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磁感应法测钢筋保护层厚度比对试验指导书

合集下载

钢筋保护层厚度电磁感应法

钢筋保护层厚度电磁感应法

钢筋保护层厚度电磁感应法
钢筋保护层厚度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和施工中常常需要关注的参数之一。

其中,电磁感应法是一种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

电磁感应法的原理是通过利用线圈产生交变磁场,并检测钢筋的感应电流以获取钢筋位置和深度信息。

通过分析感应电流信号,可以确定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

该方法的优点在于使用方便、快速、无损、不需要接触表面和不会损伤结构的钢筋。

在进行钢筋保护层厚度的电磁感应法检测时,需根据检测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检测仪器和线圈,并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相应的设置和操作,以获取准确的保护层厚度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电磁感应法不能测量钢筋的直径和材质,因此在进行保护层测量前需要提前确定这些参数。

此外,在使用电磁感应法进行检测时,也需注意环境干扰和检测误差等因素,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浙江省公路水运工程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1目的和适用范围1.1为确保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工作正常进行,取得正确、可靠、有效的检测数据,规范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工作并有序开展,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1.2本指导书适用于电磁感应法及雷达法检测公路水运工程中混凝土构件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2术语、符号2.1术语2.1.1钢筋保护层厚度混凝土结构表面到钢筋外侧的距离。

对于光圆钢筋,为混凝土表面到最外层钢筋表面间的最小距离,对于带肋钢筋,为肋外缘到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其值如图1中C1所示。

带肋钢筋保护层厚度C ≈C 01图1带肋钢筋保护层厚度C i =C 12.1.2电磁感应法由单个或多个线圈组成的探头产生电磁场,当钢筋或其它金属物体位于该电磁场范围内,会干扰磁力线使之变形,导致电磁场强度的分布改变,这种改变被探头探测到,通过仪器显示出来,进而检测到钢筋保护层厚度。

2.1.3雷达法由雷达天线发射电磁波,与传递到混凝土中遇电学性质不同的物质(如钢筋等)的界面产生反射,反射波由混凝土表面的天线接收,根据接收到的电磁波来检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2.1.4指示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时仪器显示的钢筋保护层厚度t C。

2.2符号D——第i个测点钢筋保护层厚度实测值;niD——构件某处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平均值;nD——构件某处的钢筋保护层厚度特征值;neS——钢筋保护层厚度实测值标准差;Dc——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修正值;cT——检测环境温度。

3引用标准3.1《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 JGJ/T 152-20083.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20043.3《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JTS257-20083.4《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督查办法》交安监发[2014]122号3.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20023.6《电磁感应法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技术规程》DB11/T365-20064仪器设备4.1电磁感应式钢筋探测仪或雷达仪①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测量精度要求如下:I、钢筋保护层厚度在40mm(含)以下时,测量允许偏差为±1mm;II、钢筋保护层厚度在40mm~60mm(含)时,测量允许偏差为±2mm;III、钢筋保护层厚度在60 mm以上时,其测量允许偏差应不大于钢筋保护层厚度设计值的10%。

1 电磁感应法测钢筋保护层厚度比对试验指导书

1 电磁感应法测钢筋保护层厚度比对试验指导书
t t t Cm .i (c1 c2 2cc 2c0 ) / 2
式中,
t cm ,i ——第 i 测点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平均检测值,精确至 1mm;
c1t

t c2
——第 1、2 次检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值,精确至 1mm;
cc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修正值,为同一规格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实测
备注 检测: 记录: 复核:
第4页
检测日期:



图 2 探头行走方向示意图
b) 当同一处读取的 2 个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值相差大于 1mm 时, 该组检 测数据应无效,并查明原因,在该处应重新进行检测。仍不满足要求时,应更换 钢筋探测仪或采用钻孔、剔凿的方法验证。
(注:大多数钢筋探测仪要求钢筋公称直径已知方能准确检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此时 钢筋探测仪必须按照钢筋公称直径对应进行设置。)
图 1 钢筋位置确定示意图
(4)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测定 a) 首先应设定钢筋探测仪量程范围及钢筋公称直径,沿被测钢筋轴线选择 相邻钢筋影响较小的位置, 并应避开钢筋接头、 绑丝和与被测钢筋相交叉的钢筋, 探头行走方向与被测钢筋轴线相垂直(如图 2),读取第 1 次检测的混凝土保护层
第1页
厚度检测值。 在被测钢筋的同一位置应重复检测 1 次,读取第 2 次检测的混凝土 保护层厚度检测值。
c) 当实际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小于钢筋探测仪最小示值时,应采用在探头下 附件垫块的方法进行检测。垫块对钢筋探测仪检测结果不应产生干扰,表面应光 滑平整, 其各方向厚度值偏差不应大于 0.1mm。 所加垫块厚度在计算时应予扣除。 d) 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 应选取不少于 30%的已测钢筋且不应少于 6 处(当 实际检测数量不到 6 处时应全部选取),采用钻孔、剔凿等方法验证。 1 认为相邻钢筋对检测结果有影响; 2 钢筋公称直径未知或有异议; 3 钢筋实际根数、位置与设计有较大偏差; 4 钢筋以及混凝土材质与校准试件有显著差异。 e) 检测数据处理 测点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计算:

钢筋保护层厚度测定作业指导书

钢筋保护层厚度测定作业指导书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一、仪器:KON-RBL钢筋位置测定仪
1、技术指标
(1)钢筋直径适应范围Φ6—Φ50
(2)保护层厚度测量范围 0--100㎜
(3)测定准确度 0--39㎜误差±1㎜
2、工作环境
(1)环境温度 -10˚C--40˚C
( 2 ) 相对湿度<90%RH
( 3 ) 电磁干扰无强交变电磁场
( 4 ) 不能长时间阳光直射
二、操作方法
1、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
方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共同选定。

2、开机画面显示统计测量画图, 输入数据编号、被测钢筋的设
计直径。

3、选择一个起始点,将探头放置在被检测体表面, 沿钢筋走向
的垂直方向均匀速移动探头, 速度应小于40㎜/s。

4、当探头到达被测钢筋正上方时, 仪器发出鸣声,同时观察画
面“当前值”,出现最小值时即是钢筋的准确位置, 此时按
“存储”键将检测结果存入当前设置的数据编号中。

5、重复4检测,对梁类构件,应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
度进行检验;对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6根钢筋保护层厚
度进行检验。

6、做好原始记录及仪器设备使用记录。

三、注意事项
1、每检测一次构件重新输入数据编号时,系统自动重新校正探
头, 此时应把探头拿到空中或远离金属等导磁介质
2、测量表面要尽量平整, 以提高测量精度
3、测量过程尽量保持匀速移动探头, 速度不应大于40㎜/s
4、如果连续时间较长,应每隔10分钟左右将探头拿到空气中远
离钢筋,按“确定”键复位一次.。

电磁感应法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

电磁感应法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

北京市地方标准电磁感应法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技术规程DB11/T365-2006J10880-2006主编部门: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批准部门: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施行日期:2006年10月1日2006 北京前言本规程是根据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工程建设技术标准2003年度编制计划》>的通知(京建科教[2003]261号)的要求,为规范北京地区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钢筋直径的检测,由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及检测中心会同有关单位制定。

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市的实际情况,针对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钢筋直径的检测方法、检测仪器及标准方法,合格判定原则及检测报告格式等内容作出了规定,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

本规程共分五章和两个附录。

依次为:总则、术语符号、检测仪器、检测技术、检测原始记录与检测报告和附录。

主编单位: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参编单位: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第一检测所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第二检测所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第三检测所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第五检测所北京建都宏业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所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建筑节能检测室目次1 总则2 术语、符号2.1 术语2.2 符号3 检测仪器3.1 技术要求3.2 仪器校准4 检测技术4.1 一般规定4.2 钢筋位置与检测部位的确定4.3 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测定4.4 钢筋直径的测定5 检测原始记录与检测报告5.1 检测原始记录5.2 检测报告附录A 检测仪器校准方法附录B 检测报告格式条文说明1 总则1.0.1 为了规范建设工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的检测,特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各类在建和已建工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的检测。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能力验证作业指导书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能力验证作业指导书

