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网

合集下载

因特网的基本概念

因特网的基本概念

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因特网是全世界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它起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现在称作DARP)于1968年主持研制的用于支持军事研究的计算机实验网ARPANET。

下面是店铺跟大家分享的是因特网的基本概念,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因特网的基本概念7.1 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因特网是全世界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它起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现在称作DARP)于1968年主持研制的用于支持军事研究的计算机实验网ARPANET。

ARPANET建网的初衷旨在帮助那些为美国军方工作的研究人员通过计算机交换信息,它的设计与实现是基于这样的一种主导思想:网络要能够经得住故阵的考验而维持正常工作,当网络的一部分因受攻击而失去作用时,网络的其他部分仍能维持正常通信。

1985年在美国政府的帮助下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组建了第一个计算机网络,并将其命名为NSFnet,伴着TCP/IP的不断完善,1986年NSFnet取代了ARPANET成为真正意义上早期因特网的主干网。

1991年由于数据业务量大增,骨干网上的负荷过大,迫使NSFnet的骨干网升级为45Mbit/s的链路。

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早期,NSFnet还仅供研究和教育之用,政府部门的骨干网保留下来用于面向具体任务。

由于不同部门之间需要信息交流,需要联网。

于是出现了许多因特网业务提供商(ISP),如Sprint、MCI、BBN等通过网络节点进行连接。

后来为了简化不断增加复杂程度的网络,NSFnet网络的核心网络逐步转移到ISP的网络结构中,NSFnet网络就演变成为现代的因特网当今世界最大的计算机互联网。

而NSFnet在1995年4月停用。

因特网的网络互联是多种多样、复杂多变的,其结构是开放的,并且易于扩展。

典型因特网的构成如图7-1所示。

开放性的结构将ISP(Internet业务提供商)、ICP(Internet内容提供商)、IDC(Internet数据中心)等用户连接起来,这种连接是通过电信网络作为承载网络连接起来的,因此因特网已离不开电信网络而独立存在。

一. 因特网的概念

一. 因特网的概念

一. 因特网的概念因特网是一个全球性的计算机网络,它通过使用标准的互联网协议套件将数百万个私人、公共、学术、商业和政府计算机连接在一起。

因特网的概念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当时美国政府为了建立一种去中心化的通信网络,以便在出现任何节点故障时仍然能够保持信息流通。

在这个网络中,数据通过称为数据包的小块来传输,并在网络中通过一系列的路由器和交换机进行路由。

这种分布式的通信方式使得因特网具备了强大的鲁棒性和可靠性,避免了单一故障点导致整个网络瘫痪的风险。

因特网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任何人都可以连接到它,并通过各种应用程序和服务进行通信和信息交换。

这些应用程序包括电子邮件、文件传输协议(FTP)、网页浏览器、社交媒体、在线购物和在线游戏等。

所有这些应用程序都依赖于因特网作为它们之间的通信基础设施。

因特网的发展对全球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改变了个人、组织和国家之间沟通和交流的方式。

它使得信息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人们可以远程办公、远程学习、远程医疗和远程娱乐,不再受制于时空的限制。

它也促进了全球贸易和跨国合作,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了全球市场和无限的商机。

然而,因特网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问题。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和设备连接到因特网,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变得尤为重要。

网络犯罪、欺诈和信息泄露已经成为世界各地面临的重要问题。

此外,因特网的全球性和去中心化结构也引发了对网络治理和政策制定的讨论和争论。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网络安全和保护用户隐私。

此外,各国政府也试图就网络治理和政策制定问题达成共识,以确保因特网能够为全球社会的利益服务。

总之,因特网是一个革命性的通信和信息交换工具,它已经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

它不仅使人们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还促进了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它带来的挑战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它们,以确保因特网能够持续地为人类社会的利益服务。

