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棕榈酰化修饰及其研究方法

合集下载

棕榈酰化修饰鉴定

棕榈酰化修饰鉴定

棕榈酰化修饰鉴定棕榈酰化修饰是蛋白质修饰的一种类型,它是指通过在蛋白质分子上加入棕榈酸分子,改变蛋白质的分布和功能的过程。

棕榈酰化修饰的研究已经成为细胞生物学和信号转导领域的热点,对于深入理解细胞的生物学功能以及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在棕榈酰化修饰的研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鉴定和定量棕榈酰化的蛋白质。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鉴定方法:1. 蛋白质质谱分析蛋白质质谱分析是目前最常用的蛋白质棕榈酰化修饰鉴定方法。

通过比较已知棕榈酰化的蛋白质和未知样品的质谱数据,确定分子量、肽段质量等信息来进行鉴定。

但是,这种方法需要在蛋白质水解前进行棕榈酰化鉴定,且需要在非常灵敏的质谱设备上操作,因此受到样品制备和设备设置等因素的影响。

2. 免疫印迹法免疫印迹法也是常用的棕榈酰化修饰鉴定方法之一。

该方法利用特异抗体识别棕榈酰化蛋白,通过检测特定的蛋白质带来确定棕榈酰化修饰的存在。

但是,这种方法可以检测到多个棕榈酰化位点,需要进行多次实验来确定位点,并且受到抗体的特异性和灵敏性等因素的限制。

3. 化学探针法化学探针法是一种直接检测棕榈酰化修饰蛋白质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化学探针针对棕榈酰化蛋白质的棕榈基进行修饰,然后通过荧光探针、质谱等技术检测探针修饰的蛋白质。

这种方法直接、快速,可以同时检测多个样品,但需要合成高效的化学探针,且探针的结构和修饰条件对结果具有显著影响。

4. DNA微阵列技术DNA微阵列技术是一种可高通量鉴定蛋白质棕榈酰化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DNA微阵列上固定已知棕榈酰化有代表性的蛋白质、蛋白质片段或合成多肽来印制芯片,然后通过检测待鉴定样品与芯片上蛋白质片段的结合程度来确定棕榈酰化蛋白的鉴定结果。

但是,该方法需要具备棕榈酰化相关蛋白质序列,且对于未知的棕榈酰化修饰位点鉴定有限。

总结来看,各个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在棕榈酰化修饰的研究中,根据具体的实验目的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或采取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策略来进行鉴定和定量。

棕榈酰化蛋白及蛋白质的棕榈酰化研究进展

棕榈酰化蛋白及蛋白质的棕榈酰化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18-07-27 修回日期:2018-08-1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50110474)作者简介:丁玉娇,硕士研究生,从事低温分子生物学研究。

E-mail: 1756148579@注:韩颖颖为通信作者。

E-mail: yyhan2007@棕榈酰化蛋白及蛋白质的棕榈酰化研究进展丁玉娇,韩颖颖,周婧雯(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上海 200082)摘 要:蛋白质S-棕榈酰化是最常见的具有16碳脂肪酸棕榈酸酯的脂质修饰形式,调节蛋白质的运输和功能。

文中主要概括从植物到哺乳动物中发现的具有棕榈酰基转移酶活性的保守DHHC 蛋白家族,并介绍蛋白质棕榈酰化的研究方法,及检测棕榈酰化蛋白质的位点预测方法(CSS-Palm 、NBA-Palm 、TermiNator2)、放射性标记法(用3H 棕榈酸酯或125I-IC16棕榈酸酯)和非放射性标记法(化学标记和质谱法),总结蛋白棕榈酰化的抑制技术以及抑制剂类型(包括2-溴棕榈酸酯、浅蓝菌素和衣霉素)。

同时概括蛋白棕榈酰化在植物胁迫中的响应,展望其在植物抗逆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棕榈酰化修饰;DHHC 蛋白;功能;研究方法;抑制剂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8.04.017中图分类号:Q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791(2018)04-0395-09Progress in Research of Palmitoylated Proteins and Protein PalmitoylationDING Yu-jiao, HAN Ying-ying, ZHOU Jing-wen(School of Medical Instrument and Food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082, China)Abstract: Protein S-palmitoylation, the most common lipid modification with the 16-carbon fatty acid palmitate, provided an important mechanism for regulating protein trafficking and function. This article summarized a family of conserved DHHC proteins with palmitoyltransferase activity that had been discovered from plants to mammals. The method of protein palmitoylation was so concluded. The paper also introduced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protein palmitoylation, the prediction methods of palmitoylation sites (CSS-Palm, NBA-Palm, TermiNator2), radioactive labeling (radiolabeling with 3H palmitate or 125I-IC16 palmitate) and non-radioactive labeling (chemical labeling and mass spectrometry) to detect palmitoylated proteins. Next, techniques to inhibit protein palmitoylation were described. These included site specific mutagenesis, and treatment of cells with inhibitors of protein palmitoylation, including 2-bromopalmitate, cerulenin, and tunicamycin. Based on the authors’ research directions, the response of protein palmitoylation in plant stress and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plant stress resistance were summarized and prospected.Key words: palmitoylation modification; DHHC protein; function; research method; inhibitor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

蛋白质棕榈酰化修饰及其研究方法

蛋白质棕榈酰化修饰及其研究方法

蛋白质棕榈酰化修饰及其研究方法XX化工与制药专业化药XX班学号XXX指导老师XX老师摘要蛋白质棕榈酰化是蛋白质翻译后脂质共价修饰的一种重要形式,对象主要是胞质蛋白质,对蛋白质功能产生多重影响。

