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的法律制度
秦朝的法律制度与统治方式
![秦朝的法律制度与统治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02083825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c8.png)
秦朝的法律制度与统治方式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也是中国历史上法制建设最为完善的朝代之一。
秦朝建立了严密的法律制度,采取了一系列的统治方式,以实现对国家的有效管理和秩序的维护。
一、法律制度1. 法律的制定与实施秦朝制定了一套完备的立法体系,其中以《秦制》最为重要。
《秦制》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各国法律进行整合并修订而成的法典,是秦朝法律制度的基石。
《秦制》采用严格的刑法和清晰准确的民法,以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
秦朝对法律的实施也非常严格,实行法家思想,认为法律是国家统治的核心。
他们注重法律的公正性和一致性,不分贵贱,大臣和平民都必须遵守法律。
秦朝设立了各级法院,确保法律能够得到适当的执行,以维护社会稳定。
2. 刑罚与奖赏秦朝重视对犯罪行为的严惩,制定了一系列刑罚,并实施严格的刑罚制度。
秦朝实行相当严厉的刑罚,如斩首、车裂、酷刑等,以示其威严。
与此同时,秦朝也注重奖励与激励机制,对功勋、贡献者予以赏赐。
这种奖赏制度有效地激发了各个方面的活力,并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3. 土地制度秦朝在土地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实行均田制,将土地进行重新分配。
通过此举,使农民得到更为公平的土地分配,减轻了他们的负担,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二、统治方式1. 中央集权秦朝的统治采取了高度集中的方式。
秦始皇通过推行中央集权,削弱了地方势力,加强了中央统治的力度。
他将各国分封制度废除,任命中央官员来管理地方事务。
这种集权的方式有效地加强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2. 科举制度秦朝建立了严格的科举制度,选拔和任用人才。
在秦朝,社会地位和财富对于担任官职的决定性因素减弱,而用人唯才是选官的基本原则。
这种制度确保了政府官员的素质和能力,提高了政府的管理水平。
3. 修筑长城为了防御北方的游牧民族,秦始皇下令修筑了千里长城。
长城绵延数千里,从东到西贯穿了秦朝的疆域。
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为了保卫国家的疆土和人民的安全。
这一举措不仅突出了中央政府的决策力和组织能力,也增强了国家的统治力和凝聚力。
秦朝的法律制度
![秦朝的法律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7936830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77.png)
秦朝的法律制度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王朝。
在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其中包括了法律制度的重大变革。
秦朝的法律制度不仅为后世的法律体系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对后世的法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法律构建秦朝的法律制度建立了以君主为中心的法律体系,以秦始皇的统治为核心,通过集权的方式实施控制。
当时的法律制度主要由六法组成,分别是《律》、《仪》、《度》、《量》、《法》和《令》。
这六法都是基于封建社会的传统法律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
《律》是秦朝的刑法,是后来刑法的重要来源。
它规定了各种犯罪行为和相应的处罚措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刑事司法体系。
《仪》是秦朝的礼仪法,规定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强调了君臣之间的礼节和仪式。
《度》是秦朝的地理法,规定了土地的划分和使用,为后来的土地制度提供了参考。
《量》是秦朝的度量法,规定了货币和计量的标准,为贸易和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
《法》是秦朝的行政法,规定了政府机构和行政程序,确立了君主集权的制度框架。
《令》是秦朝的命令法,规定了君主发布的各种命令和规章,保证了君主的统治权威。
二、法治思想秦朝的法律制度不仅在形式上有所创新,其中蕴含的法治思想也为后世所推崇。
秦始皇强调了法律的统一和普遍适用性,强调了刑法的公正性和严明性。
他通过废除地方法律,实行统一的刑律,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确保了法律的一致性和权威性。
秦朝的法律也强调了“重罪者论死”,对于严重犯罪行为进行严厉的惩罚,体现了法治的严明性和公正性。
同时,秦朝的法律制度也注重预防和纠正犯罪行为。
在《律》中,规定了清廉政治的要求,要求官员廉洁奉公,以身作则,确保政治的清明和稳定。
另外,秦朝还建立了司法机构,包括刑徒监控和派遣御史等,加强了对犯罪行为的监督和管理,提高了法律的实施效果。
三、影响与反思秦朝的法律制度为后世的法律体系提供了借鉴和发展的基础。
随着秦朝的灭亡,秦始皇的法律体系逐渐瓦解,但其中的一些制度和法律原则仍然在后世得到了延续。
秦朝法律制度
![秦朝法律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def2d71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3e.png)
秦朝法律制度秦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帝国,其法律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确保国家的统一和法律的实施。
本文将从秦朝法律的基本原则、法律的内容、法律实施与监督以及法律的影响等方面来论述秦朝的法律制度。
一、法律的基本原则秦朝法律制度以「法者,国之大脉也」为宗旨,强调法律的权威性和普遍适用性。
统一度量衡、文字、货币和法律,是秦始皇统一六国的重要措施之一。
秦朝法律以国家法典为核心,保护的是统治者的利益和维护社会秩序。
法律对个人行为的控制力很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贵贱,都要接受法律的制约。
二、法律的内容秦朝法律内容丰富,包括刑法、民法、律令、徭役法等。
刑法主要包括谋反罪、盗窃罪、故意伤害罪等,其中对叛乱、盗窃等罪行有着严厉的刑罚规定。
秦朝的律令包括了各种规章制度,如户籍制度、土地法、税收法等。
徭役法规定了劳动和兵役的义务与权益,如兵籍制度、边塞防御等。
民法则规定了人民之间的财产关系、婚姻制度以及继承制度等。
三、法律实施与监督秦朝的法律实施严格,由中央政权直接控制,通过各级官员来执行。
秦朝设置了多个官职,如郡守、县令、县丞等,负责管理和司法审判。
此外,秦朝还成立了御史台来监督官吏的行政和司法活动,保证法律的实施效果。
