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目标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三维目标教案
![小学语文三维目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58a052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fb.png)
小学语文三维目标教案教案标题:小学语文三维目标教案教案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教学重点:1.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学素材、课文、课件、黑板、多媒体设备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铅笔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兴趣。
2.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方式,引导学生预测本课内容。
Step 2:新课呈现(15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呈现本课的课文和重点词汇、短语、句型。
2. 教师逐步讲解和解释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Step 3:学习活动(2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文阅读,学生可以分组或个人阅读。
2. 学生阅读完毕后,教师提问学生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或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Step 4:巩固与拓展(15分钟)1. 教师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例如写一篇与课文相关的作文、设计一个课文中的角色扮演等。
Step 5: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对本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进步和收获。
2.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回答,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例如课后阅读、写作或复习等。
2. 教师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和困惑。
小学语文教案三维目标模板
![小学语文教案三维目标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81b83248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7a.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掌握本节课所学的生字、词语,能够正确书写。
- 通过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 通过提问、回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 通过对比、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生字、词语的掌握与运用。
-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 写作方法的掌握与运用。
2. 教学难点- 生字、词语的正确书写。
- 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
- 写作方法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2. 字词教学- 教师带领学生认识生字、词语,讲解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 学生通过组内合作,完成生字、词语的书写练习。
3. 课文阅读-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 学生通过提问、回答等形式,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
4. 课堂讨论-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 学生通过讨论,分析课文内容,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5. 写作指导- 教师讲解本节课所学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 学生根据所学方法,完成写作任务。
6. 课堂小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 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作业-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 评价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等。
2. 作业评价- 评价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包括字词书写、课文理解、写作水平等。
小学语文教案三维目标
![小学语文教案三维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a20236567fd5360cba1adbce.png)
小学语文教案三维目标【篇一: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带三维目标、板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观潮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词语,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学习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4)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拼读、练习、组词等达到掌握本课生字与新词的目的。
(2)通过多读、有感情朗读,达到熟读课文的目的。
(3)通过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通过学习,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教学,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大自然之壮美。
教学重点、难点:1. 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描写。
2. 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从中学习怎样积累材料。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文章的内容给课文分段,并能简单说说段落大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或从电影、电影中可能看到过海潮,但是,你们看到过江潮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观看江潮的课文《观潮》。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醒学生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提出要求: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边读边想象“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景象,尝试给课文分段。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三、学习生字、新词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同桌合作识字。
