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上清日本历史讲解_井上清日本历史介绍
中日关系
材料二 在中国近代,赴日留学生数以万计,其盛况不仅在中国 留学史上是空前的,也是“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学生出洋运 动。”在时间上,中国人留学日本比留学欧美晚了数十年,但 在人数上,近代中国留日人数超过了留学欧美各国人数的总和。
材料六 帝国之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于东 亚之安定而出此,如排斥他国之主权,侵犯他国之领土,固非朕之 本志。然交战已阅四载,虽陆海将兵勇敢善战,百官有司励精图治, 一亿众庶克已奉公,各尽所能,而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 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实 难逆料。如仍继续作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 之文明。如此,则朕将何以保全亿兆赤子,陈谢于皇祖皇宗之神灵 乎! 此朕所以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思考六:材料五、六对于中日战争胜败原因 的分析有何不同?尝试驳斥日本对美英两国 宣战的理由。
材料七 在二战结束50周年的时刻,我们愿向全世界所有在 战争中的受难者,表示哀悼。我们回顾世界现代史上殖民 统治和侵略的种种行为,我们承认过去进行这类行为和给 其他国家公民特别是亚洲人民所造成的痛苦的事实,深表 遗憾。我们作为国会议员,必须放弃我们对这场战争的不 同观点,吸取教训,协助建设一个和平的国际社会。 ——日本众议员1995年6月9日《终战决议》
思考三:近代出现的“留日风潮”,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与材 料一相比,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19世纪中叶的日本,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封建统治危机。 1868年,日本明治政府开始实行维新。为向欧美学习,1871年,明 治政府派出了48人组成的政府使节团,赴欧美12国进行了长达20个 月的考察。回国后,他们用“始惊、次醉、终狂”六个字为概括, 写下了长达百卷的考察实录: 始惊——为欧美工业革命的发达景象所惊讶; 次醉——眼界洞开后醉心研究他国成功原因; 终狂——下定决心疯狂学习西方制度,要使日本跟西方一样发达 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本 市政工程、纺织工业……;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海军当 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 巧合的是,日本明治维新期间正值当年清朝的戊戌变法前后, 但清朝官员的心态完全不同。1866年,清朝政府总理衙门首度受邀 参加法国巴黎博览会,但臵之不理,因为清朝官员一向以“天朝” 自居,甚至把“世博会”译为“炫奇会”,讥讽国外的科学技术为 “奇技淫巧”。
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是哪天
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是哪天铭记历史,大家知道日本投降日是哪天吗?下面小编整理了日本投降时间以及日本无条件投降日相关详细资料。
欢迎阅读。
日本投降日是哪天日本无条件投降时间公元2016年8月15日。
70年前的这一天,疯狂肆虐的日本法西斯低下了罪恶的头颅,放下了沾满人类鲜血的屠刀。
70年前的这一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战场升起了胜利的旗帜,中华民族在付出伤亡3500万人的巨大牺牲后走出了世纪的苦难。
70年前的这一天,全世界对法西斯的历史审判、神圣判决,宣示着人类世界在未来的日子里将永远对法西斯说“不”!明天,是浇铸着永不冷却的热血之日。
谨以此刊纪念胜利,警示后人——永远珍惜和平,永远捍卫和平。
这一天的胜利,彻底改变了中国近代史,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斗争没有一次比得上的———热血和生命浇铸的民族复兴丰碑任天佑1945年8月15日——这是一个炎黄子孙永远不会忘怀的日子。
在这一天,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
这一天的胜利,彻底改变了中国近代史。
这一天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道路。
这是一个丰碑般砌满血泪与欢呼的日子。
日本投降,华夏子孙流淌着喜悦的热泪,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日本法西斯的失败,从它发动侵略战争那一天就注定了。
早在此前几天,中华大地已沉浸在欢呼声中——8月10日18时许,重庆无线电波传出“日本要投降了”的消息。
顿时,千万市民拥到街头,欢呼声鞭炮声淹没了整个山城,百姓们彻夜难眠。
8月10日晚,新华社收到发自路透社、合众社有关日本乞降照会的电讯,副社长吴文涛直接拨通了枣园毛泽东的电话。
消息传开,人们纷纷拥向街头欢庆胜利。
在经历淞沪会战惨烈洗礼的上海,日本投降消息于8月10日晚传出,11日全市店铺停业,爆竹声整天不绝……在这充溢了中华大地的喜悦中,湖南芷江刻在历史的记忆中——中国接受日军洽降会议首先在湖南芷江举行。
了解日本必读书籍推荐
了解日本必读书籍推荐了解日本必读的书籍有哪些呢?面是店铺精心为您整理的了解日本必读书籍推荐,希望您喜欢!了解日本必读书籍推荐1.新渡户稻造《武士道》《武士道》一书是作者于1899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养病时,有感于外国人对日本的传统武士道知之甚少,为了向国外介绍而用英文写成的。
由于作者本人是一个在幼年时亲自接受过武士道传统教育的日本人,因此,正如作者所说,他在介绍时,与别的外国的日本研究者至多只不过是个“辩护律师”不同,“可以采取被告人的态度”。
的确,我们在读到他所系统介绍的武士道的种种方。
面时,颇有入木三分之感。
同时,由于作者是为了向国外作介绍而写的,行文中大量引用了西方的历史和文学典故进行比较,所以就更便于外国读者阅读和理解。
正因为如此,本书一出版就引起了外国读者的极大兴趣。
据作者自序说,当时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不仅自己亲自读了此书,还以此书分赠其友人。
光是本书的日本版从1900年到1905年的6年之间就重版了10次,本书还被译成了多种文字,在世界的日本研究书目中占有重要位置。
2.本尼迪克特《菊与刀》《菊与刀》的前身是一份研究报告——作者受美国战时情报局委托写的有关日本的研究报告。
后来在原报告基础上加上前后两章,即成此书。
