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古诗文与对联

合集下载

导游基础知识-对联与古诗词

导游基础知识-对联与古诗词

导游基础知识-对联与古诗词(总分:13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33,分数:132.00)1.对联经历了怎样的起源与发展过程?(分数:4.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1)孕育时期——从先秦至唐代,门上挂桃符来镇邪驱灾,桃符上先是神荼与郁垒的画像,后为驱邪祈福的话语;(2)出现时期——五代时期,桃符上多表达除旧迎新的喜悦与期盼,称为春联。

出现了第一副对联,为后蜀主孟昶所作:“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3)发展时期——宋、元,对联的运用范围扩大; (4)鼎盛时期——明、清,上至君王将相,下至普通文人皆好联语。

)解析:2.按应用范围划分,可以将对联分为哪十类?(分数:4.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春联(含节日联)、门联(含行业联)、喜联、寿联、挽联、交际联、堂联、名胜古迹联、文艺作品(含题画)联、杂联。

)解析:3.我国对联史上第一副对联是什么内容,出现于何时?(分数:4.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后蜀主孟昶所作“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被认为是第一副对联。

)解析:4.对联对仗的特点从哪六个方面来体现?(分数:4.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1)出句与对句字数相等;(2)出句与对句词性相同;(3)出句与对句语法结构相应;(4)出句与对句节奏相同;(5)出句与对句平仄相谐;(6)出句与对句内容相关。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对联》课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对联》课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二、对联的特征
傅小松的《中国楹联特征论略》则把楹联的特征概括为五个对立统一: 1、独特性和普遍性 2、寄生性和包容性 3、实用性和艺术性 4、通俗性和高雅性 5、严肃性
三、对联的规则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书童磨墨墨抹书童一脉墨, 梅香添煤煤爆梅香两眉煤。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
(3)情感抒发 角度: 表达了怎样的 情感。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夜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本联在文字上巧下功夫,极具特色。上 下联对仗工整,仄起平收,符合严式对的要 求。最为突出的是运用复字、迭字等方式, 奇巧有趣。上联中“月圆”、“月半”、下 联中“年尾”、“年头”,既是复字对,又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增强了对联的气势。
`
(4)形式角度: 注意对联的对仗、 平仄、词性、结 构、修辞等方面。
例:一帘春色门垂柳(; 上联) 万斛珠光地涌莲(下联)
练:寿比南山不老松(下联) 福如东海长流水(上联)
练:风吹杨柳千门绿(上联) 雨润杏桃万户红(下联)
`
(2)看字词含义或词语习惯。 写对联时通常上联是引导 句,下联是引申句,上联的 价值多在引导出下联的含 义,下联才是主角。上下联 基本属于因果关系。此联 用初春的意境带出吉祥的 祝福。
3.拟写对联
春天来了,冰雪消融,好友程明和辉 京结伴出游。太阳西坠,两人回归宾馆,闻 得宾馆篱边盛开的连翘飘香。程明兴起,开 口吟出上联:天边斜阳悠悠逝。辉京也不堪 示弱,即刻对出下联:
天边 / 斜阳 / 悠悠 / 逝
窗外 篱花 阵阵 香
驿角连翘朵朵开
`
对对联顺口溜 对对联 不用慌 仔细审题明方向 划节奏 辨词性 寻找突破巧联想 实对实 虚对虚 内容上下两相望 平仄合 音韵谐 句子通顺不牵强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对联》课件(19张PPT)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对联》课件(19张PPT)

