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历史时期的五年规划与财富机遇

合集下载

从一五到十一五规划

从一五到十一五规划

从一五到十一五规划一、引言中国一五到十一五规划是中国政府制定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旨在指导国家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该规划涵盖了从1953年到2010年的时间段,共计五个五年计划。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五到十一五规划的背景、目标和取得的成就。

二、一五到十一五规划的背景1.1 社会背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经济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发展。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基础的薄弱,中国的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1.2 经济背景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城乡差距较大,工业化水平不高,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问题亟待解决。

为了实现国家现代化的目标,中国政府决定制定一五到十一五规划,以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三、一五到十一五规划的目标2.1 经济发展目标一五到十一五规划的首要目标是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结构调整。

为此,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工业化进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大对教育和科技的投资等。

2.2 社会发展目标除了经济发展目标,一五到十一五规划还关注社会发展领域。

中国政府致力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教育和医疗条件、加强环境保护等。

此外,规划还提出了减少贫困、改善就业状况和增加社会保障等目标。

四、一五到十一五规划的成就3.1 经济发展成就通过一五到十一五规划的实施,中国的经济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国内生产总值从1953年的1000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40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9.9%。

工业化水平大幅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显著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极大改善。

3.2 社会发展成就在社会发展方面,一五到十一五规划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教育和医疗条件得到了改善,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同时,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减少,就业状况得到改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五、结论一五到十一五规划是中国政府制定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旨在推动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中国造富的几次机遇

中国造富的几次机遇

中国造富的几次机遇
中国的几次造富机遇包括:
改革开放: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经济迅速发展,出现了大量的机会。

许多人通过参与创业或投资获得了财富。

房地产市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迅速发展,房价大幅上涨,许多人通过房地产投资或从事相关行业获得了巨额财富。

电子商务: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开始崛起,许多人通过在电商平台上开店或从事物流、支付等相关领域赚取了不少钱。

新能源产业:中国政府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尤其是太阳能和风能等领域,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创业者,也为很多人带来了机会和财富。

科技创新:近年来,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投入大量资源,涌现了许多具有领先地位的企业和创新型公司,也为许多人带来了创业和投资的机会。

从一五到十一五规划

从一五到十一五规划

从一五到十一五规划一、引言中国的一五到十一五规划是指从1953年到2010年期间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这些规划旨在指导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推动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五到十一五规划的背景、目标和主要内容。

二、背景195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中国面临着庞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任务。

一五到十一五规划的制定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这一时期,中国政府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并制定了一系列规划来引导经济和社会发展。

三、目标一五到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具体来说,这些目标包括:1. 经济发展: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高国民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水平。

2. 工业发展:加快工业化进程,提高工业部门的比重和效益。

3. 农业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水平。

4. 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5. 教育和科技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

6. 环境保护: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推动可持续发展。

四、主要内容一五到十一五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结构调整为了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一五到十一五规划提出了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

具体来说,规划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能源、通信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2. 农业现代化规划提出了促进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和措施。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水平,规划鼓励农民发展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规划还提出了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建设和农民福利保障的措施,以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3. 城乡发展规划强调要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规划提出了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条件的措施;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的五次暴富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的五次暴富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的五次暴富时期俗话说说的好,夜想千条万条路,早上起来还得走原路,思想决定出路,我们必须要有超前的意识,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由于梦想而有准备、抓住机遇立即行动、稍不留意就成为新的百万富翁!70年代以来到往常,中国呈现几次大的财富浪潮,抓住政府政策导向和不同时期商业趋向您就成为新的百万富翁。

中国财富第1次机遇----个体户暴富时期时间是七十年代末和整个八十年代。

个体户--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万元户八十年代初,摆个地摊就能发财,可很多人不敢!这个时期中国刚开端实行革新开放,大部分的人追求的只是考大学,进国度的企事业单位。

而这个时期的个体户大部分是些生活在社会底层,文化素质低的人,但是他们抓住了机遇,成了中国社会第一批富翁。

“个体经济”是一九七八年先期出现在广东及沿海地区的第一波经济浪潮,早期利润有二三十倍。

如二三十元批发来的衣物,运输到异地后少则卖到一二百元,多则卖到三四百元,早期的代表人物有马胜利等。

当“个体经济”试运行了十三年,中国正适于一九九一年出台《中国工商管理条例》对其规范后才正式承认“个体经济”在中果的合法地位。

中国财富第2次机遇---炒股票暴富时期时间是1986年到1992年。

股票--中国的股票要坚决的试--百万富翁九十年代初,买支股票就能挣钱,可很多人不信!1985年在中国绝迹了三十多年的股票重登上海滩,上海市民抱以了极大的热情,刚发行时,很多股民早上三点就起来冒着零下五度的低温排队买股票。

