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在军事方面的思想是怎样的.doc

合集下载

战国时期的“平民圣人”~墨子,“兼爱”和“非攻”是其思想精髓

战国时期的“平民圣人”~墨子,“兼爱”和“非攻”是其思想精髓

战国时期的“平民圣人”~墨子,“兼爱”和“非攻”是其思想精髓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

童年比较艰辛,小时候做过牧童,后来又学习了木工。

据说他制作工具的水平比鲁班还高,相传风筝就是墨子发明的。

墨家学派的核心思想是:人人平等,不分贵贱,反对战争,提倡节俭,掌握自然规律,摆脱礼乐束缚。

1、墨子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希望人人平等,不分亲疏,不分厚薄。

他对社会等级观念深恶痛绝。

2、墨子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反战人士,他主张不动手攻打别人,但你非要侵略我的话,我必须要防守的,他发明了很多用于防守的武器,为了消弥战争。

3、墨子反对奢侈浪费,认为够用就可以了,他尤其反对“厚葬”文化。

4、墨子主张要“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凡事对天下有利的事情就把他兴办起来,凡事对天下人有害的事情就要除掉。

《墨子·非攻》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

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

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

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现在假如有一个人,进入别人的果园,偷人家桃子和李子。

大家听说后就指责他,上面执政的人抓住它后也会惩罚他。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损人利己。

至于偷窃别人的鸡狗猪的人,他的不义超过了到别人的果园偷窃桃李的行为。

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他损害别人的利益更多,如果损害别人的利益更多,他都不仁也就更突出,罪过更深重。

至于闯入别人的牛栏马厩里,牵走别人牛马的人,他都不仁不义又超过了偷走别人鸡狗猪的行为,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他损害别人的利益更多,如果损害别人的利益更多,他的人也就更突出罪过也更深重。

墨子积极防御的军事思想

墨子积极防御的军事思想

墨子积极防御的军事思想积极防御是墨子军事思想的核心。

在大国进攻小国、强国欺凌弱国的形势下,墨子取守“小国、弱国”的战略立场,主张对于大国、强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必须进行积极的防御,打败敌人的进攻,保卫小国的独立与安全。

墨子“善守御”〔司马迁:《史记》,2350页〕,“止楚攻宋”即是一个成功的范例,故历史上有“墨翟之守”的美誉,这说明墨子提出的积极防御的军事思想,在当时取得了相当的成功。

墨子积极防御的军事思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有备无患”是积极防御的基本前提。

墨子指出,国家的七种大患具体表现为:内外城池壕沟都不能守,而去修治宫室;敌兵临境,四方邻国不来救;耗费民力去做无用的事,赏赐无才能的人,民力财力因而耗尽;官吏只顾俸禄,士子只顾结交朋友,国君修订法律诛杀大臣,人臣都畏惧不敢违逆;国君自以为聪明神圣,不过问国家大事,自以为国家巩固强盛,不做防守准备,邻国正在图谋攻打,尚不知戒备;所信任的人并不忠实,而尽忠的人反不被信任;家畜、米粮都不够吃,大臣对于国事不胜任使等。

他进而断定:“以七患居国,必无社稷;以七患守城,敌至国倾;七患之所当,国必有殃。

”〔《墨子·七患》〕在墨子看来,一个国家的安全和防御绝不是一时一地的局部的短期的事情,而是涉及到长远、全局性的基本国策问题。

那么治理国家者,特别是小国之君,都要树立“有备无患”的战略思想,在和平时期就要在粮食、武器装备、城防工程、防御计划、内政外交等方面做好抗敌自卫的准备,而不是在战争爆发后再想到备战。

这与孙武提出的“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攻也”〔孙武:《孙子兵法》,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95页〕的军事思想是相通的。

2.全方位的防御思想。

战国时代小国所守城池经常是“率万家而城方三里”〔《墨子·杂守》〕,而要抵御的敌人往往有十万之众,而对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的严峻形势,墨子清醒、理智地分析了守城战斗的有利形势和坚守城池的有利条件,提出了全方位立体防御的战略思想。

《墨子》中墨子的反战思想

《墨子》中墨子的反战思想

墨子反对战争,主张和平,认为战 争不仅会带来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还会破坏社会秩序和道德伦理。
Part Two 墨子反战思想的主要内

反对非正义战争
墨子认为战争是残酷的,应该反对非正义战争,维护和平。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认为战争对双方都会造成伤害,应该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墨子认为战争违背人性,人类应该通过道德和仁慈来化解矛盾,而不是通过暴力手段。 墨子认为战争会导致社会动荡和民不聊生,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墨子反战思想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XX
目 录
Part One.
墨子反战思想的 形成背景
Part Two.
墨子反战思想的 主要内容
Part Three.
墨子反战思想的 影响
Part Four.
墨子反战思想的 局限性
Part Five.
墨子反战思想的 评价
Part One 墨子反战思想的形成背
激发了民众的爱国 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增强了民族凝聚 力。
为后世提供了宝贵 的思想资源,影响 了中国乃至世界的 文化发展。
对后世的影响
儒家思想:受到墨子反战思想的影响,儒家强调“仁爱”与“和平”,反对战争 和暴力。
道家思想:道家也受到墨子反战思想的影响,强调“无为而治”,反对过度干预和战 争。
法家思想:法家虽然主张强权和法制,但也受到墨子反战思想的影响,强调和平和秩 序的重要性。
对人性过于乐观的假设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未能提出有效的实践方案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对战争根源的简单归因
缺乏实际操作性
难以得到当时统治者的支持 与推广
缺乏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措施
未能提出有效的和平解决冲 突的方法和途径

墨子的思想主张总结

墨子的思想主张总结

墨子的思想主张总结墨子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伟大思想家、哲学家和社会改革家,他的思想主张体现了反战、爱人、博爱、公平正义等核心价值观念。

墨子的思想深受后世的影响,对于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都有重要的贡献。

以下是对墨子的思想主张的总结。

首先,墨子主张反对战争。

在战国时期,中国处于兵荒马乱、战争频繁的时期。

而墨子认为战争对人民的伤害巨大,是不义和邪恶的,因此主张反对战争,倡导实行非攻的政策。

他认为战争只会给人民带来痛苦和灾难,而和平则能带来和谐和安定。

墨子主张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冲突,强调和睦共处、互相尊重、互惠互利。

其次,墨子强调爱人、博爱的重要性。

他认为爱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和行为,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

