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孔子文艺观

合集下载

浅析孔子的文艺观

浅析孔子的文艺观

浅析孔子的文艺观摘要:首先简介孔子的生平和文论思想,他的文论思想被概括成为“诗教”说;其次分三个方面来浅显分析孔子的文艺观,第一,孔子对《诗经》的评价;第二,孔子的“兴”、“观”、“群”、“怨”说;第三,“思无邪”: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美学追求。

最后,总结孔子的文论思想,对后世文学理论批评的影响特别是现实主义文学理论批评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孔子、兴观群怨、思无邪姓名:苏晓龙学号:20080341044班级:08汉语言文学三班孔子是春秋末年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及代表人物,也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文艺理论批评家。

孔子生活的时代,正是我国奴隶制逐渐瓦解,封建制逐渐成形发展的时期,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从政治、经济到思想文化方面,都充满了新和旧、进步和保守的斗争,在这种形势下,孔子的思想也是十分矛盾的,既保留着不少旧的东西,也难能可贵的在他思想中有着新的内容。

孔子的文论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一书中,其重点是谈论文艺和伦理道德、政治教化的关系,他的基本观点是强调文艺应该为人的道德修养,为国家的政治教化服务,文学是以仁义礼乐教化百姓的最好手段,他这种文艺思想,被概括成为“诗教”说。

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礼记•经解》)这种功利性的诗学观、文艺观,对其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文论影响至深,可以说一直波及到今天。

本文就是从三个方面来浅显的分析一下孔子的文艺观。

一、孔子对《诗经》的评价《诗经》是否由孔子删定,难以确定,然而他曾经整理过《诗经》是毫无疑问的。

他自己就说:“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论语·子罕》)孔子在对《诗经》的评论中还明确地提出了他的文学批评标准,这就是《论语·为政》中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孔子认为《诗经》各篇的内容都是合乎他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和审美标准的,然而,《诗经》的实际内容则是相当复杂的,既有歌功颂德之作,也有暴露批判之作;既有天真朴素的爱情歌唱,也有严肃庄重的祭祀乐词;既有下级官吏牢骚不满的发泄,也有王公贵族享乐生活的写照。

以“诗教”为核心的文艺观——浅析《论语》中的文学批评观

以“诗教”为核心的文艺观——浅析《论语》中的文学批评观

100以“诗教”为核心的文艺观——浅析《论语》中的文学批评观李燕雨 西北师范大学摘要:孔子不是专门的文学批评家,但是,其文学批评观主要体现在他对《诗经》的批评上。

本文结合《论语》来探讨孔子的以“诗教”为核心的文艺观,主要包括文学功能观和文学批评标准两方面。

其中,从文学与道德修养的关系、文学在政治、外交上的作用及以“兴观群怨”为核心的社会作用来论述文学功能观;从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及中和之美来探讨孔子的文学批评标准。

关键词:兴观群怨;文质;尽善尽美;中和之美;道德修养“在周、秦诸子的学说中本无所谓文学批评,但因其学术思想在后世颇有权威,故其及于文学批评者,也未尝不有相当的影响;——尤其以素主尚文之儒家为尤甚。

”①可以说随着文学的诞生,文学批评也应运而生,在春秋以前,文艺观零星地存在于一些典籍当中,如《尚书·尧典》中的“诗言志”。

基于此,孔子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并进行了完善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是第一位重要的文学理论批评家”。

②孔子自称“信而好古,述而不作”,但是他在“述”的时候,不仅仅是古书抄辑,自有他的一番鉴别的眼光。

孔子对文学批评并没有专章阐释,甚至有些也是无意识的,其文艺观主要体现在对《诗经》的评价上。

一部《论语》,论《诗》达18次之多。

本文以郭绍虞主编的《中国历代文论选》和夏传才的《古文论译释》为蓝本,来考察孔子的文学观。

简而言之,孔子的文艺观以“兴观群怨”为核心和精华,涉及到文学与道德修养的关系,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以及文艺批评的标准等问题。

一、文学功能观孔子主张尚用的文艺观,强调文学经世致用的功利主义观。

(一)文艺与道德修养的关系:兴于诗孔子特别重视文学对人的道德修养的提升作用。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兴于诗”,据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注云:“兴,起也。

