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化学因素对心脏活动的影响.
生理学重点整理(动物生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生理学复习Bible第一章绪论1.生理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研究生物有机体各种技能的科学,对象为人体及高等动物了的各种机能。
其层次分为器官和系统水平,分子和细胞水平,整体水平。
2.生命体的基本特征有?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和生殖3.什么是稳态homestasis和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有哪些部分?内环境:细胞外液,其各项理化因素的相对稳定是高等动物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稳态:各种物质在不断转换中达到动态平衡。
内环境占体重的20%,其中血浆5%,组织液14%,脑脊液和淋巴液较少。
4.人体的主要调节方式有哪些?其特点是?神经调节:机体调节的主要方式,主导地位,其方式为反射(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其特点是:快速而精准体液调节:人体体液中的某些化学成分,如激素和代谢产物等,可随血液循环或体液运输到相应的靶器官和靶细胞,对其功能活动进行调节,有时候体液调节收到神经系统控制。
其特点是:缓慢,但持久而广泛一些。
自身调节:生物机体的器官或组织对内外环境的变化可不依赖神经和体液的调节而陈胜适应性的反应。
其特点是:作用比较局限,可以在神经和体液调节尚未参加或不参与时发挥其调控作用。
5.生理学研究的方法有哪些?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急性实验(离体细胞、组织、器官的实验方法和活体解剖方法等)和慢性实验。
6. 负反馈和正反馈negative/positive feedback反馈信息的作用与控制信息的作用相反,起到纠正控制信息的作用者,称为负反馈;它是维持稳态的重要机制。
反馈信息的作用于控制信息的作用方向一致,起到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者称为正反馈;它使某一生理活动过程逐步增强直至完成(分娩和凝血反应)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名词解释:1. 阈强度threshold intensity:在刺激的持续时间和强度-时间的变化率固定不变时,能够引起组织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成为阈强度。
2. 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细胞在未受到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相对稳定的电位差3. 动作电位: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一次细胞膜两侧电位的迅速可逆的倒转和复原,包括去极化,反极化,复极化一些列相继的过程。
离题心脏灌流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离体心脏灌流技术的基本操作方法。
2. 观察不同生理和化学因素对离体心脏活动的影响。
3. 了解心脏生理学中离子和体液调节在心脏功能中的作用。
二、实验原理心脏的正常节律性活动依赖于其内环境的稳定性。
离体心脏灌流实验通过在体外模拟心脏的生理环境,研究各种因素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实验中,离体心脏被置于特定的灌流液中,通过改变灌流液的成分,可以观察心脏的收缩、舒张以及心率等生理指标的变化。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青蛙或鱼类。
2. 实验器材:蛙心夹、张力传感器、支架、双凹夹、双针形露丝刺激电极、滴管、培养皿、棉线、任氏液、生理盐水、NaCl、KCl、CaCl2、乳酸、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等。
3. 实验试剂:任氏液、生理盐水、0.65%NaCl、2%CaCl2、1%KCl、3%乳酸、1:10000肾上腺素、1:10000乙酰胆碱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蛙心插管法:将青蛙双毁髓后背位置于蜡盘中,暴露心脏,并在左主动脉下方穿一线,于动脉圆锥处结扎。
用蛙心夹固定心脏,将刺激电极插入心室。
2. 灌流液准备:将任氏液或生理盐水加热至37℃,保持恒温。
3. 灌流系统建立:将蛙心夹连接到张力传感器,通过支架固定。
将灌流液从灌流瓶经滴管缓慢滴入蛙心夹,通过张力传感器记录心脏的收缩和舒张。
4. 实验操作:a. 记录正常心脏灌流下的心率和收缩幅度。
b. 分别向灌流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NaCl、KCl、CaCl2、乳酸、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等试剂,观察心脏活动的变化。
c. 重复上述步骤,观察不同因素对心脏活动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正常心脏灌流:在正常灌流条件下,心脏呈现规律的节律性收缩,心率和收缩幅度稳定。
2. NaCl:低浓度NaCl对心脏活动影响较小,高浓度NaCl会导致心率减慢,收缩幅度降低。
3. KCl:低浓度KCl对心脏活动影响较小,高浓度KCl会导致心率加快,收缩幅度降低。
4. CaCl2:低浓度CaCl2对心脏活动影响较小,高浓度CaCl2会导致心率加快,收缩幅度增强。
《机能学实验》实验教学大纲(临床等)
《机能学实验》实验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麻醉学等专业使用)Ⅰ前言机能实验学是以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为基础,通过对三学科实验教学的优化、融合、重组形成的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实践课,是以动物实验和人体功能观察为手段,探讨人体机能活动规律及其在疾病状态或药物干预下的变化规律及其机制的综合性实验课程,是机能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
主要内容包括基本实验技能、基本的经典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
编写本大纲的目的是要求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常用实验仪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掌握常用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局部手术操作;掌握常用实验溶液的配制方法:学会实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数据处理;学会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整理和实验报告的正确书写,从而提高对功能学科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科学思维的能力,培养对科学工作严谨求实的作风,为今后从事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临床妇产、急救医学、眼耳鼻喉科学、医学美容、医学影像学、麻醉学、法医学专业(方向)医学生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中每一实验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68学时。
四使用教材:《机能学实验指导》,自编,石京山,4版,2006年。
Ⅱ正文实验一概述一教学目的(一)明确机能实验课的目的和要求,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认真做好每一次实验,在实验中不断掌握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二)掌握BL-410、BL-420E和ASB240U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操作。
心脏调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研究心血管活动的调节机制,通过对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化学因素对心脏活动的影响以及观察心脏实验等方面的研究,了解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功能及其调节机制。