墨子主张“兼爱”,即对所有人一视同仁,无论是亲人还是陌生人,都应当充满爱心和同情心。

他主张将个人的利益放在整个社会的利益之上,从而实现博爱。

这种博爱不仅仅是对人类,还包括对动物、植物和整个自然世界的爱护。

墨子认为只有实行爱人的道德,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第三,墨子主张实行公平正义。

他强调社会的公正和正义是维系社会稳定的关键所在。

墨子主张公正的法律和道德准则,任何人都不能违反公平正义的原则。

他认为公正不仅体现在政治上,还应当包括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他反对压迫和剥削,主张消除社会的不平等,实现民主和公平。

第四,墨子主张善劝善忍。

墨子认为信仰并实践道德的重要性,他主张人们应该遵循道德的准则去行动,并通过劝导和善意的交流来改变他人的行为。

同时,墨子也主张宽容和忍让,他认为人类应该宽恕别人的过错,并在争议中保持冷静和理智。

第五,墨子强调实用主义和实证主义。

墨子主张知行合一,强调实践和经验的重要性。

他认为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只有通过实践的验证和实证,才能使理论得到真正的检验。

墨子主张通过实际的行动来改变和教育人们,他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和提出改革的有效方案。

总之,墨子的思想主张体现了反战、爱人、博爱、公平正义等核心价值观念。

《墨子》的非攻思想

《墨子》的非攻思想

《墨子》的非攻思想墨子不仅是思想家,还是军事家,科学家,所以墨家在战国时代不仅有阻止非正义的战争的态度,也有使正义战争成功的实力。

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乱世,就如孟老夫子所言“春秋无义战”,处于这样的一个乱世,公平正义是稀缺品,而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是“无义战”中受伤害最深的人,对他们而言最重要的是要维护和遵守社会的公平合宜,这样才不会发生战争,这时“义”的坚守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战国时代墨家成为显学和追随人数众多的原因之一。

在政治混乱中为害人民最严重的事情,《墨子》认为是侵略战争。

因此,它特别提倡“非攻”。

《墨子》书中反映的墨翟一生比较突出的政治活动也是从事反对侵略战争。

据说他为了制止楚国对宋国的进攻,从鲁国出发,十天十夜跋涉千里赶往楚国,鞋子磨破了,就撕裂衣服裹住双脚继续前进。

《墨子》认为,侵略战争固然使被侵略国家的人民生命财产遭到极大破坏,但由于发动侵略的国家也是打乱国内正常生产生活从事战争的,战争中因饥寒、疾病、战斗而伤亡的人民又不在少数,计算起来侵略得到的,反而比所丧失的多。

因此,它认为,在战争中没有胜利者,只有受害者。

《墨子》说,有些国家认为发动侵略战争,可以开拓疆土,进行兼并,因而有利可图。

但仔细分析一下看,绝大多数发动侵略的国家都是人口不足而土地有余,大国侵略小国,实际是在伤害自己所不足的人民,而争夺自己有余的土地,即使取得暂时的胜利也是得不偿失。

这样的好战国家,如同舍弃自己家中精美的粱肉去偷窃邻居家粗劣的糟糠一样,完全是患了偷盗之病的战争狂。

《墨子》主张“非攻”,在理论上并不是笼统地反对一切战争。

它说一个国家为了兼并,兴师动众,侵略无罪之国,这叫“攻”,应该加以非难谴责。

而汤伐桀、武王伐纣,得道之师讨伐无道的暴君,则叫“诛”,应加以支持赞扬。

但在具体分析中,它认为当今天下的好战之国,像楚、齐、晋、越,所进行的每一场战争都属于“攻”,不属于“诛”。

因此,《墨子》所主张的“非攻”在现实意义上实际是“非战”,即反对一切战争,这与其兼爱思想是完全一致的,并且也是兼爱思想最集中最突出的具体要求。

墨家的兵学思想简介

墨家的兵学思想简介

墨家的救守思想到了战国晚期,派生出相当丰富
的城守思想体系。《墨子》一书的最后11篇,专论城
市防守的原则、技术和制度,是研究墨子后学城守思
想的宝贵资料。《备城门》篇中提出了守城的14条原
则,详列丁守城战术和方法。《备高临》篇专论对付居
南临下攻城法的措施,其原则是以高制高。《备梯》篇
墨家反对强攻弱的战争,因而主张对被进攻的小
国实施救援,提倡小国加强防御性军事力量。在外交
上,墨家主张小国以厚重的礼品、谦卑的言词去交好
四方邻国,以争取他们的救援。在防御上,强调修整
城池,备齐器械守具,推备好粮草,并做到国君与百
姓上下相亲。这种积极防御的思想,是墨家兵学思想
中的闪光点。
一个不脱离劳动生产的行会式
战争使大批百姓因饥寒疾病而死亡,大批将士阵亡,
社会财富严重损失,春种秋收无法进行。墨家认为.
攻人之国是最大的掠夺,攻人之国必杀人无数,是最
不义的行为。他们主张以德义服天下,希望各国国君
认真考察非攻的学说,放弃对弱小国家的攻伐。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翟,即墨子。墨家的兵学
思想集中体现在《墨子》一书中。 《墨子》中有的篇
章是墨于的学说,有的是记录墨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有的是墨子后学及受其影响的学者的学说。墨家的兵
学思想,集中表现在非攻与救守两个方面。
墨家的非攻思想
墨家不仅是曾在战国时代显赫一时的学派,也是
系.是墨家救守思想与战国守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在兵家史上有特殊的地位。
专论对付攻城云梯的各种方法。《备水》篇介绍了防备
敌人以水攻城的办法。《备突》、《备穴>、《备蛾傅》
篇,均从不同角度论述各种具体的守城技术。《迎敌

历史趣闻墨子非攻的思想解析 墨子守义原文及翻译

历史趣闻墨子非攻的思想解析 墨子守义原文及翻译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墨子非攻的思想解析墨子守义原文及翻译
导语:“非攻”是墨子理论中极其重要的部分,他代表墨子的思想理念,思想精华,以及对待人事的态度。