近年来由于相关新技术引入,对蛋白质棕榈酰化主要修饰酶及其对靶蛋白功能调节方面的研究已渐成为新热点。

本文主要对近几年来蛋白质棕榈酰化修饰及其研究方法作了综述。

关键词:棕榈酰化修饰蛋白质酰基转移酶DHHC 蛋白前言人类基因组计划揭示了基因组的结构,但对多数基因功能仍知之甚少。

基因功能通常通过蛋白质实现,因此蛋白质组研究成为近年来生命科学研究的重点领域。

蛋白质具有生物活性之前要经过基因转录、转录后加工、翻译、翻译后加工及转运等多个复杂过程。

其中脂质化修饰是一种重要的翻译后修饰形式,目前已知约有5种脂质共价修饰形式,其中100多种蛋白质发生棕榈酰化修饰,赋予蛋白质极其复杂的生理功能[1]。

1.蛋白质棕榈酰化修饰及其相关蛋白质1.1蛋白质棕榈酰化修饰30年前蛋白质棕榈酰化修饰形式被发现,然而对其修饰酶的研究最近十年才有所进展。

在酿酒酵母中首次发现蛋白质酰基转移(PAT),由5O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其序列特征为锌指样DHHC-CRD(半胱氨酸残基聚集域),类似Cys2His2锌指模体,常位于跨膜域TM2和TM3之间。

但是至今仍未明确棕榈酰基团修饰识别模体,推测其保守序列为C-x2 C-x9-H-Cx2-C-x4-DH-H-C-x5 C-x4-N-x3一F(x为任意氨基酸)[2] 。

根据介导和连接方式不同,棕榈酰化修饰有三种方式和两种类型[2,3,4]。

三种修饰方式包括:(1)PAT介导棕榈酰基转移,为目前主要研究方式;(2)棕榈酰辅酶A介导转移;(3)棕榈酰辅酶A为辅酶的转移蛋白质介导转移。

两种类型包括:(1)N型,通过酰胺键连接半胱氨酸(Cys),(2)S型,通过硫脂键连接Cys。

S型较为多见,可分为四个亚类:修饰位点位于或临近跨膜域;修饰位点为N-或C-端Cys;酰化依赖C-端CAAX盒异戊烯化修饰;酰化依赖N.端SH4结构域豆蔻酰化修饰。

催化 的半胱氨酸 位点的棕榈酰化修饰

催化 的半胱氨酸 位点的棕榈酰化修饰

催化的半胱氨酸位点的棕榈酰化修饰随着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于蛋白质半胱氨酸位点的棕榈酰化修饰越来越受到科学家们的关注。

棕榈酰化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修饰过程,通过棕榈酰转移酶催化的方式将棕榈酰辅酶A转移至蛋白质上的半胱氨酸位点上,这一修饰过程对于蛋白质的功能及相应的信号转导途径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本文将从棕榈酰化修饰的基本概念、催化机制、生理功能以及相关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棕榈酰化修饰的基本概念1. 棕榈酰化修饰的定义棕榈酰化修饰是指酶类或蛋白质通过催化作用,将棕榈酰辅酶A转移至蛋白质上的半胱氨酸位点上,形成棕榈酰化的修饰模式。

这种修饰方式是一种与乙酰化和甲基化类似的可逆过程,对于蛋白质的功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2. 棕榈酰化修饰的特点与其他常见的蛋白质修饰方式相比,棕榈酰化修饰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棕榈酰辅酶A是棕榈酰化修饰的底物,它是由细胞内的脂代谢途径产生的一种活性物质;棕榈酰化修饰是一种可逆的修饰方式,通过棕榈酰脱酶酶的作用可以将蛋白质上的棕榈酰基团去除,从而实现修饰的消除。

二、催化棕榈酰化修饰的酶1. 棕榈酰转移酶棕榈酰转移酶是催化蛋白质棕榈酰化的关键酶类,它通过将底物蛋白上的半胱氨酸残基与棕榈酰辅酶A结合,实现棕榈酰基团的转移。

目前已经鉴定出多种不同的棕榈酰转移酶,它们对于不同的底物蛋白及其修饰过程具有特异性的选择性。

2. 棕榈酰脱酶酶棕榈酰脱酶酶是参与棕榈酰化修饰可逆过程的关键酶类,它通过将蛋白质上的棕榈酰基团水解释放出棕榈酰辅酶A,从而实现对于修饰的消除。

棕榈酰化修饰的动态平衡状态依赖于棕榈酰转移酶和棕榈酰脱酶酶之间的协调作用。

三、棕榈酰化修饰的生理功能1. 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棕榈酰化修饰的存在对于多种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调节,棕榈酰化修饰参与了细胞内多种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包括Wnt、Hedgehog等信号通路。

2. 转运蛋白的功能调节棕榈酰化修饰还参与了膜蛋白的功能调节,包括了G蛋白偶联受体、离子通道蛋白等的功能调节,从而对于细胞内的物质转运过程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abe和ape法棕榈酰化

abe和ape法棕榈酰化

abe和ape法棕榈酰化摘要:一、引言二、Abe 和ape 法简介1.Abe 法的原理2.ape 法的原理三、棕榈酰化作用1.棕榈酰化在生物体内的功能2.棕榈酰化在生物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四、Abe 和ape 法在棕榈酰化研究中的应用1.Abe 法在棕榈酰化研究中的应用2.ape 法在棕榈酰化研究中的应用五、结论正文:一、引言棕榈酰化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化学反应,涉及脂类、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修饰。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科研人员开发了许多方法来研究棕榈酰化,其中Abe 和ape 法是最常用的两种方法。

本文将介绍Abe 和ape 法在棕榈酰化研究中的应用。

二、Abe 和ape 法简介1.Abe 法的原理Abe 法是一种用于检测棕榈酰化修饰的质谱法。

它利用酶切技术和质谱分析,通过检测蛋白质分子中棕榈酰化修饰位点的变化,研究棕榈酰化修饰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和调控。

2.ape 法的原理ape 法是一种基于同位素标记的棕榈酰化研究方法。

它利用同位素标记的棕榈酸(13C6-棕榈酸)作为示踪剂,通过质谱分析检测蛋白质分子中棕榈酰化修饰位点的变化。

三、棕榈酰化作用1.棕榈酰化在生物体内的功能棕榈酰化修饰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对细胞信号传导、蛋白质功能调控等生物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

棕榈酰化修饰可以影响蛋白质的稳定性、活性和亚细胞定位,进而影响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疾病发生。

