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现代政治体系的变迁》
论韩国政党政治的演变对南北关系的影响
分类号: D815 单位代码:10183 研究生学号:2007912010 密级:公开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论韩国政党政治的演变对南北关系的影响A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artyPolitics in ROK on Inter-Korean Relations作者姓名:王宏峰专业:国际政治研究方向:东北亚区域政治指导教师:巴殿君副教授培养单位:东北亚研究院2009年4月论韩国政党政治的演变对南北关系的影响A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artyPolitics in ROK on Inter-Korean Relations作者姓名:王宏峰专业名称:国际政治指导教师:巴殿君副教授学位类别:法学硕士答辩日期:2009 年 5 月 26 日未经本论文作者的书面授权,依法收存和保管本论文书面版本、电子版本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对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进行任何形式的复制、修改、发行、出租、改编等有碍作者著作权的商业性使用(但纯学术性使用不在此限)。
否则,应承担侵权的法律责任。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学位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王宏峰日期:2009年4月15日《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投稿声明研究生院:本人同意《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的内容,愿意将本人的学位论文委托研究生院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的《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投稿,希望《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给予出版,并同意在《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数据库》和CNKI系列数据库中使用,同意按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了解韩国财阀的书
了解韩国财阀的书有:
1.《韩国财阀帝国》:沈洋著,详细介绍了韩国财阀的兴起、发展
和运作模式,揭示了韩国财阀在韩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2.《韩国财阀家族》:李容莹著,深入探讨了韩国财阀家族的历史、
家族企业的运营以及家族内部权力争斗等问题,揭示了韩国财
阀家族背后的故事。
3.《韩国财阀与政治》:宋勉著,探讨了韩国财阀与政治的紧密关
系,揭示了财阀通过政治手段来维护自身利益的方式和手段。
4.《朝鲜财阀魂》:蒋海申著,对朝鲜财阀的历史和文化进行了深
入研究,展现了韩国财阀在社会和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5.《财阀:韩国政治经济学的奥秘》:柯迪斯·威尔德著,揭示了韩
国财阀如何在政治经济领域发挥影响力,涵盖了从历史发展到
现代政治体系的内容。
6.《韩国财阀研究》:洪东训著,这本书对韩国财阀进行了深入研
究,探讨了其发展历程、组织结构、经营策略等方面的问题。
7.《韩国经济大变局:从财阀到创新》:金相九著,这本书分析了
韩国经济的发展历程,探讨了财阀在其中的作用以及未来的发
展趋势。
8.《韩国现代财阀史》:李光子著,这本书对韩国现代财阀的发展
历程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探讨了其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9.《韩国经济大揭秘:从崛起到危机》:金相九著,这本书对韩国
经济的崛起和危机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财阀在其中的作用
和影响。
10.《韩国经济大变局:从危机到复苏》:金相九著,这本书分析了
韩国经济危机后的复苏历程,探讨了财阀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
现代化的理解和认识
现代化的理解和认识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20世纪,现代化大潮席卷全球,人类新文明走向辉煌。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现代化不仅家喻户晓,而且成为奋斗目标。
特别是5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化理论的传播,现代化成为一个大众化词语。
然而,关于什么是现代化,迄今没有统一的定义。
不同人对现代化的理解不尽相同,有些人甚至不理解现代化的真实涵义。
正本清源,已成当务之急。
一、现代化的基本词义在20世纪30年代,“现代化”一词开始出现在我国报刊上。
现代化一词的英文翻译是modernization。
英语单词modernization是从英语单词modernize和modern衍生出来的。
根据韦氏辞典,英语单词modern是形容词,产生于1585年,有两层含义:(1)表示性质:现代的,新近的,时髦的;(2)表示时间:现代的,指从大约公元1500年到当前这段历史时间。
modern的两层含义有不同特点:(1)性质只有时间限制(新近的),没有领域限制,所以,它可以指人类活动各个方面的特点;(2)时间只有时间上限(大约公元1500年),没有时间下限,所以,“现代”是可以无限延长的。
英语单词modernize是动词,产生于1748年,含义是:使现代化(成为具有现代特点的、成为现代的),使适合现代需要。
英语单词modernization 是modernize的名词形式,产生于1770年。
由此推论,“现代化”具有两个基本词义:成为现代的、适合现代需要;大约公元1500年以来出现的新特点、新变化。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现代化”,一般都遵守它的两个基本词义,但是,在不同情况下,描述的对象不同,“现代化”的具体内涵也有所不同。