四、法律的影响秦朝的法律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秦朝统一的法律制度为后世的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为中国法律史上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其次,秦朝法律充分体现了中央集权的思想,对中国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此外,秦朝法律对后世法律制度也有着很大的启示作用,为后世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综上所述,秦朝的法律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其法律制度以国家法典为核心,追求普遍适用性和权威性。
该制度对个人行为有着严格的控制,便于统治者对社会秩序进行管理。
秦朝法律内容丰富,包括刑法、民法、律令和徭役法等。
法律的实施与监督经过严格的层层审查与管理。
秦朝的统治政策和法律制度
![秦朝的统治政策和法律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236dccb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42.png)
秦朝的统治政策和法律制度秦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其统治政策和法律制度备受关注。
秦王朝成立于公元前221年,结束了战国时代,统一了中国大陆。
一、统治政策秦朝的统治政策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中央集权、地方分权、诛杀异己。
中央集权是秦朝的最大特点之一。
秦始皇实施了一系列重要的中央集权措施,首先是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和县官制,使得各地的官员都受中央的任免和统一管理。
其次是实行了“三公九卿制”,形成了中枢官僚制度,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的经济和政治控制。
最后是修建了万里长城和遮光早期地政府,积极维护边界安全,强化了中央的军事控制。
然而,地方分权也是秦朝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秦朝设立郡县制度,把国土划分成多个行政区域。
各个郡县都有地方官员,有一定的行政自主权,可以管理本地区的事务。
这样,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形成了一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关系,保证了政策的顺利实施。
另一方面,秦朝的政策也非常威严,出现异见、反对者均会受到严厉惩罚。
对于反对其统治的人,秦始皇四面楚歌、远离中原的终身监禁,对于说官吏和学者的异言秉辞,进行了焚书坑儒等极其残忍的手段,使人民非常畏惧。
同时,秦朝也制定了十七条刑律,对于叛逆之罪、盗窃之罪、谋反之罪等进行了细致的罚则和处罚手段,形成了相对严格的法律制度。
二、法律制度秦朝主张“法家”思想,重治法精神。
秦王朝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进行了大力的法律制度建设,制定了一系列彻底反映封建剥削关系的法律规定,实行了一系列专制的法律制度。
这些法律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传统法律的核心,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法制文化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刑律秦朝制定的一个十分厉害的法律令当属十七条刑律。
不仅以罚代赎,而且以重罚代赎,以生命相威胁等残酷手段为刑,严厉打击了贪污盗窃、叛逆谋反、乱伦姦淫、行径不轨的犯罪行为。
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条文除了“不问田契,照罪论处”和“弟子不遵父命,与有家法”等条文外,还包括充作军粮者处斩、私取公物者处死、贿赂官吏者处死等规定。
秦朝的法律制度
![秦朝的法律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212a42c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fb.png)
第四章秦朝的法律制度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的十年间,秦国先后灭掉韩、魏、楚、赵、燕、齐六国,最终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王朝。
秦王朝建立后,以法家思想治理国家,重视法制建设,采取种种措施维护国家统一,发展社会经济,促进民族融合。
但是,秦朝统治者在实践中将法家理论推向极端,实行严刑峻法,无限制役使民力,终使民众不堪忍受,揭竿而起,曾经辉煌一时的秦朝二世而亡。
第一节秦朝的法制指导思想一、事皆断于法“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对任何人的行为,都必须用法这一客观标准来衡量,不能因人而异。
二、法令由一统这一原则由秦始皇确立。
这一原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国家立法权掌握在君主手里,其他人不得篡夺;二是法度统一,全国各地适用同样的法律。
在这种法治思想指导下,秦朝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皇帝集立法、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强调君主独断,法自君出。
三、轻罪重刑“行罚,重其轻者,轻者不至,重者不来,此谓以刑去刑,刑去事成。
”第二节秦朝的立法概况一、法制概况“睡虎地秦墓竹简”简称“云梦秦简”,基本反应了商鞅变法后的秦国至秦朝初年的法制内容,为研究秦国及秦朝法制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其内容共分六类十种。
二、主要的法律形式(单选、多选、名词解释)(一)律律是经过一定立法程序制定的由朝廷正式颁布的规范性文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二)制、诏制、诏是皇帝针对某事发布的带有规范性质的命令。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改命为制、改令为诏,确定了这种法律形式的名称。
制、诏的法律效力一般高于其他法律形式,甚至凌驾于成文法典之上,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三)式式即格式、程式,是关于国家机关在某些专门工作中的程序、原则及有关公文程式的法律文件。
(四)法律答问法律答问是以问答的形式,利用案例的方式,对法律内容、法律适用及诉讼程序等问题作出具体说明。
它既是对律文的详细解释,也是对律文的补充。
(五)廷行事秦的“廷行事”是一种成例,是司法机关对案件进行审理判决的先例,它可作为审理判决案件的法律依据。
秦朝的法律制度与思想文化
![秦朝的法律制度与思想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bdd08244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49.png)
秦朝的法律制度与思想文化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王朝,其创立者秦始皇以其开创性的法律制度和影响深远的思想文化,对于中国古代的发展和演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秦朝的法律制度以及与之相关的思想文化。
一、法律制度秦朝的法律制度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被誉为“秦法”,它对于后世的法律制度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
秦法的特点是贯彻了严格的中央集权原则,充分体现了秦始皇的行政强权思想。