言修身必先学诗。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论语·阳货》)。

浅析孔子思想中的美学思想是如何体现的

浅析孔子思想中的美学思想是如何体现的

浅析孔子思想中的美学思想是如何体现的浅析孔子思想中得美学思想是如何体现得在与大伙儿谈论孔子美学思想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美学:美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aesthesis.最初得意义是“对感观得感受”.德国哲学家亚历山大·戈特利布·鲍姆加登《美学(aesthetica)》一书得出版标志了美学作为一论文联盟门独立学科得产生.它是从人对现实得审美关系动身,以艺术作为要紧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得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得制造、进展及其规律得科学. 是以对美得本质及其意义得研究为主题得学科.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汉族,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中国春秋末期得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得创始人.他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同时被后世人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一生得要紧思想我们能够归为四个部分:政治方面其核心是“礼”与“仁”;经济思想最要紧得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得义利观和"富民"思想.个性差异要紧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妨碍得教育思想,和核心为“美”和“善”得统一得美学思想.这也是形式与内容得统一.孔子提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得手段,陶冶情操得重要方式.wC 孔子认为:一个完人,应该在诗、礼、乐方面修身成性.他得美学思想对后世得文艺理论妨碍巨大.下面,我将结合孔子得要紧名言来谈一下他得美学思想:(一)文质彬彬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中,“文”和“质”是相对得,“文”是指外在得.文采;“质”是内在得,朴实得自然得无修饰得;“野”是指粗鲁;“史”是指言辞华丽但虚伪.从表面上看是指人没有文化,就会像原始人一样粗野落后.文化过于发达后人类就失去了原来朴素得本质,显得虚浮而没有根基,因此文化得进展要与人类得本质相习惯,相协调.确实是孔子所要求得“文质彬彬”.这是从大得方面来看.从个人方面来看是讲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显得非常粗俗,一个人假如过于文雅了就会像个酸秀才、书呆子,注重繁文得节而不切合实际.因此要求要“文质彬彬”,确实是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要迷失了本性,只有如此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意义得君子.这个地方得“文”和“质”上升为美学得思想范畴确实是审美、艺术得内容和形式.“文质彬彬”确实是孔子所讲得“文”和“质”得统一,“美”与“善”得统一,内在与外在得统一,简而言之确实是要求内容与形式得统一.(二)尽善尽美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八佾》)韶:古代得一种乐舞;尽美:乐舞得音调、形式得完美;尽善:要紧指其所涵蕴得思想意义之雅正;《武》:周武王时乐舞名;这句话得意思是在孔子谈到《韶》得时候,觉得“音调形式美极了,思想意义好得了极点”.在谈论《武》时,“美到了极点,但善还不够好”.这则语录中提出了“尽善尽美”讲,就要求文艺作品能够尽美尽善,这也是孔子文艺思想得审美特征.这个地方孔子看到了美与善得矛盾性.他认为:美不同于善.从善得观点看是完满得东西,从美得观点却可能是不完整得.美具有独立存在得价值.“尽善”并不等于“尽美”.然而孔子又认为:美与善相比,善更是全然得.美尽管能给人以感官上好得冲击,但美要符合“仁”得要求,确实是要具有善得内涵,才有社会存在得意义和价值.因此他主张既要“尽美”,也要“尽善”,美与善要实现完满得统一.如此既相对又统一得观点,在矛盾中不断进展上升,就形成了孔子得“尽善尽美”得思想.孔子这一思想对后世得华与实、情与理等咨询题讨论都产生了深远得妨碍.(三)中声以为节“《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淫:过分.意思是讲:“《关雎》这首诗,欢乐却不是没有克制,悲伤却不至于过于悲伤.”这就讲明了情感应该是有秩序有克制得恰到好处得倾诉,也确实是所谓得“中声以为节”.从中国艺术对感情得表现来看,绝大多数正是保持着一种理性得人道操纵性质.比如整个中国艺论文联盟术对“写意”手法和审美“间离”效果得追求.这一重要原则也贯彻了孔子得“中庸”(《论语·雍也》载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道德标准.体现在音乐艺术中,就要求情感表现不偏不倚,造就一种“中正平和”得音响形式.中和审美原则表现在音乐艺术上,首先强调对个体情感得制约,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通过约束人们得情感,达到艺术形式中正、平和目得.中国音乐是为了从内心建立和塑造这种普遍性得情感形式,这也确实是‘乐从和’得美学全然特点.”这种“中和”得标准在儒家思想不断进展中对中国音乐产生了非常大得妨碍,造就了中国音乐和、净、清、远、古、澹、恬、逸等音乐主流得审美追求.规范了中国音乐得进展方向.以上能够看出:孔子得以“美”和“善”为核心得美学思想给中国得艺术产生了深远得妨碍,这种美学思想也贯穿于他得政治、经济、教育思想中,以及道德标准中.我们从孔子得美学思想中看到了在其妨碍下进展得艺术之精细、细腻、精巧与完美.相信在孔子得美学思想得引导下,中国得艺术会一直保存着它最清亮得一面,然后接着进展下去.。

浅析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

浅析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
孔子用“ 、仁”“ 礼”“ 、中庸” 的思想理论 , 来竭力维护即将 要崩溃的封建领主和旧的礼乐制度 ,更是把音乐与 “ 、 礼” “ 、中庸”作为巩固贵族集团统治政权的政治工具。因此 仁”“ 说 ,礼”“ 、中庸” “ 、仁”“ 是孔子音乐思想的精髓。 一、礼乐” “ 思想是维护统治的手段
孔子认为, 礼乐制度在社会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于礼, 规定人们“ 所以, 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 ;要求音乐之“ 思”
合于礼 , 所以对表现以武力夺取天下的《 乐则认为“ 武》 未尽 善” 由此可以看出, 。 孔子所说的“ 思无邪” 就是以礼约思, 非礼 勿思, 就是要“ 合于礼 , 思” 止于礼。在孔子的心 目中“ 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 乃是个人修养的最好和最高标准。在孔子的 这些言论中, 我们可以看出乐与人格修养的密切关系。 孔子所
《 论语》 记载:子曰: “ 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 ” 雍也》 )孔子认为, 是指一个人的仁义道德, “ 质” 一个人的礼乐修养不够, 气质便无从谈起, 但仅有礼乐修养而 缺乏仁义道德 , 礼乐无疑成了一种装饰 , 因此, 只有二者完美 的结合, 才能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子谓《 “ 韶》尽美矣, 又尽善也”谓《 “ , 武》 尽美矣 , 未尽善 也” 孔安国注:“韶》舜乐名也, 。 《 , 谓以圣德受禅, 故日尽善也。 《 , 武》武王乐也, 以征伐取天下, 故曰未尽善也。 在孔子看来, ” 《 和《 都是雅颂之乐, 韶》 韶》 武》 但《 乐表现舜帝继尧帝之位以 后, 以禅让得天下的文德, 故曰“ 尽善” 《 是表现周武王 也; 武》 征服殷商, 用武力统一中国, 故曰“ 未尽善” 郑玄注:“ 。 尽善, 谓 太平也;未尽善, 谓未致太平也。” 可见所谓“ , 善”是指政治和 道德的评价标准。 他赞赏《 乐尽美尽善, 韶》 则是对他“ 德仁” 思 想的最好体现。 三、中庸” “ 思想是抒发情感的标准 “ 中庸” 是孔子的哲学。孔子认为:“ 礼之用, 和为贵, 先王 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 。此处之“ 就是恰到好处, 和” 也就是 “ 中庸” “ 。 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 是孔子“ 中庸” 之道在音乐美学 中的运用, 即规定音乐中感情的表现必须有一定的节制, 适度 而不过分, 必须“ 而不“ 。 和” 淫” “ 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 的思想准则, 是为了反对“ 郑卫之 音”维护陈旧的西周雅乐制度而提出的。孔子认为, , “ 知和而 和, 不以礼节之, 亦不可行也” 。就是认为,中庸” “ 需由“ 来 礼” 节制, 需以“ 为尺度。 礼” 因此, 这个原则归根到底是从礼出发, 即抒发感情要受礼节制, 要合乎礼的分寸。可见, 这种思想是 为统治者服务的,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四、 提出了音乐的社会功能 此外, 孔子还十分重视音乐的社会功能。 他认为“ 可以 诗, 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 。这是论诗的功用, 也是论乐的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浅析中庸思想下孔子的文质观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浅析中庸思想下孔子的文质观

006《名家名作》·研究春秋时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文学批评发展的重要时期。

儒家创始人孔子为中国批评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庸思想贯穿孔子人生的始终,在文质观中体现尤为明显。

