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核心理念——原本性

合集下载

关于“原本性”音乐教育理念的几点思考

关于“原本性”音乐教育理念的几点思考

本 的音 乐也是接近土壤 、自然 的、机体 的,能为 每个人学会和体 验的 ,适合于儿童 的。在奥尔夫教学法 的实践过程 中,教师 只是向学生提供 一些 元素性 的材料 ,如基本节奏 、基本 动作方式等 ,并通 过启发等相关教学活 动,在集体
即兴创作 过程中共 同完成 ,要学生 “ 动起来 ”,综合式 、即兴 式的学习音乐 ,使得 学生在无形 中不仅 学到了音乐知 识 ,同时培养 了其创新、合作等能力。
关键词 : 原本性:音乐教育;教育理念


学习 “ 原本性”音乐教育理念的意义
问题就是 如何将其 “ 本 土化 ”。 作为中小学音 乐教师,首先要重 视的
就是 基础音乐教 育改革的一大成 果 《 音乐课程标准 》 ( 2 0 1 1 年修 订
“ 原本 性 ”音 乐教 育 的 目的是教 师要 尽 自己最 大 的努 力去 帮 助孩子 通过语音 、动作、律动 、舞蹈 、嗓音各 种音乐活动真 正进入
奥尔夫教 育体 系在 中国的本 土文化发展产生 了重大的影响 。与此 同 时 ,美 国著 名教育家 贝内特 雷默教授所著 《 音乐教育 的哲 学》三版 也都在 中国受到 了广泛 的关注 ,这些先进 的音乐教育 思想 也直接促 进 了我 国基础 音乐教 育进行 一轮又 一轮 改革 。 《 音 乐课 程标 准》 的 课程基本 理念则体现 出了与这些先进音 乐教育思想 的 内在联系 。如 “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在奥尔夫教学法 中认为 “ 音 乐是先于智力 的,潜于人体 的。那 么,在进行音 乐教育 的过程 中,便 不能 向孩子诉诸 过多的理念 ,而 应通过身体 的活动 ,才 是最 佳途 径。因此 ,应 该让孩子亲 身参 与动作 、语音 、舞蹈 、表演 、乐 器演 奏等大量 的活动中 ,直接去感 受音乐 ,把他 们的音乐潜 能充分 地发 掘出来 ,在感 受和体验音 乐语 言、韵律 中健康 快乐地成长 。这 种音 乐教育价值 的阐述强调 的正是音乐 的审美功 能。奥尔夫为 实现 这一价值 ,在 课堂上减轻技术 负担 ,运用打击 乐器 、简单 的身势和 即兴艺术 的创作 ,将高度 的艺术性寓于简单的技术性中。

浅谈奥尔夫的“原本性”音乐教育理念

浅谈奥尔夫的“原本性”音乐教育理念

浅谈奥尔夫的“原本性”音乐教育理念作者:张小芳来源:《音乐时空》2014年第06期摘要:奥尔夫的“原本性”音乐教育具有鲜明的元素性、综合性和创造性,在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借鉴其教学理念和方法,能够效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同时还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音乐教学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由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所创立。

如今在我国各地都流传他的教学体系,给予我们在教学上良好的帮助和改进。

奥尔夫体系中独特的教育理念、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深受着所有音乐教师和儿童的喜爱。

借鉴奥尔夫教学法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对于提高我国音乐教育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原本性”音乐教育的特点奥尔夫音乐教育具有鲜明的“元素性”、“创造性”和“综合性”,奥尔夫称之为“原本性”音乐教育。

(一)元素性奥尔夫认为,“元素性是指那些属于原始素材、接近人本能的、自然的、机体的音乐,能被每个人学会和体验并适合于儿童的基本要素”。

在他的音乐教育体系中元素性具体表现为:1.动作节奏的练习以节奏为基础,任何歌曲中,不可能出现同样的旋律,但可以有同样的节奏,节奏是歌曲形成支柱,它是我们音乐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任何音乐活动都要从它开始,当然奥尔夫教学也不例外。

2.语言节奏的训练语言是所有知识和交往的基础,语言在节奏教学中的应用极为丰富。

比如从字词开始的朗读教学和由儿歌童谣开始的多声部节奏朗读练习。

同时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教师经常以一个简单的节奏为基础开始一堂课的教学,然后通过各种音乐手段丰富这条节奏,使之逐步发展成一首具有丰富表现力的音乐作品。

另外,在节奏练习中,奥尔夫创造性的把身体动作运用于节奏练习中,运用拍手、跺脚、捻指、拍腿等动作与姿势(奥尔夫称为“声势”),使节奏练习不仅具有“长短”、“强弱”关系,而且具有多声部、多音色的“立体化”特点。

(二)创造性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应该成为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奥尔夫音乐教育原理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奥尔夫音乐教育原理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奥尔夫音乐教育原理什么是奥尔夫音乐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

奥尔夫的音乐教育原理,即是原本性的音乐教育。

原本的音乐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它是先于智力的,它不用什么大型的形式,不用结构;它带来的是小型的序列形式、固定音型和小型的回旋曲形式。

原本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是适合于儿童的。

孩子的生活经验没有受太多的社会影响而定型,因此他们天然的具有对音乐的创造性。

在看到一幅图画后,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用音乐去表达,通过简单的乐器即兴演奏、即兴表演,使孩子也从事艺术家的工作,用音乐去挖掘、去创作、去发挥想像力。

当没有乐器时,他们能用手、脚、筷子、报纸等代替音乐进行演奏,充分体现对乐器的创造性。

奥尔夫音乐教育原理1、综合性随着科学的发展,将艺术划分得也越来越细,但音乐不是以单一的形式存在的,不是单纯用嘴唱或用耳朵听,它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可以一边唱一边跳一边用乐器演奏。

