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德意志民族主义的发展
略论19世纪上半期德国社会三大思潮-文档
![略论19世纪上半期德国社会三大思潮-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90245c094b35eefdc9d33327.png)
略论19世纪上半期德国社会三大思潮19世纪上半期的欧洲处于新旧社会交替的风云激荡年代。
各种思潮汹涌澎湃,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等思潮冲击着欧洲思想文化界,进而形成强大的政治运动。
这些思潮的涌现向人们表明,政治已不再仅仅是宫廷和政府的事,不再仅仅是特权等级和教会的事,处于上升阶段的资产阶级以及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的无产阶级也提出了自己的愿望和看法。
在这些思潮中,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是这一时期遍及欧洲的最强劲的政治思想运动;与此同时,作为与民族主义、自由主义相抗衡的一种思潮,保守主义在这一时期也有充分的表达。
在德国,由于特殊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民族主义、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等三大思潮呈现独特的发展趋势。
1815年维也纳会议以后,德国恢复了封建割据状态。
以奥地利首相梅特涅为首的封建保守势力对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和建立统一民族国家的要求进行打压。
出于对现实的不满,资产阶级在思想意识领域掀起了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波涛。
德国封建保守势力则力图维护自己的统治和权威,打出了保守主义的思想大旗,形成了强大的保守主义思潮。
这三种思潮的较量对日后德国历史的走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在19世纪上半期的德国,自由主义是一股最强大的思潮和运动。
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一运动给德国社会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
同时,这一思潮和运动在德国发展的困难性和不断失败也向人们表明,作为德国近代社会政治发展核心问题的民主化进程为何一直处于进展缓慢状态。
自由主义盛行于19世纪的西欧,是正在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的思想运动,其政治含义体现为自治、自主的原则,理性、自治、个人自由、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它的主要内容。
这种思想首先来自于18世纪的启蒙运动。
从自由主义角度出发,个体的自治、自由是生命观的核心,也应该是国家和社会的目标。
同时,自由主义也是1789年法国大革命思想的产物。
根据自由主义思想,国家活动的内容和方法都应该受到限制,个人的自由在强大的国家优势面前应该得到保障。
论19世纪上半叶德意志民族意识推动下的巴赫复兴运动
![论19世纪上半叶德意志民族意识推动下的巴赫复兴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cd4bcd12fc4ffe473368ab2b.png)
尽管 巴赫音乐在 1 9世纪之前 没有 获得大众 的广
喜爱与推崇 巴赫音乐 的人 群如此 有限 , 是 因为 巴 赫所代表的深奥与繁复的巴洛克风格 同当时流行的古 典音乐风格 相左 , 巴赫所遵循 的精雕细琢 的多声 部对
泛 重视 , 但依然在 较小范 围的专业音乐家 与音 乐爱好
里居 住着 巴赫 的几个儿子与弟子 ( W. F . 巴赫 、 C P . E . 巴赫 和巴赫 的学 生基 恩 贝格尔④ ) , 受 其影 响 , 巴赫 音
巴赫作 品与风格 , 并且 在教 学、 演 出、 评论 与 出版 等诸
方 面树立 巴赫 在德意志音 乐史、 乃至整个 欧洲音乐历
史 中的权威地位 。 自此 , 巴赫音 乐成为德 意志伟 大而 严 肃的音乐传统 的源头 , 也成为衡 量经典艺术 作品 的 标杆 , 他在音乐历史 中地位之显赫 , 犹如古 希腊古罗马 作家在文学历史 中的地位 。
秀的大键琴家 , 跟随巴赫 的大儿子 W. F . 巴赫 学习 , 赞
巴赫的沉寂 与复兴是 音乐史 中的一 个特殊 现象 。 巴赫在 1 8世纪 的沉寂与 1 9 世 纪的复兴 的原因是多种 多样 的, 它反映出思想潮流 、 音乐风格与观念 的转变 。
( 一) 巴赫 的 沉 寂
助C . P . E 巴赫 , 着迷于收集 巴赫家族的音乐手稿。 柏林之外 , 亦有一些地 区的专 业音乐家 或者业余 爱好者喜爱 和实践 着 巴赫音 乐 。1 8世纪 8 O年代 , 维
评论文章中也很少 出现他的名字。即便是 巴赫在 世的
很长一段 时间 内, 巴赫也 只是作为一 名优秀 的管 风琴
任外交官之余 , 收集 巴赫家族的手稿 , 他经常在维也纳 宫廷 图书馆 的一个房 间 内举办 星期 天音乐会 , 演奏包 括 巴赫在 内的巴洛克音乐 , 而施威滕 男 爵本人也是莫
19世纪欧洲政治思潮的发展与影响
![19世纪欧洲政治思潮的发展与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3bebdf5e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41.png)
19世纪欧洲政治思潮的发展与影响19世纪是欧洲政治思潮发展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里,欧洲人民开创了很多政治思潮,并将其推广到全世界。
这些思潮深刻地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影响了所有人类的生活。
本文将讨论19世纪欧洲政治思潮的发展及其影响。
1. 自由主义思潮19世纪初,自由主义思潮在欧洲大陆上迅速发展。
自由主义认为每个人都应享有自由和财产的所有权,并主张政府应该保护公民权利和财产。
这样的思潮激发了人们的创造性思想,并推动了市场经济和技术进步。
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最明显的例子是英国对土地私有化的支持。
英国的无产阶级在这样的支持下快速成长为自己的阶级代表,并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认同。
这也带动了其他欧洲国家的工人阶级的团结与斗争。
另外,自由主义思潮也推动了各国对市场的改革,使商品贸易和资本投资更加自由、简单。
这种理念带给了经济最大的利益,也改变了全球经济结构的格局。
2. 社会主义思潮早期的社会主义思想主要是批判资本主义,提倡公有制。
在19世纪,工人阶级的发展和工资增加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思想。
社会主义者认为私有制是社会的根本问题,并主张实现全民所有制。
这一思想推动了不少国家的国家化运动。
同时,社会主义的影响也带来了对女性、儿童劳动的关注,以及提倡社会权利。
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是一种政治思潮,还是一种全面的社会改革方案。
3. 泛德意志主义思想德意志统一的理念兴起于19世纪初,代表了德国人民的政治意识。
这个理念通过新闻和宣传团体传播得到了全国的支持。
在推动德国统一的同时,泛德意志主义也帮助了许多欧洲国家一起实现国家主权。
同时,泛德意志主义也推动了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繁荣,如今在欧洲,这个观念仍然深刻影响着每个人。
4. 认同民族帝国主义的思想在19世纪,随着欧洲列强的不断增长,出现了一种认同民族帝国主义的思想。
这种思想认为每个“民族”都应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帝国”,而经济和文化领域的领地、资源应该由那个民族的帝国拥有并控制。
19世纪欧洲的民族主义运动
![19世纪欧洲的民族主义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0ed4406b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88.png)
19世纪欧洲的民族主义运动19世纪是一个充满动荡和变革的时期,而欧洲的民族主义运动则是这个时期最重要的政治力量之一。
这场运动由一系列的事件和思想推动,对欧洲的政治、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19世纪欧洲的民族主义运动的起源、发展和影响。
一、起源19世纪初,欧洲大陆上的政治格局由封建主义和绝对君主制主导。
然而,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和拿破仑的征服战争改变了这一格局。
法国大革命的理念鼓舞了人们对自由、平等和民主的追求,而拿破仑的征服战争则促使欧洲各地的民族意识觉醒。
拿破仑的征服战争打破了许多封建国家的边界,将不同民族的人们置于同一政权之下。
这一过程中,人们开始认识到自己的民族身份,并对自己的文化、语言和传统产生了更强烈的认同感。
这种认同感的催化剂是拿破仑的统治政策,他鼓励各地使用本地语言、实行本地法律和保护本地文化。
