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入口的环境设计
建筑基地出入口设置原则

建筑基地出入口设置原则
建筑基地出入口的设置是建筑规划和设计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交通流线、安全性、便捷性等方面。
以下是建筑基地出入口设置的原则:
1.安全性原则:建筑基地出入口的设置应优先考虑安全因素。
出入口的位置应便于车辆和行人的进出,同时要考虑附近道路的交通流量和行车速度,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2.便捷性原则:出入口的位置和布局应便于用户的进出。
建筑基地的主要出入口应位于交通要道附近,便于人们的步行和驾车进出,同时要考虑到用户的流量和出行习惯。
3.分离原则:建筑基地的出入口应尽量与周边交通分离,避免与周边道路和人行道产生冲突,保障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4.交通流线原则:出入口的设置应符合合理的交通流线。
在设计时要考虑进出口与建筑物内部功能区的联系,使交通流线畅通、合理,提高用户的使用效率。
5.环境融合原则:出入口的设计要与周围环境相融合,不破坏周边景观和城市形象。
建筑基地的出入口也是建筑物的“门面”,它的设计应与建筑整体风格一致,形成统一的视觉效果。
6.合规性原则:出入口的设置应符合当地的相关法规和规范。
不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交通规划和建筑规范,出入口的设计要符合当地的法律法规要求。
例如,一个商业综合体的出入口设置应考虑到大量的行人流量,出入口应宽敞、明亮,便于行人进出,同时要与商业区域相连,方便用户进入购物中心。
而一个住宅小区的出入口设置则要考虑到小区居民的用车需求,出入口要便于车辆进出,同时也要与周边交通分离,确保小区内部的安全性。
总之,建筑基地出入口的设置要兼顾安全、便捷、合规和环境融合等因素,使出入口设计成为建筑物功能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住宅小区出入口设计

住宅小区出入口设计住宅小区的出入口是小区与外部环境连接的重要通道,其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居民的出行便利性、安全性以及小区的整体形象。
一个好的出入口设计不仅要满足交通功能的需求,还要考虑到居民的心理感受、安全防范以及与周边环境的协调等多个方面。
首先,从交通功能的角度来看,出入口的位置选择至关重要。
它应该考虑到周边道路的交通状况,避免设置在交通繁忙的主干道上,以免造成交通拥堵。
同时,也要方便居民出行,尽量靠近公共交通站点或者主要的出行方向。
出入口的数量要根据小区的规模和人流量来确定,一般来说,大型小区可以设置多个出入口,以分散人流和车流。
在出入口的宽度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到车辆和行人的通行需求。
对于车行出入口,宽度要能够容纳双向行驶的车辆,并且要预留足够的转弯半径,以确保车辆能够顺利进出。
对于人行出入口,要保证足够的宽度,避免出现拥挤的情况。
此外,出入口处还应该设置合理的交通标识和标线,引导车辆和行人有序通行。
安全性是住宅小区出入口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设计时,要考虑到防范外来人员的非法入侵,设置门禁系统、监控摄像头等设施。
门禁系统可以采用刷卡、人脸识别等方式,有效地控制人员的进出。
监控摄像头要覆盖出入口及周边区域,确保能够实时监控到异常情况。
同时,出入口的照明设施也要充足,保证在夜间也能够清晰地看到人员和车辆的情况。
为了提高居民的出行便利性,出入口附近可以设置一些配套设施。
比如,设置自行车停放区域,方便居民停放自行车和电动车;设置临时停车位,方便访客停车;设置遮雨棚和座椅,供居民在等待时休息。
此外,还可以设置快递收发点、垃圾投放点等,使居民在进出小区时能够方便地处理相关事务。
从景观设计的角度来看,住宅小区出入口应该具有一定的美观性和标志性。
可以通过种植花草树木、设置景观小品等方式来营造一个舒适、宜人的环境。
出入口的建筑风格要与小区的整体风格相协调,体现出小区的特色和品质。
同时,要注意保持出入口的整洁和卫生,定期进行清洁和维护。
城市出入口景观提升方案

城市出入口景观提升方案一、景观设计1. 布局规划城市出入口的景观设计应首先考虑城市的整体规划和布局,合理规划出入口的位置、方位和布局,使其与城市整体风貌相协调。
出入口的位置应选在交通便捷、地理位置显要的地段,方位应与城市的主要景点和商业中心相衔接,形成一个有机的纽带,引导人流、车流顺畅进入城市。
2. 风格设计城市出入口的景观设计应根据城市的文化底蕴、历史传统和特色风格进行设计。
可以选择当地的传统建筑风格或现代艺术风格,营造出独具特色的城市出入口形象。
例如,可以结合当地的建筑风格和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进行设计,展示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
3. 装饰设计城市出入口的景观设计还可以通过装饰元素进行提升。
可以在出入口设置仿古石雕、雕塑、彩灯和喷泉等装饰物,营造出节日氛围和欢迎之意,增加城市的亮点和吸引力。
同时,还可以设置彩旗、花坛、彩虹门等装饰元素,为城市出入口增添色彩和生机。
4. 照明设计照明设计是城市出入口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照明设计提升城市出入口的夜间景观效果。
可以选择柔和的景观照明灯光或多彩的LED灯光,打造出独特的夜间景观效果。
通过灯光的照射,可以突出出入口建筑的轮廓和立体感,增加城市的夜间魅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市民。
5. 建筑设计城市出入口的建筑设计也是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建筑设计打造出具有地标性的建筑,成为城市的新名片。
可以选择建筑体量较大的建筑风格,在出入口设置城市的标志性建筑,起到引导、导向的作用。
建筑的外立面可以选用具有时尚感和现代感的材料,如玻璃、金属、石材等,展现出城市的活力和现代气息。
二、绿化环境1. 绿化植被城市出入口的绿化植被是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合理的绿化设计提升城市的景观效果。
可以选择各类乔木、灌木和草坪植物进行绿化,构建出繁茂的绿色植被带,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和绿色元素。
同时还可以设置花坛、花园等景观元素,为城市出入口增添色彩和生机。
园林建筑与景观的融合_以瑶琳仙境入口建筑设计为例