1. 法律的编制和实施秦始皇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政治改革,统一了法律制度。
他派遣官员负责制定和编纂法律,确保法律实施的一致性和统一性。
这些法律通过“继承、修订、增删”等方式的反复修改,最终形成了“秦律”和“秦令”。
2. 重刑严法秦朝以严格的法律制度而闻名,对于犯罪行为采取了严厉的惩罚措施。
秦朝的法律体系包括了一系列酷刑和刑罚,如剁手、剐杀、焚烧等残酷手段。
在秦朝的法律制度下,犯罪分子面临着严厉的惩罚,以达到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的目的。
3. 刑法平等秦法公正平等,不论贵贱贫富,皆受法律的制约。
这对于当时其他地区以贵族阶级为特权的社会格局来说是一种颠覆性的变革。
秦朝实行了平等的刑法制度,减少了旧制度下弱者受到虐待的情况,提高了社会公平性。
二、思想文化秦朝的法律制度不仅对于中国古代法律体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与秦朝的思想文化密不可分。
1. 法家思想的兴起在秦朝,法家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应用。
法家思想强调了法律的权威性和实用性,通过严厉的法律手段来维护社会秩序。
这种思想的兴起对后来的统治者起到了重要的借鉴作用,也对中国古代的法律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中央集权思想的形成秦始皇通过推行中央集权政策,使得国家的权力得到最大程度的集中。
他实行了一系列的行政制度改革,使国家各级机构得到合理分配和组织。
这种中央集权思想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影响深远,同时也构建了中国古代的行政制度。
3. 秦朝的思想统一秦始皇统一文字、计量等方面的改革举措,使得中国各个地区的思想和文化得到了整合。
秦朝刑法适用制度
![秦朝刑法适用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aa91f90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35.png)
秦朝刑法适用制度
秦朝的刑法适用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秦朝实行法家思想,强调以法律来治理国家,以官吏为师,让百姓学习法律。
2. 重刑主义:秦朝的刑法非常严厉,对于犯罪行为采取重罚的措施,以达到威慑犯罪的目的。
3. 连坐制度:秦朝实行连坐制度,即一人犯罪,全家连坐。
这种制度旨在加强社会治安,防止犯罪行为的发生。
4. 肉刑和徒刑:秦朝的刑法包括肉刑和徒刑两种,肉刑包括割鼻、砍脚、割耳等,徒刑则包括监禁、流放等。
5. 法律适用的平等性:秦朝的法律适用具有平等性,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只要犯罪,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总之,秦朝的刑法适用制度强调以法律来治理国家,以重罚来威慑犯罪,同时也注重法律适用的平等性。
这些制度对于秦朝的社会稳定和国家治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秦朝法律制度
![秦朝法律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e221e6f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6a.png)
秦朝法律制度秦朝法律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对后世影响深远。
下面将对秦朝法律制度进行详细介绍。
秦朝的法律制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官方法律以及律令制度。
官方法律是由朝廷制定的,适用于全国范围,而律令制度则是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地方法律,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秦朝的官方法律以《秦律》为主要法典,《秦律》是根据勾践对手册法的整理和完善而成的。
它详细规定了犯罪的刑罚和案件的审理程序,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普遍性。
《秦律》采取了严苛的刑罚制度,以威慑犯罪。
例如,对于盗窃、放火等严重犯罪,一律以死刑处决;对于叛逆、谋反等叛国行为,不论身份地位,一律诛灭三族。
此外,《秦律》对军事、财政、土地等方面的法规也做了具体的规定,保障国家的权益。
除了官方法律,《秦律》还规定了律令制度,为地方政府制定法律提供了依据。
律令制度允许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的风俗习惯和特殊需求来制定适用于本地的法律。
这一制度的出现,使得法律能够更好地适应各地的具体情况,提高了法律的实用性和便利性。
在秦朝法律制度中,审判的程序也非常重要。
为了保证审判的公正性和权威性,秦朝设置了严格的审判制度。
首先,秦朝设立有六博士,负责解释和应用法律。
其次,秦朝还设置了御史台,负责监督官员的行为以及审理重要案件。
最后,秦朝还进行了地方官员的轮调,以避免地方官员与当地人民建立过于密切的关系,从而影响审判的公正性。
总的来说,秦朝法律制度是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开端,具有里程碑意义。
秦朝法律以《秦律》为主要依据,具有严苛的刑罚和完善的审判程序。
同时,律令制度为地方政府提供了适应性强的法律制度,保证了法律的实施效果和灵活性。
秦朝法律制度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世的法律制度发展奠定了基础。
秦朝的法律制度
![秦朝的法律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414895b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0f.png)
秦朝的法律制度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法律制度也是秦朝重要的组成部分。
秦朝的法律制度建立在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基础上,以国家利益为中心,注重法治和法律的规定,从而达到统一管理和治理的目的。
秦朝的法律制度主要以法律法规和刑法为主。
秦朝的法律体系包括“律”、“令”、“仪”和“法”,在法律的实施上,以“法当尊律当奉”为准则,加强了法律的执行力。
秦朝采用了严厉的刑罚制度,使犯罪的人难以逃脱法律的制裁。
例如,对于盗窃财物的罪犯,实行以身罪代,即以罪犯的家庭成员抵偿被盗财物的价值;如果无法找到罪犯家庭成员,就对罪犯自身施以死刑。
对于胁迫、拐卖儿童的罪犯,往往采取残酷的手段进行执行,如刺死、斩首等。
此外,秦朝的法律制度也注重民法和商法的规制。
例如,颁布了《九章律法》和《商君书》,详细规定了土地、水利、工商等方面的法律规章,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在行政管理方面,秦朝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制度,如设立县官、郡官、方伯等行政职位,实行严格的监察制度,加强了行政管理的效率和执行力。
然而,秦朝的法律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
首先,秦朝的法律制度过于严苛,对于普通人来说,很容易犯法。
这种过于严苛的法律制度使得人民生活在一种恐惧和压迫之中,对秦朝统治的不满情绪也逐渐增强。
其次,秦朝的法律制度过于依赖军事手段,给待法的人民带来了严重的不公正。
在实践中,往往以恶妇、凶徒等为名义,实行选举并将他们处以死刑,这种行为使得法律手段被滥用,给人民带来了诸多不公正和冤屈。