这些措施激发了人们对民族自决权的渴望,为后来的民族主义运动奠定了基础。
二、发展19世纪中叶,民族主义运动在欧洲各地蓬勃发展。
在德国,民族主义者们积极推动德国各邦的统一,他们认为德国人应该生活在一个强大而统一的国家中。
这一运动最终在普鲁士的领导下实现了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在意大利,民族主义者们同样追求国家的统一。
他们认为意大利是一个共同的文化和历史实体,应该摆脱外国的统治。
通过一系列的战争和政治斗争,意大利最终实现了统一,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在东欧和巴尔干地区,民族主义运动也迅速扩散。
在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下,许多民族都受到了压迫和歧视。
这激发了各个民族争取独立和自决的愿望。
例如,希腊人在1821年发动了一场反对奥斯曼帝国的起义,最终赢得了独立。
三、影响19世纪欧洲的民族主义运动对欧洲的政治、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在政治方面,民族主义运动推动了许多国家的统一和独立。
通过建立统一的国家,民族主义者们希望保护和发展自己民族的利益。
然而,这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冲突和战争。
例如,意大利的统一过程中,与奥地利帝国和法国的战争不可避免。
19世纪德国的统一与民族意识觉醒
![19世纪德国的统一与民族意识觉醒](https://img.taocdn.com/s3/m/2f11d7b6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64.png)
19世纪德国的统一与民族意识觉醒19世纪的德国是一个充满变革和动荡的时代。
在这个时期,德国经历了统一的两个阶段,即“小德意志”和“大德意志”,同时,德国的民族意识也日益觉醒。
本文将就19世纪德国的统一与民族意识觉醒,从文化、经济和政治等多个方面进行论述。
文化上的觉醒原是民族统一的基石。
19世纪初期,德国文化日益繁荣,浪漫主义思潮在德国迅速兴起。
著名作家歌德和席勒等以其作品为德国人民提供了关于民族意识的智慧和启示。
他们倡导人民应当发扬独立自主的民族精神,并对法国革命的思想进行了重新诠释。
他们的作品鼓舞了整个德国的人民,激发了他们对统一的渴望。
经济上,德国的统一也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工业革命的影响。
随着工业的发展,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经济互相依存的关系日益加深。
铁路和电报的建设加强了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使商业活动更为便捷。
这进一步促进了德国各地区的一体化,为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
政治上,统一的进程受到了普鲁士的领导。
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通过实施一系列改革,建立了现代化的行政机构和军事力量。
他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如征兵制度的改革和铁路网络的建设,以增强国家的统一力量。
同时,普鲁士也通过对外战争和外交手段,逐渐扩大自己的领土,最终赢得了德意志的统一。
然而,在意识觉醒的过程中,德国也经历了一些困难和矛盾。
德国是一个众多庞大的君主国家联邦,各自有其利益和权力。
因此,统一的进程受到了许多地方的抵制。
同时,全国范围内的文化和方言的差异也给统一带来了困难。
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公共教育体系和发展德语文学成为了促进民族意识觉醒的重要手段。
除了上述因素外,历史事件也对德国的统一与民族意识产生了深远影响。
拿破仑战争结束后,德国出现了一个新秩序,各个邦国之间的政治结构经受了重大挑战。
这种政治不稳定状态激发了德国人民寻求更大的稳定和统一的欲望。
此外,德国人民对中世纪时期的荣耀过去的怀念,也加深了他们对统一和民族意识的渴望。
1918-1939德国的民主化、民族主义和它的战争
![1918-1939德国的民主化、民族主义和它的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ef7e4850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be.png)
第30卷 第4期 牡丹江大学学报 Vol.30 No.4 2021年4月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Apr. 2021文章编号:1008-8717(2021)04-0048-071918-1939德国的民主化、民族主义和它的战争赵 伟(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摘 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威权主义的德意志第二帝国崩溃,民主化进程中的魏玛共和国打破了德国的威权主义传统,代之以广泛的民众参与,原先被俾斯麦的强权政治所控制的德国民族主义,在民主化的共和国中肆意发展着,伴随着当时特殊的政治和经济危机,最终导致了德国严重的分裂与对立,从而使共和国陷入政治危机,在德国民族主义肆虐的背景下,人们为了解决这种危机转而选择了以纳粹党为代表的专制主义,企图通过专制主义来加强国家能力,最终使得德国走向了战争。
本文通过对德国民族主义的历史和魏玛共和国的民主化进程论述,分析了德国的民主化和民族主义的关系,并最终如何引导德国走向战争。
关键词:魏玛共和国;民主化;民族主义中图分类号:K107 文献标识码:A1918-1939 Democratization,Nationalism and Its war in GermanyZHAO Wei(School of Law,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 Anhui 241000)Abstract:After the First World War, the authoritarian German Second Empire collapsed. The Weimar Republic in the process of democratization broke the German authoritarian tradition and replaced it with extensive public participation. German nationalism, originally controlled by Bismarck’s power politics, developed in a democratic republic, accompanied by a speci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risis at the time, eventually led to serious division and opposition in Germany, which caused the Republic to fall into a political crisis. In the context of German nationalism,to resolving this crisis people chose the authoritarianism represented by the Nazi Party in an attempt to strengthen national capabilities through authoritarianism, which eventually led Germany to war. Through the discussion of the history of German nationalism and the democratization process of the Weimar Republic,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rman democratization and nationalism, and finally how to guide Germany to war.Key words:Weimar Republic; democratization; nationalism收稿日期:作者简介:2020-11-04赵 伟(1997-),男,安徽合肥人,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
[笔记]十九世纪德意志民族主义的发展
![[笔记]十九世纪德意志民族主义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f289ce4b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8b.png)
十九世纪德意志民族主义的发展阮芬历史01级内容摘要:19世纪德意志民族主义的发展变化很大,大致经历了文化民族主义、政治民族主义、极端民族主义三个阶段。
由于德意志的分裂和法国的影响,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逐渐形成、发展。
