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油MSDS

合集下载

洗油——精选推荐

洗油——精选推荐

包装方法: 小开口钢桶;薄钢板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花格箱。
储运注意事项:铁路槽车或汽车槽车装运,系危险品,需按规定办理运输。
侵入途径:食入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时,可有头昏、头痛 、呕吐、乏力甚至昏迷。病程中尚可出
现精神症状,步态不稳,昏迷过程久者,醒后可有运动性失语及偏瘫。长期接触
天然气者可出现神经衰弱综合征。
2.2.2 洗油
洗油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见表 2-2-2
洗油是煤焦油精馏过程中的重要馏份之一,约占煤焦油的 6.5-
10%,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富含喹啉、异喹啉、吲哚、α -甲基萘、
β -甲基萘、联苯、二甲基萘、苊、氧芴和芴等宝贵的有机化工原料。
其主要特性见表 2-2-2
表 2-2-2 洗油性质及危险特性识别表
名称 分子式
理化 性质
燃烧爆 炸危险

包装与 储运 毒性及 健康危 害
洗油
危险货物编号
32199
成 分:甲基萘,二甲基萘,甲酚,高沸点酚,重质吡啶碱和喹啉等。
外观与煤气中洗苯或萘。作为分离提取联苯、甲基萘、
苊、芴、氧芴等产品的原料,以吸收粗苯用。此外还用于配制防腐油,生产喹啉、
急救 食入:催吐,就医。
防护 措施
泄漏 处置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佩戴供气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 防 护 服:穿工作服。 手 防 护:必要时戴防护手套。 其 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切断火源。应急处理 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合理通风,禁止泄漏物进入受限制的空间 (如下水道等),以避免发生爆炸。
吲哚、扩散剂、减水剂等,也是工业设备及机械设备的清洗剂。

洗油 理化特性表MSDS

洗油 理化特性表MSDS
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燃爆危害:易燃,其蒸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有燃烧爆炸危险。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应急处理
戴好防毒面具与手套。切断一切火源。用砂土吸收,倒至空旷地方任其蒸发或掩埋。大面积泄漏周围应设雾状水幕抑爆。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不超过5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保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防毒口防护:一般不需要防护,高浓度接触时戴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相应的工作服。
手防护:必要时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前避免饮用酒精性饮料。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实行就业前和定期体检。
洗油理化特性表MSDS
标识
洗油;洗涤油;吸苯油
危规号:32199
英文名:Washiong oil
分子式:
分子量:

高效油污清洗剂 POETAA860 MSDS说明书

高效油污清洗剂 POETAA860 MSDS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化学品名称:高效油污清洗剂POETAA860企业名称:江西颇尔特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昌南园五路 82号邮编:330000 电话:*************国家化学事故应急咨询电话:*************(24小时)填写单位:江西颇尔特高新技术有限公司2022版高效油污清洗剂一化学品及企业标识中文名:高效油污清洗剂 POETAA860产品类型:水剂糊狀物二、成分/组成信息化学品名称化学文摘登记号浓度或浓度范围 (% w/w)(CAS No.)珍珠岩 93763-70-3 >= 1 -< 10乙氧基化异十三醇 69011-36-5 >= 2.5 -< 10D-吡喃型葡萄糖,低聚物苷类 (C8-10) 68515-73-1 >= 1 -< 2.5C14-17-烷基磺酸钠97489-15-1 >= 1 -< 2.5吡喃型葡萄糖,低聚的 C10-16苷 110615-47-9 >= 1 -< 2.5二氧化钛13463-67-7 >= 0.1 -< 1三、危险性概述皮肤腐蚀/刺激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急性(短期)水生危害四、急救措施一般的建议:出事故或感觉不适时,立即就医。

在症状持续或有担心,就医。

吸入: 如吸入,移至新鲜空气处。

如有症状,就医。

皮肤接触:如接触,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皮肤。

脱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

重新使用前要清洗衣服。

重新使用前彻底清洗鞋。

眼睛接触:如不慎接触,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眼睛至少15分钟。

佩戴隐形眼镜者,如方便,取下镜片。

食入: 如吞咽:不要引吐。

如有症状,就医。

用水彻底漱口。

最重要的症状和健康影响:造成轻微皮肤刺激。

造成严重眼损伤。

五、消防措施灭火方法及灭火剂:不适用,不会燃烧。

不合适的灭火剂:不适用,不会燃烧。

六、泄漏应急处理如能确保安全,可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洗油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表

