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卫生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卫生管理制度模版

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卫生管理制度模版

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卫生管理制度模版一、总则1.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公共场所用品用具的卫生安全,提供洁净的使用环境,确保公众健康和安全。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共场所(如商场、酒店、医院、学校、公共交通工具等)中使用的各类用品用具的卫生管理工作。

二、责任与义务1. 应由公共场所用品用具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本制度并进行实施,并及时更新和完善。

2. 公共场所员工应严格按照本制度要求执行相关卫生管理工作,包括用品用具的清洁、消毒、更换等。

3. 公共场所用品用具管理部门应定期对所使用的用品用具进行检查和评估,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

三、卫生管理要求1. 清洁要求1.1. 所有用品用具应定期进行清洁,清洁频率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来确定。

1.2. 清洁过程中应使用与清洁对象相适应的清洁剂,并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清洁操作,确保清洁效果。

1.3. 清洁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用具,如手套、口罩等。

2. 消毒要求2.1. 需要消毒的用品用具应定期进行消毒,消毒频率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和卫生要求来确定。

2.2. 消毒过程中应使用经批准的消毒剂,并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消毒操作,确保消毒效果。

2.3. 消毒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用具,如手套、口罩等。

3. 更换要求3.1. 用品用具使用寿命到期或发现损坏、污损等情况时应及时更换,并做好相应记录。

3.2. 用品用具的更换应符合相关卫生要求,尤其是涉及食品、药品等领域的用品用具。

四、培训与教育1. 公共场所用品用具管理部门应对相关员工进行卫生管理培训与教育,并定期进行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

2. 员工应参加培训,确保理解并掌握本制度的相关要求。

五、监督与评估1. 公共场所用品用具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卫生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并将检查结果报告给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管理部门。

2. 发现问题应及时整改,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报告整改情况。

六、处罚与奖励1. 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公共场所用品用具管理部门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包括口头警告、罚款、责令停业等。

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卫生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卫生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卫生管理制度范文一、总则公共场所是指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服务、满足生活和工作需要的场所,包括但不限于酒店、餐饮场所、商场、学校、医院等。

为了保护人民健康,规范公共场所的用品用具卫生管理,制定本制度。

二、卫生管理责任1. 公共场所的管理者必须承担用品用具卫生管理的主体责任,并指定专人负责卫生管理工作。

2. 卫生管理者必须具备相关卫生管理知识和技能,并接受培训,确保对用品用具卫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执行。

三、用品用具卫生要求1. 公共场所的用品用具必须符合卫生标准,保证不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2. 用具应具备易清洁、易消毒、防腐、耐磨损等特点,并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

3. 用具应有固定的使用、清洁和消毒记录,保证使用历史可追溯。

四、用品用具的使用1. 各类用品用具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符合卫生要求。

2. 不同用具之间必须进行隔离使用,防止交叉感染。

3. 应根据需要配备一次性用品,并妥善处理使用后的一次性用品。

4. 用具的存放要求干燥通风,避免积尘和细菌滋生。

五、用品用具的清洁与消毒1. 用品用具的清洁和消毒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确保彻底、有效。

2. 不同类型的用品用具应采用不同的清洁和消毒方法,并使用合适的清洁剂和消毒剂。

3. 清洁和消毒过程中必须戴好防护用具,防止污染和伤害。

六、用品用具的维护与检验1. 用品用具的维护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保证使用寿命。

2. 用具的损坏或失效必须立即报废或更换,并记录原因和处理情况。

3. 定期对用具进行检验,确保符合卫生要求。

七、用品用具的储存与运输1. 用品用具的储存应满足干燥、通风、无毒、无异味等要求,避免受潮、感染和变质。

2. 用品用具的运输过程中必须保护好,防止破损和污染。

八、员工培训与管理1. 公共场所必须对员工进行卫生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和卫生管理能力。

2. 员工必须按照规定佩戴卫生防护用品,确保不污染用品用具。

3. 对于违反卫生管理制度的员工,将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洗浴场所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

洗浴场所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

洗浴场所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一、总则为加强洗浴场所公共用品用具的清洗消毒工作,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洗浴场所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管理1. 洗浴场所应设立卫生管理部门,负责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2. 洗浴场所应配备专职或兼职的消毒员,负责公共用品用具的清洗、消毒、保管工作。

3. 洗浴场所应建立健全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档案,包括清洗消毒记录、从业人员健康证明、消毒产品使用记录等。

三、清洗消毒设施1. 洗浴场所应设置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专用清洗消毒间,配备必要的清洗消毒设备,如清洗池、消毒柜、保洁柜等。

