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的方法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与Internet特色课程设计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与Internet特色课程设计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与Internet特色课程设计前言计算机网络作为现代计算机科学的核心领域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广泛应用于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

针对当前计算机网络师资缺乏、教材资源有限等现状,本文介绍了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并结合Internet特色课程的设计思路,旨在提高本专业学生计算机网络相关知识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自顶向下方法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是计算机网络教育领域中的一门广为人知的学科,它按照应用层向底层进行讲解,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

计算机网络自上而下方法包括以下三个重要的方面:1.应用层:网页、电子邮件、远程登录、文件传输等的协议2.运输层:可靠传输、拥塞控制等的协议3.网络层:路由、选择最佳路径等的协议由于自顶向下方法具有良好的实践性以及与实际应用紧密相关的特性,使得该方法成为计算机网络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

Internet特色课程设计基于Internet的特点和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可以设计出一种更加高效、实用的计算机网络课程。

Internet特色课程设计包括以下三个重要的方面:1.课程设计目标:明确课程培养目标,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

在此基础上,制定具有内涵和外延的课程目标,充分反映教育和人才培养要求,从而有助于开发具有个性并充满活力的课程。

2.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是课程设计的核心,必须包容且整合IDC与互联网现代技术,并且结合实践教学与案例分析。

一般而言,需要涵盖计算机网络的所有方面,从应用层到物理层,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实际情况来选择相应的课程内容,从而更好地使学生理解网络协议、网络安全等相关知识。

3.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提高程度。

在计算机网络教育中采用自顶向下方法以及互联网特色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主动性,同时循序渐进地推进协议的讲解,并加强和网络安全等相关实践训练,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网络知识和技能。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与互联网特色 教学指导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与互联网特色 教学指导
12.接收方第n层协议将检查信封外的头部信息。有时,协议可能将信封转交给低层协议(如,向另外一个节点转发),或者打开信封,解析出其中的高层有效载荷,将高层信封交给第n+1层协议。和协议的分层结构一样,关于封装这个概念在开始时也比难以理解。但是,这些技术在我们的教材中通篇都是,必须彻底搞懂他们。
复习题
9.传输延迟:一个长度为1000字节的分组在距离为5000Km的链路上传播,其传输延迟是多大?假设传播速度为2.5X108m/s,链路的传输速率为1Mbps。一般化,如果链路的长度为d公里,传输速率为R bps,传播速率为s米/秒。则长度为L字节的分组的传输播延迟为多少?传输延迟与分组的长度L有关系吗?传输延迟与链路的传输速率有关系吗?
10.协议层次:计算机网络中使用了多达上百种不同的协议。为了更好地处理这种复杂性,将协议分成了不同的层次,这些协议层次组成了“栈(stack)”。例如,Internet的协议分为五层,从顶向下分别为: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和物理层。N层协议使用N-1层协议提供的服务。关于计算机网络协议层次的概念比较抽象,开始时很难把握,随着课程内容的逐步深入将变得越来越清晰。
3.Packet switching分组交换:当一个端系统向另一个端系统发送数据时,发送端将数据分成一个一个的数据块(chunks),这些数据块叫做分组(packet)。同邮政系统分发邮件的过程类似,Internet独立地处理每个分组并将其向目的端系统传输。当分组交换机收到一个分组后,利用分组携带的目的地址确定传输分组所需使用的输出链路。因此,一个分组交换机执行“分组交换”,将到达的分组一个一个地从输出链路转发(forwarding)出去。另外,分组交换机在转发分组时采用存储转发(store and forward)方式,即交换机只有在完整地收到并存储下整个分组后才开始将分组从输出链路上转发出去。

计算机网络-用自顶向下方法描述因特网特色第二版课程设计 (2)

计算机网络-用自顶向下方法描述因特网特色第二版课程设计 (2)

计算机网络-用自顶向下方法描述因特网特色第二版课程设计简介《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第二版)》这本书是经典的计算机网络教材,由Douglas E. Comer撰写。

自2000年以来,它成为了网络教育和行业认证的标准教材。

这个项目旨在以自顶向下的方式,描述因特网的特点,结合教材的理论内容和实验部分,旨在加强对计算机网络基础的理解。

目标•熟练理解计算机网络的理论;•能够描述因特网的组成和特点;•能够通过实验加深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解。

