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三制)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地表的变化》同步练习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课课练(共7课)(2021新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课课练(共7课)(2021新版)

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1.地球的表面1.下列关于地形的描述,错误的是()。

A.从地形图上可以看出,地球表面陆地少、海洋多B.地形图上不同颜色表示不同海拔高度C.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复杂多样的D.地球表面的地形一旦形成后就不会再改变了2.用直线把地形和与其对应的特点连起来。

平原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高原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

丘陵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山地四周地势高,中间低平盆地宽广平坦,起伏很小,海拔较低3.我们家乡的主要地形是()。

A.山地B.平原C.丘陵D.高原E.盆地2.地球的结构1.地球结构从内向外分别是()。

A.地幔——地核——地壳B.地核——地幔——地壳C.地壳——地幔——地核D.地核——地壳——地幔2.下列关于地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地球的内部,越靠近地心,温度越低B.人类主要生活在地壳和地幔C.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D.地壳很坚硬,是固定不动的3.小明想用橡皮泥制作一个地球结构模型,制作代表地壳的蓝色橡皮泥时,厚度应该()。

A.薄一些B.厚一些C.和其他层一样厚D.厚薄没有要求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1.请将地震成因模拟实验的材料与模拟对象连一连。

裁成两半的小盒岩层受到的作用力泥土两个板块拉开或挤压装有泥土的小盒岩层2.下列关于地震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壳运动是地震发生的原因B.地震给地表带来的变化都是缓慢的C.地震后可能会出现地面塌陷、山体滑坡等现象D.地震对人类有一定的影响3.地震发生时,正确的自救方法是()。

①乘电梯下楼②在高楼层,就近躲在厚实的床、桌下③在平房里,立即冲到空旷地④不盲目大声呼喊,保存体力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4.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1.下列对于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土豆泥代表地壳B.番茄酱代表岩浆C.模拟实验中听不到任何声音D.实验中不需要带护目镜2.地球的内部力量改变着地球的地形,下图所示是位于吉林省白山市东南部的长白山天池,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2021新青岛版科学六三制五年级上册自主学习指导课程全册全套答案

2021新青岛版科学六三制五年级上册自主学习指导课程全册全套答案

2021新青岛版科学六三制五年级上册自主学习指导课程全册全套答案第一单元光1.认识光一、我的收获1.我会填(1)光源(2)直线(3)照明、取暖、发电,危害(4)能,不能(5)玻璃2.小法官(1)×(2)√(3)√(4)√(5)√2.光的反射一、我的收获1.我会填(1)反射发生改变空气中反射光(2)两(3)看到物体2.生活中的科学(参考)脑后头发反射的光传到手拿的平面镜上,再通过平面镜反射到人前面的平面镜上,光线再次通过平面镜反射到我们的眼睛。

3.潜望镜的秘密一、我的收获1.我会填(1)水面地面光学(2)光的传播路线(3)两相对平行(4)452.生活中的科学(1)4.彩虹的秘密一、我的收获1.我会填(1)光红橙黄绿蓝靛紫(2)小水滴三棱镜彩虹小水滴(3)深蓝(4)空中的小水滴有受热蒸发了2.小法官(1)×(2)×3.生活中的科学(参考)(1)所有的彩虹都是完整的圆形,只是因为它们被地面或地平线挡一部分。

在雨天或雾天,飞机乘客和飞行员偶尔会看到完整的圆形彩虹。

(2)雨后,空中悬浮着很多小水滴,它们会像三棱镜一样将阳光分散成不同颜色的光,形成彩虹。

单元活动一、我的收获1.我会填(1)光源不是不能发光(2)在一条直线上直线(3)反射光线(4)人的眼睛(5)潜望镜(6)三棱镜红橙黄绿蓝靛紫(7)两两2.小法官(1)√(2)√(3)√(4)×(5)√(6)√(7)√(8)×3.我会选(1)②(2)①②(3)①③(4)②(5)①(6)①(7)②(8)③二、生活中的科学(参考)1.潜水艇侦察、市政排水管道内部检测、隧道涵洞内部检测、槽罐车内部检测等。

2.温度升高,亮度提高。

3.如影子的形成;黑暗中手电筒发出的光;射击活动中利用了三点一线;太阳光穿过树叶间隙在地面上出现无数个小圆点等。

4.太阳出来了,悬浮在空气中的小水滴蒸发了。

第二单元5.雾和云一、我的收获1.填一填(1)类比推理(2)冷小水滴雾云2.生活中的科学(1)答:当天气晴朗时,空气中会有大量的水蒸气,太阳下山后地面温度不断降低,低空中的水蒸气遇冷就会凝结成小水滴,它们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雾。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综合练习试题(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综合练习试题(含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练习一、单选题1.在降雨量相同的情况下,下列选项中,( )的土地受到的侵蚀最严重。

