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雷达法TB10223-2004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

合集下载

铁路隧道衬砌混凝土施工质量后期检测和评价

铁路隧道衬砌混凝土施工质量后期检测和评价

892023年12月上 第23期 总第419期工艺设计改造及检测检修China Science & Technology Overview1雷达无损检测1.1检测仪器采用美国(GSSI)制造的SIR-4000型地质雷达,及400MHz、900MHz 屏蔽天线;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生产的LTD 2000型地质雷达,及400MHz、900MHz 屏蔽天线,检测隧道衬砌质量。

1.2检测原理地质雷达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地质雷达工作原理图1.3检测内容地质雷达法主要针对衬砌背后空洞、脱空、不密实、欠厚及钢筋和钢拱架分布不均等缺陷进行扫描检测[1]。

1.4注意事项(1)现场踏勘。

在检测前,应进一步对隧道现场进行确认,在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对待检隧道进行现场踏勘,主要包括查验收集到的资料是否真实准确、检测里程是否满足检测条件、记录待检段落内对检测工作有影响的环境干扰因素,为数据分析处理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对现场的踏勘资料分析,针对各种不利因素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将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

与现场对接,确定待检隧道具体里程位置,若发现待检隧道内有妨碍检测车通行的情况,督促现场进行清除障碍工作,确定待检隧道电磁波波速标定位置[2]。

(2)介电常数(r ε)的确定。

通过对已知厚度的部位(隧洞口)标定,确定适合隧道二衬混凝土的相对介电常数r ε值,r ε值在8.0~9.0范围。

1.5检测成果1.5.1混凝土厚度的检测混凝土与围岩间会存在明显的反射层,可以利用反射层探明二衬混凝土的厚度。

1.5.2二衬缺陷及衬砌背后缺陷在混凝土内存在不密实以及背后存在空洞(脱空)时,根据地质雷达剖面图上反映的信息进行判断。

《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223-2004)中涉及“不密实”的内容,“衬砌混凝土背后存在不密实时地质雷达剖面图上的波形杂乱,同相轴呈绕射弧形,且不连续较分散”。

检测人员在实际检测中发现,不密实分不同的类型,经打孔、取芯验证,将“不密实”细分为“衬砌内部不密实”和“衬砌背后不密实”两类[3]。

地质雷达检测实施细则

地质雷达检测实施细则

地质雷达检测实施细则地基专业作业指导书地质雷达检测实施细则文件编号:版本号:编制:批准:生效日期:地质雷达检测实施细则1. 目的为了规范地质雷达检测的各个环节,特制定本细则。

2. 适用范围地质雷达检测的前期准备、检测实施。

3. 引用文件《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规范》CJJ 7-2007;《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223-2004;《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对于每次发出的检测报告中,必须明确该报告依据的技术标准,并严格按其标准执行。

4. 现场检测4.1检测前的准备工作4.1.1、应了解检测工程基本情况、收集相关资料。

4.1.2、设备清点:地质雷达检测仪一台,笔记本一台4.1.3、联系委托单位再次确认,联系司机和车、联系设备管理员,约定好进场时间。

4.2检测目的1、对施工范围内埋设于地下管线进行实地探测,查明施工范围内管线位置及深度,为工程的补堪、设计、施工,提供科学、准确、完整的管线系统资料;2、探测隧道衬砌背部空洞情况4.3 检测步骤4.3.1测试前的安装准备检查所有部件是否带齐,包括:电池、雷达主机、数据线、处理器电源线、信号线、工具箱、备件、固定用绑扎带、记录本;4.4.2试验/检测的工作程序(1)测试连接。

将地质雷达天线通过支架安装。

(2)在扫描前调试主机并对主机进行参数设置。

(3)打开电源,控制天线移动的人员根据操作主机的人员口令,将天线紧贴待测界面上匀速移动。

(4)测试结束。

按下stop结束测试点,保存文件并退出;(5)拆除信号线,拆除天线,支架。

4.4.5 请见证人签字。

隧道衬砌及路基质量检测频率

隧道衬砌及路基质量检测频率

隧道衬砌及路基质量第三方检测汇报材料三、检测方法及频率3.1 隧道衬砌无损检测:3.1.1隧道衬砌按100%做无损检测。

3.1.2根据铁道部《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223-2004J341-2004)和《关于开展隧道衬砌等铁路工程质量第三方检测的通知》)(铁建设[2011]172号)要求,隧道衬砌采用的检测方法有地质雷达法、回弹法及钻芯取样检测。

3.1.3隧道衬砌厚度、背后回填密实度、钢筋钢架分布检测采用地质雷达法布置6条测线进行全隧检测。

3.1.4 隧道衬砌混凝土强度采用回弹法检测,每一百米10测区,检测不合格的进行钻芯取样检测验证。

3.2 路基填筑检测3.2.1路基填筑检测按工程总量的10%进行抽检。

3.2.2路基填筑检测三指标控制,分别为压实系数K、地基系数K30和动态变形模量Evd。

3.2.3 基床以下路堤。

区间正线路基沿线路纵向连续长度每100m、站场路基折合正线双线每100m,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压实系数6点,其中:区间正线路基左、右路基边线1m处各2点,路基中部2点。

