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财政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财政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52c93080740be1e650e9a3d.png)
理论 ” 以及 国家决策失误 等予 以解释 , 为教育 的主 要功 能 认
与 生 产 力 发 展 没 有 直接 关 系 , 因而 教 育 不 一 定 能 促进 经 济 增
大于和小于 O 小 于 0的 意味着教 育部门 的相对边 际生产 ,
力低于非教育部 门。
收 稿 日期 :0 0O —0 2 1 一12
E 一
.
厂L , ) ( K
() 1
() 2
多研究者通过 回归分 析发现 了个人 受教育 的年 限与工 资水
平 之 问有 显 著 的正 相 关 关 系 。
N — g( , , L K E)
式 中: E和 N 分别代表教育与非教育部 门的产 出, L和 K 分 别是劳 动力 和资本要 素 , 下标代表 部门 。 方程 ()假设 , 育 2 教 部 门的产 出水平 E影 响国民经济 中其他部 门的产 出 N。
率 , 是 实 现 整 个 社 会 经 济 增 长 与 发 展 的微 观基 础 。 国 外 许 这
全国和西部的教育投入 对经济增 长的 贡献进行 测算 。菲德
模 型 是 18 9 3年 由 Geso e e 提 出来 的 , 考 蔡 增 正 rh n F d r 参 ( 99 的研究方 法。 可 以把菲德 模 型可用 于教育领 域 的分 19 ) , 析研究 , 国民经济部 门分为教 育和非 教育两 个部 门 , 个 把 两 部 门的生产 方程为 :
政府财政教育投入是社会教育投资 的主要渠 道 , 比重 其 大大超过社会团体和公 民个人 办学经 费及社 会捐 资和集 资
长 。叶茂林等 (0 3 利用教 育生产 函数对 不 同教育程 度劳 20 ) 动力对经济产 出的贡献进行 了实证 计量。 王蓉等 ( 0 8 利 20) 用两个指标对 中国地方 政府教 育财政 支出行为进 行 了实证
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7972164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23.png)
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教育投入是指国家、地区或个体为提高教育质量而进行的支出和投资。
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过去的研究表明,教育投入能够提高人力资本的积累,增加劳动者的技能和知识,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率。
本文将通过实证分析,探讨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通过人力资本的积累来解释。
教育投入可以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设施,扩大教育的覆盖面,并提高教育的质量。
这将使人们更容易获得教育,并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
随着劳动者的技能和知识水平的提高,劳动生产率也会相应提高,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研究人员已经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了一些结论。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研究,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正向关系。
他们的研究发现,教育投入的增加可以显著提高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
世界银行的研究也发现,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例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但总体上是正向的。
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还存在时间滞后效应。
教育投入的效果不是立即显现的,而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积累人力资本和培养技能。
研究中常常使用滞后变量来捕捉这种时间滞后效应。
一项对中国经济的研究发现,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短期和长期的积极关系。
在短期内,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有限的影响,但在长期内,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为显著。
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还与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水平和教育政策有关。
一项对拉丁美洲国家的研究发现,教育投入对低收入国家的经济增长具有更大的影响。
这表明,教育投入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更为重要。
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e4aadfb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f8.png)
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国民收入和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到经济、政治、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本文主要通过对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探讨其中的关键因素。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技术进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促进企业创新和产品升级,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实证研究表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逐渐增大。
科技创新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现代经济的发展。
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对于实现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资本积累也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资本积累可以通过增加投资来实现,包括对生产资本的投资和对人力资本的投资。
实证研究表明,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较高。
经济发达国家往往有较高的投资率和储蓄率,这为经济增长提供了稳定的资本来源。
在推动经济增长过程中,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大对资本的投资力度,提高资本积累水平。
人力资源是经济增长的重要要素。
人力资源的素质和数量直接影响着生产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对经济增长起到关键作用。
实证分析显示,教育水平的提高和人力资本的积累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东亚四小龙地区和中国大陆的崛起,得益于其大量的优秀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力。
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和数量,可以有效促进经济增长。
市场开放和国际贸易也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
开放的市场能够带来更广阔的发展机会和技术资源,有利于加速经济转型和创新能力提升。
实证研究表明,对外开放和经济增长呈现正向关系。