一个老股民回想起当时的情形,“我在买卖所外转了一会,100元就变成了200元,200元又变成了800元…,为什么好日子过得那么快呢?”很多股民由于排队买股票而虚脱晕倒,这一时期股票一上市就猖獗的涨,培育了一大批富翁。

1992年以后这股热就冷了下来,除了一些庄家、大户、买卖所内部人员其它的人很难赚到大钱!“股票”是第二波经济浪潮,早期利润达到四五十倍。

当时是一元钱的一股原始股,没人买,还要正服强行摊派,就是有人拿着被正服强行摊派来的原始股,也会把它低于成本价卖出去,因为有人觉得拿着这“一张纸”没有拿着人民币安全。

中国是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

中国是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

规划编制工作大体包括前期调研、编制起草、论证衔接、审批发布四个阶段。

在制定程序上,各部委省市区在2009年下半年初步完成本领域、本地区的规划统一汇总到国务院,编制全国的“十二五”规划,已经在2010年下半年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上通过建议稿,而后提交2011年3月份的全国两会上审议通过付诸实施。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1)“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

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

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良好态势,并为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我们战胜了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经过五年努力奋斗,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

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2)“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五年计划”与中国经济发展历程

“五年计划”与中国经济发展历程

“五年计划”与中国经济发展历程2011年是第十二个国民经济与社会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中国已实施了十一个五年计划,十一个五年计划伴随着共和国的经济发展走过了六十多年的岁月。

从建国之初的一穷二白、经济凋敝到如今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进程中,共和国的经济发展不仅走过了喜悦与成功,也体验了艰辛与曲折。

回顾这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历史,不仅能描绘建国以来经济发展的大体脉络,也能从中探索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通过对比与检视过去的十一个五年计划,可以从历史的发展中获得宝贵的经验,从而指导未来的经济发展。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每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都是中国经济发展历程的重要缩影,是观察中国经济变迁的重要切入点。

一、五年计划的起源五年计划作为国家对经济发展的干预形式最早并非源于中国,也非中国所独有。

20世纪30年代,苏联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斯大林领导苏联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问题时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是按计划进行的”,其后在1929年4月举行的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制定并通过了1928-1932年国民经济计划,标志着五年计划在苏联的诞生。

苏联从自己的国情出发,通过五年计划取得了辉煌的经济建设成就,到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苏联已经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工业总产值迅速跃升至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战后,随着欧亚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五年计划被社会主义阵营中很大一部分国家所借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后来的历史发展证明,五年计划不仅深刻影响了苏联的经济发展,还对战后所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深远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

中国从1953年开始制定并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到2010年结束已经完成总共十一个五年计划。

五年计划与六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体现出了鲜明的阶段性特征。

从一五到十一五规划

从一五到十一五规划

从一五到十一五规划一、引言从一五到十一五规划是中国国家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规划,旨在指导国家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五到十一五规划的背景、目标、主要内容和取得的成就。

二、背景一五到十一五规划是中国自1953年以来的第五个五年规划,覆盖了从2022年到2022年的五年时间段。

这一时期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变革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首个五年规划。

三、目标1. 经济增长目标:一五到十一五规划的经济增长目标是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提高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速度。

2.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通过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教育水平、改善医疗保健和社会福利等措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3. 促进可持续发展: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

四、主要内容1. 经济结构调整:加强农业、创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2. 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通过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3. 社会事业发展:加大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投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福利。

4. 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加强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推动可持续发展。

5. 科技创新: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五、取得的成就1. 经济增长:一五到十一五规划期间,中国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GDP 年均增长率超过10%。

2. 农业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幅提高,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3. 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资,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4. 教育和医疗事业:教育和医疗事业得到了大力发展,教育水平和医疗条件明显改善。

5. 环境保护:加强环境保护措施,改善了环境质量,减少了污染排放。

6. 科技创新: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高,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取得,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十七届五中全会

十七届五中全会
世界平均水平=100%
100% 80% 60% 40% 20% 0%
41.9%
55.4% 27% 32% 7.7% 7.1%
煤 石油 天然气 铁矿石
13%

10%
铝土矿
9%

0.3% 4.5%
铬 钾
耕地
淡水
•2000年煤炭消费量13亿吨,2009年我们消费了31亿吨
•前些年研究能源发展规划的战略提出,到2020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要控制在 30亿吨标准煤,实际上今年已经接近29亿吨。现在要求到2020年控制在40亿 吨标准煤,能不能实现这个目标,压力依然很大。石油储量28亿吨,09年用量 4亿吨。
10
一、“十二五”基本思路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方略 • 一个主题:把科学发展作为主题,第一次在五年规划 中明确提出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四个更加)
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 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 一条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五个坚持)
9/9/2014 6
二、重大考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 未来五年是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3000向6000美元 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转型隐藏着巨大的变
数。
• 一些国家、地区的发展历程昭示我们:在这个机遇和挑战并存、 希望与压力同在的关键期,如果举措得当,经济社会发展将实现 新的跨越;如果应对失误,很容易导致经济徘徊、社会动荡。 •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所报告:中国当前形势是“局部有所改善,总体 不断恶化,形势十分严峻”。
9/9/2014
21
三是自主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和资源支撑力 (产业结构)
• 产业竞争力?

