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判定与评析

合集下载

福建省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及对策

福建省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及对策

福建省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及对策本文利用stata软件进行了对福建省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建立了福建省地区生产总值为被解释变量,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投资额、、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解释变量,并运用2013年《福建统计年鉴》的数据得到模型再对模型进行计量经济学检验,,结合福建省城市发展的具体实际,对福建省9个地级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寻求途径来解决区域经济的差异问题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标签:多重共线性;异方差;经济发展;回归一、研究方法简介1.多重共线性的含义和检验多重共线性就是指解释变量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或者解释变量之间不完全的线性关系。

经济现象的变化涉及的影响因素之间一般会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他们之间具有共同变化趋势,模型中包含滞后变量,而且使用截面数据可能出现多重共线性,或者样本自身的原因。

完全多重共线性会产生很大的后果,比如参数的估计值不确定和参数估计值的方差无限大,或者参数估计值的方差与协方差增大。

因此,多重共线性的检验室很有必要的。

检验多重共线性的方法有:简单相关系数检验法、反差扩大因子法、直观判断法、逐步回归检测法。

2.异方差的概念和检验异方差的概念就是,被解释变量观测值分散的程度随着解释变量的变化而变化。

对于一些经济现象,我们会假定经济现象的变量是具有同方差的,但是现实生活中,由于经济现象的错终复杂,往往就出现了相悖。

某些被解释变量观测值分散的程度随着解释变量的变化而变化。

这样不仅对参数估计式统计特性产生了影响,还会对模型假设检验产生影响,更会对预测产生影响。

因此,我们要检验模型中式否有异方差,还要知道随机误差项的概率分布。

常用的方法有:图示检验法、戈德菲尔德和夸特检验、White检验、ARCH检验、Glejser检验。

二、福建省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素分析1.多重共线性检验OLS回归结果该模型R2=0.9900,可调节的R2=0.9733,可决系数很高,F检验值为59.37,显著性较高,但是当a=0.05时。

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分析——以三明市为例

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分析——以三明市为例
Y = = =Ae K L ” 。 () 1
累、 规模 经济 、 结构 优化等 因素促进 经济 增长 , 表现为
在投入 等量 的生产要 素却 能产生更 多 的产 出 , 一种 是 内涵式增 长 , 称 为集 约式 增长方 式 , 也 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种低投 入 、 高产 出 、 高效 率 的增 长方 式 。改 革 开放 以来 , 明经 三
洛 提 出 , 也称 为索 洛余值 。其基本 思路是 估算 出总 故
量 生产 函数后 , 采用产 出增长 率扣 除各投 入要素增 长
高消耗 、 高产 出的增 长 方式 , 常常 伴 随严 重 的环境 污
染, 由于各类 资源是 有 限 的 , 因此 这 种增 长 方 式也 是 不可持 续 的 , 在工业 化 的初 级 阶段 一般表 现为该 种增 长方式 。另一 类 因素则是 通过技术 进步 、 人力 资本积
步, 全要 素生产 率 ( F ) T P 增长率 公式 为
作者 简 介 : 华 林 ( 99 ) 男 , 西 高 安 人 , 明 学 院 经 济 管 理 系 讲 师 , 士 研 究 生 , 究 方 向 : 域 经 济 ; 应 春 熊 1 7 , 江 三 硕 研 区 李 ( 9 3 ) 男, 建 将 乐人 , 明 学院 经 济 管理 系教 授 , 16 一 , 福 三 本科 , 究 方 向 : 研 区域 经 济 。
1 1 模 型的设 定[ . 3
业 DP 国内生产总 值 ) G ( 的增 长或 GNP 国民生 产 总值 ) ( 的增长 。经济增 长 是 怎 么实 现 的? 经济 增 长 的源 泉
是什 么?这 类 问 题 都 是 经 济 学 界 研 究 的热 点 问 题 。
本文 的全要 素生产 率是 指各要 素 ( 资本和劳 动 如

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探析——以福建省为例

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探析——以福建省为例
21 6 0 2年 月
经 济 论 坛
Ee n mi F r m o o e ou
Jn 0 2 u .2 1
Ge 5 3 No O n.0 . 6
总第 5 3 0期
第 o 期 6
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探析
以福建省为例
文/ 宪建 李
【 摘 要】 欠发达 县域 经济发展 存在的主要 问题 : 元结构与 多重约束 、 二 沿路布局 、 农业 产业化水平低 、 深层
财 政 状 况较 差 , 严重 制 约 着 产业 发 展 。 虽然 国家 大
( ) 三 农业 产业 化水 平 低 问题 福建 大部 分 县 ( ) 有 的真正 算得 上是 农业 产 市 现 业 化 龙 头 企业 的企 业 很少 。许 多 企业 科 技 水 平低 , 设备落后 , 主要 进 行粗 加 工 , 品质量 难 以提 高 , 产 产 品增 值 能 力差 , 企业 效 益 不 高 , 难 占领 区外 市场 ; 很 许 多 企业 经 营管理 水平 低 , 竞争 力差 , 抵御 市 场风 险 的能 力 弱 ; 头 企 业 与其 他 企业 之 间缺 乏 生产 上 的 龙 分 工 与合 作 。 系模 糊 ; 部分龙 头 企业市 场 扩 张能 关 大 力 不 强 ,龙 头大 , 身 小 ” 许 多地 方 仍 然 以传 统农 “ 龙 ;
展 、 会 稳 定 和政 权 稳 固 的重 要 基础 。推 动欠 发 达 社
县 ( ) 说 , 方财 政 人 不抵 出 , 业 发展 资金 难 市 来 地 企
筹, 仍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 。
( ) 路 布局 问题 二 沿
县 域 经 济 发 展 与 交 通 运 输 设 施 的 布 局 密 切 相 关 。正 因 为如 此 , 在 2 世 纪 8 年代 国 内学者 就提 早 O 0 出了 “ 路 布局 ” 问题 。从 理论 上 讲 , 路 布局 是 沿 的 沿 指沿 主 要公 路 干线重 点 发展一 些 城镇 和工 业 区 。然 而, 在现 实生 活 中 , 建许 多地 方往 往把 沿 路布 局理 福 解 为 沿着 主 要公 路 干 线 两边 修 建 居 民住 宅 、 商店 和

