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光电显示
光电显示技术结构及原理
![光电显示技术结构及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272fbe4e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4c.png)
光电显示技术结构及原理一、LCD(液晶显示)1.结构:液晶显示屏由像素阵列、驱动电路、背光源、一层透明电极等组成。
2.原理:液晶显示原理是通过电压作用改变液晶分子的方向来控制光的透过程度,实现显示功能。
液晶显示由两块平行透明玻璃面板构成,中间夹有一层液晶。
液晶层被动态驱动电极控制,当电场作用于液晶层时,液晶分子会改变方向,从而改变光的透过程度。
通过调节电场的强度和方向,可以实现不同亮度和颜色的显示。
二、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1.结构:OLED显示屏由发光层、电荷输运层、电控层等组成。
2.原理:OLED显示原理是通过在有机材料中施加电压,使其发生辐射性复合转变为发光的状态,实现显示功能。
OLED显示屏由一系列纵横交错排列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组成。
当电压作用于发光层时,有机分子会通过电荷输运层的输运,使正负电子聚集再发光层,发生复合从而产生光。
不同有机材料的不同分子结构决定了OLED可以呈现出多种颜色。
三、AMOLED(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1.结构:AMOLED显示屏由发光层、电荷转移层、薄膜晶体管矩阵、透明导电层等组成。
2.原理:AMOLED显示原理是通过在有机发光二极管的背后加入薄膜晶体管矩阵,实现对每个像素点的精确控制,从而提高显示质量。
AMOLED在OLED的基础上加入了一层薄膜晶体管矩阵,通过对每个像素点施加独立的电流来控制亮度和颜色。
薄膜晶体管根据电子信号开关控制每个像素点的发光,实现高分辨率的显示效果。
综上所述,光电显示技术结构及原理包括液晶显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以及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
每种技术的结构和原理都有所区别,但本质上都是通过施加电压来改变材料的光学特性,实现显示功能。
随着技术的发展,光电显示技术在显示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改进。
光电显示技术研究及应用
![光电显示技术研究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95832be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c8.png)
光电显示技术研究及应用光电显示技术作为新兴的显示技术,具有高亮度、高可视性、高耐用性和低功耗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智能手表、车载显示等各个领域。
本文将从原理、技术、研究和应用四个方面对光电显示技术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原理光电显示技术原理主要是将电信号转换成可见光信号,再通过光电效应,使光产生电子,甚至分离正负电子,进而使显示器产生互动效果。
目前应用广泛的光电显示技术主要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电子墨水(E-ink)和太赫兹显示技术等。
1.OLED技术OLED是一种将有机物质的电凝状态进行封装的几何体,将电场作用于OLED上,OLED分子电离后,电子与空穴发生复合。
这种复合是通过发光的形式表现出来。
OLED的基本构成包括:碳基材料、荧光染料、电子注入层、空穴注入层、电子电离层、阳极和阴极等。
2.E-ink技术E-ink是电子墨水的名称,是由多种特殊液体、粉体和颜料共同构成的。
电流在E-ink中产生静电荷,具有像墨水一样的稳定性,能在电力烘托下把文字、图像等呈现出来。
不同于液晶显示,E-ink的像素可以一直保留,不需要反复涂抹,因此功耗很低,只有在翻页时才会耗电,使得电子书等器件的续航能力大大提升。
3.太赫兹显示技术太赫兹波段是介于微波和红外之间的频段,能对大多数非金属材料穿透,且光子能量较低,不易对生物体产生伤害。
太赫兹显示技术主要应用于安全检测、地质探测、无线通信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技术1.柔性显示柔性显示是指将各种显示元器件制作在覆盖材料上,不论是弯曲、压缩或者是拉伸,都能保持产生明显的图像,无需刻意调整适应形式。
柔性显示技术有利于创造更好的用户交互体验、扩大尺寸范围及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2.3D显示3D显示是现在常见的电影院体验的全息形式的扩展,可以提供真实的虚拟现实体验。
3D显示技术利用电场对液晶或其他材料施加电力或磁力等影响来实现手动或自动调节发光场。
光电显示技术概述
![光电显示技术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3e89e528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67.png)
光电显示技术概述光电显示技术是一种使用电场来控制光的传输和发射的技术。
它采用了光电效应,通过改变电场的强度和方向,调节材料的光电性能,从而实现对光的控制和调制。
光电显示技术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和柔性显示等领域。
液晶显示是光电显示技术最早应用的领域之一、液晶是一种特殊的有机分子材料,可以通过施加电场来控制其光学性能。
液晶显示器由数百万个液晶单元组成,每个液晶单元由液晶分子和透明电极构成。
当电场施加到液晶单元上时,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会改变,从而改变光的折射率和传输性能。
通过调节电场的强度和方向,可以实现对液晶单元的光的透明度和颜色的控制,从而实现显示效果。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是一种新型的光电显示技术。
