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基本知识
医院感染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医院感染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1. 医院感染的定义是什么?答: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出院后出现的感染。
它不包括入院时已经存在的感染或在入院前48小时内发生的感染。
2. 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有哪些?答: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传播、空气传播、飞沫传播、血液和体液传播、表面和物体传播以及医疗器械传播。
3. 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有哪些?答: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包括:- 严格的手卫生措施- 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使用- 环境清洁和消毒- 合理使用抗生素- 减少侵入性操作- 隔离感染患者- 教育和培训医护人员4. 医院感染监测的目的是什么?答:医院感染监测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感染病例,评估感染控制措施的效果,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爆发,提高患者安全。
5. 医院感染控制委员会的职责包括哪些?答:医院感染控制委员会的职责包括:- 制定和更新医院感染控制政策和程序- 监督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的实施- 调查医院感染爆发事件- 教育和培训医护人员- 定期评估医院感染控制计划的效果6. 医院感染的常见类型有哪些?答:医院感染的常见类型包括:- 手术部位感染- 呼吸道感染- 尿路感染- 血液感染- 皮肤和软组织感染7. 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有哪些?答: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包括:- 老年人- 免疫力低下的患者- 接受侵入性操作的患者- 长期住院的患者- 有慢性疾病基础的患者8. 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是什么?答: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通常包括:- 感染发生的时间与住院时间的关系 - 感染部位的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结果- 排除其他可能的感染源9. 医院感染的报告流程是怎样的?答:医院感染的报告流程通常包括:- 医护人员发现感染病例- 初步评估和诊断- 填写感染报告表- 提交给医院感染控制部门- 感染控制部门进行调查和评估 - 必要时进行感染爆发的调查10. 医院感染的控制策略有哪些?答:医院感染的控制策略包括:-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减少侵入性操作- 隔离感染患者- 环境清洁和消毒- 医护人员的手卫生- 合理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教育和培训医护人员- 定期评估和更新感染控制措施。
最全医院感染基本知识总结
最全医院感染基本知识总结一、基本概念1、什么是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既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也包括在住院时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2、医院感染按获得病原体的来源分哪几类?医院感染按获得病原体的来源分两类:(1)外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也称交叉感染,是指病人或工作人员在医院内通过日常诊疗活动、病人或病人间的接触或从污染的外环境中而接受的感染。
(2)内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也称自身感染,是指病人由于疾病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在接受诊疗处理的过程中,体内正常菌群发生紊乱、激活机体潜在的病菌、患者体腔或体表原来存在的常驻微生物发生移位等而引起的感染。
3、哪些情况属于医院感染?(1)对于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在入院48h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者则以自入院时超过平均(或常见)潜伏期的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脓毒血症迁徙灶除外),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5)经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4、哪些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反应。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h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5、患者在住院第四天出现了泌尿系统感染症状,该患者是否属于医院感染?为什么?属于医院感染。
因为没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在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均属于医院感染。
6、某患者因腿部皮肤感染久治不愈而入住某科,入院后行创面分泌物培养为铜绿假单胞菌生长,经一周的治疗后再次做细菌培养又发现表皮葡萄菌生长,此次感染是否属于医院感染?为什么?该患者属于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基础知识
医院感染基础知识1、什么就是医院感染?(1)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
(2)内源性感染:又称自身感染。
3、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哪些?新诊疗技术的开展、各种侵袭性操作、住院时间长、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慢性基础疾病如肿瘤、糖尿病等。
4、哪些情况属于医院感染?(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与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4)新生儿在临盆过程当中与产后获得的感染。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6)医务职员在医院工作期问获得的感染。
5、哪些情形不属于医院感染?(1)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6、医院感染病比方何报告?(1)医院感染散发病例诊断后,应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在确诊后的24小时内报告感染控制科。
(2)假如医院感染同时属于法定管理沾染病的,还应举行沾染病报告。