二、实验内容1. 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1)心交感神经及其作用:心交感神经的节前神经元位于脊髓第1-5胸段的中间外侧柱,其节后神经元位于心脏的冠状动脉周围。
心交感神经的主要作用是增加心率、心肌收缩力和传导速度。
(2)心迷走神经及其作用:心迷走神经的节前神经元位于延髓的心迷走神经核,其节后神经元位于心脏的心房和心室。
心迷走神经的主要作用是降低心率、心肌收缩力和传导速度。
2. 化学因素对心脏活动的影响(1)K+:降低心肌细胞膜内外K+浓度差,抑制Na+内流,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
(2)Ca2+:增加心肌细胞膜内外Ca2+浓度差,促进Na+内流,导致心肌收缩力增强。
(3)肾上腺素:激动心肌β1受体,增加心肌收缩力和传导速度。
(4)乙酰胆碱:激动心肌M受体,降低心肌收缩力和传导速度。
(5)阿托品:阻断M受体,降低心肌收缩力和传导速度。
3. 观察心脏实验(1)实验操作要点及方法:掌握心脏和血管检查的方法,熟悉正常的心音,认识异常现象。
重点为心脏听诊检查,能综合判定动物心功能。
(2)实验目的与要求:掌握心脏和血管检查的方法,熟悉正常的心音,认识异常现象。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通过实验观察,发现心交感神经兴奋时,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迷走神经兴奋时,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
2. 化学因素对心脏活动的影响:通过实验观察,发现K+、乙酰胆碱和阿托品均能使心肌收缩力减弱,而Ca2+和肾上腺素能使心肌收缩力增强。
3. 观察心脏实验:通过实验观察,掌握了心脏和血管检查的方法,熟悉了正常的心音,认识了异常现象。
四、实验结论1.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主要通过神经和体液因素实现,神经调节主要通过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实现,体液调节主要通过化学物质实现。
(整理)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调节过程
生理学复习题一、单选题1、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调节过程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正反馈调节E、负反馈调节2、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接近于A、钾平衡电位B、钠平衡电位C、钠平衡电位和静息电位绝对数值之和D、静息电位绝对数值与钠平衡电位之差E、超射值3、神经调节的特点是A、调节幅度小B、作用广泛而持久性差C、作用迅速、准确和短暂D、反应速度慢E、调节的敏感4、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称为:A、去极化B、复极化C、超极化D、反极化E、低极化5、人体内O2、CO2、和NH3进出细胞膜是通过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入胞作用E、出胞作用6、细胞膜内外正常的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A、膜在安静时对k+通透性大B、膜在兴奋时对Na+通透性增加C、Na+和k+易化扩散的结果D、膜上钠—钾泵的作用E、膜上ATP的作用7、动作电位的特点之一是A、刺激强度小于阈值时,出现低幅度的动作电位B、刺激强度达到阈值后,再增加刺激强度能使动作电位幅度增大C、动作电位一经产生,便可沿细胞膜作电紧张性扩布D、动作电位的大小随着传导距离增加而变小E、各种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和持续时8、当神经冲动到达运动神经末梢时,可引起接头前膜的A、Na+通道关闭B、Ca2+通道开放C、k+通道开放D、Cl—通道开放E、Cl—通道关闭9、红细胞比容是指红细胞A.与血浆容积之比B.与血管容积之比C.与白细胞容积之比D.在血液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E.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10、用溶血标本测定血清中的离子浓度A、血Cl—偏高B、血Ca2+偏高C、血k+偏高D、血Na+偏高E、各种离子变化不大11、红细胞悬浮稳定性差时,将发生A、溶血B、血栓形成C、叠连加速D、脆性增加E、凝集12、凝血酶的主要作用是A、激活因子XIIB、分解纤维蛋白原C、加速因子VII复合物的形成D、加速凝血酶原复合物的形成E、使因子VIII的作用加强13、肝素抗凝的主要作用机理是A、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B、增强抗凝血酶III与凝血酶的亲和力C、促进纤维蛋白吸附凝血酶D、抑制因子X的激活E、去除Ca2+14、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是下列哪些离子跨膜流动的综合结果?A. Na+内流,Cl-外流B. Na+内流,K+外流C. Na+内流,Cl-内流D. Ca2+内流,K+外流E. K+内流,Ca2+外流15、窦房结能成为心脏正常起搏点的原因是A、静息电位仅为—70mVB、阈电位为—40mVC、0期去极速度快D 动作电位没有明显的平台期E、4期电位去极速率快16、衡量心肌自律性高低的指标是A、动作电位幅值B、动作电位水平C、最大复极电位水平D、阈电位水平E、4期膜电位去极速率17、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较长,一直延续到A、收缩期开始B、收缩期中间C、舒张期开始D、舒张期结束E、舒张期结束以后18、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充盈主要是由于A、血液依赖地心引力而回流B、骨骼肌的挤压作用加速静脉回流C、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D、心室舒张的抽吸作用E、胸内负压促进静脉回流19、心肌的等长自身调节,通过改变下列哪个因素来调节心脏的泵血功能A、心肌初长度B、肌小节的初长度C、横桥联结的数目D、心脏收缩能力E、心室舒张末期容积20、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其原因是A. 心肌是功能上的合胞体B. 心肌肌浆网不发达,Ca2+贮存少C.心肌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D.心肌有自律性,会自动节律收缩E.心肌呈“全或无”收缩21、阻力血管主要是指A、大动脉B、小动脉及微动脉C、毛细血管D、小静脉E、大静脉22、主动脉在维持舒张压中起重要作用,主要是由于主动脉A、口径大B、管壁厚C、管壁有可扩张性和弹性D、血流速度快E、对血流的摩擦阻力小23、静脉系统成为外周的血液贮存库,主要是由于A. 静脉管壁有可扩张性B. 静脉管壁平滑肌少C. 许多静脉位于皮下组织中D. 静脉系统的容积大E. 静脉血液的氧饱和度低24、下肢肌肉运动时节律性地压迫下肢静脉A、可驱使静脉内的血液向心脏和毛细血管两个方向流动B、是人在立位时下肢静脉血回流的唯一动力C、可减少动脉和静脉之间的压力差D、可增加下肢组织液的生成E、加速了静脉回流,减少组织液的生成25、生理情况下,对生成组织液的有效滤过压发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是A. 毛细血管血压和血浆晶体渗透压B. 毛细血管血压和组织液静水压C. 毛细血管血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D. 血浆晶体渗透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E. 