2014年公路水运工程结构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比对试验作业指导书一、编制目的为保证我省公路水运工程结构混凝土钢筋保护层检测能力比对验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检测操作的一致性,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二、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用电磁感应法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

三、引用标准《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152-2008)四、样品描述本次能力验证所用模型为:1、带一根钢筋的水泥混凝土试件,尺寸为150×150×150cm,保护层厚度分别为30mm,40mm,50mm。

钢筋直径为φ10。

2、工程实体构件模型:T梁、圆形立柱、盖梁。

注:每个构件有一个测区,每个测区一个编号,测区内有若干根钢筋。

立柱钢筋竖向主筋为25,箍筋为φ10,本次检测为竖向主筋25;盖梁钢筋竖向主筋为25,纵向箍筋为φ10,本次检测为竖向主筋25;T梁钢筋竖向为12,纵向箍筋为φ10,本次检测为竖向主筋12。

五、准备工作1、参加比对的检测机构派3名持证人员参加;2、参加比对的检测机构可携带多台仪器设备;3、各检测机构领队抽签确定比对顺序。

4、所有参加比对的人员请穿着工作服,保持仪表整洁。

六、比对程序本次比对分两项内容,即设备验证和实际操作。

1、设备验证:参加比对的检测机构按顺序进入检测室内,利用携带的仪器设备对混凝土试件进行检测,重复检测两次,并做好记录(精确到1mm),检测时间不超过5分钟。

携带多台设备的检测机构可分别用每台设备进行检测,检测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

各检测机构根据设备验证结果,自行计算仪器设备的修正因子,现场提交检测记录及计算结果(表1)。

2、现场操作:本次比对组织单位将在每个实体构件上划出检测区域,检测机构利用同一台设备分别对3个实体构件的指定区域进行检测,每个测区检测2次,并做好记录(精确到1mm),计算两次的平均值(精确到0.1mm),检测时间不应超过15分钟。

现场完成填写检测记录(表2),提交给现场工作人员后方可离场。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浙江省公路水运工程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1目的和适用范围1.1为确保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工作正常进行,取得正确、可靠、有效的检测数据,规范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工作并有序开展,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1.2本指导书适用于电磁感应法及雷达法检测公路水运工程中混凝土构件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2术语、符号2.1术语2.1.1钢筋保护层厚度混凝土结构表面到钢筋外侧的距离。

对于光圆钢筋,为混凝土表面到最外层钢筋表面间的最小距离,对于带肋钢筋,为肋外缘到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其值如图1中C1所示。

带肋钢筋保护层厚度C ≈C 01图1带肋钢筋保护层厚度C i =C 12.1.2电磁感应法由单个或多个线圈组成的探头产生电磁场,当钢筋或其它金属物体位于该电磁场范围内,会干扰磁力线使之变形,导致电磁场强度的分布改变,这种改变被探头探测到,通过仪器显示出来,进而检测到钢筋保护层厚度。

2.1.3雷达法由雷达天线发射电磁波,与传递到混凝土中遇电学性质不同的物质(如钢筋等)的界面产生反射,反射波由混凝土表面的天线接收,根据接收到的电磁波来检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2.1.4指示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时仪器显示的钢筋保护层厚度t C。

2.2符号D——第i个测点钢筋保护层厚度实测值;niD——构件某处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平均值;nD——构件某处的钢筋保护层厚度特征值;neS——钢筋保护层厚度实测值标准差;Dc——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修正值;c——检测环境温度。

T3引用标准3.1《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 152-20083.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3.3《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3.4《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督查办法》交安监发[2014]122号3.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2011版)3.6《电磁感应法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技术规程》DB11/T365-20064仪器设备4.1电磁感应式钢筋探测仪或雷达仪①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测量精度要求如下:I、钢筋保护层厚度在40mm(含)以下时,测量允许偏差为±1mm;II、钢筋保护层厚度在40mm~60mm(含)时,测量允许偏差为±2mm;III、钢筋保护层厚度在60 mm以上时,其测量允许偏差应不大于钢筋保护层厚度设计值的10%。

