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华指导教师陈贵海教授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硕-软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软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单位(公章):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单位负责人(签字):2018年6月—1—软件工程专业(085212)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符合职业特点的、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高层次的复合型、应用型软件专门人才。
基本要求是: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有高尚道德情操,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理论,具备坚实、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至少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和撰写外语资料的能力,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
4、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二、研究方向1、智能系统的软件支撑技术该方向主要从事智能系统中关键技术研究、智能辅助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等,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自动推理技术、动态几何技术、自动出题与解答技术、虚拟仿真技术、交互式软件设计技术,以及与具体学科深度融合的智能辅助学习系统研发,以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和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开展自主式和探究式学习。
2、云计算与大数据处理技术该方向主要招收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向的研究生,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云计算实现海量数据处理的方法和实践、安全性和可用性设计的方法与实践、传统数据中心改造成云计算中心的技术和方法以及虚拟化技术的核心技术及应用特征,深入挖掘教育大数据中隐藏的信息,辅助智慧教学的进行。
三、基本修业年限与总学分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全日制学习方式的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
课程设置以工程需求为导向,强调专业基础、工程能力和职业发展潜力的综合培养,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学位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选修课程和专业实践四个模块,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16学时/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24学分,专业实践环节为8学分。
教育部关于2014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教育部关于2014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法规类别】科技成果鉴定奖励【发文字号】教技发[2015]2号【发布部门】教育部【发布日期】2015.02.16【实施日期】2015.02.16【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E0303教育部关于2014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教技发[2015]2号)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高等学校科技创新,根据《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我部组织开展了2014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评审工作。
经评审,决定授予“新型低功耗多栅MOS器件的实验与理论研究”等42项成果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授予“飞秒激光三维微纳制备机理及其应用基础研究”等87项成果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授予“特种液晶材料及调光膜制备技术”等20项成果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授予“新型高效厌氧悬浮床反应器关键技术、装备及应用”等23项成果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授予“华北大气污染跨省域输送—转化机理及预报—联控技术”等39项成果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授予“强震区桥隧混凝土抗渗裂增韧协同设计方法与工程应用”等78项成果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授予“空化湍流机理研究及其在水力机械中的应用与推广”等3项成果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推广类)二等奖;授予“一种多孔纳晶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等2项成果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专利奖二等奖。
全国高校科学技术工作者要向全体获奖者学习,继续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投身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践中,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科学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简介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简介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简介南京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建设始于1958年,1993年更名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在建系前和建系初期就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如下:上个世纪60年代调试成功了当时国家高等教育部所属高校第一台计算机,实现了我国第一个高级语言编译程序;70年代分别主持了国产djs-210中型计算机和xt-1操作系统等软件系统的研制;80年代研发了国内第一个分布式系统zcz,ccf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徐家福教授培养出中国大陆第一位计算机软件博士。