农村欠发达地区调查报告_调查工作总结

农村欠发达地区调查报告_调查工作总结

农村欠发达地区调查报告_调查工作总结经过对农村欠发达地区进行的调查工作,得出了以下结论:
一、农村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薄弱
农村欠发达地区的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由于地形条件较为恶劣,道路建设难度较大,导致交通不畅,影响了农产品的物流运输。

另外,由于电力供应不足,很多村庄还没有通电,无法吸引企业投资,发展经济。

二、农民收入普遍偏低
农村欠发达地区的农民收入普遍偏低,主要是由于农产品生产和销售渠道狭窄,缺乏高附加值的产业。

另外,由于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也导致农民的生产成本较高,难以获得足够的利润。

三、农村教育和医疗水平较低
农村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和医疗条件相对较差。

很多农村地区缺乏优质的学校和医院,导致农民教育水平相对较低,且医疗资源供给不足,显著降低了村民的生命质量。

四、保障农民权益需加强
农村欠发达地区农民权益得到的保障还需进一步加强。

由于政策宣传和执行不到位,农民很多时候会遭受不公平的待遇,例如土地征收和劳动报酬等问题。

需要通过政策和法律制度的改革来保障农民利益。

综上所述,农村欠发达地区的问题实际上具有较为严重的地域不平衡问题。

政府应提高对农村地区问题的重视,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加快消除农村欠发达地区与城市地区之间的差距。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分析——以福建省南平市为研究案例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分析——以福建省南平市为研究案例

作者: 林双凤
作者机构: 福建省南平市委编办体制改革科
出版物刊名: 决策咨询
页码: 22-27页
年卷期: 2016年 第4期
主题词: 发展战略 小城镇战略 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摘要:本文以南平市为研究案例,在梳理相关经济发展战略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研究指出,当前南平市经济发展面临着经济总量偏小、县域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工业化现代化的水平总体偏弱、城镇化水平较低以及城乡居民收入不高等问题,进而提出要构建灵活的体制机制、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突出做好“五篇文章”,做强、做大经济总量;实施小城镇发展提升战略、不断提高城市化水平以及大力发展社会民生事业、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提升民生水平等对策。

沿海省份欠发达城镇体系化路径——以南平市为例

沿海省份欠发达城镇体系化路径——以南平市为例

沿海省份欠发达城镇体系化路径——以南平市为例姚圣【摘要】Nanping which is in the inland mountain area in Fujian province is now facing the unfavorable situation of being marginalized. There is a lotof confusion about the planning for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system. Nanping needs the urban system planning in the strategic view. This paper firstly analyzes the determinants of urban development. Then in the aspect of optimizing the spatial structure, full use of transportation and accumulating resources for urban development, it proposes the idea of the urban system of less developed city in the coastal province: "opening up the channels, promotion on multi-lever, integration the resources, development in clusters". And we propos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urban system of Nanping ["dual-core, dual-axis, multi-clusters, networking".%位于沿海省份福建省内陆山区的南平市发展面临被边缘化的不利局面,城镇体系发展方面更是存在不少困惑,急需在战略高度上形成完善的城镇体系规划.此文在分析研究城市发展各项决定因素后,在优化空间结构、充分利用交通条件、积聚城市发展资源等方面,提出了“开拓通道,多极推动,整合资源,集聚发展”的沿海地区欠发达城镇体系化发展路径的思路,提出构建“双心、双轴、多核、网络化”的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期刊名称】《华中建筑》【年(卷),期】2012(030)006【总页数】4页(P97-100)【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城镇体系;发展路径【作者】姚圣【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 5106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1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省域经济的空间差异日益加大,成为制约沿海发达省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空间差异主要表现在沿海平原、河谷地带与内陆山区间的差异,区域经济的“核心——外围”理论称这种与区域中心存在空间共轭关系的落后地区为边缘区域①。

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

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

要点二
2000年至2010年
福建省区域经济进入产业升级和转型 阶段,注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 业。
要点三
2010年至今
福建省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各地 区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经济发展更加 均衡。
福建省区域经济现状特征
产业升级和转型不断推进
传统制造业加快向中高端迈进,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不断涌现。
区域发展逐步均衡
03
,提高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机制作用
01
福建省政府致力于打造优质的营商环境,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吸引 了大量投资和企业入驻。
02
福建省市场化程度较高,市场机制作用较为突出,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制 度保障。
03
福建省政府积极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 策支持。
03
劳动力成本
福建省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劳动力成 本相对较低,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的发展。
02
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分析
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人均GDP水平低
尽管福建省的经济总量增长迅速 ,但人均GDP水平与发达地区相 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产业层次较低
福建省的产业结构以传统制造业 源自主,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发 展相对滞后。
贫困人口比例较高
福建省内部分地区贫困问题较为 突出,与发达地区形成鲜明对比 。
产业结构不合理与转型升级缓慢
制造业占比过高
福建省的制造业占经济总量的比例较高,而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
创新能力不足
福建省的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缺乏核心技术,难以形成竞争优势 。
产业转型升级困难
由于技术、人才等因素的制约,福建省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 较慢。

基于因子分析的福建省各地市经济实力分析

基于因子分析的福建省各地市经济实力分析

基于因子分析的福建省各地市经济实力分析福建省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个省份,拥有较为独特的地理和经济优势。

基于因子分析的福建省各地市经济实力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福建省各地市经济发展的状况和特点。

因子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它可以从多个指标中提取出最主要的几个因子。

在进行福建省各地市经济实力分析时,可以选取一些指标作为研究对象,如GDP、人均收入、产业结构等。

可以选择福建省各地市的GDP作为指标之一。

GDP是衡量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一个地区经济总量的大小。

通过因子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哪些地市的GDP较高,从而可以判断哪些地市经济实力较为强劲。

人均收入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人均收入反映了一个地区居民收入水平的高低,它可以间接反映出该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

通过因子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福建省各地市人均收入的差异,并找出人均收入较高的地市。

产业结构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产业结构反映了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特点。

通过因子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各地市的产业结构特点,如哪些地市以工业为主导,哪些地市以服务业为主导,从而能够了解各地市的发展特点。

通过基于因子分析的福建省各地市经济实力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福州市和厦门市的经济实力较为强劲,这两个地市的GDP和人均收入较高,并且产业结构比较健全。