专题四 对联
②【对联二】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分析】这是一副回文联,既可顺读,也可倒读。对联大意为:大 雾弥漫,看不清远处的山峰,水天一色,天水相接,连绵无尽。已 知 中的字为同一个字,请结合对联大意将下联补充完整。
专题四 对联
跳竹竿是壮族人民最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寄寓着期盼丰 收的美好心愿。跳竹竿源于生产生活,不仅动作简单易学,而且男 女老幼均可参与。跳竹竿时,和着欢快的碰撞节奏声,表演者翩然 起舞,轻松穿梭于开合变换的竹竿之间;持竿者吆喝助威,敲击出 灵动鲜明的节奏。观众也被现场欢快的气氛感染,变得亢奋起来, 纷纷加入跳竹竿的队伍。
符合以上特点的对联叫“严对”,而在结构、词性方面不够严 格的叫“宽对”,中考一般只作“宽对”。此外,对联通常用毛笔 竖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专题四 对联
三、区分上下联的方法 (1)按音调平仄区分。一般看尾字声调,上联尾字的声调应为仄 声,下联尾字的声调为平声。(根据古音和今音的对照,今音的一、 二声约等于古音的平声,今音的三、四声,约等于古音的仄声) (2)按因果关系区分。“因”为上联,“果”为下联。比如“方 向正确城乡富,政策英明衣食丰”,先有“城乡富”这个“因”, 才会有“衣食丰”这个“果”。
郴同学根据景区提供的图片拟写了一副对联,但对下联举棋不定,
请你结合对联知识帮他选择准确的一项( C ) 上联:山为锦屏何须画
下联:______________
A.水作琴声不用乐
B.水作琴声何须弹
C.水作琴声不用弦
D.水作琴声曲悠扬
专题四 对联
【解析】拟写对联时应注意:①字数相等;②词类相当;③结构相 应;④平仄相对,仄起平收;⑤内容相关。首先排除“水作琴声何 须弹”,“何须”上下联重复。根据结构相同的特点,排除“水作 琴声曲悠扬”, 根据平仄,排除“水作琴声不用乐”。

中华古诗词七律第六课对仗与句式

中华古诗词七律第六课对仗与句式

中华古诗词七律第六课对仗与句式七律第六讲律诗中的对仗,律诗的句式语法今天的课分三个部分:一、律诗的几种变格;二、律诗的对仗技巧;三、律诗的语法。

我们重点分享钱明锵先生的走出对仗的误区,我们都学过对联,对于对联的各种对法格式想必都不陌生,但是能真正灵活运用到律诗的诗友恐怕不会很多。

那么我们今天就仔细的复习一遍,看看前贤是如何处理的,顺便也温习下诗词中的语法。

从今天开始要求同学们熟读王维五律 122 首,杜甫七律 155 首,精读六朝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比较高古,多读可以提高意境。

通过同学们的作业,发现有些同学造句没有诗味,生硬、词汇贫乏;有的诗风流于浅白。

所以,必须加强学习。

一会课儿我传下资料。

对仗是格律诗的一个重要要求,也是我国诗歌独有的最有魅力的格律元素。

它会聚了结构形式美和声韵音乐美,使表现的内容鲜明精美,富有张力。

因此对仗,通常是律诗的闪光部分。

诗人的艺术功底,文学才气,在对仗中能充分地显示出来。

一首律诗的优劣成败,主要看对仗。

有些同学的诗读起来不精彩,问题出在对仗上。

在律诗对仗的运用中,主要弊病是:一、死守旧有的、正统的对仗模式,呆钝死板;二、为求正、求工,七拚八凑,晦涩拗口;三、四言一法,句式类同,单调平板。

四、语言修辞铺陈简单,缺乏韵味。

五、两联内容重复,同类连叠,语言拘束,诗味索然。

这些对仗中的弊病,成为创作精品的“拦路虎”。

如何走出这个误区,克服这些弊病?我们认为:一、要解放思想,大胆运用对仗的变格模式。

律诗颔、颈两联对仗,这是一般必须遵守的规则,颔、颈两联对仗属于正格,但古人律对中变格很多,如:蜂腰格、偷春格、藏春格等。

不是经常有同学问:什么叫做偷春格吗?那么今天机会来了,我们就简单的介绍下。

不过,这些变格貌似比较适合五律,因为五律字少,如果千篇一律死板的对仗的话,诗写出来一定很难看。

但我们不妨在七律上也灵活掌握下。

格,但古人律对中变格很多,如:蜂腰格、偷春格、藏春格等。

不是经常有同学问:什么叫做偷春格吗?那么今天机会来了,我们就简单的介绍下。

2023年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课件

2023年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课件

小池
[宋]杨万里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今属 江西)人。南宋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 多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主要描 写寻常的自然景物与日常生活,语言浅显易 懂,自然流畅,风趣活泼。
学习字词
自读诗歌,勾画难认难记的生字生词, 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可以读给同桌听, 也可以读给老师听。
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用自己喜欢的 方式自学生字。
quán
泉水
liú
ài
róu
流动 爱惜 柔软