什么是因特网

什么是因特网

WWW客户程序在Internet上被称为WWW浏览器(Browser),它是用来浏览Internet上WWW主页的软件。目前,最流行的浏览器软件主要有Netscape communicator 和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WWW浏览提供界面友好的信息查询接口,用户只需提出查询要求,至于到什么地方查询,如何查询则由WWW自动完成。因此WWW为用户带来的是世界范围的超级文本服务。用户只要操纵鼠标,就可以通过Internet从全世界任何地方调来所需的文本、图像、声音等信息。WWW使得非常复杂的Internet使用起来异常简单。
WWW浏览器不仅为用户打开了寻找Internet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页信息资源的便捷途径,而且提供了Usenet新闻组、电子邮件与FTP,在使用时除了第一个字母要大写之外,通常在它的前面还要加冠词la,(即la Interreto),而且还可以简称为“la Reto”。
WWW,万维网,TTT —— 近乎完美的对译
凡是上网的人,谁不知道“WWW”的重要作用?要输入网址,首先得打出这三个字母来。这三个字母,就是英语的“World Wide Web”首字母的缩写形式。“WWW”在我国曾被译为“环球网”、“环球信息网”、“超媒体环球信息网”等,最后经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定译为“万维网”。国柱先生在《胡说集》Gz18“妙译WWW”一文中,对它的汉语对译词“万维网”(Wan Wei Wang)大加赞赏,这是毫不过分的。“万维网”这个近乎完美的对译词妙就妙在传意、传形、更传神,真是神来之译!
万维网是无数个网络站点和网页的集合,它们在一起构成了因特网最主要的部分(因特网也包括电子邮件、Usenet以及新闻组)。它实际上是多媒体的集合,是由超级链接连接而成的。我们通常通过网络浏览器上网观看的,就是万维网的内容。关于万维网以及浏览万维网的一些世界语术语,我将在以后所发的帖子中陆续作些介绍。

认识因特网

认识因特网
因特网是由英文单词“Internet”翻译而来,本意是指“交互的 网络”,常称互联网。是全世界最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因特网是利 用通信设备将全世界各地的计算机系统互联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 息交换的数字通信网.
上网查一查
ARPANET和NSFNET的建立时间及对因特网的贡献? 中国是什么时候加入因特网的,标志是什么? 中国的第一封电子邮件是什么时候发出的,由谁发出的,主题 是什么? Cn这个域名是由谁创建的?
电话线接入的ADSL方式 有线 有线电视电缆的Cable Modem方式 光纤或双绞线的LAN方式 CDMA1X 无线 GPRS WLAN
接 入 因 特 网
网络工作的简单原理
Internet又称为国际互联网,就像联合国一样,已经成为全球性的 网络。它有着自己的管理方式,而各国又各自为政,都有其各自的名字 和语言,因此它要兼顾世界各地的多种网络形式。这样彼此之间用一种 共同标准协议相互间沟通,这种标准协议称之为TCP/IP。这样也就保证 了网上数据的相互兼容性,Internet上的每个用户都必须统一遵守 TCP/IP协议。那么什么是TCP/IP协议呢?TCP是一种传输控制协议,它 相当于物品包装箱,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会丢失;而IP是网间协议, 相当于收件人、发件人的地址和姓名,它保证数据到达指定的地点。其 传输过程是:
域名中常见的机构名
com edu gov org net mil
商业机构 教育机构 政府网站 其他非盈利组织 网络组织 军事机构
部分国际域名的缩写
cn au ca de fr
中国 澳大利亚 加拿大 德国 法国
gb
英国
探究学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利用ping命令查找一些域名的IP地址,记录在表格中。

第1章因特网的概念及其发展

第1章因特网的概念及其发展

1.3 信息高速公路的提出与涵义
信息高速公路是指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 (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最早提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设想的是 美国前任副总统阿尔·戈乐。1993年9月克林顿总统宣布了具体实 施计划。一年之后,美国副总统戈尔又正式提出建立全球信息 基础设施GII (Glob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的倡议,他建议 将各国的信息基础设施连接起来,组成全球性的信息高速公路, 实现世界范围的信息共享。
1995年至今称为第三阶段。这一阶段是商业应用阶段。此时 中国的网络技术已经广泛融入了因特网的大家庭。1995年原邮 电部做出了两个重要的决定:一是建立全国27个省的省会加上 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在内的31个城市的因特网;二是将北 京电报局现有的因特网站建成全国的因特网骨干网中心站。邮 电部的介入使我国的因特网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到1995年5 月,邮电部开通了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作为公共 商用网向公众提供因特网服务,中国因特网发展进入了商用阶 段。
中国网通宽带高速互联网由中国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承担建设 和运营,该网于1999年初开始建设,并于2000年10月28日开通, 连接我国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17个城市,主要提供高速、 大信息量的信息传输与转接。
7) 中国移动互联网?(CMNET)
2000年1月,经信息产业部批准,中国移动开始组建“中国移 动互联网”,计划建设全国性的、高品质信息服务的开放型电信 网络。“中国移动互联网”为客户提供“全球通”IP电话、IP电 话卡、手机上网Internet卡等一系列新业务。
为了对这一构思进行验证,1969年,美国国防部国防高级研究计 划署ARPA(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资助建立了一个名为 ARPANET(即“阿帕网”)的网络,这个网络把位于洛杉矶的加利 福尼亚大学,位于圣芭芭拉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斯坦福大学,以 及位于盐湖城的犹他州州立大学的4台计算机主机联接起来。这个 阿帕网就是Internet最早的雏形。Internet的研究从此开始。在这一 阶段,主要是较好地解决了不同种类计算机网络互联的一系列理 论和技术问题,其中包括:采用客户/服务器的工作方式实现资源 共享,分散控制;用分组交换的方法使网上众多用户以最短时延 同时通信成为可能;使用路由器作为单独的通信控制处理机解决 不同网络的互连问题;提出了网络通信协议分层的办法解决通信 的控制问题,这些理论和技术已经成为当代计算机网络建设的重 要基础。