一、“文质彬彬”与“和而不同”——孔子的文质与中庸孔子文质说的提出见于《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他认为“文”与“质”要二者兼备,要相辅相成,配合得当,才能达到“君子”这一和谐的状态。

孔子作为第一个正式将“文”与“质”对举的人,这种要求文质兼备的主张,对后世的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时,孔子一生主张“中庸之道”。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论语·雍也》)他认为中庸是最高的德行,事情不要“过”,也不要“不及”,要恰到好处。

“仁”与“礼”的思想也与中庸关系密切。

“礼乎礼,夫礼所以制中也。

”(《礼记·仲尼燕居》)真正的君子既有仁心又能遵循礼法,以仁心循礼者,是为中庸。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庸章句》)可见,孔子主张文质并举,仁礼并存,不偏不倚,这正是中庸之道的体现。

二、文质并重——文章的文采与内容许慎《说文解字》中有言:“‘文’, 错画也。

象交文。

凡文之属皆从文。

”孔子的“文”可理解为文采、文辞。

他一方面重视“文”的作用,赞美言之有道,一方面反对不诚实的花言巧语,反对“虚文”。

如“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论语·里仁》)“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宪问》)孔子重视言辞的同时,又反对言行不符、言过其行。

可见君子既要做到言之有理,又要避免言过其实,不偏不倚,才符合中庸之道。

“质”在《说文解字》中为:“质,以物相赘。

从贝,斦声。

”孔子的“质”可理解为内容主题。

孔子强调“文”的作用,也强调“质”的作用。

《论语·卫灵公》中有言:“辞达而已矣。

浅析孔子的乐教思想

浅析孔子的乐教思想

浅析孔子的乐教思想作者:陈晓峰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2年第06期摘要:乐教思想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所包含的“礼乐”、“感化”、“美”的思想亦成为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

关键词:孔子;乐教;礼乐;感化;美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080-02春秋晚期,王官之学开始向私家之学过渡,作为儒家代表人物的孔子,是先秦乐教思想的倡导者,实践者。

他继承和发展了上古三代的礼乐教育思想,为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教育揭开了新的一页。

而他乐教中的“礼乐”、“感化”及关于“美”的思想也成为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

一、礼以节人,乐以发和孔子生活在鲁国,鲁国乃周公的旧封地,因而保留了丰富的周文化,当时各国都到鲁国“观礼”。

孔子作为西周奴隶制度的崇拜者和积极唯护者,毫无保留地接受了周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至此,“礼乐”亦成为孔子乐教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音乐实践还是音乐理论,在他的乐教体系中都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乐教思想就是要把人训练到符合维护西周社会制度的标准。

而且,孔子所以如此重视音乐的教育作用,是因为他相信“乐者,通伦理者也”(《礼记》)。

就是说乐不仅仅是一种享乐,同时又是用于区分不同等级的重要尺度。

如周礼中规定的“八佾舞”,只能供天子享用,而下属诸侯大夫只能用“六佾”、“四佾”、否则就是僭越违礼,大逆不道。

因此,孔子对季氏享用“八佾”舞,大动肝火,怒吼:“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

这是有道理的。

在春秋战国时期,乐本身已经具备了礼的性质。

“礼”、“乐”共同构成了当时社会特殊的文化形态,二者的关系是“礼以制乐,乐以为用”。

礼作为一种制度,表现严格的等级关系,乐是礼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而乐其中就有礼的性质。

但礼与乐毕竟不同,其功能也有差别。

“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史记·滑稽列传》)具体地说,礼是从外部规定社会的等级、次序和相互关系、规则人们的行为的;乐则是侧重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以个人的自我修养,达到社会的和谐。

浅析孔子文艺观

浅析孔子文艺观

浅析孔子文艺观浅析孔子文艺观摘要孔子,这位古代中国的文化巨人,不仅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探索社会人生与安邦治国的格言,显示了其作为思想家、教育家的深邃的思想和渊博的知识,同时对文艺也发表了不少精辟的见解,构成了他关于文艺的审美理想,文艺的表现形式,文艺的功能,文艺创造的原则等文艺观念,影响了中国一代又一代的文艺家的价值观念、艺术趣味和美学追求,并逐渐形成了中国的文学传统。

孔子提出的“中和之美”、“比德说”、“兴观样怨”以及“文质彬彬”的主张,构成了他关于文艺本质、文艺功能、文艺审美理想的文艺观,影响了中国一代又一代的文艺家的价值观念、艺术趣味和美学追求。

本文将从文艺的本质、文艺的功能、文艺的审美理想几个方面分析孔子的文艺观,希望能有所见解。

关键词:孔子,文艺观,文艺功能前言孔子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之深、之广是没有其他任何思想所能比拟的,尤其是从孔子开始形成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传统和学术传统,使中国的文化和学术具有了自己独特的品格。

孔子虽然很少谈到文学艺术问题,特别是极少关注文艺本身的本质和规律,但孔子的理想人格思想具有极强的理论衍生能力,从中不仅能够进一步阐发出政治学说、伦理学说,同样也能阐发出文艺学说。

实际上,孔子人格理论已经对中国文学艺术和文艺思想发展产生了实际影响,孔子之后历朝历代的许多文学家、艺术家都以他的人格理论指导自己的艺术创作;许多文艺理论家都从他的理想人格思想中吸取文艺批评的原理和原则。

孔子的人格思想和文艺思想已经渗透入了中国传统文艺思想的根基之中。

一、文艺的本质文艺的本质是什么?最早回答这个问题的是《尚书·尧典》:“诗言志”。

这就是说,我国古人把诗歌看作是作者“情志”——思想感情的流露和外现。

我国古代诗、乐、舞是三位一体的,所以古人说的“诗”(或“乐”)指的就是文艺。

由此亦看出,我国古人把文艺看作是人类自身心灵的再现。

而不是对大自然的摹写。

这点十分重要,日后它将由此形成中国文艺的特点,进而有别于西方文艺。

浅析孔子艺术美学中的“中和”之美

浅析孔子艺术美学中的“中和”之美

浅析孔子艺术美学中的“中和”之美季贞贞【摘要】“崇和”“尚中”思想是孔子思想的重要方面.同样,“中和”之美也是孔子艺术美学的重要追求.通过对《论语》中有关诗文、音乐方面的言论分析,孔子艺术美学的“中和”之美主要表现在“文质彬彬”“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尽善尽关”三个方面.“中和”之美不仅是孔子最高、最理想的审美标准,而且铸造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思想和审美心理,成为中国古典美学中一条重要的审美准则.【期刊名称】《焦作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031)001【总页数】3页(P52-54)【关键词】中和;孔子;艺术;美学【作者】季贞贞【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曲阜 273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01在古代,文艺服从于教化,是为巩固统治阶级的政权服务的,并不具有独立的审美功能。

