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自考00323中国行政史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自考《中国行政史》复习资料第七章

自考《中国行政史》复习资料第七章

自考《中国行政史》复习资料第七章
第七章辽金元
 辽(契丹)金(女真)元(蒙古)辽南北面官制下的机构设置和职权:1、北面官制:北面官制是辽代统治者为统治契丹和其他游牧族而建立的一种特殊制度:1)北南宰相府是辽代总揽政务、辅佐皇帝处理军国大事的中枢机构,分别由
皇族耶律氏和后族萧氏族人世选,北、南宰相府各设左右宰相为长,下设总
知军国事、知军国事等官,是辽代重要的中枢决策机构;2)大林牙院:相当于翰林院。

职掌是为皇帝撰修契丹语文告,负责监修国史。

3)大于越府,相当
于大傅,原为处理军政要务的,后无实权。

4)北南大王院:分掌所属契丹部
民的各项事务;5)夷离毕院:辽司法行政机构,执掌刑狱和司法;6)敌烈麻都司:掌礼仪;7)北南宣徽院掌朝会、宴飨、祭祀等事;2、南面官:是为管理汉人而
设立的一套制度:1)汉人枢密院;2)尚书省;3)中书省;4)门下省;5)翰林院。

 勃极烈制的内容:金代的一个官职,所设官职为勃极烈,在都勃极烈下置国相,是都勃极烈的辅臣,处于宰辅地位,在国相之下没诸勃极烈,开始时
都勃极烈由各部公推,后随着完颜部的强大而成为一个家族的世袭职位,金
太宗时对勃极烈进行了改革,将勃极烈定员为四人即谙班勃极烈、国论忽鲁
勃极烈、国论阿买勃极烈、国论昃勃极烈。

勃极烈制带有明显的氏族制度残余,不利于缓和矛盾,稳定政治、恢复经济,后逐渐由三省制代替。

自考《中国行政史》复习资料

自考《中国行政史》复习资料

自考《中国行政史》复习资料《中国行政史》复习资料1.内外服制:一种二元统治体制,即将统治区分为内服和外服两部分,分别采取不同的统治方法和组织形式。

“内服”指商王直接统治的区域,即王畿所在地。

“外服”诸候国统治的区域,其范围由王畿向四面八方延伸。

2.三公宰相制:具体内容是改丞相为大司徒.太慰为大司马.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以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为三公官,三公共同担任相职,分别直接对皇帝负责。

汉武帝时代以中外朝制架空相权,揭开了汉代宰相制度改革的序幕,到汉成帝时,又从宰相制度本身入手,用三公宰相制代替丞相制。

从宰相制度上讲,三公宰相制起到分散相权的作用。

3.二府三司制:是宋代的中央行政体制。

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分掌文.武,后人称之为“两府”,另设独立执掌全国财政的三使司,又称“计相”。

二府三司制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但过分集权于皇帝影响了国家机关整体职能的发挥。

4.北面官制:是辽代统治者为统治契丹和其它游牧族而建立的一种特殊制度。

担任北面官的一般均是契丹贵族,且其核心一直是宗室和外戚。

因此,北面官系统是辽政权的权力重心所在,终辽一代始终是贵族政府。

5.中央设计局:是抗日战争爆发后,国防最高委员会为有效行使职权.加强对国家事务的管理,根据“行政三联制”的原则,于1940年冬设立的决策技术系统。

该局由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长兼任总裁,该局主持设计的机构是审议会。

设计及审议的事项包括政治经济建设计划及预算.党政制度机构及重要法规的调整.重要政策的建议.政府各机关各年度施政计划等。

6.简述汉代相府诸曹分曹理事制度与隋唐六部制在体制上的差异?汉代相府诸曹分曹理事的内容与隋唐六部的分工已基本相同,但两者从体制上讲是有很大差异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相府诸曹仅是丞相的幕僚机构,畈苋嗽辈皇枪艺焦叭嗽薄6逄屏吭蚴侵醒胫饕姓澳懿棵牛可惺槭浅⒚ 伲嵌际“旃嵋榈姆ǘú渭诱撸簟⒈ 讲可惺樵谔瞥趸钩<嫒卧紫唷?/P> (2)相府诸曹仅是丞相的秘书班子,诸曹人员仅协助丞相处理公务,其分曹的方法因时代.社会需要.机关结构调整以及主官政见不同而发生变化。

年自考《中国行政史》复习资料第八章

年自考《中国行政史》复习资料第八章

钟面上的数学问题1、钟面上从2点到4点有几次时钟与分钟成60度的角,分别是几点几分?2、8点20分针和时针所成的角是多少度?3、在3点和4点之间(包括3点、4点),何时时针与分针成90度?4、十点到十一点之间时针与分针什么时候恰好成一条直线.(不重合)5、在八点到九点之间,时针与分针什么时候重合.6、在八点到九点之间,什么时候时针与分针成15度7、在一昼夜之间,时针与分针有多少次重复.数字问题1. 求2000的正约数的个数, 以及所有正约数的和。

2. 将5个人分成2组, 每组至少一人, 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

3. 用2、3、4这三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的三位数(1)求所有这些三位数的数字和的和。

(2)求所有这些三位数的和。

4. 用数字0、1、2、3、4可以组成多少个 (1) 四位数。

(2) 四位偶数。

(3) 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

(4) 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偶数。

(5) 没有重复数字的正整数。

5. 三封信,随机地投入四个信箱中,共有多少个不同的投信方法。

6. 有多少个被3整除且有数字9的三位数。

7. 由1、2、3、4、5这五个数,可以组成多少个(1)四位数 (2)四位奇数(3)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这其中有多少个是3的倍数?生活中的数字问题例1、有人带了一头羊、一条狗和一筐菜要过一条河。

因为船太小,一次只能带一样东西,但是人不在时,狗要吃羊,羊要吃菜,请大家帮他想一想,应该怎样安排过河。

例2、下图是一个工厂区的平面图,一条公路(粗线)通过这个地区,七个工厂A1、A2、A3……A7,分布在公路两旁,各由一些小路(细线)与公路相通,现在要公路上设一个汽车战,使各工厂到汽车站距离之和最小。

(1)这个汽车站应设在何处?为什么? (2)若在A8处又设一个工厂,并且沿图中虚线修一条路,那么此时车站应设在什么地方好?A 1A 2A 3A 4A 6A 5A 7A 8B CD E F例3、一个楼梯共有10级台阶,规定每步可以上一级或二级台阶,最多可以上三级台阶,从地面上到最高一级共有多少种上法。

全国2016年10月自学考试00322中国行政史试题答案

全国2016年10月自学考试00322中国行政史试题答案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行政史试题和答案课程代码:0032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题干】正式确立王位世袭制,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家天下”局面的是()。

【选项】A.启B.益C.禹D.商【答案】A【解析】启,巩固了王权,正式确立了王位世袭制度,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的局面。

【考点】夏商周的行政管理——夏商周的中央行政体制2.【题干】在官员待遇方面,夏商周实行的是()。

【选项】A.分封制B.内外服制C.世禄制D.世卿制【答案】C【解析】在官员待遇方面,夏商周实行世禄制,即各级封君享受自己封地上的收入,除按规定向上一级封君交纳一定的贡赋和提供一些劳役外,其余部分归封君享用。

