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方案
七、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大类。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 公共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语文、历史、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等4门公共 基础课课程标准参照教职成司函[2016]187号意见执行。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业道德、敬业和吃苦耐劳精神、诚实守信的职业作风: 2)具有良好的执行能力、科学态度、工作作风、表达能力和适应能力; 3)具各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优质服务意识; 4)具备安全、环保、节能意识和规范操作意识; 5)具备获取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职业竞争和创新意识: 6)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 2.专业知识和技能 (1)具有一定的信息处理及应用能力,取得计算机水平测试合格证书; (2)能识别和检测常用机电元器件、表面贴装元器件; (3)能熟练操作和使用常用机电仪器、仪表; (4)能阅读机电整机与机电电器原理图、结构图和工艺文件; ⑸能装配、调试、维修、检验常规机电设备、机电产品与机电电器: (6)能操作、使用、维护较复杂的机电设备;
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人才培养 方案
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代码:091300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机电产品生产和经营服务等行业企业,从事机电整机生产、安装、服务和管理以及机电设备装 配、调试、维修与售后服务等工作,掌握必需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机电技术专业知识、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 学习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五、职业面向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职业范围见表Io 表1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职业范围
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机电技术应用 0513002.【入学要求】初中毕业或相当于初中毕业文化程度3.【学习年限】三年4.【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机电技术应用领域的企业单位,培养在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事机电设备操作运行、维护维修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
5.【职业范围】6.【人才规格】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技能与基本素质:6.1知识目标:1)了解典型机电设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2)了解有关数控机床性能及其指令系统;3)了解本专业相关国标及行业标准;4)掌握电工工具、各种常用刀具、量具的使用方法;5)掌握机电设备、自动化设备、生产线的维护和维修方面的知识;6)掌握机电设备、自动化设备、生产线的安装、调试的工艺和方法;7)掌握安全文明操作规程。
6.2能力目标:1)能运用计算机处理工作领域的信息并进行交流;2)能查阅相关的技术资料;3)能识读典型零件图,简单的装配图并能利用计算机绘制简单样图;4)能按照工艺规程等工艺文件正确选用刀具、夹具和量具;5)能判断机电设备简单故障并修复;6)能根据零件图,正确的工艺文件正确操作机床进行机械加工7)能安装、调试、维修典型机电设备、自动生产线;8)能够对液压系统进行维修、维护;9)能够准确编写安装、维护、维修记录;10)能够通过课程学习及综合实训取得车工、钳工中级证书,可选取维修电工、电焊工、制图员等证书初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
6.3素质目标:1)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守信、守时、勤奋、吃苦耐劳的精神开展机电设备生产操作和维修岗位的工作;2)以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与同事共同完成设备安装、调试与维修工作;3)以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完成每一项测量、加工、维修任务并认真记录数据;4)以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与机电设备生产操作及维修相关部门进行工作中的交流。
7.【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8.【专业(实训)课程】9.【教学安排表】9-1.【时间分配表】9-2.【教学环节统计表】总计3000学时10.【学年制教学实施方案】见附表11.【专业教师任职资格】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及以上教师资格证书;具有本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本专业中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XXX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单位:XXX 专业类别:加工制造类专业名称:机电技术应用时间:XX年XX月XX日XXX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面向我国生产、建设、管理等与车、钳、焊、维修电工等机电制造加工业有关领域的一线岗位,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机电专业必备的理论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能在各企业单位、及相关服务部门从事焊工、车工、钳工、维修电工、数控加工及机电产品的装配维修等相关工作的高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基本学制学制:全日制三年三、招生对象招生对象:面向初中毕业生招生四、服务面向主要工作岗位:1、焊工、车工、数控加工、维修电工、装配工、钳工;2、机电产品销售员、售后服务员;3、厂矿技术员、管理员;4、自办机电产品维修站;5、自办机电产品加工厂。
五、专业人才培养能力体系及课程体系(一)专业素质与技能1、基本素质基本素质分解表3、职业能力和素质职业能力:(1)核心能力①机电设备制造能力:A、车加工能力;B、铣加工能力;C、钳工处理能力;D、焊接处理能力;E、数控车加工能力。
②机电设备安装、调试和维护能力:A、机电设备装配能力;B、PLC控制设备的设计、维护和调试能力;C、机加工设备的电路设计与维护能力;D、机电设备售后服务能力。