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26、肺的弹性回缩力见于A、吸气初B、呼气初C、呼气末D、吸气末E、以上都存在27、呼吸频率从12次/min增到24次/min,潮气量从500ml减少到250ml,则A、肺通气量增加B、肺泡通气量增加C、肺泡通气量不变D、肺通气量减少E、肺泡通气量减少28、以下关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维持肺泡的扩张状态B、降低肺泡表面张力C、稳定肺泡容积D、降低肺的顺应性E、防止毛细血管内液滤入肺泡29、肺通气的动力来自A、肺的舒缩运动B、肺的弹性回缩C、呼吸肌的舒缩D、胸内负压的周期性变化E、肺内压和胸内压之差30、内呼吸是指A、肺泡和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气体交换B、组织细胞和毛细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C、细胞器之间的气体交换D、线粒体膜内外的气体交换E、细胞内的生物氧化过程31、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增多时,可使A、肺泡表面张力增大B、肺泡缩小C、肺顺应性增大D、肺回缩力增大E、肺通气的非弹性阻力增大32、决定肺部气体交换方向的主要因素是A、气体的溶解度B、气体和血红蛋白的亲和力C、气体分子量的大小D、肺泡膜的通透性E、气体的分压差33、呼吸基本节律产生于A、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B、延髓呼吸神经元C、脑桥呼吸中枢D、下丘脑E、在脑皮质34、血液二氧化碳张力升高对呼吸的刺激主要是通过A、直接刺激中枢的呼吸神经元B、刺激中枢化学敏感区C、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感受器D、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感受器E、刺激心肺感受器35、肠胃反射可A、促进胃的排空,抑制胃酸分泌B、抑制胃的排空,促进胃酸分泌C、促进胃的排空,促进胃酸分泌D、抑制胃的排空,抑制胃酸分泌E、根据个体情况而影响胃酸分泌和胃的排空36、三种主要食物在胃中排空的速度由快至慢的顺序是A、糖类,蛋白质,脂肪B、蛋白质,脂肪,糖类C、脂肪,糖类,蛋白质D、蛋白质,糖类,脂肪E、糖类,脂肪,蛋白质37、关于胃酸的生理作用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能激活胃蛋白酶原,供给胃蛋白酶所需的酸性环境B、可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而易于分解C、可杀死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D、可促进维生素B 的吸收E、盐酸进入小肠后,可促进胰液、肠液、胆汁的分泌38、迷走神经兴奋引起的胰液分泌的特点是A、水分少,碳酸氢盐和酶的含量丰富B、水分和碳酸氢盐的含量少,酶的含量丰富C、水分多,碳酸氢盐和酶的含量也丰富D、水分少,碳酸氢盐和酶的含量也少E、水分和碳酸氢盐的含量多,酶的含量少39、引起胆囊收缩的一个重要体液因素是A、胃泌素B、促胰液素C、促胰酶素D、胆盐E、盐酸40、关于胆汁的生理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胆盐、胆固醇、卵磷脂都可乳化脂肪B、胆汁酸可与脂肪酸结合,促进脂肪酸的吸收C、胆汁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D、胆汁的消化酶可促进脂肪的消化E、胆汁在十二指肠可中和一部分胃酸41、在体温调节中起调定点作用的可能是A. PO/AH区的温度敏感神经元B. 延髓的温度敏感神经元C. 网状结构的冷敏神经元D. 弓状核的冷敏神经元E. 脊髓温度敏感神经元42、氨基酸通过主动转运全部被重吸收,其部位是A、近球小管B、髓袢降支细段C、髓袢升支粗段D、远曲小管E、集合管43、肾外髓部的渗透压梯度,主要由下列哪种物质的重吸收构成的?A、肌酸B、氯化钾C、尿素D、肌酐E、氯化钠44、肾小球滤过率是指A、每侧肾脏每分钟生成的原尿量B、两侧肾脏每分钟生成的原尿量C、每分钟一侧肾脏的血浆流量D、每分钟两侧肾脏所生成的尿量E、每分钟两侧肾脏的血浆流量45、滤过分数是指A、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B、肾血浆流量/肾血流量C、肾血流量/肾血浆流量D、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流量E、肾血流量/心输出量46、正常人摄取K+多,由肾脏排出也多,其主要原因是A、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分泌K+增多B、近球小管重吸收K+减少C、髓袢重吸收K+减少D、醛固酮分泌减少E、肾小球滤过率增加47、关于肾小管分泌NH3,下列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NH3是通过主动转运而进入小管液B、NH3与小管液中的H+结合,生成NH4+C、NH4+与小管液中强酸盐(如NaCl)中的Cl—结合,生成酸性铵盐(NH4Cl),起到排酸作用D、强酸盐中Na+与H+交换,后与HCO3—一起转运回血,起到保碱作用E、NH3分泌对维持酸碱平衡起重要作用48、关于肾小管分泌K+,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A. 原尿中的K+ 在近球小管被重吸收,而终尿中的K+ 则是远曲小管与集合管分泌的B. K+ 的分泌是通过Na+ -K+ 交换形式实现的C. Na+ -K+ 交换与Na+ -H+ 交换两者存在着竞争性抑制D. 碱中毒时Na+-H+ 交换降低, Na+-K+ 交换增强E. 碱中毒时往往出现高钾血症49、肾素分泌增加时,可引起下列那一项增高?A. 血钾浓度B. 细胞外液量C. 红细胞比容D. 血浆胶体渗透压E. 血中氢浓度50、在近球小管中滤出的HCO3—被重吸收的主要形式是A. H2CO3B. H+C. CO2D. HCO3—E. OH—51、听骨链传导声波的作用是使振动A、幅度减小,压强增大B、幅度增大,压强增大C、幅度减小,压强减小D、幅度增大,压强减小E、幅度不变,压强增大52、椭圆囊与球囊的囊斑的适宜刺激是A、正角加速运动B、负角加速运动C、角匀速运动D、头部和躯干各方向直线正负加速度运动E、各方面的直线匀速运动53、突触前抑制的产生是由于A、突触前轴突末梢超极化B、突触前轴突末梢去极化C、突触后膜的兴奋性发生改变D、突触前轴突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E、突触后神经元超极化54、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对下列哪种离子提高了通透性?A、Na+、Cl-、K+,尤其是对K+B、Ca2+、K+、Cl-,尤其是对Ca2+C、Na+、K+,尤其是对Na+D、Cl-、 K+,尤其是对Cl-E、Ca2+、K+、Na+,尤其是对Ca2+55、肌牵张反射使A、受牵拉的肌肉发生收缩B、同一关节的协同肌发生抑制C、同一关节的拮抗肌发生兴奋D、其他关节的肌肉也同时发生收缩E、伸肌和屈肌都收缩56、运动神经元兴奋时,首先产生扩布性动作电位的部位是A、树突B、胞体C、轴突D、轴突始段E、轴突末梢57、神经系统实现其调节功能的基本方式是A、兴奋和抑制B、感受和处理信息C、记忆与思维D、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E、正反馈与负反馈58、在中脑上、下叠体之间切断动物脑干,将出现A、肢体痉挛性麻痹B、脊髓休克C、去皮质僵直D、去大脑僵直E、腱反射加强59、中枢神经系统内,兴奋性化学传递的下述特征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单向传递B、中枢延搁C、总和D、兴奋节律不变E、易受内环境条件改变的影响60、舞蹈病主要是因下列哪条通路受累引起的?A、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易化通路B、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抑制通路C、黑质—纹状体胆碱能易化通路D、黑质—纹状体胆碱能抑制通路E、纹状体内胆碱能和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病变61、震颤麻痹的主要症状有A、感觉迟钝B、肌张力降低C、意向性震颤D、运动共济失调62、下列哪项是人类新小脑受损时所特有的症状?A、肌张力降低B、偏瘫C、静止性震颤D、意向性震颤E、位置性眼震颤63、人的基本生命中枢位于A、下丘脑B、中脑网状结构C、脑桥D、延髓网状结构E、脊髓灰质64、下列物质中,属于中枢抑制性递质的是A、γ—氨基丁酸、甘氨酸B、谷氨酸、门冬氨酸C、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D、多巴胺、酪氨酸E、乙酰胆碱65、血中激素浓度极低,但生理作用却非常明显,这是因为A、激素的半衰期非常长B、激素分泌的持续时间长C、激素随血液分布全身D、细胞内存在高效能的生物放大系统E、激素的特异性很高66、下述激素中哪一种不是腺垂体分泌的?A、生长素B、催产素C、黄体生长素D、促卵泡激素E、催乳素67、生长素对代谢的作用是A、促进蛋白质合成,加速脂肪分解,抑制葡萄糖氧化B、促进蛋白质合成,抑制脂肪分解,促进葡萄糖氧化C、促进蛋白质合成,抑制脂肪分解,抑制葡萄糖氧化D、抑制蛋白质合成,加速脂肪分解,抑制葡萄糖氧化E、抑制蛋白质合成,抑制脂肪分解,促进葡萄糖氧化68、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发病原因是A、由于促甲状腺素分泌过少B、甲状腺合成的甲状腺激素过多C、食物中缺少钙和蛋白质D、食物中缺少酪氨酸E、食物中缺少碘69、成年人生长激素过多将导致A、毒性腺瘤B、单纯性甲状腺肿C、粘液水肿D、肢端肥大症E、巨人症一、多选题1、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上传导的特点是A、与电线导电相同B、双向传导C、非全或无式传导D、安全传导E、不衰减传导2、和骨骼肌相比,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特征是A、动作电位时程过长B、存在明显的平台期C、参与活动的离子的种类多D、有效不应期长E、分为0、1、2、3、4期3、吸气时A、气道阻力减小B、胸内负压值加大C、静脉回流减少D、肺血容量减少E、肺回缩力减小4、刺激胃液分泌的内源性物质主要有A、乙酰胆碱B、促胃液素C、组胺D、生长抑素E、前列腺素5、运动时心输出量增加的原因有A、心跳加快增强B、前负荷增加C、回心血量增加D、后负荷增加E、心肌收缩能力增强6、二氧化碳对呼吸的调节是通过A、直接刺激呼吸中枢B、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C、加强肺牵张反射D、刺激延髓化学敏感区E、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窦7、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A、每搏输出量B、心率C、外周阻力D、大动脉管壁弹性E、循环血量和血管容量8、呼吸系统弹性阻力是指A. 