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标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设计、反思、评课记录等
2023年中学生心理活动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2023年中学生心理活动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心理活动课,使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对自己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和调节情绪的方法,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2. 教学内容(1)心理健康的定义和意义(2)情绪调节的方法和技巧(3)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的重要性(4)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3.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小游戏,引导学生思考心理健康对自己的影响。
(2)讲解:讲解心理健康的定义和意义,以及情绪调节的方法和技巧。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探讨如何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认知。
(4)总结:总结本次心理活动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知识和方法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4. 教学方法(1)讲解:通过讲解心理健康的定义和意义,以及情绪调节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有更深入的了解。
(2)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3)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所学知识和方法,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二、教学反思本次心理活动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心理健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和调节情绪的方法,提高了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对小组讨论不够积极,需要进一步引导和鼓励。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反馈,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反馈,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心理辅导活动课教案和反思
心理辅导活动课教案和反思教案标题:心理辅导活动课教案和反思教案目标:1. 了解心理辅导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心理辅导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方法。
3. 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4. 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成长。
教学内容:1. 什么是心理辅导:介绍心理辅导的定义和作用,强调其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性。
2. 心理辅导活动设计:讲解心理辅导活动的设计原则,包括目标明确、方法多样、参与积极等。
3. 心理辅导活动实施: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心理辅导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
4. 情绪管理:介绍情绪管理的重要性,教授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和技巧。
5. 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寻找解决方案并评估其可行性。
6. 自我认知和自我成长: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提供相应的成长建议。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或引发讨论,激发学生对心理辅导的兴趣和认识。
2. 知识讲解:简要介绍心理辅导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其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
3. 活动设计:根据学生的年龄和需求,设计适合的心理辅导活动,确保活动目标明确并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
4. 活动实施:组织学生参与心理辅导活动,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5. 总结和反思:引导学生回顾活动过程,总结所学内容,并进行个人反思和讨论。
6. 结束: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心得体会,并提供进一步的学习资源和建议。
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师需要确保教学目标明确,以便学生能够明确知道他们将学到什么。
2. 活动设计是否多样:教师应该设计多种形式的心理辅导活动,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学习风格。
3. 学生参与度是否高: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鼓励,以确保活动的有效性。
4. 反思和总结是否充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反思和总结,帮助他们巩固所学内容并提供进一步的学习机会。
通过以上的教案和反思,教师可以有效地设计和实施心理辅导活动课,促进学生的情绪管理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成长。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及反思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及反思## 课程主题:认识自我,积极面对挑战### 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基本概念。
2. 帮助学生识别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3. 教授学生基本的应对策略,增强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通过互动活动,提高学生的同理心和社交技能。
### 教学内容:- 心理健康基础知识介绍- 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分析- 应对策略的讨论与实践- 角色扮演:模拟解决实际问题- 分享会:交流个人感受与经验### 教学方法:-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小组合作学习- 情景模拟- 个案研讨###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观看一个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短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老师介绍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包括什么是心理健康、为什么它重要以及如何维护心理健康。
3. 案例分析(20分钟):分组讨论几个典型的青少年心理问题案例,每组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展示。
4. 角色扮演(20分钟):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案例进行角色扮演,其他同学观察并提出建议。
5. 分享交流(10分钟):学生们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和学到的知识。