【考点】夏商周的行政管理——夏商周的官员管理3.【题干】汉武帝时设立的巡行地方监督郡国守相的监察官员称为()。

【选项】A.别驾B.州刺史C.州牧D.郡守【答案】B【解析】汉武帝时设立的巡行地方监督郡国守相的监察官员——州刺史。

【考点】秦汉的行政管理——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4.【题干】东汉时,实际成为国家最高行政机构的是()。

【选项】A.门下省B.御史台C.中书省D.尚书台【答案】D【解析】东汉时,尚书台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行政机关。

【考点】秦汉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5.【题干】魏晋时期,官员升迁完全凭借()。

【选项】A.考课B.能力C.政绩D.门资【答案】D【解析】魏晋时期,官员升迁不是依据才能和政绩,而是完全凭借门资。

【考点】魏晋南本朝的行政管理——行政官员的管理6.【题干】隋唐时,五监中主管文教事务的是()。

【选项】A.国子监B.少府监C.将作监D.都水监【答案】A【解析】隋唐时九寺五监:和户部相关:太府寺(主管钱币收支保管)和司农寺(主管粮食收支和保管);和礼部相关:宗正寺(主管皇族事务)、太常寺(主管祭祀礼仪)、光禄寺(主管膳食供设)、鸿胪寺(主管外交事务)和国子监(主管文教事务)。

中国行史自考总复习

中国行史自考总复习

《中国行政史》总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套试卷25题,每题1分,共25分)1.行政管理形式的直接决定性制约因素是(国家的国体、政体)p12.中国奴隶社会时期,将奴隶制国家的行政管理推向制度化和法律化的是(周朝)p13.中国奴隶社会始于(夏朝)p14.夏、商、周实行等级君主专制的国家结构,其王朝实际是一种(国家联盟)p25.我国历史上国家制度神权政治色彩最重的时期是(奴隶制时期)p26.中国封建制行政管理体制的初始和创立时期是(从战国到秦汉)p37.下列哪一时期的行政体制具有过渡性质(魏晋南北朝)p48.标志着中国封建国家行政体制成熟和定型的是(三省六部制)p49.在下列国家中,封建中央集权制持续时间最长的是(中国)p510.成为中国封建行政立法的总汇,达到了封建时期行政法最完备程序的法典是(清会法)p711.中国奴隶制产生的国家途径是(在改造部落联盟的军事民主制基础上而建立)p812.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专制体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p1013.夏、商、西周时期中国的奴隶制国家组织形式是(君主专制)p1514.从历史发展看,专制主义起源于(氏族社会晚期)p1815.商朝前期,在王位继承上缺少详细规定,基本上实行一种(兄终弟及制)p1916.变“兄终弟及”制为王位王子继承制的是(盘庚)p1917.商代最高政务官是(巫保)p2018.“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指的是(嫡长子继承制)p2119.西周宗法制度的核心问题是(保证嫡长子继承制)p2120.盘庚迁殷后,对王朝管理体系进行调整以强化王权的措施是实行(内外服制)p2321.天子向诸侯、诸侯向卿大夫“授民授疆土”以建立邦国的政治制度是(分封制)p2422.在地方行政体制上西周王朝实行(分封制)p2423.西周时期,诸侯国君彼此到对方宫廷去拜会指的是(朝)p2924.西周时期诸侯卿大夫之间的一种直接沟通的方式是(朝会)p2825.相当于今日之契约的西周行政文书是(?要)p3026.西周王朝用于战时动员的行政文书是(誓)p3027.与等级君主制相适应的官制是(世官制度)p3128.西周时期开始出现佐助天子管理官员的人事官员是(司士)p3229.中国古代官僚制的产生,使得世倾制更趋于瓦解,而世倾制中选拔官吏的主要标准是(血统)p3230.商代远方的首领称(伯)p3331.中国春秋时期赋税制度改革前旧的田税军赋制度建立的基础是(井田制)p3632.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赋税改革的重点是(承认国人土地私有权)p3633.春秋战国时期,最先进行田税改革的国家是(齐国)p3634.我国奴隶制国家行政管理体制的解体是在(春秋)p3635.春秋战国时期,在各国军税改革中,最先允许庶民充当甲士,打破国野界限的是(齐国)p3736.春秋时期,中央集权制开始逐步建立,表现在地方管理上,由国鄙制转化为(郡县制)p3937.官僚制发展的基础是卿大夫“邦国”内的(家臣制)p3938.郡县制下的地方官员与分封制下的相比,其自主权(小)p4039.李悝变法发生在(魏国)p4040.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实质是以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取代(宗法等级君主制)p4041.战国时期,为建立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管理体制,各国通过变法运动废除分封制,而代之以(郡县制)p4042.战国时期,国君的秘书称(御史)p4343.秦统一后具有总管秘书事务职能的中枢官员是(御史大夫)p4344.中国古代和中央集权体制向适应的地方行政体制是(郡县制)p4445.礼贤下士的时代风气兴起于(战国)p4546.监察制度的初步形成是在(战国时期)p4647.春秋战国时期,君主任命官吏称(拜)p4748.战国时期官员考核的主要形式是(上计)p4849.西汉初年实行的宰相制度,实际上是一种(独相制)p5050.汉武帝贬低丞相,架空相权所采用的手段是实行(中外朝制)p5151.汉朝将丞相制改为三公宰相制的是(汉成帝)p5152.尚书台从制度上取代三公宰相的行政决策参与权而成为行政中枢机构始于(光武帝)p5253.西汉时期掌宗庙礼仪的是(太常)p5354.秦汉中央政府职能机构的长官称(倾)p5355.在西汉相府诸曹中,负责办理郡国首相及军吏迁除手续的是(东曹)p5456.汉代时期可称为隋唐六部制度雏形的制度是(尚书分曹制)p5557.在秦汉的乡里官员中,主管一乡的行政事务,处理民事纠纷和征调赋役的是(啬夫)p5958.皇帝专对诸侯王进行策封的一种文书是(诰)p6459.秦及西汉初年,中央最高监察官员是(御史大夫)p6460.西汉末年到东汉初年,御史大夫改称大司空后,中央最诰监察官变为(御史中丞)p6561.汉武帝以后,对京铺地区实施行政监督的监察官是(司隶校尉)p6562.汉代司职和御史中丞在行使监察权方面的不同是司职侧重于(对行政执行中纪律的督察)p6663.秦汉时期依据财产补官的制度称为(訾选)p6764.秦汉高级官员子弟备选为官的制度称为(任子)p6765.秦汉时期对官员任用的限制十分重视,规定不得为官的是(巫觋之家)p6966.两汉时期可代皇帝行使考核权的是(尚书)p6967.汉代对地方郡国长官的考核的主要形式是(上计)p6968.秦汉官员考核成绩较差者称为(殿)p7069.秦时官吏告假称为(告归)p7070.曹魏时期,取代东汉以来尚书台决策权成为重要决策机构的是(中书省)p7371.曹魏建国后,执掌诏令发布权的是(中书)p7472.魏晋时期对中书省起草的诏令享有封驳权的部门是(侍中省)p7473.魏晋以后至隋唐时期,掌握生杀大权并兼领地方军政、民政等各种权力的地方官叫(持节都督)p7674.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采取一种完全的军事官制式的地方行政管理方式是(军镇)p7775.北魏初年宗主督护制的基层单位是(宗族)p7876.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各政权在蛮族地区建立的一种很大程度上带有内部自治性质的特殊的地方行政体制是(左郡县制)p7877.北魏孝文帝改革后进一步促进鲜卑贵族汉化、以邻、里、党为基本组织的基层行政体制是(三长制)p7878.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执行的最高机关是(尚书省)p8079.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政治盛行,呈现出的特点是(贵族政治)p8280.魏国建立之初,魏文帝接受陈群建议,在官员录用上实行(九品中正制)p8381.魏晋时期官员升迁的重要标准是(门资)p8482.隋唐时期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是(三省六部制)p8683.在隋代中枢机构中权力最大的是(尚书省)p8784.唐朝中晚期后,成为与政事堂并列且在权力上超过政事堂的机构是(枢密院)p8985.唐中期后,翰林学士开始具有草书诏权,改变了过去一切诏书由(中书舍人)的制作方式。

