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量计算公式.doc
建筑工程主要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钢管重量=钢管长度×钢管每米长重量
式中钢板每平方米重量及钢管每米长重量可从有关表中查出,
也可以按下式计算
钢板每平方米重量=7.85×钢板厚度
(1)方形钢板(δ=8)
每平方米重量=7.85×8=62.8kg/m2
钢板面积=0.3×0.3=0.09m2
重量小计=62.8×0.09×2(2块)=11.3kg
并入---------制动梁、制动板、制动桁架、车档钢吊车梁工程量
不规则或多边形钢板以其外接矩形面积乘以厚度乘以单位理论质量计算。
4.压型钢板楼板、墙板
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铺设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不扣--------柱、垛及单个0.3m2以内的孔洞所占面积
金属构件工程量=构件中各钢材重量之和
从图中可以看出,钢管柱工程量需计算钢板和钢管的重量。
构造柱一般是先砌砖后浇砼。在砌砖时一般每隔五皮砖(约300mm)两边各留一马牙槎,槎口宽度为60mm
一字形S=(d1+0.06)×d2 L形S=(d1×d2 ) +(d2+d1)×0.03
十字形S=(d1×d2) + (d1+d2)×0.06 T形S= (d1×d2) + (d1+2d2)×0.03
当错台层数位奇数时:S单=(a+1)b×〔1/2(a-1)×(h1+h2)+h2〕=0.0625·(a+1)×〔0.0945·(a-1)+0.126〕
式中:a为层数;h1、h2为不等高层数的二个高度;b为每层外放宽度。
折加高度(米)=大放脚断面面积(平方米)÷墙基厚度(米)
记忆公式:
等高大放脚增加面积:
建筑土建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建筑土建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建筑工程工程量计算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它为工程项目的投资决策提供了准确的数据依据。
以下将介绍建筑土建工程中常见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1.实体结构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1)地基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地基工程量计算主要包括基坑开挖、土方填筑、压实、沉降等工作。
地基工程量计算可根据实际工程情况采用土方换算法、地基开挖坑体积计算法等方法进行计算。
(2)混凝土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混凝土工程量计算包括混凝土砼、钢筋等材料的计算。
常用的计算公式如下:混凝土用量=施工面积×厚度×(1+损耗率)钢筋用量=施工长度×钢筋每米用量(3)砌体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砌体工程量计算包括砖块、砂浆等材料的计算。
常用的计算公式如下:砌体用量=砌筑面积×每平方米砌体的用量(4)钢结构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钢结构工程量计算包括钢柱、钢梁、钢板等材料的计算。
常用的计算公式如下:钢柱用量=钢柱长度×钢柱截面面积钢梁用量=钢梁长度×钢梁截面面积钢板用量=钢板长度×钢板宽度2.建筑装饰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1)瓷砖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瓷砖工程量计算主要包括墙面瓷砖、地面瓷砖等瓷砖的计算。
常用的计算公式如下:瓷砖用量=瓷砖铺设面积×瓷砖每平方米用量(2)吊顶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吊顶工程量计算主要包括石膏板、龙骨等材料的计算。
常用的计算公式如下:石膏板用量=吊顶面积×石膏板每平方米用量龙骨用量=吊顶面积×龙骨每米用量(3)地板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地板工程量计算主要包括木地板、地砖等材料的计算。
常用的计算公式如下:地板用量=地板面积×地板每平方米用量(4)柜体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柜体工程量计算主要包括柜子、门板等材料的计算。
常用的计算公式如下:柜体用量=柜体数量×柜体材料用量。
建筑工程量计算公式及计算方法大全
建筑工程量计算公式及计算方法大全一、平整场地: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米以平方米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公式S=(A+4)×(B+4)=S底+2L外+16式中:S———平整场地工程量;A———建筑物长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B———建筑物宽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S底———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L外———建筑物外墙外边线周长。
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由矩形组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场地平整工程量计算。
二、基础土方开挖计算开挖土方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
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基础底宽外加工作面,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公式:(1)、清单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基槽开挖:V=(A+2C+K×H)H×L。
式中:V———基槽土方量;A———槽底宽度;C———工作面宽度;H———基槽深度;L———基槽长度。
.其中外墙基槽长度以外墙中心线计算,内墙基槽长度以内墙净长计算,交接重合出不予扣除。
基坑开挖:V=1/6H[A×B+a×b+(A+a)×(B+b)+a×b]。
式中:V———基坑体积;A—基坑上口长度;B———基坑上口宽度;a———基坑底面长度;b———基坑底面宽度。