非攻,其含义是,不要去攻打别人。

墨子很早就
“非攻”是墨子理论中极其重要的部分,他代表墨子的思想理念,思想精华,以及对待人事的态度。

非攻,其含义是,不要去攻打别人。

墨子很早就看出了战争的残酷性,他认为战争是令很多家庭支离破碎的,战争中会有很多牺牲品,比如老弱妇孺,她们失去依靠,最终苦苦熬过一生。

墨子在《非攻》一篇中,讲到了战争。

他说杀人以万,寡独必千,意思是,战争中,牺牲多少人,就很有可能造成多少家庭支离破碎,从中可以看出,他对战争的认识有多深刻,只有真正理解民情,才会有非攻中的人本思想,他指出战争带给百姓的苦楚,积贫,积弱,惶惶不可终日。

有个故事,楚国想要攻打宋国,当时引起了文人墨客的反对,可是他们并没有理论支撑,而反对得最厉害的是墨子,墨子‘非攻’思想在这里也体现出了。

墨子极其厌恶那些为争夺城池,而殃及池鱼的战争,有次,楚惠王想要攻打宋国,公输般也赞成,墨子闻言,奔走了几天几夜,到了楚国的都城,他先去见公输般,见了面后,讲明来意劝他不要帮助楚惠王攻打宋国,公输般并没有赞同,基于两个人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墨子去见了楚惠王,当着楚惠王的面,墨子态度谦和,有条有理的将自己的应对方法从容来意,的说出来,最后让楚惠王和公输般都无言以对,终于避免了新的战争。

非攻的思想,在故事中也一览无余,墨子的非攻思想,对后来其他学派的思想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生活常识分享。

墨子兼爱非攻

墨子兼爱非攻

墨子兼爱非攻墨子,即墨翟,是古代中国的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的思想以兼爱非攻为核心,提出了人道主义的理念,主张以和平解决冲突,深受后世人士的推崇。

本文将围绕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展开论述,探究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一、墨子的背景与思想来源墨子活动的时期属于战国时期,政权割据,战争频繁。

墨子所在的墨家学派以信仰宇宙主义思想和兼爱非攻理念为核心,针对当时社会动荡和人民苦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墨子主张不以国家或家族成员为限,要将爱心扩展到所有人,实现普遍和平,消除战争与冲突。

二、兼爱非攻的内涵与意义1. 兼爱:墨子主张人们不仅应关心自己的人际关系,还要广泛的关怀他人。

他认为人类是平等的,要摒弃仇恨与偏见,努力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2. 非攻:墨子反对战争与武力解决问题,主张用和平的方式处理分歧与纷争。

他强调通过对话、互助和合作来解决问题,避免战争对人类社会带来的破坏。

三、兼爱非攻与现代社会1. 国际关系:在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的争端和矛盾依然存在。

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为国际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式。

通过互相尊重、平等对话和合作,可以促进友谊与和平的发展,化解各种纷争与冲突。

2. 社会和谐:在社会层面,兼爱非攻的思想也能产生重要影响。

人们应当摒弃偏见和歧视,以包容的心态对待不同的个体和群体。

通过相互帮助和支持,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3. 个人修养:在个人生活中,墨子的思想也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兼爱非攻的理念提醒人们要培养善良的品德,注重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通过宽容、守信和慈善行为,塑造美好的个人形象。

四、墨子兼爱非攻的限制与反思尽管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有着伟大的理念和理想,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在极端情况下,单纯的兼爱非攻可能缺乏实际可行性,无法解决强权和不公平带来的问题。

在现实社会中,对于一些恶意的行为,仅仅依靠兼爱非攻的理念,可能会导致损害自己利益的结果。

因此,在兼爱非攻的指导下,我们仍需要结合具体情况,灵活应对,综合运用各种方式解决问题。

墨子简介(战争与和平)--

墨子简介(战争与和平)--

墨子简介(战争与和平)墨子的政治主张体现在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等十个方面。

兼爱——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

非攻——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人类和平。

尚贤——不分贵贱地推荐、选拔、使用德才兼备的人。

尚同——政令、思想、言语、行动等要与圣王的意志相同一。

节用——反对奢侈浪费,主张勤俭节约。

节葬——反对厚葬久丧,主张薄葬短丧。

非乐——反对奢靡的音乐活动,提倡节约人财物力。

非命——反对命运之说,主张强力从事。

天志——天是有意志的最高主宰,天的意志是兴利除害。

明鬼——辨明鬼神的存在,鬼神能扬善惩恶。

在上述十个方面中,除天志和明鬼带有明显的封建色彩外,其余八个方面都闪耀着真理的光辉。

墨子的政治主张涉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学、宗教等诸多领域,“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是其一贯的宗旨,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治国平天下的救世方略。

墨翟是宋国人,大约在孔丘死后几年出生。

他做过宋国的大夫,但也在鲁国住了很长的时间。

他反对孔丘的儒家学说,主张“兼爱”、“非攻”。

他反对各诸侯国之间无休止的战争,并希望以此能让劳动者“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

墨翟自己和弟子们不管是当了官,还是有多少财富的,都和贫苦劳动者一样穿粗布短衣、着草鞋、吃粗粮;他提倡生活刻苦节约,反对浪费。

与此同时,墨子对自己的学生的训练却十分严格。

他的许多学生都学会了守城作战的本领,为帮助遭到攻击的国家坚守城池,表现得十分勇敢。

墨翟还以实际行动制止了楚国对宋国即将发动的一次战争。

公元前488年,楚昭王死了,楚惠王继位,楚国渐渐从被吴国的打击下恢复过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楚惠王又想向中原地区扩张了。

为了加强进攻力量,楚惠王特地请来了鲁国的能工巧匠公输般,封他为大夫,请他帮助制造一种新的攻城器具——云梯。

据说这种云梯十分厉害。

它能折叠起来载在战车上,攻城时可以灵活地架在车上升得很高,士兵就能顺着梯子越过城头攻进城去。

墨子的军事哲学

墨子的军事哲学




主 张
兼爱——所谓兼爱,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
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 础上相互友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 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 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 非攻——墨子主张非攻,是特指反对当时的 “大则攻小也,强则侮弱也,众则贼寡也, 诈则欺愚也,贵则傲贱也,富则骄贫也”的 掠夺性战争。

