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度1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代中期为了对付周边的少数民族在边防重镇设节度使, 让地方军事长官掌握军权、财政权、行政权甚至司法权, 加之重用少数民族将领,导致地方反抗中央,酿成长达 八年的安史之乱,国家长期战乱、分裂,使唐朝由盛转 衰,平定安史之乱后,唐王朝被迫将节度使制度扩展到 内地,成为地方州一级权力机构,被称为藩镇,除部分 藩镇服从中央外很多成为藩镇割据势力(控制地方人事 任免权、军权、财权、行政权),中央集权崩溃。
分析:复习时决不能停留于所列举的 具体知识点,特点和影响也绝非仅仅通过 所列知识点的分析即可得出的,尤其是对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 专制制度的加强”这两个子目的把握。通 过从汉到清制度演变的线索梳理,认识中 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中央集权 (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君主专制(君权 和相权的矛盾)、官僚政治(包括官僚制 度、选官制度、监察制度等)。
一、专题立意:通过对一个时期(或一个朝代)某个具 体的历史事件或史实的剖析,了解、认识或探讨这一时 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及其在古代中国社会政治发展过 程中的影响。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 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主要指最高统治 者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等权力,都具有独断 性和随意性;内涵包括专制的系统理论和主张,以及世 界观等。 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的,主要指地方政府必须 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在中国古代, 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是紧密结合的。因此,秦朝建立的 中央集权制度实质上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度 支
财政
盐 铁
财政
户 部
枢密院
军政
中书省
不参与政事
归入
尚书省
归入
不参与政事
门下省
隋 唐 三 省 六 部
吏 部
户 部
礼 部
兵 部
刑 部
工 部
2015/12/29
23
皇 帝
相权的一次重要反 弹 影 响 ?
亲自掌管 中书省
归入 归入
相权过重、威胁皇权
吏 部
户 部
礼 部
兵 部
刑 部
工 部
明 代: 废除丞相制度
目的、结果:巩固统治;巩固了汉朝初年的统治, 但是由于封国权力过大,独立性较强,发展成为 割据势力,导致七国之乱。
解决之道: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设刺史,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实行“附益之法”,解决封 国问题,消除了封国对中央的威胁,从而加强了 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2.唐代中后期:节度使——藩镇
•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秦以后建立 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组织模式、机构设 置、运行机制等,在历史的发展中虽有 变动,但其本质属性是固有不变的,这 就是君主专制,即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具 有绝对的、至高无上的政治权力,由此 决定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 征:即国家的行政权、司法权、立法权、 军权、财政权、监察权、选官权等一切 权力,都高度集中于中央政府,最终是 集中在皇帝手中。
•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从宗法制、分封制的内容上 看,表现出血缘关系、宗族统治、等级秩序、神权维系 等特点,而实质性的特点不是王权而是族权的问题,即 族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用族权来维护王权。这些制度 一方面形成了“亲贵合一”“家国同构”的机制,将政 权固定在贵族的家族范围内,并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远 近来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地位;另一方面,是政治 权力相对分散在各级贵族手中,天子的身份只是“共 主”,对诸侯及下属的领地并无实际的治权,因此王权 没有形成高度集中。
3.宋代地方行政体制的变化:路——州——县