每填高约90cm抽样检验地基系数K30 4点,其中:区间正线路基距路基边线2m处左、右各1点,路基中部2点。

3.2.4 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

每过渡段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压实系数3点,其中距路基两侧填筑级配碎石边线1m左、右处各1点,路基中部1点。

每填高约30cm抽样检验动态变形模量3点,其中1点应靠近桥台或横向结构物边缘处;每填高约60cm抽样检验地基系数2点,其中距路基填筑级配碎石边线2m处1点,路基中部1点。

4.2.5基床表层。

区间正线路基沿线路纵向连线长度每100m、站场路基折合正线双线每100m,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动态变形模量和压实系数各6点,其中区间正线路基左、右距路基边线1.5m处各2点,路基中部2点;抽样检验地基系数K30 4点,其中区间正线路基左、右距路基边线1.5m处各1点,路基中部2点。

3.3 路基挡土墙检测:3.3.1 路基挡墙按100%进行检测。

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

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

&$ % " &&
# $ * $ )! 测量时窗 !, Y ( 7 X Z Y , Y 3 [ [ 2 , Yd 2 3 ; \ d 信号采集的时间范围 ! # $ * $ * +! 电磁波速 !_ Y J \ C 2 [ ] Y J Y C [ Z \ , ( 3 Y [ 2 Cd ( _ Y c\ 1 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 # $ * $ * *! 初至 ! ] 2 Z 7 [( Z Z 2 _ ( J \ ] ( C \ X 7 [ 2 C ( Jd ( _ Y 激发时 " 在某测点观测到的第一个波到达的时间 ! # $ * $ * #! 有效异常 !Y ] ] Y C [ 2 _ Y( 3 \ , ( J c 检测目标体产生的异常 ! # $ * $ * .! 干扰异常 ! 2 3 [ Y Z ] Y Z Y 3 C Y( 3 \ , ( J c 检测目标体以外的其他因素 # 或目标体 $ 引起的异常 ! # $ * $ * "! 时域 ! [ 2 , Y ] 2 Y J ; 介质内某质点以时间为变量的振幅 % 相位函数 " 即时间波形 ! # $ * $ * %! 频域 ! ] Z Y X Y 3 C 2 Y J ; b c] 介质内某质点以频率为变量的振幅 % 相位函数 " 即频率 % 相位谱 ! # $ #! 符 !! 号 & & 相对介电常数 ( Z& & & & 时间 & & & 检测和标定目标体的厚度 # 或距离 $ 8& & & 电磁波速 ?& & & & 采样率 @ & & 天线中心频率 A& & & 衬砌混凝土的纵波速度 ?L& & & 反射面在频域中的对应频差 9 A& & & 混凝土强度等级 " 即保证率为 ) $ 8 # %& %- 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 # # % &’ ( .! 基本规定 标定和保养 ! . $ + $ *! 检测仪器应按规定定期检查 % 防潮 % 防震性能 " 并应满足现场温度和湿度环境的要求 ! . $ + $ #! 检测仪器应具有防尘 % . $ + $ .! 检测前的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 施工图 % 设计变更资料和施工记录 ( *! 收集隧道工程地质资料 % 选定技术参数 ( #! 制定检测计划 " 做好测量里程标记 ! .! 进行现场调查 " . $ + $ "! 检测报告应符合下列规定 ’ 完整 " 数据应真 实 % 齐 全!内 容 应 包 括’ 检 测 项 目% 检 测 方 法% 采 *! 检测报告应准确 % 用的仪器和设备 % 工作布置和工作量 % 检测数量 % 抽验地段及结果 % 资料处理和解释 % 结论 ! 内容需包括 ’ #! 检测报告所附的资料表和成果图件应符合本规程附录 G 要求 " $ 测网布置平面图 " 含测线的位置 % 方向和里程等 ( * $ 衬砌厚度及回填纵剖面图 ( # $ 衬砌厚度检测结果 % 衬砌混凝土强度等 级 检 测 结 果 % 衬 砌 背 后 回 填 情 况 统 计% 钢架 .