7、医院感染的感染途径有哪些?(1)接触传播(2)飞沫传播(3)空气传播8、什么就是医院感染暴发?医院感染暴发就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及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9、什么就是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医院感染基础知识10、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有哪些?(1)机体免疫机能严重受损者;(2)婴幼儿及老年人;(3)接受放化疗与免疫抑制剂治疗者;(4)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5)接受各种侵袭性操作的患者;(6)住院时间长者;(7)手术时间长者;(8)营养不良者。
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
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一、医院感染概述1. 医院感染的定义医院感染,又称为院内感染或医疗相关感染,是指患者在医疗机构接受诊疗、护理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感染。
医院感染不仅影响患者康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还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2. 医院感染的分类(1)根据感染途径分类:1) 内源性感染:指患者自身携带病原体引起的感染,如肠道菌群失调、真菌感染等。
2) 外源性感染:指患者从外部环境获得的病原体引起的感染,如空气传播、接触传播等。
(2)根据感染病原体分类:1) 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
2) 病毒感染:如乙型肝炎病毒、流感病毒等。
3) 真菌感染:如白色念珠菌、曲霉菌等。
4) 寄生虫感染:如疟原虫、阿米巴原虫等。
3. 医院感染的发生原因(1)患者因素:1) 免疫功能低下:如老年人、婴幼儿、孕妇、慢性病患者等。
2) 严重疾病:如肿瘤、血液病、肝硬化等。
3) 长期使用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增加耐药菌感染风险。
(2)医疗行为因素:1) 侵入性操作:如留置导尿管、中心静脉置管等。
2) 手术操作:如手术切口感染、器官移植等。
3) 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如滥用、过量使用等。
(3)医院环境因素:1) 空气污染:如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等空气质量不良。
2) 水源污染:如医院供水系统、储水设备等。
3) 设备污染:如呼吸机、监护仪等设备未及时清洁、消毒。
二、医院感染防控措施1.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1)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制定医院感染防控政策、措施和操作规范。
(2)设立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明确各级管理人员职责,加强对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领导。
(3)定期开展医院感染监测:了解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2. 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1)加强手卫生知识培训:使医护人员充分认识到手卫生的重要性。
(2)配备便捷的手卫生设施:如流动水洗手池、速干手消毒剂等。
(3)定期开展手卫生监测:了解手卫生依从性,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医院感染应知应会知识(简要版)
医院感染应知应会知识(简要版)院感方面】一、医院感染管理知识1、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2、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3、医源性感染是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4、消毒是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5、灭菌是杀灭或者消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胞和真菌孢子。
6、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消毒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工作技术规范,并达到以下要求:1)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2)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3)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
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二、医院感染病例报告时限包括四种情况:1、散发病例(个案病例)24小时内填表上报到医院感染管理科。
2、医疗机构经调查证实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一)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二)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三)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3、医疗机构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报告:一)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二)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三)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4、医疗机构发生的医院感染属于法定传染病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进行报告和处理。
医院感染基础知识
医院感染基础知识医院感染(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HAI)是指患者在医院或其他医疗机构接受治疗、护理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而新发生的感染。
医院感染不仅严重影响患者康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还可能导致患者死亡。
因此,加强的学习,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防控能力,对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医院感染的定义与分类1. 定义: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接受治疗、护理的患者,在入院时不存在、住院期间或出院后48小时内发生的感染。
2. 分类:(1)根据感染部位分类:如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手术部位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2)根据病原体分类: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