jiǎo
露出 尖尖角

荷花
体会诗意 仔细观察图片,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看图片边读课文,说说诗中描写了哪些 景物,在诗中找出来。
荷花池
蜻蜓
泉眼
荷叶
树荫
泉眼的水是怎样流的?“惜”是什么 意思?怎样理解“爱晴柔”?
朗读课文,找出文中反义词。
古—今 寒—暑 晨—暮
圆—方 暖—凉 朝—夕
对一对
古对今
圆对方
严寒 对 酷暑
春暖 对 秋凉
连一连
春 夏 秋 冬
酷暑 严寒 春暖 秋凉
晨对 暮
雪对 霜
和风对细雨
和风:很小的风。 细雨:很小的雨。
朝霞对夕阳
朝霞:早上的彩霞。
夕阳:傍晚的太阳。
桃对李
柳对杨
书写指导:上半部分舒展,盖住 下边。“禾”的竖要短,“日” 要与“禾”的竖正对。
第1课时 第2课时
第1课时
夏天到了,你们高兴吗?说说为什么? 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
的,亭亭玉立的荷花娇媚 动人,鲜嫩的莲蓬清香诱 人,真是一个赏心悦目的 季节啊!
12 古诗二首

对联古诗词

对联古诗词

对联古诗词对联古诗词篇一:古诗词、对联哲理古诗词、对联、现代诗哲理意蕴赏析(必考)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

1、人有悲欢离合,月由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矛盾具有普遍性。

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矛盾具有特殊性,各有各的长处和短处。

3、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吃一堑,长一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4、①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②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③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5、南宋词人蒋捷词云:“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秋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鬂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②矛盾具有特殊性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事物发展是曲折性和前进行的统一7、时术功虽细,年深祸亦成。

功穿漏江海,蚕食因蛟鲸。

——量变和质变8、唐朝诗人张敬忠的《边词》:“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个性与共性相互联结9、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抓住时机,促成质变10、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量变质变1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事物是普遍联系的1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事物的变化具有规律性,人们无法改变。

13、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是系铃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4、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15、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要抓主要矛盾。

1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17、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事物是运动变化的18、树欲静而风不止——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9、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有一首名为《未选之路》的诗,诗中写道:两条路分散在树林里/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的一生。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古诗词对联对韵谚语古格言汇总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古诗词对联对韵谚语古格言汇总

北宋 寇 唐 唐 李
白居易
南宋 杨万里 南宋 杨万里 南宋 杨万里 唐 杜 王 甫 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方 赠花卿 竹里馆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示儿 望天门山 敕勒歌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孟浩然 杜 甫
21 13

乐府
长歌行
节选
22
格言
节选
13
23 24 1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13 14 15 3 二上 11 1 3 4 7
明 唐 宋 唐 唐 唐
罗懋登 白居易 僧志安 杜 李 李 牧 白 白 轼
格言 七古 七绝 七绝 五绝 七绝
西洋记 长恨歌 绝句 山行 夜宿山寺 望庐山瀑布
节选 节选 节选
北宋 苏 明
七绝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对联 警世贤文 三字经 对韵 对韵歌 所见 回乡偶书 渔歌子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云对雨,雪对雨,晚照对晴空。来鸿对飞燕,宿鸟对鸣虫。 两岸晓烟杨柳翠,一园春雨杏花红。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节选