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为其快速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继续推进市场开放,积极参与国际贸易,提高国际竞争力,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进步、资本积累、人力资源和市场开放等因素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通过实证分析可以发现,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资本积累水平、加大教育投入和提高人力资源素质、继续推进市场开放和积极参与国际贸易等措施,可以有效推动经济增长。
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ea3832cccbff121dd36830b.png)
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天津工业大学张林林、薛睿娟、王健摘要:山东是我国北方一个经济大省,也是一个教育大省。
长期以来,山东省的教育发展对本省的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文以经济学和统计学为理论指导,利用山东省1996-2009年的相关数据,用回归分析方法,以GDP为因变量,以全部教育经费和教育年限总和为自变量,对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GDP与全部教育经费、教育年限总和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即山东省的教育发展对该省的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推动作用。
关键字:教育发展,经济增长,全部教育经费,教育年限总和,实证研究一、研究背景发展经济是强国之路,是硬道理。
同样,发展为经济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的教育也是不容忽视的,它是民族素质提高的基础,因此,发展教育也是硬道理。
经济的运行有其特定的规律,教育在其运行过程中也有规律可依。
经济规律反映经济运行中各种变量与其发展趋势之间的关系,教育规律则反映教育内部各因素的关系及其与教育外部发展条件的关系,两者都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
长期以来,理论界关于教育对经济作用的认识一直存在着较大的分歧,许多国外学者都认为资本才是经济增长的根本性因素。
直到20世纪60年代,舒尔茨将资本分解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部分,对1929-1957年美国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系作了定量研究,揭示了教育投入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这才开始了有关教育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研究。
国内学者对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诸多实证研究,结论不一。
靳希斌通过对1952-1978年我国经济增长的测算发现,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0.9%。
乔晶对1952-2002年我国教育投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教育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互为因果关系。
杨晓华、王大强以吉林省为例,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等教育对于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基础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显著。
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7d025f1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bf.png)
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家们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
教育投入可
以通过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培养人力资本来增加劳动力和技术水平,从而对经济增长产
生积极影响。
下面将进行一次针对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我们可以从国内外的实证研究中探讨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许多国家的研
究表明,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有积极的影响。
卡洛斯(2008)的研究发现,教育投入对于
巴西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而在中国,陈升辉(2011)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
结论,即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有正向影响。
我们可以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来研究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一种常用的
方法是使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回归分析。
通过回归分析,我们可以控制其他可能影响经济增
长的因素,例如劳动力市场和技术水平,并量化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这种方法可
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评估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需要注意的是,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可能存在多方面的复杂性。
教育投入
的质量、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等因素都可能对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
在进行实证分析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采取适当的经济学方法来控制它们的影
响。
教育支出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教育支出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d69752e0722192e4536f68d.png)
第 4期
单学勇 等 :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影 响的实证分析
1 9
6 J 数据 ,分析 了 G P与 E D E之间的长期关系及短期关 是 比较 合 理与稳 定 的 [ 。我 国 目前 的公 共教 育 支 出 系 ,得 出 的结论 及解 释 是 :我 国国 内生产 总值 G P D 结构呈现 “ 倒挂”现象 ,教育经费在初等 、中等、 与教 育支 出 E E之 间 存在 着一 定 的相 关关 系 ,尽 管 各 自增 长是 非平稳 的 ,但 就 长期 而 言 ,它们 之 间 构 成 了长期 稳 定 的均衡 关 系 。从误 差修 正 模 型 中可 以 高等 教育 问 的配置 比例 比例 失调 ,高 等 教育 投 人 比
平稳 性 。
表 2 残差 的单位根检验 残差 A F检验 检验类 型( ,,) 临界值 结论 D Ctk
U 。 一18938 .5 5 ( , ,) 0 0 3 一16563 平 稳 . 0 0
方法 ,笔者使用 C I( 19 P 取 90的 C I 10 P = 0 )对被
响。结果表明 :从 长期 看,教 育支 出对于经济增长具有显著 的促进作 用 ,教 育支 出每增长 1 ,国内生产 总值增 %
长0 77 ;从短期 来看 ,教 育支 出对经济增长 的影响较 小。 .0 %
关 键 词 :经 济 增 长 ;教 育 支 出 ;协 整 理论 D I1 .99 ji n 17 O :0 3 6 /.s .6 4—5 3 .0 2 0 .0 s 0521. 05 4
时 间趋 势项 t 和滞后期数 k是 否存在 ; 检验 结果 中第三列 表 示 单位根检验在显著性水平为 1% 的临界 值. 0
在长期 均 衡 关 系 ,下 面通 过 误 差 修 正 模 型 来 讨 论 G P和 E D E之 间 的短 期 变 动关 系 。设 误 差 修 正 模