例如,管理现代化指采用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教育现代化指建立现代教育体系,采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方法;企业现代化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现代经营管理方法;现代化城市指具有现代基础设施、现代城市管理系统、采用现代生活方式等的城市;现代化农村指具有现代基础设施、现代行政管理系统、采用现代生活方式等的农村;现代化学校指具有现代基础设施、采用现代教育理论、教材和方法等的学校等。
东亚文明与欧洲文明的政治制度对比
东亚文明与欧洲文明的政治制度对比在全球范围内,东亚文明和欧洲文明被认为是两个具有显著特点的文明体系。
虽然这两个文明在历史和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诸多差异,但它们的政治制度却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相似点和对比点。
首先,在东亚文明中,封建制度的影响深远。
从古代中国的周朝开始,封建制度被广泛应用于东亚各国。
这种制度中,君主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周围围绕着一系列层级的贵族和官员。
君主通过授予土地和封号来回报和控制这些贵族和官员,以确保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这种封建制度在东亚文明中一直延续到近代,并且对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与东亚文明相比,欧洲文明的政治制度发展得更为多样化。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城邦制度和共和制度成为主导。
城邦制度中,各个城市都是独立的政治实体,通过民主的方式治理。
共和制度则强调公民的参与和平等的原则。
然而,随着罗马帝国的崩溃,欧洲陷入了中世纪封建制度的时期,类似于东亚文明。
封建制度和封地系统在欧洲文明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在欧洲文明中,这种封建制度被逐渐取代和改变。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各国开始形成现代民族国家。
这种国家主权的观念与封建主义的观念产生了冲突,并最终导致了封建制度的瓦解。
由此,西方国家开始采取民主制度和共和制度,强调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这种政治制度在欧洲文明中逐渐确立,并成为现代国家的基本制度。
与此相反,东亚文明在近现代的政治制度演变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路径。
大部分东亚国家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面临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压迫,逐渐受到西方现代国家的影响。
为了应对外来压力并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东亚国家也开始进行政治制度的改革。
中国在20世纪初经历了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制度,建立了共和国。
然而,在20世纪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经历了内战、抗日战争和共产主义的革命,最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与此同时,日本也经历了明治维新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
虽然中国和日本都摒弃了传统的封建制度,但它们在政治制度上仍存在明显的差异。
韩国政治转型研究:一种民主化序列的分析范式
克服 的国是难 题 。
一
、
威权 政体 的发生及其 自由化
内部体系, 也对 国家机构中非军事领域保有强大影 响, 甚至足以形构 国家和社会关系的权力主体 , 军 人 干预 习 以为常 。这是 典 型 的军人 官僚威 权体制 。
威权政体 (u o t i g e 是介 于极权政 at r r nr i ) h i a em a 体(eptm r ie 和民主政体 之间的较温 和的 ds i g ) os e m 专政体制。当代威权政体分为军人官僚威权体制、 动员式威权体制和后极权式威权体制三种类型 , 其 中军 人官 僚 威 权 体 制 最 常 见 … 。奥 唐奈 运 用
并赋予其对大法 院院长 和大法官任命 的批准 经济规 范化 ; 闭 民 主表 达 路 径 , 向军 人 或 企业 权 , 关 只 进一 步扩 大公 民政 治 上 的 自由权 利 , 括建 立 包 寡头开 放 】 一 。这种 威权 统 治 使韩 国在 推 动 权 ; ‘ 嘞 聊) ‘
一
“ 理性 、 效率 、 安定” 的诉 求下 , 官僚威权 主义政权 在韩 国应运 而生 。
自 16 年朴 正熙 发 动政 变后 的 3 年 中 , 91 0余 除 崔圭 夏 的短 暂 统 治 (99—18 ) , 国一 直 由 17 90 外 韩 军人 出身 的总 统 掌 权 。军 队成 为 不 仅 有效 控 制其
了官僚威权主义 的“ 发生模式” 。他认为 , 当传统 官僚无力解决经济发展面临的瓶颈 , 而此时不满的 社会阶级高度动员 , 当政府对社会容忍所要付出的 成本提升到 明显高 于压制成本时 , 压制 阶级 , 以“ 提升政 府 能力 ” 号 召 的官僚 威 权政 体 就会 出 为 现口 ( 9 。朴正熙政府就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 , ] 。 m。 )
韩国公务员制度的现状与改革
高的 1 级到最 低 的 9级 :l 一5级 的官 员 由总统 根据
有 关部处 的长官推 荐 任命 ,6—9级 的官员 由各 部长 官 任命 。这也 体现 了总统 制在 韩 国公务 员制 度 中 的
际需 要和为 了适 应迅 速 的社 会 变迁 ,国家 公 务员法
经历 过多 次修 改 和调 整 ,但其 主要 精 神 并 没有 变 , 这就 是绩效制 原则 ,去 除 分赃 制 ,建 立 一 个 职业 体 系。虽然政权 历 经变 革 ,但 韩 国公务 员 制 度 的主要
务 员两种 。职 业类 公 务 员 的地 位在 法 律保 护 下 ,根 据 资格和表 现 被录 用 ,并且 通 常 是终 身 的 。多 数 政
府 官员属于 这一 类 。职 业类 公 务 员分 为 9级 ,从最