学识



宇宙论 墨子认为,宇宙是一个连续的整体,个体和局部只是整体分 割出来的一部分 数学 墨子提出“倍,为二也。” 如二尺为一尺的“倍”。 “平, 同高也。” 也就是同样的高度称为“平”。是中国历史上第 一个从理性高度对待数学问题的科学家, 物理学 墨子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涉及到力学、光学、声学等分支,做 出了平面镜成像,小孔成像等解释。他指出,平面镜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成 的是大小相同、远近对称的像,但却左右倒换。他还明确指 出,光是直线传播的,物体通过小孔所形成的像是倒像。
兵器、机械和工程建筑的制造技术,并有 不少创造。在《墨子》一书中,他详细地 介绍和阐述了城门的悬门结构,城门和城 内外各种防御设施的构造,弩、桔槔和各 种攻守器械的制造工艺,以及水道和地道 的构筑技术。他所论及的这些器械和设施, 对后世的军事活动有着很大的影响。
撞 云车 梯 用 来 破 坏 敌 方
机械制造专家
墨子是一个精通机械制造的大家,他曾花费
了3年的时间,精心研制出一种能够飞行的木 鸟(风筝),是古代风筝的创始人。他又是 一个制造车辆的能手,可以在不到一日的时 间内造出载重30石的车子。他所造的车子运 行迅速又省力,且经久耐用,为当时的人们 所赞赏。
值得指出的是,墨子几乎谙熟了当时各种

《墨子》城守诸篇的军事防御思想

《墨子》城守诸篇的军事防御思想

《墨子》城守诸篇的军事防御思想
《墨子》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作者是著名思想家墨翟。

在《墨子》中,墨翟提出了许多关于政治、军事、道德等方面的思想。

在其中的城守诸篇中,墨翟提出了许多关于军事防御的思想。

在墨翟看来,军事防御是国家的根本保障。

墨翟认为,国家的防御应该建立在民众的支持之上,这样才能使国家的防御更加坚固。

因此,墨翟建议,国家应该加强与民众的联系,使民众与政府有更紧密的联系,从而增强民众对国家的忠诚度。

墨翟还认为,军事防御不仅要建立在民众的支持之上,还要建立在国家的军事实力之上。

因此,墨翟建议,国家应该加强军事力量的建设,使军队能够有效地抵御外敌的侵略。

此外,墨翟还认为,军事防御还要建立在国家的内部稳定之上。

因此,墨翟建议,国家应该加强内部管理,使国家的内部稳定得到保障。

在墨翟看来,建立坚固的军事防御是国家的根本保障,是保障国家安全和繁荣的重要因素。

因此,墨翟建议,国家应该加强军事防御的建设,使国家能够在遇到威胁时有效地应对。

总的来说,墨翟在《墨子》中提出的军事防御思想是:国家的军事防御应该建立在民众的支持、国家的军事实力和国家的内部稳定之上。

墨翟建议,国家应该加强与民众的联系,使民众与政府有更紧密的联系,从而增强民众对国家的忠诚度;国家应该加强军事力量的建
设,使军队能够有效地抵御外敌的侵略;国家应该加强内部管理,使国家的内部稳定得到保障。

墨学军事思想及其意义

墨学军事思想及其意义

墨学军事思想及其意义墨学军事思想是其社会经济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意义如同整个墨家学说一样,不仅在当时具有“显学”特征的历史意义,而且还具有现代化的具体意义。

墨家的“兼相爱、交相利”是其军事思想的理论基础。

“非攻、守御”是其军事思想的核心内容,其军事战略、军事技术和训练原则,特别是它的积极防御的坚定主张,均具有时代意义。

一、墨家军事思想的理论基础及其历史意义墨学军事思想是其社会经济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思想理论基础是“兼相爱、交相利”。

有学者说,墨家的反对攻伐掠夺的“非攻”观念,实际上是墨家所理解的平民道德的引申与扩大。

并明确指出“兼相爱、交相利”是从当时庶民的朴素道德观念中概括出来的。

这就是说,“兼相爱、交相利”是一个道德性的范畴。

笔者认为,不能把“兼相爱、交相利”只看作是道德性的范畴,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而墨家积极防御的“非攻”、“善御”军事观的思想基础和理论依据,就是“兼相爱、交相利”。

可以说明,“兼相爱、交相利”既与墨家的正义观在思想实质上是相通的,又是墨家的社会政治历史观的一种表现,是墨家军事观的思想理论基础。

墨家主张“非攻”、“守御”战争观的目的是十分明确的,就是为了维护人民利益,不是论战争而战争。

墨家的这种战争观是与孔孟主张的“慎战”的战争论是不同的,孔孟儒家对战争的区分,是以是否“犯上”为标准,如属“犯上”行为,就予以“征伐”。

墨家对战争性质正义与否的区分标准,是以劳动人民利益的是否受损为标准的。

同样,墨家的战争观与老子提倡的“不争”的战争观点相比较,是高于老子战争观的全面性战争观。

当时法家对战争的主张,虽然强调按照社会经济的“势”与“数”的变化,研究其对应政策,但却把战争看做推动社会历史变化的源泉。

故主张“以战去战,虽战可也”。

这是对战争作用绝对化的片面性观点。

孙武的战争论虽为古今中外兵家所奉仰,其哲学层面也丰富深刻,但从其战争论之政治层面的具体性、针对性来看,不如墨家鲜明。

墨子在军事方面的思想是怎样的

墨子在军事方面的思想是怎样的

墨子在军事方面的思想是怎样的墨子是东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的宋国人,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那么你想知道历史名人在军事方面的思想是怎样的?如果对这方面感兴趣,那么你就更加不能错过这篇文章了!军事思想【非攻:反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墨子认为,当时进行的战争均属掠夺性非正义战争,在《非攻》诸篇中,反复申诉非攻之大义,认为战争是凶事。

