融资,进行股权融资不存在还本付息问题,再加上由于我国关于股利政策的不完善而没有太大的股利支付方面的压力,公司完全处在软约束之中。

我国上市公司对股权融资的趋之若鹜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由于股权融资的这种低成本和低风险性。

(二)股权结构不合理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是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形成的,国有股比例过大,导致我国上市公司出现一种以国有股为主导的“一股独大”的公司股权结构,国有股一直处于控股地位,法人股股东也往往是国有公司或国家控股公司。

上市公司被大股东控制使得中小股东的利益很容易受到侵害。

在这种不合理的股权结构下,股价的涨跌被上市公司忽略,因此,由国有股、法人股股东控制的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往往对股权融资有着强烈的偏好。

所幸的是,我国正积极推进着股权分置改革,股权结构调整得也越来越成熟。

但在将来的相当一段时间,我国上市公司特有的股权分置带来的负面效应不会立即消失,仍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存在着。

(三)内部人控制总体上来说,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中国有股、法人股的比重较大,占绝对控股地位,再加上国有股权的有效持有主体缺位,造成国有产权虚置,大股东对企业的监控机制难以建立,很容易产生公司经理人员的“道德风险”,产生“内部人控制”。

产生内部人控制后,取得控制权的经理人在制定公司决策时,往往会更偏向于自身的利益。

造成我国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现象,除了上述缺乏有力的股东监督机制外,还由于缺乏有效的内部激励机制。

在我国非货币性收入占上市公司经理层收益的主要部分,上市公司经理的货币收入不仅数额较少,而且与企业效益的高低没有多大联系。

统计分析显示,我国上市公司总经理的年度报酬与每股收益的相关系数仅为0.045,与净资产收益率的相关系数仅为0.009,高级管理者的持股比例与公司经营业绩的相关系数仅为0.0057。

有效激励机制的缺乏必然强化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现象,从而也强化了我国上市公司对于股权融资的偏好。

(四)证券市场发展不完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证券市场得到了迅猛发展。

虽然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迅速腾飞,但与此同时,监督管理等方面的不完善也不容忽视。

一方面,股票市场门槛低且进出自由性强。

另一方面,我国上市公司信息公开性和真实性与西方成熟证券市场相比还较低,从而使投资者对信息进行价值判断的有效性受到了损害,而公司决策者却有通过内部信息在股市赚取更多超额利润的优势。

并且市场和散户股东对公司董事会与经理的监督效率很低。

相比蓬勃发展的股票市场,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却极度缓慢。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债券的发行限制都较严格,行政审批复杂,规模较小,市场化色彩不浓,严重挫伤了企业发行债券融资的积极性。

加上长期贷款的风险较大,我国商业银行的功能尚未完善,使得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于长期贷款的放款都比较谨慎。

如此,我国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发展相对成熟且便捷的股权融资就不足为奇了。

三、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经济后果过度的股权融资偏好无论对于上市公司还是整个宏观经济都会产生一系列消极影响,在这一部分,将就这些不利影响做一个系统总结,以便为规范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提供相应政策依据。

(一)对上市公司的影响上市公司过度偏好股权融资,带来的突出问题就是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大多数上市公司在进行融资决策时考虑的不是投资需要,而是按照政策所规定的上限进行融资,使得融资金额超过实际需求。

并且上市公司通常对投资项目缺乏必要的可行性研究,增加了资金流向的盲目性和风险性。

根据对2002-2007年680家上市公司的研究表明,有265家上市公司曾有过改变募集资金投向的现象,187家上市公司对募集资金项目数额进行了调整,其中有27家上市公司既有募集资金投向变更,又有募集资金数额变更,上市公司因募集资金变更闲置的资金总共达到6349.28亿元。

其次,过度偏好股权融资不利于公司资本结构的优化,企业没有享受适度负债带来的避税和财务杠杆效应,无法实现企业综合资本成本最低和企业价值最大的财务管理目标。

我国上市公司的年净资产收益率通常高于银行贷款利率,若采用债券融资,上市公司会由于正的财务杠杆效应而获得额外收益,而我国的股权融资偏好则将影响这种杠杆效应。

在对投资者利益的影响方面,在股票初步发展的阶段,上市公司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股民日益高涨的投资需求,但由于这种不合理的股权融资偏好并不满足上市公司股东收益最大化的要求,再加上滥用资金的存在及由此带来的资金使用效率问题,必然带来公司的盈利降低,企业将难以得到投资者的长久支持与信任,终将丧失股权融资带来的好处,走入资金短缺的死胡同。