6. 总结反馈(5分钟):老师总结课程要点,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正面的反馈。
### 课后反思:- 本次课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心理健康的理解是否有所提升?- 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如何?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角色扮演?-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 学生对哪些内容反应最积极?哪些内容需要进一步强化或改进?- 如何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点?。
中班心里健康教育主题教案及反思
中班心里健康教育主题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培养中班儿童心理健康的主题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 帮助中班儿童了解并认识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2. 培养中班儿童积极应对情绪的能力。
3. 培养中班儿童与他人建立积极关系的能力。
4. 培养中班儿童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图书、图片、卡片等教具,以便引起儿童的兴趣。
2. 角色扮演和游戏的道具,以帮助儿童模拟情境。
3. 班级环境的布置,例如情绪表达角落、情感日记等,以提供儿童表达情绪的机会。
教学过程:引入:1. 通过展示一幅描绘不同情绪的图片或播放一段有关情绪的视频,激发儿童的兴趣,并引导他们描述图片或视频中人物的情绪。
探究:2. 通过阅读绘本《我的情绪世界》,引导儿童认识和理解不同的情绪,并与自身的经历进行联系。
实践:3. 设立情绪表达角落,提供各种情绪表情的图片和卡片,鼓励儿童选择并描述自己的情绪,并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表达出来。
4. 进行情景模拟游戏,让儿童扮演不同角色,在不同情境下体验和表达情绪,例如扮演生气的小朋友、开心的小朋友等。
5. 引导儿童参与情感日记活动,每天记录自己的情绪和感受,鼓励他们与家长分享,并从中学习如何管理和调节情绪。
巩固:6. 通过绘本《小狐狸找朋友》,引导儿童认识友谊的重要性,并讨论如何与他人建立积极关系。
7. 进行合作游戏,让儿童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
8. 鼓励儿童在班级中互相帮助和支持,通过小组活动等方式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反思:9.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并思考如何改进和调整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儿童的学习需求。
10. 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儿童在家中的情绪表达和发展情况,并根据家长的反馈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指导。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案的实施,我发现儿童对情绪的认知和表达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
他们能够准确地描述自己的情绪,并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有效地表达出来。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与反思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与反思尊敬的教师:教案一:《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认识到心理健康与整体健康的紧密联系。
2.了解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影响,并能够识别和应对这些问题。
3.学习正确的应对压力和情绪管理的方法。
4.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和自我认同感。
教学重点:1.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了解心理健康与整体健康的联系。
2.了解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影响,并能够识别和应对这些问题。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培养积极的心态和自我认同感。
2.掌握应对压力和情绪管理的方法。
教具准备:1.投影仪或黑板、粉笔。
2.课件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将一个幻灯片显示在屏幕上,其中包括一些关于心理健康的图片和问题。
通过向学生展示这些图片和问题,引发他们对心理健康的思考和兴趣。
2.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幻灯片或黑板,向学生介绍心理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
提醒学生心理健康与整体健康的紧密联系,并阐述心理健康问题对个人生活和学习的负面影响。
3.案例分析(15分钟)给学生提供一些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案例,并鼓励他们分析这些案例,并讨论问题对个人和他人的影响。
老师可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促进课堂参与。
4.解决问题(20分钟)提供一些应对压力和情绪管理的方法,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和分享。
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或学生展示的形式,促进学生间相互交流和合作。
5.心理健康活动(20分钟)安排一个小组活动,让学生一起参与心理健康活动。
可以是一些放松训练、小组合作或互助活动等。
鼓励学生在活动中互相支持和分享。
6.总结与反思(5分钟)请学生回答一些总结性问题,以检查他们对本课程的理解和学习。
同时,引导学生反思他们在课堂上所学到的内容,以及他们将如何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教案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理解,并掌握一些应对压力和情绪管理的方法。
通过本堂课的设计,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讨论,理解心理健康问题对个人和他人的影响,并能够运用所学的方法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情绪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案设计及反思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案设计及反思小学心理教案是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实施、评价和反思的文本与载体。
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案设计及反思,希望对你有帮助!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案设计及反思篇1《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我国东北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对小兴安岭无限的热爱之情。
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充分欣赏小兴安岭的美,还注重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
一、情境导入,诱发美。
课前,龚老师先以一组反映小兴安岭的图片(包括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让学生们欣赏,当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出现在学生们的眼前时,他们不禁发出了一阵阵赞叹声,有的学生已经迫不及待地与旁边的同学窃窃私语起来。
