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册答案

合集下载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人教版初中历史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人教版初中历史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全国初中历史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3小题,每题3分,共计39分)1.中华民族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其中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是()A. 秦朝、汉朝B. 元朝、清朝C. .后金元朝D. .宋朝清朝【答案】B【解析】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是元朝、清朝。

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清朝是满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

B符合题意。

2.连环画是一种古老的传统艺术,也是我们了解历史的好读物,阅读下列连环画,能够了解明末农民起义的是()A. 三国归晋B. 黄袍加身C. 成吉思汗D. 李自成起义【答案】D【解析】1643年,李自成攻入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崇祯帝在绝望中自缢,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

故选D。

3.两宋时期,曾出现宋与辽、西夏、金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

下列示意图中表述不正确的是()A.B.C.D.【答案】C【解析】4.人们用“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来赞扬我国历史上某次革命的首创精神。

和该历史事件有关的历史人物是()A. 秦末陈胜、吴广B. 秦末项羽、刘邦C. 商汤D. 周武王【答案】A【解析】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在大泽乡起义,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5.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少数民族领袖,他于1038年自立为帝,国号“大夏”,定都兴庆府。

他来自于()A. 契丹B. 女真C. 党项D. 突厥【答案】C【解析】6.推翻明朝的农民起义领袖是A. 李自成B. 吴三桂C. 努尔哈赤D. 皇太极【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末帝崇祯在绝望中自缢,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全册同步练习目录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第3课华夏之祖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第10课“秦王扫六合”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第18课三国鼎立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基础达标一、选择题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发现于()A.北京西南周口店一带 B.云南元谋县C.浙江余姚市D.山东大汶口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是否()A.会制造工具 B.会使用工具 C.会使用天然火 D.会人工取火3. 北京人生活的年代距今约()A.一百七十万年 B.八十万年 C.七十万至二十万年D.一万八千年4.下列内容符合北京人的是()①直立行走②制造石器和木棒③使用天然火④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5.位于长江流域的远古人类遗址是()A.北京人 B.元谋人 C. 山顶洞人 D.蓝田人二、填空题1.人类是由进化而来的,在此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2.我国历史可以上溯到距今约年, 是我国最早的居民。

3. 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发现了人,后来又在其顶部的洞穴里发现了人。

4. 北京人过着生活,这就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

5.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国。

能力提升1.《韩非子》上载:“上古之世……民食果瓜蚌蛤,腥臊恶臭,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

”懂得“钻燧取火”的我国远古居民相当于:( )。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练习册参考答案.doc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练习册参考答案.doc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练习册参考答案.doc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练习册参考答案23绿色蝈蝈1、Xiao1 cuan4 e4 mi4 qian2 yin2ya3Xi1 su1 zhong1 si1 hui4 wo1 ju4 su4nang2Jie2lue42、弱肉强食惊慌失措4、《昆虫记》或《昆虫的故事》法布尔法昆虫学24、月亮上的足迹1、昂 gui3 tuo3 翼翼 qiao1 窄2.(1)只能老远地看见,却无法与之接触,形容月亮离地球很遥远,要登月确实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2)心里向往已有很长一段时间,表明人类对月球探索的想法由来已久。

3、准备、升空、登月、返航5、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采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竖立纪念碑。

6、不一样。

第一个“这”指代1969年7月21日56分20秒;第二个“这”指代宇航员登上月球这一壮举。

7、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要以之作为标志的大事。

8、人类登月的时间,人类登月的目的。

9、2001年杨利伟26、小圣施威降大圣1、che4 zhuai4 dao3 cuan1 qing22、西游记六明吴承恩3、(2)孙悟空:麻雀、大鹚老、鱼儿、水蛇、花鸨、庙宇二郎神:饿鹰、大海鹤、鱼鹰、灰鹤。

如何识破:如:(1)齐天大圣判断鱼鹰是二郎神的根据是:忽见一只飞禽,似青鹞腿又不红。

(2)二郎神判断那条鱼是孙悟空的根据是:打花的鱼儿腮上无针。

4、孙悟空:神通广大、敢于斗争、有胆有勇有谋、能退能进、追求自由、反对神权、桀骜不驯。

二郎真君:神通广大(与孙悟空势均力敌)、清高孤傲、不卑不亢、不温不火。

5、细腻传神的动作、语言、心理描写,生动地呈现了紧张激烈的打斗场面。

个性化的语言充分体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心理活动。

同时采用对比手法,将群猴惊散、众将的慌乱与孙悟空、二郎神的有勇有谋、临阵不乱形成对比,突出大圣、二郎神的神通与谋略胆识。

6、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真假孙行者四探无底洞高老庄娶亲7、桀骜不驯,对的反抗及勇敢无惧。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部编)第3课《远古的传说》 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部编)第3课《远古的传说》 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3课《远古的传说》同步练习1.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

