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必修四哲学原理与方法论汇总

合集下载

政治必修四马哲原理与方法论总结

政治必修四马哲原理与方法论总结

5
四、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人可 以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造福于人类。
6
五、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但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利用规律。 【方法论】: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 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 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10
2、(2011〃湛江质检)2010年我国切实履行国际责任, 推动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 材料一 我国国务委员出席在意大利举行的经济大国 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论坛领导人会议时指出,气候变 化是一个全球性挑战,攸关各国国计民生,影响世界 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我们 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不能动摇、力度不能减弱。我们 应该在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框架内,走清洁发展、和谐 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 球家园。
15
①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按客观规律办事, 不能违背规律。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必须把握经 济发展和运行规律,落实科学发展观。 ②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利用规律, 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 来。我国通过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从 而保持了经济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16
马哲原理与方法论总结
Tragen Sie hier den Text Ihrer Fußzeile ein
1
辩证唯物论(5)
联系观(5) 辩证 发展观( 5 ) 唯物辩证法 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 义哲学
矛盾观(8) 认识论(5) 辩证否定观 (2)
历史观(3) 历史 唯物主义 价值观、人生观(3)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总结(包括原理方法论)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总结(包括原理方法论)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总结(包括原理方法论)《生活与哲学》是高中政治必修四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人们的生活观、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形成与发展。

通过学习《生活与哲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人生意义的追求,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念,并对个体如何在浩瀚的宇宙中找到真理、追求幸福给予指导。

在学习过程中,原理与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下面将对其进行总结。

一、原理《生活与哲学》的原理涉及到人生观、价值观、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与人生、精神世界与人的存在等方面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原理包括:1. 人生观的形成与发展原理:人生观是人类对于自身存在的基本看法和评价,它是在实践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

个体的人生观受到社会、历史、经济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实践中不断变化和发展。

2. 人的本质与存在的关系原理:人的本质是人的存在的根源和决定因素。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在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的。

3. 人与自然的关系原理: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关系。

人对自然的认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人类对自然的改造是为了满足人类自身的需求。

4. 科学与人生的关系原理:科学是对客观世界进行客观研究和客观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

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造和发展社会,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实现人类的全面发展。

二、方法论《生活与哲学》的方法论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其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是研究事物及其运动变化的科学方法,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是用唯物史观来看待、研究、分析历史事实和社会现象的方法。

具体方法包括:1. 辩证法:辩证法是研究矛盾的普遍规律性和事物发展的科学方法。

辩证法强调对矛盾和矛盾的斗争的认识和处理,对事物发展的总揽和把握。

2. 比较研究:比较研究是通过对不同事物的比较,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 实践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只有通过实践对理论的检验,才能认识和把握真理。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原理及方法论总结大全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原理及方法论总结大全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总结大全生活与哲学是高中政治必修四的内容之一,通过学习这一部分内容,可以使同学们对生活的本质与意义有更深的认识,同时也能够培养同学们的思辨能力和理论素养。

下面是对生活与哲学的原理与方法论进行总结的大全:一、生活与哲学的关系:1. 生活与哲学的互为基础关系:生活是哲学的基础,而哲学又回应和指导生活。

2. 生活与哲学的相互渗透关系:哲学离不开生活的经验,生活的实践又需要哲学的指导。

3. 生活与哲学的统一关系:哲学的任务是要把握生活的本质,帮助人们认识和改造生活。

二、生活与哲学的目的:1. 通过哲学来认识生活的本质和意义,使人们能够对生活有更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2. 通过哲学的指导,使人们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从而使生活更有意义和价值。

三、生活与哲学的哲学观点及其含义:1. 辩证唯物主义:生活是一个对立统一的过程,对生活的认识要进行辩证的思考。

2. 实践哲学: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认识生活的本质和意义。

3. 唯物辩证法:生活是一种发展的过程,要从事物的矛盾与发展,去认识和改造生活。

4. 历史唯物主义:生活是历史的产物,要通过研究历史,了解生活的规律和发展趋势。

四、生活与哲学的方法论:1.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础,没有实践就没有认识。

2. 综合与分析的关系:对生活的认识要进行综合分析,既要看到生活的整体,又要看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3. 具体与抽象的关系:对生活的认识既要关注具体的事情,又要从中抽象出普遍规律。