膈肌的弹性回缩力B. 肺弹性回缩力C. 胸膜的弹性回缩力D. 胸廓的弹性回位力E. 肺泡表面张力9、主动转运的特点是A、逆浓度梯度转运B、消耗能量C、借助泵蛋白的作用D、有特异性E、由ATP供能10、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A、心输出量B、大动脉弹性C、外周阻力D、体循环平均充盈压E、心率11、增加Na+重吸收的因素有A、醛固酮分泌增加B、ADH分泌增加C、肾素分泌增加D、血钾浓度升高E、交感神经兴奋12、使肺换气量增加的因素有A、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间气体分压差增大B、呼吸膜有效面积增大C、无效腔增大D、通气/ 血流比值大于0、84E、肺余气量增多13、突触前抑制是A、通过轴突—轴突突触活动引起B、突触前膜递质释放量减少C、突触前膜发生超极化D、突触后膜发生超极化E、又称去极化抑制14、关于脊髓休克的下列论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脊髓突然被横断后,断面以下的脊髓反射活动即暂时丧失B、断面以下的脊髓反射,感觉和随意运动可逐渐恢复C、动物进化程度越高,其恢复速度越慢D、脊髓休克产生,是由于突然失去了高位中枢的调节作用E、反射恢复后,第二次横切脊髓,不再导致休克15、关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产生过程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突触前轴突末梢去极化B、Ca2+由膜外进入突触前膜内C、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并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D、突触后膜对Cl-或K+的通透性升高E、突触后膜膜电位增大,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发放冲动三、名词解释1、自身调节2、兴奋收缩耦联3、心肌收缩能力4、通气贮量百分比5、脑肠肽6、滤过平衡7、肾糖阈8、感受器电位9、脊休克10、神经激素1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12、肾小球滤过率和滤过分数13、血小板的粘附与聚集14、胃粘液-碳酸氢盐屏障15、消化道平滑肌的基本电节律四、简答题1.何谓钠泵?其活动的生理意义有哪些?2.试述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机制。
(整理)一氧化碳基础知识
在正常情况下,经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的氧,将与血红蛋白(Hb)结合,形成氧血红蛋白(O2Hb)被输送到机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参与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
如果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过高,大量的一氧化碳将进入机体血液。
进入血液的一氧化碳,优先与血红蛋白(Hb)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COHb),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大200~300倍。
碳氧血红蛋白(COHb)的解离速度只是氧血红蛋白(O2Hb)的1/3600。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不仅降低了血球携带氧的能力,而且还抑制、延缓氧血红蛋白(O2Hb)的解析和释放,导致机体组织因缺氧而坏死,严重者则可能危及人的生命。
此外,机体内的血红蛋白(Hb)的代谢过程,也能产生一氧化碳,形成内源性的碳氧血红蛋白(COHb)。
正常机体内,一般碳氧血红蛋白(COHb)只占0.4~1.0%,贫血患者则会更高一些。
一氧化碳对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空气中的一氧化碳的浓度和机体吸收高浓度一氧化碳空气的时间长短。
一氧化碳中毒者血液中的碳氧血红蛋白(COHb)的含量与空气中的一氧化碳的浓度成正比关系,中毒的严重程度则与血液中的碳氧血红蛋白(COHb)含量有直接关系。
心脏和大脑是与人的生命最密切的组织和器官,心脏和大脑对机体供氧不足的反应特别敏感。
因此,一氧化碳中毒导致的机体组织缺氧,对心脏和大脑的影响最为显著。
如果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达到10ppm,10分钟过后,人体血液内的碳氧血红蛋白(COHb)可达到2%以上,从而引起神经系统反应,例如,行动迟缓,意识不清。
如果一氧化碳浓度达到30ppm,人体血液内的碳氧血红蛋白(COHb)可达到5%左右,可导致视觉和听力障碍;当血液内的碳氧血红蛋白(COHb)达到10%以上时,机体将出现严重的中毒症状,例如,头痛、眩晕、恶心、胸闷、乏力、意识模糊等。
由于一氧化碳在肌肉中的累积效应,即使在停止吸入高浓度的一氧化碳后,在数日之内,人体仍然会感觉到肌肉无力。
【2017年整理】运动生理学习题07
第七章血液循环(一)填空题1、亚极量运动中,心率增加的幅度越大,体能水平越。
2、估算人体最高心率的经验公式是。
3、在一个心动周期中,第一心音标志着的开始,其发生主要是、和室内压力突然升高,使血液与心室壁振荡所致。
4、第二心音标志着的开始,其高低可反映的高低。
5、运动时最大心输出量的大小,取决于和的最高值,它是心泵功能的标志。
6、心率加快时,心脏的收缩期和舒张期均,其中以的改变最明显。
7、健康成年男子安静时的心指数为 L•min-1•m-2,运动时则随运动强度增大。
8、耐力训练可使心室腔舒张末期容积,心肌收缩力增强,故射血分数。
9、评价心泵功能的指标有、、、、。
10、心肌的前负荷(初长度)常用和表示。
11、心肌收缩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和肌凝蛋白是控制收缩能力的主要因素。
12、运动时,心率的增加与密切相关,所以运动实践中常用心率作为评定的生理指标。
13、正常心脏的起搏点是,这是由于的缘故。
14、自律细胞具有自律性,是因为它在期能除极化。
15、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最主要特征是有一个期,此期历时约,是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持续时间的主要原因。
16、心肌细胞一次兴奋过程中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可分为、和三个时期。
17、在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中,以兴奋传导速度最慢,这使心肌收缩前有充分的。
18、正常成人静息时,每搏输出量平均毫升,射血分数为 %。
19、动脉血压形成的条件是、、。
20、成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动脉血压,尤以最为明显。
21、在一般情况下,收缩压高低主要反映,舒张压高低主要反映。
22、我国健康青年人安静时的动脉收缩压为 mmHg,舒张压为 mmHg。
23、动力性运动时,中大量血管扩张,而内血管收缩,故总外周阻力,舒张压。
24、剧烈运动时肌肉血流量增加的非神经性调节的主要原因是肌肉本身代谢产物的和肌肉组织的。
25、微循环主要包括、、三类通路,其中是实现交换的主要场所。
26、剧烈运动时,机体所能达到的最高心率随年龄增长而,故通常用来估算最高心率。
化学因素及药物对心脏活动的影响
化学因素及药物对心脏活动的影响
心肌的一般生理特性
自律性 兴奋性 传导性 收缩性
心肌的动作电位
问题: 影响心肌活动的 化学因素?