它使用有机发光材料作为光源,通过施加电场来激发有机分子产生光。
有机发光材料具有较高的电致发光效率和较宽的发光光谱范围,可以实现高亮度和高色彩饱和度的显示效果。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由有机发光层、电极和基底构成。
当电场施加到有机发光层上时,有机分子会在电场的激励下发生电致发光,产生可见光。
通过控制电场的强度和方向,可以实现对有机发光层的光的强度和颜色的调节,从而实现显示效果。
柔性显示是一种新兴的光电显示技术。
它使用柔性材料作为基底,将光电显示器件制备在柔性基底上,以实现高度可弯曲和可卷曲的显示器件。
柔性显示器件具有轻薄、可弯曲、可卷曲和耐冲击等特点,可以应用于弯曲显示器、可穿戴设备和卷曲显示屏等领域。
柔性显示技术采用了多种光电显示技术,如液晶、有机电致发光和纳米颗粒电致发光等。
通过选择适合的光电显示技术和柔性材料,可以实现高度可弯曲和可卷曲的显示器件。
光电显示技术在电子产品和信息技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它不仅可以应用于平面显示器,如电视、电脑和手机等,还可以应用于曲面显示器、柔性显示器和穿戴设备等。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光电显示技术将会越来越成熟和完善,为我们带来更加多样化和高质量的显示体验。
光电显示技术
![光电显示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d666d92c77da26925c5b0cb.png)
指采用某种光学手段(如激光)在空间形成可供 观看图像的方式,从原理上说,图像大小与显示 器无关,可以很大。空间成像显示因为图像具有 纵深而大大提高了真实感和现场感。
第1章 绪论
从显示原理的本质来看,光电显示技术利用 了发光和电光效应两种物理现象。所谓电光 效应是指加上电压后物质的光学性质(如折 在外加电信号作用下,主动发光型器件本身 射率、反射率、透射率等)发生改变的现象。 产生光辐射刺激人眼而实现显示。比如CRT、 PDP、ELD、激光显示器(LPD:Laser 因此,根据像素本身发光与否,又可将显示 Projection Display)等。 器件分为以下两大类: 1. 主动发光(emissive )型 在外加电信号作用下,被动显示型器件 单纯依靠对光的不同反射呈现的对比度 2. 被动显示(passive)型 达到显示目的。
光电显示技术
第1章 绪论
2.显示技术的发展历史
自1897年德国人布劳恩(Braun)发明阴极射线管 (CRT:Cathode Ray Tube)以来,随着电视广播媒体和计 算机等媒体的出现和发展,显示器件产业取得了极大的 进步。 全世界第一只球形彩色布劳恩管(CRT)于1950年问 世。当时因为它的体积大、重量沉,而且还拖了一个 “尾巴”,就有人认为不超过10年,它就会被某些平板 显示器所替代。殊不知,体积和重量不是它的缺点,而 是存在的问题,如CRT电视机只能做到40英寸1)以下。 但人们关心的屏幕上显示图像的质量,如亮度、对比度、 分辨率、视野角、刷新频率和响应时间等综合性的视觉 性能。 迄今为止,任何平板显示器件的工作性能都不如 CRT。而且,由于它的工作原理很巧妙,本身及相应配 合线路也简单,成本低,所以在显示器件中,CRT的性 能价格比是最高的。2001年,市场规模达到了2.74亿只、 250亿美元。
光电显示技术结构及原理
![光电显示技术结构及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11a5ff4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75.png)
光电显示技术结构及原理光电显示技术是一种通过将电子信号转化为能够产生可见光的光信号的技术,从而实现图像显示的方式。
在光电显示技术中,常见的有液晶显示技术、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技术等。
本文将介绍液晶显示技术和OLED技术的结构和原理。
液晶显示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显示技术之一、其主要结构包括背光源模块、光学模块和显示模块三个主要部分。
首先是背光源模块。
背光源模块一般采用冷阴极管荧光灯或者LED作为光源。
该模块的作用是提供背景光,使得显示器能够显示出有色图像。
LED背光源由LCD显示器的发光二极管(LED)组成,它具有高亮度、低功耗和长寿命等特点。
其次是光学模块。
光学模块主要由聚光器、扩散片、棱镜和驱动模块等组成。
它的作用是对通过背光源发出的光进行调节和分配,以保证光线均匀且准确地穿过液晶显示屏并能够形成可视图像。
聚光器和扩散片可以用来调整光线的亮度和均匀性,而棱镜可以保证光线在整个显示屏上均匀分布。
最后是显示模块。
显示模块是液晶显示技术的核心部分,主要由液晶屏、色彩滤光器和驱动电路组成。
液晶屏是由两片玻璃板组成的,中间填充有液晶材料。
液晶材料是一种能够通过电场作用来控制光的传播方向的物质。
当电场施加在液晶屏上时,液晶分子会发生排列变化,从而改变光通过液晶屏的方向和旋转角度,以实现图像的显示。
色彩滤光器能够对通过液晶屏的光进行着色,以实现彩色图像的显示。
驱动电路则负责向液晶屏施加电场的信号,以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
OLED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显示技术,具有更高的亮度、更快的反应速度和更广的可视角度。
OLED显示器的结构主要由有机发光二极管和驱动电路组成。
有机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够根据电流通过发光的电子元件。
它由一层导电的有机材料(如聚合物)和一层电子致密的材料(如有机染料)组合而成。
当电流通过有机发光二极管时,有机材料会发挥导电的作用,而电子致密的材料则会发光。
不同的有机材料和电子致密材料的组合可以产生不同颜色的光,从而实现彩色图像的显示。
光电显示技术课程设计
![光电显示技术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861c00a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35.png)