而一些山区的地市,如龙岩市和宁德市的经济实力相对较弱,这些地市的GDP和人均收入较低,产业结构不够健全。

基于因子分析的福建省各地市经济实力分析可以帮助政府和企业了解各地市的发展状况和特点,为合理制定政策和投资方向提供参考。

通过比较各地市的经济实力,可以找出存在差距的地市,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围等 , 即对指标 名称 的质 的规 定 , 在理论 上必 须有科学根 据 , 在
表现 , 后 据 以 作 出 正 确 的 分析 和 应 用 。 而
3. 系性 原 则 联
2 财 政 金 融 : 括 地 方 财 政 收 入 ( ) 居 民 储 蓄 存 款 年 末 . 包 X3 、 3 对 外 开 放 : 括 外 贸 进 出 口总 额 ( 5 、 际 利 用 外 资 额 . 包 X )实
2 科 学性原 则 .
依 据上述原则, 本文选取下列 4大方面 1 5项经 济指标, 构建 1 综合经济 : 、 包括地 区生 产 总值 ( 2 、 X ) 人均地 区生 产 总值
( )第 三 产 业 产 值 ( 0 、 模 以 上 工 业 企 业 利 税 总 额 ( 3 、 X1 、 Xl )规 X1 )
f 区域 经 济 指 标 体 系的 构 建 二)
作 用 , 据 它 所 反 映 的 某 一 研 究 对 象 的性 质 和 特 征 , 定 该 指 性 , 毕 竟可 以 对 区 域 经 济 发 展 差 异 的 测 量 起 到 重 要 的作 用 。 依 确 但 标 的名 称 、 义 和 口径 范 围 。如 研 究 区 域 经 济 发 展 差 异 时 , 能 涵 不 仅 停 留 在 对 区 域 经 济 发 展 差 异 的扩 大 或 缩 小 的研 究 上 , 不 能 更 不 同侧 面 的 指 标 体 系 。
f 设 计 区域 经 济 指 标 体 系的 原 则 一) 1. 目的 性 原 则
根 据 研 究 的 目 的 选 择 指 标 , 区 域 经 济 指 标 体 系 中 , 确 这 样 才 具 有 可 比性 。 在 在 定 单 项 指 标 时 , 应 考 虑 此 项 指 标 在 整 个 指 标 体 系 中 的 地 位 和 都 采 用 指 标 体 系 由 于 受 到 客 观 条 件 的 限 制 ,难 免 仍 有 局 限

我国东部沿海地带欠发达地区的确定及其成因分析

我国东部沿海地带欠发达地区的确定及其成因分析

我国东部沿海地带欠发达地区的确定及其成因分析作者:苟克宁郝敏来源:《北方经济》2008年第04期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带内部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日趋明显,这种不均衡性造成了该地带内部经济发展的差异。

而这种差异的存在既不利于东部沿海地带经济的持续发展,也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因此,通过对沿海地带及其欠发达地区的确定。

探讨欠发达地区的形成原因,对加快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东部沿海地带经济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东部沿海地带欠发达地区城市化我国是世界上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最大的大国之一,不但存在着东西和南北间的大尺度地区差异,而且存在着省际之间中尺度和省内小尺度的地区差异。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东部沿海地带内部的地区差异也日益明显。

东部沿海地带内部’过大的地区发展差距,不但有悖于共同富裕与社会公平的基本目标,而且不利于东部地区和全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因此,确定东部沿海地带欠发达地区并探究其成因,对加快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东部沿海地带经济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东部沿海地带欠发达地区的确定(一)东部沿海地带的确定我国东部沿海地带涉及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以及台湾、香港、澳门14个省、市、特别行政区;按经济类型,广西壮族自治区划人西部地区。

但为了研究的方便,本文选取山东、江苏、上海、福建、广东6省市作为研究区域。

该区域涉及72个地级以上城市,陆域土地面积为66.86万Kmz,占全国陆域土地面积的6.96%。

2003年该地带总人口为33506.79万,占全国总人口的25.93%。

201)3年该地带CDP总量为59404.24亿元,是全国的50.6%;人均GDP为17729元,是全国的1.95倍。

(二)欠发达地区的确定人均GDP是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非常重要的指标。

参考世界银行的通用分类标准,可将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分为高收入、上中等收入、下中等收入和低收入4种类型,分类标准如下:——低收入类型是指人均GDP低于全国或区域平均水平75%的地区;——下中等收入类型是指人均GDP为全国或区域平均水平75%-100%的地区;——上中等收入类型是指人均GDP为全国或区域平均水平100%~150%的地区;——高收入类型是指人均GDP高于全国或区域平均水平150%以上的地区。

