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ppt(人教版选修1)
合集下载
人教版选修1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课件(31张ppt)

增设官僚机构
京城官员英宗是真宗时期10倍
997-1022
冗官
1063-1067
扩充军队
126万 20万
宋初军队 宋中军队
冗兵
养兵养官岁币 冗费
积贫
北宋财政收支表(单位 缗)
时间 岁入
岁出
状况
宋太宗 22,245,800 近半
余大半
真宗 150850100
126775200 余24074900
仁宗 126251964
—— 摘编自叶坦 《大变法》
问题四:司马光与王安石主要分歧是什么? 你赞同谁?
1.富国之法
措施
内容
作用
青苗法 政府青黄不接时低息贷钱或粮
给农民,收获后本息偿还
募役法 政府征收免役钱,雇人服役 (官僚、地主也要出钱)
农田水 利法
方田均 税法
市易法
均输法
募役法
材料6:盖免役之法……则使之家至户到,均平如一,
三冗两积
庆历新政
1043年范仲淹 以整顿吏治为中心, 触犯官僚贵族利益夭折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探究一、感其志
1. 忧国忧民 2. 锐意改革 3. 坚定执着
材料4.
天变不足畏, 人言不足恤, 祖宗之法不足守。 ——《宋史·王安石列传》
问题三:王安石是个怎样的人?
探究二、赞其才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不抑兼并”导致权贵私家势力恶性膨胀,而“抑兼并 ”又导致朝廷“汲取能力”恶性扩张,于是朝廷轮番用 药,在交替循环中陷入“管死放乱”的怪圈,直至危机 日重而终于崩溃。……因为“权力统治财产”的封建经 济不可能讲“过程的公正”,无论专制朝廷的“公权力 ”还是贵家势要的“私权力”都既不讲规则公平更不讲 起点公平,于是国家的“自由放任”会放出无数土皇帝 与土围子,却放不出一个中产阶级,而国家的经济统制 也只会“与民争利”,却统不出个理性调控机制。
京城官员英宗是真宗时期10倍
997-1022
冗官
1063-1067
扩充军队
126万 20万
宋初军队 宋中军队
冗兵
养兵养官岁币 冗费
积贫
北宋财政收支表(单位 缗)
时间 岁入
岁出
状况
宋太宗 22,245,800 近半
余大半
真宗 150850100
126775200 余24074900
仁宗 126251964
—— 摘编自叶坦 《大变法》
问题四:司马光与王安石主要分歧是什么? 你赞同谁?
1.富国之法
措施
内容
作用
青苗法 政府青黄不接时低息贷钱或粮
给农民,收获后本息偿还
募役法 政府征收免役钱,雇人服役 (官僚、地主也要出钱)
农田水 利法
方田均 税法
市易法
均输法
募役法
材料6:盖免役之法……则使之家至户到,均平如一,
三冗两积
庆历新政
1043年范仲淹 以整顿吏治为中心, 触犯官僚贵族利益夭折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探究一、感其志
1. 忧国忧民 2. 锐意改革 3. 坚定执着
材料4.
天变不足畏, 人言不足恤, 祖宗之法不足守。 ——《宋史·王安石列传》
问题三:王安石是个怎样的人?
探究二、赞其才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不抑兼并”导致权贵私家势力恶性膨胀,而“抑兼并 ”又导致朝廷“汲取能力”恶性扩张,于是朝廷轮番用 药,在交替循环中陷入“管死放乱”的怪圈,直至危机 日重而终于崩溃。……因为“权力统治财产”的封建经 济不可能讲“过程的公正”,无论专制朝廷的“公权力 ”还是贵家势要的“私权力”都既不讲规则公平更不讲 起点公平,于是国家的“自由放任”会放出无数土皇帝 与土围子,却放不出一个中产阶级,而国家的经济统制 也只会“与民争利”,却统不出个理性调控机制。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精品课件: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25
二、比较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
梭伦改革
时代背 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时期,改革废除 奴隶制度的上升时期,其改
本 节 内 容 结 束 景不同 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确立起封建制度 革加强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性质 一场新兴地主阶级为发展封建经济而进行 一次奴隶主阶级的缓和社会
不同 不 同 特点 之 不同 处
二、学习延伸 争鸣:谈谈你对青苗法的看法。 提示 主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评述。青苗法的实施既限制了高利贷者对农 民的盘剥,同时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附:本册总结
附:本册知识点总结
一、雅典工商业的发展与梭伦改革、民主政治的关系
雅典工商业的发展推动了梭伦改革、民主政治的建立,反过来,梭伦改革、民主政 治的建立又促进了雅典工商业的发展。具体表现如下:
④市易法:在东京设置__市__易__务___,收购__滞__销__货__物___,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⑤方田均 税法:政 府重新 __丈__量__土__地___,核实每 户占有土 地的数量 , 按照 __土__地__多__少___和肥瘠收取赋税,__官__僚___、_地___主__也不例外。 ⑥均输法:政府要求东南六路的_发__运__使__,依照“__徙__贵__就__贱__,__用__近__易__远____”
(3)梭伦改革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而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又反过来进一步推动
21
雅典工商业的发展。