三、回填土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1、基槽、基坑回填土体积=基槽(坑)挖土体积-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
式中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一般包括垫层、墙基础、柱基础、以及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等所占体积2、室内回填土体积=主墙间净面积×回填土厚度-各种沟道所占体积主墙间净面积=S底-(L中×墙厚+L内×墙厚)式中:底———底层建筑面积;L中———外墙中心线长度;L内———内墙净长线长度。
建筑工程计量公式
1.建筑面积,单位m2。
建筑面积=外墙外围长×外墙外围宽(轴线之间长度+两边轴线外侧墙厚)2.脚手架工程,单位100m2。
脚手架工程量=建筑面积/1003.大型垂直运输机械,单位m2 。
大型垂直运输机械=建筑面积4.工程水电费,单位m2 。
工程水电费=建筑面积(四环以内、四环以外)(二)基础工程:1.场地平整:首层建筑面积×1.4系数(地下室建筑面积大于首层建筑面积时用地下室建筑面积×1.4系数,单位m22.人工挖基坑:以体积计算,单位m3。
V=【(长×宽×深)+(周长×深×放坡增量)】×基坑个数长=坑长+两边工作面(0.3×2)宽=坑宽+两边工作面(0.3×2)深=基坑底面标高+垫层厚度-设计室外地坪标高基坑(≤1.5m不放坡,>1.5m放坡)3.人工挖沟槽:以体积计算,单位m3 。
V=(外墙中心线长度×外墙槽宽×外墙槽深)+(内墙净长线长度×内墙槽宽×内墙槽深)+(外墙中心线长度×外墙槽深+内墙净长线长度×内墙槽深)×放坡增量外墙中心线长度=图示外墙长度±两侧移轴后的距离(轴线不在中间)内墙净长线长度=图示内墙长度-外墙内侧基础到轴线宽度(两侧×2)-垫层宽度(两侧×2)-工作面宽度(两侧×2)4.基础回填:以体积计算,单位m3 基础回填土体积=挖土总体积-垫层-基础(带型或独立基础)-基础梁-柱-墙(肋算至室外设计地坪)5.房心回填:以体积计算,单位m 3 放心回填=主墙内侧长×主墙内侧宽×回填土厚度(厚度=设计室外地坪到室内地坪高度-地面做法)6.余(亏)土运输:以体积计算,单位m3 余(亏)土运输体积=挖土总体积-基础回填土体积-房心回填土体积-0.9×灰土体积(灰土为房心回填灰土)7.机械挖土没有余(亏)土运输,但要计算打钎拍底工程量打钎拍底:以平方米计算,单位m2 打钎拍底工程量=垫层水平投影面积=外墙中心线长度×外墙垫层宽度+内墙净长线长度×内墙垫层宽度外墙中心线长度=图示外墙长度±两侧移轴后的距离(轴线不在中间时)内墙净长线长度=图示内墙长度-外墙内侧基础到轴线宽度(两侧×2)-垫层宽度(两侧×2)(不减工作面)(三)混凝土工程:1.混凝土垫层:以体积计算,单位m3 混凝土垫层=(外墙中心线长度×外墙垫层宽度+内墙净长线长度×内墙垫层宽度)×垫层厚度外墙中心线长度=图示外墙轴线间长度±两侧移轴后的距离(轴线不在中间时)内墙净长线长度=图示内墙轴线间长度-外墙内侧基础到轴线宽度(两侧×2)-垫层宽度(两侧×2)(不减工作面)2.独立基础:以体积计算,单位m 3 独立基础体积=四棱台体积+巨型基座体积四棱台体积计算公式:V=1/3×h×(S1+S2+根号S1*S2)巨型基座体积:长×宽×高3.条形基础:以体积计算,单位m3 条形基础体积=外墙中心线长度×外墙基础宽度×内墙基础高度+内墙净长线长度×内墙基础宽度×内墙基础高度外墙中心线长度=图示外墙轴线间长度±两侧移轴后的距离(轴线不在中间时)内墙净长线长度=图示内墙轴线间长度-外墙内侧基础到轴线宽度(两侧×2)(不减工作面和垫层)4.基础墙(肋):以体积计算,单位m3 肋体积=(外墙(肋)中心线长度×外墙(肋)厚度+内墙(肋)净长线长度×内墙(肋)厚度)×墙(肋)高外墙中心线长度=图示外墙轴线间长度±两侧移轴后的距离(轴线不在中间时)-柱宽内墙净长线长度=图示内墙轴线间长度-柱宽(不减基础、垫层和工作面)-柱宽高度=基础上表面到设计室内地坪(高度≤1.5m执行基础子目,高度>1.5m执行墙子目)5.框架柱:以体积计算,单位m3 框架柱体积=柱长×柱宽×柱高×根数柱长、柱宽,查柱表或者看图示,柱高从基础上表面算至顶板上皮。
建筑工程工程量计算公式大全
建筑工程工程量计算公式大全
1.地基工程工程量计算公式:
-回填土工程工程量计算公式:
土方回填量=(坝宽+底宽)×平均填方构筑物高度×断面长度
-地基处理层工程工程量计算公式:
地基处理量=工地平均标高与基准标高之差×断面宽度×断面长度
2.混凝土工程工程量计算公式:
-混凝土用量=施工平面面积×施工高度
-砼配合比计算公式:
水灰比=水的用量/水泥用量
砂率=砂的用量/石子用量
骨材用量=(水泥用量+砂的用量+石子用量)×堆积系数
3.钢筋工程工程量计算公式:
-钢筋用量=筋筋根数×钢筋根数长度
-钢筋重量=钢筋用量×钢筋单位重量
4.砌筑工程工程量计算公式:
-砌筑砂浆用量=砌筑面积×抹灰层数×砂浆配合比
-砌筑砖块用量=砌筑面积×砖块单位面积
5.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公式:
-涂料用量=涂料面积×涂料厚度
-瓷砖用量=贴瓷砖面积×瓷砖单位面积
-大理石用量=铺大理石面积×大理石单位面积6.木工工程工程量计算公式:
-木工用量=木板面积×木板厚度
-木方用量=木方立方数×木方长度
7.油漆工程工程量计算公式:
-油漆用量=油漆面积×油漆厚度
-油漆面积=上底面积+下底面积+侧面积
8.给排水工程工程量计算公式:
-给水管道长度=总分支管道长度+总阀门长度-排水管道长度=主管道长度+分支管道长度9.电气工程工程量计算公式:
-电缆用量=总线长度×电缆单位长度
-电线用量=工程长度×电线单位长度。
建筑工程量计算方法(含图及计算公式)
工程量计算方法一、基础挖土1、挖沟槽:V=(垫层边长+工作面)×挖土深度×沟槽长度+放坡增量(1)挖土深度:①室外设计地坪标高与自然地坪标高在±0.3m以内,挖土深度从基础垫层下表面算至室外设计地坪标高;②室外设计地坪标高与自然地坪标高在±0.3m以外,挖土深度从基础垫层下表面算至自然设计地坪标高。
(2)沟槽长度:外墙按中心线长度、内墙按净长线计算(3)放坡增量:沟槽长度×挖土深度×系数(附表二P7)2、挖土方、基坑:V=(垫层边长+工作面)×(垫层边长+工作面)×挖土深度+放坡增量(1)放坡增量:(垫层尺寸+工作面)×边数×挖土深度×系数(附表二P7)二、基础1(1(2(31(1(2(1砖基础多为大放脚形式,大放脚有等高皮砖。
不等高大放脚,每挑宽1/4砖,挑出砖厚为1皮与体积。
1、基础(1(2(32、柱(1)有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上一层楼板上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2)无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柱帽下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3)框架柱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从楼层的楼板上表面)算至上一层楼板上表面,无楼层者,从柱基上表面至柱顶;(4)构造柱按全高计算,与砖墙嵌接部分的体积并入柱身体积内计算;(5)依附柱上的牛腿,并入柱身体积内计算。