A. 坡度大、有植物覆盖B. 坡度小、无植物覆盖C. 坡度大、尢植物覆盖2.下列选项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缺少植被、降暴雨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土壤流失B. 泥石流是土地被雨水侵蚀的一种现象C. 人类的活动对土地被侵蚀的程度没有影响3.下列选项中,( )不是水土流失引起的。

A.阻塞河道B.破坏士壤肥力C.形成高山4.青藏铁路工程于()开工,2006年7月全线贯通。

A. 2001年6月B. 2003年6月C. 2005年6月5.下列选项中,( )被侵蚀的程度最严重。

A. 茂密的树林B. 绿绿的草地C. 荒凉的山坡6.自然污染指由于自然原因造成的水污染,下列属于自然污染的是()。

A. 一场大雨过后,化工厂的垃圾被冲进附近河流B. 坐船时,把废弃的电池直接扔到水里C. 地震导致地壳中某些有害元素渗入地下水含水层中7.探索土地被侵蚀与植被有关时应该改变的是()。

A.倾斜程度B.植被多少C.雨量8.从地面到地球中心约千米。

A. 3400B. 6300C. 29009.现在国家实行“退耕还林”政策,根本原因是()。

A.粮食够吃了,不需要那么多的耕地了B.我们需要更多的木材C.防治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和改善生态环境10.下列不是危险、可怕的自然灾害是()。

A. 地震B. 火山喷发C. 阵雨11.选择题。

(1)某小组研究土地的坡度对侵蚀的影响,要保持不变的条件是( )。

A.有无覆盖物和雨量大小B.土地坡度和雨量大C.有无覆盖物和土地坡度(2)某小组研究雨量大小对侵蚀的影响。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在一块有覆盖物的土地上,先下“小雨”,再下“大雨”进行比较B.在两块都有覆盖物,且坡度相同的土地上,一块下“小雨”,另一块下“大雨”进行比较C.在两块都无覆盖物.且坡度相同的土地上,一块下“小雨”,另一块下“大雨”进行比较(3)在雨水对土地的侵蚀过程中,( )很容易被径流带走。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同步练习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同步练习

1.地球内部有什么一、我来填一填:1.地球内部有、、、等物体。

2.地球从表面到中心可以划分为三层,分别是、、。

3.地球的内部结构就像一个煮熟的鸡蛋,蛋壳相当于地球的,蛋白相当于地球的,蛋黄相当于地球的。

4.是地球的核心部分,温度约为4700摄氏度。

二.当好小法官:1.地壳在地球各处的厚度是不一样的,海洋部分薄,陆地部分厚。

()2.地幔内部的压力很大,是一种过热状态下的特殊的固态物质,温度大约有5000℃。

()3.科学家可以利用地震波、磁力等,对地球内部情况进行探知。

()4.地幔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构成。

()5.地幔和地核主要由铁构成,所以地球上的铁是取之不尽的。

()三、我来选一选:1.地幔的下面是,它是地球的核心部分。

A.地壳 B.地核 C.地心2.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它是由组成的。

A.岩石 B.沙子 C.土壤3.地核的半径约为千米。

A.3800 B.3300 C. 3400四、科学探究:1.美国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构想:用炸药把地面炸开一条裂缝,然后往裂缝中注入至少10万吨熔融状态的铁水。

灌入铁水的同时,放入一种特殊材料制成的探测器,从而揭开地核不为人知的真面目……地球会同意这项计划吗你会同意吗为什么2.地球越往内部温度越高,甚至高达几千度,为什么从地下挖出的石油、煤的温度却不高,而且没有燃烧掉呢一、我来填一填:1.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下会沿着裂缝上升。

上升的岩浆有的会在上升的过程中冷却下来,形成,有的则可能冲出地面形成。

2.火山石由火山喷发时落下的、、和涌出地面的冷却而成的堆成的锥形山。

3.有的火山喷发后一直没有再喷发,这样的火山叫做,有的火山喷发后隔一段时间还会喷发,这样的火山叫做,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火山叫做。

4.火山喷发给我们造成灾难,也给我们带来益处,如在岩浆向上移动和喷发的过程中,会在地下形成、等矿藏。

5.地壳越到深处,压力越大,温度越高。

那里的物质热得像烧熔了的玻璃一样,叫做。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复习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复习试卷(含答案)