春秋时期,孔子一直提倡的“礼乐教化”就是最好的明证。

因此,在孔子时期,文艺具有相当高的社会价值,追求文艺之美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孔子不是专门的文艺理论家,不过在其思想中体现了他的美学思想、融入了他的文艺观点。

“子曰:‘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论语·雍也》)“中庸”思想是孔子所认为的道德真理,是他对待一切事情的基本原则。

何谓“中庸”?“中庸”不同于“折衷主义”。

折衷主义认为事物的两个方面各占一半,不分主次,把对立的观点、事物无原则地混合起来;而“中庸”含有两层意思:“第一层,主张‘执两用中’、‘无过无不及’,恰到好处。

第二层,强调事物矛盾的双方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和谐统一。

”将“中庸”原则运用到美学思想上便产生了“中和”之美,其中,“中”强调事物不走极端,“和”是一种和谐、完整、融合的状态,强调杂多的、多元对立的因素放在一起组成的一个融合的整体。

“中”是实现“和”的尺度,是“和”的前提,“和”是“中”的目的。

“中和”之美就是要求对立的双方或多种因素统一起来,产生的一种和谐美。

在古代,诗、乐、舞是一体的,本文中的“艺术美学”主要指文学、音乐等艺术类型在创作、鉴赏评论方面应遵循的审美原则、审美标准。

浅析孔子的美学思想

浅析孔子的美学思想

浅析孔子的美学思想摘要:达到“仁”的境界,是孔子的最高审美理想;“仁”、尽善尽美、“中和之美”构成了孔子的审美准则;而心灵充实之谓美,“人的自然化”之谓美,心灵的“自由”之谓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美当是孔子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孔子;审美理想;审美准则;审美情趣孔子的美学思想比较丰富,涉及到审美理想、审美准则、审美情趣等问题,在中国的美学史上具有奠基性的作用,影响至为深远。

1、孔子的审美理想达到“仁”的境界,是孔子的最高审美理想。

首先,拿“仁”这个概念本身来讲,《论语》一书记载孔子讲“仁”达百余次,每次讲法都不尽相同,很值得个中玩味。

它具有非概念所能确定的多义性、活泼性和不可穷尽性,这个概念本身就是审美。

从另一角度来看,它也暗示了孔子的人生最高境界将是审美。

其次,从孔子提出的“仁者爱人”。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到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到张载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等等,从以血缘关系为主的亲子关系到“泛爱众”,甚至到泛爱物,这不仅把一种自然生物的亲子关系予以社会化,而且还要求把体现这种社会关系的具体制度(“礼乐”)予以内在的情感化、心理化,并把它当作人的最后实在和最高本体。

这非常难得。

孔子认为在他的学生中,颜回是最好的。

他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仁”是一种完美的人格,也是一种最高的精神境界——天地境界,颜回可以保持这种境界达三个月之久,其余的学生,不过是偶尔能达到这种境界。

孔子自谦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可见达到“仁”这种精神境界的人是很少的。

如果达到这种境界,就会达到“仁者与物浑然一体”,天下无美而无不美。

最后,孔子为了实践自己的审美理想,又提出了“为仁由己”的原则。

孔子讲:“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意思是说,实行“仁”(或做到“仁”),主要在于自己。

表现了孔子对自觉性的高扬,也表现了孔子对主观能动性的强调。

浅析孔子与庄子对待文学审美的态度

浅析孔子与庄子对待文学审美的态度
21 0 4 年第1 期 ( 总第 1 3 7 期)
J o u r n a l o f Qi q i h a r J u n i o r T e a e h e z s ’ C o l l e g e
No. 1, 2 01 4
齐齐 哈 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Oe n e r s 1 . No . 1 3 7
i n t e r s e c i t o n o f t h e s et woc u l t u r ec a np r o d u c emo e r v a l u e. a n d s h o c kt h ew o r l d 8 t h i n k i n gi nt h e e a r l yp e io r d o f t h ed e v e l o p me n t 0 f Cl l i n e s e
诗礼乐是中华文明最早的精神平台能进入这个平台的诗礼乐基本上都是中华文明的精华能对人的道德精神产生良好的改变所以孔子非常注重诗礼乐的审美要求这个要求便是必须要对人产生美的影响或者改孔子对审美的态度基于对人的道德修养的改变所以孔子的这种审美态度具有了社会性体现了孔子对待文学艺术的社会性观点也体现了孔子的精神世界及其价值观
浅桁孔子与庄子对待文学审美的态度
何 晓 云
【 西北师范大学.兰州 7 3 0 0 7 0 】
摘 要: 以孔子和庄子为代表的儒道两家的文论思想有看相互联系、 互为补充的关系, 但是, 两股灿烂
的文化一旦交汇 。 必定产生出强烈 而绚烂的碰撞 , 使得 中国文论在成长初 期便 震撼 了思想界 !或许 ,
l i t e r at u r e.
Ke y wo r d s : C o n f u c i a n i s m; T a o i s m; c r e a t i v e - wr l t i n g; p o e t i c i d e a

浅析孔子和孟子的美学思想

浅析孔子和孟子的美学思想

浅析孔子和孟子的美学思想作者:赵文静来源:《卷宗》2014年第07期摘要:先秦儒家是以孔子、孟子为代表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美学思想,构成了中国美学思想的重要源头。

先秦儒家奠定下的基本审美思想、审美取向和审美态度,又不断吸取、同化各家学说而丰富发展,从而构成华夏文化的主流,在滋养中国审美艺术千年历史的同时,也造就了中华民族基本的文化心理结构。

关键词:先秦儒家;孔子;孟子;美学思想1 孔子的美学思想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儒家美学的开创者。

孔子的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孔子的美学提倡礼乐思想。

所谓“礼”、“乐”,是远古图腾歌舞、巫术礼仪的进一步的发展和分化,周公旦总结和发展了一整套有关“礼”、“乐”的固定制度,孔子和儒家之所以极力推崇周公,后代也以周孔并称,都与此有关,周公是“礼乐”的主要制定者,孔子是“礼乐”的坚决拥护者。