《对联》ppt课件

《对联》ppt课件

详细描述
夸张通过对事物的描绘进行夸大或缩小,强调其某一方 面的特点,在对联中常用来表达强烈的感情或深刻的寓 意。例如,“水深千尺龙鱼跃”,夸张地描绘水的深度 和鱼跃的情景,表达了壮观的自然景象。
05
对联的鉴赏
语言美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对联的语言美体现在其音韵和谐、对仗工 整、平仄有律上,给人以美的享受。
总结词
春联是最常见的对联类型,用于庆祝春节等喜庆场合,通常以红色纸书写,寓意吉祥如 意、幸福美满。
详细描述
春联通常由上下两句对仗工整的诗句组成,上句称为“出句”,下句称为“对句”,整 体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常见的春联主题包括迎春接福、家和万事兴、财源广进等。
婚联
总结词
婚联是为庆祝新人结婚而写的对联, 通常表达对新婚夫妇的美好祝福。
总结词
对联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为一种高雅的文学艺术,被文人墨客所喜爱和推崇。
详细描述
对联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为一种高雅的文学艺术。它不仅在民间广受欢迎,还受到了许多文人墨客的 喜爱和推崇。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文学家、诗人都是对联的高手,他们创作出了许多经典的对联作品,为后人所传 颂。同时,对联也在不断发展创新,形式和内容不断丰富,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对联的起源
总结词
对联起源于古代的桃符,最初是为了驱邪避凶,后来演变为一种文学形式。
详细描述
对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桃符。在春节时,人们会在门户上悬挂桃木板,上 面写上吉祥的词句或神名,以驱邪避凶。随着时间的推移,桃符上的字句变得越 来越讲究,对仗工整、韵律和谐,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
对联的发展
对联讲究声调的和谐,平仄的搭配,词语 的对仗,句式的统一,给人以音乐美感。

第二章对联和古诗词

第二章对联和古诗词
第二章
对联和古诗词
第一节 对联
对联——俗称“对子”、“楹联”、是书写 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木 头上、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的起源



对联
载体条件——桃符板(神荼、郁垒)
王安石《元日》——“千家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文字条件——对偶句
对联的发展
五代——出现时期

最早的春联——后蜀主 孟昶
法出了下联:“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吴”。军师刘伯温
随即以同样方法对出上联:“人中王,人边王,意图全任”。
联意是说,您的“吞吴”意图,我一定会把它作为最重要的
任务来完成。朱元璋闻之大喜道:“军师知我也。”
对联的分类
春联
门联山东曲阜孔府门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

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吴”

“人中王,人边王,意图全任”。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未登基前就酷爱对联,故有“对 联天子”的雅称。

元末,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朱元璋当时刚想举事。在
一个大雪纷飞的途中,他遇到了好友葛恩,于是口占下联曰:
“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冰”。葛恩沉思片刻,便以诘问
句对出上联:“国乱民愁,王不出头谁作主”。朱元璋听后,
出句与对句字数相等
出句与对句语法结构相一致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出句与对句平仄相谐
对联的格式
(一)对联的横批 (二)对联的书写格式
龙门写法 (三)对联的领词 (四)对联的断句

学业的对联知识点总结

学业的对联知识点总结

学业的对联知识点总结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文学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在学业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对联作为一种文学形式,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够激发思维,增强记忆力。

在学业中,对联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

本文将对学业中常见的知识点进行对联总结,并从学科知识、学习方法和学习心态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对联知识点,提高学业成绩。

1. 文言文对联知识点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文言文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增强文学素养。

对联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形式,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联的方式来巩固所学知识。

比如:“栉风沐雨,德才兼备”、“触目惊心,深入浅出”。

这些对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同时也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数学对联知识点对联在数学学科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通过对联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

比如:“圆周率无限不循环,根号二无限不重复”、“一切皆有可能,实数无限不尽”。

这些对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3. 历史对联知识点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是了解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程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联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

比如:“春秋战国,纷乱不断,辛亥革命,开启新纪元”、“夏商周,远古黄帝,秦汉唐宋元明清,传承千年”。

这些对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提高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4. 语文对联知识点语文学科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学科之一,通过对联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比如:“红楼梦中的红,水浒传里的豪”、“诗经中的唐,论语里的孔”。