自考中国行政史复习资料

自考中国行政史复习资料

自考中国行政史复习资料自考中国行政史复习资料中国行政史是研究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及其发展演变的学科,对于学习行政管理和了解中国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自考中国行政史是自学考试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考生来说,合理的复习资料是提高复习效果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些自考中国行政史的复习资料,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首先,自考中国行政史的复习资料应该包括历史概述和重要事件的详细介绍。

考生可以从整体上了解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发展脉络,以及各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事件对行政制度的影响。

复习资料可以包括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起源和演变、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和职能、行政制度的改革和创新等内容。

通过对历史概述和重要事件的学习,考生可以建立起对中国行政史的整体认识,有助于理解后续的具体内容。

其次,自考中国行政史的复习资料还应该包括各个朝代的行政制度和政策的详细介绍。

考生可以选择一些重要的朝代,如秦汉、唐宋、明清等,深入了解其行政制度的组织结构、职能分工以及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通过对各个朝代行政制度和政策的学习,考生可以了解不同朝代的行政管理特点和发展趋势,对于理解中国行政史的演变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自考中国行政史的复习资料还应该包括一些重要的学术著作和研究成果。

考生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学术著作,如《中国行政史》、《中国行政制度史》等,深入了解学界对于中国行政史的研究成果。

这些学术著作可以帮助考生了解中国行政史的研究现状和学术争议,拓宽思路,提高学术素养。

此外,自考中国行政史的复习资料还可以包括一些案例分析和实践经验。

考生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或行政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考生可以加深对行政制度和政策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培养自己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考生还可以参考一些实践经验,如行政管理的案例分析、行政改革的实践经验等,了解中国行政史对现实行政管理的启示和借鉴。

最后,自考中国行政史的复习资料还应该包括一些练习题和模拟试题。

自考中国行政史复习资料第十三章

自考中国行政史复习资料第十三章

一、事业单位定义及特征事业单位,是指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一般来说,对事业单位的划分有三个刚性原则,一是财政来源,是否由公共财政全额支出;二是政府职能,是否为政府必须履行的职能或市场无法提供的;三是不以赢利为目的。

事业单位主要有以下特征:(1)服务性。

事业单位主要分布在教、科、文、卫等领域,是保障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正常进行的社会服务支持系统。

缺乏这些服务支持,或服务支持系统不健全,生产力发展就会受到制约,并影响社会稳定。

经济愈发展,社会愈进步,对服务功能的要求标准也愈高,范围也愈大。

服务性,是事业单位最基本、最鲜明的特征。

(2)公益性。

事业单位所追求的首先是社会效益。

公益性,是由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决定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但在一些领域,某些产品或服务,不能或无法由市场来提供,如教育、卫生、基础研究、市政管理等。

为了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就要由政府组织、管理或委托社会公共服务机构从事社会公共产品的生产,以满足社会发展和公众的需求。

我国的事业单位大都分布在公益性领域中,主要从事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有的虽然也从事某些物质产品的生产,但多数不属于竞争性生产经营活动,不以盈利为目的。

(3)知识密集性。

绝大多数事业单位是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知识密集性组织,专业人才是事业单位的主要人员构成,利用科技文化知识为社会各方面提供服务是事业单位的主要手段。

虽然事业单位主要不从事物质产品的生产,但由于其在科技文化领域的地位,对社会进步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目标鉴于事业单位的特征和事业单位资金运作特点,对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目标是指事业单位从事财务管理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目的,它决定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方向,同时也受制于事业单位目标。

中国行政史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行政史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行政史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国行政史的研究对象是()。

A.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B. 中国古代行政制度C. 中国古代经济制度D. 中国古代文化制度答案:B2. 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春秋战国时期答案:A3. 秦朝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中,最高行政长官是()。

A. 丞相B. 太尉C. 御史大夫D. 皇帝答案:A4. 汉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主要分为()。

A. 郡、县B. 州、郡、县C. 郡、县、乡D. 州、县、乡答案:B5. 隋唐时期,中央政府的最高行政机构是()。

A. 尚书省B. 门下省C. 内史省D. 秘书省答案:A6. 宋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的主要单位是()。

A. 州B. 府C. 路D. 县答案:C7. 元朝时期,中央政府的最高行政机构是()。

A. 中书省B. 尚书省C. 门下省D. 内史省答案:A8. 明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的主要单位是()。

A. 州B. 府C. 省D. 县答案:C9. 清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的主要单位是()。

A. 州B. 府C. 省D. 县答案:C10. 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演变过程中,以下哪一项不是其特点()。

A. 中央集权B. 地方分权C. 官僚制度D. 世袭制度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特点包括()。

A. 中央集权B. 地方分权C. 官僚制度D. 世袭制度答案:AC12. 秦朝时期,中央政府的主要行政机构包括()。

A. 丞相B. 太尉C. 御史大夫D. 皇帝答案:ABC13. 汉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的变革包括()。

A. 郡县制的确立B. 州制的设立C. 郡县乡三级制的实行D. 郡国并行制的实行答案:ABCD14. 隋唐时期,中央政府的主要行政机构包括()。

A. 尚书省B. 门下省C. 内史省D. 秘书省答案:ABC15. 元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的主要单位是()。

中国行政史复习资料

中国行政史复习资料

中国⾏政史复习资料中国⾏政史复习资料上篇:中国古代⾏政管理⼀、中央⾏政体制⼆、地⽅⾏政体制三、⾏政运⾏与⾏政监督四、官员管理(⼀)夏商周:官员选拔制度是世卿世禄制。