于是,龚老师马上让学生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这时,学生的兴趣已被激起,纷纷举手,有的说“我看到了好多好多的绿树”;有的说“这里的景色真美啊”,还有的说“一大片一大片的树,就像绿色的海洋一样”……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但使学生们有了美的体验,还可以让他们更快地进入课文,与文章融为一体,为下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打好了基础。
二、自读课文,初识美。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要想让学生说出心中的感受,必先让他们进行充分地朗读。
龚老师没有急于把自己准备好的“大餐”给学生“端”上,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课文内容,在朗读中收获,通过自读和指名分段朗读,不仅理顺了文章的脉络和写作方法(按时间顺利来写),而且让学生对小兴安岭有了初步的印象——美,有的学生已经情不自禁地美美地读了起来。
同时,龚老师还注重了字词的教学。
在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时,她出示了三组词语,第一组:又松又软、又香又脆、又肥又厚;第二组:密密层层、严严实实、葱葱茏茏;第三组:挡住视线、遮住天空、抽出枝条,在学生认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发现词语中的秘密。
这下,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聪明的他们一下子就发现了“又( )又( )、AABB 式、动词+名词”这样的构词特点。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设计方案及反思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设计方案及反思一、引言心理健康教育已逐渐成为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学生的学业、生活中,还是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良好的心理健康都是成功的关键之一。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已经纳入了各级各类的教育课程中。
教育机构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过程中,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处理自己的情感和心理问题,增强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心理韧性。
通过参与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生将可以掌握实用的技巧,并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倾听技能。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一次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二、教学设计方案2.1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生将会:•学习如何识别和调节负面情绪,如自卑、焦虑和抑郁等;•掌握情感倾听技巧,如有效的沟通和倾听技巧;•增强自我调节能力和心理韧性。
2.2 教学内容本次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如何识别和调节负面情绪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他们可能遇到的负面情绪以及如何识别和处理这些情绪。
通过参与课堂活动和演练,学生将能够了解一些实用的技巧,如深呼吸、放松等。
2.掌握情感倾听技巧倡导学生运用情感倾听技巧,如让对方说完、不打断、理解对方后再作回应等,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与身边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
3.增强自我调节能力和心理韧性通过与同学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情感,学生将逐步提高自己的自我反省和调节能力,增强他们的心理韧性。
2.3 教学活动1.团队互动练习:学生分组,围绕目标进行协作、沟通和交流,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倾听练习:学生两两配对,一人讲述自己的经历,另一人以情感倾听技巧为基础,耐心倾听和回应对方的发言。
然后交换身份,再次进行练习。
3.自我反省:要求学生自我评估并记录自己的情感状态,帮助他们提高坚忍和自我调节能力以应对各种情景。
三、反思本次教学活动的攸关点在于情绪调节、情感倾听和自我反省。
学生们通过讨论和互动,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练习和培训,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此外,我们教育工作者不能忽视教学设计方案和学生个性之间的关系。
心理健康教学设计及反思
心理健康教学设计及反思第一篇:心理健康教学设计及反思心理健康教学设计你勇敢吗?教学的主题和内容教学对象和特点你勇敢吗?在小学阶段,特别是中低年级的学生,对勇敢的认识和理解由于阅历浅而易走入误区,本节辅导课,重在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坚强的意志,由浅认识的勇敢上升到在学习上,在困难面前,在紧急关头坚强、勇往直前的品质,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目的(重点与难点,包括认知、人格和行为)1、通过学习和讨论加深对“勇敢”的认识。
2、用辨证法的观点理解“勇敢”,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重点与难点: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坚强的意志,由浅认识的勇敢上升到在学习上,在困难面前,在紧急关头坚强、勇往直前的品质,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方式:教学准备:1、讲述和讨论2、角色扮演3、自我测试1、测试卷一份。
2、三个情境小品。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地点:课室教学步骤:1、认识、理解“勇敢”。
(1)小测试:测试卷问题:学生回答“是”或“不是”①你自己睡觉害怕吗?②晚上爸爸、妈妈外出办事,你一个敢在家吗?③做不出题目,你想哭吗?会发脾气吗?④遇到危险或困难时,你是否会发抖或出汗?能做到一至二件的同学,你比较勇敢;做到三件的同学,你挺勇敢。
(2)你对勇敢的理解。
(3)说一说你经历的自认为勇敢的一件事。
(4)讨论“勇敢”与“大胆”一样吗?教师根据同学们的理解与讨论,阐述“勇敢”的定义。
勇敢:不怕危险,不怕困难。
(教学点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同样的内容,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学生接受起来会更加乐意和主动。
在教一年级心理健康课时,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在教学时笔者就创设出各种情境,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使教学内容贯彻其中,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领悟心理健康知识的内涵。
)2、角色扮演: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小品,请部分同学参与表演,大部分同学观看并思考:你赞同他们的做法吗?这些行为是“勇敢”的表现吗?故事小品一:某个小孩被坏人拐骗,在火车站上,他借口上厕所,在厕所里他机智地得到一位陌生的叔叔的帮助,终于逃脱了魔掌。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案设计及反思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案设计及反思教案设计主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掌握一些调节心理的方法,并能够应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
教学内容:1. 了解心理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2. 掌握几种调节心理的方法:放松训练、情绪管理、积极思考3. 实际应用:制定个人心理健康计划教学步骤:Step 1:引入问题1.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什么是心理健康?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Step 2:讲解心理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1. 讲解心理健康的定义:指的是个体的心理状况良好,能够适应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状态。
