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军事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操军事思想
摘自《中国军事史三国史》(军事科学院主编)
一、曹操的军事思想的来源
曹操的军事思想有广泛的来源。首先,来源于他统一战争的实践。曹操在这一实践中,探讨了如何从没有兵、没有地盘起步,如何在群雄包围的内线作战中杀出重围,如何战胜强敌袁绍成长为中国最强大的力量,如何为消灭联合起来的南方势力进行战争准备。核心问题,是在汉末条件下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手段,实现以弱胜强,尔后以强胜弱。由于他所处的北方,混战比任何地方都激烈,战乱造成的人口锐减,经济崩溃,比任何地方都严重,曹操又连克群雄,所以其军事实践也比任何群雄都复杂、生动和成功,为其军事思想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曹操又是一位好学深思之士,御军30多年,手不离书,白天研讲武策,晚上思考经传,又喜好同众僚属讨论问题,内论御敌固守、行军进退之宜,外料敌人变化、彼我虚实、战争之术,经常整夜不停地探讨。沿着这条实践、探讨、再实践、再探讨的道路,最终形成了他的军事思想。这一军事思想,是他个人才力的产物,也是他周围谋士共同智慧的结晶,是指导曹操取得胜利的思想。
其次,曹操的军事思想来源于申、商思想的影响。这同汉末思想发展趋势有密切关系。汉末以来,在两汉占统治地位的经学由于不能适应干戈不息的社会需要,走向衰落。思想界经受了离经叛道的洗礼,兴起了对弃农经商、奢侈、厚葬等弊端的社会批判思潮,认为时代已临末世,应当在治理社会时刑德并用,以法治为本。接着,曹操带头兴起一股喜好法术的思潮,他的兵学以受法家影响为主,受儒家影响比较少,所以陈寿说曹操是“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曹操根据治乱世用重典的原则,大胆地求助于战国申不害、商鞅。申不害本于黄老,而主刑名,主张用术,倡导君主“因任而受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商鞅则主张通过战争统一天下,奖励耕战,赏罚严明,以法治军。曹操鉴于申不害学说有术而无法,容易使法令前后不一,授人以隙,商鞅学说有法而无术,虽然造成国富兵强,但是君主无术以知奸,两者各有一偏,因此兼用法与术,通过二者互补以纠各自之偏,创造性地把它们应用到汉末军事斗争中。由于头脑中儒家思想较少,他用兵时主张大力使用权谋,作战指导思想以用诈设奇作为特色。
再次,就兵学自身而言,曹操的军事思想还来源于孙子等兵家。曹操读了很多兵书战策,最推崇《孙子兵法》。孙子重诡道,曹操用兵也以诡诈见长。鉴于世人对于《孙子兵法》未能深入训释,他为其作注,撰《孙子略解》,撮取诸家兵书精华,著《兵书接要》,又把自己所得,著为《孟德新书》十万余言。除《孙子略解》外,现在均已亡佚。
二、用干戚以济世的战争观
汉末,军事斗争是主要的斗争形式,对待战争的态度,成了割据者的首要问题。割据者中,有一类人一味黩武,如董卓、李傕、郭汜等,企图以武力解决一切,虽然得逞于片刻,但是弄得天怒人怨,都迅速灭亡;另一类人幻想以文取胜,如刘虞、刘焉父子、刘表等人,由于受儒家忌言兵的影响,所谓“军旅之事,未之学也”,企图拥兵自保,中立避战,一味恃文,也先后灭亡。这两类截然相反的人,都不能正确对待战争。
曹操既反对一味恃武,也反对一味恃文。他肯定战争,称颂战争是济世所需,引证儒家经典说,《易经》称上古有“弧矢之利”(弓箭之利,是在天下建立权威),《论语》曰“足兵”(应保持足够的武装
力量),《尚书·洪范》八政曰“师”(古代八种政事为建立和使用军队),《易经》“师贞丈人吉”(当战争是正义的,而且有德高望重的人临阵指挥时,就吉利),《诗经·大雅·皇矣》“王赫斯怒,爰征其旅”(天帝告戒周文王不可贪求别人土地,但是当密国人来侵犯时,文王则赫然大怒,整军而出,以止其侵犯),以上述经典证明儒家并不一概反战。曹操有征引史实,说明黄、成汤、周武王“咸用干戚以济世”,援引《司马法》“人故杀人,杀之可也”。认为不如此,有可能像只文不武的徐偃王那样,迅速失败,结论是:“恃文者亡”。曹操坚持武力统一中国。一丞相掾属谏止他对刘备用兵,曹操说,你应当了解我,想让我安坐不动,只推行周文王的文德,恐怕我不是那样的人。