龙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A. 中国人善于想象B. 华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C. 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D. 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2.“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

”文中“轩辕”指的是()A. 黄帝B. 炎帝C. 秦始皇D. 汉武帝3.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下列与禅让制度密切相关的是()A. 炎黄战蚩尤B. 皇帝建宫室C. 舜让位于禹D. 启继承父位4.2019年4月4日,丙申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轩辕广场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的万余名中华儿女参加了公祭典礼,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②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③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④发明了文字,编出了乐谱。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5.如果拍摄一部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时期的电视连续剧,能够出现的情节是( )A. 炎帝发明了指南车B. 年老的尧经过考察让位于舜C. 传说黄帝教民开垦耕种D. 舜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6.株洲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神农湖、神农阁、神农坛等景观,这些景观的命名是为了纪念中华民族的始祖()A. 炎帝B. 黄帝C. 禹D. 舜7.《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其中,“选贤与能”指的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A. 分封制B. 世袭制C. 禅让制D. 宗法制8.我们桂林的虞山公园有一座石山,相传远古时代舜帝(史称虞舜)曾南巡到此,故名虞山,后人在此立庙纪念,今天的虞山公园就是由此得名。

请指出舜是通过什么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领袖的?()A. 世袭制B. 武力夺取C. 禅让制D. 民主选举制9.下列对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首领的推举办法-“禅让”制的理解正确的是()A. 前任部落联盟首领任命B. 部落联盟会议推选C. 全体氏族成员表决产生D. 德高望重的人自由竟选1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上历史人教版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101552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上历史人教版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101552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上历史人教版同步练习考试总分: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简答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1. (5分)归纳所学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计 3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15分)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在地方上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在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

行政长官均有朝廷直接任免。

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官员代表朝廷监察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

材料二战国时,七国的文字书写各异,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规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而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以《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

材料三(图)(1)结合材料一,写出秦始皇、汉武帝分别开创了什么制度以加强中央集权?(2)材料二反映了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哪一方面的治国措施?(3)材料三中的帝王在改善民生方面采取了哪些相同的措施?(4)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哪些因素有利于国家的兴盛和长治久安?3. 重要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力。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边疆最早确立于秦汉之际……在长期边疆治理实践的基础上,中国逐渐形成了富有智慧的边疆治理方略以及各种因势而定的边疆治理方式……﹣﹣《中国的边疆治理:调整与创新》(1)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推行了什么制度?材料二: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

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2)阅读材料二,说说西汉成立之初社会情况怎么样?材料三:文帝在位二十多年,宫室园林没有增加。

他要求陵墓从简,不许用金银等装饰,只能用陶瓦。

汉景帝曾先后三次下诏书痛斥吏治腐败。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上历史人教版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111116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上历史人教版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111116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上历史人教版同步练习考试总分:55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0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50分)1. 他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他的国家经济和军事实力大为提高,他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他是( )A.晋文公B.楚庄王C.越王勾践D.齐桓公2. 诸侯争霸是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

最早“霸诸侯,一匡天下”的是()A.齐桓公B.晋文公C.秦穆公D.楚庄王3. 在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位大力士姓牛字子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

牛耕的使用开始于()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4. “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

该歌谣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是()A.商朝时期B.西周时期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201320005. 年在湖南汨罗市发掘的战国古墓群中出土了一把青铜剑,历经多年后仍然闪闪发光,锋利如新。