这些对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深层意义,提高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5. 学习方法对联知识点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联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

古诗词对联欣赏

古诗词对联欣赏

古诗词对联欣赏
江南春寇准
波渺渺,柳依依。

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

江南春尽离肠断,蘋满仃洲人未还。

(清明)
只有天在上,没有山与齐。

(寇准与师傅在泰山极顶)(师傅)
抬头红日上,俯首白云低。

(寇准)
长命女冯廷已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长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鹧鸪天窃杯女子
月满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

贪看鹤阵笙歌举,不觉鸳鸯失却群。

天见晓,感皇恩。

传宣赐酒饮杯巡。

归家恐被翁姑责,窃取金杯作照凭。

《对联》课件ppt

《对联》课件ppt

庆祝节日的对联
总结词:通过欢快的语言和 热烈的气氛,表达出对节日 的祝福和喜悦。
04
上联:中秋佳节月圆人聚, 下联:花好月圆事事圆满。
01 03
详细描述
02
上联:新春佳节喜气洋洋, 下联:阖家团圆福禄双全。
赞美事物的对联
总结词:通过对事物的美好赞誉,表达 出对其的敬意和喜爱。
上联:诗词歌赋传千古,下联:文采飞 扬名远扬。
语言优美要求对联在表达上要力求生动、形象、精炼和富有表现力。可以通过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以及运用古诗词的典雅语言,来增强对联的艺术表现力。同时,要注意避免过于生僻和晦涩的表达方式,以保 持对联的易读性和可欣赏性。
03
经典对联赏析
描绘自然景色的对联
详细描述
总结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 生动描绘,展现出大自然的
美丽和壮丽。
01
02
03
春风拂面桃花开,秋雨润物 菊花绽。
青山绿水相映衬,白云蓝天 共悠扬。
04
05
晨曦微露映朝霞,暮色降临 映夕阳。
表达人生哲理的对联
总结词:通过对人生哲理 的深刻阐述,揭示出生活 的真谛和智慧。
上联:人生如梦梦如烟, 下联:世事如棋棋如局。
详细描述
上联:得之坦然失之淡然 ,下联:顺其自然逆其必 然。
《对联》课件
目录
• 对联简介 • 对联的创作技巧 • 经典对联赏析 • 对联的应用与传承 • 实践练习:自己创作对联
01
对联简介
对联的定义与起源
定义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中华文化中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通常由两句对仗 工整、意义相关的句子组成,用以装饰门户或表达某种祝愿、情感等。
起源

对联与古诗词

对联与古诗词

对联与古诗词导游基础知识—对联与古诗词—内容要点对联与古诗词1、对联:对联,又叫对子、楹联、楹帖、联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精练、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形式。

2、对联使用的场合:对联主要悬挂在室内或者贴在门上,许多名胜古迹都点缀有对联,反映其人情风物,风证其历史遗迹,成为这些名胜古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3、对联的起源与发展的主阶段:对联的起源与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1)对联的孕育时期——从先秦到唐代;(2)对联的出现时期——五代;(3)对联的发展时期——宋代、元代;(4)对联的鼎盛时期——明代、清代。

4、中国对联发展史上的第一副对联:我国对联发展史上的第一副对联,根据《宋史.西蜀孟氏》记载,是后蜀之主孟昶所撰:“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5、明代把对联推向新高潮的人物:明代的解缙、祝允明、文征明、唐伯虎等江南才子,把对联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6、最早对对联进行系统分类的人物:最早对对联进行系统分类的,是清代文学家梁章钜。

7、按应用范围对联的分类:可以分为春秋(含节日联)、门联(含行业联)、喜联、挽联、交际联、堂联、名胜古迹联、文艺作品联、杂类等十类。

8、春联(含节日联)的含义与特点:春联又叫春帖,是春节时帖的对联,是对联中出现最早的、应用范围最广东的一种类型。

内容主要是表现人们辞旧迎新的愉悦心情和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春联一般都帖在门上,多有横批。