电磁感应法检测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方法探究

电磁感应法检测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方法探究

电磁感应法检测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方法探究摘要: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混凝土构件中外层钢筋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其主要作用为:一、保护混凝土构件钢筋不致锈蚀,保证结构耐久性;二、保证混凝土构件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增强混凝土构件整体受力能力。

本文通过采用比对试验对电磁感应法检测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结果进行验证,同时对检测过程中测区选定及结果评定提出建议,对电磁法检测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电磁感应;钢筋保护层;检测方法;探究1 电磁感应法检测原理电磁感应法检测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通过由振荡器产生的频率和振幅稳定的交流信号输入传感器后激发传感器并在其周围产生交变磁场,当传感器靠近含铁磁的物体时,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信号发生变化,通过对电压信号进行放大和模数转化后输出数值。

2 电磁感应法检测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可行性及影响因素探究为准确掌握电磁感应法对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的准确性,开展相关比对试验进行验证。

比对试验以某高速公路预制箱梁钢筋骨架为检测对象。

2.1 比对方法比对试验通过采用不同厚度的混凝土垫块直接贴紧钢筋骨架的最外层钢筋,通过采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仪(经检定合格)对其进行检测。

然后比对游标卡尺量测值与仪器实测值,验证此检测方法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同时,就检测部位为钢筋接头位置(钢筋密集区)对仪器检测结果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2.2 比对试验结果及分析第一步:采用游标卡尺对切割成型的不同厚度的混凝土垫块厚度进行测量,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混凝土垫块厚度测量值第二步:在钢筋骨架腹板位置选择一根Φ12的水平筋,采用不同厚度的垫块紧贴钢筋,用电磁法对其进行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每一厚度垫块独立开展5次检测,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腹板水平筋保护层厚度比对试验结果由上表可知,在不同厚度垫块下,钢筋保护层厚度游标卡尺测量值与电磁感应法钢筋保护层测定仪实测值偏差在1mm以内。

电磁感应法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技术规程

电磁感应法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技术规程

电磁感应法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技术规程一、引言电磁感应法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的测量。

本技术规程旨在规范电磁感应法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的操作步骤、仪器设备要求、数据分析及结果评定等内容,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适用范围本技术规程适用于电磁感应法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的工程应用。

三、术语和定义1. 电磁感应法: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测量感应电磁场的变化来确定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的方法。

2. 钢筋保护层: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与外界环境隔离的混凝土覆盖层。

3. 钢筋直径:钢筋的外径尺寸。

四、仪器设备要求1. 电磁感应仪器:应具备可调节频率、发射电流和感应距离的功能,并且具备稳定、精确的测量性能。

2. 标定工件:应使用具有已知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的标定工件,用于校准仪器的测量准确性。

五、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选择适当的探头和频率,并根据被测钢筋的规格进行调整。

2. 校准仪器:使用标定工件进行仪器的校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 测量钢筋保护层厚度:将电磁感应探头放置在被测钢筋保护层上,并按照仪器的要求进行测量。

4. 测量钢筋直径:将电磁感应探头放置在被测钢筋上,并按照仪器的要求进行测量。

5. 数据分析:根据测量结果,使用相关公式计算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的数值。

6. 结果评定:根据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对测量结果进行评定,判断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六、结果记录与报告1. 结果记录:将测量结果记录在测量表格中,包括被测钢筋的位置、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的数值。

2. 报告编制:根据测量结果,编制测量报告,包括测量方法、仪器设备、测量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七、质量控制1. 仪器校准:定期对电磁感应仪器进行校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人员培训:对从事电磁感应法检测的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3. 重复测量:对同一位置的钢筋进行重复测量,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汇总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汇总

浙江省公路水运工程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1目的和适用范围1.1为确保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工作正常进行,取得正确、可靠、有效的检测数据,规范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工作并有序开展,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1.2本指导书适用于电磁感应法及雷达法检测公路水运工程中混凝土构件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2术语、符号2.1术语2.1.1钢筋保护层厚度混凝土结构表面到钢筋外侧的距离。