3、梁按图示断面尺寸乘以梁长以m3计算,梁长按下列规定确定:(1)梁与柱连接时,梁长算至柱侧面;(2)主梁与次梁连接时,次梁长算至主梁侧面;(3)梁与混凝土墙连接时,梁长算至混凝土墙的侧面。
伸入墙内梁头,梁垫体积并入梁体积内计算。
4、板按图示面积乘以板厚以m3计算,其中:(1)有梁板包括主、次梁与板,主梁与板体积之和计算;(2)无梁板按板和柱帽体积之和计算;(3)平板按板实体体积计算;(4)现浇挑檐天沟与板(包括屋面板、楼板)连接时,以外墙为分界线,与圈梁(包括其他梁)连接时,以梁外边线为分界线。
建筑工程工程量计算公式
建筑工程工程量计算公式建筑工程工程量计算公式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的准确性和精度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在工程量计算中,一些基本的公式经常被应用。
这些公式包括面积公式,体积公式和重量公式等等,它们都是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和要求而展开的。
在以下的文档中,我们将会介绍一些常用的建筑工程工程量计算公式,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建筑工程工程量计算知识。
一、面积公式1. 矩形面积公式:S=a*b在建筑工程中,矩形是建筑图纸中最常见的图形之一。
矩形的面积公式是S=a*b,其中a为矩形的长,b为矩形的宽。
在工程量计算中,通常需要知道建筑物中某个房间或者墙壁的面积,这时候就可以应用矩形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2. 三角形面积公式:S=1/2 *a *h三角形是建筑图纸中另一个较为常见的图形。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S=1/2 *a *h,其中a为三角形底边长,h为三角形的高度。
在建筑工程中,通常需要计算三角形屋顶或某个房间的斜墙面积时,就可以运用三角形面积公式。
3. 梯形面积公式:S=(a+b)*h/2梯形是建筑图纸中常见的一个图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是S=(a+b)*h/2,其中a和b分别为梯形的上、下底边长,h为梯形的高度。
运用梯形面积公式可以很方便地计算梯形房屋的面积。
二、体积公式1. 立方体体积公式:V=a*b*c在建筑工程中,经常需要计算房屋、柱子、台阶等物品的体积。
立方体的体积公式是V=a*b*c,其中a、b、c分别为立方体的长、宽、高。
在工程量计算中,如果需要计算某一建筑构件的体积时,可以应用立方体体积公式。
2. 圆柱体积公式:V=π*r*r*h圆柱体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建筑构件。
圆柱体的体积公式是V=π*r*r*h,其中r是圆柱的半径,h是圆柱的高度。
在建筑工程中,需要计算圆柱体积时,可以运用圆柱体积公式进行计算。
3. 圆锥体积公式:V=1/3 *π*r*r*h圆锥体是建筑物中较为常见的构件之一,如圆锥形的屋顶。
建筑工程主要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建筑工程主要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在建筑工程中,工程量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正确的计算可以保证工程施工进展顺利,预算控制准确,不会出现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建筑工程主要工程量计算规则和公式。
基础工程地基基础工程量计算地基基础工程量包括开挖土方量、回填土方量、挖台阶土方量、建筑垫层土方量等。
其中,开挖土方量和回填土方量的计算方法如下:•土方开挖量 = 建筑面积 × 地面下降深度•土方回填量 = 开挖土方量 + 地基外筑墙体积 - 建筑垫层挖台阶土方量和建筑垫层土方量的计算方法分别如下:•挖台阶土方量 = 0.75 × 台阶面积 × 台阶高度•建筑垫层土方量 = 砂石料面积 × 垫层厚度楼板工程量计算楼板工程量包括混凝土用量、钢筋用量和楼板面积。
其中,混凝土用量和钢筋用量的计算方法如下:•混凝土用量 = 楼板面积 × 混凝土厚度•钢筋用量 = 楼板面积 × 钢筋配筋率 × 钢筋重量系数楼板面积的计算方法是建筑平面面积减去楼梯和电梯间面积。
结构工程梁、柱工程量计算梁、柱工程量包括混凝土用量、钢筋用量和梁、柱长度。
其中,混凝土用量和钢筋用量的计算方法同楼板工程量计算,梁、柱长度的计算方法如下:•梁长度 = 规划长度 + 2 × 支承钢筋长度 + 一端钢筋弯曲部分长度•柱长度 = 规划长度 + 一端钢筋弯曲部分长度支承钢筋长度是指梁、柱受荷部分的支承钢筋长度,一端钢筋弯曲部分长度是指梁、柱转角处所缠绕的弯曲钢筋长度。
墙、板工程量计算墙、板工程量包括混凝土用量、钢筋用量和墙、板面积。
其中,混凝土用量和钢筋用量的计算方法同楼板工程量计算,墙、板面积的计算方法是建筑立面面积减去门窗面积。
安装工程门窗工程量计算门窗工程量包括门窗面积和门窗框数量。
其中,门窗面积的计算方法是门或窗的尺寸乘以数量,门窗框数量的计算方法是门或窗的数量加上立柱数量再乘以门窗框压梁长度。
建筑工程量计算规则公式汇总
建筑工程量计算规则公式汇总一、土方工程量计算:1.计算开挖工程量的公式:V=A×h其中,V表示开挖工程量,A表示开挖面积,h表示开挖深度。
2.计算填方工程量的公式:V=A×h其中,V表示填方工程量,A表示填方面积,h表示填方高度。
二、混凝土工程量计算:1.计算混凝土浇筑量的公式:V=A×h其中,V表示混凝土浇筑量,A表示浇筑面积,h表示浇筑厚度。
2.计算混凝土配合比的公式:C=(W1+W2+W3+...)/(V1+V2+V3+...)其中,C表示混凝土配合比,W表示材料的重量,V表示材料的体积。
三、钢筋工程量计算:1.计算钢筋数量的公式:N=A×L×P其中,N表示钢筋数量,A表示梁或柱的横截面积,L表示梁或柱的长度,P表示钢筋的密度。
2.计算钢筋重量的公式:W=A×L×P×S其中,W表示钢筋重量,A表示梁或柱的横截面积,L表示梁或柱的长度,P表示钢筋的密度,S表示钢筋数量。
四、砖工工程量计算:1.计算砖数量的公式:N=A×h其中,N表示砖数量,A表示墙体的面积,h表示墙体的高度。
2.计算砂浆用量的公式:V=A×h其中,V表示砂浆用量,A表示墙体的面积,h表示墙体的厚度。
五、油漆工程量计算:1.计算涂料用量的公式:V=A×h其中,V表示涂料用量,A表示墙面的面积,h表示涂料的厚度。
2.计算腻子用量的公式:V=A×h其中,V表示腻子用量,A表示墙面的面积,h表示腻子的厚度。