pH值(HCL)
温度
心脏活动受神经、体液和环境等因素影响
本次实验目的
学习离体蛙心灌流的方法 观察化学因素和药物对心肌活动的影响
实验动物
蟾蜍
实验方法
离体蛙心制备 蛙心插管(任氏液冲洗干净),通过张力 换能器与电脑连接。 记录正常心脏收缩曲线 依次滴加药品,观察对心肌活动的影响。
心脏的神经调节及其受体
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迷走神经) 交感神经的效应——兴奋 迷走神经的效应——抑制 这两组神经又受中枢神经调节,平时是互相 制约的从而使心脏处于适度的活动状态。心 率也保持在相对恒定的状态。 受体类型:α、 β1 、β2、M 受体激动剂、抑制剂
体液、环境因素的调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内分泌素 电解质
注意事项
保护眼睛(防蟾蜍头部腺体毒液) 保持蛙心湿润 药物应逐滴加入,出现明显药效后冲洗 干净,并记录一段正常心脏收缩曲线, 以便对照。 注意观察,作好标记,保存实验结果。
结扎步骤
1、在右主动脉下穿一根线,结扎右主动脉。
2、在左、右主动脉下穿一根线,将心脏翻到 背面,结扎左右肺静脉和腔静脉,切勿将静 脉窦结扎!!! 3、在左主动脉下穿两根线,先结扎远心端。 提起远心端结扎线线尾,在左主动脉靠近动 脉圆锥处剪一小口,插入蛙心插管后用近心 端的线固定之。
《运动生理学》(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
《运动生理学》(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选择题1.剧烈运动中,当乳酸能系统供能加强时,所测得的呼吸商( )。
A.接近1B.大于1C.接近0.8D.接近0.7【答案】B【解析】糖类俗称碳水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m(H2O)n。
当其完全氧化分解时,释放m摩尔CO2与吸收m摩尔O2相等,故呼吸商为1。
在低氧的条件下,由于生物体内存在无氧呼吸,特别是以糖类做为呼吸底物时,呼吸商明显会大于1。
2.根据离子学说,静息电位的产生是由于( )。
A.K+平衡电位B.Na+平衡电位C.C1-平衡电位D.Ca2+平衡电位【答案】A【解析】根据离子学说,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是:细胞膜外的Na+浓度高于膜内,而膜外K+浓度低于膜内,静息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这样K+的外流就使膜处于极化状态,产生了静息电位,静息电位相当于K+的平衡电位。
3.体内氧分压由高向低的顺序通常是( )。
A.静脉血、肺泡气、动脉血、组织细胞B.肺泡气、静脉血、动脉血、组织细胞C.组织细胞、静脉血、动脉血、肺泡气D.肺泡气、动脉血、静脉血、组织细胞【答案】D【解析】氧分压是氧气占总气体量的百分比。
分压大小与浓度有关,肺泡气中的氧浓度高,因此氧分压最高。
氧气从肺泡内扩散至血液内,由血液循环送至组织毛细血管中,最终扩散到组织细胞。
因此,组织细胞内的氧分压最低。
而氧从肺泡进入静脉,成为动脉血,使氧分压升高,因此动脉血的氧分压高于静脉血的氧分压。
4.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 )。
A.心输出量B.外周阻力C.动脉管壁的弹性D.循环血量【答案】ABCD【解析】心脏射血和外周阻力是形成动脉血压的两个基本条件,因此,凡能影响这两者的因素都会影响动脉血压。
此外,大动脉的弹性和血管的充盈程度也会影响动脉血压。
因此,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搏出量、心率、外周阻力、大动脉管壁的弹性和循环血量。
5.影响运动性血尿的因素有( )。
A.运动项目B.负荷量C.运动强度D.身体适应能力【答案】ABCD【解析】影响运动性血尿的因素主要有:运动量过大。
最新化学因素对心脏活动的影响
化学因素对心脏活动的影响实验二、化学因素对心脏活动的影响一、实验目的——1. 理解K+,Ca2+及肾上腺素、乙酰胆碱、阿托品对心脏活动的影响。
2. 掌握离体心脏标本的制备方法。
3. 记录信号同时打标记的方法。
4. 观察内环境理化因素的相对恒定对维持心脏正常节律活动的重要作用。
二、实验原理——1. 心脏的正常节律性活动的维持需要一个适宜的理化环境,如钾、钠、钙浓度比例,适宜的酸碱度和温度。
在体内心脏还受植物神经双重支配,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使心肌收缩力加强,传导加速,心率加快;而迷走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心房肌收缩力减弱,心率和传导减慢。
2. 蟾蜍心脏离体后,用理化特性近似于血浆的任氏液灌流,在一定时间内,可保持节律性收缩和舒张。
改变任氏液的组成成分,心脏的活动就会受到影响。
三、实验讨论——由实验所记录的曲线结果可以看出,改变蟾蜍离体心脏的灌流液成份,可影响其心脏的舒缩节律和幅度。
1.用任氏液灌流心脏,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节律性舒缩活动。
这是因为任氏液的主要离子成份、渗透压、PH值和蟾蜍Cell外液相近,为蛙心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理化环境。
2、用065%NaCL溶液灌流心脏,其心跳减弱。
心肌的收缩活动是由Ca++触发的,由于心肌细胞的肌浆网不发达,故心肌收缩的强弱与细胞外Ca++浓度呈正比。
用065%NaCL 溶液灌蛙心,灌注液中缺乏Ca++,以致心肌动作电位2期内流Ca++减少,心肌收缩活动也随之减弱。
3.用高钾任氏液灌注心脏时,心跳明显减弱,甚至出现心脏停到舒张状态。
因为细胞外K+浓度增高时,导致(1)、K+与Ca++有竞争性拮抗作用,K+可抑制细胞膜对Ca++,的转运,使进入细胞内Ca++,减少,心肌的兴奋---收缩耦联过程减弱,心肌收缩力降低;(2)动作电位3期K+外流增加,平台期缩短,使平台期Ca++内流减少,收缩力减弱。
当细胞外K+浓度显著增高时,膜内外的钾离子浓度梯度减小,静息电位的绝对值过度减小(膜内达—55mv左右时,Na+通道失活),心肌的兴奋性完全丧失,心肌不能兴奋和收缩,停止于舒张状态。
实验四 电刺激及化学因素对心脏活动的影响
实验四电刺激及化学因素对心脏活动的影响【实验目的】1.学习蛙心灌流的方法。
2.结合内环境概念,了解生理活性物质及化学因素对心脏活动的影响。
3.观察心脏在兴奋过程中兴奋性的变化。
【实验原理】心脏具有自律性,离体心脏在模拟其内环境条件下,在一定时间内仍具有节律性舒缩活动,而人为地改变其环境因素,会影响心脏的活动。
心肌在一次兴奋过程中,其兴奋性会发生一系列周期性变化。
心肌兴奋性的特点是兴奋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约相当于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在此期中,任何强大的刺激均不能引起心肌兴奋和收缩。
而相对不应期及超常期均发生在舒张期内,所以在心室舒张中、晚期内给心室一次适宜刺激,可在正常节律性兴奋到达心室之前,引起一个提前出现的兴奋和收缩,称为期前收缩。
期前收缩也有自己的有效不应期,因此当窦房结(两栖类为静脉窦)下传的正常节律性兴奋传至心室肌时正好落在这个有效不应期之中而失效,这时心室就不能兴奋及收缩,心室仍处于舒张状态,必须等到再下一次正常节律的兴奋到达时才产生兴奋及收缩。
所以,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往往有一较长的心室舒张期,称为代偿间歇。
【材料与方法】一、实验动物:蟾蜍或蛙。
二、实验器材、药品:蛙类手术器械一套、眼科手术剪、蛙心夹、蛙心插管、铁支架;三维调节器、试管夹、双凹夹、滴管、棉线、小烧杯、传感器、BL-410系统、任氏液、低钙任氏液(所含CaCl2为一般任氏液的1/4,其它成份不变)、0.65%NaCl溶液、1%CaCl2溶液、2%CaCl2溶液、3%乳酸溶液、2.5%NaHCO3溶液、0.01%肾上腺素、1%KCl溶液、0.001%乙酰胆碱。
三、方法与步骤:1、标本制备破坏蟾蜍脑和脊髓,背位固定在蛙板上,暴露心脏,识别心脏的各个解剖部位。