16 93年进行 了修改 。16 93年颁布 了称 为 《 国家公务
员法 》 的新 法 ,此法 一 直沿 用至 今 。此后 ,根 据 实
维普资讯
・
社会 ・ 济展望 ・ 经
韩国公务员制度的现I与改革 扶
沈 毅
西 方公务员 制度 一 定意 义上 起始 于 中国 的科 举
阶梯 ;并有着 一整 套 根据 官 阶 和资 历 制定 的 固定 的 公 务员工 资和退 休 金 制度 ;而韩 国公 务 员制 度最 突
4咧 — 2 疆 一 当 代 韩 国 20年春季号 06
维普资讯
・
社会 ・ 经济展望 ・
府 各部次官 、其他 部级机构 的负 责人 、大使 和公使 、
员 ,并为其他 大学 纷纷 效 仿 。很快 ,行 政 管 理就 成 为韩 国社会科 学 领域 最热 门的科 目。许 多 大 学 开设 了实际上相 当于 公务 员培 训班 的研 究生 夜校 班 。得 到培训 的学员 很 快在 中央 政府 或地 方政 府 的 工作 中
试述21世纪以来亚洲国家的政治发展
试述21世纪以来亚洲国家的政治发展摘要:亚洲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地区。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即聚集了像日本、韩国这样的民主政体已经相当完善,政治发展模式也相对健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又存在着像中国这样的影响力日增、民主制度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有地区局复杂、国家政局动荡且正在为民主而奋斗的阿拉伯国家,也汇聚了像泰国、菲律宾这样的正在高速发展且民主制度不断健全的新型发展中国家。
因此,亚洲国家的政治发展模式和特点很具有代表性,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反应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趋势,研究亚洲国家的政治发展模式和发展特点十分具有必要性。
关键词:亚洲国家;政治发展;发展模式;发展特点21世纪以来,随着亚洲各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亚洲国家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
亚洲国家政治发展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日本、韩国的政治发展模式稳定而健全,西亚阿拉伯国家的政局相对动荡,民主政治发展有待完善,东南亚各国经济发展相对稳定,近年来政局逐渐由动荡转向稳定,中国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在世界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而且中国的政治发展模式自成一体,民主政治日益完善。
本文主要通过阐述亚洲国家政治发展的总体特点,进而分别阐述不同国家和地区政治发展的不同模式和特点,以及与欧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发展模式进行对比和借鉴来总结亚洲国家未来政治发展的走向和政治发展的目标。
一、文献综述政治发展理论是在40 年代末50 年代初区域研究的发展与政治学的行为主义革命两股潮流融合的基础上兴起与发展而来的,它起始于20 世纪50 至60 年代的美国,后一直流行于政治界与学术界,对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社会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对政治发展理论半个世纪以来的研究中,形成了酝酿期( 50 年代) 、活跃期( 60- 70 年代中期) 和低速期( 70 年代中期以后) 三个阶段①。
不同的学者对政治发展作出了不同的定义。
派伊认为政治发展包括三个方面:政治体系组织结构的分化、政治体系能力的提高和公民政治参与意识的增强。
韩国政治制度与文化
第一题.……请阐述政党体系的变动模式在不同阶段表现出的特征。
第一,从韩国政党体系的历史轨迹看,共经历了形成时期(李承晚开始)、威权时期(朴正熙,全斗焕)、军人统治时期和民主转型时期(卢泰愚)等4个时期。
政党体系的变动模式在不同阶段表现出迥异的特征。
第二,政党体系的变动模式在不同阶段表现出的特征。
@李承晚时期:韩国政党的“迸发期”,政党变动十分频繁和混乱。
是当代韩国政党体系的“童年”,该时期的政党变迁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执政的自由党的产生与发展;由执政地位沦落为在野党的韩国民主党的变迁;进步党的发展与没落。
@朴正熙时期:革新政党的出现。
@全斗焕时期:新军部掌握政治权利后,为了使其行为合法化,开始对政党版图进行全面重构,试图建立能使统治长期化的霸权政党制,同时允许在自己建立的霸权型政党周边存在一些小的卫星政党,在外观上指向政党多元主义。
后期多党制架构也出现动摇。
@卢泰愚时期:政党版图开始与地域情绪产生紧密的联系,政党统合中地域问题开始成为一个新的变量。
同时由于整合力量消失,在野势力开始出现分裂现象。
此时韩国的政治版图重新呈现出多党制的情形。
第三,总结。
如果问及韩国政党唯一不变的特征为何?那么“变”就是最确切答案。
这种看似无规则又繁杂的变动过程中,事实上存在着某种规律。
首先是韩国政党的数量呈现规律性波动的特点,其次是政党体系由多党到两党再到多党的变化。
可以预见,随着未来环境因素和主要行为主体将趋于稳定,不断往复于多党与两党体系间的“钟摆”将停滞下来,政党体系趋于稳定化。
第二题.请阐述韩国工人阶级的政治阶级化及其局限性第一,韩国工人阶级的形成。
出口导向工业化大规模地产生了一代工厂工人。
韩国的经济和政治变迁在工人当中产生了对工业制度强烈的悲愤感受,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组织资源和话语资源来抵抗社会控制的支配结构。
文化与政治产生了密切的互动作用促使韩国工人阶级的迅速形成。
第二,韩国工人阶级政治化的背景。
独裁政府希望通过经济的发展来强调其合法性,强烈的发展经济的需求和资本紧密地结合起来,完全忽视了劳动人口的利益,企业的管理者受到文化思想的影响普遍采取了僵硬而强制的措施对员工特别是下层员工进行严苛的管制。
韩国政治的结构性问题双重分裂结构和两种“体制”的制约
国别与区域《国际论坛》2020年第4期韩国政治的结构性问题: 双重分裂结构和两种“体制”的制约葛小辉【内容提要】 近年来韩国政治由于乱象丛生而备受外界关注,尤其是历任总统或在任期中或在卸任后总会遭遇各种政治困境的现象,成为焦点问题。
此文致力于探讨韩国政治表象背后的“结构”性因素和“局势”性因素。