这些公式和规则只是建筑工程量计算中的一部分,其他工程量计算规则还包括砂石工程量、钢结构工程量、水电工程量等。
根据不同工程的特点和要求,还会有其他特殊的计算规则和公式。
建筑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对于工程施工和预算控制至关重要,建筑行业的工程师和市场人员需要熟练掌握这些规则和公式,以确保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实现。
建筑工程主要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免费下载)
建筑工程主要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一、平整场地: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米以平方米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公式S=(A+4)×(B+4)=S底+2L外+16式中:S———平整场地工程量;A———建筑物长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B———建筑物宽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S底———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L外———建筑物外墙外边线周长。
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由矩形组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场地平整工程量计算。
二、基础土方开挖计算开挖土方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
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基础底宽外加工作面,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公式:(1)、清单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基槽开挖:V=(A+2C+K×H)H×L。
式中:V———基槽土方量;A———槽底宽度;C———工作面宽度;H———基槽深度;L———基槽长度。
.其中外墙基槽长度以外墙中心线计算,内墙基槽长度以内墙净长计算,交接重合出不予扣除。
基坑开挖:V=1/6H[A×B+a×b+(A+a)×(B+b)+a×b]。
式中:V———基坑体积;A—基坑上口长度;B———基坑上口宽度;a———基坑底面长度;b———基坑底面宽度。
三、回填土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1、基槽、基坑回填土体积=基槽(坑)挖土体积-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
式中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一般包括垫层、墙基础、柱基础、以及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等所占体积2、室内回填土体积=主墙间净面积×回填土厚度-各种沟道所占体积主墙间净面积=S底-(L中×墙厚+L内×墙厚)式中:底———底层建筑面积;L中———外墙中心线长度;L内———内墙净长线长度。
建筑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常用建材用量计算公式1、1m3砖净用量计算公式1m3砖净用量=2*K/墙厚*(砖长+灰缝)*(砖厚+灰缝)(块/m3) K为砖长的倍数表示墙厚2、黏土空心砖1m3砖净用量=1/(砖长+灰缝)*砖宽*(砖厚+灰缝) (块/m3)3、其他砖及砌块计算公式砖量=1/(砖长+灰缝)*砖宽*(砖厚+灰缝) (块/m3)4、砌筑砂浆用量计算公式(1m3用量)1m3用量=1-砖用量*每块体积5、砌筑砂浆配合比计算公式Qc=Rp/KRc*1000 K=1.11g*Rp/1g*RcQc为1m3水泥用量,Kg; Rc为水泥标号,Kg/ m2;Rp 为砂浆强度,Kg/ m2;K为系数.6、油漆用量计算公式X=G*(100-W)/A*100000-37.5(g)W为遮盖力,g/ m2; A为涂漆面积;G为完全遮盖的涂漆重量,g;W为涂料中含油百分比;涂料用量=涂刷面积*遮盖力/1000(Kg)7、屋面用瓦计算公式100 m2用量=100/瓦的有效长度*瓦的有效宽度*(1+损耗率)瓦的有效长(宽)度为规格尺寸减去搭接尺寸8砼配合比及施工用料计算公式(1)、确定试配砼强度Rh=Rp+1.645δ0其中Rp为设计强度,MPa; δ0为经验系数(2)、确定水灰比(C/W)采用碎石Rh=0.46R c(C/W-0.52)采用卵石Rh=0.48R c(C/W-0.61)R c为水泥实际强度MPa可套计算公式R c=K c* R’cR’c为水泥强度K c为水泥强度富余系数1.13(3)、计算用水量W0(4)计算水泥用量C0=C/W*W0(5)确定砂率砂率为砂与碎石的比值Sp=S0/(S0+G0) S0 G0分别指粗细骨料的用量(6)计算粗细骨料用量的计算公式C0+G0+S0+G0=R h{S0/(S0+G0)=Sp*C%R h为砼拌和物的假定容量,2400-2450,Kg/ m3。
建筑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建筑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一.混凝土垫层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1、条形基础砼垫层计算公式外墙条基砼垫层体积=外墙条形基础砼垫层的中心线长度×砼垫层的截面积内墙条基砼垫层体积=内墙条形基础砼垫层的净长线长度×砼垫层的截面积2、整板基础、独立基础垫层的体积垫层体积=垫层面积×垫层厚度二、钢筋混凝土梁工程量规则1、梁的一般计算公式=梁的截面面积*梁的长度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伸入墙内的梁头、梁垫并入梁体积内。
2、梁长的取法梁与柱连接时,梁长算至柱侧面,主梁与次梁连接时,次梁长算至主梁侧面。