此书于1946年发表后反响巨大,亦成为日本最畅销的图书之一,因其学术价值和借鉴意义,60多年后依然长销不衰,成为文化人类学的典范之作,是了解日本民族的绕不过的经典读本。
《菊与刀》从日本人森严的等级制度讲起,分别从行为习惯、文化观念、道德世界、人情态度、自我修养和儿童教育等等各个方面对日本人的民族性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从中可以解读出日本民族历久形成的种种文化模式,包括负恩与报恩的压力、义理与自由的抉择,享乐的人情观与自虐的修养法,还有别样的儿童教育传统。
这些充满矛盾的外部行为模式及内在文化价值体系,使我们逐渐窥见了严格的家族制度和等级制度下日本“耻感文化”的渊薮。
3.小泉八云《日本魅影》《日本魅影》是小泉八云的代表作。
关于日本历史的书籍
关于日本历史的书籍1.《无约束的日本》-约翰·内森(美)本书旨在描述当代日本生活,中心论点:日本民族迫切地需要恢复作为记忆存留在想像力的本土文化,以免它在现代化进程中被外国因素所吞噬。
2.《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今文学著中国人坚忍大度是否散漫守己?日本人勤奋正直,是否小气偏狭?3.《周作人论日本》-周作人全书从“日本国民性”“日本文化”“日本民俗与宗教”“日本人的衣食住行”“日本与中国”五部分论述。
4.《暧昧的日本人》-李兆忠剖析日本文化性格的书5.《窥视日本》-妹尾河童这是一部构思新奇、视觉独特的“画书”,边写边画,巨细靡遗,其孩童般的好奇心跃然纸上。
6.《武士道》-新渡边户稻造系统地介绍了武士道的方方面面。
7.《菊与刀》-本尼迪克特(美):商务印书馆我想这本书不用介绍了,但凡懂得日语的就一定听过这本说。
但凡日语专业的,就一定要看这本书。
8.《菊花与刀-日本文化的诸模式》-本尼迪克特(美):九州出版社这与上面那本其实大体相当,但九州出版社的这本是插图珍藏般,还是值得收藏的。
9.《现世与想象-民间故事中的日本人》:蔡春华民间故事,相对于典雅规范、风格迥异的日本文学,更能深透出日本民间风情的点点滴滴,更富于浓郁的民间气息。
10. 《日本论》-戴季陶日本人的性格、风俗、思想、习惯是什么?社会根基、社会基础又在哪里。
看看此书,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11. 《宛如梦幻-日本战国乱世中的‘菊与刀’》-赤军历史就是历史,现实就是现实。
真实的日本历史,尤其是最混乱也最精彩的历史又是怎样的呢?12. 《日本文化史》-叶渭渠探询日本文化的精神,研究日本文化与中国与西方的交流,及日本文化所表现出的内在发展的自律性和外在交流的主体性。
13. 《南京大屠杀和日本人的精神构造》-津田稻夫从日本人的精神构造入手,从日本国内的状况入手,剖析南京大屠杀的成因与日本的思想及社会的关系,探讨其惨虐行为的人性根源。
高三历史复习单元验收:选修一第九单元戊戌变法Word版含答案
2016届高三历史复习单元验收:选修一第九单元戊戌变法(含解析)1.维新运动时期,具有比较明显民主革命色彩的维新思想家是()A.严复B.康有为C.梁启超D.谭嗣同2.康有为《公车上书》中的下列观点能够体现戊戌变法主要特征的是()A.“下诏鼓天下之气”B.“迁都定天下之本”C.“练兵强天下之势”D.“设通晓中外政体、方正直言之士之议郎”3.下列对于百日维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全面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B.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D.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4.为变法而献身,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壮烈诗篇的戊戌志士是()A. 梁启超B. 谭嗣同C. 刘光第D. 杨深秀5.维新变法思想发展成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是()A、康有为开办万木草堂B、强学会的成立C、康有为领导公车上书D、康有为组织保国会6.光绪帝利用康有为、梁启超进行“百日维新”,希望借此挽救即将衰亡的大清王朝,也使自己避免成()A.“百日维新”所实行的措施违背潮流B.C.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反对D.袁世凯的暗中告密7.从近代化进程的角度看,维新变法运动最深远的历史影响是:()A、确立了清朝君主立宪的政体B、举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C、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D、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8.1902 年的一天,北京的一个戏院里有一伙人在侃大山,赵仁说:“我参加过公车上书”。
钱义说:“我还参加过义和团运动呢”孙礼说:“我当时就住在东交民巷里”。
李信说:“那儿离我的学校不远,我在京师大学堂里读书的”。
根据所学知识,他们当中谁的话最有可能不符合当时的现实()A、赵仁B、钱义C、孙礼D、李信9.19世纪末,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和条件包括()①早期改良主义思潮的影响②甲午战争加深了民族危机③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④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10.下列选项中不是维新变法期间形成的宣传维新思想的报刊()A.《中外纪闻》 B.《强学报》 C.《时务报》 D.《民报》11.戊戌变法的历史作用有()①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②解放了人民的思想③促进了人民的觉醒④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12.戊戌维新运动最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A、挽救民族危机B、推动政治改革C、发展社会经济D、促进思想启蒙13.戊戌变法对于我国近代教育发展的贡献是()A.首创了专业技术教育B.废除了科举取士制度C.开始组织留学教育D.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14.戊戌变法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A、挽救了民族危机B、推动了政治改革C、发展了社会经济D、促进了思想启蒙15.下列关于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改革是国家、政府的行为,是统治者主动实行的B.改革是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的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C.改革相对革命而言对生产力的破坏小,一定程度有利于社会发展D.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16.19世纪末,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和条件包括()①早期改良主义思潮②甲午战争加深了民族危机③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17.1898年6月16日,康有为上书光绪帝:“勿去旧衙门,而惟增新衙门;勿黜革旧大臣,而惟擢小臣;多召见才俊志士,不必加其官,而惟委以差事,赏以卿衔,许其专折奏事足矣。
