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汇总
2024年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三篇)
![2024年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c4ff0640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b6.png)
2024年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前言职业危害事故是指在职业活动中,由于一系列的因素导致的突发事件,可能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甚至环境污染。
针对职业危害事故,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一套全面有效的应急救援预案势在必行。
本文将就2024年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行详细阐述,以确保职业活动的安全进行。
二、预案制定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企业职业危害防护管理条例》3.《职业危害预防管理办法》4.部门相关标准和规范三、应急救援组织1.指挥部:由企业主要领导任总指挥,设置独立的指挥室,并配备应急救援专家,协助进行应急救援工作的统筹和决策。
2.救援队伍:由企业内部相关部门和外部专业救援队伍组成,分别负责不同类型的救援任务。
3.值班人员:由企业内部各部门指定专人24小时值班,及时接受和处置应急事件。
四、应急救援措施1.事前防范措施(1)制定详细的职业危害事故防范规程和操作规程,并进行员工培训和演练。
(2)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定期进行隐患排查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隐患。
(3)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器材,并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
(4)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救援队伍的合作,建立联动机制,提前规划救援路线和资源调配。
(5)建立信息发布和应急通讯系统,确保各级人员能够及时获得应急信息。
2.事中救援措施(1)发生事故后,迅速切断电源、关闭阀门等,避免事故蔓延。
(2)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和物资进行救援工作。
(3)根据现场情况,及时安排人员进行人员疏散、伤员救治、火灾扑救等工作。
(4)按照事故等级和性质,迅速调集相关救援队伍和专家,进行紧急处理和善后工作。
(5)组织信息发布,向员工、家属和社会公众及时发布事故情况和安全防护措施。
3.事后善后措施(1)及时进行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查明原因并进行整改,以预防事故再次发生。
(2)做好事故现场清理和环境治理工作,恢复正常生产和职业活动。
(3)关注受伤员工和家属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援助和支持。
职业危害应急救援措施
![职业危害应急救援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11f93f8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6a.png)
职业危害应急救援措施在现代社会的各类工作环境中,职业危害时有发生。
为了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建立有效的职业危害应急救援体系以及制定相应的措施至关重要。
职业危害的种类繁多,包括但不限于化学物质中毒、粉尘危害、噪声聋、高温中暑、放射性物质辐射、机械伤害等。
不同的职业危害可能在瞬间爆发,也可能在长期积累后显现出严重后果。
因此,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做好充分的应急救援准备。
首先,要建立健全的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这个机构应包括指挥中心、救援队伍、医疗保障组、后勤保障组等。
指挥中心负责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制定救援策略,下达救援指令。
救援队伍则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迅速、准确地执行救援任务。
医疗保障组要随时准备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确保他们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助。
后勤保障组要负责提供救援所需的物资、设备和交通支持等。
同时,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是关键。
应急预案应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职业危害情况,明确规定应急响应的流程、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救援措施的具体操作方法等。
例如,对于化学物质泄漏事故,应急预案应包括如何迅速疏散人员、如何进行泄漏源的封堵、如何处理泄漏的化学物质以及如何对受污染区域进行清理和恢复等。
为了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性,需要定期进行演练。
演练可以模拟真实的职业危害场景,让相关人员熟悉应急响应的流程和各自的职责,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演练结束后,要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预案。
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对职业危害的监测和预警。
通过安装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工作场所中的有害物质浓度、噪声强度、温度等指标。
一旦发现指标异常,立即发出警报,启动应急响应程序。
当职业危害事故发生时,现场救援至关重要。
救援人员应迅速到达现场,首先要确保现场的安全,设立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对于中毒事故,要迅速将中毒人员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对于烧伤、烫伤等伤害,要及时用清水冲洗伤口,并用干净的布覆盖。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f77ee61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cf.png)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职业病是一种长期暴露于环境中某种有害因素引起的疾病,是由于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的特殊性造成的。
职业病不仅影响职工的身体健康,还会引起严重的社会问题,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而职业病危害事故更是一种严重的职业病,不仅会给职工造成生命危险,还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因此,建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至关重要。
一、加强职业病防治意识企业应当加强职业病防治意识,对职工进行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危机意识。