3、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教师针对学生容易读错和认错的字作适当指导。
4、认读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四、检查交流。
1、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2、哪部分是写潮来前的景象?哪部分写潮过后的景象?3、因此,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段?为什么这样分?五、朗读课文1、轮读2、自由练读3、同桌互读六、小结1.初读课文,说说本课主要在写什么?2.教师指出需要注意的重点字词及拼音。
小学语文教案三维目标
![小学语文教案三维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139dec5d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71.png)
小学语文教案三维目标【小学语文教案三维目标】导言:小学语文是学生个人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对于后续语文学科的学习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因此,设计一份合理的语文教案,明确教学目标,注重学生的多方位发展,是语文教师必不可少的任务之一。
本文将针对小学语文教案的三维目标进行论述,希望能给语文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一、认知目标】小学语文教学的认知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基本认知能力,包括字形、字音、字义和词汇等方面的学习。
通过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能够熟练识读汉字,理解汉字的构造规律,掌握基本的字形字义。
同时,还需要让学生能够听、说、读、写、认识、理解一定数量的词汇,并能运用到语言表达中。
具体教学目标:1. 掌握基本的汉字书写技能,使学生能准确地书写课本中出现的字词;2. 培养学生对于字词的准确认读能力,让学生能够明确字形字义;3. 培养学生对汉字构造规律的敏感性,让学生能够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4. 提高学生的词汇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常用词汇;5. 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语文学习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情感目标】情感目标是指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和美学的欣赏能力,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能力。
具体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语文学习成为学生生活中主要的乐趣之一;2. 激发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3.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语文课堂的讨论和交流;4.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能够欣赏和理解经典文学作品;5.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三、动作目标】语文教学的动作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
高三语文教案三维目标文案
![高三语文教案三维目标文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6dec57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26.png)
高三语文教案三维目标文案教学进程设计完成后,还需要设计形成性评判,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目标进行设计,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效。
通过评判反馈,进一步修改教学。
今天作者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有关于202X高三语文教案三维目标文案,期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202X高三语文教案三维目标文案1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培养语言鉴赏能力并认识翠翠、爷爷等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2.通过分析人物及环境来掌控文章的主题。
进程与方法1.泛读与精读相结合,以学生的浏览发觉为线索,教师的浏览提示为指导,培养学生整合浏览信息的能力。
2.浏览爱好的激发与浏览结论的归纳相结合,帮助学生形成自己对作品的浏览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领略作品散文化的叙事笔调、生活化的人物语言所营建的古朴而典雅、流畅而清新的氛围。
2.通过解析古老的风俗习惯、纯朴的人物性情,师生共同探究出作品的主题。
教学重点:感受风俗美、人情美、语言美。
教学难点:剖析古老的风俗习惯、纯朴的人物性情,探究出作品的主题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上课之前,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前一段时间网上流行一句话“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我想问一问同学们,如果有机会,你想去哪儿看看?(生自由回答)看的出来。
同学们想去看的地方太多了。
如果问我的话,我必去的一个地方就是沈从文笔下的“边城”。
“边城”在哪儿呢?就是今天的湘西凤凰。
本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边城,去领略一下那里的别样魅力。
二、作者介绍他一生跌宕起伏,极富有传奇色彩。
台湾学者金介甫说他“沈从文仅次于鲁迅。
”沈从文1902年产生于湖南凤凰一个衰败的官僚家庭。
少年时期顽劣非常,上私塾总是逃学、打架、撒谎,和一批“小流氓”(沈从文语)四处游逛,惹是生非。
不到14岁就去当兵,却是一支“半匪半军”的队伍。
六年时间,沈从文眼见有上万人被杀。
有人戏说,沈从文是“当土匪”出身。
20岁时,沈从文厌倦了“半匪半军”的生活,只身来到北京。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带三维目标和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带三维目标和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cad81e7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f9.png)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带三维目标和反思)1山中访友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住文章主要内容,诵读自己讨厌的部分。
2.掌控本课8个生字,认知新词的意思,节录不好词好句。
二、方法与过程目标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所描绘的境界,唤起学生相似体验,培育学生爱好自然、亲近自然的幸福情感。
四、课前准备工作多媒体课件:古桥的图片;录有风声、雨声、鸟叫声、溪流声等声响的课件。
五、教学时间: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悬念,揭示课题1、同学们平时都存有哪些朋友?可以回去拜访你的好朋友吗?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篇跟朋友有关的特殊的文章,文中的作者要探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3、出示课题《山中访友》,学生读题。