店、农庄等经营单位对保护野生动物、限额经营野生动物的认识不足,导致我县野生动物的经营不可控、不可调、不可见。
因此,必须联合我县各有关单位,如工商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齐抓共管,争取将我县经营野生动物的单位全部纳入限额经营管理范围内,确保我县和谐、健康、稳步地向前发展。
人类如果想生活的更好些,就必须对野生动物献出爱心。
各种各样的野生动物也是地球的拥有者,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我们应该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大家行动起来做好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
参考文献[1] 广东省仁化县志 2009年;[2] 野生动物保护法 2009年[3] 仁化县野生动物资源库 2011年[4] 关于如何加强对于野生动物保护措施 2010年园林建筑与景观的融合——以瑶琳仙境入口建筑设计为例张逾峰(杭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310007)摘要:在浙江桐庐瑶琳仙境景区景观改造项目中,主体建筑采用仿古建筑形式,从功能定位和意境体现入手,突出景区特色,以期能与地域自然环境因素相协调,满足长期旅游景观的需求。
关键词:古建 景观 融合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园林建筑处于一种辅助地位,其基本特征表现在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结合,它与园林风格可谓相得益彰[1]。
建筑作为中国古典园林四要素之一,常常是造园者用于抒发情感、借物咏志的重要工具,所以其设计根植于园林风格之中,它们之间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2]。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之所以与园林风格相得益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千姿百态、赏心悦目的造型设计和它或大或小要因其具体环境而定的尺度把握[3]。
在当代园林中,为了适应其开放的形式、满足游人的游赏要求,园林建筑的类型、功能、形式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当代园林景观风格越来越多样化,怎样将园林建筑与其风格相协调引起了我们的思考。
本文以浙江省桐庐瑶琳仙境入口景区改造工程中的建筑设计为例,尝试探讨仿古建筑与园林景观的融合。
瑶琳仙境位于浙江省桐庐县境内以秀丽著称的富春江畔,以神奇的地貌和瑰丽多姿的群石景观而享有“全国诸洞冠”之美誉。
高层住宅入口大堂设计

高层住宅入口大堂设计在高层住宅的建筑设计中,入口大堂作为居民和访客进入住宅的第一空间,其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个精心设计的入口大堂不仅能够提升住宅的整体品质和形象,还能为居民带来舒适、便捷和安全的居住体验。
首先,高层住宅入口大堂的空间规划至关重要。
合理的空间布局应当充分考虑到人流的走向和活动需求。
大堂的面积要适中,既不能过于狭窄导致拥挤,也不能过大而显得空旷浪费。
一般来说,大堂的宽度应保证两人能够并排舒适地行走,长度则要能够容纳一定数量的人员短暂停留和交流。
同时,要预留出足够的空间设置门禁系统、信箱、快递存放区等功能区域,使这些设施的布置既方便使用又不影响大堂的整体美观。
在功能设计方面,入口大堂应具备多种实用功能。
门禁系统是保障居民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应采用先进可靠的技术,如人脸识别、指纹识别或智能卡等,确保只有授权人员能够进入。
信箱的设计要便于居民收取信件和报纸杂志,位置应明显且易于到达。
快递存放区则要考虑到不同尺寸包裹的存放需求,设置合理的货架和分类标识,方便居民快速找到自己的快递。
此外,还可以设置休息区,配备舒适的座椅,让居民在等待电梯或访客时能够稍作休息。
如果条件允许,甚至可以设置小型的物业服务台,为居民提供及时的咨询和帮助。
大堂的装修风格也是影响其品质的重要因素。
装修风格应与整个住宅的建筑风格相协调,同时要符合居民的审美需求。
可以选择简约现代的风格,以简洁的线条和纯净的色彩营造出宽敞明亮的氛围;也可以采用新中式风格,通过传统元素的运用展现出文化底蕴和高雅气质。
地面材料通常选择耐磨、易清洁的地砖或石材,墙面可以采用环保涂料或装饰板材进行装饰。
天花板的设计要注重照明效果,可以采用吊灯、吸顶灯或灯带相结合的方式,营造出明亮均匀的光线环境。
照明设计在高层住宅入口大堂中起着关键作用。
充足而均匀的照明能够让大堂显得明亮通透,给人以安全感和舒适感。
白天,可以充分利用自然采光,通过合理的窗户布局和遮阳措施,使阳光能够照入大堂,减少人工照明的需求。
地铁出入口及风亭环境景观设计探究

2017年第12期现代园艺1地铁出入口设计情况1.1地铁出入口设计基础情况地铁出入口不仅将城市与地铁连接起来,它具备引入和疏散人流的功能,通常每个地铁站都会有2~4个,且互相之间会有一定的距离。
地铁出入口最初的设计形式虽然灵活,但是并没有很好的融入环境。
由于经验不足,我国地铁口结构体系多为玻璃、轻钢,注重采光。
倘若处于闹市地区的地铁出入口的设计能与城市文化以及四周环境想融合,那么就会有很好的视觉效果。
在地铁出入口设计方面,经验较多的国外设计者会注意到文化元素,尽可能地调节地铁出入口与四周的环境,提升整体美观程度。
1.2地铁出入口的规划设计情况1.2.1出入口与路面之间的位置。
一般而言,地铁出入口会有四种类型:偏路口地铁出入口、跨路口地铁出入口、贴近道路红线外侧的地铁出入口以及两路口地铁出入口。
每种类型的出入口都具有自身的特征,例如基于车辆、人很少交叉同行,跨路口地铁出入口可很好的链接地面公交线,进而在施工过程中除了要考虑管线与建设设施间的问题,还要加大车站埋深,最大程度地实现地铁地下通道与其他地下活动节点的链接。
对于乘客而言,偏路口地铁出入口提高了便利性,同时由于地下管线和路口交通影响小,偏路口地铁出入口的造价成本也相对较低,不过在地铁车站实用性方面也会比较低。
两路口地铁出入口通常离主路口不远,附近的客流量和车辆线路会比较多,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避开地下管线,尽可能地保持路面的完整性。
如假如地铁站附近没有大型地下工程或者地上建筑提,地铁出入口地址则最好选在道路红线外侧,这样确保地面交通不会受到影响。
1.2.2出入口与周围建筑融合性。
在融入四周环境方面,融入式和附着式是地铁出入口比较常见的形式。
通常,融入式是建筑内部地下室与地铁车站一处相互连接的形式,这类形式有利于疏散客流量,进而比较适合建在综合商业区或者大型建筑内。
附着式的工程量会相对比较小,因为与建筑物紧密联系,要占用一定的建筑地层,所以施工过程中要留出一定的空间用于地铁出口与建筑地层的连接。
建筑入口广场节点布置方案