近年来,我系的研究工作在许多方面取得突破与进展,承担了一批国家级重要科研和教学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项和江苏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申请发明专利近200项;在ccf的a 类期刊和会议上发表了一批高水平论文,国际影响广泛。
目前我系同时拥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群体,在高层次学科平台、科研基地、创新团队方面三位一体、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专业涵盖软件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
具备能力1、具备扎实的数据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2、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3、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4、了解学科的知识结构、典型技术、核心概念和基本工作流程;5、有较强的计算机系统的认知、分析、设计、编程和应用能力;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能够独立获取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7、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熟读该专业外文书刊。
物联网-Jiangsu-陈贵海
2009年2月24日,IBM大中华CEO钱大群 智慧地球、赢在中国
2009年8月7日,中国总理温家宝 访问无锡 感知中国
概念篇
挑战篇
未来篇
30
5
物联网与传感网
嵌入化(embedded)
远期至2020年 投资300亿元 实现营业收入1500亿元,其中出口20亿美元 完成6.8平方公里示范园建设 新增从业人员5万人
概念篇
挑战篇
未来篇
29
物联网的纪元史
1999年,MIT的Auto-ID-Center 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电子产品码) 在计算机互联网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无线数据通讯等技术,构造的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实 物互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电力自动化 智能家居
联系人 周健 薄卫忠
联系电话 13601512165 13701515915
徐晓燕 孙炜一 薛忆东 周德金 刘晨 周伟良 丁一凡 张冰洁 何广宏 俞少云 刘平 赵晋 包宇明 王建峰
13771555097 13906191103 15050687855 13921113210 13951583111 13906178165 13861750918 13861476060 15951580163 13646171369 13806180450 13906181758 13606171310 13901515678
z 第二,我参与领导工作以后,一直关注 着科学技术工作。
概念篇
挑战篇
未来篇
24
4
‘感知中国’的国内外背景
2023年CCF计算机系统大会手册说明书
08.02最新、电子版会议手册下载信息更新详见最新电子版手册�.会议名称:�.会议时间:�.会议地点:�.官方网站:CCF 计算机系统大会(CCFSys ����)����年�月�日:上午、下午:报到下午(��:�� ‒ ��:��):前导论坛����年�月� ‒ �日:上午(��:�� ‒ ��:��):特邀报告下午(��:�� ‒ ��:��):技术论坛南昌国际博览城绿地铂瑞酒店地址:南昌市红谷滩新区上饶大街����号(乘坐地铁�号线至国博站,出�号口即到)https:///CCFSys����会议须知02C H I N A C O M P U T E RF E D E R A T I O NC H I N A C O M P U T E R F EDE R A T I O N南昌国际博览城绿地铂瑞酒店Primus Hotel Nanchang International Expo City电话 : ����-��������地址 :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上饶大街����号酒店信息03C H I N A C O M P U T E RF E D E R A T I O N2023年CCF计算机系统大会智能时代的计算机系统: 从研究到产业化酒店交通路线04C H I N A C O M P U T E RF E D E R A T IO NC H I N A C O M P U T E R F EDE R A T I O N05C H I N A C O M P U T E RF E D E R A T I O N大会日程全天��:�� - ��:��下午��:�� - ��:���-体系结构优秀青年学者与博士生发展论坛���P��P��P��P��P��P��李超、侯小凤��:�� - ��:����:�� - ��:����:�� - ��:��分布式计算与系统专委换届工作会议���陈贵海分布式计算与系统专委年度工作会议���叶保留��:�� - ��:��大会主席致辞钱德沛 院士��:�� - ��:����:�� - ��:��学会领导致辞金海 教授本地组织单位致辞罗嗣海 南昌大学党委书记��:�� - ��:��工业软件的发展之路何积丰 院士��:�� - ��:����:�� - ��:��新形势下高性能计算的可持续发展钱德沛,院士��:�� - ��:��System Research is Dead, Long Live System Research!何征宇,蚂蚁集团平台技术事业群总裁��:�� - ��:��CCF-蚂蚁软硬协同基金发布钱德沛、何征宇��:�� - ��:���-概率型数据结构设计及其应用���杨仝、罗来龙�-智能边缘计算体系结构与软硬件系统���A 周知、吴松�-算力网技术论坛三层国际厅A郭得科、彭晓晖�-区块链分布式账本技术论坛���C 黄华威、郑子彬�-新黄金时期下的处理器安全���B 吕勇强、胡伟�-高性能图计算体系结构和系统软件���张宇、赵进�-高性能互连论坛���董德尊、雷斐�-量子计算系统���付祥、劳玲玲��-面向下一代异构计算的软件栈建设���翟季冬、李斌线下研讨会。
第二届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论坛成功举办
