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分类分级及组成

合集下载

城市道路分类分级

城市道路分类分级

城市道路分‎类分级按照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等,城市道路分‎为以下四类‎:1、快速路(又称汽车专‎用道):快速路应为‎城市中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

快速路对向‎车行道之前‎应设中间分‎车带,其进出口应‎采用全控制‎或部分控制‎。

快速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进‎出口。

两侧一般建‎筑物的进出‎口应加以控‎制。

(中、小城市不设‎快速道)。

2、主干路(全市性干道‎):主干路应为‎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干路,为城市主要‎客、货运输路线‎,以交通功能‎为主。

自行交通量‎大时,宜采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隔形式‎,如三幅路或‎四幅路。

主干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的进出‎口。

一般红线宽‎度为30~45m。

3、次干路(区级干道):次干路应与‎主干路结合‎组成道路网‎,为联系主要‎道路之间的‎辅助性交通‎路线,起集散交通‎的作用,兼有服务功‎能,一般红线宽‎度为25~40m。

4、支路(街坊道路):支路应为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一般红线宽‎度为12~25m左右‎。

城市道路的‎分级:除上列快速‎路外,每类道路按‎照所在城市‎的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等分为‎Ⅰ、Ⅱ、Ⅲ级,大城市应采‎用各类道路‎中的Ⅰ级标准;中等城市应‎采用Ⅱ级标准;小城市应采‎用Ⅲ级标准。

有特殊情况‎需变更级别‎时,应做技术经‎济论证,报规划审批‎部门批准。

居住区道路‎分级根据功能要‎求和居住区‎规模的大小‎,居住区级道‎路一般可分‎为三级或四‎级。

居住区道路‎是解决居住‎区的内外联‎系。

车行道宽度‎不应小于9‎米,红线宽度一‎般为20~30米;居住小区级‎道路是居住‎区的次要道‎路,用以解决居‎住区内部的‎联系,车行道宽度‎一般为7米‎,红线宽度1‎2~14米;居住组团级‎道路是居住‎区内的支路‎,用以解决住‎宅组群的内‎外联系,车行道宽度‎一般为4~6米;通向各户或‎各单元门前‎的小路,一般宽度为‎3米。

城市道路的级别、类别和构成

城市道路的级别、类别和构成

城市道路的级别、类别和构成2k311010城市道路的级别、类别和构成2k311011 掌握城市道路构成城市道路主要分为刚性路面和柔性路面两大类。

刚性路面以水泥砼路面为代表,柔性路面以沥青路面为代表。

一、城市沥青路面道路的结构组成(一)路基路基的断面形式分为:路堤、路堑和半填半挖三种。

从材料上分为:土路基、石路基、土石路基三种。

(二)路面路面分为垫层、基层和面层结构层。

1.面层面层应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刚度、耐磨、不透水和高温稳定性,并且其表面层还应具有良好的平整度和粗糙度。