日本最早记载钓鱼岛的文献——《琉球国图》
2013年第3期 南 洋 问 题 研 究 No.3 2013 (总第155期) SOUTHEAST ASIAN AFFAIRS General Serial No.155日本最早记载钓鱼岛的文献——《琉球国图》廖大珂 (厦门大学 东南亚研究中心,福建 厦门361005)摘 要:琉球政府《关于尖阁列岛主权》的声明宣称:“《琉球三省并三十六岛之图》所依据的是中国的《中山传信录》,这种资料没有价值。
”本文通过考证,认为《琉球三省并三十六岛之图》是《琉球国图》的临摹图,《琉球国图》是日本最早记载钓鱼岛的文献,琉球政府的声明不能成立;甲午战争之前,钓鱼岛并非日本政府所称的“无主地”,更不是琉球群岛的属地,而是台湾的附属岛屿,属于中国的领土。
这不仅为中国文献所证明,也为日本和西方的文献所证明。
钓鱼岛属于中国,已经是当时国际社会的共识。
关键词:钓鱼岛,《琉球国图》,日本中图分类号:D993.1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近几个月来,出于个人的兴趣,笔者致力于收集外国有关钓鱼岛的地图和文献记载。
在收集的100多幅地图中,大多数是西方国家的地图,少数是日本的地图,其中以《琉球三省并三十六岛之图》(附图1)[1]和《萨摩藩图》(附图2)[2]尤引人注目。
笔者拟就两图的关系及有关钓鱼岛的问题略陈一管之见,以就教于专家学者。
一、问题的提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日两国之间就因为钓鱼岛诸岛的主权归属和划界效力问题一直争论不休。
①《琉球三省并三十六岛之图》作者林子平。
林子平(1738—1793年),日本地理专家。
名友直,字子平,号六无斋主人;家里世代为德川氏的幕臣,是江户时代后期擅长兵学、地理学的思想家,也是著名的海防论者。
林子平父亲叫良通,通称源五兵卫,在幕府做官,通晓日本历史,著述很多。
林子平自幼在父亲的影响下,喜读历史、地理、兵学、经济等书,慷慨有大志,常以天下为己任。
自青年时代起即四处游学,特别重视海防。
他几次去江户,与通晓兰学(荷兰学,争论的焦点之一是有关《琉球三省并三十六岛之图》的评价。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上册课后习题: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课后篇巩固提升合格考达标练1.洪武十三年(1380年),宰相胡惟庸被公开处死后,朱元璋编撰了一系列皇谕钦训:《臣戒录》记录了212名违背君命的亲王、高官、皇族和宦者的名氏;《相鉴》记录了历史上82名“贤”相和26名“奸”相。
朱元璋采取以上措施的根本目的在于()A.震慑官员B.整治朝纲C.罢除宰相D.强化君权,惩戒违背君命的臣属,根本目的是加强君权,故D项正确。
2.明太祖朱元璋借“胡惟庸案”“诏罢中书省”,但相权被废使皇帝与六部之间产生了一个权力真空。
为了弥补这个缺陷,明代皇帝()A.提高六部的政治地位B.设立内阁来辅助施政C.任用宦官来参预朝政D.以特务机构充当耳目,明成祖设立内阁来辅助施政,故B项正确;为了弥补宰相缺位后的权力真空,明朝皇帝建立了内阁制度,而不是提高六部的政治地位,故A项错误;任用宦官是为了监督阁权,故C项错误;以特务机构充当耳目是为了监督吏民,故D项错误。
3.明朝时期,官僚机构对皇权的调节机能大为削弱,皇帝以国家元首的身份兼任官僚机构首脑之职,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家天下”色彩更加突出。
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A.宰相制度的废除B.内阁权势的膨胀C.阳明心学的传播D.奏折制度的形成,内阁实际上成为皇帝加强皇权的机构,具有明显的“家天下”色彩,故A项正确。
4.明朝的厂卫组织拥有侦缉、审判、执行的权力,甚至可以干预行政、军事、立法事务,他们直接对皇帝负责,除了皇帝之外,不受任何部门制约。
厂卫制度()A.体现了君臣共治、分权制衡B.彻底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C.行使与内阁相同的权力D.通过特务制度加强皇权“拥有侦缉、审判、执行的权力,甚至可以干预行政、军事、立法事务”可知明朝特务机构的职权之大,这实质上是皇帝通过该组织来加强皇权,故D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厂卫直接对皇帝负责,厂卫组织的权力由皇帝授予,因而不能体现君臣共治、分权制衡,故A项错误;B项“彻底解决”说法过于绝对,故错误;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秘书机构,与材料中厂卫组织的权力明显不同,故C项错误。
10635176_井上清:把钓鱼岛“还”给中国_
26井上清:把钓鱼岛“还”给中国文 | 孙建峰钓鱼岛属于中国最有力的证据,几乎全部出自日本历史学家井上清教授的研究成果。
支持中共,反对日共每个中国人都知道钓鱼岛主权属于中国,可并不是每个中国人都知道,钓鱼岛属于中国最有力的证据,几乎全部出自日本历史学家井上清教授的研究成果。
中共的坚决支持者1998年10月,江泽民访日,他在早稻田大学讲演《以史为鉴》时,除了感谢校长的邀请和回顾遣唐使的典故,只提及了两位日本人:作家川端康成和历史学家井上清。
日本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井上清并不是每个中国人都很熟悉。
马克思主义传到日本的时间比传到中国要早很多,《共产党宣言》的日文译本就比中文译本要早16年,所以马克思主义在日本一直有很大影响。
二战前,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应用在经济学研究领域,战后才扩展到了社会学和组织学范畴,而井上清教授是日本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历史的第一人。
井上清毕业于东京大学国史学科,1954年到京都大学任职,至1977年退休。
2001年11月23日,井上清先生病逝,终年88岁。
井上清虽非日共党员,但一直是日共的支持者和同情者;同样,日共也是井上清教授最坚决的支持团体。
不过,这种关系在上世纪60年代后半期断绝了。
日共拒绝在中苏论战中一边倒地支持中共,从建党以来一直保持良好关系的中共和日共因此分道扬镳,而中共的忠实拥趸井上清则坚定地站在支持中共的一边。
《琉球三省并三十六岛之图》,日本最早记载钓鱼岛的文献,1785年日本仙台人林子平所绘。
该图将钓鱼岛、黄尾屿和赤尾屿等列于琉球三十六岛之外,并涂上和中国大陆一样的红色,意指钓鱼岛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鱼岛等岛屿的历史和归属问题》一书,该书出版半年后,首先在香港被译随后台湾也出版发行了中译本。