尽管秦朝的法律制度存在一些问题,但它对后世的法律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秦朝的法律制度建立了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并为以后的法律制度创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此外,秦朝对法律制度的重视以及对法律执行的严格要求,也为后来的法治理念奠定了基础。
总之,秦朝的法律制度是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以尊重法律、强调法治为核心,注重民法和商法的规制,通过刑罚制度加强了法律的执行力。
秦朝法律制度探析
![秦朝法律制度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26f5bb15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8a.png)
秦朝法律制度探析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的朝代。
在秦朝,法律制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秦朝的法律制度主要包括律、法、令等。
那么,秦朝的法律制度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探索一下秦朝法律制度的特点。
律秦朝的法律制度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律,另一种是法。
律是指由国家颁布、专门用于制止犯罪的法律条文。
在秦朝,律被称为“法”,主要是因为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将各国的法律都归为一体,制订了《律令》。
《律令》是秦朝的第一部法典,是一个十分权威和完整的法律体系。
秦朝的律制比较严格,对于刑罚的执行也颇有特色。
例如,揭发贪污盗窃和弄虚作假的人,可以减轻或免除刑罚。
同时,律法中规定,凡是有重罪的人,连同其父母和三代以内的近亲属都要被诛杀。
法另一种法律制度是法,指的是公共法律,即国家和人民所共同遵守的法律。
法律是指国家法律的总体,包括法令、法规、规章等。
在秦朝,法和律是有区别的。
律主要针对犯罪,而法则包括了管理国家和社会一切行为的规定,例如,官吏应遵守的标准、税收政策、土地管理等。
法律的制定、修改、宣传和执行都是由中央政府负责的,这一点在秦朝尤为明显。
秦朝的法律体系是非常完备的,县、乡、村等地方都有相应的法规。
令令是秦朝法律制度的第三种形式,指的是国家的行政命令。
与法律和律相比,令的执行更加地灵活,它可以及时地对各种重要事件作出决策,发出行政命令。
例如,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下令将各国书籍汇集起来,烧毁了大量历史典籍。
这个命令的执行使得今天我们对中国古代历史的了解大为缺乏。
令在秦朝的地位与法、律相等。
在实际操作中,令往往是一种行政管理手段,在政府的管理和决策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总结秦朝的法律制度完备严密,具有很强的权威性。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将各国的法律制度移植到秦国的制度之中,经过深入思考和修改,制订出了《律令》,这是一个完善的法律体系。
同时,秦朝也采用了行政手段,发出命令来管理国家事务。
秦朝法律制度分析
![秦朝法律制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45585c0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f9.png)
秦朝法律制度分析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不仅统一了整个中国,而且还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秦朝的法律制度方面,也有着其独特的特点和鲜明的特色。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 总体情况秦朝的法律制度可以总结为:“严刑峻法,人人自危。
”秦始皇实行了非常严格的法律制度,对犯罪进行极其严厉的制裁。
这些法律规定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了财产、家庭、战争、治安、宗教、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非常详细的规定。
不遵守这些规定,会受到非常严厉的制裁,甚至会受到死刑等极端惩罚。
2. 刑法制度在秦朝的刑法制度中,最重要的就是“法家思想”。
“法家思想”认为,法律是要约束人的行为,必须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一是清楚明确;二是公正无私;三是严格执行。
根据这一思想,秦始皇制定了一系列非常严格的刑法制度,例如“逆天者诛,谄佞者杖,妄议者死,暴戾者辟,盗贼者坑。
凡此六等,皆斩罚之。
”这些制度的出现,大大加强了秦朝的刑法执行力度,使得民众不敢轻易犯罪。
3. 行政法制秦朝的行政法制主要由以下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官制;二是管辖制度。
在秦朝,官制分为三类:一是地方封建官;二是郡守、县令等中央政府官员;三是各个政府的辅佐工作人员。
各级官员需要遵循法律规定,严格遵守刑法制度。
但是,由于各级官员普遍贪污,不忠诚,腐败等问题,秦朝的行政法制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果。
4. 家法制度在秦朝,家法制度也非常重要。
家法制度主要是由家长或族长颁布、执行的一些规定,比如规定家庭成员之间的行为准则,分配产业权等。
秦朝的家法制度,相比之前的社会制度,更加公正合理,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5. 宗教法制在秦朝,宗教法制也有一定的发展。
秦朝实行的主要宗教信仰是儒家和法家思想。
儒教强调道德伦理,提倡仁爱等价值观念,而法家思想则主张法律约束。
因此,秦朝的宗教法制也是基于儒法思想而建立的。
任何反对儒法思想的信仰和行为,都被视为犯罪。
综上所述,秦朝的法律制度非常严格,对于犯罪的制裁也非常严厉。
秦朝的法律制度与中央集权
![秦朝的法律制度与中央集权](https://img.taocdn.com/s3/m/ee1cc1f1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f3.png)
秦朝的法律制度与中央集权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一统帝国,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行中央集权的王朝。
在秦朝的法律制度中,秦始皇以法家思想为基础,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
一、法律统一与公正秦始皇通过整合各国的法律制度,制定了《秦律》,使全国法律制度趋于统一。
《秦律》规定了刑罚和刑法程序,司法的权威由各国郡的官员转变为由中央政府直接控制。
这种统一的法律制度为秦朝的中央集权奠定了基础。
为了保证司法公正,秦始皇还在全国各地设立了监察机构,以监督官员的行为。
这些监察机构突破了地方官员的权力范围,使得中央政府可以有效地对地方官员进行监督和问责,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二、普遍的律法教育与官僚体制秦朝实行了普遍的律法教育,以确保全国各地都能理解并遵守《秦律》。
律法教育的普及使民众对法律有了基本的了解,能够知法守法。
这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因为国家法律的执行需要人民的支持和遵守。
此外,秦朝还建立了官僚体制,以确保中央法律的贯彻执行。