面层分为磨耗层、上面层、下面层或称为表面层、中面层、下面层。

2.基层基层是路面结构的主要承重层,应具有足够的、均匀一致的强度和刚度。

沥青类面层下的基层应有足够的水稳定性。

用作基层的主要材料有:(1)整体型材料。

又称无机结合料基层。

特点:强度高、整体性好、适宜交通量大、轴载重的道路。

(2)嵌锁型和级配型材料。

包括级配碎(砾)石、泥灰结碎(砾)石和水结碎石三种。

3.垫层。

介于基层与土基之间。

作用: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扩散荷载应力。

要求:其水稳定性必须要好。

(1)路基经常处于潮湿或过湿路段,以及在季节性冰冻地区应设垫层。

(2)垫层材料有粒料和无机结合料稳定土两类。

(3)垫层厚度一般≥150mm(二)沥青路面结构组合的基本原则1.面层、基层的结构类型及厚度应与交通量相适应。

2.层间必须紧密稳定,保证结构整体性和应力传递的连续性。

3.各结构层的回弹模量自上而下递减。

4.层数不宜过多。

5.在半刚性基层上铺筑面层时,城市主干路、快速路应适当加厚或采取其他措施减轻反射裂缝。

二、路基与路面的性能要求(一)路基的性能要求1.整体稳定性2.变形量(二)路面的使用指标1.平整度。

为减缓路面平整度的衰变速率,应重视路面结构及面层材料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

2.承载能力。

路面必须具有足够抗疲劳破坏和塑性变形的能力,即具备相当高的强度和刚度。

3.温度稳定性。

道路分类分级及组成31896

道路分类分级及组成31896
接相交
▪ 设计年限:20年 ➢ 例如北京市的二环路或三环路
2020/5/23
17
2、主干道
▪ 城市道路网的骨架,联系主要工业区、住宅 、港口、车站等地区,以交通功能为主
▪ 一般为六车道,非、机动车分离 ▪ 可以不设立体交叉,扩大交叉口来提高通行
能力 ▪ 两侧不宜设吸引人流的建筑物 ▪ 设计年限:20年
▪ 为车辆提供分向、分道行驶,设施和高速公路 基本相同
▪ 部分控制出入,一般应该设置隔离带 ▪ 交通量小客车15000—30000辆/天
2020/5/23
10
3、二级公路
▪ 联络中等以上城市的干线公路,或者是通往大 工矿区、港口的公路
▪ 交通量4500—7000辆/天(中型载重汽车)
2020/5/23
2020/5/23
20
▪ 城市道路除了快速路外,每类道路按照所在城 市的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分为I、II、III级
▪ I 级标准:大城市(人口大于50万) ▪ II 级标准:中城市(人口:20—50万) ▪ III级标准:小城市(人口小于20万)
2020/5/23
21
快速路 主干道
次干道 支路
应该设
应该设 可设 可设 不设 不设 不设 不设 不设
横断面形式
双、四 单、双、三、
四 单、双、三 单、双、三 单、双、三
单 单 单 单 单
22
六、道路的基本组成
1、公路的基本组成
➢ 路基 ➢ 路面 ➢ 桥涵 ➢ 隧道 ➢ 排水系统: 边沟、排水沟、截水沟等组成。 ➢ 防护工程: 加固路基边坡确保路基稳定的结构物。 ➢ 交通附属设施
11
4、三级公路 沟通县、城镇之间的集散公路, 适应交通量1000-4000辆/天。

我国道路等级划分

我国道路等级划分
我国按照道路使用特点,可分为城市道路、公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和乡村道路。除对公路和城市道路有准确的等级划分标准外,对林区道路、厂矿道路和乡村道路一般不再划分等级。
城市道路是指在城市范围内具有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根据道路在城市道路系统中的地位、作用、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我国目前将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其中快速路在特大城市或大城市中设置,是用中央分隔带将上,下行车辆分开,供汽车专用的快速干路,主要联系市区各主要地区、市区和主要的近郊区、卫星城镇、联系主要的对外出路,负担城市主要客、货运交通,有较高车速和大的通行能力。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骨架,联系城市的主要工业区、住宅区、港口、机场和车站等额货运中心,承担着城市主要交通任务的交通干道。主干路沿线两侧不宜修建过多的行人和车辆入口,否则会降低车速。次干路为市区内普通的交通干路,配合主干路组成城市干道网,起联系各部分和集散作用,分担主干路的交通负荷。次干路兼有服务功能,允许两侧布置吸引人流的公共建筑,并应设停车场。支路是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为解决局部地区的交通而设置,以服务功能为主。部分主要支路可设公共交通线路或自行车专用道,支路上不宜有过境交通。
5、四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
交通量:
1、高速公路
——四车道适应车流量(全部将各类汽车折合小型客车,以下同)日均25000~55000辆
——六车道45000~80000辆
——八车道60000~100000辆
2、一级公路
——四车道15000~30000辆
——六车道25000~55000辆
1.1.2 城市道路的组成
道路工程的主体是路线、路基(包括排水系统及防护工程等)和路面三大部分。