光电显示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光电显示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显示器件的工作机制和特性;2. 使学生掌握常见光电显示器件的分类、性能指标及应用领域;3. 帮助学生了解光电显示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光电显示技术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及创新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光电显示技术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光电显示器件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科学技术在国家和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仅掌握光电显示技术的基本知识,还能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价值观,使其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
二、教学内容1. 光电显示技术基本原理:包括光的产生、传播和接收,显示器件的光电转换原理,以及显示器件的色彩模型和光学特性。
教材章节:第一章 光电显示技术基础2. 常见光电显示器件:详细介绍液晶显示(LCD)、发光二极管显示(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OLED)等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性能指标及应用领域。
教材章节:第二章 常见光电显示器件3. 光电显示技术发展趋势:分析当前光电显示技术的发展动态,如新型显示技术、绿色环保显示技术等,以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 光电显示技术的发展4. 实验教学:安排学生进行光电显示器件的拆解、组装和性能测试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教材章节:第四章 实验教学5. 跨学科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光电显示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案例,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光电显示原理的应用
![光电显示原理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7fcf697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8a.png)
光电显示原理的应用一、光电显示原理简介光电显示是指利用光电效应将电信号转化为可见光信号的技术。
光电显示原理的应用非常广泛,涉及到许多领域,如信息显示、光通信、光电器件等。
本文将介绍光电显示原理的应用领域和相关技术。
二、信息显示领域的应用1. 液晶显示器•液晶显示器是光电显示原理在信息显示领域的一种应用。
通过在介质中加入液晶分子,利用电场改变液晶分子排列方式的特性,实现对光的控制和调节。
液晶显示器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显示器、电视机、手机屏幕等领域。
•液晶显示器具有低功率消耗、像素密度高、色彩还原度高等优点,成为信息显示领域的主要技术。
2.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利用有机化合物在电场作用下发光的器件。
OLED可制成柔性、高亮度、低功耗的显示器件。
•OELD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显示屏、汽车显示屏、室内照明等领域。
3. 激光显示技术•利用激光器作为光源,通过激光光束的扫描和调制,实现信息显示的技术。
•激光显示技术具有高亮度、高对比度、广色域等特点,在舞台灯光、影视放映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三、光通信领域的应用1. 光纤通信•光纤通信利用光的传输特性,传输大量的信息。
它具有高速、大容量、抗干扰等特点。
•光纤通信广泛应用于电话通信、互联网传输等领域。
2. 光导波导技术•光导波导技术利用光的特性将光信号引导到特定的方向,实现信息传输和分配。
•光导波导技术广泛应用于芯片级通信、数据中心通信等领域。
3. 光放大器•光放大器是一种将光信号放大的器件。
它可以将弱光信号放大到足够强度,以保证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质量。
•光放大器广泛应用于光通信系统的信号放大和增益控制。
四、光电器件领域的应用1. 光电二极管(光敏二极管)•光电二极管是一种可以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器件。
它具有高灵敏度、响应速度快的特点。
•光电二极管广泛应用于光电检测、图像传感器、光测量等领域。
2. 高速光电探测器•高速光电探测器是一种可以实现高速光信号的探测和转换的器件。
光电显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光电显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fdba83c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88.png)
光电显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第一章:光电显示技术的概述光电显示技术(Electrophoretic Display,简称EPD)是一种能够通过电磁操纵颜色变化的平面显示技术。
光电显示技术最主要的特点在于其可以利用周围环境的光线进行反射,从而实现室内外均能看清屏幕的目的。
在目前的显示技术中,光电显示技术逐渐成为主流技术之一。