4、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探访他的好朋友。
(二)、读通课文,掌握字词1、初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纸壳你指出迷人的词语并多念几遍。
读通课文,介绍大概内容。
2、交流生字词的读法,汇报不好词,集体书法展。
清爽吟诵唱和陡峭挺拔精致奥秘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谁来简单地说说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三)、学习“出门”,感受心情1、作者轻装上路,听听课文的一、二自然段,体会他当时的心情。
(心情不好;高兴)2、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窥见作者当时心情较好?出了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
早晨,好清爽!(1)自由地读读这句话,感受话中所包蕴着的情意与心情。
(2)理解“与微风撞了个满怀”的写法及所包含的韵味。
(3)带着轻松愉悦激动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不开车,不邀请游伴,也不拎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挥一条幽径,独自回去出访我的朋友。
(1)听听这句话,从什么地方最能够窥见作者的好心情?“满怀”就是什么意思?与上一句的“满怀”意思一样吗?平时还可以说什么东西就是满怀的?用“满怀______”练习说话。
(2)带着满怀的好心情朗诵这句话。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济南的冬天》优质教案(三维目标)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济南的冬天》优质教案(三维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33485a57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50.png)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的结构、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散文写作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自己的写作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济南的冬天》优质教案(三维目标)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自然美景》中的《济南的冬天》。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并掌握生字词,如“响晴”、“慈善”等;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如何通过描绘济南冬天的景色来表达对这座城市的喜爱;体会作者对济南冬天“温晴”特点的细腻描绘,感受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学会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进行写作练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济南的冬天》这一课时,我采用了多种教学策略,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有一些深刻的体会和反思。
首先,我发现学生在分析课文结构和修辞手法方面存在一定难度。在讲授过程中,我尽量用生动的例子和具体的语言来解释这些概念,但仍有部分学生显得有些困惑。针对这一点,我考虑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运用图表、思维导图等直观工具,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更好地把握课文结构。
举例解释:例如,在学习“响晴”一词时,教师应强调其不仅描述了天空的状态,还隐含了声音的清脆和明亮,学生在写作时可以尝试运用此类形象词汇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2.教学难点
-对于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特别是如何将修辞手法与情感表达有效结合。
-学生在分析课文结构时,可能难以把握作者从宏观到微观的观察和描写方法。
四年级下册语文三维目标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三维目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e945a789eb172dec63b721.png)
四年级下册语文三维目标教案1. 古诗三首【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螺、谙”等2个生字,会写“亭、庭”等5个生字。
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和《望洞庭》。
3.理解诗意,能想象三首古诗词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按照运用插图和导语带入诗的意境,理解词句,想象画面,吟诵诗词,体验诗情来进行。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重难点: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件演播,引入课题师:同学们,假期我们游览了不少地方吧?⒈课件呈现庐山,西岭雪山等风景图。
师问:这是哪里?你能用一些古诗句来说一说这些景象吗?(学生说《望庐山瀑布》,《绝句》等。
)⒉再以课件形式呈现“江南春色”“洞庭胜景”“独坐敬亭”等三幅写意画。
师:这些地方漂亮吗?知道这是哪些地方吗?(如果不知道,教师点明这分别是敬亭山、洞庭湖及江南风光。
)师:现在我们就去领略这些美丽的风光吧!翻书读1课《古诗词三首》。
(师板书课题“1.古诗词三首”)[设计意图]课件演播风景图画,看图说诗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课呈现敬亭山、洞庭湖及江南风光等写意画,可以帮助学生读诗词时有一个总体印象,为学生理解诗词起到定向发动的作用。
二、借助注释,自读明义师:我们今天先学习第一首诗《独坐敬亭山》。
⒈简介作者及敬亭山。
我们今天学习的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
亭,读tíng ,我们学过的“停”去掉“亻”即是这个字。
这个字常见于亭子的名称上,如爱晚亭、醉翁亭等。
敬亭山,在今天的安徽省宣州市北5公里,山高286米。
⒉教师范读古诗,生试读正音,再流利朗读。
3.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诗句意思。
4.交流:(1)学了古诗,你明白了哪些内容?(2)你还有哪些内容不明白?提出来讨论。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熟练自读,再通过注释,初步读懂诗句的意思。
三、介绍背景,探究其义1.教师介绍李白作诗背景。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带三维目标)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带三维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215a9c1a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f7.png)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带三维目标)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一课1教学内容:入学教育教学目标:1.谈论你在暑假里看到的、感受到的、想象到的,并训练你的口语交际能力,使之成为新颖有趣或最令人印象深刻、最感人的内容,以便清晰地表达你的知识。