第二届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论坛成功举办由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学科有关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南京大学承办的第二届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论坛,于2006年11月18—20日在南京隆重举行。
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400多所高校的近800位计算机专家和教师齐聚一堂,共享盛会。
本届论坛主题是“信息化进程中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
论坛组委会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李未院士,南京大学潘毅副校长,高等教育出版社张增顺总编辑在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他们充分阐述了课程报告论坛在新世纪高校教学改革进程中的重要意义,并希望通过论坛的举办,进一步加快和深化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为国家信息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在西安成功举办的首届报告论坛,定位为大学的公共计算机课程教学,在全国高校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力地推动了新一轮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本届论坛则侧重于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同时将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与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研讨交流纳入到同一个平台上,有利于发挥学科整体优势,使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相互交流促进。
本届论坛突出两个重点,一是信息化进程中计算机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核心课程建设;二是计算机实验教学、实验环境建设与工程实践的探索。
计算机课程报告论坛正逐渐成为高校计算机教育界最具影响力的盛会。
本届论坛的特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前所未有的热情。
本届论坛专家、教师热情非常高,到会专家、教师超过第一届,有300余所高校计算机院系的领导参会。
因会场限制,仍有不少教师希望参加而未能到会。
近800个座位的主会场座无虚席,有些分会场的教师只能站着聆听精彩的报告。
本届论坛收到教学论文投稿300多篇,经过程序委员会评审,最终录取160余篇进行分会场报告和会议期间的张贴交流,会后将组织论文出版。
085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技术专硕培养方案
余萍、王皓
2
实践课程
该课程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agent技术当前的发展,掌握其中重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agent学习、协商、软件agent等技术。
无线网络
085211D10
王炜
2
实践课程
该课程期望能够让计算机系的研究生系统学习无线网络方面的相关知识,深入了解无线网络方面的最新进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兴趣。在讲授课程内容的同时,计划对无线网络的协议设计思想和基本原理进行讲解。同时,结合具体的无线网络,强化学生的相关理论知识
许畅
2
转型期课程
该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对软件工程研究的兴趣,提高对软件工程重要研究工作的认识、分析和评价能力,使学生理解如下知识:软件工程研究的基本目标、基于模型的软件开发技术、软件测试与分析技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致性管理技术,以及掌握对这些类技术的认识、分析和评价能力。
D
分布式网络
085211D01
计算机视觉理论与应用
085211D20
张岩
2
实践课程
该课程的学习目标是学生可以对计算机视觉的一些基本原理、典型方法和实用技术产生深刻理解,并能据此解决计算机视觉应用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组合数学
085211D07
尹一通
2
常规课程
该课程系统讲述以计算机科学为背景的处理离散数学对象的技巧、方法与理论体系。内容包括:组合计数(combinatorial enumeration)、存在性证明与概率法(the probabilistic method)、极值组合学(extremal combinatorics)、拉姆塞理论(Ramsey theory)、组合优化(combinatorial optimization)初步,以及上述各方面在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应用。
南京大学计算机系2013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名单
南京大学计算机系2013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名单经我校研究生院审核,确定我系复试名单如下。
请各位上线考生务必在3月20日24点之前通过电子邮件方式确认参加复试,否则视为放弃。
邮件发送至yccao@ 。
格式为:邮件主题:确认参加学术型/专业学位复试——姓名(考生编号)//具体哪一种复试请根据实际情况邮件内容:考生信息:考生编号、姓名、单科成绩、总分本人确认参加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3月25日至27日的学术型/专业学位复试。
将于3月25日下午2点到南京大学仙林校区计算机科学技术楼233报告厅报到。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复试名单蔡洋曹赖平陈海泉陈厚兵陈加略陈鹏陈圆缘葛玲葛鑫巩思汉谷凤伟韩军华何永继侯宇胡佳高胡建园季红洁姜斌斌蒋兵兵蒋澜康鹏蓝秉宸李红李静李清言李永锋李远肇林涛刘昌松刘杰刘锐奇刘小龙刘洋刘勇卢文羊吕晨潘飞彭朋戚可生邱天宇眭骏孙健强覃福乾谭钧心唐维华唐亚明唐云田建帮涂浚王蓓蓓王茜王强王涛王耀宇吴秋君吴诗颖吴文涛肖雨奇谢志宇许浩然杨晨叶翰嘉叶君健余泽张弛张天宁张晓宇张啸张宇张媛媛赵斐周娟周宁周锐周岳翔朱定亚朱孟香朱启海朱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复试名单常智华陈杰程善伯戴恒宇丁丹高翔高越韩晨晨黄家君季瑞骅江雪姜成樾蒋继东蒋哲翎孔令浚孔令涛李其苏梁阳刘畅刘润刘岩刘孜成马健孟凡宇缪小川缪峥聂佳聂凌牛力强瞿天善全文令商静沈雷沈振宇孙弘毅田野王金今王静王琦森王善永王喆正王铮然翁炀冰项磊磊徐海良徐尧徐镇韬许涵斌杨成杨坤奎殷洪峰尹康郑海敏周安然周国兵周岩原载:南京大学计算机系转载:南京大学考博真题:。