建筑入口广场节点布置方案入口广场节点布置方案一、背景介绍作为建筑物的入口,入口广场节点是建筑与周围环境、人流交汇的重要节点,它的布置方案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形象和功能。
一个好的入口广场节点布置方案可以提升建筑的吸引力,使人们对建筑产生兴趣,并能为人流提供方便和舒适的空间。
因此,合理的节点布置方案对于建筑的整体效果和使用体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原则和目标节点布置方案的设计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 强化建筑的形象和特色,使建筑在周围环境中显得更加突出和有吸引力。
2. 为人流提供便捷的通行通道,减少人流拥堵,提高人流的流动性和效率。
3. 考虑到人们的需求和舒适性,为人们提供合适的休息和等候的空间。
4. 合理布置节点周围的景观和配套设施,提供一个宜人的环境。
三、布置方案1. 入口区域设计:根据建筑的特色和形象,在入口区域设置醒目的标识,包括建筑名称、标志等,既能够引导人流,又能够提升建筑的形象。
同时,在入口区域设置合适的地面材料,如石材、花岗岩等,以增加空间的美感和整洁度。
2. 通行通道设计:为了解决人流的拥堵问题,通行通道应具备足够的宽度和流动性。
通行通道可以采用人行道、楼梯、自动扶梯等多种形式,根据节点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布置。
此外,通行通道两侧可以设置绿化带和景观花坛,增加空间的绿色氛围,并给人们带来一种舒适和愉悦的感觉。
3. 休息等候区设计:在节点周围设置合适的休息等候区,包括座椅、凉亭、树荫等,为人流提供休息和等候的场所。
这些区域可以根据节点周围的景观和环境进行设计,创造一个宜人的空间,使人们可以在此休憩和观赏。
4. 景观和配套设施:为了提升节点的整体效果和吸引力,可以在节点周围布置充满艺术感的景观雕塑、水景、花坛等,以增加节点的美感和艺术性。
同时,节点周围也应设置一定数量的配套设施,如卫生间、咖啡厅、服务中心等,方便人们的使用和需求。
四、效果和预期通过合理的入口广场节点布置方案,可以实现以下效果和预期:1. 增加建筑的形象和吸引力,吸引更多的人流前来参观和使用。
「景观」30个住宅小区出入口设计,5种常见设计形式

「景观」30个住宅小区出入口设计,5种常见设计形式一:景观30个住宅小区出入口设计1.1 设计目的与背景1.1.1 设计目的1.1.2 设计背景1.2 设计原则1.2.1 社区特色与文化融合1.2.2 出入口的安全与便利性1.2.3 环境美化与生态保护1.3 设计形式选择1.3.1 方案一:仿古式设计1.3.2 方案二:现代简约设计1.3.3 方案三:自然生态设计1.3.4 方案四:艺术创意设计1.3.5 方案五:未来科技设计1.4 方案一:仿古式设计1.4.1 设计理念与特点1.4.2 设计要素详述1.4.3 材料与色彩选择1.4.4 施工要点与流程1.5 方案二:现代简约设计1.5.1 设计理念与特点1.5.2 设计要素详述1.5.3 材料与色彩选择1.5.4 施工要点与流程1.6 方案三:自然生态设计1.6.1 设计理念与特点1.6.2 设计要素详述1.6.3 材料与色彩选择1.6.4 施工要点与流程1.7 方案四:艺术创意设计1.7.1 设计理念与特点1.7.2 设计要素详述1.7.3 材料与色彩选择1.7.4 施工要点与流程1.8 方案五:未来科技设计1.8.1 设计理念与特点1.8.2 设计要素详述1.8.3 材料与色彩选择1.8.4 施工要点与流程二:附件附件一:方案一设计效果图附件二:方案二设计效果图附件三:方案三设计效果图附件四:方案四设计效果图附件五:方案五设计效果图三:法律名词及注释3.1 建筑法:指规定建筑工程管理、建筑使用等相关事宜的法律法规。
3.2 国家标准:指由国家认可的、规范某一方面技术要求的标准。
3.3 《建筑法》第三十条:规定建筑物的设计、施工、材料、设备和工程技术标准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3.4 环境保护法:指规定环境保护工作的法律法规。
二:景观30个住宅小区出入口设计1.1 设计目的与背景1.1.1 设计目的1.1.2 设计背景1.2 设计原则1.2.1 社区特色与文化融合1.2.2 出入口的安全与便利性1.2.3 环境美化与生态保护1.3 常见设计形式选择1.3.1 形式一:拱形门设计1.3.2 形式二:雕塑装饰设计1.3.3 形式三:花园景观设计1.3.5 形式五:绿化带设计1.4 形式一:拱形门设计1.4.1 设计理念与特点1.4.2 设计要素详述1.4.3 材料与色彩选择1.4.4 施工要点与流程1.5 形式二:雕塑装饰设计1.5.1 设计理念与特点1.5.2 设计要素详述1.5.3 材料与色彩选择1.5.4 施工要点与流程1.6 形式三:花园景观设计1.6.1 设计理念与特点1.6.2 设计要素详述1.6.3 材料与色彩选择1.6.4 施工要点与流程1.7.1 设计理念与特点1.7.2 设计要素详述1.7.3 材料与色彩选择1.7.4 施工要点与流程1.8 形式五:绿化带设计1.8.1 设计理念与特点1.8.2 设计要素详述1.8.3 材料与色彩选择1.8.4 施工要点与流程三:附件附件一:形式一设计效果图附件二:形式二设计效果图附件三:形式三设计效果图附件四:形式四设计效果图附件五:形式五设计效果图四:法律名词及注释4.1 建筑法:指规定建筑工程管理、建筑使用等相关事宜的法律法规。
浅谈居住小区入口空间植物景观设计