二、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
1.积极方面
(1)梭伦改革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为雅典实行民主政治奠定了经济
基础。
本节内容结束
(2)梭伦改革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2.消极方面
(1)下层公民没有享有充分的参政议政的权利。
二、比较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
梭伦改革
时代背 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时期,改革废除 奴隶制度的上升时期,其改
本 节 内 容 结 束 景不同 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确立起封建制度 革加强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性质 一场新兴地主阶级为发展封建经济而进行 一次奴隶主阶级的缓和社会
不同 不 同 特点 之 不同 处
二、学习延伸 争鸣:谈谈你对青苗法的看法。 提示 主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评述。青苗法的实施既限制了高利贷者对农 民的盘剥,同时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附:本册总结
附:本册知识点总结
一、雅典工商业的发展与梭伦改革、民主政治的关系
雅典工商业的发展推动了梭伦改革、民主政治的建立,反过来,梭伦改革、民主政 治的建立又促进了雅典工商业的发展。具体表现如下:
④市易法:在东京设置__市__易__务___,收购__滞__销__货__物___,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⑤方田均 税法:政 府重新 __丈__量__土__地___,核实每 户占有土 地的数量 , 按照 __土__地__多__少___和肥瘠收取赋税,__官__僚___、_地___主__也不例外。 ⑥均输法:政府要求东南六路的_发__运__使__,依照“__徙__贵__就__贱__,__用__近__易__远____”
(3)梭伦改革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而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又反过来进一步推动
21
雅典工商业的发展。
二、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
1.积极方面
(1)梭伦改革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为雅典实行民主政治奠定了经济
基础。
本节内容结束
(2)梭伦改革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2.消极方面
(1)下层公民没有享有充分的参政议政的权利。
历史:4.2《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课件1(人教版选修一)(2)

④有些政策违背客观经济规律
可见,王安石变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当时的社会 问题。 (如:财政危机、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等)
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1、进步性: ①变法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 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②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百钱可得酒斗许, 虽非社日长闻鼓。
这些变化与王安石变法的哪些措施有关,为什么? 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和农田水利法。
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农民积极性,发展生产
巩固基础,突破难点
“民不加赋而国用足”是王安石的理财思想, 试结合变法的内容分析这一思想 1、哪些措施有利于增加政府的收入? 有利于增加国家 青苗法、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增加了 政府的收入; 开源 的财政收入,有 2、哪些措施有利于节约政府的开支? 利于改善“积 节流 均输法节省了货款和转运费用 3、哪些措施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 贫”。 发展生产? 农田水利法,改善了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有 利于提高农产量。 发展生产
结论:
王安石的富国之法主要调整了封 建国家、地主和农民的关系。
1、王安石变法所触及的主要矛盾是: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B、封建国家和大地主阶级的矛盾 C、政治制度和宗教思想的矛盾 D、官僚地主和中小地主的矛盾
三、强兵之法
目的 措施 具体内容
编定保甲,平时维持治安,战 时从军;
连坐法(监督检举) 百姓养马,可减赋税,马死赔偿 以“将”为军队编制单位,设 正将一名,专管训练(改变了 以往“兵将分离”) 高武器质量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高中历史选修1《x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506人教PPT课件

作用:政治上,加强对人民控制,防范农民的反抗和民心涣散; 军事上,寓兵于民,节省军费,确保兵源和提高战斗力.