5地质雷达法测二次衬砌厚度及空洞比对试验指导书

5地质雷达法测二次衬砌厚度及空洞比对试验指导书
⑤ 关闭手机、对讲机等通讯设备。
五、资料处理与成果解释 1、资料处理 将野外采集的数据在室内采用地质雷达对应软件进行处理,处理流程为:将
原始数据切除首尾废段;编辑补齐标记;按 5m 标记对记录进行水平均衡,添加 洞身标,对文件进行分割,零点校正,调节增益,背景除噪、反褶积运算,识别 界面及有效信号,计算确定合适的介电常数,拾取衬砌厚度界面,拾取施工超挖 界面,分析衬砌结构及回填情况,形成数据表格,编写检测报告。
① 眼睛紧盯屏幕,时刻关注雷达图像的变化,对雷达图像异常段做好记录, 重点记录下里程,以便必要时可以进行复检;
② 控制好天线的耦合情况,保证天线紧贴检测面,以减小天线的晃动;
③ 现场探测时尽量保证雷达天线平稳匀速前进,探测过程中尽量减少停顿, 如果中途有停顿应及时记录下停顿位置;
④ 有可能的话应清除地面的金属和非金属物,使得场地平整,在干扰影响 较大的地方尽量使用屏蔽天线,另外适当加大发射波的叠加次数,能增强有效信 号削弱干扰信号;
测线部位
天线频率 (MHz)
环境条件 测线位置
第页共页
《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223­2004
检测日期
备注
现场检测情况说明
检测人员:
记录人员:
复核人员
① 在已知厚度且材料与隧道衬砌相同的其它预制件上测量; ② 在洞口(明洞)或洞内避车洞处使用双天线直达波法测量; ③ 钻孔实测。 (6)选择合适的探地雷达参数,主要参数包括天线的中心频率,时间窗口 的长度,采样率,介电常数等: ① 天线的中心频率 电磁波频率越高,分辨率越高,探测深度越小,而电磁波频率越低,分辨率 越低,探测深度越大,因此在满足分辨率和实际情况又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尽量 使用中心频率较低的天线。 天线中心频率(单位:MHz)的计算公式为:

TB 10223-2004 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

TB 10223-2004 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
2. 15 频域 frequencyf ield 介质 内某质点 以频率为变量 的振 巾昆 相位 函数 ,即频率、相
位谱 。
2符 号
E,— 相对介电常数
t— 时 间
d— 检测和标定目标体的厚度 (或距离) V— 电磁波速 s— 采样率 1一 天线中心频率 V,— 衬砌混凝土的纵波速度 Of— 反射面在频域中的对应频差 C25- 混凝 土强 度等级 ,即保证 率为 95% 的混凝土 强度标
2 术语 和符号
2.1 术 语
2.1.1 无损检测 undestructived etection 无 破 损 性检测。
2.1.2 地质雷达法 groundp enetratingr adarm ethod 利 用 介 质对电磁 波 的反 射特 性 ,对介 质 内部 的构 造和缺 陷
(或其他不均匀体 )进行探测 的方 法 2.1.3 声波法 acousticalw avem ethod
1总 则
1.0.1 为统一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的技术要求,规范检 测行为 ,提高检测质量 ,制定本规程 。 1.0.2 本规程适用于铁路 隧道衬砌 施工过程 的质量控制 和工程 验收的质量无损检测 ,检测内容包括衬砌的厚度 、强度 、背后 回 填 密实度和内部缺陷 1.0.3 本规程地质雷达法 和声波法 可根据不 同的检测 内容和要 求选 用。 1.0.4 从事铁路 隧道衬砌 质量无损 检测 的单 位及人 员应 具备相 应的资质、资格。 1.0.5 铁路隧道衬砌质量 无损检测 除应符合本 规程 外,尚应符 合 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利用 声 波在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及有关参数 ,对介质特征和内 部 的构造 与缺陷进行探测的方法。 2.1.4 介电常数 dielectricc onstant

地质雷达校验规范

地质雷达校验规范

地质雷达校验规范
一、目的
1.1本方法适用于地质雷达的校验。

1.2地质雷达用于检测衬砌厚度、衬砌背后的回填密实度和衬砌内部钢架、钢筋等分布,及超前地质预报。

1.3校验方法及依据:《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223-2004。

二、技术要求
1. 信号迭加次数可选择;
2. 具有点测与连续测量功能;
3. 具有手动或自动位置标记功能;
4. 系统增益不低于150dB;
5. 信噪比不低于60 dB;
6. 目测仪器的外观是否完好;
7. 最大探测深度应大于2m。

三、方法
目测仪器的外观是否完好,是影响测量结果。

选定一个场地,用地质雷达测出其厚度。

四、比对
用由计量机构检定的钢卷尺在与地质雷达相同的部位测量出其厚度,与地质雷
达测出的厚度相对比,其误差允许±2cm。

五、校验仪器
钢卷尺5m。

六、校验结果的处理及判定
以比对的结果不超过误差值为合格。

七、校验周期
校验周期为二年。

八、记录
地质雷达比对校验方法记录。

地质雷达记录校验员核验员。

隧道二衬厚度检测雷达法作业指导书

隧道二衬厚度检测雷达法作业指导书

一、隧道衬砌(支护) 厚度及背后空洞(地质雷达法)试验检测作业指导书1.试验目的与适用范围(1)目的:指导地质雷达现场探测作业,保证探测成果质量。

(2)适用范围:适用于工程地质雷达对隧道初期支护及二次衬砌检测作业。

2.试验依据(1)《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60-2020(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 F80/1-2017(3)《雷达法检测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JGJ/T 456-2019(4)《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 10223-20043.仪器设备常用检测设备一栏表4.试验准备(1)隧道衬砌检测包括前期的准备工作和检测工作,具体有以下几项内容。

