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监控药品品种的介绍

合集下载

重点监控药品品种的介绍培训课件

重点监控药品品种的介绍培训课件
栓塞,脑血管痉挛等。
用法用量: 肌内注射,一次10ml,一日1~2次。静脉滴注,每日20ml,用5%葡萄糖
注射液稀释250ml或500ml后使用,或遵医嘱。
重点监控药品品种的介绍
9
(3) 注射用血塞通(冻干)
功能主治 :活血祛瘀,通脉活络。用于中风偏瘫、瘀血阻络及脑血管疾病后遗症、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属瘀血阻滞证者。
列于重点监控目录内的药品,全部要纳入处方点评范畴。而处方点 评结果,将纳入医疗机构及其负责人的绩效考核与等级评审,且纳入对 临床科室及医师的绩效考核和年度考核指标,对于开具超常处方的医师 将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处理或处罚。
重点监控药品品种的介绍
3
二 质子泵抑制剂
(一)定义 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是目前治疗消化性 溃疡最先进的一类药物,它通过高效快速抑制胃酸分泌和清除幽门螺 旋杆菌达到快速治愈溃疡。
重点监控药品品种的介绍
19
谢 谢!
重点监控药品品种的介绍
20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重点监控药品品种的介绍
21
3、治疗脉管炎:肌内注射,一次2.5~5ml,一日1~2次。
4、穴位注射:每穴一次0.5~1ml,一日一次。
5、或遵医嘱。
重点监控药品品种的介绍
15
(9)参附注射液 主要功效:益气温阳。回阳救逆,益固脱。
主治:气虚、阳虚所致胸痹、怔忡;咳喘;放化疗后气虚血亏术后体虚;阳虚水肿、尿 频;胃疼、泄泻;痹症;肾阳不足之畏寒肢冷、腰酸软、阳痿;劂脱及各种慢性病见有 阳虚(气虚)症状者等。
用法用量:临用前加专用溶剂使其溶解;静脉滴注:一日1次,一次200~400mg,以 5~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缓慢滴注;静脉注射:一日一次,一次200mg, 以25%-50%葡萄糖注射液40-60ml稀释后缓慢注射;糖尿病患者可用0.9%生理盐水 代替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使用;十五天为一疗程,停药1~3天后可进行第二疗程

医院三类重点监控药品医嘱点评与分析

医院三类重点监控药品医嘱点评与分析

医院三类重点监控药品医嘱点评与分析钟明镜;冯文涛;汪茜;王书力【摘要】Objective To promote the rational use of three kinds of key monitoring drugs in our hospital including proton pumpinhibitor,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 and auxiliary medication. Methods Clinical pharmacists reviewed and analyzed the orders which used the above three types of drugs in all discharged patients from October 2016 to January 2017,the reasonable use rate and the per-centage of irrational drug use were counted. Statistical data and review content were fed back to clinic by reporting to the quality control department and taking part in clinical departments meeting. Results Through the review,the reasonable use rate of three kinds of key monitoring drugs were all on the riseobviously,which reached the highest in December 2016,but decreased slightly in January 2017. Unreasonable use was mainly in 11 aspects,among them,the improper choice of solvent up to 56. 28%. Conclus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ational utilization rate of three kinds of key monitoring drugs,doctors should strengthen the awareness of safe medication, and the hospital should strengthen management and attach importance to ADR monitoring.%目的促进医院质子泵抑制剂、中药注射剂、辅助用药三类重点监控药品的合理使用.方法临床药师对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出院患者中使用了上述三类药品的医嘱进行点评与分析,分别统计合理使用率和不合理用药类型的构成比,统计数据和点评内容通过上报质控部门和临床药师参与临床科室早会的方式进行反馈.结果通过点评,三类重点监控药品的合理使用率均明显提升,2016年12月达到最高,但2017年1月有所降低;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11个方面,其中溶剂选择不当占56.28%.结论要不断提高三类重点监控药品的合理使用率,医生应加强安全用药意识,医院应加大管理力度,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期刊名称】《中国药业》【年(卷),期】2017(026)014【总页数】4页(P91-94)【关键词】药房管理;处方点评;合理用药【作者】钟明镜;冯文涛;汪茜;王书力【作者单位】四川省第五人民医院药剂科,四川成都 610031;四川省第五人民医院药剂科,四川成都 610031;四川省第五人民医院药剂科,四川成都 610031;四川省第五人民医院药剂科,四川成都 61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51;R969.3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6年发布了《关于建立医疗机构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的通知》,制订了《四川省重点监控药品目录(首批)》。

重点监控药品ppt课件

重点监控药品ppt课件

采购管理

规范医院重点监控药品的采 购,因临床治疗需要,未进 入我院药品供应目录的重点 监控药品,应由相应科室填 写申请,经药剂科初审,报 医院业务院长批准后,按 《巴州红十字华龙医院采购 管理办法》的规定程序严格 报批采购。
四、日常监管

1、建立、完善我院重点监控药品的网络监 管、查询系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临床 合理用药管理中的作用。

谢!