4. 历史与现实的关系:要以历史为鉴,从历史中汲取生活的经验和教训,同时又要关注现实的变化和发展。

五、生活与哲学的误区:1. 只重理论,轻实践:哲学的任务不仅仅是研究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实践。

2. 整体论与个别论的片面性:对生活的认识不能只看到整体,还要关注个别的具体情况。

3. 只讲概念,不注重举例:概念与实例相结合,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哲学原理。

政治必修四哲学原理与方法论汇总

政治必修四哲学原理与方法论汇总

哲学原理与方法论汇总•㈠辩证唯物论•⒈自然界的物质性•⒉人类社会的物质性•⒊世界的物质性•⑴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产生的;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⑵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必须符合客观;•⒋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⑴原理内容: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世界的本原是物质;•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正确反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反作用: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发展;B.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萎靡的精神•⑵方法论: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必须符合客观,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⑴含义: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⑵原因:①哲学依据: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物质决定意识;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②现实意义•⑶怎么办:①正确认识客观实际和规律,尊重客观实际和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④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⒍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⒎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⒏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⑴原理内容:①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②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⑵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⒐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⒑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⑴原理内容:①规律是客观的,我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②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⑵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㈡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⒈实践的特点•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构成实践的基本要素是客观的;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⒉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⑴原理内容: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理论会把人们的实践引向歧途;•⑵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⒊真理的特点属性•①真理是客观的客观性,真理的内容及其检验标准是客观的;•②真理都是有条件的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③真理都是具体的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⒋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⑴原理内容:•①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③认识具有上升性;追求真理的过程,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的过程;真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⑵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三.唯物辩证法㈠联系的观点1.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⑴原理内容:①联系是普遍的:一切事物和周围事物联系着;事物内部各部分、要素相互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②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⑵方法论: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片面的看问题;②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和陷入诡辩论;2.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改变条件,建立新的联系;3.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⑴原理内容:①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②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世界上每一具体联系都是有条件的,并随时间、地点、条件的改变而改变;⑵方法论: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4.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⑴原理内容:①二者是相互区别的;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②二者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二者相互依赖: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为其部分;二者相互影响: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二者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⑵方法论:①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②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5.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⑴原理内容: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⑵方法论:①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把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完整准确的认识;认识角度②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实践角度6.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运动,引起事物的变化,推动事物的发展;㈡发展的观点1.发展的普遍性和实质事物是变化发展的⑴原理内容:①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是发展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永恒发展的,都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漫长的不断发展的过程;②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⑵方法论: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⑶错误观点:反对认为事物是一成不变的静止观点;破除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和安于现状的旧观念;2.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⑴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而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⑵方法论:①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支持、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②要准备走曲折的路,做好充分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⑶错误观点:形而上学的“直线论”和“循环论”;3.事物发展的状态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⑴原理内容:①事物的变化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②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③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经过不断的“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⑵方法论:①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埋头实干,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②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⑶错误观点:拔苗助长、急于求成或优柔寡断、缺乏信心;形而上学的两种表现形式:“激变论”;“庸俗进化论”;㈢矛盾的观点1.矛盾对立统一原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⑴原理内容: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就是对立统一;②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⑵方法论:①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一点论;②坚持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既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又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⑶错误观点: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一点论,离开对立谈统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2.矛盾的同一性原理⑴原理内容: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⑵方法论: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朝有利方向转化;3.矛盾的作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4.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⑴原理内容:①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②矛盾又是客观的,矛盾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⑵方法论:①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②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防止片面性;5.矛盾的特殊性⑴原理内容:矛盾具有特殊性:①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⑵方法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6.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共性和个性的关系⑴原理内容: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②二者在不同场合下可以相互转化;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⑵方法论: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统一起来,坚持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政治必修四哲学原理和方法论总结