洗油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表
肝、肾损伤。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脸,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尽快彻底洗胃,就医。


检测方法:气象色谱法;变色酸分光光度法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
结束。处理火灾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上。
毒性
接触限值中国未指定标准LD50:无资料LC50:无资料
健康
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人有刺激性和毒性,腐蚀性强,溅入眼睛内能引起结膜灼伤,甚至角膜坏死,
皮肤接触灼伤,有毒,口服则致肠道胃道灼伤,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或出现黄痘、
限制性空间。小量泄露:用沙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露:构筑围堤或挖坑
放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汽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处置。
储存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
灯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露应急处理
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
器材及泄露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露天贮罐夏季要有降温措施。
包装类别:053
操作
注意
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

洗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洗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河北东旭化工有限公司洗油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洗油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洗涤油吸苯油化学品英文名称:coal tar企业名称:河北东旭化工有限公司地址:定州市龙泉街邮编:073000电子邮件地址:*********************传真号码:86-0312-*******企业应急电话:86-0312-*******技术说明书编码:003生效日期:2011年11月15日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化学品名称:洗油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无资料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类别:侵入途径:吸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作用于皮肤,引起皮炎、痤疮、毛囊炎、光毒性皮炎、中毒性黑皮病、疣赘及癌肿。

可引起鼻中隔损伤。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为致癌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尽快彻底洗胃。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灭火注意事项: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沸溅。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洗油-最新国标

洗油-最新国标

洗油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洗油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

本文件适用于分馏高温煤焦油所得,可用于吸收焦炉煤气中苯及其同系物的洗油、或洗油加工原料,或调配焦化重油、泥炮油、炭黑油等产品的重质油份,或调整煤沥青软化点用油。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9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T1999焦化油类产品取样方法GB/T2281焦化油类产品密度测定方法GB/T2288焦化产品水分测定方法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9977焦化产品术语GB/T18255焦化粘油类产品馏程的测定GB/T18589焦化产品蒸馏试验的气压补正方法GB/T24206洗油15℃结晶物的测定方法GB/T24207洗油酚含量的测定方法GB/T24208洗油萘含量的测定方法GB/T24209洗油黏度的测定方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洗油washing oil指分馏高温煤焦油230℃~300℃所得的馏出物。

[来源:GB/T9977—2008,定义3.1.17,有修改]4技术要求4.1洗油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指标名称指标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合格品密度(20℃),g/cm3 1.03~1.06 1.03~1.06 1.03~1.06 1.03~1.10馏程(大气压101.3kPa)230℃前馏出量(体积分数),%不大于270℃前馏出量(体积分数),%不小于300℃前馏出量(体积分数),%不小于370903—903—903—60萘含量(质量分数),%不大于1015——1表1(续)指标名称指标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合格品酚含量(体积分数),%不大于0.50.5——水分含量(质量分数),%不大于 1.0 1.0 1.0 1.0黏度E50不大于 1.5--—15℃结晶物无无——4.2需方对质量指标另有要求时,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

洗油MSDS

洗油MSDS

洗油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洗油化学品英文名:washing oil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2-甲基萘20% 91-57-61-甲基萘10% 90-12-0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3.2类易燃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在空气中实际能达到的浓度,未产生急性中毒效应。

腹腔注射时,大鼠急性中毒征象为:软弱、共济失调、呼吸困难、体温下降。

动物慢性中毒时,见到发育缓慢、呼吸加速、耗氧量增大,高级神经活动及血液动力学障碍。

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有毒作用。

燃爆危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食入:饮水,禁止催吐。

如有不适感,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易燃。

燃烧时放出有毒的刺激性烟雾。

与强氧化剂如铬酸酐、氯酸盐和高锰酸钾等接触,能发生强烈反应,引起燃烧或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

灭火方法:用二氧化碳、雾状水、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行动: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消除所有点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毒面具,穿防毒服。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

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泄漏物,置于干净、干燥、盖子较松的容器中,将容器移离泄漏区。