(3)根据感染途径分类:接触传播、空气传播、飞沫传播、垂直传播等。
二、医院感染病原体及传播途径1. 病原体:(1)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
(2)病毒:如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流感病毒、冠状病毒等。
(3)真菌:如白色念珠菌、曲霉菌等。
(4)寄生虫:如疟原虫、阿米巴原虫等。
2. 传播途径:(1)接触传播: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污染物、医务人员等传播。
(2)空气传播:通过飞沫、气溶胶等在空气中传播。
(3)飞沫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含有病原体的飞沫传播至周围人群。
(4)垂直传播:母婴传播,如新生儿感染。
三、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1. 患者因素:(1)年龄:老年人、婴幼儿、免疫抑制者等易发生医院感染。
(2)基础疾病:慢性疾病、免疫功能低下、恶性肿瘤等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
(3)侵入性操作:如气管插管、导尿管、中心静脉置管等,破坏患者生理屏障,增加感染风险。
2. 医疗机构因素:(1)环境因素:空气质量、手卫生、医疗器械清洁消毒等。
(2)诊疗操作:不规范的操作、器械污染等。
(3)抗菌药物使用:滥用抗菌药物导致耐药菌株增多,增加感染风险。
3. 医务人员因素:(1)手卫生:手卫生不到位,导致病原体传播。
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
根据感染来源,医院感染可分为以下几类
1. 内源性感染
指患者自身携带的微生物在住院期间引发的感染。
2. 外源性感染
指患者与外界环境接触,如医疗器械、医护人员手部等携 带的微生物所引发的感染。
3. 共同感染
指患者之间互相传播的微生物所引发的感染。
4. 复发性感染
指在住院期间反复发作的感染,可能与患者自身抵抗力下 降或治疗不当有关。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防控措施
加强病房通风设施建设 ,定期清洁消毒病房内 物品和地面,实施空气 净化措施,减少病原体 在空气中的传播。
案例四:某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事件
感染情况描述
某医院多名医务人员出现针刺伤、接触患者血液等职业 暴露事件。
感染源调查
经调查,感染源来自患者血液中的病毒和细菌。
防控措施
加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培训和教育,实施严格的防 护措施和操作规范,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和设备,减少 职业暴露的风险。
05
04
加强患者教育
向患者宣传预防医院感染的知识和技 巧,提高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
02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传播
如医护人员与病人之间的直接接触、病人与病人之间的直接 接触等。
间接接触传播
如医护人员通过接触污染的物体表面而后再接触病人或病人 接触污染的物体表面而后再接触其他病人等。
空气传播
防控措施
加强新生儿病房的消毒隔离措施,对每位患儿进行密切监测,对 接触患儿的医务人员进行健康检查,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案例二:某医院手术室感染控制不当事件
1 2
感染情况描述
某医院手术室发现多例手术患者术后出现切口 感染、发热等症状。
医院感染基础知识及防控措施大全
医院感染基础知识及防控措施大全在医院环境中,感染成为了一个常见的问题,给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因此,了解医院感染的基础知识以及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全面介绍医院感染的基础知识,并提供一系列的防控措施,以帮助医护人员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一、医院感染的定义和病原体介绍医院感染是指在住院期间患者在医疗机构内出现的与住院治疗有关的感染。
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
其中,细菌是最常见的病原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等。
二、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医院感染主要通过直接接触、飞沫传播、空气传播以及间接接触等途径进行传播。
特别是在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等高风险科室,传播更加容易发生。
三、医院感染的常见类型1. 院内感染:在医院内范围内感染,如手术部位感染、泌尿道感染等;2. 交叉感染:指不同患者之间通过传染源介导传播的感染,如耐药菌传播;3. 医源性感染:由医务人员通过操作所引起的感染,如医生或护士的手部未洗净导致的感染。
1. 手卫生: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洗手和消毒制度,特别是在接触患者前后要彻底洗手;2. 隔离措施:根据感染性状况,采取不同类型的隔离措施,如空气传播病原体采取呼吸道防护;3. 消毒与清洁:医疗器械和环境表面要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消毒,保持无菌环境;4. 医护人员培训:加强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知识培训,提高其对感染预防的认识和能力;5. 病原体监测与报告:建立健全的感染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报告感染病例,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五、医院感染的管理策略1. 制定感染控制方案:医院应建立相应的感染控制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和管理流程;2. 药物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耐药菌的产生;3. 医疗废物处置:医院要建立规范的医疗废物处置制度,避免废弃物污染环境;4. 渗透调查:定期进行医院感染渗透调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5. 宣传教育: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宣传教育,提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院感基本知识
第一章医院感染管理概论第一节医院感染的基本概念1.何谓医院感染?答: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2.何谓医源性感染?答:医源性感染是指在医疗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易引起医源性感染的因素包括:多次进行侵袭性操作;使用消毒或灭菌不合格的医疗器械或设备;医疗环境污染严重,如物体表面、空气、医务人员的手等,输入已被污染的药品、血液或血液制品等;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等等。
3.根据病原体的来源不同,医院感染可分为哪几类?答:医院感染可根据病人在医院中获得病原体的来源不同,分为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