(2)综合能力:①参与企业管理能力;②撰写专业报告能力;③职业迁移能力。
职业素质:1、责任意识:具有坚持原则、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2、遵守职业道德:具有爱岗敬业、忠于职守、诚信的品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保守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3、具有能适应工作、生活环境,敢于竞争、迎接挑战的身心素质;4、协作精神:具有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具有协调工作的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5、较强的创新意识、服务意识。
(二)以职业岗位工作任务为导向,重构课程体系以工作任务为主线,即突出工作任务在课程框架中的主线地位,课程设置与工作任务相匹配,按照工作任务的关联性与逻辑关系设计并确定课程体系、划分课程门类、排列课程顺序,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课程体系结构从学科结构向工作结构的根本性转变。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意见精选全文
课程设置及要求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
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一)公共基础课程公共基础课包括思想政治(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历史,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里健康等。(二)专业(技能)课程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6-8门)、专业(技能)方向课、职业技能证书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包括认识实习、校内综合实训、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要求:全日制授课周学时一般为28-32学时,3年总学时数为3000-3300学时,公共基础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1/3,选修课,包括公共基础限定选修课、自主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教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不少于10%,实践性教学学时占总学时数50%以上。
经济政治与社会
考查
A
2
36
36
0
2
哲学与人生
考查
A
2
36
36
0
2
语文
考试
A
8
144
144
0
2
2
2
数学
考试
A
8
144
144
0
2
2
2
2
英语
考试
A
8
144
144
0
2
2
2
2
信息技术
考查
B
2
72
12
60
2
2
体育与健康
考查
A
9
172
考查
C
4
84
0
84
6
0/6
电气设备安装与维修实训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招生对象与学制招收初中毕业生或相当于初中毕业文化程度的学生,学制三年。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具有机电技术应用的必备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从事机电一体化操作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以及在机电行业从事机电设备安装、维护和管理等实际工作能力,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及身心健康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就业岗位群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各行业,从事机电设备、自动化设备和生产自动线的制造、安装、调试、运行、维修与检测工作,也可从事机电产品的营销与技术服务等与机电技术应用相关的工作,能担任电工、车工、钳工、焊工、电子设备装接工、机电设备装调工、制图员、材料员、质量员、安全员等基层生产、技术管理岗位的工作。
四、人才培养目标1.基本素质及职业素养目标a.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b.养成爱岗敬业、遵守纪律、一丝不苟的优良职业道德;c.具备人文和科学素养,形成稳固的专业思想和良好的生活态度;d.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观服务意识;e.具有正确的就业观和一定的创业意识;f.具备合理规划职业生涯,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g.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强健的体魄。
2.专业知识目标a.熟悉机械制图国家标准,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b.掌握绘制电气图样的基本知识和一般方法;c.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过程,具有识读机械加工工艺的初步能力;d.了解典型机电设备的基本结构,具备钳工操作的基础能力、熟悉常用机加工设备的一般操作方法;e.掌握必备的机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懂得机械工作原理,了解机械工程材料性能,准确表达机械技术要求,正确操作和维护机械设备;f.熟悉电工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电路分析和电气测量的方法;g.掌握常用电气材料与元件的相关知识,初步掌握企业常用电机与变压器的相关知识;h.了解工业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机电典型设备各单元间的通信接口技术;i.初步掌握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基本结构、指令代码,能读懂简单的PLC程序;j.掌握机电设备维护保养的相关知识;k.初步掌握企业机电产品生产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知识;l.具备了解机电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的相关信息。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终结版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终结版一、培养目标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旨在培养以工程应用为导向,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机电工程技术应用人才。
他们能够在机电设备制造、控制系统集成、维护管理等领域从事实际工程应用工作,能熟练运用相关软件和设备进行工程设计和操作。
二、培养内容1.基础知识为了培养学生对机电技术的扎实基础知识,课程设置包括数学、物理、力学、电子技术、材料学等方面的基础课程。