2. 分析心理健康对个体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的身体、情绪和社交关系都有重大的影响。
Step 3:讲解调节心理的方法1. 放松训练:介绍几种常见的放松训练方法,如深呼吸、肌肉松弛法等。
2. 情绪管理:提供几种情绪管理的技巧,如情绪记录、积极表达等。
3. 积极思考:讲解积极思考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困难面前保持积极的态度和乐观的心态。
Step 4:实际应用1. 学生分组讨论并制定个人心理健康计划,包括每天进行放松训练的时间、每周进行情绪管理的方式、遇到困难时如何保持积极思考等。
2. 学生按照制定的计划,在接下来的几周内实践并记录自己的心理健康情况。
反思教学过程中,本人经历到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首先,由于本课是一堂理论课,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可能难以立即理解和应用。
在讲解过程中,本人尝试通过举例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以增加学生的理解度。
此外,在制定个人心理健康计划环节,学生可能存在困惑和迷茫,不知道如何具体制定计划。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人在讲解之前提前准备了一些实际案例和经验分享,以便学生参考和借鉴。
最后,在课后实践和记录环节,需要加强对学生的辅导和指导,以确保他们能够按照计划执行,并能够及时反馈和总结自己的心理健康情况。
通过这次教学,我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并且也总结出了一些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和策略。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及反思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及反思标题: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及反思引言:心理健康对于儿童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情绪,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有效应对压力和挫折。
本文将提供一份关于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案,并对实施过程进行反思,以期增进大家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一、教案编写1. 定义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介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和重要性2. 教育目标设定- 确定教育目标,如帮助儿童认识自己的情绪、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等3. 教育内容- 引导儿童认识和理解不同的情绪- 着重培养儿童的情感表达能力- 帮助儿童学习积极思考和应对挫折的方法- 介绍儿童心理健康维护的基本知识4. 教学方法与教具- 采用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提高儿童的参与度- 利用图片、漫画等视觉教具增强教育效果5. 教学过程安排- 指定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介绍主题、讨论案例、进行互动活动等6. 教学评估- 设计测验或问卷,评估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学习效果和情绪变化二、教案实施反思1. 教学准备- 根据教案内容准备相关教具和材料2. 教学过程- 按照教案的设置进行教学,注意引导儿童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 在讨论中引导儿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鼓励表达真实的情感3. 教学效果评估- 根据教学评估的结果分析儿童的情绪变化和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4. 心理辅导与支持- 对于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额外的心理辅导和支持,保证他们能够全面参与教育活动5. 反思与改进- 针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反思和总结,并进行相应的改进结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培养儿童的积极情感态度和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至关重要。
实施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制定教案,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并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具。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儿童参与、表达和思考,及时评估教学效果并提供心理辅导与支持。
通过反思和改进,不断提高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为儿童的全面成长提供坚实的心理支持。
心理健康 教学活动及反思
心理健康教学活动及反思心理健康教学活动及反思1. 引言心理健康是人们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了帮助学生维持心理健康,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教学活动。
本文将回顾这些教学活动,并进行反思和总结。
2. 心理健康教学活动2.1. 情绪管理讲座我们组织了一次情绪管理讲座,旨在帮助学生学会控制并理解自己的情绪。
讲座内容包括情绪识别和表达、积极应对压力等。
通过讲座,学生了解到合理的情绪管理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2. 心理健康小组讨论我们组织了心理健康小组讨论活动,以提供学生与同龄人互动、分享彼此的心理体验的机会。
这个活动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增强彼此的理解和支持感。
2.3. 心理健康工作坊我们举办了心理健康工作坊,通过互动的方式,帮助学生研究应对各种心理挑战的技巧。
工作坊的内容包括压力管理、焦虑缓解和自我调节等。
学生通过参与实践和角色扮演,提升了应对问题的能力。
3. 反思与总结通过开展这些心理健康教学活动,我们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
一方面,学生对情绪管理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另一方面,他们学会了一些应对心理挑战的实用技巧。
然而,也存在一些改进的空间。
首先,我们可以增加更多的教学活动来覆盖更广泛的主题,如良好的人际关系、克服挫折等。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更全面的心理素质。
其次,我们需要更多的评估和反馈机制,以了解学生对心理健康教学活动的实际效果。
这将帮助我们进一步优化活动计划和改进教学方式。
最后,我们可以与家长和学校合作,形成一个更有力的支持系统,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提供支持。
4. 结论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学活动,我们帮助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提供了实用的应对挑战的技巧。
然而,我们仍需持续改进和创新,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
(字数:870)。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及反思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及反思课程名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年级:二年级课时:1课时(40分钟)课题:情绪管理——快乐、生气、悲伤的认知和处理课型:互动式教学教学目标:1. 了解和区分快乐、生气、悲伤等基本情绪,培养学生对情绪的认知能力。