因特网、万维网、网格及云计算名词解释及分析

因特网、万维网、网格及云计算名词解释及分析

因特网的起源
因特网最早来源于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 因特网最早来源于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 局(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DARPA)的前身 Agency,DARPA)的前身ARPA建立的ARPAnet。最 的前身ARPA建立的 建立的ARPAnet。 初的ARPAnet主要用于军事研究目的 主要用于军事研究目的。 初的ARPAnet主要用于军事研究目的。1972 年, ARPAnet首次与公众见面 ARPAnet首次与公众见面,由此成为现代计算机网 首次与公众见面, 络诞生的标志。ARPAnet在技术上的另 络诞生的标志。ARPAnet在技术上的另 一个重大贡 献是TCP/IP协议簇的开发和使用 ARPAnet试验并 协议簇的开发和使用。 献是TCP/IP协议簇的开发和使用。ARPAnet试验并 奠定了因特网存在和发展的基 础,较好地解决了异 种计算机网络之间互联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问题。 种计算机网络之间互联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问题。
万维网的功能
万维网(WWW) 万维网(WWW)为全世界的人们提供查找 和共享信息的手段, 和共享信息的手段,可以把它看做是世界上 各种组织机构、科研机关、 各种组织机构、科研机关、大学公司厂商热 衷于研究开发的信息集合。它基于Internet 衷于研究开发的信息集合。它基于Internet 的查询, 的查询,信息分布和管理系统是人们进行交 互的多媒体动态格式。WWW给计算机网络 互的多媒体动态格式。WWW给计算机网络 上的用户提供一种兼容的手段, 上的用户提供一种兼容的手段,以简单的方 式访问各种媒体, 式访问各种媒体,是第一个真正的全球性超 媒体网络改变了人们观察和创建信息的方法。 媒体网络改变了人们观察和创建信息的方法。

因特网是什么?

因特网是什么?

因特网-概述➢英语中“Inter”的含义是“交互的”,“net”是指“网络”,Internet是一个计算机交互网络,也称因特网或国际互联网。

Internet是一个全球性的巨大的计算机网络体系,它把全球数百万个计算机网络,数亿台计算机主机连接起来,包含了无穷无尽的信息资源,向全世界提供信息服务。

➢从网络通信的角度来看,Internet是一个以TCP/IP网络协议连接全球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机构计算机网络的数据通信网。

➢从信息资源的角度来看,Internet是一个集各部门、各领域各种信息资源为一体,供网上用户共享的信息资源网。

➢Internet最早来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的前身ARPA建立的ARPAnet,该网于1969年投入使用。

从60年代开始,ARPA就开始向美国国内大学的计算机系和一些私人有限公司提供经费,以促进基于分组交换技术的计算机网络的研究。

196820406080100120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亚洲区欧洲区北美区➢最初,ARPAnet主要用于军事研究目的,它有五大特点:➢⑴支持资源共享;➢⑵采用分布式控制技术;➢⑶采用分组交换技术;➢⑷使用通信控制处理机;➢⑸采用分层的网络通信协议。

➢1972年,ARPAnet在首届计算机后台通信国际会议上首次与公众见面,并验证了分组交换技术的可行性,由此,ARPAnet成为现代计算机网络诞生的标志。

ARPAnet在技术上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TCP/IP协议簇的开发和使用。

➢1980年,ARPA投资把TCP/IP加进UNIX(BSD4.1版本)的内核中,在BSD4.2版本以后,TCP/IP协议即成为UNIX操作系统的标准通信模块。

➢1982年,Internet由ARPAnet,MILNET等几个计算机网络合并而成,作为Internet的早期骨干网,ARPAnet试验并奠定了Internet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较好地解决了异种机网络互联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问题。