学生需要掌握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并能够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中。
2.专业知识课程设置包括机械设计、电路与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技术、工程制图等专业课程。
学生需要学习机械设计、电路原理、传感器原理等相关知识,了解各种电器设备的原理和应用,并能够独立进行机电工程设计与解决方案的制定。
3.实践能力培养为了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方案中设置了实践环节,包括工程实习、毕业设计等。
学生需要在实际工程项目中进行实习和实践,了解工程施工流程、设备调试等操作,并能够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三、培养方法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方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和实验实习的实践,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学生在课程中将接触一定数量的实例,通过分析和解决实例问题,培养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内外结合培养方案鼓励学生参加一些与机电技术相关的校内外活动,如学术交流会、竞赛等,以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学生可以通过这些活动增强自己的专业技能,并展示自己的才华。
3.实验室实践为了提供学生实验实践的机会,培养方案中将建立实验室,提供相关设备和工具,供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实验室实践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并培养他们操作设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评估方式为了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培养方案设计了多种评估方式,包括考试、实验报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通过这些评估方式,可以综合评价学生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表现,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反馈和指导。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机电技术应用专业(660301)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三、基本学制3年四、培养目标面向本地区五金刀剪行业、粤西地区和珠三角地区智能制造类、机电行业类企业的产品、自动化设备与生产自动线的制造、运行维护管理和维修的岗位群,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职业道德,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技能,了解相关企业生产过程和组织管理,具备机电产品、自动化设备、自动生产线调试、运行、维护与维修、营销和技术服务等岗位核心技能,适应相关机电产品和设备的生产、应用、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岗位。
五、职业范围六、人才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一)职业素养1.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信誉,爱岗敬业、遵纪守法。
2.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
3.具有创新精神和服务意识。
4.具有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能力。
5.具有获取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6.具有借助词典阅读外文技术资料的能力。
7.具有安全文明生产、节能环保和遵守操作规程的意识。
8.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9.具有一定的标准意识、规范意识、主动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1.具有查阅专业技术资料的基本能力。
2.掌握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制图等专业基础知识。
3.具有根据图纸要求,进行钳工操作的能力。
4.具有正确识读中等复杂程度机械零件图、装配图、电路原理图、电气控制原理图的识图能力,同时,熟悉相关CAD绘图软件,具有一定的绘图能力。
5.掌握机械加工设备的工作原理,熟悉普通机床、数控机床的基本结构,具有机械加工的基本知识,掌握各种机床的操作与日常维护保养。
6.具有运用PLC的基本指令和部分功能指令编制和调试较简单的控制程序的能力。
7.掌握典型机电产品、机电设备和自动生产线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8.掌握机电产品、机电设备和自动生产线中采用的机、电、气等控制技术。
机电技术应用3+2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技术应用 3+2 人才培养方案探究
本文旨在探讨机电技术应用 3+2 人才培养方案的优缺点,以便为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机电技术应用 3+2 人才培养方案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具备机电技术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该方案的具体内容如下:
在前三年的学习中,学生将接受机电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养,主要包括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电气工程、电子技术等课程。
在后两年的学习中,学生将进入实践阶段,通过参加实际项目,提高自身的技能和实践能力。
同时,学生还将接受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培训,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这种人才培养方案的优点在于,它能够培养出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人才,且在就业市场上具备较高的竞争力。
此外,这种方案还能够有效地促进产学研合作,为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然而,这种人才培养方案也存在一些缺点。
例如,由于该方案强调实践能力,可能会忽视学生理论基础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后续发展中存在理论知识不足的问题。
此外,这种方案也可能会导致一些学生过早地进入实践环节,缺乏足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储备,影响其实践效果和职业发展。