当时大陆因“文1997年,大陆才翻译出版了井上清先生的这部力作,近期在保钓运动再掀高潮27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日本历史 课程历史沿革
日本历史课程历史沿革一.《日本历史》课程基本情况本课程是通过对日本史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日本历史发展、变迁的基础知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与所学专业的相辅相成,及时补充相应的日文词汇。
同时注意结合日本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组成结构、习俗、文化等内容,结合各个时期历史的若干课题,加强学生独立搜集、整理资料、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加深对日本民族的理解和认识。
开课学期为第七学期,总课时为30学时。
属于专业限选课程。
三.课程组师资队伍的基本情况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基础。
自日本历史课开设以来,在院、系领导的统一安排下,我们就一直在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面不断努力,课程组由原来的1人发展为2人。
为了强化本课程组教师队伍的基础理论功底,提高教学质量及科研水平,我们采取很多措施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形成人人研讨教学、人人以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为荣的良好氛围,对教师进行严格履行岗位职责,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既教书又育人的教育。
我们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是,以全面提高本课程教师队伍素质为中心,以培养优秀年轻骨干教师为重点,坚持深化改革、优化结构、强化激励、发展内涵的方针,建立促进教师资源开发利用和优秀拔尖人才迅速成长的有效机制,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素质良好、富有活力、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水平的教学队伍。
规划落实情况如下:1) 提高现有教师的业务水平。
包括与其他学校日语专业历史课教师多沟通交流,了解彼此的先进经验;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多开展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研究与探讨,不定期召开教学讨论会,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 实行资深教师导师制。
邀请其他高校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与本校青年教师结成“帮带”的对子,具体承担培养任务。
指派有经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和培养,将自己多年积累的宝贵教学经验传授给青年教师。
这种传、帮、带活动,不仅使青年教师很快地适应了本课程的教学工作,而且有效地改进和提高了自己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日本历史学家井上清:钓鱼列岛属于中国
日本历史学家井上清:钓鱼列岛属于中国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本来两国人民可以好好庆祝一番,但近几个月来,日本少数右翼政客出于某种政治目的,大肆炒作所谓尖阁群岛(即我国钓鱼列岛)的问题,把原本友好的气氛搞得乌烟瘴气。
对于日本右翼政客违背历史事实的肆意妄为,也不是每一个日本人都盲目“跟风”。
日本前外务省国际情报局长孙崎享就公开表示“钓鱼岛非日本固有领土”,对野田的作法不表赞同。
孙崎享的这一表态,使我联想到,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井上清教授(1913年-2001年)对钓鱼列岛问题的研究和他得出的结论。
井上清教授关于钓鱼列岛历史与主权问题的论著井上清教授长期执教于日本著名学府京都大学,对于日本历史有很好的研究。
他的《日本历史》、《日本近代史》、《日本现代史》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前后就被译成中文,为众多研究和了解日本历史的中国学者所熟悉。
日本历史上有一个学派叫天义学派,研究问题注重实证研究,类似于我国清代乾嘉考据学派。
明治维新后,日本学习西方,倡导学术自由、言论自由,在这一背景下,天义学派实证研究的传统得以保存和延续下来。
这一点,在井上清教授身上得到充分的体现。
对于日本历史和与日本历史有关问题的研究,井上清教授常常依据史实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而这些见解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和严肃的科学论证。
我早就读过他的许多著作,但见到他却是在1992年的夏天北京召开的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
他虽然年近八十,但思路敏捷,谈吐清楚。
我在南开读书时,因受老师、著名日本史研究专家吴廷镠教授的影响,对日本近现代史产生兴趣。
1972年美国宣布将琉球群岛以及包括我国钓鱼列岛在内的“西南诸岛”“交还”日本。
对于美日相互勾结,私相授受我国领土钓鱼列岛的作法,中国表示强烈不满,声势浩大的“保钓运动”随即在海内外展开。
今天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当时正在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进修,他以东海划界及钓鱼列岛相关的国际法问题作为博士学位论文题目,并凭借该论文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专题七 中日关系
热点专题七:2009年关于“中日关系”【热点背景】:一、日本明治维新140周年(发生于公元1868年)。
二、2008年10月24日,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0周年”招待会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举行。
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出席招待会并致辞。