②保马法:官马由农户保养 作用:减少了政府支出
③将兵法:设“将”为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由固定将官带军队 作用: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④设军器监:设置军器监,监督制造兵器
作用:提高了武器的产量和质量
取士之法
目的 关注人 才的选 拔、培 养和使 用,为 变法造 舆论
王安石变法
措施 目 的
内容
作用
富国 之法
强兵 之法
取士 之法
改变积贫的局面, 青苗法、农田水利 有利于减轻人民 调整封建国家、地 法、免役法、市易 的负担,发展生 主和农民的关系, 法、方田均税法、 产,增加财政收
发展生产
均输法
入
为了改变积弱的局
选修一 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
乾安四中 吴学莹
王安石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 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 北宋杰出政治家、思想家、文 学家。在任地方官时了解民间 疾苦,体现他一定的 才干。仁 宗时他入朝主张变法,但未被 接受。直到年轻的宋神宗即位 后,才起用王安石为宰相,主 持变法革新。他是中国封建社 会惟一不愿让人抬、不坐轿的 宰相,拒奢华、拒纳妾的宰相, 也是惟一死后无任何遗产的宰 相。
A、青苗法
B、募役法
C、市易法
D、方田均税法
2、王安石变法中,引起藏匿土地、逃避赋税之 人最激烈反对的是:
A、均输法
B、市易法
C、方田均税法 D、青苗法
强兵之法
1.目的:
为了改变积弱的局面,巩固封建统治秩序和整顿加强军队
2.内容
①保甲法、连坐法:政府把农民编为保甲。农户十家一保 闲时练兵战时入军;互相监督、检举。
②保马法:官马由农户保养 作用:减少了政府支出
③将兵法:设“将”为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由固定将官带军队 作用: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④设军器监:设置军器监,监督制造兵器
作用:提高了武器的产量和质量
取士之法
目的 关注人 才的选 拔、培 养和使 用,为 变法造 舆论
王安石变法
措施 目 的
内容
作用
富国 之法
强兵 之法
取士 之法
改变积贫的局面, 青苗法、农田水利 有利于减轻人民 调整封建国家、地 法、免役法、市易 的负担,发展生 主和农民的关系, 法、方田均税法、 产,增加财政收
发展生产
均输法
入
为了改变积弱的局
选修一 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
乾安四中 吴学莹
王安石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 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 北宋杰出政治家、思想家、文 学家。在任地方官时了解民间 疾苦,体现他一定的 才干。仁 宗时他入朝主张变法,但未被 接受。直到年轻的宋神宗即位 后,才起用王安石为宰相,主 持变法革新。他是中国封建社 会惟一不愿让人抬、不坐轿的 宰相,拒奢华、拒纳妾的宰相, 也是惟一死后无任何遗产的宰 相。
A、青苗法
B、募役法
C、市易法
D、方田均税法
2、王安石变法中,引起藏匿土地、逃避赋税之 人最激烈反对的是:
A、均输法
B、市易法
C、方田均税法 D、青苗法
强兵之法
1.目的:
为了改变积弱的局面,巩固封建统治秩序和整顿加强军队
2.内容
①保甲法、连坐法:政府把农民编为保甲。农户十家一保 闲时练兵战时入军;互相监督、检举。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 第四单元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课件

——据《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
变法的初衷与实际效果之间产生巨大背离
材料五 《流民图》(北宋·郑侠)
探究三:后人怎样评价王安石变法
1.苏辙:王介甫(安石)小丈夫也,不忍贫民而深嫉富民,志 欲破富民以惠贫民,不知其不可也。……及其得志,专以此为 事,……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 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
起用王安石
宋 神 宗 : 1067—1085 年 在 位 , 曾 说:“天下弊事至多,不可不革。”即位后, 不治宫室,不事游幸,有恢复河朔、革除 弊政之志,用王安石行新法,励精图治。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 山。江西临川人。22岁中进士后长期在地方 任职,对百姓疾苦、社会弊病有较多了解,
第二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天变不足惧, 人言不足恤, 祖宗之法不足守。
知识回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 1.北宋不抑兼并,土地兼并严重,赋税繁重,阶级矛 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
• 2.民族矛盾激化,辽、西夏威胁; • 3.宋初强化君主专制集权,出现冗官、冗兵、冗费,
形成积贫积弱局面 (三冗两积);
——《汴京梦断》
理想二:妥善处理国家、地主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
探究一:王安石的变法理想
材料三 他的变法手段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 他更多的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 管理国家财政。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理想三:重视商品、货币与市场关系,用经济的办法管 理国家财政。
小结:王安石的变法理想
须要有坚定的信念; • 3.要注意用人,选拔德才兼备之人来推行改革; • 4.政策制定和实施要切实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
背景:都是为解决北宋中期严重社会危机,巩固统治而实行的。
变法的初衷与实际效果之间产生巨大背离
材料五 《流民图》(北宋·郑侠)
探究三:后人怎样评价王安石变法
1.苏辙:王介甫(安石)小丈夫也,不忍贫民而深嫉富民,志 欲破富民以惠贫民,不知其不可也。……及其得志,专以此为 事,……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 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
起用王安石
宋 神 宗 : 1067—1085 年 在 位 , 曾 说:“天下弊事至多,不可不革。”即位后, 不治宫室,不事游幸,有恢复河朔、革除 弊政之志,用王安石行新法,励精图治。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 山。江西临川人。22岁中进士后长期在地方 任职,对百姓疾苦、社会弊病有较多了解,
第二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天变不足惧, 人言不足恤, 祖宗之法不足守。
知识回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 1.北宋不抑兼并,土地兼并严重,赋税繁重,阶级矛 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
• 2.民族矛盾激化,辽、西夏威胁; • 3.宋初强化君主专制集权,出现冗官、冗兵、冗费,
形成积贫积弱局面 (三冗两积);
——《汴京梦断》
理想二:妥善处理国家、地主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
探究一:王安石的变法理想
材料三 他的变法手段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 他更多的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 管理国家财政。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理想三:重视商品、货币与市场关系,用经济的办法管 理国家财政。
小结:王安石的变法理想
须要有坚定的信念; • 3.要注意用人,选拔德才兼备之人来推行改革; • 4.政策制定和实施要切实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
背景:都是为解决北宋中期严重社会危机,巩固统治而实行的。
高中历史选修1《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第1课 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431人教PPT课件

4.公元997年,宋廷税收2200多万缗,收支相抵
还余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高达
11000多万缗,收支却亏了1500多万缗,“民贫乏
食”而反,造成这种政治危机的根源是 (D )
A.经济衰退
B.起义频繁
C.兵力不足
D.吏治腐败
谢 谢 观 看!