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南大)
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南大)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和计算机软件研究所多年进行软件研究的基础上于1986年底通过专家论证,1987年开始筹建,1990年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被批准向国内外开放。
1993年通过第一次评估,1997年通过第二次评估, 2002年3月通过第三次评估。
本实验室主要研究以智能化、主体化、并行化、网络化、自然化、自动化等为主要标志的软件新技术,按照"研究力求原创,技术取得突破,成果促进产业"的指导思想,结合国家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需求,在计算机软件新技术方面形成特色和优势,力争使本实验室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软件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基地,为促进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 1. 软件自动化与形式化;2. 分布计算与并行处理;3. 系统软件及信息安全;4. 新型程序设计与方法学;5. 多媒体与人工智能。
徐家福教授任实验室名誉主任,吕建教授任实验室主任,费翔林教授任实验室副主任,孙钟秀院士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杨芙清院士和谢立教授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截至2003年底,本实验室共承担"973"计划项目2项,"863"计划项目68项,国家攻关项目32项,攀登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5项,省部委、国际合作与横向协作等254项。
共发表论文2113篇,其中国外刊物184篇,国内重要刊物1046篇。
SGI检索论文83篇。
相关成果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关注和承认。
例如,在软件自动化与形式化方面的多篇论文被美国、德国、法国、荷兰、日本、以色列和芬兰等国的学者在包括国际著名刊物,如Journal of ACM(影响因子在计算机软件领域排名第一)、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等学术刊物上多次引用近40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生培养方案(2020版)一、学科介绍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两个A类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2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引智基地、江苏省软件新技术与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南京大学HPI研究院、中德社会计算研究所、南京大学-帝国理工学院机器学习联合研究中心、英特尔-南京大学人工智能IPCC联合研究中心等科研、产业化和国际合作平台,以及计算机科学技术与软件工程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等计算机科学人才培养基地。
现有在编在职教职工104人,其中,教授46人、副教授35人,博士生导师62人,硕士生导师34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
目前已经初步形成学科覆盖面广、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具有特色、基地建设与队伍建设互相促进、能适应国际IT技术发展和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
二、培养目标通过博士阶段的学习,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工程应用等方面、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具有良好的科研作风、科学道德和合作精神,品行优良,身心健康。
2.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内全面而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有独立见解,科研及组织能力强,掌握某一方向的最新技术,能较好地从事该方向的教学、科研与开发工作。
3.学位论文应具有创造性或较大的应用价值。
三、修业年限普通博士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最长修业年限为八年;直博生基本修业年限为五年,最长修业年限为八年。
四、培养方式本学科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落实导师在博士研究生培养全过程中的第一责任人作用,具体培养方式如下:1.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实行导师负责和导师组共同培养相结合的办法。
02招生专业目录
初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专
③301 数学一
④802 数据结构
业
接
105 复试笔试科目:
程序设计(C 或 C++) 收
可用 CSP 成绩代替,见
考生问答 13 条
推
免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软件工程
生(18)计算机取证Fra bibliotek术陈 龙 教授 博导 王 练 副教授 肖 敏 副教授 宋秀丽 副教授
(19)数据可视化与可视分析
秦红星 教授 博导 屈洪春 教授 博导 杨富平 副教授
拟招 人数
考试科目
初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02 数据结构
备注
本 专 业
接
复试笔试科目:
(04)计算机网络工程 (05)网络智能与数字媒体 (06)计算机通信技术 (07)嵌入式软件与系统
刘宴兵 教授 博导 尚凤军 教授 博导 程克非 教授 黄 俊 教授 苏 畅 教授 何 利 教授 雷建军 副教授 肖云鹏 副教授 黄梅根 高级工程师 刘 柯 讲师
吴 渝 教授 博导 杨春德 教授 李红波 正高工程师 刘洪涛 副教授 尚可可 助理研究员
④802 数据结构
业
白明泽 副教授 罗跃国 副教授 刘 柯 讲师
王 进 教授 李永福 教授 韩 鹏 研究员
接
复试笔试科目:
105
程序设计(C 或 C++)
收
可用 CSP 成绩代替,见考生
问答 13 条
推
一个面向Internet的个性化信息检索系统模型
一个面向Internet的个性化信息检索系统模型
韩立新;陈贵海;谢立
【期刊名称】《电子学报》