2. 清洗消毒间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3. 清洗消毒间应设置明显标识,区分清洗区、消毒区、保洁区。

四、清洗消毒程序1. 回收的公共用品用具应先进行分类,区分一次性用品和可重复使用用品。

2. 一次性用品应直接进行废弃处理,不得重复使用。

3. 可重复使用用品用具应先进行清洗,去除表面污渍、细菌等。

清洗过程应使用流动水、洗涤剂,并彻底冲洗干净。

4. 清洗后的用品用具应进行消毒处理,根据用品用具的材质和消毒剂的性质选择适宜的消毒方法,如高温消毒、化学消毒等。

5. 消毒后的用品用具应进行保洁处理,如烘干、整理、包装等,确保用品用具的清洁、干燥、无菌。

6. 保洁后的用品用具应分类存放于保洁柜内,确保用品用具的有序管理。

五、清洗消毒记录1. 洗浴场所应建立健全清洗消毒记录制度,记录包括用品用具的名称、数量、清洗消毒时间、消毒方法、消毒人员等信息。

2. 清洗消毒记录应真实、完整、可追溯,保存期限不少于两年。

3. 洗浴场所应定期对清洗消毒记录进行检查,确保清洗消毒工作的规范实施。

六、从业人员管理1. 从业人员应持有健康证明,经卫生知识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2. 从业人员应遵守职业道德,严格执行清洗消毒制度,确保用品用具的卫生安全。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15篇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15篇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15篇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1理发、美容用具消毒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为加强本单位公共用品清洗消毒的卫生管理,保证消毒质量,防止疾病传播,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一、设施及药物准备1、消毒柜或臭氧消毒柜:用于理发用刀、剪、梳子等的消毒;2、蒸汽消毒柜或含氯消毒制剂:用于毛巾、面巾等的消毒;3、医用戊二醛消毒药:用搪瓷或不锈钢灭菌缸浸泡消毒痤疮针、眉夹等美容工具。

二、操作程序1、消毒顺序:消毒前洗净→消毒→保洁2、消毒方法:(1)理发工具消毒:将理发工具放入紫外线或臭氧消毒柜内消毒,消毒时间为20分钟2剪刀应打平放,双面消毒。

(2)毛巾消毒:用蒸汽消毒柜热力消毒,80℃蒸10分钟以上或用100-500mg/L含氯制剂浸泡15分钟以上。

或使用一次性消毒毛巾。

(3)痤疮针、眉夹美容工具:用2%戊二醛在搪瓷或不锈钢灭菌缸内浸泡30分钟,2%戊二醛14天更换一次。

(4)美容用盆:用100-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5分钟消毒或使用一次性卫生塑料袋。

(5)美容师手部:洗净后用酒精擦拭或用100-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2分钟。

3.保洁:(1)采用高温消毒:消毒后的`工具应干爽清洁,可直接放入保洁柜内。

(2)采用药物消毒:消毒后的工具应放置10至15分钟后才放入保洁柜内。

(3)消毒柜兼作保洁柜:消毒后可直接留置柜中,但该柜的容量应不少于日常最高用量的2倍。

凡新置入的工具应消毒后使用。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2(一)美容美发场所从业人员上岗前应当取得“健康合格证明”。

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应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继续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健康合格证明”不得涂改、伪造、转让、倒卖。

(二)从业人员患有有碍公众健康疾病,治愈之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保洁制度

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保洁制度

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保洁制度一、设施设备消毒保洁制度1、酒店场所内、外环境整洁,经常开窗换气。