他说,古者万国,绝大多数在攻战中消亡殆尽,只有极少数国家幸存。

这就好比医生医了上万人,仅仅有几人痊愈,这个医生不配称之为良医一亲友,战争同样不是治病良方。

历史上好战而亡的统治者不可胜数。

这无异于给那些企图通过攻战来开疆拓土吞并天下的人以当头棒喝。

所以墨子主张,以德义服天下,以兼爱来消弭祸乱。

在墨子眼里,兼爱可以止攻,可以去乱。

兼爱是非攻的伦理道德基础,非攻是兼爱的必然结果。

墨子主张非攻,是特指反对当时的“大则攻小也,强则侮弱也,众则贼寡也,诈则欺愚也,贵则傲贱也,富则骄贫也”的掠夺性战争。

墨子以是否兼爱为准绳,把战争严格区分为“诛”(诛无道)和“攻”(攻无罪),即正义与非正义两类。

“兼爱天下之百姓”的战争,如禹攻三苗、商汤伐桀、武王伐纣,是上中(符合)天之利、中中鬼之利、下中人之利的,因而有天命指示,有鬼神的帮助,是正义战争。

反之,大攻下,强凌弱,众暴寡,“兼恶天下之百姓”的战争。

是非正义的。

墨子还坚决无情地揭发当时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沉重无尽的灾难:① 贻误农时,破坏生产。

农业是斩断了老百姓的衣食之源。

②抢劫财富,不劳而获。

窃入桃李,抢人犬豕鸡豚、牛马,杀人越货者,“谓之不义”,攻小国,“入其沟境,刈其庄稼,斩其树木”,同样是“不与其劳就其实,以非其所有而取”的不义行为。

③ 残害无辜,掠民为奴。

墨子指出,大国君主命令军队攻小国,“民之格者,则迳杀之。

不格者,则系操而归。

丈夫以为仆圉胥靡,妇人以为舂酋。

”【救守:支持防守诛讨的正义之战】墨子“惟非攻,是以讲求备御之法”,从“非攻”出发,《墨子》论述了作为弱小国家如何积极防御的问题。

墨子的战争观

墨子的战争观

墨子的战争观作为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的战争理论是一种努力向孔子“大同”理想不断进发的政治理论。

置身于连年征战、民不聊生的时代,孟子作为一代伟大的思想家不可能不对每天充塞于耳目之间的重大事件置之不理,不可能不对“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离娄上》)的现实作出回应。

一战争从来就不是单纯的军事问题,但在孟子前后,没有一个军事家明白无误地揭示这一点。

孙子对军事规律的把握,超过其他军事家,但对战争的本质,却没有深刻的认识,所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具有浓厚的单纯军事色彩。

从这种观点出发,孙子认定“兵者,诡道也”,“兵以诈立,以利动”。

与孙子不同,司马穰苴初步意识到战争的本质属性:“古者以仁为本”、“大善用本,其次用末”;相对于孙子“道天地将法”的兵家“五事”,司马穰苴的兵家“五虑”即“顺天、阜财、怿众、利地、右兵”,单纯军事观点的色彩已淡化了许多。

吴起又进一步,指出“贤者居上,不肖者处下,则阵已定矣;民安其田宅,亲其有司,则守已固矣。

”尉缭子更进一步,两次指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认为“富治者,民不发轫,甲不外暴,而威制天下,故曰兵胜于朝廷”;“兵者,以武为植,以文为种;武为表,文为里’。

然而无论是司马还是吴起尉缭,都没有戳破那层“纸”。

孟子则不然,他直截了当地指出:“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蓐,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

将“政”与“兵”直接紧密联系起来,孟子实际上已经点明了“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一切战争都可以看作政治行为”这样一个命题。

这比克劳塞维茨早了2000多年。

二孟子的战争论最突出、最醒目的一点是,他在任何时候、面对任何对象的谈话中,都激烈地抨击了战争生灵涂炭、践踏国计民生的严重后果。

他认为,刚刚过去的春秋时代,没有一场战争是正义的。

他有一句经典性的表述:“春秋无义战。

墨子的学说思想:非攻

墨子的学说思想:非攻

墨子的学说思想:非攻墨子,姓墨,名翟,鲁国人(一说宋国人),后代习惯尊称他为墨子。

大约生活在公元前468年至388年间,中国古代思想家、墨家创始人。

墨子在楚惠王时,他曾劝说楚国打消了攻宋的计划。

《墨子》为墨翟及其弟子、后学所着,是墨家学派的著作总汇。

机智勇敢,为宋解除危难墨子生活在社会发生大变革的春秋战国之际。

当时,大部分劳动人民虽然已经摆脱了奴隶制的枷锁,以新的小生产者阶层登上了历史舞台,但由于请侯国之间的频繁攻伐和王公贵族的残酷压榨,他们的生活仍然非常痛苦。

墨子虽然出身低贱,但是却是一个聪明勤学的人,一生中除着书立说和教授门徒外,还参加过一些政治活动。

他曾仕于宋,为大夫,又到过卫、齐、楚、越诸国。

楚惠王时,一个著名的工匠公输般,为楚国制造了一种称为云梯的新式兵器,这种武器又高又大,用于攻打敌国的墙门,这是一种新式武器。

虽说人们不知道他的威力有多大,但是公输般的名气也让它变的很厉害了。

云梯造成后,为了试验这种新式武器的威力,楚国准备用攻打宋国来做实验。

战争一开,受到伤害最严重的肯定是百姓们了,墨子听到这个消息后,走了十天十夜,终于到了楚国国都,拜见了公输般,希望能够阻止这场战争。

墨子见到公输般,没有直接说明来意,只是说:“北方有一个人欺侮我,我希望借你的力量杀死他”。

公输般不知是计,听了很不高兴,但却没说什么。

墨子接着说:“我可以给你很多钱,作为你杀人的报酬。

”公输般回答说:“我讲道义,不会因为报酬去杀人。

”墨子说:“楚国是大国,人口不多而土地辽阔,可是它却准备攻打弱小的宋国,这是非正义战争,你口头上说决不伤害百姓们,可是一旦发生战争,有多少无辜的平民会因为你的新式武器而死去,这跟你亲手杀人有什么区别呢?”被墨子这么一问,公输般被问得哑口无言,推诿说攻打宋国的计划是楚王的决定,于是墨子和公输般去见楚国国王。