2.棕榈酰化在生物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棕榈酰化是生物体内的一种常见修饰方式,涉及多种生物大分子的修饰,如蛋白质、脂类等。

棕榈酰化修饰位点的确定对于研究棕榈酰化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和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四、Abe 和ape 法在棕榈酰化研究中的应用1.Abe 法在棕榈酰化研究中的应用Abe 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蛋白质分子中的棕榈酰化修饰位点,为研究棕榈酰化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和调控机制提供了有力工具。

2.ape 法在棕榈酰化研究中的应用ape 法通过同位素标记的棕榈酸示踪剂,可以有效地检测蛋白质分子中棕榈酰化修饰位点的变化,为研究棕榈酰化修饰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和调控提供了重要手段。

ape法 棕榈酰化

ape法 棕榈酰化

ape法棕榈酰化【简介】在生物化学领域,ape法与棕榈酰化是两个重要的研究手段。

ape法,全称为"氨基酸脯氨酸酶肽酶法",是一种用于检测蛋白质修饰的方法。

棕榈酰化则是一种常见的脂质修饰方式,广泛存在于细胞膜蛋白、信号转导蛋白等众多生物分子中。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ape法的原理与应用】ape法是一种基于蛋白质降解的研究方法,通过检测脯氨酸残基的降解来推测蛋白质的修饰状态。

在这个过程中,ape酶可以识别并水解含有脯氨酸肽键的蛋白质,从而揭示蛋白质修饰的信息。

该方法在研究蛋白质棕榈酰化修饰方面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棕榈酰化的作用与影响】棕榈酰化是一种重要的脂质修饰方式,指的是蛋白质中的赖氨酸残基被饱和的棕榈酸酯化。

这种修饰作用会影响蛋白质的的结构、功能、稳定性以及细胞内定位等。

棕榈酰化在生物体内参与了许多生物学过程,如信号传导、细胞黏附、离子通道调节等。

因此,研究棕榈酰化对于理解细胞生物学和发展生物医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实际应用案例】在实际研究中,ape法与棕榈酰化的结合应用广泛。

例如,研究人员可以通过ape法检测蛋白质棕榈酰化修饰的位置和程度,进一步研究这种修饰对蛋白质功能的影响。

此外,ape法还可以用于研究其他类型的蛋白质修饰,如糖基化、磷酸化等。

【总结】总之,ape法与棕榈酰化在生物化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它们是研究蛋白质修饰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揭示生物分子在细胞功能中的作用机制。

通过不断探索和研究,科学家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生命过程中的分子调控,为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修饰组蛋白组学方法指南:如何分析和解释棕榈酰化实验结果?

修饰组蛋白组学方法指南:如何分析和解释棕榈酰化实验结果?

修饰组蛋白组学方法指南:如何分析和解释棕榈酰化实验结果?棕榈酰化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修饰方式,通过脂肪酰转移酶将棕榈酰基团转移至蛋白质上,从而调控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在修饰组蛋白组学中,棕榈酰化作为研究的重点之一,对于了解蛋白质功能和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棕榈酰化实验的原理和方法,并着重讨论如何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为读者提供修饰组蛋白组学中棕榈酰化研究的指南。

1. 棕榈酰化实验的原理与方法。

棕榈酰化实验是通过特异性抗体富集棕榈酰化修饰的蛋白质,然后使用质谱技术进行鉴定和定量分析。

实验流程通常包括细胞培养、蛋白质提取、棕榈酰化蛋白质的富集、质谱分析等步骤。

研究人员可以利用不同细胞系、条件和处理组合进行实验,探索棕榈酰化修饰的调控机制和生物学功能。

2. 分析棕榈酰化实验结果。

分析棕榈酰化实验结果的第一步是确定富集到的棕榈酰化蛋白质。

这通常通过质谱数据的鉴定和定量来完成。

然后,研究人员可以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对鉴定到的棕榈酰化蛋白质进行功能注释和互作网络分析,揭示其参与的信号通路和生物过程。

此外,通过对棕榈酰化位点的分析,可以了解其与其他修饰如磷酸化、乙酰化等之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深入了解棕榈酰化修饰的功能调控机制。

3. 解释棕榈酰化实验结果。

解释棕榈酰化实验结果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蛋白质的丰度、棕榈酰化位点的特异性、生物学条件等。

研究人员应该对不同实验组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确定棕榈酰化修饰的变化趋势和生物学意义。

在解释实验结果时,还应结合先前的文献报道,形成合理的结论并提出新的研究假设。

4. 棕榈酰化实验在生物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棕榈酰化作为一种重要的蛋白质修饰方式,在生物药物研发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分析药物的棕榈酰化修饰,我们可以了解药物的活性和稳定性,优化药物设计,提高疗效和安全性。

5. 棕榈酰化研究的前景。

随着修饰组蛋白组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预见棕榈酰化研究将在生物制品磷酸化蛋白组学领域取得更多突破。

对蛋白s-棕榈酰化的影响及调控机制

对蛋白s-棕榈酰化的影响及调控机制

蛋白s-棕榈酰化是一种重要的蛋白修饰方式,它在细胞信号传导、蛋白质稳定性、细胞周期调控等生物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在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蛋白s-棕榈酰化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蛋白s-棕榈酰化的影响以及调控机制进行深入探讨。

一、蛋白s-棕榈酰化的影响蛋白s-棕榈酰化是指肌醇磷脂酰肌醇(PI)转移酶通过催化作用将棕榈酰辅酶A(palmitoyl-CoA)与蛋白质上的半胱氨酸残基结合,从而形成棕榈酰化蛋白。

蛋白s-棕榈酰化通过改变蛋白质的亲疏水性和结构稳定性,调节了蛋白质的局部化、相互作用、功能活性及细胞定位等特性,从而对细胞信号传导、蛋白质稳定性和细胞周期调控等生物学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1. 蛋白s-棕榈酰化在细胞信号传导中的作用蛋白s-棕榈酰化在细胞信号传导途径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