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94fa018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26.png)
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是一个长期关系,它们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的关系。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探讨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经济增长对教育投入的影响。
一、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理论上来说,教育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教育可以提高人的素质和技能,增加创新和发明的能力,提高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
因此,教育投入被认为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验证这一理论,本文选取了近年来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一些经济学研究,以及中国有代表性的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首先,从国际经验来看,世界银行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世界银行成员国中,每年高等教育的招生人数增加1%,则该国的GDP将增加0.3%-2%。
另外,人力资本论也明确指出,教育是人力资本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投入教育可以改善人力资本结构,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GDP。
由此可见,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有着积极影响。
其次,我国有关数据也表明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有着较为明显的正向作用。
以教育支出与GDP的关系为例,由于我国GDP的增长速度远高于教育支出的增长速度,因此,我国教育支出/GDP比例的下降趋势与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成正相关。
同时,通过样本回归分析,可以发现教育投入与GDP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教育对GDP的贡献率较大,这也说明了教育投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一般认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国民经济越繁荣,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也会增加。
这种关系被称为社会福利理论,也就是说,高收入和高教育状况互为因果,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
然而,在实证分析中,也可以查觉到经济增长对教育投入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
例如在我国,用财政支出衡量的教育投入与GDP之间的相关系数虽然不低,但是由于经济增长不同的阶段对教育投入的需求不同,因此,这种关联关系并不是稳定的。
换句话说,经济增长对教育投入的影响具有路径依存性,其关联关系的变形是由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和政策需求所决定的。
中国教育投资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中国教育投资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778821d866fb84ae45c8d12.png)
系 的 计 量 经 济模 型 。 模 型 的一 般 形式 为 =L+ .。 u il , N ;tl , T O。1 X+ 。 = , …, i3 。 2 = , …, 2 () 1
长 有促 进 作 用 , 因此 各 地 区应 继 续 加 大教 育投 资 力度 . 进 促
H l 回归 斜 率 系数 相 同但 截 距 不 同 ,即 有 : lB= = o : 3= …
B , 型为 : N模
增 长 中只 有 2 %是 物 质 资 本 积 累所 引起 的 ,其 余 的 8%主 0 0
要 是 由 教 育 以及 与 教 育 密 切 相 关 的科 学 技 术 所 引起 的 。 美 国经济学 家丹 尼森通过教 育量 简化系数 法
据 模 型 是建 立在 面板 数 据 之 上 、用 于分 析 变 量 之 间 相 互 关
了探 寻 教育 投 资 和 经 济 增 长 的关 系 ,本 文 试 图运 用 面 板数
据 模 型对 我 国 3 个 省 区市 的实 际数 据进 行 定 量 分 析 并 就 1 分 析结 果 作 出解 释 和 提 出 建议
。
此 时相 当 于将 T个 时期 的横 截 面数 据 融 合 成 一 个 “ 混 合 样 本 ” 所 以称 模 型 ( ) “ 合估 计 模 型 ” , 4为 混 。 判 断 样 本 数 据 究 竟 属 于哪 种 模 型 形 式 ( 即为 ()3和 ( ) 2, ) 4 (
( ) 以表示为 : 1可
教育投资, 也称 教 育 资 源 、 育 投 入 、 育 经 济 条 件 等 , 教 教
指 一 个 国 家或 地 区 , 据 教 育 事业 发 展 的 要 求 , 入 教 育 领 根 投 域 中 的 人 力 、 力 和 财 力 的总 和 , 者 说 是 指 用 于 教 育 、 物 或 训 练后 备 人 才 和 专 门 人 才 ,以 及 提 高 现 有 劳 动 力 智 力 水 平 的 人力 和物 力 的 货 币 表现 。 中包 含 了两 层 意 思 : 其 一是 教 育 投 资是 投 入 教 育 领 域 ,而 非其 它领 域 的 人 力 和 物 力 的 货 币 表 现, 二是 教 育 投 资 的 目的是 培养 和提 高 人 的能 力 从 2 O世 纪 6 O年 代舒 尔 茨 提 出 “ 力 资 本 理 论 ” 来 , 人 以 教 育投 资与 经 济 增 长 关 系 一 直 是 教 育 学 和 经 济 学 关 注 的重 要 研 究 课 题 。 尔 茨 ( 9 2 的研 究 表 明 , 国 战后 农 业 生 产 的 舒 16 ) 美
政府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政府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2e898074a7302768e99392c.png)
献为 0 6 . 个百分点 。 6 由此可见 , 政府教育支出作为 资额与 G P进行相关关系分析 ,得到如图 1 D 所示 人力资本投资的一部分能极大地促进社会劳动生 的变量相关关 系散布 图上的点接近一条直线 , 可 产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 , 而对宏观经济的长期、 近似看作两变量具有线性相关。 从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o7 72(o81— o4 oO 10— 7320)O Oo一 04
一
、
引 言
由于各 国的经济 、 政治 、 文化及各种背景的不
我们很难找到它们完全一致的发展道路、 完全 政府教育支 出是由教育产品的公共 品性质所 同 , 相同的发展轨迹。但是 , 教育却能成为其中主要的 决 定 的。判 断教育 产 品是 公共 产 品 、 准公 共产 品还 不管是二战战败国 日 , 本 还是战胜国美 是 私 人 产 品对 于 合 理 界 定 政府 的公 共 支 出范 围 , 安全 出口,
R— qu ed s ar
R- qua ed s r
YX
0. 968127 O.966799
Y ( ) 0. 2 4 O 9 0 1 Y ( 1) 0. 2 61 0. 45 1 X 一1 96 3 9 . 6 7 2 X 一1 9 0 8 91 1
( ) 育投 资与经 济增 长 的 回归分 析 一 教
知识进展 、 资源配置和规模经济几个部分 , 经过核 算表明 ,99 l8 年 间 2 2 12 9 2 . %的年实际经济增 9
我们设 G P为因变量 Y D ,同时设 为解释变量 。 97 07 长率 中的 1 0 . %归功于要素投入增长 ,. %归功 X 所用数据为 l8 年至 20 年中国统计年鉴 中 9 12 0 于技术进步。其 中, 知识进展对整个经济增长的贡 的教育支出与 G P D 数据 。用 Erw软件对教育投 、 i e
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e3251701711cc7931b71628.png)
是 合理 的 . 为在宏 观 经济 学研 究 中时 因