奥尔夫指出:原本的音乐是什么呢?原本的音乐决不是单纯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这是人类本来的状况,是原始的,也是最接近人心灵的,因此可以说音乐是综合的艺术。

2、创造性(或者称即兴性)孩子的生活经验没有受太多的社会影响而定型,因此他们天然的具有对音乐的创造性。

在看到一幅图画后,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用音乐去表达,通过简单的乐器即兴演奏、即兴表演,使孩子也从事艺术家的工作,用音乐去挖掘、去创作、去发挥想像力。

当没有乐器时,他们能用手、脚、筷子、报纸等代替音乐进行演奏,充分体现对乐器的创造性。

3、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情商是人们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往人们不知道通过何种途径去培养,现在奥尔夫就是一个培养情商的好方法。

通过孩子的视、听、触、嗅,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各个方面的能力,开发孩子的潜能。

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

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

卡尔·奥尔夫(1895-1982年),享誉世界的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

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即原本性的音乐教育。

原本性音乐不但仅音乐本身,它是以节奏为纽带,把动作、舞蹈、语言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是一种由人们自己参与、创造的音乐,也就是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合奏者参与到音乐中去。

原本性的音乐是接近自然的、源于生活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非常适合于儿童的。

原本性音乐形式简洁,不用什么大型的形式和结构,是小型的序列形式、固定音型和小型的回旋曲形式。

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的理念,大致能够分为以下几点:1、综合性音乐是综合的艺术,音乐不是以单一形式存有的,不但仅是用嘴唱或用耳朵听,它是结合动作、舞蹈、语言的有机整体;这恰恰又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是源于生命开端的,是接近土壤的,是心灵最自然的表露。

2、创造性(或称即兴性)即兴创造是每个人具有的本性,是散发心灵的本能反应。

当6岁以前儿童听到音乐时能随乐而舞,边舞边哼唱;当看到一幅画时,他们能够按自己的理解用语言表达出来,并可通过简单的打击乐器,即兴演奏、即兴表演;没有乐器时,他们主动地去创造、发挥想像,用手、脚等或用其它物品代替实行表演。

3、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人类认知是感性到理性,奥尔夫音乐教育就是通过感觉(即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去协调、发动各个方面的水平,让儿童主动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去体验、去唱、去跳、去抒发与宣泄。

所以获得这个经验过程是人类学习的最主要途径,是培养情商最重要的手段,是奠定智力的基石。

4、从本土文化出发奥尔夫教学法不是一种固定的、封闭性的“条条框框”,他的整体内容和方法都鼓励和启发人们自己去创造和安排,他自身也在持续地吸收新的东西,持续地发展、前进。

因而奥尔夫教育思想和教学法是充满开放性的、充满活力的。

我国的民族语言、民歌、曲艺、戏剧、民间传说等五彩缤纷,还有古诗、童谣、儿歌、寓言、童话,更是浩如烟海。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原本性音乐”的内涵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原本性音乐”的内涵

2
该教学法以原本性音乐为基础,通过身体动作、 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音乐创作和表演。
3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核心理念是“原本性”和“ 创造性”,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创造力 和表现力。
原本性音乐与奥尔夫教学法关系
01
原本性音乐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核
心。
02
奥尔夫教学法通过原本性音乐的元素和原则,引导学
即兴创作能力培养
即兴表演
引导学生在音乐伴奏下,进行即 兴的演唱、演奏或舞蹈表演。
音乐创作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音乐元素和技 巧,创作简单的乐曲或歌曲。
合作创作
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进行音乐创 作的能力,如集体作曲、编曲等

CHAPTER 04
原本性音乐对儿童发展影响
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节奏感培养
01
通过原本性音乐的节奏训练,使儿童在快乐的音乐体验中掌握
通过欣赏多元化的音乐作品,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和对美的感知 力,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音乐创作
鼓励儿童进行音乐创作,如即兴演奏、编曲等,激发他们的创造 力和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
艺术融合
原本性音乐强调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如舞蹈、戏剧等, 有助于拓宽儿童的审美视野和艺术表现力。
增强儿童自信心和表现力
生探索音乐的本质和内在规律。
03
原本性音乐与奥尔夫教学法的结合,旨在通过自然、
直观的方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创造力。
CHAPTER 02
原本性音乐特点与表现形式
综合性
音乐、舞蹈、语言等艺术形式的融合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音乐、舞蹈、语言等艺术形式的综合,通过多感官的参与 ,让学生更全面地感受和理解音乐。

奥尔夫音乐教学的思想内容

奥尔夫音乐教学的思想内容

1.原本性的思想观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以人的自然本性为根本出发点,在音乐教育方面倡导综合性教育的方式。

奥尔夫认为,音乐教育应该先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从人性的发展特征开始。

奥尔夫提出了音乐教育的原本性,他认为“音乐始于人的自身”。

因此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不会直接将音乐的理论与知识灌输给儿童,而是通过跳、跑、唱来让孩子自己找到与音乐相关的理论点。

在不知不觉的引导下,使孩子对音乐艺术进行理解、感知、想象和实践,进而培养孩子们的创造能力、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等,使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也能够让孩子们的情感、意志、思想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和陶冶,从而完善其人格。

2.参与性的思想观点奥尔夫认为音乐应该是一种人们自觉参悟的艺术,每个人都应该成为音乐的演奏者与参与者。

这种音乐教学思想,区别于传统的音乐理念,也区别于其他以观看他人娱乐为主的音乐行为。

奥尔夫认为幼儿音乐教学的最佳办法就是让孩子亲自参与其中,让他们在音乐活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主动意识。

奥尔夫提出让孩子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游戏活动中,主动接触音乐、亲自去体验音乐,用心去感受音乐,从而发自内心地去喜爱音乐。

这种音乐教学理论,并不注重音乐学习的结果,而是更加注重让孩子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去享受愉快、轻松与自由的过程,并且能够主动去参与和创造乐趣。