整体而言,在“结构”性因素方面,韩国政治受到双重分裂结构的制约;在“局势”性因素方面,则受到两种“体制”的制约。
所谓双重分裂结构,是指朝鲜半岛上的南北分裂和韩国国内的社会分裂,后者又包括岭南地区与湖南地区之间的地域对立,和进步势力与保守势力之间的理念对立。
两种“体制”则指政治上的“87年体制”和经济社会上的“97年体制”,即1987年“六月抗争”之后形成的宪政体制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韩国全面推行新自由主义政策而形成的经济社会体制。
对于韩国的政治领导人来说,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在贪腐问题上是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发挥行为体的主观能动性的,并不一定不能避免困境;但在执政效能的问题上,韩国总统受到前述因素的极大制约,所能发挥的主观能动性有限,确实难以避免结构性问题所带来的困境。
【关键词】 韩国政治;南北分裂;南南冲突;87年体制;97年体制【作者简介】 葛小辉,韩国成均馆大学东亚学术院政治学博士。
(韩国首尔 邮编:03063)【DOI】10.13549/11-3959/d.2020.04.009【中图分类号】 D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1755(2020)04-0133-22·133·《国际论坛》2020年第4期·134·一、导 言大众媒体报道中的当代韩国政治似乎充满了戏剧性。
“韩国总统无一善终”就是一般人对韩国政治所作的朴素描述。
韩国政治乱象层出不穷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呢?近年来随着国内学界对韩国政治关注度的增加,陆续出现了一些有益的研究成果。
1不过,总体来看,大多数研究或着力于整体性的介绍和描述,或集中于对特定事件、特定问题或深层结构之特定方面的分析,尚缺乏对韩国政治的长期性和结构性问题的系统剖析。
论韩国的现代化历程
论韩国的现代化历程王青兰(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朝鲜语(中韩经贸关系方向),121601124)摘要:在中韩两国经济贸易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探讨战后韩国经济增长的过程及其原因,特别是60年代初以来经济高速增长的方方面面,深入分析导致韩国成功的各种国内外有利因素,从经济要素与非经济要素;政府的主体干预作用与企业的主力军作用;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计划指导;经济立法;市场的开拓与发育;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企业管理等进行多维的深层分析。
关键词:“指导的资本主义”;儒教;殖民地;政府干预;“官僚威权主义”中韩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两国间的交往源远流长。
韩国经济的起飞时在六十年代初开始的,他的是时序是“先政治变化,后经济发展”。
从1962年韩国政府开始实施第一个经济开发五年计划起,经过短短二十多年的努力,就是一个满目疮痍民不聊生的穷国实现了工业化,变成了一个令人艳羡的新兴国家。
韩国在发展经济实现工业化方面的巨大成功理所当然的引起了世人瞩目。
世界上包括经济发达国家在内的很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都在认真研究韩国发展经济的经验.一、韩国的经济背景韩国经济是由韩国人民和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构成.朝鲜半岛的地理政治位置、气候和自然资源是一些不可改变的客观事实,它们影响着韩国经济的基本进程。
韩国经济的发展模式和方向也是由韩国人民自己决定。
盛田昭夫先生曾这样形容日本资源的贫乏——除了水之外,这片土地几乎不出产任何原料,而且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土地时可耕地——这几乎也是对韩国资源贫乏状况的描述。
韩国和日本一样,大多数矿产资源,如石油、铁矿石、铜、金、银等都依赖国外,而这些矿产对工业化又极为重要。
如果要把韩国同日本加以比较的话,那么,在资源的天赋方面,日本似乎还要比韩国幸运一些。
如日本人均土地比韩国多,日本的国土大体上和加利福尼亚相当,而韩国的国土面积只是日本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强。
由于日本只是一个岛国,因此有比韩国更为丰富的海洋资源。
韩国政党论文
韩国政党政治三大政党韩国有三大政党,分别是大国家党、千禧民主党和开放国家党。
大国家党是在野大国家党,原本占国会一半议席,但因弹劾卢武铉而民望急挫,新任党魁朴槿惠为已故韩国总统朴正熙的长女,为吸引年轻选民,她主张采取更灵活的对朝鲜政策,一改该党的反朝鲜作风。
千禧民主党是国会第二大党,原占61席,由前总统金大中一手创立,奉行金大中跟朝鲜修好的“阳光政策”,减少依赖美国。
该党与大国家党联合提案弹劾卢武铉而民望急跌。
卢武铉在2002年以千禧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身份夺取总统宝座,及后因内讧与一批追随者一同退党,并另行成立“开放国民党”。
开放国民党由挺卢的千禧民主党和大国家党前党员组成,在国会只占49席,但因有卢武铉撑腰,无异于实际的执政党,主要支持者为年轻一辈选民,在卢武铉被弹劾后,该党的同情票大增,这次国会选举一跃成为第一大党。
发展与演变现代政党是市民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代议制民主的主要载体,发挥着提名政治候选人、选举动员和社会集团利益代表等重要功能。
现代政党理论主要源于对西方国家特别是西欧19世纪以来的政党发展史的抽象与提炼。
一般而言,根据其社会基础的不同,既有政党可以归纳为三种主要模式:精英政党(也称“密室政党”);大众政党;选举政党(或称“全民党”)。
西方政党是市民社会发展的产物,而韩国政党则主要是移植西方政党体制的结果。
正如其浓缩的现代化进程一样,韩国的政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60年的时间里走过了西方国家近200年的政党发展之路。
这一浓缩的发展进程纷繁复杂,韩国政党在传统政治文化的基础上,一方面要学习西欧政党的官僚组织、政党文化等,另一方面又要适应科技发展和社会变迁等新的发展环境。
在李承晚时期和军人威权时期,政党一直处于相对边缘的地位。
1987年民主转型以后,政党逐渐成为韩国政治舞台上的主角,政党政策主张的差异逐步凸显,社会基础的轮廓也更加清晰。