(4)、每季度把处方、医嘱单点评情况、 医师用药培训及重点监控药品使用量等情 况上报卫生行政管理部门。
宣教沟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若患者涉及使用重点监控药物,医师和临 床药师需向患者提供重点监控药品的药事 相关服务,主动告知所用药品的用法用量 及注意事项等。
奖惩管理
建立健全相关的奖惩制度,将重点监控 药品用药情况纳入个人、临床科室绩 效考评内容。
2、建立用药预警机制,促进规范 用药。单张处方金额超过500元 (特殊病种用药除外)、重复用 药、预防用药或配伍不当等不合 理用药情况时,作出系统预警提 示,有效监控用药行为。
3、根据医院《合理用药监督管理制度》,进一 步加强医师处方质量管理和临床合理用药监督 管理;定期开展单品种用药(尤其是重点监控 药品)、医师用药、科室用药监控,处方点评 等工作;定期对全院重点监控药品用药情况进 行监督检查,并将结果进行通报和公示。
四川省卫计委《关于建立医疗机构重点监控 药品管理制度的通知》(川卫办发〔2016〕 16号)
《四川省重点监控药品目录(首 批)》

对质子泵抑制剂、中药注射剂和辅助用药3大类 共25个品种进行临床用药重点监控。
为什么会要对某些品种进行重点 监控?

重点药品监控管理规定

重点药品监控管理规定

重点药品监控管理规定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成都×××医院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根据《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建立医疗机构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的通知》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院重点监控药品在临床的合理应用,促进临床医师合理用药,防止临床“辅助用药”的过度使用,因病施治,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建立统一规范的“辅助用药”临床合理使用管理机制,依据《四川省重点监控药品目录(首批)》三大类共25个品种,作为我院“重点监控药品”品种实行监控管理,特制定本制度,请各科室认真贯彻执行。

一、管理组织参考我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专项整治工作成功经验,由我院药事委员会专家组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小组成员承担“重点监控药品”的管理和日常工作,其职责如下:(一)制定医院“重点监控药品”使用的目标和要求。

(二)对“重点监控药品”临床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

(三)向临床科室反馈“重点监控药品”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四)定期公布全院“重点监控药品”的使用情况。

(五)根据检查结果提出对科室及个人的处罚决定。

二、辅助用药(重点监控药品)的定义及分类(一)辅助用药的定义是指有助于增加主要治疗药物的作用或通过影响主要治疗药物的吸收、作用机制、代谢以增加其疗效的药物;或有助于疾病或功能紊乱的预防和治疗的药品。

(二)辅助用药分类辅助用药暂分为十类:增强组织代谢类、活血化瘀类、神经营养类、维生素类、电解质类、自由基清除剂、免疫调节剂、肠内外营养类药、肝病辅助治疗药、肿瘤辅助治疗药。

三、辅助用药(重点监控药品)应用基本原则(一)辅助用药在给患者提供营养支持及治疗辅助的同时,较治疗用药会发生较高比例的不良反应(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通报),有时甚至会发生危及生命、严重的不良反应,对患者机体功能产生不良的干扰和影响,轻者使患者病情加重、病程延长,重者使患者机体功能受损,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2023年关于第二批国家重点监控品种管理通知模板

2023年关于第二批国家重点监控品种管理通知模板

医院
关于执行第二批国家重点监控药品管理的
通知
(意见征求稿)
临床各科室: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二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的通知》(国卫办医政函)(2023)9号)及《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调整工作规程》(国卫办医函(2023)474号)等文件相关精神要求,重点监控药品监管是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之一,为进一步加强我院临床合理用药管理,规范临床医师合理用药,现将我院执行第二批重点监控药品规定如下,同时纳入每月专项点评范围,请各科室及时组织科室人员学习该文件要求,并加强科内重点监控药品用药管理。