说明:中唐以来唐政府把藩镇制度扩展到内地,使其掌握地方 人事任免权、军权、财权、行政权,地方政府把正式税收分为 上供、送使、留州(即上交中央、送交节度使、留给地方)三 项,节度使往往扣押或多留,使中央财政收入减少,形成地方 强,中央弱的局面,中央集权荡然无存。 宋朝建立后吸取唐代和五代十国藩镇割据的局面,各地的税收 机关收归中央管理,地方税收除了留一小部分供地方政府开支 外,其余全部上缴中央,新设立的诸道转运使(司),主管税 收和漕运,并把全国分为十五路(京东路、河北路、陕西路、 福建路、四川路等),分管各路的财政税收,于是“路”逐渐 成为宋代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这样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被消 除,中央集权得以加强;但是由于地方财权过分被削弱,也导 致地方财政困难,形成积弱的局面。
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由于人民版和岳麓版存 在极大的差异,最终明确列入考试范围的知识点 包括:宗法制、分封制、“始皇帝”的来历、三 公九卿、郡县制、中朝、刺史、三省六部制、行 省制度、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同时在“商周 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二级子目下强调“西周政治 制度的特点”的认识、在“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 成”的二级子目下强调“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 响”的认识、 在“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的 二级子目下强调“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影响”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的认识。
编户制度使国家严密控制了社会的基本成员——农民, 成为中央王朝赋税和兵役的基本来源,既在经济上支 持了官僚制度和国家权力,又在政治上起到控制人民 的作用。
二者关系:二者在实行中是互相支撑的,共同构成了 专制集权的基本制度,编户制度既在经济上支持了官 僚制度和国家权力,又在政治上起到控制人民的作用。
策略:知识点兼顾版本差异,重心放在认识上
皇 帝
中书门下
行政
相权再被分割
宋代: 二府三司
度 支 盐 铁 户 部
财政
财政
枢密院
军政
中书省
不参与政事
尚书省
不参与政事
门下省
隋 唐 三 省 六 部
吏 部
户 部
礼 部
兵 部
刑 部
工 部
2015/12/29
21
元代:中书一省制————相权的一次重要反弹
元代:?
一省制
皇 帝
宋代:二府三司
中书门下
行政
汉代中央机构
九卿(略) 三公 吏 民
皇帝
中 朝
决策
尚书 侍中 大将军
尚书令、仆射
六 尚书台 曹
客
二千石
约在西汉末,三公先后更名, 东汉初光武帝设尚书台机构。
中都官
封建土地制度
2、隋唐中央官僚行政体系的成熟、完善:三省六部制
思考:结合教材13页有关三省六部的内容和图示, 思考三省六部制有何特点?并结合相关内容说明 这种官僚行政体系变化的影响?
2015/12/29
专制皇权发展到了高峰
24
皇 帝
内 阁
议政王大臣会议
军国大事
清朝中枢权力机构
军机处
处理军务
日常事务
内政外交
军国大计 军机大臣:?(职权、办事情况) 重大案件
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军机处的作用:? (简化手续、行事快捷、提高效率)
二、中央集权的发展演变
1.汉朝初年:郡国并行制
第2讲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演变 BC475→BC221→公元1912
中国古代政治的历史认识
• • • • • • • 中国古人政治设计时的难题 如何防止地方势力对中央集权的挑战 如何防止军事集团对中央集权的挑战 如何防止官僚集团对中央集权的挑战 如何防止皇亲国戚对中央集权的挑战 如何防止底层民众对中央集权的挑战 如何防止周边政权对中原政权的挑战
隋唐中枢权力机构:三省六部制
相权被割 皇权加强
皇 帝 中书省
起草诏令
尚书省
负责 执行
门下省
封驳审议
吏 部
户 部
礼 部
兵 部
刑 部
工 部
2015/12/29
18
影响:
三省的分工使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三省分工明确、相互牵制、相互配合,提高了决策的合 理性,从而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推动了隋唐社会的稳定与经济文化的繁荣。
特点:实现了宫廷事物管理机构与国家职能部门的分离 (三省六部完全是国家机构),即家国分离;三省的长官 都是宰相;(国家政务裁决和执行的不同环节)三省分工 明确、相互牵制、相互配合(政治体制和运作机制的成熟, 皇帝的决策不再是皇帝单纯的个人行为,君主的最后决定 权在政务运行的过程中,最大限度的避免了君主决策的失 误)
它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标致着古代中国 官僚政治的成熟(行政运行机制、决策机制成 熟),此后的历朝官僚体制都基本上沿袭这种制 度。
3.宋代中央官僚行政体系的发展——二府三司制 (三省六部制的沿袭和发展)
结合教材及图示思考,宋代中央官僚体系的变化带来了 哪些影响?