2. 探索情绪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情绪,提高情绪调节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心理健康意识。
教学重点:1. 教学生认识和区分快乐、生气、悲伤等基本情绪。
2. 帮助学生理解情绪的表达方式和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理解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2. 帮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并学会正确处理情绪。
教学准备:1. 教学PPT或图片资料:包括情绪表情、情绪图标等。
2. 笔记本和彩色笔。
3. 情绪表达卡片:包括文字和图片形式的情绪表达。
4. 教室环境调整:营造舒适、温馨的学习氛围。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 我将以一个小故事开始今天的课程。
小故事的主人公是小明,他在学校遇到了开心的事情,不仅表情很开心,而且还跳了起来。
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如果是你们,会因为什么事情感到开心呢?Step 2: 学习与交流(15分钟)-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一下几种基本情绪:快乐、生气和悲伤。
我会用PPT向大家展示每种情绪的表情和特点,然后我们一起来分辨一下。
如果你觉得自己能够描述出这些情绪,可以举手示意,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
Step 3: 情绪认知(15分钟)- 现在,我会把你们分成小组,每组派出一名代表,根据我们之前学过的情绪,表演一下生气、悲伤和开心的情景。
其他组员看到之后,要猜猜这个人的情绪是什么,并给出你们认为最好的处理方法。
Step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 今天的课程就要结束了。
在课上我们学到了很多关于情绪的知识,也一起思考了情绪管理的方法。
现在请大家拿出笔记本,写下你们今天的心得体会,以及对情绪管理的新认识。
之后,有几位同学愿意分享一下吗?Step 5: 作业布置(5分钟)- 作业是在家里观察自己和家人的情绪表现,并写下你的感受和体会。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及教学反思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及教学反思第一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及教学反思《》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及教学反思主题网络交友(最熟悉的陌生人)* 理论分析网络上人与人的交往表现为符号和符号的互动,缺乏声音、表情等较能表达隐含意义的沟通方式,面对信息不足的人际互动情境,互动者往往根据自己的认知来解读信息,非常容易因为对于情境概念的模糊、抽象,而以一种独断的刻板印象来简化,了解知觉对象,带有较强的主观性,以至认识往往过度理想化,或者与实际情况相差很大,因此通过网络交友需谨慎。
* 教学目标思想目标:懂得网络交友有利有弊,网络交友需谨慎知识目标:懂得仅通过网络沟通了解他人,由于沟通信息不足,带有主观性能力目标:懂得如何理智网络交友 * 教学重点和难点使学生通过活动感悟到网络中对知觉对象的认识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因此网络交友需谨慎教学方式网络活动体验,讨论 * 教学主要思路网络交友在青少年中较为普遍(导入)网友在网上给我们的信息是不完整的(发展)网络信息的不完整导致对网友的认识有很强的主观性(深入)网上交友注意事项(总结)*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看看网络语言展示几组网络语言,请学生回答它们分别是什么含义(此活动主要表明网络已经成为青少年普遍接受的沟通方式,引出本课主题)二、发展网络互动活动:最熟悉的“陌生人”课前请一位该班任课教师在msn上,请学生通过网上聊天的方式猜猜这个老师是哪一位。
(此活动旨在让学生感悟到即使是我们平常熟悉的人,或许在网络的环境中就有可能成为陌生人,可见网络是个复杂的环境,网友给我们的信息很多情况下是不完整的)三、深入互动活动:看图说话请学生用一到两句话描述一幅图片,并且同时写下来。
然后展示学生的描述语言,并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同样的图片,会有不同的描述?(本活动主要使学生感悟到人际互动过程中,如果信息不足,人们往往通过自己主观的想象去认识知觉对象。
而网络信息的不完整会导致我们在分析这些信息时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完美的网友有时只是我们想象出来的,虽然似乎在网上很“熟悉”,但实际上却完全是一个陌生人)四、总结(一)视频片断讨论:你会与网友见面吗?(本活动主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共同探讨同学们对于网友见面的想法)(二)视频片断:交网友导致犯罪(本活动主要通过一个案例,警示学生要谨慎网上交友,网友见面)(三)各小组借助网络工具编写《学生网络交友注意事项》(本活动主要使学生以亲身参与的方式,深化本课主题,并能对学生以后的上网行为起到引导作用)* 教学反思1、选题较为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因此学生在课堂中能够有话可说,有观点可发表。
语文课上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及反思
语文课上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及反思范文如下:标题: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及反思引言:心理健康教育在当今社会中变得至关重要。
学校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中的教学环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提供一份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并对教案进行反思,以期提高教育效果。
一、教案:步骤一:导入- 谈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对学生成长的意义。
- 引导学生讨论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步骤二:讲解心理健康的概念- 结合具体案例,向学生解释心理健康的定义。
- 引导学生理解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以及生活中带来压力的因素。
步骤三:探讨常见心理问题- 列举并解释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 引导学生讨论自己或身边人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并分享相应的处理方法。
步骤四:培养积极的心理素质- 引导学生认识到积极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如自信、乐观等。
- 分享一些培养积极心理素质的方法,如积极思考、寻找支持等。
步骤五:引导学生学会情绪管理- 讲解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 分组活动,让学生分析并分享他们在情绪管理方面的经验。
步骤六:提供应对压力的方法- 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学业带来的压力是普遍存在的。
- 提供一些适合学生的减压方法,如运动、艺术创作等。
步骤七:教授自我认知技巧- 分享自我认知技巧的重要性,如自我观察、自我接纳等。
- 演示学生如何运用自我认知技巧来理解和应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步骤八:总结与复习- 综合讲解过程中的关键点,并进行总结。
-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持续关注心理健康,并与他人分享教育收获。
二、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以下是针对本次课程的反思和改进建议:1. 起始引言不够引人入胜,改进:可以通过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或引用名人名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学生参与讨论的时间较短,改进:应该给予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并促进互动。