其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各种传统阅读电子设备、智能手机、手表等。
第二章:光电显示技术的工作原理EPD最主要的结构是由一层电极、墨水和下面的基板三部分组成。
基板主要是提供支撑结构,同时是显示图像的那一面。
电极层位于基板的上方,它是由导电笔刷涂上的一层金属或者类似于印刷电路板这样的导电材料组成。
墨水部分是最关键的部分,它可以被一种叫做“电泳”(Electrophoresis)的技术控制。
这种技术可以让墨水颗粒总是呈现出一种稳定的位置。
每个颗粒内部都有着一种阴离子和阳离子。
他们会被增加或者减少的电荷控制,而且最终会在电场的作用下呈现出一定的位置。
这个格子的亮度取决于颗粒整体的位置和周围环境的亮度,因此这就能够让EPD显示器在室内和室外均有很好的阅读体验。
第三章:光电显示对比传统的显示技术相比于传统的显示技术(像是液晶显示器或者是晶体管显像管),光电显示技术有其明显的优势:1. 显示质量更好:在太阳光直射的情况下,光电显示的图像更加清晰易读。
2. 显示芯片更加简单:光电显示器没有LC显像管或其他传统显示器所需要的驱动和控制芯片。
这些芯片会占用整个单位体积。
所以说在APD中,显示芯片的体积会减小。
3. 低功耗:用电能比其他显示技术低得多,因为不需要电子产生滚动的像素,所以静止的图像像素无需重新生成,消耗电量很少。
4. 可读性优越:电子墨水显示器的墨水突出显示在墨水和空气之间,而不是在LCD背景灯和背光器之间。
LCD现在已经很好了,但你必须借助背景灯才能看到它。
电子墨水显示器可以在普通的室内或室外照明下读取,不会发生任何眩光或反光,而LCD和其它几乎所有种类的显示器都是很有反光的。
光电显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光电显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a4416ef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76.png)
光电显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随着技术的发展,光电显示技术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显示技术。
越来越多的设备采用光电显示技术,例如手机、电视、电脑等。
光电显示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地推进,能够满足越来越多的需求,提供更加优秀的显示效果。
一、光电显示技术的基本原理光电显示技术是指利用光电效应,在一个光电器件上控制光电子的流动来实现显示的技术。
光电显示器件主要包括LED、液晶显示器、有机EL 等。
其中LED 显示屏采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它能够直接发出明亮的光,在色彩饱满、响应时间快、寿命长等方面具有优势,所以在电子显示屏行业中应用广泛。
而液晶显示器则利用两块电极板之间的液晶层来调节透过性,不同的液晶层状态显示出不同的颜色和亮度。
有机 EL 技术则是利用有机物质在加电时发出光的特性来实现显示。
二、光电显示技术的应用1、手机屏幕手机屏幕一直是光电显示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
从早期的黑白屏、彩色屏到如今的 AMOLED、OLED,手机屏幕在不断地升级完善。
从黑白到彩色的转变仅仅只是在显示颜色上的变化,而 AMOLED、OLED 技术则在显示效果上实现了质的飞跃,使得手机屏幕的显示效果更加细腻、色彩更加饱满,更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2、电视屏幕电视屏幕同样是光电显示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传统的液晶电视屏幕存在着黑色层限制、对比度不高等问题,而 OLED 技术则拥有完全自发光技术,响应速度更快、对比度更高、颜色还原更加真实等优点。
OLED 电视屏幕已经开始逐步普及,并成为了电视屏幕的新潮流。
3、电子纸电子纸是一种采用电子墨水技术的显示器件,它具有能够清晰显示、耗电低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类电子书和期刊等阅读设备上。
电子纸是基于反射原理进行显示的,所以不会对眼睛造成疲劳,给人带来了更好的体验。
4、VR 技术随着 VR 技术的快速发展,光电显示技术也开始应用于 VR 设备上。
VR 设备需要支持高分辨率、快速响应等特性,光电显示技术的应用可以满足这些需求。
光电显示技术课后答案(缪家鼎)
![光电显示技术课后答案(缪家鼎)](https://img.taocdn.com/s3/m/03da7ec99ec3d5bbfd0a74ea.png)
SE
1 ( V1 E Rf
I
d
)
1 100
2.4 ( 1.5 106
4 107 ) 1.2 106
A/lx
10、用 2CU1 型光电二极管接收辐射信号,如题 6—11 图所示。
已知 2CU1 的灵敏度 S 0.4 A/W,暗电流小于 0.2A,3DG6C
2CU1
+18V
的 50 。当最大辐射功率为 400W 时的拐点电压VM 10 V,
倍增系数
M 0 ( )n 0.98 (0.95 4)11 2.34 106
阳极电流
I A I K M 4 104 2.34 106 9.36 102 A
11、 解:光电倍增管的增益与每级电压的 kn 次方成正比。其中 k 为 0.7~08,n 是倍增级数。既:
M AV kn ,所以
S (L )2 3.14 (10 1103 )2 7.85 105 m2
4
4
反射光功率为: P' P 0.85 2 103 1.7 103 W
反射光通量
v' P' K mV () 1.7 103 683 0.240 0.279 Lm
漫反射屏可以看作是个朗伯体,其法向发光强度 I0 与光通量的关系是 I0 / ,由于朗伯
Rf
U SEA
7
10 9
10 100
5
5
5.7
105
同理,在 100 lx 的照度下,R f 5Biblioteka 7 104 9、Rf
+
+
-
题 6—8 图
解:(1)2CU2 的暗电流
Id
V0 Rf
0.6 1.5 106
光电显示 ppt
![光电显示 ppt](https://img.taocdn.com/s3/m/f3f0b750168884868662d616.png)