浅谈居住小区入口空间植物景观设计哈尔滨地区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在植物种类季相变化上都有很大的欠缺。
当前我国针对哈尔滨地区居住区入口空间绿化建设的研究内容还不多,为了更好地建设哈尔滨地区居住区入口空间的绿地,我进行了以下的研究,希望能对哈尔滨地区的居住区入口空间的植物景观的配置理论和实践提供一些指导性建议。
标签:居住区;入口;空间植物;景观设计1.居住区的概述居住区是人们日常生活、居住、游息,具有一定的人口和用地规模,并集中布置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绿地道路以及其他各种工程设施,为城市街道或自然界限所包围的相对独立地区。
居住区植物配置按形式分为规则式和自由式,配置组合基本有如下几种:1.1孤植:突出树木的个体美,可以成为开阔空间的主景。
一般选择粗壮高达。
体型优美,树冠较大的乔木。
1.2对植:突出树木的个体美,外形整齐美观,高矮大小基本一致。
以乔灌木为主,在轴线两侧对称种植。
1.3丛植:以多种植物组成的观赏主体,形成多层次的绿化结构。
主要目的是遮阳,有多株树冠茂密的植物组成,多由乔灌木组成。
1.4树群:以观赏树木组成,表现整体的树形美,产生起伏变化的背景效果,用来衬托前景或者建筑。
由数珠同类或者异类混合种植,树群的长宽比例不超过3:1,长度不超过60米1.5草坪:分为观赏草坪、游栖草坪、运动草坪、交通安全草坪等等。
居住區的入口空间类型主要有居住区入口的空间、住宅单元入口空间、组团入口空间。
2.国内外居住区植物景观研究的现状2.1国内居住区植物景观的研究现状:环境的好坏,已成为观念日渐改变的人们对居住区质量评价的非常重要的标准,也成为房产开发商关注的焦点。
我国居住环境绿化还存在一些问题:居住建设未能“因地制宜”;过分强调草坪绿化;居住环境绿地利用率低;绿化设计缺乏特色;绿化养护资金不足。
特别的,徐绍民在其硕士论文《寒地城市居住区环境绿化设计》中概述了寒地城市居住区环境绿化存在的问题:对绿化重视不够,不合理硬质景观挤占绿地现象严重;居住小区环境呈公园化倾向,观赏性小品过多;部分环境小品粗制滥造,与周围景观不协调;一些小区绿化,植物种植过于简单,树种单调;一些小区环境设施实用性较差。
如何做建筑入口的营造方案设计

建筑入口的营造方案设计1. 设计理念建筑入口的设计理念需要与建筑整体风格相一致,并反映建筑的主题和氛围。
在设计建筑入口时,需要考虑到建筑的用途、场所、定位以及周边环境等因素,并结合使用者的需求进行设计。
建筑入口应该是建筑物外观的焦点,具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引导人们进入建筑物内部。
2. 设计要素(1)形式美学建筑入口的形式美学是设计的重要要素之一。
通过设计建筑入口的形式,可以突出建筑的主题和氛围,塑造出建筑物独特的外观。
入口的形式可以是简约、现代、传统、复古等风格,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定位进行选择。
同时,还可以通过材料、色彩、造型等方面的设计,使建筑入口更加吸引人。
(2)功能性设计建筑入口的功能性设计是建筑入口设计的关键。
建筑入口不仅仅是一个通道,还要具备一定的功能性。
考虑到使用者的需求,建筑入口应该方便、实用、舒适。
同时,还需要考虑建筑入口的通风、采光、防水等功能,在设计中要注重细节,提升使用者的体验。
(3)空间布局建筑入口的空间布局需要合理设计,既要考虑到建筑的整体布局,又要考虑到使用者的流线和需求。
建筑入口的空间布局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功能区域,如休息区、候车区、信息咨询区等,提供更多的服务和便利。
同时,空间布局还可以通过合理的构造,使建筑入口更加开阔、通透,营造出舒适的环境。
3. 设计要点(1)材料选择建筑入口的材料选择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整体风格和环境。
可以选择与建筑主体相一致的材质,也可以选择对比鲜明的材料,营造出反差美学。
常用的建筑材料包括玻璃、金属、木材、石材等,根据设计需要进行选择。
(2)灯光设计建筑入口的灯光设计可以提升建筑的整体形象,增加建筑的视觉效果。
可以通过灯光的照射、投影、渲染等方式,打造出独特的光影效果,提升建筑的品位和氛围。
在灯光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夜间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问题,选择节能环保的灯具进行设置。
(3)植物景观建筑入口的植物景观可以增加建筑的生机和活力,提升建筑的整体氛围。
建筑出入口设计标准

建筑出入口设计标准建筑出入口设计标准是指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使用要求,对建筑物的出入口进行设计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下面是建筑出入口设计的一些基本标准和要求。
1. 出入口布局:建筑物的出入口应尽量设置在建筑物的主立面,便于识别和导向。
出入口的数量、尺寸和位置应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使用人数进行合理规划,以保证出入口的畅通性和安全性。
2. 出入口宽度:出入口的宽度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人数进行计算,以保证在火灾等突发事件发生时,人员能够快速、有序地疏散。
一般来说,宽度不应小于1.2米,紧急出口的宽度应不小于1.5米。
3. 出入口的平面高度差:出入口和室内空间之间的平面高度差应尽量减小,以方便行人进出。
一般来说,高度差不应大于15厘米,无障碍通道的高度差不应大于6厘米。
4. 出入口的门厅空间:出入口周围的通道和门厅空间应满足人员流动和等候的需要。
门厅的深度应根据人流量和使用功能进行设计,一般不应小于1.5米。
5. 出入口的开门方向:出入口的开门方向应与人行方向一致,以方便行人进出。
门的开启方向应符合逃生方向,并设置警示标识,以便人员能够迅速找到出口。
6. 出入口的照明:出入口的照明应充足明亮,以保证行人能够准确辨认和识别出口。
门厅和出入口通道的照明应满足安全疏散的需要,避免人员发生碰撞和摔倒事故。
7. 出入口的安全设施:出入口应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如防滑地板、防撞柱、防撞警示标识等,以确保人员的安全。
8. 出入口的防火要求:出入口应符合防火门的要求,具备一定的防火性能,能够有效防止火势蔓延和烟气蔓延,保护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总之,建筑出入口设计的标准主要包括出入口布局、宽度、平面高度差、门厅空间、开门方向、照明、安全设施和防火要求等。
通过科学合理的出入口设计,可以提供安全便捷的出入口环境,保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建筑入口美学设计方案