• 猜猜看宴会上发生了什么事?
• 朝庭如何安置其曾祖父及同僚? 由此产生什么社会后果?
一(军事篇) : 1025年 生5岁 X月X日 • 时匪患四起,“一年多如一年,一伙强
如一伙”,生曾祖父还乡后,曾在日记中记载
流民之惨状,云:“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
立锥之地,焉得不反! ”
2.农民何以变成流民? 匪患何以屡禁不绝?
此圣旨是真 是假?为什 么?
4.一日,契丹突犯边境,烧杀抢掠,事急矣。其祖父能否急速 率军抗击?为什么?
朝廷下诏大 量扩军,某 生父亲自幼 习武,素有 谋略,遂投 军报国。
• 5 朝廷为什么要大量征兵? • 军队数量激增,导致什么社会后果?
三(制度篇) : 1044年 生24岁 X月X日
材料: 生初入朝,任职三司.担任户部使的副手.当
一(军事篇) : 1025年 生5岁 X月X日
材料: 生祖父为统 兵大将,在剿匪 中大获全胜。帝 大喜,下诏嘉奖。
一(军事篇) : 1025年 生5岁 X月X日
:
, ,
钦
驻 玉 门永
常 统 十常
有 功 赐
关万封
将镇
因 某 人 平 叛
皇 帝 诏 曰
奉 天 承 运
此 士远
。
永
将 军
• 3.猜猜看,
第1课 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
高中历史选修1《x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1679人教PPT课件

作用
保甲法 政府把农民编为保 甲。农户十家一保 ,闲时练兵战时入 军。
保马法 官马由农户保养
将兵法 设“将”为军队编 制的基本单位,由 固定将官带军队
设军器 兵之法
措施 内 容
作用
保甲法 政府把农民编为保 既加强了对人民的控
甲。农户十家一保 制,又增强了抵御辽
,闲时练兵战时入 和西夏进攻的能力,
上述情况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宋朝中期的“积弱” 局面,士兵素质低下,战斗 力不强。
北宋政府奉行养兵政策,士兵多但良莠不齐;集中 军权、更戍法直接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将不识兵、兵 无常将、将帅指挥受制太多,其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 挥。士兵经常换防,缺乏训练,素质低下。
2.强兵之法
措施 内 容
农田水利法 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市易法
设市易务,收滞销货, 短缺时卖出,以稳定市场。 [来源:
方田均税法
核实土地,按多少、好 坏收税。
均输法
政府采购物资,实行就 近采购等原则。
措施 青苗法
内容
影响
政府在青黄不接时向农 使农民免受兼并势力高利贷盘剥,缓和了
民提供低息贷借(钱或粮 阶级矛盾,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但强
青1、苗哪法些、措募施役有有法利、利于市于增易加法增政、加府方的田国收均家入税?法增加了
政府的收入;的财政收入,有
开源
均2、输哪法些节措省施了有货利利款于于和节转改约运政善费府用“的开积支?节流
3发、展哪生些产措?施有利于贫改善”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
农田水利法,改善了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有
利于提高农产量。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高中历史选修1《x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1695人教PPT课件

美国副总统为什么对王安石这么感兴趣呢?原来,在 20世纪30年 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政府为了挽救国 家经济,曾经借鉴过王安石当年的改革措施。
返回
1930年,正值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时任农业 部长的华莱士仿照王安石的青苗法,在美国建立常平 仓 (中国古代储粮备荒,平抑粮价的政府粮仓), 一方面实施农业贷款,一方面收购多余物资和粮食食 品,免费分发给城市人民。不但解决了救荒问题,还 保证了粮食物资价格的稳定,为美国渡过经济大萧条 起到了重要作用。
1.北宋中期三冗二积造成严重社会危机 2.改革条件:
①范仲淹“庆历新政”失败为王安石变法提供了经验教训 ②王安石丰富的从政经验及“三不足”的变法精神影响 ③宋神宗的政治雄心及对变法的支持
返回
2.北宋中期出现了严重社会危机。其根源有
()
①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②不抑兼并的政策
③重武轻文,地方割据严重
返回
④市易法:政府在东京设置 市易务 ,出钱收购滞销货物, 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⑤方田均税法: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核实每户占有土地的 数量,按照土地的多少和 肥瘠 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 外。
⑥均输法:政府要求东南六路的发运使,依照“ 徙贵就贱, 用近易远 ” 的原则采购物资。
返回
