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D打印技术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说课稿(全国实验说课大赛获奖案例)
《2024年3D打印技术的理论与实践》范文
《3D打印技术的理论与实践》篇一一、引言3D打印技术,也被称为增材制造技术,是一种革命性的制造技术。
它通过将材料逐层堆积,以构建出三维实体,实现了从数字模型到实体模型的直接转换。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3D打印技术在工业制造、医学、建筑等多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本文旨在探讨3D打印技术的理论与实践,以更好地理解其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二、3D打印技术的工作原理3D打印技术基于层叠制造的原理,它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创建的数字模型作为基础。
具体来说,该技术通过将材料逐层堆积,从底部开始构建出三维实体。
在这个过程中,打印机会根据数字模型中的指令,精确地控制材料的堆积和形状的塑造。
三、3D打印技术的实践应用1. 工业制造:在工业制造领域,3D打印技术可以用于生产复杂的零部件和原型。
通过精确控制材料的堆积和形状的塑造,可以制造出具有高精度和高复杂度的产品。
此外,3D打印技术还可以实现快速原型制造,大大缩短了产品的研发周期。
2. 医学领域:在医学领域,3D打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工程和个性化医疗。
例如,医生可以使用3D打印技术制造出与患者解剖结构完全匹配的植入物,以及定制化的医疗设备和辅助装置。
此外,通过使用生物相容性材料进行3D打印,可以制备出人工器官和组织。
3. 建筑领域:在建筑领域,3D打印技术可以实现建筑模型的快速构建和复杂结构的精确制造。
此外,通过使用轻质材料进行3D打印,可以降低建筑物的重量和成本。
四、3D打印技术的理论探讨在理论方面,3D打印技术涉及到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机械工程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首先,材料科学是3D打印技术的基础。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材料。
其次,计算机科学在3D打印技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使用CAD软件创建数字模型,并使用计算机控制系统控制打印机的操作。
最后,机械工程则涉及到打印机的设计和制造等方面。
基于设计思维的3D打印校本课程案例设计
基于设计思维的3D打印校本课程案例设计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3D打印技术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上最炙手可热的技术之一。
而在教育领域,3D打印技术也逐渐被应用到了课程设计和教学中。
通过3D打印技术,学生可以将虚拟设计变成实际的产品,这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直观的学习体验。
基于设计思维的3D打印校本课程案例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个基于设计思维的3D打印校本课程案例设计,并探讨如何将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一、课程背景为了更好地引入3D打印技术,我们首先需要对课程背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3D打印技术是一种通过逐层堆叠材料来制造物品的技术。
它可以在短时间内打印出各种形状和结构的产品,其制造过程比传统制造方法更加灵活、快捷和精准。
3D打印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医疗、制造、设计等领域。
在教育领域,3D打印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通过3D打印技术,学生可以将自己的设计想法变成实际的产品,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将3D打印技术引入校本课程设计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设计思维在课程中的应用在课程设计中,我们首先要考虑如何引入设计思维。
设计思维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它侧重于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将设计思维引入到3D打印校本课程中,可以帮助学生从问题出发,通过观察、思考、实验和反思,最终解决问题。
针对这一点,我们可以在课程中引入设计思维的基本流程,即需求定义、问题定位、解决方案构想、原型制作和用户反馈。
通过这一流程,学生可以逐步了解到设计思维的核心思想,并将其应用到3D打印技术的课程设计中。
三、基于设计思维的3D打印校本课程案例设计在基于设计思维的3D打印校本课程案例设计中,我们可以以“设计、制作和应用”为核心,设计一系列与学科内容相关的任务。
以下是一个基于设计思维的3D打印校本课程案例设计的示例:任务一:需求定义学生通过阅读相关的科普读物或者实地参观科技展览,了解3D打印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范围。
d打印说课稿
d打印说课稿3D 打印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3D 打印”。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3D 打印”是一门新兴的技术,它在制造业、医疗、教育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节课所选教材为教材名称,在教材中,3D 打印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 3D 打印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以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这一章节,学生能够对 3D 打印这一前沿技术有初步的了解,激发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本次授课的对象是具体年级的学生。