3、地圈梁工程量外墙地圈梁的工程量=外墙地圈梁中心线的长度×地圈梁的截面积内墙地圈梁的工程梁=内墙地圈梁净长线的长度×地圈梁的截面积3、基础梁的体积计算方法:基础梁的体积=梁的净长×梁的净高三、混凝土基础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1、条形基础工程量计算及公式外墙条形基础的工程量=外墙条形基础中心线的长度×条形基础的截面积内墙条形基础的工程梁=内墙条形基础净长线的长度×条形基础的截面积注意:净长线的计算应砼条形基础按垂直面和斜面分层净长线计算2、满堂基础工程量计算及公式满堂基础工程量=满堂基础底面积×满堂基础底板垂直部分厚度+上部棱台体积3、独立基础(砼独立基础与柱在基础上表面分界) (1)矩形基础: V=长×宽×高 (2)阶梯形基础: V=∑各阶(长×宽×高) (3)截头方锥形基础: V=V1+V2=1/6 h1 ×[A×B+(A+a)(B+b)+a×b]+A×B×h2 其中V1——基础上部棱台体积,V2——基础下部长方体体积,h1——棱台高度,A、B——棱台底边长宽,ab——棱台顶边长宽,h2——基础下部长方体高度四、现浇砼墙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1、现浇框架结构的剪力墙计算方法:按图示尺寸以m3计算。
建筑工程主要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建筑工程主要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一、平整场地: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米以平方米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公式S=(A+4)×(B+4)=S底+2L外+16式中:S———平整场地工程量;A———建筑物长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B———建筑物宽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S底———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L外———建筑物外墙外边线周长。
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由矩形组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场地平整工程量计算。
二、基础土方开挖计算开挖土方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
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基础底宽外加工作面,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公式:(1)、清单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基槽开挖:V=(A+2C+K×H)H×L。
式中:V———基槽土方量;A———槽底宽度;C———工作面宽度;H———基槽深度;L———基槽长度。
.其中外墙基槽长度以外墙中心线计算,内墙基槽长度以内墙净长计算,交接重合出不予扣除。
基坑开挖:V=1/6H[A×B+a×b+(A+a)×(B+b)+a×b]。
式中:V———基坑体积;A—基坑上口长度;B———基坑上口宽度;a———基坑底面长度;b———基坑底面宽度。
三、回填土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1、基槽、基坑回填土体积=基槽(坑)挖土体积-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
式中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一般包括垫层、墙基础、柱基础、以及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等所占体积2、室内回填土体积=主墙间净面积×回填土厚度-各种沟道所占体积主墙间净面积=S底-(L中×墙厚+L内×墙厚)式中:底———底层建筑面积;L中———外墙中心线长度;L内———内墙净长线长度。
建筑工程工程量详细计算规则公式汇总
建筑工程工程量详细计算规则公式汇总建筑工程量计算是建筑工程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正确计算工程量是保证工程施工和造价预算准确的重要前提。
本文将详细介绍建筑工程工程量计算的规则和公式。
建筑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建筑工程工程量的计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每项工程的数量进行计算,二是对每项工程的单位工程量进行计算。
具体规则如下:1.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图纸计算数量,计算每个部位的长度、宽度、高度、面积、体积等。
2.按照建筑工程分类,对每个工程项目进行工程量计算,包括土建工程量、装饰工程量、安装工程量等,并按照计日工程量、总价工程量、招标工程量等方式计算。
3.针对一些特殊情况,进行修正或调整以保证计算精度。
建筑工程工程量计算公式建筑工程量计算需要应用到多种公式,以下是常见的工程量计算公式:面积计算公式1.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面积 = 长度 × 宽度2.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面积 = 边长 × 边长3.圆形面积计算公式面积= π × 半径的平方体积计算公式1.立方体体积计算公式体积 = 长度 × 宽度 × 高度2.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体积= π × 半径的平方 × 高度3.圆锥体体积计算公式体积 = 1/3 × 圆锥的底面积 × 高度计日工程量公式1.设计天数工程量计算公式工程量 = 人员数量 × 工作天数2.单价合同工程量计算公式工程量 = 合同金额 ÷ 合同单价招标工程量公式1.标准化劳动时间工程量计算公式工程量 = 标准化劳动时间 ÷ 单人工日生产量2.单成本合同工程量计算公式工程量 = 合同金额 ÷ 工程建设成本总结本文介绍了建筑工程工程量计算的规则和公式,覆盖了常见的面积计算、体积计算、计日工程量计算和招标工程量计算公式。
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不同的工程项目和设计要求,灵活运用公式和计算规则,保证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
建筑业所有工程量计算公式大全(附图)
建筑业所有工程量计算公式大全(附图)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米以平方米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公式S=(A+4)×(B+4)=S底+2L外+16式中:S———平整场地工程量;A———建筑物长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B———建筑物宽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S底———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L外———建筑物外墙外边线周长。
