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硬化》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但也有缓慢进展或爆发型患者。
.
wk.baidu.com15
1、精神症状
• 情绪异常; • 记忆力减退; • 智能障碍。
.
16
2、言语障碍
• 构音障碍 (小脑性 / 假性球麻痹)
• 失语
.
17
3、颅神经及脑干功能障碍
• 球后视神经炎 视力减退, 视野障碍—色觉视野最早受影响
• 眼震 • 核间性眼肌麻痹 • 三叉神经痛 • 突发眩晕
.
32
九、病程与预后
• 少数病例一生只发一次,并完全恢复,或再发 症状很轻,几乎无后遗症。
• 多数有缓解复发病史,每次发作后留有部分后 遗症,呈阶梯状恶化。
• 少数人呈慢性进行性加重,而没有缓解,多见 于Davic型。
• 极少数急性爆发型病例,病情凶险,可在首次 发病时死亡。
• 据国外统计平均病程25~35年。
检出异常率优于CT,特别是脑干和脊 髓的病变。
病灶在T1呈低信号,T2呈高信号。 缺点是不能估价血脑屏障的完整性, 不能判断病灶的活动与否。
.
30
七、诊断
• 1、 病灶多发:病史、神经系统体征或影像学、 EP等实验室资料表明病灶2个或2个以上;
• 2、 时间上的多发:有缓解复发,两次发作间隔 >1个月;每次持续时间>24小时;或缓慢进 展,病程至少.6个月以上;
.
11
• 发病率: 5 ~ 60 / 10万
• 好发年龄: 20 ~ 40岁,30岁为高峰。
• 女性多于男性。
.
12
三、病因和发病机制
1、病毒感染说 2、免疫反应说 3、遗传因素
.
13
四、病理
特征是中枢神经系统白质内有多发 性脱髓鞘斑块。最常见于侧脑室周围, 视神经、脊髓白质、小脑和脑干等处。 围绕小静脉分布,大小不一。
.
4
脱髓鞘疾病的病理特征
神经纤维的髓鞘脱失,而轴索和神经细 胞很少受累。
白质对各种有害因素的典型反应是脱髓 鞘性改变,它可以是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如感 染、中毒、退行性变或营养缺乏状态的继发 性表现,也可以是病因不明的原发病变在髓 鞘的疾病,统称为脱髓鞘疾病。
.
5
.
6
分类
根据起病时髓鞘发育是否成熟
• 3、 起病年龄10~50岁; • 4、 可排除其他病因; • 5、 脑脊液有寡克隆区带或IgG指数增高。
.
31
八、鉴别诊断
注意和其他多灶性的、有缓解复发的神 经系统疾病鉴别,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结 节性多动脉炎、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神经系统类肉瘤病、 多灶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等,关键注意检出 原发病变。
.
9
二、多发性硬化概述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常见的以中枢 神经系统脱髓鞘为特征的自身免疫 性疾病。其临床特点是病灶部位的 多发性及时间上的多发性。病变最 常侵犯的部位是脑室周围的白质、 视神经、脊髓的传导束、脑干和小 脑等处。
.
10
三、 流行病学
多发性硬化广泛见于全世界,但特别 好发于北半球的寒冷与温带地区,如北 欧、美国北部,加拿大南部、新西兰、 澳大利亚南部。非洲,中国都是低发地 区。发病率与人种无关,而和地理纬度 有一定关系。
.
23
六、辅助检查
.
24
1、 脑脊液
• 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增高,淋巴为主; • 蛋白正常或轻度增高; • IgG增高;IgG指数增高;
(CSF IgG / 血清IgG)÷(CSF白蛋白 / 血清白蛋白)
• IgG寡克隆带; • 急性期髓鞘碱性蛋白(MBP)含量升高。
(正常值4微克/升)。
.
25
2、电生理检测
.
33
十、治疗
目前尚无针对性的药物,激素有利于 缩短急性发作期,但并不影响病程与长 期预后。疗效机制不详,可能与以致炎 性细胞浸润,减少局部水肿,抑制循环 中的淋巴细胞,抗体形成及增加膜稳定 性有关。一般主张大剂量短程疗法。 (如甲强龙1克用三天,迅速减量至口服 强的松,4~6周内减量并停药。)
多发性硬化
Multiple Sclerosis
.
1
一、脱髓鞘疾病概述
.
2
髓鞘是紧裹在有髓鞘神经轴突 外面的脂质细胞膜,它是由髓鞘形 成细胞的细胞膜所组成。中枢神经 的髓鞘形成细胞是少突神经胶质细 胞,而周围神经是Schwann细胞。
.
3
髓鞘的主要生理作用是
• 1、保护轴突; • 2、利于神经冲动的快速传导; • 3、对神经轴突起“绝缘”作用。
• VEP: 潜伏期延长。阳性率50~90%; • BAEP:阳性率40~50%; • SEP: 50~70%阳性率。 • EEG:异常50%,无特异性。
.