G3
第二阳极
G4
G5
聚焦极 高压阳极
120V
18
12~14KV
由于单电位电子枪在双电位电子枪的G2和G4之间 加了一个高压阳极,电位大幅度增加,这就大大 增强了预聚焦透镜的聚焦能力。电子束在进入主 透镜前,经过预聚焦作用,然后再通过主透镜的 聚焦,使电子束激发荧光屏产生的光点足够小。 另外,由于聚焦极G4的电位大大低于G3和G5,因 而G4上的电位变化对电场影响作用减小了,这对 显像管聚焦特性的稳定和提高起到了良好的保证 作用。所以单电位电子枪有很好的自聚焦能力, 也把这种显像管称为自聚焦显像管。
特点:发光是单分子过程,不伴随有光电 导。
6
1.自发发光:受激发的粒子(如电子),受 粒子内部电场作用从激发态A而回到基态G 时的发光。特征:与发射相应的电子跃迁 几率,基本上决定于发射体内的内部电场, 而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导带
A
G
满带
7
2.受迫发光:受激发的电子只有在外界因素 的影响下才发光。M态是亚稳态,不能直接 回到G必须吸收能量ε经过A回到G,过程:
M () 2hc2 1
5
hc
e kT 1
2
第二类,物体在发射辐射的过程中,原子 或分子的内部状态要发生变化,这种由原 子或分子内部运动能量转变为辐射能的过 程称为发光。发光过程要持续下去,需要 从外界吸收能量,根据吸收能量方式的不 同,又有阴极射线致发光(如电视荧光屏、 示波器的显示器采用荧光物质在电子射线 的轰击下发出荧光)、电致发光(如各种 气体放电光源、发光二极管)、光致发光 (日光灯管壁的荧光粉的发光)、化学发 光(如磷在空气中的氧化而发光)等。 3
MA
K
交叉面Biblioteka 主透镜荧光点 (交叉面像)
光电技术第二版习题答案
![光电技术第二版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e21893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7f.png)
光电技术第二版习题答案光电技术第二版习题答案光电技术是一门研究光与电的相互转换关系的学科,广泛应用于光电子器件、光学通信、光电显示等领域。
对于学习光电技术的学生来说,做习题是提高理论掌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式之一。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光电技术第二版习题的详细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光电技术。
第一章:光电效应1. 什么是光电效应?光电效应是指当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金属中的自由电子被光子激发而跃迁到导带中,从而产生电流的现象。
2. 光电效应与光的频率有什么关系?光电效应与光的频率有直接关系。
当光的频率小于临界频率时,无论光的强度如何增大,都无法引起光电效应;当光的频率大于临界频率时,光电效应可以发生。
3. 什么是逸出功?逸出功是指金属表面的电子从金属内部跃迁到导带所需的最小能量。
逸出功的大小决定了光电效应的临界频率。
4. 什么是光电流?光电流是指光照射到金属表面后,由于光电效应而产生的电流。
5. 什么是光电倍增管?光电倍增管是一种利用光电效应放大光信号的器件。
它由光阴极、倍增结构和阳极组成,光照射到光阴极上产生光电子,经过倍增结构的倍增作用后,最终产生大量的电子被收集到阳极上,从而放大光信号。
第二章:光电子器件1. 什么是光电二极管?光电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器件。
它由光敏材料和P-N结构组成,当光照射到光敏材料上时,产生光电效应,从而在P-N结构上形成电流。
2. 什么是光电导?光电导是一种能够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放大的器件。
它由光敏电阻、放大电路和输出电路组成,当光照射到光敏电阻上时,光电阻的电阻值发生变化,从而在放大电路中产生电流信号。
3. 什么是光电晶体管?光电晶体管是一种能够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放大的器件。
它由光敏基区、放大区和输出区组成,当光照射到光敏基区上时,产生光电效应,从而在放大区中形成电流信号,并通过输出区输出。
4. 什么是光电耦合器件?光电耦合器件是一种能够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隔离输入输出的器件。
光电显示技术教案
![光电显示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42787527284b73f2425076.png)
第1章 绪论
光照度 单位受光面积上(S)所接收的光通量 称为光照度,符号为E,单位为勒克斯 (lx)。光照度E可由下式表示: E d dS 亮度 垂直于传播方向单位面积( S cos )上的 发光强度称为亮度,符号为L,单位为 cd/m2。亮度L可由下式表示:
d L dS cos d
光电显示技术
目 录
1. 绪论 2. 阴极射线管(CRT)显示技术 3. 液晶显示器件 4. 发光二极管(LED)显示技术 5. 等离子显示器件
6. 激光显示技术
7. 新型光电显示技术 8. 大屏幕显示技术
光电显示技术
第1章 绪论
1.1 光电显示技术概述
1.1.1 显示技术研究的意义
第1章 绪论
按所用显示材料分类有:固体(晶体和非晶 体)、液体、气体、等离子体、液晶体显示等。 按显示原理分类有:阴极射线管(CRT)、真 空荧光管(VFD)、辉光放电管(GDD)、液 晶显示器(LCD)、等离子体显示器(PDP)、发 光二极管(LED)、场致发射显示器(FED)、电 致发光显示器(ELD)、电致变色显示器 (ECD)、激光显示器(LPD)、电泳显示器 (EPD)、铁电陶瓷显示器(PLZT)等等。
第1章 绪论
原则上把显示设备上出现的视觉信息直接观看 1.1.2 光电显示器件分类 的方式称为直观型
如果根据收视信息的状态分类,可分成: 把由显示设备或者光控装置所产生的比较 1. 直观型(Direct View Type) 小的光信息经过一定的光学系统放大投射 到大屏幕后收看的方式称为投影型。 2. 投影型(Projection Type) 3. 空间成像型(Space Imaging Type)
《光电显示技术》PPT课件