一、重点监控药品使用原则
1、明确重点监控药品的定义。

纳入目录管理的药品属于临床使用不合理问题较多、使用金额异常偏高、对用药合理性影响较大的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

重点包括辅助用药、抗肿瘤药物、抗微生物药物、质子泵抑制剂、糖皮质激素、肠外营养药物等。

2、明确重点监控药品的使用指征,应严格遵循药品说明书、临床指南、教材等,禁止滥用。

3、严格控制重点监控药品疗程,避免疗程过长。

4、重点监控药品剂量选择适当,严禁过量使用。

5、选择适宜溶媒,严禁配伍禁忌。

谨慎联合用药,避免品种混乱。

二、重点监控品种目录具体使用原则
医院重点监控品种目录
医务科临床药事科2023年3月8日。

重点监控(中药)药品目录

重点监控(中药)药品目录

重点监控(中药)药品目录本文档旨在列出和介绍需要重点监控的中药药品目录。

以下是目前确定需要加强监控的中药药品:1. 人参:人参被广泛用于中药治疗中,具有提神补气、滋阴润燥的作用。

然而,由于人参的市场价格较高,存在一定的假冒伪劣问题,需要加强监控,确保市场上售卖的人参符合质量标准。

人参:人参被广泛用于中药治疗中,具有提神补气、滋阴润燥的作用。

然而,由于人参的市场价格较高,存在一定的假冒伪劣问题,需要加强监控,确保市场上售卖的人参符合质量标准。

2. 当归:当归是女性常用的中药药材,用于调理月经不调、益血等问题。

但是,由于当归市场需求较高,存在一些厂商为了追求利润,可能会采取掺假等不诚信行为,因此需要加强对当归的监控。

当归:当归是女性常用的中药药材,用于调理月经不调、益血等问题。

但是,由于当归市场需求较高,存在一些厂商为了追求利润,可能会采取掺假等不诚信行为,因此需要加强对当归的监控。

3. 川芎:川芎被广泛用于治疗中风、头痛等问题,但是其药性较为复杂,需要保证市场上售卖的川芎符合药材的质量标准,以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川芎:川芎被广泛用于治疗中风、头痛等问题,但是其药性较为复杂,需要保证市场上售卖的川芎符合药材的质量标准,以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4. 白芍:白芍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补血、调理经血等作用。

然而,白芍容易受到不良环境、加工工艺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品质下降,需要加强监控,确保市场上销售的白芍符合质量要求。

白芍:白芍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补血、调理经血等作用。

然而,白芍容易受到不良环境、加工工艺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品质下降,需要加强监控,确保市场上销售的白芍符合质量要求。

5. 黄连:黄连被广泛用于中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具有清热解毒、止泻等功效。

由于黄连价格较高,可能存在一些不法商贩以次充好,需要加强对黄连的监控,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黄连:黄连被广泛用于中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具有清热解毒、止泻等功效。

重点监控药品

重点监控药品

重点监控药品概念:进入重点监控药品目录的药品,是招标投中的重点监控药品。

重点监控药品范围:质子泵抑制剂、中药注射剂、辅助用药(增强组织代谢类、维生素类、电解质类、肠内外营养类、神经营养类、自由基清除类、免疫调节剂、活血化瘀类中药、肝病辅助治疗药、肿瘤辅助治疗药)三大类。

一、管理组织由本院药事委员会专家组承担“重点监控药品”的管理和日常工作,其职责为:(一)制定医院“重点监控药品”使用的目录和要求。

(二)对“重点监控药品”临床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

(三)向临床科室反馈“重点监控药品”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四)定期公布“重点监控药品”的使用情况。

(五)根据检查结果提出对科室及个人的处罚决定。

二、重点监控药品应用基本原则(一)不得随意扩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适应症、用法用量及疗程,不允许出现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若临床医生有充分循证依据(指南)支持某一药可超说明书用药,应根据我院《超说明书用药管理规定》要求,提供相应循证依据,进行必要的备案可使用,否则视为不合理用药。

(二)充分考虑药物成本与疗效比,可不用的坚决不用,降低药品费用,用最少、最经济的药物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