因特网的几个概念

因特网的几个概念

因特网的发展历程
总结词
因特网的发展经历了从ARPANET到现代互联网的演变,期间出现了许多关键的技术创 新和标准。
详细描述
因特网的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ARPANET,这是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 (ARPA)资助的一个项目。随着时间的推移,ARPANET逐渐演变成现代的互联网, 其中包含了许多新的技术和标准,如TCP/IP协议、万维网和电子邮件等。这些技术和
或窃取用户数据。
网络钓鱼
利用伪造的网站或电子 邮件诱骗用户泄露个人
信息。
拒绝服务攻击
黑客攻击
通过大量请求拥塞目标 系统,导致合法用户无
法访问。
非法入侵计算机系统, 窃取、篡改或破坏数据。
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01
安装防病毒软件
定期更新病毒库,对系统进行全面 扫描。
安装防火墙
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传输。
朋友、家人和同事之间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保 持联系,分享照片、视频和新闻等。
订阅服务
用户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订阅各种服务,如新 闻、股票、天气预报等。
营销推广
企业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广告、促销信息 等,进行市场推广和营销活动。
04 搜索引擎
搜索引擎的概述
搜索引擎定义
搜索引擎是一种网络服务,通过特定的算法和程序,自动抓取互 联网上的信息,并为用户提供搜索结果。
05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01
02
03
数据保护
网络安全能够保护个人和 企业的敏感数据不被非法 获取和滥用。
基础设施安全
保障网络基础设施免受恶 意攻击和破坏,确保网络 服务的正常运行。
维护社会稳定
网络安全对于维护社会稳 定和公共安全也具有重要 意义。

因特网的概念原理和应用

因特网的概念原理和应用

因特网的概念原理和应用概念•什么是因特网?–因特网是全球范围内相互连接的计算机网络,通过一系列标准协议和通信规则实现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它使得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之间可以进行无障碍的通信和数据交换。

•因特网的发展历程–ARPANET:因特网最早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于20世纪60年代初推出的计算机网络。

它的目标是通过分布式网络架构实现信息的共享和通信。

–TCP/IP协议:因特网的核心协议是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它是一种规定了计算机之间数据传输方式和网络通信规则的协议。

–私人化互联网: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互联网的商业化发展,因特网开始迅速普及,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各种资源和进行在线交流。

原理•网络协议:因特网中使用的网络协议是TCP/IP协议,它定义了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方式和通信规则。

其中,TCP负责可靠传输,IP负责将数据包从源地址传输到目标地址。

•IP地址:IP地址是因特网中用于标识和定位计算机的一种地址。

它由32位或128位二进制数字构成,用点分十进制表示。

IP地址分为IPv4和IPv6两种,其中IPv4采用32位地址,IPv6采用128位地址,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连接需求。

•域名系统(DNS):DNS是因特网中用于将域名解析为IP地址的系统。

通过使用DNS,用户可以通过易记的域名访问网站而不必记住其对应的IP地址。

•网络拓扑:因特网采用的网络拓扑是分布式的星型拓扑。

它由许多自治系统(AS)组成,每个AS又包含许多网络设备,如路由器和交换机。

AS之间通过边界路由器互连,实现全球范围内数据的传输。

应用•电子邮件:因特网为人们提供了快速、方便的电子邮件服务。

用户可以通过各种邮件客户端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实现即时通信和信息交流。

•网络传输:因特网为人们提供了各种网络传输服务,如文件下载、视频流媒体、实时通信等。

认识因特网

认识因特网

博客另一个名字也叫“网页日记本”。不是纯粹的技术 创新,而是一种逐渐演变的网络应用。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 更新的张贴的文章所构成,按年份和日期排列。 现在,有许多人都写博客,影视明星、公众人物有不少, 通过广大网友的点击,又获得或好或坏的影响。其实,我们 也可以利用这个网络服务,写写自己的博客,不为出名,只 为记载自己的“心情故事”。
二、因特网的服务
1.网上浏览(万维网服务WWW) 2.电子邮件(E—mail) 3.电子公告板(BBS)和新闻组(News) 4.网上聊天 5.网上购物 6.网络博客 7.其它
网络会议、在线游戏、
网上教学、宽带影视……
网上浏览
在因特网中我们 可以图文并茂的 了解到国内外的 时事新闻、财经 动态、股市行情 及科技商贸信息 等最新消息,阅读到全世界的报纸、杂志和小说等。还可以 快速进行图书、产品、法律条文等数据资料检索。
4、要做一个文明的小“网民”。
网 络 博 客
怎样实现在家里连入因特网? 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
一台电脑
一条电话线
一个调制解调器 一个上网账号
三、计算机接入因特网的方式
一台电脑,一条电话线 一个调制解调器,一个上网帐号
您的计算机
市内电话网 调制解调器
ISP 公司的 调制解调器
ISP 的服务器
因特网
调制解调器(Modem):俗称“猫”,它的作 用是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转换。 电脑中是数字信号,电话线传输的是模拟信号
网络用户之间快速、简单、可靠且成本低廉的现代 通信手段。各大网站都为用户提供了免费邮箱,自己申 请即可使用。它通过计算机利用Internet来发出和接收 可以包含文字、图像、声音等多媒体信息的邮件。
电子邮件
电子公告板(BBS)和新闻组(News)

因特网的组成

因特网的组成

划分为多少层?