9、门联(含行业联)的含义与特点:门联又叫门帖、门对。

是主要反映门第特征和行业性质的对联。

其中有的是雕刻、嵌缀在门两旁的永久性对联,有的是在开张或举行庆典时张贴。

10、喜联的含义与特点:喜联是婚嫁时的专用对联,又叫婚联。

多贴在门旁及箱柜等处。

内容多为百年好合、白头偕老等喜庆祝愿的吉利话。

11、寿联的含义与特点:寿联是为年长者祝寿专用的对联。

内容多是称颂长者功德业绩,祝其健康长寿。

在寿联中,有一些自己写的“自寿联”,多为愤世嫉俗,言志抒怀之作,往往能反映撰者的真实感情与平生志趣。

与文字有关的古诗对联

与文字有关的古诗对联

与文字有关的古诗对联
古诗和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们与文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展现出无穷的魅力。

先来说说古诗。

古诗是一种高度凝练的文学形式,诗人凭借着对文字的巧妙运用,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

对联也是文字运用的巧妙典范。

对联讲究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例如“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副对联文字上非常工整。

“风声”对“家事”,“雨声”对“国事”,“读书声”对“天下事”,名词对名词,而且这些词语都是按照从自然到家庭到社会的逻辑顺序排列的。

“声声入耳”对“事事关心”,不仅对仗,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

这副对联通过这样简洁而又对仗的文字,表达出一种心怀天下、积极入世的态度。

还有“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

”松、竹、梅和桃、李、杏都是常见的植物,但是通过对联的形式组合在一起,就有了特殊的意义。

“岁寒三友”和“春风一家”分别概括了这两组植物的特点,文字简洁又富有诗意。

用松竹梅的耐寒来象征一种坚韧不拔的品质,用桃李杏在春风中的生机来表示一种和谐美好的景象。

古诗对联中的文字就像是魔法元素,诗人和创作者们将它们排列组合,就能创造出一个个充满情感、意境和哲理的奇妙世界。

这些文字不仅是信息的载体,更是文化传承的纽带,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让我们后人能够在这些简短的文字组合中,领略到古人的才情、思想和精神风貌。

对联六上传统文化课课件

对联六上传统文化课课件
②婚联: 同心永结富裕果 并蒂新开幸福花 ③挽联: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④赠联: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鲁迅赠瞿白。 ⑤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重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李清照纪念馆、楹联,郭沫若题)
⑥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成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风正一帆悬。 青山郭外斜。
芳草萋萋鹦鹉洲。 心有灵犀一点通。 两朝开济老臣心。 乌蒙磅礴走泥丸。
为伊消得人憔悴。
秋收玩颗子
佳联欣赏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朝著名学者顾宪成
少年当有风云气,儿女情深防断肠。
春 联
婚 联
挽 联
寿 联
书 画 联
名 胜 联
行 业 联
对联的基本要求 :
➢上下联字数相等 ➢上下联相同位置用字不能重复 ➢词性相当 种类相当 ➢结构(格式)相似 ➢围绕同一主题 ➢仄起平收
佳联欣赏:
①春联: 上上下下,男男女女, 老老少少,都添一岁;
家家户户,说说笑笑, 欢欢喜喜,均过新年。
——(蒲松龄自勉 )
➢词性相当
➢ 种类相当 天风海新日
拳打南山猛虎 脚踢北海蛟龙


方 位

形名


地雪山旧月 千南庆枝月 山北贺头白
万西恭花风 水东喜丛清
对联的写作方法: (1)联想法 A、相似联想 由花朵想到美人
B、相反联想“旧习” 新风”“大”“小”
C、相关联想 一代园丁乐 九州桃李香
(2)化用法: 也就是灵活变化运用诗文名言或者 成语典故来制作对联的方法。 如:有志者事竟成,破斧成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讲古诗文与对联一、古诗文考点1:填写主题诗句(1)描写儿童的有关诗句:、。