但与此同时,上述西方政党所面临的去意识形态化、党员政治忠诚度降低、民众对政治日趋淡漠、媒体政党化等现象在韩国也同样存在。
韩国现代化的历史和文化研究
韩国现代化的历史和文化研究从传统到现代,韩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为经历了内战和殖民统治的国家,韩国的现代化进程充满了磨难和挑战。
在这个进程中,韩国人民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以及对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重新思考。
本文将探讨韩国现代化的历史和文化研究,并从中寻找答案,如何使这个充满活力的亚洲国家更加强大和繁荣。
1. 韩国现代化的历史韩国现代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后期。
当时,东亚的其他国家已经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韩国不得不紧跟脚步。
第一个现代化的标志是韩国的开国。
1897年,李舜臣成为了韩国的第一位皇帝。
在他的统治下,韩国迎来了现代化的浪潮。
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了国家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但这只是一个开端,接下来的50年,韩国的政治和经济环境持续不稳定,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经历了许多起伏。
在20世纪初,日本占领了韩国,并实行了殖民统治。
尽管日本殖民统治极大地破坏了韩国的文化和经济,但也将韩国更加融入了现代化的进程。
日本引进了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技术,包括铁路和电力,使得韩国的经济得以快速增长。
此外,韩国的妇女和青年也得到了更多的教育和机会。
这些都为韩国现代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1945年,二战结束后,日本向盟国无条件投降,韩国独立。
不久之后,韩国爆发了内战,分裂成北韩和南韩。
1953年,双方达成停战,但韩国的前途仍然不确定。
在美国的援助下,韩国开始了重建。
这个阶段,韩国加速了现代化的进程。
韩国的制造业和出口贸易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
“韩流”在21世纪也在全球范围内流行。
2. 韩国文化的变迁韩国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特色。
传统的韩国文化中,包括了许多身份证、纪年法等等。
介绍其中的一些。
汉字和韩文,是韩国最重要的两种语言。
中国汉字在韩国文化中的影响非常大。
在韩国,人们都用汉字所写的口头语或纪年法,例如:1919年的三二运动、在数学和物理中使用的数学公式和物理公式中的朝鲜单词。
韩国的儒学思想和传统的价值观也对国民的生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压缩现代性下的韩国阅读笔记
《压缩现代性下的韩国》阅读笔记一、内容描述韩国社会现代性的发展历程:从传统的农业社会逐步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过渡,韩国经历了快速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变革。
本书详细描述了这一过程及其背后的原因和动力。
压缩现代性背景下的挑战与机遇:在现代性的急速进程中,韩国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环境污染、社会不公和文化冲突等。
韩国也抓住了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和技术的飞跃。
本书分析了这些挑战和机遇如何交织在一起,影响着韩国的发展轨迹。
韩国社会的现代性特征:本书深入探讨了韩国社会的现代性特征,如高度的经济增长与全球化趋势的融合、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以及电子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等。
韩国的社会文化变化也在本书中得到深入探讨,如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融、现代都市的生活方式以及韩国民众的价值观变化等。
现代性进程中的社会问题与改革策略:针对现代社会中的热点问题,本书提出了一系列分析与探讨。
包括如何应对环境破坏和生态失衡的问题,如何在快速发展的经济中实现公平和公正的问题,以及面对全球化和文化差异时的文化保护和民族认同问题等。
本书也探讨了一些改革策略,如教育政策、产业结构和科技政策等,以及这些策略在推动韩国社会发展中的实际作用。
1. 主题引入在阅读这本书之初,首先需要理解现代性的概念。
现代性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涉及到社会结构、文化特征、经济发展以及政治变革等多个方面。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各个国家都经历了一种特殊的“压缩现代性”,即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内经历了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变。
韩国也不例外,其独特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使其在现代性压缩过程中展现出与众不同的特点。
韩国在现代性压缩过程中展现出了独特的面貌,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韩国在经济上的快速发展令人瞩目。
韩国也在文化、科技、教育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这些成就的背后,是韩国社会在面对现代性压缩时所采取的独特策略和方法。
这本书将为我们揭示韩国如何在现代性压缩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东亚政治格局的形成和变迁