【期中集训营】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堂检测资料2.1 地球的表面一、填空题。

(每空5分,共40分)1.地球表面包括()和()。

2.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有高原、()、山地、()、丘陵等。

3、地形地球仪上,()色表示水,()色表示耕地、平原和森林,()色表示山地、沙漠,()色表示冰川。

二、选择题。

(每题5分,共20分)1.我国地形多样,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是()。

A.平原B.高原C.山地2.观察世界地形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项是()。

A.地球上大部分是陆地,海洋面积较B.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包围着C.中国的地形是东高西低3.对平原的特征说法正确的项是()A.海拔较高,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陡坡为界B.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C.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4.在()上,我们更容易看出哪里是高山,哪里是平地。

A.地图B.政区地球仪C.地形地球仪三、判断题(每题5分,共25分)1.海洋、草原是常见的地形之一。

()2.地球仪摸上去都很光滑。

()3.地球仪上相邻两个国家的颜色不同。

()4.高原的地势高,地表起伏很大。

()5.丘陵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

()答案:一、1.海洋陆地 2.平原盆地 3.蓝绿黄白二、1.C 2.B 3.C 4.C三、1.错 2.错 3.对 4.错 5.对2.2 地球的结构一、填空题。

(每空5分,共40分)1.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分为()、()和()三个圈层。

2.地壳在不断运动着,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和()三大类。

3.砾岩、砂岩、页岩都是()。

4.我们现在看到的地球表面与地球的()有关。

二、选择题。

(每题5分,共15分)1.地球内部有不同圈层,地表薄薄一层称为()。

这是根据地震波在软硬不同岩石中传播速度快慢作出的猜测。

A.地壳B.地幔C.地核2.如果把地球比作鸡蛋,蛋黄相当于地球的()A.地壳B. 地幔C.地核3.由地球板块运动直接引起的自然现象是()A.地震B.潮汐C.海啸三、判断题(每题5分,共25分)1..地球的内部结构像个鸡蛋。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随堂练习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随堂练习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随堂练习第1课、地球内部有什么一、填空:1.从地面到地球中心有(6000)多千米,最先进的钻机钻探深度不过(10)千米。

2. 地震波能够向(四面八方)传播,有的可以一直传到(地心)。

地震波碰到不同的物质,就会有不同的(反射)和(折射)。

3.科学家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情况进行探知。

4.地球内部可以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

5.地壳由(岩石)组成,厚(5—70)千米,地幔由(硅、铁、镁)组成,厚(2900多)千米,地核由(铁、镍)组成,厚(3400多)千米。

二、简答:1.人们是怎样了解地球内部情况的?答:是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情况进行探知。

2.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答:知道火山喷发、地震的发生时间、地点,可避免它对人类造成灾难。

3.认识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

答:地球内部划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

地壳是最外面的一层,厚5—70千米不等;地壳下面是地幔,厚2900多千米,温度在1200℃到2000℃之间;地幔下面是地核,厚3400多千米,温度可达5000℃。

第2课、火山1、火山喷发是一种壮观的自然现象,它是地球内力作用的产物2、1980年5月18日(圣海伦斯火山)受地震影响喷发。

3、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裂隙向上升,在地壳比较薄的部位或者地壳裂缝距地面较近处,上升的岩浆在巨大压力下冲出地面,形成火山。

4、火山喷发所带来的影响。

(1)地表形态的变化。

火山喷发形成火山口湖、圆锥形火山和火山岛(2)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灾难——烧毁森林、房屋,覆盖农田和城市,污染空气;同时火山喷发也会给人类带来许多益处,如在岩浆向上移动和喷发的过程中,会在地下形成铁、铜、金刚石等多种矿藏,火山灰是农作物的上等肥料。

火山喷发使地貌发生巨大的变化而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如日本的富士山、中国长白山的天池、五大连池的火山群、火山地热喷泉,景象非常壮观,还有的地区利用火山地热来发电。

新青岛版(六三制)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新青岛版(六三制)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新青岛版(六三制)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地球和地表》测试卷及答案一、选一选(将正确的选项填到括号里)1.、地幔的下面是它是地球的核心部分。

A、地壳B、地核C、地心2、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它是由组成的。

A、岩石B、沙子C、土壤3、岩浆形成后由于温度降低而冷凝固结形成的岩石叫。

A.沉积岩B、变质岩C、岩浆岩4、地核的半径约为千米。

B.A.70 B. 2870 C、34705、创可贴在手指关节处的正确贴法是。

A、胶布贴在创口处B. 将创可贴两头剪开,药棉贴在创口处C、直接贴在创口处6、火山喷发时,岩浆是()而沿着地壳岩层裂缝冲出地面的。

A、靠自己的力量B、靠地球的引力作用C、靠地球内部的压力作用7、地震危害很大,但目前人们还不能准确预报地震,这说明。

A、自然规律是无法掌握的B、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准确预测地震C、地震预报是十分复杂的世界性难题8、如果发生地震,应该及时。