使得宰相的军权、财权、行政权再度被分割,便 于皇帝总揽大权,进一步加强了皇权和中央集权, 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恶果:机构重叠,冗官,财政开支大。
通过对比加强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特点 的认识:
• 不再是族权与王权的统一,而是形成了最高的、唯一 的、绝对的政治权力——皇权
• 不再是层层分割政治权力,而是将权力集中在中央, 中央权力则集中在皇帝手中
• 不再是君主依靠家族势力来行使政治权力,而是通过 官僚机构和官员进行统治,各级官僚机构和官员都要 对皇帝负责
《中国古代史》:专制皇权“......无论是经济权力或政治权力,离 开了他的官僚机构和官僚系统,都将变成空无所有的抽象。 詹子庆、田泽滨主编 《中国古代史》
在这一政权机构中,各级大大小小的封建官僚,就是这部大机器 上的无数小螺丝钉;而最高的君主,便是这部巨大机器的总操者。 官僚们永远只能是君主的工具,官僚机构只能是君主的办事机构。 王亚南主编《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第(1)讲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巩固 秦汉 秦 皇帝制度 朝 君 主 专 制 → 中央官制Fra Baidu bibliotek三公九卿制 中 央 集 权 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地方行政制度) 制 的 确 立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体的演变
一、官僚行政体系的演变------中央官制的演变
1.西汉中央官僚行政体系的变化:中朝和外朝
秦朝废分封、推行郡县制,汉唐时期因处 理不当而引起长时期的分裂局面,北宋消除地方 割据势力的措施,元朝的行省制度有效加强对地 方的管辖,这些内容反映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体现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线索; 皇帝制、三公九卿、中朝制、三省六部制、 北宋分割相权、明初废丞相、设立内阁和军机处 等内容,与政权机构及其运作方式有关,反映了 我国古代社会政权管理方式的发展历程,体现了 君权不断强化和官僚政治日益完备的趋势;(政 事堂与斜封墨敕) 此外,官僚政治还包括选官制度(科举制) 和监察体系(御史大夫、刺史、御史台、都察 院)。
思考:结合教材及西汉中朝外朝机构示意图,思考汉 朝的中朝官僚体系的特点及影响? 特点:位低权重、皇帝的亲信和近臣构成;影响:皇帝 通过任免自己的近臣或亲信的任免,控制了官僚,使其 成为皇权服务的工具,架空了传统三公九卿,加强了君 主专制。
御史大夫 汉朝的中朝和外朝 大司空
执行
外 朝
太尉 大司马 丞相 大司徒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
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宋 .文彦博
编户制度:支撑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经济制度,是西汉 政府为控制和剥削农民而实行的制度。政府进行人口、 年龄、性别、土地财产等情况进行详细登记在户籍上, 建立周的户籍制度,根据土地和人口多少征收赋税、徭 役,这种造册登记办法成为编户制度,在编户制度下农 民一般要交田租(土地税)、赋口税(人口税)、更赋 (包括兵役、徭役等)。
问题:支撑“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制度是什么呢 官僚制度;编户制度 官僚制度:
1.官僚和贵族的区别:西周的贵族政治基于宗法血缘关系, 形成世袭特权,这就是贵族政治的两大特点。 2.官僚:领国家薪俸(严格的俸禄制),并且按不同的地 位享受不同的待遇;国王或皇帝直接任免(流动择优录 佣)。从秦朝开始建立起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严格的官僚 行政体系、制度,使整个国家行政机构成为皇权的办事 机构,形成皇权制度和官僚制度的结合,更确切的说, 形成以官僚体系为工具的皇权专制主义制度,构成了古 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 。
4.元代:中央集权的一次重大发展——行省制、宣政院 1.元朝地方行政制度行省示意图
2.观察元代行省示意图,阅读教材的相关内容,思考元 代的行省制有何特点?行省是如何加强了中央集权?