企业还应当制定职业病防治制度和规章制度,明确职业病防治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制定针对性的职业病防治措施和应急预案。
二、建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企业应当建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明确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人员职责和任务,建立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及时、有效进行。
应急预案应当包括职业病危害事故的预防措施、事故应急预案、应急救援组织架构和职责、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和演练等内容。
三、加强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人员培训和演练企业应当加强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应变能力和处理能力。
应急救援人员应当熟悉应急预案,掌握应急救援技能,提高应急救援的效率和质量。
企业还应当定期组织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演练,模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检验应急预案和应急救援措施的有效性,及时纠正不足,提高应急救援的水平。
四、加强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处置企业应当加强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处置,确保职业病危害事故得到及时、有效控制。
应急救援人员应当迅速赶到现场,进行现场勘查和危险评估,及时制定应急救援方案,做好现场救援工作,控制事故扩散,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同时,应当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参与救援工作,确保救援工作的有序进行。
五、建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档案企业应当建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档案,记录事故的发生、救援的过程和效果,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职业病防治和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参考。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措施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e1798a0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da.png)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措施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措施(通用7篇)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越来越多地方需要用到措施,措施是指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方式、方案、途径,可以分为非常措施、应变措施、预防措施、强制措施、安全措施。
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措施吗?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措施,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措施篇11、最早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的部门及人员,应立即向调度室报警,并采取一切措施切断职业病危害事故源。
2、调度室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有关部门,快速查明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地点、范围,下达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指令,同时发出警报,通知领导小组成员及医疗救护队伍和各专业队伍迅速赶往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
3、领导小组成员根据职业病危害事故性质和规模,通知通讯组迅速向上级部门报告职业病危害事故情况。
4、领导小组成员到达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后,根据职业病危害事故状态及危害程度作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并命令各应急救援组立即开展救援。
如职业病危害事故扩大时应请求支援。
5、当职业病危害事故得到控制,立即成立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小组,调查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并成立抢修小组,研究制定抢修方案并立即组织抢修,尽早恢复生产。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措施篇2一、防治职业危害事故措施(一)预防尘肺病及煤尘爆炸措施。
1、加强防尘工作的领导。
各部门明确分工,落实防尘措施。
2、做好教育培训工作,使广大职工充分认识到粉尘的危害。
3、井下作业场所的定点总粉尘及呼尘浓度要每月测定两次。
个体呼吸性粉尘采掘面每三个月测定一次,其他地点每六个月测定一次。
粉尘分散度和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每六个月测定一次,变更工作地点时要测定一次。
4、设臵完善齐全的防尘供水管路,保证防尘水量充足,水质清洁,各防尘地点水压充足。
5、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道必须安设净化水幕,水幕覆盖全断面,雾化效果良好;必须采用湿式打眼、煤层短壁注水,放炮前后必须洒水、冲洗巷帮;转载点和卸载点必须安设完善的喷雾装臵并实现自动化;按照规定定期冲刷巷道。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c106728f78a6529657d530b.png)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1 页共11 页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一、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事故应急救援的总目标是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降低事故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
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①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防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抢救受害人员是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在应急救援行动中,快速、有序、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与安全转送伤员是降低伤亡率,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
由于重大事故发生突然、扩散迅速、涉及范围广、危害大,应及时指导和组织员工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自身防护,必要时迅速撤离危险区或可能受到危害的区域。