多种受体蛋白及其配体受体在细胞膜上的合成、转运及信号转导过程中都需要依赖蛋白s-棕榈酰化。

许多细胞因子和信号转导蛋白质如G蛋白、小G蛋白等也需要通过蛋白s-棕榈酰化来实现其功能。

2. 蛋白s-棕榈酰化在蛋白质稳定性中的作用蛋白s-棕榈酰化能够增加蛋白质的稳定性,延长其在细胞内的寿命。

研究表明,一些细胞因子和受体蛋白质经过蛋白s-棕榈酰化后,能够更加稳定地存在于细胞膜上,并在细胞信号传导中发挥持续作用。

3. 蛋白s-棕榈酰化在细胞周期调控中的作用蛋白s-棕榈酰化还对细胞周期调控产生影响。

在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蛋白s-棕榈酰化能够调控蛋白质的转位和亲疏水性,从而影响细胞有丝分裂的进行。

一些细胞周期调控蛋白如cyclin-dependent kinase(CDK)等也受到蛋白s-棕榈酰化的调控。

二、蛋白s-棕榈酰化的调控机制蛋白s-棕榈酰化是一个动态的生物过程,其活性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

细胞内的蛋白s-棕榈酰转移酶(PATs)和蛋白s-去棕榈酰化酶(APT)是对蛋白s-棕榈酰化活性起着重要调控作用的酶。

棕榈酰化蛋白组学 实验流程

棕榈酰化蛋白组学 实验流程

棕榈酰化蛋白组学实验流程英文回答:Palmitylation is a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 process that involves the addition of palmitic acid to proteins, which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regulating protein function, localization, and stability. In order to study palmitylation proteomics, a series of experimental procedures need to be carried out.Firstly, protein extraction is conducted to isolate proteins from cells or tissues of interest. This step is essential to obtain the proteins that are undergoing palmitylation. Various methods can be used for protein extraction, such as cell lysis and tissue homogenization.Next, protein purification is performed to separate the target proteins from other cellular components. Techniques like chromatography and immunoprecipitation can be utilized to purify the proteins of interest effectively.Subsequently, protein digestion is carried out to break down the purified proteins into peptides. Enzymes like trypsin are commonly used for protein digestion, resulting in a mixture of peptides that can be analyzed further.After protein digestion, mass spectrometry is employed to identify and quantify the palmitylated peptides. Mass spectrometry is a powerful technique that can provide information on the mass-to-charge ratio of peptides, allowing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palmitylated proteins.Finally, data analysis is conducted to interpret the mass spectrometry results and identify the specific proteins that are palmitylated. Bioinformatics tools and databases are often used in this step to analyze the large amount of data generated from the experiment.Overall, the experimental workflow for palmitylation proteomics involves protein extraction, purification, digestion, mass spectrometry analysis, and data interpretation. By following these steps, researchers cangain insights into the palmitylation of proteins and its functional implications.中文回答:棕榈酰化是一种后转录修饰过程,涉及将棕榈酸添加到蛋白质中,这在调节蛋白质功能、定位和稳定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蛋白质棕榈酰化在癌症中的研究进展

蛋白质棕榈酰化在癌症中的研究进展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Cell Biology2020,42(11): 2059-2065DOI: 10.11844/cjcb.2020.11.0018蛋白质棕榈酰化在癌症中的研究进展吴朋飞张兰兰章玉洁司艳何慧敏张部昌徐昌志*(安徽大学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研宄院,合肥230601)摘要棕榈铁化是可逆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对蛋白质的定位、扩散和稳定性的动态调控至 关重要。

Z D H H C棉榈貌基转移酶家族是负责棕榈酰化的主要成员。

多种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 侵袭都依赖于癌症相关蛋白的棕榈跌化。

人类Z D H H C家族的23个成员多数都参与肿瘤的调节,使 得向Z D H H C成为潜在的肿瘤治疗策略。

该文主要综述了 Z D H H C对不同癌症相关蛋白的棕榈酰 化在癌症进程中的研究进展,讨论了靶向此途径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 Z D H H C;棕榈酰化;癌症Research Progress of Protein Palmitoylation in CancerW U Pengfei,Z H A N G Lanlan,Z H A N G Yujie,SI Y a n,H E H u i m i n,Z H A N G B u c h a n g,X U C h a n g z h i* {Institutes o f P hysical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hui University, Hefei 230601, China)Abstract Palmitoylation is a reversible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 of proteins,w h i c h has a prominent role in d y n a m i c regulating protein location,trafficking a n d stability.Palmitoylation o f proteins are m a i n l y catalyzed b y Z D H H C palmitoyltransferase.Z D H H C-m e d i a t e d palmitoylation of cancer-related protein is essential for cancer cell proliferation,migration a n d invasion.M o s t of the23 m e m b e r s of h u m a n Z D H H C family involved in regulation o f t u m o r d e v e l o p m e n t,raising the possibility o f therapeutic strategies targeting this modification process.H e r e the research progress o f Z D H H C-m e d i a t e d palmitoylation in different cancers w a s reviewed a n d the potential o f target­ing this p a t h w a y in cancer treatment w a s also discussed.K e y w o r d s Z D H H C;palmitoylation;cancer脂化修饰是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方式。

蛋白质棕榈酰化修饰及其研究方法

蛋白质棕榈酰化修饰及其研究方法

蛋白质棕榈酰化修饰及其研究方法XX化工与制药专业化药XX班学号XXX指导老师XX老师摘要蛋白质棕榈酰化是蛋白质翻译后脂质共价修饰的一种重要形式,对象主要是胞质蛋白质,对蛋白质功能产生多重影响。