三、重点监控药品的管理办法(一)制定重点监控药品合理使用的目标和要求。

住院部指标:临床科室每月抽查100份病历,对重点监控药品进行专项点评。

每月住院病人总使用金额比例不超过药品总金额的15%金额。

门诊指标:建立用药预警机制,落实处方点评制度。

单张处方金额超过200元(特殊病人用药除外),重复用药、预防用药、配伍不当等不合理用药情况,作出系统预警提示。

每月门诊病人总使用金额比例不超过药品总金额的10%,每月排名各科室医师使用情况并公示。

单品种用药监控:对使用金额、数量排在前10位的重点监控药品规格、使用数量、总金额等,每月在医院《药讯》公示一次。

(二)、临床医生开具重点监控药品时,必须在病历中详细记录使用理由,临床应用超过7天或二种及以上重点监控药品联用,必须科室主任批准,并在病历中详细记录使用理由。

药品动态监测和预警制度

药品动态监测和预警制度

药品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制度为进一步加强我院药品临床应用监测,提高医疗质量,遏制医疗服务过程中乱开药、开高档药、开大处方等不正之风,遏制药品回扣,降低群众医药费用负担,规范药品使用,特制定我院药品使用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制度。

一、工作原则建立健全药品使用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工作制度,有计划、有重点、连续性的进行监测,掌握药品使用动态,分析药品使用合理性,查找用药中的异常现象,建立药品动态用量发布渠道和超常预警公示渠道,做好监测和超常预警公示记录。

二、动态监测对象:本院内使用的所有药品均为动态监测对象,其中抗菌药物、新特药及中成药为重点动态监测对象。

三、药剂科负责每月对使用数量、总金额排名前10位的药品(重点是抗菌药物,溶媒及电解质类药物不在统计范围之内)和单品种使用金额波动幅度大于30%的药品进行排序统计,重点实施监控。

按科室、医生进行综合分析,上报药事部及纪检监察部门。

四、药事部负责根据药品用量动态,对超常用药现象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建议,提交医院药事委员会讨论,并在科主任会议上进行反馈。

五、根据每月药品使用动态监测结果与分析情况,具体措施如下:1、预警:对近两个月内用量及使用金额排名前三名、对院内个别科室异常使用情况被列入预警、监控的药品,医院将在药事委员会上提出口头预警并密切监测,对药品供应商予以警示。

2、限量采购:对连续3个月药品使用量增长幅度过大、临床又必须使用的品种,经药事委员会讨论,报分管院领导批准,限制该品种的采购量3、暂停使用:(1)对药品用量连续3个月使用排名前3位的针剂(抗菌药物另计)、抗菌药物前3名、口服药品(包括中成药)前3名的药品,经药事委员会讨论,报分管院长批准,报纪检监察部门备案后,予以暂停使用;(2)对有投诉举报的药品,在调查期间暂停使用;(3)药事管理委员会对前10名的药品中连续3个月出现超常增长、有可疑促销行为的品种,经报分管院长批准及纪检监察部门备案后,对药品供应商给予严重警告,并暂停使用;4、停用:对有违规行为的一经发现,立即停用该药品,库存药品一律退货。

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药品目录

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药品目录

正式公布 | 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做好辅助用药临床应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中医药局在各地报送的省级推荐目录基础上,形成了《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化药及生物制品)》(以下简称《目录》)。

现印发给你们,供各地在加强合理用药管理、开展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等工作中使用,并提出以下工作要求:一、制定省级和各医疗机构目录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会同中医药主管部门在《目录》基础上,形成省级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并公布。

公布后及时报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局备案。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省级目录基础上,形成本机构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

省级和各医疗机构的目录应当按照要求以政务公开、院务公开、官方网站公示等形式向社会公布。

二、重点监控目录内药品的临床应用各医疗机构要建立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管理制度,加强目录内药品临床应用的全程管理。

进一步规范医师处方行为,对纳入目录中的药品制订用药指南或技术规范,明确规定临床应用的条件和原则。

已有相关用药指南或指导原则的,要严格按照指南或原则执行。

对纳入目录中的全部药品开展处方审核和处方点评,加强处方点评结果的公示、反馈及利用。

对用药不合理问题突出的品种,采取排名通报、限期整改、清除出本机构药品供应目录等措施,保证合理用药。

三、加强目录外药品的处方管理对未纳入目录的化药、生物制品,医师要严格落实《处方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适应证、疾病诊疗规范指南和相应处方权限,合理选择药品品种、给药途径和给药剂量并开具处方。

对于中药,中医类别医师应当按照《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等,遵照中医临床基本的辨证施治原则开具中药处方。

其他类别的医师,经过不少于1年系统学习中医药专业知识并考核合格后,遵照中医临床基本的辨证施治原则,可以开具中成药处方;取得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学专业学历或学位的,或者参加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认可的2年以上西医学习中医培训班(总学时数不少于850学时)并取得相应证书的,或者按照《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有关规定跟师学习中医满3年并取得《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的,既可以开具中成药处方,也可以开具中药饮片处方。