福建薄弱山区县县域经济发展对策浅析

福建薄弱山区县县域经济发展对策浅析
笔者认为其成因主要受到了三方面因素的制约: 福建省是东南沿海省份, 但其“ 八山一水一分田” 的地理形 一是自 然条件的制约。 福建薄弱山区县一般地处偏远, 然 自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县域经济发展的难度很大。从调查 势, 决定了福建省域内山与海、 闽东南和闽西北 、 城镇与农村发 条件差, 如 展差异悬殊, 县域经济的发展也差异悬殊。 同为县级建制, 寿宁、 的几个薄弱山区县来看,人均纯收人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0 1 7 位处沿海的福州市 GDP 政和、 顺昌等县与福清、 晋江、 石狮等不可同日 而语。 受县域基础 20 6 年福建全省 GDP 人均值 2 4 1 元, 4 7 而福州市的山区县永泰县 GDP 人均值仅 936 2 条件、 地区经济差异性和城乡 二元结构的影响, 福建全省特别是 人均值2 8 4 元, 闽西北薄弱山区县县域经济的落后状况尚未根本改变, 其产业 元, 位处山区的南平市 CDP 人均值 1 65 元, 3 2 而其中的偏远山区 结构仍不合理、 比例失调、 市场发育不完善, 经济主体仍然主要 政和县GDP 人均值仅659 元 。 0 农业及农产品的粗加工行业, 然、 自 资源、 劳动力等优势没得到 二是资金和基础设施条件的制约。 山区城镇基础设施薄弱, 充分发挥。 道路交通、 通讯、 供水、 电力、 垃圾及污水处理等设施条件落后或 县是我国设置的一种地方行政建制, 在经济、 、 社会 文化方 不配套, 严重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县域经济发展缺资金是 面己形成相对独立的地域实体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 普遍现象,而福建薄弱山区县县域经济发展缺乏资金则尤为突 地理空间, 以农村为基础, 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 以市场为导 出, 国家和省对薄弱山区县的县域产业发展资金投人很少, 且其 向, 优化配置资源, 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县级企业极难拿到贷款,使得一些原本支持一下就可发展的山 福建薄弱山区县县域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全省综合经济实力 区特色经济举步艰难, 企业因缺资金而无法运转。由于县级财政 能否提高, 关系到贫困县能否脱贫致富奔小康, 关系到社会能否 拮据, 资金筹措不易, 山区特色资源难以得到合理有效开发, 使 稳定、 市场能否繁荣的问题。 福建省薄弱山区县的县域经济呈现 这些薄弱山区县县域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而县域经济发展 分散、 落后的局面, 还存在着一定的原始色彩, 产业化进程迟缓, 的滞后更带来当地人才大量外流,这些薄弱山区县培养出来的 与知识经济时代的步伐不合拍。 这种滞后是十分严重的, 极大地 人才 8 %去了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 而少有学生回归薄弱山区 0 影响着福建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和活力。 县, 为县域经济发展做贡献。 此外,增长理论, 人力资本投资是技术进 步的源泉。 作为现代经济增长基础的科技进步, 不仅物化在具有 较高技术等级的机器设备上, 还体现在劳动者知识和技术存量 的增大上。 在现阶段, 最有价值的资源应该是与先进的机器设备 相适应的知识和技术。 与此相应, 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教 育投人在GDP 中的比重明显增加。 而对于目 前我国存在的人力 资本存量同物质资本存量不成比例的巨大缺口,目 前转变经济 增长方式的重要内容是: 由偏重物质资本投人转向重视人力资 本投人。 一方面要大幅度增加教育投人, 另一方面对现有就业人 口进行文化教 育和技能训练, 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现阶段在研究方法上, 学者采用新的统计资料。例如, 我国 运用 C一 D生产函数、 生产函 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等方法, C样 数、 估计资本、 劳动的产出弹性, 进行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和TF P 的计算, 此判断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 并由 解释宏观经济不 稳定的原因。所得结论不仅在理论上强有力地支持了国家 “ 九 五” 规划和20 0 年远景纲要提出的实现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的 1 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战略决策, 而且, 对于目 前如何使我国经济走 出通货紧 缩的恶性循环, 也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 总之, 在我国全面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时期, 技术 创新与制度创新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 我们应抓住技术创 新与制度创新的互动机制, 不断推进我国的经济增长。

发达省份欠发达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福建省宁德市为例的开题报告

发达省份欠发达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福建省宁德市为例的开题报告

发达省份欠发达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福建省宁德市为例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经济发展迅速,而中西部地区则相对滞后,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这也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福建省是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个经济相对较发达的省份,但其内部也存在明显的发展差异,宁德市作为福建省的欠发达地区之一,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弱,产业结构不够完善,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因此,本研究选取宁德市为案例,探讨发达省份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问题,希望通过本研究可以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为宁德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目的与内容本文旨在通过对宁德市现有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深入研究,探究发达省份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问题,特别是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下,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对策建议。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 对宁德市的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究其发展瓶颈和问题;2. 对比分析发达省份和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3. 分析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探究其在宁德市的应用价值;4. 从产业结构、区域协作、政策支持等角度出发,提出促进宁德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考察、案例分析及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其中文献研究主要用于搜集宁德市及发达省份的经济发展相关数据和理论,实地考察则用于深入了解宁德市的经济现状,案例分析则用于对比分析发达省份和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最后通过对相关领域的专家访谈,获取专家意见和建议。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究发达省份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问题,并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对策建议,一方面可帮助宁德市寻找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促进宁德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本研究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成果,也可以为其他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为促进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经济欠发达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寻求突破口研究——以福建省20个经济欠发达县为例

经济欠发达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寻求突破口研究——以福建省20个经济欠发达县为例

农村人 口多 ,劳动力总体素质偏低 ,培养 新型农 民的任务重 欠发达县农村人 口比重 大 ,并集聚全省 7 %的贫困人 口。 0 农村剩 余劳动力素质总体较低 ,据第 五次全国人 口普查,全省 1 岁以上人 口中文盲人 口占 1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占 5 21
83 .%,大专 以上 占 07 %,且 9 %多没有一技之长,其中经济欠发达县份 的情 况 比这 还差 。…目前欠发达县存在这样现象, . 4 0
省 相 比有 较 大 差 距 。欠 发 达 县 拥 有 全 省 2.3 的人 口, 但 只 占全 省 1 . % 的 GD 16 % 01 5 P,人 均 GD 9 P 83 5元 , 刚 刚迈 上 100 0 美 元 ,只 达 到全 省人 均 GDP的 4 9 。扣 除 发 展 较快 的 安溪 县 ,其 余 1 6.% 9个 县人 均 GD P才 76 3元 ,达 到 9 0美 元 ,说 I 9 3 J I 】
发达县地方级财政收入 1.4 6 5亿元, 占全省的 50 %,人均财力只及全省平均财力 的四分 之一。据省有关部门测算 ,税改 7 ,2 前全省每年收取 的农业“ 三税” 平均为 96亿元 ( . 不含烟税 );税改后省级财政的补助 68亿元 ,占减 收额 的 7 %,如考虑农 . 1
业 三税 的增 长 因素 , 则 比 重 会 更 低 。造 成 财 力缺 口较 大 , 农村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和 公 共 事 业 发 展 投 入 严 重 不 足 ,抵 御 自然 灾 害 的 能 力 十分 有 限 。
基金项 目:20 07年度漳州市社科联课题 作者简介:侯为东 ( 9 8 ),福建漳州人,平和县委 常委 ,经 济师 ,硕 士. 16 -
维普资讯
第2 期