1、世卿世禄制(名):指下级贵族到上级国君朝廷世代为官的制度。

世卿是指到王室充当卿⼠或到公室充当卿的那⼀部分具有官僚⾝份的贵族,他们⽗⼦之间官职世袭,故称世卿。

世禄是指这些贵族⼀⽅⾯在朝为官,另⼀⽅⾯仍是其封国的封君,享有原有爵位和采⾢作为其俸禄,并世代享⽤。

(⼆)秦汉1、简述汉代官员的主要选拔制度。

①任⼦②赀选③察举④征辟⑤博⼠弟⼦⑥荐举2、西汉政府通过“任⼦”和“赀选”两种形式补充官僚队伍。

(多)3、汉代以乡举⾥选为基础的官员选拔⽅式有察举和征辟。

(多)4、秦汉时期郡对县的考课通常采取“秋冬集课”的⽅式。

(单)(三)魏晋南北朝1、曹操曾三下求贤令,其选官不论出⾝、门第,甚⾄在道德上也不求全责备,奉⾏“唯才是举”的选官原则。

(单)2、魏晋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

(单)3、魏国建国之初,魏⽂帝接受陈群建议⽽实⾏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

(单)4、九品中正制(名):是从汉朝的察举制演变⽽来,其具体⽅法是由在中央任职的官员担任原籍地的⼤中正或中正,负责考察本周⼠⼈,综合他们的门第和德才定出品和状。

品主要依据家世官位和资历,分为上上⾄下下九品,状是根据⼠⼈德才⾏为下的⼀个简短评语,品和状均呈报吏部作为政府选官依据。

5、魏晋时期,官员的升迁完全凭借门资。

(单)6、中国古代有关官员任期的规定始于魏晋。

(单)(四)隋唐1、简述隋唐时期官员选拔的主要制度。

(注意这⾥多次以多选题形式出现)①科举制度②门荫③⾏伍⑤⼊幕制2、隋唐时期选拔官员最主要的途径是科举。

(单)3、我国历史上科举制度的确⽴始于隋炀帝。

(单)4、门荫(名):是为贵族及官员⼦弟承袭政治特权⽽设置的制度。

贵族或官员⼦弟经服役(担任君主宿位或宗庙祭祀⼈等)⼀定年限或出钱代役即可取得吏、兵部考试资格参加选官。

自学考试_全国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西方行政学说史试题(00323)

自学考试_全国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西方行政学说史试题(00323)

B.“主 观 — 客 观 ”两 分 法
C.“事 实 — 价 值 ”两 分 法
D.“结 构 — 功 能 ”两 分 法
17.西 蒙 认 为 ,在 决 策 者 的 人 的 选 择 模 式 中 ,强 调 决 策 的 认 知 和 分 析 的 因 素 的 是
A.经 济 人 模 式
B.社 会 人 模 式
C.心 理 人 模 式
浙00323# 西方行政学说史试题 第4页 (共4页 )
A.财 政 经 费
B.办 公 机 构
C.档 案 机 构
D.规 章 制 度
9.传 统 型 的 统 治 合 法 性 基 础 源 于
A.神 圣 传 统
B.虔 诚 的 信 仰
C.法 律 法 规
D.神 力
10.古 立 克 被 誉 为
A.行 政 学 的 先 驱
B.科 学 管 理 之 父
C.一 般 行 政 管 理 理 论 家
的▲。 34.里 格 斯 认 为 ,影 响 一 个 国 家 行 政 的 生 态 要 素 是 各 种 各 样 的 ,但 其 中 最 主 要 的 有 五 个 要 素 :经
济要素、社会要素、沟通网、符号系统和 ▲ 。 35.里格斯认为,棱柱社会有三个重要的独特的特征,即异质性、形式主义和 ▲ 。 36.“工作就像休息和娱乐一样地自然”是麦格雷戈提出的 ▲ 理论中的内容。
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 擦 干 净 后 ,再 选 涂 其 他 答 案 标 号 。 不 能 答 在 试 题 卷 上 。
一 、单 项 选 择 题 (本 大 题 共 30 小 题 ,每 小 题 1 分 ,共 30 分 )
在 每 小 题 列 出 的 四 个 备 选 项 中 只 有 一 个 是 符 合 题 目 要 求 的 ,请 将 其 选 出 并 将 “答 题 纸 ”的 相

自考中国行政史复习资料

自考中国行政史复习资料

1、内外服制:一种二元统治体制,即将统治区分为内服和外服两部分,分别采取不同的统治方法和组织形式。

“内服”指商王直接统治的区域,即王畿所在地。

“外服”诸候国统治的区域,其范围由王畿向四面八方延伸。

2、三公宰相制: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为三公,共同担任相职,分别直接对皇帝负责。

汉武帝时代以中外朝制架空相权,揭开了汉代宰相制度改革的序幕,三公宰相制起到分散相权的作用。

3、二府三司制:是宋代的中央行政体制。

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分掌文、武,后人称之为“两府”,另设独立执掌全国财政的三使司,又称“计相”。

二府三司制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但过分集权于皇帝影响了国家机关整体职能的发挥。

4、北面官制:是辽代统治者为统治契丹和其它游牧族而建立的一种特殊制度。

担任北面官的一般均是契丹贵族,且其核心一直是宗室和外戚。

因此,北面官系统是辽政权的权力重心所在,终辽一代始终是贵族政府。

5、中央设计局:是抗日战争爆发后,国防最高委员会为有效行使职权、加强对国家事务的管理,根据“行政三联制”的原则设立的决策技术系统。

6、简述清朝“百日维新”期间行政执行遭遇的主要阻力?(1)最高决定权的二元化。

尽管光绪名义上已是“权归于一”的皇帝,但慈禧太后几十年垂帘听政所形成的最高决策者的地位并没有根本改变。

由于最高决策权不统一,政令往往前后相左,使下级执行起来无所适从,行政效率自然低下。

(2)改革缺乏军事力量的保证。

当时清政府的军事大权被慈禧的亲信荣禄所掌握,光绪仅仅靠几个没有实权的维新派推动改革,显然是难奏其效的。

(3)顽固派的顽强抵抗。

慈禧先是迫使光绪将支持改革的大学士翁同和开缺回籍,后是规定新授二品以上官员须向太后谢恩,再后来是怂恿后党官员多方掣肘改革,致使新政令难以落实。

(4)地方官员的敷衍塞责。

在地主,除湖南巡抚陈宝箴外,其余督抚或借诩推诿;或粉饰应付。

7、简述南京临时政府行政建制的特点?(1)机构的设置比较合理和集中。

实际设置的机构非“因人而立”,而是根据客观需要,将能合在一起的机构尽量归并。

全国自考00032《中国行政史》单元综合测试(一)

全国自考00032《中国行政史》单元综合测试(一)