政治必修四哲学原理和方法论总结

政治必修四哲学原理和方法论总结
政治必修四的哲学原理和方法论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中的两种对立观点,其中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物质,思想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则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意识,物质是意识的表象。

2.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矛盾的斗争和统一推动的,强调矛盾的普遍性和变化的多样性;历史唯物主义则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

3.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辩证法是一种观察事物发展的方式,通过分析矛盾、转折和否定之否定等过程揭示事物的本质;形而上学则是一种抽象、片面和静止的观察方式,忽略了事物的变化和矛盾。

4. 实证主义和批判思维:实证主义强调通过观察和实验来验证科学理论,注重客观事实的规律性;批判思维则认为科学理论应该具有批判性和创造性,深入分析事物的本质和社会的利益关系。

5. 价值观念和社会效益:哲学原理和方法论也涉及到对于价值观念和社会效益的讨论,如何实现人民的利益最大化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

总体而言,政治必修四的哲学原理和方法论主要强调辩证唯物
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强调矛盾和变化的普遍性,提倡科学的观察和批判思维,并关注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效益。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生活》原理、方法论整理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生活》原理、方法论整理

高中必备知识点大全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生活》原理、方法论整理一、辩证唯物论⒈世界物质性原理【原理】世界是物质的:①自然界是物质的;②人类社会是物质的;③人的认识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的派生。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⒉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⑴物质决定意识【原理】物质是本源,意识是派生,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主观符合客观,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⑵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①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追溯过去,推测未来);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⒊规律客观性原理【原理】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方法论】①要求我们按客观规律办事,尊重规律,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就要受到规律的惩罚;②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即发挥主观能动性)⒋规律的普遍性(多数可以和“规律的客观性”原理一起用)【原理】规律是普遍存在的。

【方法论】①要求我们按客观规律办事,尊重规律,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就要受到规律的惩罚;②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即发挥主观能动性)⒌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关系原理【原理】①规律是客观的,客观规律制约着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原理和方法论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原理和方法论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原理和方法论(文科生必备高三版本)(一)辩证唯物论1。

世界物质性统一性原理和方法论【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2.意识的反作用原理和方法论【原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3。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和方法论【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包括反映和反作用两个方面)【方法论】我们要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既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反对割裂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只看到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4。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和方法论【原理】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即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违抗的。

但人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

规律是普遍的,事物在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都应遵循其固有的规律.规律也是变化的,但不是人去改变的。

【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不能违背规律。

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5。

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原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另一方面,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方法论】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二)唯物辩证法1.普遍联系原理和方法论【原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方法论】我们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哲学原理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哲学原理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总结\一、唯物论(辩证唯物论)1.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物质性原理)(1)原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

(2)方法论:这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反对从主观出发,反对“上帝创世说”。

.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1)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它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2)方法论:①人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应当尊重、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②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3.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1)原理:①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但是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无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为人类造福。

(2)方法论:①人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②人还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为人类造福;③要把尊重客观规律性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②意识具有能动性,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2)方法论:①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②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5.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①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的存在与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违抗的;②人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为人类造福。

③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也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政治必修四哲学原理方法论详细归纳整理

政治必修四哲学原理方法论详细归纳整理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生活处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处有哲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学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与世界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观方法论(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

一般人的世界观是零散的不自觉的)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具体科学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唯物主义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可知论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不可知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为什么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进步性: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古代朴素唯局限性: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

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将复杂问物主义题简单化。

进步性: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近代形而上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学唯物主义局限性:仍然把物质的具体形态等同于物质。

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辩证唯物主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义和历史唯众的根本利益。

物主义1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管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原理方法论简洁必备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原理方法论简洁必备

哲学原理+方法论(简洁版)一、辩证唯物论: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被改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又是普遍的。

方法论:①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③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①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②要求我们必须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1、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即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实践具有阻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指导作用。

方法论:①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②要重视认识的反作用,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①真理是客观的。

②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③真理是具体的。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方法论: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原理: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因此,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原理总结整理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原理总结整理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原理总结整理一.唯物论基本原理和方法论1.世界物质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打算意识。

