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度11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ppt课件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ppt课件
而是相反, 中国的封建地主是把政治权力交出来,集中起
来二交给、代外表在他需们要的:皇帝及其下属的各级官僚机构, 由皇 帝(通一过)其属具下体官时僚代机:构国代家表统整一个;地疆主域阶变级化来;行以使前政制治度权
力 ,用这种办法来统治农经民验教,其训中;包统括治自者耕个农人;也观用念这…种…
方(式二来)协调总地体主环之境间:的各种矛盾 。
巩固练习
1.(2017 南通质检)“考秦之制,…… 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 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 之官者也。”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秦朝
B A.开创了行之有效的地方行政体制
B.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 C.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传统贵族政治 D.中央和地方出现机构臃肿的趋向
加强中央集权
综合上述材料分析:
1、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围绕 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中央和地方
2、其演变的内在用意是什么?
强化中央集权
探材料究一:周制王度、演诸侯变、之卿因大夫的权力一层层逐次瓦解 ,
到了战国 ,终于初步形成了与中国封建生产关系———
地领一主地中制上、国经将内的济军在地相权主用适、…意应行…:的政不(专权可制加、能主司强像义法君西中权欧主巩央、庄专集固财园制权政统主和制权治那度中等样。集央,于集在一自权身己)。
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君主 的最后决定权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
——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研究》
探究三:制度演变影响
材料一 两千多年来,不管王朝如何更迭,不 管哪个民族掌握政权,这种政治制度和统治形式都 一直延续下来。它既有助于打破民族间的隔阂和地 区间的分裂割据状态,又有助于每个民族内部和不 同民族之间的政治凝聚力的形成。这是中国各地区、 各民族有如百川归海、日益统一的政治基础。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3.作用影响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不同 时期起着不同的作用。总体来说,在封建社会 前期主要起积极作用,在封建社会后期主要起 消极甚至反动作用。
(1)积极方面:经济上,有利于有效组织 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经济活动,为封建积极 发展创造条件,也为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 奠定了基础。
政治上,有利于民族融合,抵御外来侵略, 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 展。
思想上,专制统治严格控制思想文化,造成 国民的愚昧与落后,严重阻碍科技进步。
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各地区、各名族间经济 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 广阔的范围内传播
(2)消极方面:经济上,封建社会后期,日 益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妨碍了社会的进步和 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造成中国社会的落后。
政治上,以强化君主专制为核心,形成了长 期的“人治”传统,民主政治无从发展;极易 出现政治腐败现象,形成暴政,产生庞大的官 僚队伍和特权阶层。
明初废丞相设内阁 清设军机处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形成条件
(1)经济条件: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需要强有力的中央 集权来保护。
(2)政治条件:地主阶级维护本阶级统治的需要;秦灭六国, 建立统一 王朝
(3)思想条件:战国时期法家代表韩非子提出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的理论
2.概念和特点
(1)概念: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度,包含专制制度和中央集 权制度两个概念 ①专制制度:是与民主制相对立的概念,体现在帝位终身制 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 高权力与一身。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西周:分封制
宗法制
中 国权 度
秦朝形成:皇帝制度 三 公九卿制 郡县制 汉 汉:中外朝制 郡国并行制 察举制 至 唐:三省六部制 科举制 元 宋:参知政事 三司使(财) 枢 完 密使(军) 转运使 通判 善

中国古代制度归纳总结

中国古代制度归纳总结

中国古代制度归纳总结中国古代制度是中国历史长期发展的结果,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制度进行归纳总结,从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政治制度1. 皇权制度: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以皇权为核心,皇帝是最高统治者。

皇帝制度建立了中国皇权专制的统治模式,统治者通过神权和家族血统来巩固其地位。

2. 封建制度:古代中国封建制度强调君主与诸侯之间的关系,封建王朝通过封授土地,以及设立官员系统来巩固统治。

3. 官僚制度:中国古代建立了庞大的官僚体系,官员从县级到王朝级别,严格按照官阶和文化程度划分。

4. 考试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重要的一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使人的才能决定了其地位和身份,有利于社会流动性。

5. 中央集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以中央集权为特点,各地政权由中央任命的官员来管理。

二、社会制度1. 家族制度:中国古代建立了严格的家族制度,家族是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血缘关系和家族法规定了个人的权益和义务。

2. 社会等级制度:中国古代社会以等级制度为基础,根据血缘、地位和财富等因素划分人的社会地位,分为贵族、士人、农民和奴隶等不同等级。

3. 社会法律制度:中国古代建立了多种法律制度,如律令制度、官府刑罚、家族法规等,对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进行管理。