拿破仑战争时德意志的惨败激发了德意志人的民族情感,强烈要求国家、民族的统一,德意志民族主义由文化领域转到政治领域。
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的强权政治,威廉二世的统治,使得民族主义开始走向极端的一面。
关键词: 19世纪;德意志;民族主义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German nationalism greatly diversified in nineteenth century. There were cultural nationalism, political nationalism and extreme nationalism. For disunion of Germany and influence of France, German cultural nationalism developed gradually. Napoleon’s army defeated Germen’s. It shocked Germen, so they strongly demanded unity of state and nation. And German nationalism changed from culture to politics. The power of Prussia used in unifying Germany and the rule of WilliamⅡmade nationalism begin to develop extremely.Key Words: nineteenth century; Germany; nationalism民族主义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民族历经不同的发展,因而关于民族主义的定义也不尽相同。
德意志帝国的兴起和崛起
![德意志帝国的兴起和崛起](https://img.taocdn.com/s3/m/f7763dcd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13.png)
德意志帝国的兴起和崛起德意志帝国,是欧洲大陆上最有代表性的国家之一。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曾经是世界上强大的国家之一,并为世界秩序和欧洲命运做出过许多重要的贡献。
德意志帝国因为其在军事、政治、文化和经济上的强大而享有盛名。
一. 德意志帝国的出现德意志帝国的出现有其历史背景。
在18世纪结束时,欧洲大陆上出现了一种新的意识形态——民族主义。
在民族主义的思潮影响下,欧洲的许多国家开始致力于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其中德国也不例外。
在1806年以后,普鲁士便成为了德国最有力的一方,它曾先后打败了法国和奥地利帝国。
普鲁士王国在德国内部也是权力主导地位,这使得其他德国领域的国家开始感到不安。
因此,在19世纪40年代初,普鲁士和其他领域开始尝试联合起来,独立于奥地利帝国的领导之下,建立一个完整的德国国家。
结果德意志帝国就在1871年1月18日成立。
二. 德意志帝国的崛起德意志帝国的崛起,可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它的崛起和发展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德意志帝国在经济上取得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德国在19和20世纪初的工业革命远远领先于其他欧洲国家,促进了相关产业和技术的发展。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德国在钢铁、煤炭、铁路等方面表现出非凡的影响力。
这种经济繁荣的势头促进了大量的投资和贸易,为德国带来了财富和稳定的发展。
其次,德国在军事和政治方面也迅速崛起。
无论在道德还是军事上,德国都比其他国家引人瞩目。
德国军队的武器和装备先进,训练有素,人数庞大。
这使得它们在对外战争中表现极佳,如在普法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另外,德国的民族国家倡导激发了国家热情。
这种民族主义热情促成了一种对国家的独特忠诚,使德国面对其他国家时更具有斗志。
三. 德意志帝国的衰落尽管德国在很长的时间里都表现出非凡的势头,但是德国也不是一片洁白的。
德国在欧洲胡作非议,对其他国家进行领土扩张。
而其暴行和优越主义主张不仅挑战了国际秩序,还引起了多个民族的反对和斗争。
德意志的民族主义缘起及影响
![德意志的民族主义缘起及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27c793fc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09.png)
德意志的民族主义缘起及影响黄春林;黄荣【摘要】德意志的统一虽说与普鲁士强大的军事实力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在欧洲这样一个强国林立的国际背景下要想完成国家的统一仅凭武力还是远远不够的.在欧洲,特别是在当时西欧错综复杂的国际背景下.只有在以武力为后盾、充分利用国际环境前提下运用正确的民族主义政策来调动国民的民族主义情绪,才有可能取得成功.普鲁士执政者正确的民族主义政策制导下德国最终完成统一.【期刊名称】《唐山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032)006【总页数】3页(P78-80)【关键词】民族主义政策;德意志帝国;俾斯麦【作者】黄春林;黄荣【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安徽,芜湖,241003;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516.42普鲁士民族成分较奥地利更为单一,俾斯麦在普鲁士强有力的军事实力的支持下通过了三次王朝战争以及正确的民族主义政策完成了德国的民族统一。
从此德意志民族真正实现了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统一,成为欧洲众多民族中的一支突起的异军。
而俾斯麦在普鲁士军国主义的基础上运用的民族主义政策极大的调动了德意志各个邦国的民族主义情绪从而实现了德国的统一大业。
但是军国主义和俾斯麦的强权民族主义政策也在统一过程中渗透到了德意志帝国的每个领域,使得统一后的德国成为极富侵略性的军事帝国主义国家。
本文仅从德国的民族主义政策对德国造成的影响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德国的统一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必然,但是要想在西欧列强林立的国际环境下顺利完成统一大业也并非易事。
如果把握不好正确的国际气候,一旦统一方针不当就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我们可以看到早1848年革命的影响下德意志诸邦有了些许变化。
如在德意志诸邦中有较大影响的普鲁士分别于1848年和1850年前后颁布了两部宪法,设立了议院。
另外在德意志诸邦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它的煤钢产量在当时的欧洲名列前茅。
德国统一与民族主义的演变
![德国统一与民族主义的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4bc74b16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09.png)
德国统一与民族主义的演变德国统一是一个历史性的事件,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出这个事件对于民族主义的演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即历史背景、民族主义的演变和统一后的德国,谈谈德国统一与民族主义的关系。
历史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分裂为东德和西德两个国家。
在二战的过程中,德国成为了纳粹主义政权的象征,导致了对于德国的负面印象的加深。
在此之后,德国通过不断地重建,逐渐走出了那段黑暗的历史。
随着时间的推进,德国统一成为了世界瞩目的事件。
民族主义的演变德国民族主义的演变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是近代民族主义的发展,第二个是战后民族主义的发展。
近代民族主义的发展:19世纪,由各个公国组成的德意志联邦成立。
爱国主义逐渐兴起,各地区的文化意识逐渐增强。
1866年普奥战争后,普鲁士成为德国领导力量,推动了德国统一的进程。
到了1871年,德国初步实现了统一。
这一状态维持了60年的时间,直到1918年德意志帝国的覆灭。
战后民族主义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再一次分裂。
德国民族主义的发展受到二战期间德国纳粹政权所施行的侵略战争和种族灭绝的影响。
随着战后德国的民主化进程,德国民族主义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许多民族主义者把他们抗议的对应物理解为民族主义,对于早期的民族主义威胁进行了调查和改变。