浅谈福建经济发展差距与跨越发展战略分析

浅谈福建经济发展差距与跨越发展战略分析

浅谈福建经济发展差距与跨越发展战略分析作者:倪建婷来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21期倪建婷(龙岩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龙岩 364012)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够发展.在我国发展区域经济过程中,经济差距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福建位于我国东南部,长期以来被称为“沿海经济断裂带”.近年来,福建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显著,深深影响到了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在这个快速发展社会里,促进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已经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福建作为沿海地带,有着许多优势,缩短福建经济差距,带动福建经济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重点.本文就福建经济发展差距及跨越发展战略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关键词:福建经济;发展差距;跨越发展;战略中图分类号:F1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4)11-0052-021 福建经济发展差距的原因1.1 交通方面就福建所处的地理位置来看,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东与浙江毗邻,西与广东相连,而这些地方属于长三角、珠三角的腹地,水陆交通便利,因而这些临海城市的经济就走在前面,而与这些省市相比,福建经济就显得比较缓慢,在此消彼长的情况下,福建经济发展差距就越来越大.其次在福建内地,从运营服务效率上,各种运输方式还未达到有效衔接,在一体化水平上与长、珠三角地区差距较大,运输装备与整体技术与国内外先进水平仍有差距,智能交通还未深度推广,特别是在物流信息平台共享、公交智能调度、应急救援系统、执法信息平台等方面应用还很不够.距离群众对交通运输出行“便捷、高效、绿色、安全”要求还有差距.港口建设﹑沿海大通道及西进出省通道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开放的步伐,直接制约福建与周边省区的联系,并严重影响福建进一步吸引外资﹑拓展市场的能力1.2 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配置不合理直接导致了我国就业结构的扭曲.大量剩余劳动力聚集于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低.而福建重化工工业阶段的到来,第二产业吸收的劳动力增速有限.第三产业发展缓慢,限制了就业范围的扩大,无法大量吸纳闲置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劳动力资源.多年来,福建着力推进结构调整步伐,第一产业比重过大,第二、三产业比重较小的局面已有了明显的改善.但与广东、浙江相比,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还显缓慢,二三产业落后的差距依然较大.同时福建省的产业结构层次较低,高科技产业也十分薄弱.福建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不强,企业规模小,经营粗放,工业综合经济效益不高1.3 城乡居民收入低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经济总量大幅提升,财政实力不断增强,居民收入较快增长.然而在经济取得发展的同时,福建省职工工资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增长缓慢,对居民收入影响较大.当居民的收入得不到相应的增长时,就会影响到经济消费,从而不利于拉动内需,影响到福建经济的发展.1.4 投资环境不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福建经济发展中,虽然福建基础教育较好,但高等教育比较落后,科技型人才短缺.福建科技投入水准偏低,人才技术弱势明显.福建自身竞争力较低和投资软环境不足.同时福建省国有外贸企业体制改革仍滞后,表现在至今还严重依赖行业垄断、进出口许可证、配额证等不公平竞争的资源优势,不少国有外贸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有的甚至严重亏损[1].政府职能转换滞后,一些政府部门还存在办事环节多、办事效率不高、服务品质差以及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现象,有些地方还存在较为严重的官僚主义,这些不良的作风与作法,严重失信于外商,成为福建省吸引外资的阻力,受传统因素的影响,福建经济发展对外还不够充分,未能与国际接轨,自身的优势产业得不到外商的认可,以至于经济出现头重脚轻,由于缺乏必要的人才可投资环境,经济发展就会失去活力,从而制约着经济的持续发展.1.5 工业经济效益低福建经济的发展与该省的工业水平有着密切的关联.在福建工业发展过程中,尽管近几年福建工业经济效益逐年提高,但总体水平不高,其中重工业污染严重,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走的是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其次福建的电子产业占据了福建工业经济中的很大比例,其他工业发展较为缓慢,再加上缺乏先进的人才,其工业经济效益就很难得以保障,从而影响到福建经济的发展.2 福建经济跨越发展的必要性跨越发展就是突破传统工业化道路中单纯追求“速度型”增长,避免经济发展中的短期行为,以及“单项突进”的发展模式,而追求一种速度与效率并重,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兼顾,经济和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为此,就福建经济发展现状来看,福建经济发展水平与周边省份的经济差距不断拉大福建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不仅对福建省的经济发展有着严重影响,更加不利益我国总体经济水平的提高.为此,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过程中,福建经济稳定、健康、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2].同时还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3 福建经济跨越发展战略3.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福建经济发展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重工业轻服务业的思维方式,调整产业结构.面对我国能源资源和环境压力,依靠加大物质资源投入发展经济的模式已经满足当代经济发展的需求了.传统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明显不能适应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在进步,福建经济要想稳步发展,,就需要建立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积极推进传统服务业的转型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要大力发展作为商品生产中间投入和中间需求的生产性服务业,充分发挥其产业带动能力强、辐射面广的作用.要重点发展以信息、科技、金融、会计、咨询、法律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整体水准.3.2 协调全省经济发展缩小山海差距、城乡差距,加快山区经济发展步伐,促进全省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必须努力推动山海之间的大跨度、多层次、全方位协作,使沿海地区能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加快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加快工业化、资讯化、城市化和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使内地山区能够把保护生态环境与富民强区结合起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制造业协调起来,资源合理开发与加工转化增值结合起来,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发展同经济建设同步起来,小城镇建设与扩大内需衔接起来,努力形成特色资源加工、绿色产品开发、旅游生态经济为主的产业群,增强自我发展能力[3].一方面加快山区劳动力向沿海较发达地区转移,促进劳动力从低效率部门向高效率部门转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同时政府通过颁发各种优惠政策来吸引更多的项目、技术、人才和资金,从而为福建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提供必要的发展环境.3.3 建设节能减排型产业在福建经济发展过程中,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同时资源消耗也逐渐增加.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发展绿色经济、环保经济、节能经济已成为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4].为此,福建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就必须全面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发展节能减排型产业,要从一次性和单一性利用资源转向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资源,从而为福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为福建经济创造更多的价值和效益,进而带动福建经济的全面发展.3.4 加大科技教育投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福建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视科学技术的运用是其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福建工业经济效益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工业水平不够高,缺乏必要的科技为指导,为此,政府应当重视科技,加大科技创新,引进先进的工业设备,为工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同时政府要加大与外界的联系,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拓展交通网络,为福建经济的发展提供发展环境.3.5 协调产业结构发展就目前福建产业结构来说,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发展较快,而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为此在福建经济跨越发展过程中,要协调产业结构发展,首先,要重工业发展在福建经济中的主导作用,把工业发展作为增强后劲的着眼点,加大重组和改造传统工业的力度.其次,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着眼于市场,建立具有市场前景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发挥福建的特色产业,采取以下游引上游或以上游引下游,以配套优势促进产业链整体转移的方式,营造局部优势,壮大优势产业群,形成产业链.4 结语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不断实行,福建作为我国东南沿海的一个重要省市,近年来,福建经济与东南沿省市的经济差距逐渐扩大,严重影响到了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过程中,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更是提高我国经济综合实力的有效途径.为此,就福建经济发展差距,我国政府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加快经济的转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属于福建特色经济,从而推动福建经济的全面发展.参考文献:(1)许正中.区域经济新趋势与优势重塑[J].人民论坛,2011(03).(2)人民论坛专题调研组,陶建群,周星亮,王志远.开发区转型升级的“金华”样板[J].人民论坛,2011(03).(3)杨琰清.福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J].科技和产业,2011(09).(4)赵彬.加快福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若干思考[J].福州党校学报,2011(06).。