全国自考00032《中国行政史》单元综合测试(一)全国自考00032《中国行政史》单元综合测试(一)1.(单选题,1 分)清朝组织编制独立于赋役体系之外,包括所有土著和流动人口在内的乡里组织形式是()A、里社制B、乡老人制C、地丁制D、保甲制2.(单选题,1 分)清朝总理全国政务的职能部门是()A、理藩院B、大理寺C、军机处D、六部3.(单选题,1 分)清朝由军机处直接下达的机密指令,不经过内阁,由军机处封缄严密后,或直接交职能机构办理,或直接寄送地方官员,这种谕旨下达方式是()A、“明发上谕”B、“票拟”C、“廷寄”D、“熟状”4.(单选题,1 分)清朝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废除少数世袭土官,改设和内地相同的地方官,进行直接统治的政策称为()A、左郡县政策B、旗民分治政策C、改土归流政策D、宗主督护政策5.(单选题,1 分)与元初行省性质基本相同,可以说已开元朝行省制度先河的制度是()A、金朝行台尚书省制度B、宋朝军、州制度C、秦汉郡县制度D、唐朝督护制度6.(单选题,1 分)明朝为加强上下级间的联系和对府县施政状况的监督而设置的布政司的派出机构是()A、分巡道B、按察司C、分守道D、专职道7.(单选题,1 分)明朝对各级官员和人民进行秘密侦察的特务机构是()A、都察院B、六科C、十三道D、厂卫8.(单选题,1 分)辽朝最高军事机关是()A、枢密院B、大林牙院C、大于越府D、军机处9.(单选题,1 分)除六部外,元朝还有一系列负责某项具体业务的事务性职能机构,其中掌管佛教事务的是()A、宣政院B、理藩院C、大理寺D、都护府10.(单选题,1 分)辽朝五京道执掌司法和监察之权的是()A、转运使司B、提点刑狱司C、都总管府D、处置使司11.(单选题,1 分)宋朝定期勘验官员以定升迁的制度是()A、察举制度B、磨勘制度C、推举制度D、流外入流制度12.(单选题,1 分)五代时期,掌管财赋的专门机构是()A、枢密院B、中书门下C、三司使D、吏部13.(单选题,1 分)北宋初年,在府、州之上设立的遣使级的行政区划是()A、道B、路C、省D、郡14.(单选题,1 分)隋朝奉旨巡行郡县的监察官是()A、司隶台官员B、谒者台官员C、御史台官员D、肃政台官员15.(单选题,1 分)唐朝官员身体欠佳或年逾七旬可以退休,称为()A、告归B、休沐C、致仕D、丁忧16.(单选题,1 分)隋唐时期为应对郡数过多、调节中央和地方关系而设立的地方行政机构是()A、道B、州C、省D、府17.(单选题,1 分)魏国建立之初,魏文帝接受陈群建议而实行的选官制度是()A、九品中正制B、三公九卿制C、三省六部制D、三公宰相制18.(单选题,1 分)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执行的最高机关是()A、尚书省B、御史台C、中书省D、门下省19.(单选题,1 分)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完全的军事管制式的地方行政管理方式称为()A、节度使B、军镇C、郡D、左郡县20.(单选题,1 分)汉朝地方政府在不违反中央大政方针的前提下享有一定的()A、起诉权B、自主裁量权C、复议权D、封驳权21.(单选题,1 分)秦汉时期乡里官员中主管乡中治安的是()A、三老B、游徼C、亭长D、啬夫22.(单选题,1 分)汉武帝用以在组织机构上分割相权的做法是实行()A、内外服制B、三公宰相制C、丞相制D、中外朝制23.(单选题,1 分)3周王在郊外设坛召集各方诸侯对重大问题进行谋议、发布政令的会议形式称为()A、朝觐B、朝会C、巡狩D、巡查24.(单选题,1 分)战国时期各国进行的变法运动中取代分封制的是()A、单一制B、乡遂制C、郡县制D、宗法制25.(单选题,1 分)中国奴隶社会国家的组织形式脱胎于原始社会的()A、军事民主制B、等级君主制C、城邦民主制D、部落家长制26.(多选题,2 分)金朝女真人入仕的主要途径包括()A、荫补B、世选C、军功D、科举E、流外入流27.(多选题,2 分)辽朝的谏官主要有()A、侍御史B、殿中中丞C、左右谏议大夫D、左右补阙E、左右拾遗28.(多选题,2 分)宋朝会议制度可分为()A、内阁会议B、军机处常会C、例行常朝D、便殿议政E、临时朝议29.(多选题,2 分)西汉政府补充官僚队伍的形式有()A、任子B、赀选C、征辟D、察举E、科举30.(多选题,2 分)西周诸侯之间、卿大夫之间联系与决策所采用的礼仪方式主要有()A、巡狩B、朝觐C、朝会D、聘问E、照会31.(名词解释题,3 分)封驳制度32.(名词解释题,3 分)理藩院33.(名词解释题,3 分)考满34.(名词解释题,3 分)节度使35.(名词解释题,3 分)内外服制36.(简答题,6 分)简述清朝的地方监察体制。

中国行政史自考真题2016年下半年及答案解析

中国行政史自考真题2016年下半年及答案解析

中国行政史自考真题2016年下半年及答案解析(1/25)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题正式确立王位世袭制,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家天下”局面的是______A.启B.益C.禹D.商下一题(2/25)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2题在官员待遇方面,夏商周实行的是______A.分封制B.内外服制C.世禄制D.世卿制上一题下一题(3/25)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3题汉武帝时设立的巡行地方监督郡国守相的监察官员称为______A.别驾B.州刺史C.州牧D.郡守上一题下一题(4/25)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4题东汉时,实际成为国家最高行政机构的是______A.门下省B.御史台C.中书省D.尚书台上一题下一题(5/25)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5题魏晋时期,官员升迁完全凭借______A.考课B.能力D.门资上一题下一题(6/25)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6题隋唐时,五监中主管文教事务的是______A.国子监B.少府监C.将作监D.都水监上一题下一题(7/25)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7题五代官员选拔从制度上说沿袭唐制,但因战乱频繁,政局动荡,最为切实可行的入仕途径是______A.察举B.入幕C.征辟D.门荫上一题下一题(8/25)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8题宋朝主要入仕途径是______A.征辟B.科举C.荫补D.军功上一题下一题(9/25)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9题我国历史上建立金朝的民族是______A.蒙古族B.西夏族C.女真族D.契丹族上一题下一题(10/25)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中国行政史 自考小抄 自考考前笔记知识点梳理