道路工程的组成和分类知识讲解

道路工程的组成和分类知识讲解

道路工程的组成和分类道路工程的组成与分类㈠道路的组成按所在位置、交通性质及其使用特点,可分为: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村道路等。

1.公路的组成⑴线形组成。

公路线形是指公路中线的空间几何形状和尺寸。

⑵结构组成。

公路的结构是承受荷载和自然因素影响的结构物,它包括路基、路面、桥涵、隧道、排水系统、防护工程、特殊构造物及交通服务设施等。

2.城市道路的组成道路工程的主体是路线、路基(包括排水系统及防护工程等)和路面三大部分。

㈡道路的等级划分1.公路的等级划分。

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二、三、四级5个等级。

⑴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是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道,设有中央分隔带,全部立体交叉,全部控制出入,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高速行驶的公路。

⑵一级公路。

一级公路与高速公路设施基本相同。

一级公路只是部分控制出入.⑶二级公路。

二级公路是中等以上城市的干线公路。

⑷三级公路。

三级公路是沟通县、城镇之间的集散公路。

⑸四级公路。

四级公路是沟通乡、村等地的地方公路。

2.城市道路的等级划分按城市道路系统的地位、交通功能和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分为四类。

⑴快速路。

快速路主要为城市长距离交通服务。

⑵主干路。

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骨架。

⑶次干路。

次干路配合主干路组成城市道路网,它是城市交通干路。

⑷支路。

支路是一个地区(如居住区)内的道路,以服务功能为主。

二、路基路基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作为路面基础的带状构造物。

㈠路基基本构造。

是指路基填挖高度、路基宽度、路肩宽度、路基边坡等。

㈡路基的作用是路面的基础,是路面的支撑结构物。

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称为路堤,低于原地面的挖方路基称为路堑。

路面底面以下80c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称为路床。

㈢路基的基本要求1.路基结构物的整体必须具有足够的稳定性2.路基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水温稳定性水温稳定性是指强度和刚度在自然因素的影响下的变化幅度。

㈣路基形式1.填方路基⑴填土路基。

道路工程的组成和分类

道路工程的组成和分类

道路工程的组成与分类㈠道路的组成按所在位置、交通性质及其使用特点,可分为: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村道路等。

1.公路的组成⑴线形组成。

公路线形是指公路中线的空间几何形状和尺寸。

⑵结构组成。

公路的结构是承受荷载和自然因素影响的结构物,它包括路基、路面、桥涵、隧道、排水系统、防护工程、特殊构造物及交通服务设施等。

2.城市道路的组成道路工程的主体是路线、路基(包括排水系统及防护工程等)和路面三大部分。

㈡道路的等级划分1.公路的等级划分。

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二、三、四级5个等级。

⑴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是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道,设有中央分隔带,全部立体交叉,全部控制出入,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高速行驶的公路。

⑵一级公路。

一级公路与高速公路设施基本相同。

一级公路只是部分控制出入.⑶二级公路。

二级公路是中等以上城市的干线公路。

⑷三级公路。

三级公路是沟通县、城镇之间的集散公路。

⑸四级公路。

四级公路是沟通乡、村等地的地方公路。

2.城市道路的等级划分按城市道路系统的地位、交通功能和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分为四类。

⑴快速路。

快速路主要为城市长距离交通服务。

⑵主干路。

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骨架。

⑶次干路。

次干路配合主干路组成城市道路网,它是城市交通干路。

⑷支路。

支路是一个地区(如居住区)内的道路,以服务功能为主。

二、路基路基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作为路面基础的带状构造物。

㈠路基基本构造。

是指路基填挖高度、路基宽度、路肩宽度、路基边坡等。

㈡路基的作用是路面的基础,是路面的支撑结构物。

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称为路堤,低于原地面的挖方路基称为路堑。

路面底面以下80c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称为路床。

㈢路基的基本要求1.路基结构物的整体必须具有足够的稳定性2.路基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水温稳定性水温稳定性是指强度和刚度在自然因素的影响下的变化幅度。