不乱放、挂或晾晒衣物等。

从业人员的日常生活和用具不与顾客用品混用、混放。

工作间的摆放要合理、整洁,客房应设专用消毒及顾客用品保洁柜。

使用的抹布一定要清洁卫生,专布专用,物见本色应定期消毒,窗台式空调器滤网或风扇清洁无积尘。

2、卧具要一客一换、长住客每周一换,卫生洁具及餐具应一客一消毒,并有保洁措施。

3、采取消除苍蝇、老鼠、蟑螂和其他有害昆虫及其滋生条件的措施,彻底消减室内的蚊、蝇、蟑螂和老鼠。

4、认真执行“法定传染病报告”及“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报告”制度。

二、客用口杯、茶杯消毒制度1、消毒剂:“优氯净”消毒粉2、清洁剂:去污粉、洗衣粉3、消毒工具:消毒柜、消毒桶、百洁布4、存放工具:茶杯储存柜5、消毒程序1)从客房撤出的茶杯、口杯放到消毒间倒尽茶水;2)把茶杯放到清洗池内,用清洁剂洗净,然后放到冲洗池内用清水冲净;3)用消毒剂配上一定计量的水装到消毒桶内,按药剂说明为准,一桶水放100克消毒粉;4)将洗过的茶杯、口杯浸泡在消毒水内,时间至少20分钟以上(化学消毒法);5)或将清洗好的茶杯、口杯擦干,一并放到消毒柜内消毒(物理消毒法);6)打开消毒电源(自动消毒),消毒至少15-----25分钟后将茶杯、口杯取出;7)取出已消毒茶杯、口杯储存到封闭的保洁柜里以便备用;8)在消毒记录上做到登记,记录消毒的时间和操作人员姓名。

9)卫生检查按照员工自检、班组检查、部门检查、质检部门检查的四级检查制度,采用常规检查、专项检查、暗查、暗访的方式进行。

对检查出的问题,按照标准追究责任和进行处罚。

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及卫生知识培训制度1、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持有“健康合格证”方能从事本职工作。

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期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公共卫生的疾病的,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卫生管理制度》

《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卫生管理制度》

《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卫生管理制度》一、公共场所使用的用品用具及一次性用品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重复使用的用品、用具使用前应洗净消毒、按卫生要求保管。

一次性用品严禁重复使用。

二、公共场所必须设有专用公共用具洗消间和洗消设施,并有明显标志,公用杯具、毛巾布草、浴盆、脸盆、脚盆、拖鞋每客用后必须严格按照一洗二过三消毒的程序进行洗消,并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

三、设有毛巾布草供应的公共场所必须设专用干净布草间(柜)和专用脏布草回收间,干净布草间内应设有带门专用布草柜,布草应分类存放。

四、公共场所各类用品用具的运输应采用密闭方式进行,应分有干净和肮脏用品用具的运输工具和容器,并有明星标志区分。

五、公共场所应有健全的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和保洁制度。

六、公共场所的各类用品用具数量应配备足够能供周转用,一股应不少于满负荷量的三倍量。

七、公共场所的用品用具应符台《公共场所用品卫生标准》(ws205-xx)和相应各类场所的相关卫生要求。

八、公共场所内供客人用的各类食品用具餐具必须符合《食品安全法》的有关规定。

九、理发、烫发、染发、美容用的化学制剂、化妆品应符合《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和gb7916-87《化妆品卫生标准》的有关规定。

十、公共场所内用于用品用具清洗消毒的药物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要求。

第二篇: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卫生管理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卫生管理、消毒制度一、公共场所使用的用品用具及一次性用品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重负使用的用品、用具使用权用洗净消毒、按卫生要求保管,一次性用品严禁重复使用。

二、公共场所必须设有专业公共用具洗消间和洗消设施,并有明显标志。

公用杯具、毛巾布草、浴盆、脸盆、脚盆、拖鞋每客用户必须严格按照一洗二过三消毒的程序进行洗消,并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

三、设有毛巾布草供应的公共场所必须设专业干净布草间(柜)和专业脏布草回首间,干净布草间内设有带门专用布草柜,布草应分类存放。

四、公共场所各类用品用具的运输应采用秘密方式进行,应分有干净和肮脏用品用具的运输工具盒容器,并有明显标志区分。

公共场所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

公共场所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

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
一、公共场所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及一次性用品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重复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使用前应洗净、消毒、保洁,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用品。

二、清洗消毒间应有明显标志,有给排水设施,环境整洁,通风换气良好,无积水积物,无杂物存放。

三、公用饮具每日必须清洗消毒,做到一客一用一消毒,消毒后保洁。

清洁的饮具须表面光洁、无水渍污渍、无异味。

四、公共用品、用具必须经清洗、消毒后方能供顾客使用,并做好清洗消毒记录。

棉织品等如外洗的,应选择持有工商营业执照、配备专业洗涤烘干设备、洗涤操作规程符合卫生要求的单位,并与承洗单位签订送洗合同,建立外送台账,并做好每批次交接验收记录。

五、毛巾浴巾、拖鞋等公共用品用具每客用后必须严格按照清洗消毒的程序进行清洗消毒,并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

六、干净布草与脏布草必须严格分开,防止交叉污染。

布草柜要密闭,并保持清洁,布草分类存放,并有标识。

七、清洁公共用品、用具的抹布、工具必须严格分开,并有区分标识。

八、公共场所应配备足够数量的用品用具,数量应满足消毒周转的要求。

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保洁制度

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保洁制度

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保洁制度一、设施设备消毒保洁制度1、酒店场所内、外环境整洁,经常开窗换气。