见了楚国国王,墨子并没有先说战争,而是再一次运用他的聪明才智来说服楚王不去攻打宋国。

他对国王说:“我想请教大王一个问题。

墨子 知识点总结

墨子 知识点总结

墨子知识点总结墨子,字翟墨,又名墨翟,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伟大思想家和政治家,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其思想主要集中在政治、军事、经济、伦理等方面,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墨子的思想体系、墨家学派、墨家思想的影响等方面对墨子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墨子的思想体系1. 兼爱墨子主张“兼爱”,即“兼济天下”。

墨子认为,人们应当彼此关怀,互相帮助,共同发展,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他反对儒家的“爱有差等”,主张对所有人平等地关爱。

2. 非攻墨子主张“非攻”,即反对战争。

他认为战争只会带来伤害和破坏,无法解决问题,因此应该通过和平的手段解决矛盾和冲突。

他提出了“兼爱非攻”的思想,强调了和平与友爱的重要性。

3. 尚实墨子主张“尚实”,即追求实用和效益。

他反对空洞的宗教信仰和虚无的形式主义,主张注重实践和经验,推崇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

4. 公天下墨子主张“公天下”,即追求天下的公平和公正。

他认为,统治者应该遵循天道,依法治国,使天下百姓得到公平的对待和保障。

5. 尊师重道墨子主张“尊师重道”,即尊敬师长,尊重传统。

他认为,师长和道德规范是人们行为的准则和标杆,应该得到尊重和遵循。

二、墨家学派墨家是中国古代的一支重要的学派,由墨子创立。

墨家学派主要包括了墨子本人和他的弟子们。

墨家学派的成员大多来自平民和底层社会,他们对封建统治的反抗态度和平民阶层的代表性使得墨家学派成为了儒家学派的重要对手。

墨家学派的代表作品主要有《墨子》等,墨子将自己和弟子们的学术见解总结成书,成为了墨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墨家学派的主要思想包括了兼爱、非攻、尚实、公天下等,这些思想在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中国古代儒家学术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墨家思想的影响墨家学派的思想在古代中国社会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中国古代社会的伦理观念和思想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 对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的影响墨家的主张“兼爱”、“非攻”和“公天下”等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墨子军事体育教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墨子军事体育教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墨子提出了多种体能训练的方法,如跑步、举重、射箭等,以增强士兵的耐力、力量和敏捷性。
墨子强调体能训练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强化体能训练,才能提高士兵的战斗力。
培养战斗技能
强调实战训练:通过实战锻炼士兵的战斗技能和意志品质
注重体能训练:提高士兵的身体素质和耐力,为战斗做好准备
强调团队协作:培养士兵之间的默契和合作精神,提高整体战斗力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墨子军事体育教育思想强调团队协作,认为团结就是力量
现代企业中,团队协作能力是提高工作效率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通过军事体育教育,可以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军事体育教育还可以提高员工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
促进国防意识与安全教育
墨子军事体育教育思想强调国防意识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国民的国防意识。
军事体育教育的目的:培养勇敢、坚韧、团结的战士
军事体育教育的内容:包括体能训练、军事技能训练、团队协作训练等
军事体育教育的意义:提高军队战斗力,增强国家防御能力
强化体能训练
墨子的军事体育教育思想对现代体育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提醒我们在进行体能训练时,要注意科学性和合理性,以提高训练效果。
墨子还强调了体能训练的科学性,认为只有通过合理的训练方法,才能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添加标题
加强军事体育教育的创新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添加标题
加强军事体育教育的国际化,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
添加标题
总结与展望
墨子军事体育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对现代军事体育教育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墨子军事体育教育思想强调实战应用,对现代军事体育教育具有重要启示。
添加标题
墨子军事体育教育思想注重团队协作,对现代军事体育教育具有借鉴意义。

_墨子_的军事后勤思想和军事人才思想述要

_墨子_的军事后勤思想和军事人才思想述要

收稿日期:2002—11—05作者简介:吴澍(1975—),男,山东济南人,在读硕士研究生。

《墨子》的军事后勤思想和军事人才思想述要吴 澍(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 山东 济南 250100) 摘要:《墨子》的军事思想由墨家后学总结,集中体现在“城守诸篇”中,是墨学整个思想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后期墨家正是在所谓墨家“十论”的思想体系的指导下,发展完备了墨家的军事思想。

因此,理顺墨家军事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的理解墨学最为深邃的内在精神。

本文主要从军事后勤和军事人才两个方面详细地论述了墨家的军事思想。

关键词:《墨子》;军事;后勤;人才中图分类号:B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16(2003)01—0019—03 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和教育家,由其开创的墨家学派与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在先秦时期被并称为“世之显学”(《韩非子・显学》)。

然而由于汉王朝奉行独尊儒术的政策,墨学几近灭绝。

直到清中叶,学者才对《墨子》一书开始了新的认识。

在这之间的一千八百多年,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位学者研习墨学,且其成果大都亡佚,仅存的几家也隐而不彰。

近代对墨学的研究逐步复苏,近年来更是掀起了研究墨学的高潮。

但当今学者所做的多是墨学中关于政治、经济、哲学、逻辑、教育等方面的研究,而忽略了后期墨家学派所总结的军事思想。

其实,墨家军事思想是其整个思想体系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墨家由“兼爱”而主张“非攻”,由“非攻”而致力于“城守”。

其守城术就是以所谓墨家“十论”的思想体系为指导的。

墨家的思想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地体现。

现存的“城守诸篇”是由墨家后学总结而成,再加上现在流传的本子有错简的情况,所以其军事理论显得较为杂乱,但若仔细梳理,还是能于零乱中见系统,摸出墨家军事思想脉络的。

一、“有备无患,物尽其用”的军事后勤思想历来兵家都十分重视军备,《孙子・军争》曰:“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将后勤保障视为影响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以一己之身,对抗战争狂潮的墨子│75

以一己之身,对抗战争狂潮的墨子│75

以一己之身,对抗战争狂潮的墨子│75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出现了很多了不起的人物,其中,最为光辉璀璨的,应该是墨子了。