胡锦涛在致辞中指出,30年前,邓小平同志和福田赳夫先生等两国老一辈政治家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作出战略决断,推动两国缔结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这是继1972年两国政府签订中日联合声明、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两国关系发展进程中的又一个重要历史文件。
【知识梳理】:一、友好交往:(汉朝至宋元时期)(1)两汉时期与日本的交往:政治交往:东汉光武帝时,日本“奉贡朝贺”,光武帝赠赐“汉委奴国王”金印。
经济交往: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往日本。
(2)唐朝与日本的交往:全方位的交往:互谴使节;仿照唐制;学习建筑;教授儒学;贸易往来;人物:中国高僧鉴真。
(3)宋元时期与日本的往来:南宋和日本交往频繁;元代海船直通日本。
二、对抗与友好并存:(明清时期)(4)明朝时期与日本的交往:①日本武士勾结中国沿海奸商形成倭寇,民族英雄戚继光和俞大猷英勇抗倭;②1592和1597年,日本两次派兵攻打朝鲜,中国明朝先后入朝抗击日本侵略军;③明朝中期,中日贸易往来成为双方关系重要纽带;后期,明政府实行海禁,影响了中日贸易的发展;(5)清朝时期与日本的交往: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中日交往基本断绝;晚清时期,中国以黄兴、蔡元培、陈独秀等为代表留日学生,有利于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和革命思想的传播。
三、日本两次大规模的侵华:(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1)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实现了由封建社会中心店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也积极利用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提倡“殖产兴业”、“文明开化”,成为亚洲的强国;(2)在向帝国主义过渡后,日本制定了“征韩侵华”的大陆政策,把侵略矛头对准了朝鲜和中国:①1874年在美国的支持下侵略台湾;②1894~1895年发动甲午中日战争,通过签订《马关条约》,割占辽东半岛和台湾;③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北京大肆抢劫,并获得大量赔款;④1904年挑起日俄战争,从俄国手中占领中国东北地区南部(即南满铁路);⑤1915年乘袁世凯复辟帝制之机,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⑥一战期间,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夺取了山东和青岛,取得了暂时独霸中国的局面;⑦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局部侵华,霸占东三省,并建立伪满洲国,实行殖民统治;又先后发动“一二八”事变和制造华北事变,中华民族危机加深;⑧1937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全面侵华,在政治上进行殖民统治,经济上进行殖民掠夺,思想文化上实行愚民同化政策。
“非国民”井上清——“归还”钓鱼岛的日本人
“非国民”井上清——“归还”钓鱼岛的日本人编者按:钓鱼岛是中国的?日本在南京实施了大屠杀?日本731部队对中国人民实施了惨无人道的暴行?⋯⋯这些事实在今天的中国人看来是如此毋容臵疑,以至于当它们后面加上问号,都显得格外刺眼。
但若干年前,它们的确是作为‚疑问‛而非‚公认的事实‛被提出来的。
更值得注意的是,首次发掘并公示这些事实的,几乎都是日本研究者。
正是因为这些宝贵的原始发掘和研究工作,中国在战争追责和领海争端上得到了最关键的技术支持,同时在国内,也完成了官方著史中重要的细节认证。
这些经由日方学者研究、公示而后来到中国的‚史实‛,最终通过官方媒体、教科书以及影视作品,传播到中国人心中,成为今天绝大多数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日军侵华史常识。
每逢中日关系进入紧张时期,每个中国人脱口而出的‚侵华血证‛不外如是。
在战前和战时的日本,有一个词叫‚非国民‛——对照中文的‚汉奸‛一词,‚非国民‛可翻译为‚日奸‛,它被用于称呼那些在日本发动侵略战争时不支持甚至反对穷兵黩武扩张政策的日本人。
上述日方的研究者,在当时正是被冠以‚非国民‛称呼的主要人群。
在日本对华侵略的同时,日本军方一直在设法制造使其侵略合法化的法理基础,这些‚日奸‛则用自己的研究力图消解这些法理基础。
战后,围绕战争犯罪问题及战后处理问题,日本国内的思想界、学术界一直有激烈争论。
在这些问题上,有良知的日本人始终仗义执言,较真到底,不惜被攻击为‚非国民‛。
在中国,这些人的名字在相关学界早已人人皆知,却一直不为大众所知。
本刊特发专题‚日本的‘非国民’‛,不只为纪念这些名字,更希望以其精神作一碑记:良知和真理,超越国界线!从法理上,正是井上清将钓鱼岛‚还给‛了中国——迄今为止,中国关于钓鱼岛主权问题时所使用的证据和历史事实,不但来自日本方面的有力证据全部来自井上清,甚至引自中国古籍的说法也多半来自井上清的发现整理。
近些年来,有不少大陆新出版的钓鱼岛学术论著,全盘借用了井上清费尽心力从日方史料和档案中找到的证据,却假装世界上从来没有‚井上清‛这个人的存在。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综合基础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综合基础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综合基础人类自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已经走过了整整60年的时间历程。
日本以一弹丸小国,多次对中国这个泱泱大邦发动侵略战争,且最后一次能在华夏腹地进行殖民统治达八年之久,原因何在?秘密在哪里?为善良不再被暴力蹂躏,为正义不再因受欺凌哭泣,也为和平之光不再被强权扑灭,今天,很有必要对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综合基础进行一番分析。
战争是一对矛盾。
和一切矛盾一样,它的发生发展都是有条件的。
同时,战争作为敌对双方互动式的矛盾运动,其条件又可以从矛盾双方加以认识。
具体到中国的抗日战争,因为它由日本的侵略引起,所以日本处于战争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战争得以发生起决定作用的内因;不分析这个内因,就不知道战争为什么会发生。
对于中国来说,尽管因为战争是被日本强加的,因此处在战争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日本侵华战争的外因;但不分析这个外因,同样无法了解战争为什么能够发生。
由日本在侵华战争所处地位决定,我们的分析首先必须从日本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开始。