3.即兴性的思想观点奥尔夫认为一切音乐教学都应该从游戏着手,从而通过即兴来达到音乐表现的目的。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将音乐教育的起点建立在即兴创造上,更加偏重于对儿童进行即兴能力的培养,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出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而且能够培养出他们的创造力。

奥尔夫音乐教学的即兴性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音乐教育模式不同,它不会进行填鸭式、灌输式的强制教学。

奥尔夫即兴性音乐教学更加注重对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释放,在这种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儿童通过个性化的体验,以及探索式的学习,可以最大程度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理解音乐的内涵。

因此,即兴活动是提高儿童音乐创造能力、升华音乐体验最为有效的途径,这也是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中最有价值的组成部分。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所讲的“原本性音乐”的内涵是什么?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所讲的“原本性音乐”的内涵是什么?

模块测试一、简答题:1、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所讲的“原本性音乐”的内涵是什么?答:1、原本的音乐决不只是单纯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2、它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

2、请为“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这首童谣加上节奏与节拍,对节奏与节拍分别作出三种变化。

答: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3.世界知名音乐教学法包括哪些?答:1.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2.柯达伊音乐教学法3.奥尔夫音乐教学法4.铃木音乐教学法5.美国综合音感教学法4.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特点有哪些?答:开放性适用性便捷性灵活性易入门易操作5.奥尔夫教学法的核心原理是什么?如何解释这一核心原理?答:原本性。

1、原本的音乐决不只是单纯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2、它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

6.节奏教学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答:•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 有不具备音高,由纯节奏构成的音乐• 没有无节奏,由纯音高构成的音乐• 节奏感是人的最基本音乐感知7.语言为什么可以应用在音乐教学中?答:语言引入音乐教学是学校音乐教育可以尝试和深入挖掘的,尤其在节奏学习上,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8.在古诗词教学片断中,教师运用古诗词的诵读进行音乐教学的目的是什么?除节奏外,教学片断中还包含哪些音乐要素的教学?答:1.目的是其在节奏学习上,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语言还与呼吸、句子、音色、音量的变化密切相关。

2.教学片断中还包含音色、音量、速度、动作。

谈奥尔夫音乐教育得核心理念——原本性

谈奥尔夫音乐教育得核心理念——原本性

谈奥尔夫音乐教育得核心理念——原本性卡尔、奥尔夫(Karl Orff,1895-1982),德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其创立得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就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得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历经七十余年仍保持着旺盛得生命力,在世界各地被广泛得传播、实践,对世界音乐教育产生了重大得影响。

上世纪七十年代,奥尔夫音乐教育进入中国,因为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得“乐教”得理念息息相通,逐步在中国音乐教育得沃土中生根、开花、结果,成为中国当代音乐教育史上在相当大得范围内被接受并颇具影响力得一种外国音乐教育体系,并且在中国创新、发展,不断创造着具有中国特色得、具有自己民族文化特点得新经验与新形式。

奥尔夫曾经说过:“走遍世界得,不就是我为表明这个理念而编写得东西,而就是这个理念本身”。

就是什么样得一种音乐教育得理念,能够让其在新思想,新方法层出不穷得今天,不但没被淹没反而显示出更为强大得生命力来呢?奥尔夫音乐教育得核心理念,即就是一种原本性得音乐教育。

她曾说过:“我所有得观念,就是关于一种原本性得音乐教育观念。

”原本性一词并非奥尔夫所创用,但就是,她将它发扬光大,使之成为其音乐教育体系中得基础理念。

什么就是原本性呢?原本性就是指质朴得,简单得,单纯得,最自然得,清澈得,但同时也就是能够诉诸心灵、反应内心得,最具表现力与感染力得一种形式,就像不施脂粉得自然风貌一样。

那什么就是原本性得音乐呢?首先,音乐源于生活,它产自人民大众,与人们得生活关系密切;就是人们在生活与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得,表现得就是人们内心得情感,就是感情交流得媒介。

不同特征得音乐表现不同得生活层面与感情需要,可以用来传授知识,组织集体劳动,记载历史变迁,举行仪式与进行交流。

比如大家熟悉得劳动号子、山歌等。

还有很多地区或民族进行人生得礼仪(诞生、成年、婚姻与死亡)或者祭祀甚至恋爱、交流,都要载歌载舞。

因此,原本性得音乐就是这样一种音乐:它能够表现心灵情感,能够让人跟随并释放感情。

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

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

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奥尔夫的音乐教育理念用一句话概括即:“原本性”的音乐教育。

它就是一种人们必需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就是作为听众,而就是作为合奏者参与其间。

原本性音乐就是接近自然的、源于生活的,能为每个人学会与体验的、适合于儿童的。

原本性音乐形式简洁,它以节奏为纽带,把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由人们自己参与创造。

奥尔夫音乐教学的方法:1、从人的音乐本性出发(每个人都有音乐的本能,每个人天生都就是喜欢音乐的)。

2、以节奏为基础。

3、将音乐与语言、动作、唱歌、舞蹈、表演、演奏与戏剧结合进行综合教学。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原则:1.综合性——音乐不就是以单一形式存在的,不仅仅就是用嘴唱、用耳听,它就是与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2.即兴性——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用音乐去表达。