“礼”和“乐”都与美学相关联。

首先,“礼”在当时是一套从祭祀到起居,从军事政治到日常生活的制度等礼仪的总称,实际上就是未成文的法,这种礼在殷周主要是维护尊卑长幼等级制的统治秩序,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在那个时期,“礼”有着至高无上的作用,正是“礼”本身直接塑造培育着人,人们在“礼”中使自己自觉脱离动物界,儒家的“礼”即在规范了的世俗生活中去展示神圣的意义。

“礼”既然是行为活动中的一整套的秩序规范,也就存在着仪容、动作、程式等与“美”有关的方面。

所谓“习礼”,其中就包括对各种动作、表情、服饰、色彩等秩序的建立和要求。

如《论语·乡党》里描写孔子,“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

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圁圁如也”;“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等等。

这都表现出“礼”维护上下尊卑,严格规范个人的动作、语言、情感等社会功能。

这也就是说,人必须经过“礼”才能够真正成为人,获得人性。

“礼”不仅规范人的身体活动和外在方面,还对人的内心情感心理有着巨大作用。

浅析孔子的诗教思想

浅析孔子的诗教思想

浅析孔子的诗教思想孔子文艺思想中最精彩处,是他对诗歌社会作用的中肯概括。

孔子大力提倡“诗教”,把文艺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推行礼乐教育看成是改良政治,改革社会,陶冶性情的重要手段,把学习礼乐诗歌看成是人的品德修养的基础。

他提出,作一个完美的人应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

孔子把新兴的“仁”的意识注入旧的礼乐形式之中,使之有了更具体的内涵。

他说:“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意思是说,离开了仁,礼乐便失去意义。

又说:“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阳货》)町见孔子把诗乐的道德教化作用看得十分重要,不赞成把文艺当成纯粹的娱乐工具或装饰性摆设。

3,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篇》孔子说:“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务,他却搞不懂;派他出使到四方各国,又不能独立应对外交。

虽然读书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孔子认为,对于诗、经典和文化传统的学习,一定要能够运用于实践之中,所谓“明体达用”,就是明确把握其根本的精神实质,并且运用到生活实践之中。

如何引用《诗经》?——断章取义,截取《诗经》之篇章,运用于具体的情境之中。

比如《左传·昭公十六年》“夏四月,郑六卿饯宣子于郊。

”宣子曰:“二三君子请皆赋,起亦以知郑志。

”……“子大叔赋《褰裳》”。

宣子曰:“起在此,敢勤子至于他人乎?”子大叔拜。

宣子曰:“善哉,子之言是。

不有是事,其能终乎?”《褰裳》子惠思我,褰裳涉溱。

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一章)子惠思我,褰裳涉洧。

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

(二章)《褰裳》,思见正也。

狂童恣行,国人思大国之正己也。

可见孔子认为诗文典籍的学习首先要不断叩问根本精神,其次要运用到实践中去。

4,可以兴观群怨《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浅析《孔子》的艺术表现风格

浅析《孔子》的艺术表现风格
周游列国到回国执教 ,处处闪烁着人 性的 子积 极 出仕 ;第 二个 阶段 是孔 子 的转 型 矛盾 很 明显 ,但 节 奏很 舒缓 ,导演 将 其 光辉 。 《 孔子 》 深深地将我感动 ,那是因 期 ;第 三个 阶段 是 孔子 的成 熟 时期 。第 矛盾 冲 突一 直往后 压 ,没有 激烈 的矛 盾

冲 突 ,注 重表 现孔 子在 失败 中成熟 ,一 直 以平 静 的心态讲 述 着孔 子 ,表 现 着他
的 内心 。直 到大 司徒迎 回孔 子 时 ,影 片 才将 这个 矛 盾推 向高 潮戏 ,导演 也未 让 孔 子与 大 司徒见 面 ,给 我们 留下 了思考 空 间。本 片镜 头 以抒 情镜 头为 主 ,多 中 近景和仰镜头 ,则为表现孔子 的真性情 , 是 其真 实 流露 ,平 凡 再现 ,而 不是 讲述 历 史 ,在孔 子与 老子 的对 话 时 ,导 演 用 了一个 蒙太 奇手 法将 孔子 与鲁 君对 话 闪 换 为与老子对话 , 表现孔子思想 的转 型 , 在 周游 列 国途 中 ,导 演多 次拍 摄天 空 雪 山 ,以及孔 子在 山上 看着 弟子 离 去 的场 景 ,表 现 了孔子 内心 的真 实感 受 ,虽 然 在政 治上 失败 了,但 在 人性上 受 到人 们 的敬仰 ,人格尽显伟大 。
的描写 , 可谓是空间营造充分 , 张弛有度 。
礼。电影则缓缓地将一幅气魄雄壮的历 史 推进影片发展 , 加入导演对孔子 的评 价。 导演 采取 了戏 剧式 叙事 方式 ,但却 极 力 画面摆在我们面前 。孔子 的一生从出仕 到 本 片分 为 三个 阶段 ,一个 阶 段是孔 缓和矛盾 ,当孔子不被 重用 周游列 国时 ,
为孔子不再是圣人 而是英雄 , 《 孔子 》不 阶段 中孔 子积极 出仕 将 自己的理想 付 诸 于时 间建 立一 个封 建 的礼乐 社会 ,但 再是史诗 ,而是一个故事 。 1 影 片主 题 的定 位 当时的社 会环 境 注定 其理想 不 能实 现 ; 首先 , 《 孔 子 》是 从 另一 个 角度 去 第二 阶段 由于老 子 的对 话 开始 改变 ,孔 透 视孔 子 的 内心 情感 世界 ,不再 将孔 子 子 在周 游列 国当中经 历 困苦离 别 ,逐 渐 作 为 一个五 千多 年来 一直 被人 们敬 仰的 认 识到 自己不能 改变社 会而 开始 改 变 自 圣 人去 赞扬 ,而 是把孔 子作 为一 个普 通 己;第 三阶段 孔 子成熟 ,回 国以后励 志 人去 剖析他 的内心 , 表现他 的人性光辉 。 教 育 ,将 自己 的思想 给予 书册 之 中 ,传 这不 仅让人 们感 官 上焕 然一 新 ,更 重要 于后人 这有 何 尝不 是一 种救 世 ,以无为 的是 可 以去解读 光 芒背 后 的孔子 ,那个 而有 为 ,与 前面 老 子的话 呼 应 ,大 爱无 平凡 而真 实 的孔 子。另 外 ,本 片在 许多 疆 , 大象无形 , 著 书立说可 以改变后世 , 这同样是伟大。 地方 是不 真实 的 ,原 因就 是 导演想 把孔 子 当成一个故事来讲而不是还原成史诗 。 3 人物 内心情感塑造 本 片 的思想 感情 上将 重 点放在 刻 画 2 影片叙事线索的设置 《 孔子》 从叙 事结构上有三条线索 、 孔子 的 内心感 受上 ,将其 政 治主 张作 为 三段 时 期。第 一条 线索 是 以历史 事件 为 人性 光 辉 的外化 ,以推 进故 事 发展 ,感 线 索正 面推 进故 事情 节 ,在 正面 讲述 孔 情 的深 化。本 片开 始在 齐鲁 会盟 后孔 子 子 积极 出仕 、齐 鲁会 盟 、坠 三都 、周 游 开 始不 受重 用而 周游 列 国 ,以处 处遇 难 列 国、回 国执 教 等几 件大 事 ,交 代孔 子 的失败 者 的形象 占影 片 的大部 分。本 片 的生 活环境 ,讲 孔子 的历 史形 象定 型 ; 为 我们 展现 的是 伟大 的圣 人背后 的人 性