中国行政史 自考小抄 自考考前笔记知识点梳理

0322 - 中国行政史虞崇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引言第一章夏、商、西周的行政管理第一节原始民主管理体制的演变第二节夏、商、西周的中央行政体制第三节夏、商、西周的地方行政体制第四节夏、商、西周的行政运行和行政监督第五节夏、商、西周的人事管理第二章春秋战国的行政管理第一节春秋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第二节战国时期中央集权的行政管理第三章秦汉的行政管理第一节秦汉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第二节秦汉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第三节秦汉政府的施政过程与行政监督第四节秦汉时期行政官员的管理第四章魏晋南北朝的行政管理第一节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第二节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第三节施政过程与行政监督第四节行政官员的管理第五章隋唐的行政管理第一节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第二节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第三节施政过程与行政监督第四节行政官员的管理第六章五代、宋的行政管理第一节五代时期的行政管理第二节宋代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第三节宋代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第四节宋代政府施政过程与行政监督第五节宋代行政官员的管理第七章辽、金、元的行政管理第一节辽的行政管理第二节金的行政管理第三节元的行政管理第八章明的行政管理第一节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第二节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第三节施政过程与行政监督第四节行政官员的管理第九章清的行政管理第一节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第二节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第三节施政过程与行政监督第四节行政官员的管理下篇中国近代的行政管理引言第十章晚清政府的行政管理第一节中央行政体制的调整与改革第二节地方行政体制的变革第三节施政过程与行政监督第四节行政官员的管理第十一章南京临时政府的行政管理第一节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第二节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第三节施政过程与行政监督第四节行政官员的管理第五节南京临时政府行政体制的延续第十二章北洋军阀政府的行政管理第一节中央行政体制的频繁变化第二节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第三节施政过程与行政监督第四节行政官员的管理第十三章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行政管理第一节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第二节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第三节施政过程与行政监督第四节行政官员的管理第十四章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的行政管理第一节中央行政体制的变化第二节地方行政体制的调整第三节施政过程与行政监督第四节行政官员的管理第十五章战后南京政府的行政管理第一节中央行政体制的变化第二节地方行政体制的变化第三节施政过程与行政监督第四节行政官员的管理第十六章工农民主政权的行政管理第一节工农民主政权的行政体制第二节工农民主政权的施政过程与行政监督第三节工农民主政权行政人员的管理第十七章抗日民主政权的行政管理第一节抗日民主政权的行政体制第二节抗日民主政权的施政过程与行政监督第三节抗日民主政权行政干部的管理第十八章人民民主政权的行政管理第一节人民民主政权的行政体制第二节人民民主政权的施政过程与行政监督第三节人民民主政权的干部管理单项选择题0.1.中国古代奴隶主专政和封建主专政两个阶段行政管理的相同点是(A)A.个人独裁的管理体制B.中央集权制的管理体制C.设官而治的管理体制D.家国—体型的0.2.行政管理形式的直接决定性制约因素是(D)A.经济基础B.上层建筑C.生产力水平,D.国家的国体、政体0.3.中国古代神权政治盛行于(C)A.原始社会末期B.夏朝C.商朝D.周朝,0.4.中国奴隶制社会政府与王朝的组织模式是(A)A.父系大家庭B.父系氏族公社C.父系家庭公社D.部落联盟0.5.我国奴隶制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是(A)A.等级君主制B.专制君主制C.宗法制度D.世袭传子制、0.6.中国封建制行政管理体制的初创和确立是(C)A.从春秋到秦B.从战国到秦C.从战国到秦汉D.从春秋到秦汉0.7.中国封建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成熟和定型的标志是(C)A.三公九卿制的确立B.三公宰相制的确立C.三省六部制的确立D.二府三司制的确立0.8.标志着行政管理趋于制度化、法律化的(B)A.《法经》B.《唐六典》C.《明会典》D.《清会典》0.9.中国步入阶级社会是在考古学上的。

中国行政史复习资料

中国行政史复习资料

引言中国古代行政管理的特色:1、这一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国家制度神权政治色彩最重的时期;2、等级君主制国家结构是这一时期行政体制的又一特色;3、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家”为模式组建“家天下”王朝;4、原始民主遗风的残留;“家天下”模式的特色:1、是父家长制为君主专制提供了原型,在君主专制体制下,君主拥有至高无尚的权力,君位终身并世袭,而父系大家长在大家庭内的角色已大体具备以上的特点,即已产生了君主专制的萌芽;2、是以父系大家庭为模式组建政府,这和秦汉以后各王朝不同,家室与政府没有严格区分开来,在设官分职上也体现出随意性,各部门之间缺乏明确的分工,职、权、责十分不明,表现政府的双重职能,宗法管理与行政管理相互补充,使商周奴隶制很像一个一个大家族的扩大,这种家族式的管理方式,作为一种历史的残留存在于秦汉三公九卿之中;3、是以“家天下”观念进行统治,宗法制度是在父家长制基础上不断发展起来的,是我国奴隶制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在宗法制度下,天子、诸侯、卿大夫既是一种君臣关系,又是兄弟叔伯或甥舅关系,各级贵族处于不同的等级阶梯上,享有不同的特权,并以原则制礼作乐,规范天下。

原始民主遗风的残留的原因:1、是部落时代民主议事的遗风仍在商周的会议制度中有所反映;2、夏、商、周三代都十分重视民情与舆论,设采风之官,实行纳谏制度,这些也当是原始民主的残留。

中国封建中央集权的管理体制的特点:1、中国的封建集权体制时间长,一种体制持续2000余年;2、权力集中的程度有所差别;3、思想控制方法的不同;4、中国封建社会自其一开始就有一整套对官吏的选拔、任用、俸禄、考评、退休等严密而完善的官僚制度,这一套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国家管理体制上的一大特色,为世界古代所绝无仅有的。

封建社会的行政管理与奴隶社会的行政管理的区别:1、形成了一套大统一王朝的中央集权体制;2、神权政治色彩的淡化;3、法制的日趋完备;中国中央集权专制体制主要矛盾:1、皇权与相权的矛盾;2、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的矛盾。

中国行政史重点复习资料打印版

中国行政史重点复习资料打印版

中国行政史重点复习资料1.试析中国奴隶制国家行政管理的特色。

3次答:第一,神权政治色彩浓重。

第二,等级君主制的国家结构。

第三,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第四,原始民主遗风的残留。

2.述夏商西周时期原始氏族公社痕迹对君主权力的影响2次答:1、盛行于部落联盟时代民主制的某些残留使得诸侯国君和宗室贵族对朝政拥有相当的参与权,制约着王权的发展。

2、贵族议事制度的影响。

据文献记载,禹征三苗,启伐有扈氏都曾召开贵族议事。

3、王权受到宗教信仰的限制,如商神权盛行,处理政务须事事向上帝请示占卜,这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王权的发挥。

3.简述春秋时期赋税改革的内容及其对行政体制的影响2次答:春秋时期各国的赋税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土地关系和赋税财政制度的根本变革,它不仅影响到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而且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引起上层建筑国家职能的变化,赋税制度的改革对国家行政体制的变革有巨大的影响。

(1)使国家的社会职能发生变化。

赋税改革后,国家事实上承认了土地私有权,实际上取消了公私田之分,一律按国人什一履亩而税的方法收取实物。

这样一来,国家的主要社会职能就仅剩下政治和行政事务性的内容,不再具有直接组织社会生产的职能。

(2)引起阶级结构的变化与基层行政组织的变革。

改革以后,一家一户的小农成为生产单位,集体在公田上耕耘的“井田制”趋于瓦解。

井田制的破坏引起阶级结构的变化,庶民的社会地位提高,可充当甲士,实际已变成向国家交纳什一税的自耕农。

庶民可以自由开荒、自由转让土地,进一步加剧了贫富两极分化。

庶民的分化,各种纠纷也随之增多,再加上国家要向农户征收各种赋税,于是产生以农户为单位的“编户齐民”的户籍制度。

户口的整顿为基层组织由乡遂双轨制过过度到乡里单一制奠定了基础。

4.简述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2次答:(1)用郡县制取代分封制,达到了实现封建君主中央集权的目的。