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

2.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1)人能够能动地熟悉世界: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方案性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制造性和自觉选择性(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进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进展。

①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整和掌握作用。

昂扬的精神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使人丢失斗志。

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气。

((3)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①物质打算意识,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动身、使主观符合客观;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方案性、主动制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进展。

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4.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定的、稳定的联系。

①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制造,也不能被毁灭,是不行违背的。

①规律是普遍的,事物在运动变化进展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①必需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反客观规律,一旦违反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处。

①人可以在熟悉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依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①要把敬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忱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5.规律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①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求敬重客观规律。

①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熟悉、把握和利用客观规律。

①要把敬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忱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6.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物质和运动是不行分割的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中,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知识点总结哲学原理、方法论及其运用(辩证)唯物论1.自然界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要改造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

2.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1)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①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认识。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党的指导思想、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工作计划之间的关系,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立足于基本国情;说明社会主义既是物质的富有,也是精神的富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3. 规律的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改变或消灭规律。

【方法论】:承认规律的客观性,按客观规律办事。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在各项工程、宏观调控等工作中,要按规律办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注意】:(1)凡是讲到人们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取得了成功(或遭到了失败),一定是遵循(或违背)了某种客观性(如:自然界的客观性、联系的客观性、规律的客观性);如果人们科学办事,同样坚持了实事求是原则。

(2)把握例词:实事求是、遵循和依据规律、因为人的活动而造成某种消极后果、拔苗助长、根据生产力调整生产关系、面向市场、“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生态失衡。

4.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关系原理【原理内容】、【方法论】:规律是客观的,但并不意味着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原理和方法论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原理和方法论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原理和方法论(文科生必备高三版本)(一)辩证唯物论1.世界物质性统一性原理和方法论【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2.意识的反作用原理和方法论【原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和方法论【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包括反映和反作用两个方面)【方法论】我们要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既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反对割裂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只看到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4.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和方法论【原理】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即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违抗的。

但人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

规律是普遍的,事物在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都应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规律也是变化的,但不是人去改变的。

【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不能违背规律。

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5.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原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另一方面,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方法论】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二)唯物辩证法1.普遍联系原理和方法论【原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总结大全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总结大全

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方法论(辨证唯物论) 【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错误倾向】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辨证唯物论) (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它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二、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及方法论(辨证唯物论)【原理内容】(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错误倾向】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三、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辨证唯物论)【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生活》原理整理(世界观+方法论)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生活》原理整理(世界观+方法论)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生活》原理整理(世界观+方法论)一、唯物论(四五课)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原理2.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原理物质和运动密不可分。

要求我们在运动中把握事物,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规律的客观性原理规律是客观的。

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4.人能认识利用客观规律原理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5.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原理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掌握客观规律。

他要求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办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6.物质决定意识原理物质决定意识。

要求我们一起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7.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8.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原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它既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要求我们重视意识作用,自己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意识。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六课)⒈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强大的指导作用。

要求我们要立足于实践,同时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2.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原理真理是客观的,有条件的,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物质的统一性原理一切从实际出发,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三、辩证法(七八九十课)(联系论)七课⒈联系的普遍性原理联系具有普遍性。