理论知识《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第二版)》这本书是本项目的主要参考教材。

它按照自顶向下的方法,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各个层次和协议。

其中,第一章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第二章讲解了物理层,第三章讲解了数据链路层,第四章讲解了网络层,第五章讲解了运输层,第六章讲解了应用层,第七章讲解了网络安全,第八章讲解了无线和移动网络。

实验部分除了理论的学习,实验也是本项目的重要部分。

实验旨在为学员提供一个实践的机会,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各个层次和协议。

实验包括以下部分:实验一: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配置IPv4地址1.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配置本地区域连接的IPv4地址;2.测试本地区域连接是否正常。

实验二:通过ping命令测试到达网络设备1.使用ping命令测试到一个远程计算机的连通性;2.使用ping命令测试到达一个路由器的连通性。

实验三:使用Wireshark分析数据包1.安装Wireshark;2.使用Wireshark分析HTTP数据包;3.使用Wireshark分析FTP数据包。

实验四:使用Telnet访问远程计算机1.安装Telnet软件;2.使用Telnet访问远程计算机。

实验五:使用traceroute测试数据包路径1.使用traceroute测试到达一个远程计算机的路径;2.使用traceroute测试到达一个域名的路径。

结论本项目旨在通过自顶向下的方法,介绍计算机网络的理论和实验,让学员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特点。

计算机网络 自顶向下方法

计算机网络 自顶向下方法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
计算机网络的自顶向下方法是一种把实现层布线的方法,当系统构建时可以使用它来搭建网络。

自顶向下策略是从上往下一级一级的来构建网络的一种方法。

它允许开发者从大的计划中下手,然后把任务一步一步分解,最终达到构建目标。

从实现角度来看,自顶向下方法把网络分为多个部分,从而让整个网络实现更容易。

它是一种面向对象的方法,它把整个网络看作是一个整体,而不是由多个单独的部分组成的。

它可以使开发者可以创建一个复杂的网络,而无需仔细研究它的每个部分。

自顶向下方法也有它的缺点。

它对新手开发者不是很友好,因为可能会遗漏一些重要的信息,使得整个系统构建出现问题。

此外,如果构建失败,需要从头开始从新构建,这会非常耗时。

总之,自顶向下方法是一种有效的网络层布线策略,它可以让开发者从大的计划中下手,然后把任务一步一步分解,最终达到构建目标。

它的优点是可以简化网络的构建,缺点是不太友好的新手开发者,以及其它可能出现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方法)TopDownV3-8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方法)TopDownV3-8

输数据包的核心协议。
传输层简介
定义传输层在计算机 网络中的作用
传输层负责确保数据在发送方和 接收方之间可靠地传输,并提供 端到端的通信服务。
描述传输层的主要功 能
传输层的主要功能包括建立连接、 数据传输、错误控制和流量控制 等。
解释传输层的协议
传输层协议包括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和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TCP是 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协议, 而UDP则是一种不可靠的、无连 接的协议。
07 应用层
应用层简介
01
应用层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的最高层,直接面 向用户提供服务。
02
它负责处理特定的应用程序细节,例如文件传输、 电子邮件、网页浏览等。
03
应用层协议定义了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规则和数据 交换格式。
应用层协议
HTTP协议
用于网页浏览和信息检索,如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的通信。
FTP客户端
用于在计算机之间传输文件,使用FTP协议。
DNS服务器
提供域名解析服务,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
08 网络安全与网络管理
网络安全简介
网络安全定义
网络安全是指保护网络系统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 泄露、破坏、修改或销毁,确保网络服务的可用性、完整 性和保密性。
网络安全威胁
网络安全面临的威胁包括恶意软件、黑客攻击、网络钓鱼、 身份盗窃等,这些威胁可能导致数据泄露、系统瘫痪或经 济损失。
网络层简介
01
定义网络层在计算机网络中的作用
网络层负责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节点传输到另一个网络节点,确保数据
包能够到达目的地。

学习笔记: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

学习笔记: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

学习笔记:计算机⽹络⾃顶向下⽅法⽬录1. 计算机⽹络与互联⽹1.1 什么是互联⽹终端系统通过通信连接(communication links)和包交换机(packet switches)连接在⼀起包交换机的两种主要类型路由器(routers)与链路层交换机(link-layer swtiches)路由器应⽤于⽹络核⼼,链路层交换机⽤于接⼊层transmission ratepackets = header bytes + data通路终端系统通过⽹络服务提供商(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s , ISPs)访问互联⽹每个ISP⾃⾝都是包交换机和通信连接的⽹络协议定义了两个或多个通信实体之间交换的消息的格式和顺序,以及在发送和/或接收消息或其他事件时所采取的操作。