综上所述,机电技术应用 3+2 人才培养方案具有一定的优点和
缺点。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终结版完整版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终结版完整版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终结版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机电技术应用( 051300)二、入学要求: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的应届初中毕业生。
三、基本学制:学制三年,按照第一年宽基础,第二年重专业,第三年选方向(升学或就业)的思路,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半,顶岗实习半年;毕业后直接升学的学生在校学习三年。
四、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行为规范,具备基本的科学文化素质,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专业技能,具有健康的身心素质,能够在生产一线从事机械加工、机电控制和设备的安装、调试、检测、运行、维护、营销与管理等工作,具有本专业职业生涯综合发展能力,同时具有中初级职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才。
五、职业范围与证书要求本专业学习内容的选取参照了国家职业技术标准,行业资格考证要求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要求毕业生除获得专业学历毕业证外,必须取得以下一种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六、人才培养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产业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1、知识要求(1)掌握制图的基本知识。
(2)掌握金属切削机床基本原理,刀具知识。
(3)掌握金属切削机床结构。
(4)掌握数控编程与操作。
(5)掌握液压与气动回路结构。
(6)掌握产品装配工艺。
(7)掌握车工、钳工、焊工、数控车工等基本技能。
(8)掌握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9)掌握机械零部件的基本结构和选用。
(10)掌握机床电气控制系统原理。
(11)掌握典型工装夹具的结构和选用。
(12)掌握机电设备操作规程知识。
(13)掌握液压与气动技术知识。
(14)掌握机床机械系统以及电气控制系统常见故障基本知识。
机电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系统掌握机电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具备机械设计、电气控制等技术领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具备机械制造和设备维修能力。
4.具备解决机电技术应用问题的能力。
5.具备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6.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二、培养方案1.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数学、物理、力学、电工学等基础知识课程。
(2)专业课程:机械设计、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等专业课程。
(3)实验课程:机械制造实验、电气控制实验、机电系统实验等实践操作课程。
(4)实习课程:企业实习、实践教学等能够接触实际工作环境的课程。
2.实践教学(1)实验室建设:建设功能齐全、实验设备先进的机械制造、电气控制实验室,提供实践操作所需的条件和设备。
(2)实习基地合作: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活动,让学生接触和参与实际工作,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科研创新机会:为学生提供科研创新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竞赛活动,培养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导师制度为学生配备导师,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帮助学生解决学业和职业规划等问题。
导师可以是校内教师或校外业界专家,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和职业指导。
4.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参加机电相关的学术性、科技性和文体活动,比如机械设计大赛、机器人比赛、科技论文发表等,培养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5.毕业论文要求学生在毕业前完成一篇具有一定研究深度的机电技术相关的毕业论文,从实践中选择一个较有应用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撰写论文。
6.评估与考核(1)课堂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
(2)实践操作:学生在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实践操作能力。
(3)成绩考核:学期考试、实验报告、课程论文等成绩。
(4)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学业成绩、实践表现、毕业论文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以上是一个关于机电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通过科学的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导师制度以及课外活动等多个方面的整合,可以培养出个人知识体系完整、实践能力强、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的机电技术应用人才。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招生对象及学制(一)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及具备同等学历或学力者。
(二)学制三年制(三)培养层次中职二、培养目标(一)本专业主要面向制造加工类企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职业道德,能够适应用人单位需求。
(二)掌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对应职业岗位必备的知识与技能,具有机械加工技术初等实践能力和较强创新能力的技能。
(三)经专业理论、文化基础和德育考核,成绩优异,通过中高职大贯通模式升入高职高专学习。
(四)经专业理论、文化基础、信心技术和德育考核,成绩优异,并参加吉林省对口升学高考,升入上级院校继续深造学习。