三、经济制度1. 封建土地制度:中国古代经济制度以封建制度为主,统治者将土地分封给贵族和军事家族,农民依附于土地并服役。

2. 均田制度:在某些历史时期,中国采取了均田制度,平均分配土地给农民,增加平民的社会地位。

3. 农业经济:中国古代经济以农业为主,农民是社会经济的基础,生产力低下但稳定发展。

四、文化制度1. 礼制:中国古代建立了严格的礼制,通过礼仪的约束来规范社会行为和人际关系,维系社会秩序和稳定。

2.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对古代中国的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家庭和睦以及社会秩序的维护。

3. 文人墨客:中国古代文化重视文化人士,崇尚士族文化,文人墨客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概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含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

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的决策方式而言的,具体说就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至行使立法、行政、司法等权力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这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

这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

(1)专制主义: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概念,指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2)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3)二者之间的联系:①地方和中央都必须服从皇帝一人。

②专制主义皇权加强时,往往是中央集权比较有效时,专制主义皇权削弱时,往往也是中央集权不力时。

二、形成原因:(1)经济根源: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提高导致旧的生产关系解体,秦国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经济的统治地位,这种经济的特点便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是封建的个体的小农经济。

这一政治制度的出现是由封建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因为封建的自然经济具有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以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

这种封建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2)政治根源: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

秦吸取周无子在诸侯割据局面下无能力的教训,在统一全国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统一。

新兴的地主阶级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保护其土地所有制度(3)理论根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

秦自商鞅变法后,一直以法家思想为统治思想。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是一种国家政权的制度,以国家职权统一于中央政府,削弱地方政府力量为标志。

中国古代的政体即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公元前221 年,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以后就着手建立和健全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以巩固其对全国的统治,此后,这种政治体制在中国延续了2000 多年。

1、萌芽于战国(1)理论上,战国时期,韩非子提出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

(2)实践上,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规定废分封、推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2、建立于秦朝特点: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

(1)确立皇帝制,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颁布秦律。

(2)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3)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3、巩固于西汉特点:重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统治;将儒家思想改造为适应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需要的指导思想。

(1)实行刺史制度;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解决王国问题。

(2)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完善于隋唐特点:用分权的办法来加强君权;官员选拔规范化、制度化。

(1)实行三省六部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2)创立和完善科举制,扩大了官吏的来源。

5、加强于北宋特点:强干弱枝,在中央集权的基础上地方分权;皇帝掌握从中央到地方的军事、行政、财政和司法等大权,铲除了封建藩镇割据的基础。

(1)集中军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设“三衙”“三帅”统领禁军,但只负责禁军的日常管理和训练,并无调兵和发兵之权。

调发军队之权在枢密院,形成互相牵制,防止专权和兵变的发生(2)集中行政权: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政、军、财权;派文官做知州,同时设通判监督,互相牵制。

2(3)集中财权:在各路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认识

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认识

从秦朝以来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都是中央集权制度,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

专制主义指最高统治者(皇帝)独自掌握权力,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中央集权指中央对地方拥有统帅权,地方听命于中央,是就中央与地方设三司,进一步削弱地方势力。

除此之外,明朝还遍设厂卫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这些都是强化中央集权制度的突出表现。

清朝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认识
●河北衡水中学 张丽琴
{学科加油站}
·积累站·
书省、门下省的印章才是合法的;
唐制对皇权的某些制约因素,如封驳制度;
臣权力地位提升,会对皇权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

另外,官僚体系下的谏官制度对皇权的制约作用也不可忽视。

修史的传统:中国古代史官会记载皇帝言行,原则上皇帝是不能过问的,这对于想青史留名的皇帝来说有很大的约束力。

4.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并不意味着封建制度有强大的生命力
明清时期,皇帝通过设置厂卫特务机构、文字狱、密折制等非正常的手段进行国家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一时期,国家正常的内在调节机制在逐渐失灵,封建制度的生命力也在逐渐减弱,随之走向衰落。

5.不能认为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落后于西方(雅典)的民主制度
任何一个国家的制度建设都与本国国情密切相关,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封建社会的前期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多方面推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不能与西方古代的民主制度简单对比。

思考2: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产生了哪些影响?。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东汉末年 (九品中正)
南北朝
隋唐后
(家世门第) (科举制)
13
自主检查
1、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 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妻妾 妻
妾一 妾二
一般称谓
A、三哥(20岁) B、四哥(14岁) C、大哥(25岁) D、二哥(22岁)
14
2、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000米,清朝
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政务中心
材料一 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始置左右丞相, 佐助君主处理国家军政要务。嬴政统一全国后,设置 “三公”。其中御史大夫职位相对低而权限重端万绪,须合变
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引唐太宗语
中央集权制的演变历程
中央集权制的影响 中央集权制的主干知识
8
自主梳理
设计思路:问题式、表格式、图示式 图示式:君主专制的演进——中央官制演变
1、西周时期实行了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这些政 治制度的关系如何? 2、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内容如何?在当 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3、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具有哪些特点?
21
问题三 催化剂与绊脚石 有人认为,中央集权制度是社会发 展的催化剂。也有人认为,中央集 权制度是阻碍社会发展的绊脚石。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2
积极影响: ①政治: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和社会的 稳定 ②经济文化: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 和发展 ③民族关系:有利于各民族的 交流和 融合
29
答案 (1)“三公”的出现是对世袭制的否定。御史大
夫的
设置反映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2)态度:设宰相筹