建筑入口美学设计方案建筑入口美学设计方案是指在建筑物的入口处进行设计布置,以提升建筑物的整体美感和功能性。
入口是建筑物与外界的交汇点,是建筑物的“面孔”,直接展示了建筑物的特点和风格。
因此,设计一个符合建筑物风格的入口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建筑入口的设计应考虑到建筑物的整体风格和特点。
不同的建筑物有不同的功能和表达方式,因此入口的设计应与建筑物相协调。
比如,对于现代风格的建筑物,入口设计可以采用简约、流线型的形式,强调建筑的现代感和科技感;而对于古典建筑,入口设计可以采用浓郁的欧洲古典风格,强调庄重和典雅。
其次,建筑入口的设计应考虑到人们的使用需求和流线。
入口是建筑物与人们交流的重点,因此,设计时应考虑到人们的出入方式和行走路径。
合理的入口设计可以提高人们的出入效率,减少人员拥堵和不适感。
比如,在大型商业建筑的入口处可以设置双开门或者自动门,方便人们快速进出;而在住宅区的入口处,可以设置门厅或者过道,增加生活便利性。
另外,建筑入口的美学设计还要考虑到对环境的融入。
入口处是建筑物与环境之间的过渡区域,因此设计时应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协调。
可以考虑使用与周围环境相呼应的材料和色彩,使入口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形成和谐的整体。
比如,对于建筑物周围的自然环境,可以使用木质或者石材等自然材料,增加自然气息;而对于繁华市区的建筑物,可以使用金属或玻璃等现代材料,增加时尚感和都市感。
此外,入口的美学设计还应包括细节的考虑。
入口处通常是人们第一眼接触到的地方,因此细节设计的精致度和完美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可以在入口处设置特色的灯光装饰,使入口在夜晚时显得温馨而美丽;可以在入口处设置水景或花园等绿化元素,增加生态氛围;还可以在门窗、地面等部位设置精美的雕花或装饰元素,增加观赏性和艺术感。
综上所述,建筑入口美学设计方案应根据建筑物的风格特点、人们的使用需求和环境的特点来制定。
合理的入口设计可以提升建筑物的整体美感和功能性,为人们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办公楼建筑入口空间设计手法

办公楼建筑入口空间设计手法
办公楼建筑入口空间设计手法有以下几种:
1.一体化设计:将入口设计与整个办公楼建筑的外观和内部空间设计相融合,形成一个整体感。
可以使用大型悬挑结构、独特形状的门厅、光影变化等手法,使入口成为建筑的亮点。
2.开敞式设计:采用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和透明材料,打造通透感强、视野开阔的入口空间。
可以提供更好的自然采光和室外景观,营造愉悦的工作环境。
3.多层次设计:通过设置高低起伏的台阶、楼梯、平台等,营造出多个层次感,增加入口空间的动感和立体感。
4.绿化设计:在入口空间布置花坛、绿色植物和景观雕塑等,增加绿意和装饰效果,提供一个舒适宜人的入口环境。
5.艺术装饰设计:利用壁画、雕塑、灯光等艺术手法,为入口空间增加艺术气息,提升建筑的品味和形象。
6.灯光设计:通过科学合理的灯光布置,可以营造出温馨、舒适或是凝重、庄重的氛围,也可利用灯光魔术效果营造出视觉冲击。
7.标识系统设计:在入口处设置明显的标识系统,包括建筑名称、导视指示、企业Logo等,提升入口的辨识度和形象。
以上是办公楼建筑入口空间设计的一些常见手法,设计师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和风格进行选择和创新。
居住小区主入口空间设计

居住小区主入口空间设计摘要:本文通过对居住小区主入口空间的界定,并在对其功能、构成元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小区主入口空间设计的原则,最终体现小区主入口空间设计的意义。
关键词:居住小区入口空间设计居住小区主入口空间是居住小区与街道之间的过渡空间,又是整个居住小区空间的起点。
一方面,它能够改善和丰富居住小区的整体环境,提高环境质量,另一方面,它作为居住小区的外部空间,能增加街道的特色和吸引力,是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居住小区主入口空间组织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街道的景观和居住区空间的质量。
1 居住小区主入口空间的界定1.1 入口空间《辞海》中对“入口”解释为:入一一“由外到内”;口一一“出入通过的地方。
”入口是“外部”与“内部”空间转换的中介,是一个穿越的界面,这样的界面或空间被称为“入口空间”。
1.2 居住小区主入口空间居住小区主入口空间是指以居住小区主入口为核心的内外周边区域,是居住小区主入口对内外的功能辐射范围;它是联系居住小区与城市的通道,是城市进入居住小区的缓冲地带。
从空间结构上讲,它既是城市的组成部分,也是居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内容构成上看,它即包括了属于居住小区的前区部分,又涉及到城市道路的衔接问题。
2 居住小区主入口空间的功能居住小区主入口空间的存在,首先必须满足人、物的通行,它是居住小区与外界交流的重要通道;其次,在满足开敞的同时,要保证居住小区内居民的人生与财产安全。
这两点是居住小区主入口空间的基本功能。
居住小区主入口空间的功能还包括一些衍生功能,衍生功能指后来衍生出来的功能,包括精神功能、为小区提供交往空间及为城市提供场所。
2.1 基本功能2..1.1 交通功能居住小区主入口空间是人们进出小区的必经之路,是小区交通流线的重要节点。
交通功能是小区主入口空间的最基本的功能。
居住小区与外界的联系主要汇集于小区入口,在多数情况下,主入口承担着对外交通的主要任务。
为了更好的满足它的交通功能,入口空间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居住小区主入口空间的布置应遵守城市规划部门退红线的要求,并留出一定的空间作为人、车辆的缓冲场地,以保证交通的安全。
入口景观墙施工方案