重点监控药品品种介绍

重点监控药品品种介绍

二 质子泵抑制剂
(一)定义
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是目前治疗消化性 溃疡最先进的一类药物,它通过高效快速抑制胃酸分泌和清除幽门螺 旋杆菌达到快速治愈溃疡。
包括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
(二)作用特点
PPI特异地抑制H+/K+-ATP酶(质子泵)的活性,抑制胃酸生产的终末环节。 抑酸作用强大。并可与抗菌药物、铋剂联合用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根除治疗既三 联疗法。
(7)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适应症:心绞痛,冠心病 用法用量:加注射用生理盐水250ml溶解后使用静脉滴注(滴速不高于30滴/分) 。每次1瓶,每日1次,14天为一疗程。
(8)红花注射液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主要用于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心 肌梗塞、脉管炎; 对高脂血症、糖尿病并发症、月经不调、类风湿关节炎等有辅助 治疗作用。对抗凝血,抑制血拴形成,明显改善血液刘变数。对缺血再灌注(心脏, 肝脏,血壁)的保护作用。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过度增殖,稳定血管内膜,治疗血管 增殖性疾病。 用法用量: 1、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病:静脉滴注,一次15ml,用5~10%葡萄糖注射液 250~500ml或生理盐水250~500ml稀释后使用,一日一次,15~20次为一疗程。 2、治疗冠心病:静脉滴注,一次5~20ml,用5~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或生 理盐水250~500ml稀释后使用,一日一次,10~14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为7~10日。 3、治疗脉管炎:肌内注射,一次2.5~5ml,一日1~2次。 4、穴位注射:每穴一次0.5~1ml,一日一次。 5、或遵医嘱。
四 辅助用药
(一)定义 辅助用药(Adjuvant drugs)定义为: 指有助于增加主要治疗药物的作用或通过 影响主要治疗药物的吸收、作用机制、代谢以增加其疗效的药物; 或在疾病常规 治疗基础上,有助于疾病或功能紊乱的预防和治疗的药物。 其中四川省重点监控中辅助用药包括:注射用环磷腺苷葡胺、环磷腺苷葡胺注 射液、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脑苷肌肽注射液、注射用骨肽、骨瓜提取物注 射液、注射用胸腺五肽、注射用复合辅酶、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注射用脑 蛋白水解物、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其中我院只使用了注射用 环磷腺苷葡胺、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

重点监控药品PPT课件

重点监控药品PPT课件

(3)、临床用药监控公示:临床科室每月 抽查100份病历,对重点监控药品进行专项 点评,检查中发现的不合理医嘱向临床科 主任反馈,由医生本人写出使用该药品的 书面说明,点评结果每月在医院公示。
15
(4)、每季度把处方、医嘱单点评情况、 医师用药培训及重点监控药品使用量等情 况上报卫生行政管理部门。
6
医院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
一、组织领导

成立“重点监控药品处方点评领导小
组”。由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长、医务
科、护理部、信息科、临床科室、药剂 科等负责人组成。下设办公室,负责对 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协
调、监督工作,
7
培训管理
医务科、药剂科定期组织医务人 员认真学习重点监控药品管理的 相关政策规定,加强对重点监控 药品管理的宣传和培训,强化医 务人员对重点监控药品合理使用 的自觉性。
加强重点监控药品管理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巴州红十字华龙医院医务科
2016年5月
1
国家政策
2015年1月28日,卫计委就发布《关于 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通 知》,要求加强合理用药,运用处方负面 清单管理、处方点评等形式控制抗菌药物 不合理应用。规范激素类药物、抗肿瘤药 物、辅助用药临床应用,加强临床使用干 预,推行个体化用药,降低患者用药损Fra bibliotek。10
2019/9/10
可编辑修改
11
2、建立用药预警机制,促进规范 用药。单张处方金额超过500元 (特殊病种用药除外)、重复用 药、预防用药或配伍不当等不合 理用药情况时,作出系统预警提
示,有效监控用药行为。
12
3、根据医院《合理用药监督管理制度》,进 一步加强医师处方质量管理和临床合理用药监 督管理;定期开展单品种用药(尤其是重点监 控药品)、医师用药、科室用药监控,处方点 评等工作;定期对全院重点监控药品用药情况 进行监督检查,并将结果进行通报和公示。