中国古代历代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历代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历代政治制度中国古代(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历代政治制度,包括中央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和选官用官政治制度,具体如下:中央政治制度:1. 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2. 秦朝:实行郡县制,三公九卿管理国家政治事务。

3. 西汉时期:实行推恩令和刺史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4. 唐朝:实行节度使制度,以藩镇管理方式控制地方。

5. 宋朝:实行收精兵、文官制,削弱地方节度使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6. 元朝:实行行省制,设立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别负责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

7. 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司礼监等机构,加强皇帝对中央官僚的控制。

8. 清朝:设立南书房、军机处等机构,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地方政治制度:1. 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将领土分封给诸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进行统治。

2. 秦朝:实行郡县制,将领土划分为若干个郡县,由中央派遣官员进行管理。

3. 汉朝:实行州郡制,将领土划分为若干个州郡,由地方官员进行管理。

4. 唐朝:实行道府州县制,将领土划分为若干个道府州县,由地方官员进行管理。

5. 元朝:实行行省制,将领土划分为若干个行省,由中央派遣官员进行管理。

6. 明朝:实行三司分权制,将地方划分为若干个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分别负责行政、司法和军事管理。

7. 清朝:实行府州县制,将领土划分为若干个府州县,由地方官员进行管理。

选官用官政治制度:1. 西周时期:实行世卿世禄制,以血缘关系为依据选拔官员。

2. 秦朝:实行军功爵制,以军功为依据选拔官员。

3. 汉朝:实行察举制和征辟制,由地方官员推荐有才能的人选。

4. 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以门第高低为依据选拔官员。

5. 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官员。

唐朝武则天时期首创武举和殿试。

6. 宋朝:实行糊名和誊录法,防止科举考试作弊。

7. 元朝:实行民族等级制度,不同族群官员的选拔有不同要求。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四、中央集权之功
京 杭 大 运 河
最早的国道
长城
四、中央集权之功
材料:历史上各朝政府从一开始就成为救灾活动 的责任主体,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成立了官办救 灾机构,并在救灾工作中发挥了最为重要的作用。 --《中国传统救灾体系》 政治: 奠定了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 维护了国家统一和中华文明的延续。 经济: 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兴办大型公共工程, 推动了农耕经济的发展。 促进了各地区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民族:
冗官、冗兵、冗费、积贫、积弱
二、中央集权之路 第五阶段:元完善
元:行省制 中国省制的开端
二、中央集权之路
朝代 针对问题 秦 汉 唐 宋 元 加强中央集权措施
二、中央集权之路
朝代 针对问题 加强中央集权措施 秦 分封之弊 郡县制 汉 七国之乱 推恩令、设刺史、察举制 唐 安史之乱 封节度使、科举制 宋 藩镇割据 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 元 疆域辽阔 行省制,加强边疆管理 地方行政制度演变: 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 中央集权发展趋势:
二、中央集权之路 第二阶段:汉巩固
1.王国问题的由来? 郡国并行 2.晁错的削藩建议导致什么问题?七国之乱 推恩令、设刺史、察举制 3.汉武帝如何破解难题? 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国小则无邪心. —贾谊<治安策>
全国划13州,置刺史,刺史秩六百石,所察对象 郡守为二千石.监察内容:郡守对抗中央,欺压百姓; 郡守贪赃违法,乱杀无辜; 郡守任人唯亲,不举贤 能;郡守拉帮结派;郡守勾结豪强.不奉政令。
有告之者曰:“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 皆专制黑暗之历史也。”…或告之曰: “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皆封建社会之 历史耳,虽至今犹然,一切病痛尽在是 矣.”……使国民对国家已往历史有真 实之了解 .。 ——钱穆《国史大纲》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开放、进步、扩张
选官的标准、对象和古代政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史

皇帝制度
权 不
三公制度


强 ,
汉代“中朝”形 成
相 唐代三省六部制
权 不
元代设置中书省

削 废丞相设内阁
弱 军机处的设立
皇权与相权
秦朝
(形成)
从汉到元
(发展)
明清
(顶峰)
两对基本矛盾

郡县制度




汉代郡国并行 强
元代行省制度
, 地



战国、秦、汉 初
军功爵授爵
军功、能力
汉朝
察举制、征辟制 德行、才能
曹操执政时 唯才是举
功、能
授官
举孝廉 授官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门第德行才能 评定授官
隋唐
科举制
才学
考试择优
军 军察