在分封制下,各级君主的专制权力受到空间的限制,在郡县制体制下,郡县地方长官不是封君,其职位也不能世袭,郡县地方长官所掌握的主要是行政执行权,决策权则主要收归中央。

中国行政史复习重点

中国行政史复习重点

《中国行政史》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1、宗法制度P212、礼乐制度P253、世卿世禄制P324、乡遂制P265、郡县制P446、羁縻府州P957、上计P488、四善二十七最9、元丰改制10、磨勘制度11、北面官制P132 12、行省制度13、大计制度14、科举制度15、九品中正制16、改革归流17、盛京改制P246 18、总理各国事务衙门P232 19、军机处P19020、行政三联制P34921、三三制22、中央政治委员会P281 23、都察院P175、P206二、简答题1、我国奴隶制时代的行政管理特色P22、简述商代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P233、夏、商、西周行政体制对行政运行的影响P26—284、战国变法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P40—415、简述秦代少数民族地区行政体制P60—616、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特殊地区的行政体制P777、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决策特点P78—808、简述隋唐时期中央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9、简述隋唐时期地方行政体制P92—9610、简述隋唐时期行政监督体制的新发展P10011、简述宋代行政监督体制的改革内容P123--12512、辽代行政管理体制特点P131—13813、元代的行政监察制度特色14、明代行政监察制度完备体现在哪些方面?P175—17815、明代行政决策制度及其方式P16916、清代特殊地区的行政管理体制17、简述清代的行政监察制度P205—20718、近代中国行政管理的特点P226—23119、工农民主政权的行政管理经验P229;P37520、抗日民主政权的行政管理经验P229;行政执行经验P39421、人民民主政权的行政管理经验P23022、晚清地方行政体制改革措施P247—24823、清末行政执行的混乱与变化P254—25524、清末的行政监督特点P255—25825、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特点及原因P306—30926、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行政管理特点P339—34327、国民政府抗战时期行政执行的改革措施28、简述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的地位作用及其变化29、秦汉时期对行政官员是如何进行管理的?P66—7030、简述人民民主政权的干部管理制度P415—41731、简述明代中央行政管理体制P164—158--164三、论述题1、中国封建中央集权管理体制的特点P5—82、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赋税改革对行政体制的影响P36—383、试述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发展4、简述科举制度的发展并作简短评价5、试述晚清政府机构设置的殖民化倾向与体现P231—2366、评述我国古代宰相制度的发展7、请你总结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政权行政管理的共同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篇中国古代的行政管理引言一、中国古代行政管理的特色?奴隶制时代的行政管理特色:1、这一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国家制度神权政治色彩最重的时期。

2、等级君主制国家结构是这一时期行政体制的又一特色。

3、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家”为模式组建“家天下”王朝。

4、原始民主遗风的残留。

?中国封建中央集权的管理体制有自身的特点:1、中国的封建中央集权体制时间长,持续2000多年,而且是惟一的政体形式,西欧封建制度则呈现多样性政体形式。

2、权力集中的程度有所差别。

3、思想控制方法的不同。

4、中国封建社会自其一开始就在逐渐形成一整套对官吏的选拔、任用、俸禄、考评、退休等严密而完善的官僚制度。

?中国封建社会的行政管理同奴隶社会的行政管理相比的特点:1、形成了大统一王朝的中央集权体制。

2、神权政治色彩的淡化。

3、法制的日趋完备。

**《法经》魏国李悝、集春秋后期以来各国立法之大成。

**《唐六典》标志着行政管理趋于制度化、法律化。

**《明会典》是封建行政管理法制化达到一个新高度的重要标志,成为中国封建行政立法的总汇,达到了封建朝代行政法的最完备程度。

二、中国古代行政管理的剖析?中国封建中央集权专制体制矛盾主要有二:1、皇权与相权的矛盾:2、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的矛盾:?行政体制发展的稳定因素:1、中国封建社会所形成的一套管理官员的制度是中央集权体制得以延续和在遭破坏后得以再生的组织保证。

这种管理制度从结构上分三部分:(1)官员的录用管理(2)官员的行为管理(3)官员待遇的管理。

2、监察机关的人事监督有利于封建国家肌体的健全。

3、在中国封建中央集权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着调节君主专制弊端的机制,主要体现在二方面:(1)在施政程序上有一套尽可能促使皇帝正确决策的制度,即林栗所讲的原则“人主莅权,人臣审权、争臣议权”。

(2)为防止皇权的滥用,中国封建社会还有一些其他的办法。

1)通过教育提高君主的素质。

2)通过神权来抑制君权。

3)大臣可利用皇帝生前上“尊号”死后加“谥号”或“庙号”的尊褒贬抑来对皇帝造成心理压力,促使其刷新政治。

4)开国皇帝所制定的一些制度对后世君主往往有较大的防微杜渐作用,也可以被用来充当大臣制止皇帝越轨行为的工具。

第一章夏、商、西周的行政管理1、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的奴隶制社会时期。

2、共性:国家的组织形式从政体上看是一种君主专制的政体,从国家结构上看是一种等级君主国集合而成的王朝体系。

3、治国思想特点:夏之政忠、商之政敬、周之政文。

忠:夏朝的政务朴实无华。

敬:指商朝的政务在神事礼仪威严的神秘气氛下使人产生敬畏而加以服从。

文:周朝的政务靠一套文物典章制度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注重礼乐等文物典章制度的建设。

第一节原始民主管理体制的演变一、中国奴隶制国家的组织形式脱胎于原始社会末期的军事民主制,是在改造部落联盟的军事民主制基础之上建立起等级君主制的国家组织形式。

二、母系氏族公社与后来国家对社会的管理的不同,主要表现:1、它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和生活单位。

2、社会组织形式主要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组成氏族、胞族和部落,而不是象后来的国家那样按地域划分其国民,也不同于后来的经济、文化组织,以行业来组织其成员。

3、实行原始民主管理,氏族成员一律平等,氏族全体会议为最高权力机关,重大事务由全体成年男女讨论决定。

三、军事民主时期:1、组成:军事首长、部落酋长议事会、人民大会第二节夏、商、西周的中央行政体制一、夏、商、西周三代实行的是以君主为核心的王权专制政体,形成以王为核心的王权制度。

夏、商、西周分别是王权制度的初创、发展、完善时期。

二、夏代君主制政体的形成夏王朝是在部落联盟的基础上将部落联盟的管理体制加以改造而建立的国家。

这种改造的关键环节是将部落联盟领导集团通过民主推选军事首长的“禅让制”变为王位继承制,从而把原先民主制基础上的“公共权力”变为一种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强制性“公共权力”。

从历史发展看,专制主义起源于氏族社会晚期,部落联盟的军事首长实际上已成为专制君主的前身。

三、殷商时期行政体制的发展演变四、西周行政体制的规范化第三节夏、商、西周的地方行政体制一、夏的地方行政体制夏——通过“享”“会”等方式如今各部族首领,传达王命。

夏王朝与地方诸侯之间保护着联盟关系,但地方诸侯又有着相当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