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
然而,他们对于 3D 打印这种较为前沿的技术可能了解较少,缺乏相关的实践经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直观的演示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D 打印的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 3D 打印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技术类型。
掌握3D 打印的工艺流程,包括建模、切片、打印和后处理等环节。
能够使用简单的 3D 建模软件设计并打印出一个小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交流、探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3D 打印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让学生感受科技给生活带来的变化,增强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和追求。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3D 打印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
3D 建模软件的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创意转化为实际的 3D 模型,并进行优化和调整。
解决 3D 打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打印失败、模型变形等。
五、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向学生传授 3D 打印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知识,让学生对 3D 打印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说课稿提纲
《神奇的小瓶——浮沉子》说课稿提纲
一、实验教材背景
本实验选自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的第二课《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二、实验目标分析
科学概念:
1、知道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的作用,了解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原因。
2、知道什么叫浮沉子以及浮沉子的制作原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制作浮沉子,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制作浮沉子的材料,养成变废为宝、节约资源的习惯。
三、实验创新设计
1.根据学情调整实验在教材中的顺序
2.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浮沉子,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制作浮沉子的材料,达到变废为宝,节约资源的目的。
四、实验教学过程
导入:浮沉子实物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实验制作:材料、原理、方法、注意事项、实验小结、应用等。
五、实验教学反思
考虑到学生的学情,我将实验小制作推后,让学生先看,再搜集材料,最后动手尝试,到分享成果,更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变废为宝的目的。
3d打印说课稿
3d打印说课稿(开场白)大家好,我是来自XX学校的XX老师。
今天我来向大家介绍一种新兴的技术——3D打印技术,并针对学科教学,分享如何利用3D打印技术开展有趣、实践性强的教学活动。
首先,我将简要介绍3D打印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范围,然后讲述3D打印在XXX学科中的应用实例,并总结3D打印技术的教育意义和教学效果。
最后,我将介绍一些3D打印教学活动的开展流程和注意事项。
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能够带给大家一些新的教学思路和灵感。
(一、介绍3D打印技术)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3D打印技术的基本原理。
3D打印技术是一种将数字模型转化为物理实体的制造工艺,通过逐层堆积材料构建实体,使得原本只存在于电脑中的虚拟模型变为现实物体。
3D打印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工业制造、医疗器械、建筑设计、汽车制造等领域。
同时,近年来3D打印技术也开始在教育领域得到应用,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实践性学习机会。
(二、3D打印在XXX学科中的应用实例)接下来,我将讲述3D打印在XXX学科中的应用实例。
比如,在物理学科中,我们可以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各种实验器材模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在生物学科中,可以打印出动植物模型,让学生进行解剖学习;在地理学科中,可以打印出地形模型,帮助学生理解地理地貌;在数学学科中,可以打印出各种几何体,让学生进行几何推理,等等。