• 在王朝时代,地方上每年都要向中央运送财物, 以供国家必要之需,这就是所谓“输”.输送的品种 和数量,当然也都有一定之规.这就有弊病.比如同 一个地方,有时年成好,有时不好;同一种东西,有 的地方贵,有的地方不贵.这原本是很正常的.但如 果按照老办法,则不管丰年灾年,价贵价贱,输送的 品种和数量都不准改变,当然并不合理.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 号半山,临川人(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西抚 州),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 学家。 “变革天下之弊法”
返回
1930年,正值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时任农业 部长的华莱士仿照王安石的青苗法,在美国建立常平 仓 (中国古代储粮备荒,平抑粮价的政府粮仓), 一方面实施农业贷款,一方面收购多余物资和粮食食 品,免费分发给城市人民。不但解决了救荒问题,还 保证了粮食物资价格的稳定,为美国渡过经济大萧条 起到了重要作用。
1.北宋中期三冗二积造成严重社会危机 2.改革条件:
①范仲淹“庆历新政”失败为王安石变法提供了经验教训 ②王安石丰富的从政经验及“三不足”的变法精神影响 ③宋神宗的政治雄心及对变法的支持
返回
2.北宋中期出现了严重社会危机。其根源有
()
①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②不抑兼并的政策
③重武轻文,地方割据严重
返回
④市易法:政府在东京设置 市易务 ,出钱收购滞销货物, 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⑤方田均税法: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核实每户占有土地的 数量,按照土地的多少和 肥瘠 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 外。
⑥均输法:政府要求东南六路的发运使,依照“ 徙贵就贱, 用近易远 ” 的原则采购物资。
返回
• 在王朝时代,地方上每年都要向中央运送财物, 以供国家必要之需,这就是所谓“输”.输送的品种 和数量,当然也都有一定之规.这就有弊病.比如同 一个地方,有时年成好,有时不好;同一种东西,有 的地方贵,有的地方不贵.这原本是很正常的.但如 果按照老办法,则不管丰年灾年,价贵价贱,输送的 品种和数量都不准改变,当然并不合理.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 号半山,临川人(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西抚 州),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 学家。 “变革天下之弊法”
高中历史选修1精品课件1: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典例分析
王安石变法在当时以及后来都是反对者有之,赞同者有之。 图中说话者最有可能是( )
A.宋仁宗 B.宋神宗 C.范仲淹 D.司马光
题目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对历史事件的掌握能力。 解题指导:从图中服饰来看,说话者应当是北宋皇帝, 从图中文字来看,该皇帝支持变法。宋仁宗并不支 持王安石变法,王安石是在宋神宗的支持下进行变 法的,故选B项。 答案:B
知识点二
富国之法
1.目的:改变积贫的局面,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 的关系,发展生产。 2.内容 (1)青苗法:政府在青黄不接时向农民提供低息借贷,这 样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 (2) 农田水利法 :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工程。
(3)免役法(募役法):政府征收免役钱,雇人服役(官僚、
地主也要出钱)。 (4)市易法:设 市易务、收购滞销货物,短缺时卖出以稳 定市场。 (5) 方田均税法 :核实土地,按田亩多少、好坏征税。 (6) 均输法:政府采购物资,实行就近采购的原则。
3.据载,商人刘乾随叔父在汴京经商致富,成为有名的大
商人,但王安石变法却使他的收入直线下降。在王安石
变法的措施中,对他打击最大的是( )
A.均输法、市易法
B.保甲法、农田水利法
C.方田均税法、免役法
D.青苗法、免役法
解析:均输法防止了大商人和官僚勾结囤积居奇,控制市
场;市易法限制了豪商大贾们控制和操纵市场,这两项措
施使大商人遭受了沉重打击。
答案:A
4.王安石设想其变法的理财方针是“民不加赋而国用 饶”,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有( ) ①清查逃避土地税的“隐田” ②向享有特权的官僚和 地主征收免役钱 ③农户出资兴修水利 ④向农民贷款, 收取较低的利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高二历史课件: 第四单元 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人教版选修1)(24页)

农: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商:市易法、均输法。
返回
返回
返回