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由矩形组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场地平整工程量计算。
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
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基础底宽外加工作面,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公式:(1)清单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基槽开挖:V=(A+2C+K×H)H×L。
式中:V———基槽土方量;A———槽底宽度;C———工作面宽度;H———基槽深度;L———基槽长度。
. 其中外墙基槽长度以外墙中心线计算,内墙基槽长度以内墙净长计算,交接重合出不予扣除。
基坑开挖:V=1/6H[A×B+a×b+(A+a)×(B+b)+a×b]。
式中:V———基坑体积;A—基坑上口长度;B———基坑上口宽度;a———基坑底面长度;b———基坑底面宽度。
1、基槽、基坑回填土体积=基槽(坑)挖土体积-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
式中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一般包括垫层、墙基础、柱基础、以及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等所占体积2、室内回填土体积=主墙间净面积×回填土厚度-各种沟道所占体积主墙间净面积=S底-(L中×墙厚+L内×墙厚)式中:底———底层建筑面积;L中———外墙中心线长度;L内———内墙净长线长度。
建筑工程量计算公式及计算方法大全
建筑工程量计算公式及计算方法大全一、墙体计算1.砖墙的计算方法:墙体面积=高度×宽度,砖块数量=墙体面积÷砖块尺寸。
2.混凝土墙的计算方法:墙体体积=高度×宽度×厚度。
二、地板和屋面计算1.地板的计算方法:地板面积=长度×宽度,地砖数量=地板面积÷地砖尺寸。
2.屋面的计算方法:屋面面积=长度×宽度,屋面瓦片数量=屋面面积÷瓦片尺寸。
三、钢筋计算1. 钢筋直径的计算方法:直径(mm) = 根号(面积(㎡) × 162)。
2.钢筋根数的计算方法:根数=长度(m)÷间距(m)。
四、混凝土计算1.混凝土体积计算方法:混凝土体积=长度×宽度×厚度。
2.混凝土用量计算方法:用量=混凝土体积÷混凝土浆比。
五、窗户和门的计算1.窗户面积计算方法:窗户面积=高度×宽度。
2.门面积计算方法:门面积=高度×宽度。
六、油漆计算油漆面积计算方法:面积=长度×宽度,油漆用量=面积÷每升油漆可涂覆的面积。
七、电线和电缆计算1.电线长度计算方法:长度=电线路径长度。
2.电缆用量计算方法:用量=电缆长度÷单位长度电缆重量。
八、管道计算管道用量计算方法:用量=管道长度×每米管道重量。
九、砂石计算1.砂子用量计算方法:用量=面积×厚度×容重。
2.石子用量计算方法:用量=面积×厚度×规格×容重。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量计算公式及计算方法的具体内容包括墙体计算、地板和屋面计算、钢筋计算、混凝土计算、窗户和门的计算、油漆计算、电线和电缆计算、管道计算和砂石计算等方面。
通过科学合理的计算方法,可以准确计算出建筑工程所需材料的数量,为工程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最新版建筑工程主要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最新版建筑工程主要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建筑工程的主要工程量计算规则和公式是建筑工程项目中最常用的工程量计算方法,用于确定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材料和劳动力的数量,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下面是关于最新版建筑工程主要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的详细介绍:1.土方工程量计算土方工程量计算是指对地面的土壤和岩石进行挖掘、填方或开挖的工程量计算。
常用的计算公式如下:挖方工程量(立方米)=底面积(平方米)×深度(米)填方工程量(立方米)=底面积(平方米)×深度(米)2.砌体工程量计算砌体工程量计算是指对建筑物墙体的砌筑材料进行计算。
常用的计算公式如下:砖工(块)=底面积(平方米)×墙体高度(米)÷单块砖体积(立方米)砖缝工(平方米)=底面积(平方米)×砌头缝宽(米)×墙体高度(米)砌筑混凝土墙工程量(立方米)=底面积(平方米)×墙体高度(米)3.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是指对建筑物中使用的钢筋和混凝土进行计算。
常用的计算公式如下:钢筋工程量(公斤)=施工构件长度(米)×施工构件截面积(平方米)×钢筋用量(公斤/立方米)混凝土工程量(立方米)=施工构件体积(立方米)水泥工程量(公斤)=混凝土用量(立方米)×混凝土配合比中的水泥用量比例4.油漆工程量计算油漆工程量计算是指对建筑物中涂漆表面的面积进行计算。
常用的计算公式如下:油漆工程量(平方米)=底面积(平方米)×涂层层数5.瓦工工程量计算瓦工工程量计算是指对建筑物屋顶和墙面的瓦片进行计算。
常用的计算公式如下:瓦片工程量(平方米)=底面积(平方米)×瓦片用量(平方米/平方米瓦片)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计算公式仅是举例,实际工程量计算中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比如浪损、差错和损耗率等。
此外,针对不同的工程类型和具体情况,工程量计算规则和公式还会有所不同。
建筑工程工程量计算公式
一、平整场地: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米以平方米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公式S=(A+4)×(B+4)=S底+2L外+16式中:S———平整场地工程量;A———建筑物长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B———建筑物宽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S底———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L外———建筑物外墙外边线周长。