在撤离过程中,应积极组织员工开展自救和互救工作。
②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
及时控制住造成事故的危险源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任务,只有及时地控制住危险源,防止事故的继续扩展,才能及时有效进行救援。
应尽快组织工程抢险队与事故单位技术人员一起及时控制事故继续扩展。
③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
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空气等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洗消、监测等措施,防止对人的继续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及时清理废墟和恢复基本设施,将事故现场恢复至相对稳定的基本状态。
④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事故发生后应及时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评估出事故的危害范围和危害程度,查明人员伤亡情况,做好事故调查。
第 2 页共 11 页二、作业现场事故应急处理程序(一)现场急救概念和急救步骤1、现场急救概念现场急救,就是应用急救知识和最简单的急救技术进行现场初级救生,最大程度上稳定伤病员的伤、病情,减少并发症,维持伤病员的最基本的生命体征,例如呼吸、脉搏、血压等。
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预案(四篇)
![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预案(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89ffe188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18.png)
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预案是指用于应对职业病危害事故的预先制定的救援措施和方法,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危害和损失,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1. 现场救援准备:- 确定一个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明指挥人员和职责。
- 建立紧急联络机制,确保与相关应急机构的快速联系。
- 配备必要的救援装备和器材,例如防护服、呼吸器等。
- 制定详细的现场救援流程和应急处置方案,并进行培训演练。
2. 事故发生后救援措施:- 确定事故范围和人员情况,及时进行人员疏散。
- 使用个体防护装备,进入事故现场进行紧急救援工作。
- 注意事故现场的通风情况,防止有害物质扩散。
- 进行事故现场的清理和修复工作,恢复生产秩序。
3. 伤员救护和医疗救援:- 对受伤人员进行快速评估和分类。
- 对不同程度的受伤人员进行适当的急救措施。
- 就近送伤员到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救治。
- 安排专业医生对受伤人员进行诊治和观察。
4. 事故调查和事后处理:- 尽快成立事故调查组,并进行调查和事故责任的追究。
- 整理事故救援的经验教训,完善应急救援预案。
- 做好与相关部门和媒体的沟通,及时发布事故信息和处理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预案都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调整,以确保能够有效应对各类职业病危害事故。
同时,员工应定期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和自救能力。
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预案(二)包括以下内容:1. 组织机构和职责:明确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机构,包括负责人、应急救援队伍、协调单位等,并明确各个组织单位的职责和任务。
2. 预防措施和应急准备:提出职业病危害预防的基本原则和措施,包括加强职业病危害的宣传教育、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监测和评估、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等。
同时,对职业病事故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评估。
3. 应急救援组织配置: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应急救援队伍的组织和配备,包括人员、装备、物资等方面的安排。
同时,提出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和演练计划。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e1ad934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11.png)
6.在唯一的出口被封堵无法撤退时,应在现场管理人员或有经验的老师傅的带着下进行灾区避灾,以等待救援人员的营救。
7.进入避难室前,应在硐室外留设文字、衣物、矿灯等明显标志,以便救援人员及时发现、前往营救。
8.如硐室内或硐室附近有压风装置,应设法开启压风系统自救。要采取有规律地敲击金属物、顶帮岩石等方法,发出呼救联络信号,以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指示避难人员所在的位置。
9.积极开展互救,及时处理受伤和窒息人员。
10.矿调度室接到报告后,要立即向矿值班报告,并按矿应急预案程序向矿长、总工程师、平安部门负责人报告。
11.接到事故报告后,事故部门的干部、班组长及有关人员应立即查清灾难事故地点作业人员,并立即在调度室集结待命。
10、在平安出口均被封堵无法撤退时,应有组织地进行避灾,以等待救援人员的营救。
11、进入避难硐室前,应在硐室外留设文字、衣物、矿灯等明显标志,以便于救援人员实施救援。
12、矿调度室在接到报告后,要立即向矿值班报告,并按矿应急预案程序向总经理、总工程师、平安处长等人员报告。
13、积极开展自救互救。对于窒息或心跳呼吸骤停伤员,必须先复苏,后搬运。复苏方法为:立即将伤员移至新鲜风流中,使之与有毒有害气体隔离,将口中阻碍呼吸的东西去除并将衣领、腰带和上衣解开,脱掉胶鞋使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不致受阻,对窒息者进行人工呼吸。对出血伤员,要先止血后搬运;对骨折伤员,要先固定后搬运。
灭火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要有充足的水量,应先从火源外围逐渐向火源中心喷射水流。汽排除。
(3)用水灭电气设备火灾时,首先要切断电源。
(4)不宜用水扑灭油类火灾。
(5)灭火人员不准在火源的回风侧,以免烟气伤人。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处置措施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处置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d9aa2baccbff121dd3683df.png)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处置措施一、基本原则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以人为本、救人第一”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依靠科技、加强协作、快速有效处置、防止事故扩大的原则,按照事故类别、严重程度和地点,分级分类启动预案,实施应急救援。