1)了解隧道高度量测隧道拱顶到仰拱的高度,为搭建检测台车提供尺寸数据。

2)用明显标记,按照5m/10m间距在边墙上标明隧道里程。

3)搜集衬砌设计资料和竣工资料,了解设计厚度、钢筋间距、钢架间距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变更信息。

4)记录隧道中避车洞、下锚段、电缆位置,统计隧底积水段落。

5)对衬砌表面潮湿或有凝结水珠的部位进行统计,记录已发病害的位置和类型。

6)制订对可能影响到检测台车行进的障碍物的处理办法。

7)查明附近是否有对雷达产生影响的电磁干扰源。

8)运营隧道检测需要明确天窗时间。

(2)确定测线位置,搭建检测操作车1)测线布置应以纵向布置为主,横向布置为辅,每5~10m测线应有一个里程标记。

2)单洞两车道隧道应分别在隧道的拱顶、左右拱腰、左右边墙布置共5条测线;单洞三车道应在隧道的拱腰部位增加两条测线;遇到支护(衬砌)有缺陷的地方应加密测线。

3)单洞两车道隧道应分别在隧道的拱顶、左右拱腰布置共3条测线;单洞三车道应在隧道的拱腰部位增加两条测线;遇到支护(衬砌)有缺陷的地方应加密测线。

测点示意图(3)人员配备1)检测人员:2-3人负责采集数据、记录数据及现场资料、记录标记里程。

2)指挥人员:1-2人负责指挥装载机(路灯车等)师傅,是速度尽可能平稳均匀,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负责现场的协调调度工作。

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地质雷达交底

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地质雷达交底

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地质雷达法技术交底1 引用标准TB10223-2004 《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753-2010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2 检测原理地质雷达是一种宽带高频电磁波信号检测介质分布的非破坏性的检测仪器。

它通过天线的连续拖动方式获得断面的扫描图像。

雷达利用移动天线发射高频电磁波,电磁波信号在物体内部传播时遇到不同介质的界面时,就会反射、透射和折射。

介质的介电常数差异越大,反射的电磁波能量也越大;反射的电磁波被与发射天线同步移动的接收天线接收后,通过雷达主机精确记录反射回的电磁波的运动特征,再通过数据的技术处理,形成断面的扫描图,通过对图像的判读,判断出地下目标物的实际情况。

3技术资料3.1、提供检测段落的隧道工程地质资料、施工图纸、设计变更资料和施工记录等相关基础资料。

3.2、提供检测段落隧道衬砌参数。

4 检测细则4.1基本规定4.1.1、适用范围:地质雷达法适用于检测隧道衬砌厚度、衬砌的密实度和衬砌内部钢架、钢筋等分步。

4.1.2、地质雷达技术指标要求:a.系统增益不低于150dB。

b.信噪比不低于60dB。

c、模/数转换不低于16位。

d、信号迭加次数可选择。

e、采样间隔一般不大于0.5ns。

f、实时滤波功能可选择。

g、具有手动/自动位置标记功能。

h、具有点测与连续测量功能。

i、具有现场数据处理功能。

j、具有屏蔽功能。

k、最大探测深度应大于2m。

l、垂直分辨率应高于2cm。

4.1.3、测线布置:a、单线隧道布置测线6条:拱顶1条,左右拱腰各1条,左右边墙各1条,隧底1条。

b、双线隧道布置测线7条:拱顶1条,左右拱腰各1条,左右边墙各1条,左右隧底各1条。

c、三线隧道布置测线10条:是拱部3条,左右拱腰各1条,左右边墙各1条,左中右隧底各1条。

d、必要情况下,可根据实际要求增加测线。

4.1.4、检测要求及环境条件:a、无损检测前准备好地质雷达检测台车,检测台车采用脚手架搭设,放置在自卸汽车上,与自卸汽车的箱体固定牢固;检测台车应设置供检测人员上下的带有护栏的固定梯道,检测台车顶部的平台四周应设置防护栏杆,检测台车在运行时必须确保检测架平稳;检测台车的高度和侧向宽度均应满足检测人员能检测到拱顶和拱腰部位,并能满足隧道净空要求;驾驶搭有检测台车的司机应选派驾驶经验丰富、驾驶平稳的人员担任,要求车辆变速平稳、行驶均速,无急刹车或速度忽高忽低现象。

探地雷达检测细则

探地雷达检测细则

一、应用范围适用于基岩埋深探测、地下金属及非金属埋设物(如管道、电缆及其设施等)探测、道路铺设质量检测、地下水位探测、建筑物墙、柱、板内钢筋探测、其它类似工作操作细则二、检测标准TB 10223-2004 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JTG F80/1-2004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042-94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GB 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三、检测设备ZOND-12E GPR探地雷达主机及天线四、检测操作细则1.收集相关工程的资料2.检测方法技术应符合下列要求:2.1测线布置2.1.1隧道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测以纵向布线为主,横向布线为辅。