通过简单的乐器即兴演奏、即兴表演,达到用音乐去挖掘、去创作、去发挥想象力的目的。

3.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奥尔夫音乐教育还注重培养“情商”。

通过视、听、触、嗅,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各个方面的能力,开发孩子的潜能。

4.从本土文化出发多元文化教育——奥尔夫教育思想与教学法就是开放性的,它鼓励与启发人们自己去创造。

中国的奥尔夫音乐教育结合了本民族文化如语言、民歌、童谣甚至就是方言等因素。

这种音乐更被人们熟知,更具有通俗性,人们更容易懂与接受。

5.自生命开端的——音乐就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智能,音乐就是人人需要的。

奥尔夫音乐教育就是在挖掘人人俱有的潜能,就是在开发与培养、发展这个天性。

音乐不就是精英人才的专利品,就是每个孩子都能感受与体验的。

通过为期三天的学习,让我对奥尔夫有了一个更为深切的体会,之前只就是听说当我真正接触时,才发现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法就是我们现在所有音乐活动的一大飞跃,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法通过小中大班的展现,让我深刻感受到什么才就是真正贴近孩子的音乐。

她通过老师的一个引导,主要在鼓励幼儿能够大胆自主的创造,没有局限性,体现了幼儿就是“一切活动的主体”的理念,从现在的“寓教于乐”逐渐转换为“寓乐寓教”让孩子在感知表现中体现美与快乐。

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的原理

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的原理

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的原理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的原理归纳为:1、综合性随着科学的发展,将艺术划分得也越来越细,但音乐不是以单一的形式存在的,不是单纯用嘴唱或用耳朵听,它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可以一边唱一边跳一边用乐器演奏。

奥尔夫指出:原本的音乐是什么呢?原本的音乐决不是单纯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这是人类本来的状况,是原始的,也是最接近人心灵的,因此可以说音乐是综合的艺术。

2、创造性(或者称即兴性)孩子的生活经验没有受太多的社会影响而定型,因此他们天然的具有对音乐的创造性。

在看到一幅图画后,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用音乐去表达,通过简单的乐器即兴演奏、即兴表演,使孩子也从事艺术家的工作,用音乐去挖掘、去创作、去发挥想像力。

当没有乐器时,他们能用手、脚、筷子、报纸等代替音乐进行演奏,充分体现对乐器的创造性。

3、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情商是人们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往人们不知道通过何种途径去培养,现在奥尔夫就是一个培养情商的好方法。

通过孩子的视、听、触、嗅,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各个方面的能力,开发孩子的潜能。

原本的音乐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

音乐在这里的作用在于,它使人们成为一个主动者参与其间,而不仅仅是一个聆听者。

当音乐响起,你可以用身体动作表达,就像有的小孩子,听到电视里面唱歌或者跳舞,也扭动小屁股跳起来,嘴里也哼唱起来。

这种自娱自乐的音乐形式有助于情感的抒发与宣泄。

4、从本土文化出发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及其教学方法,呈现一种开放性,这使得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传播必然形成本土化。

奥尔夫音乐重在理念,它没有规定一个标准的示范课程,他鼓励人们依照本国的文化,将他的音乐理念融入其中,这样虽然给教学带来一定难度,但也给各国的奥尔夫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无限发展的空间。

从本土出发,中国的奥尔夫结合了本民族的文化、语言、民歌、童谣甚至是方言。

这种音乐更被人们熟知,更为人们所接受,具有通俗性,人们更易懂。

浅谈奥尔夫的“原本性”音乐教育理念

浅谈奥尔夫的“原本性”音乐教育理念

浅谈奥尔夫的“原本性”音乐教育理念摘要:奥尔夫的“原本性”音乐教育具有鲜明的元素性、综合性和创造性,在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借鉴其教学理念和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对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音乐教学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由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所创立,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

它独特的教育理念、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深受世界音乐教师和儿童的喜爱。

借鉴奥尔夫教学法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对于提高我国音乐教育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原本性”音乐教育的特点奥尔夫音乐教育具有鲜明的“元素性”、“创造性”和“综合性”,奥尔夫称之为“原本性”音乐教育。

而这种核心观念,贯穿于奥尔夫教育体系中的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材和教学乐器等各个方面。

(一)元素性在奥尔夫的音乐教育中,常常将多种元素性的艺术行为有机地组合成为一种作品的表现载体,即“原本性”的原则和理念。

奥尔夫认为,“元素性是指那些属于原始素材、接近人本能的、自然的、机体的音乐,能被每个人学会和体验并适合于儿童的基本要素”。

[1] 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运用的都是最简单最基本的音乐要素,比如节奏是用简单的不断重复的固定节奏型;音阶是用最基本的五声音阶;乐器是用没有负担的打击乐器和人体动作乐器等。

(二)创造性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应该成为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因此,学校音乐教育应该以音乐为载体,在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中充分挖掘人的创作潜能,培养人的创造能力。

而奥尔夫有关创造教育的理念与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奥尔夫认为,原本性的音乐并不是作为观众或是听众去欣赏和聆听音乐,而是要求人们必须亲自、主动的参与到其中的音乐活动中来,强调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必须亲自感受、亲身体验、亲自创作。

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

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的原理归纳为

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的原理归纳为

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的原理归纳为:1、综合性随着科学的发展,将艺术划分得也越来越细,但音乐不是以单一的形式存在的,不是单纯用嘴唱或用耳朵听,它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可以一边唱一边跳一边用乐器演奏。

奥尔夫指出:原本的音乐是什么呢?原本的音乐决不是单纯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这是人类本来的状况,是原始的,也是最接近人心灵的,因此可以说音乐是综合的艺术。

2、创造性(或者称即兴性)孩子的生活经验没有受太多的社会影响而定型,因此他们天然的具有对音乐的创造性。

在看到一幅图画后,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用音乐去表达,通过简单的乐器即兴演奏、即兴表演,使孩子也从事艺术家的工作,用音乐去挖掘、去创作、去发挥想像力。

当没有乐器时,他们能用手、脚、筷子、报纸等代替音乐进行演奏,充分体现对乐器的创造性。

3、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情商是人们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往人们不知道通过何种途径去培养,现在奥尔夫就是一个培养情商的好方法。

通过孩子的视、听、触、嗅,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各个方面的能力,开发孩子的潜能。