㈣路基形式1.填方路基⑴填土路基。

道路工程的组成与分类

道路工程的组成与分类

道路工程得组成与分类㈠道路得组成按所在位置、交通性质及其使用特点,可分为: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村道路等。

1、公路得组成⑴线形组成。

公路线形就是指公路中线得空间几何形状与尺寸。

⑵结构组成。

公路得结构就是承受荷载与自然因素影响得结构物,它包括路基、路面、桥涵、隧道、排水系统、防护工程、特殊构造物及交通服务设施等。

2、城市道路得组成道路工程得主体就是路线、路基(包括排水系统及防护工程等)与路面三大部分。

㈡道路得等级划分1、公路得等级划分。

根据使用任务、功能与适应得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二、三、四级5个等级。

⑴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就是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道,设有中央分隔带,全部立体交叉,全部控制出入,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高速行驶得公路。

⑵一级公路。

一级公路与高速公路设施基本相同。

一级公路只就是部分控制出入、⑶二级公路。

二级公路就是中等以上城市得干线公路。

⑷三级公路。

三级公路就是沟通县、城镇之间得集散公路。

⑸四级公路。

四级公路就是沟通乡、村等地得地方公路。

2、城市道路得等级划分按城市道路系统得地位、交通功能与对沿线建筑物得服务功能分为四类。

⑴快速路。

快速路主要为城市长距离交通服务。

⑵主干路。

主干路就是城市道路网得骨架。

⑶次干路。

次干路配合主干路组成城市道路网,它就是城市交通干路。

⑷支路。

支路就是一个地区(如居住区)内得道路,以服务功能为主。

二、路基路基就是按照路线位置与一定技术要求修筑得作为路面基础得带状构造物。

㈠路基基本构造。

就是指路基填挖高度、路基宽度、路肩宽度、路基边坡等。

㈡路基得作用就是路面得基础,就是路面得支撑结构物。

高于原地面得填方路基称为路堤,低于原地面得挖方路基称为路堑。

路面底面以下80cm范围内得路基部分称为路床。

㈢路基得基本要求1、路基结构物得整体必须具有足够得稳定性2、路基必须具有足够得强度、刚度与水温稳定性水温稳定性就是指强度与刚度在自然因素得影响下得变化幅度。

㈣路基形式1、填方路基⑴填土路基。

道路分类分级及组成31932

道路分类分级及组成31932
▪ 具有4或4个以上车道,设有中央隔离带,全部立 体交叉
▪ 具有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和管理设施、服务设施 ▪ 四车道交通量25000—55000辆/天(小客车)、
六车道适应交通量45000-80000辆/天、八车道适 应交通量为60000-10000辆/天
2020/5/23
9
2、一级公路
▪ 连接高速公路或某些大城市的城乡结合部、经 济开发带等地区的干线公路
2020/5/23
2
二、道路的分类
按照公路在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分:
➢国家干线公路 ➢省干线公路 ➢县公路 ➢乡公路 ➢专用道路
2020/5/23
3
1、国家干线公路
➢ 国家公路网中,具有全国性政治、经济、国防意 义的国家干线公路,简称国道。
主要分为三类:
➢ 首都放射线 编号以1开头,12条,如国道104
应该设
应该设 可设 可设 不设 不设 不设 不设 不设
横断面形式
双、四 单、双、三、
四 单、双、三 单、双、三 单、双、三
单 单 单 单 单
22
六、道路的基本组成
1、公路的基本组成
➢ 路基 ➢ 路面 ➢ 桥涵 ➢ 隧道 ➢ 排水系统: 边沟、排水沟、截水沟等组成。 ➢ 防护工程: 加固路基边坡确保路基稳定的结构物。 ➢ 交通附属设施
2020/5/23
5
2.省道 在省级公路网中,具有全省性政治、经 济、国防意义的省级干线道路
3.县道 具有全县性政治、经济、国防意义的县 级干线道路。
4.乡村道路 为乡村生产、生活服务并确定为乡 级道路的道路。
5.专用公路 例如厂矿、林区、油田的专用道路 等。
2020/5/23
6
我国公路网的分级表