5
(2) TCP/IP协议(栈)
• 计算机网络的分层结构中,不同计算机的同一层
必须共同遵循相同的规则和约定,才能正确地进行数 据通信,这些规则和约定就是网络协议 • 现在大多数局域网和因特网,都采用发源于美国 国防部的TCP/IP协议系列
6
4.3 因特网的组成
什么是TCP/IP协议?
A类
01 0 网络号 012 10
0123 110 01234 1 11 0 01234 1 111
8
16
主机号
31
(超大型网络, 拥有大量主机(≤16 777 214),只有不超过126个网络可获得A类地址)
16
网络号 主机号 24 网络号 主机号
31
B类
(规模适中的网络(≤65 534台主机)使用B类地址,首字节大于等于128但小于192 )
5
4
3
2 1
数据链路层剥去帧的首部,取出数据部 文件数据 分,上交给网络层 H H H
3 4 5
3 2
1
24
4.3 因特网的组成
采用TCP/IP协议时
主机甲向主机乙传送文件的过程
主机 甲 AP1 主机乙 AP2 5 4
5
4
3
2 1
网络层剥去首部,取出数据部分 3 文件数据 上交给传输层 H H
4 5
22
4.3 因特网的组成
采用TCP/IP协议时
主机甲向主机乙传送文件的过程
主机甲 AP1 主机乙 AP2 5 4 3 2
5
4
3
2
物理层接收到比特流,上交给数据链路层
1
H2 H3 H4 H5

因特网简介

因特网简介

IP地址的组成
• IP地址由4组数据组成,每组数据在0—255 之间,中间用小数点分隔。 • 如200.113.6.67就是一台计算机的IP地址。
域名
• 域名(Domain Name),又称网址或域名地址。 • 域名是互联网上一个企业或机构的名字,是互联网上企事业间 相互联系的地址。域名是通过申请得到的。 • 例如:例如:/china/index.htm。它 的含义如下: 1. http://:代表超文本传输协议,通知服务器显 示Web页,通常不用输入; 2. www:代表一个Web(万维网)服务器; 3. /:这是装有网页的服务器的域名,或站点服 务器的名称; 4. China/:为该服务器上的子目录,就好像我们的文件夹; 5. Index.htm:index.htm是文件夹中的一个HTML文件(网 页)。
IP地址
• 为了实现各主机之间的通信,每台主机都必须有 一个惟一的网络地址。在Internet上连接的所有计 算机中,无论是大型机还是微型机都是以独立的 身份出现的。叫好像每个住宅都有一个惟一的门 牌一样,才不至于在传输数据时出现混乱。 • IP地址(又称网际协议地址)是指接入Internet网 络的计算机的地址编号,所以,在Internet网络中, 网络地址就是一台计算机惟一的标识。
在因特网上能够得到哪些服务?
• Internet可以为我们提供多种服务如,电子 邮件、文件传输、信息查询、网上新闻、 各种论坛和电子商务等。
TCP/IP协议
• TCP/IP协议(Transfer Control Protocol传 输控制协议/I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是 支持网络之间互联的数据通信协议,它解 决了不同计算机硬件平台、不同网络通信 设备和不同计算机操作系统之间的兼容性 问题。所以TCP/IP协议又称互联网协议。

认识因特网

认识因特网

第一节 认识因特网
一、因特网的简介
因特网(Internet)是一个由分布世界各地 的计算机相互连接而成的全球性计算机互联网络。 从20世纪90年代起世界各国的大学、企业网络(银 行、邮电等)、商业网络等纷纷加入。 目前我国互联网已经与国际Internet互联, 为用户提供全球范围的信息服务。随着我国经济实 力和计算机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因特网将进入到 各个学校和家庭,小朋友可以使用计算机在网上进 行学习与娱乐。
3.交换信息——收发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又称E-mail,它是因特网上人 们相互交流信息的重要手段,它不但可以 传送文字,还可以传送声音、图形、图像 等信息,目前已被广泛使用。
三、上网的行为规范 全国青少年文明上网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 要诚实友好交流 要增强自护意识 要维护网络安全 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浏览不良信息 不侮辱欺诈他人 不随意约会网友 不破坏网络秩序 不沉溺虚拟时空
二、因特网的基本功能
1.查询、浏览信息 通过因特网,我们可以上网查询文 字、图像和声音等信息,很快地获得新 闻、商业和教育等信息,还可各种大量的信息,包括:计算 机程序、图片、天气消息、旅游指南、研 究报告、论文、游戏等各种信息。如果我 们需要,可以将它们下载,存储在自己的 计算机里。