入口景观墙施工方案一、方案目标二、方案设计1.确定设计风格:根据建筑物或园区的整体风格,确定入口景观墙的设计风格。
可以选择现代、古典、自然或抽象等不同风格,以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2.设计要素:确定入口景观墙的设计要素,如材料、颜色、纹理、形状等。
可以使用石材、金属、玻璃、植物等各种材料,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颜色和纹理,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形状。
3.照明设计:考虑使用照明效果增强入口景观墙的视觉效果。
可以使用地面或墙面灯光、投射灯、彩色灯光等方式,创造出昼夜不同的光影效果,提升入口景观墙的吸引力。
4.艺术元素:考虑在入口景观墙上添加艺术元素,如雕塑、壁画、装饰物等,以增加艺术氛围和观赏性。
三、施工步骤1.确定施工地点和尺寸:根据设计方案,在入口处确定施工地点和景观墙的尺寸。
2.地基处理:清理施工地点,确保周围环境整洁。
进行地基处理,如挖坑、夯实、铺设防水层等。
3.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购买所需材料,并按照施工图纸进行切割和加工。
4.搭建模板:根据设计图纸搭建模板,确保景观墙的形状和尺寸准确。
5.浇筑混凝土:在模板内浇筑混凝土,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6.表面处理:根据设计要求,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处理,如抛光、打磨、喷涂涂料、贴瓷砖等。
7.安装照明:根据设计要求,安装照明设备,如地面灯光、投射灯、彩色灯光等。
8.添加艺术元素:根据设计要求,在景观墙上添加艺术元素,如雕塑、壁画、装饰物等。
9.清理和维护:施工完成后,清理施工现场,并定期进行景观墙的维护和保养,保持其良好的外观和功能。
四、安全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保证工人和周围人员的安全。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并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
对于高空作业,必须使用安全带和防护网等安全装置,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
五、项目管理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项目管理,确保施工按照计划进行,并对工期和质量进行监控。
项目管理包括施工人员的组织和协调、材料和设备的供应、施工现场的管理和清理等。
城市公共建筑入口空间设计分析

Doors&Windows
摘
城市公共建筑入口空间对于城市环境的作用有两点
2
入口是建筑整体的一部分
空间服务于功能是比较容易做到的
建筑入口是城市进入建筑的过渡空间
3
在进行城市公共建筑入口空间设计时
为了让建筑入口空间的使用更加人性化
在入口空间的处理上可以多多运用多样同一的美学原4
由于公共建筑入口是人流和车流集中的场所
城市公共建筑入口空间的尺度的确定与许多因素相关采用适宜的材料需要注意的几点如下
现
综上所述
建筑规划与设计
122
2018.02。
建筑入口环境设计

建筑入口的环境设计摘要:建筑入口是建筑物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之一。
一般来说,它大多设置在建筑物的基本部位。
p . l . 奈而维说过:“建筑现象具有双重意义。
一方面是由服从客观要求的物理结构所构成;另一方面,则是有在产生某种主观性质的感情的美学意义。
”同样,建筑入口一方面需要设计和技术综合运用;另一方面,它也应具有一定的美学意义。
随着建筑技术和设计思路的不断创新,建筑入口也变得愈加多样。
作为建筑的一个要素,它如何配合人的需要?如何控制室内外空间的转换,创造富有活力的空间来配合整个空间形态的展现?如何来体现建筑的美学意义?我国园林施工管理存在相关管理人员知识水平落后、施工建设队伍结构不合理、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工作不被重视、工序质量管理不严格等问题,建议从加强施工管理队伍的培养和锻炼、严格执行设计图纸的交底和会审工作、加强施工工人管理、创造和谐的团队气氛、严格把关材料采购、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施工工序的质量管理等七方面加强管理。
关键词:建筑入口;入口形态;空间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引言建筑入口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因素,没有过于严格的功能限制。
其创作空间相对自由。
建筑入口设计必须“以人为本”,从属性、空间设计及美学体验等几个方面,将入口形态分解进行深入剖析,积极探讨入口环境的设计方法与技巧,从而创造出多元化、立体化的艺术作品。
入口空间设计入口的空间形态平面型可分为“单一型”、“成对型”、“多数型”,立面型可分为“洞口型”、“切断型”、“跨越型”、“记号型”。
这里不再一一累述这些形式本身。
但必须谈到形成这些形式的因素,主要包括入口空间要素及其空间内含,以及空间组织。
1. 空间要素及其内含1.1 入口空间要素考虑视觉设计。
入口空间界面的高度(h )与空间广场宽度(d )之间的关系为h 〈 d〈2h 时,入口空间尺度比例合适,处理手法随意;d 值超过这个范围,则空间变得空阔,通常用序列手法来组织;d 值小于这个范围,入口空间变小,这时需要将处理手法着重于空间界面的设计。
城市入口景观设计初探

城市入口景观设计初探摘要:在快速城市化的今天,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所谓“城市建设,路先行”,许多城市的入口已经向外蔓延到了高速公路的出口地段。
这些地段过去多为村庄、农田,道路景观质量低下,不能满足其作为城市认知要素的要求,因而需要进行景观设计。
另外,由于城市入口地段道路有着不同于一般城市道路的种种景观特点,其景观设计也有着独特的内容与重点。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城市入口景观设计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城市入口;景观设计1、前言城市入口是城市的门户,是城市与外部环境的连结点,是人流与物流的必经通道,它和城市的道路、广场、街区等一起组成城市的空间体系,对城市景观的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是城市对外展示风貌的窗口,同时,也能直接反映出城市的特色,是一张城市“名片”。
2、城市出入口道路景观设计类型2.1色块景观型一些研究资料表明:对于交通性的城市出入口道路,观赏者速度较快,在这一状态下,人对城市出入口道路与显现景观的认识只能是整体和轮廓的特征,这部分景观设计要求城市出入口道路绿化具有整体感。
以人民大街为例,玉龙路——东风路段是新建道路,长度为6.37km,交通流量以车行为主,限速60~70km/h。
根据相关研究,当车速为每小时72km时,人的视觉焦点为370m。
所以,此段的景观采用色块景观型设计类型,重复的韵律节奏具有一定的观赏效果,目的是能够显现城市的美观大方。
植物选择了深绿色的油松、云杉,嫩绿色的国槐、白腊,红色的五角枫、蒙古栎,黄色的金叶国槐、金叶榆,低层次的植物有丁香、红王子锦带、连翘开花灌木及地被花卉进行阵列规则式的种植,从城市入口进入本市,可以看到不同色块的景观,使驾驶者舒适、怡然。
2.2都市风情景观型都市风情景观型是将现代元素融入到景观设计中去,将行道树、树池与沿街背景建筑物相协调,充分考虑道路使用者(汽车、自行车、行人)的视觉要素,增加道路景观的个性化和城市特点,展示城市风情和文化背景。
人民大街东风路——煤城路段,长度为3km,道路两侧均为住宅和商业网点,此段对现有绿地及景观点进行细腻的景观提升。
公共建筑入口空间的设计原则与方法探讨