26
3、头颅CT检查
白质内多灶性低密度斑快,主 要见于侧脑室周围,其次是半卵 圆区,脑干和小脑。
急性期病灶可被增强。
.
27
.
28
.
29
4、 MRI检查
急性期病灶呈粉红色,充血、水肿、 炎性脱髓鞘改变,和淋巴细胞浸润。以 后充血水肿消退,炎性改变代之以星状 细胞增生和神经胶质形成,构成硬化斑, 色泽呈灰白。
.
14
五、临床表现
• 起病快慢不一,以亚急性起病为多。 • 临床征象往往提示病灶播散,由于病
灶不定,因之临床表现色彩不一。 • 病程多波动,常有自然缓解与复发。
.
7
1、正常髓鞘的脱髓鞘性疾病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多发性硬化, MS;
(视神经脊髓炎, Devic 病) 弥漫性轴周性脑炎; 同心层型轴周性脑炎; 同心层型腔隙性白质脑病; 脱髓鞘性周围神经病。
.
8
2、髓鞘构成缺陷性疾病
(白质营养不良症)
先天性皮质外轴索再生障碍; 类球状细胞型白质营养不良症; 异染性白质营养不良症;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症; 中枢神经系统海绵状变性; 类纤维蛋白脑白质营养不良症; 纹状体小脑钙化伴白质营养不良综合征。
.
18
4、感觉障碍
• 皮质型或传导束型感觉障碍 麻木、疼痛、感觉异常
• 感觉性共济失调 • Lhermitte征。
.
19
5、运动障碍
• 偏瘫 • 截瘫
.
20
6、共济失调
• 小脑性共济失调 • 感觉性共济失调
.
21
7、其他
• 病理反射阳性 • 尿便障碍 • 癫痫发作等
.
22
亚型—视神经脊髓炎
主要特点是合并有视神经与脊髓的脱髓鞘性变。
临床表现为双眼视力障碍和播散性或横贯性或上 升性脊髓炎(胸段>颈段>腰段)。
两者同时或先后或单独发生,可间隔几天、几月 甚至几年。预后较差。
眼部症状多为双眼,可先后或同时起病,有视力 模糊和眼球胀痛,可在几小时到几天内完全失明。 或表现为中央暗点,生理盲点扩大及向心性视野缩 小,颜色视野缩小最敏感。
.
wk.baidu.com15
1、精神症状
• 情绪异常; • 记忆力减退; • 智能障碍。
.
16
2、言语障碍
• 构音障碍 (小脑性 / 假性球麻痹)
• 失语
.
17
3、颅神经及脑干功能障碍
• 球后视神经炎 视力减退, 视野障碍—色觉视野最早受影响
• 眼震 • 核间性眼肌麻痹 • 三叉神经痛 • 突发眩晕
.
32
九、病程与预后
• 少数病例一生只发一次,并完全恢复,或再发 症状很轻,几乎无后遗症。
• 多数有缓解复发病史,每次发作后留有部分后 遗症,呈阶梯状恶化。
• 少数人呈慢性进行性加重,而没有缓解,多见 于Davic型。
• 极少数急性爆发型病例,病情凶险,可在首次 发病时死亡。
• 据国外统计平均病程25~35年。
检出异常率优于CT,特别是脑干和脊 髓的病变。
病灶在T1呈低信号,T2呈高信号。 缺点是不能估价血脑屏障的完整性, 不能判断病灶的活动与否。
.
30
七、诊断
• 1、 病灶多发:病史、神经系统体征或影像学、 EP等实验室资料表明病灶2个或2个以上;
• 2、 时间上的多发:有缓解复发,两次发作间隔 >1个月;每次持续时间>24小时;或缓慢进 展,病程至少.6个月以上;
.
11
• 发病率: 5 ~ 60 / 10万
• 好发年龄: 20 ~ 40岁,30岁为高峰。
• 女性多于男性。
.
12
三、病因和发病机制
1、病毒感染说 2、免疫反应说 3、遗传因素
.
13
四、病理
特征是中枢神经系统白质内有多发 性脱髓鞘斑块。最常见于侧脑室周围, 视神经、脊髓白质、小脑和脑干等处。 围绕小静脉分布,大小不一。
.
4
脱髓鞘疾病的病理特征
神经纤维的髓鞘脱失,而轴索和神经细 胞很少受累。
白质对各种有害因素的典型反应是脱髓 鞘性改变,它可以是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如感 染、中毒、退行性变或营养缺乏状态的继发 性表现,也可以是病因不明的原发病变在髓 鞘的疾病,统称为脱髓鞘疾病。
.
5
.