二、具体要求(1)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救援指挥的各种命令都应该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上。
以人为本,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首先组织无关人员撤离事故现场;第二应该以抢救现场伤亡人员为基本原则;第三应充分保护救援人员的生命,不能盲目救援。
(2)先期处置原则发生突发性紧急事故后,坚持属地处置为主的原则,事故发生车间立即进行先期处置,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全力组织自救,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3)情况报告迅速、准确,必要时可越级上报。
①迅速:最先接到事故信息的基层单位应在第一时间按规定程序报告。
②准确:报告内容要客观真实,不得主观臆断。
③直报:发生重大以上事故,可直接上报城市报警中心,然后再按程序逐级上报。
(4)响应行动迅速有效应急救援指挥部接报后应立即启动预案,果断准确地选择方案。
积极迅速地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各小组参与抢救,防止事态扩大。
应急救援指挥部不宜发出可能产生偏差、误解的命令,以免影响事故应急救援。
(5)权威性与灵活性结合原则①权威性是指事故应急救援现场总指挥发出的命令具有权威性,救援人员应服从并执行;灵活性是指在事故现场出现突发事件的情况下,救援人员临时改变救援措施的变通形式。
事故现场瞬息万变,一般的小事故随时可能转化成爆炸、着火等重大恶性事故,危及现场救援人员,因此救援人员在进入事故现场后,应该适时根据现场变化情况,调整救援战术。
如与总指挥发出的命令有偏差,调整后应及时向总指挥汇报现场情况以及调整结果,以便进一步采取救援措施。
②事故现场,原则上应坚持命令的权威性,遇紧急情况可适当采取灵活措施。
(6)在接到事故现场有关人员报告后,凡在现场附近的应急小组成员必须立即奔赴事故现场组织抢救。
职业危害事故应急管理措施与应急响应
![职业危害事故应急管理措施与应急响应](https://img.taocdn.com/s3/m/2693ceaf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ba.png)
一、应急救援机构:1、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劳动定员设计应包括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站)编制和人员定员。
①应急救援机构(站)可设在厂区内的医务所或卫生所内,设在厂区外的应考虑应急救援机构(站)与生产企业的距离及最佳响应时间。
②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急救人员的人数宜根据工作场所的规模、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点、劳动者人数,按照O.1%~5%的比例配备,并对急救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2、剧毒或高毒物质的生产企业应设置紧急救援站或有毒气体防护站,其装备应根据职业危害特性、企业规模和实际需要确定。
紧急救援站或有毒气体防护站使用面积、装备可参考GBZl执行。
3、危险化学品企业应与就近的、有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签订救援协议,作为定点救治机构并定期组织演练,确保救援效果。
二、应急救援设施:1、可能发生化学性灼伤及引起急性中毒的工作地点或车间,应根据可能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特点,在工作地点就近设置现场应急处理设施。
2、急救设施应包括:不断水的冲淋、洗眼设施,气体防护柜,个人防护用品,急救包或急救箱以及急救药品,转运病人的担架和装置,急救处理的设施以及应急救援通讯设备等。
3、应根据车间(岗位)存在的化学毒物配备防毒器具,设置防毒器具存放柜。
防毒器具在专用存放柜内铅封存放,设置明显标识,并定期维护与检查,确保应急使用需要。
4、急救箱应当设置在便于劳动者取用的地点,配备内容可根据实际需要参照GBZl确定,并由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和更新。
三、应急救援预案:1、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2、应急救援预案应包括应急救援范围、依据文件、响应条件、应急救援程序、应急救援内容与方法、应急救援组织和机构、应急救援联系电话等内容。
3、应急救援预案应明确下列内容:①通知救援的部门、人员及顺序。
②各种急救部门、人员的联系电话,包括应急机构及人员、应急救援站或有毒气体防护站、应急救援医院、现场检测机构等。
职业危害应急救援措施
![职业危害应急救援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644783d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a0.png)
职业危害应急救援措施1. 引言职业危害是工作环境中可能对员工身体健康造成威胁的因素。
在工作场所,可能会发生各种意外事故或紧急情况,员工可能会面临各种职业危害。
为了能够及时应对职业危害带来的紧急情况,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职业危害应急救援措施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职业危害应急救援措施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职业危害应急救援措施的概述职业危害应急救援措施是在发生职业危害事故或紧急情况时,立即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应急措施。
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保护员工的安全,并迅速将事故或紧急情况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职业危害应急救援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意外事故预防措施:通过建立和贯彻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培训员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减少事故的发生。
•紧急情况应急措施:制定紧急预案,明确员工应急责任和行动流程,并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和器材。
•人员救援和急救措施:及时发现和报告事故,进行人员救援,并提供紧急急救服务。
•事故调查与整改措施:对事故进行调查,找出事故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为了有效预防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组织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以下是一些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3.1 制度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应由专门的技术人员参与制定,包括安全工程师、职业病防护人员等。
•制度内容应包括工作操作规程、职业病防护措施、紧急预案等。
3.2 制度宣传•公司应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安全知识的培训应具体到岗位,使员工能够针对性地掌握必要的安全操作技能。
3.3 制度执行•各部门应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和工作流程。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巡视,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并落实安全保障措施。