第二课 走进因特网

第二课 走进因特网
第二课
走进因特网
复习回顾
什么是因特网? 因特网属于计算机网络中的哪一种网络分类?
因特网(Internet)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广域网, 它把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不同类型的广域网、城域网和局 域网连接在一起。它的特点是信息量大、传播广,无论 你身处何地,只要连上因特网你就可以与任何可以联网 的用户交流信息。
2、主机名
现在,当我们看到一个主机名时,就可以大 致于中国
教育单位
3、TCP/IP协议
在互联网上拥有了合法的“身份证”——IP地址 和主机名之后,还必须遵守信息传递过程中的统 一规则和约定。这些规则和约定称为网络协议。 因特网的功能非常丰富,相关的协议也特别多, 其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是TCP/IP协议。计算机连 接因特网都要进行TCP/IP协议的相关设置。
2、主机名
组成主机名的各级域名,按其代表范围或行业范围的大小,从 右往左排列。 一级域名(也称顶级域名)放在最右面,通常是代表国家和地 区,如: cn 中国 jp 日本 de 德国 us 美国 uk 英国 tw 台湾地区 二级域名通常代表行业类别或所在省份如: com 商业机构 bj 北京市 edu 教育单位 nx 宁夏回族自治区 sd 山东省 gov 政府部门 qh 青海省 net 网络服务机构 nm 内蒙古自治区 org 非盈利性组织
如某一个网站主机的IP地址是 59.44.127.143
1、IP地址
为了使接入因特网的每一台计算机在通信时 能够相互识别,网络中的每一台计算机都分 配有一个唯一的地址,称为IP(Internet Protocol)地址。 IP地址由四部分组成,每部分是一个 0~255之间69.105
2、主机名
因为IP地址不容易记忆,所以人们用具有一 定含义的、容易记忆的一串字符来代替IP地 址,这串字符称为主机名(又叫域名)

计算机网络-什么是因特网

计算机网络-什么是因特网

第一章概述1.1因特网概述1.1.1网络的网络起源于美国的因特网现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计算机互联网。

什么是网络?网络由若干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链路组成。

网络的节点可以是计算机、集线器、交换机或路由器等。

什么是互联网?网络可以通过路由器互联起来,这样就构成了一个覆盖范围更大的网络,即互联网。

因此互联是“网络的网络”。

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络。

主机即连接在因特网上的计算机。

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在一起。

二互联网吧许多网络连在一起。

有时为了避免意义上不明确,我们把直接连接计算机的网络称为物理网络,而互联网是由物理网络集合构成的逻辑网络。

1.1.2 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单个网络ARPNAET向互联网发展。

第二阶段:逐步建成了三级结构的因特网,即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

第三阶段:逐渐形成了多层次ISP结构的因特网。

ISP可以从因特网管理机构申请到成块的IP地址(因特网上的主机都必须有IP地址才可以通信),同时拥有通信路线(大的ISP自己建通信路线,小的ISP则向通信公司租用通信路线),以及路由器等通信设备。

我们通常所说的“上网”就是指“通过某个ISP接入到因特网”。

因特网服务提供者用户用户ISP1因特网用户用户ISP2图1:用户通过ISP接入因特网1.1.3因特网标准化工作定制因特的正式网标准要经过以下四个阶段:1.因特网草案2.建议标准3.草案标准4.因特网标准1.2因特网的组成从功能上看我们可以分成两大板块:1.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