原本的音乐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

音乐在这里的作用在于,它使人们成为一个主动者参与其间,而不仅仅是一个聆听者。

当音乐响起,你可以用身体动作表达,就像有的小孩子,听到电视里面唱歌或者跳舞,也扭动小屁股跳起来,嘴里也哼唱起来。

这种自娱自乐的音乐形式有助于情感的抒发与宣泄。

4、从本土文化出发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及其教学方法,呈现一种开放性,这使得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传播必然形成本土化。

奥尔夫音乐重在理念,它没有规定一个标准的示范课程,他鼓励人们依照本国的文化,将他的音乐理念融入其中,这样虽然给教学带来一定难度,但也给各国的奥尔夫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无限发展的空间。

从本土出发,中国的奥尔夫结合了本民族的文化、语言、民歌、童谣甚至是方言。

这种音乐更被人们熟知,更为人们所接受,具有通俗性,人们更易懂。

浅析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思想

浅析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思想

浅析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思想作者:张丽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20年第12期内容摘要:奥尔夫(Karl Orff,1895-1982)——德国著名音乐教育家、音乐戏剧家、作曲家。

由其创立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思想体系是一种民族多元文化的教育实践,是当今使用最广泛的音乐教学体系之一。

奥尔夫在《为儿童的音乐》中提出“原本性”音乐,这是其整个教育思想的核心部分。

本文章力图从原本性音乐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以及对原本性音乐进行多层次的解读,这有助于我们更深层次的认识了解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

关键词:奥尔夫原本教育思想一.“原本性”音乐教育思想提出的背景1.“音乐”存在方式、状态的变化。

在对西方文明影响颇深的在古希腊文明中,音乐作为文化以整体形态的方式伴随着人们的劳动、祭祀、节日欢庆,在教育领域里,音乐与体育成为和谐发展人类精神与身体的重要支撑。

经过漫长的发展基督教文化借鉴了亚里士多德的“通过知识走向本体”的类比方法,完成了物质与精神的分离。

面对着音乐中“教化与娱乐”的两大功用,基督教毫不留情的使世俗音乐与教会音乐的分离,由此造成了舞蹈与音乐的分离。

音乐学家斯宾塞曾经对此解释“基督教认为舞蹈表现的是能量过剩,这很适合去表现欢乐,但这就不适于表现在后来礼拜仪式中占据大部分位置的崇敬、服从和忏悔”①。

动作的分离使得音乐要素中的节奏变得不重要,更加强调旋律充满虔诚的平缓。

同时动作的分离也使音乐慢慢的失去了原本的形式与目的。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之后,词曲也随之分离。

这一时期音乐与语言的统一遭到破坏,取而代之的是“伴词的鸣响”和具有神性的“纯器乐”表达对上帝的虔诚之意。

随后,记谱方式的发展使得音乐创作与表演活动中分离,继而产生专业的职业音乐家,使音乐朝着更“专业”的方向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19世纪,伴随着科学主义思潮的兴盛,奥地利音乐理论家爱德华·汉斯立克为代表的“自律论”认为音乐也是一门科学,提出“不能把情感错误的牵涉到科学中”,使音乐与情感分离。

奥尔夫音乐教学之舞蹈的原本性

奥尔夫音乐教学之舞蹈的原本性

奥尔夫音乐教学之舞蹈的原本性
舞蹈是奥尔夫音乐教学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它可以帮助孩子们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情感。

但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舞蹈不仅仅是一种表演形式,更重要的是它的原本性。

原本性指
的是一种由孩子自然发展而来的、具有创造性的运动形式。

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舞蹈的
原本性被视为重要的音乐教学形式之一,旨在帮助孩子们通过身体运动来感受和表达音乐。

舞蹈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舞蹈能够提高孩子的音乐表现能力
舞蹈中的动作和音乐紧密结合,孩子们通过跳舞来表达音乐的感受。

在跳舞的过程中,孩子们需要将自己的情感和思维转化为身体的动作,这需要他们具有很高的音乐表现能力。

因此,舞蹈能够帮助孩子们提高音乐表现能力,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音乐。

二、舞蹈能够培养孩子的节奏感
舞蹈中的动作需要孩子们按照音乐的节奏来完成,这对于孩子的节奏感是一个很好的
锻炼。

在跳舞的过程中,孩子们需要不断感受音乐的节奏,并将节奏转化为身体的动作,
这让他们更加敏感地感受音乐的节奏。

三、舞蹈能够促进孩子的创造力
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舞蹈的原本性强调孩子们自然发展的运动形式,这可以帮助孩
子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在跳舞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建自
己的舞蹈动作,这可以极大地促进他们的创造力。

舞蹈需要孩子们以一定的节奏进行运动,这要求孩子们具有很高的协调能力。

在跳舞
的过程中,孩子们需要不断地练习协调自己的身体动作,从而提高自己的协调能力。

奥尔夫幼儿音乐教育研究

奥尔夫幼儿音乐教育研究

奥尔夫幼儿音乐教育研究奥尔夫幼儿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著名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其核心理念是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本文将从奥尔夫幼儿音乐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实践经验等方面展开探讨。

奥尔夫幼儿音乐教育的起源与发展奥尔夫幼儿音乐教育体系由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创立于20世纪初。

奥尔夫认为,音乐教育应该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而非单纯地追求音乐技能的提高。

他倡导通过音乐、动作和语言的综合教育,激发幼儿的本能反应和自我表现能力,让幼儿在快乐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奥尔夫幼儿音乐教育的理念奥尔夫幼儿音乐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原本性”。

原本性是指音乐教育应该回归音乐的本质,以最朴素的形式呈现音乐,让幼儿能够感受到音乐的原始魅力和情感力量。

奥尔夫认为,幼儿通过积极参与和体验音乐,能够培养感知力、创造力、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质。