参照图6-14制备离体蛙心并作蛙心插管。
在主动脉根部和左侧主动脉下各穿一线。
将主动脉根部下的线1打一松结备用,将左侧主动脉下的线2结扎。
用左手提起结扎线,视蛙心插管尖段长度,用眼科剪在左侧主动脉距分叉部的适宜处剪一小斜口,右手将盛有少量任氏液的蛙心插管由此口插入动脉圆锥,然后稍后退,使尖端沿着动脉圆锥后壁向心室中央方向经主动脉瓣插入心室腔内。
医学生理学1--4章习题及答案
生理学1-4章习题及答案(整理)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 生理学的动物实验方法可分为___和___ 两类。
2. 机体机能调节的基本方式有___、___和。
3.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它由___、___、___、___ 和___ 等五部分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1. 在人体功能调节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
A. 全身性体液调节B. 自身调节C. 神经调节D. 局部性体液调节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 反射B. 反应C. 适应D. 负反馈3. 维持机体内稳态的重要调节过程是。
A. 神经调节B. 体液调节C. 正反馈调节D. 负反馈调节4. 正反馈调节的作用是使。
A. 人体动脉血压相对稳定B. 人体体液理化特性相对稳定C. 人体各种生理功能不断增强,从而发挥最大效应。
D. 体温保持相对稳定三、双项选择题1. 一般认为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A. 作用缓慢B. 作用精确C. 作用持久D. 作用迅速E. 作用广泛四、多项选择题1. 反射弧组成包括A. 效应器B. 感受器C. 传出神经D. 神经中枢E. 传入神经2. 神经调节的特点包括。
A. 发生反应比较迅速B. 作用范围比较广泛C. 作用时间较短暂D. 调节部位较准确E. 以上都对3. 体液调节的特点包括。
A. 反应速度较缓慢B. 调节范围较局限C. 作用时间持久D. 参与维持内环境稳定E. 完全不依赖于神经系统五、名词解释反射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一、填空题1. 细胞膜转运物质的方式有 _____ , _____ 和 _____ 。
2. 载体蛋白的特点有 _____ , _____ 和 _____ 。
3. 细胞膜主动转运物质的特点是 _____ 和 _____ 。
4. 大分子或团块物质的转运方式是 _____ 和 _____ ,均属于 _____ 转运。
5. 细胞内外离子分布不均,细胞内 _____ 浓度高于膜外,而细胞外 _____ 浓度高于膜内。
6.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去极化时, _____ 离子内流量 _____ ;复极化时,_____ 离子外流量 _____ 。
心脏实验报告小结
一、实验背景心脏作为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负责泵送血液,维持血液循环,为全身各器官和组织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
了解心脏的生理功能对于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心脏生理活动,了解心脏的起搏机制、心搏曲线以及化学因素对心脏活动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1. 分析蛙心起搏点,观察蛙心搏的观察与描记、期外收缩与代偿间歇。
2. 掌握离体心脏标本的制备方法。
3. 理解K+、Ca2+及肾上腺素、乙酰胆碱、阿托品对心脏活动的影响。
4. 观察内环境理化因素的相对恒定对维持心脏正常节律活动的重要作用。
三、实验原理1. 心脏起搏机制:两栖类动物的心脏为两心房、一心室,心脏的起搏点是静脉窦。
静脉窦的节律最高,心房次之,心室最低。
正常情况下,心脏的活动节律服从静脉窦的节律,其活动顺序为:静脉窦、心房、心室。
2. 心搏曲线:心脏的活动可以通过传感器或计算机采集系统记录下来,称为心搏曲线。
心搏曲线反映了心脏收缩和舒张的过程。
3. 化学因素对心脏活动的影响:心脏的正常节律性活动的维持需要一个适宜的理化环境,如钾、钠、钙浓度比例,适宜的酸碱度和温度。
在体内心脏还受植物神经双重支配,交感神经兴奋时,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而迷走神经兴奋时,心房肌收缩力减弱,心率和传导减慢。
四、实验方法1. 观察心脏起搏点:取蟾蜍一只,双毁髓后背位置于蛙板上。
用手术镊提起胸骨后方的皮肤,剪开一个小口,暴露心脏。
观察心脏的跳动,确定起搏点。
2. 观察心搏曲线:将蟾蜍心脏与计算机采集系统连接,记录心搏曲线。
3. 观察化学因素对心脏活动的影响:将蟾蜍心脏置于不同化学成分的任氏液中,观察心脏的跳动情况。
五、实验结果1. 心脏起搏点:实验结果显示,蛙心起搏点位于静脉窦。
2. 心搏曲线:心搏曲线显示了心脏收缩和舒张的过程,包括心房收缩、心室收缩、心房舒张和心室舒张。
3. 化学因素对心脏活动的影响:在任氏液中,心脏跳动稳定。
当任氏液的成分改变时,心脏跳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整理)化学因素对心脏活动的影响.
实验二、化学因素对心脏活动的影响一、实验目的——1. 理解K+,Ca2+及肾上腺素、乙酰胆碱、阿托品对心脏活动的影响。
2. 掌握离体心脏标本的制备方法。
3. 记录信号同时打标记的方法。
4. 观察内环境理化因素的相对恒定对维持心脏正常节律活动的重要作用。
二、实验原理——1. 心脏的正常节律性活动的维持需要一个适宜的理化环境,如钾、钠、钙浓度比例,适宜的酸碱度和温度。
在体内心脏还受植物神经双重支配,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使心肌收缩力加强,传导加速,心率加快;而迷走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心房肌收缩力减弱,心率和传导减慢。
2. 蟾蜍心脏离体后,用理化特性近似于血浆的任氏液灌流,在一定时间内,可保持节律性收缩和舒张。
改变任氏液的组成成分,心脏的活动就会受到影响。
三、实验讨论——由实验所记录的曲线结果可以看出,改变蟾蜍离体心脏的灌流液成份,可影响其心脏的舒缩节律和幅度。
1.用任氏液灌流心脏,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节律性舒缩活动。
这是因为任氏液的主要离子成份、渗透压、PH值和蟾蜍Cell外液相近,为蛙心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理化环境。
2、用065%NaCL溶液灌流心脏,其心跳减弱。
心肌的收缩活动是由Ca++触发的,由于心肌细胞的肌浆网不发达,故心肌收缩的强弱与细胞外Ca++浓度呈正比。
用065%NaCL 溶液灌蛙心,灌注液中缺乏Ca++,以致心肌动作电位2期内流Ca++减少,心肌收缩活动也随之减弱。
3.用高钾任氏液灌注心脏时,心跳明显减弱,甚至出现心脏停到舒张状态。
因为细胞外K+浓度增高时,导致(1)、K+与Ca++有竞争性拮抗作用,K+可抑制细胞膜对Ca++,的转运,使进入细胞内Ca++,减少,心肌的兴奋---收缩耦联过程减弱,心肌收缩力降低;(2)动作电位3期K+外流增加,平台期缩短,使平台期Ca++内流减少,收缩力减弱。
当细胞外K+浓度显著增高时,膜内外的钾离子浓度梯度减小,静息电位的绝对值过度减小(膜内达—55mv左右时,Na+通道失活),心肌的兴奋性完全丧失,心肌不能兴奋和收缩,停止于舒张状态。
麻醉学副高考试——基础理论(180题)
麻醉学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答辩试题(基础理论部分)001.简述呼吸过程呼吸过程是以肺为主要器官的气体交换系统。