2.让学生以新学期第一天的眼光和心情去观察、感受新学期第一堂语文课的魅力,从而产生对学习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回顾这个假期,很有趣1.师:秋天-----丰收的季节,我们共同迎来了新学期的开始,从大家充满欢欣的脸上我看到了这个假期大家过得非常充实,非常幸福。
暑假里你有哪些难忘的事和大家分享呢?2.孩子们畅所欲言,畅谈自己的计划(标题为“复习”),展示自己的风格(新理解、新目标、新计划)和学习习惯,并牢记在心1.规范学习习惯(听、说、读、写、问、想)2.“聪”字分析(耳、眼、口、心)带上“眼”:仔细看带上“口”:大声说带上“耳”:认真听带上“心”:用心悟浏览新书,兴致勃勃(书山有路,勤奋是路,学无止境,乐在其中)1闻书香2谈感情座右铭(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提出希望,快乐成长1.偷读书笔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盗窃和腋窝”等7个生词,能写出“盗窃和投机”等14个生词。
正确读写“偷书、做饭、锅碗瓢盆、踮起脚尖、饥饿、恐惧、充足、屋檐、碗、真酸、支架、书架、哎呦”等单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3.通过详细的动作描述和心理描述,了解作者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体验作者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过程和方法:通过朗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本课知识。
一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从小喜欢读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带着情感阅读文本,体验偷读的复杂滋味,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和求知欲。
教学困难: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课时安排:2课时。
小学语文教案万能模板三维目标
![小学语文教案万能模板三维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15f7882d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a6.png)
小学语文教案万能模板三维目标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教育者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基础知识和认知能力,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通过教学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提高。
下面我将介绍一种万能模板——三维目标,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安排语文教学。
一、知识目标语文教学中的知识目标是指学生需要掌握的相关知识,这些知识必须与年级教材相适应,且发掘出对应的知识点。
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才可以继续深入学习和理解相关的知识体系。
例如,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课程设计中的知识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字母的正确发音和写法,基本的拼音方法,以及能够阅读和理解一些简单的课文。
二、能力目标语文教学中的能力目标是指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所获得的实际应用能力。
具体来说,是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应用。
例如,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能力目标是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这不仅包括理解能力,还包括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
学生需要学会使用语言的规则和技巧来进行记叙、描写、议论等。
三、情感目标语文教学中的情感目标是指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情感态度和精神追求。
通过语文教学,学生能够理解人生的意义和贡献,培养良好的品德,以及锻炼良好的习惯。
例如,小学五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情感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培养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
同时,也能够通过文学的阅读,了解世界的多彩、发现人生的意义和感受生命的价值。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案万能模板三维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这种模板可以帮助教师更加有针对性地安排语文教学内容,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模板,并结合教材和教学方法,更好地指导学生,使他们能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大的收获。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含三维目标)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含三维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a53b415d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39.png)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含三维目标)识字1一、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与能力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主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并使学生轻松愉快地鼓腮,顺利完成识字目标(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育学生搜集词语的兴趣。
2.感悟词语描绘的秋天景色之美丽,热爱秋景。
二、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三、教学准备工作:自造生字卡片、搜集关于秋天的词语。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孩子们,过了寒冷的夏天,我们来到了炎热的秋天。
秋天的景象秀色呀,就像是一幅多彩的图画。
二、读中识字。
1.学生自由试读词语。
2.分组协作念词语,再开火车念词语。
3.出示生字,学生自主认读(读准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的字“层、尽、染、淡、登、翠、爽、壮”。
)4.开火车念生字。
15.同桌卡片抽读。
三、朗诵体悟。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画面。
2.分组试读,互相帮助,力求读正确。
3.多媒体演示秋天的画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4.学生边念边想象,联系小自然实际,整体体悟词语的意思。
5.多种形式念。
(1)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2)美读,要求读得有感情。
(3)自由读给喜欢的小伙伴听。
四、在读中巩固识字。
1.挑选词语,念词语。
出具图片,挑选出与图上景色相对应当的本课词语,...。
2.分小组读“我会读”中的词语,巩固认读生字。