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使学科教学更加直观、生动、有趣,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三、3D打印技术的教育意义和教学效果)接下来,我将总结3D打印技术的教育意义和教学效果。
首先,3D打印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实践性的学习机会,通过亲自设计和打印实物模型,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其次,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展现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
再次,3D打印技术可以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手工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动技术 9.3D设计与打印技术的初步应用》优质课教案_7
《3D设计与打印技术的初步应用》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明确3D打印的概念2、明确3D打印的过程和原理3、了解3D打印的优势和应用通过在小组合作中经历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分析总结——解决问题的基于问题的项目式学习过程,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在实践性的探究学习中,提高动手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小组合作的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激发出求知的欲望,探索中积极思考,从实地感受和现象观察中渐渐认识到知识的本质,解开谜团,体验解决一个个问题的成就感。
接触前沿科技,感受科技的魅力。
学习者特征本节课的学习者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小学里学习过信息技术课程,对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有一定的基础。
信息技术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操作性较强,大部分学生也渴望接触使用更多的电子设备,因而对此非常感兴趣,学习积极,热情很高,讨论和学习的氛围不错。
但是,部分学生认识不够深刻,局限于娱乐和游戏,缺乏自控力和知识的全面性。
因此,在课堂中队学生使用平板的监控也是很有必要的。
3D打印是时下流行的新名词,学生通过网络媒体等多少听说过,但还未形成明确的认识,只觉得很神奇。
在本课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动手操作能力也能达到课堂要求,接受能力快。
在团队的合作与约束下,能够获得比较好的学习效果。
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本课的重难点在于理解3D打印的过程和原理,这两个知识点也是认识3D打印技术的关键。
为了突破这个重难点,首先准备了3D打印物体的放大版的细节视频,可以清楚的看到3D打印的过程,请学生试着描述过程。
随后,为了让学生理解的更加深刻,让学生使用3D 打印笔在纸上绘制物体,亲身体验3D打印的过程,感受物体一点点成型。
最后使用定义填空的方式,带领学生一起总结过程,加深理解。
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本节课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教师端+学生端的人人通类智慧课堂结合基于问题探究的项目式学习,实现了学生游戏化学习、自主学习、互动学习、探究学习等。
开题报告《基于三维打印技术的汽车零部件设计与制造研究》
开题报告《基于三维打印技术的汽车零部件设计与制造研究》一、研究背景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零部件的设计与制造也日益受到重视。
传统的汽车零部件设计与制造方式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生产周期长、成本高、定制化程度低等。
而三维打印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制造技术,具有快速、灵活、高效的特点,为汽车零部件的设计与制造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三维打印技术的汽车零部件设计与制造方法,通过对三维打印技术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旨在提高汽车零部件的设计效率、降低制造成本、增强产品的个性化定制能力,推动汽车工业向智能化、柔性化方向发展。
三、研究内容三维打印技术概述:介绍三维打印技术的基本原理、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汽车零部件设计需求分析:分析当前汽车零部件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探讨三维打印技术在满足这些需求上的优势。
基于三维打印技术的汽车零部件设计方法:探讨如何利用三维打印技术进行汽车零部件的设计,包括设计软件的选择、设计流程的优化等方面。
基于三维打印技术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工艺:研究利用三维打印技术进行汽车零部件制造的工艺流程,包括材料选择、工艺参数优化等内容。