(2)描写边塞的有关诗句:、。

(3)蕴含哲理的有关诗句:、。

(4)描写春天的有关诗句:、。

(5)送别友人的有关诗句:、。

(6)思念家乡及亲人的诗句:、。

考点2:诗句默写及文学常识“桃花潭水深千尺,。

”是我国()代诗人写的《赠汪伦》中的一句诗。

他被称为“”,和另一位与之同期的诗人并称为唐诗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两座高峰。

课文中所学的“,一行白鹭上青天。

,门泊东吴万里船。

”即是后者的作品。

人称“”他的诗被称为“”。

考题1、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A、花重绵阳城B、花重锦州城C、花重锦官城2、杜牧的《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的下句是()A、多少楼台烟雨中B、隔江犹唱《后庭花》C、卧看牵牛织女星考点3:正确停顿下面诗句连读,不正确的一项是()A、烟花/三月/下/扬州B、孤帆/一片/日边/来C、门泊/东吴/万/里船D、山色/空蒙/雨/亦奇古诗的朗读节奏技巧:按意义兼顾章节来划分:四言诗,按意义或节奏可划分为“二二”,如:人生/几何,去日/苦多。

五言诗,按意义可划分为“二三”,如:问女/何所思。

按节奏可划分为“二二一”,如:大漠/孤烟/直;或是“二一二”,如:举头/望/明月。

七言诗按意义可划分为“四三”,如:两岸青山/相对出。

按节奏可划分为“二二二一”,如:春风/不度/玉门/关;或“二二一二”,如:人生/自古/谁/无死。

考试真题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只有一句是不正确的,它是()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C、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考点4:理解字(词)义读句子,用“√”标明带点字的正确解释。

⑴死去元.知万事空A、主要B、本来⑵但悲不见九州同.A、相同B、统一⑶王师北定.中原日A、收复B、决定⑷家祭无忘告乃.翁A、才B、你的考点5:古诗词中的修辞写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⑴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⑵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⑶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考点6:悟诗情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之情,表现的诗句为“,。

”考题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最能表现作者对西湖胜景的赞美之情的两句诗是:,。

考点7:理解性运用人们常用《观书有感》中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来比喻人只有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使心智更加敏锐。

人们常用苏轼的“,”这两句古诗来说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考题1、中秋佳节,皓月当空,而你却远在他乡,离别家乡数载,此时,你会想起李白的名句“,。

”2、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师常用唐代诗人的诗句“,。

”来教导我们。

考试真题律诗是我国古代诗歌常见的形式之一,要求作品遵循严格的格律和韵脚的限制,一般分为五言、七言两种。

律诗一般分为四联,分别是首联、、、尾联,其中中间两联是必须对偶的。

唐代诗人杜甫是律诗的开拓者和集大成者,其和李白并称“李杜”。

后来的“小李杜”指的是和。

古诗文同步练习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这首诗是_______朝诗人__________作的《______ ____》。

诗中描写的是__________(时间、地点)的景色。

2、“__________________ __,忽闻岸上踏歌声。

___________________ _,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______ ____》是诗人__________游览__________时所作。

诗人用________ 的方法,表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 _。

3、许多大人常常用《汉乐府·长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告诫我们,要趁年纪还轻,好好努力,不要到老一事无成,只留下悲伤。

4、结合注释把下面一首诗译成现代文。

悯农——(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注释:①粟:谷子。

②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③犹:仍旧,还。

译文:5、用“红、橙、黄、绿、青、蓝、紫”填写下列诗句。

⑴日照香炉生()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⑵千里()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⑶返景入深林,复照()苔上。

⑷最爱湖东行不足,()杨阴里白沙堤。

⑸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于二月花。

⑹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黄橘绿时。

⑺春来江水绿如(),能不忆江南?6、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饮湖上初晴后雨》、《钱塘湖春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让你想到哪里的美丽景色?()A、洞庭湖B、玄武湖C、西湖(2)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中“坐”的意思是()。