一、为什么将青苗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 等称为“富国”之法? (1)青苗法的实施,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2)免役法实施,政府向不服役的官僚、地主收取免役钱,增
加了政府的收入。 (3)市易法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也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返回
材料二
王安石不应算做是中小地主的政治代表,使用大、中、
小地主代表以及革新派、守旧派等概念,都不能确切地反映当时 的客观史实,应该分为官户、乡村上户和坊郭上户(北宋文献中的 概念)三个阶层。从出身看,变法派与反变法派分子同属官户……
客观上,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农民负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三冗”
问题,但从流通领域进行了利益分配,将权力收归中央,阻碍了 商品经济的发展,应予基本否定。 ——《王安石变法简论》
返回
返回
二、变法的主要内容
1.富国之法
(1)目的:改变 发展生产。 局面,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 积贫 关系, 农民
(2)内容:
①青苗法:每年春夏两季青黄不接时,政府 收获后还本付息。 和兴修水利工程。 开垦荒地 ③免役法:又称 。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按 募役法 贫富等第收取 ,雇人服役。 免役钱
用近易远
返回
2.强兵之法 (1)目的:改变积弱局面,巩固 封建统治 秩序。
(2)内容:
①保甲法:把农民编为 ,闲时练兵,战时作战。 保甲
②保马法:百姓自愿申请养官马,可减免部分赋税。 ③将兵法:设“将”为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每将置 正将 ④设军器监:监督制造 一人专管训练。
,提高武器质量。 兵器
返回
高中历史选修1《x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499人教PPT课件

作用
改革科举 整顿太学 惟才用人
改革考试内容和形式, 要求考生联系实际。
重编教科书,太学生中 的优异者可免试做官, 开设新学科
择优录用,打破按资升 迁成规,克服 “恩荫” 弊病
发展了教育, 使有真才实 学的新进之 士取代了反 对改革的旧 官。
看图读史
宋代士人迷恋 科举,有谚语道: “做官做不到宰相, 考试考不中状元, 白做了。”
图左:正在假 寐的考生做了一个 考取状元的白日梦;
图右:考场有 人看守,每位考生 被隔开。
总结: 王安石变法
内容
具体措施
作用
富国之法 强兵之法
青苗法、募役法、农田
水利法、均输法、市易法、 一定程度上
方田均税法
改善了北宋积
贫积弱的局面,
保甲法、保马法、 将兵法、设军器监
使北宋的国力 得到增强。
取士之法
二、王安石变法内容
探究问题:
王安石变法主要在哪几个方面进行? 其推行变10新6法9年法的,。核宋变心神法内宗主容任要是命围王绕什安富么石国?为之宰法相、,强开兵始之 法、变取法士的之具法体三措个施方有面进哪行些,?核在心变内法容措是施富
国强兵。
中引起最大争议的是什么?
富国之法 以理财起下激为列烈主措 的,施 争民中 议不哪 呢加些 ?会赋引而国用足
改革科举、整顿太学、 惟才用人
一、起用王安石
宋神宗(1048—1085)
宋神宗为什么要起 用王安石?
宋神宗起用王安石
1068年,宋神宗即位。宋神宗希望改变积 贫积弱的局面,克服统治危机。王安石提出 的变法主张和设想得到宋神宗的赞同,于是 决定起用王安石。
王安石提出 “三不足” :
天变不足畏, 祖宗不足法, 人言不足恤。
高中历史选修1《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第1课 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434人教PPT课件

已高达11000多万缗,收支却亏了1500多万
缗,“民贫乏食”而反,造成这种政治危机
D 的根源是 (
)
A.经济衰退
B.起义频繁
C.兵力不足
D.吏治腐败
2.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者田连阡陌, 为国家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 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表明北宋政
府(C ) A.采取抑制土地兼并、重农抑商的政策 B.减轻农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 C.纵容土地兼并以便筹集军费 D.力图搜刮百姓充实国库
王 提示一:郭沫若称他是一位伟大的政安治家,在中国 历史上很难找到和他比配的人。 石
提示二:有人称他是“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 提示三:他是中国封建社会惟一不愿让人抬、不坐轿 的宰相,拒奢华、拒纳妾的宰相。 提示四: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诗句“春风又绿江 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作者。
请根据上述提示指出“他”是谁?