【年(卷),期】2002(030)002
【摘要】随着Internet上的信息量急剧增加,如何使用户获得有用的信息已成为信息检索系统急需解决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个个性化信息检索系统模型(Parch).该模型结合用户访问模式和类层次结构来检索用户需要的信息.文中还提出了多个算法,这些算法综合运用数据挖掘、情报检索和机器学习等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在生成用户访问模式时人工干预较多、自适应性较差、准确性较差以及在构造类层次结构时出现计算量较大所造成聚集速度较慢的问题.
【总页数】5页(P240-244)
【作者】韩立新;陈贵海;谢立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3;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3;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1;TP393
【相关文献】
1.基于Agent的面向Internet的信息检索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J], 韩立新;黄丽雯;恽爽;谢立;陈道蓄
2.一个面向Internet的分布式信息检索系统模型 [J], 韩立新;陆桑璐;谢立
3.一个面向Internet数据管理的系统模型 [J], 韩立新;恽爽;陈道蓄;谢立
4.一个面向空间应用系统的Internet市场模型 [J], 周笑波;陈贵海;陈道蓄;谢立
5.一个面向对象的Internet性能监控模型 [J], 王继龙;吴建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京大学计算机系 1-3年级 上半学期课表
人工智能(双) 仙Ⅰ -103 仙Ⅰ -104
编译原理 (一) 仙Ⅰ -202 (二) 仙Ⅰ -201
3--4 节
(一) 仙Ⅰ -103
(二) 仙Ⅰ -104
5--6 节
计算机程序设计语 言 仙Ⅰ-319
软件工程 仙Ⅰ-206
计算机网络实验
数字图像处理 逸 B-212
编译原理实习
7--8 节
9--10 节 注:本学期上课时间:自 2011 年 2 月 21 日至 2010 年 6 月 19 日(共 17 周)
五
数据通信(双)
操作系统 体育 逸 B-205 逸 B-313
1--2 节
(一)逸 B-205 计算机 组成与 系统结 构实验 (二) 计算机 组成与 系统结 构实验 (一) (二)逸 B-207 中国近代史纲要 数字信号处理 (一) 仙 Ⅱ -212 (二) 仙Ⅱ -213 仙Ⅰ-320 (一) 逸 B-205 (二) 逸 B-207
18-2
南京大学 2010-2011 学年第二学期仙林校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授课计划及课程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授课计划及课程表
周学时 课程名称
1、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 2、数据挖掘初步 3、数字图像处理 4、软件工程 5、编译原理 6、人工智能 7、计算机网络实验 8、 9、 10、 11、 12、
(三年级 三年级) 三年级
班号: 班号:081221 学生人数: 学生人数:165 人
合班上课 习 题 修读 人数
165 165 165 166
课程 类型
选 选 选 选 核 选 核
学 分
2 2 3 3 4.5 3 2
合 计
2 2 3 3 6 3 2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说明本方案在《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制订2018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的指导下,由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和江苏知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制订,经软件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论证。
本方案适用于全日制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自2018年9月开始实施。
参与制订人员校内专业带头人: 董志勇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专业负责人校外专业带头人:孙正兴南京大学计算机系教授/江苏省微型电脑应用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多媒体及其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参编人员:乔洁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教研室负责人孙仁鹏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顾海花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李红岩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博士在读周霞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朱敏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马秀芳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王利钢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史海峰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雷雁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彭良莉江苏知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培训部经理周建江苏知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培训部讲师目录一、基本信息 (1)二、培养目标及职业岗位 (1)三、职业能力分析及培养规格 (2)1、通用职业能力 (3)2、岗位技能 (3)3、专业知识 (3)4、职业资格和能力证书 (4)四、课程体系 (4)1、预科课程 (5)2、职业素质课程 (5)3、岗位能力课程和专业知识课程 (6)4、个性拓展课程 (6)五、课程设置与要求 (7)1、课程设置 (7)2、专业课程地图 (9)3、专业主干课程内容与要求 (10)六、毕业要求 (12)七、其它说明 (12)《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普通招生)人才培养方案一、基本信息专业名称: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代码:610201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学制:3年学习形式:全日制学历:专科二、培养目标及职业岗位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现代产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备Linux运维、数据库开发与管理和web程序设计等能力和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基础的,在计算机领域从事Linux系统与服务的构建、维护以及数据库开发与管理等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Ⅴ-2 学科名称(代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12)