功 功举


和 和和


养 事征


士 功辟

贵族 政治
官僚 政治
士族 政治
官僚 政治
血缘贵族 文吏儒生 世家子弟 士人学子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中国早期 政治制度
(奴隶社会)
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
(封建社会)
(BC2070年— BC476年)
夏、商、周
(BC221年 —AD1912年)

清朝
(汉唐宋元)
(分封制、宗法制)
形成 发展 顶峰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1、王位世袭制 2、分封制 3、宗法制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唐朝的藩镇割据导致五代十国局面的形成
“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现象的出 安史之乱” 现说明了什么?此类现象出现的本质是什么? 现说明了什么?此类现象出现的本质是什么? 地方权力的膨胀会导致国家分裂; 地方权力的膨胀会导致国家分裂; 央 权 地方分权的 唐 中 期 设 节 度 使 藩 镇 割 据 局 面 出 现 五 代 十 国 分 裂 局 面 形 成
中书省 尚书省
军政 户 部
中书门下
参知政事
枢密院 门下省
中书省
不参与政事
吏 部 户 部 礼 部 兵 部 刑 部 工 部
B.发展完善— B.发展完善—汉至元 发展完善
b.中央集权加强 b.中央集权加强
1)汉代
汉高祖刘邦
郡国并行制
郡国并行制 削藩,平定“七国之乱” 削藩,平定“七国之乱” 推恩令, 推恩令,置刺史 汉武帝
收精兵:改禁军统领机构为“三衙” 发兵权归枢密院; 收精兵:改禁军统领机构为“三衙”,发兵权归枢密院; 削实权:设通判,文臣任州郡长官; 削实权:设通判,文臣任州郡长官; 制钱谷:地方财赋大部分运往京师; 制钱谷:地方财赋大部分运往京师; 影响
4)元:行省制
元朝疆域
十大行省
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秦朝 汉末魏晋 唐朝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郡 州 道 路 行省 县 郡 州 州 路 府 县 县 县 州 府 县 县 县
郡县制
行政 机构 直 接 任 免
地方 官僚 体系
分封制
实行 条件 划分 基础 与宗法制相联系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郡县制
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 按地域划分
根本 区别
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 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官 官员 诸侯王位世袭 位概不世袭 产生 官吏 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 官吏只有俸禄, 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 权力 与中 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 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 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地 央的 方绝对服从中央 关系 历史 作用 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 序,但也容易发展为割据 势力。 势力。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 家的统一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岳麓版][复习课件11]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岳麓版][复习课件11]

情景材料
材料二 1972年,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 一次对话中说:“现代英国的官吏制度,是仿照 帝制中国的官吏制度而建立的。中国的这种制 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约在2000年的时间里, 或大或小,它成了统一中国和巩固秩序的支柱。 后来英国也仿效并确立了通过考试选拔任用行 政官员的制度,今天已经广泛普及。” 中国科举文化对东亚文明的发展影响直接 而重大……日本、朝鲜、越南三国是这个科举 文化圈中影响最突出的国家。
明废丞相,创立内阁,废除行省,设三司
清设军机处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历经秦朝建制,汉承 建制 秦制、隋唐制度的完善、宋元制度的加强、明清制 完善 加强 僵化 度的僵化。伴随明清封建制度的衰落,君主专制被 强化到空前高度。
• 存在两对矛盾:
皇权与相权;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
【图说】六王毕,四海一,皇权立,始皇出。 皇帝制度 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创立了一套 ,他自己也成 中央集权制度 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 多民族国家,开创了 ,此后沿袭两千多年。 三公九卿 制度,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 在中央实行 在地方建制上,秦朝也有所创新,废除 ,实改为 分封制 中央集权的 。 郡县制
选官制度的变化
选官制度 时段 世卿世禄 西周以来 战国时期 军功爵制 察举征辟 汉武帝时期 九品中正 东汉末年 科举制 隋唐 标准
血缘 军功 孝廉
门第
才学
特点: 标准越来越科学,公正,客观
情景材料
材料一 “数世白身者,一登龙虎榜。”“朝 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科举考试制度虽然产 生于等级森严的中国封建社会,但其“公开竞 争、平等择优”的精神却具有超越封建时代的特 性,为世界所接纳,它被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 发明”。

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

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

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种重要的政治制度,指的是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政府,并由中央政府全面统治各地区。

这一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多个朝代的演变和发展,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中央集权制度的起源和发展中央集权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古代封建时期。

在封建社会中,国家权力由君主掌握,君主通过中央政府来管理全国各地。

早期的中央政府设立了各级官员,对各地实行严格的官员选拔和管理制度,以确保中央政府的权威和统治。

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中央集权制度逐渐成熟并得到进一步加强。

例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等,加强了中央政权对各地的控制力。

汉武帝推行的郡县制度,将全国划分为一定的行政区域,将地方政权归中央政府统一管理,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