3. 案例分析不够丰富,改进:可以收集更多实际案例,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小组讨论,加深他们对心理问题的理解。
学生心理健康安全教育教案及反思
学生心理健康安全教育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学生心理健康安全教育教案及反思教案目标:1. 了解学生心理健康安全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
2. 掌握有效的心理健康安全教育方法和策略。
3. 培养学生积极应对心理压力和应对危险情况的能力。
4. 提高学生对自我保护和他人安全的意识。
教案内容和活动安排:一、学生心理健康安全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10分钟)1. 引入:通过引用相关数据或案例,介绍学生心理健康安全的重要性。
2.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心理健康安全的影响因素,例如家庭环境、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
二、了解心理健康安全教育方法和策略(15分钟)1. 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他们收集心理健康安全教育的方法和策略,并进行展示和讨论。
2. 教师讲解:教师介绍常用的心理健康安全教育方法和策略,如情绪管理、沟通技巧、人际关系建设等。
三、培养学生积极应对心理压力和应对危险情况的能力(20分钟)1. 角色扮演: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常见的心理压力和危险情况,并引导学生积极应对和解决问题。
2.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在应对心理压力和危险情况中的经验和策略。
四、提高学生对自我保护和他人安全的意识(15分钟)1.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一些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并制定一份学生安全守则,包括校园安全、网络安全、交通安全等方面。
五、教案反思(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包括学到了什么、有哪些困惑等。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教案反思:本教案通过引入、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安全意识和能力。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心理压力和危险情况,提高自我保护和他人安全意识。
然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此外,教师还需要不断更新教育方法和策略,以适应不同教育阶段学生的需求和发展。
心理健康课课后反思模板
【标题】:心理健康课《(课程名称)》课后反思【时间】:____年__月__日【课程名称】:心理健康课《(课程名称)》【授课教师】:____【班级】:____班【一、课程背景】本节课围绕(课程主题),旨在帮助学生(课程目标),通过(课程内容),使学生(课程预期效果)。
【二、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 课堂导入方式:(如:情境导入、问题导入等)- 导入效果:(简要描述学生反应和课堂氛围)2. 主体部分- 教学内容安排:(如: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教学方法运用:(如: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 学生参与度:(如:课堂提问、小组讨论、互动环节等)3. 结束部分- 总结回顾:(对课程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与课程相关的作业,巩固学习效果)【三、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对比教学目标,分析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
- 如未达成,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2. 教学内容与方法的适宜性- 分析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是否具有针对性。
- 评价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学生参与度与课堂氛围- 评估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分析原因。
- 分析课堂氛围,如:是否轻松、活跃、和谐等。
4. 教学过程中的亮点与不足- 亮点:总结在教学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优点。
- 不足: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教学进度过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等。
5. 课后作业反馈- 分析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 针对作业中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四、改进措施】1. 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2. 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关注学生心理需求。
4. 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结语】通过本次心理健康课的教学,我深刻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具体项目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及反思
具体项目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及反思标题:步骤详细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及反思导言:心理健康教育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需要教师制定详细的教案,并及时进行反思,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以下是一份步骤详细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及反思的范文,以供参考。
一、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了解不同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和影响。
3. 学会有效的应对和调节心理健康问题。
4. 培养积极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的生活习惯。
教学内容:1. 理解心理健康- 概念介绍:什么是心理健康?- 探讨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常见心理健康问题- 引导学生了解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压力等。
- 介绍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和影响。
3. 心理健康的应对和调节- 学习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倾诉情感,释放压力。
- 掌握积极的自我调节方法,如运动、放松训练等。
4. 培养积极的心理素质和生活习惯- 强调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避免过度压力。
- 培养积极的心态,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教学步骤:1. 激发兴趣:通过课堂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引起学生对心理健康的思考。
2. 知识传授:结合PPT、图表等教具,介绍心理健康的概念、常见问题及应对方法。
3. 小组讨论: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并共同制定应对方案。