4. 紧急情况应急预案的制定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公司需要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以下是应急预案制定的一些要点:4.1 评估风险•针对不同岗位和工作环境,评估各种职业危害的风险等级,确定相应的应急措施。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措施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098247d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87.png)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措施职业病危害事故是指工作环境、工作条件或工作性质等原因引起的,能够导致工人患职业病或者加重已患职业病的各类事故。
在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时,及时有效的应急救援预案及措施是保障工人生命安全、减轻财产损失、恢复生产秩序的关键。
首先,需要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应急救援预案。
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危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析与评估,包括可能发生的职业病危害事故类型、损失情况、可能引发的后果等。
2.应急救援组织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明确各级应急救援的职责和任务,确定应急救援组织的职责分工及人员配备。
3.应急救援资源的调配与利用,包括物资和人员的储备与分配,确保在事故发生后能够及时调动所需资源。
4.应急救援队伍的组建和培训,包括应急救援队伍的组织架构、人员招募、培训计划等,提高队员的应急救援能力。
5.应急救援措施和应急装备的准备,包括急救设备、消防器材、防护用品等,确保在事故发生后能够迅速采取应急措施。
其次,需要制定一套严格的应急救援措施。
在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时,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应急救援:1.确保自身安全:在进行救援前,必须确保自身安全,避免二次伤害。
3.紧急救援措施:根据事故情况和伤员病情,采取相应的紧急救援措施,如施行心肺复苏术、止血、包扎伤口等。
4.召集应急救援队伍:根据事故情况,召集和动员应急救援队伍,迅速赶赴现场。
5.排除事故隐患:应急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立即采取措施,排除可能引发二次事故的隐患,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7.监测与测量:对事故现场进行监测与测量,确定是否有可能引发进一步扩散的风险,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最后,需要加强事故后的复原与预防工作。
一旦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必须及时开展事故复原工作和事故抢救工作;同时,应总结事故教训,改进工艺、设备和管理,加强事故预防和隐患排查,提高职业病危害事故的防范意识。
以上是关于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措施的一些建议,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职业病危害应急措施
![职业病危害应急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f20d3a7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35.png)
(一)粉尘职业病危害事故1、作业现场呼吸性粉尘浓度超过接触浓度管理限制 10 倍以上,立即停顿作业并向矿调度室汇报,调度室通知有关领导发展分析并处理。
2、按照职业安康查体周期,组织职工发展职业安康查体,发现疑似尘肺病人,应及时发展复查确诊并调离粉尘岗位。
确诊后应及时上报并发展治疗。
(二)有毒有害气体中毒职业病危害事故1、采取有效个人防护进入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人员必须根据发生中毒的毒物,选择佩戴个体防护用品。
进入半水煤气、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碳、氮气等中毒事故现场,必须佩戴防毒面具、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进入液氨中毒事故现场,必须佩戴正压式呼吸器、穿气密性防护服,同时做好防冻伤的防护。
2、询情、侦查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应即将问询中毒人员、被困人员情况;毒物名称、泄漏量等,并安排侦查人员发展侦查,内容包括确认中毒、被困人员的位置;泄漏扩散区域及周围有无火源、泄漏物质浓度等,并制定处置详细方案。
3、确定戒备区和进攻路线综合侦查情况,确定戒备区域,设置戒备标志,疏散戒备区域内与救援无关人员至区域,切断火源,严格限制出入。
救援人员在上风、侧风方向选择救援进攻路线。
4、现场急救(1)、迅速将染毒者迅速撤离现场,转移到上风或者侧上风方向空气无污染地区;有条件时应即将发展呼吸道及全身防护,防止继续吸入染毒。
(2)、即将脱去被污染者的服装;皮肤污染者,用流动清水或者肥皂水彻底冲洗;眼睛污染者,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3)、对呼吸、心跳停顿者,应即将发展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采取心肺复苏措施,并赋予吸氧气。
(4)、严重者即将送往医院观察治疗。
5、排除险情(1)、禁火抑爆。
迅速去除戒备区内所有火源、电源、热源和与泄漏物化学性质相抵触的物品,加强通风,防止引起燃烧爆炸。
(2)、稀释驱散。
在泄漏储罐、容器或者管道的四周设置喷雾水枪,用大量的喷雾水、开花水流发展稀释,抑制泄漏物飘流方向和飘散高度。
室内加强自然通风和机械排风。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d93c85d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87.png)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1.建立和完善应急救援机制:企业应制定和完善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并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员工应急救援的能力。
3.现场救援:企业应在事故现场布置警示标志,封锁现场,确保救援人员和医疗人员的安全。
同时,应配备应急救援设备和器械,如紧急呼吸器、急救箱等。
救援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安全有效的救援方式,进行紧急救治。
4.伤员救护和送医:救援人员应及时对伤员进行救护,并在医疗救护车到达前进行必要的急救措施,如止血、人工呼吸等。
医疗救护车到达后,将伤员迅速送往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的诊治。
5.事故调查和定责:事故发生后,企业应立即成立专门的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
同时,应参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明确责任,并对责任人进行严肃问责。
6.事故记录和学习:对于发生的职业病危害事故,企业应及时整理记录,并组织学习讨论。
通过事故的案例分析和教训总结,提高员工对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减少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7.改进工作环境和条件: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往往与工作环境和条件有关。