在中国历史上,中央集权制度经历了多个朝代的演变和改革。

每一位统治者都试图通过加强中央集权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例如唐朝时期,太宗贞观年间实行的察举制,通过对地方官员进行考核选拔,确保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明朝时期,洪武帝通过实行一系列的军事、行政和财政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

这些改革不仅巩固了中央政府的统治,也为中国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和优缺点中央集权制度的最大特点就是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政府。

这种制度可以有效地保证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加强中央政府对全国范围内的统治力。

同时,中央集权制度也有利于国家做出统一决策,并对各地区进行整体规划和协调,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然而,中央集权制度也存在一些缺点和问题。

首先,由于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自治权和自主权,导致地方问题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其次,中央政府难以全面了解各地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导致决策可能存在局限性。

此外,由于权力高度集中,中央政府的腐败和权力滥用的风险也相对较大。

三、中央集权制度的意义和影响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1夏朝(约公元前2070——前1600年)(1)地位:中国古代第一个国家政权(2)特点:出现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和王位世袭制(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2商朝(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1)制度:内服与外服制度①内服: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②外服:附属国管辖的地区③关系:商王具有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2)特点①商王对外服的控制力有限②商朝是神权色彩浓厚的王朝二、西周的政治制度1王朝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周,定都镐京2分封制⑴目的:巩固周朝统治⑵内容:⑶作用①周人的势力范围扩大②周人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③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3宗法制⑴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的矛盾⑵内容①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②确立严格的大宗、小综体系,大小宗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的⑶特点: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⑷意义:保障了贵族的“世卿世禄”特权,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强化了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

4礼乐制度:是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①以世袭制、宗法制、分封制为主体,以宗法制为核心。

②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③以礼乐制度为工具,从思想上强化王权④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权结构⑤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一、秦朝的统一背景⑴春秋时期⑥一些诸侯擅自进行分封,小宗不断取代大宗。

⑦周王室逐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

⑵战国时期①战国中期以后,各大国国君先后改称王②为富国强兵、称霸天下,各国纷纷变革,逐步废除旧制度。

⑶秦国经过商鞅变法,逐步强大起来二、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1特点;权力的高度集中2内容⑴皇帝制度①开端:秦王嬴政改称皇帝,自称“始皇帝”②特点:皇权至上,大权独揽;实行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度⑵三公九卿制⑶郡县制度⑷选官制度⑸法律:秦法细密、严苛,是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工具。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

秦朝是古代有开创性的时代, 秦朝是古代有开创性的时代,它 是古代有开创性的时代 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奠定了中 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 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 格局,历代沿用,并不断加强完善. 格局,历代沿用,并不断加强完善.
秦开创中央集权体制
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区别: 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区别:
①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以血缘关系 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 为基础; 郡县制是按地域划分的. 为基础; 郡县制是按地域划分的. ②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有封地; 郡县的 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有封地; 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官位不世袭, 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官位不世袭,官员只 有俸禄没有封地. 有俸禄没有封地. ③诸侯国的独立性很大,容易发展成割据势 诸侯国的独立性很大, 力;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 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 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中央----君相之争
七,清朝 1,中央机构组成: ,中央机构组成: 清初明制设内阁,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 议政王大臣会议权 清初明制设内阁,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议政王大臣会议权 力过大,皇权受到威胁. 力过大,皇权受到威胁.) 康熙时增设南书房,中枢机构一分为三; 权力互相牵制 权力互相牵制, 康熙时增设南书房,中枢机构一分为三;(权力互相牵制,皇 帝得以集权. 帝得以集权.) 雍正时设军机处,掌管国家机要. 雍正时设军机处,掌管国家机要. 2,决策方式: ,决策方式: 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处要员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处要员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3,评价: ,评价: 提高了行政效率, 提高了行政效率, 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在皇帝一人手中,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 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在皇帝一人手中,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高中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你了解吗?1什么叫历史?1、什么叫历史?2、什么叫历史学?3学习历史要有哪几种史观?3、学习历史要有哪几种史观?4、学习历史对我们到底有什么作用?历史: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指某种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个人的经历的发展过程和个人的经历。

历史学:以人类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也叫史学历史学:以人类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也叫史学。

史观:文明史观唯物史观全球史观史观:文明史观、唯物史观、全球史观作用:提示:有助于我们个人的成长提示:有助于我们个人的成长。

以史为鉴,为现实服务。

高中历史学哪些?怎样学?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怎样学?1、充分运用发散思维2、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历史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历史3、学会从中国看世界,更重要的是从世界分析中国。

第单元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中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导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与经济文化密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与经济、文化密切相关。