三、人才培养规格及专业技能(一)人才培养规格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基本文化素质;掌握满足机械加工技术应用专业所需要- 1 -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拓宽专业知识的能力;具有初级机械加工技术应用专业能力。
(二)专业技能1.车工2.钳工3.焊工4.数控编程和加工四、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结构及要求(一)知识结构1.具有高中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水平。
2.具有职业道德、法律、公共关系及艺术美学等方面的基础文化与人文知识。
3.具有体育锻炼方面的基本知识。
4.掌握政治方面的思想人文知识。
5.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基本知识。
6.掌握机械加工工艺基础知识。
7.掌握绘制电气图样的基本知识和一般方法。
8.掌握数控加工的编程与操作知识。
9.熟悉机械制图国家标准,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
10.掌握常用电气材料与元件的相关知识,初步掌握企业常用电机与变压器的相关知识。
11.掌握机电设备维护保养的相关知识。
- 2 -12.了解典型机电设备的基本结构,具备钳工操作的基础能力,熟悉常用机加工设备的一般操作方法。
13.熟悉电工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电路分析和电气测量的方法。
(二)能力结构1.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教师指导下,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并培养其自学能力和文献检索的能力;基础教学达到普通中等职业院校基本水平。
机电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方案机电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方案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机电技术应用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机电技术应用人才的培养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至关重要。
本文就机电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培养目标机电技术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当是培养具有以下基本素质和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1)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2)掌握机电技术应用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3)具备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在机电技术领域内开展创新工作;(5)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处理好人际关系。
在具体实践中,不同层次的机电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目标是有所不同的,但是遵循上述基本素质和能力是必要的。
二、课程设置机电技术应用人才培养要有一个完整的课程设置,以培养符合上述要求的人才。
一般来说,机电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模块:(1)基础理论课程: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热力学等基础理论课程,为后续的机械设计、电气控制等课程打下基础。
(2)专业课程:机械设计、电气控制、传感技术、自动化控制等课程。
(3)实践课程:机械原理与设计、电气控制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等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
(4)选修课程:如CAD、CAX、CAM等相关课程,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三、实践教学在机电技术应用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必不可少,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的实施方式较多,以下列举几种方法:(1)课程实验:在实验室进行机械设计、电气控制等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校内实习:利用学校内的实际机电工程项目和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3)暑期实习:在暑期期间组织学生到有关机电企业参加实习,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4)毕业实习:学生必须在实际企业中进行3-6个月的毕业实习,为学生提供实际的机电工艺操作和管理经验。
机电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目录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1)二、入学要求 (1)三、学制 (1)四、培养目标 (1)五、职业范围 (1)六、人才培养模式 (1)七、人才规格 (2)(一)职业素养 (2)(二)专业知识 (2)(三)专业技能 (3)八、课程设置 (3)(一)职业素养模块 (3)(二)职业能力模块(基础) (6)(三)职业技能模块(方向) (8)(四)职业拓展模块 (10)九、教学时间安排 (12)(一)教学时间安排表 (12)(二)教学计划安排表 (12)十、师资队伍 (13)十一、教学评价 (14)十二、校企合作 (15)十三、教学实施 (15)(一)教学资源库 (15)(二)教材选用 (15)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机电技术应用专业(051300)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学制3年四、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掌握机电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基本的科学文化素质,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专业技能,具有健康的身心素质,能够在生产一线从事机械加工、机电控制和设备的安装、调试、检测、运行、维护、营销与管理等工作,具有本专业职业生涯综合发展能力,同时具有中初级职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才。
五、职业范围六、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学校培养方向,专业需要创建具有现代学徒制特色的符合岗位人才需求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自设置以来,立足**省**市及周边地区的市场,结合本省经济区域优势和办学特点,明确了专业办学定位。