特点:行省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一个派出机构,受中书 省直接控制;行省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山川行便为主的做法, 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如让腹里地跨太行山东西两侧,合并山 东、山西、河北、蒙古等地;为了打破岭南之险,采取南北纵切 的方法,让胡广行省越过南岭而有广西之地,又使江西行省跨过 南岭而有广东之地等。
分析:复习时决不能停留于所列举的 具体知识点,特点和影响也绝非仅仅通过 所列知识点的分析即可得出的,尤其是对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 专制制度的加强”这两个子目的把握。通 过从汉到清制度演变的线索梳理,认识中 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中央集权 (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君主专制(君权 和相权的矛盾)、官僚政治(包括官僚制 度、选官制度、监察制度等)。
一、专题立意:通过对一个时期(或一个朝代)某个具 体的历史事件或史实的剖析,了解、认识或探讨这一时 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及其在古代中国社会政治发展过 程中的影响。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 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主要指最高统治 者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等权力,都具有独断 性和随意性;内涵包括专制的系统理论和主张,以及世 界观等。 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的,主要指地方政府必须 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在中国古代, 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是紧密结合的。因此,秦朝建立的 中央集权制度实质上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度 支
财政
盐 铁
财政
户 部
枢密院
军政
中书省
不参与政事
归入
尚书省
归入
不参与政事
门下省
隋 唐 三 省 六 部
吏 部
户 部
礼 部
兵 部
刑 部
工 部
2015/12/29
23
皇 帝
相权的一次重要反 弹 影 响 ?
亲自掌管 中书省
归入 归入
相权过重、威胁皇权
吏 部
户 部
礼 部
兵 部
刑 部
工 部
明 代: 废除丞相制度
目的、结果:巩固统治;巩固了汉朝初年的统治, 但是由于封国权力过大,独立性较强,发展成为 割据势力,导致七国之乱。
解决之道: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设刺史,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实行“附益之法”,解决封 国问题,消除了封国对中央的威胁,从而加强了 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2.唐代中后期:节度使——藩镇
•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秦以后建立 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组织模式、机构设 置、运行机制等,在历史的发展中虽有 变动,但其本质属性是固有不变的,这 就是君主专制,即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具 有绝对的、至高无上的政治权力,由此 决定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 征:即国家的行政权、司法权、立法权、 军权、财政权、监察权、选官权等一切 权力,都高度集中于中央政府,最终是 集中在皇帝手中。
•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从宗法制、分封制的内容上 看,表现出血缘关系、宗族统治、等级秩序、神权维系 等特点,而实质性的特点不是王权而是族权的问题,即 族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用族权来维护王权。这些制度 一方面形成了“亲贵合一”“家国同构”的机制,将政 权固定在贵族的家族范围内,并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远 近来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地位;另一方面,是政治 权力相对分散在各级贵族手中,天子的身份只是“共 主”,对诸侯及下属的领地并无实际的治权,因此王权 没有形成高度集中。
3.宋代地方行政体制的变化:路——州——县
说明:中唐以来唐政府把藩镇制度扩展到内地,使其掌握地方 人事任免权、军权、财权、行政权,地方政府把正式税收分为 上供、送使、留州(即上交中央、送交节度使、留给地方)三 项,节度使往往扣押或多留,使中央财政收入减少,形成地方 强,中央弱的局面,中央集权荡然无存。 宋朝建立后吸取唐代和五代十国藩镇割据的局面,各地的税收 机关收归中央管理,地方税收除了留一小部分供地方政府开支 外,其余全部上缴中央,新设立的诸道转运使(司),主管税 收和漕运,并把全国分为十五路(京东路、河北路、陕西路、 福建路、四川路等),分管各路的财政税收,于是“路”逐渐 成为宋代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这样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被消 除,中央集权得以加强;但是由于地方财权过分被削弱,也导 致地方财政困难,形成积弱的局面。
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由于人民版和岳麓版存 在极大的差异,最终明确列入考试范围的知识点 包括:宗法制、分封制、“始皇帝”的来历、三 公九卿、郡县制、中朝、刺史、三省六部制、行 省制度、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同时在“商周 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二级子目下强调“西周政治 制度的特点”的认识、在“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 成”的二级子目下强调“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 响”的认识、 在“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的 二级子目下强调“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影响”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的认识。
编户制度使国家严密控制了社会的基本成员——农民, 成为中央王朝赋税和兵役的基本来源,既在经济上支 持了官僚制度和国家权力,又在政治上起到控制人民 的作用。
二者关系:二者在实行中是互相支撑的,共同构成了 专制集权的基本制度,编户制度既在经济上支持了官 僚制度和国家权力,又在政治上起到控制人民的作用。
策略:知识点兼顾版本差异,重心放在认识上
皇 帝
中书门下
行政
相权再被分割
宋代: 二府三司
度 支 盐 铁 户 部
财政
财政
枢密院
军政
中书省
不参与政事
尚书省
不参与政事
门下省
隋 唐 三 省 六 部
吏 部
户 部
礼 部
兵 部
刑 部
工 部
2015/12/29
21
元代:中书一省制————相权的一次重要反弹
元代:?