随着德国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民族主义的影响力逐渐减弱。
统一后的德国德国统一后,德国民族主义呈现出新的面貌。
1990年德国统一后,德国在不断的调整中试图再次成为欧洲的统治中心。
同时,德国也努力开展了许多有意义的外交行动,当世界面临严重的政治、经济、健康危机之时,德国统一成为了举世瞩目的事件。
总结德国统一与民族主义的关系,反映出德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民族主义的演变和发展过程。
这为当代世界提供了有益的历史教训,并借此探讨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
德国统一是一个得到了全世界注意的事件,必将对德国的发展、欧洲的未来和全球的治理产生重要影响。
德意志的发展历程
![德意志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78ea8868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25.png)
德意志的发展历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德意志是指德国的古称,起源于古代日耳曼人的部落联盟。
德意志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历了多个时期的变迁和发展,从而成为今日强大的欧洲大国。
古代的德意志地区由多个日耳曼部落组成,其中最著名的包括法兰克人、阿勒曼尼人和巴伐利亚人等。
这些部落在中世纪时期经常发生战争和冲突,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
直到公元9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的兴起,德意志地区开始逐渐统一,成为一个有着强大影响力的国家。
神圣罗马帝国时期,德意志地区成功实现了政治统一,但仍然存在宗教和领地分裂的问题。
这一时期著名的统治者包括查理曼和奥托一世等,他们为德意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宗教改革的兴起和神圣罗马帝国的衰落,德意志地区再次陷入动荡和分裂。
17世纪末,德意志地区经历了三十年战争的破坏和苦难,这场战争给德意志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挫折。
18世纪的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的统治,为德意志地区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
弗里德里希二世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促进了德意志地区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
19世纪初,拿破仑的战争对德意志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德意志各邦纷纷与拿破仑的法国作战,最终在1815年的维也纳大会上,德意志地区得以重新统一。
普鲁士王国成为统一德意志的主导力量,宣告了德意志的崛起和强盛。
19世纪末,德意志帝国成立,德国开始走上现代化和工业化的道路。
德意志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遭受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但仍然成功恢复并重建了国家。
战后,德国分裂成东西两部分,东德和西德分别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体制下发展。
1989年柏林墙的倒塌和德国统一,标志着德国重新成为统一的大国。
如今,德国是欧洲经济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拥有强大的工业和科技实力,以及世界一流的教育和医疗水平。
德国在欧洲事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欧洲一体化的推动者和领导者。
德国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和社会福利,使得德国成为世界上受人尊敬和仰望的国家之一。
德意志的发展历程是一个曲折而辉煌的过程,经历了战争和灾难,但最终取得了成功。
民族主义的起源与发展
![民族主义的起源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57f3cbfe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60.png)
民族主义的起源与发展民族主义是一个涵盖广泛范围的概念,其涉及到的诸多议题如国家认同、族群问题、民主、自由和权利等,也是极具争议性的话题。
本文将从民族主义的起源、发展和现代意义三个角度展开论述。
一、民族主义的起源民族主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近代欧洲的民族国家建构过程。
在中世纪封建体制下,人们的忠诚是对王权的归属和效忠,而非对自己的国家或族群。
唯一的例外是意大利两极政体的城邦。
到了19世纪,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的崛起,民族主义逐渐成为了人们的关注焦点,且与现代国家建设紧密绑定在一起。
众所周知,法国大革命是民族主义产生的重要背景之一。
法国革命积极推崇以“民族”为基础的政治社会组织和国家建设。
美国独立战争后,美国的民族主义呈现并行不悖的局面——一方面,美国以赤裸裸的白人至上主义建立和巩固自己的国家;另一方面,美国却是一个多种族、多文化的庞大群体共存的国家。
当然,民族主义的起源并不只在欧洲和美洲。
所有经历过国家建构过程的地区,都会面临民族认同的重要议题。
比如在中国,缓解抵制外族侵略“民族抗战”开始流行,使得中国各自处于不同地域、其间又出现互相诉求的民众,开始出现强烈的自我认同。
经过一系列的战争,和平的中国开始出现了各梦故土重建与民众身份认同的的要求;这些进一步加强了近年来民族主义在大陆地区的传承和发展。
二、民族主义的发展自1871年德意志帝国诞生以来,民族国家的发展和民族主义在欧洲社会上也日益发扬光大。
19世纪初期的民族主义基本上是政治上的家国情怀,具有进步性。
但是,19世纪中后期之后,随着民族主义的日益强势,在其中往往会出现排斥和仇恨。
比如德国的纳粹主义,日本的野心,就都是利用极端民族主义思想进行侵略战争。
在当今国际环境中,强势的民族主义在一些中东和南亚地区也仍旧是一种法外之地,为了维护权力、安全和地缘政治必要,各国民族主义政策和后来产生的宗派主义政治的崛起,也让我们看然对民族的认同和定位,是个需要特别谨慎和智慧斟酌的问题。
德国直到19世纪才成为一个民族国家
![德国直到19世纪才成为一个民族国家](https://img.taocdn.com/s3/m/29d5041cc5da50e2524d7f80.png)
德国直到19世纪才成为一个民族国家,比英国和法国都要晚。
直到1806年,才建立了德意志帝国,它其实并非一个民族国家,而是一个复杂的实体,一个旧式的、古老的政治体。
将德国人联系在一起的是他们的语言,语言在19世纪对德国认同感的作用是非常独特的。
直到1871年俾斯麦武装了德意志帝国以后,德国人才获得了认同感的政治框架。
俾斯麦帝国还发展起某种政治上的认同。
但在俾斯麦界定的政治上的德国和文化上的德国之间仍有区别,后者还包括奥地利,以及哈布斯堡帝国和瑞士讲德语的地区。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将他们的政治哲学视为反西方的。
1918年,托马斯·曼初版了《一个不问政治者的看法》,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他在书中将西方文明和德国文化对立起来。
当1918年、1919年西方民主制度终于被引入魏玛共和国的时候,被视为一种外来的体系,是胜利者强加给德国人的。
“胜利者的制度”这一称谓,被希特勒和国家社会主义利用来激发反西方的情绪。
对西方的反感终于在二战后被克服了,对西方价值政治上的采纳开始于前联邦德国。
1986年,德国最著名的哲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做了一个概括,我经常引用它,因为非常精彩。
哈贝马斯写道:“对西方政治文化的无条件开放,是战后时代智识上的成就,是我们这一代人可以引以为豪的。
”1990年,德国问题终于经由统一而得到解决,整个德国进入了西方民主制度。
德国问题自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解体一直存在,它是自由和统一的问题,也是个疆界的问题。
疆界问题在1990年德国和波兰确认边界后解决了,自由和统一问题在1990年10月因东德接受德国宪法而获解决。
《南》:对于很多人来讲,很难理解历史上的德国为什么如此富于侵略性,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温:德国是个后来者(指在帝国主义阵营中)。
我认为在心理上,这是德国的精英们在1914年发动那场——当时的德国总理比特曼·霍伊维克称之为先发制人的——战争的原因之一。
德意志统一后的政治和文化重建与发展