4.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情景,通过实践提升应对能力。
5. 案例分析:提供心理健康问题案例,让学生分析问题、找出解决方法,并进行分享讨论。
6. 总结反思:教师对本节课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心理健康进行反思。
二、反思1. 教学反思:教案设计合理,结合了知识传授、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在角色扮演环节存在表演性行为,需要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问题解决。
2. 教学改进:下次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的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的环节,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交流,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心理健康教案及反思
心理健康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教案及反思教案目标:1. 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
2. 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态度和情绪管理能力。
3. 提供学生有效的心理健康保护策略。
教案步骤:引入:1. 向学生介绍心理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引发学生对心理健康的思考,例如提问:“你认为心理健康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影响?”知识讲解:1. 解释心理健康的概念和要素,包括情绪管理、自尊、人际关系等。
2. 分析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如学业压力、人际关系问题等。
活动设计:1.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探讨不同心理健康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2.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心理健康问题的情景,通过角色扮演来学习情绪管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绪日记:要求学生每天记录自己的情绪变化,并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以增强情绪认知和情绪表达能力。
案例分析:1. 提供一些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案例,如压力过大、自卑等,让学生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帮助他人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如提供支持和倾听。
反思:1. 学生对本节课的反思: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思考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2. 教师对教学的反思:教师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思考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有效性,并提出改进意见。
教案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知识讲解、活动设计、案例分析和反思等环节,全面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和能力。
引入部分通过提问引发学生思考,激发了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兴趣。
知识讲解部分对心理健康的定义和要素进行了详细解释,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心理健康的内容。
活动设计部分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情绪日记等形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和情绪表达能力。
案例分析部分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分析心理健康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反思环节通过学生和教师的反思,促进了教学过程的改进和提高。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掌握了一些实用的心理健康保护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标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设计、反思、评课记录等
作业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通过联想、讨论、小组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理解情绪的种类及不良情绪的影响。
2、要让学生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学习达到某一目标的具体实施方法。
[活动重点]
1、理解不良情绪及影响。
2、掌握控制和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
[活动准备]
1、角色扮演《父子之战》、心理剧《抄作业》
2、课后音乐《歌声与微笑》光盘
3、气球、白纸、笔
[活动过程]
一、课前活动
《绕口令》挑战自我
(课件显示内容)
二、教师导入
同学们,大家觉得是不是很开心?是啊!“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喜怒哀惧,恐怕我们自己都记不清有过多少这样的体验了。
它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给我们平添了很多情趣。
但是也正是因为它们,让人们控制不住自己,做错了很多事,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让我们共同欣赏角色扮演《父子之战》。
教师:看了这个小品,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呢?(学生谈感想)
教师:是的,这正是因为不良情绪即心情压抑、愤怒而引起的悲剧,情绪能够为人们带来伟大的成就,也能够使人走向极端,情绪实际上是个人心态的反映,而心态是我们能够组织、引导和完
全掌控的对象,同学们想成就伟大的事业吗?想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吗?那么就让我们当情绪的舵手,向生活的海洋大胆畅游吧。
三、学生谈体验
学生根据课件显示的内容作出答案
课件显示
四、小组讨论
生活中有哪些积极情绪哪些消极情绪。
(课件显示内容)
五、教师
我们要提倡的是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呢?当然是积极情绪了,因为积极情绪能使我们成功,而消极情绪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会产生哪些影响呢?(小组讨论交流)
(课件显示内容)
六、喔,不良情绪对人的影响的确太大了,当有了不良情绪我们该如何处理呢?下面让我们欣赏心理剧《抄作业》
七、看了这个小品,同学们,你们说,小红的做法恰当吗?小红该不该宣泄她的不良情绪?她该如何宣泄呢?(学生讨论交流)
(课件显示问题)
八、教师:大家想出了这么多调适情绪的方法,让我们来听一听心理学博士的看法吧!
(课件显示内容)
九、同学们,我们有没有过不良情绪的体验呢?现在就让我们交流一下并找到合适的调适方法好吗?(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把你以前有过的不良情绪写下来,贴在气球上互传,大家共同解决)。
十、看来大家真的掌握了很多不良情绪的调适方法。
在这里,我很想为大家讲一个“悲观者与乐观者”的故事。
(教师讲故事)同学们,你愿意做一个怎样的人呢?
教师:在此,我愿送大家一副对联共勉!(学生齐读)
(课件显示内容)
十一、教师小结:同学们,生活的海洋中没有一帆风顺的,只要我们乐观地面对生活,怀着一颗真诚友善的心去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相信生活会回报给我们更加灿烂的笑容,让我们在人生的海洋中好情绪的舵手,乘风破浪,扬帆远航!(课件显示内容)
愿<歌声与微笑>伴随我们健康成长!