东亚政治格局的形成和变迁东亚是一个地缘政治区域,主要包括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也涉及到朝鲜半岛、台湾等地区。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东亚地区的政治格局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又进一步塑造了整个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结构。
古代东亚的政治格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东亚地区曾经历了各种不同的政治格局。
最初,中国古代的帝国体系占据了整个东亚地域的主导地位,这种体系得以稳定地维持了几千年的时间。
中国从公元前221年开始出现了统一帝国,而周边的国家则一直奉行分散式的政治制度。
此后,中国历代王朝都对东亚地区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这种影响力往往来自于中国王朝的军事和文化实力。
在中国的控制下,古代东亚还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封建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各个国家之间都建立了互相依赖的关系,通过联姻和互贸达成一种相对稳定而和谐的局面。
然而,这种关系却在明清时期遭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之后中国在东亚格局中的地位开始出现崩溃的迹象。
近代东亚的政治格局19世纪的鸦片战争对中国的统治和领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中国的崩溃也进一步促进了日本的崛起。
日本在西方的帮助下,开始迅速地发展工业和军力。
显然,中国的崩溃给日本提供了很好的机会,而日本的崛起又给整个东亚地区的政治局面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20世纪初,日本在中国东北地区发动了侵略战争。
然而,日本在此战事中的失败结束了它对中国的主导地位,中国的抗战也使得整个东亚的政治格局迎来了新的转折点。
此后,战后的东亚地区也随着冷战的到来而进一步分裂。
在当前的东亚政治格局中,中国、日本和韩国都是其必要的组成部分,而朝鲜半岛和台湾问题也久未解决,其中的两个领土可能引起潜在的战争威胁。
现代东亚的政治格局如今,东亚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日本已经成为一个强劲的经济大国,而中国也在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随着世界上的其他大国向东亚地区转移他们的经济和策略重心,整个地区的政治格局也在不断变化中。
韩国发展历史(2024)
引言概述:韩国作为东亚地区的重要国家之一,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本文将从韩国的历史背景开始,以及韩国在经济、政治、教育、科技以及文化等领域的发展,进而探讨韩国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历史背景:韩国地处东亚,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在古代,韩国曾是较为封闭的国家,并遭受过多次。
后来,韩国经历了三国时代、统一新罗、高丽、朝鲜等王朝的兴衰。
随着时代的变迁,韩国逐渐走向现代化。
经济发展:1.工业化进程:韩国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推行工业化政策,逐渐建立起韩国独特的经济模式。
韩国发展了诸多产业,如制造业、汽车工业、电子工业等,成为了全球知名的出口国。
2.经济增长:韩国的经济增长率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经济总量不断扩大。
韩国经济的成功得益于政府的积极推动和企业家精神的发扬。
3.技术创新:韩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实力。
韩国的科研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与企业密切合作,不断推动科技创新。
4.国际贸易:韩国以出口为引领,积极参与国际贸易。
韩国在世界市场占有重要地位,与各国建立了广泛的贸易关系。
政治制度:1.民主化进程:韩国经历了长期的政治动荡,但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行了民主化改革。
韩国的民主制度逐渐完善,人民的参与和言论自由得到了保障。
2.政府机构:韩国的政府机构体系较为完善,包括行政、立法、司法等多个部门。
政府通过各种政策和措施,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3.外交关系:韩国积极与世界各国保持着友好合作关系,特别是与美国、中国、等亚洲地区的大国关系密切。
韩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教育体制:1.教育改革:韩国在教育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师资培养等。
韩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跻身世界一流水平。
2.教育投入:韩国高度重视教育,政府不断增加教育投入,提高学校的硬件设施和教学资源。
3.学术研究:韩国的学术研究水平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地位,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
韩国2012年版社会科(历史部分)课程标准主要特色
尽管已经四年过去了,但2012年版历史课程标准仍是目前韩国各个学段各版本历史教科书编写的最重要的参考标准,其魅力如此之大,使笔者不揣浅陋,研读了韩国近些年,特别是2012年版社会科(历史部分)课程标准,对其有了基本了解,并概括出若干特色与大家交流。
2012年版历史课程标准隶属于社会科课程标准。
社会科具体包括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和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专业内容。
各学段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基本上都包括概况(性质)、目标、内容、教学与学习方法、评价等五部分内容。