对于光圆钢筋,为混凝土表面到最外层钢筋表面间的最小距离,对于带肋钢筋,为肋外缘到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其值如图1中C1所示。

带肋钢筋保护层厚度C ≈C 01图1带肋钢筋保护层厚度C i =C 12.1.2电磁感应法由单个或多个线圈组成的探头产生电磁场,当钢筋或其它金属物体位于该电磁场范围内,会干扰磁力线使之变形,导致电磁场强度的分布改变,这种改变被探头探测到,通过仪器显示出来,进而检测到钢筋保护层厚度。

2.1.3雷达法由雷达天线发射电磁波,与传递到混凝土中遇电学性质不同的物质(如钢筋等)的界面产生反射,反射波由混凝土表面的天线接收,根据接收到的电磁波来检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2.1.4指示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时仪器显示的钢筋保护层厚度t C。

2.2符号D——第i个测点钢筋保护层厚度实测值;niD——构件某处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平均值;nD——构件某处的钢筋保护层厚度特征值;neS——钢筋保护层厚度实测值标准差;Dc——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修正值;cT——检测环境温度。

3引用标准3.1《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 152-20083.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3.3《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3.4《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督查办法》交安监发[2014]122号3.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3.6《电磁感应法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技术规程》DB11/T365-20064仪器设备4.1电磁感应式钢筋探测仪或雷达仪①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测量精度要求如下:I、钢筋保护层厚度在40mm(含)以下时,测量允许偏差为±1mm;II、钢筋保护层厚度在40mm~60mm(含)时,测量允许偏差为±2mm;III、钢筋保护层厚度在60 mm以上时,其测量允许偏差应不大于钢筋保护层厚度设计值的10%。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浙江省公路水运工程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1目的和适用范围1.1为确保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工作正常进行,取得正确、可靠、有效的检测数据,规范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工作并有序开展,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1.2本指导书适用于电磁感应法及雷达法检测公路水运工程中混凝土构件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2术语、符号2.1术语2.1.1钢筋保护层厚度混凝土结构表面到钢筋外侧的距离。

对于光圆钢筋,为混凝土表面到最外层钢筋表面间的最小距离,对于带肋钢筋,为肋外缘到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其值如图1中C1所示。

带肋钢筋保护层厚度C ≈C 01图1带肋钢筋保护层厚度C i=C 12.1.2电磁感应法由单个或多个线圈组成的探头产生电磁场,当钢筋或其它金属物体位于该电磁场范围内,会干扰磁力线使之变形,导致电磁场强度的分布改变,这种改变被探头探测到,经过仪器显示出来,进而检测到钢筋保护层厚度。

2.1.3雷达法由雷达天线发射电磁波,与传递到混凝土中遇电学性质不同的物质(如钢筋等)的界面产生反射,反射波由混凝土表面的天线接收,根据接收到的电磁波来检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2.1.4指示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时仪器显示的钢筋保护层厚度t C。

2.2符号D——第i个测点钢筋保护层厚度实测值;niD——构件某处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平均值;nD——构件某处的钢筋保护层厚度特征值;neS——钢筋保护层厚度实测值标准差;Dc——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修正值;cT——检测环境温度。

3引用标准3.1《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 JGJ/T 152-3.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3.3《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JTS257-3.4《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督查办法》交安监发[ ]122号3.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3.6《电磁感应法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技术规程》DB11/T365-4仪器设备4.1电磁感应式钢筋探测仪或雷达仪①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测量精度要求如下:I、钢筋保护层厚度在40mm(含)以下时,测量允许偏差为±1mm;II、钢筋保护层厚度在40mm~60mm(含)时,测量允许偏差为±2mm;III、钢筋保护层厚度在60 mm以上时,其测量允许偏差应不大于钢筋保护层厚度设计值的10%。