6
分类
根据起病时髓鞘发育是否成熟
• 3、 起病年龄10~50岁; • 4、 可排除其他病因; • 5、 脑脊液有寡克隆区带或IgG指数增高。
.
31
八、鉴别诊断
注意和其他多灶性的、有缓解复发的神 经系统疾病鉴别,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结 节性多动脉炎、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神经系统类肉瘤病、 多灶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等,关键注意检出 原发病变。
.
9
二、多发性硬化概述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常见的以中枢 神经系统脱髓鞘为特征的自身免疫 性疾病。其临床特点是病灶部位的 多发性及时间上的多发性。病变最 常侵犯的部位是脑室周围的白质、 视神经、脊髓的传导束、脑干和小 脑等处。
.
10
三、 流行病学
多发性硬化广泛见于全世界,但特别 好发于北半球的寒冷与温带地区,如北 欧、美国北部,加拿大南部、新西兰、 澳大利亚南部。非洲,中国都是低发地 区。发病率与人种无关,而和地理纬度 有一定关系。
.
23
六、辅助检查
.
24
1、 脑脊液
• 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增高,淋巴为主; • 蛋白正常或轻度增高; • IgG增高;IgG指数增高;
(CSF IgG / 血清IgG)÷(CSF白蛋白 / 血清白蛋白)
• IgG寡克隆带; • 急性期髓鞘碱性蛋白(MBP)含量升高。
(正常值4微克/升)。
.
25
2、电生理检测
.
33
十、治疗
目前尚无针对性的药物,激素有利于 缩短急性发作期,但并不影响病程与长 期预后。疗效机制不详,可能与以致炎 性细胞浸润,减少局部水肿,抑制循环 中的淋巴细胞,抗体形成及增加膜稳定 性有关。一般主张大剂量短程疗法。 (如甲强龙1克用三天,迅速减量至口服 强的松,4~6周内减量并停药。)
多发性硬化
Multiple Sclerosis
.
1
一、脱髓鞘疾病概述
.
2
髓鞘是紧裹在有髓鞘神经轴突 外面的脂质细胞膜,它是由髓鞘形 成细胞的细胞膜所组成。中枢神经 的髓鞘形成细胞是少突神经胶质细 胞,而周围神经是Schwann细胞。
.
3
髓鞘的主要生理作用是
• 1、保护轴突; • 2、利于神经冲动的快速传导; • 3、对神经轴突起“绝缘”作用。
• VEP: 潜伏期延长。阳性率50~90%; • BAEP:阳性率40~50%; • SEP: 50~70%阳性率。 • EEG:异常50%,无特异性。
.
26
3、头颅CT检查
白质内多灶性低密度斑快,主 要见于侧脑室周围,其次是半卵 圆区,脑干和小脑。
急性期病灶可被增强。
.
27
.
28
.
29
4、 MRI检查
急性期病灶呈粉红色,充血、水肿、 炎性脱髓鞘改变,和淋巴细胞浸润。以 后充血水肿消退,炎性改变代之以星状 细胞增生和神经胶质形成,构成硬化斑, 色泽呈灰白。
.
14
五、临床表现
• 起病快慢不一,以亚急性起病为多。 • 临床征象往往提示病灶播散,由于病
灶不定,因之临床表现色彩不一。 • 病程多波动,常有自然缓解与复发。
.
7
1、正常髓鞘的脱髓鞘性疾病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多发性硬化, MS;
(视神经脊髓炎, Devic 病) 弥漫性轴周性脑炎; 同心层型轴周性脑炎; 同心层型腔隙性白质脑病; 脱髓鞘性周围神经病。
.
8
2、髓鞘构成缺陷性疾病
(白质营养不良症)
先天性皮质外轴索再生障碍; 类球状细胞型白质营养不良症; 异染性白质营养不良症;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症; 中枢神经系统海绵状变性; 类纤维蛋白脑白质营养不良症; 纹状体小脑钙化伴白质营养不良综合征。
.
18
4、感觉障碍
• 皮质型或传导束型感觉障碍 麻木、疼痛、感觉异常
• 感觉性共济失调 • Lhermitte征。
.
19
5、运动障碍
• 偏瘫 • 截瘫
.
20
6、共济失调
• 小脑性共济失调 • 感觉性共济失调
.
21
7、其他
• 病理反射阳性 • 尿便障碍 • 癫痫发作等
.
22
亚型—视神经脊髓炎
主要特点是合并有视神经与脊髓的脱髓鞘性变。
临床表现为双眼视力障碍和播散性或横贯性或上 升性脊髓炎(胸段>颈段>腰段)。
两者同时或先后或单独发生,可间隔几天、几月 甚至几年。预后较差。
眼部症状多为双眼,可先后或同时起病,有视力 模糊和眼球胀痛,可在几小时到几天内完全失明。 或表现为中央暗点,生理盲点扩大及向心性视野缩 小,颜色视野缩小最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