4.何谓外源性感染?答: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其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外,如来自于其他病人、医务人员、诊疗器械和医院环境等。
5.何谓内源性感染?答:内源性感染又称自身感染,其病原体来自病人自身(皮肤、口咽、肠道、泌尿生殖道等)的常居菌或暂居菌。
当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或体内微生态环境失衡时即可发生内源性感染。
随着医院感染监控工作的深入,外源性感染已明显减少,内源性感染则在增加,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类型。
6.医院感染流行病学哪些特点?(1)感染链特点:外源性感染的传播过程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缺一不可。
(2)发病形式:医院感染多为散发性,有时可出现暴发流行。
外源性感染的表现形式可为散发,也可为暴发。
而内源性感染则呈散发形式。
(3)预防控制特点:大部分外源性感染是可以通过规范医护人员诊疗操作、严格消毒灭菌及隔离等措施得到预防和控制的。
内源性感染的发生基于病人的基础病、诊疗措施等多种因素,较难有效地预防和控制。
但可以通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免疫抑制类药物、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措施降低感染风险。
(4)科室分布特点:医院感染多发生于医院的高危科室,主要有各类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病房、神经外科、烧伤科、心胸外科,呼吸科、血液科和肾科病房等。
(完整)院感基本知识
院感基本知识一、医院感染的定义: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二、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三、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暴发的报告流程:掌握“六步洗手法”,手消毒的步骤按六步洗手法搓揉。
工作时手卫生指征(洗手或手消毒):手卫生的五个重要时刻:“两前三后”,即接触患者前、无菌(清洁)操作前、接触患者后、可疑接触患者体液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
四、多重耐药菌的定义: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常见多重耐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现场抽查1-2名病人)多重耐药菌的隔离措施:1.病人床头卡上挂有蓝色隔离标识。
2、实施接触隔离,设单间隔离、相同感染同室隔离或床边隔离。
3、落实手卫生。
4、病人的生活垃圾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
5、病人用物如体温计、听诊器、血压计专用或每次用后作消毒处理;每天用消毒液拖地两次,每天用消毒液擦拭病人床栏、床旁桌椅、门把手等,每天用消毒液冲洗卫生间1次。
6、临床医生注意本医院和本科室的细菌耐药情况,提高病原学标本的送检率,在感染性疾病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及时采集合格的标本做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或调整抗菌药物。
7、患者转诊前应通知接诊的科室,以便采取相应传播控制措施。
8、病人做细菌培养结果连续2次(每次间隔应大于24h)阴性后方可解除隔离,对病人单元必须做彻底的终末消毒处理。
(完整)院感基本知识
(完整)院感基本知识一、引言医院感染(简称院感)是现代医疗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不仅影响患者的康复过程,还可能对医护人员的健康构成威胁。
因此,全面理解和掌握院感的基本知识,对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医疗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院感的定义与分类定义: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接受治疗期间发生的感染。
分类:根据感染的来源,医院感染可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感染。
内源性感染:由患者自身携带的病原体引起的感染,如皮肤黏膜表面的细菌。
外源性感染:由外界病原体通过接触、空气、水等媒介传播到患者身上的感染。
三、感染途径与传播方式接触传播:通过医护人员与患者、患者与患者之间的直接接触传播。
呼吸道传播:病毒、细菌等通过飞沫或者气溶胶形式在空气中传播。
血液传播:针刺伤、共用注射器等导致的血液交换。
消化道传播:食物、水等媒介导致的病原体摄入。
四、院感风险因素患者因素:年龄、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等。
医护人员因素:手卫生不规范、防护措施不到位、操作不规范等。
环境因素:病房布局不合理、通风不良、清洁消毒不彻底等。
药品和医疗器械因素:消毒灭菌不彻底、一次性医疗用品不合格等。
五、预防措施加强手卫生:严格执行洗手和手消毒规范,确保医护人员手部卫生。
穿戴防护用品: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或者处理污染物时,应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防护服等。
环境清洁和消毒:定期清洁和消毒医院环境,包括病房、手术室、医疗器械等。
医疗器械管理:确保医疗器械在使用先后都经过正确的清洁和消毒程序。
隔离和防护:对已知感染源的患者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并对可能接触到感染源的医护人员进行适当防护。
六、监测与报告制度监测:医院应定期对院感发生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潜在的感染源和传播途径。
报告:一旦发现院感病例,应即将向相关部门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反馈:对监测和报告的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反馈给医护人员,以便改进预防措施。
七、教育与培训加强医护人员院感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的防控意识和能力。
院感基本知识
院感基本知识院感基本知识1.什么是院感?院感是医院内发生的各种医疗保健相关感染的统称,包括医院内患者、医务人员和访客之间的传染病。
1.1 医院感染的类型1.1.1 交叉感染:通过患者、医务人员或设备等传播的感染。
1.1.2 外源性感染:来源于医院环境和附属器械等,感染患者并导致疾病的感染。
1.1.3 寄生虫感染:由各种寄生虫引起的医院感染。
1.1.4 血源性感染:通过血液传播的感染,如乙肝、艾滋病等。
1.1.5 呼吸道感染:通过呼吸道传播的感染,如肺炎等。
2.医院感染防控措施2.1 手卫生2.1.1 医务人员和患者应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正确使用洗手剂或手消毒液。
2.1.2 手套应适当使用,并及时更换。
2.1.3 不要将手放在口腔、鼻孔等易感染部位上。
2.2 器械与设备消毒和灭菌2.2.1 使用完的一次性器械应正确丢弃。
2.2.2 对可重复使用的设备应进行适当的消毒和灭菌处理。
2.2.3 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正确使用灭菌器等。
2.3 空气感染防控2.3.1 确保医院空气流通和消毒设备的正常工作。
2.3.2 对有空气传播风险的病房进行隔离,实施有效的通风措施。
2.3.3 医务人员和访客应佩戴口罩以减少病原体传播风险。
2.4 环境清洁与消毒2.4.1 医院环境应定期进行清洁与消毒,特别是公共区域和病房。