同时出土的还有大量其他青铜器、玉器、陶器等。

据此做出的推断可能有误的是( )A.战国时期存在物品陪葬的习俗B.战国时期的青铜剑制造技术非常高超C.当时在大量使用青铜器D.当时尚未出现铁器6. 生产工具是人类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下列哪个工具代表最高水平的是()A.B.C.D.7. 《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这段话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诸侯争霸使诸侯国数目减少B.诸侯国之间争夺土地和人口互相残杀C.分封制动摇奴隶制度趋向崩溃D.诸侯国弃国逃跑井田制崩溃8. 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A.王室衰微,诸侯争霸B.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C.王室得到霸主的支持D.社会安定9. “明君兴国,昏君误国。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上历史人教版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092119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上历史人教版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092119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上历史人教版同步练习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8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40分)1. 如图所示历史人物在晚年精心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对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思想作出巨大贡献。

以下与他相关的内容有( )①主张实行“礼治”②他的核心思想是“仁”③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④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 下列史实与结论逻辑关系不正确的一项是()A.史实:汉高祖实行“什五税一”,文景时期把田赋降到三十税一结论:西汉初年实行的是休养生息政策B.史实:焚书坑儒修长城强征赋税严刑苛法修骊山陵;结论:秦的暴政导致秦朝速亡C.史实:陈胜、吴广起义没有推翻秦朝残暴统治;结论:这次起义是无畏的牺牲D.史实:百家争鸣结论:秦以前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3. 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人们划龙舟、吃粽子,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A.屈原B.李白C.杜甫D.白居易4. 对孔子的历史评价符合史实的是()①大思想家②大教育家③儒家学派创始人④核心思想是“兼爱”“非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①②③④5. 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A.“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B.“仁者爱人”“以德为政”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兼爱”“非攻”6. 创造新的诗歌体裁——楚辞,著有《离骚》等优秀诗篇,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文化名人的是()A.屈原B.华佗C.张仲景D.李时珍7. 在下图所示的场景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自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B.开创私学之先例,所收学生并无贫富贵贱之分C.讨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问题D.学生问何谓“仁”,他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8.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上历史人教版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055435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上历史人教版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055435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上历史人教版同步练习考试总分:4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3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15分)1. 导致战国时期农业生产“从千耦齐耘到个体农耕”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B.生产方式的改变C.新兴地主阶级的出现D.私有财产的出现2. 下图水利工程使四川成都平原被誉为“天府之国”,它是“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这一水利工程是A.郑国渠B.兵马俑C.灵渠D.都江堰3. 春秋时期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诸侯势力崛起,整个社会处于动荡状态。

这一时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B.王室衰微C.分封制的瓦解D.诸侯争霸二、多选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4. (5分)战国时期,赵、魏、韩等七国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右图)。

请写出图中字母所对应的“战国七雄”政权的名称。

三、填空题(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10分)5. 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

6. 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通过改革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

________改正________四、简答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7.(5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请写出《战国七雄形势图》中英文字母所表示的国名A.______B._______C.__________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

事末利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

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指出材料二反映了这个历史事件中的哪两项内容?五、材料分析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8.(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七上人教版历史练习册答案【八篇】

七上人教版历史练习册答案【八篇】

七上人教版历史练习册答案【八篇】第7课一、孔子讲学图1.打破陈规,开办私人教育2.儒家学说;《论语》3.ABC二、圣贤各抒己见1、孔子;老子;道家;道德经2、老子会说:道法自然、自然无为、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等老子主张观点三、亚圣的激烈言论1.战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2.B3.孟子把孔子“仁”的理论发展成为仁政的思想第8课一、千古一帝政治: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创立从中央到地方一整套官僚机构经济:统一度量衡、货币,以圆形方孔钱为标准样式文字:统一文字,以小篆为标准文字交通:修筑以驰道、直道为主干道的交通网络;统一车轨防御匈奴:修筑万里长城三、群雄灭强秦1、陈胜;项羽;刘邦2、甲——C;乙——A;丙——B3、楚汉相争;(1)注意收揽民心(2)重视人才,知人善用第9课二、有为的汉武帝1、统治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影响:儒家学说成为历代王朝统治思想政治制度:颁布“推恩令”。

影响:基本上解除了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与匈奴的关系:发动三次大规模战争。

影响:稳固了北方边疆第10课一、奸雄还是能臣1、B三、“白鹭官”与他的后人1、姓氏:改汉姓;服装:穿汉服;俸禄:实行俸禄制度语言:说汉语;官名:用汉官名;婚姻:与汉族通婚2、北魏孝文帝3、孝文帝改革加快了鲜卑族学习汉文化、改革落后习俗的步伐,扩大了汉文化的影响,推动了社会进步;同时也把少数民族文化带入中原,促动民族融合,为国家的重新统一创造条件。

