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复习考试重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代万全提出:①“二有余三不足”:“五脏之中肝有余,脾常不足肾常虚”,“心常有余而肺常不足”。②育婴四法:预养以培其元,胎养以保其真,蓐养以防其变,鞠养以慎其疾。

清代吴瑭在《温病条辨·解儿难》提出“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的体质特点。

年龄分期:①胎儿期:受孕-分娩40周②新生儿期:出生-满28天③婴儿期:出生-1周岁之前④幼儿期:1周岁-满3周岁前⑤学龄前期(智力发育最快):3周岁-6~7周岁⑥学龄期:入学-青春期前⑦青春期:10—18岁。

体重:初生3kg,前半年0.7kg/月,后半年0.5kg/月。1岁以上:2kg/年。

体重计算公式(kg):

①<=6个月:3+0.7×月龄

②7~12个月:7+0.5×(月龄-6)

③1岁以上:8+2×年龄

身高:出生身高约50cm,前三月增长12,第一年共长25,第二年长10。

2~12岁身高(cm)=70+7×年龄。

囟门:前囟闭合时间:12—18个月。后囟部分出生时闭合未闭合者生后2—4个月内闭合。牙齿:生后4~6个月乳牙开始萌出,2~2.5岁出齐20颗乳牙,6岁左右萌出第一颗恒牙。2岁以内乳牙数=月龄-4(或6)。

血压(mmHg):收缩压=80+2×年龄。舒张压=收缩压×2/3。

运动发育:顺序是由上到下,由粗到细,由不协调到协调的进展。过程归纳为“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小儿生理特点: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病理特点: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病因特点:外感、食伤、先天因素居多。

稚阳未充,稚阴未长:即“稚阴稚阳”之体,说明小儿肌肤柔嫩,筋骨未坚,气血未充,脏腑娇嫩,阴阳二气均较幼稚不足。阴指体内气血津液等物质,阳指体内脏腑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稚指幼嫩而未成熟。

纯阳:是指三岁以下小儿禀受父母先天之气,真元未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为生机旺盛,蓬勃发展,好比旭日之初升,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望神色:①面呈白色,多为虚证、寒证②红色多为热证③黄色,多为脾虚证或有湿浊④青色,多为寒证、痛证、瘀证、惊痫⑤黑色,多为寒证、痛证、瘀证、水饮证。

审苗窍:

木舌:舌体肿大,板硬不灵,甚则肿塞满口,不能转动吮乳。由心脾积热,火热循经上行所致。

弄舌:舌吐唇外,掉弄如蛇,称弄舌。多为大病之后,心气不足或惊风之兆。

吐舌:舌吐唇外,缓缓收回,称吐舌。常为心经有热所致,吐舌不收,心气将绝。

舔舌:时时用舌舔口唇,以致口唇四周灰暗或有脱屑、作痒。多因脾经伏热所致。

审舌苔:舌苔花剥,状如地图,时隐时现,经久不愈,多为胃之气机不足所致。舌苔厚腻垢浊不化,状如霉酱,伴便秘,腹胀者,为宿食内积,中焦气机阻滞。染苔一般比较浮浅而不均匀。

察目:寐时眼睑张开而不闭,是脾虚气弱之露睛;平时眼睑不能闭,是肾虚之睑废;两目直视,瞪目不活,是肝风内动。

察指纹:第一节风关,第二节气关,第三节命关。正常小儿的指纹大多淡紫隐隐而不显于风关之上。

指纹辩证纲要:归纳为“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

问个人史:分为胎产史、喂养史、生长发育史、预防接种史。

“六纲脉”:以浮、沉、迟、数四种脉象辨别表、里、寒、热,以无力、有力分虚、实。

小儿用药原则:①治疗要及时、正确和审慎。②处方用药精简灵活。③注意顾护脾胃。④重视先证而治。⑤掌握用药剂量。新生儿用成人量1/6,乳婴儿用成人量1/3,幼儿1/2,学龄儿童2/3或接近成人量。

常用内治法:疏风解表法、止咳平喘法、清热解毒法、凉血止血法、安蛔驱虫法、消食导滞法、镇惊开窍法、利水消肿法、健脾益气法、培元补肾法、活血化瘀法、回阳救逆法。

外治法种类:熏洗法、涂覆法、罨包法、热熨法、敷贴法、擦拭法、药袋疗法。

喂养方法: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混合喂养。

母乳喂养:生后6个月之内,以母乳为主要食品者称母乳喂养。

人工喂养:4个月以内的婴儿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进行母乳喂养,完全采用配方乳或兽乳。

混合喂养:因母乳不足而需添喂牛、羊乳或其他代乳品时,称为混合喂养。

母乳喂养优点:①满足婴儿营养需求,减少营养不良发生②增强免疫,降低婴儿死亡率及患病率③喂哺简便④增进母子的情感交流⑤母亲产后哺乳可产生催乳激素,促进子宫收缩而复原;有利于计划生育;减少乳腺癌、卵巢癌发生

添加辅食原则: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

胎黄:以婴儿出生后,皮肤面目出现黄疸为特征,因与胎禀因素有关,故称胎黄或胎疸。胎黄病因病机:脾胃湿热或寒湿内蕴,肝失疏泄,胆汁外溢而致发黄,日久气滞血瘀,脉络瘀阻。

生理胎黄与病理胎黄鉴别:生理/病理

出现时间:生后第二到三天/黄疸出现早(出生后24小时之内)或出现过迟

消退时间:足月儿<2周,早产儿3-4周/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

黄疸程度:血清总胆红素足月儿<221umol/l,早产儿<257//足月儿>221,早产儿>257

进展情况:每日血清胆红素增加值85umol/l

伴随症状:无其他临床症状/有其他症状,如精神倦怠,不欲吮乳,大便或呈灰白色;有原发疾病表现。

胎黄分证论治常证:

①湿热郁蒸:面目皮肤发黄,色泽鲜明如橘,舌质红,苔黄腻。治法:清热利湿。主方:茵陈蒿汤加味。

②寒湿阻滞:面目皮肤发黄,色泽晦暗,大便溏薄色灰白,舌淡,苔白腻。治法:温中化湿。主方:茵陈理中汤。

③气滞血瘀::面目皮肤发黄,颜色逐渐加深,右肋下痞块质硬,舌见瘀点。治法:化瘀消积。主方:血府逐瘀汤。

感冒病机:卫表失和,肺气失宣。治疗以疏风解表为基本原则。

夹证:①感冒夹痰:由于小儿肺脏娇嫩,感邪之后,失于宣肃,气机不利,津液不得敷布而内生痰液,痰壅气道,则咳嗽加剧,喉间痰鸣。

②感冒夹滞:小儿脾常不足,感邪之后,脾运失司,稍有饮食不节,致乳食停滞,阻滞中焦,则脘腹胀满,不思乳食,或伴呕吐、泄泻。

③感冒夹惊:小儿神气怯弱,心常有余,肝常有余,感邪之后,热扰肝经,易致心神不安,烦躁不宁,睡卧不实,容易惊惕,甚则热盛动风,而致惊厥。

感冒分证论治:

(1)风寒感冒:恶寒,无汗,鼻流清涕,咽不红,脉浮紧或指纹浮红。治法:辛温解表。主方:荆防败毒散。

(2)风热感冒:发热重,鼻流浊涕,咽红,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指纹浮紫。治法:辛凉解表。主方:银翘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