大量泄漏:用水润湿,并筑堤收容。

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

去渍油MSDS

去渍油MSDS

生物指標
TWA
STEL
CEILING
BEI:工作結束時,尿
液中含有 5 毫克 2,5
正己烷 (n-Hexane)
50ppm(皮) (176 mg/ m3)
75ppm(皮) (264 mg/ m3)
-
己二酮 (2,5-hexanedione)
/每公克肌酸肝
(creatinine)
正庚烷 (n-Heptane)
特殊滅火程序: (1) 用水滅火是無效的,但可噴水以冷卻火場之容器,以防膨脹爆炸。 (2) 滅火人員須穿戴防護具,在上風處滅火。 (3) 停止溶劑的外洩與流動並覆上滅火劑,隔離外洩區所有的火源如果可能儘量移開儲存
容器,或用水冷卻災區附近之容器,注意噴水時不要太靠近。 (4) 溶劑液體會浮於水面上,可能傳播至遠處而將火勢蔓延開。 (5) 易與氧化劑劇烈反應。 (6) 儘量使用自動或固定式滅火設備滅火,人員避免進入災區。 (7) 若外洩區還未著火,以水霧分散蒸氣,並保護阻止外洩人員的安全,但不得以水霧直
正己烷:1.會造成噁心、嘔吐、腹部腫脹、頭痛、抑鬱。 2.若吸入肺中會造成嚴重的刺激或液體蓄積(化學性肺炎或肺水腫)。
正庚烷:1.食入會引起噁心、嘔吐、腹部腫脹、頭痛和抑鬱。 2.吞食的毒性低,除非液體吸入肺部。吸入為吞食或嘔吐時,該物質被吸入肺 部,會導致肺部刺激(化學性支氣管炎)、肺部組織受損(肺水腫)或死亡。
衛生措施:
(1)應使用合格之防護具﹐並每日檢查是否有破損﹐隨時更新。
(2)工作後儘速脫掉污染衣物,洗淨後才可穿戴或丟棄﹐且須告知清洗人員污染物之危害性。
(3)工作場所嚴禁抽煙或飲食。
(4)維持作業場所清潔。
九、物理及化學性質
外觀(物質狀態、顏色等):無色液體 氣味:特殊油味

周知卡洗油

周知卡洗油
周知卡洗油手表洗油洗油密度焦油洗油洗油残渣密度安全周知卡周知卡众所周知望周知众所周知英文
危 险 化 学 品 安 全 周 知 卡
名称 洗油 理化性质 对人体的危害 安全措施
外观气味:具有刺激 性气味,常温下为淡 黄色油 状液体. 比重: 1.03-1.06 平均分子量:170-180 溶解性:不溶于水, 溶于无水乙醇、乙醚 燃烧性:易燃 闪点: 小于61℃ 危险特性:蒸气与空 气易形成爆炸性混合 物,遇明火高热易引 起燃烧,遇明火燃烧 时放出有毒气体. 危险类别:第3.2类 中闪点易燃液体。
CN 32
急救电话: 火警: 调度: 院: 科:
厂 医 安全
安 全 标 志
安 全 周 知 卡
安全措施 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式过 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防渗透工作服. 其它: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保 持 良好的卫生习惯. 泄漏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 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接触,用砂土吸收,装于袋中移到安全场 所.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臵。 防火防爆措施 灭火: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防火防毒服.喷水冷却容 器,可能的话将容器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易燃液体 腐蚀品 有害品
侵入人体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 收。 健康危害:本品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 吸道有刺激性,在空气中实际能达到的 浓度,不产生中毒效应. 急救: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 及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 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 吸停止,立即进行 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的温水,催吐,就医.

洗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洗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无资料。
最小点火能(mJ)
无意义
溶解性:
微溶于水、溶于苯、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引燃温度(℃):
无意义
最大爆炸压力(Mpa):
无意义
主要用途:
用于从煤气中洗出苯或萘的吸收油。
第十部分 稳定性及化学活性
稳定性:
稳定。
禁配物
强氧化剂。
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避免接触的条件: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消防人员须有防爆掩蔽处操作。遇大火切勿轻易接近。用大量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灭火。禁止用砂土压盖。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泄露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露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露:用不燃性分期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露: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7
包装类别:
Ⅱ类包装
包装方法:
储罐、槽车。
运输注意事项:
公路运输应用危化品运输资质的车辆,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露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卤素、食用化学品等到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物质安全资料表-去渍油msds