企业应加强对工作环境和条件的监测和评估,通过改进设备、优化工艺、加强安全管理等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和可能性。
8.员工培训和意识提高: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职业病危害知识培训,提高员工对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同时,应强化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确保员工在工作中严格按规章制度操作,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总之,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急救援措施是企业保障员工安全和健康的重要环节。
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和措施执行,不断提升应急救援能力,确保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及时救治和防范工作的有效开展。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7a318eb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a6.png)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1、采取一切措施切断职业病危害事故源,停止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作业,控制事故现场,防止事态扩大,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2、疏通应急撤离通道,撤离作业人员,组织泄险;
3、保护事故现场,保留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材料、设备和工具等;
4、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
5、配合安监部门进行调查。
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事故发生情况、有关材料和样品;
6、落实安监等部门要求和措施;
7、组成整改抢修小组,清消事故现场。
研究制定整改抢修方案并立即组织整改抢修,尽早恢复生产。
2024年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3篇)
![2024年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975c542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c5.png)
2024年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前言在职业环境中,事故和紧急情况的发生是时有发生的。
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制定和实施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十分必要的。
本预案旨在提供在2024年发生职业危害事故时的应急救援措施和指导,以便迅速、科学地处理事故,保护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及时、有效地处置和解决职业危害事故,最大限度地保护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 原则:(1) 预防为主:通过安全教育和培训,加强职业危害事故的预防工作,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 急救优先:确保伤员得到及时的紧急救助,并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
(3) 组织有序:建立健全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任务。
(4) 协同配合:各相关部门和单位之间加强沟通和协作,共同应对事故。
(5) 筹备储备:建立完备的应急物资和设备储备,保证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组织和人员1. 组织机构:根据事故规模和复杂程度,建立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由主要负责人组成,指挥部设立指挥部办公室和各职能部门。
2. 人员:(1) 事故指挥长:负责协调和指导应急救援工作,制定和发布应急救援指令。
(2) 监督检查员:负责监督和检查事故现场的安全状况,并及时纠正安全隐患。
(3) 抢险救援人员:负责搜救被困人员、进行紧急救护和危险区域的抢险工作。
(4) 医疗救护人员:负责对伤员进行紧急救治和转运,参与伤员的救援工作。
(5) 沟通协调人员:负责与外界的沟通和协调工作,包括与相关政府部门、医疗机构和救援队伍的联系。
(6) 媒体宣传人员:负责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众发布事故情况和救援进展。
四、应急响应措施1. 事故发生初期响应:(1) 第一时间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并启动应急预案。
(2) 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勘查和初步评估,并判断事故性质和规模。
(3) 启动紧急救援和应急撤离措施,确保人员的安全。
2. 事故应急救援阶段:(1) 确定救援方案和作业流程,实施救援和抢险工作。
2024年职业危害事故应急预案与现场急救介绍
![2024年职业危害事故应急预案与现场急救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48249f69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12.png)
2024年职业危害事故应急预案与现场急救介绍____年职业危害事故应急预案与现场急救引言在职业环境中,事故是难以避免的。
为了减少事故的发生和对工作人员的影响,每个工作场所都应该制定和实施职业危害事故应急预案。
这些预案旨在帮助组织和工作人员在事故发生时迅速、有效地做出反应,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安全和生命。
本文将介绍____年的职业危害事故应急预案以及现场急救措施。
预案将涵盖几个常见的职业危害事故类型,包括火灾、化学泄漏、高空坠落等。
同时,本文还将介绍一些在事故现场实施的急救措施,以便工作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提供及时的援助和支持。
一、火灾事故应急预案火灾是工作场所最常见的事故类型之一。
下面是____年火灾事故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1.明确责任和指挥体系:明确各级责任和指挥关系,确保火灾发生时及时采取行动。
2.建立火灾报警系统:建立和维护可靠的火灾报警系统,包括安装可靠的烟雾探测器和火焰探测器。
3.开展火灾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员工进行火灾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火灾应急意识和应对能力。
4.制定撤离和逃生计划:制定明确的撤离和逃生计划,包括指定撤离路线、安全疏散点和集合地点。
5.配备灭火器和消防栓:按照规定,在工作场所合适的地方配备灭火器和消防栓,确保员工可以在火灾发生时进行初期灭火。
6.建立紧急联系机制:建立紧急联系机制,确保在火灾发生时及时通知和协调相关部门和救援人员。
二、化学泄漏事故应急预案化学泄漏是职业环境中较为常见的危险性事故之一。
下面是____年化学泄漏事故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1.制定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化学品分类、标记、储存和使用规定等。