浅析孔子美学思想

浅析孔子美学思想

浅析孔子美学思想摘要孔子虽然没有专门谈论美学的专著,涉及到艺术的论述也比较分散,但是他的美学思想却极其丰富。

其美学思想集中表现在“中和之美”、“美与善的统一”、“仁学之美”等方面。

应深入研究孔子的美学思想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完善人格和提高人文修养有着启发借鉴的作用。

孔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开创者。

在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发展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

孔子“年少好礼”,酷爱音乐,当时的鲁国文化比较发达,较完整地保留着周代的乐舞,“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孔子以自己对艺术实践的亲身体验和对诗歌、音乐、舞蹈等的研究,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艺术的理解。

孔子的美学思想为后世中国古代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从解读《论语》出发,归纳出了中和之美、美与善的统一、以仁学为核心的美学思想等几方面。

一、中和之美孔子的“中和”美学观是对美的本质问题辩证的阐释,自然界相互联系又矛盾对立,处于矛盾的对立统一之中。

中国传统“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观念认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是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

孔子的中和思想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并进行着有机的调节,积极的变通,是具有高度智慧的思想。

中和思想适当地把握了度的界限,是认识的辩证性、全面性的体现,充满了辩证的思维方法。

世界处在发展变化之中,存在两极又存在中立。

“中和”的实现能使社会生活中各种矛盾的事物和谐统一起来,相互融合在一个集体中。

中和思想体现在美学之中表现为中和之美。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论语·八佾》)《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语·为政篇》)乐则《韶舞》。

放郑声,远了妄人。

郑声淫,侯人殆。

(《论语·卫灵公篇》)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论语·先进》)《关雎》描写了男女之间朴素的爱情,孔子认为,情感不仅要能表达精神上的纯洁和崇高,更应该遵守道德规范,受到理智的制约。

浅析孔子的文化态度及影响

浅析孔子的文化态度及影响

浅析孔子的文化态度及影响孔子的文化态度总是受到争议,但是如果我们从广义和狭义文化两个方面来思考,就能发现孔子对中国文化是积极进取的贡献。

本文通过从“仁、礼、和、本”以及“天人合一”思想的角度浅析内在的逻辑层次关系,希望对孔学的文化态度研究有所帮助。

标签:孔子;天人合一;文化态度;文化一、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广义文化既是广义层面的文化,所谓“人文之学”正是如此,但凡与人文有关的文化都可以称之为广义文化,通过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文化的展示和传播交流都是如此,与之相对的所谓“怪力乱神”非人文的自然因素相对立。

孔子对于广义文化保持着积极的态度是无可争议的。

狭义文化既是指“理论之学”具有文化理论研究,是一种哲学的、纯粹的思辨活动与文化知识,许多人认为孔子在这方面是较为明显的消极和轻视态度。

但是实际上,孔子正是基于广义文化的理解使人们进行自我的修养以达到思辨的程度,其将“成人成德”作为儒家文化的核心和最终归宿,虽然未能真实地反映出在当时的历史阶段孔子内心的思辨理论,但是从儒家文化的理论主脉上还是能够看出孔子对于狭义文化同样是积极态度。

孔子其人并没有摒弃狭义文化的探讨,反而积极地将这种思辨的理论潜移默化地传递给了儒家文化的后期学者。

显然,从广义文化能够看到孔子将“人”作为一切问题的核心,强调人的主宰作用,强调人为力量的伟大之处,同时也强调了客观条件限制下的主宰性的冲突问题,“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为仁由己”强调了人的自觉,也提出了人所不能为的自觉能力达不到的限制如何应对的问题。

从狭义文化的角度能够看到“学”这个问题在《论语》中出现的概率极大。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学而不思惘,学而不厌”这些不仅是教化手段和修养的手段,同时也是一种“学而进德”的努力。

许多学者认为孔子意在通过教化手段使学习者学而进德之后自觉提升意志状态,不需要学习理论知识和内在思辨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