间 趋 势 项 t 往 被 当 成 技 术 进 步 引 入 往
育支 出对 经济 增长 的影 响程 度 , 为政 策
的 制定 和研 究 提供 了进 一 步 的参 考 依
据。
一
模型) ,然后 分 析退 势 以后 的序 列 相关
图和偏 自相 关 图 。 进一 步建 立 回归 与 时 间序列 组合 模 型 。 回归 与时 间序列 组 合
本 增长速 度 , 国家财 政支 出要加 大对 人
力 资 本 投 入 . 成 从 依 赖 资 本 积 累增 长 完
17 9 8年 至 2 0 0 8年 的 G P数 据 作 为 产 D
出Y, 固定 资本 投 资 数据 作 为 固定 资 本
函数 , 一般 可表示 如 下 :
K, 社会 就 业人 数作 为人力 资 本 L 财 全 ,
财 税 纵 横
i |l | ll。 l l | l
22 0 年4 1
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 实证分析
“ 科教 兴 国 ” 久 以来 作 为 我 国发 长 展 的方 针政策 . 使得 我 国对 教育 的投 入
得 到快 速提 高 。 于 教育 支 出与经 济增 对 长 的关 系研 究 是 学 术 界 的 一 个 重要 课 题 。 内外有 很 多专 家学 者针 对这 个 问 国 题 发表 了 自己 的研究 观 点 。总体 来 看 。 大 多是 通过 建立 内生 增 长模 型 . 究 财 研 政 教育 支 出对 经济 增长 的影 响 。 中国 其 向依赖 技 术 进 步 增 长 的转 变 。马 拴 友
堂 ( 0 ) L c s的 内生增 长模 型进 行 2 4 把 ua 0
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中美比较研究——基于Feder模型的实证检验
![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中美比较研究——基于Feder模型的实证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b3108c7b02768e9951e73820.png)
( 中图分类号]F 6 . [ 01 2 文献标识 码]A [ 编号] t 0 — 3 6 (0 1 2 0 7 — 6 文章 O0 7 2 2 1 )1— 0 3 0
一
、
问 题 的提 出
作为 世界上两 个最 大 的经 济体 ,美 国和 中国的经济 、教育 的发展 都取得 了很 大的成 绩 ,也 有很多值
教 育体 系 。而 中国的教 育事 业 自 17 9 9年 以来不 仅有 了长 足 的发展 ,而 且与 中国经济 增长 的步伐 基本 是
一
致 的。那么 ,中美两 国的教 育对各 自人力 资本 的形成有何 影 响?这 种人力 资本 对各 自的经济 增长又 起
了 什 么作 用 ? 两 国教 育 对 人力 资 本 从 而对 经 济 增 长 的驱 动 机 制 是否 存 在差 别 ?通过 菲德 模 型 ( e e F dr Mo e,1 8 )研 究 这两 个世 界最 大 、最具 有代 表性 的经 济体 经济 增 长源泉 ,量 化 比较 中美 两 国教育 对 dl 9 2
异 . 对 于探 索 中 国经 济 增 长 方式 的转 变 有 着 重 要 的 理 论 意 义 和 现 实 意 义 。基 于 Fd r(9 2 e e 18 )模 型 ,作 者试
图探 讨教 育 对 经 济增 长 的作 用机 制 ,并 比较 了 中美 两 国教 育 的 外 溢 效 应 以 及 对 经 济 增 长 的 整 体 贡 献 。研 究 表 明 .19 — 0 9年 J 中 国教 育 对 经 济增 长 总 贡 献 大 于 美 国 ,但 是 中 国教 育 部 门的 低 效 率 导 致 其 外 溢 效 应 并 不 9520 " - I 明 显 。 中美 两 国教 育部 门 的 生产 效 率 均 低 于非 教 育 部 门的 生 产 效 率 ,但 是 中 国教 育 部 门的 生 产 效 率 远 低 于 美 国 .且 与 非教 育部 门 的 效 率 差距 进 一 步拉 大。 最 后 ,作 者 据 此 给 出 了一 些提 高教 育部 门效 率 的 建议 。
扩大普通高等教育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实证研究
![扩大普通高等教育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实证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53a2aea524de518964b7ded.png)
扩大普通高等教育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摘要: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借助含人力资本的生产函数,依据1998年至2010年的具体数据,研究扩招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根据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当招生规模增长过快时,扩招政策对我国经济增长有微小的促进作用;考虑扩招政策影响的滞后性,发现受高等教育人数增长的滞后项,对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当招生规模保持相对稳定小规模扩张时,扩招政策显著地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关键词:人力资本;生产函数;扩招;经济增长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0-0-02教育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这已被广泛认同和接受。
国外对教育的研究起点早、范围广。
1960年,在就任美国经济学年会会长一职的演说中,舒尔茨第一次系统阐述了人力资本理论,强调教育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一直以来,关于扩招政策对中国的影响可谓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本文借助1998-2010年的具体数据,从扩招政策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角度考察和评价这一政策的效率。
一、模型和数据分析(一)模型的建立早期,我国大多数实证研究使用平均受教育年限等局部特征作为人力资本的度量指标。
david bloom,david canning和jaypeesevilla(2004)以前人的理论成果为基础,在c-d生产函数中加入人力资本并用教育、工作经验以及健康对其进行衡量,着重研究健康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人力资本有三个组成要素——平均受教育年限,工作经验(包括工作经验及经验的平方),健康(用预期寿命量化)。
具体方程为:(1)其中,y为产出,a表示全要素生产率,k表示物质资本投入,l 为劳动力投入,s、exp、h分别表示平均受教育年限、平均工作经验、健康。
不难看出,该模型便于分析人力资本各要素对产出的影响,等式两边同时取自然对数后,人力资本各要素直接反映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以此模型为基础,本文同样将经济增长的源泉分为三部分:物质资本投资,劳动力投入,以及人力资本投资。
中国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中国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fcd462a28ea81c759f5784c.png)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China Education and the Economy Growth 作者: 王艳超[1]
作者机构: [1]天津商学院经贸学院,天津300134
出版物刊名: 经济研究导刊
页码: 15-18页
主题词: 教育;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摘要:通过对1978—2004年数据的分析,对中国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表征教育总量水平的财政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呈显著的正向作用,初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显著,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十分显著。
其中,中等教育的作用显著为正,而高等教育的作用显著为负。
还考察了我国(1978—2004年)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差异,并试图就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初步探讨。
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基于河南省的调查