道路工程的组成与分类

道路工程的组成与分类

道路工程的组成与分类第二节道路工程一、道路的组成及等级划分㈠道路的组成按所在位置、交通性质及其使用特点,可分为: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村道路等。

1.公路的组成⑴线形组成。

公路线形是指公路中线的空间几何形状和尺寸。

⑵结构组成。

公路的结构是承受荷载和自然因素影响的结构物,它包括路基、路面、桥涵、隧道、排水系统、防护工程、特殊构造物及交通服务设施等。

2.城市道路的组成道路工程的主体是路线、路基(包括排水系统及防护工程等)和路面三大部分。

㈡道路的等级划分1.公路的等级划分。

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二、三、四级5个等级。

⑴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是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道,设有中央分隔带,全部立体交叉,全部控制出入,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高速行驶的公路。

⑵一级公路。

一级公路与高速公路设施基本相同。

一级公路只是部分控制出入•⑶二级公路。

二级公路是中等以上城市的干线公路。

⑷三级公路。

三级公路是沟通县、城镇之间的集散公路。

⑸四级公路。

四级公路是沟通乡、村等地的地方公路。

2.城市道路的等级划分按城市道路系统的地位、交通功能和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分为四类。

⑴快速路。

快速路主要为城市长距离交通服务。

⑵主干路。

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骨架。

⑶次干路。

次干路配合主干路组成城市道路网,它是城市交通干路。

⑷支路。

支路是一个地区(如居住区)内的道路,以服务功能为主。

二、路基路基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作为路面基础的带状构造物。

㈠路基基本构造。

是指路基填挖高度、路基宽度、路肩宽度、路基边坡等。

㈡路基的作用是路面的基础,是路面的支撑结构物。

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称为路堤,低于原地面的挖方路基称为路堑。

路面底面以下80c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称为路床。

㈢路基的基本要求1.路基结构物的整体必须具有足够的稳定性2.路基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水温稳定性水温稳定性是指强度和刚度在自然因素的影响下的变化幅度。

道路工程的组成与分类

道路工程的组成与分类

.道路工程的组成与分类㈠道路的组成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按所在位置、交通性质及其使用特点,可分为: 村道路等。

1.公路的组成⑴线形组成。

公路线形是指公路中线的空间几何形状和尺寸。

⑵结构组成。

公路的结构是承受荷载和自然因素影响的结构物,它包括路基、路面、桥涵、隧道、排水系统、防护工程、特殊构造物及交通服务设施等。

城市道路的组成2.(和路面三大部分。

包括排水系统及防护工程等)道路工程的主体是路线、路基㈡道路的等级划分公路的等级划分。

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二、三、四级1. 5个等级。

全部个以上车道,设有中央分隔带,4⑴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是具有4个或全部立体交叉,控制出入,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高速行驶的公路。

. ⑵一级公路。

一级公路与高速公路设施基本相同。

一级公路只是部分控制出入⑶二级公路。

二级公路是中等以上城市的干线公路。

⑷三级公路。

三级公路是沟通县、城镇之间的集散公路。

⑸四级公路。

四级公路是沟通乡、村等地的地方公路。

城市道路的等级划分2.按城市道路系统的地位、交通功能和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分为四类。

⑴快速路。

快速路主要为城市长距离交通服务。

⑵主干路。

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骨架。

⑶次干路。

次干路配合主干路组成城市道路网,它是城市交通干路。

..内的道路,以服务功能为主。

如居住区)⑷支路。

支路是一个地区(二、路基路基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作为路面基础的带状构造物。

㈠路基基本构造。

是指路基填挖高度、路基宽度、路肩宽度、路基边坡等。

㈡路基的作用低于原地面的挖方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称为路堤,是路面的基础,是路面的支撑结构物。