一省制
皇 帝
宋代:二府三司
中书门下
行政
汉代中央机构
九卿(略) 三公 吏 民
皇帝
中 朝
决策
尚书 侍中 大将军
尚书令、仆射
六 尚书台 曹
客
二千石
约在西汉末,三公先后更名, 东汉初光武帝设尚书台机构。
中都官
封建土地制度
2、隋唐中央官僚行政体系的成熟、完善:三省六部制
思考:结合教材13页有关三省六部的内容和图示, 思考三省六部制有何特点?并结合相关内容说明 这种官僚行政体系变化的影响?
2015/12/29
专制皇权发展到了高峰
24
皇 帝
内 阁
议政王大臣会议
军国大事
清朝中枢权力机构
军机处
处理军务
日常事务
内政外交
军国大计 军机大臣:?(职权、办事情况) 重大案件
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军机处的作用:? (简化手续、行事快捷、提高效率)
二、中央集权的发展演变
1.汉朝初年:郡国并行制
第2讲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演变 BC475→BC221→公元1912
中国古代政治的历史认识
• • • • • • • 中国古人政治设计时的难题 如何防止地方势力对中央集权的挑战 如何防止军事集团对中央集权的挑战 如何防止官僚集团对中央集权的挑战 如何防止皇亲国戚对中央集权的挑战 如何防止底层民众对中央集权的挑战 如何防止周边政权对中原政权的挑战
隋唐中枢权力机构:三省六部制
相权被割 皇权加强
皇 帝 中书省
起草诏令
尚书省
负责 执行
门下省
封驳审议
吏 部
户 部
礼 部
兵 部
刑 部
工 部
2015/12/29
18
影响:
三省的分工使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三省分工明确、相互牵制、相互配合,提高了决策的合 理性,从而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推动了隋唐社会的稳定与经济文化的繁荣。
特点:实现了宫廷事物管理机构与国家职能部门的分离 (三省六部完全是国家机构),即家国分离;三省的长官 都是宰相;(国家政务裁决和执行的不同环节)三省分工 明确、相互牵制、相互配合(政治体制和运作机制的成熟, 皇帝的决策不再是皇帝单纯的个人行为,君主的最后决定 权在政务运行的过程中,最大限度的避免了君主决策的失 误)
它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标致着古代中国 官僚政治的成熟(行政运行机制、决策机制成 熟),此后的历朝官僚体制都基本上沿袭这种制 度。
3.宋代中央官僚行政体系的发展——二府三司制 (三省六部制的沿袭和发展)
结合教材及图示思考,宋代中央官僚体系的变化带来了 哪些影响?