小学3-4年级历史部分内容是融在社会学科的体系之中的,5-6年级开始则单独按照历史学科体系构建;初中阶段的历史分为15个单元,其中韩国历史10个单元(古代史7个单元,近现代史3个单元),世界历史5个单元(古代史2个单元,近现代史3个单元)。
高中阶段的历史分为国史、东亚史、世界史三个科目,其中国史是必修科目。
国史共6个单元(古代史和近现代史各3个单元),东亚史7个单元(古代史4个单元,近现代史3个单元),世界史7个单元(古代史4个单元,近现代史3个单元)。
特色一:注重学段的递进与衔接,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和认知水平社会科在小学阶段的教育重点是“培养学生学习和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形成基本的生活习惯,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1]因此3~4年级的历史课程标准重在从小学生的身边生活入手,如《变化的生活状况》这一单元要求小学生“了解我们现在的生活是从祖上延续下来的,并思考今后会如何变化。
在理解我们生活的地方可以看见的生活工具、衣食住行和生活特征的基础上,掌握我们国家的生活、文化的整体趋势。
了解过去我们祖先使用生活工具和泡菜、韩服、炕等的状况和智慧,并对过去、现在进行对比。
”而5-6年级时,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认知能韩国2012年版社会科(历史部分)课程标准主要特色邢新宝1,邓敏2(1.石家庄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11;2.中国科学院行政管理局,北京100086)摘要:韩国2012年版社会科(历史部分)课程标准在韩国影响很大,至今各个学段各个版本的历史教科书依然按照其要求进行编写,分析其主要内容以及特色,对当前我国教科书编写以及课程标准的修订,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韩国现代化发展中政治因素的分析
韩国现代化发展中政治因素的分析韩国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是“四小龙”之一。
韩国的现代化发展可追溯到1960年代,当时的政治和经济环境都相当复杂。
本文将通过分析韩国现代化发展中的政治因素,以探讨韩国现代化的路径和影响力。
1.政治历史上的因素韩国的现代化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当时由朴正熙政府推行的经济发展政策奠定了韩国现代化的基础。
但是,在1960年代,韩国的民主政治非常不稳定,朴正熙政府的专制主义政策引起了不少争议和抗议。
此外,韩国还经历了许多其他政治事件,包括4.19事件和光州事件。
这些事件对韩国的政治局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在20世纪70年代,起义和示威活动日益增加,包括反朴护宪运动和省长选举中一系列的罢工、游行示威等等。
这些事件激发了韩国的军人领导层(朴正熙被刺杀后,他的盟友卞永敏成为了国家领导人)对社会的严厉镇压。
事实上,他们实施了一些形式上符合民主的改革措施,包括直接选举总统,但他们大多在实践中以限制人权和限制言论自由等方式来巩固其政治力量。
另外,在朴正熙政府期间,韩国实施了一系列成功的经济政策以推动经济的高速发展。
通过出口创汇、劳动力成本低廉等措施,韩国开创了一条不同于其他亚洲国家的现代化之路,迅速成为一个发达国家。
2.经济政策在政治方面的影响韩国的经济现代化在其政治方面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韩国实行了综合性的民主化改革,通过民选总统、议会制定宪法等方式,实现了韩国政治体系的民主化改革。
此外,政党制度的建立、公共选举的实行、政治竞选的开放等等的政治措施,也在很大程度上为韩国的民主化创造了条件。
在韩国的经济现代化中,政治因素发挥了重要作用。
前面提到的朴正熙时期的政策实施,虽然带来经济发展的乐观局面,但在政治方面也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
在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上,朴正熙政府推出了一些民主化措施,比如建立了全国选举委员会、颁布了选举法等,希望能够推动韩国向更加民主的方向发展。
韩国近代社会的变迁与基督教
韩国近代社会的变迁与基督教李正奎[内容摘要]在韩国,基督教是作为西学被传入的,它对韩国近代的社会变迁既起到反对封建思想文化的启蒙作用,也起到对西方的科学、思想文化以及教育注入与普及的媒介作用,从中也流露出要征服异教民族的文化殖民主义本性。
关键词:韩国;近代社会;基督教韩国是一个宗教多样化的国家。
然而,在韩国的诸多宗教中,佛教、儒教(儒学)、道教、基督教[1]等主要宗教不仅都是外来宗教,而且组成韩国宗教文化主脉的主要宗教。
诸如大倧教、园佛教、甑山教、天道教以及基督教等,这些都是同韩国近代的社会开化运动相联系而新创建或传入的年轻宗教。
如果说根基于韩国传统文化的大倧教等新宗教的创立,表明了近代韩国人正视日益没落的社会现实,试图通过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批判与改造,以寻求救国之道,走向富民强国之路的愿望,那么,基督教在韩国的传播,可以说是韩国人学习并接受西方文明的直接渠道。
基督教在客观上起到了韩国近代开化进程中的催化剂作用,这种作用在现代韩国社会走向政治民主化和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表现得依然比较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自我国的“五·四”以后,由于中韩两国在意识形态方面的走向根本不同,在学习和接受西方文明方面所选择的内容、采取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因而宗教尤其是基督教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区别。
与中国不同,韩国的现代文化特别是文化的基础理念主要是以西方基督教文化为媒介所展开的,[1]因此,了解韩国基督教的历史与现状,对于我们比较完整而清楚地把握韩国思想文化的整体内容及其特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天主教传入韩国及对社会的影响众所周知,基督教具有无孔不入的传教习性,然而,基督教传入韩国有其更深层的原因。
自16世纪末的壬辰倭乱以后,统治朝鲜几百年的李朝封建制度开始走向没落,到了17世纪,朝鲜社会陷入了政治腐败、经济落后、思想僵化、民生受威胁的严峻境地。