秦始皇解除了封建君主时代的世家势力,通过设立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将国家行政权力集中到中央政府手中。
这种官僚体制的建立,使中央政府能够有效管理全国各地,加强了中央集权。
三、标准的度量衡与交通建设秦朝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统一的度量衡制度,统一了货币、重量和长度等领域的衡量单位。
这种统一的度量衡制度加强了国家的经济交流和贸易,有利于中央政府掌控全国经济,从而加强中央集权。
此外,秦朝还积极发展交通建设,修筑了众多道路和运河,使全国各地能够更快更方便地交流和交易。
这种交通建设标志着疆域的统一,也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
四、文化一元化与社会统一在秦朝的统治下,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实现文化的一元化。
他统一了文字和书写规范,统一了货币和度量衡制度,推动了全国范围内的文化统一。
这种文化一元化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因为文化的统一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此外,秦朝还进行了土地统一和户籍管理的改革,使社会秩序得到统一和控制。
秦朝法律及案例(3篇)
![秦朝法律及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9f48359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88.png)
第1篇一、引言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短暂的朝代,但其法律制度却具有深远的影响。
秦朝法律以严酷著称,强调法律的普遍适用和严格执行。
本文将介绍秦朝的法律体系、主要法律条文以及典型案例,以展现秦朝法律的特色及其在历史中的地位。
二、秦朝法律体系1. 法律渊源秦朝法律渊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成文法:秦朝制定了一系列成文法,如《秦律》、《秦律杂律》、《秦律律说》等,这些法律条文被汇编成册,成为秦朝法律的主要渊源。
(2)先秦法律:秦朝在统一六国后,吸收了部分先秦各国的法律制度,如《周礼》、《礼记》等。
(3)习惯法:秦朝法律在执行过程中,也参考了当时的社会习惯。
2. 法律体系秦朝法律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刑法:秦朝刑法以严酷著称,主要分为死刑、肉刑、流刑、罚金等。
(2)民法:秦朝民法涉及婚姻、继承、土地、财产等方面,主要规定在《秦律杂律》中。
(3)行政法:秦朝行政法主要规定在《秦律律说》中,涉及官吏的选拔、任用、考核、奖惩等方面。
(4)军事法:秦朝军事法主要规定在《秦律律说》中,涉及军队的组织、编制、训练、作战等方面。
三、秦朝主要法律条文1. 刑法(1)死刑:秦朝死刑种类繁多,包括斩首、腰斩、车裂、炮烙等。
(2)肉刑:秦朝肉刑包括斩趾、劓鼻、黥面等。
(3)流刑:秦朝流刑分为流放和迁徙两种,流放指流放到边远地区,迁徙指迁徙到其他地方。
2. 民法(1)婚姻:秦朝实行一夫一妻制,禁止纳妾。
(2)继承:秦朝继承制度规定,子女继承父母遗产,无子女者,遗产归国家。
(3)土地:秦朝实行土地私有制,土地可以买卖、转让。
3. 行政法(1)官吏选拔:秦朝实行科举制度,选拔官吏。
(2)官吏任用:秦朝规定,官吏必须经过考核,合格者才能任职。
(3)官吏奖惩:秦朝规定,官吏有功则赏,有过则罚。
4. 军事法(1)军队编制:秦朝实行军功爵位制度,士兵根据军功晋升爵位。
(2)军事训练:秦朝规定,士兵必须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
(3)作战:秦朝规定,军队必须服从命令,勇猛作战。
第四章秦朝法律制度
![第四章秦朝法律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82cae85ec3a87c24028c427.png)
4、财产刑:赀、赎、没和收 、财产刑: 5、身份刑:夺爵、废 、身份刑:夺爵、 6、流放刑(迁刑) 、流放刑(迁刑) 7、耻辱刑:髡、耐 、耻辱刑: (三)刑法原则 1、区分故意(端)与过失(不端) 、区分故意( 与过失(不端) 2、区分有无犯罪意识 、 3、自首从轻 、 4、规定刑罚时效 、 5、公犯加重 6、合并论罪 、 、
第四章
秦代的法律制度
一、秦代法制发展概况★ 秦代法制发展概况 (一)秦代法制的指导思想 1、重刑主义 、 (1)轻罪重罚 ) (2)法网严密 ) 2、统一法律:李斯 、统一法律: (二)秦代主要法律形式 1、律:基本的法律形式 、 (1)律典:《秦律》 )律典: 秦律》 田律》 (2)单行律条:《盗律》、《田律》等 )单行律条: 盗律》
三、民事和经济法律规范 (一)主要民事制度 1、所有权:国家所有、私人所有 、所有权:国家所有、 2、婚姻与家庭关系 、 (1)婚姻的成立和解除均须经官登记 ) (2)夫妻地位相对平等 ) (二)主要经济法律规范 1、有关农业生产管理的规定 、 2、有关官营手工业管理的规定 、
3、有关市场贸易管理的规定 、 4、有关自然资源保护的规定 、 四、司法诉讼制度 (一)司法机关 1、中央:廷尉 、中央:廷尉★ 2、地方:郡守、县令 、地方:郡守、 (二)主要诉讼制度 1、诉讼形式 、 (1)公诉 )
腰斩,较斩首更为残酷。文献记载, 腰斩,较斩首更为残酷。文献记载,第一个 被腰斩的名人是秦国丞相李斯, 被腰斩的名人是秦国丞相李斯,罪名是纵其 子李由与盗通。清朝雍正年间, 子李由与盗通。清朝雍正年间,福建学政俞 鸿图,因其妾收贿,勾通仆人在考场作弊, 鸿图,因其妾收贿,勾通仆人在考场作弊, 案发后俞鸿图被处以腰斩之刑。 案发后俞鸿图被处以腰斩之刑。俞某被斩为 两段后,在地乱滚,以手蘸血, 两段后,在地乱滚,以手蘸血,在地上一连 写了7个 字才断气。 写了 个“惨”字才断气。雍正皇帝听到这件 事后,便下令废除了腰斩之刑。 事后,便下令废除了腰斩之刑。腰斩是硬生 生将人从腰际把人一分为二, 生将人从腰际把人一分为二,它不同于斩首 脑袋),不会立即死去, ),不会立即死去 (脑袋),不会立即死去,而是看着自己上 身与下身分家,慢慢地备受折磨而死。 身与下身分家,慢慢地备受折磨而死。
秦朝的法律制度严厉与公正并行
![秦朝的法律制度严厉与公正并行](https://img.taocdn.com/s3/m/ff3b17a5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79.png)
秦朝的法律制度严厉与公正并行秦朝是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一个朝代,而秦朝的法律制度也在历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秦朝的法律制度既严厉又公正,深刻地影响了后世的法律演进和社会秩序。
一、法律严厉秦朝的法律制度以严厉著称,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刑法严酷。
秦朝的刑法规定,对于犯罪行为将会施以严厉的刑罚,如割鼻、刺眼、杖刑等,甚至会采取残酷的酷刑手段,以示威慑之效果。
这些刑罚并不仅仅是对罪犯个人的惩罚,更是对整个社会的示范和警示。
通过这种严酷的刑罚,秦朝政府成功地维护了社会秩序,并有效地遏制了犯罪活动。
其次,法律执行严谨。
秦朝建立了一套严谨的法律执行体系,在实施刑罚时严格依照法律规定进行,确保了刑罚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这一制度的建立不仅对秦朝社会的稳定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后世中国的法制发展奠定了基础。
最后,官府力量强大。
秦朝的法律体系中,官府的力量得到了高度集中和控制。
由于法律执行力度的加强,官府的权力也得到进一步加强,充分展现了秦朝法律制度中的严峻一面。
二、法律公正然而,秦朝法律制度的严酷并没有掩盖它的公正性,相反,秦朝的法律制度在公正性上也表现出色。
首先,法律平等适用。