![德意志统一后的政治和文化重建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b96c652d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f2.png)
德意志统一后的政治和文化重建与发展19世纪,德国一直处于分裂状态,直到1871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发动法国-普鲁士战争,最终使德国各个邦国统一成为德意志帝国。
德意志帝国的建立,为德国的政治和文化重建提供了契机,它被视为德国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在新的国家体系下,德国政治和文化不断发展,成为欧洲最先进、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
政治重建:国家广场满布“统一之花”德国统一的政治重建在国家体制上得到了体现。
德意志帝国的建立使得德国拥有了一个中央政府,特别是威廉一世担任皇帝后,德国更加统一。
威廉一世积极地推行大众的民族主义,强化德国人的国家意识,并且热衷于向外扩张,努力实现德国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德国的重建中,国家广场被视为建设的中心。
广场上快速的开展起来,各地政府的设计、建筑,通过广场上的“统一之花”来加深人们对德国统一的认同感。
大批的建筑师和艺术家纷纷涌向广场,竞相在德国统一的大事上献出自己的才华。
这些建筑以不同风格特点,让广场上的城市风貌愈加多元化。
文化重建:文艺复兴德国统一后,文化重建快速展开。
德国文化作为欧洲文化宝库之一,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
在当时,德国的文化界是非常有影响力的,德国有着众多著名文化人物,比如贝多芬、歌德、海涅、维特根斯坦等。
他们带领着全国人民奋起文艺复兴,推动了德国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德国文化重建的发展和进步围绕着德国的名胜古迹,文学、艺术、音乐、哲学、科学、技术、政治和民族志趣等多个方面展开。
在文艺复兴的浪潮中,德国的文化艺术开始欣欣向荣,德国音乐逐渐成为欧洲音乐的中心。
在文化上,德国的重要文化中心有巴伐利亚和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每年举办的文化活动也越来越多,比如各种文化展览、音乐会、表演活动和文化节庆典等。
其中,最著名的文化活动是『慕尼黑啤酒节』,它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啤酒节之一,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往参观。
同时,德国的经济发展也推动了文化领域的进步。
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德国已经成为了欧洲最发达的工业国家之一,这使得德国文化在科技、艺术和文化产业等领域都出现了新的方向和创新。
德国的民族统一与纳粹主义
![德国的民族统一与纳粹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3b644628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f1.png)
德国的民族统一与纳粹主义德国的民族统一和纳粹主义是20世纪上半叶欧洲历史上最为重要和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
德国的统一从柏林围墙倒塌到德国再次成为统一的国家,经历了许多艰难的历程。
在这个过程中,纳粹主义的兴起和扩张也对德国和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德国的民族统一和纳粹主义之间的关系,并深入分析这一时期的重要事件和影响。
一、德国的民族统一民族统一是指将属于同一民族的人们聚集在一个国家中,以实现政治、经济和社会交往的目标。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的统一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政治议题。
在之前的几个世纪中,德国被分割成一系列小国家和公国,缺乏统一的领导和政治实体。
直到1871年的普鲁士战争中,德意志帝国的成立才结束了这种状况。
德国统一后,传统的政治和社会制度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德国的迅速工业化和经济发展使其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然而,这种民族统一也给德国带来了一系列的政治和社会问题。
各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政治权力的集中以及社会不平等等问题逐渐加剧,为后来纳粹主义的崛起埋下了伏笔。
二、纳粹主义的崛起与扩张纳粹主义于20世纪20年代末由希特勒领导的德国工人党(后来更名为纳粹党)提出。
这一思想体系基于对种族的优越性和对犹太人及其他少数族群的仇恨,同时又包含了对民族主义和极端社会主义的元素。
纳粹主义在德国社会中迅速传播开来,吸引了大量的追随者。
纳粹党在1933年的选举中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并成为德国的执政党。
随着希特勒的上台,纳粹主义开始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影响整个德国社会。
纳粹主义通过集权、宣传和恐怖统治手段,在德国建立了一个极权主义的政权。
纳粹政府推行了残酷的种族主义政策,对犹太人等少数族群进行迫害和大屠杀。
纳粹主义的扩张不仅止步于德国的国内事务,还对欧洲及全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纳粹德国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企图通过征服其他国家来实现他们的种族理念。
然而,他们最终失败了,纳粹主义也随着战争的结束被德国人民和国际社会强烈谴责。
德国统一和民族主义的发展
![德国统一和民族主义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e36ac902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b1.png)
德国统一和民族主义的发展德国统一是一个以德国为主角、以欧洲历史为背景的重要事件。
这一事件不仅对德国本身以及欧洲和世界各国有着重大影响,同时也是民族主义在德国发展的一个重要历程。
一、德国统一的历程19世纪是欧洲民族国家的兴起时期,德国为争取自由和统一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1815年,由俄罗斯、普鲁士、奥地利和其它国家组成的神圣同盟围剿了拥有自立主张的德意志地区,即“1820年德国民粹革命”。
1848年,欧洲国家爆发了著名的“1848年民主风潮”,在此期间德国各地也相继发生了起义和暴动。
虽然当时德国民族主义的改革遭遇了失败,但是它至少让国民认识到了德国所缺少的是统一而非分离。
德国民族的思想开始从各个机会主义的组织中汇聚,成为一股推动整个德意志联邦向德国统一方向发展的力量。
1862年,普鲁士王国推行普鲁士改革。
1864年,普鲁士与丹麦打了一场战争,并获得了德国的萨雷岛和耶克岛。
同年,普鲁士第一次提出了德国统一的设想。
1866年,普鲁士和奥地利帝国爆发第三次德国战争,普鲁士获得了胜利,奥地利退出德意志联邦,重新组建国家。
普鲁士之后将协调其他德国联邦国家创建德意志帝国。
1871年,以普鲁士为核心的德意志帝国宣布成立。
在统一后的德国,普鲁士王国的皇帝威廉一世成为德国帝国皇帝。
二、德国统一的影响1.德国帝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德国拥有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技术实力,加之地理位置特殊,使得它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德国统一的成功让许多德国人感到自豪,形成了一种强烈的保卫德国的心态。
2.德国的统一推动了欧洲的现代化。
德国在统一过程中展现出的发明家精神和技术实力,对于欧洲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德国的药学、工程学、数学、物理和化学等科学领域在19世纪上半叶已经开始蓬勃发展,在统一后更加得到了推动。
3.对世界历史的重大影响。
德国成为了世界重要的军事强国,对于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让平衡国际力量变得更加复杂。
民族主义运动与欧洲国家的兴起
![民族主义运动与欧洲国家的兴起](https://img.taocdn.com/s3/m/35bfd358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9e.png)
民族主义运动与欧洲国家的兴起民族主义运动在欧洲的发展历史悠久,它是欧洲国家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种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欧洲国家的政治格局和文化特征。
本文将探讨民族主义运动如何促进了欧洲国家的兴起,并对其影响进行分析。