2.建立化学品泄漏监测系统:建立化学品泄漏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报告化学品泄漏事故。
3.组织员工培训: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化学品泄漏应急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教育水平和应对能力。
4.建立应急处置小组:建立化学品泄漏应急处置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b1ea6cd964bcf84b8d57b2d.png)
青岛拓盛汽车部件有限责任公司令狐采学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一、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事故应急救援的总目标是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降低事故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
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①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防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抢救受害人员是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在应急救援行动中,快速、有序、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与安全转送伤员是降低伤亡率,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
由于重大事故发生突然、扩散迅速、涉及范围广、危害大,应及时指导和组织员工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自身防护,必要时迅速撤离危险区或可能受到危害的区域。
在撤离过程中,应积极组织员工开展自救和互救工作。
②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
及时控制住造成事故的危险源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任务,只有及时地控制住危险源,防止事故的继续扩展,才能及时有效进行救援。
应尽快组织工程抢险队与事故单位技术人员一起及时控制事故继续扩展。
③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
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空气等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洗消、监测等措施,防止对人的继续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及时清理废墟和恢复基本设施,将事故现场恢复至相对稳定的基本状态。
④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事故发生后应及时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评估出事故的危害范围和危害程度,查明人员伤亡情况,做好事故调查。
二、作业现场事故应急处理程序(一)现场急救概念和急救步骤1、现场急救概念现场急救,就是应用急救知识和最简单的急救技术进行现场初级救生,最大程度上稳定伤病员的伤、病情,减少并发症,维持伤病员的最基本的生命体征,例如呼吸、脉搏、血压等。
现场急救是否及时和正确,关系到伤病员生命和伤害的结果。
2、急救步骤急救是对伤病员提供紧急的监护和救治,给伤病员以最大的生存机会,急救一定要遵循下述四项急救步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措施编写单位:生产技术部编写日期:2014年1月会审职务、本人签字职务姓名日期总经理:年月日总工程师:年月日安全总监:年月日生产副总:年月日机电总监:年月日技术部:年月日机电部:年月日监察室:年月日通风区:年月日调度室:年月日6140采区区长:年月日3200采区区长:年月日5141采区区长:年月日会审意见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一.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为了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职业危害事故,及时组织和协调各方面救援力量,有效防范和减少可能发生的职业危害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按照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原则,特制定本方案。
危害程度分析:(1)由粉尘引起的矽肺、煤肺、煤矽肺病;(2)由有毒、有害气体导致的急性和慢性中毒;(3)由物理因素的噪音、振动、不良照明、异常气候条件(高温、高湿、低温)等造成的人身健康危害;(4)由意外事故引起的伤害,造成的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二.应急处置基本原则1.受困人员和应急人员的安全优先。
2.防治危害事故扩大优先。
3.保护环境优先三.应急组织体系1.在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组织体系下,完善我矿井职业危害应急救援组织分体系。
2.公司成立矿井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部设在公司调度室:3.指挥机构及职责总指挥:总经理副总指挥:总工程师、其他副总级领导成员单位:调度室、生产技术部、通风部、机电部、安全监察室、采购部、保卫部、办公室等相关单位负责人。
4.指挥部职责:(1)分析判断事故的影响区域、危害程度,确定相应的警报级别、应急救援级别;(2)决定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指挥、协调各应急组织进行救援行动;(3)批准现场抢救方案;(4)报告上级隆兴地方煤矿有限责任公司,通报事故、灾害情况;(5)评估事态发展程度,决定警报级别,应急救援级别;(6)根据事态发展,决定请求上级公司救援;(7)监督应急救援组织的行动,保证现场抢救和现场外人员的安全;(8)协调物资设备、医疗、通讯、后勤等方面以支持应急抢救;(9)批准新闻发布;(10)宣布应急恢复、应急结束;5.成员单位职责调度室:负责接受矿井职业危害事故报告;通知指挥部成员到指定地点集结;负责向上级部门汇报事故情况及应急处理进展情况;传达指挥部下达的命令,协调各成员单位的抢险救援工作,传递现场抢险救灾信息,并做好相关记录和抢险救灾总结。
生产技术部:负责提供矿井相关技术资料,并为事故救援提供技术支持。
通风部:负责掌握矿井通风状况,分析查找职业危害及地点,分析危害发展状况,为危害事故防治提供技术支持,搞好通风保障工作,预防事故的扩大。
机电部:负责掌握矿井供电系统和危害事故发生地点及沿途巷道电气设备的停送电工作,保障风水管路的畅通,并为事故救援提供机电技术支持。
安全监察室:负责监督抢险救灾工作的各项安全措施的有效落实;负责组织应急抢险队、配合矿山救护大队进行事故救灾工作;负责职业危害事故事故的调查、分析、评估、汇总和上报。
采购部:负责提供危害抢险事故中所需的材料、设备;按命令负责将材料、设备运送到指定地点。
保卫部:负责交通管制,确保救险人员和物资运输畅通和重要地点的设岗拦人。
发运部:负责安排救援抢险救灾所需的车辆,负责救援物资和人员的运输。
四.预防与预警1.粉尘所致职业病的预防①通防工区应严格落实执行《粉尘检测制度》,要求落实责任到个人,检测结果要有详细的、真实的、完整的记录。
②粉尘浓度超标时,要及时逐级上报,同时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粉尘浓度。
③定期按照职业健康检查周期,组织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发现疑似矽肺病人,应及时进行复查确诊。
确诊后应及时上报并及时转送专业医院进行治疗。