2、军事上高级将领受制太多,缺乏临机决断权, 导致军队的战斗力下降
3、地方上财政困难,物质基础薄弱
积弱原因:
北宋集中军权,将统兵权与调兵 权分离,兵不识将,将不识兵, 造成战斗力低下,导致在与西夏、 辽的战争中败多胜少。 积贫原因:
冗官、冗兵、冗费 。
北宋愁眉不展的君主
宋仁宗赵祯(1010年5月12日- 1063年4月30日),对下属宽厚 以待,让百姓休养生息,史家把 仁宗在位及亲政治理国家的时期 概括为“仁宗盛治”。
北宋的统治
太祖
960-976
太宗
976-997
神宗
1068-1085
英宗
1063-1067
真宗
997-1022
仁宗
1022-1063
哲宗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课件

青苗法的目的是抑制民间 的高利贷行为,保护农民 免受高利贷的剥削。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通过青苗法的实施,政府 可以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 以支持各项改革措施的推 行。
促进农业发展
青苗法的实施有助于提高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 农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 高。
青苗法的内容
青苗贷款的发放
贷款利息的规定
青苗法规定,每年分春秋两季,由政府向 农民提供低息贷款,用于购买耕牛、种子 、农具等农业生产所需物品。
消极影响
给百姓带来了负担,部分百姓因为无法承受压力而逃亡,同 时保马法的实施也存在着一些管理问题。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将原来由农民负担的 差役负担转嫁给地主 阶级。
募役与将兵法的影响
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提高了军队 的战斗力。
加强了国家的统一管理,提高了国家 的治理能力。
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改善了农民的生 产和生活条件。
07 保甲法与保马法
保甲法的目的与内容
目的
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增强国家的军事 力量,同时节省开支。
通过实施均输法,国家直 接参与重要物资的流通, 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稳定市场物价
均输法有效地稳定了市场 物价,减少了因商人垄断 导致的物价波动,有利于 百姓的生活稳定。
促进商品流通
均输法的实施促进了商品 的流通,使得物资能够更 加快速、便捷地运送到需 要的地方。
03 青苗法
青苗法的目的
抑制高利贷
保障军队供应
均输法确保了边疆地区军队所需 的物资供应,增强了国家的国防 能力。
均输法的内容
国家直接购买和运输物资
均输法规定由国家直接购买和运输重要物资,如粮食、布匹等,以降低成本。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通过青苗法的实施,政府 可以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 以支持各项改革措施的推 行。
促进农业发展
青苗法的实施有助于提高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 农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 高。
青苗法的内容
青苗贷款的发放
贷款利息的规定
青苗法规定,每年分春秋两季,由政府向 农民提供低息贷款,用于购买耕牛、种子 、农具等农业生产所需物品。
消极影响
给百姓带来了负担,部分百姓因为无法承受压力而逃亡,同 时保马法的实施也存在着一些管理问题。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将原来由农民负担的 差役负担转嫁给地主 阶级。
募役与将兵法的影响
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提高了军队 的战斗力。
加强了国家的统一管理,提高了国家 的治理能力。
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改善了农民的生 产和生活条件。
07 保甲法与保马法
保甲法的目的与内容
目的
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增强国家的军事 力量,同时节省开支。
通过实施均输法,国家直 接参与重要物资的流通, 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稳定市场物价
均输法有效地稳定了市场 物价,减少了因商人垄断 导致的物价波动,有利于 百姓的生活稳定。
促进商品流通
均输法的实施促进了商品 的流通,使得物资能够更 加快速、便捷地运送到需 要的地方。
03 青苗法
青苗法的目的
抑制高利贷
保障军队供应
均输法确保了边疆地区军队所需 的物资供应,增强了国家的国防 能力。
均输法的内容
国家直接购买和运输物资
均输法规定由国家直接购买和运输重要物资,如粮食、布匹等,以降低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巩固基础,突破难点
王安石变法的哪些措施有利于提高军队战斗力?
为什么?