路基称为路堑。

路面底面以下范围内的路基部分称为路床。

80cm㈢路基的基本要求1.路基结构物的整体必须具有足够的稳定性2.路基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水温稳定性水温稳定性是指强度和刚度在自然因素的影响下的变化幅度。

㈣路基形式1.填方路基应分层用不同填料填筑路基时,⑴填土路基。

城市道路分类和分级

城市道路分类和分级

城市道路分类和分级
一、城市道路分类
(三)以道路的地位、交通功能为基础,兼顾服务功能,将城镇道路分为四类,即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与支路。

二、城镇道路分级
除快速路外的各类道路分为Ⅰ、Ⅱ、Ⅲ级,大城市Ⅰ级,中等城市Ⅱ级,小城市Ⅲ级。

三、城镇道路路面分类
(一)按结构强度分类:1.高级路面用于快速路、主干路、公交专用路(水泥混凝土30年,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天然石材15年);2.次高级路面适用于次干路、支路(沥青贯入式碎(砾)石12年,沥青表面处治8年)。

(二)按力学特性分类:1.柔性路面,它的破坏取决于极限垂直变形和弯拉应变,包括各种沥青类路面;2.刚性路面,它的破坏取决于极限弯拉强度,主要是水泥混凝土路面。

第一章 1-2道路分级和分类

第一章 1-2道路分级和分类

线形标准
载重标准
净空标准
4、技术标准的内容: 技术标准大体可以归纳为三类:“线形、载重、净空”对路 线来说,关键是线形标准。 我国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分1总则,2控制要素,3路 线、4路基路面、5桥涵、6汽车及人群荷载,7隧道、8路线交叉、 9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等九章。 5、技术标准的应用: 1)运用标准要合理。使用标准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不考虑 路线的作用和运输发展的要求,采用低标准,以压缩工程 费用,影响公路的服务性能。二是不顾工程数量,片面追 求高指标,使投资过大,占地增加。 2)确定指标要慎重,在确定指标,要深入实际进行踏勘调查, 征询各方面的意见,掌握第一手资料,然后根据任务书的 要求,结合目前和远景的使用要求,通过比较,慎重确定。 如指标定得不当,会直接影响公路的使用效果,工程造价 及工期。
四、城市道路的分类和分级
(一)城市道路的分类(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城市道路应按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的服务 功能等,分为快速 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个等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快速路应中央分隔、全部控制出入、控制出入口间距及形式,应实现 交通连续通行,单向设置不应少于两条车道,并应设有配套的交通安全与 管理设施。 快速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出入口。 2 主干路应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应以交通功能为主。 主干路两侧不宜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出入口。 3 次干路应与主干路结合组成干路网,应以集散交通的功能为主,兼有 服务功能。 4 支路宜与次干路和居住区、工业区、交通设施等内部道路相连接,应 以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
在确定道路横断面车行道宽度时,远期交通量的年限 作为道路设计年限的指标。道路交通量达到饱和时的设计 年限按道路等级分为三种:快速路、主干路为 20 年;次 干路为 15年;支路为 10 年~15 年。道路等级高则设计 年限长。在设计年限内,车行道的宽度应满足道路交通增 长的要求,保证车辆能安全、舒适、通畅地行驶。

城市道路等级分类

城市道路等级分类

一、道路的组成及等级划分:(一)道路可分为: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村道路。

1、公路的组成:线形组成、结构组成(路基、路面、桥涵、排水系统、隧道、防护工程、特殊构造物、交通服务设施)2、城市道路组成3、道路工程的主体是路线、路基(包括排水系统及防护工程等)和路面三大部分。

(二)道路等级的划分:1、公路的等级划分:高速公路、一、二、三、四级5个等级。

2、城市道路的等级划分: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二、路基1、定义:路基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作为路面基础的带状构造物。

2、分类:填方路基(路堤):填土路基、填石路基、砌石路基、护肩路基、护脚路基挖方路基(路堑):土质挖方路基、石质挖方路基半挖半填路基3、组成:路肩、边坡、排水设施、挡土墙。