(二)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过度的股权融资偏好,不仅对上市公司产生诸多不利因素,并且对整个宏观经济也会有严重影响。

首先,过度偏好股权融资不利于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弱化了股票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

大多数上市公司的再融资金额远远超过了实际需求,过量融资现象普遍,并且再融资资金投资项目随意更改。

一些上市企业在面对股权再融资而来的低成本资金时,表现出极大的盲目与不理性,有的在没有良好的投资项目时甚至用去购买国债和委托理财,这些都是资金过剩的表现。

其次,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还不利于货币政策有效实施。

强烈股权融资偏好的存在,降低了货币政策通过资本市场传导的作用。

在中国的体制下,贷款作用的发挥不是很大,中央银行数次降息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

对国有企业来说,自身的资产负债率已经很高,再进行贷款融资的空间已不大;对于中国资产负债率普遍不高的上市公司来说,出于融资成本等方面的考虑,表现出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即使在降息的条件下也对银行贷款融资没有太高的积极性;而对于缺乏资金支持的中小企业来说,面临的则是融资难问题,由于各方面原因,很难得到银行的贷款支持。

这样,货币政策的效率就大打折扣。

四、改善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对策通过上文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现状分析与原因总结,要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发挥证券市场的整体功能,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调整:(一)优化股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不合理一直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要改善股权结构,从根本上改变上市公司股权集中的现状,就要引入机构投资者,培植和发展多元化的投资主体。

个人投资者的利益由机构投资者体现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不再缺乏人格化的主体,加上机构投资者实行的专业化管理能对上市公司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

只有通过兼并重组、相互参股、引进战略投资者等多种方式分散股权结构,实现多元化的投资主体,高层经营管理者从能不再完全由行政手段任命,才能逐渐形成专业化的经理人市场。

在公司治理方面,适当提高经营管理者的参股比例,将经理的货币收入与公司的利润挂钩,实行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其在做出融资决策时选择符合股东利益的融资行为。

(二)加强资本市场监管,规范上市公司行为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体现各方位、多层次的统一,把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与社会监督结合起来。

监管部门应遵循市场规律,以“标本兼治”为准则,解决市场出现无序竞争的现象。

加强对中介结构的监管,完善信息披露机制,防止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建立健全的证券市场信息披露机制,使市场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的真实信息,引导投资者了解风险,从而理性地进行投资。

提高上市公司信息造假和欺诈的违法成本,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和效率得以提高,切实维护个人投资的利益。

(三)完善债券市场建设,改善企业融资结构首先,实行债券的市场化发行,让企业根据市场和风险自行决定债券发行的数量和利率,打破国家行政对主体发行资格和额度的限制。

其次,大力发展债券的二级市场,对企业债券的场外交易加大鼓励,使债券市场的流动性得到提高,加大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完善债券发行和管理的法律法规,强化信用评价制度,对信用评级机构加强监管,提高评级机构的独立性。

不断进行债券产品的创新,积极发展可转换、可交换、可赎回等各种债券新品种及衍生工具,促进债券市场的稳定、繁荣发展。

(四)大力发展融资方式创新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方式创新不足,是当前企业融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的主因之一,因此创新融资方式,通过并购贷款、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和规范发展民间融资等多种形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也是解决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重要对策。

参考文献[1]岳续华.控制权收益与股权再融资偏好[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12).[2]李丽青.经理人私利、股权再融资偏好与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J].财会通讯,2009(04).[3]张艳肖,樊云清.股权再融资与股权价值高估[J].当代学术论坛,2008(03).[4]于竞宇.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8(02).[5]Myers S and Majluf N. Corporate financing and investment decision when firms have information that investors do not have. Journal of Finance Economics,1984(13).[6]Baker M and Wrugler J. Market timing and capital structure. Journal of finance economies,2002.(责任编辑:刘晶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