生态位理论视角下欠发达地区发展策略研究——以福建省宁德市为例

生态位理论视角下欠发达地区发展策略研究——以福建省宁德市为例

生态位理论视角下欠发达地区发展策略研究——以福建省宁
德市为例
叶士琳;祁新华;林荣平
【期刊名称】《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5(018)001
【摘要】借鉴生态位理论构建了包括经济生态位、社会生态位和生态环境生态位等3个功能维度共22个指标的区域生态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该指标体系对福建省各地区的生态位进行了测算.针对宁德市经济生态位、社会生态位、生态环境生态位存在的问题,提出区域定位的差异化、产业发展的定向演进、生态单元的外部引进、生态位效能的整合提升以及创新能力的生态位挖掘等区域发展策略.【总页数】6页(P34-38,72)
【作者】叶士琳;祁新华;林荣平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省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福建福州350007;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90
【相关文献】
1.基于人本发展理论视角下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对策体系研究——以温州地区为例 [J], 胡文显;陈国胜;金胜华
2.激励理论视角下欠发达地区教师职业倦怠的缓解策略研究——以广东汕尾市中小学教师为例 [J], 张志和
3."可持续生计"框架下欠发达地区乡村振兴推进策略研究
——以甘肃省为例 [J], 李秉文
4.3T理论视角下欠发达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以山西省为例 [J], 赵静
5.3T理论视角下欠发达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J], 赵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

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

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政策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结合经济发展政策,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发现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演变原因。

1980年10月,国务院批准建立厦门经济特区,从图3我们很容易看出,凭借特区的优势,厦门经济的发展始终是福建省经济发展的领头羊。

1984年福州有幸成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作为福建省省会和第二个开放城市,福州的经济发展水平始终仅次于厦门。

随着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政策步伐,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一政策加大了对外开放度,泉州凭借侨乡优势和“爱拼才会赢”的敢打敢闯的拼搏精神迈开了民营企业的前进步伐,经济发展水平从1993年开始大幅度提高,紧追在福州之后,大有赶超之势。

从图4到图6我们很明显地发现,漳州、三明、南平、龙岩虽然在1978一一1992年其经济发展水平都高于泉州,但由于政策、区位及人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其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导致经济发展缓慢。

漳州,虽然有政策的扶持,如198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厦漳泉闽南三角地区成立,这对于漳州是个很好的发展机会,但因为受漳州小农经济的影响,其战略意义没有充分体现。

三明、南平、龙岩、宁德则主要受其区位和政策倾斜的影响,发展后劲不足。

从目前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看,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一定的时间内将持续不变。

图l福建省经济市际、地带间以及地带内差异的演变第3章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时宰变化图2闽东、西、南、北地带内部的市际差异演变图3福建省九地市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演变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图41978--1981年福建各地市人均GDP变化图51983--1991年福建各地市人均GDP变化第3章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变化图61992--1996年福建各地市人均GDP变化。

福建服务欠发达地区评分标准

福建服务欠发达地区评分标准

福建服务欠发达地区评分标准
福建服务欠发达地区评分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基础设施:包括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等各项基础设
施建设情况,评分依据是设施的完善程度和运行状况。

2.社会福利保障: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服务情况,评分依据是服务质量和普及程度。

3.行政管理:包括政务服务、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情况,评分依
据是服务效率和公共秩序稳定程度。

4.经济发展:包括就业、工业和农业发展、城乡经济差距等方面,评分依据是经济增长速度和合理性。

5.生态环境:包括生态资源保护、环境污染控制等方面的情况,评分依据是环境质量和生态平衡程度。

以上几个方面综合评定,可以得出福建服务欠发达地区的整体评分。

同时也应该根据各个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评分,以便针对性地制定发展计划和政策,提高服务水平,加快经济发展。

基于因子分析的福建省各地市经济实力分析

基于因子分析的福建省各地市经济实力分析

基于因子分析的福建省各地市经济实力分析一、引言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是中国重要的对外经济交流和对台经济合作的前沿基地。

福建省各地市经济实力的分布情况对于经济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福建省各地市的经济实力进行分析,挖掘其中的潜在经济因子,以期为福建省经济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

二、因子分析方法因子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多个相关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挖掘各变量之间的共同因子,从而降低数据的维度,减少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揭示数据的本质结构。

本文将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福建省各地市的经济指标进行分析,以寻找各地市经济实力的潜在因素,并对其进行量化评价。

三、数据来源和选择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自于福建省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相关统计年鉴和数据报告,数据包括各地市的GDP总量、人均GDP、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外贸进出口额、固定资产投资等经济指标。

在因子选择时,将以数据的代表性、权重分配的合理性和数据的完整性作为参考因素。

通过因子分析得到的因子载荷矩阵如下:| 因子 | 人均GDP | 工业增加值 | 财政收入 | 外贸进出口额 | 固定资产投资|| -------- | -------- | ----------- | -------- | ------------ | ------------ || 因子1 | 0.82 | 0.76 | 0.69 | 0.57 | 0.49 || 因子2 | 0.17 | 0.28 | 0.61 | 0.74 | 0.68 || 因子3 | 0.34 | 0.51 | 0.75 | 0.42 | 0.62 || 因子4 | 0.71 | 0.45 | 0.53 | 0.62 | 0.29 || 因子5 | 0.58 | 0.67 | 0.49 | 0.31 | 0.68 |根据因子载荷矩阵的结果,我们可以将各地市的经济指标分解为5个潜在因子,分别是人均GDP、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外贸进出口额和固定资产投资。