电磁感应法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作业指导书

电磁感应法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作业指导书
7.2当钢筋保护层厚度在60mm以内时,同一位置三次测定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偏差应不大于2mm;
7.3钢筋检测时应避开多层、网格状钢筋交叉点及钢筋接头位置;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3507
第4页共4页
主题电磁感应法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作业指导书
第6版第0次修改
颁布日期:2008年08月01日
7.4钢筋检测时应避开混凝土中预埋铁件、金属管等铁磁性物质;
2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为小于90%但不小于80%时,可再抽取相同数量的构件进行检验;当按两次抽样总和计算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仍应判为合格。
3每次抽样检验结果中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均不应大于6.1.1条规定允许偏差的1.5倍。
6.2依据DBJ 01-82-200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中附录C的规定:
7.9检测中注意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6.2.1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时,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对梁类构件为+10mm,-7mm;对板类构件为+8mm,-5mm。
6.2.2对梁类、板类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分别进行验收。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应判为合格。
7.5钢筋检测时应避开强交变电磁场(如电机、电焊机等)以及测点周边较大金属结构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7.6检测面应为混凝土表面,并应清洁、平整,当混凝土表面粗糙不平影响精度时,应使混凝土表面达到混凝土验收标准的要求后进行测量;
7.7混凝土中钢筋严重锈蚀时,不应采用电磁感应法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
7.8当钢筋保护层厚度小于10mm时,应加垫非铁磁性垫块进行检测;

电磁感应法检测钢筋间距和钢筋保护层厚度技术规程

电磁感应法检测钢筋间距和钢筋保护层厚度技术规程

电磁感应法检测钢筋间距和钢筋保护层厚度技术规程一、前言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现代建筑中广泛应用的一种结构形式。

在建筑工程中,钢筋的数量和分布是决定混凝土结构承载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准确检测钢筋间距和钢筋保护层厚度是保证建筑结构安全和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传统的检测方法有人工测量和钢筋探伤等,但这些方法需要大量人力,而且受人工因素影响,无法保证准确性。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电磁感应法技术因其快速、准确、非接触等优点成为了钢筋间距和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的一种重要方法。

二、技术原理电磁感应法是利用交流电磁场感应,测量试件内部电磁参数分布的方法。

在检测钢筋间距和钢筋保护层厚度时,可以将电磁场传递到试件内部,通过测量电磁参数的变化,来推算出试件内部结构信息。

具体来说,在检测钢筋间距时,可以将高频交流电磁场传递到试件内部,当电磁场感应到钢筋时,会出现一定的电磁场变化,通过测量变化的电磁参数和钢筋直径可以计算出钢筋间距。

在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时,可以利用高频磁场感应,测量试件表面和钢筋之间的感应电压信号,通过分析信号的幅值变化来计算出保护层厚度。

三、技术规程1. 设备和器材(1)电磁感应检测仪;(2)标尺和钢尺等测量工具;(3)试件表面清洁工具。

2. 检测前准备(1)清洁试件表面,去除表面的灰尘和杂物等;(2)确定试件结构和大小等基本参数。

3. 检测步骤(1)钢筋间距检测①将探头固定在试件表面,使其与钢筋几乎垂直,并保持平稳;②调整探头的电磁场和频率,使其适应试件材料的特性;③移动探头,将其从试件表面往内穿过一定深度,观察并记录探头对钢筋的感应情况;④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出钢筋间距,并与试件设计值进行比较。

(2)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①将探头固定在试件表面,在探头和表面之间放置一层电绝缘层;②调整探头的电磁场和频率,使其适应试件材料的特性;③移动探头,将其从试件表面往内穿过一定深度,观察并记录探头与钢筋间的感应电压信号;④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出钢筋保护层厚度,并与试件设计值进行比较。

钢筋位置及保护层厚度检测实验报告

钢筋位置及保护层厚度检测实验报告

钢筋位置及保护层厚度检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检测钢筋在混凝土中的位置及保护层厚度,以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二、实验原理
钢筋在混凝土中的位置和保护层厚度对于建筑结构的安全至关重要。

本次实验采用无损检测方法,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感应信号来确定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

三、实验设备
1. 电磁感应仪器
2. 混凝土样品
3. 钢筋探头
四、实验步骤
1. 准备混凝土样品,并在其中嵌入不同深度和直径的钢筋。

2. 将电磁感应探头靠近混凝土表面,记录下每个位置处的信号值。

3. 根据信号值分析出每个钢筋所处的位置和保护层厚度。

五、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
1. 钢筋位置:根据信号值分析,我们可以确定每个钢筋所处的具体位置。