(1)外呼吸或肺呼吸,包括肺通气(外界空气与肺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和肺换气(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2)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指机体通过血液循环把肺摄取的氧运输到组织细胞,又把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运送到肺的全过程;(3)内呼吸或组织呼吸,即组织换气(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002.简述氧在血液中的运送形式及意义(1)氧在血浆中的物理溶解。
溶解氧在氧的运送中不起主要作用,但是细胞组织摄氧均是直接从血液内溶解氧中摄取,因此,提高溶解氧量对重危病人有重要意义。
(2)氧与血红蛋白的化学结合。
是氧在血液中存在和运送的主要形式。
003.简述各级呼吸中枢对呼吸的调节作用呼吸中枢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产生和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细胞群。
(1)延髓中枢:分别管理吸气和呼气动作,故又可分称为吸气中枢和呼气中枢,是调控呼吸节律最基本的中枢。
(2)脑桥中枢:发布起源于延髓的信息。
(3)高位呼吸中枢(中脑和大脑皮质):参与呼吸调控过程。
004.简述呼吸的三种调节方式(1)中枢性调节:桥脑内的呼吸中枢调节呼吸频率及深度,称呼吸调整中枢;延髓内的呼吸中枢分别管理吸气和呼气动作,称吸气和呼气中枢,并受桥脑中枢控制;(2)反射性调节:主要包括肺扩张和缩小引起的呼吸反射变化(H—B反射)和防御性呼吸反射(咳嗽、屏气、喷嚏等);(3)化学性调节:是指PaO2、PaCO2和H+等化学因素的变化通过中枢和外用化学感受器改变呼吸频率和幅度。
005.基本肺容量由哪些部分组成?分别叙述其定义基本肺容量由以下四部分组成:(1) 潮气量(VT):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2) 补吸气量或吸气贮备量(IRV):平静吸气末,再尽力吸气所能吸入的气量。
(3) 补呼气量或呼气贮备量(ERV):平静呼气末,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量。
机能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小肠平滑肌生理特性的观察与分析一、实验目的——1. 观察温度、乙酰胆碱、肾上腺素等药物对离体家兔小肠平滑肌的作用;2. 观察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及分析理化环境改变对其舒缩活动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消化道平滑肌和骨骼肌、心肌一样,也具有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有些也具有自律性。
相比之下消化道平滑肌的兴奋性低,收缩慢,伸展性大,具有紧张性收缩,对化学物质、温度变化及牵张刺激较敏感等特性。
小肠离体后,置于适宜的溶液中,观察其收缩活动及环境变化的影响,观察分析上述生理特性。
三、实验材料——1、实验动物:家兔2、器械、药品:电热恒温水浴锅、浴槽、张力换能器(量程为25g以下)、BL-410生物记录系统、L型通气管、道氏袋、注射器、培养皿、温度计、烧杯、螺丝夹、三维调节器、台氏液、0.01%去甲肾上腺素、0.01%乙酰胆碱、1mol/L NaOH溶液、lmol/L HCl溶液、2%CaCl2溶液。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1、标本制备流程:①击昏家兔:用木槌猛击兔头枕部,使其昏迷。
②剖开腹腔快速取出肠管:立即剖开腹腔,找出胃幽门与十二指肠交界处,快速取长20~30cm的肠管,先将与该肠管相连的肠系膜沿肠缘剪去,置于供氧台氏液中轻轻漂洗,把肠内容物基本洗净。
③制作离体肠标本:将肠管分成数段,每段长2-3cm,两端各系一条线,保存于供氧的38℃左右的台氏液中2、仪器安装与调试实验安装(如图):恒温水浴锅控制加热,恒温工作点定在38℃。
将充满氧气的道氏袋与通气钩相连接,将肠段一端系在通气管钩上,另一端与张力换能器相连。
控制通气量,使氧气从通气管前端呈单个而不是成串逸出。
仪器调试:BL-410系统的使用,选择“实验项目”中的“消化实验”选中“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
相关参数设置的参考值:时间常数t→DC,高频滤波F→30Hz,显速→4.00s/div,增益→100g。
用鼠标左键单击工具条上的“开始”按钮,调节参数至波形幅度、密度适当,待收缩曲线稳定后,单击记录按钮。
骨骼肌与心肌的生理特性比较研究设计方案
骨骼肌与心肌的生理特性比较研究设计方案组员:邓艳鹏2011300008 陈佳玲2011300031努日耶.木合太尔2011300070 廖玉珍2011300042一、研究目的1.了解骨骼肌收缩的总和现象。
2.观察不同频率的阈上刺激引起肌肉收缩形式的改变。
3.掌握人工产生期前收缩和代偿间隙的方法,验证心动周期中心脏兴奋性变化的规律及有效不应期的长的特点。
4.观察钠、钾、钙三种离子等化学因素对心脏活动的影响,加深理解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维持心脏正常活动的重要意义。
5.学习离体蛙心的灌流方法,了解离体器官的研究方法二、研究内容1. 收缩总和:两个同等强度的阈上刺激 相继作用于神经—肌肉标本 ,如果刺激间隔大于单收缩的时程 肌肉则出现两个分离的单收缩,如果刺激间隔小于单收缩的时程而大于不应期 则出现两个收缩反应的重叠。
2. 强直收缩:当同等强度的连续阈上刺激作用于标本时 则出现多个收缩反应的叠加。
(当后一收缩发生在前一收缩的舒张期时 称为不完全强直收缩 后一收缩发生在前一收缩的收缩期时 各自的收缩则完全融合 肌肉出现持续的收缩状态 此为完全强直收缩。
)3.期前收缩:正常的心脏都是按窦房结的节律进行收缩和舒张的交替活动。
如果在某些实验或病理情况下,心室在有效不应期之后受到人工的活窦房结之外的病理异常刺激,都可能引起心室收缩活动,而这次心室收缩活动发生于下次窦房结兴奋所产生的正常收缩之前,称期前收缩,又称额外收缩。
4.代偿间歇:由于期前收缩也有自己的有效不应期,所以紧接着期前收缩之后的一次窦房结的兴奋传到心室时,往往正好落在有效不应期中,因此不能引起心室兴奋,要等到再一次窦房结的兴奋传到时才发生收缩。
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往往有一段较长的心舒张期,称为代偿间歇。
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方案1.对于骨骼肌收缩的总和与强直收缩反应(1)收缩的总和启动波形显示图标,调节扫描速度为5~10nm/s,调节单收缩幅度为1.5cm左右。
机能上实验内容
实验一家兔手术基本操作一、动物基本操作技术1.切口与止血用哺乳动物进行实验时,在做皮肤切口之前,应先将预定部位及其周围的长毛剪去(备皮),然后选好确切的切口部位和范围,必要时做出标志。
切口的大小要适当,既要便于实验操作,也不可过大。
术者先用左手拇指和另外四指将预定切口上端两侧的皮肤绷紧固定,右手持手术刀,以适当的力量,一次全线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直到肌层表面。
在手术过程中,必须及时注意止血。
微血管渗血,用温热盐水纱布轻压即可止血。
干纱布只用于吸血,不可用以揩擦组织,以防组织损伤和血凝块脱落。
较大血管出血,需先用止血钳将出血点及其周围的少许部分组织一并夹住,然后用线结扎。
大动脉破裂出血时,切不可用有齿的镊子或血管钳直接夹住管壁,而应先用纱布压住出血部位,吸干血后,小心打开纱布,观察出血点位置,迅速用手指捏住动脉破裂处,用动脉夹夹住血管近心端,再作进一步处理。
在实验间歇期间,应将创口暂闭合,或用温盐水纱布盖好,以防组织干燥和体内热量散失。
2.肌肉、神经与血管的分离分离肌肉时,应该用止血钳在整块肌肉与其他组织之间,顺着肌纤维方向,将肌肉一块块地分离。
决不能在一块肌肉的肌纤维间任意穿插。
如果在肌肉纤维间操作,不仅容易损伤肌纤维而引起出血,并且也很难将肌肉分离。