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由矩形组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场地平整工程量计算。
二、基础土方开挖计算开挖土方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
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基础底宽外加工作面,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公式:(1)、清单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基槽开挖:V=(A+2C+K×H)H×L。
式中:V———基槽土方量;A———槽底宽度;C———工作面宽度;H———基槽深度;L———基槽长度。
.其中外墙基槽长度以外墙中心线计算,内墙基槽长度以内墙净长计算,交接重合出不予扣除。
基坑开挖:V=1/6H[A×B+a×b+(A+a)×(B+b)+a×b]。
式中:V———基坑体积;A—基坑上口长度;B———基坑上口宽度;a———基坑底面长度;b———基坑底面宽度。
三、回填土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1、基槽、基坑回填土体积=基槽(坑)挖土体积-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
式中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一般包括垫层、墙基础、柱基础、以及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等所占体积2、室内回填土体积=主墙间净面积×回填土厚度-各种沟道所占体积主墙间净面积=S底-(L中×墙厚+L内×墙厚)式中:底———底层建筑面积;L中———外墙中心线长度;L内———内墙净长线长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程量计算公式一、平整场地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米以平方米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公式S= (A+4) x (B+4)二,底+21_ 外+16式中:S------ 平整场地工程量;A ------------ 建筑物长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B -------- 建筑物宽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S底--------- 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L外------ 建筑物外墙外边线周长。
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由矩形组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场地平整工程量计算。
02基础土方开挖计算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
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基础底宽外加工作面,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公式:(1) 、清单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x挖土深度。
(2) 、定额规则:基槽开挖:V= (A+2C+QH) HxLo式中:V --------------- 基槽土方量;A --------- 槽底宽度;C --------- 工作面宽度;H ---------- 基槽深度;L -------- 基槽长度。
.其中外墙基槽长度以外墙中心线计算,内墙基槽长度以内墙净长计算, 交接重合出不予扣除。
基坑开挖:V=1/6H[AxB+axb+(A+a)x(B+b)+axb]。
式中:V ------------ 基坑体积;A—基坑上口长度;B ---------- 基坑上口宽度;a ---------- 基坑底面长度;b -------- 基坑底面宽度。
03回填土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1、基槽、基坑回填土体积=基槽(坑)挖土体积-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
式中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一般包括垫层、墙基础、柱基础、以及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等所占体积2、室内回填土体积=主墙间净面积x回填土厚度■各种沟道所占体积主墙间净面积=S底-(L中x墙厚+L内x墙厚)式中:底----- 底层建筑面积;L中 ------ 外墙中心线长度;L内------- 内墙净长线长度。
回填土厚度指室内外高差减去地面垫层、找平层、面层的总厚度。
04运土方计算规则及公式:运土是指把开挖后的多余土运至指定地点,或是在回填土不足时从指定地点取土回填。
土方运输应按不同的运输方式和运距分别以立方米计算。
运土工程量==挖土总体积■回填土总体积式中计算结果为正值时表示余土外运,为负值时表示取土回填。
05打、压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1、打预制钢筋混凝土桩的体积,按设计桩长以体积计算,长度按包括桩尖的全长计算,桩尖虚体积不扣除。
计量单位:m3,体积计算公式如下:V二桩截面积X设计桩长(包括桩尖长度)2、送钢筋混凝土方桩(送桩):当设计要求把钢筋石仝桩顶打入地面以下时,打桩机必须借助工具桩才能完成,这个借助工具桩(一般2〜3m 长,由硬木或金属制成)完成打桩的过程叫“送桩”。
计算方法按定额规定以送桩长度即桩顶面至自然地坪另加0.5米乘以横截面积以立方米计算, 计量单位:m3,公式如下:▽二桩截面积x (送桩长度+0.5m)送桩长度一一设计桩顶标高至自然地坪。
3、接桩:接桩是指按设计要求按桩的总厂分节预制运至现场先将第一根桩打入将第二根桩垂直吊起和第一根桩相连后再继续打桩硫磺胶泥按桩一一计量单位:m2;按桩截面积电焊接桩一计量单位:t ;按包角钢或包钢板的重量。
06打、压预应力钢筋佐管桩按设计桩长以体积计算,长度按包括桩尖的全长计算,桩尖虚体积不扣除,管桩的空心体积应扣除,管桩的空心部分设计要求灌注混凝土或其他填充材料时,应另行计算。