福建省经济进展水平评判

福建省经济进展水平评判

福建省经济进展水平评判摘要:要评判系统的有关替代方案的各类要素分解成假设干层次,并以同一层次的各类要素依照上一层要素为准那么,进行两两判定比较并计算出各要素的权重,依照综合权重按最大权重原那么确信最优方案。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权重、一致性、指数福建是中国加速进展的重点地域之一。

1978-1998年,福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国内生产总值居全国的位次从1978年的第23位上升到目前的第11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第22位上升到第6位。

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对外开放向高层次宽领域纵深化推动,全省已初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台商投资区、保税区、高科技园区等多层次、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培育和符合国际老例的商品和要素市场。

层次分析法是70年代由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提出的,通过量年的进展现已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方式。

其大体原理是:将要评判系统的有关替代方案的各类要素分解成假设干层次,并以同一层次的各类要素依照上一层要素为准那么,进行两两判定比较并计算出各要素的权重,依照综合权重按最大权重原那么确信最优方案。

它是在简单加性加权法的基础上推导得出的。

运用AHP法进行决策时,需要以下4个步骤:一、成立系统的递阶级次结构;二、构造两两比较判定矩阵;3、针对某一个标准,计算各备选元素的权重;4、计算当前一层元素关于总目标的排序权重,进行一致性查验。