纵向布线的位置应在隧道拱顶;左右拱腰、左右边墙和隧道底部各布一条;横向布线可按检测内容和要求布设线距,一般情况线距8~12m;采用点测时每断面不小于6个点。

检测中发现不合格地段应加密测线和测点。

2.1.2隧道竣工验收时质量检测应纵向布线,必要时可横向布线。

纵向布线的位置应在隧道拱顶、左右拱腰和左右边墙各布一条;横向布线线距8~12m,采用点测时每断面不少于5个点。

需确定回填空洞规模和范围时,应加密测线和测点。

2.1.3三车道隧道应在隧道拱部增加两条测线。

2.1.4测线每5~10m应有一里程标记。

2.2介质参数标定2.2.1检测前应对衬砌混凝土的介电常数或电磁波速做现场标定,且每座隧道应不少于一处,每处实测不少于3次,取平均值为该隧道的介电常数或电磁波速。

当隧道长度大于3km、衬砌材料或含水量变化较大时,应适当增加标定点数。

2.2.2标定方法:○1在已知厚度部位或材料与隧道相同的其他预制件上测量;○2在洞口或洞内避车洞处使用双天线直达波法测量;○3钻孔实测。

2.2.3求取参数时应具备以下条件:○1标定目标体的厚度一般不小于15cm ,且厚度已知;○2标定记录中界面反射信号应清晰、准备。

2.2.4 标定结构应按下式计算:223.0⎪⎭⎫⎝⎛=d t r ε 9102⨯=t d u 2.3纵向布线应采用连续测量方式,扫描速度不得小于40道/s ;特殊地段或条件不允许时可采用点测方式,测量点距不宜大于20cm 。

对《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233-2004)的理解

对《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233-2004)的理解

对《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233-2004)的
理解
王洁
【期刊名称】《铁道标准设计》
【年(卷),期】2006(000)003
【摘要】通过无损检测的原理、操作和判释实例,对<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233-2004)做了详细的解释,有较为实用的指导作用.
【总页数】5页(P74-78)
【作者】王洁
【作者单位】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北京,10005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51+.4;U452+.21
【相关文献】
1.地质雷达在高等级公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J], 蔡建辉
2.探地雷达在隧道衬砌支护质量无损检测中的应用初探 [J], 何光志
3.既有线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 [J], 郑亚宏
4.地质雷达无损检测隧道衬砌质量试验研究 [J], 王旭; 张新
5.探地雷达在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J], 朱兆荣;赵守全;秦欣;吴红刚;崔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运营线隧道衬砌无损检测车载探地雷达检测方案

运营线隧道衬砌无损检测车载探地雷达检测方案

西安铁路局既有线隧道质量无损检测车载雷达检测实施方案西安铁路局科研所技术部二〇一三年五月三日西安铁路局既有线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车载雷达无损检测实施方案一、检测工作内容及方法1 任务来源根据铁道部《关于开展运营铁路隧道衬砌质量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铁报[2012]9-505号)、铁路总公司《关于开展铁路隧道路基工程质量专项整治的通知》(铁总办函[2013]11号)要求,我局拟进行管内太中银、包西、襄渝、西康线既有线隧道质量无损检测。

局科研所受工务处委托采用隧道车载探地雷达法进行隧道质量无损检测任务。

2 检测内容及项目根据局工务处要求,本次隧道质量无损检测工程总计检测隧道245座、检测里程356.167公里。

其中:太中线检测31座隧道75610m(补测2条测线),包西线检测隧道62座39010m,襄渝线检测隧道149座238986m,西康线检测隧道3座2561m。

检测内容包括:a、隧道衬砌厚度;b、隧道衬砌破损;c、隧道衬砌背后空洞及回填密实度情况;3 检测依据《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l0417—2003《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l0223—2004《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程》TBl0013—2004隧道地质资料、隧道设计和施工、竣工等资料二、隧道衬砌检测设备及技术方案1 检测设备检测采用铁路隧道衬砌检测六通道车载探地雷达系统,该系统是针对我国目前既有线铁路隧道检测低效、安全性低研制的铁路隧道检测设备。

系统安装在试验车上,可加挂在正常运营客车上,检测速度可达120km/h。

系统设备及雷达天线都安装在车辆限界内,隧道断面最多可一次布置9道测线,检测工作在正常运输条件下就可以完成。

检测系统技术性能如下:①、六通道检测系统,六个通道相互独立,每个通道扫描速率均为976道/秒,在隧道两侧边墙和拱腰各布置一道测线,拱顶在接触网两侧各布置一道测线;②、雷达天线为空气耦合屏蔽天线,频率为300兆赫兹;③、检测速度为120km/h,测点密度为5cm/道;④、隧道衬砌检测最大深度大于2m;⑤、系统采用编码器及GPS定位双重定位,数据定位准确、重复性良好;⑥、数据采集实现自动化,数据分析软件有芬兰Road Doctor和西科所RailwayRadarSys两套分析软件,处理功能强大。

隧道衬砌地质雷达无损检测技术.

隧道衬砌地质雷达无损检测技术.