2.4.2 使用适当的消毒剂与工艺对病房、隔离区和器械进行消毒处理。
3.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3.1 医院感染监测3.1.1 建立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控制医院感染发生。
3.1.2 对感染病例进行分类、登记和统计分析,追踪感染源和传播途径。
3.2 医院感染报告3.2.1 医院应按照相关规定报告医院感染发生情况。
3.2.2 报告内容包括感染类型、感染部位、感染菌种、感染人员等详细信息。
4.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详见附件部分。
5.法律名词及注释5.1 医疗器械管理条例:是中国发布的管理医疗器械的法律法规。
2024年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
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一、引言医院感染,亦称医院获得性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的感染。
医院感染不仅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严重时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为了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加强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本文将对医院感染相关知识进行培训。
二、医院感染的定义与分类1.定义: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的感染。
医院感染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出院后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2.分类:根据病原体的不同,医院感染可分为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
根据感染部位的不同,医院感染可分为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手术部位感染、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等。
三、医院感染的病原体与传播途径1.病原体:医院感染的病原体主要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
其中,细菌是最常见的病原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
2.传播途径: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接触传播、空气传播、飞沫传播、血液传播等。
接触传播是最常见的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
四、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1.患者因素: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等。
2.医疗操作因素:手术、穿刺、置管、内镜检查等。
3.医疗环境因素:病房空气质量、医疗器械消毒、医护人员手卫生等。
4.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传播。
五、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1.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监测制度,定期对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2.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培训,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减少交叉感染。
3.加强医疗器械消毒与灭菌:严格执行医疗器械消毒与灭菌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器械安全使用。
4.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根据病原体种类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5.改善医疗环境:加强病房通风换气,提高空气质量;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清洁与消毒,减少感染风险。
2024年度医院感染知识应知应会(2024)
17
抗菌药物种类及作用机制
2024/1/27
青霉素类
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发挥杀菌作用,主要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和部 分革兰氏阴性菌感染。
头孢菌素类
通过破坏细菌细胞壁发挥杀菌作用,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耐 青霉素酶等优点。
氨基糖苷类
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发挥杀菌作用,主要用于革兰氏阴性菌感染 。
喹诺酮类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根据临床微生物检测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31
血液透析室清洁消毒流程优化
优化清洁消毒流程
制定详细的清洁消毒操作规范,确保每个步 骤都得到有效执行。
加强环境清洁与消毒
保持血液透析室环境整洁,定期对空气、物 表等进行清洁、消毒。
2024/1/27
强化设备维护与管理
定期对血液透析机、水处理系统等设备进行 维护、保养和消毒,确保其正常运转。
医护人员应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进行手卫生操作,包括湿润双手、涂 抹洗手液、揉搓双手、清洗双手、用干手设施干燥双手等步骤。
2024/1/27
23
个人防护用品选用原则
2024/1/27
风险评估
01
医院应对不同岗位和操作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等级选用适
当的个人防护用品。
用品清单
02
医院应建立个人防护用品清单,明确各种用品的名称、规格型
10
其他途径传播感染
尿路感染
由细菌等微生物引起的尿路感染,主 要通过接触污染的物品或环境后触摸 口鼻眼等部位而感染。
医疗器械相关感染
使用污染的医疗器械导致的感染,如 注射器、导管等。
手术部位感染
手术部位由于手术操作或术后护理不 当导致的感染,如切口感染、腹腔内 感染等。
医院感染基础知识汇总
医院感染基础知识汇总第一章基础知识1.什么是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2.根据病原体来源不同,医院感染可分为二类:①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
病原体来自患者体外,即由医院内其他人或环境传播给患者而引起的感染。
②内源性感染:又称自身感染。
病原体来自患者自身菌群,即寄居在患者体内的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当人的免疫功能受损,健康状况不佳或抵抗力下降时才会发生的感染。
3.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征?⑴引起社区感染的新、老传染病的病原体均可引起医院感染中的外源性感染,如鼠伤寒沙门菌(可致暴发)、乙型肝炎病毒(血源感染)、SARS冠状病毒(呼吸道传播)等,但它们并非是医院感染病原体的主流。