第11课一、从竹简到“蔡侯纸”1、笨重、占地方,携带不方便2、制作粗糙,书写不易2、东汉;蔡伦;东晋4、物美价廉第12课一、史家之绝唱1、《史记》纪传体通史黄帝——西汉武帝司马迁西汉《汉书》纪传体断代史西汉班固东汉2、对历史的真实记录第13课一、“田舍郎”登上“天子堂”1、隋;进士2、进士科考取难度,但一旦考中可身居高官3、科举制逐渐成为最主要的选官制度4、(1)有利于增强中央集权;(2)给社会各阶层入仕的平等机会(3)有利于扩大范围选拔人才;(4)积极推动教育文化发展二、一相分三省1、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2、礼部;兵部;刑部;吏部;工部;户部第14课二、众说纷纭大运河1、隋炀帝/杨广;2、他认为大运河的开凿直接导致隋朝灭亡;因为开凿大运河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隋炀帝建造豪华龙舟,生活奢侈,造成民无宁日。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册答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册答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册答案
第2课
二、先民的居所
1.干栏式;长江;半地穴式;黄河
2.(1)这两种房屋中干栏式建在地面之上,而半地穴式房屋建在地面之下。

(2)因为当地的自然环境不同。

南方湿润多雨,土壤潮湿,适合建造干栏式房屋,而北方地区土质疏松,气候干旱,适合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三、治水英雄
1.开挖沟渠、疏通河道,使洪水沿着沟渠河道顺畅地流入大海。

2.大禹治水成功后,保障了人民的安全,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第3课
一、牧野战歌
1.夏——启;商——汤;周——姬发/周武王
2.盘庚迁殷
3.公元前1064年;是商周两个朝代更替的决定性战役
三、繁复的宗法关系网
1.因为乙不是嫡长子,有违宗法制
2.丙
3.丁为大宗;戊为小宗。

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试卷及答案人教版我们七年级历史考试前,先下手为强地提前复习,这样才会巩固所学。

店铺为大家整理了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试卷人教版,欢迎大家阅读!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试卷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一、选择题:1. 右图是原始居民使用的骨耜和装有木柄的骨耜复原图,它的功能是( )A.制陶B.耕地C.造房D.捕鱼2. 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使用骨针缝衣②采用天然火③种植水稻④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A.②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④③②①D.①③②④3.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是我国的( )A.山顶洞人B.半坡原始居民C.河姆渡原始居民D.大汶口原始居民4. 使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过着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A.学会建造房屋B.自然环境的变化C.原始农耕经济发展D.掘井饮水方便5.下列关于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农耕生活的描述不相同的是( )A.普遍使用磨制石器B.都能制造陶器,饲养家畜C.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D.种植粟和蔬菜6. 在长江流域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遗址是( )A.河姆渡遗址B.半坡遗址C.大汶口遗址D.红山文化遗址7. 世界上最早种粟的是( )A.河姆渡原始居民B.半坡原始居民C.山顶洞人D.大汶口原始居民8. 半坡原始农耕村落遗址距今约( )A.三四千年B.四五千年C.五六千年D.七八千年二、问答题:1. 比较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与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干栏式房屋,两者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想一想,两地的原始居民在建造房屋时他们是怎样考虑的?读图分析后讨论再回答。

2. 在原始农耕生活中有哪些具体反映?大家讨论讨论,在现实生活中应受到什么教育?自设创造: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试卷人教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B2.A3.C4.C5. D6. A7. B8. C二、问答题1.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是半穴居房屋,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房屋是干栏式的房屋。

它与南北方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

干栏式的房屋是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较普遍流行的居住的形式,与南方地势低洼多雨潮湿的自然环境有关。

人教版七上历史夏、商、西周的兴亡同步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七上历史夏、商、西周的兴亡同步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七上历史夏、商、西周的兴亡同步练习(附答案)②_________是夏朝最后一个国王。