墨子,生卒年不详,大约为公元前480年-公元前390年左右。

墨子名翟(dí),宋国人,也有说法是滕国人。

墨子是宋国贵族目夷的后代(就是那位和宋襄公互相让国的宋襄公的哥哥),只是后来家族由贵族降为了平民百姓。

按照这个说法推论的话,其实孔子和墨子还是同一个祖先,他们还有亲缘关系。

当然,年代隔得有点久而已。

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鼎盛时期的墨家,是和儒家相对立的最大的一个学派,与儒家并列为“显学”,有“非儒即墨”之称。

五代南唐·董源·笼袖骄民图(局部)落魄贵族的后裔,但是平民出身的墨子,少年时既有机会受到教育,又做过很多穷人家孩子做的事情,放过牛,做过木工等。

特殊的经历,使成年后的墨子,成了一个了解、同情百姓的士人,被称为“布衣之士”。

青年时期的墨子,穿着草鞋,行走天下,开始在各地游学。

墨子曾经从师于儒者,学习儒家经典,接受孔子言论的教诲。

但是不同的人生经历,使墨子只能接受部分儒家的理念,如仁、义、慈、孝等。

最终,墨子放弃儒学,另立新说,并在各地聚众讲学,猛烈抨击诸侯国之间的不义战争和对内残酷的统治。

大量的下层士人和手工业者开始追随墨子,墨子也广收门徒,逐渐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墨家学派。

墨家学派宣扬仁政,其十大主张为: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尊天、事鬼、非乐、非命、节用、节葬。

同时,墨子认为,要根据不同国家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十大主张中最适合的方案。

如国家昏乱,就选用“尚贤”、“尚同”;国家贫弱,就选用“节用”、“节葬”等等。

其核心理念为兼爱、非攻。

五代南唐·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局部)墨子本人在广收弟子,壮大墨家学派的同时,一直不遗余力的反对侵略战争。

墨家与其说是一个学派,不如说是一个具有初步宗教性质的团体。

墨家学派有严格的组织纪律,其最高首领称为“矩子”(巨子),成员称为“墨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墨子在军事方面的思想是怎样的墨子是东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的宋国人,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那么你想知道历史名人在军事方面的思想是怎样的?如果对这方面感兴趣,那么你就更加不能错过这篇文章了!军事思想【非攻:反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墨子认为,当时进行的战争均属掠夺性非正义战争,在《非攻》诸篇中,反复申诉非攻之大义,认为战争是凶事。

他说,古者万国,绝大多数在攻战中消亡殆尽,只有极少数国家幸存。

这就好比医生医了上万人,仅仅有几人痊愈,这个医生不配称之为良医一亲友,战争同样不是治病良方。

历史上好战而亡的统治者不可胜数。

这无异于给那些企图通过攻战来开疆拓土吞并天下的人以当头棒喝。

所以墨子主张,以德义服天下,以兼爱来消弭祸乱。

在墨子眼里,兼爱可以止攻,可以去乱。

兼爱是非攻的伦理道德基础,非攻是兼爱的必然结果。

墨子主张非攻,是特指反对当时的大则攻小也,强则侮弱也,众则贼寡也,诈则欺愚也,贵则傲贱也,富则骄贫也的掠夺性战争。

墨子以是否兼爱为准绳,把战争严格区分为诛(诛无道)和攻(攻无罪),即正义与非正义两类。

兼爱天下之百姓的战争,如禹攻三苗、商汤伐桀、武王伐纣,是上中(符合)天之利、中中鬼之利、下中人之利的,因而有天命指示,有鬼神的帮助,是正义战争。

反之,大攻下,强凌弱,众暴寡,兼恶天下之百姓的战争。

是非正义的。

墨子还坚决无情地揭发当时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沉重无尽的灾难:①贻误农时,破坏生产。

农业是斩断了老百姓的衣食之源。

②抢劫财富,不劳而获。

窃入桃李,抢人犬豕鸡豚、牛马,杀人越货者,谓之不义,攻小国,入其沟境,刈其庄稼,斩其树木,同样是不与其劳就其实,以非其所有而取的不义行为。

③残害无辜,掠民为奴。

墨子指出,大国君主命令军队攻小国,民之格者,则迳杀之。

不格者,则系操而归。

丈夫以为仆圉胥靡,妇人以为舂酋。

【救守:支持防守诛讨的正义之战】墨子惟非攻,是以讲求备御之法,从非攻出发,《墨子》论述了作为弱小国家如何积极防御的问题。

墨子深知,光讲道理,大国君主是不会放弃战争的,因而主张深谋备御,以积极防御制止以大攻小的侵略战争。

这些研究防御作战的论述,集中在《备城门》以下十一篇,形成了一个以城池防守为核心的防御理论体系,概言之,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一是倡导积极准备,力争做到有备无患。

备者,国之重也。

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

故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城廓不备全,不可以自守;必无备虑,不可以应卒。

只有在战前进行后勤、城防、军备、外交、内政等物质和精神上诸方面的充分准备,才能造成守城防御战斗中的有利条件和主动地位,赢得防御作战胜利。

二是守城者以亟敌为上的积极防御指导思想。

墨子认为在守城防御中,应守中有攻,积极歼敌。

延日持久以待救之至,是下策。

亟伤敌的具体措施是:利用地形、依托城池,正确布置兵力;以国都为中心,形成边城、县邑、国都的多层次纵深防御,层层阻击,消耗敌人;顽强坚守与适时出击结合。

三是在防御作战具体战法方面,提出了一整套防御作战战术原则。

《备城门》等篇,墨子通过禽滑厘的询问,对十二种攻城方法一一对以有效防御。

如高临法、水攻法、穴攻法等,是当时颇为先进的攻城术,墨子对以别具匠心的应对措施,并详细解说守城器械的制作方法、使用技巧等。

墨子防御理论在中国兵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后世有关防御原则和战术的记述,多祖述《墨子》,以至于一切牢固的防御也被笼统称为墨守。

如果说范蠡是从战略高度提出了朴素的积极防御理论,墨子则更多从作战角度探讨防御,形成了较完备的防御作战理论体系,而这一体系恰好与孙子以进攻为主的作战理论形成互补关系,对传统兵学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人物评价墨子是位思想巨子,因为他自立门户,创立了墨家学说;他也是位大爱无言的圣贤,因为他是整个中国两千年文明历史上,第一位站在最底层劳动者和社会弱者的立场上说话的人;他在中国历史上不可或缺,因为他与众多的圣贤一道,展开思想的砥砺和交锋,共同创造出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他还是位科学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在力的作用、杠杆原理、光线直射、光影关系、小孔成像、点线面体圆概念等众多领域都有精深造诣的人。