案例分析与验证:选取具体的汽车零部件进行案例分析,并通过实验验证所提出的设计与制造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调研、案例分析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和分析,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探讨,并通过实验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五、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预计可以得出基于三维打印技术的汽车零部件设计与制造方法,为汽车行业提供新颖且实用的解决方案,推动汽车工业向智能化、柔性化方向迈进。
以上是本开题报告《基于三维打印技术的汽车零部件设计与制造研究》的内容概要,希望能够得到您的支持和指导。
感谢您抽出宝贵时间阅读!。
教案校本课程《3D打印设计》教案(2024)
性和美观性。
02
作品二
3D打印建筑模型。展示学生设计的建筑模型,如房屋、桥梁等,并邀
请设计者介绍设计思路和建模过程。点评作品的结构合理性、细节表现
和打印难度。
03
作品三
3D打印创意家居用品。展示学生设计的创意家居用品,如灯具、花瓶
等,并邀请设计者分享设计理念和实用性考虑。点评作品的创意性、实
用性和美观性。
17
问题诊断与改进建议
2024/1/25
问题一
设计缺乏创新性。针对学生在设计中缺乏创新性的问题,建议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从生活中寻找灵感,同时提 供一些创新设计的案例供学生参考。
问题二
建模技能不足。针对学生在建模过程中遇到的技能问题,建议提供详细的建模教程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建模 技能和操作方法。同时,鼓励学生多加练习,熟能生巧。
案例三
3D打印艺术品。展示一些具有艺术价值的3D打印作品,引导学生欣赏3D打印的艺术之美 。同时,讨论3D打印技术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和可能带来的变革。
16
学生作品欣赏与点评
2024/1/25
01
作品一
3D打印个性化饰品。展示学生设计的个性化饰品,如吊坠、耳环等,
并邀请设计者分享设计灵感和创作过程。点评作品的设计创新性、实用
打印前准备
演示如何进行打印前的准备工作,如选择合适的 打印材料、设置打印参数、调整打印头等。
3
打印过程监控
指导学生如何监控打印过程,包括观察打印状态 、处理异常情况、记录打印日志等。
2024/1/25
21
安全注意事项及维护保养
安全操作规范
强调3D打印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佩戴防护眼镜、避免触 摸高温部件、注意用电安全等。
小学信息技术-第10课《走进3D打印世界》-教学设计
《拯救丹顶鹤——走进3D打印世界》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3D打印的原理;
(2)了解3D打印机的构造,以及与普通打印机的异同;
(3)知道3D打印技术的运用;
(4)认识3D软件的操作界面;
(5)掌握切换视图的两种方法和鼠标在3D软件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分析真实案例的过程中,理解3D打印的原理,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2)通过自主搜索资料,了解3D打印技术的应用,增加信息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理解3D打印原理、认识3D软件,感受3D打印技术为生活带来的便利,增强学习3D软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理解3D打印的原理
三、教学难点
掌握切换视图的两种方法和鼠标在3D软件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式
1.录播:学生观看微课进行自主学习,在电脑上进行实操,然后老师集中线上答疑讲解。
2.直播:教师网络直播,根据教学流程进行网络直播教学,使用PPT、微课资源或线上操作讲解实施教学。
五、教师准备
教材、微课、PPT、学习评价表、导学单
六、学生准备
教材、导学单、学习评价表、电脑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拯救丹顶鹤——走进3D打印世界》学习评价表日期:班级:姓名:
(注:1.此表可根据教师的教学内容修改项目。
2.教师评价可利用班级优化大师为学生加分,学生可在班级优化大师查看老师的点评;或者企业微信作业功能进行评价。
3.自我评价和家长评价可采用问卷星或者腾讯问卷等进行。
)。
3D打印说课稿
《3D打印技术》教学创新设计方案2学情分析高中学生对学习物理知识一直是有一定困难的,因为物理学科是高中综合性,逻辑思维性非常强的一个学科。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因为知识过难,加之机械的计算和思考而逐渐失去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所以,我利用对物理学科前沿知识饶有兴趣的讲解和拓展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课前搜集资料,师生课堂共同介绍了解3D打印技术,学生进行讲解和展示,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思考的能力,通过对3D打印技术立场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学难点:如何用最简单直观的方法讲解、了解科技前沿的知识。
4教学流程4.1利用多媒体先入为主,激发兴趣,导入内容请同学们观看电影《十二生肖》中的一段场景,(成龙戴着手套摸了一下兽首,瞬间铜像数据就被远程传输到了电脑里,随即一个一模一样的兽首铜像被“打印”了出来。
)请问你认为电影中的场景实际生活中能实现么?这种技术叫3D打印技术。
对大多数同学来说,这项技术是很陌生的,今天我们就通过本节课揭开3D打印的神秘面纱。
4.2教师简单介绍:3D打印的实际操作过程到底是怎样的,当遇到包含孔洞及悬臂这样的复杂结构时,如何解决难题。
给大家准备了两段视频,下面给大家展示一下,视频一:卡通人物打印过程。
学生观看视频后讨论其打印过程,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讲解,之后由师生总结用液体打印物体的方法。
视频二:打印金属的过程。