浅析孔子和孟子的美学思想

浅析孔子和孟子的美学思想

在 《 孟子 ・ 尽 心 下 》 中 有 这 样 一段 话 :浩 生 不 害 问日 : “ 乐 正 子 何 人 也 ? ”孟 子 日 : “ 善人 也,信人也 。… ‘ 何谓善 ?何谓信 ?”
日: “ 可欲之谓善,有诸 己之谓信 ,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 大 ,大 而化之之 谓圣 ,圣而 不可知之之 谓神。乐正子 ,二之 中,四 之下也。 ”在这里,孟子把个体人格划为善 、信 、美 、大、圣、神六
了。
言,圄固如也 ”; “ 君子不 以绀鲰饰,红紫不以为亵服 ”等等。这都
表现 出 “ 礼 ”维护 上下尊卑 ,严格规范个人 的动作 、语言 、情感等社
会功 能。这也就是说,人 必须经过 “ 礼”才能够 真正成为人 ,获得人 性。 “ 礼 ”不仅 规范人 的身体活动和 外在 方面 ,还对 人的 内心情 感 心理 有着 巨人作 用 。 《 礼记 ・中庸》说 , “ 喜怒哀 乐之未发 ,谓之 中;发而 皆中节 ,谓之和”。这里就是指人的各种情感心理也要接受
矣 ,未 尽善 也 。” 从这 里 就看 出孔 子美 和 善 是不 可 分 开 的 了 。
的作用,正是 “ 礼 ”本身直接塑造培 育着人 ,人们在 “ 礼”中使 自己 自觉脱离动物 界,儒家的 “ 礼”即在 规范 了的世俗生活中去展示神圣 的意义。 “ 礼”既然是行为活动中的一整套 的秩序规范,也就存在着 仪容 、动作 、程 式等与 “ 美 ”有 关的方面 。所谓 “习礼 ”,其 中就 包括对 各种动作 、表情 、服饰 、色彩等秩序 的建立和要 求。如 《 论 语 ・ 乡 党 》 里 描 写孔 子 , “ 孔 子 于 乡 党 ,恂 恂 如 也 ,似 不 能 言 者 。其
“ 礼 ”的规 范 要 求 。
“ 礼”对人的身心塑造作用是外面强加的,是一种强制性的 ,与 人的 自然性 的感官和情欲宣泄并没有直接的必然联系,真 正表现人的

浅析孔子的美学思想

浅析孔子的美学思想

浅析孔子的美学思想
郑廷坤
【期刊名称】《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1(003)004
【摘要】孔子以仁学为基点、以情感为主体的美学思想,将人性与心灵、理想与现实俱化入审美追求的流程中.孔子是从仁学出发去考察审美和文艺问题的.他之所以重视审美和文艺,是因为审美和文艺在人们为达到"仁"的境界而进行的自我道德修养中发挥着特殊作用.孔子的美学思想对中国美学传统的形成与美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总页数】4页(P52-55)
【作者】郑廷坤
【作者单位】安阳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研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01
【相关文献】
1.浅析电影《梅兰芳》中蕴含的孔子美学思想 [J], 季贞贞
2.浅析孔子和孟子的美学思想 [J], 赵文静
3.浅析电影《梅兰芳》中蕴含的孔子美学思想 [J], 季贞贞;
4.浅析孔子音乐美学思想的“中和之美” [J], 牛剑萍
5.浅析《论语》中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 [J], 李金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孔子的文艺观谢美20080340705(云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1班)摘要:孔子作为中国历史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之一。

他对于文艺的本质有着独特的见解,形成了关于文艺的态度、文艺的本质、文艺的功能、文艺的审美思想等文艺观。

本文从文艺的态度、文艺的本质、文艺的功能、文艺的审美思想等几个方面对其文艺观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孔子;文艺观;美善说;兴、观、群、怨;中和之美孔子,这位古代中国的文化巨人,生活在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急剧转化的社会大变革时代,他的文学思想是当时文学艺术(诗与乐)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的理论概括,也是对我国上古时代文学思想发展的归纳与总结。

他不仅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探索社会人生与安邦治国的格言,显示其作为思想家、教育家深邃的思想和渊博的知识,同时对文艺也发表了不少精辟的见解,构成了他关于文艺的态度、文艺的本质、文艺的功能、文艺的审美思想等文艺观,影响了中国一代又一代的文艺家的价值观念、艺术趣味和美学追求,并逐渐形成了中国的文学传统。

1 文艺的态度孔子生活的时代,是一个诗与乐的时代。

他的“博于诗书”、“察于礼乐”,不仅与时代有关,还由于他对诗、乐有一种过于他人的自觉意识和强烈的使命感。

春秋末季,周室衰微,礼崩乐坏,而倡言“克己复礼,坚决维护周代礼乐制度的孔子,为“使整个社会按照以仁为内容、礼为形式的轨道运行”,(匡亚明《孔子评传})就明确地把诗、乐与礼紧紧联夸一起,执着地要求诗、乐为礼来服务。

《论语·泰伯篇》载: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对这段语录,在(礼记·仲尼燕居)中,曾假托孔子的话阐发说:“不能诗,于礼缪;不能乐,于礼素。

”在孔子看来,诗、礼、乐是修身的三要素;三者之间,礼是中心环节,是立足点。

修身要先学诗,因为诗能以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感情来激动人心,振奋精神,感发志意,起到教育作用;在这个基础上再学习礼,因为礼是立身行事的准则,“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篇》);而最后完成道德修养还要学习乐,通过音乐来冶性生情。

由此可知,孔子是把诗、乐同人的道德修养联系起来的,是把礼治思想贯穿于文艺思想之中的,诗乐都要以礼为指归,为礼来服务,这既是他的文艺观与众不同的特点,也是他的文艺思想的精髓了。

明乎此就不难理解孔子为什么要格外地重视文艺了。

可见,到了孔子“诗、乐”已从祭祀礼仪和娱乐之用进至治学修养之用了。

在孔子看来,“诗、礼、乐”则是修养的三要素。

由此可见,孔子对文艺的态度是积极进取的他不但十分重视“诗”、“乐”,而且还把其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2 文艺的本质文艺的本质是什么?是对人类心灵的显现,还是对客观事物的摹写?自古以来,中西方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就不尽相同。

在我国古代的文献中,最早回答这个问题的是《尚书·尧典》“诗言志”。

古代“诗、乐、舞”三位一体。

我们可以把这里的“诗”理解为文学艺术。

可见,我国古代文人把文学艺术看作是作者情志——思想感情的外露和外现,而不是对大自然和社会人生的摹写。

“诗言志”概括了诗歌抒情达意的基本特点。

正如朱自清在《诗言志辩序》里所说它是我国历代诗论“开山的纲领”。

“诗言志”为中国古代先贤们关于文艺本质的共识。

孔子也接受了这一观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发展,主张形式和内容完美结合,而提出了“美善说”:“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论语·八佾》)“善”的核心是什么呢?就是孔子倡导的“仁”。

关于“仁”的含义,孔子对颜渊和樊迟有过明确的回答:“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这就是说,既可将“仁”内化为修己之道——“克己复礼”、又可将其外化为治人之政——“爱人”。

如何才能做到这点呢?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这显然是孔子在“博之以文”之后的“约之以礼”。

可见,只有合乎“礼”的“仁”才是“仁”的最合理的实现。

若行仁不以礼,则为僭越。

《韩非子外储说》记载孔子言论:“夫礼,天子爱天下,诸侯爱境内,大夫爱官职,士爱大家,过其所爱曰侵”。

这段话正可以说明在礼制森严的社会中,“爱人”的光辉思想是被严格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孔子还很看重“乐”,如果说孔子通过“礼”规范人们的外在行为,达到“仁”,那么,他想通过“乐”对人们情操的陶冶,使人们从也内心归向“仁”。