![《光电显示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f183c23f61fb7360a4c65b0.png)
圆 型 多 位 管
1— 衬垫 2 — 排气管 3 — 玻璃壳 4 —阳极 5 — 陶瓷基板 6—引线 7 — 焊接引线 8 — P C键盘
这种显示器过于复杂,因为使用了两块液晶屏,成 本很高,并不实用。只是在液晶屏的刷新速度不能达到支持 双倍的时代,推出的过渡产品。
3D显示的技术形式——裸眼式
柱状透镜式: 在屏表面上有一道道紧密排
列的半圆柱形透镜,利用这些柱镜的 折射角度不同,将左右眼的图像分开 。
优点:不需要眼镜,使用方 便,制作成本相对较低,亮度较高; 平行光栅缺式点::分辨率损失较严重,2 D兼容性不在好屏。前或屏与背光板之间再 加一层遮蔽物,把部分方向的光线遮 住,只让某些角度的光线可以发出去 ,将左右眼的图像分开。
高速响应:因为电子纸技术依赖于粒子的运动,用于显示的开关时间较 长,长达三百毫秒,这个速度对视频应用是不够的。 电子纸技术研究的公司 都在推进高速响应的技术研发。 干涉调制技术(iMoD)电子纸响应速度很快, 低功耗。如果在约未来3-5年能在制造工艺获得突破使良率得到明显提升,则 在小尺寸显示应用领域可望抢得目前LCD的部分市场,如手机显示屏。
3D显示的技术形式——被动偏振眼镜式
被动偏振眼镜
电影采用了被动偏振眼镜式
3D显示的技术形式——主动偏振眼镜式
显示屏高速交替显示左右眼画面,眼镜左右眼也分 别高速切换开关,显示左眼画面时,眼镜左眼打开右眼关闭 ,显示右眼画面时,眼镜右眼打开左眼关闭。所有的等离子3
3D显示的技术形式——其它形式的眼镜式
电子纸显示的特点
第三章--光电显示技术2013-1
![第三章--光电显示技术2013-1](https://img.taocdn.com/s3/m/e7b11021e2bd960590c6776c.png)
4
1.2 光电显示器件分类
原则上把显示设备上出现的视觉信息直接观看 的方式称为直观型
如果根据收视信息的状态分类,可分成: 把由显示设备或者光控装置所产生的比较 1. 直观型(Direct View Type) 小的光信息经过一定的光学系统放大投射 到大屏幕后收看的方式称为投影型。 2. 投影型(Projection Type) 3. 空间成像型(Space Imaging Type)
26
CRT显示技术
如果已知荧光粉的发光时间特性 Lt ,那么在一帧时 间T内平均亮度应为: 1 T L (2-3) 0 L(t )dt T 屏幕亮度除了与余辉时间有关外,还取决于电子束的 电流密度和屏幕电压的高低。因此屏幕亮度可表示为 2 L AjU a S (2-4) 从上式可以看出,欲增大亮度可以加大电流密度和电压。 两者中以提高电压更为有效。
19
CRT显示技术
整体工作过程:由灯丝、阴极、控制栅组成电子枪, 通电后灯丝发热,阴极被激发,发射出电子流,电子流 受到带有高电压的内部金属层的加速,经过透镜聚焦形 成极细的电子束,在阳极高压作用下,获得巨大的能量, 以极高的速度去轰击荧光粉层。这些电子束轰击的目标 就是荧光屏上的三原色。 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束不是一束,而是三束,电子束 在偏转磁轭产生的磁场作用下,可以控制其射向荧光屏 的指定位置,去轰击各自的荧光粉单元。一般荫罩式 CRT的内部有一层类似筛子的网罩,电子束通过网眼打 在呈三角形排列的荧光点上,以防止每个电子束轰击另 外两个颜色的荧光体。
2.2.1 CRT显示器相关技术
电子束electron beam
electron gun 电子枪 Pixel 像素 灰度实现:控制每个像素的电子束强度 ☞ 1 TV-field: 扫描过程构建全图的周期
光电显示技术复习题
![光电显示技术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c0dd6a68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8f.png)
第一章绪论名词解释:1.明适应:从黑暗坏境到明亮环境变化的逐渐习惯过程, 成为明适应。
2.像素: 构成图像的最小单元。
3.对比度: 画面上最大亮度和最小亮度之比。
4、灰度: 画面上亮度的等级差别。
5、分辨率: 单位面积显示像素的数量。
1、简述题:2、显示器件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像素、亮度、对比度、灰度、分辨力、清晰度等。
3、人眼的视觉特性光谱效率、视觉二重功能、暗适应、明适应、视觉惰性、闪烁直观性光电显示器件, 按照设备的形态可分为:(1)电子束型, 如CRT ;(2)平板型, 如液晶显示器LCD, 等离子显示器 PDP , 电致发光显示器 ELD, 全彩色LED大屏幕显示器等;(3)数码显示器件。
(可供选择: LCD, LED, CRT, ELD, PDP 等)4、光电显示器件有哪些分类?直观型(主动发光型和被动显示型);投影型(前投式和背投式);空间成像型.5.光度学中有哪几个主要物理量?它们是如何定义的? 各自的单位是什么? 光通量: 能够被人的视觉系统所感受到的那部分光辐射功率的大小的度量, 单位是流明(lm)。
发光强度: 为了描述光源在某一指定方向上发出光通量能力的大小, 定义在指定方向上的一个很小的立体角元内所包含的光通量值, 除以这个立体角元, 所得的商为光源在此方向上的发光强度。
单位为坎德拉(cd)。
照度: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 单位是勒克斯(lx)。
亮度:单位面积上的发光强度, 单位为坎德拉/平方米(cd/m2)。
6.描述彩色光的3个基本参量是什么?各是什么含义?答: 色调是指在物体反射的光线中以哪种波长占优势来决定的, 不同波长产生不同颜色的感觉。
色调是彩色最重要的特征, 它决定了颜色本质的基本特征。
颜色的饱和度是指一个颜色的鲜明程度。
饱和度是颜色色调的表现程度, 它取决于表面反射光的波长范围的狭窄性(即纯度)。
在物体反射光的组成中, 白色光越少, 则它的色彩饱和度越大。
明度是指刺激物的强度作用于眼睛所发生的效应, 它的大小是由物体反射系数来决定的, 反射系数越大, 则物体的明度越大, 反之越小。
第三章光电显示技术4―3D显示技术PPT课件
![第三章光电显示技术4―3D显示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92634acf78a6529657d5381.png)
一、什么是3D显示技术?