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先进的政治制度会促进经济的同作用的结果。

同作用的结果。

先进的政治制度会促进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而落后的政治制度则会破坏优秀的文化,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洞察中外政治制度的演进变革探究东西方政治文明的巨大差异演进变革,探究东西方政治文明的巨大差异,思索未来发展应遵循的最佳政治模式。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演进第课初现雏形第1课西周确立形成第2课不断强化第3\4课秦朝汉唐宋达到顶峰第4课明清1第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主题中国早期(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主题:中国早期(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课标要求: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问题问题::你能否说出中国古代朝代?*知识链接(中国古代朝代):夏商西周(本课所讲)→春秋和战国→国两晋南北朝秦汉(西汉和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北宋和南宋)夏金元→明清(1840年前)。

高考历史热点复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高考历史热点复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知识归纳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战国时期起源(1)战国时期,思想家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国家大权集中在君主一人手里。

(2)商鞅变法时,秦国采取废分封、行县制、统一度量衡等措施,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

2.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1)措施:①政治方面: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

②经济方面: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车轨、驰道。

③文化方面;书同文;焚书坑儒;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2)作用: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利于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巩固发展国家的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

但是,秦朝的地主阶级凭借皇帝的专制权威,大大加强了统治力量,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

3.隋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完善(1)中央机构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从而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三省的长官大都品级较低,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

(2)创立科举制度: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地方豪门士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4.北宋中央集权的强化(1)措施:①集中军权:解除禁军将领石守信等人的兵权,削减地方节度使的实权,将禁军统领权一分为三,都直接对皇帝负责,枢密院有调兵权而不直接统领军队,统领军队的将帅无调兵权;实行更戍法;各地军队的精壮之士都选人禁军。

②集中行政权: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政权;派遣文官担任知州,又在各州设通判,两者互相牵制。

这样就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③集中财权和司法权:规定地方税收留下一小部分作为开支,其余由转运使全部运送中央,这就消除了地方割据的基础;规定司法人员改由中央派文官担任,死刑须报中央复审核准,这就把地方的司法权收归中央。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决策机构
中朝 尚 书 令 侍 中

帝 执行机构 外朝
常 侍
有事上报
丞 相
御 史 大 夫 九 卿
太 尉
第3讲: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完善 知识点梳理:
一、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
1.秦朝: 三公九卿制
2.汉朝: 中外朝制度
3.隋唐: 三省六部制
吏部
中书省 户部 草拟 礼部 执行 兵部 审议 刑部
官吏的任免和考核
5.周礼规定了贵族饮宴列鼎的数量和鼎内的肉食种 类:王九鼎(牛、羊、乳猪、干鱼、干肉、牲肚、 猪肉、鲜鱼、鲜肉干),诸侯七鼎(牛、羊、乳猪、 干鱼、干肉、牲肚、猪肉),卿五鼎(羊、乳猪、 干鱼、干肉、牲肚),士三鼎(乳猪、干鱼、干 肉)。这说明西周礼乐制的实质是 A. 用于处理阶级关系的原则规范 B.维护贵族生活享受的制度 C.宗法制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反映 D.维护等级差别的工具
第1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二、分封制
1.含义: 又称封邦建国。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周 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各地,广建封国制度。 2.目的: 巩固周王朝统治 3.对象: 同姓亲族;功臣;姻亲;殷商降族; 先代贵族 4.分封内容 : 土地、人口、物资和武装
5.诸侯权利 : 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服从政令;定期朝觐;守疆、作战; 6.诸侯义务 : 纳贡
官员权力大小:前者受到很大限制,后者拥有很强的 独立性 影响:前者由于地方权力过度削弱,从而导致统治者 独断专权;后者由于诸侯势力过于强大,容易导致地 方的分裂割据
第2讲: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2.秦朝政治制度:
①皇帝制: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②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1\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王权与神权的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2\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1、在中央,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

2、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地方的权限日益减少,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绝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

3\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1、概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个集合概念,包括专制主义制度和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主义制度是就中央决策而言的,具体指皇帝个人专断,中央重大事务的决断权由皇帝个人掌握。

中央集权制度是就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言的,具体指地方服从中央。

从这个历史概念出发,我们就可以知道,如果皇帝的权力、中央的权力或地方的权力发生变化,也就意味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生了变化;中央权力被削弱,加强的往往是专制主义,地方权力被分散,加强的往往是中央集权。

2、产生\发展原因经济:随着铁器和牛耕技术的使用,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私人开垦的荒地越来越多,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的变法逐渐确立;封建自然经济具有分散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社会秩序,组织社会生产。

政治:中国国土过于广阔,集权有利于维护和巩固统一。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各诸侯争霸并展开变法改制,分封制、宗法制瓦解。

理论基础:法家思想,主张加强君主权威和中央集权.西汉汉武帝时董仲舒队儒家学说改造后,强调“大一统”和“君权神授”,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需要,从此儒家学说被确立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阶级: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新兴地主阶级成长壮大。