中国国民经济五年计划简介

中国国民经济五年计划简介

“一五”计划,是指我国从1953年到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

它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

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正式通过由周恩来主持编制的《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

但是,由于“八大”后冒进思想的影响,“二五”计划在制定和执行中出现了严重的冒进倾向,许多计划指标不断修正和大幅度提高。

1958年8月北戴河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并批准的《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意见》,提高了奋斗目标,提出可以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完成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可以为向共产主义过渡创造条件,到1962年建成强大的独立完整的工业化体系,在若干重要产品和产量方面超过英国,赶上美国。

据此,《意见》提出农业总产值五年增长2.7倍以上,1962年粮食总产达到15000亿斤,棉花15000万担,钢8000万吨,煤9亿吨,棉纱1600万件,五年基本建设投资3850亿元,重大建设项目1000个以上。

由于1958年以来的“大跃进”运动和“反右倾”运动,造成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失调,连年出现财政赤字,人民生活遇到很大困难。

我国经济建设己不能按照第二个五年计划的部署继续发展,国家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1960年9月中共中央在批转国家计委《关于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的报告》中提出了国民经济调整、充实、巩固、提高的“八字方针”,1961年1月党的八届九中全会正式批准。

1966年到1970年是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期。

“三五”计划是从1964年初开始研究和编制的。

其中内容比较详尽的计划方案有两个:一个是国家计委会提出的经1964年5月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并原则同意的《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1970年)的初步设想》(汇报提纲),另一个是1965年9月国家计委拟定的并经中央讨论基本同意的《关于第三个五年计划安排情况的汇报提纲》。

1975年,中共中央制定了《1976-1985年发展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要(草案)》,安排了“五五”计划。

中国成立以来的历次暴富机会

中国成立以来的历次暴富机会

之所以想写这个东西,是因为中国正处于一个快速转型的过程,各个社会阶层的变迁动荡很大,在这种动荡的变迁语境下,由于缺乏统一的价值观和文化继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些人抓住了这些机遇,一夜暴富,有些人含辛茹苦,至今尚不得温饱。

抚今追昔,希望对未来能有所警示。

我是个70年代的人,从事了大约5年左右的私人股权投资,从最初的风投做起,最后转到PE行业。

我们最关心的就是下一次浪潮或者机遇在哪里,适合谁,不适合谁,适合哪个行业,不适合哪个行业,我在平时闲聊的基础上拓展下,汇总如下,大家多多指正:1、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投机倒把、个体户,被主流国营经济拒之门外的人,掀起袖子走上个体经济的道路——代表人物傻子瓜子。

(这个机遇当时可是冒政治风险的,估计抓住的人不多,这一次机遇转型的人生活最为艰辛,虽然后来大多无果而终,但在那个时代,确是敢为天下先,率先走上了以财富确立幸福的道路)——现在我们还有这样的机会么?2、85年开始到80年代末:乡镇经济,乡镇企业家,依托村或者集体社,利用自身在原有社会团体内(村内)的声望或者职务(村长,支部书记),集资办起了村里加工厂,其中以苏南模式最为典型——代表人物:华西村。

????3.?80年代末,你去海南炒房子了吗?经济特区的建设和海南的划省,让无数人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然而你又全身而退了吗?????4,(我自己添加)90左右,你开游戏厅了吗?你第一时间把特区的新鲜事物带回家乡了吗?如果有,那么你想必早可以退休了。

????5、90年代初:股票认购证——你当时通宵排队了?你收购了多少?代表人物——德隆唐家兄弟,第一桶金就是这样来的。

????6、90年开始到90年代中期:价格双轨制——你当时有权利么?你有关系么?你有额度么?代表人物——我不想说。

????7、90年代中期:期货。

尽管很雏形,尽管“很黄很暴利”,但不可否认,当初炒期货,不知聚集了多少豪强,也不知聚集了多少血泪,以致于当时的期货大鳄住酒店,甚至连最亲近的人都不知道他住那个房间,不少黑社会顺道生意大发。

中国“五年规划”的历史演进及基本经验

中国“五年规划”的历史演进及基本经验

中国“五年规划”的历史演进及基本经验中国“五年规划”的历史演进及基本经验近代以来,中国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曾经历了许多探索与实践。