A、因为B、坐下C、座位(3) 下面哪一首诗和《静夜思》一样描写了思乡之情?()A、《清明》B、《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C、《乌衣巷》(4) 下面哪一首诗是描写秋天景色的?()A、《小池》B、《游园不值》C、《咏柳》D、《山行》7、补充诗句,并将诗句中隐藏的成语写在括号里。

(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2)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 )(3)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 )(4)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 )(5)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 )8、古人写诗,讲究“炼字”,有的字能一字传神,请你在下面的诗句里找出能传神的字,写在括号里。

(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4)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9、请你照例子试着填一填。

例:最快的行船: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最长的瀑布:,。

(2):最长的头发:,。

(3)最孤独的人:,。

(4)最深的感情:,。

10、引用古诗名句,往往能起到很好的劝诫效果。

当遇到下列情景,用上哪一句诗最为恰当呢?(1)当我们回忆起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

(2)春天里,当你看到生机勃勃的小草,你会用唐人的诗句来表达心中的感受。

(4)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代诗人王维在《》中的“,”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5)古诗虽然多为描绘现实生活,但也不乏蕴含着深刻道理的诗句。

朱熹在《》一诗中告诉我们只有不断读书学习,吸取新鲜知识,思想,才学,智慧才会永不枯竭,永远对联,和律诗、京剧一样,都属于中国文化的“国粹”。

从宋代开始,人们就有贴春联的习俗了。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

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

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等。

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一)对联的特点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二)对联精选1、对对子清对浊廉对贪奖对罚优对劣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桃红对柳绿2、春联艳阳照大地春色满人间五湖四海皆春色万水千山尽朝晖3、写名人的对联(1)孔子——万世文章组,历代帝王师(2)司马迁——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3)诸葛亮——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4)李白——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5)杜甫——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6)文天祥——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7)蒲松龄——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4、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书堂联)对联同步练习1、福州乌山的琵琶亭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一弹流水一弹月”。

下面最合适作为下联的是()。

A、半入江风半入云B、一味清凉上月时C、二分明月万梅花D、三月细雨春妩媚2、请为上联“梨花院落溶溶月”选出下联。

A、榆荚临窗片片雪B、柳絮池塘淡淡风C、带水芙蓉点点雨D、丁香初绽悠悠云3、根据上联发现规律,在下联括号里填上两个字,使它组成巧对妙联。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绿()本无忧因()皱面。

4、下面是唐以后的五代十国,后蜀皇帝孟昶写的最早的一副对联,请补充完整。

()年纳余庆;()节号长春。

5、根据上联发现规律,在下联括号里填上三个字,使它组成一副巧联妙对。

山石岩前古木枯白水()上()()明6、明明跟爸爸去公园,看见古牌楼的石柱上刻着一副对联,可惜其中有三个字被一张布告遮挡了,所见到的只是:此木为()()()出,因火成烟夕夕多。

请你根据下联发现规律,在上联括号里填上三个字,使它组成巧对妙联。

7、请按照对联要求将下列四句话整理搭配成两副对联。

春夏秋冬春为首红梅正报万家春梅桃李杏梅占先绿竹别具三分景第一副:上联:下联:第二副:上联:下联:8、根据下面语言材料,对出下联。

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

上联:春水船如天上坐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下面是某餐馆门口贴的一副对联。

请运用学过的《悯农》中的有关诗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使之完整。

上联:_____________ __ ,弃之可惜;下联: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10、请在下面的两个成语后面的括号内各填写一个成语,使之与前面的组成对联。

旗开得胜,()。

瓜熟蒂落,()。

11、品对联,填成语。

下面是蒲松龄借项羽勾践以自勉的一副对联。

请根据上联,在下联横线上填写恰当的成语。

上联: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下联:苦心人,天不负,__________ ____,三千越甲可吞吴。

12、下面是一副对联,从备选字中找出合适的字组成下联。

备选字:心理事益更莫无为做身神上联:有关家国书常读;(1)学海无涯勤可渡,书山万仞志能攀。

饭店(2)万千星斗心胸里,十二时辰手腕间。

书店(3)绘景绘色绘形绘影,有水有山有物有人。

钟表店(4)闻香下马,知味停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