秦朝的法律不分贵贱,不论是皇帝还是平民百姓,都要接受法律的制约。
这种法律的平等适用体现了秦朝法律制度的公正性和人人平等的精神。
其次,法律公开透明。
秦朝的法律制度公开透明,所有的法律规章都会公示于众,保证了法律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这样的做法增加了法律的公正性和可行性,有效地遏制了滥用职权和腐败行为。
最后,法律审判公正。
秦朝设立了法官和律师等职位,确保了法律审判的公正性。
法官需要进行审理,并凭借事实和证据作出公正的判决。
这一制度的建立使得秦朝的法律制度在审判公正方面卓有成效。
综上所述,秦朝的法律制度在严厉与公正之间保持了一种平衡。
尽管法律的严酷性不可忽视,但是这种严厉也是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公共安全。
与此同时,法律的公正性使得秦朝的社会秩序更加有序和稳定。
秦朝的法律制度(PPT 128页)
![秦朝的法律制度(PPT 128页)](https://img.taocdn.com/s3/m/3f5047e8c1c708a1284a4470.png)
从官吏渎职罪,可以看出秦王朝是很 重视吏治的,秦律充满着对官吏职务上责 任的规定,既具体又明确,既有行政的也 有刑事的惩罚,从申斥、罚甲、罚盾以至 予以谪、戍、流放、徒刑、肉刑等刑罚。
秦朝强调官吏职务责任的目的是为了 提高官吏的责任心和办事效能,使之忠于 封建朝廷。同时也说明秦朝的法律是相当 发达、完备的。
第三种:
《秦律杂抄》: 共42简,位于墓主腹 部,简长27.5厘米,宽0.6厘米。包括: 《除吏律》、《游士律》、《除弟子律》、 《中劳律》、《藏律》、《公车司马猎 律》、《牛羊课》、《傅律》、《屯表 律》、《捕盗律》、《戍律》等墓主人生 前抄录的11种律文,其中与军事相关的律 文较多。
第四种:
第一种:
《秦律十八种》,共202简,位于墓主 身体右侧,简长27.5厘米,宽0.6厘米。
包括《田律》、《厩苑律》、《仓律》、
《金布律》、《关市律》、《工律》、《工人 程》、《均工》、《徭律》、《司空》、《置吏 律》、《效》、《军爵律》、《传食律》、《行 书》、《内史杂》、《尉杂》、《属邦》等18 种,律名或其简称写于每条律文尾端,内容涉及 农业、仓库、货币、贸易、徭役、置吏、军爵、 手工业等方面。每种律文均为摘录,非全文。
(2)徒刑
是在罪犯论处后,由专门机关拘系, 剥夺罪犯人身自由,将犯人监禁在一定场 所,强令服一定时限劳役的刑罚。根据史 籍和出土秦律,秦代徒刑种类较多,且多 与肉刑相结合。
(3)流放刑 包括迁刑和谪刑,都是将犯人迁往边
远地区的刑罚,其中谪刑适用于犯罪的官 吏,但两者都比后世的流刑要轻。
(4)肉刑
共98简,位于墓主头部右侧,简长25.4厘米, 宽0.5厘米。标题写在最后一支简的背面。简文 分25节,每节第一简简首写有小标题,包括: 《治狱》、《讯狱》、《封守》、《有鞫》、 《覆》、《盗自告》、《□捕》、《盗马》、 《争牛》、《群盗》、《夺首》、《告臣》、 《黥妾》、《迁子》、《告子》、《疠》、《贼 死》、《经死》、《穴盗》、《出子》、《毒 言》、《奸》、《亡自出》等,还有两个小标题 字迹模煳无法辨认。
秦朝的法律与刑罚制度
![秦朝的法律与刑罚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4b45e69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8c.png)
秦朝的法律与刑罚制度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和统一的时期。
秦朝的法律与刑罚制度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了更好地了解秦朝的法律与刑罚制度,我们有必要对其内容进行探究。
一、法律制度秦朝在法律制度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改革与发展。
在法律的内容上,秦朝对法律进行编纂整理,并将其明确规定在《律历》中。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综合的法典,内容涵盖了刑法、律法、礼法、刑事诉讼等方面。
在法律的实施上,秦朝采取了严密的监察体制,推行了重刑峻法的思想,倡导了以法治国的理念。
同时,秦朝设立了御史台、吏部等机构,对官员履职进行监察,控制腐败现象的发生。
此外,在法律的适用上,秦朝实行了地方官的法官制度,由地方官对当地的刑事案件进行审理和判决,提高了司法效率。
二、刑罚制度秦朝的刑罚制度也经历了重要的变革与发展。
秦朝采取了一系列严厉而有效的刑罚手段,以震慑人心、维护社会秩序。
1. 酷刑:秦朝采取了一系列残酷的酷刑,如车裂、凌迟、宫刑等。
这些刑罚手段旨在加强统治者对人民的控制,以及通过恐吓和残忍的手段来确保社会的安定和秩序。
2. 法律严明:秦朝对刑罚的适用非常严格,对重大犯罪如谋反、叛变等罪行进行特别严厉的处罚,以示威慑。
同时,对于一般的刑事案件,也有明确而严谨的刑事法规作为依据。
3. 科学的刑罚分类:秦朝在刑罚制度上进行了分类,根据不同的罪行和犯罪情节,对犯人进行不同的刑罚。
这种科学的分类方式,使得刑罚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更加公正合理。
4. 刑罚公开:秦朝的刑罚是公开进行的,目的是让人民见到罪犯受到的惩罚,起到警示和震慑作用。
这种公开刑罚的制度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治安的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总结起来,秦朝的法律与刑罚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秦朝通过对法律内容的统一整理,推动了法制建设的进程;通过严密的监察体制,减少了腐败现象的发生;通过酷刑等刑罚手段,维护了社会秩序。
秦朝的统一和法律制度
![秦朝的统一和法律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b90ed55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76.png)
秦朝的统一和法律制度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其统一和法律制度的建立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秦始皇的统治下,秦朝通过一系列举措实现了对六国的统一,其法律制度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一、秦朝的统一秦朝统一的背景是战国时期兵荒马乱,六国互相争斗,社会动荡不安。
秦始皇即位后,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国家的统一。
首先,他通过联姻政策巩固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消除了敌对势力。
同时,秦始皇将自己打扮成封建礼仪的代表,建立起尊崇天命的君权神化体系,使天下臣民对他的统治产生敬畏之心。
此外,他还出兵攻打六国,消灭了最后的抵抗力量,最终统一了中国大陆。
二、秦朝的法律制度秦朝的法律制度相较于前代国家有着很大的发展和创新。
秦始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制定和完善法律,以确保国家的稳定和统一。
首先,秦朝制定了统一的法典,即《秦律》。
《秦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法典,包括了刑法、刑罚、官僚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其内容严明,条文简练,成为后世法律制度发展的重要基石。
其次,秦始皇以律令制度作为管理手段,强化了政府对社会各个层面的控制和管理。
他还下令将各个地方的习惯法律进行统一,以消除权力分散所带来的混乱。
此外,秦朝还创立了法家学派,注重法律的制定和管理,促进了法学的研究和发展。