一、关于日本方面世纪70年代日本明治维新之前,它还只是一个屈从于欧美列强、仰西洋人鼻息的弱小国家。
但是,明治维新仅仅过了四年,日本仿佛被施用了什么法术似的,便把欧美列强强加于它的炮艇外交政策转用于其亚洲邻国,之后直到1945年战败投降,使这70年基本上变成一部侵略、奴役他国的扩张史。
那么,是什么神奇的力量使日本侵略扩张的欲望之火在遇到强力阻隔之前能持续燃烧70余年经久不熄呢?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以下因素无疑是应该格外重视的。
(一)携带强烈战争扩张基因的天皇制军事政治体制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天皇还只是全国最高的精神上统治的象征,一切权力实际上都掌握在德川幕府将军手中。
经过一场“尊王攘夷”和倒幕运动,才确立了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政体。
但是,和从前一样,这种新建立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权力仍然不能单靠观念上的权威来维持,无论这种权威是怎样被传统神圣化了的,它必须拥有足以制服反对者和维护并加强自己权威的物质力量。
优化指导(新课标)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阅读材料解析 第1讲 一战到二战 人民版选修3 含答案( 2013高考)
【优化指导】(新课标)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讲一战到二战人民版选修31.(2012年沈阳模拟)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而又广泛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百三十一条协约国和参战国政府认定而德国也承当,由于德国及其盟国进行侵略而把战争强加于协约国和参战国政府及其国民的身上造成的全部损失与破坏的责任。
——《凡尔赛和约》材料二美国黑人领袖W.E·杜波伊斯于1918年写下了这一有关即将到来的世界的非凡预言: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始。
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
在这些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
——《全球通史》(1)材料一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怎样引起的?这一观点是否正确?结合这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谈谈你的看法。
(2)人们对材料中“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始”各有不同的理解:有人理解为“战争结束了,和平已经来临”;有人理解“新的世界大战已经拉开帷幕”。
你同意哪一种观点?结合史实说明理由。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是巴黎和会上四个国家的代表说的话:“我有的是钱,你们都得听我的。
”“借给我钱可以,想当老大你还嫩了点!”“应该把那条腿也打断,叫他永远也爬不起来!”“等老子伤好了再跟你们算账!”材料二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列宁(1)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哪些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存在矛盾?并指出矛盾所在。
(2)材料二列宁所作判断是否正确,为什么?(3)材料二中“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是指哪两个国家?3.(2012年长春测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条缔约各方以它们各国人民的名义郑重声明它们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上,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第二条缔约各方同意它们之间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课后篇巩固提升合格考专练1.“自秦始置宰相,不旋踵而亡。
……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这里的“我朝”指的是( )A.汉朝B.唐朝C.明朝D.清朝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罢丞相”可知是指明朝废除丞相制度,C项正确。
2.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中央集权加强B.中央官制简化C.君主专制强化D.行政效率提高答案C解析图1到图2反映了相权的废除,皇帝直接控制六部,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强化,与中央集权无关,故A项错误,C项正确;中央官制的简化和提高行政效率都是表面的现象,不是本质,故B、D两项错误。
3.下列属于明朝皇帝用来牵制内阁权力的宦官机构是( )A.东厂B.西厂C.锦衣卫D.司礼监答案D,多由司礼监太监充任。
司礼监权力可与内阁“首辅”匹敌,故D项正确。
4.明神宗万历年间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明朝内阁的权力达到了顶点。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入阁当值的官员始终官位较低B.内阁首辅可以制约皇权C.标志着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D.内阁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中后期入阁官员的官位很高,A项错误;内阁对皇权起不到制约作用,B项错误;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是在清朝,C项错误;明朝内阁始终没有取得法定地位,D 项正确。
5.《明史》载:“(内阁)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俨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由此可知,明代内阁( )A.与唐代宰辅具有相同权力B.具有最高决策权C.承担了宰相的职能D.属于六部的下属机构,但是明代内阁不是中央一级机构,没有决策权,故选C项。
