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普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波
普
解
析
念山摘
第一章紫外光谱
一、吸收光谱的基础知识
1、分子总能量
E分子=E平动+E转动+E振动+E电子;且E平动 A=E·C·l=lg(I0/I) A:吸光度 C:溶液浓度 l:液层厚度 ε(摩尔吸收系数): E:吸光系数 E1%1cm= ε*10/M E1%1cm(百分吸收系数): I o:入射光强度 I:透射光强度 二、紫外吸收光谱的基本知识 1、几种跃迁的波长变化和能量变化 λ:n→π*>π→π*>n→δ*>δ→δ* E:δ→δ*>n→δ*>π→π*>n→π* (1)δ→δ*跃迁:常作溶剂 (2) n→δ*跃迁:有饱和杂原子 (3)π→π*跃迁:不饱和双键、三键和偶氮化合物 (4) n→π*跃迁:不饱和杂原子 2、几种跃迁带: (1)R带:n→π*不饱和杂原子,吸收峰弱ε<100 (2)K带:π→π*共轭体系,ε>10000 (3)B带:π→π*苯环的吸收峰,ε~220左右 (4)E带:π→π*苯环的共轭体系和衍生物的跃迁 3、生色团(发色团):结构中含π电子的基团,跃迁时可以产生吸收峰 4、助色团:连在生色团上的具有孤对电子的基团,如—OH、-Cl等 5、红移:波长增加,能量降低 蓝移:波长减小,能量升高 6、溶剂的pH; 酸性物质:λ↑ 酸性溶剂 碱性物质:λ↓ 酸性物质:λ↓ 碱性物质 碱性溶剂:λ↑ 7、空间位阻减小,影响共轭体系的共平面,导致λ↓,E↑ 三、紫外吸收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1、含饱和杂原子的化合物,跃迁的R带在270~300之间(ε<100),所以想观察此吸收带的 颜色,浓度需要足够大 2、Woodsward-Fieser规则: 基值(共轭二烯基本吸收带)结构特征/官能团增加值(nm) 217nm 同环(共轭)二烯36 烷基/环基 5 环外双键 -Cl,-Br 共轭双键 30 -SR -OCOR 0 -OR 6 -NR1R260 【注】:该规则只适用于共轭二、三、四烯的计算 计算方法: K带吸收波长λmax=基值(217)+结构特征/官能团对应的增加值 3、Fieser-Kuhn公式 超过四烯以上的共轭多烯 λmax=114+5M+n(48-1.7n)-16.5R endo+10R exo ε=1.74*104n M:烷基数 n:共轭双键数 R endo:环内双键数 R exo:环外双键数 4、共轭不饱和醛酸酮酯的λmax经验参数 基值-波长(nm)-OAc 6 α、β-不饱和醛207 -OR α35 α、β-不饱和酮 215 β30 α、β-不饱和六元环酮γ17 α、β-不饱和五元环酮202 δ31 α、β-不饱和酸或酯193 -SR β85 增加值-增加波长(nm) -Cl α15 共轭双键30 β12 烷基或环基 α10 -Br α25 β12 β30 γ或更高18 -NR1R2β95 -OH α35 环外双键(不包括C=O) 5 β30 同环二烯39 γ50 5、共轭体系越大,λ越长(越大),峰越强 6、黄酮类化合物与UV(紫外吸收光谱)的关系 O A B O公用共轭的双键 A环:苯甲酰系统;为II带 B环:桂皮酰系统;为I带 (1)甲醇钠是强碱,诊断分子中是否有4’—OH。如果有,则峰带红移(长移)40~60nm; (2)AlCl3和HCl+AlCl3分别作溶剂图谱结果比对: AlCl3可以和B环上的邻二酚羟基及A、C环上的OH O形成螯合物而引起普带I、II红移。 *若图谱相同,则无邻位二羟基 *若图谱不同,则有邻位二羟基 (3)醋酸钠仅能使酸性较强的7-OH和4’-OH解离: *带I红移,则B环上有4’-OH; *带II红移,则存在7-OH 7、紫外光谱的经验规律 210~250nm 强吸收可能有两个共轭双键 250~300nm 强吸收C=O 弱吸收苯或芳杂环强度很大3~5个共轭双键 300nm以上强吸收共轭双键>500 200~800nm 无吸收饱和化合物 构象异构 λmax大反式λmax小顺式环己烷取代物中共轭度越大,λmax越大 第二章红外光谱 第二节红外光谱的基本原理 一、红外光谱是分子吸收红外光振动产生的,故又叫振动-转动光谱。 1、红外光区的划分 近红外区:0.78~2.5μm(12820~4000/cm) 中红外区:2.5~25μm(4000~400/cm) 远红外区:25~300μm(400~33/cm) 2、吸光度的计算(Lambert-Beer定律) A=lg(1/T)=-lg T=-lg(I/I0)=lg(I0/I)=lg I0-lg I A:吸光度; T:透光率 I0:入射光强度 I:透射光强度 3、红外光谱法的特点 特征性强,用时短,用量少,可用于定性分析和结构鉴定 应用范围广,可从气体、液体到固体,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低分子到高分子化合物的分析(但是同系物质检部以测定) 二、红外光谱的基本原理 1、红外吸收产生的条件 ΔE红外光=E分子吸收 Δμ偶极矩≠0 2、胡克定律 ν=0.5(k/m)0.5/π=0.5[k(m A+m B)/m A*m B]0.5 /π其中m=m A*m B/(m A+m B) k:力常数(N/m); m:折合质量(g); m A、m B:A和B的摩尔质量(g)ν:频率(Hz)3、波数的计算 ν~=0.5/πc(k/m)0.5=1307(k/m)0.5=1307[k(m A+m B)/m A*m B]0.5 ν~:波数(单位为“个”); c光速:c≈3*108m/s 三、双原子分子振动的量子力学处理 1、分子振动能量 E v=(v+0.5)*0.5h(k/m)0.5/π=(ν+0.5)hν(v=0,1,2,3……) V=0:基态;h:普朗克常数ν:频率 2、几种化学键的吸收峰 C-H 不饱和键3000/cm以上 饱和键3000/cm以下,但距3000/cm不远 C-C 1200/cm左右 C-O 1100/cm左右 C-Cl 800/cm左右 C-Br 550/cm左右 C-I 500/Cm左右 由于k C≡C>k C=C>k C-C,所以红外振动波数ν~C≡C>ν~C=C>ν~C-C ν~C-H>ν~C-C<ν~C-O>ν~C-Cl>ν~C-Br>νC-I ν~C-H=2900/cm; ν~O-H=3600~3200/cm; ν~N-H=3500~330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