⑵ 90%的医院感染病原体为机会致病菌,且多为耐药菌株,可引起外源性或内源性感染。
⑶免疫力低下病人病原谱广,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如器官移植受体和艾滋病患者易发生各种细菌、真菌、结核、肺孢子菌、巨细胞病毒、弓体虫感染等,多为内源性感染,也可发生外源性感染;后三者还可作为内源性潜在病原被激活的感染。
⑷医院感染病原体可随时间变迁如随抗菌药物的应用可发生真菌二重感染;随免疫功能缺损的进展而发生病原体的改变。
如艾滋病病人中当CD4+细胞<200/mm3时易发生肺孢子菌感染;当CD4+细胞<150/mm3时易发生鸟分枝杆菌感染。
⑸一种病原体可引起多部位感染,或一个部位有多种病原菌感染(复数菌感染或混合感染);值得注意的是同一部位混合感染并非少见。
4.什么是二重感染?临床常见的二重感染有哪些?二重感染又称菌群交替症,是抗菌药物应用过程中出现的新的感染。
常发生在机体防御机能下降如原发病严重、大手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抗代谢药物时。
临床常见的二重感染:口腔感染,白色念珠菌肠炎和肛周感染、伪膜性肠炎、菌群交替性肠炎、肺炎、尿路感染、败血症等。
医院感染防控基本知识
体格检验 试验室检验…... 不明原因发烧,体温>38.5℃,应送血培养 二十四小时内上报
医院感染2防02控4基/4本/2知2 识
14
14/15
2024/4/22
医院感染防控基本知识
15
15/15
2024/4/22
医院感染防控基本知识
1
1/15
一、医院感染定义?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取得 感染,包含在住院期间发生感染和在医院 取得而于出院后发生感染;医院工作人员
在医院内取得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2防02控4基/4本/2知2 识
2
2/15
二、医院感染管理主要性
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高低主要标志 是确保医疗护理工作安全运行主要保障 是提升医疗护理质量主要组成部分
医院感染2防02控4基/4本/2知2 识
12
12/15
九、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办法
6.加强对院感重点科室重点部门管理 7.认真落实并落实消毒办法 8.重视手卫生消毒处理 9.合理使用抗生素 10.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
医院感染2防02控4基/4本/2知2 识
13
13/15
十、怀疑医院感染时作些什么?
医院感染病原体
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
传染病病原体
医院耐药菌扩散
医院感染2防02控4基/4本/2知2 识
致病性微生物
9
9/15
八、解医院感染传输路径有那些?
医院感染2防02控4基/4本/2知2 识
10
10/15
医院感染2防02控4基/4本/2知2 识
11
11/15
九、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办法
感染科知识点总结大全
感染科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医院感染的定义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疗机构内接受治疗或者照料过程中,出现并非原有疾病病原体引起的感染。
医院感染主要来源于医疗机构内的环境、人员和器械等,对患者和医务人员都有一定的危害性。
二、医院感染的分类医院感染可以按感染部位、感染原因、感染类型等多种方式进行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 按感染部位分类:包括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伤口感染、血流感染等。
2. 按感染原因分类: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
3. 按感染类型分类:包括交叉感染、继发感染等。
三、医院感染的危害医院感染对患者和医务人员都具有一定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
2. 加重患者疾病病情,甚至威胁患者生命。
3. 影响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加工作负担。
4. 增加医疗机构的经济负担,降低医疗安全水平。
四、医院感染的预防方法为了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1. 加强手卫生,及时洗手和消毒。
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避免交叉感染。
3. 控制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和规范性,防止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4. 维护医疗器械的清洁和消毒,保证器械无菌。
5. 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防护意识。
五、常见医院感染病原体医院感染的病原体种类繁多,常见的医院感染病原体有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常见的病原体包括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流感病毒等。
六、医院感染的治疗医院感染的治疗主要包括抗感染治疗和支持治疗两种:1. 抗感染治疗:通过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抗真菌药物等药物来抑制感染病原体的生长和繁殖。
2. 支持治疗:包括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维持正常营养良好等支持性治疗。
七、医院感染的监测与报告医院感染的监测与报告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医院感染进行监测和报告,可以及时了解感染的发生情况,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防止感染的蔓延和扩散。
院感知识培训完整版
2、标准预防的基本特点:
(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 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2)、强调双向防护,即防止疾病从病人传 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 人。
(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 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 离。
2024/7/27
2024/7/27
3、哪些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 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 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 院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
(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 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 混合感染)的感染
2024/7/27
6、手卫生
(1)手卫生定义: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 总称.