1.2 ⽹络边缘1.2.1 接⼊⽹end systems = hostsserversclients互联⽹中最常见的家庭访问⽅式数字⽤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 DSL),通常和电话线是⼀体的数字⽤户线接⼊复⽤器(digital subscriber line access multiplexer, DSLAM)是⼈们进⾏数据交换的中⼼,位于运营商的本地中⼼局。

DSL在不同频段上同时传输电话信号与⽹络信号独占线路电缆(cable)电缆因特⽹接⼊(cable Internet access)利⽤了有线电视公司现有的有线电视基础设施。

光缆将电缆头端连接到地区枢纽,从这⾥使⽤传统的同轴电缆到达各家各户和公寓。

因为在这个系统中应⽤了光纤和同轴电缆,所以它经常被称为混合光纤同轴(Hybrid Fiber Coax, HFC)。

电缆调制解调器(cable modem)通常是⼀个外部设备,通过⼀个以太⽹端⼝连接到家庭PC。

在电缆头端,电缆调制解调器端接系统(Cable Modem Termination System, CMTS)起到如同DSL⽹络的DSLAM 类似的功能。

Test5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

Test5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

Test5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
1. 多址接入协议(multiple access protocol)划分为哪三种类型?其中,哪一种(或几种)是无冲突的协议?哪一种(或几种)是有冲突的协议?
答:
多址接入协议划分为信道划分、随机接入、轮流协议三种类型。

信道划分和轮流协议是无冲突的,随机接入是有冲突的。

2. 为什么ARP请求封装在一个广播帧中发送,而ARP响应封装在一个单播帧中发送?
答:
发送节点利用ARP请求查询目标主机的MAC地址,由于尚不知道目标主机的MAC地址,所以ARP请求封装在广播帧中发送。

发送ARP响应的节点已经从ARP请求中获得了请求节点的MAC 地址,所以ARP响应可以用单播帧发送。

3. 假设节点A、B、C连接到同一个广播局域网上,A向B发送的单播帧(dest MAC = B),C的适配器能收到吗?如果能收到,C的适配器会处理这个帧吗?如果会处理,C的适配器会把帧中的IP 数据报交给自己的网络层吗?
答:
能收到;会处理;但不会将IP包交给自己的网络层。

4. 在如图所示的网络中,路由器R连接了两个链路层交换机S1和S2。

假设主机A向主机B发送了一个数据报(src IP = A,dest IP = B),请给出编号①~④的线路上传输的以太帧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填入下表。

MAC地址用符号表示,比如A的MAC地址表示为A,R的端口1的MAC地址表示为R-1,等等。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与Internet特色教学设计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与Internet特色教学设计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与Internet特色教学设计一、自顶向下方法1.1 概述自顶向下方法(Top-down approach)是指从应用层开始,沿着协议层次结构向下逐层分解,直到物理层,以便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通过自顶向下的方法,可以将复杂的计算机网络问题分解为简单的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它们。

1.2 优点自顶向下方法的优点如下:•简单易懂:自顶向下的方法可以将复杂的网络问题分解成简单的问题,使学习者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效率高:自顶向下的方法可以帮助学习者快速地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实用性强:自顶向下的方法体现了计算机网络实际应用的需求和实现方法,能够满足学习者对计算机网络应用方面的需求。

1.3 缺点自顶向下方法的缺点如下:•无法全面、深入地了解底层原理:由于自顶向下的方法是从应用层开始的,因此无法充分了解底层原理和机制,有时会出现理解偏差;•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要求较高:自顶向下的方法对理论知识和抽象概念的理解要求较高,有些学习者可能会因为理解难度而放弃。

二、Internet特色教学设计2.1 概述Internet特色教学设计是指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设计,利用网络资源和服务,为学习者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方式和途径。

Internet特色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教学方法。

2.2 设计原则Internet特色教学设计的原则如下:•适应学生的需求:要及时抓住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鼓励学生在给定的范围内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服务:要利用好网络资源和服务,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和途径;•注重实践操作:要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经验。