其中,中国的“五年规划”制度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回顾中国“五年规划”的历史演进,并总结其基本经验。

一、五年规划的起源与发展中国的五年规划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当时,中国面临着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农业后进、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不平衡等。

为了加快工业化和经济发展,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计划经济措施,其中包括制定五年计划(后来称作五年规划)。

首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实施,旨在解决农业、工业和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重点问题。

随后,五年计划成为中国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并在其后的几十年中持续演进。

五年规划成为中国政府引导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助力中国经济腾飞。

二、五年规划的演进历程1.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主要集中在工业和农业发展方面。

计划通过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推进“高粱替人参”运动等,迅速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同时,加大对工业的投资,推动了工业化进程。

2. 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年):以“大跃进”为标志。

此时,中国政府采取了激进的集体化措施和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以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然而,由于计划的过度集中化以及资源分配不当等因素,此次计划带来了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

3. 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1970年):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冲击,此次计划并未实质性推进。

4. 第四个五年计划(1971-1975年):计划主要致力于支持工业和农业发展,并推行“四个现代化”计划,即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

5. 第五个五年计划(1976-1980年):计划改变了过去“四个现代化”的工业主导发展方式,更加关注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沿海与内地的发展协调性。

6. 第六个五年计划(1981-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此次计划开始注重市场经济改革、提高经济效益和用人机制的改革等。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九大投资机会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九大投资机会

第一次投资‎机会: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个体户、万元户。

当时改革开‎放已经启动‎,原来的计划‎经济打破了‎,开始出现了‎一些新的商‎机,有一部分人‎开始做小买‎卖,开一些小商‎店,结果成了当‎时最富有的‎群体——万元户。

这个机会大‎部分被体制‎外部的人、体制边缘人‎抓住了。

第二次投资‎机会:1985年‎前后一部分‎的农民企业‎家、乡镇企业家‎。

当时的背景‎是,农村改革比‎较成功,农民收入增‎加了,不能仅仅满‎足于原来生‎存的需要了‎,产生了很多‎新的需求,而当时中国‎的生产供应‎系统主要在‎城市,有需求产生‎了供应不上‎,那些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农民就抓‎住这个机会‎办乡镇企业‎。

这次机会主‎要被当时一‎些胆子大、脑子活的农‎民给抓住了‎。

第三次投资‎机会:1988年‎前后的内贸‎、外贸、官倒、私倒。

当时两种体‎制并存,出现了两种‎价格:计划内的价‎格和计划外‎的价格。

计划内的价‎格比较低,计划外的价‎格比较高,这样一倒就‎赚钱了。

抓住这次机‎会的人被称‎为“倒爷”。

第四次投资‎机会: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市场经济大‎发展,成就了一批‎富翁。

我们的股票‎、期货、基金等等投‎资市场都是‎1992年‎前后起来的‎,因为思想的‎大突破,只要抓住这‎次机会就发‎财。

当时还有房‎地产市场,许多人都跑‎到海南、广州、深圳、北海等地方‎投资炒作,结果产生了‎一批富人。

这一段时间‎发财的都是‎那些敢于“下海”的人。

其中的炒股‎传奇人物当‎属杨百万,而房地产业‎的富豪诸如‎王石、潘石屹、冯伦也大多‎起源于此。

第五次投资‎机会:1998年‎前后资本运‎营。

1996年‎的时候中国‎经济中发现‎了一件大事‎,国有经济出‎现了全系统‎的亏损,十五大便提‎出国有经济‎的改制改组‎,所以进行了‎大量的上市‎、重组、并购,在这个过程‎中又培养了‎一批富人。

第六次投资‎机会:1999年‎以来的网络‎经济、信息经济。

中国经历五次财富机遇,下一次是什么

中国经历五次财富机遇,下一次是什么

中国经历五次财富机遇,下一次是什么因为梦想而有准备、抓住机遇立即行动、稍不留神就成为新的百万富翁!中国财富第1次机遇--个体户暴富时期,时间是70年代末和80年代。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个体户--万元户,摆个地摊就能发财,可很多人不敢!他们抓住了机遇,成了中国社会第一批富翁。

中国财富第2次机遇---炒股票暴富时期,时间是1986年到1992年。

(中国的股票要坚决的试)股票--百万富翁,九十年代初,买支股票就能挣钱,可很多人不信!中国财富第3次机遇---房地产暴富时期。

时间是1992年到1993年。

(发展是硬道理)房地产--亿万富翁。

这个时期以海南和广西的一部分地区为中心,刮起了一股房地产热。

很多人在这期间大搞权钱交易,迅速暴富,成为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亿万富翁。

后来由于国家的干预,这股热逐渐凉了下来。

但是就在这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里却造就了很多的富豪!中国财富第4次机遇---IT行业赚钱的时代,时间90年代开始到现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IT计算机--千万富翁,包含现代计算机、网络、通讯等信息领域的技术。