物质安全资料表-去渍油msds
3.罐储时设备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桶储时应经常检查有否漏桶,如发现漏桶,要及时换桶;
4.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5.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1.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间内,仓温不宜超过30℃;
2.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闭;
3.要与氧化剂分仓间存放;
废弃物处置方法: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七.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
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2.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与强氧化剂接触。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前避免饮用酒精性饮料。工作后,淋浴更衣。进行就业前和定期体检。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九.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
熔点(℃):<-70
相对密度(水=1.20℃):0.61±0.01
物质安全资料表
一.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中文名称:去渍油
英文名称:HYC-120cleaning solvent
二.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去渍油
有害物成分
浓度
CAS No.
C4-C11低级烷烃混合物
100%
--
三.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中国计量出版社,2001;

180#航空洗涤汽油MSDS

180#航空洗涤汽油MSDS

180#航空洗涤汽油MSDS180#航空洗涤汽油中文名称: 航空洗涤汽油;180#英文名:Solvent oil No.180 溶剂油标主要成分:- 相对分子质量:- UN编号: - 识危规分类号: - CAS号:-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外观与性状:无色或浅黄色液体。

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苯、丙酮、氯熔点(?):- 仿多数有机溶剂。

理化馏程(?):40,180 相对密度(水,1):0.75性饱和蒸气压(kPa):- 相对密度(空气,1):- 质临界温度(?): - 引燃温度(?):350临界压力(MPa):- 闪点(?):28燃烧性:易燃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爆炸极限(,V/V):1.1~ 8.7燃禁忌物:强氧化剂。

与硝酸、浓硫酸、高猛酸钾、主要用途:主要用于精密机件的洗涤烧重铬酸盐等强氧化剂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导致燃用溶剂。

爆烧爆炸。

炸危危险特性:易燃,蒸气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高速险冲击、流动、激荡后可因产生静电火花放电引起燃烧爆炸。

蒸气比空气重,能性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和爆炸(闪爆)。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穿全身消防服,佩戴空气呼吸器,在上风向灭火。

喷水冷却燃烧罐和临近罐,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储罐若发生异常变化或发出异常声音,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急性中毒汽油蒸气吸入呼吸道后,轻度中毒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步态不稳、视力模糊、烦躁、哭笑无常、兴奋不安、轻度意识障碍等。

重度中毒出现中度或重度意识障碍、化学性肺炎、反射性呼吸停止。

汽油液体被吸入呼吸道后引毒起吸入性肺炎,出现剧烈咳嗽、胸痛、咯血、发热、呼吸困难、紫绀及肺部罗性音,X线检查肺部可见片状或致密团块阴影,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加。

如汽油液体进入消化道,表现为频繁呕吐,呕吐物除食物和汽油外可带新鲜血液,并伴有口腔、咽、胸骨后灼热感,腹痛、腹泻、肝脏肿大及压痛,血清ALT升高。

洗油成分

洗油成分

洗油成分洗油是煤焦油精馏过程中的重要馏份之一,通过蒸馏方法切取煤焦油各种馏分,230~300℃的馏分主要为洗油,约占煤焦油的6.5-10%,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富含喹啉、异喹啉、吲哚、α-甲基萘、β-甲基荼、联苯、二甲基荼、苊、氧芴和芴等宝贵的有机化工原料;目前通过毛细管气相色谱可分离出149个组分,利用色谱、质谱和光谱联用分析出洗油馏分存在60种含氮盐基,其中主要为喹啉及其同系物,吲哚及其同系物。

洗油馏分的酚类化合物中高级酚约占50%,如三甲基酚、α-萘酚、β-萘酚等。

此外在洗油馏分中还含有硫化物,如噻吩、硫醚、硫杂茚、甲基硫杂茚以及有机二硫化物。

洗油馏分的性质和组成与焦油蒸馏的切取制度有关,各组分含量波动很大见表2。

表1 洗油企业质量标准Q/HMAE001-1995:目前主要用于从焦炉煤气中洗苯或萘。

作为分离提取联苯、甲基萘、苊、芴、氧芴等产品的原料,以吸收粗苯用。

此外还用于配制防腐油,生产喹啉、吲哚、扩散剂、减水剂等。

洗油馏分是多组分恒沸系统,同时又是多组分共熔系统:吲哚和联苯,吲哚和苊,吲哚和沸点大于244.8℃的单甲基苯及沸点低于269.2℃的二甲基苯,2-甲基吲哚和沸点大于244.8℃的单甲基苯及沸点低于269.2℃的二甲基萘都可以组成恒沸系统。