确立了以“就业为目标,满足企业用人需求为目的”的专业建设目标,构建“订单”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彰显职教特色。
七、人才规格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一)职业素养1.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关心集体,艰苦奋斗,热爱劳动,事业心强,有奉献精神,具有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和审美能力;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初步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3.树立社会主义民主观念和遵纪守法意识,学习和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相关法律,遵守校纪校规和职业岗位规范;4.具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职业道德,养成良好文明行为习惯;5.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创业观,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提高就业能力;6.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乐观向上,培养团结互助、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学会合作与竞争,提高应对挫折、适应社会的能力;7.有严谨务实、踏实认真的工作作风,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收集、处理相关信息的能力,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8.具有良好的语言沟通、组织协调能力,有敬业精神和主动服务的意识,服从安排,顾全大局,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业、创新精神和良好职业道德,掌握机械技术和电气技术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从事电气技术或电子设备理论知识的职业能力,具备相应实践技能以及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能熟练进行机电一体化产品和设备的应用、维护、安装、调试、销售及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基本要求:(一)素质要求在校园文化、课程教育、职业环境中展开系列活动,达到职业培养的目标。
1、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具有较完备的法律(法规)意识。
3、具备吃苦耐劳、积极进取、敬业爱岗的工作态度,具备勤于思考、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探究精神,具备良好的职业态度、职业习惯。
4、具备较高的人际交往能力、顾全大局、精诚团结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知识结构要求1、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
2、掌握本专业必备的机械知识,能绘制和读识机械加工零件图和部件装配图。
3、掌握本专业必备的电工电子基本知识,能识读电气控制线路的原理图与接线图。
4、掌握电机和电气控制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或典型电子整机的组成原理及各部分元件与功能电路的作用。
5、掌握机械、电子、气动、液压技术、PLC在机电一体化技术设备中的应用知识。
6、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了解自动化设备结构的基本知识。
(三)能力要求1、具备与本专业职业发展需要的人文素养。
2、对常用工具和仪器的使用能力和专业设备基本操作能力。
3、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技术交流和信息处理的能力。
4、具有熟练的电子、电工基本操作技能,具有分析常规电气、电子电路的能力。
5、具有简单机电设备改装的能力。
6、具有机电设备、自动化设备安装、调试、运行和维修的基本能力。
7、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8、具备调试、维护、保养自动化设备的能力。
9、具备较强的职业承受能力。
10、具有一定的创新和创业能力。
11、取得相应资格证书。
三、修业年限:学制三年四、主要课程:1、电工基础(136学时)内容: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直流电路的求解方法;电路中各点电位的计算;电容器的连接与充放电;磁场与磁路的基本概念;电磁感应定律;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知识。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聊聊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你想想,机电技术啊,那可就像是一把万能钥匙,能打开无数神奇大门。
比如说,你看那些制造机器人的过程,是不是超级酷炫!就好像我们是赋予机器人生命的魔法师。
咱们培养的人才呢,将来就能够熟练地操作各种机电设备,让它们乖乖听指挥,这多厉害呀!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不是死读书哦!会有大量的实践机会。
好比学骑自行车,光看别人骑怎么行呢,自己得上去试呀!所以实践是至关重要的。
学生们会在实践中真正理解机电技术的奥秘,哇,那感觉肯定超棒!
大家一起想想,如果没有这些懂机电技术的人才,那我们的生活会变成啥样呢?工厂里的机器没人能修好,那些自动化生产线也没法正常运转啦,这可不行呀!这也是我们要好好培养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的原因啊。
然后呢,课程设置得也非常丰富多样。
从基础的理论知识到实际的操作技能,全都涵盖啦。
这不就像是给我们的未来搭起了坚固的桥梁吗?让我们能够稳稳地走向成功的彼岸。
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特别多呢。
老师就像航线的引航员,引导同学
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学生有问题随时问,老师都会耐心解答,这种氛围多好呀!
总之,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就是要打造出一批批厉害的人才,让他们在机电技术的领域里闪闪发光,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进步。