4、对路基的要求:1)有足够的强度:在车辆荷载、路面及路基自重作用下,变形不超过允许值。

2)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在行车及自然因素作用下,不发生滑坡、塌陷等。

3)有足够的水温稳定性:在水温变化时,路基强度变化小,不产生翻浆。

三、路面(一)结构组成:路层:是直接与行车及大气接触的表面层,应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良好的温度稳定性、耐磨、抗滑、平整和不透水。

基层:承受面层传来的垂直荷载并扩散至垫层和路基中。

垫层:在基层和土基之间的结构层,起隔水、防冻及扩散传力作用。

(二)度与路面排水(三)路面的等级与分类1、路面等级:高级路面、次高级路面、中级路面和低级路面。

2、路面类型:(1)路面基层的类型:按照现行规范,基层(包括底基层)可分为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和粒料类。

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有:1)水泥稳定土基层:不应用作高级沥青路面的基层,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面板下2)石灰稳定土基层:适用于各级公路路面的底基层,可作二级以下的公路的基层,但不应用作高级路面的基层。

3)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基层。

4)级配碎(砾)石基层。

级配碎石可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

级配砾石可用于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底基层。

城市道路分类和分级

城市道路分类和分级

城市道路分类和分级
一、城市道路分类
(三)以道路的地位、交通功能为基础,兼顾服务功能,将城镇道路分为四类,即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与支路。

二、城镇道路分级
除快速路外的各类道路分为Ⅰ、Ⅱ、Ⅲ级,大城市Ⅰ级,中等城市Ⅱ级,小城市Ⅲ级。

三、城镇道路路面分类
(一)按结构强度分类:1.高级路面用于快速路、主干路、公交专用路(水泥混凝土30年,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天然石材15年);2.次高级路面适用于次干路、支路(沥青贯入式碎(砾)石12年,沥青表面处治8年)。

(二)按力学特性分类:1.柔性路面,它的破坏取决于极限垂直变形和弯拉应变,包括各种沥青类路面;2.刚性路面,它的破坏取决于极限弯拉强度,主要是水泥混凝土路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相交 设计年限:20年 例如北京市的二环路或三环路
2019/9/19
17
2、主干道
城市道路网的骨架,联系主要工业区、住宅、 港口、车站等地区,以交通功能为主
一般为六车道,非、机动车分离 可以不设立体交叉,扩大交叉口来提高通行
能力 两侧不宜设吸引人流的建筑物 设计年限:20年
2019/9/19
2
二、道路的分类
按照公路在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分:
国家干线公路 省干线公路 县公路 乡公路 专用道路
2019/9/19
3
1、国家干线公路
国家公路网中,具有全国性政治、经济、国防意 义的国家干线公路,简称国道。
主要分为三类:
首都放射线 编号以1开头,12条,如国道104
鹤岗—牡丹江—大连
1822
爱大线 爱辉—大连(原:黑河—哈尔滨—
G202
吉林—大连—旅顺)
1696
G203 明沈线
明水—扶余—沈阳
656
G310 连天线 连云港—徐州—郑州—西安—天水 1153
G311 徐峡线
徐州—许昌—西峡
694
沪霍线 上海—南京—合肥—西安—兰州—
G312
乌鲁木齐—霍尔果斯
4708
民密集村等
2019/9/19
上两级路网的补 充,深达各主要用 户,实现门到门运