近年来由于相关新技术引入,对蛋白质棕榈酰化主要修饰酶及其对靶蛋白功能调节方面的研究已渐成为新热点。

本文主要对近几年来蛋白质棕榈酰化修饰及其研究方法作了综述。

关键词:棕榈酰化修饰蛋白质酰基转移酶DHHC 蛋白前言人类基因组计划揭示了基因组的结构,但对多数基因功能仍知之甚少。

基因功能通常通过蛋白质实现,因此蛋白质组研究成为近年来生命科学研究的重点领域。

蛋白质具有生物活性之前要经过基因转录、转录后加工、翻译、翻译后加工及转运等多个复杂过程。

其中脂质化修饰是一种重要的翻译后修饰形式,目前已知约有5种脂质共价修饰形式,其中100多种蛋白质发生棕榈酰化修饰,赋予蛋白质极其复杂的生理功能[1]。

1.蛋白质棕榈酰化修饰及其相关蛋白质1.1蛋白质棕榈酰化修饰30年前蛋白质棕榈酰化修饰形式被发现,然而对其修饰酶的研究最近十年才有所进展。

在酿酒酵母中首次发现蛋白质酰基转移(PAT),由5O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其序列特征为锌指样DHHC-CRD(半胱氨酸残基聚集域),类似Cys2His2锌指模体,常位于跨膜域TM2和TM3之间。

但是至今仍未明确棕榈酰基团修饰识别模体,推测其保守序列为C-x2 C-x9-H-Cx2-C-x4-DH-H-C-x5 C-x4-N-x3一F(x为任意氨基酸)[2] 。

根据介导和连接方式不同,棕榈酰化修饰有三种方式和两种类型[2,3,4]。

三种修饰方式包括:(1)PAT介导棕榈酰基转移,为目前主要研究方式;(2)棕榈酰辅酶A介导转移;(3)棕榈酰辅酶A为辅酶的转移蛋白质介导转移。

两种类型包括:(1)N型,通过酰胺键连接半胱氨酸(Cys),(2)S型,通过硫脂键连接Cys。

S型较为多见,可分为四个亚类:修饰位点位于或临近跨膜域;修饰位点为N-或C-端Cys;酰化依赖C-端CAAX盒异戊烯化修饰;酰化依赖N.端SH4结构域豆蔻酰化修饰。

棕榈酰化蛋白质组学

棕榈酰化蛋白质组学

棕榈酰化蛋白质组学
棕榈酰化蛋白质组学是一种研究蛋白质棕榈酰化修饰的方法。

棕榈酰化是一种脂肪酰基化修饰,在细胞中广泛存在并且在细胞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棕榈酰化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可以探究棕榈酰化修饰在细胞信号传导、细胞膜定位、蛋白质相互作用和细胞代谢调控等方面的功能。

棕榈酰化蛋白质组学主要包括以下步骤:蛋白质样品的提取和富集、蛋白质的消化、棕榈酰化修饰肽段的富集、质谱分析以及数据分析和解释。

其中,蛋白质的富集可以使用棕榈酰化特异性抗体或者化学标记的棕榈酰化亲和剂。

质谱分析通常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可以鉴定和定量棕榈酰化的靶点蛋
白质。

棕榈酰化蛋白质组学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研究多种生物学过程和疾病。

例如,在癌症中,棕榈酰化修饰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细胞增殖、转移和转录调控等重要过程。

此外,棕榈酰化蛋白质组学也可以用于研究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炎症和免疫反应等生理和病理过程。

总之,棕榈酰化蛋白质组学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可以深入了解蛋白质棕榈酰化修饰的功能和机制,对于生物学研究和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棕榈酰化修饰位点鉴定

棕榈酰化修饰位点鉴定

棕榈酰化修饰位点鉴定
棕榈酰化修饰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修饰方式,它可以影响蛋白质的功能、定位和稳定性,因此在生物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鉴定棕榈酰化
修饰位点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列举几种常用的方法:
1.质谱鉴定:通过使用质谱技术,可以鉴定出棕榈酰化修饰的氨基酸
残基。

具体步骤为先分离出待鉴定的蛋白质,然后对其进行酶解,最后使
用质谱仪鉴定得到蛋白质中的棕榈酰化位点。

2.免疫印迹:利用特异性抗体可以检测蛋白质中是否存在棕榈酰化修饰。

具体步骤为先将蛋白质进行分离,然后进行电泳,将分离后的蛋白质
转移到膜上,使用抗体检测膜上的蛋白质是否被棕榈酰化修饰。

3. 生物信息学方法:通过对蛋白质序列进行分析,预测可能的棕榈
酰化位点。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多个数据库和软件实现,如NetPal、CSS-Palm和PalmPred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不一定能够完全鉴定出所有的棕榈酰化位点,因此需要结合不同的方法进行筛选和确认。

ape法 棕榈酰化

ape法 棕榈酰化

APE法,即棕榈酰化聚合物酶解法,是一种用于检测蛋白质棕榈酰化修饰的高效、灵敏的方法。

棕榈酰化修饰是一种常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对蛋白质的功能和活性具有重要影响。

APE 法基于蛋白质酶解原理,通过检测酶解产物中棕榈酰化修饰氨基酸的衍生物,从而判断蛋白质是否发生棕榈酰化修饰。

棕榈酰化通常指的是S-棕榈酰化,是指棕榈酸和蛋白质半胱氨酸的巯基结合,形成不稳定的硫酯键,这种棕榈酰化具有可逆性,由棕榈酰基转移酶(PAT)和去棕榈酰化酶(APT)介导调控。

棕榈酰化蛋白广泛参与免疫反应、癌症、代谢、转录、神经生物学和信号等生理过程,尤其是在突触传递、先天免疫反应、GPCR和酪氨酸激酶信号和转录因子功能等领域的生理影响。

例如,免疫代谢糖蛋白CD36,一种清道夫受体和脂肪酸易位酶,中断CD36棕榈酰化将改变脂肪酸摄取、JNK/NF-κΒ信号,甚至AMPK 激活的脂肪酸β-氧化,其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有关。

总之,APE法在棕榈酰化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

如需更多信息,建议请教生物学专家或查阅相关科技文献资料。

ape法 棕榈酰化

ape法 棕榈酰化

ape法棕榈酰化摘要:I.引言- 介绍ape 法- 引入棕榈酰化的话题II.棕榈酰化的定义和作用- 解释棕榈酰化的概念- 说明棕榈酰化的生物学意义III.ape 法在棕榈酰化研究中的应用- 介绍ape 法在棕榈酰化研究中的优势- 详述ape 法在棕榈酰化研究中的应用案例IV.棕榈酰化与疾病的关联- 阐述棕榈酰化与疾病的关系- 举例说明棕榈酰化在疾病中的作用V.结语- 总结棕榈酰化的研究意义- 展望棕榈酰化研究的未来方向正文:I.引言近年来,ape 法在生物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关注。