![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基于河南省的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962cfd00bb68a98271fefade.png)
N . o3
河 南 科 技 学 院 学 报 J un l f e a s tt o ce c n e h o g o r a o n n I t u f i ea d T c n l y H n i e S n o
21 00年 3月
M a . 01 t2 0
收 稿 日期 :0 9—1 20 1—1 7
作者简介 : 张红 岩( 92一) 女 , 17 , 安徽枞 阳人 , 副教授 , 博士研究生 , 主要从事人力资本理论 、 观经济分析等研究。 宏
河 南 科 技 学 院 学 报
有 三大核心 的影 响要素 : 物质资 本 、 力 资本 和技 术 人
进经济增 长的作用。计量分析结果与其 它均不 同, 表明河南人 力资本投 资对 经济增长的贡献远 低于物质资本投资对
经济增长的贡献 , 人力资本投 资存在一定的问题 。因此 , 如何通过 改善教 育现状 , 从而迅速改善并提 高河 南省人力资 源的现状 与层次 , 从而大大增强从业人 员中人 力资本总存量 , 是保持 河南省 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的根本动力。
作 用越来 越 突 出。 以 罗 默 的 《 益 递 增 和 长 期 增 经济 社会 持续 、 收 健康 发 展 。作 为 欠 发 达 地 区 的河 南
长》 和卢 卡 斯 的 《 经 济 发展 机 制 》 论 文 为 标 志 , 论 的 论” “ 或 内生经 济增 长 理论 ” 新 古典 的生 产 函数 中 在
本文模 型样本 数据 取 自《 国统计 年鉴》 90— 中 19 进步等。以往的一些经济增长模型往往着重研究这 20 0 6年数 据 。其 中 , 动力 数 量 为各 年从 业 人 数 , 劳
加 入人力 资 本 的投 入 , 建 立 的 “ 长 模 型 ” “ 所 增 或 发 理论 , 借鉴“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及其相关模型 . , 4 J
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分析
![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7cca356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fd.png)
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分析牛东武牛东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财务处)摘要:本文对整理2007年-2016年的有关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从实证分析的结果看,我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存在正相关关系。
并且这种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时滞性。
国家需要逐步调整现有的不合理的教育投资使用结构,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关键词:教育投资;经济增长;实证分析一、研究意义及背景教育产品作为公共产品,其性质决定了政府的教育支出。
教育产品的投资对优化政府资源配置,加强宏观经济调控,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政府教育支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长远来看,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政府教育支出,必定能显著提升知识管理水平和劳动力技术层次,这必然导致整个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升和技术的革新,从而对宏观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总结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奇迹,其共同特点是:高度重视国民基础教育投资,使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
诸多经济学家认为:“完全开发人力资源,增加教育投资”是促进人类科技、文化、医疗、经济综合发展的第一驱动力。
二、模型变量确定本文选用GDP为因变量Y,同时设定教育支出为解释变量X。
选择的依据主要首先是:GDP=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进口,教育投资属于政府支出部分直接影响GDP。
其次,教育可以提高人的文化水平,进而相应的提高劳动生产率,最终导致GDP的增长和宏观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
最后,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索教育投资对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
由此,变量的选择是合理可行的。
三、数据来源说明及数据口径分析本文教育投资-经济增长模型使用时间序列数据,样本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7,如表1。
表12007-2016年国家财政教育支出——国内生产总值明细表亿元年份2016年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2011年2010年2009年2008年2007年国家财政教育支出28,072.8026,271.8823,041.7022,001.7621,242.1016,497.3312,550.0210,437.549,010.217,122.32国内生产总值743,585.50689,052.10643,974.00595,244.40540,367.40489,300.60413,030.30349,081.40319,515.50270,232.30占比3.78%3.81%3.58%3.70%3.93%3.37%3.04%2.99%2.82%2.64%注:与2007年以前年份相比,2007年之后的财政收支科目实施综合改革,尤其是财政支出项目,统计口径变化较大,采用了新的分类指标,故选取2007-2016年数据。
教育产出结构、资源配置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区域样本的实证考察
![教育产出结构、资源配置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区域样本的实证考察](https://img.taocdn.com/s3/m/f3b5dccc2cc58bd63186bde3.png)
e u ain,i a to c n mi r wt t infc n iee c s.I i a u otefc a u n a i ls p l srlt ey d ct o mp c ne o o cgo hwi sg i a tdf rn e h i n Chn ,d et a tt th ma c pt u py i ea v l h h a i i urlS,a d t eip o v ain d c t n i n ufce t go t n o c pain u n c ptls p y c n h dy po t n s pU n n utt o t a e u ai sis f in , rw h i c u t a h ma a i u pl a a l r moe h c ol o i ol a r
第2 6卷 第 5期 20 0 9年 5月
统计 研 究
S a it a s a c tNo. I2 5 Ma 0 9 y2 0
教育产 出结构 、 资源配置 与中国经济增长
基 于 中 国 区域 样 本 的实证考 察
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
![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https://img.taocdn.com/s3/m/6ccf326e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dc.png)
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摘要】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一直备受关注,本文从教育水平、教育投入、教育质量、教育结构以及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等角度进行实证研究。
通过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