IT的普遍应用,是进入信息社会的标志。

IT包括电脑硬件、软件和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不断深化的应用,信息技术对生产力以至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作用越来越明显。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中国财富第5次机遇--做保险、美容保健日用品直销赚大钱时代,时间1991年到2005年12月。

直销行业因为市场倍增、人际倍增、财务倍增,象限理论、管道理论、消费者参与世界财富分配理论等的综合导入和创新发展,成为目前全球四大商业零售分销模式(大卖场、连锁代理、直销、网上购物)中发展最快速的产品分销和通路建设的法宝,以及更多普通人创业成为百万富翁的更好选择!九十年代末,干保险和美容保健品直销赚钱,但有多少人在那时介入呢?倒是现在人们认同了就疯狂去跟风,结果进入的是竞争激烈的行业。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前景展望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前景展望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前景展望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发展进行回顾,并展望其未来的前景。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以来的1978年。

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首先,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步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

在这一时期,政府发挥了决策和管理的重要作用,通过引进外资、开放沿海经济特区等方式,推动了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其次,到了1990年代,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迎来了自由化和国际化的阶段。

这一时期,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加强了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扩大了对外贸易,吸引了更多外资进入中国,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发展。

从2000年代开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入了结构调整和创新发展的阶段。

政府逐渐减少了对市场的干预,加大了对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力度。

通过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科技创新等方式,中国经济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回顾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发展,可以看到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经济取得了显著成就。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从几十亿美元增长到了数万亿美元,同时也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这一切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支撑。

展望未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景依然充满希望。

随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和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经济领域,中国将继续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创新能力等方式,推动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同时,中国将进一步开放市场,扩大对外开放,吸引更多外国投资和技术,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

在社会领域,中国将继续加强民生建设,促进区域发展的均衡性,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历年5年计划

历年5年计划

历年5年计划(最新版)目录1.5 年计划的定义和历史背景2.5 年计划的主要目标和特点3.我国实施 5 年计划的成就和经验4.未来 5 年计划的展望和挑战正文【5 年计划的定义和历史背景】5 年计划,又称为五年计划,是指国家对未来五年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所制定的详细规划。

这一概念最早源于苏联,后被许多社会主义国家所沿用。

我国自 1953 年开始实施第一个 5 年计划,至今已经完成了十个 5 年计划,目前正在实施第十一个 5 年计划。

【5 年计划的主要目标和特点】5 年计划的主要目标包括: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科技进步,保障国家安全等。

5 年计划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规划性:5 年计划是国家对未来五年发展的详细规划,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预见性。

2.政策性:5 年计划涉及诸多领域的政策制定和实施,如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科技政策等。

3.目标性:5 年计划明确提出了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便于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监督、落实。

4.统筹性:5 年计划要求各部门、各地区在发展中保持协调和统筹,确保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实施。

【我国实施 5 年计划的成就和经验】自 1953 年开始实施 5 年计划以来,我国在经济、社会、科技等诸多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其中,最为显著的是我国经济实力的迅速崛起,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以及国家整体实力的不断壮大。

我国实施 5 年计划的成功经验包括:1.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确保计划的有效实施。

2.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

3.注重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国民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4.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

【未来 5 年计划的展望和挑战】展望未来,我国将在新的 5 年计划中继续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努力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然而,在发展过程中,我国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经济下行压力、环境污染、资源约束等。

从一五到十一五规划

从一五到十一五规划

从一五到十一五规划一、引言中国的国家发展规划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综合性的规划,其中一五到十一五规划是中国在过去几十年中实施的一系列重要发展规划。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五到十一五规划的背景、目标、政策措施以及取得的成就。

二、背景一五到十一五规划是指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五年规划,时间跨度为1953年到2022年。

这一时期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中国逐步走向现代化的关键时期。

三、目标1. 经济目标:一五到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结构调整。

其中包括提高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速度,提高人均收入水平,加强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等。

2. 社会目标:一五到十一五规划还关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包括改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推动城市化进程,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四、政策措施1. 经济政策:一五到十一五规划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包括加强宏观调控,推动市场化改革,吸引外资,促进科技创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

2. 社会政策:一五到十一五规划还采取了一系列社会政策,包括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等。

五、成就1. 经济成就:一五到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成就。

中国的GDP 增长速度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人均收入大幅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城市化进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等。

2. 社会成就:一五到十一五规划的实施也取得了重要的社会成就。

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覆盖范围扩大,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等。

六、总结一五到十一五规划是中国国家发展的重要里程碑,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和改革举措,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成就。

这一规划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借鉴。

图解新中国历次五年规划(计划)