该部分由用户直接使用,用来运行各种网络应用,为用户直接提供电子邮件、文件传输、网络音/视频等服务。

2.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

这部分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

图2:因特网的边缘部分与核心部分1.2.1因特网的边缘部分(连接在因特网上的所有主机,又称端系统)我们首先来明确一个概念股。

我们说:“主机A和主机B进行通信”,实际上是指:“运行在主机A上的某个程序和运行在主机B上的另一个程序进行通信”。

Internet(因特网)基础

Internet(因特网)基础

随着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IPv4定义的有限地 址资源已严重匮乏,为了扩大地址空间,出现 了IPv6协议,重新定义地址空间。IPv6是下一 版本的互联网协议,其地址常对有128位二进制 数组成,以16位为一组,每个16位分组写成4 个十六进制数,中间用冒号分隔,称为冒号分 十六进制格式。 例如:21DA:00D3:0000:2F3B:02AA: 00FF:FE28:9C5A是一个完整的IPv6地址。 判断:IP地址128;165;257;0是否正确?
3、域名地址
对应于IP地址的用于在互联网上标识机器的 有意义的字符串。 由于IP地址是一串数字,不便于记忆,通常 采用具有一定含义的、容易记忆的一串字符 来代替IP地址,称为主机域名。由域名向IP 地址的转换工作,是通过“域名服务器” “域名服务器” (DNS)完成的。 ) 主机域名的一般格式为: 主机域名的一般格式为: 主机名.二级域名 二级域名.一级域名 主机名 二级域名 一级域名
主机名:是每个用户为自己的主机定义的名称。 主机名 中文域名:中文域名是含有中文的新一代域名,同 中文域名 英文域名一样,是互联网上的门牌号码。它是中国 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针对我国推出的一 种域名形式。 例如:http://www.古城热线.cn http://清华大学.cn http://北京大学.cn
2、IP地址:
IP协议所规定的一种数字型标识,是连在网络 中的计算机的唯一地址。 IPv4协议规定的IP地 地 址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 位二进制数组成, 位分成组, 址由 位二进制数组成,每8位分成组,分为 位分成组 为便于书写,一般用4组 四组,为便于书写,一般用 组0-255的十进 的十进 制数表示,中间用圆点( )隔开。 制数表示,中间用圆点(.)隔开。 例如:202.201.48.6 192.168.0.255

因特网基础

因特网基础

速率的是
A、IEEE802.11a
B、IEEE802.11b
C、IEEE802.11g
D、IEEE802.11n
11:26
二、多项选择题
1、常见的因特网连接方式有 A、ISDN B、WWW C、DDN D、ADSL
2、下面属于我国的4大骨干网络的有
A、CHINANET B、CERNET
C、CNNIC
三、接入互联网
1、ISP是Internet服务提供商,是为用户提供各种Internet接入以及信息服务的 公司和机构
2、中国的ISP: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播电视等 3、接入互联网的主流方式 (1)电话线接入 普通Modem拨号(速率14.4-56Kbps),不能边上网边打电话 ISDN拨号接入,64-128Kbps速率,可边上网边打电话(我国2B+D信道 =144kbps,B信道64Kbps速率,D信道16kbps ) ADSL虚拟拨号接入,理论上可达到8Mbps下行,640Kbps上行速率,可边上 网边打电话
• <在此处显示 Intranet 网站文字> <在此处显示超链接>
• <在此处显示附加阅读材料> <在此处显示超链接>
• 此幻灯片平台和相关资源: <在此处显示超链接>
11:26
提问?
11:26
附录
11:26
A、FTP://FTP服务器域名或IP地址 B、HTTP://FTP服务器域名或IP地址:2121 C、HTTP://FTP服务器域名或IP地址 D、FTP://FTP服务器域名或IP地址:2121
12、下列不属于FTP客户端程序的是 A、FTP命令行 B、Becky C、IE浏览器 D、FLas单中的“另存为”命令,弹出“保存网页”对话框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资料来源
因特网是Internet的中文译名,它的前身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主持研制的AR PAnet。

20世纪60年代末,正处于冷战时期。

当时美国军方为了自己的计算机网络在受到袭击时
,即使部分网络被摧毁,其余部分仍能保持通信联系,便由美国国防部的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建设了一个军用网,叫做“阿帕网”(ARPAnet)。

阿帕网于1969年正式启用,当时仅连接了4台计算机,供科学家们进行计算机联网实验用。

这就是因特网的前身。

到70年代,ARPAnet已经有了好几十个计算机网络,但是每个网络只能在网络内部的计算机之间互联通信,不同计算机网络之间仍然不能互通。

为此,ARPA又设立了新的研究项目,支持学术界和工业界进行有关的研究。

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想用一种新的方法将不同的计算机局域网互联,形成“互联网”。

研究人员称之为“internetwork”,简称“Internet”。

这个名词就一直沿用到现在。

在研究实现互联的过程中,计算机软件起了主要的作用。

1974年,出现了连接分组网络的协议,其中就包括了TCP/IP——著名的网际互联协议IP和传输控制协议TCP。

这两个协议相互配合,其中,IP是基本的通信协议,TCP是帮助IP实现可靠传输的协议。

TCP/IP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开放性,即TCP/IP的规范和Internet的技术都是公开的。

目的就是使任何厂家生产的计算机都能相互通信,使Internet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