隧道衬砌质量地质雷达无损检测技术1 前言1.1工艺概况铁路隧道衬砌是隐蔽工程,用传统的目测或钻孔对其质量进行检测有较大的局限性;应用物理勘探的方法对隧道衬砌混凝土进行无损检测,可取得快速、安全、可靠的效果。

1.2工艺原理电磁反射波法(地质雷达)由主机、天线和配套软件等几部分组成。

根据电磁波在有耗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当发射天线向被测介质发射高频脉冲电磁波时,电磁波遇到不均匀体(接口)时会反射一部分电磁波,其反射系数主要取决于被测介质的介电常数,雷达主机通过对此部分的反射波进行适时接收和处理,达到探测识别目标物体的目的(图1)。

图1 地质雷达基本原理示意图电磁波在特定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变的,因此根据地质雷达记录的电磁波传播时间ΔT,即可据下式算出异常介质的埋藏深度H:H V T=∙∆2 (1)式中,V 是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其大小由下式表示:V C =ε (2)式中,C 是电磁波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0×108m/s ;ε为相对介电常数,不同的介质其介电常数亦不同。

雷达波反射信号的振幅与反射系统成正比,在以位移电流为主的低损耗介质中,反射系数可表示为:2121εεεε+-=r (3)反射信号的强度主要取决于上、下层介质的电性差异,电性差越大,反射信号越强。

雷达波的穿透深度主要取决于地下介质的电性和波的频率。

电导率越高,穿透深度越小;频率越高,穿透深度越小。

2 工艺特点电磁反射波法(地质雷达)能够预测隧道施工中衬砌的各种质量问题,分辨率高,精度高,探测深度一般在0.5m ~2.0m 左右。

利用高频电磁脉冲波的反射,中心工作频率400MHz/900 MHz/1500 MHz ;采用宽带短脉冲和高采样率,分辨率较高;采用可调程序高次迭加和多波处理等信号恢复技术,大大改善了信噪比和图像显示性能。

(1)操作简单,对工作环境要求不高;(2)对衬砌隐蔽工程质量问题性质判断一般精度较高,分辨率可达到2~5cm ,检测的深度、结构尺寸以及里程偏差或误差小于10%,缺陷类型识别准确度达95%以上;(3)通过专业的RADAN 6.0分析软件,专业的技术人员可以迅速的完成数据处理等。

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探测规程

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探测规程

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探测规程一、探测前的准备工作咱要是想把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探测这个事儿做好呀,那前期准备可不能马虎。

首先得把探测设备准备齐全喽,像那些先进的雷达探测仪之类的,可不能有啥毛病,得提前检查好,确保能正常工作。

然后就是探测人员的安排,要找那些专业知识扎实、有经验的小伙伴来做这个事儿。

这就好比咱们组队打游戏,得找厉害的队友才能有赢的可能嘛。

而且,探测人员得对铁路隧道的基本结构有个清楚的了解,这样才能知道重点探测的区域在哪里。

再就是要把探测的计划做详细了,比如说从哪个入口开始探测,按照什么样的路线走,这些都得规划好。

二、无损探测的具体方法无损探测嘛,那方法可不少。

有一种是超声探测法,这就像是给隧道衬砌做个超声波检查一样。

探测的时候呢,要把超声探头放置在衬砌的表面,然后按照一定的间距移动,这样就能收集到不同位置的数据啦。

还有雷达探测法也很常用,就像雷达扫描一样,通过发射电磁波,然后接收反射回来的波,根据波的特性来判断衬砌内部的质量情况。

在进行这些探测的时候呀,要注意操作的规范性,角度啦、速度啦都得控制好,不然数据就不准了。

比如说用雷达探测的时候,如果移动速度太快,可能就会漏掉一些重要的信息。

三、探测数据的分析处理收集到探测数据之后,可不能就这么放着不管。

得找那些会数据分析的高手来处理这些数据。

首先要对数据进行整理,把那些明显错误或者异常的数据剔除掉。

然后就是用专业的软件来分析这些数据啦。

比如说可以通过绘制图表的方式,直观地看出衬砌质量在不同区域的差异。

如果发现数据中有一些可疑的地方,还得进行反复的核对和验证。

就像我们做数学题,发现答案有点奇怪的时候,就得重新检查计算过程一样。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就能判断出衬砌有没有空洞、裂缝之类的问题,还能知道这些问题的严重程度呢。