若必须将肌肉切断,应先用两把止血钳夹住肌肉(小块或薄片肌肉也可用两道丝线结扎),然后在两止血钳间切断肌肉。
神经和血管都是比较娇嫩的组织,因此在剥离过程中要耐心、仔细、动作轻柔。
切不可用带齿的镊子进行剥离,也不许用止血钳或镊子夹持,以免其结构或机能受损。
在剥离粗大的神经、血管时,应先用蚊式止血钳将神经或血管周围的结缔组织稍加分离,然后用大小适宜的止血钳将其从其周围的结缔组织中游离出来。
游离段的长短,视需要而定。
在剥离细小的神经或血管时,要特别注意保持局部的自然解剖位置,不要把结构关系弄乱,同时需要用眼科小镊子或玻璃针轻轻地进行分离。
剥离完毕后,在神经或血管的下方穿以浸透生理盐水的缚线(根据需要穿一根或两根),以备刺激时提起或结扎之用。
生理问答整理-循环呼吸系统
循环问答1.简述衡量心脏泵血功能的指标(1)每搏输出量和射血分数一次心搏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称为每搏输出量。
成年人在安静平卧时每搏输出量约为70 ml。
每搏输出量和心舒末期容量的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在安静状态下,射血分数约为60 %。
(2)每分输出量与心指数每分钟由一侧心室输出的血量称为每分输出量。
一般所言心输出量即指每分输出量,它等于每搏输出量乘以心率。
成人每分输出量约为5 L〜6 L。
人体安静时的心输出量也如基础代谢一样,与体表面积成正比。
为了比较,把在空腹和安静状态下,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每分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或静息心指数。
成年人,心指数约为 3.0 L/(min , m2)〜3.5 L/(min , m2)。
(3)心脏作功量血液在心血管内流动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是由心脏作功所供给的。
心脏作功所释放的能量转化为压强能和血流的动能两部分。
心室一次收缩所作的功称为每搏功,每分钟所作的功为每分功。
右心室搏出量与左心室相等,但肺动脉压平均仅为主动脉平均压的1/6左右,故右心室作功量也只有左心室的1/6。
2.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有哪些?怎样影响?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1)每搏出量:心肌前负荷(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大),异长自身调节,Starling定律;二者正相关;心肌收缩力,等长自身调节,二者正相关;心肌后负荷增大(动脉血压增大),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期缩短,搏出量下降,心室残余血量增多,心肌前负荷增大,Starling定律使搏出量增大。
(4')(2)心率:在一定范围内与心输出量成正比,心率过大则心输出量反而减少。
(3')(3)心肌顺应性:心肌顺应性越大则心缩力越强,心输出量增大。
(3')3.试述工作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及意义。
机制:(1)静息电位基础;[2'](2)工作心肌细胞接受窦性刺激兴奋;[2'](3)0期去极化,Na+内流去极化至阈电位,正反馈Na+高内流至锋电位;[2'](4)1期:K+快速外流复极化;[2'](5)2期:K+快速外流,Ca++内流(I CaL),形成缓慢平台期复极化(典型特征期);[4'](6)3期:K+快速外流复极化;[2'](7)4期:Na+- K+泵作用、Ca++泵作用和Na+- Ca++交换体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化学因素对心脏活动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1. 理解K+,Ca2+及肾上腺素、乙酰胆碱、阿托品对心脏活动的影响。
2. 掌握离体心脏标本的制备方法。
3. 记录信号同时打标记的方法。
4. 观察内环境理化因素的相对恒定对维持心脏正常节律活动的重要作用。
二、实验原理——
1. 心脏的正常节律性活动的维持需要一个适宜的理化环境,如钾、钠、钙浓度比例,适宜的酸碱度和温度。
在体内心脏还受植物神经双重支配,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使心肌收缩力加强,传导加速,心率加快;而迷走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心房肌收缩力减弱,心率和传导减慢。
2. 蟾蜍心脏离体后,用理化特性近似于血浆的任氏液灌流,在一定时间内,可保持节律性收缩和舒张。
改变任氏液的组成成分,心脏的活动就会受到影响。
三、实验讨论——
由实验所记录的曲线结果可以看出,改变蟾蜍离体心脏的灌流液成份,可影响其心脏的舒缩节律和幅度。
1.用任氏液灌流心脏,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节律性舒缩活动。
这是因为任氏液的主要离子成份、渗透压、PH值和蟾蜍Cell外液相近,为蛙心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理化环境。
2、用065%NaCL溶液灌流心脏,其心跳减弱。
心肌的收缩活动是由Ca++触发的,由于心肌细胞的肌浆网不发达,故心肌收缩的强弱与细胞外Ca++浓度呈正比。
用065%NaCL 溶液灌蛙心,灌注液中缺乏Ca++,以致心肌动作电位2期内流Ca++减少,心肌收缩活动也随之减弱。
3.用高钾任氏液灌注心脏时,心跳明显减弱,甚至出现心脏停到舒张状态。
因为细胞外K+浓度增高时,导致(1)、K+与Ca++有竞争性拮抗作用,K+可抑制细胞膜对Ca++,的转运,使进入细胞内Ca++,减少,心肌的兴奋---收缩耦联过程减弱,心肌收缩力降低;(2)动作电位3期K+外流增加,平台期缩短,使平台期Ca++内流减少,收缩力减弱。
当细胞外K+浓度显著增高时,膜内外的钾离子浓度梯度减小,静息电位的绝对值过度减小(膜内达—55mv左右时,Na+通道失活),心肌的兴奋性完全丧失,心肌不能兴奋和收缩,停止于舒张状态。
长时间用,心脏最终会停止收缩。
4.用高Ca++任氏液灌流蛙心时,心收缩力增强,舒张不完全,以致收缩基线上移。
在Ca++,浓度高的情况下,会停止在收缩状态,这种现象称之为” 钙僵”。
心肌的舒缩与心肌肌浆网中Ca++浓度高低有关。
当钙离子浓度升高到一定水平(10-5M) 时,作为钙受体的肌钙蛋白结合了足够的Ca++,就引起了肌钙蛋白分子构型的改变,从而触发了肌丝滑行,肌纤维收缩。
当钙离子浓度降低至10-5M时,钙离子与肌钙蛋白解离,心肌随之舒张,如果钙离子浓度持续升高,钙离子与肌钙蛋白结数量不断增加,甚至达到只结合不解离的程度,致使心肌持续收缩(钙僵)。
5. 向蛙心插管中加去甲肾上腺素后,可见蛙心收缩增强,心脏舒张完全,描记的心搏曲线幅度明显增大、心跳加快、曲线密度明显变大。
其原因是去甲肾上腺素与心肌细胞膜上的β受体相结合,从而激活肌浆网释放的Ca++也增多。
同时静脉窦4期去极化速度加快,故心肌舒缩增强,心跳加快。
6. 在任氏液内滴加乳酸,心跳减弱,其原因是H+进入心肌内膜后,可降低Ca++与肌钙蛋白的亲和力,促使Ca++的解离。
7. 在上述灌流液中加入与乳酸同当量的NaOH,心肌的舒缩逐渐恢复。
其原因是NaOH中和了乳酸,解除了Ca++与肌钙蛋白亲和力的抑制
8. 任氏液内滴加Ach,蛙心收缩减弱,收缩曲线基线下移,心率减慢,最后心跳停止于舒张状态。
原因是Ach与心肌细胞膜M受体相结合,一方面提高心肌细胞膜K+的通透性,促使K+外流,导致(1) 静脉窦复极时K+外流增多,最大复极电位绝对值增大;Ik衰减过程减弱,自动除极速度减慢。
导致静脉窦自得律性降低,心律减慢。
(2) 复极过程中K+外流增加,动作电位2,3期缩短, Ca++进入心肌细胞内减少,使心肌收缩减弱; 另一方面Ach可直接抑制Ca++通道,减少Ca++内流,进而使心肌收缩减弱。
四、实验结论——
由此可以看出:蟾蜍离体心脏对细胞外液离子浓度的改变,酸碱,NE,Ach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