2.3 设计内容Internet特色教学设计的内容如下:•教学平台和工具: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平台和工具,如网络课堂、视频教学、在线测试等;•活动设计:要设计鼓励学生探究、实践和创新的学习活动,如小组讨论、编程实践、项目设计等;•教学材料和资源:要提供优质的教学材料和资源,如电子教材、网络课件、电子书籍等。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第四版)课件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第四版)课件
互联网应用的分类
根据服务类型和服务对象的不同,互联网应用可以分为个人应用和组织应用两大类。个人 应用主要面向个人用户,如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社交媒体等;组织应用主要面向企业、 机构等组织用户,如企业邮箱、在线办公、电子商务平台等。
电子邮件系统
电子邮件系统的概念
电子邮件系统是一种基于文本的通信系统,通过互联网或局域网传递邮件。电子邮件系统可以实现一对一、一对多、 多对多的通信方式,方便快捷地传递信息。
了解如何设置DHCP服务器,为客户端分配IP地址及 相关参数,简化网络管理。
邮件服务器配置
掌握邮件服务器的配置,包括SMTP、POP3、IMAP 等协议的设置,实现邮件的发送和接收。
网络故障排除
网络连通性故障排除
学习如何检测和排除网络连通性问题,如ping命令的使用、路 由跟踪等。
设备故障排除
了解如何诊断和解决网络设备故障,如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的 故障排除。
应用层故障排除
掌握如何排查应用层问题,如网页打不开、邮件发送失败等问题 的解决方法。
THANKS
感谢观看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是 一种无连接的协议,它提供 了不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不保证数据能够到达目的地 或按照发送的顺序到达。
UDP常用于一些不需要可靠 传输的应用,如流媒体、实 时游戏等。它的优点是简单 、速度快,但可靠性不如TCP

路由协议
路由协议用于自动发现和维护路由表 ,以便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转发到另 一个网络。
常见的路由协议包括RIP、OSPF、 BGP等。这些协议使用不同的算法和 度量标准来选择最佳路径,以确保数 据包能够快速、可靠地到达目的地。
04
传输层协议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第三章
自顶向下方法是网络设计的一种基本方法,它采用从应用层往下分层
的方法,依次完成网络开发的全过程,所以也被称为演化式网络设计方法。

自顶向下方法的第三步是网络层的设计,它包括网络拓扑设计、数据传输
协议的选择、网络设备的选定和网关的开发等内容。

网络层设计直接影响
着网络性能,所以必须认真考虑和细致的完成。

首先,应该根据网络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网络拓扑设计,拓扑设计是指
将网络节点与计算机设备之间的点与点之间的物理连接关系用图形的方式
表示出来,这种设计可以一定程度上保障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常用的
网络拓扑有星形拓扑、总线拓扑、环形拓扑、树型拓扑、网状拓扑、Mesh
状拓扑等。

其次,要为网络选定合适的数据传输协议,数据传输协议是指在传输
过程中的一系列通信规则,它主要负责数据的正确传输和确保传输质量。

常用的数据传输协议包括TCP/IP协议、UDP协议、FTP协议、SMTP协议、HTTP协议等。

第三,要为网络选定合适的网络设备,网络设备是网络中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用户实现网络开发的各种功能。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是指在设计软件时从复杂的全局目标和抽象策略出发的一种方法。

它的基本思想是从最高级的目标出发,不断分解,把大规模的复杂问题分解成小规模的可实现的子问题。

与之相对的是自底向上的方法,它的思想是从低级的子问题出发,将其一步步集成,最终形成更大的复杂系统。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包括三个主要步骤:首先,分析目标,根据全局目标来确定整个系统的框架。

然后,设计子系统,从系统框架中抽取子系统,并根据子系统的特性、功能等进行设计。

最后,实现子系统,通过编写程序等,将子系统分解成可实现的单元,并进行实现。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有几个优点,首先,这种方法实现了从模块出发,把大规模复杂系统分解成可实现的子系统。

其次,这种方法使得项目开发团队可以有效地组织项目,根据需要分配任务,从而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

最后,由于这种方法更加容易理解和实施,所以在开发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可以快速定位并解决问题。

总之,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是一种由大变小的重要方法,它具有灵活、有效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网络的开发中。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习题答案(中文版)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习题答案(中文版)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习题答案(中文版)第一章从电路到分组交换网习题11.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区别在于数据传输的方式不同。

电路交换是建立一条专用的、固定的通信路径,该路径在通信会话期间始终保持不变。

而分组交换是将数据分割成小的数据包(分组),然后通过共享网络进行传输。

分组交换中,数据包可以通过不同的路径传输,并且可以与其他数据包并行传输。

习题21.源主机和目的主机之间建立虚拟连接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通过虚拟连接,源主机和目的主机可以通过创建逻辑上的连接来确保数据的顺序和完整性。