四、探测结果的记录与报告探测结果可不能只存在探测人员的脑子里,得记录下来。

要详细地记录探测的时间、地点、采用的探测方法,还有最重要的探测结果。

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

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
#! 隧 道 竣 工 验 收 时 质 量 检 测 应 纵 向 布 线 "必 要 时 可 横 向 布 线 ! 纵 向 布 线 的 位 置 应 在 隧 道 拱 顶 #左 右 拱 腰 和 左 右 边 墙 各 布 * 条 %横 向 布 线 线 距 !!*#,%采 用 点 测 时 每 断 面 不 少 于 % 个 点 ! 需 确 定 回 填 空 洞 规 模 和 范 围 时 "应 加 密 测 线 或 测 点 !
"$*$#! 地 质 雷 达 主 机 技 术 指 标 应 符 合 下 列 要 求 $ *! 系 统 增 益 不 低 于 *%+;?% #! 信 噪 比 不 低 于 /+;?% .! 模&数 转 换 不 低 于 */ 位 % "! 信 号 迭 加 次 数 可 选 择 % %! 采 样 间 隔 一 般 不 大 于 +$%37% /! 实 时 滤 波 功 能 可 选 择 % 4! 具 有 点 测 与 连 续 测 量 功 能 % !! 具 有 手 动 或 自 动 位 置 标 记 功 能 % )! 具 有 现 场 数 据 处 理 功 能 !
#!检测报告所附的资料表和成果图件应符合本规程附录 G 要求"内容需包括’ *$测 网 布 置 平 面 图 "含 测 线 的 位 置 %方 向 和 里 程 等 ( #$衬 砌 厚 度 及 回 填 纵 剖 面 图 ( .$衬砌厚度检测结果%衬砌混凝土强度等 级 检 测 结 果%衬 砌 背 后 回 填 情 况 统 计%钢 架
/! 应 随 时 记 录 可 能 对 测 量 产 生 电 磁 影 响 的 物 体 ’如 渗 水 &电 缆 &铁 架 等 !及 其 位 置 "
4! 应 准 确 标 记 测 量 位 置 #

隧道衬砌无损检测

隧道衬砌无损检测

******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临时报告编号 *****-0004项目名称: ****铁路隧道衬砌无损检测地点: *******类别:隧道衬砌检测***************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年*****月注意事项1、所提供的检测报告正本原件应盖有“**********程检测有限公司检测专用章”印章,否则视为无效。

2、报告无项目审核人、批准人签字无效。

3、报告涂改无效,部分提供和复制检测报告无效(报告总页数自目录之后开始,不含目录)。

4、对检测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本报告收到之日起十五天内向我单位提出,逾期协商处理。

5、对于送样检测,仅对来样的检测数据负责,不对来样所代表的批量负责。

地址:****************** 邮政编码:0*******电话:********** 传真:0************1、工程概况本公司技术人员于****年*月*日至*日对*****隧道衬砌进行了无破损法检测。

目的是检测衬砌结构的厚度、衬砌密实性、衬砌内部钢筋分布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及衬砌背后缺陷分布情况。

根据实际情况,本次检测在隧道仰拱、拱顶、左右拱腰、左右边墙布设6条雷达纵向测线,采用500MHz天线进行检测。

2、检测内容及标准2.1检测内容:1、探地雷达检测二次衬砌厚度和衬砌背后空洞;2、探地雷达检测二次衬砌内部钢筋及钢架分布。

2.2检测标准:1、《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223-2004);2、《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以下为空白)3、隧道衬砌设计资料表1 隧洞衬砌类型统计表4、检测仪器设备基本原理⑴仪器设备地质雷达系统简介:探地雷达是一种宽带高频电磁波信号探测方法,它是利用电磁波信号在物体内部传播时电磁波的运动特点进行探测的。