教育水平与经济增长呈正向关系,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也有积极影响,投入越多,经济增长越快。
教育质量和教育结构也对经济增长有显著影响。
通过分析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提出了一些教育政策建议,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为制定教育政策和促进经济增长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教育水平、教育投入、教育质量、教育结构、影响机制、教育政策、未来研究。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一直是经济学领域中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因为教育被认为是提高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过去的研究表明,教育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科技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教育投入的增加也被认为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因果关系,还受到教育质量、教育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深入研究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探讨其内在机制和影响因素,对于指导教育政策、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探讨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深入探讨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以及为制定更有效的教育政策提供具体建议。
具体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教育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探讨教育对提升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2. 研究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评估教育资金投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3. 探讨教育质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提高教育质量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4. 研究教育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优化教育结构对经济增长的正面影响;5. 探讨教育与技术创新、劳动力市场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深入探讨教育对经济增长的整体影响。
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1)
![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1)](https://img.taocdn.com/s3/m/957a2b7d7fd5360cba1adbed.png)
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王玮玉经济统计10-1 201005002634【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而教育是影响人力资本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其中教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因此,对教育的投资也将影响经济的发展。
所以,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模型,应用Eveiews软件,研究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作出相关的实证分析。
【关键词】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教育投入固定资产投入社会就业人数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教育法的发展在其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教育通过生产人力资本,对经济的增长具有三个方面的影响:一、作为投入品影响经济的增长。
就是教育的生产率效应。
二、教育的配置效应,是由教育对人力资本的分配状况来考虑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三、科技创新效应,教育和科技互相影响,这是人力资本在运用新观念和产生新观念两个方面至关重要。
由此可见,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并由此来调整影响中国经济的因素,无意识一项重要的任务。
纵观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的发展中国家,都深刻的体会到经济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的成功。
而我国在改革开放不久就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
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的潜力在教育。
一方面产品与产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另一方面教育水平决定从业人员的素质,教育水平的提高必须跟上甚至超过产业进化的速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投资虽然有所增加,教育虽有很大的发展,但面对庞大的人口仍显不足。
“科教兴国”,首先要国兴利教,利教必先投资于利教。
但是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究竟有多大?本文将借生产函数理论以及相关模型对此进行讨论。
二、文献综述国内外教育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大量研究成果表明,教育投入对于人力资本的形成具有基础性意义。
高素质的人力资本通过与土地、资本和科学技术的有机结合和合理配置,使得对经济增长产生推动作用。
我国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我国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51a66077cd184254b353513.png)
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发展的 角度来 看 , 真正 把教育 当成经 济增 长的内生变量 是美 国经 济学 家 S l oo w,他运用生产方程考
察投 入产出关系时 , 去资本和劳动这些传统 生产要素作用 对除
之外无法解 释的 “ 残余 ” 贡献 , 出了技术进步 因素的观 点 , 提 实
增长的原因 ,并得出教育投入增长率对 G P D 增长 率的贡献率
【 要 】 本 文 利 用 协 整 理 论 、 差 修 正 模 型 和 G agr因果 摘 误 rne
性 检 验 等 计 量 方 法 对 17 - 20 9 8 0 9年 中 国教 育 投 入 与 G DP之
理论殊途同归的结论 。
国内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 行分析 :一是运用计量模 型 ,
间 的年 度 数 据 进 行 了 实证研 究 。研 究表 明 , 育投 入 对 G 教 DP的
弹 性 系数 为 00 7 ;教 育 投 入 与 经 济发 展 之 间 不 存 在 G ag r . 9 8 rn e
从不 同层面对教 育投 入或教 育发展与 经济增长 之间 的关 系进
行剖析 。 蔡增正 (9 9 i 用 1 4 19 ) 1 9 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 ,  ̄ ] 考察了教 育在 16— 19 9 5 90年中对经济 增长 的贡献 , 并且对低收入 、 中等 收入和 工业化 国家 的三个样 本分别进行了估计 , 得到了教 育对 于经 济增长 的贡献 巨大 ,教 育投入的外溢作用不仅 是正的 , 而 且颇 为可观 ; 同时也发现 , 教育部 门与经济 中其他部 门相 比生