3D – 3 Dimension 即三维立体,是相对于2D 平面的一个概念。我们人类所生存的世界就是 一个三维的空间,我们在现实世界中观察到的 物体也都具有三个维度:高度、宽度和深度。 我们早已习惯了3D 的世界,然而由于技术发 展的局限性,在电影、广播电视以及印刷等媒 体世界中,我们被局限在了二维世界。
人眼3D视觉原理
3D显示生理
• 如果要实现真正的3D,就需要两眼同时看到一个画面的不同位置。比 如,举起一个手指,只用一只眼睛看,那么它是平面的,只有两只眼 睛同时看,它才是立体的。
3D显示需求
左右眼看到不同 视角的影像
左眼看到左眼影像 右眼看到右眼影像
大脑融合成具有 深度的3D影像
• 视觉因素-视差
•偏光式 — 投影屏幕
以2台偏光投影机(偏光角度互相垂直)于相同投影 幕上同时播放左、右视角画面,观看者藉由左、右眼 偏光角度互相垂直偏光式眼镜观看达到立体视觉。
•偏光式
圆偏振光:线偏光片加上相位差膜(Retarder Film), 使得光线因相位差膜而产生旋转角度的圆偏极光; 因而圆偏光组成要素为偏光片加上相位差膜;偏光片 +1/4波长相位差膜(Quarter Wave Retarder) = 左 旋或右旋圆偏光片
•快门式
(时分法)
通过提高屏幕刷新率把图像按帧一分为二,形 成左右眼连续交错显示的两组画面,通过快门式3D 眼镜的配合,使得这两组画面分别进入左右双眼, 最终在大脑中合成3D立体图像。
•快门式
主动式LCD快门眼镜,交替左 眼和右眼看到的图象以至于 你的大脑将两幅图像融合成 一体来实现,从而产生了单 幅图像的3D深度感。
全息技术
• 原理
光电显示技术第3章2013
![光电显示技术第3章2013](https://img.taocdn.com/s3/m/d9f130114afe04a1b171debe.png)
液晶相
T2
目前显示技术上所采用的液晶材料均是热致互变液晶。
Thermotropic
(热致液晶)
分子形狀
a) 棒状 b) 圆盘状
排列方式
1. Nematic (向列相) 2. Smectic (近晶相) 3. Cholesteric (胆甾相)
2. 液晶的分类
(1) 向列相液晶(显示器件使用最多),又称丝状液晶 l 分子的长程指向有序,分子之间趋于彼此互相平行排列 l 液晶分子具有流动性,即分子重心是无序的
(1)光的电磁波理论
在真空中,光传播的速度为:
在介质中,光传播的速度为:
折射率:
n
v
§1. 光的偏振
(1)光的电磁波理论
平面简谐电磁波
a、电磁波是横波,电矢量与磁矢量均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 b、E和B相互垂直,并且都与传播方向垂直,E、B、v三者
满足右螺旋关系. c、E、B各在各自的振动面内振动,这种性质称为偏振.
1. 液晶的基本概念
n 何谓液晶? 物质在自然界中通常以固态、液态和气态形式存在,
即常说的三相态。在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如压力或温度
发生变化),物质可以在三种相态之间进行转换,即发生
所谓的相变。大多数物质发生相变时直接从一种相态转 变为另一种相态,中间没有过渡态生成。
固态
液态
气态
1. 液晶的基本概念
0
0 0 11
11 0 0
0
11
0
0 0 33
a=b=c ===o
a=bc === o
晶体除立方晶系 完全各向同性
其它晶体均为各向异性
11 12 13
2
1
22
2
光电显示技术的新趋势和应用
![光电显示技术的新趋势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c554a30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bb.png)
光电显示技术的新趋势和应用第一章:光电显示技术的概述现代社会的高科技逐渐壮大,其中光电显示技术作为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之一,已经成为现代显示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革新和改进,光电显示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光电显示技术主要是利用自然界的光、电信号来显示图像和信息,通过对光电显示元器件进行不断升级改进,使其在可用性、易用性、分辨率和显示效果等各个方面得到进一步提升。
第二章:光电显示技术的发展历程光电显示技术在1950年左右开始发展,起初只是一些基本的光电管、荧光屏、LEP等技术的应用,这些技术主要用于防护、军事、医学以及航空等领域。
在20世纪80年代,液晶显示技术开始应用于个人电脑等领域,这标志着现代光电显示技术的重大进步。
随着科技的不断革新,光电显示技术不断迭代,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显示技术,如OLED、AMOLED等。
第三章: OLED技术的介绍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技术,即有机发光二极管,是一种新型的显示技术。
它是指用有机材料作为半导体材料来制造的,这种技术可以在不使用背光的情况下,直接在有机材料上产生光,因此不需要背光模块,可以大幅降低制作成本。
OLED技术有很多优点,例如:更低的发热量、更小的体积、更清晰的图像、更低的功耗等,同时还可以做出更加柔韧、可塑性更强的显示屏。
近年来,OLED技术在市场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智能手机等移动端设备上已得到广泛使用,同时也被应用于电视显示器、汽车显示器等领域。
第四章:AMOLED技术的介绍AMOLED(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技术,在OLED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了晶体管技术,以实现更高的像素点密度和更快的反应速度。
AMOLED 与 OLED最大的区别是它使用了更高品质的晶体管,并且像素间配备了偏振器和滤光片等特殊设备,可以更好地防止光亮跑偏和色彩偏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eV 1.6021019 J
c 3108 m / s
二、半导体的辐射跃迁
辐射跃迁: 伴随有发射光子的电子跃迁. 1. 本征辐射跃迁:电子从导带跃迁至价带
直接跃迁和间接跃迁: 直接跃迁几率比间接跃迁几率大得多. 发光器件 多采用直接跃迁半导体.
②异质结 be>bh, 加上正向电压V后p区的空穴较易注入n 区, 并与n区电子相 复合而发光, 即n区为发光区.
③肖特基势垒
加上正电压时势垒降低, 有少数载流子从表面反型层流入体积中, 与半导体的多数载流子相复合而发光.