三、秦朝法律制度的影响秦朝的法律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秦朝的法律制度为中国历史上的封建制度奠定了基础,对后世封建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秦朝的法律制度为后世各个朝代的法律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为中国法制史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外,秦朝的法律制度突出了法治思想的重要性,强调了法律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后世法治观念的形成与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秦朝的统一和法律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在秦始皇的领导下,秦朝通过措施和政策实现了对六国的统一,并通过制定法律和加强法学的研究发展,为中国历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秦朝的法律制度秦律的影响与变革
![秦朝的法律制度秦律的影响与变革](https://img.taocdn.com/s3/m/1c6e9a74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59.png)
秦朝的法律制度秦律的影响与变革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法律制度对中国古代法律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就秦朝的法律制度秦律的影响与变革展开探讨。
一、秦律的概述秦律是指秦朝的法律制度,其特点是严苛和专制。
秦律以法家思想为基础,重视法律的严格执行和刑罚的严厉惩罚。
秦始皇采用了一系列措施来统一法律制度,包括大力推行县制和郡县法律集中化,制定统一的法令以及设立官府机构来管理法律事务。
同时,秦律还规定了权利和义务,以及物权、婚姻、土地等方面的法律制度。
二、秦律对中国古代法律的影响1. 法律统一与稳定:秦律在中国古代法律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秦朝通过大力推行县制和郡县法律集中化,使得法律实施更加统一和稳定,为以后各个朝代的法律制度奠定了基础。
2. 法治观念的确立:秦律的实施建立了一种严格的法治观念,即法律是至高无上的。
秦始皇实行了法家思想,强调法律的权威和刑罚的威慑力,这种法治观念对中国古代法律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3. 刑法的严苛与刑罚的变革:秦朝的法律制度以严苛著称,对犯罪行为采取了严厉的刑罚。
同时,秦律还进行了一些刑罚的变革,如废除了凌迟和杖刑,改以斩、剐和烧等极其残酷的刑罚来惩罚犯罪分子。
这些刑罚的变革对中国古代刑法和司法制度有着深远影响。
4. 法律文化的传承:秦律的实施使得法律文化在中国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秦律为后来的法学家提供了宝贵的法律宝藏,对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秦律的变革尽管秦律在秦朝时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变革的需求。
秦律在刑罚方面过于苛刻,导致社会不稳定和民众不满。
此外,秦律对个体权利的限制过多,缺乏对平民百姓的保护,对农民的徭役和税收压力过重,也引起了社会的不平和反抗。
秦始皇死后,秦朝迅速衰落,秦律也开始受到质疑和改革。
后世的汉朝继承了秦朝的法律制度,但对秦律进行了一些调整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四、秦律对现代法制的启示秦律对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对现代法制建设有着一定的启示。
秦朝的法律与司法制度
![秦朝的法律与司法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3055d70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52.png)
秦朝的法律与司法制度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一个中央集权国家建立的朝代。
在秦始皇统治下,秦朝建立了一套严密而高效的法律和司法制度,为中国封建社会法律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法律体系秦朝的法律体系以秦始皇的《律书》为核心,该法典总结了先秦时期各派法家学说的精华,并加以改进和完善。
《律书》采用了对律、令、章等法律规定进行分类编排的方式,形成了以六铢、秬秸、錾、委橐为基础的法律体系。
1. 六铢:六铢是最重要的法律条文,被视为最高法律准则。
六铢主要规定国家制度和重大犯罪的处罚,例如叛乱、逃亡、谋反等行为,以及针对国家的危害和社会秩序破坏的犯罪行为。
2. 秬秸:秬秸是对一般犯罪行为的规定,如盗窃、杀人、伤害等。
秬秸的设立使得秦朝的法律体系更加完善和系统化。
3. 錾:錾包括民事、经济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它主要关注合同、纠纷、财产权益等问题,为国家和社会提供法律依据和保护。
4. 委橐:委橐则是指任命官员、考核制度、选拔选拔和确定官员的义务等行政方面的法律规定。
秦朝的法律体系通过这样的分类,对国家和社会的方方面面进行了全面的规范和管理。
它既确保了秩序和公正,也体现了秦朝集权制度的特点。
二、司法制度在法律体系的基础上,秦朝建立了严密的司法制度。
司法系统按照地方行政区域划分为三级:郡县法庭、州郡法庭和宰相法庭。
根据案件的重要性和涉及的范围决定上诉的权限。
1. 郡县法庭:这是最基层的法庭,负责处理较为简单和小规模的案件,如民事纠纷、小额诉讼等。
郡县法庭由郡守和县令担任首席法官,协助审理和裁决案件。
2. 州郡法庭:州郡法庭是处理较为复杂的案件的级别,例如刑事案件、大规模民事纠纷等。
法庭由州守和郡令等高级官员担任首席法官,采取审理和裁决的方式来处理案件。
3. 宰相法庭:宰相或其亲信的法官组成的宰相法庭是秦朝最高级的法庭。
它主要处理重要案件,例如官员腐败案、政治谋反案等。
宰相法庭是最终的裁决机构,其裁决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秦朝的法律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秦朝的(),是关于案件的调查、勘验、审讯等程序的文书程式。
B A令 B式
C法律答问 D廷行事
2、秦朝的法廷成例叫做()。
B
A成 B廷行事
C式 D法律答问
3、秦朝的( )是将罪犯活着投入水中使其淹死的刑罚。
C
A具五刑 B族诛
C定杀 D阬
4、秦朝的( )是一种以极端残忍的死刑与肉刑并用的刑罚。
D
A定杀 B醢
C枭首 D具五刑
5、秦朝多对麻风病人犯罪所适用的刑罚是()。
C
A具五刑 B族诛
C定杀 D 阬
6、秦朝的()是一种刑名,即强制男犯白天修筑长城。
C
A 罚作 B鬼薪
C 城旦 D复作
7、秦朝的鬼薪是()年刑。
C
A五年 B四年
C三年 D二年
8、在秦朝,多用于轻微犯罪的官吏的刑罚是()。
D
A作刑 B迁
C赀 D谇
9、秦朝的(),就是以过去的事例指责现时的各项政策和制度。
D A妄言罪 B非所宜言罪
C投书罪 D以古非今罪
10、秦朝的最高司法审判机关叫()。
C
A 大理寺
B 廷行事
C 廷尉 D宗正府
二、多项选择题
1、秦朝的法律形式有()。
BC
A春秋经义 B 法律答问
C廷行事 D 比
2、秦朝的立法指导思想是()。
ACD
A法令由一统 B 德主刑辅
C 事皆决于法 D以刑杀为威
3、秦朝的“以刑杀为威”的意思是()。
AC
A法网严密 B全国实行统一的法令
C严刑重罚 D最高立法权属于皇帝
4、秦朝规定的作刑(徒刑)有()。
A城旦 B鬼薪
C司寇 D罚作
5、下列属于秦朝适用于女犯的作刑有()。
BCD
A城旦 B 舂
C 白粲 D作如司寇
三、问答题
1、什么是“盗徙封罪”?