③商朝建立者是_________,他任用有才干的_________等人做大臣。

④商最后一个国王是_________,是有名的暴君。

⑤周国君_________重视农业生产,任用贤人_________等,国力逐渐强大。

⑥商朝灭亡,_________建立周朝。

⑦商朝迁都时的国王是_________。

2.地点:①夏朝统治中心地区,在今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一带。

相传,禹把都城建在_________。

②夏朝衰败时,_________的商国强大起来。

后来商王将都城迁到_________。

③西边_________流域的周国发展起来,与商在_________大战,商纣王逃到_________自焚而死。

西周建立,定都_________。

3.时间:①约公元前_________年,商朝建立。

②商、周牧野大战发生在公元前_________年。

③公元前_________年,西周灭亡。

●重点难点剖析重点(1)夏朝的建立①建立者与时间:禹在公元前2070年建立夏朝,相传建都阳城。

②社会的特点:禹死后,启继承父位。

夏朝的国家机构,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

为此设置了军队、监狱、刑法等。

③地位: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从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

启继承禹的王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2)西周的分封制①目的:为了巩固西周的奴隶主政权。

②方法: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到各地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

③周王与诸侯的关系: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天子作战。

④作用: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疆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难点西周分封制:是重点又是难点,可结合上面四点分析去掌握,实际上分封制是周人为了巩固政权、实施对空前广大疆域有效统治的一种制度,分封制下的诸侯国与夏商时代的“方国”有很大的不同,前者是自然形成的,后者则是经过分封自上而下造成的。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练习册参考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练习册参考答案

三一文库()/初中一年级〔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练习册参考答案[1]〕23绿色蝈蝈1、Xiao1 cuan4 e4 mi4 qian2 yin2ya3Xi1 su1 zhong1 si1 hui4 wo1 ju4 su4nang2Jie2lue42、弱肉强食惊慌失措 4、《昆虫记》或《昆虫的故事》法布尔法昆虫学24、月亮上的足迹1、昂 gui3 tuo3 翼翼 qiao1 窄2.(1)只能老远地看见,却无法与之接触,形容月亮离地球很遥远,要登月确实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2)心里向往已有很长一段时间,表明人类对月球探索的想法由来已久。

3、准备、升空、登月、返航5、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采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竖立纪念碑。

6、不一样。

第一个“这”指代1969年7月21日56分20秒;第二个“这”指代宇航员登上月球这一壮举。

#7、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要以之作为标志的大事。

8、人类登月的时间,人类登月的目的。

9、2001年杨利伟26、小圣施威降大圣1、che4 zhuai4 dao3 cuan1 qing22、西游记六明吴承恩3、(2)孙悟空:麻雀、大鹚老、鱼儿、水蛇、花鸨、庙宇二郎神:饿鹰、大海鹤、鱼鹰、灰鹤。

如何识破:如:(1)齐天大圣判断鱼鹰是二郎神的根据是:忽见一只飞禽,似青鹞##腿又不红。

(2)二郎神判断那条鱼是孙悟空的根据是:打花的鱼儿##腮上无针。

4、孙悟空:神通广大、敢于斗争、有胆有勇有谋、能退能进、追求自由、反对神权、桀骜不驯。

二郎真君:神通广大(与孙悟空势均力敌)、清高孤傲、不卑不亢、不温不火。

#5、细腻传神的动作、语言、心理描写,生动地呈现了紧张激烈的打斗场面。

个性化的语言充分体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心理活动。

同时采用对比手法,将群猴惊散、众将的慌乱与孙悟空、二郎神的有勇有谋、临阵不乱形成对比,突出大圣、二郎神的神通与谋略胆识。

6、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真假孙行者四探无底洞高老庄娶亲7、桀骜不驯,对权威的反抗及勇敢无惧。

人教版初中7年级历册同步练习答案【五篇】

人教版初中7年级历册同步练习答案【五篇】

精心整理人教版初中7年级历册同步练习答案【五篇】导语:历史是一门有益、有趣的学科,初一学生要怎样学好它呢?以下是整理的人教版初中7年级历册同步练习答案【五篇】,仅供大家参考。

第4②桀④盘庚殷⑤纣⑥1046周武王1-45-89、(1)制度:分封制。

目的:为了控制全国广大地区,巩固统治。

(2)周王的亲戚、功臣。

(3)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天子作故。

10、11、12、(2)夏朝被商汤所灭;商朝被周武王所灭。

(3)夏桀和商纣都很奢侈、腐化,都是有名的暴君,其暴行引起人民的反抗,从而失去民心,失去政权。

(4第5③“三星堆”文化④瓷器⑤青铜文明课堂达标训练1-4:CACD5、((2(36-8:DDC课后巩固提升9、B10、B11、12、(2受到非人的待遇。

奴隶被任意杀死或活埋,作奴隶主的殉葬品或祭祀品(称为“人殉”或“人牲”),地位和猪狗一样,命运悲惨。

(3)奴隶是青铜文明的创造者,奴隶主是青铜文明的享用者,奴隶受到奴隶主的残酷剥削第6③韩赵魏④田氏⑤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⑥秦赵1-34、((2(35-8:DBDA课后巩固提升9、D10、B11、(2(312、(2)周王室的衰微;大的诸侯势力崛起,他们争夺霸权,操控政局。