曹操又主张限制战争。说圣人用兵,“戢时而动,不得已而用之”。建安七年,他经过家乡谯县,见到人民死的死亡的亡,走了一整天见不到一个熟人:“生民百遗一,念之绝人肠”。惨酷的见闻,促使他在一定程度上接受老子反战思想。老子认为“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曹操认识到一味好战,将重蹈夫差的前车之鉴,结论是:“恃武者灭”。
曹操对战争肯定和限制的界限,在于战争是否具有正义性。凡是具有“义”的战争,他是肯定的。他说参加讨董战争,是“起义兵,为天下除暴乱”,说“兴义兵而远近莫不响应,此以义动故也”。他所谓的“义”是声讨董卓之罪,削平群雄,统一国家。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他把战争同政治结合起来,使之尽可能拥有更多的“义”,通过挟天子令诸侯,披上“奉辞伐罪”、“奉过威灵,仗钺征伐”的神圣光环,使他出事的战争具有讨伐叛逆、维护汉室正统的名义。正如他说的“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三、文武并用的战争指导思想
曹操主张文武并用,调动多种致胜因素,争取战争胜利。他看重政治致胜的作用,已如上述,又看重经济致胜的作用,讲求足瞻军国,认为安定国家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兼并天下,汉武依靠屯田平定西域,这些是先代的良好范式。在汉末经济崩溃之时,应大力屯田。此后又充分肯定屯田的历史作用,说“后遂因此大田,丰足军用,摧灭群逆,克定天下”,屯田是“不朽”的事业。他企图依靠盐铁之利,满足军国之用,把盐铁的利权从郡县重新收归中央;认为主持盐铁的司金中郎将是比军师还重要的“建功”的职务,要选得力的人充任。
他看重外交致胜的作用,主张以外交分化众多的敌人。在以弱敌强的内线作战时期,主张把群雄分开来,每次作战只打击一股势力,形成争取友军、孤立打击对象的思想。凡属日后可能是敌人,而当前可以团结的力量,他都团结。刘备来投靠时,程昱劝他杀刘备,他说“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在打袁术时,明知吕布“狼子野心”,仍然以诏书拜他为左将军,手书厚加慰劳,以便破坏袁、吕合纵,集中兵力对付袁术。直到袁术败走后,才擒杀吕布。他取得一系列胜利后,进入以强敌弱的外线作战。但这时他却骄傲了,一度以“霸王之兵”自居,认为“霸王者,不结成天下诸侯之交权者也,绝天下之交,夺天下之权,以威德伸己之私”,因此在赤壁之战中,傲对益州使者张松,也没有争取孙权,反而同时打击孙、刘,结果遭到赤壁惨败。他迅速从中吸取教训,重新回到分化瓦解敌人的思想上来。此后,他以“缓之而后争心生”的思想,离间孙、刘,怂恿双方火拼,以坐收渔利。
在肯定军事致胜的作用时,曹操不仅重视兵力、兵器的作用,也十分重视谋略的作用。在割据初期,曹操与袁绍、袁术等群雄相比,兵微将寡,在作战中唯有发扬其智力优势,因而形成了重谋略的思想。他强大起来以后,仍然保持了这一特色。他认为战争的胜利,首先是庙胜、谋胜,谋功高于野战功绩。他说《左传》等经典以庙胜为贵,历史上萧何的受封,先于攻城野战的曹参,珍重计谋是古今所崇尚的。古人把运筹帷幄的谋划摆在首位,攻城夺地的胜仗摆在其次。根据他自己的经验,官渡之战中接受旬彧的劝告,在最困难的时候坚营固守,决不后撤是正确的,当时如果退兵,则敌人怀利,士气百倍,自己军队胆怯丧气,必败无疑。是旬彧之谋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而海内对此还不理解,所以他反复阐说庙谋所起的重大作用。在潼关渭南之战中,他对围观的秦、胡兵说,我曹操也是个人,并非有四目两口,只是多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