公共建筑入口空间作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与城市之间的过渡空间,在公共建筑的整体空间环境中作用十分重要。
一个成功的公共建筑入口空间创作总是成为建筑的精彩亮点和点睛之处,对于建筑整体环境的营造和区域环境的塑造至关重要。
倘若说公共建筑是城市的一张名片,那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建筑的名片就是其入口空间。
1 公共建筑入口空间的设计原则1.1整体性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根据系统思想的规律,整体要大于部分之和。
这充分说明了整体远非部分的机械或简单相加。
《北京宪章》中明确提出:“我们要用群体的观念、城市的观念看建筑:从单个建筑到建筑群的规划建设,到城市与乡村的规划、融合,以至区域的协调发展,都应成为建筑学考虑的基本点,在成长中随时追求建筑环境的相对整体性及其与自然的结合。
”整体性思维要求公共建筑的入口空间设计一协调城市的发展,在交通、景观、文化等方面统一于更大范围的空间规划,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建筑入口的场所精神、服务于建筑内部的功能使用。
1.2人性化环境的整体性和人的主体性都是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建筑是为人来服务的,人性化原则主要是根据人的行为习惯来进行创作,主要从两个方面来思考。
1.2.1满足使用者的基本需求针对入口空间的现存问题,使用者的基本需求应满足正常通行、安全集散。
这需要对车行。
人行空间合理地引导,并关注无障碍设计。
1.2.2增强空间序列的趣味性和安全性通过增强空间序列的趣味性和安全性来满足使用者需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适宜的空间尺度,尺度是影响人们体验空间时情绪的一个重要方面。
视线受到束缚,感觉压抑、消极和不愉快,视线拉的太远又易产生失落、无助。
创造合理的视线范围与空间过渡,直接影响空间的使用质量。
(2)完善的服务设施,包括污物处理、休息座登、信息检索、夜晚照明等。
(3)宜人的景观环境,尤其是公共性强的公共建筑入口应有的景观环境缺失是现存问题的普遍矛盾,而人具有自然性,因此导致行为人心理上感觉空间单调、呆板、无趣,从而不愿多做停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入口的环境设计
摘要:建筑入口不仅是景观环境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人们观赏整个设计作品的序曲。
应充分考虑奈而维所说的两重性以及技术、功能问题,考虑设计对象所处地域、民俗、文化和地缘因素等,运用设计师的功底和艺术修养,将物质构筑升华为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艺术品,使之成为内涵丰富的空间环境作品。
本文具体分析研究了建筑入口的环境设计。
关键词:建筑入口环境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入口设计的好坏对建筑与城市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筑师应从“封闭体系”中放开视野, 从环境的角度, 关注自己的设计对城市生活的贡献, 寻求一种与人的情感及生活息息相关的空间和场所模式的创造, 让建筑入口在形式的展示之处, 还为周围环境提供优秀质量的城市空间, 使其融入城市生活, 被不同的方式解读。
这不仅可以从根本上避免千篇一律或五花八门的入口形式, 而且还可以在人、建筑、环境之间形成对话, 使它们建立起协调和谐的关系。
一、建筑入口空间分析
1、入口形态要素分析
从建筑微观的角度出发,入口可以理解为建筑的局部,即门头。
根据建筑不同的尺度、功能及时代特征具有不同的门头细部设计。
例如,按照入口的形式可以分为雨蓬式、柱廊式、门亭式、凹入式
等多种形式。
按照功能释义可以分为文化类风格、商业类风格及办公类风格等。
入口形式通过不同的形式语言可以表达出不同的建筑特性。
主要依据两点:第一,体现功能性;第二,具有标识性。
2、入口空间序列分析
从微观上讲,入口空间作为中介空间的探讨,为城市建构有序的空间体系提供了有利的理论支持。
从宏观上讲,是关于城市与建筑整合方式的求索。
入口空间的序列为人们提供了心理上的前置空间。
它是人们从外部到内部、从开放空间到围合空间的过渡区,是城市与建筑相连接的枢纽,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交流、集会的场所。
例如,南京中山陵的入口设计,它的空间序列能够使观赏者产生对中山先生崇敬的心理。
3、入口外部环境分析
外部环境空间作为建筑入口的前置空间,主要通过环境中小品、绿化、铺装、照明、标识符号等方面营造出不同的入口氛围,让使用者产生不同的听觉、视觉、触觉及嗅觉上的感受。
入口环境也具有暗示建筑内部形象的作用。
它具有标识性和指引性,能够让使用者很容易分辨出入口的方向。
例如,国家体育场鸟巢的入口结合外部环境的设计,巧妙的将铺装样式作为指示标识,可节省游人询问的时间,流动性大。
周边小品设置与建筑形式相统一,是建筑本身与外部环境空间相结合的成功案例。
二、住宅建筑入口空间设计原则
由于我国人口数量较多,因此住宅小区的建设能够为解决住房问
题起到积极作用。
住宅入口空间作为住宅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能够融入到小区以及城市空间中。
在住宅建筑入口空间的设计过程中,要本着以下原则进行。
1、满足居住区及城市规划要求
住宅建筑的入口空间作为小区和公共空间之间的过渡点,支撑着小区在城市中的存在的发展,因此入口空间的设计必须要满足小区以及城市的设计要求,并最大限度提升美观性与协调性。