首先,民族主义运动推动了欧洲各个地区的民主化进程。
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欧洲,各个地区都存在着多样的民族群体。
这些民族群体追求自身的独立和自治,通过民族主义运动团结起来,寻求摆脱外来统治并实现自身的民族意识。
例如,意大利和德国在19世纪通过民族主义运动成功建立了统一的国家,这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民主参与和民主选举来实现的。
因此,民族主义运动为欧洲国家的民主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民族主义运动激发了欧洲国家的经济发展。
民族主义运动追求自主经济发展的目标,鼓励本土产业的发展和本国商品的消费。
这种民族意识和经济动力相互促进,为欧洲国家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以德国为例,德国民族主义者倡导本土工业的发展,通过提高本国商品的竞争力来提高国家经济实力。
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工业化进程,使德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体之一。
因此,民族主义运动为欧洲国家的经济崛起提供了重要动力。
此外,民族主义运动也塑造了欧洲国家的文化特征。
民族主义者强调本国文化的独特性和优越性,倡导本国文化的传播和维护。
这种思潮加深了欧洲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并对欧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德国民族主义运动在19世纪所倡导的德意志文化对德国的文学、哲学和音乐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德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同样,法国民族主义运动也促进了法国文化的兴起,加强了法国人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和认同。
因此,民族主义运动在欧洲国家的文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民族主义运动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过分强调本族群体的优越性和根据地理边界划分国家的倾向可能导致冲突和敌对情绪的增加。
例如,20世纪初的泛斯拉夫主义运动导致了南斯拉夫地区的冲突和分裂。
19世纪德国民族主义的排他性研究
![19世纪德国民族主义的排他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63670e3910ef12d2af9e7d4.png)
思想潮IXIANGCHAO S 76 May. 2016 May德意志民族主义不同于同时代的英法等民族主义。
拿破仑战争失败后的德意志被动的产生了民族主义,于是无论浪漫派的文化民族主义,还是普鲁士时代的政治国家主义,都具有极强的排他性。
而犹太人无论文化还是种族都被排斥在主流德国文化之外,即使他们在德国领土内生活了数百年。
研究19世纪的德国民族主义对理解德意志文化、德国的外交政策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一、德国民族主义相关概念1774年,德国民族主义者赫尔德(Johann Gottfried Herder)首先使用了 “Nationalismus” 民族主义这个词,19世纪才逐渐为西欧社会所接受。
埃里·凯杜里(Elie Kedourie) 认为,民族主义是19世纪初产生于欧洲的一种学说。
人类自然地划分为不同的民族,这些民族由于某些可以证实的特性而被人所认识,政府的唯一合法形式是民族自治政府。
史密斯认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征、历史和天命;对民族的忠诚压倒所有其他忠诚。
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紧密相连。
民族主义情感首先表现为爱国主义,但更为明显的是在民族受到外族压迫或国家主权受到侵犯的时候或表现为对外族的态度和情感。
民族主义者特别强调自我和他者的区别。
除通过共同的因素来进行自我认同外,还通过与他者的不同来界定自我和做自我认同。
伯林说:“民族主义就等于我们对自己说,因为我们是德国人或法国人,所以我们是最优秀的人,我们完全有权做我们要做的事。
”因为德国民族主义的形成是建立在法国对德意志,特别是普鲁士战败的基础上的。
从这个意义来讲,在德意志寻找自我的过程中,德意志对于法国、英国等其他民族的敌对是难以避免的。
因为德意志民族解放战争就是对抗拿破仑进攻和法国的入侵战争。
讨论德国民族主义要特别注意两点。
第一,德意志民族与德意志国家是两回事。
历史上的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并不是民族国家。
跟法国、英国等欧洲民族国家相继建立发展不同的是,德意志民族却沉迷于神圣罗马帝国的幻影下。
德国的政治文化演变
![德国的政治文化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785c6e34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8c.png)
德国的政治文化演变德国是欧洲的大国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工业强国,其政治和文化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时间的推移,德国的政治文化不断演变和发展,为了更好地了解德国的政治文化演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I. 前现代德国的政治文化在16世纪至18世纪期间,德国处于分裂状态,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政治和文化传统。
同时,宗教改革和宗教战争对德国社会和政治造成了重大影响。
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德国的政治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性的特点。
II. 现代德国的政治文化19世纪,德国逐渐统一,共同的政治和文化传统也开始形成。
1867年,北德意志邦联成立,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
这一时期德国的政治文化主要体现在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上。
德意志帝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其实力和影响力在当时居于领先地位,这使得德国的自信心和民族主义情绪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20世纪初,德国政治文化进一步演变,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受到了巨大的打击,这使得德国的政治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变化。
20世纪20年代,德国开始追求新的政治文化,市民社会和民主主义得到了重新关注。
然而,纳粹主义的崛起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德国再次陷入战争中。
战后,德国人民反思历史,强调人权和自由,这对德国的政治文化施加了深远的影响。
III. 当代德国的政治文化二战后,德国继续寻求自身和欧洲的政治和文化发展。
1949年德国成立联邦共和国,1961年被柏林墙分隔成两部分,直到1989年柏林墙被拆除。
1990年两德统一,成立今日的德国联邦共和国。
此后,德国进一步加强了欧洲和国际合作,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地位。
在政治方面,德国走向了社会民主主义和联邦制,成为一个稳定和民主的国家。
总之,德国的政治文化具有多元化和复杂性的特点,德国的政治和文化演变与其历史,地理和国际环境密切相关。
随着社会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德国的政治文化也会进一步发展和演变。
近代德意志民族意识的觉醒与发展
![近代德意志民族意识的觉醒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02d43440be23482fb4da4c22.png)
[摘
。
,
,
而 德 意 志 第 二帝 国 所 完 成的 统一 又 导 致 了 一 种 优越 感 倾 料 并 为 军 国 主 义 者 和 民 族 狂 热 分 子 所 利 用 更 富 有 侵略 性 和 战 斗 性 的 民 族 意 识 从 而 进 一 步 向 沙 文 主 义 和 军 国 主 义 演 变 德 意 志 在 十 九 世 纪 后 半
2
00 1
第
3
年第 4 期 卷 (总 第 2 1 期 )
淮南 师 范学 院 学 报
J U O
RNA I O F H UA I 1 EG NAN T E袱月E RS 田 1. E G
N
e n e ra
o
.