大屏幕播放CD光盘。
(师生齐唱)
十二、教学反思
这节“心育”活动课是以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为立足点,以学生的心理需要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为主线而设计的。
在这两节活动课中,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注重学生自身的成长为出发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如游戏、角色扮演、情景辨析等形式,协助学生处理情绪情感,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参与活动,让学生自我体验、自我感悟,班级成员互动合作,最终达到使学生形成健康心理品质,学会自助的目的。
这节活动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创设符合活动课主题的心理情境
“心育”活动课不同于学科课程,活动和体验是“心育”活动课最核心的两个要素。
他是在学生没有学习知识的压力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放松心情的缓冲地带。
所以,创设轻松、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放松身心,消除学生紧张心理,使学生带着轻松、愉快的情绪,在没有任何心理压力的情绪中进入活动,有利于下面的沟通和交流。
这节活动课,课前教师设计了“挑战自我”说《绕口令》的小游戏。
通过课前游戏,激起了学生的热情,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行,消除了学生紧张心理,使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师生同玩、同乐、同说,拉进了师生心理距离,也消除了师生之间的陌生感,更容易让学生畅所欲言,坦现真实说法,自然地发挥教师的辅导作用。
二、选择适合学生心理发育特点的话题
埃里克森的个性发展理论认为,人的发展具有阶段性,每一阶段都具有其特殊的目标、任务和冲突,均面临着一个发展危机,每个危机都涉及到一个积极的选择与一个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
从这个意义上说,开设“心育”活动课,根据学生心理发育特点设计活动课内容,解决学生内心的心理冲突,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和积极的人生观。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规定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其中就包括了在初中阶段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冲动性行为。
在高中阶段准确理解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等。
现在的学生,因为多种原因造成了很多个性的偏差,人际关系适合不良等,他们渴望理解自我,希望在遇到心理冲突时有人能够成为他们的朋友。
今天的《当情绪的舵手》《合作的重要与快乐》两节活动课,都是针对学生生理心理发育特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的话题,学生渴望得到解决,所以乐于参与其中。
三、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这节活动课分别采用了游戏、角色扮演、情境辨析、故事、歌曲等形式。
这些活动,没有教条的束缚,学生自由阐述自己的见解,没有教师僵硬的说教,更多的是学生兴奋的参与。
它有利于消除学生对传统教育的戒备和逆反心理,唤醒学生内心深处潜意识存有的心理体验。
在这节活动课中,学生表演小品《父子之间》《抄作业》等,然后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通过参与、思索,唤醒了学生内心的真实情感,说出了内心真实的体验。
对于学生心理来说,再精彩生动的讲授、告知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都极为有限,都无法代替个人的亲自感悟和直接体验,哪怕仅仅一点小小的启发,也可能会在学生的内心留下深刻记忆,从而触动学生的一次心灵感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启迪。
四、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这节课充分遵循了新课程理念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让学生多想、多动、多说、多参与、多感悟,充分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总结、去想办法,教师只在必要时给以提示,最后协助归纳、总结、补充和提炼,学生在自主参与中自我感悟、自我教育。
在这节活动课中,“以学生为主体”这个理念贯穿于整个活动课始终,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始终在积极思考、总结、想办法,教师协助补充、总结。
五、实践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心育”活动课倡导的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师生像大朋友和小朋友,或者说教师就是“知心姐姐”。
学生是关系中的主体,教师发挥的是主体作用,对学生持非批评态度。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为学生提供心理服务,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理解、信任,师生之间的活动是合作的、民主的、商谈式的活动,教师不是代替学生解决问题,而是协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通过这节活动课,我们能体验到这种和谐的气氛。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师生平等、信任、合作,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性评价,杜绝说“不”,我们经常听到的是教师赞美、鼓励、肯定。
学生的情绪也达到兴奋状态,对同学精彩的表现不由自主地给以掌声,这本身就是积极的情绪表现,是合作带来的快乐。
六、精彩的结束令人意犹未尽
执教教师为活动课设计了一个精彩的结尾。
教师能准确把握时机,在学生达到一种兴奋状态时,把学生的有感而发上升到理论高度,即时点拨,把握准确的心理导向。
结束的歌曲符合题意,首尾呼应,把整个活动课推向高潮,让学生意犹未尽。
能够肯定地说,这节活动课突破了以往学科教学的常规,能够说是一种尝试、一种创造,叫人耳目一新。
本节活动课,在执教教师没有和学生实行任何接触的情况下,能迅速拉进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让学生接受她、喜欢她,师生形成一种合力。
教师驾驭课堂水平强,指导、评价到位,学生表现也非常精彩。
能够说整个活动过程中师生的表现都非常令人满意。
即使这节活动课有很多亮点,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但也不可避免地存有一些不足。
为了把今后的“心育”活动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对这节课提一些希望和建议:
1、“友情提示”一环节:大屏幕出示的“积极和消极情绪的影响”中,“拒”科学研究的“拒”字应是“据”。
2、建议小品《抄作业》的内容更精炼一些,更贴近学生生活。
3、可能是因为教师情绪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在讲述故事《悲观者和乐观者》时,把悲观者和乐观者的内容弄颠倒了,有可能会对学生造成误导。
4、教师在课前有一个评选优胜小组的计划,教师遗漏了这个环节,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没有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