2、适应小区环境
在住宅建筑中,入口布局位置会受到总体环境布局影响,例如小区中主道路位置、组团布局、中心景观、历史文脉等,因此住宅建筑入口空间的设计要根据实际而定,没有一种空间组织模式是通用的。
3、满足建筑功能要求
在确定住宅建筑入口位置时,要对居民活动规律、行为特征、地域文化等给予充分考虑,并对居民心理进行客观分析,例如我国南方和北方的住宅入口朝向的差别,由于地域特征,北方建筑的日照对于住宅建筑来讲比较重要,因此一般多将入口设置在建筑北方,而南方的建筑朝向通常无确定标准。
三、住宅建筑入口空间设计策略
1、整体性
住宅建筑入口空间内外联系的紧密程度能够反映出整体环境空
间和布局间的关系,随着住宅空间的不断发展,逐渐呈现出多样化、
复杂化和开放化趋势。
笔者所说的“整体性”,并非指物理空间的建筑形态和空间等,而是指居住者的心理和身体、社会文化、居住环境等的整体性,即从整体的角度出发,由外而内的设计并构思方案。
整体性的设计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立面形式的整体性:对入口空间立面设计来讲,一方面要考虑自身功能的需求,另外还要考虑室内外空间的交流,即建筑和入口的有机统一。
(2)地域文化的整体性:地域主义对建筑的重要性逐渐受到广泛重视,即在保持居民原来的生活惯例基础之上,进行入口空间的设计,让地区文化、文脉、气候等特征来表现出建筑的特色。
2、标志性
住宅建筑的入口应当能够首先表现出建筑的类别、性质等,此为“标志性”,通过住宅建筑入口处的设计,让居住着产生心理归属感。
首先,建筑设计师可以通过入口处的色彩、质感及形态等来表现出建筑的标志性,通过让建筑和周围环境之间形成对比关系,从而让观赏者感受到和谐共生,而非视觉刺激。
其次,要通过住宅建筑入口界面的色彩、质感和形态等形成视觉中心,通过亮眼醒目的符号、标志或小装饰来强化入口处的存在感,例如柱头、台阶、门头、坡道等。
再次,通过对通往入口处的道路进行装饰来强化入口的标志性,例如利用景观小品来增强引导性,让居民更够轻易识别。
3、过渡性
由于入口空间处于过渡性空间,因此要在设计过程中,突出过渡性特征,充分体现出住宅建筑入口空间的封闭—开发、单一—综合、
确定—模糊,抹去明显界限,让空间得以连贯并自然形成整体。
4、人性化
我们应当知晓,现代居住概念已不仅仅是满足居住生理功能需求,而是要注入对人性的关怀,为居住者创造出更具意义的环境,满足居住者的心理和生理需求。
在住宅建筑入口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策略中,应当注重以下内容:(1)尺度:例如室外台阶,一般不宜少于三步,踏步高度不应高于0.15m,宽度不应低于0.30m等。
(2)无障碍:为了能够为胜利伤残者以及活动能力衰退者提供方便,应当考虑到无障碍设计,例如残疾人坡道或是电动升降椅、入口门体等,要保障非正常活动能力者能够无障碍的出入活动。
3.环境设施:例如设置休息座椅,并将其与花坛、植物等进行结合,既能够提供方便,还能够带来美感及享受。
除此之外,还应当在住宅建筑入口空间设计过程中,考虑到生态化、安全性等方面,全心全意为居住者着想。
四、住宅建筑入口空间设计手法
目前,住宅建筑的设计手法呈现出多种不同趋势,建筑师在选择设计手法时,应当借鉴多种风格手法,而非单一进行选择。
住宅建筑入口空间的设计手法主要体现在建筑的实体要素、空间序列及空间艺术中,下文主要针对空间序列进行阐述。
住宅建筑入口空间序列的建立要通过布局空间的色彩、装修、陈设、照明等多重艺术手段来实现,其设计手法主要为:引导——通过概念景观的设置进行心理暗示或提示,引导居民行动方向,并产
生心理情绪;提示——通过小品、雕塑、绿化等景物,给予心理暗示或提示,达到情绪体验效果;过渡——利用细微的变化或是多重层次的景象,促进循序渐进心理反应的产生;对比——加强并形成视觉刺激,促使突发性瞬间情绪的产生;弱化——利用具体实物来降低人类情绪反应,如装饰小品等,让居民情绪能够恢复至最初状态。
空间序列具有导向性,例如在金沙·祥域住宅入口空间的外部环境中,通过对类似视觉元素的重复,增强入口空间环境的导向性能,并暗示、引导居民的行动方向,详见图1。
图1金沙·祥域住宅建筑入口空间结构图
通过住宅建筑入口空间序列的设计,能够完美体现出关系空间的转换及过渡。
一般来讲,在高潮阶段出现之前,空间过渡形式在本质上基本一致,具有共性,但是在实际中要具有一定区别,即采用统一设计手法为主,不同设计方式为辅,达到先收后放、先抑后扬的艺术效果。
总之,建筑入口空间作为进入建筑的前置空间,为城市空间与建筑空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人们在认识外部环境的同时预知建筑及建筑内部空间的形象。
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由于建筑师对建筑总体空间氛围的控制和表现加强,因此入口大多由建筑师设计完成,也由此加强了入口与整个建筑的联系。
那么,景观设计师需要与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不断交流,并不断
地沟通彼此的设计思路,通过整体性的设计方法使外部环境空间设计成进入建筑前的第一道“开胃菜”。
不仅满足功能性的使用,同样满足使用者的心理需求、创造交往空间,使我们的城市空间与建筑空间更加整合
参考文献:
[1] 黄群世.浅谈对住宅建筑入口的空间设计建议[j]. 中国住宅设施. 2011(04)
[2] 王子辰.公共建筑入口空间的设计原则与方法探讨[j]. 科技创新导报. 2011(14)
[3](英)凯瑟琳·斯兰瑟:《当代建筑入口空间》,宋阳、陈冠宏译,大连理工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刘丽娜(1981~)女,江西南昌人,工学学士,工程师,现从事建筑设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