习题31.端系统用于与互联网进行通信的网络接口称为网络接入点(Network Access Point,NAP)。

网络接入点是一个物理设备,允许端系统将数据发送到互联网或从互联网接收数据。

2.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ISP)是为端系统提供与互联网连接的服务的公司或组织。

ISP通过网络接入点提供访问互联网的能力,并提供其他与互联网相关的服务。

第二章应用层习题41.应用层协议是在应用层进行通信的一组规则和约定。

应用层协议定义了应用程序如何在网络上进行通信,包括数据格式、数据传输方式等。

常见的应用层协议包括HTTP、FTP、SMTP等。

习题51.使用HTTP协议对特定URL的访问过程如下:1.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一个包含URL的HTTP请求。

2.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后,根据URL找到对应的网页文件。

3.服务器将网页文件作为HTTP响应发送回客户端。

4.客户端接收到服务器的响应后,将网页文件显示在用户的浏览器上。

习题61.DNS(Domain Name System)在应用层提供了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的服务。

当用户在浏览器中键入一个域名时,浏览器会向DNS服务器发送一个DNS请求,以获取对应的IP地址。

DNS服务器返回对应的IP地址给浏览器,浏览器根据IP地址访问对应的服务器。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是指从应用层开始逐步向下分析网络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这种方法是一种自顶向下的学习方法,即从高层次的抽象概念开始,逐步深入地了解网络的各个层次和组成部分。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为网络设计、优化和故障排查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在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中,我们首先从应用层开始分析。

应用层是网络中最高层的一层,它包括了各种网络应用程序,例如Web浏览器、电子邮件客户端、文件传输工具等。

通过深入了解应用层协议和应用程序的工作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应用是如何在网络中进行通信和交互的。

接下来是传输层,传输层负责端到端的数据传输和可靠性保证。

通过分析传输层的协议和机制,我们可以了解数据是如何在源主机和目标主机之间进行传输和交换的。

了解传输层的工作原理对于理解网络通信的可靠性和效率至关重要。

然后是网络层,网络层是整个网络的核心,它负责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

通过深入了解网络层的路由算法和协议,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据包是如何在网络中进行传输和转发的。

了解网络层的工作原理对于网络设计和优化至关重要。

最后是链路层和物理层,这两层负责数据在物理介质上传输和链路的建立和维护。

通过了解链路层和物理层的协议和技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据是如何在计算机网络的物理介质上传输和处理的。

了解链路层和物理层的工作原理对于网络性能的优化和故障排查至关重要。

总的来说,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和分析网络的方法。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从高层次的抽象概念开始,逐步深入地了解网络的各个层次和组成部分,从而更好地理解网络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这种方法不仅对于理论研究有帮助,也对于网络设计、优化和故障排查有很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对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有一个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了解。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自顶向下方法来自于计算机算法的其中一种思想结晶。

当然在我们所了解的算法中还有许多种类。

下面是店铺跟大家分享的是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工具/原料递归网络程序方法算法方法/步骤自顶自下主要是一种算法的实现,在不知道结果的情况之下,使用一种方法进行演算,得到一种正确的结果,也就可以命名用自顶向下的思想进行实现了。

在方程式内,对于未知的结果也就是进行一种推算。

可以使用算法,也可以使用方程式的方式。

在中国最古老的方式,我们也都会知道,算法就是我国最为古老的算学方式。

使用算盘,就是一种演算的过程。

在数学的领域,这种方式最为常用到。

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内容。

我们无法理解,因为在演算的过程是一种设定步骤。

而这种设定,或就是前人的一种经验,那么,我们无法正确的正解也是一种很正常的事情。

如果我们只要熟练的进行几次推算,或许几天的时间,像这样的一些问题我们也都学会了。

实在不会的,也要记住演算的步骤,因为记忆或许就是算法的精要。

我们在学习数学的时候,使用的方程并不要我们进行记忆,因为我们在进行计算的时候,都要写在作业本之上,所以相对于算法来说,简单实现一点,对于一种记忆来说,更为的困难了。

不过笔记解决了这样的一种问题。

而古老的算法,这个X的过程,可能就在我们的内心吧。

用笔画一画,或许我们也就明白了,不过真的要记忆这样一种完全的算法过程,也不是一件内容的事情。

那么,自顶向下,又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呢?其实,从上推到下,也就是求出第一个数的结果,然后再实现最终的结果。