(2)碰撞的电离激发
在强电场作用下半导体中电子被加速,与晶格原子或发光中心发生 非弹性碰撞作用,同时失去从电场得到的一部分能量。如果每次碰撞损 失的能量小于两次碰撞之间由电场所获得的能量,则电子的动能可以逐 渐增加直至大于Eg,在这种能量值下出现把能量转交给价带电子或发光 中心并产生新载流子的可能性。新载流子与原来电子一样可以被电场加 速。在足够强的电场下这些过程的结果可以使载流子数目雪崩般倍增。 这时可能会有一部分电子-空穴对复合,并发射出光子。
9 视角:在受光式被动显示中,观察角度不同,对比度不同。在液晶显示中视角 问题特别突出。由于液晶分子具有光学各向异性液晶分子长轴和短轴方向光吸收 不同,因而引起对比度不同,但采用多种办法已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发光式主动 显示中几乎不存在视角问题,因为像元就是光辐射源,光空间分布是均匀的,视 角大又均匀。
1 亮度:指显示器件的发光强度。它是指垂直于光束传播方向单位面积上的发 光强度,单位为cd/m2。发光式显示器件和受光式液晶显示器件均采用亮度参数。 但受光式、反射式显示器件以反射光的强度表示明亮度。
2 发光效率:指显示器件辐射出的单位能量(W)所发出的光通量,单位为lm/W。 一般器件0.1~1.5lm/W,真空荧光显示1~10lm/W。
2. 激子辐射复合 (1)自由激子
直接带隙半导体 间接带隙半导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h Eg Ex h Eg Ex Ep
(2)束缚激子 h Eg Ex Eb
3. 能带与杂质能级之间的辐射跃迁
(1)浅跃迁
(2)深跃迁
4. 施主与受主间的辐射跃迁:被施主束缚的电子和被受主束缚的空穴相复合。
三、半导体的无辐射复合
7 寿命和稳定性:发光显示器件初发始亮度衰减一半所需时间称为半寿命,一般 即指寿命。受光显示器件的主要显示指标保持正常的时间为使用寿命。同时湿度、 温度、紫外光等环境状态和稳定性是很重要的参数。
8 色彩:显示颜色分为黑白、单色、多色、全色。显示颜色是衡量显示器件性能 优劣的重要参数。发光显示以红光、绿光、蓝光三基色加法混色得到CIE色度图舌 形曲线上任意颜色。复合光光谱丰富程度取决于三基色发光光谱纯度和饱和度以 及三基色发光像元的灰度级别。CRT、LCD及PDP已可显示几百万种颜色,达到 全色显示要求。液晶显示色彩靠背照明冷阴极灯白光和三基色滤光膜相匹配得到 CIE色度图舌形曲线饱和区,实现了全色显示。
3. 3光电显示材料和器件的基本特性
一、显示材料特性
发光显示材料:利用光发射直接进行显示。 受光显示材料:利用电场作用下材料光学性能的变化实现 显示,通过反射、散射、干涉等现象,对其它光源所发出 的入射光进行控制,即通过光交换进行显示。
二、光电显示的分类 二、光电显示的分类
三、显示器件的基本特征
1. 俄歇复合:由三个载流子(如两个电子和一个空穴或两个空穴和 一个电子)的相互作用,即发生碰撞所引起。
2. 表面复合 两种表面态:理想表面引起的,近表面层的能带结构与体内不同; 实际表面的缺陷、杂质 表面能级位于禁带之中
3. 通过缺陷或掺杂物的复合
4. 多声子复合:受激电子的能量转变为晶格振动的能量,需要以较高的几 率发射出一定数目的声子。
第三章 光电显示材料
3.1 概述 3.2 光电显示物理基础 3.3 光电显示材料和器件的基本特性 3.4 发光显示材料 3.5 受光显示材料 3.6 光电显示材料的发展前景
第三章 光电显示材料 3. 1概述 3. 2光电显示物理基础 一、光辐射与光
参数关系:
c E h h c
h 6.626 10 34 J s
2. 电致发光的两种形式: ①由于载流子注入晶体中及随后的复合所引起的(直流低电压). 如p-n结. ②由于粉末材料在强电场(通常是交流电场)作用下通过碰撞电离激发而产生的. 3. 电致发光的机理
(1)注入式发光 ①正向偏置的p-n结
加上正向电压, 使得势垒
高度降低而载流子的势 能提高,于是可以继续发 生载流子的扩散: 空穴从 p区注入n 区, 电子从n区 注入p区, 即有正向电流 通过. 与此同时,在结附近 扩散长度范围内, 注入的 空穴与n区电子复合而发 光. 同样地, 注入电子与p 区空穴复合而发光.
四、电致发光 1. 发光的分类: 按激发停止后余辉的长短: (1) 荧光: 余辉时间10-8s (2) 磷光: 余辉时间10-8s
按激发方式:
(1)光致发光:受入射光的激发而产生 (2)化学发光:某些化学反应中释放的能量可以转变为光能。 (3)摩擦发光:机械作用所引起的发光。机械压力作用下由于压电 效应可以形成局部电场,在局部电场作用下可以发生齐纳击穿,从而产 生电子-空穴对, 然后它们 复合时可以发射出光子. (4)阴极射线发光:在高能电子束(阴极射线作用之下固体的发光。 (5)电致发光:在直流或交流电场直接作用下引起的发光。
3 对比度:表示显示部分的亮度和非显示部分的亮度之比。在室内照明条件下 对比度达到5:1,基本上满足显示要求。
4 分辨率:包括像元密度和器件包含的像元总数。CRT分辨率达到100~ 110ppi(每英寸像元数)时,再提高有难度,因受电子束聚焦有限性和发光粉颗粒 及发光效率等因素的影响。LCD分辨率已达到300ppi,还有潜力再提高。
5 灰度:表示屏上亮度的等级。以亮度的 21 2 倍的发光强度的变化划分等级。 灰度越高,图像层次越分明,彩色显示中颜色更丰富,图像更柔和。
6 响应时间、余辉时间:响应时间表示从施加电压到显示图像所需要的时间。 切断电压后到图像消失所需要的时间称为余辉时间。发光器件和铁电液晶响应 时间一般为微秒量级。视频图像显示要求响应时间和余辉时间加起来小于50ms 才能满足帧频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