获国家奖项,省部级奖6项。
发表论文共10篇,出版专著部。
目前承担国家级项目项,省部级项目1项。
在研科研经费共96万元。
最
有
代
表
性
的
成
果
序
号
成果(获奖项目、论文、专著)名称
获奖名称、等级或鉴定单位,
发表刊物,出版单位,时间
本人
排序
1
开放式计算机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
河北省教育厅
1
2006~2008
2.5
Ⅴ-2-3-3本学科主要学术带头人基本情况
姓名
王书海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9.06
专业技术职务
教授
定职时间
2005.09
是否博导(硕导)
硕导
最高学位或最后学历
(包括毕业时间、学校、系科)
硕士,2002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主要研究方向
计算机信息系统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封筠
1971.10
2005.06
副教授
硕导
1
5
张翠肖
1969.11
教授
硕导
2
8
王学军
1968.06
教授
硕导
2
6
刘晨晨
1977.02
2007.03
副教授
硕导
Ⅴ-2-3-1本学科主要学术带头人基本情况
姓名
赵正旭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0.02
专业技术职务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定职时间
200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21基本数据项目统计时间学术队伍200812在编杰青长江学者燕赵学者副教授16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0041200812scieiistp收录论文7420041200812获奖类别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国家奖20061200812三年内拥有科研经费合计6655万元平均每年2218万元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三年平均科研经费716万元年人200812国家级重点项目863973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或国家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及国务院各部门项目省级项目10国防科研项目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的经费合计5805万元教学与人200812是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在读硕士共8720041200812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共实验条件200812配有省部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专业实验室面积合计42601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合计11仪器设备值合计1871万元备注22本一级学科代表性研究方向及其学术带头人主要学术骨干研究方向及所属二级学科出生年月获博士学位年月专业技术职务培养硕士学士生毕业人数在学人数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应用计算机应用技术196002199207教授博导24195403教授196408教授196912200809副教授计算机检测与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197008教授195705教授197103200801教授綦朝晖197601200603副教授计算机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王书海196906教授196512200706教授196711200801副教授197102200812副教授模式识别与图像处理计算机软件与理论197110200506副教授196911教授王学军196806教授197702200703副教授231本学科主要学术带头人基本情况出生年月196002专业技术职务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17是否博导硕导博导最高学位或最后学历包括毕业时间学校系科博士1992年毕业于英国staffordshire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科学专业博士后199312英国newcastle大学计算机工程系应用计算机专业2001年被东南大学聘为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应用本人20041200812科研情况获国家奖项省部级奖发表论文共29篇出版专著在研科研经费共260万元
无线传感网基于分簇的路由研究
陈贵海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开场白
令人震撼的一段话
“在21世纪,一个中等规模以上的国家, 如果不拥有世界水平的大学,那么它就永 远只能充当国际分工的小配角,拣人家的 残余,当‘大脑国家’的‘手脚’。要看 21世纪究竟是谁的世纪,不看别的,就看 谁拥有更多世界水平的大学”。 —— 丁学良
— 硕士生1000元 — 博士生5000元 大幅度提高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工资水平 — 国家的困难, — 仿照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 — 上岗教师年薪至少10万
衡量指标
水平比较
差距分析
缩小差距
17
如何缩小差距
4
未来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乐观的
科研经费 大幅提高
工资待遇 大幅提高
科研体制 有法可依
自然环境 舒适宜人
衡量指标
水平比较
差距分析
缩小差距
18
创新之处
水平衡量指标 提出一个简单实用的指标系统
中外水平比较
大胆承认中外水平的明显差别
差距原因分析
提出一个抽象成功模型并具体分析
如何缩小差距
指出如何改进的具体步骤
14
差距原因与分析
4
“无法无天”?