(3)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帜。

齐国国力大增,号令诸侯,成为春秋第一霸。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答案⑤封建地主封建统治⑥秦孝公⑦土地私有奖励耕战县制⑧经济课堂达标训练1-56、((2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7-9:ACA课后巩固提升10、C11、12、(2(3基础。

秦孝公的支持;商鞅的决心和才能;商鞅变法适应了历史发展潮流等。

(4)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只有改革,国家才能富强;我们要像商鞅那样,顺应历史潮流,勇于改革,勇于创新。

第8⑥望闻问切课堂达标训练1-3:BAA4、((2(3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12 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1.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目的是( )A.惩治地方豪强B.加强对地方的控制C.完善察举制D.增加国家财政收入2.西汉时期,王国问题的解决是在哪位皇帝统治时期( ) 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3.汉武帝为了巩固大一统局面,在加强思想控制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 A.实行“推恩令”B.“以德化民”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北击匈奴4.如果你生活在汉武帝统治时期,要接受最高学府的儒家教育,必须到( )A.洛阳B.咸阳C.长安D.开封5.汉武帝统治期间,铸造的钱币是( )A.贝B.五铢钱C.半两钱D.交子6.同学们,当你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时,你有没有思考过古代汉朝时期人们学习的场景?识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汉代由政府创办的最高学府叫什么?由这里学习的主要教材可判断哪一学派在当时居于主导地位? 这是哪一政策造成的?(2)与汉代比较起来,当今的学习内容有什么优点?(3)汉代教育与当代教育的目的有何不同?1.汉武帝以后,地方上的诸侯国越分越小,实力大减,无力和中央抗衡。

下图中这种现象的出现与下列哪项措施的关系最密切(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实行“推恩令”C.连年征战D.实行郡县制2.地方治理关乎国家长治久安,汉武帝为监察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A.颁布“推恩令”B.建立刺史制度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铸造五铢钱3.“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汉武帝时期出现的“非常之人”及其“非常之功”是( )A.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嫘祖发明养蚕缫丝C.李冰修筑都江堰D.屈原创作《离骚》4.近年来,各地儒学学会的成立显示出儒学在我国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儒家思想自诞生以来,不断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活力,而且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

这一地位的确立开始于( )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唐玄宗5.假如你穿越时光隧道,来到汉武帝时期的最高学府太学,亲临右图所示的学习场景,你所用的教材是( )A.《道德经》B.《韩非子》C.五经D.《孙子兵法》6.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经济措施有( )①收回地方铸币权②盐铁官营③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④奖励工商业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7.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人民版同步练习册答案7上

人民版同步练习册答案7上

人民版同步练习册答案7上一、选择题1.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最早发明的是()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答案:A2. 唐朝时期,中国与外国的交流非常频繁,其中最著名的外国使节是()A. 玄奘B. 鉴真C. 马可·波罗D. 郑和答案:C3. 以下哪个成语与项羽有关?()A. 破釜沉舟B. 卧薪尝胆C. 背水一战D. 草船借箭答案:A4. 明朝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是()A. 广州B. 上海C. 宁波D. 泉州答案:D5.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发生在哪个朝代?()A. 周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B二、填空题6. 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是_________。

答案:都江堰7.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_________制度。

答案:郡县制8. 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中,孙悟空的法号是_________。

答案:悟空9. 清朝时期,中国与外国的贸易主要通过_________进行。

答案:广州十三行10. 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主要记载了_________医学知识。

答案:中医学三、简答题11. 请简述“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答案: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西域各国之间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它不仅促进了商品的流通,还加强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 请简述“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答案: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通过考试选拔有才能的人进入官僚体系。