将中间的内容进行一种保留,直到最终的结果出现,也就完成自顶向下的任务,其中,在推算的过程,会有两个结果。

开始一下,最终一个。

从头到尾的,一种算法晶要。

我们知道阶乘,如果求10的阶乘,那么我们也会知道阶乘的算法,那么又会是怎么进行实现呢,那么实现的思想,也就要求出1的阶乘,得到第一个结果,之后才能得到最后的结果的一种程序思想实现。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第七版课程设计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第七版课程设计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第七版课程设计概述本篇文档为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第七版的课程设计。

该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实践能力,通过自顶向下的学习方法,将学生从应用层开始逐步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各个层次的原理和技术。

课程设置本课程分为理论学习和实践环节两部分。

理论学习主要涉及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协议、技术等内容,包括以下章节:•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第二章:应用层•第三章:运输层•第四章:网络层•第五章:链路层•第六章:无线和移动网络实践环节则是基于实验平台进行的,包括以下实验:1.基于Wireshark的网络流量捕获与分析;2.基于Socket、HTTP协议和PyQt5的Web服务器搭建;3.套接字(Socket)编程;4.基于TCP协议的文件传输;5.基于UDP协议的即时通讯软件开发;6.网络配置和管理;课程设计要求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理论,同时通过实践实现技术应用。

具体要求如下:1.学生需要在每个章节的学习结束后完成相应题目的作业。

2.学生需要按照要求完成实践部分的实验。

3.学生需要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并提问解决问题。

4.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课程设计的报告。

实验示例实验一:基于Wireshark的网络流量捕获与分析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学习基本的网络流量捕获、过滤和分析技术;实验要求1.下载安装Wireshark;2.仿照PPT中的案例,自行捕获一段网络流量数据;3.使用Wireshark对网路流量进行分析,了解网络的基本信息;4.提交实验报告:•捕获网络流量数据•分析文档•实验感悟实验过程1.下载Wireshark安装包,进行安装;2.打开Wireshark,并在“捕捉界面”选择相应的网卡进行捕获;3.通过选择不同的过滤器,对流量数据进行过滤和分析;4.捕获完网络流量数据后,将该文件保存,用于后续的分析;5.结合自己的分析和感悟,撰写报告。

实验感悟通过本次实验,我对计算机网络的流量分析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讲义资料课件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讲义资料课件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指计算机网络的层次结构及其 各层协议的集合,是用来标准化计算机网络各层之间 关系的结构框架。
详细描述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用来标准化计算机网络各层之 间关系的结构框架,它规定了不同计算机之间进行通 信应遵循的规则和标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通常分 为OSI参考模型和TCP/IP模型两部分。OSI参考模型将 计算机网络划分为七个层次,从上到下分别是应用层 、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 物理层。TCP/IP模型则将计算机网络划分为四个层次 ,分别是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网络接口层。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 法讲义资料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概述 • 物理层 • 数据链路层 • 网络层 • 传输层 • 应用层
01 概述
计算机网络定义
总结词
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 统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详细描述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利用各种硬件和软件技术,将地理位置分散的 计算机系统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能够进行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的虚拟环境。计 算机网络的基本构成包括通信设备和线路、计算机系统和网络软件。
计算机网络分类
总结词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按覆盖范围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按拓扑结 构可分为总线型、星型、环型和网状型等。
应用层协议
FTP协议
用于文件传输。
DNS协议
用于域名解析。
HTTP协议
用于万维网中网页的传输和访 问。
SMTP协议
用于电子邮件传输。
TLS/SSL协议
用于实现安全的网络通信。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是指从应用层开始逐步向下分析网络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这种方法强调的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逐层深入地了解网络的运作方式,而不是从底层开始逐步向上分析。

自顶向下的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网络的整体架构和运行机制,也更符合实际应用的需求。

首先,我们从应用层开始分析。

应用层是网络通信的最高层,它负责为用户提供网络服务。

在这一层,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各种网络应用的工作原理,比如电子邮件、网页浏览、文件传输等。

通过自顶向下的方法,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应用层协议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式,以及应用层与传输层之间的交互关系。

接着,我们向下分析传输层。

传输层负责在网络中不同主机之间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务。

通过自顶向下的方法,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传输层协议的工作原理,比如TCP和UDP协议的设计思想、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等方面。

同时,我们也可以更清晰地了解传输层与网络层之间的协同工作,以及传输层在网络中的作用和影响。

然后,我们继续分析网络层。

网络层是整个网络的核心,它负责实现不同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和路由选择。

通过自顶向下的方法,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网络层协议的设计原理,比如IP协议的工作方式、路由选择的算法和实现方式等。