作为一种高效的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ape 法能够对蛋白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为研究者提供丰富的信息。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探讨ape 法在棕榈酰化研究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棕榈酰化。

II.棕榈酰化的定义和作用棕榈酰化是一种重要的脂质代谢过程,指脂肪酸棕榈酸(C16:0)与蛋白质、多肽或其他生物大分子结合。

这种生物化学修饰过程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棕榈酰化可以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稳定性,进而参与细胞信号传导、代谢调控等多种生物学过程。

III.ape 法在棕榈酰化研究中的应用ape 法是一种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高准确度等优点。

在棕榈酰化研究中,ape 法可以有效地检测和分析蛋白质棕榈酰化修饰位点,为研究者提供关于棕榈酰化修饰的详细信息。

ape 法已被成功应用于多种生物体和生物过程中的棕榈酰化研究,为揭示棕榈酰化在生物学中的作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IV.棕榈酰化与疾病的关联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棕榈酰化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

例如,棕榈酰化在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研究棕榈酰化在疾病中的作用,我们可以为寻找新型治疗靶点提供重要线索。

V.结语总的来说,棕榈酰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化学修饰过程,在生物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而ape 法作为一项先进的蛋白质组学技术,为我们深入研究棕榈酰化提供了有力工具。

蛋白质棕榈酰化修饰及其研究方法

蛋白质棕榈酰化修饰及其研究方法

蛋白质棕榈酰化修饰及其研究方法XX化工与制药专业化药XX班学号XXX指导老师XX老师摘要蛋白质棕榈酰化是蛋白质翻译后脂质共价修饰的一种重要形式,对象主要是胞质蛋白质,对蛋白质功能产生多重影响。

近年来由于相关新技术引入,对蛋白质棕榈酰化主要修饰酶及其对靶蛋白功能调节方面的研究已渐成为新热点。

本文主要对近几年来蛋白质棕榈酰化修饰及其研究方法作了综述。

关键词:棕榈酰化修饰蛋白质酰基转移酶DHHC 蛋白前言人类基因组计划揭示了基因组的结构,但对多数基因功能仍知之甚少。

基因功能通常通过蛋白质实现,因此蛋白质组研究成为近年来生命科学研究的重点领域。

蛋白质具有生物活性之前要经过基因转录、转录后加工、翻译、翻译后加工及转运等多个复杂过程。

其中脂质化修饰是一种重要的翻译后修饰形式,目前已知约有5种脂质共价修饰形式,其中100多种蛋白质发生棕榈酰化修饰,赋予蛋白质极其复杂的生理功能[1]。

1.蛋白质棕榈酰化修饰及其相关蛋白质1.1蛋白质棕榈酰化修饰30年前蛋白质棕榈酰化修饰形式被发现,然而对其修饰酶的研究最近十年才有所进展。

在酿酒酵母中首次发现蛋白质酰基转移(PAT),由5O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其序列特征为锌指样DHHC-CRD(半胱氨酸残基聚集域),类似Cys2His2锌指模体,常位于跨膜域TM2和TM3之间。

但是至今仍未明确棕榈酰基团修饰识别模体,推测其保守序列为C-x2 C-x9-H-Cx2-C-x4-DH-H-C-x5 C-x4-N-x3一F(x为任意氨基酸)[2] 。

根据介导和连接方式不同,棕榈酰化修饰有三种方式和两种类型[2,3,4]。

三种修饰方式包括:(1)PAT介导棕榈酰基转移,为目前主要研究方式;(2)棕榈酰辅酶A介导转移;(3)棕榈酰辅酶A为辅酶的转移蛋白质介导转移。

两种类型包括:(1)N型,通过酰胺键连接半胱氨酸(Cys),(2)S型,通过硫脂键连接Cys。

S型较为多见,可分为四个亚类:修饰位点位于或临近跨膜域;修饰位点为N-或C-端Cys;酰化依赖C-端CAAX盒异戊烯化修饰;酰化依赖N.端SH4结构域豆蔻酰化修饰。

ape法 棕榈酰化

ape法 棕榈酰化

ape法棕榈酰化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APE 法简介
2.棕榈酰化的概念和作用
3.APE 法在棕榈酰化反应中的应用
4.APE 法的优势和前景
正文
一、APE 法简介
APE 法,全称为酸性磷酸酯酶法,是一种研究蛋白质棕榈酰化的常用实验方法。

棕榈酰化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对蛋白质的功能和活性有着重要影响。

二、棕榈酰化的概念和作用
棕榈酰化是指将棕榈酸(palmitic acid)添加到蛋白质的赖氨酸残基上,形成棕榈酰赖氨酸。

这种修饰作用可以增加蛋白质的稳定性,改变其细胞内定位,调节其功能和活性。

三、APE 法在棕榈酰化反应中的应用
APE 法通过将蛋白质与棕榈酰辅酶 A(palmityl-CoA)共孵育,使棕榈酰辅酶 A 与蛋白质的赖氨酸残基发生反应,生成棕榈酰赖氨酸。

然后,使用酸性磷酸酯酶(APE)水解棕榈酰辅酶 A,使其与蛋白质分离,从而实现棕榈酰化反应。

四、APE 法的优势和前景
相较于传统的化学法和生物法,APE 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效率高、特异性强等优点,是目前研究蛋白质棕榈酰化的理想方法。

棕榈酰化分子对接结合位点

棕榈酰化分子对接结合位点

棕榈酰化分子对接结合位点
棕榈酰化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过程,在调节蛋白质的亚细胞定位、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和功能活性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棕榈酰化修饰是通过可逆的共价连接棕榈酸分子到蛋白质上的半胱氨酸残基来实现的。

棕榈酰化修饰位点的识别和预测对于深入理解这一过程的分子机制至关重要。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人员可以预测蛋白质序列中潜在的棕榈酰化位点,并利用分子对接技术探索棕榈酰基团与蛋白质结合位点的相互作用。