洗油馏分中的低共熔混合物的熔点见表3.表2 洗油主要成分表表3 洗油中的主要低共熔物洗油用作吸收煤气中苯族烃的吸收剂,在循环使用过程中,逐渐叠合使其相对分子质量增大,粘度提高,吸收率降低。

研究表明最容易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洗油中沸点高于270℃的苊、氧芴和芴等的存在所致。

洗油中各组分吸收苯族烃的能力依次是甲基萘>二甲基萘>吲哚>联苯>苊>萘>芴>氧芴。

洗油各馏分吸收苯族烃的能力依次是甲基萘馏分(沸程235-250℃)>二甲基萘馏分(沸程250-270℃)>轻质洗油(沸程234-275℃)>原料洗油(沸程230-300℃)。

各馏分聚合性能研究结果见图1。

洗油 理化特性表MSDS

洗油 理化特性表MSDS
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洗油理化特性表MSDS
标识
洗油;洗涤油;吸苯油
危规号:32199
英文名:Washiong oil
分子式:
分子量:
CAS号:65996-93-2
理化性质
性状:是煤焦油或石油的馏分。黄褐色或棕黑色油状液体。主要由甲基萘、联萘、二甲基萘、等组成。
包装及储运
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包装类别:Ⅲ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储罐或阴凉、通风的库房中。远离热源、火种。与氧化剂隔离储存。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苯、乙醚、二硫化碳、氯仿、乙醇、丙酮和甲醇。
主要用途:主要用于从煤气中洗出苯或萘的吸收油。
熔点(℃):无资料
沸点(℃):
相对密度(水=1):1.03~1.06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相对密
燃烧热:35.7~39kJ/kg
饱和蒸气压(kpa):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戴好防毒面具与手套。切断一切火源。用砂土吸收,倒至空旷地方任其蒸发或掩埋。大面积泄漏周围应设雾状水幕抑爆。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不超过5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洗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洗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河北东旭化工有限公司洗油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洗油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洗涤油吸苯油化学品英文名称:coal tar企业名称:河北东旭化工有限公司地址:定州市龙泉街邮编:073000电子邮件地址:sales@传真号码:86-0312-*******企业应急电话:86-0312-*******技术说明书编码:003生效日期:2011年11月15日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化学品名称:洗油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无资料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类别:侵入途径:吸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作用于皮肤,引起皮炎、痤疮、毛囊炎、光毒性皮炎、中毒性黑皮病、疣赘及癌肿。

可引起鼻中隔损伤。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为致癌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尽快彻底洗胃。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灭火注意事项: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沸溅。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洗油化学品安全卡

洗油化学品安全卡
与人体接触
接触
避免一切接触!
一切情况下均向医生咨询!
吸入
局部排气通风或呼吸防护。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皮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防护手套,防护服。
脱去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水冲洗皮肤或淋浴,给予医疗护理。
眼睛
面罩,眼睛防护结合呼吸防护。
先用大量水冲洗几分钟(如可能易行,摘除隐形眼镜),然后就医。
物理
特性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急性危害
、预防及急救措施
急性危害
预 防
急救/消防
危害类型
火灾
可燃
禁止明火,禁止火花和禁止吸烟。
周围环境着火时,使用干粉,水成膜泡沫,泡沫,二氧化碳灭火。
爆炸
与强氧化剂接触能发生强烈反应,引起燃烧或爆炸。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密闭系统,通风,防爆型电气设备和照明。不要使用压缩空气灌装、卸料或转运。使用无火花手工具。防止静电荷聚集(例如,通过接地)。
洗油化学品安全卡