不乱放、挂或晾晒衣物等。

从业人员的日常生活和用具不与顾客用品混用、混放。

工作间的摆放要合理、整洁,客房应设专用消毒及顾客用品保洁柜。

使用的抹布一定要清洁卫生,专布专用,物见本色应定期消毒,窗台式空调器滤网或风扇清洁无积尘。

2、卧具要一客一换、长住客每周一换,卫生洁具及餐具应一客一消毒,并有保洁措施。

3、采取消除苍蝇、老鼠、蟑螂和其他有害昆虫及其滋生条件的措施,彻底消减室内的蚊、蝇、蟑螂和老鼠。

4、认真执行“法定传染病报告”及“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报告”制度。

二、客用口杯、茶杯消毒制度1、消毒剂:“优氯净”消毒粉2、清洁剂:去污粉、洗衣粉3、消毒工具:消毒柜、消毒桶、百洁布4、存放工具:茶杯储存柜5、消毒程序1)从客房撤出的茶杯、口杯放到消毒间倒尽茶水;2)把茶杯放到清洗池内,用清洁剂洗净,然后放到冲洗池内用清水冲净;3)用消毒剂配上一定计量的水装到消毒桶内,按药剂说明为准,一桶水放100克消毒粉;4)将洗过的茶杯、口杯浸泡在消毒水内,时间至少20分钟以上(化学消毒法);5)或将清洗好的茶杯、口杯擦干,一并放到消毒柜内消毒(物理消毒法);6)打开消毒电源(自动消毒),消毒至少15-----25分钟后将茶杯、口杯取出;7)取出已消毒茶杯、口杯储存到封闭的保洁柜里以便备用;8)在消毒记录上做到登记,记录消毒的时间和操作人员姓名。

9)卫生检查按照员工自检、班组检查、部门检查、质检部门检查的四级检查制度,采用常规检查、专项检查、暗查、暗访的方式进行。

对检查出的问题,按照标准追究责任和进行处罚。

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及卫生知识培训制度1、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持有“健康合格证”方能从事本职工作。

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期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公共卫生的疾病的,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卫生管理制度

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卫生管理制度

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卫生管理制度
公共场所用品用具的卫生管理制度是指对公共场所中使用的各类用品和工具进行卫生管理的一套规范和措施。

1. 用品用具选择:公共场所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宜的用品用具,选择具有优质、安全、环保的产品,如洗手液、纸巾、垃圾袋等。

2. 用品用具采购:公共场所对用品用具的采购应遵循政府采购法规定的程序,从正规的渠道购买,并且要保持购货凭证、合格证等相关文件。

3. 用品用具储存:公共场所应将用品用具存放在干燥、通风、清洁的地方,避免受潮、受热或暴露在阳光下。

4. 用品用具清洁:公共场所应建立定期清洁用品用具的制度,包括对洗手液、纸巾等进行更换,对容器、工具进行清洁消毒等。

5. 用品用具消毒:对于公共场所中频繁接触的用品用具,如餐具、杯子等需要进行消毒处理。

可以采用煮沸消毒或使用专门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6. 用品用具维护:公共场所应定期检查用品用具的状况,对有损坏、老化的用品用具及时更换或修复,确保使用的用品用具安全可靠。

7. 用品用具交替使用:公共场所应设立专人负责用品用具的管理,确保不同人员使用的用品用具不互相交叉污染。

8. 用品用具废弃处理:废弃的用品用具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清理和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以上是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卫生管理制度的一些基本内容,不同场所和用品用具的特点会有所不同,具体的管理制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公共用品用具消毒制度(三篇)

公共用品用具消毒制度(三篇)

公共用品用具消毒制度1、公共场所应有健全的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和保洁制度,配备有专人负责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建立有清洗消毒记录资料档案。

2、公共场所必须设有公共用具专用洗消间和洗消设施、专用保洁间和/或保洁橱,分类存放,标志明显。

回收用后用品用具应专用回收间存放。

3、公共场所使用的用品用具及一次性用品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

重复使用的用品用具使用前应洗净消毒,并按卫生要求保管。

一次性用品严禁重复使用。

4、公用杯具、毛巾布草、浴盆、脸盆、脚盆、拖鞋每客用后必须严格按照一洗二过三消毒的程序进行洗消,并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