计量单位:m3,体积计算公式如下:▼=桩截面积x设计桩长(包括桩尖长度)桩内灌芯工程量计算,计量单位:m3V=管桩桩孔内径截面积x设计灌芯深度07灌注桩计算规则(1)打孔沉管灌注桩单打、复打:计量单位:m3V二管外径截面积x (设计桩长+加灌长度)设计桩长——根据设计图纸长度如使用活瓣桩尖包括预制桩尖,使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尖则不包括加灌长度——用来满足碌灌注充盈量,按设计规定;无规定时,按0.25m 计取。
(2)、夯扩桩:计量单位:m3V1 (一、二次夯扩)=标准管内径截面积x设计夯扩投料长度(不包括预制桩尖)V2 (最后管内灌注磔)=标准管外径截面积x(设计桩长+0.25)设计夯扩投料长度一一按设计规定计算。
(3)钻孔混凝土灌注桩成孔工程量,计量单位:m3钻土孔V二桩径截面积X自然地面至岩石表面的深度;钻岩孔V=桩径截面积X入岩深度度混凝土灌入工程量,计量单位:m3 V二桩径截面积X有效桩长,有效桩长设计有规定按规定,无规定按下列公式:有效桩长=设计桩长(含桩尖长)+桩直径设计桩长——桩顶标高至桩底标高基础超灌长度——按设计要求另行计算。
泥浆运输工程量:计量单位:m3,工程量按成孔工程量计取。
08人工挖孔桩(1)、人工挖孔工程量:计量单位:m3V (人工挖土)=护壁外围截面积x成孔长度成孔长度——自然地坪至设计桩底标高V (淤泥、流砂、岩石)=实际开挖(凿)量(2)砖、混凝土护壁及灌注桩芯混凝土工程量:计量单位:m3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的实体积09水泥搅拌桩、粉喷桩以立方米计算v=(设计桩长+500MM) X设计桩截面面积(长度如有设计要求则按设计长度)。
双轴的工程量不得重复计算,群桩间的搭接不扣除。
10长螺旋或旋挖法钻孔灌注桩以立方米计算v=(设计桩长+500MM) X设计桩截面面积或螺旋外径面积(长度如有设计要求则按设计长度)O11基坑锚喷护壁成孔及孔内注浆按设计图纸以延长米计算12护壁喷射混凝土按设计图纸以平方米计算。
13砖基础计算规则1、基础与墙身(柱身)的划分:(1) 基础与墙(柱)身使用同一种材料时•,以设计室内地面为界(有地下室者,以地下室室内设计地面为界),以下为基础,以上为墙(柱)身。
(2) 基础与墙身使用不同材料时,位于设计室内地面+ 300MM以内时, 以不同材料为分界线,超过+ 300MM时,以设计室内地面为分界线。
(3) 砖、石围墙,以设计室外地坪为界线,以下为基础,以上为墙身。
2、砖基础的计算方法(计价表规则)(1) 砖基础不分墙厚和高度,按图示尺寸以m3计算。
其中基础长度:外墙墙基按外墙的中心线计算;内墙墙基按内墙基最上…步的净长线计算。
(2) 不扣除的部分:基础大放脚T形接头处的重叠部分,嵌入基础内的钢筋、铁件、管道、基础防潮层、单个面积在0.3m2以内孔洞所占体积,但靠墙暖气沟的挑檐亦不增加。
附墙垛基础宽出部分体积应并入基础工程量内。
(3) 应扣除的部分:嵌入基础内的钢筋佐柱梁板和地圈梁的体积(4) 砖基础大放脚的工程量计算:常用砖基础一般为定型的阶梯形式,每个台阶以固定尺寸向外层层叠放出去,俗称大放脚基础。
根据大放脚的断面形式分为:等高式大放脚和间隔式大放脚。
为了简便砖大放脚基础工程量的计算,可将放脚部分的面积折成相等墙基断面的面积。
一般情况,我们可以先从折算表中查出折算高,再去计算增加断面。
大放脚计算公式为:大放脚基础工程量二基础长度X墙基厚度X (基础高度+折算高度)14砖砌实砌墙体工程量计算规则1、计算方法及公式:应区分不同墙厚和砌筑砂浆种类以m3计算。
墙体体积=(墙体长度X墙体高度一门窗洞口面积)X墙厚一嵌入墙体内的钢筋佐柱、圈梁、过梁体积+砖垛、女儿墙等体积2、应扣除部分:门窗洞口、过人洞、空圈,嵌入墙身的钢筋磴柱(如GZ)、梁(GL、QL等),钢筋砖过梁,暖气包壁龛等的体积。
不扣除部分:梁头,内外墙板头,橡木,垫木,木楞头,沿椽木,木砖、门窗走头,砖墙内的加固钢筋,木筋,铁件,钢管,每个在0.3m2以下孔洞等所占体积。
不增加部分:凸出墙面的窗台虎头砖,压顶线,山墙泛水,烟囱根,门窗套,三皮砖以内的腰线和挑檐等体积;3、墙体长度的确定:外墙长度按外墙的中心线计算,内墙长度按内墙的净长线计算。
(1) 、外墙墙身高度%1坡屋面无檐口天棚者算至墙中心线屋面板底,如图1,无屋面板,算至椽子顶面,如图2。
%1有屋架、且室内外均有天棚者,算至屋架下弦另加200mm;无天棚者算至屋架下弦底加300mm,如图3。
%1有现浇钢筋混凝土平板楼层者,应算至平板底面。
(2) 、内墙墙身高度%1位于屋架下弦者,其高度算至屋架底。
见图4%1无屋架者,算至天棚底另加120mm。
见图5%1有钢筋玲楼板隔层者,算至板底面。
有框架梁时,即框架结构的填充墙,应算至框架梁底面。
(3) 、内、外山墙墙身高度按其平均高度计算。
见图6o女儿墙高度从外墙梁板上表面算至女儿墙顶面(如有混凝土压顶时算至压顶下表面)15框架结构填充墙工程量计算规则框架间砌体,以框架梁柱间的净空面积乘以厚度计算。
框架外表镶贴砖部分,应并入框架间砌体工程量内计算空花墙、空斗墙工程量计算规则空花墙按外形尺寸以m3计算,空花部分不扣除,空花墙外有实砌墙, 其中的实砌部分以m3另行计算。
空斗墙按外形尺寸以m3计算。
空斗部分不扣除17砖砌围墙工程量计算规则砖砌围墙以设计图示长度乘以高度以立方米计算;围墙高度为设计室外地坪至砖顶面。
砖顶面为如有砖压顶者,算至压顶顶面;如无压顶者, 算至围墙顶面;如为混凝土压顶则算至压顶底面。
18多孔砖墙、空心砖墙工程量计算按图示厚度以m3计算,不扣除其孔、空心部分的体积。
19砌块砌体工程量计算规则加气磔墙、硅酸盐砌块墙、小型空心砌块墙等,按图示尺寸以m3计算,砌块本身空心部分体积不予扣除。
按设计规定需要镶嵌砖砌体部分,已包含在定额内,不另计算。
20垃圾道、烟道、通风道、附墙烟囱计算按外形体积计算,并入所依附的墙体体积内。
不扣除每一孔洞横截面在0.1m2以下的体积,但孔洞内抹灰的工程量也不增加21砖柱工程量计算规则按实砌体积以m3计算,柱基础套用相应基础项目。
22其他砌体工程量计算规则(1)、砖砌台阶(不包括梯带)按水平投影面积以平方米计算。
(2)、砖砌门蹲、房上烟囱、地垄墙、水槽、水池脚、垃圾箱、台阶面上矮墙、花台、煤箱、垃圾箱、容积在3立方米内的水池、大小便槽包括踏步、阳台栏板等按实砌体积,以m3计算,套用小型砌体项目。
(3)、地沟:砖砌地沟部不分墙身和墙基,应将其体积合并以立方米计算。
23钢筋工程量计算步骤(1)、确定构件玲的强度等级和抗震级别;(2)、确定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3)、计算钢筋的锚长度La,抗震锚固长度Lae,钢筋的搭接长度LI,抗震搭接长度Lie;(4)、计算钢筋的下料长度和重量(5)、按不同直径和钢种分别汇总现浇构件钢筋重量(6)、计算或查用标准图集确定预制构件钢筋重量;(7)、按不同直径和钢种分别汇总预制构件钢筋重量24钢筋工程量基本计算规则及公式(1)、计算规则:钢筋工程量应区分不同钢筋类别、钢种和直径分别以吨(t)计算其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