奥尔夫幼儿音乐教育的教学方法奥尔夫幼儿音乐教育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节奏教学:奥尔夫认为,节奏是音乐的基本元素,也是幼儿感知音乐的重要途径。

因此,在奥尔夫的教学法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声势教学:声势是指通过身体动作发出声响的一种表现方式。

奥尔夫教学法强调让幼儿通过简单的身体动作,如拍手、跺脚等,来感知音乐的节奏和情绪。

器乐教学:器乐教学是奥尔夫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奥尔夫认为,通过器乐演奏,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的本质。

创造性教学:奥尔夫幼儿音乐教育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教学方法上,鼓励幼儿根据音乐进行即兴表演、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等,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奥尔夫幼儿音乐教育的实践经验奥尔夫幼儿音乐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实践。

许多研究和实践表明,奥尔夫幼儿音乐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幼儿的的音乐素质和综合能力。

例如,美国著名的费城爵士乐团开展的奥尔夫幼儿音乐教育项目,通过多年的实践,培养了大量具有较高音乐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年轻人。

奥尔夫音乐教学之舞蹈的原本性

奥尔夫音乐教学之舞蹈的原本性

奥尔夫音乐教学之舞蹈的原本性舞蹈是人类文化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通过身体动作、姿势和肢体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和节奏感的艺术形式。

在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的音乐教学中,舞蹈被视为音乐表达之一,是音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奥尔夫认为,音乐教育不应该只是传授音乐技能和知识,更应该是身心全面的教育,让孩子们通过音乐和舞蹈的表达和体验,发展自己的感知、想象和创造能力。

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舞蹈具有原本性,这意味着舞蹈不仅是一种表演形式,更是一种自然的、本能的和个人化的表达方式,能够帮助孩子们发展自己的个性和个人风格。

首先,舞蹈的原本性表现在其与人类本质的紧密联系上。

舞蹈是一种通过身体语言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它与我们作为人类本质上的身体动作、表达和情感密切相关。

因此,舞蹈不仅是一种表演形式,更是一种自然的、本能的和个人化的表达方式,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自己的身体,从而更好地掌握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其次,舞蹈具有个人化的表达和创造能力,使得它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

每个人在舞蹈中的表现都是独特的,不同的表现方式和风格体现了个性的不同。

通过舞蹈,孩子们可以表现自己的个性特点,展现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舞蹈给予孩子们自由表达的空间,使孩子们在表现自己时更加自信和自主。

此外,舞蹈的原本性也意味着舞蹈不应该被过度规范化和标准化。

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舞蹈并不是一种技能或动作的单一训练,而是一种个人化的、自然的表达,不应该过度受到规范和标准化的影响。

孩子们可以通过自由舞蹈和即兴舞蹈来展现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以此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和创造力。

综上所述,舞蹈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音乐表现的一种形式,更是一种与人类本质紧密相连的自然表达方式。

舞蹈具有个人化的表达和创造能力,使孩子们从中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舞蹈应该被看做一种自由和个人化的表达方式,以此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个性和艺术魅力。

奥尔夫音乐教学之舞蹈的原本性

奥尔夫音乐教学之舞蹈的原本性

奥尔夫音乐教学之舞蹈的原本性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以歌曲和舞蹈作为教学手段的音乐教育方法,它由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Carl Orff)创立,旨在通过身体和声音的结合,促进儿童全面的艺术和音乐素养的发展。

舞蹈作为奥尔夫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原本性,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舞蹈的原本性体现在其教学内容和形式上。

奥尔夫音乐教学注重儿童的自然表达和创造力,在舞蹈教学中,教师不仅注重舞蹈动作本身的教学,更加强调儿童在音乐节奏和情感上的自由发挥。

舞蹈动作的设计和编排,往往是基于儿童天性的活泼、好动和好奇心,教师们以儿童日常生活中的游戏、动物、自然等为主题,设计出丰富多彩的舞蹈动作和节目。

这些节目不仅包括了奥尔夫音乐教材中的经典歌曲和舞蹈,更融入了儿童熟悉和喜爱的元素,比如童谣、民歌、故事等,使得舞蹈教学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舞蹈的原本性还体现在教学目标和效果上。

作为音乐教学的一种形式,舞蹈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被赋予了重要的功能,不仅有助于培养儿童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表现力,更加突显了儿童的身体协调和灵活性。

通过学习舞蹈,儿童能够更加深入地体验音乐的魅力,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和情感,同时也能够培养儿童的音乐节奏感和合作意识。

在舞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引导儿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来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情感,使得儿童的感知和表达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舞蹈的原本性体现在教学内容和形式、教学目标和效果、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多个方面,它不仅在音乐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更是培养儿童艺术修养和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未来的音乐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舞蹈教学的原汁原味,让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舞蹈更加富有活力和魅力。

奥尔夫音乐教学之舞蹈的原本性

奥尔夫音乐教学之舞蹈的原本性

奥尔夫音乐教学之舞蹈的原本性【摘要】奥尔夫音乐教学中舞蹈的原本性是指舞蹈在音乐教学中的独特性和重要性。

奥尔夫音乐教学强调通过舞蹈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力,提高他们的音乐技能和表演能力。

奥尔夫舞蹈的基本特征包括律动感强、情绪表达丰富和动作协调统一。

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舞蹈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媒介,通过舞蹈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表达音乐。

舞蹈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还可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

未来,结合奥尔夫音乐教学与舞蹈将面临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探索创新,挖掘舞蹈在教育中的更大潜力。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舞蹈、原本性、重要性、理解、基本特征、教学方法、作用、实践意义、意义、未来发展、挑战、机遇1. 引言1.1 奥尔夫音乐教学之舞蹈的原本性定义奥尔夫音乐教学中的舞蹈原本性还表现在对孩子们身体素质、动作协调能力、节奏感和表达能力的培养上。