4 200 1
.
,
l No
12
,
V
o
! 3
.
近 代 德 意 志 民 族 意 识 的 觉 醒 与 发 展
, 。 。
十 八 世 纪 德 意 志 的 内部 发 展 正 是 德
意志人 民 中 一 种 更 强 烈 的 彼 此 亲 近 的 感 情 的 发 而 民 族 感情 的 迸 发 首 先 造 就 了 德 意 志 近 代 史
,
有造成 多少 影 响
为 自己 是 基督 徒
在 中 世 纪 欧 洲 人 常 常 首先 认 而 并 不懂 得 对 民 族 的 忠 诚
,
,
从 这 时 起 德 意 志 开 始 把 民 族 感 情 和 民 族理 论 的 许 多 必 要 成 份 引 进 自 己 的 生 活 特 别 是 十七 世 纪 末 创 始 的 德 国 虔 信 派 它 强 调 尊 重 个性 和 民 众 教
.
,
,
是 德意 志 人 的 一 部 分 同 另 一 部 分兵 戎 相 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九世纪德意志民族主义的发展阮芬历史01级内容摘要:19世纪德意志民族主义的发展变化很大,大致经历了文化民族主义、政治民族主义、极端民族主义三个阶段。
由于德意志的分裂和法国的影响,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逐渐形成、发展。
拿破仑战争时德意志的惨败激发了德意志人的民族情感,强烈要求国家、民族的统一,德意志民族主义由文化领域转到政治领域。
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的强权政治,威廉二世的统治,使得民族主义开始走向极端的一面。
关键词: 19世纪;德意志;民族主义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German nationalism greatly diversified in nineteenth century. There were cultural nationalism, political nationalism and extreme nationalism. For disunion of Germany and influence of France, German cultural nationalism developed gradually. Napoleon’s army defeated Germen’s. It shocked Germen, so they strongly demanded unity of state and nation. And German nationalism changed from culture to politics. The power of Prussia used in unifying Germany and the rule of WilliamⅡmade nationalism begin to develop extremely.Key Words: nineteenth century; Germany; nationalism民族主义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民族历经不同的发展,因而关于民族主义的定义也不尽相同。
卡尔顿·海斯关于民族主义的观点被广泛接受,它包含两个方面:是一种历史进程——在此进程中建设国家,意味着包含在实际的历史进程中的理论、原则或信念;是某种将历史进程和政治理论结合在一起的特定的政治行动,意味着对民族和民族国家的忠诚超越任何其他对象。
①学者余建华认为:“民族主义是民族共同体的成员在民族意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对本民族至高无上的忠诚和热爱,是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理论政策,以及在这种理论政策指导或影响下的追求、维护本民族生存和发展权益的社会实践和群众运动。
”②不管如何定义,民族主义的基本要素不会改变,即民族对内的统一和对外的独立。
19世纪德意志的民族主义发展历程艰难而复杂,在面对不同的社会现实时,表现出很大的不同。
本文就19世纪德意志经历的文化民族主义、政治民族主义、极端民族主义进行具体的论述。
一、文化民族主义的发展18世纪末19世纪初,面对分裂的现实,面对法国文化的入侵,德意志民族意识觉醒。
一批知识分子从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入手重新审视德意志民族,旨在思想文化上实现德意志民族的团结和统一。
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形成与民族的分裂紧密联系在一起。
德意志的分裂非常彻底:政治分裂,经济分裂、宗教分裂、文化分裂。
德意志政治的分裂历时很久。
14世纪中叶,德意志已经处于分裂状态。
此后,诸侯不断的发生冲突,以争夺领土、城市、财富等。
而三十年战争之后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不仅承认了各邦国的独①王联:《世界民族主义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页。
②余建华:《20世纪民族主义——历史遗产与时代风云的交汇》,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3页。
立自主,而且还搅进了法国、瑞典、荷兰等国家,更加加剧了德意志的分裂局面。
到1800年前后,德意志有大小1800多个邦国,都有各自独立的制度。
德意志经济的分裂主要是指没有统一市场。
各邦之间的分裂使得德意志到处都设立着关税壁垒,很难进行资源、市场、技术等共享,从而阻碍统一市场的形成。
1730年,在水路上从皮尔纳到莱比锡就有三十二道易北河关税。
①宗教的分裂通过《奥格斯堡宗教和约》得以确立。
其中规定:出席帝国会议各等级有权在信仰路德新教和信仰天主教之间选择其一。
根据“教随国定”原则,各邦当局可以规定他们臣民信仰的宗教。
②文化的分裂主要是德意志没有统一的民族精神文化。
人们并不是视自己为德意志人,而是视自己为普鲁士人、奥地利人、巴伐利亚人等。
而歌德在《浮士德》中的话:“在我心中啊,盘踞着两种精神,这一个想和那一个离分!一个沉溺在强烈的爱欲中,以固执的官能贴紧凡尘;一个则强要脱离尘世,飞向崇高的先人灵境”,③则充分体现了德意志民族精神的分裂。
面对民族分裂的现实,知识分子首先觉醒,他们不断剖析民族分裂的原因,进而寻求统一而团结的道路。
他们关注德意志文化上的统一,认为文化的统一是政治、经济等统一的前提。
这种主张表现为极力倡导德意志文化。
莱辛最先从理论上提出建立民族文学的主张,他在《汉堡评剧》中要求建立德国的民族戏剧,演出充满德国民族感情的作品。
克洛卜斯托克创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创立民族史诗,他用毕生经历完成了《救世主》。