3.自编字谜,在编字谜、猜字谜的过程中自主识字。
五、在应用中巩固识字。
1.给生字找朋友(组词语)。
2.卡片游戏《找朋友》。
六、在写中巩固识字1.认读字音。
2.根据规律分析字形,忘记字形。
如,“宜”与“实”,上边都有一个宝盖儿,区别在于“宜”的下2边是个“且”,“实”的下边是个“头”。
3.分组说道说道自己讨厌的记字方法。
4.说道说道容易写下的字和难弄错的字。
5.师范写,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注意指导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6.学生练。
七、课堂教学活动“庆丰收”: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收获了粮食瓜果,我们收获了词语。
教案三维目标案例
![教案三维目标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9f0f93aa300a6c30c229fba.png)
教案三维目标案例【篇一:教学案例背影三维目标】从《背影》教学设计看语文三维目标达成语文《新课标》三维目标的统一,实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也提高了学生感悟作品、理解表达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本文以《背影》的教学设计案例,分析了三维目标统一的意义和策略。
从《背影》教学设计看语文三维目标的达成一、新《课标》重视语文知识与能力目标,即重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
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是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也是一百年来语文单独设科的根本原因。
语文新《课标》继承民百年语文教育的实践经验,强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在课程总目标和各阶段目标中分别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五个方面提出要求。
虽然表述的重点在语文能力方面,但也对相应的语文知识提出明确的要求。
包括“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等。
在实施新课标教学以来的语文教学实际中,出现弱化语文课程工具性的倾向:比如,不重视对课文文本的解读,不重视引导学生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从中领悟语言文字的表达技巧,也不重视落实相应的语文知识。
解读文本时粗枝大叶,而把大量的时间精力用于对文章内容的随意发挥,把语文课上成思想教育课、音乐美术欣赏课,乃至主题班会课。
其实,即使课文的内容是谈作者欣赏音乐的感受,教学的重点也应该是引导学生探讨作者是如何准确地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欣赏音乐的感受,以及引导学生恰当地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而不应该重点讨论音乐欣赏问题,否则那便是音乐欣赏课而不是语文课。
在《背影》一文的教学中,我根据新课标“重视知识与能力”的要求,明确地提出:①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关键词句所表达的特殊感情;②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形象特征进行描写;③领会本文语言朴实而简洁的特点;④学习作者认真体验生活,从平凡琐事中提炼意蕴丰富的写作素材的方法;⑤通过品味本文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高中语文三维目标教案模板
![高中语文三维目标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1fd8c34f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64.png)
课程名称:高中语文授课年级:高中年级授课班级: [班级名称]授课教师: [教师姓名]教学时间: [具体日期]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 理解并掌握本课文的文学常识,包括作者背景、作品背景、文体特点等。
2. 掌握本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句子的含义和用法。
3. 分析课文的结构,了解作者的表达技巧和艺术特色。
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自主阅读、合作讨论、课堂讲解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2. 通过课堂提问、讨论、辩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和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3. 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本课文的核心内容和主题思想。
2. 作者的表达技巧和艺术特色。
3. 学生对重点字词、句子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难点:1. 对复杂文学现象和思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2. 学生对文学作品和文化的鉴赏能力。
3. 学生在写作中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课件、教学视频、文学作品等相关资料。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作者背景和作品背景。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和作者。
2. 学生分享预习心得。
二、课文讲解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讲解重点字词、句子。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结构和主题思想。
3. 教师总结讲解,强调重点和难点。
三、课堂活动1. 学生进行课堂提问和回答。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
3.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课文内容。
四、写作练习1. 教师布置写作任务,指导学生写作。
2. 学生完成写作任务,互相批改和交流。
五、课堂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六、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文学作品,拓宽知识面。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三维目标教案范文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三维目标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4ff8de2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f6.png)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三维目标教案范文认真编写教案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进程。
教师编写教案是一个研究教学计划或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内容、学员及教法等因素的综合进程。
今天作者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有关于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三维目标教案最新范文,期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三维目标教案最新范文1一、教学目标设计: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生字只识不写。