重点养护药品

重点养护药品

重点药品、中药养护品种
一、重点药品养护品种包括:
(1)、首营品种;
(2)、主营品种;
(3)、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重点监控品种;
(4)、近期内发生过质量问题的品种;
(5)、储存时间达两年或近效期的品种或有效期短的品种;
(6)、由于异常原因可能出现问题的药品;
(7)、易变质药品;
(8)、特殊储存要求的品种(如生物制品等)。

养护检查时由养护员从计算机的养护检查记录界面提取资料打印重点药品养护检查记录底稿,养护员持底稿对药品进行养护检查,养护员将养护检查结果填写在底稿上形成完整的养护检查记录,按月装订保存。

保存时间至药品有效期后一年,但不得少于三年。

二、重点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品种包括:
易生虫、易泛油发霉、易变色走味、易熔化怕热、易潮解风化和失油,需要特殊保管的药材以及中药饮片等。

药品动态监测和预警制度

药品动态监测和预警制度

药品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制度为进一步加强我院药品临床应用监测,提高医疗质量,遏制医疗服务过程中乱开药、开高档药、开大处方等不正之风,遏制药品回扣,降低群众医药费用负担,规范药品使用,特制定我院药品使用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制度。

一、工作原则建立健全药品使用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工作制度,有计划、有重点、连续性的进行监测,掌握药品使用动态,分析药品使用合理性,查找用药中的异常现象,建立药品动态用量发布渠道和超常预警公示渠道,做好监测和超常预警公示记录。

二、动态监测对象:本院内使用的所有药品均为动态监测对象,其中抗菌药物、新特药及中成药为重点动态监测对象。

三、药剂科负责每月对使用数量、总金额排名前10位的药品(重点是抗菌药物,溶媒及电解质类药物不在统计范围之内)和单品种使用金额波动幅度大于30%的药品进行排序统计,重点实施监控。

按科室、医生进行综合分析,上报药事部及纪检监察部门。

四、药事部负责根据药品用量动态,对超常用药现象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建议,提交医院药事委员会讨论,并在科主任会议上进行反馈。

五、根据每月药品使用动态监测结果与分析情况,具体措施如下:1、预警:对近两个月内用量及使用金额排名前三名、对院内个别科室异常使用情况被列入预警、监控的药品,医院将在药事委员会上提出口头预警并密切监测,对药品供应商予以警示。

2、限量采购:对连续3个月药品使用量增长幅度过大、临床又必须使用的品种,经药事委员会讨论,报分管院领导批准,限制该品种的采购量3、暂停使用:(1)对药品用量连续3个月使用排名前3位的针剂(抗菌药物另计)、抗菌药物前3名、口服药品(包括中成药)前3名的药品,经药事委员会讨论,报分管院长批准,报纪检监察部门备案后,予以暂停使用;(2)对有投诉举报的药品,在调查期间暂停使用;(3)药事管理委员会对前10名的药品中连续3个月出现超常增长、有可疑促销行为的品种,经报分管院长批准及纪检监察部门备案后,对药品供应商给予严重警告,并暂停使用;4、停用:对有违规行为的一经发现,立即停用该药品,库存药品一律退货。

医院重点监控药品目录(25种)

医院重点监控药品目录(25种)