通过舞蹈,孩子们可以培养自信心、团队合作意识和创造力,同时也可以增强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和形体美感。

舞蹈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扮演着与音乐同等重要的角色,是音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2 奥尔夫音乐教学中舞蹈的重要性舞蹈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音乐感知能力、节奏感和创造力。

在舞蹈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动作与音乐进行互动,调动全身的感觉和神经系统,促进身心的统一发展,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舞蹈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在共同参与舞蹈创作和演出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配合、协作完成动作,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舞蹈可以为学生提供自我表达的平台,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表演潜力,增强自信心和个性魅力。

2. 正文2.1 奥尔夫音乐教学对舞蹈的独特理解奥尔夫音乐教学对舞蹈的独特理解体现在对舞蹈与音乐的整合和互动中。

奥尔夫认为舞蹈和音乐是一体的,是艺术表达的两种最基本形式。

他认为舞蹈是通过身体的动作和姿势来表达内心情感和情绪的一种艺术形式,而音乐则是通过声音和旋律来表达情感和情绪。

奥尔夫音乐原理概述

奥尔夫音乐原理概述

原理概述编辑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的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综合性;2、即兴性;3、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4、从本土文化出发;5、适于开端;6、为所有人。

介绍编辑其中即兴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

奥尔夫的音乐教育原理是指原本性的音乐教育。

原本的音乐是指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把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是一种人们必需自己参与的音乐;原本的音乐是接近自然,源于生活,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非常适合于儿童的。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作为20世纪流传甚广,对世界音乐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音乐教育体系,在其创立之初,就有远见地选择了“原本性音乐”作为自己教育体系的标识,同时以一种开放性的姿态,随世界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发展,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价值编辑奥尔夫音乐教育的价值所在:1、音乐教育不再是个别的,而是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了机会来感受,表现音乐的丰富性。

2、让孩子们摆脱了琴凳琴弦的束缚,也不再只是被动地聆听。

没有枯燥乏味的技巧训练,即可让孩子进入表现音乐的阶段,使学习音乐不再那么“BORING”。

3、孩子不再是一直被动地学习固化的东西,而有了自己广泛的即兴创作的空间。

4、把孩子从单纯的个体化的练声,练琴带入了合作的天地,让他们早早地开始学习如何协作、服从、领导与被领导。

5、在置身于“玩”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的内涵,去产生人与人之间的在情感上的沟通与联系,在“玩”中增强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创始人编辑卡尔·奥尔夫(1895—1982 ),当代世界著名的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毕业于慕尼黑音乐学院。

曾在德国各地任歌剧指挥。

奥尔夫1895年7月10日出生在慕尼黑一个有艺术素养的军人世家,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卡尔·奥尔夫从小对音乐和戏剧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为他成为一个伟大的音乐剧大师奠定了基础。

奥尔夫基本上是自学成才的大师,从少年到青年,他通过自学刻苦钻研大师们的作品,在不断地探究大师们的风格中顽强地寻找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语言:“那种“野生”的具有原本性的音乐、戏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核心理念——原本性
卡尔.奥尔夫(Karl Orff,1895-1982),德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其创立的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历经七十余年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在世界各地被广泛的传播、实践,对世界音乐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上世纪七十年代,奥尔夫音乐教育进入中国,因为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乐教”的理念息息相通,逐步在中国音乐教育的沃土中生根、开花、结果,成为中国当代音乐教育史上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被接受并颇具影响力的一种外国音乐教育体系,并且在中国创新、发展,不断创造着具有中国特色的、具有自己民族文化特点的新经验和新形式。

奥尔夫曾经说过:“走遍世界的,不是我为表明这个理念而编写的东西,而是这个理念本身”。

是什么样的一种音乐教育的理念,能够让其在新思想,新方法层出不穷的今天,不但没被淹没反而显示出更为强大的生命力来呢?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核心理念,即是一种原本性的音乐教育。

他曾说过:“我所有的观念,是关于一种原本性的音乐教育观念。

”原本性一词并非奥尔夫所创用,但是,他将它发扬光大,使之成为其音乐教育体系中的基础理念。

什么是原本性呢?
原本性是指质朴的,简单的,单纯的,最自然的,清澈的,但同时也是能够诉诸心灵、反应内心的,最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一种形式,
就像不施脂粉的自然风貌一样。

那什么是原本性的音乐呢?
首先,音乐源于生活,它产自人民大众,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是人们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表现的是人们内心的情感,是感情交流的媒介。

不同特征的音乐表现不同的生活层面和感情需要,可以用来传授知识,组织集体劳动,记载历史变迁,举行仪式和进行交流。

比如大家熟悉的劳动号子、山歌等。

还有很多地区或民族进行人生的礼仪(诞生、成年、婚姻和死亡)或者祭祀甚至恋爱、交流,都要载歌载舞。

因此,原本性的音乐是这样一种音乐:它能够表现心灵情感,能够让人跟随并释放感情。

人不是仅仅作为听众,而是作为参与者参与其间;人也不仅仅做机械的跟随,而是以自己的内心情感相和;它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是自然的、躯体的、每个人都可以学会、可以体验的,它不是表演,也不是舞台艺术,而是人的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自我流露和交流的需要,尤其是最适合儿童的音乐。

正如《乐记》所述:“故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

说之故言之。

言之不足故长言之。

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也。


其次,原本性音乐从音乐本身来说,它并不是什么大型的形式,也没有繁复的结构,只是提取的有关节奏、音响和旋律的一些音乐的基本素材。

比如能代表某个民族音乐风格的节奏,或者能代表某个地域音乐风格的音阶走向等等。

这些基本素材通过高质量的去运用,可
以一再地加以重新塑造,不仅在过程中让学生感悟,而且最终会形成我们所要达到的有着某种特色的音乐作品。

所谓要高质量的去运用是指:原本性音乐虽然简单,可能只是一个固定音型,但它绝不单调;虽然单纯,可能只是一小段旋律,但它绝不粗糙;它不是拙劣的,可以随心所欲粗制滥造的,而是要经过巧妙的构思和塑造,哪怕是只有几个音的旋律和着一个非常质朴的节奏,也可能具有原本性的表现力,唱奏起来或者律动起来十分自然、生动、流畅和优美,这样才会富于效果和情趣,而这种效果和情趣,却不是任何一个胡乱拼凑起来的旋律或者节奏所能替代的。