— 原指人“不畏法律,不惧神灵 ”,现指中国的环境特征。
— 无法:法律需要健全,需要引进到科技体制中。 — 造假 =〉 判刑 — 无天:环境污染严重,很难看到晴朗天空。
5
学问与运作
— 是“7分学问,3分运作”,还是“3分学问,7分运作”
— 太多的“战略家” — 青年教师过早地没有第一作者文章
五一指标
简单实用
中外都适用 强调质量,强调论文被引用数(ESI) 简单、易操作、易编程 对大学重新排序,对科研人员重新排序 对集体求平均值,或求top10的平均值 对个人,可以看出每年的动态变化
以计算机问题求解为核心 积极推进人才创新能力培养
以计算机问题求解为核心积极推进人才创新能力培养
陶先平
【期刊名称】《计算机教育》
【年(卷),期】2012(000)023
【摘要】计算机专业具有学科发展速度快、创新能力培养要求高、人才培养目标
多样化的特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在总结长期办学经
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以计算机问题求解为核心,开展计算机专业人才创新
能力培养"新思路。
针对现有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知识条状分割”导致的体系性不强、学生接受度不够等现象,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围绕具体问题的求解,纵向进行相关知识组织,对“计算机系统概论”“离散数学”“程序设计基
础”“数据结构”和“计算机算法设计与分析”五门专业核心课程的内容进行了重构,形成了一门跨度为2年的“计算机问题求解”课程。
【总页数】1页(P1-1)
【作者】陶先平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
【相关文献】
1.以问题求解能力为核心的IT人才培养途径探析 [J], 林丕源;刘财兴;黄大乾
2.积极推进人才强省战略鼓励人才创新创业——云南省首届“兴滇人才奖”评选揭
晓 [J],
3.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 [J], 彭小红;谢仕义;吴卫祖;陈有英
4.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设计与人才培养目标研究——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核心课程标准》 [J], 罗萍
5.以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目标,积极推进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Zhenhua Li, Jiannong Cao and Guihai Chen. ContinuStreaming: Achieving High Playback Continuity of Gossip-based Peer-to-Peer Streaming. The 22nd IEEE International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Processing
Average switch time
30
Normal switch algorithm Fast switch algorithm
20
10
0 100
500
100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00
4000
8000
Reduction ratio
0.4 0.3 0.2 0.1
0 100
500
1000
2000
4000
8000
Total number of overlay nodes
We do not have data d L I used to have d but ...L
I have d but no enough bandwidth ... L
I want data d urgently! I want data d urgently! I want data d urgently!
ICCS 2006), Volume 3994, pages 404-411, May 28-31, 2006 in Reading, UK.