Grn e a g r因 果 性 检 验
误差修 正模型
根据人 力资本理论 , 教育投 资是人力资本投 资中最 重要的
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2be3e2aaaea998fcc220e6f.png)
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广西财经学院黄清霞、谢倪、王先珍摘要:教育事业费一直以来都是政府财政支出重要的组成部分。
为了研究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借鉴了菲德模型,选取了GDP、就业人数、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教育事业费等原始指标,对我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1997年到2009年的有关数据建立了面板数据模型。
文章的数据均来自各个省历年的统计年鉴。
研究表明,教育支出对非教育部门的产出具有友好的外溢作用。
教育投资存在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
我国大部分的省市的教育部门的边际生产能力普遍低于非教育部门的边际生产能力。
关键词:教育支出外溢作用面板数据模型目录摘要.................................................................................................... - 1 -一、文献回顾 ....................................................................................... - 2 -二、问题描述 ....................................................................................... - 4 -三、模型建立 ....................................................................................... - 6 -四、数据描述与实证分析 ................................................................... - 9 -五、实证结果分析与经济意义解释 ................................................. - 14 -六、结论与建议 ................................................................................. - 18 - 参考文献 ............................................................................................. - 19 - 附录...................................................................................................... - 20 -一、文献回顾20世纪60 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丹尼森和前苏联经济学家斯特鲁米林等人从传统经济理论观点出发,分别通过教育收益率法、因素分析法和劳动简化法对教育投资问题进行了比较有效深入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论文论文题目教育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专业名称经济学班级名称1403学生姓名宋丽丽学生学号2014010757指导教师李建华二零一六年十月二十七日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
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4%的目标。
中国持续的经济高速增长,使得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地改善,同时也使中国在国际中的政治、经济地位得以提高。
为了研究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主要从1992至2010年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计量的方法,探求教育的发展所带来的高素质劳动力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的影响,从而提出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有效政策建议。
从长期来看,政府教育支出作为一种人力资本的投资,能大大提高劳动力的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这必然导致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从而对宏观经济产生巨大影响。
国内外许多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研究发现:教育支出对不同发展水平、不同类型经济区域的影响作用不同。
而衡量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水平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国家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所占的比重直接体现了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
一国师范学校的数量、教师队伍的总人数、学龄儿童入学率以及高学历毕业生(大学本科以上)人数、教育支出所占比重等都可以作为衡量一国教育发展情况的指标。
正是这一问题的出现,本人则选取了“教育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这样一个命题作为本文的研究课题。
运用计量分析的方法,探求教育的发展所带来的的影响,从而提出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有效政策建议。
关键词:教育支出;人力资本;计量分析;菲德模型;国民生产总值;目录摘要 (I)前言 (3)一、文献综述 (3)(一)国内文献综述 (3)(二)国外文献综述 (4)二、理论基础 (5)三、实证计量分析 (7)(一)数据的来源与确定 (8)(二)模型的构建 (9)(三)参数估计 (9)1. 对模型进行回归 (9)2.对参数进行估计 (9)(四)检验分析 (10)1.经济意义的检验 (10)2.统计检验 (11)结论与启示 (11)参考文献 (11)前言一、文献综述(一)国内文献综述经济增长模型的发展引发了对包括教育在内的经济增长决定因素作用的实证研究。
应该指出,虽然人力资本是一个比教育更为宽泛的概念,但鉴于教育在提高人力资本中的重要作用,大量文献通常是用教育的有关指标作为人力资本的代理变量进行研究,也正因如此,大量对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实际上探讨的也主要是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国内学者研究中,韩宗礼(1990)依据不同教育程度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估算出我国1964—1987年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为36%[1]。
沈利生、朱运法(1999)研究我国1982—1995年经济产出数据时发现,人力资本对GDP的贡献为30.6%[2]王超、罗然然(2004)对我国各地区的教育财政支出与GDP关系研究表明,教育投入的贡献大大高于资本等其他要素投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3]蔡增正(1999)利用194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考察了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得出了教育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巨大、其外溢作用为正且颇为可观的结论[4]陆根尧、朱省娥(2004)运用教育与非教育两部门模型,对教育部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以及教育部门对非教育部门的外溢作用进行了测定[5]。