所以那些以为原本性的音乐都是原始或者低级的,特别是在幼儿教育领域,认为原本性的音乐都是粗浅、幼稚的人,是不可能有成效地进行奥尔夫体系的教学的。

奥尔夫音乐教育原则
奥尔夫提出的原本性音乐教育则是以人为本,注重儿童个性的发展,创造性的培养和学习上的主动性。

1. 强调音乐与内心的交流。

他认为:任何人都生而具有对音乐的喜爱和感受能力,尤其是儿童,完全没有乐感的儿童几乎不存在。

所以要帮助孩子点燃心中的音乐火花,使孩子们在音乐中快乐的成长。

2. 注重学习过程,强调游戏是学习音乐的出发点,一步一步引导孩子通过过程中的自我参与,从自己内心出发来演奏音乐和表现音乐,感受到内心对音乐的需求、快感和兴趣,使音乐和游戏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精心的策划去引导孩子主动的玩的活动,如唱、奏、动作、表演等方式,不断让孩子尝试,加工,设计,探索,实施,以达
到除音乐能力之外的培养创造性和主动性的目的,并使可能只是一句原本性的节奏最终演变为一棵具有特色的音乐大树来。

3. 奥尔夫强调儿童音乐教育在人的自身发展中的重要性。

他谈到:“音乐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想象力和个性。

”他还说:“儿童阶段,是想象力和感受力最丰富的时候,我们应该把握机会予以启发,这对未来有极大的影响,若在此阶段不去培养他,所造成的损失,将难以弥补。

”因此对儿童进行原本性的音乐教育是启发孩子智慧的一种源泉。

4. 奥尔夫并不要求,甚至反对人们根据他的教材按部就班地去教,而要求教师和学生自己去发展,这给了老师很大的自由度。

但随之而来的,这里也隐藏了不止一个风险。

一种危险正如奥尔夫所指出的,缺乏“坚实的专业训练,以及对这套教材的风格、可能性和目的的无条件的熟悉。

”另外一种危险就是藉口这种自由度和创造性,就根本不对基础理念进行充分的、深入的钻研,甚至根本不去使用它,只是把自己的教学美化地贴上“创造性”地“发展”奥尔夫体系的标签,似乎“奥尔夫教学”是一种只要能“领会”就可以随意去做的活动。

奥尔夫音乐教师的要求
对一个奥尔夫音乐教师来说,真正的理解并把握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原本性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俗话说,要想给别人一杯水,老师必须要有一桶水甚至一缸水。

拿奥尔夫来说,他本人首先是一个作曲家,音乐戏剧家,然后才成为一位伟大的音乐教育家。

在他幼儿时期,就开始自己在琴上玩“大声”
和“小声”的各种声音游戏,自己编故事,利用自己拥有的乐器,用声音的大小、高低的变化来伴奏。

并特别着迷于木偶表演形式,自编自演的故事,各种角色的对话都由他即兴创作与表演。

他最执着,最不厌其烦的事就是去音乐厅聆听音乐会和与妈妈一起练钢琴,还曾经组织了一个小的表演团体,想各种办法,利用各种物品来创造声音,模仿各种声音效果,即要唱,又要说,还要指挥,集导演、舞美、演员、伴奏、作家、指挥于一身。

在14岁那年他就写下了自己的第一部钢琴改编曲,是对一个大型歌剧的感慨,17岁进入慕尼黑音乐学院学习,创造了不少作品,逐步的开始形成自己的某种取向,即“原本性”和“突出音乐的节奏性”。

当然,用大师的标准去要求每一名奥尔夫教师是不现实的,但做一名奥尔夫音乐教师至少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广泛的相关领域的知识。

这里面包括:
1. 专业的音乐理论基础。

2. 对应领域的常识基础。

音乐教育的对象是人,每一个人都经历童年和成年人这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儿童与成年人的生理心理更是截然不同的,所以,音乐教育有必要针对不同年龄的阶段去做专门的、适应性的调整来适应发展需求。

3. 广博的知识基础以及创造性。

即各民族音乐的旋律特征,调式特征,结构特征和音乐材料发展的基本手法以及进行合理改编的能力。

除了这些基础性的要求之外,对老师的反应能力,灵活度等都有比较高的要求。

有了这些基础,才能知道为什么要提倡原本性的音乐
教育,什么是原本性的音乐教育,怎么进行原本性的音乐教育,才能在教学中给予学生精华的,原本性的音乐种子;才能分辨出在学生的创造中,哪些是可以保留的,原本性的即兴,(这是最难的一部分)并灵活的利用这种即兴做出具有特色的音乐来,才不致于使奥尔夫课沦为一节粗浅的“闹尔夫”课。

原本性的音乐及其音乐教育就是这样一种最基本的形态,它外形简单和简易,却有着无限的生命力。

它浅,但却能够由浅入深,在艺术上登堂入室;它小,但通过它也能够小中见大,有足以充分发挥和发展的余地。

如古人所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浑然天成是它最大的特点,另一方面“妙手”也是不可或缺的,从事它,必须精益求精,才不至于生产出那些一般的、廉价的(奥尔夫称之为“恐怖的”)作品来。

只有原本性的音乐才是源头活水,才足以作为儿童乃至成年初学者的精神食粮,才能够保证艺术的高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