它分为乡试、会试、殿试等不同阶段,考试内容主要包括经义、策论等,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结束语:通过本练习册的学习和练习,我们不仅能够加深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了解,还能够培养我们的思考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更好地认识历史,理解历史,从而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历史人教版7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2中华文化的勃兴一41

历史人教版7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2中华文化的勃兴一41

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基础达标一、选择题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半坡原始居民B.黄帝时代C.夏朝D.商朝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骨文是指商朝人把文字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B.商周时期的金文是指用金属笔写的字C.“大篆”这种字体出现于春秋时期D.春秋时期人们用毛笔蘸墨,在竹简或丝帛上书写3.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据说来源于()。

A.夏朝B.商朝C.春秋D.战国4.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是()。

A.华佗B.张仲景C.扁鹊D.李时珍5.反映我国古代音乐发展较高水平的是()。

A.司母戊鼎B.马王堆帛画C.秦兵马俑D.湖北随州编钟二、填空题1.商朝是我国最早的文字,目前已释读的有多个。

2.商周的上铸刻的文字,叫做“金文”或“铭文”;已发现的字数最多的是西周的。

3.历法在商朝时逐渐完备,一年分为个月,年增加一个月;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以便安排农业生产。

4.扁鹊总结出来的、、、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5.屈原采用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其代表作《》,世界和平理事会把他定为。

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2.把文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是因为()。

A.龟甲、兽骨在当时容易找到B.这种文字最适合刻在龟甲、兽骨上C.狩猎、捕鱼是当时主要的生产劳动D.当时许多重大活动前都要进行占卜3.金文是指下列哪种文字()。

A.甲骨文的雏形B.刻在金制品上的文字C.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D.鎏金的字二、材料分析题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请回答:⑴此材料出自于谁?⑵他在文学史上有何贡献?⑶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三、问答题简要概述春秋战国时期在科技上的成就。

拓展探究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

人们在这一天要赛龙舟,吃粽子。

你知道这是为了纪念谁?为什么纪念他?知识链接读下图,请回答:(1)上述文字是甲骨文12生肖,你能将他们—一对应吗?(2)从上图中你发现这些文字有哪些特点?(3)结合课文中列举的甲骨文字,说说它们与今天汉字的渊源关系。

2022年历史人教版七2022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含答案)4

2022年历史人教版七2022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含答案)4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课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 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共同点是()A.以原始农业为主B.以饲养家畜、家禽为主C.以采集、狩猎为主D.以原始农业生产为主的多种经济生活2. 能够从事农业生产、烧制彩陶、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我国原始居民是()A.元谋人B.河姆渡人C.半坡人D.北京人3. 《舌尖上的中国》在国内外火了之后,为拍第二部,摄制组来到大西北,想了解北方远古居民的农耕生活,你会给他推荐()①半地穴式房屋②出土的稻谷和干栏式房屋③挖掘出的彩陶罐,里面装着腐朽的粟粒④原始的纺织用的纺轮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4.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如图,能够作为了解远古时期黄河流域聚落居民生活状况的考古资料是()A.半坡遗址出土鱼纹彩陶盆B.半坡聚落房屋复原图C.河姆渡遗址出土稻谷遗存D.河姆渡聚落房屋复原图5. 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的生活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环境的变化B.原始农业的发展C.学会建造房屋D.氏族公社6. 如图考古发现中,可以证明原始农业产生的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 许倬云在《万古江河》中提到: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以人类生产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

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

许倬云认为划分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是()A.天然火的运用B.打制石器的使用C.原始农业的兴起D.群居生活出现8. 促使原始居民过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环境的变化B.氏族公社的形成C.原始农业的发展D.学会建造房屋9. 中国是水稻的故乡,在下列远古人类中,最早种植水稻的是()A.元谋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10. 周杰伦的一曲《青花瓷》唱出了中国文化深厚的底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一文库()/初中一年级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册答
案〕
第2课
二、先民的居所
1.干栏式;长江;半地穴式;黄河
2.(1)这两种房屋中干栏式建在地面之上,而半地穴式房
屋建在地面之下。

(2)因为当地的自然环境不同。

南方湿润多雨,土壤潮湿,
适合建造干栏式房屋,而北方地区土质疏松,气候干旱,适
合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三、治水英雄
1.开挖沟渠、疏通河道,使洪水沿着沟渠河道顺畅地流入
大海。

2.大禹治水成功后,保障了人民的安全,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第3课
第1页共2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