中文名称:洗油
英文名称:washing oil




物理状态、外观:黄褐色或棕黑色油状液体
化学危险性:其主要成分为甲基萘、二甲基萘、联萘、甲酚、二甲酚、高沸点酚、重质吡啶碱和喹啉,苊、芴、氧芴等,是煤焦油和石油的馏分。主要用途:从煤气中洗出苯或萘的吸收油。配制防腐油、生产苊、喹啉、联苯、吲哚、扩散剂、减水剂等,也是工业设备及机械设备的清洗剂。
摄食
工作时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
饮温水催吐,给予医疗护理。
泄漏
处置

警示牌样式(洗油)

警示牌样式(洗油)
爆炸极限(体积)%:无资料禁忌物:强氧化剂。
火灾危险性:甲类相对密度:(水=1)1.18~1.23相对密度:(空气=1)无资料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苯、乙醇、乙醚、氯仿、丙酮等多数有机溶剂。
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人有刺激性和毒性,腐蚀性强,溅入眼睛内能引起结膜灼伤,甚至角膜坏死,皮肤接触灼伤,有毒,口服则致肠道胃道灼伤,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或出现黄疸、肝、肾分光光度法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1号洗油储槽
编号:
CC-1-45
储存介质
洗油
规格型号
DN4400 H=7585 VN100m3
理化性质
中文名:洗油;洗涤油;吸苯油性状:黄褐色或棕黑色油状液体。是煤焦油的馏分。主要组分为甲基萘,二甲基萘,苊,芴,氧芴等。
危险性类别:分子式:混合物
熔点/℃:无资料沸点/℃:无资料闪点/℃:<2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洗油
化学品英文名:washing oil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
2-甲基萘20% 91-57-6
1-甲基萘10% 90-12-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3.2类易燃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在空气中实际能达到的浓度,未产生急性中毒效应。

腹腔注射时,大鼠急性
中毒征象为:软弱、共济失调、呼吸困难、体温下降。

动物慢性中毒时,
见到发育缓慢、呼吸加速、耗氧量增大,高级神经活动及血液动力学障
碍。

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有毒作用。

燃爆危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食入:饮水,禁止催吐。

如有不适感,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易燃。

燃烧时放出有毒的刺激性烟雾。

与强氧化剂如铬酸酐、氯酸盐和高锰酸钾等接触,能发生强烈反应,引起燃烧或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

灭火方法:用二氧化碳、雾状水、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
须马上撤离。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消除所有点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毒面具,穿防
毒服。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

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泄漏物,置
于干净、干燥、盖子较松的容器中,将容器移离泄漏区。

大量泄漏:用水
润湿,并筑堤收容。

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
间。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
备。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
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
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5℃。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
消防器材。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MAC(mg/m3): 未制定标准PC-TWA(mg/m3): 未制定标准
PC-STEL(mg/m3): 未制定标准TLV-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WA(mg/m3): TLV-STEL(mg/m3):
监测方法:无资料。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防护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油状液体,有类似萘的气味。

pH值: 无意义熔点(℃): -22
沸点(℃): 240~243相对密度(水=1): 1.02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资料闪点(℃): 82.22
引燃温度(℃): 529爆炸下限[%(V/V)]: 无资料
爆炸上限[%(V/V)]: 无资料
分子式:C11H10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印染载体、热载体、增塑剂等。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性
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强氧化剂、铬酸酐、氯酸盐、高锰酸钾。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不聚合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

50
(mg/kg): 1840
大鼠经口LD
50

LC
50
刺激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生态毒性:
:9mg/l/96h(鱼)
半数致死浓度LC
50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其他有害作用:无资料。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
废弃处置方法: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废弃注意事项: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危险货物编号:32199
UN编号:无资料
包装类别:Ⅱ类包装
包装标志:易燃液体
包装方法:两层塑料袋或一层塑料袋外麻袋、塑料编织袋、乳胶布袋;塑料袋外复合塑料编织袋(聚丙烯三合一袋、聚乙烯三合一袋、聚丙烯二合一袋、聚乙
烯二合一袋);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
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

运输注意事项: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装运本品的车辆排气管须有阻火装置。

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
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严禁与氧化剂、等混装混运。

运输途中应
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

车辆运输完毕应
进行彻底清扫。

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下列法律法规和标准,对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储存、运输、装卸、分类和标志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第九界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10月27日第九界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9日国务院第52次常务会议通过);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2004年1月7日国务院第34次常务会议通过);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
危险化学品名录。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