学生观看视频后讨论其打印过程,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讲解,之后由师生总结用粉末打印金属的方法。
教师的专业指导:光固化,光辐射固化技术包括紫外光、微波、红外光、激光等的辐射固化,它们利用光的波动性产生激发分子,且波长越短,穿透能力越强,固化效果越好。
另一种是电子束、χ射线、γ射线等对聚合物的辐射固化,它们是利用光的粒子性,不仅产生激发分子,而且还产生电离。
基于3 D打印技术的高中通用技术课堂案例探究
基于3 D打印技术的高中通用技术课堂案例探究摘要】通过对通用技术课堂上3 D打印技术实践应用的分析与总结,发现在课堂上引入3 D打印技术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通用技术的兴趣;并初步探讨了3D打印技术在通用技术课堂上的作用。
【关键词】3 D打印技术通用技术技术素质一、引言在通用技术课堂上引入3 D打印技术与当代科技和教育的发展趋势高度契合,这也与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战略步调一致。
3 D打印技术渗入到通用技术课堂,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更与当今新兴的创客教育不谋而合。
二、通用技术和3 D打印技术的概述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以外,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
通用技术是一门立足实践、高度综合、注重创造、教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
如果仅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进行通用技术学科的教学,不但枯燥无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脱离了新课标对学生的培养目标。
只有把“学中做”和“做中学”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而3 D打印技术为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3 D打印技术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是通过三维建模软件和3 D打印机将材料逐层打印而形成物品的一种新型工艺。
与普通打印机相比,3 D打印机所使用的材料有PLA、ABS塑料、金属、陶瓷等,可将原材料打印成为3 D立体实物。
在舰艇制造、航天、医学、建筑、汽车和电子等领域,3 D打印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在通用技术课堂上引入3 D打印技术,不仅顺应时代潮流,让学生了解前沿科技,更能激发学生学习通用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
三、课堂实践过程为了激发学生学习通用技术的兴趣,在《技术与设计1》第二章第一小节“技术与设计的关系”课堂上引入3 D打印技术,让学生将自己的创意设计变为现实,具体过程:(一)三维建模3 D one软件是一款适合学生使用的建模软件,界面简洁易操作(如图1),主要包含了7部分:主菜单、标题栏、左侧工具栏、绘图区、资源栏、视图导航器、底部工具栏。
d打印说课稿
d打印说课稿《3D 打印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3D 打印”。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用的教材是_____出版社出版的《_____》。
3D 打印作为一种新兴的制造技术,正逐渐改变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在教材中,这部分内容处于一个较为重要的位置,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 3D 打印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2)掌握 3D 打印的常见技术和材料。
(3)学会使用简单的 3D 打印软件进行模型设计。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新技术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3D 打印的工作原理和常见技术。
(2)3D 打印软件的基本操作。
2、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 3D 打印的复杂工作原理。
(2)引导学生设计出具有创意和实用性的 3D 打印模型。
二、说学情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_____年级的学生,他们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
但这个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概念和原理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注重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3D 打印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常见技术。
2、演示法利用多媒体演示 3D 打印的过程和实际应用案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3、实践法安排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 3D 打印软件的使用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走进3D打印》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课题走进3D打印(沙城三小陈题芳)一、学习目标与任务1.学习目标描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1.了解3D打印机工作原理;2.了解3D打印的作用;3.学会用3Done软件建立简单模型过程与方法:1.通过网络搜索了解3D打印机工作原理;2.通过任务驱动,学会利用3Done软件建模2.通过讨论,了解3D打印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接触前沿科技,通过3D打印,感受科技的魅力。