可是封建统治者们却置国难与民生于不顾,依旧热衷于争权夺利的党派之争,社会危机更加恶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87 年达到高潮) 1987 年6 月29 日--民主党代表委员卢泰愚发表
八点民主化宣言
总之,韩国的权威主义等臣民型政治文化不会一朝一日发生根本变 化,但随着民主化的进一步发展,将会失去其基础和地位并逐渐向 民主的参与型政治文化转型。
★政治文化既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又是一个开放 的体系。 ★政治文化通过社会化的过程发挥社会教育功能。 ★政治社会化具有整合社会的功能。
思考题
• 1、简述政治现代化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基本特征。 • 2、简述传统权威主义与现代权威主义的联
系与区别。 • 3、以朴槿惠胜选韩国总统这一政治现象为
例,试述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
(一)合法性危机的出现
政府领导人失去了国民大众的支持,出现了慢性的“正统性危机”,并频繁 发生政治变动。 例如:“4.19革命” 反维新运动 民族解放运动 “六月抗争” ◆ 光州事件 ◆
(二)威权主义政治体制转型的政治文化因素
★西方社会思潮的传入 – 美国政治文化的传入,使得韩国人对民主的渴望步步加深。 ★社会化-军事援助和经济援助是美国输出政治文化的重要渠道, 美国文化除了对军人施加影响外, 还特别重视对青少年学生的 影响。
★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
◆儒家政治文化基本特征在于: 皇权主义、清官思想、等级 观念、集团意识等, 其核心是信奉大一统, 要求实行中央集 权。这些构成了威权政治的文化根源。
◆ 社会化 ----儒家文化的社会化是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 实现的。体现在教育、人才选拔、治理方式选择 方面
★家族中心主义
父家长制是传统韩国家族的最高原则,父家长在家族内部享有 绝对权威,其他家族成员必须无条件服从。原本意义上的家长是家 族的首领,而在传统社会里国王可视为整个国家的“家长”。因此, 对于生活在威权主义的社会氛围和家长制的家族氛围中的韩国人来 说,对于刚摆脱封建王朝和日本帝国统治而将共和制下的总统当做 封建王朝的国王,不是难以摆脱自己要行使绝对权威的心理冲动, 就是难以摆脱要为他人赋予绝对权威的心理冲动。结果自然是就算 民主选举上台的总统也不能以民主方式治理国家。最后,家长的健 康长寿是保证家族安宁的一个必要条件,与此相仿,总统的长期执 政是国家安宁和发展所需要的。
(二)威权主义政治体制转型的政治文化因素
★尚文主义价值观 – 来自韩国的儒家传统 ,视文人政权为正统,视武人政权为正统。 ★韩国政治文化的市民性特征 – 表现为国民追求民主主义的集体讨论、反对非民主主义和旧体 制并试图进行改革的进步性或革新性,体现出较高的政治意识 和政治能力。
韩国 走向民族之路
政治文化与政治冲突
★对于政治冲突的研究是比较政治文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这方面所谓“相对剥夺理论”具有很大影响。“革命和政治暴力发 生在社会中许多人变得愤怒,而人们的愤怒通常发生在”相对剥 夺“存在的条件下,即人们感到可能获得的有价值的东西和机会 与他们实际获得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之时。
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
纵观韩国的现代政治史, 韩国经历了几个政治转变阶段-----
第一共和 国时期
( 1948~ 1960) 李承晚政权的传统权威主义时代
第二共和国 ( 1960~1961) 张勉的民主政权被军事政变所推翻,结果证明西方的民
时期
主制度在韩国尚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 进行简单移植必然招致失败。
第三、四共 ( 1961~ 1979) 朴正熙的权威主义政权时期。 和国时期 经历了半权威主义到维新体制 后的高度权威主义的发展过程。
★日本文化的强行植入
日本的文化价值观念对韩国造成的深远影响体现在政治体 制方面就是日本的官僚统治带有浓厚的军事化色彩, 它能 利用高效率的和比较清廉的官僚机器来强行推进改革。
◆ 社会化--通过教育实现
1911年8月-- 朝鲜教育令
(养成忠良之国民;教育以适应时势与民度为期)
韩国 权威主义政治体制转型
韩国的 政治发展之路
第五共和 国时期
( 1980 ~ 1987) 全斗焕权威主义时期。
第六共和国 ( 1988~ 1993) 卢泰愚政权的后权威主义时代。
时期
在此期间, 权威主义正逐步为民主政治所替代。
文官政治 ( 1993~ 1998) 金泳三政府和现今的李明博政府的民主政治时期。
时代
文官政治正逐步清算权威主义并消除其不良影响。
韩 国 权威主义政治体制的形成
韩 国 权威主义政治体制的形成
(一)威权主义
“在这样的统治形式下,统治者把他们的价值观强加给社会,而全然不顾 其成员的意愿,”而拥护这一统治的哲学和意识则认可“一个国家同家庭 一样也可以以独裁的方式来管理。”
(二)威权主义政体形成的政治文化因素
★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 ★派别主义 ★人物中心主义 ★日本文化的强行植入
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变迁
★政治文化的相对独立性与政治制度变迁的关 系:具体表现为 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变化形成反作用。这种反作 用可以分为“正”作用和“负”作用两种形式。
★新的政治文化推动新的政治制度的产生,旧的政治文化在新的 政治制度中传承。
★新旧政治制度的斗争与交替是新旧政治文化斗争与交替的过程。
目录
1 韩国的政治发展之路 2 韩国威权主义政体的形成 与发展 3 韩国威权主义政治体制转型 4 韩国走向民主之路
韩国的 政治发展之路
★韩国政治文化融合各部分,形成了以儒家伦理为主、 西方基督教伦理为辅的新儒家伦理,其政治发展呈现出 一条从威权主义到民主主义的缓慢的发展脉络。
韩国的 政治发展之路
★派别主义
派别主要基于血缘、地缘和学缘等非正式、非制度化的关 系而形成,所以相互之间的排他性和派争性过强,很难消 除敌对派别之间的不信任感和敌对意识。
★人物中心主义
指以具有强有力的某个特定人物为中心形成和维系政党, 政党组织的领导人支配着其政党。政党领导人在党内占据 权威地位,党员往往表现出绝对服从和追随领导人的独裁 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