历史教训:吸取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教训,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3、演变过程战国——提出;秦朝——确立;西汉——巩固;隋唐——完善;北宋——加强;元朝——发展:明清——强化。

从秦汉到隋唐,主要起进步作用:北宋时开始产生明显的消极作用:明清时期消极作用已经占主导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朝废分封、推行郡县制,汉唐时期因处 理不当而引起长时期的分裂局面,北宋消除地方 割据势力的措施,元朝的行省制度有效加强对地 方的管辖,这些内容反映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体现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线索; 皇帝制、三公九卿、中朝制、三省六部制、 北宋分割相权、明初废丞相、设立内阁和军机处 等内容,与政权机构及其运作方式有关,反映了 我国古代社会政权管理方式的发展历程,体现了 君权不断强化和官僚政治日益完备的趋势;(政 事堂与斜封墨敕) 此外,官僚政治还包括选官制度(科举制) 和监察体系(御史大夫、刺史、御史台、都察 院)。
第2讲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演变 BC475→BC221→公元1912
中国古代政治的历史认识
• • • • • • • 中国古人政治设计时的难题 如何防止地方势力对中央集权的挑战 如何防止军事集团对中央集权的挑战 如何防止官僚集团对中央集权的挑战 如何防止皇亲国戚对中央集权的挑战 如何防止底层民众对中央集权的挑战 如何防止周边政权对中原政权的挑战
•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从宗法制、分封制的内容上 看,表现出血缘关系、宗族统治、等级秩序、神权维系 等特点,而实质性的特点不是王权而是族权的问题,即 族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用族权来维护王权。这些制度 一方面形成了“亲贵合一”“家国同构”的机制,将政 权固定在贵族的家族范围内,并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远 近来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地位;另一方面,是政治 权力相对分散在各级贵族手中,天子的身份只是“共 主”,对诸侯及下属的领地并无实际的治权,因此王权 没有形成高度集中。
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由于人民版和岳麓版存 在极大的差异,最终明确列入考试范围的知识点 包括:宗法制、分封制、“始皇帝”的来历、三 公九卿、郡县制、中朝、刺史、三省六部制、行 省制度、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同时在“商周 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二级子目下强调“西周政治 制度的特点”的认识、在“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 成”的二级子目下强调“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 响”的认识、 在“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的 二级子目下强调“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影响”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的认识。
特点:实现了宫廷事物管理机构与国家职能部门的分离 (三省六部完全是国家机构),即家国分离;三省的长官 都是宰相;(国家政务裁决和执行的不同环节)三省分工 明确、相互牵制、相互配合(政治体制和运作机制的成熟, 皇帝的决策不再是皇帝单纯的个人行为,君主的最后决定 权在政务运行的过程中,最大限度的避免了君主决策的失 误)
通过对比加强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特点 的认识:
• 不再是族权与王权的统一,而是形成了最高的、唯一 的、绝对的政治权力——皇权
• 不再是层层分割政治权力,而是将权力集中在中央, 中央权力则集中在皇帝手中
• 不再是君主依靠家族势力来行使政治权力,而是通过 官僚机构和官员进行统治,各级官僚机构和官员都要 对皇帝负责
编户制度使国家严密控制了社会的基本成员——农民, 成为中央王朝赋税和兵役的基本来源,既在经济上支 持了官僚制度和国家权力,又在政治上起到控制人民 的作用。
二者关系:二者在实行中是互相支撑的,共同构成了 专制集权的基本制度,编户制度既在经济上支持了官 僚制度和国家权力,又在政治上起到控制人民的作用。
策略:知识点兼顾版本差异,重心放在认识上
《中国古代史》:专制皇权“......无论是经济权力或政治权力,离 开了他的官僚机构和官僚系统,都将变成空无所有的抽象。 詹子庆、田泽滨主编 《中国古代史》
在这一政权机构中,各级大大小小的封建官僚,就是这部大机器 上的无数小螺丝钉;而最高的君主,便是这部巨大机器的总操者。 官僚们永远只能是君主的工具,官僚机构只能是君主的办事机构。 王亚南主编《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皇 帝
中书门下
行政
相权再被分割
宋代: 二府三司
度 支 盐 铁 户 部
财政
财政
枢密院
军政
中书省
不参与政事
尚书省
不参与政事
门下省
隋 唐 三 省 六 部
吏 部
户 部
礼 部
兵 部
刑 部
工 部
2015/12/29
21
元代:中书一省制————相权的一次重要反弹
元代:?
一省制
皇 帝
宋代:二府三司
中书门下
行政
唐代中期为了对付周边的少数民族在边防重镇设节度使, 让地方军事长官掌握军权、财政权、行政权甚至司法权, 加之重用少数民族将领,导致地方反抗中央,酿成长达 八年的安史之乱,国家长期战乱、分裂,使唐朝由盛转 衰,平定安史之乱后,唐王朝被迫将节度使制度扩展到 内地,成为地方州一级权力机构,被称为藩镇,除部分 藩镇服从中央外很多成为藩镇割据势力(控制地方人事 任免权、军权、财权、行政权),中央集权崩溃。
4.元代:中央集权的一次重大发展——行省制、宣政院 1.元朝地方行政制度行省示意图
2.观察元代行省示意图,阅读教材的相关内容,思考元 代的行省制有何特点?行省是如何加强了中央集权?