2.学习任务(教材分析;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3D打卬机的原理和作用教学难点:使用3Done建立简单模型。
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师生活动创设情境师:同学们,老师小时候和你们一样,是一个贪玩的孩子,对各种玩具爱不释手,比如说:(课件展示:陀螺),到现在对陀螺还念念不忘,一直想着有一个独一无二的陀螺,可市面上的陀螺都不能满足我的要求,于是我就想自己动手做一个陀螺(课件展示陀螺视频)。
你们知道这个陀螺是怎么做出来的吗?(3D 打印机)展示3D打印机和成品。
今天我们就让陀螺飞起来,展示课题《走进3D打印》。
今天上课积极的同学,可以获得老师专门用3D打印机制作的“大拇指”奖章,获得最多大拇指奖章的小组,将被评为“3D打印先锋队”。
同学们,加油吧!网络探索,认识3D打印师:那么,什么是3D打印呢,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我们来看一个3D 打印机丁•作的视频。
(展示打印机T作视频,请学生冋答它的T作过程像什么?——盖楼房)。
认识建模软件师:那么,怎么样才能让3D打印机打印出自己想要的东西呢?(课件展示3D打印流程:建模打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个3D建模软件,能帮助我们快速地建立3D模型。
(展示3Done界面,并进行介绍…“视图导航器”有什么作用的,我们等会就来探索下),看起来3D建模软件的界血可真是简单啊,比我们学的画图软件还要简单,相信我们一定能很好地学会。
天翻地覆师:下面,我们马上就开始任务一:3D寻宝。
物理学科校本课《D打印技术》教学创新设计方案
物理学科校本课《3D打印技术》教学创新设计方案早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教案纸上,我拿起笔,开始构思这个物理学科校本课《3D打印技术》的教学创新设计方案。
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任务,但正是这种挑战,让我兴奋不已。
一、教学背景3D打印技术,作为一项前沿科技,已经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
在物理学科中,3D打印技术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
因此,将3D打印技术融入物理教学,是一种有益的教学创新。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3D打印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
2.通过3D打印实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3.将3D打印技术与物理知识相结合,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认识。
三、教学内容1.3D打印技术的基本原理2.3D打印机的操作与维护3.3D打印技术在物理学科中的应用案例4.3D打印作品的创意设计与制作四、教学过程1.导入在上课之初,我会通过展示一些3D打印作品,如立体模型、创意玩具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时,简要介绍3D打印技术的基本原理,让学生对这一技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理论讲解在这一环节,我会详细讲解3D打印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建模、切片、打印等步骤。
同时,介绍3D打印机的结构、操作与维护方法,让学生对3D打印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实践操作在实践操作环节,我会引导学生使用3D打印机进行实际操作。
让学生熟悉3D打印机的操作界面和功能;然后,指导学生进行建模、切片等操作;让学生亲自操作3D打印机,完成作品的打印。
4.应用案例在这一环节,我会展示一些3D打印技术在物理学科中的应用案例,如制作物理实验模型、辅助教学等。
通过这些案例,让学生认识到3D打印技术在物理学科中的重要作用。
5.创意设计在创意设计环节,我会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出具有创意的3D打印作品。
学生可以结合物理知识,设计出独特的实验模型或创意玩具。
五、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D打印熔融沉积成型工艺说课稿
《熔融沉积成型工艺》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3D打印技术及应用实例》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的进阶课程,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三维构思和实体建模方面有更为清晰的认识,有助于该专业综合水平的提高。
(换)接下来请大家一起进入《熔融沉积成型工艺》课程设计的分享。
本节课将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教学反思五个方面进行讲解和展示。
(换)一、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根据教学大纲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教材选自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3D 打印技术及应用实例》第二版,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二年级上学期的授课内容。
本课内容与后续的实践内容进行了整合,即以3D打印为教学任务,增加了更多的创新实践环节。