(2)洗手定义:医务人员应用洗手液在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 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 程;
(3) 卫生手消毒定义: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 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4)、外科手 消毒 ,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应当用洗手液在流动 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 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2024/7/27
5、哪些病人属于医院感染重点监测对 象?
(1)所患疾病严重影响或损伤机体免疫功能 者;
(2)接受各种免疫抑制疗法者; (3) 接受各种损伤及介入性检查、诊断、
治疗者; (4)老年、婴幼儿及营养不良者; (5) 住院时间长者。
2024/7/27
一、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
1、标准预防的定义:是指认 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 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 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 污染,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 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 须采取预防措施。
医院感染基础知识
医院感染基础知识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接受医疗护理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新的感染,其发生时间通常为入院后48小时以上。
医院感染是严重威胁患者健康的问题,因此了解医院感染的基础知识对于医护人员和患者都至关重要。
一、医院感染的原因1. 传染源:医院环境中存在大量的细菌、病毒、真菌等传染性微生物,它们可能源自患者、医护人员、设备、药物等。
2. 传播途径:医院感染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空气传播、飞沫传播、物体表面污染、水源污染等途径传播。
3. 宿主易感性:患者本身存在一定的易感性,如体弱多病、免疫功能低下、长期使用抗生素等都会增加感染风险。
二、医院感染的常见类型1. 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支气管炎等,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2. 尿路感染:常见于导尿患者,如尿道感染、膀胱感染等。
3. 血流感染:如败血症、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等。
4. 伤口感染:主要是手术切口感染、烧伤感染等。
5. 胃肠道感染:主要为腹泻、呕吐等,多与食物或水源污染相关。
三、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1. 患者及家属:- 提高个人卫生意识,勤洗手,尤其是在进食前、接触患者前后、使用卫生间后等。
- 积极参与医护人员对抗感染的措施,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
- 改善生活环境,保持室内通风,妥善处理废弃物。
2. 医护人员:- 所有医护人员应接受相关的感染控制培训,熟悉感染控制的相关规范和操作流程。
- 严格执行手卫生,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等。
- 做好环境清洁消毒工作,特别是对接触频繁的表面和设备进行消毒。
3. 医疗机构:- 建立感染控制委员会,制定感染控制相关政策和操作指南,并定期开展感染监测。
- 强化医疗废物管理,严格执行消毒灭菌的标准和程序。
- 加强环境清洁工作,定期对病区、手术室等进行清洁消毒。
四、医院感染的处理和治疗1. 及时诊断:医护人员应高度警惕可能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对疑似感染进行及时的诊断并发送标本进一步检测。
2. 合理用药:根据病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注意避免滥用和不合理的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
第4 步 双手指交锁,指背在对侧掌
心
第5 步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
擦 交换进行
第6 步 指尖在对侧掌心前后擦洗
干手办法
大部分确实是用白大褂的背部擦干的!!!
白大褂是首选 甩手运动第二
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 =
脱掉手套后应立即洗手!!