这正是后来Internet得到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ARPA在1982年接受了TCP/IP,选定Internet为主要的计算机通信系统,并把其它的军用计算机网络都转换到TCP/IP。

1983年,ARPAnet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军用,称为MILNET;另一部分仍称ARPAnet,供民用。

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组织(NSF)将分布在美国各地的5个为科研教育服务的超级计算机中心互联,并支持地区网络,形成NSFnet。

1988 年,NSFnet替代ARPAnet成为Internet 的主干网。

NSFnet主干网利用了在ARPAnet中已证明是非常成功的TCP/IP技术,准许各大学、政府或私人科研机构的网络加入。

1989年,ARPAnet解散,Internet从军用转向民用。

Internet的发展引起了商家的极大兴趣。

1992年,美国IBM、MCI、MERIT三家公司联合组建了一个高级网络服务公司(ANS),建立了一个新的网络,叫做ANSnet,成为Internet的另一个主干网。

它与NSFnet不同,NSFnet是由国家出资建立的,而ANSnet则是ANS 公司所有,从而使Internet开始走向商业化。

1995年4月30日,NSFnet正式宣布停止运作。

而此时Internet的骨干网已经覆盖了全球91个国家,主机已超过400万台。

在最近几年,因特网更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很快就达到了今天的规模。

4.网络的分类
根据网络规模的大小以及联网计算机分布距离的远近,可以将计算机网络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1)局域网:(LAN)将小范围内的计算机连接起来,使计算机能够互相通信,实现信息共享和数据传递。

如,学校计算机教学网是局域网。

要求观察计算机教室局域网的结构:计算机终端(学生机器)、服务器、网卡、连接线、接线器等。

局域网又分为:对等网和基于服务器的网络。

(2)广域网(WAN):它是将分散在较远距离的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实现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和数据传送。

一般跨地区,范围在几十公里以上。

因特网是全球最大的广域网。

(展示计算机网络结构图)。

(3)城域网(MAN):介于广域网和局域网之间,一般是将本地区的局域网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

5.网络的基本构成
(1)网络的硬件设备:服务器、电脑终端(客户机——工作站)、网络的通信设备,如:网卡、传输介质——光纤、电缆,集线器、路由器、网关、调制解调器等
(2)网络的布线方式——拓扑:星形、环形、总线。

(3)网络的系统软件
①网络的通信协议:TCP/IP、NETBEUI、IPX等协议
②网络的操作系统:windows NT ,unix ,Novell NetWare ,Linux 等
③网络的应用软件:在网络操作系统下运行的软件。

(教师简单介绍TCP/IP协议的含义、作用)
6.因特网的一些基本知识
(1)因特网(internet):国际互联网
(2)因特网的发展史
(3)我国因特网的发展
(4)因特网的通信协议
①IP协议:主要规定因特网上的计算机地址的统一定位方法,每台计算机都有一个唯一地址,由四组数字组成,每组数字之间用“.”分隔。

如202.96.209.169上海热线服务器地址。

②计算机域名
为了便于记忆,用字母数字来表示计算机的IP地址,称为域名。

上海热线的地址: 。

域名与IP地址是一一对应的。

③TCP协议:传输协议。

将数据包分割成多个数据包,并能纠错,传送到对方计算机上
7.计算机与因特网的连接
(1)利用局域网代理服务器上网。

(2)普通电话线拨号上网。

8.网络工作的简单原理:
演示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
Internet又称为国际互联网,就像联合国一样,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网络。

它有着自己的管理方式,而各国又各自为政,都有其各自的名字和语言,因此它要兼顾世界各地的多种网络形式。

这样彼此之间用一种共同标准协议相互间沟通,这种标准协议称之为TCP/IP。

这样也就保证了网上数据的相互兼容性,Internet 上的每个用户都必须统一遵守TCP/IP协议。

那么什么是TCP/IP协议呢?TCP是一种传输控制协议,它相当于物品包装箱,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会丢失;而IP是网间协议,相当于收件人、发件人的地址和姓名,它保证数据到达指定的地点。

其传输过程是:
①首先将数据打包成TCP/ IP形式的数据包。

②数据包在路由器指挥下,传送到目的地。

③接受到的数据包,再重新换成原数据文件。

这样数据传输过程就在网上完成了。

在Windows 操作系统中,用户计算机与Internet软件连接是由一个叫WINSOCK软件负责进行的,当用户在Internet上发送电子邮件或完成其它操作时,WINSOCK软件将用户发出的每一条命令都转化为TCP/IP 协议,然后将数据送到Modem,由Modem解调成模拟信号送到传输线上,通过Internet传输到对方的计算机接收,而接收信号的过程则与其相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