2. 保护层厚度:通过信号强弱来计算出每个钢筋周围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

六、误差分析
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误差:
1. 混凝土质量不均匀:如果混凝土质量不均匀,可能会导致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的测量结果不准确。

2. 探头位置不准确:如果探头位置不准确,也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七、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确定钢筋在混凝土中的位置和保护层厚度。

这对于建筑结构的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该加强对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的检测和管理。

电磁感应法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指南

电磁感应法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指南

电磁感应法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指南浙江省交通行业建设技术指南浙江省公路水运工程电磁感应法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指南浙江省交通运输厅2016年12月目录前言 .......................................................................................................................... ...................................... I I 1总则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2)3术语和定义 (3)4一般规定 (4)5检测仪器 (5)6检测部位及测区要求 (6)7现场检测 (7)8检测原始记录与检测报告 (10)附录A(规范性附录)检测校准装置 (11)附录B(规范性附录)检测仪检查及确定修正因子 (14)附录C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报告及原始记录格式 (17)附录D(资料性附录)检测示例 (22)编制说明 (25)前言为规范我省公路水运工程电磁感应法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工作,保证检测方法科学、检测数据准确,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决定组织编制《浙江省公路水运工程电磁感应法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指南由浙江省交通建设工程监督管理局、浙江省交通运输科学研究院、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及浙江交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负责编制,并成立了编写组。

编写组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参考国内相关行业技术规范、类似工程的实践经验,结合浙江省的实际情况编制了本指南。

指南对检测仪器、检测部位及测区、现场检测、检测报告等内容做出了技术规定。

请使用单位和个人将发现的问题、意见和建议函告浙江省交通建设工程监督管理局。

(地址:杭州市萧山区宁围镇利华路899号;邮编:311215;电话:0571-********)本指南主要编写人员:宣剑裕、陈妙初、周建强、楼云、方良、徐建炜、徐建红、单光炎、葛黎明、张武毅、洪华、沈松波、楼晓强、戴文远、赵建铧、金众赞、张淼、郭伟建、钱嘉良。

电磁感应法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

电磁感应法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

北京市地方标准电磁感应法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技术规程DB11/T365-2006J10880-2006主编部门: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批准部门: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施行日期:2006年10月1日2006 北京前言本规程是根据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工程建设技术标准2003年度编制计划》>的通知(京建科教[2003]261号)的要求,为规范北京地区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钢筋直径的检测,由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及检测中心会同有关单位制定。

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市的实际情况,针对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钢筋直径的检测方法、检测仪器及标准方法,合格判定原则及检测报告格式等内容作出了规定,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

本规程共分五章和两个附录。

依次为:总则、术语符号、检测仪器、检测技术、检测原始记录与检测报告和附录。

主编单位: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参编单位: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第一检测所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第二检测所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第三检测所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第五检测所北京建都宏业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所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建筑节能检测室目次1 总则2 术语、符号2.1 术语2.2 符号3 检测仪器3.1 技术要求3.2 仪器校准4 检测技术4.1 一般规定4.2 钢筋位置与检测部位的确定4.3 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测定4.4 钢筋直径的测定5 检测原始记录与检测报告5.1 检测原始记录5.2 检测报告附录A 检测仪器校准方法附录B 检测报告格式条文说明1 总则1.0.1 为了规范建设工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的检测,特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各类在建和已建工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的检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页
验证值减去检测值,精确至 0.1mm;
c0 —探头垫块厚度,精确至 0.1mm,不加垫块时, c0 0 。
六、比对操作要求 1) 每家单位最多派出 2 个人进行本参数的检测, 包括现场测试和报告编制; 2) 每家单位检测 2 根墩柱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位置起点线由组织方指 定; 3) 操作时间不超过 1 小时; 4) 完成操作后,原始记录数据暂由组织方保存,参加测试的人员不能拍照 或复制原始记录; 各家单位均完成测试后,在组织方安排的统一地点进行数据处 理时、报告编制; 5) 上午进行测试的单位应在下午 6 点前提交报告,下午进行测试的单位应 在晚上 12 点前提交报告,报告需签字盖章。 七、报告内容 报告格式不做统一要求,报告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 概述; 2、 检测目的; 3、 检测依据; 4、 检测仪器; 5、 检测内容; 6、 检测方法; 7、 检测结果。 八、附件 1、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记录表。
t t t Cm .i (c1 c2 2cc 2c0 ) / 2
式中,
t cm ,i ——第 i 测点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平均检测值,精确至 1mm;
c1t