赫尔德参加居民的节日活动,搜集民歌。
他在《民歌集》序言中写道:“我们的风俗习惯并不能完全剥夺这些民族的语言、歌曲、习惯。
”④①维纳·洛赫著,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近现代史教研室译:《德国史》,《三联书店》,1976年版,第169页。
②维纳·洛赫著,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近现代史教研室译:《德国史》,《三联书店》,1976年版,第135页。
③歌德著,董问樵译:《浮士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58页。
④卡岑巴赫著,伍立译:《赫尔德传》,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17页。
而在抵制法国文化的过程中,德意志民族意识不断觉醒,最终发展为文化民族主义。
18世纪时,法国文化大规模地入侵德意志。
通行整个德意志的是法语,而德语只是作为第二语言。
官方的律令条文,普通老百姓读不懂,必须长途跋涉去找一个翻译。
在学校,法语是教学语言,德语是“外国语”。
歌德讽刺说:“使用法语和尊崇法语已经很久了,但一半人的嘴巴并不流畅。
现在听有人如婴儿般地咿呀学习法语,别气愤,呕,伟大的人,你的要求已经实现。
”①同时,整个德意志模仿法国的生活,从法国招聘佣人、管家、教师、厨师等,就连菲特烈大帝自己也说不好德语,他死后留下的《特烈大帝著作集》只有两卷是德语。
法国文化已经完全深入到德意志文化中,长此以往,德意志民族将名存实亡,失去自身赖以区别其他民族的民族语言、民族文化、民族精神。
部分知识分子凭着强烈的民族责任感、认同感、危机感,自觉地抵制外来文化的入侵,积极培植德意志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努力实现德意志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统一,成为文化民族主义者。
面对德意志民族语言的沉沦,文化民族主义者提倡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德语。
托马西乌斯是第一个在大学课堂里用德语讲课的德意志人。
沃尔夫主张用德语讲课、思维。
著名作家约翰·克里斯朵夫加入“使用德语协会”,他坚持使用德语写作。
而赫尔德更是用理论论证了民族语言的重要性。
他在《论语言的起源》中论证了语言既不是上帝创造的,也没有自然起源,语言是在各民族的历史中逐步形成,各民族语言有各自的民族特点。
②音乐家巴赫的声乐创作表现了民族性,他的《马太受难曲》等都以德文代替拉丁文。
③面对德意志民族的不自信,文化民族主义者极力倡导德意志民族的传统文化。
在民族精神的启发下,人们开始研究日尔曼人的史诗,搜集日尔曼人的民歌,“他们把日尔曼人视为原始和未受破坏的自然力①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从启蒙运动到拿破仑时代》,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113页。
②杜美:《德国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34页。
③杜美:《德国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52页。
量,而把日尔曼的敌人罗马人作为颓废和腐败文明的牺牲品。
”①弗里德里希·冯·莫泽尔第一次提出了德意志民族精神,并从理论上加以论证。
然而,18世纪文化民族主义只涉及文化领域,只关注德意志文化的统一。
海涅曾经讽刺德意志人满足于只在思想中寻求自由的落后状态:“大陆属于法国人俄国人,海洋属于不列颠,但是在梦里的空中王国,我们有统治权不容争辩。
”②19世纪初的文化民族主义在前代文化民族主义的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
它与18世纪文化民族主义最大的不同:法国大革命给它带来的影响。
德意志知识分子先是欢呼法国大革命,后又嫌恶法国大革命。
他们欢呼其中的革命的意义,而嫌恶其中的暴力。
法国大革命使文化民族主义者有了政治思想意识,然而他们并没有涉及到政治。
康德就曾强调,在革命中使他感兴趣的不是领导者的行为,而是群众的理想主义。
③歌德是19世纪初德意志民族文化的主要奠基人,他的伟大作品《浮士德》叙述了浮士德不断的追求和超越,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风格。
反映了德意志民族的追求和非暴力的道路。
黑格尔的最大贡献是恢复了辩证法。
他的辩证法是站在客观唯心主义的基础上,是绝对精神矛盾发展的结果。
这反映了德意志民族思想上向往革命而行动上却安于现状的特性。
而拿破仑战争及其在德意志的统治则使得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发生巨大的变化。
德意志同法国的战争早在1792年就开始了,在这些战争中德意志总是处与被动、屈辱的地位。
1792年,普鲁士参加第一次反法同盟,普军战败,法国占领莱茵兰。
1797年,奥地利同法国签定条约,法国得到莱茵河左岸。
1806年7月,拿破仑强迫在德意志成立“莱茵联邦”。
1806年10月,在普法战争中普军战败,被迫割让易北①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从启蒙运动到拿破仑时代》,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121页。
②海涅著,冯至译:《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43页。
③ Golo Mann, The History of Germany since 1789, Penguin Books,1987, p.48.河以西的领土、退出瓜分波兰时所得到的领土,并向法国赔偿一亿法郎。
最终,拿破仑占领并统治德意志。
拿破仑的统治给德意志带来了自由、平等等思想,对德意志来说,是一场思想的洗涤。
但同时,拿破仑的占领统治,激起了德意志民族更深沉的民族意识、民族情感。
费希特在《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说》中,认为德意志民族就是最完美地代表着整个人类的“原始民族”。
为了实现其克服一切自私的和堕落的东西的使命,必须把这个“原始民族”教育成真正的共同体。
①施来埃尔马赫尔在大学任职期间,致力于在自己同胞中树立起反抗外国人的爱国主义精神,被称为“路德时代以来德意志的第一个伟大的政治布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