旅馆业客房座便器每日一消毒,其它场所座便器应提供一次性坐垫。

5、用于用品用具清洗消毒的洗消药械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要求。

6、各类用品用具的运输应采用密闭方式进行,应分有干净和已用或受污染用品用具的运输工具和容器,并有明显标志区分。

7、各类用品用具数量应配备足够能供周转用,一般应不少于满负荷量的三倍量。

8、供客人用的各类食品、化妆品、一次性卫生用品、其它用具用品必须符合有关卫生安全要求。

第三篇:公共场所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卫生管理制度用品用具消毒、保洁制度1、本店应有健全的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和保洁制度,配备有专人负责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建立有清洗消毒记录资料档案。

2、本店必须设有公共用具专用洗消间和洗消设施、专用保洁间和/或保洁橱,分类存放,标志明显。

回收用后用品用具应专用回收间存放。

3、本店使用的用品用具及一次性用品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

重复使用的用品用具使用前应洗净消毒,并按卫生要求保管。

一次性用品严禁重复使用。

4、公用杯具、毛巾布草每客用后必须严格按照一洗二过三消毒的程序进行洗消,并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

5、用于用品用具清洗消毒的洗消药械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要求。

6、各类用品用具的运输应采用密闭方式进行,应分有干净和已用或受污染用品用具的运输工具和容器,并有明显标志区分。

7、各类用品用具数量应配备足够能供周转用,一般应不少于满负荷量的三倍量。

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卫生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卫生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卫生管理制度范文一、总则为规范公共场所用品用具的卫生管理,保障公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公共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宾馆、餐厅、医院、学校、商场等场所。

二、公共场所用品用具的标准1. 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不得超过使用寿命和质量保证期限。

2. 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应当有明确的购买渠道和合法购买证明。

3. 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应当具备相关的卫生许可证明和检测报告。

三、公共场所用品用具的采购1. 公共场所用品用具的采购应当根据需要制定清单,并向合法的销售渠道采购。

2. 采购者应当妥善保管购买证明和相关检测报告,以备日后查验。

3. 公共场所用品用具的采购应当严格按照标准进行,不得超过质量保证期限。

四、公共场所用品用具的储存1. 已购买的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应当妥善保存,在储存过程中要避免阳光直射、潮湿和污染。

2. 公共场所用品用具的储存要与污染源物品隔离,以免交叉污染。

3. 公共场所用品用具的储存区域应当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五、公共场所用品用具的使用1. 使用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前应当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严禁使用不合格或已过期的用品用具。

2. 公共场所用品用具的使用过程中要遵守操作规程,不得私自拆卸或擅自改变结构。

3. 公共场所用品用具使用完毕后应当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以备下次使用。

六、公共场所用品用具的维护1. 公共场所用品用具的日常维护要求使用者责任制,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2. 公共场所用品用具的维护过程中如发现质量问题或损坏应当进行及时修理或更换。

3. 维护人员应当定期对公共场所用品用具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七、公共场所用品用具的检查1. 公共场所用品用具的检查应当由专门部门或组织进行,确保用品用具的质量和卫生安全。

2. 检查结果如发现问题应当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八、公共场所用品用具的报废1. 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如达到使用寿命或出现无法修复的质量问题,应当及时进行报废处理。

公共用品用具消毒制度(5篇)

公共用品用具消毒制度(5篇)

公共用品用具消毒制度一、公共场所置符合卫生要求的公用品消毒间,上下水设施齐全,配备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各类公用消毒设施和保洁设施。

二、落实专人负责公用品的清洗、消毒工作。

三、公共场所内茶具、拖鞋等公用品须严格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供顾客使用的公用品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四、公共场所内公用的保洁设施,经清洗、消毒后公用品必须分类保洁存放。

五、公用品须配备专用的保洁设施,经清洗、消毒后的公用品必须分类保洁存放。

附:(一)物理消毒。

包括蒸汽、煮沸、红外线等热力消毒方法。

1、煮沸、蒸汽消毒。

100℃作用____分钟以上。

可用于饮具、盆、毛巾、床上用棉织品的消毒。

2、红外线消毒。

125℃作用____分钟以上。

可用于饮具、盆的消毒。

(二)化学消毒。

用含氯、溴或过氧乙酸的消毒药物消毒。

1、用含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为250毫克/升的消毒溶液浸泡____分钟,可用于盆、饮具的消毒或用于物品表面喷洒、涂擦消毒。

2、用____%-____%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为1000毫克/升的消毒液中,浸泡____分钟,可用于拖鞋消毒。