丹参川芎嗪注 适应症为用于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如脑供血不全、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及其他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的胸闷、心
射液
绞痛、心肌梗塞、缺血性中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症。
艾迪注射液 清热解毒,消瘀散结。用于原发性肝癌,肺癌,直肠癌,恶性淋巴瘤,妇科恶性肿瘤等。
注射用红花黄 色素
心绞痛,冠心病
红花注射液
适应症为用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腰腿疼痛、骨折创伤修复
恶性肿瘤病人因放疗、化疗所致的免疫功能低下。国内、外文献资料中有胸腺五肽用于下列情况者,但国内尚无1mg以上 剂量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资料。(1)用于18岁以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因18岁以后胸腺开始萎缩,细胞免疫功能减 退。(2)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T细胞缺陷病。(3)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4)各 种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5)肿瘤的辅助治疗。
活血祛瘀,通脉活络。用于瘀血阻络,中风偏瘫,胸痹心痛及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症
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绞痛,脑栓塞,脑血管痉挛等。
活血祛瘀,通脉活络。用于中风偏瘫、瘀血阻络及脑血管疾病后遗症、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属瘀血阻滞证者
益气固脱,养阴生津,生脉。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型之休克、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慢性肺心病、粒细胞减少症。能提 高肿瘤病人的免疫机能,与化疗药物合用时,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并能减少化疗药物所引起的毒副反应。
适应症为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卓-艾(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胃泌素瘤)。
1.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2.良性活动性胃溃疡;3.伴有临床症状的侵蚀性或溃疡性的胃-食管返流征(GERD);4.与适当 的抗生素合用,可根治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5.侵蚀性或溃疡性胃-食管返流征的维持期治疗。目前疗程超 过12个月的药效尚未进行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法用量:肌内注射一次2~4ml,一日1~2次。静脉滴注一次20~100ml,(用5%~ 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使用)。静脉推注一次5~20ml(用5%~10%葡萄糖 注射液20ml稀释后使用)。或遵医嘱。
(10)天麻素注射液
适应症:用于神经衰弱、神经衰弱综合症及血管神经性头痛等症(如偏头痛、三叉 神经痛、枕骨大神经痛等)亦可用于脑外伤性综合症、眩晕症如美尼尔病、药性眩 晕、外伤性眩晕、突发性耳聋、前庭神经元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
(三)典型不良反应
1、 长期或高剂量使用PPI--可引起髋骨、腕骨、脊柱骨骨折。 2、 PPI极少发生耐药现象,但停药后引起的胃酸分泌反弹持续时间较长, 可达2个月。
(四)禁忌症
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妊娠及哺乳期、婴幼儿禁用。
三 中药注射剂
(一)定义 中药注射剂是指从药材中提取的有效物质制成的可供注入人体内,包括
用法用量:肌内注射,一次2-4ml,一日1次。静脉滴注,一次10-60ml(用5% 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应用)或遵医嘱。
(5)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适应症:用于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如脑供血不足、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及其他缺血 性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的胸闷、心绞痛、心肌梗塞、缺血性中风、血栓闭塞性脉 管炎等症。
用法用量: 静脉滴注,每次5-10ml,每日1-2次。用5%-10%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500ml稀释。
(6)艾迪注射液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瘀散结。用于原发性肝癌,肺癌,直肠癌,恶性淋巴瘤, 妇科恶性肿瘤等。
用法用量:静脉滴注。成人一次50~10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或5%~10% 葡萄糖注射液400~450ml中,一日1次;与放、化疗合用时,疗程与放、化疗同步; 手术前后使用本品10天为一疗程;介入治疗10天为一疗程;单独使用15天为一周期, 间隔3天,2周期为一疗程;晚期恶病质病人,连用30天为一个疗程,或视病情而 定。
列于重点监控目录内的药品,全部要纳入处方点评范畴。而处方点 评结果,将纳入医疗机构及其负责人的绩效考核与等级评审,且纳入对 临床科室及医师的绩效考核和年度考核指标,对于开具超常处方的医师 将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处理或处罚。
二 质子泵抑制剂
(一)定义 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是目前治疗消化性 溃疡最先进的一类药物,它通过高效快速抑制胃酸分泌和清除幽门螺 旋杆菌达到快速治愈溃疡。
用法用量:
1、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病:静脉滴注,一次15ml,用5~10%葡萄糖注射液 250~500ml或生理盐水250~500ml稀释后使用,一日一次,15~20次为一疗程。
2、治疗冠心病:静脉滴注,一次5~20ml,用5~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或生 理盐水250~500ml稀释后使用,一日一次,10~14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为7~10日。