同时,我们也可以更清晰地了解网络层与数据链路层之间的协同工作,以及网络层在整个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

最后,我们分析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负责实现相邻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错误控制。

通过自顶向下的方法,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数据链路层协议的设计思路,比如以太网协议的工作原理、数据帧的结构和传输方式等。

同时,我们也可以更清晰地了解数据链路层与物理层之间的协同工作,以及数据链路层在整个网络中的作用和影响。

总之,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是一种全面深入地了解网络运行原理和结构的方法。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从用户的角度出发,逐层深入地了解网络的工作方式,更好地理解网络的整体架构和运行机制。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第七版答案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第七版答案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第七版答案1. 概述《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第七版》是一本经典的计算机网络教材,旨在帮助读者从上层应用开始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

本文将回答该教材中的一些问题,并提供解析和答案。

2.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简介2.1 问题: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案:计算机网络是通过物理链路(如以太网、无线网络等)连接多台计算机,使之能够相互通信和交换信息的系统。

其基本原理包括数据传输、路由选择、链路管理等。

2.2 问题:因特网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什么?答案:因特网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边缘部分、核心部分和因特网服务提供商。

边缘部分由用户设备(如计算机、手机等)和与之连接的边缘路由器组成;核心部分由多个网络和路由器组成;而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提供网络连接服务。

3. 第二章——应用层3.1 问题:应用层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案:应用层负责为应用程序提供网络服务和功能,包括标识应用程序(如使用端口号)、数据格式转换、错误恢复等。

3.2 问题:HTTP协议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答案:HTTP是一种应用层协议,用于在Web客户端和Web服务器之间传输超文本。

它使用请求-响应模型,客户端发送HTTP请求,服务器回复HTTP响应。

请求和响应消息都包括首部和实体两个部分。

4. 第三章——运输层4.1 问题:运输层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案:运输层负责在源主机和目的主机之间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数据传输,包括多路复用、分段与重组、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等功能。

4.2 问题:TCP协议如何保证可靠传输?答案:TCP使用序列号、确认应答、重传和定时器等机制来保证可靠传输。

每个TCP报文段都有唯一的序列号,接收方通过确认应答告知发送方已收到数据。

如果发送方在超时时间内未接收到确认应答,将重新发送数据。

5. 第四章——网络层5.1 问题: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案:网络层负责将数据包从源主机传输到目的主机。

其主要功能包括寻址与标识、路由选择和分组转发等。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是一种将计算机网络系统划分为多个层次的方法,每个层次负责特定的功能和任务。

每个层次接收来自上一层的数据,并将其传递给下一层进行处理。

这种方法的主要目的是将网络系统的复杂性分解为多个相对简单的模块,从而方便设计、实现和维护网络系统。

在自顶向下的方法中,网络通信过程可以被划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 应用层:
应用层是最高层,负责为用户提供网络服务。

常见的应用层
协议包括HTTP、FTP和SMTP等。

2. 传输层:
传输层负责处理端到端的通信。

它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传输机制,并对数据进行分割和重组。

3. 网络层:
网络层负责将数据从源主机发送到目标主机。

它处理数据包
的路由选择和转发。

4.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负责将数据从一个节点传输到相邻节点。

它将数
据分割为帧,并提供了错误检测和纠正的功能。

5. 物理层:
物理层负责网络设备之间的物理连接。

它处理比特流的传输,以及电压、光信号等物理特性。

每个层次都依赖于下一层,通过在各个层次之间定义接口和协议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处理。

这种分层的设计使得网络系统更加模块化和可扩展。

自顶向下的方法使得网络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更加灵活和可维护。

通过将系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可以更容易地进行功能扩展和升级。

同时,这种方法也支持了多个厂商的设备和系统的互操作性,促进了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的方法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
复习题:
1.主机和端系统之间有什么不同?列举不同类型的端系统。

Web服务器是端系统吗?
答:没有不同。

主机和端系统可以互换。

端系统包括PC,工作站,WEB服务器,邮件服务器,网络连接的PDA,网络电视等等。

3.什么是客户机程序?什么是服务器程序?服务器程序请求和接收来自客户机程序的服务吗?
答:客户机程序是运行在一个端系统上的程序,它发出请求,并从运行在另一个端系统上服务器程序接收服务。