分子对接是一种计算机辅助的分子模拟技术,可用于预测小分子与蛋白质靶点的结合模式和亲和力。

在棕榈酰化研究中,分子对接可以帮助确定棕榈酰基团与蛋白质结合位点的相互作用,包括氢键、疏水作用力和范德华力等。

通过分子对接模拟,研究人员可以获得棕榈酰化修饰位点周围的三维结构信息,并分析棕榈酰基团与蛋白质残基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些信息对于设计特异性抑制剂或激活剂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调控棕榈酰化过程,从而影响相关蛋白质的功能。

棕榈酰化分子对接结合位点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棕榈酰化修饰的分子机制,并为开发相关疾病的新型治疗靶点提供理论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蛋白质棕榈酰化修饰及其研究方法XX化工与制药专业化药XX班学号XXX指导老师XX老师摘要蛋白质棕榈酰化是蛋白质翻译后脂质共价修饰的一种重要形式,对象主要是胞质蛋白质,对蛋白质功能产生多重影响。

近年来由于相关新技术引入,对蛋白质棕榈酰化主要修饰酶及其对靶蛋白功能调节方面的研究已渐成为新热点。

本文主要对近几年来蛋白质棕榈酰化修饰及其研究方法作了综述。

关键词:棕榈酰化修饰蛋白质酰基转移酶 DHHC 蛋白前言人类基因组计划揭示了基因组的结构,但对多数基因功能仍知之甚少。

基因功能通常通过蛋白质实现,因此蛋白质组研究成为近年来生命科学研究的重点领域。

蛋白质具有生物活性之前要经过基因转录、转录后加工、翻译、翻译后加工及转运等多个复杂过程。

其中脂质化修饰是一种重要的翻译后修饰形式,目前已知约有5种脂质共价修饰形式,其中100多种蛋白质发生棕榈酰化修饰,赋予蛋白质极其复杂的生理功能[1]。

1.蛋白质棕榈酰化修饰及其相关蛋白质1.1蛋白质棕榈酰化修饰30年前蛋白质棕榈酰化修饰形式被发现,然而对其修饰酶的研究最近十年才有所进展。

在酿酒酵母中首次发现蛋白质酰基转移(PAT), 由5O 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其序列特征为锌指样DHHC-CRD(半胱氨酸残基聚集域),类似Cys2His2锌指模体,常位于跨膜域TM2和TM3之间。

但是至今仍未明确棕榈酰基团修饰识别模体, 推测其保守序列为C-x 2 C-x 9-H-Cx 2-C-x 4-DH-H-C-x 5 C-x 4-N-x 3一F(x 为任意氨基酸)[2] 。

根据介导和连接方式不同, 棕榈酰化修饰有三种方式和两种类型[2,3,4]。

三种修饰方式包括:(1)PAT 介导棕榈酰基转移,为目前主要研究方式;(2)棕榈酰辅酶A 介导转移;(3)棕榈酰辅酶A 为辅酶的转移蛋白质介导转移。

两种类型包括:(1)N 型,通过酰胺键连接半胱氨酸(Cys),(2)S 型,通过硫脂键连接Cys 。

S 型较为多见,可分为四个亚类:修饰位点位于或临近跨膜域;修饰位点为N-或C-端Cys ;酰化依赖C-端CAAX 盒异戊烯化修饰;酰化依赖N .端SH4结构域豆蔻酰化修饰。

与异戊烯化、豆蔻酰化、胆固醇脂化、糖基磷脂酰肌醇化(GPI)四种修饰形式不同,棕榈酰化由PAT 、硫酯酶(PPT)动态调节蛋白质酰化和脱酰化, 具有可逆性, 该修饰还常常与其他修饰形式共同修饰蛋白质[5,6]近几年, 相关蛋白质陆续被识别发现。

1.2 DHHC 蛋白目前将富含DHHC 结构域的蛋白质称为DHHC 蛋白, 它们组成DHHC 蛋白质家族。

多数家族成员具有PAT 活性,而且棕榈酰化主要修饰具有DHHC —CRD 的蛋白质,所以多种DHHC 蛋白既是酶又是底物[2]。

0hno 等[7]荧光观察发现,人类和酵母DHHC 蛋白主要位于细胞内质网和/或高尔基体,其中少数蛋白质如Pfa5、DHHC-5位于细胞膜,还有少数如Vac8、Pfa3位于酵母液泡。

人类DHHC 蛋白普遍存在,其中许多蛋白质呈组织特异性分布,在器官发生晚期合成,发育组织表达高,而成熟组织表达低[2]。

1.3酵母的棕榈酰化蛋白质最早在酵母中发现j 个促进棕榈酰化修饰的蛋白质是Ras 功能效应子(Erf2),锚蛋白重复域蛋白(Akr1)和 SNARE 家族成员Ykt6,但没有确定它们具有PAT 功能;随后经证实Erf2-Erf4/Shr5蛋白质复合体,Akrl 和Swfl 具有PAT活性[2]。

随着技术完善,研究发现的棕榈酰化蛋白质不断增多,Roth等[8]又发现35个棕榈酰化蛋白,包括Ras,Rho,SNARE家族成员和氨基酸通透酶类(AAP)等。

1.4哺乳动物和其他生物的棕榈酰化蛋白质随着技术进步,研究范围从酵母扩展到哺乳动物。

Fukata等[9]筛选人鼠基因库,得到23个D删C基因,编码23种不同DHHC蛋白。

其中较明确的是DHHC3/GODZ、DHHC9/GCP16、DHHC-15、HIP14,DHHC17,相应底物为GABAAy2受体亚单位、H —Ras/N-Ras、PSD-15、亨廷顿蛋白[2,7]。