使得宰相的军权、财权、行政权再度被分割,便 于皇帝总揽大权,进一步加强了皇权和中央集权, 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恶果:机构重叠,冗官,财政开支大。
通过对比加强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特点 的认识:
• 不再是族权与王权的统一,而是形成了最高的、唯一 的、绝对的政治权力——皇权
• 不再是层层分割政治权力,而是将权力集中在中央, 中央权力则集中在皇帝手中
• 不再是君主依靠家族势力来行使政治权力,而是通过 官僚机构和官员进行统治,各级官僚机构和官员都要 对皇帝负责
《中国古代史》:专制皇权“......无论是经济权力或政治权力,离 开了他的官僚机构和官僚系统,都将变成空无所有的抽象。 詹子庆、田泽滨主编 《中国古代史》
在这一政权机构中,各级大大小小的封建官僚,就是这部大机器 上的无数小螺丝钉;而最高的君主,便是这部巨大机器的总操者。 官僚们永远只能是君主的工具,官僚机构只能是君主的办事机构。 王亚南主编《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第(1)讲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巩固 秦汉 秦 皇帝制度 朝 君 主 专 制 → 中央官制Fra Baidu bibliotek三公九卿制 中 央 集 权 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地方行政制度) 制 的 确 立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体的演变
一、官僚行政体系的演变------中央官制的演变
1.西汉中央官僚行政体系的变化:中朝和外朝
秦朝废分封、推行郡县制,汉唐时期因处 理不当而引起长时期的分裂局面,北宋消除地方 割据势力的措施,元朝的行省制度有效加强对地 方的管辖,这些内容反映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体现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线索; 皇帝制、三公九卿、中朝制、三省六部制、 北宋分割相权、明初废丞相、设立内阁和军机处 等内容,与政权机构及其运作方式有关,反映了 我国古代社会政权管理方式的发展历程,体现了 君权不断强化和官僚政治日益完备的趋势;(政 事堂与斜封墨敕) 此外,官僚政治还包括选官制度(科举制) 和监察体系(御史大夫、刺史、御史台、都察 院)。
思考:结合教材及西汉中朝外朝机构示意图,思考汉 朝的中朝官僚体系的特点及影响? 特点:位低权重、皇帝的亲信和近臣构成;影响:皇帝 通过任免自己的近臣或亲信的任免,控制了官僚,使其 成为皇权服务的工具,架空了传统三公九卿,加强了君 主专制。
御史大夫 汉朝的中朝和外朝 大司空
执行
外 朝
太尉 大司马 丞相 大司徒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
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宋 .文彦博
编户制度:支撑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经济制度,是西汉 政府为控制和剥削农民而实行的制度。政府进行人口、 年龄、性别、土地财产等情况进行详细登记在户籍上, 建立周的户籍制度,根据土地和人口多少征收赋税、徭 役,这种造册登记办法成为编户制度,在编户制度下农 民一般要交田租(土地税)、赋口税(人口税)、更赋 (包括兵役、徭役等)。
问题:支撑“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制度是什么呢 官僚制度;编户制度 官僚制度:
1.官僚和贵族的区别:西周的贵族政治基于宗法血缘关系, 形成世袭特权,这就是贵族政治的两大特点。 2.官僚:领国家薪俸(严格的俸禄制),并且按不同的地 位享受不同的待遇;国王或皇帝直接任免(流动择优录 佣)。从秦朝开始建立起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严格的官僚 行政体系、制度,使整个国家行政机构成为皇权的办事 机构,形成皇权制度和官僚制度的结合,更确切的说, 形成以官僚体系为工具的皇权专制主义制度,构成了古 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 。
4.元代:中央集权的一次重大发展——行省制、宣政院 1.元朝地方行政制度行省示意图
2.观察元代行省示意图,阅读教材的相关内容,思考元 代的行省制有何特点?行省是如何加强了中央集权?
特点:行省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一个派出机构,受中书 省直接控制;行省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山川行便为主的做法, 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如让腹里地跨太行山东西两侧,合并山 东、山西、河北、蒙古等地;为了打破岭南之险,采取南北纵切 的方法,让胡广行省越过南岭而有广西之地,又使江西行省跨过 南岭而有广东之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