所以,他在谈“诗”、“乐”时,总是与“仁”、“礼”联系在一起:“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 这就清楚地表明,孔子不仅要求文艺能唤起人们的精神愉悦,更主要的是还要用“仁”和“礼”等道德规范对人进行道德伦理的教育和熏陶。

这才是孔子心目中文艺的本质。

总之,孔子认为文艺是主观的,抒情的,是发自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盏心灵之灯。

作家用它去映照外部世界,感染外部事物。

由于受这种文艺本质论影响,在我国诗中,特别是抒情诗始终是文学的正统类型。

不仅诗歌,就是雕塑、绘画、戏剧小说也多是写意的,讲究情景交融,追求含蓄蕴籍之美,崇尚“妙在不言中”的艺术妙境。

3 文艺的功能孔子第一次全面论述了文艺的社会地位和作用。

他的著名诗论“兴、观、群、怨”说,就是对我国上古时代文学思想发展进行归纳和总结的最系统、也最富创造性的成果。

他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阳货篇》这段话,表现了孔子卓越的文学识见和高度的理论概括能力。

除谈到诗歌的认识功用外,还接触到了诗歌的抒情性、感染力等一些本质特征。

所谓“兴”,朱熹释为“感发志意”。

((四书集注))这“感发”二字,可以说是说出了“兴”字的精髓。

诗,主要地不是诉诸理智,而是诉诸感情,通过诗的感染作用,使人受到启发和鼓舞。

汉人(毛诗序)说的:“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突出强调诗歌的感情作用和审美效果,就是孔子诗“可以兴”的一种继承与发展了。

所谓“观”,郑玄注“观风俗之盛衰”;朱熹注“考见得失”。

由于诗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作者有意识地用诗歌来抒发感情,或“论功颂德”,或“刺过讥失”,表现自己对人生、对社会、对政治的态度,所以周初以来至春秋中期即有采诗观风和陈诗言志的制度,通过诗歌“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汉书·艺文志)孔子的诗“可以观”,既是对这一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诗的政治教化作用的一种肯定,同时也说明孔子对文艺反映现实生活的实质已有把握。

这就是诗的认识作用了。

所谓“群”,孔安国注“群居相切磋”,朱熹注“和而不流”。

是说通过切磋诗歌,人们可以交流感情,增进了解,达到和同,促进团结,起到教育和合群的作用。

所谓“怨”,孔安国注为“怨刺上政”。

就是说,诗有“款谏”或批评政治的作用。

从《诗经》来看,其中有不少是政治讽喻诗和怨刺诗,揭露政治的黑暗和腐败,关心人民的痛苦和哀怨,开启了诗歌创作“为时”、“为事”、“为人生”的先河,以致成为我国古代文学创作的进步传统。

孔子对三百篇这一创作经验予以总结,对这一进步传统予以概括,从理论上肯定文艺应该具有于预政治的作用,这是他的卓见,也是他的开明之处。

孔子重视文艺作品的社会功用,尤其是政治教化的功能,对我国古代文学家、艺术家及其创作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

不少文艺家在各自所处的时代中坚持不懈地探索,在思想方面注重作品的讽谏和教育作用,揭露时弊,关心民生疾苦;在表现方面,能够精细地把握人们的感情心理,传达出人物的微妙心态,技巧精湛,寄意深远,形成了含蓄蕴藉的民族风格,在世界文学史上是占有重要地位的。

这是中国文艺传统的优良一面。

综观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可以看出,孔子总结了我国文学在当时的实践经验,特别是《诗经》所提供的丰富经验,把文艺的社会功能概括的相当完整、全面。

他在重视文艺社会效果的同时,也重视文艺的审美特征,表现了政治原则性和艺术灵活性的统一。

这就开创了我国古代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先河,推动了文艺走向广阔的的社会人生。

4 文艺的审美思想孔子美学思想基础是以“乐”为中心的理想人格论,他认为人生存在着知、好、乐三重境界。

而“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是人生的超凡入胜,天人和一的境界,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在孔子之前,中国古代美学关于“乐”的理论,已经有了感悟性的论述,如在讨论“和”的范畴时,便涉及到了“乐”的内容,所谓“乐”就是对经验感觉之美的初步抽象,从一般谈论五味、五色、五声之美,进而抽象出他们的共性和,说明中国古代美学已经具有了形而上的思辩意识。

没有“和”,五味、五色、五声所具有的只有粗野的感官享乐性质,无法与人的生物快感分别开来。

“和”的提出便开始了探寻不同于感官快感的美感本质历程,即“大乐与天地同和”,“乐者天地之和也”的那个本源性因素。

“和”在这里既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精神,也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融合,是人之心灵的充实与愉悦,最终目的是实现天和乐的最高欢乐。

孔子的美学思想有前人关于“乐”的基础,但更根本的还是他对“乐”之内容的独创发现。

《史记·孔子世家》对他的人格美的形成过程和外在表现做了经典性的描述:“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

师襄子曰:‘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

’有间日,‘已习其数,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

’有间日,‘已习其志,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

’有间日,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

曰:‘丘得其为人’。

”孔子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由于透过乐章的外在形式,把握住了乐章作者内在思想,更进一步把握住了乐章作者的人格境界。

所以一个伟大的艺术人格通过音乐的学习得以形成了,一旦人生境界达到这样的高度,其外在的言行举止,神态表情便必然“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令人不由不发出“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的赞美与感叹。

孔子对“乐”的认识还来自于他对“乐”的独到发现。

孔子谈“乐”,虽重视乐教,但不仅限于音律(乐),而是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谈论人生之乐。

在他看来,超生理和超道德的人生自由才是真正的“乐”。

“饮疏食饮水,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但这种“乐”却是内在的,如果不能超越人的生物性和社会的功利的,是不能体验这种欢乐的。

而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也说明如果没有一种超然心境而为欲望所困,只顾追逐名利,贪图物质享受,是不可能做到不改其乐的。

对乐的这种认识,很自然就使其成为了孔子所追求的理想之归。

孔子整个思想中具有“无过无不及,不偏不倚”。

“中和”是孔子文艺观的核心,是孔子以“仁”为标志的人生哲学思想的必然产物,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脉相承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