四川省重点监控药品品种介绍 及合理使用
目录
• 一、概述 • 二、质子泵抑制剂 • 三、中药注射剂 • 四、辅助用药
一、概述
四川省卫计委根基药招平台的药品采购量排序情况、国家药品不 良反应监测中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以及全省工作实际,制定了《四川省 重点监控药品目录(首批)》,对质子泵抑制剂、中药注射剂和辅助用 药3大类共25个品种进行临床用药重点监控。
(7)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适应症:心绞痛,冠心病
用法用量:加注射用生理盐水250ml溶解后使用静脉滴注(滴速不高于30滴/分) 。每次1瓶,每日1次,14天为一疗程。
(8)红花注射液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主要用于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心 肌梗塞、脉管炎; 对高脂血症、糖尿病并发症、月经不调、类风湿关节炎等有辅助 治疗作用。对抗凝血,抑制血拴形成,明显改善血液刘变数。对缺血再灌注(心脏, 肝脏,血壁)的保护作用。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过度增殖,稳定血管内膜,治疗血管 增殖性疾病。
用法用量:肌内注射,一次0.2g,一日1~2次。器质性疾病可适当增加剂量,或 遵医嘱。静脉滴注,每次0.6g,一日1次,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 液250~500ml稀释后使用。
四 辅助用药
(一)定义 辅助用药(Adjuvant drugs)定义为: 指有助于增加主要治疗药物的作用或通过 影响主要治疗药物的吸收、作用机制、代谢以增加其疗效的药物; 或在疾病常规 治疗基础上,有助于疾病或功能紊乱的预防和治疗的药物。
(二)注射用环磷腺苷葡胺、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我院使用)
适应症:为用于心力衰竭、心肌炎、病窦综合征、冠心病及心肌病,可用于心律 失常的辅助治疗。
用法用量 1、静脉滴注:加入200~500ml 5%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后静脉滴注,一日一次, 一次60~180mg。 2、静脉推注::加入20~40ml 25%或10%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后缓慢静脉推注, 一日一次,一次90mg。
包括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
(二)作用特点
PPI特异地抑制H+/K+-ATP酶(质子泵)的活性,抑制胃酸生产的终末环节。
抑酸作用强大。并可与抗菌药物、铋剂联合用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根除治疗既三 联疗法。
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的异构体,优于奥美拉唑。 兰索拉唑属于第二代PPI。 泮托拉唑属于第三代PPI。不受食物和其他抗菌药影响,对胃壁细胞的选择性更专 一。
(二)中药注射的合理使用
(1)注射用血栓通(冻干) 功能主治:具有活血祛瘀,通脉活络的功效。用于瘀血阻络,中风偏瘫, 胸 痹心痛及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症。
用法用量: 临用前用注射用水或氯化钠注射液适量使溶解。
(1)静脉注射:一次150mg,用氯化钠注射液30~40ml稀释。一日1~2次,或遵医 嘱。
其中四川省重点监控中辅助用药包括:注射用环磷腺苷葡胺、环磷腺苷葡胺注 射液、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脑苷肌肽注射液、注射用骨肽、骨瓜提取物注 射液、注射用胸腺五肽、注射用复合辅酶、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注射用脑 蛋白水解物、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其中我院只使用了注射用 环磷腺苷葡胺、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
3、治疗脉管炎:肌内注射,一次2.5~5ml,一日1~2次。
4、穴位注射:每穴一次0.5~1ml,一日一次。
5、或遵医嘱。
(9)参附注射液 主要功效:益气温阳。回阳救逆,益固脱。
主治:气虚、阳虚所致胸痹、怔忡;咳喘;放化疗后气虚血亏术后体虚;阳虚水肿、尿 频;胃疼、泄泻;痹症;肾阳不足之畏寒肢冷、腰酸软、阳痿;劂脱及各种慢性病见有 阳虚(气虚)症状者等。 适应症:各型休克: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失血性休克、创伤性休克、过敏性休克、 神经性休克。 心脏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症、房室传导阻滞、心肌炎、 心肌梗塞、冠心病、肺心病。 血液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高凝倾向、放疗、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手 术前后稳定血压,血液透析后低血压。
栓塞,脑血管痉挛等。
用法用量: 肌内注射,一次10ml,一日1~2次。静脉滴注,每日20ml,用5%葡萄糖
注射液稀释250ml或500ml后使用,或遵医嘱。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参麦注射液
功能主治 :益气固脱,养阴生津,生脉。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型之休克、冠心病、 病毒性心肌炎、慢性肺心病、粒细胞减少症。能提高肿瘤病人的免疫功能,与化 疗药物合用时,有一定非增效作用,并能减少化疗药物所引起的毒副反应。
(2)静脉滴注:一次250~500mg,用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稀释。一日1次, 或遵医嘱。
(3)肌内注射:一次150mg,用注射用水稀释至40mg/ml。一日1~2次,或遵医嘱。 (4)理疗:一次100mg,加入注射用水3ml,从负极导入。
(2) 舒血宁(银杏叶)注射液 功能主治: 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绞痛,脑
肌肉、穴位、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使用的灭菌溶液或乳状液、混悬液,以 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的无菌粉末或浓溶液等注入人体的制剂。
其中四川省重点监控中中药注射剂包括:注射用血栓通(冻干)、舒血 宁(银杏叶)注射液、注射用血塞通(冻干)、参麦注射液、丹参川芎嗪 注射液、艾迪注射液、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红花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天 麻素注射液等10个品种,我院目前使用除参附注射液、艾迪注射液外的8个 品种。
谢 谢!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