一般是客户机请求和接收来自服务器程序的服务。

7.以太LAN的传输速率有多高?对于给定的传输速率,LAN上的每一个用户能够持续以该速率传输吗?
答:目前,以太网的传输速率有:10Mbps,100Mbps,1Gbps和10Gbps。

对于一个给定的传输速率,如果用户单独在线路上传输数据,则可以一直保持这个速率;但是如果有多个用户同时传输,则每个都不能达到所给定的速率(带宽共享)。

交换以太网使用星型拓扑使主机直接与一台“交换机”相连,以允许所有主机以LAN的全部速率同时发送和接收11.与分组交换网络相比,电路交换网络有什么优点?在电路交换网路中,TDM比FDM有哪些优点?
答:电路交换可以为呼叫的持续时间保证提供一定量的端到端的带宽。

今天的大多数分组交换网(包括互联网)不能保证任何端到端带宽。

当发生拥塞等网络问题时,TDM中的数据丢失可能只会是一部分,而FDM中就可能是大部分或全部。

14.第一层ISP和第二层ISP之间的关键差异是什么?
答:一个第一层ISP与所有其它的第一层ISP相连;而一个第二层ISP只与部分第一层ISP相连。

而且,一个第二层ISP是一个或多个第一层ISP的客户。

16.考虑从某源主机跨越一条固定路由向某目的主机发送一分组。

列出分组的端到端时延中的时延组成。

这些时延中,哪些是固定的?哪些是变化的?
答:时延由处理时延、传输时延、传播时延和排队时延组成。

所有这些时延除了排队时延都是固定的。

23.因特网协议栈中的五个任务。

这些任务中的一个(或多个)能够由两个(或多个)层次执行吗?
答:5种任务为:错误控制,流量控制,分段与重组,复用,以及连接建立。

是的,这些任务可以由两层(或更多层)来执行。

习题
1.考虑一个应用程序以稳定的速率传输数据(例如,发送方每k个时间单位元产生一个N比特的数据单元,其中k较小且固定)。

另外,当这个应用程序启动时,它将持续运行相对长的一段时间。

回答下列问题,简要论证你的答案:
A.分组交换网还是电路交换网更适合这种应用?为什么?
B.假定使用了分组交换网,并且该网中所有流量都来自如上所述的这种应用程序。

同时,假定该应用程序数据传输速率的总和小于每条链路的各自容量。

需要某种形式的拥塞控制吗?为什么?
答:a.电路交换网更适合所描述的应用,因为这个应用要求在可预测的平滑带宽上进行长期的会话。

由于传输速率是已知,且波动不大,因此可以给各应用会话话路预留带宽而
不会有太多的浪费。

另外,我们不需要太过担心由长时间典型会话应用积累起来的,建立和拆除电路时耗费的开销时间。

b.由于所给的带宽足够大,因此该网络中不需要拥塞控制机制。

最坏的情况下(几乎可
能拥塞),所有的应用分别从一条或多条特定的网络链路传输。

而由于每条链路的带宽足够处理所有的应用数据,因此不会发生拥塞现象(只会有非常小的队列)。

18.假定两台主机A和B相隔10000km,由一条直接的R=1Mbps的链路相连。

假定跨越该链路的传播速率是2.5×10∧8m/s。

A.计算“带宽时延”积R·t
B.考虑从主机A向主机B发送一个400kb的文件。

假定该文件作为一个大的报文持续发送。

在任何给定的时间,在链路上具有比特数量最大值是多少?
C.给出带宽时延积的一种解释。

D.该链路上一个比特的宽度(以米计)是多少?它比一个足球场更长吗?
E.根据传播速率s,带宽R和链路m的长度,推导出比特宽度的一般表达式。

19.对于问题18,假定我们能够修改R。

对什么样的R值,一个比特的宽度能与该链路的长度一样长?
20.考虑问题18,但现在链路的速率是R=1Gbps.
a.计算宽带时延积R﹒t
b.考虑从主机A向主机B发送一个400kb的文件。

假定该文件作为一个大的报文连续发送。

在任何给定的时间,在链路上具有的比特数量最大值是多少?
c.该链路上的一个比特的宽度(以米计)是多少?
21.再次考虑问题18.
a.假定连续发送,发送该文件需要多久的时间?
b.假定该文件被划分了10个分组,每个分组包含了40kb。

假定每个分组被接收方确认,确定分组的传输时间可忽略不计。

最后,假定在前一个分组被确认后,发送方才能发送分组。

发送该文件需要多久的时间?
c.比较(a)和(b)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