二、商的地方行政体制内外服制:是一种二元统治体制,即将统治区分为内服和外服两大部分,分别采取不同的统治方法和组织形式。

内服:指商王直接统治的区域,即王畿所在地。

外服:指诸侯国统治的区域,其范围由王畿向四面八方延伸。

三、西周的地方行政体制分封制度:是中国奴隶社会中一种协调统治阶级利益以便对付种族奴隶而建立的制度,即一种天子向诸侯,诸侯向卿大夫“授民授疆土”以建立邦国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度日趋成熟和完善,表现在:1、分封制度本身趋于成熟和完善,即对分封的范围、仪式、依据和原则等方面规定得详明;2、宗法制度、礼乐制度等配套制度的成熟和完善,分封制度所表现出来的是以周天子为首的等级名分制度,宗法制度从血缘关系、思想上去维护这种制度,礼乐制度则从行为上去维护这种制度。

乡遂管理体制:乡是国人居住之地,遂为野人居住之所。

在国都内及其近郊,划分为若干乡,采用“五家为比、五比为闾、四闾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的乡制,分别设比长、闾胥、族师、党正、州长、乡大夫。

在边远的农村地区实行遂制,即“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酂,五酂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分别设邻长、里胥、酂师、鄙长、县长、遂大夫。

第四节夏、商、西周的行政运行和行政监督一、夏、商、西周行政体制对行政运行的影响?与秦汉以后诸王朝相比,君主的权力受到各个方面的限制,表现在:1、等级君主制国家结构的影响。

与秦汉以后相比,在行政决策、沟通、文书和执行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色,表现为:1)在行政决策上的集中程序较低,凡涉及下级邦国的事务,中央均通过盟会的形式加以协调,凡涉及邦国之间的关系,常经谈判以结盟的方式作出决策;2)在行政沟通上不是如同后世行政机关的沟通,而是国与国之间的外交联系,如朝会、聘问等形式;3)在行政文书上,常以协商性文书体裁为重;4)在行政执行上,行政的灵活性大于统一性。

2、原始氏族公社痕迹的残留。

多方面的制约,表现在:1)盛行于部落制时代的民主制某些残留使得诸侯国君与宗室贵族对朝政拥有相当的参与权,制约着王权的发展;2)贵族议事制度的影响;3)王权受到宗教信仰的限制。

?王权逐渐摆脱各种束缚,表现在:1、通过兼并和征伐,国家逐渐由分散走向集中,向统一的专制国家过渡;2、西周时期天命观发生变化。

二、西周的行政决策与联络1、纵向的行政决策与联络巡狩:是周王在郊外设坛召集各方诸侯对重大问题进行谋议,发布政令的会议形式。

朝觐:诸侯定期朝见天子并向天子述职的一种礼仪。

聘:由天子派使臣慰问诸侯,或诸侯遣使臣朝见天子。

2、横向的行政决策与联络朝会:是诸侯间直接拜访,细分为“朝”和“会”二种形式。

聘问:即诸侯间派使臣互相访问。

三、西周的行政文书诰:1)上级对下级发布的命令或布告2)君臣相互勉励之词的记录,作为后世君臣行为的规范。

誓:多为战时的动员令。

命:绝大多数为册命之书。

简书:日常通告文书。

要:相当于今日之契约,具有法律效力,一般用于国与国、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盟会上,盟会时要在神灵前起誓,并将起誓内容形成文字,作为日后检验是否履约的凭证。

四、西周的行政执行既保护政策的统一性,又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五、西周的行政监督二种形式:1、天子、诸侯各自对其下属“邦国”的监督:利用朝觐、巡狩或委派监国、上卿进行。

监国:指派出诸侯级使臣代表天子监临诸侯国的管理体制,监国者地位相当高,多由王子弟担任。

2、天子、诸侯、卿大夫各自对其直接辖区的监督:主要依靠官员进行。

“巡行”视察和“循行”方式第五节夏、商、西周的人事管理一、官员的选拔夏、商、西周都实行世官制度。

夏、商——血统是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

世卿世禄制:指下级贵族到上级国君朝廷世代为官的制度。

世卿:指贵族中到王室充当卿士或到公室充当卿的那一部分具有官僚身份的贵族,他们父子之间官职世袭,故称世卿。

世禄:指这些贵族一方面在朝为官,另一方面仍是其封国的封君,享有爵位和采邑作为其俸禄,并世代享用。

二、官员的管理机构西周中期,开始出现佐助天子管理官员的人事官员,即司士。

职责:1、掌管官员档案;2、正群臣朝仪之位;3、负责官员的爵禄赏赐;4、掌群臣之治,即掌戒令刑罚。

三、官员的爵制夏:公、侯、伯、子、男五等商:公、侯、伯、子、男,分为三等。

一等:公、侯——商王族或亲族二等:伯——远方首领三等:子、男——在侯、伯之下并隶属各侯、伯。

西周:实行分封制,有公、侯、伯、子、男之分,分为三等。

公为第一等,侯伯为二等,子男为三等。

命:除爵外的一种表明身份的标志。

指天子的册命,对象不仅包括诸侯,还包括卿大夫。

九命的等次:上公经九次册命,侯伯七次、子男五次,大国之卿三次、次国之卿二次、小国之卿一次。

四、官员的俸禄和退休夏、商、西周都实行世禄制。

均有官员年老致仕的制度,官员到七十岁即退休,即所谓“七士致政”。

第二章春秋战国的行政管理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奴隶制社会解体并向封建制社会过渡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家政体的特点是王室衰弱,诸侯称霸。

第一节春秋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一、大国争霸与等级君主制王朝的解体二、赋税改革对行政体制的影响原因:旧的田税军赋制度都是建立在土地国有制即井田制基础上的。

在井田制下,野人(庶民)在公田上进行无偿劳作,以“助”(田税)的名义上交国库,此外还要承担各种军赋。

春秋时期,由于兼并战争的激烈,他们的负担成倍啬,纷纷从公田上逃跑。

不仅野人如此,国人也因战争负担而日益走向贫困、破产、负债甚至沦为奴隶。

春秋时期,经常发生国人暴动以及拒绝战争的现象,这一切迫使较为开明的君主进行赋税和军赋制度的改革。

内容:1、田税改革:最先在齐国进行。

改革的重点:承认国人土地的私有权。

2、军赋改革:基本精神:将军赋落实到田亩上。

影响:1、使国家的社会职能发生变化;2、引起阶级结构的变化与基层行政组织的变革;三、强卿专制与中央集权体制雏形的出现春秋时期,最富有时代意义的是卿大夫的兴起。

特点:1、在官员管理上由家臣制向官僚制转化;2、在中央朝廷组织上由家臣聘任制发展成为客卿制;3、在地方管理上,由国鄙制向县郡制转化。

第二节战国时期中央集权的行政管理一、变法运动与中央集权管理体制的确立著名的变法: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以、秦国的商鞅变法各国变法运动的实质:用郡县制为特征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取代宗法等级君主制。

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影响:1、用郡县制取代分封制,达到了实现封建君主中央集权的目的;2、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制,奠定了封建中央集权体制的经济基础;3、变法运动中,各国先后颁布法律,出现依法治民的倾向;4、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官僚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