6.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位于即墨市鳌山卫,鳌山卫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对防备倭寇侵扰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列人物中著名的明朝抗倭英雄是( )A.岳飞B.文天祥C.戚继光D.郑成功,故C项正确。
7.据统计,仅在明朝永乐年间,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东南亚及非洲国家使节来华共三百余次,平均每年十余次。
对钓鱼岛的看法
对钓鱼岛的看法摘要:钓鱼岛一直是中日争夺的焦点,也是中日关系好坏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对于钓鱼岛问题,我们中国不能退让,钓鱼岛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领土,而且钓鱼岛对于中国来说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字:争端资源国力近观多年来,钓鱼岛问题一直是缠绕我国多年来的一块心头病。
日本一直强调钓鱼岛是他们本国的领土,便肆无忌惮地占领了钓鱼岛。
钓鱼岛周围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和渔业资源,是谁都不想放弃的一块肥肉,这不仅对于日本,对于中国也是如此。
钓鱼岛又称作钓鱼山、钓屿、钓台或者是钓鱼台岛。
位于中国东海钓鱼岛列岛的主岛,距浙江省温州市约358千米、福州市约385千米、台湾基隆市约190千米,面积4.3838平方公里,周围海域面积约为17.4万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约362米,被誉为“深海中的翡翠”。
其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从1372年起,中国明清两代册封使就把钓鱼岛作为出使琉球海上必经之路的标志。
早在1403年有关中国海上航路的《顺风相送》一书便记载有钓鱼屿。
1719年赴琉球的清朝册封使徐葆光在《中山传信录》中也曾有记载。
1971年12月,中国外交部发表声明称:“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等岛屿是台湾的附属岛屿。
它们和台湾一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不仅中国历史上有记载,就连日本的许多学者也承认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已故日本历史学家井上清生前曾指出,“钓鱼岛等岛屿最迟从明代起便是中国领土。
这一事实不仅是中国人,就连琉球人、日本人也都确实承认”。
1708年琉球学者程顺则在《指南广义》一书中便清楚地记载了钓鱼台、黄尾屿、赤尾屿,并称姑米山(久米岛)为“琉球西南方界上镇山”,等于承认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属于中国。
日本人高桥庄五郎也曾指出,钓鱼岛等岛名是中国先取的,其中黄尾屿、赤尾屿等固有岛名无疑是中国名,与台湾附属岛屿——花瓶屿、棉花屿、彭佳屿等相同,而日本则没有用“屿”的岛名。
这就已经充分说明钓鱼岛是我们中国的领土。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历史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考点7从明朝到清朝前中期的统治 含答案解析
考点7从明朝到清朝前中期的统治一、选择题1.洪武十三年(1380年),宰相胡惟庸被公开处死后,朱元璋编撰了一系列皇谕钦训:《臣诚录》记录了212名违背君命的亲王、高官、皇族和宦者的名氏,《相鉴》记录了历史上82名“贤”相和26名“奸”相。
朱元璋采取上述措施的根本目的在于()A.震慑官员B.整治朝纲C.罢黜宰相D.强化君权,但其根本目的是巩固君主的统治,故A项错误;朱元璋采取的这些措施都属于整治朝纲的内容,但这并不是其根本目的,故B项错误;罢黜宰相是这些措施的其中一项,故C项错误;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编撰一系列皇谕钦训,其根本目的是加强君权,巩固统治,故D项正确。
2.史书记载:“(内阁)地居近密。
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
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
”据此可知,明朝内阁()A.与唐朝宰辅具有相同权力B.具有最高决策权C.承担了宰相的职能D.属于六部的下属机构“偃然汉唐宰辅”说明明朝内阁承担了宰相的职能,但是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不享有决策权,不属于六部的下属机构,故选C项,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3.明朝的文官荫子武职制度构建于景泰年间,嘉靖以后,由于边事频仍,阁臣、枢臣等各级文臣多有得荫锦衣卫武职者,该制度使部分缙绅子弟成为世袭武官。
明朝的这一制度一定程度上()A.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B.改变了科举制的选拔方式C.加强了锦衣卫的权力D.进一步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由于边事频仍,阁臣、枢臣等各级文臣多有得荫锦衣卫武职者,该制度使部分缙绅子弟成为世袭武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阶层流动指的是个人或群体社会地位的变化,即从某一社会阶层到另一社会阶层的变化,题干材料反映了明朝文官子弟逐渐变为武官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故选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仍然实行科举制,排除B项;“各级文臣多有得荫锦衣卫武职者”并不能说明明朝的文官荫子武职制度加强了锦衣卫的权力,排除C项;“进一步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与中央集权有关,排除D项。
河北省栾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河北省栾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国语·鲁语上》载:“昔烈山氏(烈山:其意为放火烧荒)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柱:意为“尖头木棒”),能殖百谷百蔬。
”材料可以佐证A.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B.铁器的冶炼情况C.轩辕氏对农业的贡献D.神农氏创造耒耜2.毛泽东曾经说过:“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