图解新中国历次五年规划(计划)

图解新中国历次五年规划(计划)
我国五年规划(计划)制定实施的历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五年计划(从“一五”至“五五”)
这一阶段,我国制定实施了5个五年计划,由此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基础,基本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经验。

一五计划(1953—1957)
二五计划(1958—1962)
三五计划(1966—1970)
四五计划(1971—1975)
五五计划(1976—1980)
二、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五年计划(从“ 六五”至“九五”)
这一阶段,我国制定实施了4个五年计划,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基本解决了人民生活的温饱问题,实现了总
体小康的战略目标。

六五计划(1981—1985)
七五计划(1986—1990)
八五计划(1991—1995)
九五计划(1996—2000)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后的五年规划(计划)(从“十五”至“十三五”)
这一阶段,我国制定实施了4个五年规划(计划),将胜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五计划(2001—2005)
十一五规划(2006—2010)
十二五规划(2011—2015)
十三五规划(2016—2020)。

从一五到十一五规划

从一五到十一五规划

从一五到十一五规划一、引言《从一五到十一五规划》是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旨在指导国家在特定时期内实现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从一五到十一五规划的背景、目标、重点领域和取得的成就。

二、背景中国的一五到十一五规划分别覆盖了1953年至1957年、1958年至1962年、1966年至1970年、1976年至1980年、1981年至1985年、1986年至1990年、1991年至1995年、1996年至2000年、2001年至2005年和2006年至2010年。

这些规划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现代化进程中制定的重要里程碑。

三、目标1. 经济增长:一五到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通过制定发展目标和政策,中国致力于提高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人均收入水平,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2. 社会进步:规划还关注社会问题,如教育、医疗、就业和社会保障。

通过加大投资和改革力度,中国努力提高教育水平、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促进就业和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3. 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规划还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中国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以减少污染、提高能源效率和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四、重点领域1. 工业发展:规划中重点发展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中国通过引进外资、提升技术水平和加大研发投入,取得了在汽车制造、电子产业和航空航天等领域的显著进展。

2. 农业和农村发展:规划中关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

中国通过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发展农村产业,大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3. 城市化和城市发展:规划中鼓励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

中国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建设了一系列新的城市和城市基础设施,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4.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中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能源和通信。

中国大力投资于铁路、公路、电力和通信网络的建设,提高了基础设施的覆盖范围和质量。

新中国13个五年计划的历史贡献与未来启示

新中国13个五年计划的历史贡献与未来启示

新中国13个五年让划的历史贡献与未来启示李金华摘要: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实施了13个五年计划或规划,取得了显著成就,创造了历史性贡献。

五年计划或规划的实施,使得中国社会创造总量和能力大幅提高,工农业总产值不断增长,标志性成果突出,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

五年计划或规划的成就给了未来中国有益的启示:应尊重客观规律,持续不断地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应顺应全球经济发展大势,发展开放型的国家经济;应以科学技术为先导,角逐世界科技强国。

关键词:新中国;五年计划;历史贡献;未来启示作者简介:李金华,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中图分类号:F1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569(2019)05-0018-14一、研究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49年成立以来已经走过70年历程,其间完成了12个五年计划,正实施第13个五年规划。

国家的五年计划从“十一五”开始起改称五年规划,它是国家对于国民经济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布局、重要经济比例关系等所做的长期计划或规划,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关于五年计划的研究一直受学界的关注。

赵小荣(2013)研究了中国11个五年计划与民生水平提高的关系,其研究发现,“一五”“六五”期间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较快,而“二五”“三五”期间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较慢,甚至有下降的趋势,主要原因是农村的生产体制问题。

而“七五”“八五”期间,国家各项事业显著发展,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中国民生改善进入黄金期,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

但中国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加大,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由于环境资源的约束,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严重失衡。

杨基金项目:绿色发展大数据决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建设制造强国的行动路径研究”(项目编号:7167329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写在前面的话:天涯的兄弟姐妹们,天涯理财新的系列专题“理财进行时”从本期开始就与大家正式见面了。

本系列专题采用“月刊+周刊”的形式进行。

大家面临的理财问题主要是:敬老、买房、买车、日常开销、养育子女、旅游、医疗、养老等八个方面。

而可供选择的产品则包括股票、基金、债券、各金融类企业理财产品、保险、期货、期权、黄金、房产、收藏品、存款等多类产品。

但是各种理财产品数不胜数,股票:两千多只;债券:国债、企业债、可转债,一千多只;基金:开放式、封闭式、ETF、LOF基金,六百多只;银行理财产品:12000多种;保险产品:1500多种;期货:商品期货、股指期货20多种;黄金:实物黄金、纸黄金、黄金期货。