将兵法、保马法、置军器监等。
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有利于改善积弱局面。
(三) 取士之法
1.目的:为变法培养、选拔人才,制造舆论 2.内容 ①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明经诸科,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 经义考试 :以儒家经典中的文句为题,由应试 论;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 恩泽子弟,庠序不教之以道艺,官司不考问其才能, 者围绕此文句展开议论,阐发义理 . 父兄不保任其行义,而朝廷辄以官予之,而任之以事。 策论考试:以发表政治见解的时务策论作为考 试的主要内容 ,要求考生就一些政治问题展开 ②整顿太学:重新编纂教科书,成绩优异者不经科考可直接为官。 ——王安石 设置武学、医学、律学等专门学校,培养专门人才。 论述,即论证某项国家政策或对策的可行性与 合理性,侧重于考查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选官制度改革:贯彻惟才用人的原则 科举改革目的 :选拔一些通经致用的人才,为 作用: 武学习武图 变法服务。
巩固基础,突破难点
“民不加赋而国用足”是王安石的理财思想, 试结合变法的内容分析这一思想 1、哪些措施有利于增加政府的收入? 青苗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
2、哪些措施有利于节约政府的开支? 均输法 节省了货款和转运费用 节流 3、哪些措施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 发展生产? 农田水利法,改善了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有 利于提高农产量。 发展生产 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有利于改善“积贫”。
的负担. 从上述材料看 ,青苗法在大规模实施过程中出现 ②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了哪些问题? 作用:耕地面积增加,水利工程修建保证了灌溉,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政府税收增加。
③免役法(募役法):政府征收免役钱,雇人服役(官
僚、地主也要出钱)
内 容
作用:出钱代役保证农民生产时间,有利于发展农业 生产,并增加政府收入 局限:农民负担依然沉重 ④方田均税法:核实土地,按多少、好坏收税 作用:一定程度抑制兼并, 增加了政府收入;部分减轻农 民赋税负担。
开源
结论:
王安石的富国之法主要调整了封 建国家、地主和农民的关系。
王安石变法所触及的主要矛盾是: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B、封建国家和大地主阶级的矛盾 C、政治制度和宗教思想的矛盾 D、官僚地主和中小地主的矛盾
(二)强兵之法
1.目的:
为了改变积弱的局面,巩固封建统治秩序和整顿加强军队
总评: 积弱局面 城附近的一位官员向皇帝汇报说在 他的治理下,地方治安大有好转, “盗贼比之昔时,十减七八。”
王安石变法的内容中哪些措施有利于巩固基 层封建统治秩序
A、保甲法和连坐法 C、均输法和市易法 B、保马法和将兵法 D、改革科举和整顿太学
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富国强兵
1.理财(富国)措施
青 苗 法
①
②
③
农 田 水 利 法
⑤
免 役 法
方 田 均 税 法
④
市 易 法
⑥
均 输 法
(一)富国之法
理财(富国)措施
1.目的: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关系,发 …… 不法书吏乘机作手脚,贪官污吏 展生产 改变积贫的局面
又层层盘剥。变法规定的二分利息,结果 ①青苗法 :政府在青黄不接时向农民提供低息贷借(钱或 涨至 35倍,农民宁愿避开官府,“哀求于 粮食) 富家大族,增息而取之”。官吏又采取一 A. 作用: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一定程度上缓和 刀切的贷钱措施,下指标,硬摊派,实行 阶级矛盾;同时增加政府收入. 2.内容 权力寻租,以至农民谈贷色变。 B. 局限:地方官员强制借贷,利息较高,对农民仍是沉重
积贫局面的形成
边疆危机
经济危机 ——改革的必要性
改革是解决社会危机的有效途径
二忧(忧愤):庆历新政失败
◆庆历新政失败说明了改革具有艰巨性和 复杂性,不可能一帆风顺 ◆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提供了经验教训
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
主要内容
一、变法背景、目的及条件——
1.三冗二积造成北宋中期三大社会危机
反对 ----限制了大地主大商人的剥削,改革必然会 遭到他们的反对
创设情境:
王安石变法给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变化…… 木兰陂 麦行千里不见土,
连山没云皆种黍。
百钱可得酒斗许, 虽非社日长闻鼓。 这些变化与王安石变法的哪些措施有关,为什么? 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和农田水利法。
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农民积极性,发展生产
2.内容
①保甲法、连坐法:政府把农民编为保甲。农户十家一保 闲时练兵战时入军;互相监督、检举。 目的(作用):A.加强对人民控制,防范和镇压农民起义。 B.寓兵于民,节省军费,确保兵源和提高战斗力。 ②保马法:官马由农户保养 作用:减少了政府支出
③将兵法:设“将”为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由固定将官带军队 作用: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④设军器监:设置军器监,监督制造兵器 作用:提高了武器的产量和质量
⑤市易法:设市易务,收滞销货,短缺时卖出,以稳 定市场
作用: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⑥均输法:政府采购物资,实行就近采购等原则
作用:节省了货款和转运费,减轻了纳税户额外的负担, 还限制了富商大贾对市场的操纵和对民众的盘剥
“一定程度改变积贫局面。
创设情境:
假如你是个有大量土地并从事经商的大地主…… 王安石变法的哪些内容与你的利益有直接关系? 你对改革是什么态度?为什么? 青苗法、农田水利法、 免役法、市易法、方田 均税法、均输法等
复习回顾
岳阳楼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 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 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引自范仲淹《岳阳楼记》著于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
◆范仲淹“忧”什么?
一忧(忧虑):社会危机的严重
阶级矛盾激化
政治危机
积弱局面的形成
①财政危机; ②政治危机; ③边患危机。
2.改革条件:
①范仲淹“庆历新政”失败为王安石变法提供了经验教训
③宋神宗起用王安石
宋神宗
3.改革目的:克服封建统治危机,巩固统治,富国强兵。
“变革天下之弊法” ——王安石《言事书》
“天变不足畏,祖宗之法 不足守,人言不足恤。” ——王安石
二、变法的内容—— 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