7
三、公路的技术分级
根据现行交通部实施的《公路工程技术标 准》,公路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2019/9/19
8
1、高速公路
专供汽车分向、分道行驶,全部控制出入的干 线公路;
11
4、三级公路 沟通县、城镇之间的集散公路, 适应交通量1000-4000辆/天。
5、四级道路 沟通乡、村的地方道路,适应交 通量:1500辆/天以下(双车道);200辆/天 (单车道) 。
2019/9/19
12
四、公路技术标准
国家交通部门颁布的法定技术标准,是公路线 形和构造物的设计、施工在技术性能、几何尺 寸、结构组成方面的具体规定和要求。
2019/9/19
18
3、次干道
配合城市主干道,联结、集散交通作用,连接 主干路的辅助性干道
连接城市各部分并集散交通,兼有服务功能, 可设置停车场
一般是四车道,可不设非机动车道 设计年限:15年
2019/9/19
19
4、支路
以服务功能为主,联结干道,沿街以居住建筑 为主
是一个地区内的道路 设计年限:10—15年
为车辆提供分向、分道行驶,设施和高速公路 基本相同
部分控制出入,一般应该设置隔离带 交通量小客车15000—30000辆/天
2019/9/19
10
3、二级公路
联络中等以上城市的干线公路,或者是通往大 工矿区、港口的公路
交19
网别 国道网
区域范围 全国
运输点构成
各省、市、自治区政治经 济中心城市和重要的交通
枢纽
主要作用
全国范围内沟通主 要运输点的高效快 速的容量大的运输
联系
省道网
省和相当于 省、市、自治区所辖各县 省的市、区 市和较大的交通枢纽
国道的补充,沟通 各个运输点的联系
地方道 县和相当于 县属各乡、镇和主要的居
路网 县的地区
具有4或4个以上车道,设有中央隔离带,全部 立体交叉
具有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和管理设施、服务设 施
四车道交通量25000—55000辆/天(小客车)、 六车道适应交通量45000-80000辆/天、八车道 适应交通量为60000-10000辆/天
2019/9/19
9
2、一级公路
连接高速公路或某些大城市的城乡结合部、经 济开发带等地区的干线公路
2019/9/19
5
2.省道 在省级公路网中,具有全省性政治、经 济、国防意义的省级干线道路
3.县道 具有全县性政治、经济、国防意义的县 级干线道路。
4.乡村道路 为乡村生产、生活服务并确定为乡 级道路的道路。
5.专用公路 例如厂矿、林区、油田的专用道路 等。
2019/9/19
6
我国公路网的分级表
2019/9/19
15
五、城市道路的分类
根据现行建设部《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城市
道路根据其在城市道路系统中的地位和功能等 主要分为四个等级:
快速路 主干道 次干道 支路
2019/9/19
16
1、快速路
主要为城市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 只准汽车行驶,控制出入 四车道以上、有中央分隔带 全部或部分采用立体交叉 与次干道可采用平面交叉、与支路不能直
南北纵线
由北往南, 以2开头,28条
东西横线 国道312等
由东向西,以3开头 ,30条, 如
2019/9/19
4
编 号 路线简称
主控点
里程(公里)
G101 京沈线
北京—承德—沈阳
858
京哈线 北京—山海关—沈阳—长春—哈尔
G102

1231
G103 京塘线
北京—天津—塘沽
142
G201 鹤大线
2019/9/19
20
城市道路除了快速路外,每类道路按照所在城 市的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分为I、II、III 级
主要技术指标包括:计算行车速度、车道数、 行车道宽度、路基宽度、极限最小半径、停车 视距、最大纵坡、车辆荷载
2019/9/19
13
高速公路的技术标准
公路等级
计算行车 速度 (km/ h)
120
车道数
8
高速公路
100
80
60
4
4
4
行 车 道 宽 度 (m) 2× 15.00 2× 7.5 2× 7.5 2× 7.0
一、道路运输的特点
1、机动灵活 2、运输面广 3、中短途运输快捷方便 4、投资少见效快 5、运费高,污染大
2019/9/19
1
道路按照交通性质和所在位置主要分为公路和 城市道路。
城市道路:在城市范围内使用提供交通功能的 交通设施,并且具有提供通风、采光、管道、 通信设施埋设通道的功能。
公路:连接城市、乡村、厂矿和林区的道路, 主要提供汽车行驶并且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的 交通设施。
最 大 纵 坡 (% )
3
4
5
5
车辆 计算荷载 荷载 验算荷载
汽车超-20 级 挂 车 -120
2019/9/19
14
常用公路工程标准、规范
公路技术标准 公路自然区划标准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