要罗列下去,理财产品还有很多很多……。

如何在繁杂的理财产品中,发现财富机会,满足自己的理财需求,正是“理财进行时”所需要讨论的话题。

欢迎大家密切关注本系列话题。

本系列话题有可能会制作电子期刊,欢迎大家多多关注、下载收藏。

本次讨论的话题是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七次发财机会,欢迎大家围观、发言、拍砖、献花。

二、观点:第七次财富风暴即将来袭,你准备好了吗?1、六五,胆子大的人发了财这个机会给了当时的社会闲散人员,这些体制外的人员成了当时的万元户。

当时被认为是“投机倒把”、“不务正业”的个体户,被主流国营经济拒之门外的人,掀起袖子走上个体经济的道路。

这个机遇当时可是冒政治风险的,估计抓住的人不多,这一次机遇转型的人生活最为艰辛,虽然后来大多无果而终,但在那个时代,确是敢为天下先,率先走上了以财富确立幸福的道路。

典型代表:傻子瓜子致富关键词:“个体经济”(六五规划中首提“个体经济”)六五规划相关文献:第七章农业第二节畜牧业1985 年猪、牛、羊肉产量达到1,460 万吨,比1980 年增长21%。

要增加禽蛋和奶的产量,因地制宜地发展各种地方特有的畜、禽、蜂、兔优良品种和饲养水貂、香獐等珍贵动物。

认真落实各项政策,采取国家、集体和个体多种方式经营畜牧业,鼓励发展家庭饲养业和饲养专业户。

继续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在发展养猪业的同时,抓好以草食为主的牛、羊、兔的生产,改革畜群结构,提高母畜比例,推广当年育肥羔屠宰。

加强牧区草原建设,1985 年人工草场将由1980 年的3,200 万亩扩大到1 亿亩。

充分利用糠麸和饼粕等加工副产品,采取联合办厂等多种形式发展饲料工业。

在大、中城市郊区和大型工矿区附近,大力发展集体和农民户饲养奶牛、奶羊,改善城市鲜奶供应状况。

第十八章国内商业第二节社会商业结构在国营商业占优势的条件下,放手发展集体商业和个体商业,逐步形成一个具有多种经济形式、多条流通渠道、少环节的商品流通体系。

1985 年,全国城乡零售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网点达到440 万个,比1980 年增加238 万个,增长1.2 倍,全国每千人平均拥有4.3 个网点,比1980 年增加2.2 个。

从业人员达到1,600 万人,比1980 年增加673 万人,增长73%。

2、七五,办乡镇企业的人发了财这个机会给了85年前后出现的农民企业家和乡镇企业家,这是当时农村体制改革的产物,这个机会被当时一些胆子大、脑子活的农民给抓住了。

乡镇经济,乡镇企业家,依托村或者集体社,利用自身在原有社会团体内(村内)的声望或者职务(村长,支部书记),集资办起了村里加工厂,其中以苏南模式最为典型典型代表:华西村。

致富关键词:乡镇企业(七五规划中首提“乡镇企业”)七五规划相关文献:第七章农业第二节农村产业结构(五)乡镇企业争取到1990 年,乡镇企业的总产值达到4,600 亿元,比1985 年增长1 倍。

对乡镇企业的发展,要积极扶持,合理规划,正确引导,加强管理。

各地兴办乡镇企业,应当主要依靠自身的资金积累,量力而行,稳步前进,减少盲目性,并注意防止对环境的污染。

第二十四章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五年内,国家安排重点工业性试验项目100 项,重点成套消化吸收项目和新产品技术开发、推广、应用项目100 项;同时,推行“星火计划”,抓好一批为振兴地方经济服务的乡镇企业科技示范项目。

主要内容是:——发展农、林、牧、渔业优良品种,高产技术和加工技术。

——以食品、服装和耐用消费品为重点,开发新型优质的轻工、纺织系列产品。

——发展能源、交通、通信、原材料工业的关键技术和装备。

——搞好传统技术改造的示范,广泛应用微电子技术。

为了加速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建设一批科技成果试验示范车间、生产线,扶持重点研究院所,装备一批中间试验车间、生产线或试验研究基地。

加强各部门、各地区之间的横向联系,科研单位与生产企业的联系,实行技术成果的有偿转让。

3、八五,下海经商的人发了财价格双轨制指的是对同值的标的物实行两种不同的定价机制,一种是计划的垄断性定价,另一种是市场定价。

在中国一般系指工业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

这是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的特殊产物。

很多人抓住这个机会发了财。

典型代表:杨百万致富关键词:市场经济、价格双轨制(“八五”规划中首次出现类似字眼)八五规划相关文献:一、1991-2000年的主要目标和指导方针——初步建立适应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七、“八五”期间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和措施按照在今后十年初步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新体制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运行机制的总要求,围绕解决经济生活中主要问题,有领导、有步骤地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主要任务是:(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消费资料市场,扩大生产资料市场。