秦朝的一种罪名。
指私自移动田界界标。
对此要判处“耐”刑,但允许出钱赎罪。
2、秦朝的“读鞫”是什么?
秦汉时期,把宣读判决书称为“读鞫”。
3、请简要说明云梦秦简。
1975年12月,在湖北云梦城关睡虎地十一号墓地发掘出大量记载秦朝法律令的竹简,共1155枚。
竹简上记载的法律文书包括《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
4、简述秦朝的“公室告”和“非公室告”。
秦朝的“公室告”和“非公室告”是根据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划分的两种诉讼形式。
(1)“公室告”,即控告他人的贼、盗行为,官府予以受理。
“非公室告”,即父母对儿女盗窃自己财产的行为提出控告,儿子对父母、奴婢对主人加诸在自己身上的刑罚提出的控告,官府不予受理。
5、简述秦朝关于自然资源保护方面的立法。
秦统治者已经懂得如何利用自然资源为其统治服务,秦简《田律》里规定:
(1)春天2月正是林木生长时期,不要砍伐土地干旱需要水,不要堵塞水道。
但人死做棺材,砍伐所需木料不受季节限制。
(2)不到夏天,不准取草烧灰,免得影响幼草生长;不准采取刚发芽的植物。
(3)不准捉取幼兽、鸟卵和幼鸟;不准毒杀鱼鳖;不准设置陷阱和网罟捕捉鸟兽。
(4)居邑靠近养牛马的苑囿和禁苑的幼兽,正在繁殖期不准带狗去打猎。
(5)老百姓的狗进入禁苑如果未追捕兽,不准打死;如果追捕兽,要打死。
6、简述秦朝关于农业手工业管理方面的立法。
秦始皇即位以后,采取各种措施发展农业生产,要求各级官吏掌握农业生产情况,并通过法律对具体措施加以规定。
秦简《田律》里规定:
(1)下了及时雨和和谷物抽穗,应及时书面报告受雨和抽穗田地的顷数和已开垦而没有耕种的田地的顷数。
(2)庄稼生长后下了雨,也要立即报告雨量多少和受雨田地的顷数。
(3)如果旱灾、暴风雨、涝灾、蝗虫等灾害损伤了庄稼,要报告受灾田地的顷数。
(4)距离近的县,文书由走得快的人专程递送;距离远的县由驿站传送,在8月底以前送达。
7、简述秦朝关于市场贸易管理方面的立法。
(1)出售商品要明码标价
《金布律》规定:在出售的商品上要系签标明价格。
价格不到一钱的小商品可以不标价。
《关市律》规定:要当着买主的面将钱放进小孔瓶中,否则罚一甲。
(2)规定了货币的比价与使用
秦朝货币有三种,即钱(铜钱)、金(黄金)、布(布帛)。
黄金贵重,为“上币”;布帛笨重,不便携带,但在当时充当一般等价物;铜钱为“下币”,便于携带。
《金布律》规定,钱十一折合一布。
规定布的规格是“布袤八尺,幅广二尺五寸”。
为保证铜钱和布帛的正常使用,规定商品出售人不得拒收任何一种货币。
(3)规定了度量衡的使用和管理
《工律》规定:有关官吏每年至少要检查校正一次度量衡。
允许有误差,但误差不能超过千分之四。
当时衡制统一标准一石是120斤,合1920两。
误差不许超过8两,否则主管官吏要赀罚1盾,如果超过16两,则罚一甲。
8、简述秦朝关于官营手工业管理方面的立法。
为保证产品质量和数量,秦朝规定了《工律》、《均工律》、《工人程》。
(1)关于产品规格。
要求产品规格要一致;为保障产品质量,秦朝建立了生产责任制和产品检查评比制度,对评为下等不合质量标准的,加以惩罚;为追查产品生产责任,在生产的器物上都刻有制作官署名和工匠名。
(2)关于产品定额、劳动力计算方法。
根据季节、劳动工种、性别、年龄、熟练程度用不同的折合办法计算产品数量。
9、简述秦朝的立法指导思想。
(1)法令由一统
这一思想有两层含义,一是全国要实行统一的法律令。
秦朝建立后把原来秦国的法律令推行到全国,作为全国统一的法律令。
二是最高立法权属于皇帝,法出于一。
(2)事皆决于法
秦始皇规定以吏为师,加强立法,要求作到凡事皆有法式。
造成“秦法繁于秋荼,而网密于凝脂”。
(3)以刑杀为威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法网严密;二是严刑重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