特点:行省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一个派出机构,受中书 省直接控制;行省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山川行便为主的做法, 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如让腹里地跨太行山东西两侧,合并山 东、山西、河北、蒙古等地;为了打破岭南之险,采取南北纵切 的方法,让胡广行省越过南岭而有广西之地,又使江西行省跨过 南岭而有广东之地等。
隋唐中枢权力机构:三省六部制
相权被割 皇权加强
皇 帝 中书省
起草诏令
尚书省
负责 执行
门下省
封驳审议
吏 部
户 部
礼 部
兵 部
刑 部
工 部
2015/12/29
18
影响:
三省的分工使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三省分工明确、相互牵制、相互配合,提高了决策的合 理性,从而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推动了隋唐社会的稳定与经济文化的繁荣。
分析:复习时决不能停留于所列举的 具体知识点,特点和影响也绝非仅仅通过 所列知识点的分析即可得出的,尤其是对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 专制制度的加强”这两个子目的把握。通 过从汉到清制度演变的线索梳理,认识中 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中央集权 (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君主专制(君权 和相权的矛盾)、官僚政治(包括官僚制 度、选官制度、监察制度等)。
度 支
财政
盐 铁
财政
户 部
枢密院
军政
中书省
不参与政事
归入
尚书省
归入
不参与政事
门下省
隋 唐 三 省 六 部
吏 部
户 部
礼 部
兵 部
刑 部
工 部
2015/12/29
23
皇 帝
相权的一次重要反 弹 影 响 ?
亲自掌管 中书省
归入 归入
相权过重、威胁皇权
吏 部
户 部
礼 部
兵 部
刑 部
工 部
明 代: 废除丞相制度
思考:结合教材及西汉中朝外朝机构示意图,思考汉 朝的中朝官僚体系的特点及影响? 特点:位低权重、皇帝的亲信和近臣构成;影响:皇帝 通过任免自己的近臣或亲信的任免,控制了官僚,使其 成为皇权服务的工具,架空了传统三公九卿,加强了君 主专制。
御史大夫 汉朝的中朝和外朝 大司空
执行
外 朝
太尉 大司马 丞相 大司徒
第(1)讲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巩固 秦汉 秦 皇帝制度 朝 君 主 专 制 → 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中 央 集 权 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地方行政制度) 制 的 确 立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体的演变
一、官僚行政体系的演变------中央官制的演变
1.西汉中央官僚行政体系的变化:中朝和外朝
一、专题立意:通过对一个时期(或一个朝代)某个具 体的历史事件或史实的剖析,了解、认识或探讨这一时 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及其在古代中国社会政治发展过 程中的影响。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 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主要指最高统治 者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等权力,都具有独断 性和随意性;内涵包括专制的系统理论和主张,以及世 界观等。 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的,主要指地方政府必须 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在中国古代, 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是紧密结合的。因此,秦朝建立的 中央集权制度实质上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问题:支撑“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制度是什么呢 官僚制度;编户制度 官僚制度:
1.官僚和贵族的区别:西周的贵族政治基于宗法血缘关系, 形成世袭特权,这就是贵族政治的两大特点。 2.官僚:领国家薪俸(严格的俸禄制),并且按不同的地 位享受不同的待遇;国王或皇帝直接任免(流动择优录 佣)。从秦朝开始建立起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严格的官僚 行政体系、制度,使整个国家行政机构成为皇权的办事 机构,形成皇权制度和官僚制度的结合,更确切的说, 形成以官僚体系为工具的皇权专制主义制度,构成了古 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 。
汉代中央机构
九卿(略) 三公 吏 民
皇帝
中 朝
决策
尚书 侍中 大将军
尚书令、仆射
六 尚书台 曹

二千石
约在西汉
中都官
封建土地制度
2、隋唐中央官僚行政体系的成熟、完善:三省六部制
思考:结合教材13页有关三省六部的内容和图示, 思考三省六部制有何特点?并结合相关内容说明 这种官僚行政体系变化的影响?
•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秦以后建立 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组织模式、机构设 置、运行机制等,在历史的发展中虽有 变动,但其本质属性是固有不变的,这 就是君主专制,即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具 有绝对的、至高无上的政治权力,由此 决定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 征:即国家的行政权、司法权、立法权、 军权、财政权、监察权、选官权等一切 权力,都高度集中于中央政府,最终是 集中在皇帝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