雷达组成和工作原理及其探测方法如下:地质雷达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见图1。

a、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是整个雷达系统的管理器,计算机对如何测量给出详细的指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连续 ,较分散 ; 3 空 洞 :衬砌界面反 射信号强 ,三 振相 明显 ,在其下 部仍
有强 反射界面信 号 ,两组信号 时程差较大
4.3.9 衬砌 内部钢架 、钢筋 位置分布 的主要判定 特征应符 合下
列要求 :
1 钢架 :分散的月牙形强反射信号 ; 2 钢筋 :连续的小双 曲线形强反射信 号〔)
1m ; 6 应 随 时记 录可 能对测量 产生 电磁 影响 的物体 (如渗水 、
电缆、铁架 等)及其位置 ;
7 应 准 确标记测量位 置。
.bzfxw
4.3 数据处理与解释
4.3.1 原始数据处理前应回放检验,数据记录应完整、信号清 晰,里程标 记准确。不合格的原始数据不得进行处理与解释。 4.3.2 数据处理与解释软件应使用正式认证的软件或经鉴定合 格的软件 。 4.3.3 数据处理与解释可采用下列流程 :
1) 在 已 知 厚 度部 位或材料 与隧道相 同的其他预制件 上测
量 ; 2) 在 洞 口 或 洞 内避车洞处使 用双天线 直达波法测量 ;
3) 钻 孔 实 测 3 求 取 参数时应具备以下条件:
功 标 定 目 标 体 的厚 度一般不小 于 巧 cm,且厚度己知 ; 2) 标 定 记 录中 界面反射信号应清晰、准确 4 标 宁 结果 应按下式计算
。={()竺3t)
\ 2d /
(4.2.2- 1)
。一2dtX 109
(4.2.2-2)
式中 。— 相对介电常数; 二— 电 磁 波 速 (m/s); t— 双 程 旅 行时间 (ns); d— 标 定 目 标体厚度或距离 (m)o
· 6
4.2.3 测量 时窗由下 式确定 : 2d抵
.bzfxw
4 地质雷 达法
4.1 一 般 规 定
4.1.1 地质雷达法适用于检测衬砌厚度、衬砌背后的回填密实 度和衬砌 内部钢架、钢 筋等分布 4.1.2 地质雷达主机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系 统 增益不低于 150d B; 2 信 噪 比不低于 60d B; 3 模 ,擞 转换 不低 于 16位 ; 4 信 号 迭加次数可选择 ; 5 采 样 间隔一般不大于 0.5n s; 6 实 时 滤波功能可选择 ; 7 具 有 点测与连续测量功能 ; 8 具 有 手动或 自动位置标 记功能 ; 9 具 有 现场数据处理功能。 4.1.3 地质雷达天线可采用不同频率的天线组合,技术指标应 符合下列要求 : 1 具 有 屏蔽功能; 2 最 大 探测深度应大于 2m; 3 垂 占分 辨 率 应 高 干 2c m
八T=
(4.2.3)
.bzfxw
式 中 △T— 时窗长度 (ns); a— 时 窗 调 整 系 数,一般 取 1.5-2.0;
其他 参 数 意义同式 (4.2.2-1)0 4.2.4 扫描样点数由下式确定:
S二 2 "A T" f" K xl ()一 s (4 .2 . 4) 式中 5— 扫描样点数 ;
2 隧 道 竣工验收时质量检测应纵向布线,必要时可横向布
线。纵向布线的位置应在隧道拱顶 、左右拱腰 和左右边墙各 布 1 条 ;横向布线线距 8一12m;采 用点测 时每断 面不少 于 5个 点。 需确定回填空洞规模和范围时,应加密测线或测点。
3 三 线 隧道应在 隧道拱顶部位增加 2条测线 4 测 线 每 5一lom 应有一里程标记 。
4.2.2 介质参数标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检 测 前应对衬砌混凝土的介电常数或电磁波速做现场标
定 ,且每座隧道应不少于 1处 ,每处实测不少于 3次 ,取平均值
为该隧道的介电常数 或电磁 波速。 当隧道长度 大于 3k m、衬砌 材料或含水量变化较大时,应适当增加标定点数
2 标 定 可采用下 列方法 :
4.3.5 解释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解 释 应在掌握测区内物性参数和衬砌结构的基础上,按
由已知到 未知和定性指 导定 量的原则进行 ;
2 根 据 现场记录 ,分析可能 存在的干扰 体位置 与雷达记 录 中异常的关系 ,准确 区分有效异常与干扰异常 ;
。 8 ·
3 应 准 确读取双程旅行时的数据 ;
}原 始记 录 1

}S数}"或电一}识V9目 i标信 号{ }回填 密实一度判定}}钢架、钢筋分布判定}
{磁波速 一 it4亘VN-ft

6F 一— 一
4.3.4 数据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确 保 位置标记准确、无误; 2 确 保 信号不失真 ,有利于提高信噪 比。
式 中 d— 衬砌厚度 (m); 。r— 相 对 介 电常数;
t— 双 程 旅 行 时间 (ns);
。— 电 磁 波 速 (m/s) 4.3.8 衬砌背后回填密实度的主要判定特征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密 实 :信号幅度较弱,甚至没有界面反射信号;
2 不 密 实 :衬砌界面 的强反射信 号同相轴呈 绕射弧 形 ,且
4.2 现 场 检 测
4.2.1 测线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隧 道 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测应以纵向布线为主,横向布线
为辅 。纵 向布线 的位置应在 隧道拱顶 、左右拱腰 、左右边墙和隧 底各 布 1条 ;横 向布线 可按 检测内容 和要求 布设线 距 ,一般情况
.bzfxw
线距 8-12m;采用点钡(时每断面不 少于 6个点 。检测 中发现不 合格地段应加密测线或测点。
4T — 时窗长度 (ns);
f— 天线 中 心 频率 (MHz); K— 系 数 , 一般取 6一l00 4.2.5 纵向布线应采用连续测量方式,扫描速度不得小于40道
(线 )/s;特殊地段或条件不允许时可采用点测方 式,测量点距不 得大于 20c m, 4.2.6 检测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
4 解 释 结果和成果图件应符合衬砌质量检测要求 4.3.6 衬 砌界面应根据反射 信号的强 弱 、频率变化 及延伸情 况
确定 。 4.3.7 衬砌厚度应由下式确定 :
.bzfxw
0 .4.3.7- 1)
、一告?·,-10
(4.3.7- 2)
1 测 量 前应检查主机、天线以及运行设备,使之均处于正 常状态 ;
2 测 量 时应确保天线与衬砌表面密贴 (空气藕合天线除 外);
3 检 测 天 线应 移 动平 稳 、速 度 均 匀,移 动速 度 宜 为 3一
5k m/h;
4 记 录 应包括记录测线号、方向、标记间隔以及天线类型 等;
5 当 需 要分段测量 时,相 邻测 量段 接头重 复长度不应 小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