பைடு நூலகம்
这些情景是否也发生在你的身边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
标准预防
高度危险性物: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
肤、破损黏膜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 具有极高感染风险,如手术器械、穿刺针、 腹腔镜、活检钳、心脏导管、植入物等。
灭菌方法:1、耐热耐湿首先压力蒸汽灭菌,2、不耐热耐湿,采用低温灭菌方法。无条件医院可采用灭 菌剂浸泡灭菌
原液用量=
所需消毒液用量×所需消毒液浓度 原液浓度
所需消毒液用量=原液用量+水
消毒液保持有效浓度,及时监测,
每日更换。
使用紫外线消毒时注意事项 开启5后计时。
点亮中的紫外线灯管请勿直接用肉眼去看,否则会导致眼睛刺痛或视力下降。
请勿让紫外光线直接照射到皮肤,否则会导致皮肤受到紫外线照射损伤。
紫外线强度监测法(照射指示卡)
开启5
1、每季度一次; 2、各科室负责; 3、院感部门负责审核、
监督。 1米
照射1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2009年4月,国家卫生部颁布了我国首个《医务 人员手卫生规范》,对医务人员该如何“认真洗手” 作出详细规定,希望以此控制高发的院内交叉感染 。
l下列情况应该戴手套: l工作人员进行手术操作、进入体腔的侵入性操作时戴无菌手套; l处理被血液、体液严重污染的物品时戴清洁手套; l特殊场合酌情使用手套。 l注意事项 l脱手套或更换手套时应洗手,手套只能作为洗手的对同一病人,接触污染部位后再接触清洁部位也要更换手套或洗手; l一次性手套不能清洗后重复使用; l严禁戴手套触摸污染物品后再接触清洁物品,其间 l 不换手套,不洗手,不手消毒。
口罩正确的佩戴方法
医护人员标准防护流程
医护人员进行医疗、护理操作时,有可能接触病 人的血液、体液
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手接触
可能飞溅面部
可能污染身体
侵袭性操作
戴手套
脱去手套后, 立即洗手,必 要时手消毒
戴戴戴 手口护 套罩目
镜
戴戴戴穿或 手口防隔围 套罩护离裙
镜衣
小心锐器刺伤
锐器放入锐器盒内 垃圾放入黄色袋
请正确使用手套:
洗手及卫生手消毒方法应遵循的原则 a)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b)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 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手卫生——洗手的指征
揉搓时间>15s
内
外
夹
第1 步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
擦
弓
第2 步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
大
第3 步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
医院感染基本知识
内容
医院消毒隔离相关知识
1
2 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3
医疗废物规范处置
4
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相关概念
清洁: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 消毒: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灭菌: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中度危险性物品 :
及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如胃肠道 内镜、气管镜、呼吸机管道、麻醉机管道、肛表、口表、压舌板等。
消毒方法:1、耐热耐湿的管道与引流瓶首选湿热消毒,2、不耐高温的部分采用中效或高效消毒剂浸泡消毒 。3、呼吸机和麻醉剂的螺纹管及配件宜用清洗消毒剂进行清洁消毒。4、无条件的医院可采用高效消毒剂浸 泡消毒。
三、物表的清洁及消毒 (1)体温计:用后用500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 30,再用清水冲洗后干燥保存(消毒液保持有效浓度,及时监 测每日更换。 (2)听诊器、血压计袖带保持清洁,定期清洗,如有血液、体液污染及时清洗,并用500含氯消毒剂浸泡消 毒。 (3)止血带一人一用一消毒,用后用500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清洗、晾干,备用。 (4)操作前治疗台面、治疗车、治疗盘等用500含氯消毒剂擦拭。 (5)无菌物品存放柜每日清洁后用500含氯消毒剂擦拭。
低度危险性物品 及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
诊疗用品 患者生活卫生用品
患者床单元
遇有污染应及时先清洁,后采用中、低 效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保持清洁,个人专用,定期消毒;患者 出院、转院或死亡进行终末消毒
定期清洁和(或)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清 洁及消毒;患者出院时应进行终末消毒
我们日常工作中该如何做
一、空气消毒:治疗室、产房、手术室、新生儿室紫外线照射或使用空气消毒机1-2次/日,60分钟以上/次 。
二、地面的清洁及消毒: 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当地面受到患者血液、 体液等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清 洁和消毒(500含氯消毒剂)。
治疗室、处置室地面每日清洁,湿式清扫;
消毒方法应采用有效的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或有效的床单元消毒器进行清洗和(或)消毒。 直接接触患者的床上用品如床单、被套、枕套等,应一人一更换;患者住院时间长时,应每周更换;遇污
染应及时更换。更换后的用品应及时清洗与消毒。
消毒液的配制
现我院使用的消毒液统一为原液5%含氯消毒剂。
消毒液浓度配制:
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 肤及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标准预防的相关概念 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 防护: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 隔离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气、飞沫隔离措施。其重点是手卫生
清洁用品的消毒
擦拭布巾 清洗干净,在250有效氯消毒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中浸泡30,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地巾 清洗干净,在500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患者床单元的清洁及消毒
医疗机构应对床单元(含床栏、床头柜等)的表面进行定期清洁和(或)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清洁及消毒; 患者出院时应进行终末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