李玲(2004)利用静态指标体系计算了我国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贡献度,并通过动态回归模型进一步证明了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6](二)国外文献综述国外学者的研究中,乔根森和弗拉米尼(Jonson&Frame— Ni,1992)对美国1948—1986年经济增长核算研究表明,人力资本的作用占经济增长的26%[7]克林诺和卡莱(Knowles&Rodriquez-Clare,1997)对98个国家1960一1985年人均产出增长跨国差异研究时发现,人力资本水平提高的作用占经济增长的6%一12%[8]曼昆等人(Mankind et al,1992)对98个国家1985年人均产出跨国差异研究表明,人力资本水平对跨国差异的贡献为49%,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为0.28H [9]舒尔茨的教育投资收益率估算方法,还有豪和琼斯(Hall&Jones,1999)等对127个国家1988年人均产出跨国差异水平核算研究表明,以25岁以上人口的学历年数作为人力资本的代理变量,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水平的作用占总要素份额的22%[10]。
巴罗(Barro,1991)以实际人均GDP增长率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年度教育注册率为解释变量,回归估计的结果表明,初等(中等)教育注册率每提高l%,下年度人均GDP增长率提高 2.5%-3.0%[11]巴萨尼和斯科皮特(Bassanini &Scarpetta,2001)以经合组织国家1971—1998年的数据为样本,以工作年龄个人人均GDP为被解释变量,以成年人口平均受教育年数为解释变量,研究结果表明成年人口平均受教育年数每提高1%,人均GDP增长0.57%[12]。
盖莫(Gemmel,1996)的研究还发现,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分别与最穷和中等发展水平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关系更为密切,而高等教育对经合组织国家的经济增长更为重要[13]上述教育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为我们分析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提供了多种视角。
从宏观角度来看,教育发展会提高人力资本,由此会从两个途径影响经济增长:一是作为独立要素,人力资本提高会直接促进经济增长,二是人力资本存量水平提高会促进国内技术的研发水平和对国外技术的采用,从而间接对经济增长产生作用。
从微观角度来看,公司往往根据雇员的学历年数安置其职位和付酬,而之所以用高职位和高薪雇佣高学历者源于认为他们具有较高的生产力或至少具有较高生产力的潜力。
显然,雇员整体的较高受教育程度与受教育年限多的雇员处于较高职位会促进公司生产力的提高。
此外,教育对经济增长具有极大的外部效应。
教育发展和经济增长往往还会形成具有发散型的正反馈机制:一是为提高人力资本而进行的教育投资加速了经济增长,二是增长经济又对教育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并能为教育投资提供更多的资源。
在这种正反馈机制下,教育和经济相互推动而得以共同发展。
另一方面,自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粗放型的教育发展方式大力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并对高等教育实行大幅扩张。
在此期间,虽然中国教育投入连年增长,但教育经费仍相对不足,这已成为束缚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因素。
通过国际间比较可以发现,2000 年世界所有国家公共教育投入比例中位数是4.5%[1],发达国家、欠发达国家、转型国家的该比例分别是5.3%、4.1%和4.2%。
中国早在20 世纪90 年代就提出了“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并在1993 年提出要在2000 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 4%的目标,但该时间表推迟到了2012 年才得以实现。
中国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在义务教育领域表现尤为突出,而且各区域间的教育投入严重失衡。
2010 年北京人均教育经费(3126.79 元/人)约为同年河南的3.23 倍,这种失衡导致义务教育不公平,最终引发人力资本在中国区域间分布失衡,加重了中国区域间的差距。
二、理论基础菲德模型被广泛的使用于若干领域,该模型以两个部门的生产方程为基础: (1).(2)E 和N 分别代表教育和非教育部门的产量L 和K 分别是劳动力与资本要素,下标代表部门。
第(2)个方程假设,教育部门的产量水平(E )影响经济中其他部门(N )的产量,与资本(K )总量可以表达为:(3).(4).社会总产品(Y )就是两个部门之和。
(5).菲德模型将不同部门劳动与资本边际生产力的相互关系表达为如下形式:(6).,,和是方程劳动力和资本的边际产出,两个部门间相对边际生产力的差异,结果上可以等于.大于和小于零。
负的意味着教育部门的相对边际生产力低于非教育部门。
调整上述生产方程,利用方程(3),(4),(5)和(6),可以推导出如下回归方程:(7). 是非教育部门资本的边际产品;是非教育部们产品对劳动力的弹性;实际上代表教育对于经济增长的全部作用,,,和分别是总产品.劳动力和教育产品的这、增长率;是教育产品占总产品的比例,或者是教育部门在经济中的“规模”;是国内投资占GDP 的比例,原本处于I 位置的是dK ,但dK (资本存量的增量)在全国的统计资料中并不存在,由于其非常近似于国内投资I ,所以以I 代替dK 。
回归方程中的参数代表教育外溢效益与部门间要素生产力差异这两种作用之和。
为了分别估计教育的外溢效益和相对要素生产力差异(),仍然循着菲德模型的设计,假设对于菲德教育部门的弹性是不变的。
(8a).方程(8a )中的就是外溢作用的参数,可以求出(8b). 利用(8a )和(8b ),方程(7)可以变形为:(,)e e Ef L K =(,,)n n N g L K E =e nL L L =+e n K K K=+Y E N =+1l k l k f fg g δ==+lf kf lg kg δδ()()()()dY I dL dE EYY L E Y αβγ=++αβγ1eg δγδ=++dY Y dL L dEE EY I Y γδ(,,)(,)n n n n N g L K E E L K θψ==θ()N NEE θ∂=∂(9). 再次调整,则有:(10). 将一个常数项和随机误差项加入上述方程(7)和(10)之中,并同时假设随机变量具有通常所说的优点特点,则方程(7)和(10)将成为本研究的回归方程。
从方程(7)中,对之系数进行估计,可以得到教育对于经济增长的全部作用。
对方程(10)中的和进行估计,则可以知道 教育的外溢作用()和相对边际要素生产力差异()的值。
教育是一种同时影响一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活动,教育的发展必影响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柯布—道格拉斯的方法研究到罗默—卢卡斯模型的建立都使人们坚信了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在经济发展理论中做出开创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1954)在其《经济增长理论中》直接把“教育所引起的知识的增长”归结为经济增长的三个原因之一。
那么教育对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有哪些呢?总的来说,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有内外两种机制,教育的内部作用是“个人的人力资本对其生产力的作用。
”人力资本是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表现出来的能力,这种能力具有提高劳动生产力的作用,教育恰恰是人力资本形成最为重要的途径。
衡量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水平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国家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所占的比重直接体现了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
传统上,西方经济学家关于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研究方法与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舒尔茨的增长余额分析法、丹尼森的因素分析法、斯特鲁米林的劳动简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