继续深化商业、物资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在国家指导和管理下的、高效畅通的商品流通体系。

积极发展各种类型的批发市场和多种交易形式,特别是跨地区的、综合性或专业性市场组织和流通企业集团。

与此同时,努力发展资金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房产市场和劳务市场等,逐步使它们与商品市场的发展相协调。

努力消除各种形式的关卡壁垒,改变地区封锁、条块分割的状况,促进统一市场的形成。

加强市场的组织管理和制度建设,建立市场交易规则,反对不正当竞争,健全市场秩序。

(四)改革价格体制“八五”期间,要进一步完善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的价格形成机制,规范市场调节价的价格行为,健全价格管理体制。

在控制物价总水平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价格改革,逐步理顺价格关系。

改革的重点是:调整某些重要生产资料的价格,以解决这些产品国家定价偏低的问题;适当提高粮食定购价格,逐步改变粮食购销价格倒挂的现象,减少财政的价格补贴;对供求大体平衡的一般加工产品、供求弹性比较大的商品和耐用消费品以及非生活必需品,逐步放开价格,由市场调节。

同时,区别不同产品的具体情况,通过并轨、缩小价差等措施,逐步取消一些生产资料价格的双轨制。

4、九五,挖煤挖矿的人发了财国退民进。

庞大的国有资本变卖,郎闲平一句“民营资本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道出了当时的实质。

俄罗斯休克疗法在一夜间做的事情,我们从97年开始用3年做完,不知道多少个人利用种种渠道,抓住了这样的廉价买卖的机会,为自己奠定了后续发展的产业基础。

96年左右利用国有企业改革获利的资本运作高手。

当时的许多国有企业都是半卖半送的,许多人在一夜之内成为身价千万甚至过亿的富豪。

而这些主大多都是当时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们,昨天企业还是国家的,第二天这个企业就归他个人私有了。

他们自己也感觉跟做梦似的。

典型代表:山西煤老板致富关键词:国退民进、煤炭、矿山、国有资产(“九五”规划中首次出现类似字眼)九五规划相关文献:四、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二)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1.能源工业(2)煤炭。

贯彻执行中央和地方并举、大中小结合的方针,在保持合理开发强度的前提下,稳定东部煤炭产量,重点加速山西、陕西、内蒙古煤炭开发,积极建设一批用人少、效率高、效益好的骨干矿井。

国有煤矿要努力提高经济效益,转换经营机制,依靠技术进步增加产量和提高效益,结合矿区的资源条件,发展多种经营,搞好综合开发出现有矿区实行分类指导,对乡镇煤矿要采取扶持、改造、整顿、联合、提高的方针,实现正规合理开发,走上有序健康发展的轨道。

2000 年,煤炭产量达到14 亿吨左右。

5、十五,走出国门的人发了财世贸的加入给外贸出口加工业带来的机遇,你是否在这个行业?你是否做货代?你是做纺织品出口?很多人看到了加入WTO所带来的庞大国外市场机会,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做起了代加工业,从而积累了数额惊人的个人财富。

中国是世界工厂的说法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出现的。

典型代表:合俊集团,东莞的那些加工厂致富关键词:世界贸易组织、WTO (“十五”规划中首次出现类似字眼)十五规划相关文献:第一篇指导方针和目标第一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一个大台阶,市场供求关系、体制环境和对外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为开始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奠定了良好基础。

进入二十一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更加激烈。

世界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和发展趋势,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给我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

第十七章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趋利避害,做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准备和过渡期的各项工作,不断提高企业竞争能力,进一步推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第一节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结构调整的需要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逐步降低关税,有步骤地开放银行、保险、电信、外贸、内贸、旅游等服务领域。

对外商投资企业逐步实行国民待遇,制定统一、规范、透明的投资准入政策,除关系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或企业必须由国家控股外,取消对其他企业的股比限制。

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要求,抓紧制定和完善相关涉外法律法规,提高涉外经济工作依法行政的水平。

深化改革,建立健全符合国际通行规则和我国国情的对外经济贸易体制。

实行外贸经营资格登记注册制度,逐步实现对各类企业进出口贸易的放开经营。

建立和完善对外经济贸易促进和服务体系,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

完善反倾销、反补贴及保障措施等手段。

加强对外国反倾销、反补贴的磋商和应诉,维护我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借鉴和采用国际标准,推进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建设,有效实施健康、安全、卫生、环保等方面的检验检疫和疫情监控,防止有害物质和生物入境。

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系和国际区域经济合作。

加强和改善双边经贸关系,进一步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贸易、金融等方面的规则制定,维护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

第二十六章创新实施机制,保障实现规划目标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必须创新规划实施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