知道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用越来越造句。
3、通过课件创设情境,知道课文内容,学习小露珠牺牲自己,把美丽奉献给大家的无私品行。
二、教学重点:在学习中,通过朗诵感悟小露珠的外表美丽、心灵更美。
三、教学对象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小学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他们的思维特点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如果仅仅凭语言文字,知道课文内容,感悟小露珠的美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本课借助于现代化媒体生动、直观、形象的优势,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让他们入情入境,从而更好地知道课文。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一)重视朗诵的指导。
“读书百遍,其意自现。
”在教学进程中,我重视学生朗诵技能的指导,朗诵水平的提高,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品味。
要求学生读出水平,读出感情,读出感觉,到达美读的成效。
(二)利用课件创设情境,提供想象的空间,通过看课件中的图片,让学生入境,让学生愉快地感知,感悟、创造。
五、教学媒体设计:在本课的教学进程中,我利用比较实用的、简便易行的课件,探讨语文教学的新模式,营建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创造出更有利于学习的环境,把学生不易知道的内容通过课件生动清楚地展现出来,有利于学生视察,想象和创造。
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知道,感悟了课文的内容,自己也情不自禁地遭到了感染和教育。
六、教学进程设计及分析:(一)激趣导入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小客人-小露珠。
瞧,她来了……2、小露珠自我介绍。
3、大家爱好这位小客人吗?你能亲切地和她打招呼吗?课文中还有谁也爱好她?(板书:动物植物)【小露珠的自我介绍,其实是复习旧知,让学生叫叫小露珠,避免了单调的朗诵课题,立刻拉近了学生与小露珠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倍感亲切。
语文教案三维目标模板(共8篇)
![语文教案三维目标模板(共8篇)](https://img.taocdn.com/s3/m/2ed176d279563c1ec4da7146.png)
语文教案三维目标模板(共8篇)第1篇:语文三维目标如何处理语文教学中的三维目标一节好的语文课的标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个维度。
在这三个维度中,知识和能力是的奠基性的,是核心,是最重要的维度;“过程与方法”是“知识与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得以实现的手段和途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实现“知识与能力”和“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内在动力和激励力量。
三者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简称三维一体。
我们要真正的依照三维一体的要求来设计一节语文课,才能使这节语文课沿着正确的轨道行进。
所以,在开发和设计三维目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知识与能力”这一维度是否突出工具性。
《语文课程标准》把“知识与能力”列为三维度之首,这就说明,语文教学首先要突出学科特点,学习汉语言文字的“知识”,形成弩驾汉语言文字的能力。
我们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语文能力的培养。
识字教学中,设计时就要适当的渗透字理,依据字理进行识字教学,有些文字不便于依据其本来字理析解形义的,对这部分汉字我们可以灵活的析解,或引导按照生活的实用义依据自己的理解灵活地自主识记。
此外,我们还可以辅以趣味游戏、猜谜、增减部分等方法。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体内容,在教学时首先注意“三品”,“品词、品句、品读”;其次要注意和突出“感悟、积累、运用”;最后语文课就是语文课,要扎扎实实、实实在在的学习语文知识和进行语文能力训练。
二、看“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是否增强主体性。
“过程与方法”的基本要义是:应十分的重视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中发现、总结掌握知识的规律和学习的方法。
我们教师不要一味地进行终结性结果评价。
要十分的注重形成性评价。
所以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经历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探究过程中揭示规律,掌握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是否渗透人文性。
小学语文教案三维目标
![小学语文教案三维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60d50280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fc.png)
小学语文教案三维目标教材简析课文是一首古代童谣,他向我们呈现了一幅郊外的美景: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炊烟袅袅,住着几户人家。
山里几座亭台错落有致的排列着,树上、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
这首童谣巧妙的把一至十的数字镶嵌其中。
本课有两幅图。
图一描绘了小山村的景象,表现了童谣的意境。
图二用十个运动员和十个球帮助学生识记十个表示数字的汉字。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
认识笔画“一”。
2.正确、流利、稍带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汉字,让学生学会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2.通过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教学重、难点本课教学重点是认字和写字,难点是分辨“八”和“入”。
教学准备课文插图、生字卡片、数字卡片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认识12个字,正确、流利、稍带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
师:今天,我们用学会的汉语拼音本领去学习汉字和文章,你们有兴趣吗?二、借助拼音,初读感知。
1.请小朋友打开课文,自己拼拼拼音,读读这首诗。
2.这首诗中有哪些数字?用铅笔圈出来,拼拼拼音读准他。
3.出示生字卡片齐读、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4.我们把生字宝宝送回诗中再读一读,自由读诗歌。
5.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或者同桌一起读一读。
6.指名读:请会读一句的小朋友读一读,请会读两句的小朋友读一读,7.请全都会读的小朋友读一读。
师:读着读着,你仿佛看见了什么?三、借助画面,再读感悟。
出示课文插图,刚才脑子里看到这幅画的小朋友请起立,掌声表扬自己。
你们不仅会读课文,而且读懂了课文,多能干呀!9.看图。