难道你不想成为其中的一员吗?不想一起见证这个神奇的领域不断发展吗?。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一)专业名称机电技术应用(二)专业代码660301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全日制学历教育,三年四、职业面向表1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主要职业面向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培养理想信念坚定,主要面向机电设备制造及机电技术应用行业企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心理素质、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掌握照明线路安装技术、电动机控制技术、可编程控制技术、机械装调技术、液压与气压控制技术及电子线路装调技术等知识;熟悉常用机床控制线路的安装、调试及维修、常用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各种照明线路的安装与维护及简单的自动化生产线运行与维护等技能;面向装备制造行业企业和智能制造职业群,能够胜任机电设备装调工、维修电工、自动化生产线维护工、产品质量检验,机电设备管理、维护、营销及售后服务等一线职业岗位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1.素养(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纪守法、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服务意识、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4)具有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
(8)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9)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1—2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机电技术应用( 051300)二、入学要求: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的应届初中毕业生。
三、基本学制:学制三年,按照第一年宽基础,第二年重专业,第三年选方向(升学或就业)的思路,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半,顶岗实习半年;毕业后直接升学的学生在校学习三年。
四、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行为规范,具备基本的科学文化素质,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专业技能,具有健康的身心素质,能够在生产一线从事机械加工、机电控制和设备的安装、调试、检测、运行、维护、营销与管理等工作,具有本专业职业生涯综合发展能力,同时具有中初级职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才。
五、职业范围与证书要求本专业学习内容的选取参照了国家职业技术标准,行业资格考证要求的相关知识和技六、人才培养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产业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1、知识要求(1)掌握制图的基本知识。
(2)掌握金属切削机床基本原理,刀具知识。
(3)掌握金属切削机床结构。
(4)掌握数控编程与操作。
(5)掌握液压与气动回路结构。
(6)掌握产品装配工艺。
(7)掌握车工、钳工、焊工、数控车工等基本技能。
(8)掌握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9)掌握机械零部件的基本结构和选用。
(10)掌握机床电气控制系统原理。
(11)掌握典型工装夹具的结构和选用。
(12)掌握机电设备操作规程知识。
(13)掌握液压与气动技术知识。
(14)掌握机床机械系统以及电气控制系统常见故障基本知识。
(15)掌握机电产品和设备在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方面的基本知识。
(16)掌握安全知识。
(17)具有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信息检索与分析能力、创新能力。
(18)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
(19)掌握PLC应用的基本知识。
(20)掌握机电产品和设备在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方面的基本知识。
(21)掌握专业英语知识。
2、职业能力要求(1)专业能力; 1)具备运用计算机处理工作领域内的信息和技术的能力。
2)具备较熟练的机械加工设备操作、较强的机电产品装配和维护维修能力。
3)具备电工电子的基本知识和电气控制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地对电机进行控制。
4)能够应用PLC控制技术对机电设备进行控制。
5)具备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调试、维修技术的专业能力。
6)具备熟练进行产品检验和质量管理的能力。
7)能正确选择和使用工夹量具、仪器仪表,并具有诊断机电设备故障的能力。
8)具备机电设备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能力。
9)具备熟练进行机械产品工艺规程的编制能力。
10)核心能力:具有机电设备与产品的安装、调试、操作、维修、管理和售后技术服务能力。
(2)方法能力 1)具有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
2)具有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能力,通过不同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对工作结果进行评估的能力。
3)具有全局思维与系统思维、整体思维与创新思维的能力。
4)具有决策、迁移能力。
5)能记录、收集、处理、保存各类专业技术的信息资料。
3、岗位素质要求(1)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敬业与团队精神及协调人际沟通的能力。
具有宽容心,良好的心理承受力。
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意识强,有自信心。
(2)具有一定的人文艺术、社会科学知识,对自然、社会生活和艺术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和高尚的生活情操与美的心灵。
(3)具有从事专门工作安全生产、环保、职业道德等意识,能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4)具备自学与创新能力素质。
七、毕业基本要求1、入学军训教育成绩必须合格。
2、按规定修完所有课程,各科成绩合格。
3、取得相应的计算机等级证书。
4、获得与本专业相关职业职业资格证书(至少获得二个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如车工、电工等职业资格证书)。
5、必须完成学校要求的顶岗实习。