(换)(二)教学内容本课选自教材模块一项目四,集中授课为4学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授课方式。
(换)(三)学情分析作为中职二年级的学生,(换)对机械制图及相关绘图软件已基本掌握,但综合能力相对欠缺,不能将所学的知识熟练地应用于实践当中去。
(换)活泼好动,动手能力强,但缺乏相对应的理论指导。
(换)3D 打印课程让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在打印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故障。
所以本课采用的是以3D打印为载体,深入浅出、有的放矢的来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相长的目的。
(换)(四)教学目标通过学情分析,结合课程标准,确定了知识、能力、素养三维教学目标,核心内容为:在理解熔融堆积成型工艺的前提下,正确设置打印参数,排除常见故障并完成模型打印,同时注重职业意识和素养的养成,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换)(五)重点难点对课前任务模型进行测评,(换)确定教学重点:通过对熔融沉积成型工艺的学习,正确设置打印参数。
(换)针对3D打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定教学难点:3D打印机使用过程中常见故障的排除。
(换)二、教学策略课程实施阶段立足于3D打印机,(换)学生通过数字化资源教学平台在线学习,(换)并完成课前学习任务和课后的任务评价,(换)课中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展开学习,并对任务成果进行考核评价,(换)同时结合课前的问题引导及课后的复习巩固,(换)实现混合式教学。
《探索3D打印的材料选择》教学设计及反思资料讲解
《探索3D打印的材料选择》教学设计及反思资料讲解探索3D打印的材料选择教学设计及反思资料讲解一、引言3D打印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材料的选择是决定3D打印品质和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档旨在探索3D打印的材料选择,介绍相应的教学设计及反思资料,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3D打印材料的选择原则。
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了解3D打印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掌握常见的3D打印材料种类和特点;- 能够根据不同应用需求选择适合的3D打印材料。
2. 教学内容- 介绍3D打印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分类介绍常见的3D打印材料,包括塑料、金属、陶瓷等;- 比较不同材料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分析决定材料选择的因素,如成本、机械性能、耐腐蚀等;- 讲解如何根据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3D打印材料。
3. 教学方法- 理论讲解:通过幻灯片、图表和实例,介绍3D打印的基本原理、不同材料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 实践演示:展示不同材料的3D打印样品,让学生亲自触摸、感受不同材料的质地和特性。
- 讨论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材料选择,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4. 教学评估- 课堂测验:设计选择题和应用题,考察学生对不同材料特点和应用范围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项目作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项目,要求根据给定的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3D打印材料,并进行实际打印和性能测试。
三、反思资料讲解反思资料是对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问题、困难和解决方案进行总结的文档。
针对这次探索3D打印的材料选择的教学设计,我们将分享以下反思资料:- 学生理解困难:部分学生对不同材料的特点和应用范围理解困难,需要更多实例和图表的引导。
- 实践演示改进: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感受不同材料的特性,可以准备更多样品和细节说明。
- 小组讨论指导:为了促进有效的讨论,可以提前给学生一些案例,让他们在小组讨论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四、结论通过探索3D打印的材料选择,学生能够理解不同材料的特点和应用范围,并能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物理学科校本课《3D打印技术》教学创新设计方案
物理学科校本课《3D打印技术》教学创新设计方案
张竹
【期刊名称】《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年(卷),期】2013(000)023
【摘要】3D打印技术作为新生事物,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了解它.本节课将简单的了解什么是3D打印技术,分析它的原理以及展望它的应用前景.讨论它是否能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总页数】1页(P4)
【作者】张竹
【作者单位】吉林省长春市二实验中学吉林长春 1300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
【相关文献】
1.浅谈物理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