一、指标模型的成立经济进展水平人均GDP年人均财政收入农人年人均收入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二、经济进展水平权重确信A人均GDP年人均财政收入农人年人均收入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人均GDP16336年人均财政收入1/611/21/22农人年人均收入1/32112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1/32112第三产业占GDP比重1/61/21/21/21计算判定每一行乘积值Mi i12345Mi3241/124/34/31/48计算Mi的n次方根Wi i12345Wi=3.1780.6081.0591.0590.461权值计算由得,∑Wi=6.365i12345wi=Wi/∑Wi0.4990.0950.1670.1670.072计算判定矩阵最大特点根λmax 由的结果可知,Aw=i12345A wi2.5030.4890.8340.834λmax=∑ =5.059 一致性查验n123456789RI0.580.901.121.241.321.41CI= =0.002RI=1.12 CR=CI/RI=0.002因此该数值知足一致性查验。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福建经济欠发达县类型研究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福建经济欠发达县类型研究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福建经济欠发达县类型研究
杨伟
【期刊名称】《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年(卷),期】2001(016)004
【摘要】本文以福建省19个经济欠发达县为对象,选取14项主要社会经济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PCA)与聚类分析(CA)的数学方法对其进行类型研究,分析、总结出3类经济欠发达县的特点,并据此分别提出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
【总页数】4页(P22-25)
【作者】杨伟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
【相关文献】
1.福建省县域循环型农业发展水平评价研究——基于全局主成分分析 [J], 支太雄;傅志强;郗永勤
2.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福建省水资源承载力时空变化研究 [J], 李根旺
3.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烟台县域经济类型实证研究 [J], 辛德强; 姜慧; 刘刚
4.基于主成分分析判别特香型不同年份类型白酒的研究 [J], 杨莹;吴生文;林培;曾婷婷;熊秋萍;蔡珊
5.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综合诊疗单元一次候诊空间类型研究 [J], 刘仲达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金项目:福建农林大学深入学习十七大精神项目(0209F3):福建省教育厅项目(2007JA070975) 作者简介:谢志忠(1970一)。男.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管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从事农村区域发展与农村 金融研究。
112
万方数据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8期
综合性原则:内涵全面的指标体系才能准确地反映农 村经济地域差异。指标体系必须能够综合反映福建省 农村经济地域差异的本质特征。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 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处理 方法的科学性。可比性原则:指标选取必须考虑通用 性.要同时适用与各个地区。并同时符合纵向可比和横 向可比原则。易取性原则:指标要含义明确,具有一定 的现实统计作基础.原始数据一般可通过现有统计和 专业部门获取。并尽量避免选取数据难以获取的指标, 以保证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培养等方面加快改革步伐。
关键词:福建;欠发这地区: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发展的量化分类;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02(2008)08—0112一04
一、福建省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判定 欠发达地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随着参照系的改 变欠发达地区包含的内容也会改变。研究福建省欠发 达地区首先需要明确其空间范围。学者们的研究表明。 中国大中城市生活水平的地区差距相对较小。而农村 及小城镇生活水平的地区差距较大[I】。以消费支出、恩 格尔系数和消费剩余衡量.农村间的差距是城市间差 距的4倍。经济的地域差异更多地体现在农村间的差 异,故本研究针对农村经济,以县级行政单位为研究对 象.以农村和小城镇的综合发展水平来划定福建省的 欠发达地区。 (一)方法的选择 近年来,我国有不少学者进行了农村经济类型划 分研究的尝试。张步坚先生采取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 率、农村工业产值比重和人均纯收入四个指标,将浙江 省划分为经济最发达区、比较发达区、次发达区和不发 达区四个农村经济区:曾尊固等先生以农村经济发展 水平和产业结构两方面共7项指标为依据。将江苏省划 分为8个农村经济类型.各类型又以农业结构为依据划 分出亚类型。这些分类往往只依据少数几个指标来进 行,在指标的选择上也偏重于效益指标。这样就难以反 映各个经济类型的整体综合情况。也不能较准确地反 映各地区之间的差异。除了传统的分类方法外,也有学 者尝试用系统聚类法。通过建立数据库用统计软件来 进行分类,如:聂宏声等先生依据土地生产率、劳动生
构和农村社会文化结构这两方面更细化的指标。鉴于
福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选择指标时,考虑了某些属性 的动态变化,如2000—2004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
长率及同时段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年均增产率,从而 在指标数据处理时使农村经济类型划分兼顾了动态变
化特征。 总之。这一指标体系指标数目多、涵盖范围广,归
表1福建农村经济类型划分指标体系及权重
叭:国内生产尊值:0 072
C1t总体床平;
睨:地方财政收入:0 065
0.198
93:辊★总产量:0.028
D4 s农林牧渔总产量t 0.033
∞:农【己人均纯收入:0.062 踯:职工平均J-蛊:0.0.=19
C2=平均水平- D71人均田内生产总值·0 054
产率、人均收入、费用水平、农村工业比重5个指标,采 用聚类法将山西省县(市、区)划分为较富裕型、中上型、 中下型和贫困型四种农村经济类型。但由于聚类分析 这一方法的数学基础要求指标之间不相关.故在指标 的选择上有很大的局限性.若仅选择不相关的指标则 很难全面衡量一个地区的农村经济状况、结构水平,这 也就成为本方法推广的一大障碍。由于农村经济区划 工作在中国起步较晚.全国农村经济类型有待进一步 研究;省级农村经济类型划分仅限于少数省份;县域类 型研究几乎是空白C2].使得在进行福建省农村欠发达 地区划分这一工作时可以借鉴的前人经验较少。在综 合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结合福建的实际情况之 后.确定采用多指标综合分析法,以特尔菲法确定指标 权重,通过计算综合得分以得分的多层平均值来划分 福建省农村经济类型,确定农村经济欠发达地区。
(3)指标体系特点。与前文提及的几种分类方法相 比较而言.本指标体系具有以下一些特点:农村发展是 个综合概念。本指标体系把小城镇纳入农村经济的统 一体系中来研究。不仅考虑农村的经济发展状况,还考 虑了农村社会发达水平;既考虑到划分对象是行政区.
113
万方数据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8期
(二)类型的划定 在取得了类型划分所需的资料之后,根据指标体 系设计原则,确定指标体系,进行类型划分的工作。 1.指标体系 (1)指标体系设计原则:由于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 和产业结构受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等环境条件及 经济基础、城镇发展情况和辐射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故 而在进行经济类型划分时应综合考虑各地的自然条 件、经济布局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福建省农村经 济类型划分指标体系的设计就是在此基础上展开的。
类明确、层次清晰。可以较好地反映福建各地农村在经 济总量、结构水平、社会发达状况及发展潜力水平等方
面的差异。
2.权重的确定 考虑到本指标体系指标数目多、涵盖范围广、专业
性较强的特点选择了专家易于介入、形式简单、处理方
便的特尔菲(Delphi)法来确定权重。特尔菲(Delphi)法又 称专家打分法,是一种常见的技术测定方法,它能客观 地综合多种专家经验与主观判断的技巧.对大量非技 术性的无法定量分析的因素做出概率估算.并将概率
BlI经济水0.242 平·0.620
呻1人均财歧收入t 0 054 ∞,人均粮食产量1 0.021
c3:教益水平: DlO;资本形成率:0.093
0.093
011:非农业人口比重1 0.030
Oh社会发展水 平l 0.∞7
D12:农村公路通车里程-0.019 D13:自来水受益村数比重z 0.019
014,万人病床救。0.019
C5,三次产业结 构t 0.133
015 r第一产业产位比重:0.033 016;第二产业产值比重t 0 055
舱:蚺构水
D17:第三产业产值比重:0.044 D18=农业产值比重1 0.037
平l 0.240 ^。农村 经济发 晨水平
(1)
髓:趋势水 平1 0.140
925,人均耕地面妖,0.023
∞·资源潜力水 926.-有效薯溉面积:0.0∞
平:0.084
眈7:劳动力比重:0.0351
据。结构水平反映区域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体现农村 经济的结构性差异。农村经济结构反映农村经济发展 最深层的内涵,它既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原因,又是 其实现的条件,结构的差异是类型划分的又一重要依 据。趋势水平有两层含义:一是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 表明农村经济发展的快慢.二是农村资源条件的开发 潜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各地农村经济的潜力大小和 发展方向。
又考虑到区内差异。使得指标体系可以综合反映农村 地域经济的真正水平。由于非农产业的迅速发展。农村
经济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非农产业的发达程度,农
村非农产业的地域差异明显大于农业。为更真实地反 映农村经济水平,选取了能反映农村非农化程度的指
标,如: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年均增长率。鉴于农村经 济结构差异的多层次性和复杂性。在指标选取时除考 虑农村社会经济总体结构外,还考虑了大农业内部结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8期
福建省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判定与评析六
口谢志忠
摘要:经济发展是人类社会的主题之一.而经济发展差异将会在这个主题中永远地存在下去.因此,区
域经济差异成为区域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以福建为视角。在分析福建经济区域性差异而带来问题的基
础上。采用特尔菲(Ddphi)"法。选择27个社会经济指标对福建省60个县级行政区的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进行量化 分类,划定其经济地域为:发达、较发达、次发达和欠发达4类,认为欠发达地区应从财政投入、金融体制、人才
估算结果告诉专家.充分发挥信息反馈和信息控制的
作用,使分散的评估意见逐渐收敛。最后集中在协调一 致的评估结果上。区域经济包含经济、社会、自然等多
方面的因素,在对区域发展状况进行度量时,必须把定 性因素量化,与定量因素纳入统一体系。特尔菲法测定
可满足这一要求。它根据决策者主观重视程度按各指
标的重要性确定其权重,总和为1,即:
领域层:包括经济总体水平、平均水平等8个方面。 C1以区域经济总产出量来度量.反映一个区域的整体 实力。C2以区域经济总量的人均指标来度量,反映区域 的个体平均水平。这二者往往有很大的差异。C3和C4 分别反映了农村区域经济运行效益和发展状态。农村 产业结构是农村经济结构的基本骨架,支配和规定着 投入结构、就业结构、市场结构和经营结构等。鉴于农 村经济结构的多层次性和复杂性。以C5来反映农村经 济总体结构差异。C6则用以反映区域的大农业水平和 农村社会文化发展水平。C7,、C8体现的是农村区域经 济发展前景。
K=∑心=l
』-l
具体做法是: 首先.选择参评专家,征求划分意见、设计征询表。
要求专家的权威性较高,代表面广泛,对福建省的农村
经济和农村工作有一定经验,或做过相应方面的研究。
专家人数要适当。经推荐共选择T20人。而后是专家征
询和轮询的意见反馈.共进行3轮。最后,处理权重测定
结果的数据。分值评估时计算均值和方差的公式如下:
c6:农业内部结 构l O.1“
D19.-林业产值比重:0.027 020:牧业产值比重t 0.015
D2l:渔业产值比盈-0.026
C7,发晨述度水 922: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长牢1 0.029
平{0.056
923:第一二产业产值平均增长串:0.017
924:第三产业产值平均增K:串1 0.OtO
(2)指标体系框架:根据福建省农村经济的地域特 征和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建立福建省农村经济类型 划分的指标体系,共分四个层次,分别称为目标层(A)、 分目标层(B)、领域层(C)和指标层(D)见表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