展望
• 展望
1、实时系统的研究趋于成熟,P2P点播系统的研 究非常有价值:SIGCOMM’07/08的两篇论文都是 关于P2P点播系统 2、P2P流媒体系统的多个属性间关系的研究 3、P2P流媒体领域的研究空间仍然很大,并非某 些学者认为的“大势已去”、“穷途末路”。
我们的工作
ContinuStreaming系统架构
Display
Data Scheduler
Buffer
VoD Data Backup
Rate Controller
P2P Overlay Manager
数据预取:紧迫界限机制
• 动态预测 • 自适应调整
Buffer
Missed data Urgent Line segments
Q2 I2
T 2 T 1 '
快速源切换算法
N1
N2
N3
N4
o1
o2
o3
o4
I1 I2 I
I
1
O 1,I2
O2
O=O1+O2
T1
Q1 I1
I
I1
I2
优化目标:
T
1
'
T1
Q p
最小化T2
T2
Q2 I2
T 2 T 1 '
快速源切换算法
• 相比传统源切换算法,源切换时间减少20-30%, 额外开销没有增加
背景
• 多个媒体发布源,串行工作
S2
S2
S1
S1
(a) S1 streaming
(b) The switch phase from S1 to S2
S2
S1
-- Data segments from the old
source: S1
-- Data segments from the new
source: S2
Protocols. The 1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 (ICPADS 2007),
pages 1-8, December 5-7, 2007 in Hsinchu, Taiwan.
• Zhiyu Liu, Ruifeng Yuan, Zhenhua Li, Hongxing Li and Guihai Chen. Survive under High Churn in Structured P2P Systems: Evaluation and Strategy.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Proceedings of
• Journal Paper: • Huan Chen, Guihai Chen, Zhenhua Li and Xiaomei Cao. A Market Model based Reputation
management Mechanism for Peer-to-Peer Networks. Accepted by Journal of Chinese Computer Systems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2008,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c) S2 streaming
动机
• 同样的带宽,不同的源切换算法,源切换 时间不同
Available data segments of S1 1 2 3 4 5 Available data segments of S2 6 7 8 9 10
Normal switch algorithm 1 2 3 4 5 6 7 Fast switch algorithm 1 6 7 2 8 9 3
Networks.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rid and Cooperative Computing (GCC 2007), pages
19-25, August 16-18, 2007 in Urumchi, Xinjiang, China.
• Junfeng Xie, Zhenhua Li and Guihai Chen. A Semantic Overlay Network for Unstructured Peer-to-Peer
P2P流媒体系统的若干关键属性的优化方 案
李振华
指导教师:陈贵海 教授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研究意义
• 2008年1月17日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内地网民观看网络视频的几种主要方式中,通过P2P
流媒体下载软件的比率达到29.91%,接近三分之一!
• 学术界
SIGCOMM’07:微软研究院(华人1、2作) SIGCOMM’08:PPLive公司+香港中文大学(华人all) Rank1:INFOCOM、ICNP、ICDCS、…… Rank2:IPDPS、ICPP、 NOSSDAV、……
> TTL
≤TTL 4
1
2
5
C
6 C
3
7
4
分点检测
1 2
3
4
C C
Msg_Init
Msg_Response
4
4
Msg_Probe
1 5
62
1
5
5 1
5
C
C
6
2
6
C
3
C
7
7
3
7
3
7
(0)网络初始状态
4 1 1
Msg_Probe 5
1 C
2
5 6
3
C
7
3
7
(1)启动检测
4 Msg_Arrival 1
5
• Ruifeng Yuan, Zhenhua Li and Guihai Chen. Enhancing Overlay's Performance with Virtual Node Switch Mechanism. Accepted by Computer Science (《计算机科学》) 2008,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Symposium (IPDPS 2008), April 14-18, 2008 in Miami Florida, USA.
• Zhenhua Li and Guihai Chen. Detecting and Reducing Partition Nodes in Limited-routing-hop Overlay
我们的工作
S1
play
S2
过程建模
Q1 Qs
the end of S1 finish the playback of S1
Q
play
T1 T1'
start the
playback of S2
Q2
T2 play
优化目标: 最小化T2
I T1
I1 Q1 I1
I2
T
1
'
T1
Q p
T2
做 分 点 避 免 (TTL=4)
做 分 点 避 免 (TTL=3)
0.2
系统容错性提升(TTL=3,T=10)
不采取任何措施 做分点避免
0.15
0.1
T=20
T=50
0.05
0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失效结点数
总结(1)
• Book: Guihai Chen and Zhenhua Li. Peer-to-Peer Network: Structure, Application and Design (《对等网络:结构、应用与设计》).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Sep. 2007. About 400K characters in Chinese.
0.9
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