中国有句话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你们能读着诗看到画,能不能看着画读出诗呢?老师指着行走的孩子学生读“一去二三里”老师指着炊烟袅袅的房屋学生读“烟村四五家”老师指着亭子学生读“亭台六七座”老师指着路边的花学生读“八九十枝花”老师指着整幅画学生读整首诗。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三维目标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三维目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093001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41.png)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三维目标教案知识与技能1会写18个生字。
第四单元概述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部分课文会背诵。
3、体悟人类的存活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懂人类应当珍视资源,保护环境。
4、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行动起来,为地球家园幸福的明天,天下一份自己的力量。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研读,感受任务形象。
2鼓励搜集和写作与鲁迅有关的资料,课内外融合,全面认知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培养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可以写下1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难点1、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2、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行动起来,为地球家园幸福的明天,天下一份自己的力量。
教学与教法通过运用多媒体,激发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辅以多种形式的阅读、交流,全面地认识人物。
课时安排教学本组教材需用11―13课时,其中四书课文4-5课时,描述性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习作”3课时,“总结.开拓”2课时。
13只有一个地球教学目标科学知识与技能1.会写10个生字,能读写下列词语:裹着、渺小、范围、恩赐、慷慨、滥用、枯竭、贡献、威胁、目睹、和蔼可亲、晶莹剔透、相互交错、生态灾难、生态环境。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韵头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进一步增强爱惜环境、维护地球的意识。
4.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读、交流探讨,理解课文内容。
2.联系实际,深入思考,使学生明白“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3.设计小练笔,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进一步增强爱惜环境、维护地球的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三维目标语文教案篇一: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三维目标教案1一去二三里教材简析课文是一首古代童谣,他向我们呈现了一幅郊外的美景: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炊烟袅袅,住着几户人家。
山里几座亭台错落有致的排列着,树上、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
这首童谣巧妙的把一至十的数字镶嵌其中。
本课有两幅图。
图一描绘了小山村的景象,表现了童谣的意境。
图二用十个运动员和十个球帮助学生识记十个表示数字的汉字。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
认识笔画“一”。
2.正确、流利、稍带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汉字,让学生学会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2.通过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教学重、难点本课教学重点是认字和写字,难点是分辨“八”和“入”。
教学准备课文插图、生字卡片、数字卡片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认识12个字,正确、流利、稍带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
师:今天,我们用学会的汉语拼音本领去学习汉字和文章,你们有兴趣吗?二、借助拼音,初读感知。
1.请小朋友打开课文,自己拼拼拼音,读读这首诗。
2.这首诗中有哪些数字?用铅笔圈出来,拼拼拼音读准他。
3.出示生字卡片齐读、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4.我们把生字宝宝送回诗中再读一读,自由读诗歌。
5.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或者同桌一起读一读。
6.指名读:请会读一句的小朋友读一读,请会读两句的小朋友读一读,7.请全都会读的小朋友读一读。
师:读着读着,你仿佛看见了什么?(生自由说)三、借助画面,再读感悟。
出示课文插图,刚才脑子里看到这幅画的小朋友请起立,掌声表扬自己。
你们不仅会读课文,而且读懂了课文,多能干呀!9.看图。
中国有句话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你们能读着诗看到画,能不能看着画读出诗呢?老师指着行走的孩子学生读“一去二三里”老师指着炊烟袅袅的房屋学生读“烟村四五家”老师指着亭子学生读“亭台六七座”老师指着路边的花学生读“八九十枝花”老师指着整幅画学生读整首诗。
10.情趣练读,读出节奏感。
老师以什么样的速度读前一句,学生也以什么样的速度读后一句。
一学生以什么样的速度读前一句,另一学生也以什么样的速度读后一句。
11.当小诗人有感情的读一读。
试背。
四、巩固生字。
巩固字音:“你拍一,我拍一”的游戏。
巩固字形:和生字说再见的游戏。
(读卡片)五、作业设计1、今天我们学了10个表示数字的汉字。
请大家课后找一找,说说看我们周围有哪些地方用上了这课的生字,比如教室里的课程表、座次表、教室门上的班级标牌,家里的日历、报纸??比比看,看谁找得多。
2、课后找一找带有本课生字的诗或儿歌读一读。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巩固生字,会写3个字。
认识笔画“一”。
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
1.唱对数歌。
师:我说一,谁对一,哪个最爱把脸洗?生:你说一,我对一,小猫最爱把脸洗。
师:我说二,谁对二,哪个尾巴像把扇?生:你说二,我对二,孔雀开屏像把扇。
师:我说三,谁对三,哪个驮着两座山?生:你说三,我对三,骆驼驮着两座山。
师:我说四,谁对四,哪个满身都是刺?生:你说四,我对四,刺猬满身都是刺。
师:我说五,谁对五,哪个头上长小树?生:你说五,我对五,小鹿头上长小树。
师:我说六,谁对六,哪个爱在水里游?生:你说六,我对六,鸭子爱在水里游。
师:我说七,谁对七,哪个叫人早早起?生:你说七,我对七,公鸡叫人早早起。
师:我说八,谁对八,哪个唱歌呱呱呱?生:你说八,我对八,青蛙唱歌呱呱呱。
师:我说九,谁对九,哪个会用头顶球?生:你说九,我对九,海狮会用头顶球。
师:我说十,谁对十,哪个学话有本事?生:你说十,我对十,鹦鹉学话有本事。
2.领奖游戏。
老师出示卡片,指名学生上台领奖。
一生说:我得了第——名。
众生说:对对对,你得了第——名。
3.读课文。
二、写字。
1.认识田字格。
“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他来帮。
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2.认识笔画“一”。
横的写法从左到右,起笔时稍重,收笔时向右稍按一下。
师范写。
3.写字姿势歌。
写字时要注意,头要正,肩要平,身要正,脚放平??4.指导写字。
“一”写在横中线上,字要居中。
“二”两横上短下长,先写上横后写下横。
上横写在上半格,下横写在下半格。
“三”第三横长,第二横写在横中线,横与横之间距离要匀称。
师范写,学生描红,再在田字格上练写。