化学消毒后的公共用品用具应用净水冲去表面的消毒剂卫生用品索证、验收制度一、专人负责采购,采购人员要有相应的经历、资历及较强的责任心。

二、客用化妆品索证时,应向供货方索取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产品生产许可证及产品近期检验报告复印件。

三、购买消毒产品,应向供货方索取国产或进口消毒药剂和消毒器械卫生许可批件复印件。

四、客用化妆品、消毒产品及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的采购设立专人验收并造册登记,遵循先入先出的原则。

从业人员个人卫生制度一、从业人员必须经过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取得“从业人员健康证”才能上岗工作。

二、从业人员每年进行一次体检,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期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他有碍公共卫生的疾病的,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三、从业人员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遵守“五四制”即勤洗澡、勤换工作服、勤理发、勤剪指甲。

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卫生管理制度范文

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卫生管理制度范文

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卫生管理制度范文1.引言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卫生管理对于维护公众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本制度旨在建立全面的管理体系,保障使用者的卫生权益。

2.卫生管理责任2.1 设立专职卫生管理人员,负责公共场所用品用具的卫生管理工作。

2.2 确保卫生管理人员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并定期组织培训和考核。

2.3 建立卫生管理责任制度,明确各级责任人的具体职责和权益。

3.用品用具消毒3.1 根据不同类型的用品用具,制定相应的消毒标准和程序。

3.2 使用合格的消毒剂,确保消毒效果。

3.3 配备必要的消毒设备,保障消毒工作的顺利进行。

3.4 定期对用品用具进行消毒,确保使用者的健康和安全。

4.储存和保养4.1 制定合理的储存和保养方案,确保用品用具的质量和卫生。

4.2 保持储存和保养场所的清洁和整洁,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

4.3 定期检查和清理储存和保养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使用。

5.用品用具处置5.1 对于损坏、失效或过期的用品用具,应及时予以淘汰和替换。

5.2 对于不可回收的用品用具,应采取环保的处置方式,防止环境污染。

5.3 建立用品用具处置记录,确保处置工作的规范和透明。

6.监督和检查6.1 设立监督检查机构,负责对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卫生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6.2 定期组织卫生管理人员进行内部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6.3 对于不符合卫生管理要求的公共场所,应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促使其改正。

7.卫生知识宣传7.1 加强公共卫生知识宣传,提高公众对卫生管理的认识和重视。

7.2 在公共场所设置卫生宣传标语和海报,增强公众的卫生意识。

7.3 定期组织卫生培训和讲座,提升公众的卫生知识水平。

8.附则8.1 本制度的编制、修改和解释权归本单位所有。

8.2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并有待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8.3 违反本制度的相关规定和职责不落实的人员将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处罚。

9.结束语本制度在卫生管理工作方面,确立了明确的责任和程序,可以有效保障公共场所用品用具的卫生和使用者的健康。

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卫生管理制度(3篇)

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卫生管理制度(3篇)

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卫生管理制度一、公共场所使用的用品用具及一次____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重复使用的用品、用具使用前应洗净消毒、按卫生要求保管。

一次____严禁重复使用。

二、公共场所必须设有专用公共用具洗消间和洗消设施,并有明显标志,公用杯具、毛巾布草、浴盆、脸盆、脚盆、拖鞋每客用后必须严格按照一洗二过三消毒的程序进行洗消,并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

三、设有毛巾布草供应的公共场所必须设专用干净布草间(柜)和专用脏布草回收间,干净布草间内应设有带门专用布草柜,布草应分类存放。

四、公共场所各类用品用具的运输应采用密闭方式进行,应分有干净和肮脏用品用具的运输工具和容器,并有明星标志区分。

五、公共场所应有健全的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和保洁制度。

六、公共场所的各类用品用具数量应配备足够能供周转用,一股应不少于满负荷量的三倍量。

七、公共场所的用品用具应符台《公共场所用品卫生标准》(ws205-____)和相应各类场所的相关卫生要求。

八、公共场所内供客人用的各类食品用具餐具必须符合《食品安全法》的有关规定。

九、理发、烫发、染发、美容用的化学制剂、化妆品应符合《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和gb7916-87《化妆品卫生标准》的有关规定。

十、公共场所内用于用品用具清洗消毒的药物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要求。

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卫生管理制度(2)公共场所用品用具的卫生管理制度是指对公共场所中使用的各类用品和工具进行卫生管理的一套规范和措施。

1. 用品用具选择:公共场所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宜的用品用具,选择具有优质、安全、环保的产品,如洗手液、纸巾、垃圾袋等。