2.浅谈物理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
3.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之社会责任在教学中的培养——我校物理校本课程开展
4.校本课程设计方案的专业特性与实现路径——第三届“真爱梦想杯”全国校本课程大赛学术研讨会述评
5.浅析职高物理学科校本课程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3D打印技术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说课稿
一、使用教材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的第二课时。
二、实验器材
1、创新器材:3D打印模块,规格包括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模块若干、相同体积不同质量模块若干、悬浮模块若干,均为学生自行制作。
3D打印机、3D打印耗材,玻璃缸、水。
2、校园建设背景:我校为鼓励学生多元发展,设立了七彩创客中心,并设立“3D打印”校本课程。
学生们可以利用3D打印等技术来实现想法。
图1、创新实验器材
三、实验教学目标
1、科学实践:运用3D打印技术自制学具,解决科学探究难题,探究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2、科学概念:知道物体沉浮和质量与体积有关;如果体积相同,质量大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3、科学态度:勇于探究,利用新技术、新材料创造性地解决科学探究过程中的技术难题。
4、工程技术:经历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明确问题、确定方案、设计制作、改进完善等,在制作过程中及完成后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调整。
四、实验设计思路及创新点
(一)设计思路
科学家在做研究过程中,当已有科学思维路径,但现有的条件没办法满足时,就要寻求工程技术手段的支撑。
本课尝试探索一条科学与工程技术融合新思路:把工程技术进入到科学探究中,作为支撑科研的证据,并在不断的技术改进中,让证据变得更为可靠、达成需求,指向科学核心概念的深度理解,形成科学认识。
本课基于真实情境、打破学科界限,学生在探究“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科学问题时,想到利用“3D打印技术”和“3D打印模块”作为解决科学问题的手段方式。
学生经初步设计制作之后,发现沉浮初步规律,但需要更严谨的证据支撑,因此需要经过不断改进技术,让数据变的更加可靠,最终能够支撑科学探究,指向“沉浮”核心概念,进而形成科学认识,如图2。
图2、科学与工程技术融合
(二)创新要点
1、变“用”为“做”,材料巧利用
以往的教学,教师在引导学生用控制变量方式探究物体沉浮规律时,会提供给学生一套同体积不同质量、同质量不同体积的学具,让学生分析其沉浮现象。
其中忽略了部分学生自主构建、主动寻找解决问题途径的思维过程。
因此,我在尊重教材基础上,根据学生认知水平以及我校资源配置条件,变老师“替”学生选材为“帮”学生选材;变学生“用”材料探究为按需“做”材料探究。
2、变“线性”为“综合”,多思维解决问题
本课学生遇到的难题,不仅要运用科学思维进行探究,还需综合运用个体认知去直面并解决问题。
其目的不仅是促进学生学科知识的获得,更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科学思维、工程
思维、设计思维,多思维、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做事中理解概念,引发跨情境的迁移,促进学生高阶能力发展。
3、变“单一”为“融合”,探索教学新思路
以往单一科学课注重规律的探究,工程技术课注重产品的设计制作。
而本课将科学探究与工程技术融合,不打破科学或工程学科整体逻辑结构,而是在以科学探究为主的活动中融入工程设计,让学生经历工程设计的完整过程,把工程技术作为科研手段、把参数和产品作为证据,支撑科学探究。
不仅如此,通过对技术的不断改进让证据更为可靠、达成需求,指向科学核心概念的深度理解,形成科学认识。
五、实验活动教学实施
六、实验效果评价及反思
本节课通过学生访谈、评价等方式得到的反馈,我认为:
1、学生自主构建、主动寻找解决问题途径,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在科学探究中了解科学的本质,在工程实践中逐步形成科学认识,高效达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发展学生多思维解决问题能力。
2、学生内外因兴趣增加。
3D打印模块为学生亲自设计,亲手完成,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实验学具,自我效能感增加,更乐于探究。
3、科学与工程技术课程融合,既有校园特色又有实用性和推广性。
各校在新课程改革实施背景下,大力发展融合性课堂,本节课也为探索融合课程提供参考。
整节课,3D打印模块让科学和工程实践相互交叉、密不可分。
学生有解决科学问题的需求,而现有器材不能得出清晰结论时,想到用3D技术去设计产品,并调整参数以适应要研究的问题,最后形成科学认知。
也就是说,工程技术融入到科研时,不仅是发明创造物品为我们所用,而是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可以不断改进技术,为我们的科学探究提供更加充分、可靠的证据。
本节课还有待改进之处,我后续会增加“3D打印潜水艇模型”,把原有的实验三“用小瓶子继续研究”和“思考与讨论”进行整合替换。
学生经过本课的研究已经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对得到的结论进行论证,而瓶子的形状对学生思维推理影响不大,因此把小瓶替换为3D打印潜水艇,更为生动、直接的将生活与科学建立有效联系,渗透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与应用,科学与工程技术更为深入的融合,也为学生后面“造一艘小船”提供新的方法思路。
以上是我的全部说课内容,感谢评委老师的聆听,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