后人尊称墨子为科圣。

墨子对自己的评价:此仁也,义也,谓之天德,谓之天志,谓之圣王之道。

墨子学说在春秋战国之间曾经产生了广泛影响,一度与儒家学说并驾齐驱。

但在儒者看来,墨家学说却是邪说流布。

《荀子成相》曰:礼乐灭息,圣人隐伏,墨术行。

不过诸子对墨家的批评却不是针对墨子的尊天、明鬼。

有论者据此认为,尊天、明鬼只是墨子及墨家学派的宣传其思想形式,这说明天志、明鬼不是墨子的真实思想,更不是墨子思想的主流。

班固《答宾戏》中说:孔席不暖,墨突不黔,就是说墨子像孔子一样为天下事而终日奔劳,连将席子坐暖和将炉灶的烟囱染黑的功夫都没有。

他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长期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宣传他的政治主张。

当代著名学者杨向奎先生说:墨子在自然学上的成就,决不低于古希腊的科学家和哲学家,甚至高于他们。

他个人的成就,就等于整个希腊。

毛泽东主席曾高度评价墨子是古代辩证唯物主义大家。

:1.墨家墨子名言佳句汇总2.关于守诚信名人名言3.查找60条名人名言4.求真务实的名人名言5.历史传统经典名言有哪些6.墨子经典名言名句精选墨子在哲学方面的思想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并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非乐、节用等观点。

那么你了解过墨子的哲学思想是怎样的吗?如果想了解,那么你就不能错这篇文章了!哲学思想①认识论墨子的哲学建树,以认识论和逻辑学最为突出,其贡献是先秦其他诸子所无法比拟的。

墨子哲学思想的主要贡献是在认识论方面。

他以耳目之实的直接感觉经验为认识的唯一来源,他认为,判断事物的有与无,不能凭个人的臆想,而要以大家所看到的和所听到的为依据。

墨子从这一朴素唯物主义经验论出发,提出了检验认识真伪的标准,即三表: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墨子把事、实、利综合起来,以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和社会效果为准绳,努力排除个人的主观成见。

在名实关系上,他提出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的命题,主张以实正名,名副其实。

墨子强调感觉经验的真实性的认识论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他曾以有人尝见鬼神之物,闻鬼神之声为理由,得出鬼神之有的结论。

但墨子并没有忽视理性认识的作用。

墨子认为,人的知识来源可分为三个方面,即闻知、说知和亲知。

他把闻知又分为传闻和亲闻二种,但不管是传闻或亲闻,在墨子看来都不应当是简单地接受,而必须消化并融会贯通,使之成为自己的知识。

因此,他强调要循所闻而得其义,即在听闻、承受之后,加以思索、考察,以别人的知识作为基础,进而继承和发扬。

墨子所说的说知,包含有推论、考察的意思,指由推论而得到的知识。

他特别强调闻所不知若已知,则两知之,即由已知的知识去推知未知的知识。

如已知火是热的,推知所有的火都是热的;圆可用圆规画出,推知所有的圆都可用圆规度量。

由此可见,墨子的闻知和说知不是消极简单地承受,而是蕴涵着积极的进取精神。

除闻知和说知外,墨子非常重视亲知,这也是墨子与先秦其他诸子的一个重大不同之处。

墨子所说的亲知,乃是自身亲历所得到的知识。

他把亲知的过程分为虑、接、明三个步骤。

虑是人的认识能力求知的状态,即生心动念之始,以心趣境,有所求索。

但仅仅思虑却未必能得到知识,譬如张眼睨视外物,未必能认识到外物的真象。

因而要接知,让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去与外物相接触,以感知外物的外部性质和形状。

而接知得到的仍然是很不完全的知识,它所得到的只能是事物的表观知识,且有些事物,如时间,是感官所不能感受到的。

因此,人由感官得到的知识还是初步的,不完全的,还必须把得到的知识加以综合、整理、分析和推论,方能达到明知的境界。

总之,墨子把知识来源的三个方面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在认识论领域中独树一帜。

②逻辑学墨子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体系的重要开拓者之一。

墨辩和因明学、古希腊逻辑学并称世界三大逻辑学。

他比较自觉地、大量地运用了逻辑推论的方法,以建立或论证自己的政治、伦理思想。

他还在中国逻辑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辩、类、故等逻辑概念。

并要求将辩作为一种专门知识来学习。

墨子的辩虽然统指辩论技术,但却是建立在知类(事物之类)明故(根据、理由)基础上的,因而属于逻辑类推或论证的范畴。

墨子所说的三表既是言谈的思想标准,也包含有推理论证的因素。

墨子还善于运用类推的方法揭露论敌的自相矛盾。

由于墨子的倡导和启蒙,墨家养成了重逻辑的传统,并由后期墨家建立了第一个中国古代逻辑学的体系。

由这一思维法则出发,墨子进而建立了一系列的思维方法。

他把思维的基该方法概括为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

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

以类取,以类予( 小取)。

也就是说,思维的目的是要探求客观事物间的必然联系,以及探求反映这种必然联系的形式,并用名(概念)、辞(判断)、说(推理)表达出来。

以类取,以类予,相当于现代逻辑学的类比,是一种重要的推理方法。

此外,墨子还总结出了假言、直言、选言、演绎、归纳等多种推理方法,从而使墨子的辩学形成为一个有条不紊、系统分明的体系,在古代世界中别树一帜,与古代希腊的逻辑学、古代印度的因明学并立。

经典名句1) 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择举之。

2) 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

3)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4) 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

5) 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

6) 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7) 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

8) 听其言,迹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予官。

9) 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10) 兼相爱,交相利。

11) 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

12) 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页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

:1.墨家墨子名言佳句汇总2.关于守诚信名人名言3.查找60条名人名言4.求真务实的名人名言5.历史传统经典名言有哪些6.墨子经典名言名句精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