2. 用品用具采购:公共场所对用品用具的采购应遵循政府采购法规定的程序,从正规的渠道购买,并且要保持购货凭证、合格证等相关文件。

3. 用品用具储存:公共场所应将用品用具存放在干燥、通风、清洁的地方,避免受潮、受热或暴露在阳光下。

4. 用品用具清洁:公共场所应建立定期清洁用品用具的制度,包括对洗手液、纸巾等进行更换,对容器、工具进行清洁消毒等。

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卫生管理消毒制度

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卫生管理消毒制度

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卫生管理消毒制度
一、公共场所使用的用品用具及一次性用品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
卫生要求,重复使用的用品、用具使用前应洗净消毒、按卫生要求保管,
一次性用品严禁重复使用。

二、公共场所必须设有专用公共用具洗消间和洗消设施,并有明显标
志。

公用杯具、毛巾布草、浴盆、脸盆、脚盆、拖鞋每客用后必须严格按
照一洗二过三消毒的程序进行洗消,并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

三、设有毛巾布草供应的公共场所必须设专用干净布草间(柜)和专用脏布草回收间,暂无专间条件的应分区存放,干净布草间内应设有带门(帘)专用布草柜,布草应分类存放。

四、公共场所各类用品用具的运输应采用密闭方式进行,应分有干净
和肮脏用品用具的运输工具和容器,并有明显标志区分。

六、公共场所的各类用品用具数量应配备足够能供周转用。

七、公共场所的用品用具应符合《公共场所用品卫生标准》(WS205-2001)和相应各类场所的相关卫生要求。

八、公共场所内供客人用的各类食品用具必须符合《食品卫生法》的
有关规定。

九、理发、烫发、染发、美容用的化学制剂、化妆品应符合《化妆品
卫生监督条例》的有关规定。

十、公共场所内用于用品用具清洗消毒的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
要求。

重庆银河大酒店
二OO八年四月二十三日。

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卫生管理制度范本(二篇)

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卫生管理制度范本(二篇)

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卫生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公共场所用品用具的卫生安全,规范管理行为,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公共场所,包括但不限于酒店、餐饮场所、商场、医院、学校等。

第三条公共场所应设立专门的卫生管理部门,负责公共场所用品用具的使用、清洁与消毒等工作。

第四条公共场所用品用具的管理应遵循卫生、安全、科学、便利的原则。

第五条公共场所用品用具的卫生管理工作应由专门的人员负责,相关人员应接受相应的培训。

第六条本制度由卫生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执行。

第二章用品用具的选择与清洁第七条公共场所应选择符合卫生安全标准的用品用具,并按照标准使用。

第八条公共场所使用的毛巾、床上用品等可重复使用的用品应具备以下条件:材质安全、吸湿性好、易清洗、易消毒。

第九条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应定期清洗和消毒,具体清洁方法应符合卫生标准,并使用符合国家认证的清洁剂和消毒剂。

第十条清洁人员应按照统一的操作规程进行清洁工作,避免交叉感染。

第十一条公共场所用品用具的清洁记录应及时、规范地填写,并保存一年以上。

第三章用品用具的消毒管理第十二条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应定期进行消毒,以保证其卫生安全。

第十三条公共场所用品用具的消毒方法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并使用经认证的消毒剂。

第十四条消毒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十五条消毒人员应经过培训并持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第十六条公共场所应定期开展对消毒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消毒工作的质量。

第四章用品用具的存储与保养第十七条公共场所应按照规定的存储要求妥善保管用品用具。

第十八条用品用具应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远离污染源。

第十九条公共场所应定期检查用品用具的质量和使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第二十条用品用具应有专人负责保养,确保其使用寿命和效果。

第二十一条用品用具的维修和更换应遵循统一的规程,并及时做好相关记录。

第五章监督与处罚第二十二条卫生管理部门应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对公共场所的用品用具进行随机抽查。

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卫生管理制度

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卫生管理制度

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卫生管理制度一、目的和依据为了确保公共场所的用品用具的卫生安全,防止交叉感染和疾病传播,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共场所的用品用具卫生管理,包括但不限于餐厅、宾馆、商场、医院等公共场所。

三、卫生保洁1.公共场所应每日进行定期清洁,包括地面、墙面、桌椅等。

2.用品用具应定期清洗,清洗后应晾干并放置在干燥通风处。

3.公共场所应配备必要的清洁用品和消毒剂,并进行合理储存,储存位置应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