Fernandez- Hemando等[10]发现,人内皮细胞膜上有5种DHHC蛋白,为DHHC2、DHHC3、DHHC7、DHHC8、DHHC21。

Zhang 等[11]研究的hAPH2是DHHC16蛋白,且具有5种亚型。

另外,Lopez等[12]发现,冠状病毒组装必需的包装蛋白质E通过长末端疏水域C-端保守位点Cys酰化修饰成为棕榈酰化蛋白。

2.棕榈酰化对蛋白质功能的影响100多种蛋白质(包括受体、配体、信号转导子)[1]棕榈酰化修饰后调节蛋白质活性、稳定性、膜融合及胞内转运、介导蛋白质定位特定亚细胞器、参与调节多种细胞信号通路、介导蛋白质一蛋白质、蛋白质一脂质相互作用[2]。

棕榈酰化蛋白质参与组成各种细胞膜脂质结构域,促进自身或其他蛋白质定位膜脂筏(富含胆固醇,鞘磷脂和GPI微结构域)中;还与特定疾病相关,参与肿瘤发生发展[5,8]DHHC蛋白在细胞信号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Das等[15]发现,POTE蛋白N-端CRD含3~4个富集Cys重复序YlJ(CRRs)中成对Cys棕榈酰化,介导其定位质膜胞质面,参与不同信号转导途径。

Yang等[14]发现,Gao经酰化修饰调节GDP/GTP 转换,影响寡聚体解聚,调节其偶联信号转导的开-关作用。

3.蛋白质的研究方法3.1棕榈酸脂代谢标记法方法是最早研究棕榈酰化的方法,通过监控动物体内3[H]标记棕榈酸脂,脉冲追踪分析检测棕榈酰化率.鉴于蛋白质分离和质谱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联合多维液相层析技术能极大提高蛋白质鉴定通量,更好的检测修饰位点[17]。

虽然可以得到修饰位点,但是质谱技术检测时蛋白质先要消化为多肽,多种因素影响混和液离子密度,因而不能区分2个单不饱和脂肪酸和1个双不饱和脂肪酸,导致多肽丢失,修饰位点不精确[3,6]。

3.2脂肪酸酰基转换标记化学法-ABE法近年来普遍应用的方法,较棕榈酸脂代谢标记法更易于检测。

此方法高度敏感,特别是巯基特异复合物标记,检测灵敏度较高,不仅应用于活细胞,还可从冻存组织中提取蛋白质标记并且能定量分析,也可联合应用探针法标记和质谱技术分析。

尽管如此,此方法仍有缺点.3.3类似物和抑制剂的应用利用目前已知棕榈酰化蛋白质cDNA和相应抗体,以上方法为基础,Resh 等[3]应用棕榈酸脂类似物如l6一碘代棕榈酸标记,更易于降低代谢相互转化作用,短时即可探测γ射线,再联合MALDI-TOF质谱技术就可定量,同时应用以下三种方式改变或抑制修饰位点验证特异性,并进行功能研究及评价重要性。

(1)突变修饰位点Cys残基,突变体克隆和野生型分别转染细胞,比较二者功能差异。

此方法缺点是外源转入减弱内源蛋白质功能,外源蛋白质过表达而不能直接检测内源蛋白质。

(2)应用2-BP等化学试剂抑制修饰。

2-BP较之其它类似物多效和特异,并保持Cys完整性从而检测内源蛋白质。

(3)应用软脂酰硫脂酶(APT1)脱棕榈酸化和其他脂肪酸如油酸盐等多不饱和脂肪酸代替棕榈酸脂,改变蛋白质高级结构从而研究功能改变,如13一氧化棕榈酸酯改变了棕榈酰化蛋白质膜脂筏结合力,从而对修饰蛋白质功能更深入了解。

Kostiuk等[18]州应用叠氮棕榈酸脂类似物,得到鼠肝脏线粒体中2 1种棕榈酰化蛋白质,发现修饰后抑制各种酶,导致肥胖相关疾病代谢缺陷。

突变癌蛋白质如Ras、Src相关酪氨酸激酶的酰化位点能阻止细胞恶变,因此特异性PAT抑制物具有抗肿瘤作用。

许多棕榈酰化蛋白质与疾病和肿瘤密切相关,通过类似物和抑制剂进行干扰,应用于疾病和肿瘤的治疗。

结论蛋白质棕榈酰化主要修饰酶的功能研究领域不断扩大,酶动力学的研究更加迫切;由于缺乏明确的蛋白质修饰位点,大大阻碍了蛋白质功能研究;单一技术还不能纯化分离特异棕榈酰化蛋白质,需要联合各种方法提高检测率。

目前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还相当局限,从酵母到哺乳动物筛选得到的棕榈酰化蛋白质也只有100多种,各种PAT的功能及其底物仍不明确,研究者们还需不断致力于棕榈酰化蛋白质定性定量分析和功能探索,需要更加有效及准确特异的研究方法。

相信深入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对蛋白质组学的认识,还可对某些疾病诊断治疗和肿瘤治疗等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1]Resh MD.Sci STKE,2006,2006(359):re14[2]Mitchell DA et a1.J Lipid Res,2006,47(6):1 1 18—1 127[3]Resh MD.Methods,2006,40(2):191—197[4]Roth AF et a1.Methods,2006,40(2):135—142[5]Linder ME et a1.Nat Rev Mol Cell Biol,2007,8(1):74.84[6]Budde C et a1.Methods,2006,40(2):143—150[7]Ohno Y et a1.Biochim Biophys Acta,2006,1761(4):474—483[8]Roth AF et a1.Cell,2006.125(5):1003—1013[9]Fukata Y et a1.Methods,2006,40(2):177—182[10]Fernandez—Hernando C et a1.J Cell Biol,2006,174(3):369377[11]Zhang F et a1.Biochim Biophys Acta,2006,1759(11—12)514.525[12]Lopez LA et a1.J Virol,2008,82(6):3000—3010[13]Das S et a1.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007,363(3)751—756[14]Yang H et a1.Mol Membr Biol,2008,25(1):58—71[15]Raymond FL et a1.Am J Hum Genet,2007,80(5):982.987[l6]Galluzzo P et a1.Endocr Relat Cancer,2007,14f1):153.167[17]Drisdel RC et a1.Methods,2006,4O(2):l27.134[18]Kenworthy AK.Methods,2006,40(2):198.2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