5.把优秀作业放在实物投影上让学生看,并加星。
三、作业设计1、练习写字。
2、找一找,哪些儿歌或古诗里有数字?板书设计2口耳目教材分析本课是象形字归类识字。
12个字按人体器官、动物、天体和物象、植物分成四类。
每个字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展示汉字演变的大致过程,以便学生理解字义,认识字形,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
课后练习“我会连”又举出了四个字例,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汉字义形结合的特点。
本课学写的三个生字中出现了“竖、撇、捺”三种新笔画。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12个生字,会写“十木禾”3个字。
认识3种新笔画。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文结合的方法,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理解字义,认识字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激发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点识记12个生字,会写3个字。
“目”和“木和字音相同,容易混淆,注意区分。
教学难点据象形字的特点,识记生字。
课前准备12种实物的图片;生字字形演变卡;竖、撇、捺笔画卡片。
田字格黑板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认识12个生字,训练学生观察能力及自主识字能力,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激发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情境导入。
1、复习:卡片认读前一课的数个生字。
篇二: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含三维目标)1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生字。
能正确读写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
过程与方法: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词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1.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2.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句意教学准备:把古诗写在小黑板上,学生收集与课文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独坐敬亭山》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辽阔的草原??真是江山如画。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首先让我们到安徽省宣州市郊去游览“敬亭山”。
(板书课题)二、学习课文(1)出示小黑板,全班齐读古诗正音(2)复习学习古诗方法: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3)解诗题,知作者1.独:独自一人。
题意:独自一人坐着看敬亭山。
2.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后人称为诗仙,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
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4)抓字眼,明诗意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古诗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②结合上下诗句理解词语意思。
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2.检查合作学习情况①指名读②汇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众鸟:鸟儿们;高飞尽:都飞远了(孤帆远影碧空尽)孤云:孤独的白云(孤帆远影碧空尽);独去闲:独自飘来飘去悠闲自在。
③师小结:从这两句诗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李白很孤单、孤独)④介绍背景:这首诗是李白被迫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飘泊生活,来到宣城时所写。
在长期的飘泊生活中,他饱尝了世态炎凉的滋味,增添了孤独寂寞之感。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相看:对看;厌:满足。
只有“我”和敬亭山对看总不感到满足⑤指名完整叙述古诗概意:天上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天上的那片云也悠闲地飘向远方。
此时此刻,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怎么看也不觉得满足。
⑥师小结:其实,这首诗不只是表达了李白孤独的感情,同时还表达了他对生活的坚定和乐观。
为什么呢?当世界上的一切都远离李白的时候,他不是颓废痛苦地生活,而是乐观、坚定地和敬亭山悠闲地“相看”。
(5)多诵读,悟诗情①过渡:学了这首诗歌,让我们进行下一个步骤:多诵读,悟诗情②复习朗读方式:表演读、轮读、叠诵、唱诵、小组读、配乐读??③自己带着感情读。
④四人小组读古诗。
⑤汇报:指名读、小组自选方式读。
⑥全班再齐读古诗。
三、抄写古诗四、课堂小结五、布置作业默写古诗。
复述诗歌大意。
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望洞庭》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
上节课大家游了一回敬亭山,感受颇深。
今天,我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望洞庭》。
二、学习古诗:1.出示小黑板,指名读古诗,师正音,然后全班齐读。
2.复习学习古诗方法: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3.解诗题,知作者①望洞庭:望着洞庭山水。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②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4.抓字眼,明诗意(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古诗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②结合上下诗句理解词语意思。
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2)检查合作学习情况①指名读。
②汇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秋月:点明时间——秋天。
洞庭湖水色和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
潭面:湖面。
湖面上没有一点风吹过,就像一面还没有磨过的镜子(运用比喻,我们还学过什么古诗中也有比喻手法?)师强调“潭”字笔画。
③指名小结: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洞庭湖水色和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湖面上没有一点风吹过,就像一面还没有磨过的镜子。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远远地看;翠:苍翠。
青螺:这里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也用上了比喻的手法。
远远地看去,洞庭湖山水苍翠,就像银盘子里放着一只青青的田螺。
④同桌互相用自己的话解释整首古诗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