4.清洁人员应定期进行卫生培训,掌握正确的清洁方法和卫生知识。

四、用品用具更替1.公共场所的用品用具应定期更替,如餐巾纸、厕纸、毛巾等应每日更换,确保干净卫生。

2.用品用具的更替应规范进行,避免直接接触到裸露的人体部位。

3.对于容易受到污染的用品用具,如洗手液、香皂等,应定期更换并采取密封措施。

五、消毒措施1.公共场所应定期进行通风和消毒,消毒频率应根据人流量和使用情况来确定。

2.公共场所应采用符合卫生标准的消毒剂进行消毒,消毒剂的选用应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3.公共场所的用具用品应定期进行消毒处理,如餐具、杯具等应使用高温消毒或者专用消毒剂进行处理。

六、标识和宣传1.公共场所应明确标识用品用具的更换和消毒时间,以便公众了解卫生状况。

2.公共场所应向公众宣传卫生知识,提醒公众正确使用和保护用品用具。

七、监督和执法1.卫生部门应加强对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确保公共场所的用品用具符合卫生标准。

2.卫生部门有权对违反卫生管理制度的公共场所进行处罚,包括罚款、关停等措施。

3.公众有权向卫生部门举报违反卫生管理制度的公共场所行为。

八、责任和奖惩制度1.公共场所的管理者应负责落实本管理制度,确保卫生安全。

2.公共场所的管理者对于违反卫生管理制度造成的后果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并接受处罚。

3.公共场所的员工应接受卫生培训,遵守卫生管理制度。

四、本管理制度的制定、修订和组织实施1.本管理制度由公共场所的管理者负责制定,并定期进行修订。

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

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

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公共场所经营者提供给顾客使用的用品用具应当保证卫生,可以反复使用的用品用具应当一客一换,按照有关卫生标准和要求清洗、消毒、保洁。

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

”为了保证公共用品用具的清洗消毒达标,理应遵循相关制度:一、设置与经营规模相适宜的消毒间,配备必要的清洗消毒设施和保洁设施,并保证能正常运转。

二、指定专人按操作规范对公共用品用具进行清洗、消毒和保洁工作。

三、清洗消毒间要有明显标志,环境整洁,通风换气良好,无积水积物,无杂物存放。

四、供顾客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拖鞋要严格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

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供顾客使用的公用品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五、清洗消毒要按规程操作,做到先清洗后消毒,使用的消毒剂要在有效期内,消毒设备要运转正常。

六、清洗消毒的茶杯、口杯、酒具等杯具及公共用品,要完好无损,必须做好消毒记录,保证一客一用一消毒。

七、清洗饮具、盆桶、拖鞋的设施要分开,清洁工具要专用,防止交叉传染。

八、清洗消毒后的各类用品用具要达到有关卫生标准的规定并保洁存放。

清洗消毒后的茶具要当表面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符合《公共场所用品卫生标准WS205-2001》规定。

九、清洁客房、卫生间的工具要分开,面盆、浴缸、坐便器、地面、台面等清洁用抹布或清洗刷要分设。

十、卫生间内面盆、浴缸、坐便器要每客一消毒,长住客人每日一消毒。

十一、补充杯具、食具要注意手部卫生,防止污染。

十二、保洁时间较长的茶杯、口杯、酒具等杯具,必须再次进行清洗消毒后,方可供客人使用。

十三、保洁柜要定期清洗消毒,建立出入登记制度,不得存放其它物品或有杂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场所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卫生管理制度
1、公共场所应有健全的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和保洁制度,配备有专人负责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建立有清洗消毒记录资料档案。

2、公共场所必须设有公共用具专用洗消间和洗消设施、专用保洁间和/或保洁橱,分类存放,标志明显。

回收用后用品用具应专用回收间存放。

3、公共场所使用的用品用具及一次性用品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

重复使用的用品用具使用前应洗净消毒,并按卫生要求保管。

一次性用品严禁重复使用。

4、公用杯具、毛巾布草、浴盆、脸盆、脚盆、拖鞋每客用后必须严格按照一洗二过三消毒的程序进行洗消,并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

旅馆业客房座便器每日一消毒,其它场所座便器应提供一次性坐垫。

5、用于用品用具清洗消毒的洗消药械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要求。

6、各类用品用具的运输应采用密闭方式进行,应分有干净和已用或受污染用品用具的运输工具和容器,并有明显标志区分。

7、各类用品用具数量应配备足够能供周转用,一般应不少于满负荷量的三倍量。

8、供客人用的各类食品、化妆品、一次性卫生用品、其它用具用品必须符合有关卫生安全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