t c2
——第 1、2 次检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值,精确至 1mm;
cc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修正值,为同一规格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实测
备注 检测: 记录: 复核:
第4页
检测日期:



电磁感应法测钢筋保护层厚度比对试验 作业指导书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不含有铁磁性物质的混凝土中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测定。 二、依据规范 《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 152-2008)。 三、仪器设备及要求 钢筋探测仪。 (1) 一般规定 a) 确定钢筋检测区域内钢筋可能分布的状况,选择适当的检测面。检测面 应清洁、平整,并应避开金属预埋件。 b) 对于具有饰面层的结构及构件, 应清除饰面层后在混凝土面上进行检测。 (2) 校准或校准要求 仪器设备提供检定或校准证书,且须在有效期内。 四、现场检测方法 (1) 开始测试前应组织方应提供被测构件的名称以及被测钢筋的直径,确定 扫描线的起点。 (2) 仪器开机后应预热和校零,调零时探头应远离金属物体和具有铁磁性的 物体,在检测过程中,应核查钢筋探测仪的零点状态。 (3) 检测时应避开钢筋接头与绑丝, 钢筋间距应满足钢筋探测仪的检测要求。 探头在检测面上移动, 直到钢筋探测仪保护层厚度示值最小,此时探头中心线与 钢筋轴线应重合, 在相应位置作好标记,同时按上述步骤将相邻的其他钢筋位置 逐一标出,并做好标记如图 1。
图 2 探头行走方向示意图
b) 当同一处读取的 2 个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值相差大于 1mm 时, 该组检 测数据应无效,并查明原因,在该处应重新进行检测。仍不满足要求时,应更换 钢筋探测仪或采用钻孔、剔凿的方法验证。
(注:大多数钢筋探测仪要求钢筋公称直径已知方能准确检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此时 钢筋探测仪必须按照钢筋公称直径对应进行设置。)
第3页
附件 1
工程 名称 检测 依据 检测 仪器 钢筋保护 层厚度设 计值(mm)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记录表
构件名称
BDLJ-01
垫块厚度 C0(mm) 钢筋公 称直径 (mm) 保护层厚度检测值(mm) 第1次 检测值 c1’ 第2次 检测值 c2’ 备注 平均值 验证值
序号
检测部位
检测部位示意图
图 1 钢筋位置确定示意图
(4)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测定 a) 首先应设定钢筋探测仪量程范围及钢筋公称直径,沿被测钢筋轴线选择 相邻钢筋影响较小的位置, 并应避开钢筋接头、 绑丝和与被测钢筋相交叉的钢筋, 探头行走方向与被测钢筋轴线相垂直(如图 2),读取第 1 次检测的混凝土保护层
第1页
厚度检测值。 在被测钢筋的同一位置应重复检测 1 次,读取第 2 次检测的混凝土 保护层厚度检测值。
c) 当实际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小于钢筋探测仪最小示值时,应采用在探头下 附件垫块的方法进行检测。垫块对钢筋探测仪检测结果不应产生干扰,表面应光 滑平整, 其各方向厚度值偏差不应大于 0.1mm。 所加垫块厚度在计算时应予扣除。 d) 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 应选取不少于 30%的已测钢筋且不应少于 6 处(当 实际检测数量不到 6 处时应全部选取),采用钻孔、剔凿等方法验证。 1 认为相邻钢筋对检测结果有影响; 2 钢筋公称直径未知或有异议; 3 钢筋实际根数、位置与设计有较大偏差; 4 钢筋以及混凝土材质与校准试件有显著差异。 e) 检测数据处理 测点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