”下列哪些做法符合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①刀耕火种②江南地区稻麦兼种③使用翻车灌溉④使用曲辕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俞森《荒政丛书》卷五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
”材料表明中国古代A.农业是财政的主要来源B.已显露近代化的曙光C.小农经济并非完全封闭D.重农抑商已有所改变4.浙江吴兴钱山漾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中发现绢片、丝带、丝线等,经鉴定其原料是家蚕丝。
这一发现可以证明A.纺织原料最初使用麻和丝B.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纺织技术的国家C.当时中国已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5.清朝唐英《陶冶图说》记载景德镇“商贩毕集,民窑二三百区,终岁烟火相望。
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余万,靡不借瓷资生”。
这反映了当时A.景德镇开始成为瓷都B.瓷器出口量大幅增长C.手工业分工日益细密D.私营制瓷业发展迅速6.《朱史》记载,当时四川所铸铁钱一贯就重达二十五斤八两,在四川买一匹罗,要付一百三十斤重的铁钱。
由此四川地区出现了A.B.C.D.7.日本史学家井上清在《日本历史》中谈到明朝与日本的贸易时说:“和中国的往来,不只是进行和平贸易……同时也伺机变为海盗,掠夺沿海居民,倭寇和北欧古代的海盗船,以及英国中世纪末的海盗兼贸易船是一样的。
”据此可知A.倭寇行为具有资本原始积累的性质B.明朝对外政策加剧了倭患的严重性C.日本商人自古以来就由海盗组成的D.明朝实行海禁政策有一定的合理性8.“明政府规定,政府以钱粮、银两或预先购好的丝料分发机户,机户织毕交官取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井上清日本历史讲解_井上清日本历史介
绍
井上清是20世纪70年代早期,日本历史学家中对琉球问
题实事求是研究的先驱者。
他依据事实、证据、法理,阐明了
琉球本是独立和平的国家,今天本人给大家精心挑选了井上清
日本历史,希望文章对大家有所启发。
井上清
井上清,历史学家,著名钓鱼岛问题专家,日本京都学派著名代表人物,日本明治史权威,1913年5月出生于日
本四国岛的高知县,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国史科。
曾是日共党员,1967年因支持文化大革命被日共除名,他曾撰文
揭露昭和天皇的战争责任,说钓鱼岛在近代以前不属于日本,这在日本都是很大胆的举动,因此,被称为“最勇敢的日本人”。
代表作品有《日本军国主义》。
井上清(1913.5—2001 .11 )日本伟大的历史学家。
日本著名近代史和现代史研究家、著名社会活动家、京都大学名誉教授。
井上清教授出生于日本四国岛的高知县。
1936年毕
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国史科,二战期间,他参与了文部
省的维新史料和帝国学士院的帝室制度史的编纂工作。
战后成为由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等组成的历史学研究会的重要领导成员。
1950年,井上清加入刚刚成立不久的日本学术会议。
1954年就任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的副教授,部落问题研
究所评议员,支持日本原著民族解放运动,
1961至1977年期间,井上清担任京都大学人文科学
研究所教授。
1967年,井上清因发表支持中国文化大革命的言论
而被日本共产党除名。
后曾任教于大冢有章创立的毛泽东思想学院。
井上清主张“人民的历史学”,反对国家主义史观。
退休后,他热衷于推动日中两国的学术交流事业,为加强日中友好和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作出了贡献。
到1985年9月止,井上清教授28次访问中国。
井上积极参与市民团体的和平反战运动,痛斥当年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并且坚决抗议不正视甚至歪曲日本近、现代史与修改历史教科书等行为,被国内外进步舆论誉为日本有良知的历史学家。
井上清是日本京都大学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
他从战后开始研究日本历史,是当时讲座派代表性人物之一,京都学派的著名代表人。
他以卓越的见识,进行了精心的研究,以他所著《国史批判》、《日本女性史》、《日本政治腐败史》和论文集《天皇制》等贯彻启蒙工作,同时为以明治维新史为中心的日本近代史研究工作,开辟了新的方向。
根据1951年
在《历史评论》杂志上以远山茂树著的《明治维新》为中心所进行的争论,他阐明了幕府末期在经济及政治上都从属于欧美列强的危机和抵抗这种危机的斗争;发展了战前认为明治维新
结果形成了专制主义的研究成果;认为明治维新的积极意义在
于国家的统一、近代民族的形成和民族独立的出发点;并发展
了羽仁五郎的主张的积极的一面,认为明治维新的原动力在于封建剥削和农民追求现代自由的斗争。
此外,在关于战前的天皇制的性格问题的争论中,他阐明了天皇制的阶级意义也要随
着资本主义发展和经济关系、阶级关系的变化而发展变化,并从天皇制是日本帝国主义危机中的权力,它代表“法西斯化日本帝国主义者”这一点出发,提出了天皇法西斯主义的论点。
井上清个人作品
井上著作颇丰,他的《日本女性史》、《日本的近代史》、《日本的历史》、《天皇·天皇制的历史》、《部落的历史和解放理论》及《日本的军国主义》等都是学习日本史和研究日本的重要资料。
井上清历史评价
他是唯一一位站出来发表论文论证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日本学者。
以后,许多学者再研究钓鱼岛问题,都离不开井上清先生最原始的调查材料。
井上清坚持真理、坚持正义的言行,为日本右翼分子恨之入骨。
井上清多次遭到右翼分子的威胁恐吓,但他临危不惧,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和战斗品质。
由于井上清在国内外的名气和影响实在太大了,右翼分子始终不敢对他下手。
1960年井上清到苏联访问,回来途中顺访我国,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亲切接见。
他与近代史所的著名史学家范文澜、刘大年等进行了学术交流。
以后,井上清30多次到中国访问,王震、邓颖超等国家领导人都分别会见过他。
郭沫若院长、胡绳院长都与他建立了密切关系。
看过“井上清日本历史”的人还看了:
1.了解日本必读书籍推荐
2.有关于日本传统文化论文
3.日本投降日是哪天
4.九一八事变爱国演讲比赛稿
5.了解日本必读的书籍
6.日本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7.纪念九一八事变演讲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