【政治必修四哲学】原理+方法论+关键词

【政治必修四哲学】原理+方法论+关键词
大局、局部,战略长远高度,三农工作与全国小康,地区分割、 地方保护主义,中央与地方,分裂、独立等;结构调整,系统 工程,优化组合,手与身体的关系,细节与成败等。 )
(二)发展观:
1.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与上升,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 问题。(材料中出现时间变化的词汇,如“新”,“从„„ 到”,面向未来,为了子孙后代;前瞻性,科学预测,昨天、 今天、明天等。) 2.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或前进性与曲 折性的统一)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 准备。(虽然。。。但是,好事多磨,多难兴邦,严峻挑战 等。)
三、唯物辩证法: (一)联系观:
1.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要坚持用联 系的观点看问题。(结合,协调,统一,影响,意义,
有利于,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关,处理„„关系,同时, 统一整体,导致、后果,离不开等。 )
2.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不 具备的功能。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 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应当立足整体,树 立全局观念,同时,重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 整体的发展。(东、中、西部与全国,组成部分,环节,全局、
3.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 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要 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分阶 段、有步骤,循序渐进,防微杜渐,适度、火候、分寸、尺度, 一次次,一蹴而就,过度,急于求成等。)
Hale Waihona Puke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 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 的目的和归宿。)认识反作用于实践,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 指导作用。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 用。(新课题;实践证明;出水才看两腿泥,耳听是虚,眼 见是实,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 心。 ) 2.真理具有客观性、具体性和有条件性。要坚持和发展真理。 3.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在实践中认识、发现和检验真理。(材料中有随着时间的变化, 人的主观认识深化的句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必修四哲学原理与方法论汇总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哲学原理与方法论汇总•㈠(辩证)唯物论•⒈自然界的物质性•⒉人类社会的物质性•⒊世界的物质性•⑴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产生的。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⑵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⒋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⑴原理内容: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正确反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反作用):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发展);B.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萎靡的精神)••⑵方法论: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必须符合客观,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⑴含义: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⑵原因:①哲学依据: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物质决定意识;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②现实意义••⑶怎么办:①正确认识客观实际和规律,尊重客观实际和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④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⒍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⒎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⒏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⑴原理内容:①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②规律是普遍的。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⑵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一旦违背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⒐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⒑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⑴原理内容:①规律是客观的,我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②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⑵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㈡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⒈实践的特点•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构成实践的基本要素是客观的;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

•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

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⒉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⑴原理内容: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理论会把人们的实践引向歧途。

••⑵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⒊真理的特点(属性)•①真理是客观的(客观性),真理的内容及其检验标准是客观的。

•②真理都是有条件的(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③真理都是具体的(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⒋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⑴原理内容:•①认识具有反复性。

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

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认识具有上升性。

追求真理的过程,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的过程。

真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⑵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三.(唯物)辩证法㈠联系的观点1.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⑴原理内容:①联系是普遍的:一切事物和周围事物联系着;事物内部各部分、要素相互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②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⑵方法论: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片面的看问题。

②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和陷入诡辩论。

2.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改变条件,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⑴原理内容:①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

②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世界上每一具体联系都是有条件的,并随时间、地点、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⑵方法论: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⑴原理内容:①二者是相互区别的。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②二者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二者相互依赖: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为其部分。

二者相互影响: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二者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⑵方法论:①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②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5.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⑴原理内容: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⑵方法论:①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把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完整准确的认识。

(认识角度)②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实践角度)6.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运动,引起事物的变化,推动事物的发展。

㈡发展的观点1.发展的普遍性和实质(事物是变化发展的)⑴原理内容:①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是发展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永恒发展的,都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漫长的不断发展的过程。

②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⑵方法论: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⑶错误观点:反对认为事物是一成不变的静止观点;破除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和安于现状的旧观念。

2.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⑴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而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⑵方法论:①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支持、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②要准备走曲折的路,做好充分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

⑶错误观点:形而上学的“直线论”和“循环论”。

3.事物发展的状态(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⑴原理内容:①事物的变化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②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③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事物的发展就是经过不断的“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⑵方法论:①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埋头实干,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②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⑶错误观点:拔苗助长、急于求成或优柔寡断、缺乏信心。

形而上学的两种表现形式:“激变论”;“庸俗进化论”。

㈢矛盾的观点1.矛盾对立统一原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⑴原理内容: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②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⑵方法论:①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一点论。

②坚持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既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又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⑶错误观点: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一点论),离开对立谈统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

2.矛盾的同一性原理⑴原理内容: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⑵方法论: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朝有利方向转化。

3.矛盾的作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4.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⑴原理内容:①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②矛盾又是客观的,矛盾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⑵方法论:①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②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防止片面性。

5.矛盾的特殊性⑴原理内容:矛盾具有特殊性:①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