④有毒气体中毒、触电、溺水的预防与救援⑤作业场所发现有毒气体浓度超标时,应及时撤离所有可能受威胁作业地点的人员,同时加强通风,尽快降低有毒气体的浓度。
⑥凡发现有毒气体中毒人员,发现者应及时把伤者抬到安全、通风良好的地点;发现昏迷和呼吸停止者,应在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包括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的同时,及时联系调度室、矿值班医生及救护队,组织抢救。
汇报时必须说明伤者情况以及伤者具体所在位置。
⑦发现触电人员时,现场人员应首先切断电源,如果距离断电开关较远时,必须用不导电的绝缘材料将触电者从电源上挑开,并对触电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并及时联系调度室、矿值班医生及救护队,组织抢救。
汇报时必须说明伤者情况以及伤者具体所在位置。
⑧发现溺水人员,首先把伤员从水中救出,立即送到比较温暖和空气流通的安全地点。
搬运时要采取俯卧位,头低脚高,同时立即检查溺水者口鼻,清除其口鼻中的污物,保持呼吸道畅通;对于呼吸道有水堵塞的伤者,要首先进行控水;对于呼吸停止心脏未停的伤者,要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对于呼吸心脏都停止的,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⑨矿卫生所值班医生和矿山救护队值班人员接通知后,要迅速携带氧气、急救药品及其它急救物品等,由矿调度室安排专人带路下井,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现场进行急救。
⑩在急救过程中,急救人员要随时利用就近的通讯工具和矿调度室联系,及时反馈现场伤员的病情及抢救效果。
⑾矿调度室要根据现场抢救人员反馈回来的信息,及时联系我矿工伤定点医院,以便医院提前做好接诊及进一步抢救的准备工作。
⑿遇有毒气体大量涌出时,矿调度室在安排有关单位及时处理的同时,要及时了解灾区人员的情况,想法设法把危害降低到最低。
⒀其它职业因素危害预防与救援⒁根据污染性质不同,可用清水、肥皂水、生理盐水、1~2%碳酸氢钠等彻底清洗被污染的皮肤、毛发和器官等。
⒂高铁血红蛋白症可用美蓝,锰中毒可用依地酸二钠钙,铬中毒可用硫代硫酸钠溶液冲洗等。
⒃预警行动矿井发生职业危害事故时,现场施工人员或领导要立即向调度室和安全科汇报,安排人员进行处理,并跟踪处理结果。
调度室值班人员接到事故报告后,要立即向矿当日值班矿长,副值班长汇报,同时向矿应急救援总指挥汇报。
应急救援总指挥(矿长)根据发生事故的严重程度,迅速作出判断,确定警报和应急级别。
五.信息报告程序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向矿调度室报告,同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保护现场,组织抢救和自救。
公司调度值班员必须坚持24小时应急职守电话,负责事故信息的接受和汇报工作,要做好详细记录。
调度室值班员接到报告后,要认真检查所报告情况的真实性,报告情况属实的做好记录,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被困人数、初步原因判断等详细情况,按事故报告程序立即向矿当日值班长和单位行政正职报告。
矿行政正职或值班长接到报告后,迅速分析判断,按应急救援响应级别立即启动本矿应急救援预案,同时向晋城分公司煤业公司调度指挥中心汇报。
公司值班办公室(调度室)电话:井上:8800和8900,井下按“#”或“紧呼”;通风部救护队电话:井上:8109。
六.应急处置①应急救援程序事故报告—应急救援现场自救互救—封闭现场—对外联络—联合救护—事故分析责任落实②现场急救互救:各岗位工作人员均应掌握心肺复苏及外伤急救包扎技术,备有现场急救包。
一旦发生事故,便于现场急救互救,并及时对外联系,争取应急救援。
③建立应急救援联络通讯系统:各岗位人员要熟知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联络电话,以便事故发生后及时报告、联系,取得救援。
④封闭现场:发生事故时除参与救援人员外,疏导无关人员迅速撤离现场,封闭现场,以免造成混乱,不利于急救和事故处理及分析。
⑤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的应急救援措施⑥最早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的部门及人员,应立即向调度室报警,并采取一切措施切断职业病危害事故源。
⑦调度室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有关部门,快速查明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地点、范围,下达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指令,同时发出警报,通知领导小组成员及医疗救护队伍和各专业队伍迅速赶往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
⑧领导小组成员根据职业病危害事故性质和规模,通知通讯组迅速向上级部门报告职业病危害事故情况。
⑨领导小组成员到达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后,根据职业病危害事故状态及危害程度作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并命令各应急救援组立即开展救援。
如职业病危害事故扩大时,应请求支援。
⑩当职业病危害事故得到控制,立即成立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小组,调查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并成立抢修小组,研究制定抢修方案并立即组织抢修,尽早恢复生产建设。
七.救护要求①处理职业危害事故时,矿山救护队应在灾区附近的新鲜风流中选择安全地点设立基地,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井下基地应尽量靠近灾区。
井下基地具体指挥救灾工作,并及时与应急救援指挥部进行沟通。
②基地要铺设有通往应急救援指挥部和灾区的电话,备有必要的装备和救护器材,并由专人经常检查基地风流和气体变化情况。
③救护队员除佩带氧气呼吸器外,必须携带一定数量的隔离式自救器,发现被困人员后,首先将其抢救脱险。
为了防止二次危害事故,发现火源应立即扑灭,并切断灾区电源。
④当有爆炸危险时,必须将全部人员立即撤到安全地点,然后采取措施,排除爆炸危险,否则,应急救援指挥部必须采取保证安全作业的措施。
八.处置措施①抢救遇险人员,恢复通风,清理堵塞物和消灭因危害事故引起的火灾和环境破坏等灾害地点的不安全因素。
②抢救遇险人员的原则:抢救出伤员,特别是重伤人员,同时千方百计地帮助轻伤员,最后再将死亡人员运出。
抢救中要做到有灾地点必查,应在查过的地点做好标记,防止漏洞。
③密切监视灾区有害气体浓度及其变化,认真检查有无残留因素,发现后立即彻底处理。
④在灾区无危险时,先恢复通风,排除有害气体,使灾区转变为安全区,能使人员在不佩带呼吸器的情况下参加抢险工作。
清除堵塞物,寻找灾区区内人员。
⑤侦察中应查清现场情况,如发生灾害后遇险人员的伤害部位与伤害程度,确定灾害源与影响区。
⑥对于复杂与极度复杂的事故认真分析,将侦察详细报告指挥部,再按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达的任务采取行动。
抢救方法与安全注意事项①选择最短路线和安全路线进入灾区。
一般应从进风侧进入救险灾区,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
②井下救援时,未经周密研究不允许反风,应保持原有的通风状态。
遇有害气体威胁回风侧人员时,为了救人,可在撤出进风流中的人员后进行局部反风。
③井下救险时,如遇独头巷道,应及时清理堵塞物。
巷道堵塞严重,短时间不能清除时,应恢复通风后再进行。
④独头巷道距离较长、有害气体浓度大,支架损坏严重的情况下,严禁冒险进入工作,要在恢复通风、支护好支架后,方可搬运遇难人员。
⑤进入井下灾区时,要有专人检查瓦斯、各种有害气体、温度及通风设施破坏情况,先恢复通风,再进行处理。
九.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公司应急保障物资储备在井上和井下非常材料仓库,分别由采购部、通风部负责管理和维护,要及时更新,保证随用随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