八、就业面向与职业规格九、职业岗位(群)工作分析十、课程结构及要求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结构表十一、课程设置及简介(三)专业选修课程(五)专业核心课程及主干课程简介1)机械制图使学生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和作图方法;能够执行制图国家标准和相关的行业标准;具有识读和绘制简单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空间想像和思维能力;能够正确地使用常用的绘图工具,具有绘制草图的基本技能;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能用计算机绘制简单的工程图样,初步掌握光滑圆柱公差配合、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与光滑工件尺寸检测等,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机械基础使学生了解构件的受力分析、基本变形形式和强度计算方法;了解常用机械工种材料的种类、牌号、性能和应用;了解机器的组成;熟悉机械传动和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结构及标准;初步具有分析一般机械功能和动作的能力;初步具有使用和维护一般机械的能力;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3)机械加工与实训使学生了解常用的金属加工工艺,包括热加工工艺铸造、锻造、焊接,冷加工工艺车工、铣工、钻工、刨工、磨工、钳工及数控加工等。
熟悉各种机床的结构、各种机床附件及工艺装备,掌握车工、焊工、钳工、数控车工等操作技能,能按图纸要求制定合理的加工工艺,并能按精度要求加工出合格的机械零件。
4)电工电子技术使学生掌握电工基本理论及分析计算的基本方法;掌握直流电动机、三相异步电动机和步进电机的基本原理及使用;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
课程内容包括: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电场与磁场、电动机、变压器、电子分立元件原理和基本电路、线性集成运放电路工作原理和基本电路、数字逻辑电路、电力电子变流技术基础。
5)液压传动与气压技术初步掌握液压和气压传动中常用元件的原理和使用;掌握典型液压与气压传动回路的原理、特点和应用;能分析常用机电设备的液压、气动系统图。
6)维修电工掌握常用工具、量具和仪表使用维护保养,常用电工材料选用,变压器、电动机和常用低压电器的分类、结构、原理和常见故障判断及处理,电力拖动控制线路阅读、故障判断及处理,安全用电等。
7)电气控制技术熟悉三相异步电动机启动停止和点动线路中各电器元件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及其在线路中的作用。
了解时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通过对工作台自动往返控制线路的实际安装接线,掌握由电气原理图变换成安装接线图的能力。
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工作台往返自动控制的原理。
电气控制技术熟悉三相异步电动机启动停止和点动线路中各电器元件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及其在线路中的作用。
了解时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通过对工作台自动往返控制线路的实际安装接线,掌握由电气原理图变换成安装接线图的能力。
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工作台往返自动控制的原理。
学习并掌握电动葫芦的提升和移行机构电气控制的方法;学习用限位三相异步电动机进行能耗制动并观察其制动效果1.三相异步电动和自锁控制线路2.三相异步电动机可逆运转控制3.三相异步电动机Y- 降压启动控制线路4.能耗制动控制5.工作台往返自动控制6.电动葫芦电气控制电路实验电气控制技术实训室熟悉三相异步电动机启动停止和点动线路中各电器元件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及其在线路中的作用。
并掌握电动葫芦的提升和移行机构电气控制的方法;数控车工实训能按图纸,制定合理的工艺,编制合理程序,加工出合格的回转体零件。
1.回转体外表面的加工2.回转体内表面的加工3.配合件的加工金工车间能规范的操作机床,正确的使用工艺装备,无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加工的零件,尺寸准确无超差,形状准确符合零件图技术要求,表面光滑,无毛刺裂纹等。
钳工实训能加工简单的工具,能装配简单的机械,能维修简单的机械。
划线、錾削、锯削、锉削、钻孔、矫正弯曲、装配金工车间能使用常用的钳工工具,进行划线、錾削、锯削、锉削、钻孔、矫正弯曲等加工,能组装维修简单机械焊工掌握手工电弧焊的基本操作,能焊接简单引弧、运条、平对接、平搭接、金工车间能按图纸要求选择焊条和焊接电流,会使用焊十三、实施性教学计划(一)实施性教学计划表注:1.机械制图(第一、二学期:机械制图;第三、四学期:CAD;第四学期:公差。
)2.金属加工与实训(第一学期:车工、焊工;第二学期:车工、数控;第三学期:数控、钳工)。
3.第一学期有一周集中实训、第二、三学期有三周集中实训、第四学期有两周集中实训。
4.第四学期有两周毕业教育。
5.每期20周,复习考试考核两周。
十四、专业教师要求1、专业教师任职资格本专业教师(含实训指导教师)应具备以下任职资格:(1)、所学专业为机电一体化、机电制造工艺及设备、数控加工技术、电气控制技术等相关专业。
(2)、理论教师、实训指导教师必须是大学本科学历,企业聘请的实训指导教师学历可放宽到大专学历。
(3)、专业教师必须具备一项或多项高级以上技能等级证书。
(4)、爱岗敬业、工作严谨、乐于奉献、热爱职业教育。
(5)、专业教师特别是实训指导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有两个月以上的工厂实际生产经验。
2、专业教师培养目标(1)、培养专业带头人在现有教师中选拔2名具有中学一级及以上职称的“双师”型教师进行重点培养。
通过到国内外相关的职业技术院校,知名企业进行培训、交流、学习,更新中职教育理念,提高专业技术服务能力,把握专业建设方向,引领专业改革,形成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的专业教学团队。
(2)、培养骨干教师在专任教师中选拔具有本科学历的“双师”型教师,分期分批到企业挂职锻炼,到国内机电职业教育相对发达的地区(如天津、深圳等地)进修学习,拓宽教师视野,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使他们成为专业技术方面的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能够主持完成学习领域的教学指导任务,对专业建设起到骨干支撑作用。
计划2012年培养3名教师,2013年培养2名教师。
(3)、培养“双师”型教师强化师资队伍的教育素质和技能培训,通过安排专任教师定期进行学习或参与企业生产实践,教学实训,技术服务实践等活动,每年至少有2周的生产一线实践活动经历;新教师上岗前必须在指定企业进行至少2个月的专业实践训练,取得相应技能等级证书,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与实践教学能力;使培养“双师”型教师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90%以上,形成专业水平高,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双师”型特色的教学团队。
十五、教学管理教学管理应该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
教学管理要有一定的规范性和灵活性,可实行工学交替弹性学制。
要合理调配专业教师,校内外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等教学资源,为课程的实施创造条件,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保证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