A. 进人室内B、离开屋子,到空旷的地方去C、一动不动等待救援9、下列哪项不是自然因素对地表的影响?A、地震B、火山喷发C、修路架桥10、地球内部的温度。

A、很高,能把岩石熔化B、与地面一样高C、很低二、小法官(在括号中打“√”或“×”)1、地震发生时,低楼层的人员应迅速跑到室外开阔地带。

()2、岩层弯曲、褶皱会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发生变化。

()3、发生地震时,应断开电闸,关掉天然气,灭掉炉火。

()4、地震现象可以说明地壳的岩层也是在不断变动着的。

()5、遭遇崩塌、滑坡、泥石流时,应选择与崩塌、滑坡、泥石流运动方向相同的方向逃生。

()6、地壳越往深处,压力越大,温度越高。

()7地震现象可以说明地壳的岩层也是在不断变动着的。

()8、发生地震时,应关闭电闸,关掉天然气,灭掉炉火。

()9、地球内部和表面都在时刻不停地变化着。

()10、化石不但能帮助我们推测地表曾经的变化,还为研究古环境提供了线索。

()三、脚踏实地1、火山喷发时,喷涌而出,大地发出巨大的声响……2、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压力越。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常见的陆地地形有平原、()、山地、()和盆地等。

2.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分为地壳、()、()三个圈层地壳在不断运动着。

3.()是地震发生的原因。

4.()是火山喷发的原因。

5.风的力量会()并且搬运岩石破碎物对地形变化起着重要作。

6.地球上的水在陆地、( )及大气之间不断地循环。

7.地球内部力量如( )产生的力,与外部因素如()等都会影响地球表面的形态。

二、选择题。

(把你认为的正确选项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1.由岩浆冷却形成的岩石是( )。

A沉积岩 B.岩浆岩 C.变质岩2.由于雨水的冲刷,土壤或土壤中的部分物质随着水流而流失,就是( )。

A.侵蚀 B风化 C.沉积3.我国的地形特点决定了我国的河流流向是(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由南向北4.每年喜马拉雅山的抬升是( )。

A.猛烈的 B不存在的 C.缓慢的5.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关系是( )。

A.同在中国B.黄河携带的黄土沉积到华北平原C.长江携带的黄土沉积形成华北平原6.小宇同学的家乡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具有这种特点的地形是( )。

A.高原B.山地C.盆地7.下列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的方法是( )。

A开山修路 B.植树造林 C.开河造桥8.河水流出沟谷后,随着坡度的变缓,河水的流速( )。

A.不变B.加快 C减慢9.许多科学家认为,大陆板块之间的( )会形成断裂谷。

A.相互碰撞 B相互拉张 C相互制约10.下列关于河流侵蚀和沉积作用的表达,正确的是( )。

A.陡坡处容易形成土壤沉积B缓坡处水流速度快C.水流速度快的地方容易产生土壤被侵蚀现象11.下列地形中,由土壤沉积形成的是( )。

A.富饶的长江中下游平原B.世界著名的青藏高原C.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四川盆地12.钱塘江岸边的堤坝下部的岩石比上部的岩石要光滑,这是由于( )对岩石的作用引起的。

五年级上科学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复习资料

五年级上科学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复习资料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复习资料一、基础知识:(一)认识地球1.地形图是用符号和颜色来表示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的地图。

2.地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可以划分为海洋和陆地两部分,其中海洋多,陆地少,陆地被海洋包围着。

3.陆地地形主要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大类。

玉环的地形主要是丘陵。

我国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地形是山地。

4.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5.地球的结构从外到内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地震主要发生在地壳部分,火山与地壳和地幔有关。

在地球深部,越往下,温度越高,压力越大。

6.地壳主要由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组成。

岩浆岩:玄武岩、浮石、花岗岩等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等变质岩:大理岩、板岩等7.地壳在不断地运动,地壳运动常常使岩石发生弯曲变形。

(二)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1.地球内部力量运动对地形造成的变化猛烈且迅速。

地震和火山喷发都是由地壳运动而产生的,是地球内部力量的两种表现形式。

①地震的成因:地壳运动使板块挤压或断裂,使岩层发生弯曲、断裂或错动。

地震会造成房屋倒塌、道路损毁等危害,甚至产生堰塞湖。

②火山喷发的形成条件主要有高温高压、地壳中存在薄弱地带、岩浆中存在大量的气体。

火山喷发有利有害。

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火山地热是一种清洁能源;火山岩和火山灰还能做建筑材料。

2.地球外力作用对地形造成的变化缓慢且温和。

外力作用主要是风和水的作用。

①风主要通过磨蚀、搬运和堆积作用使地表逐渐发生改变。

(1)磨蚀:雅丹地貌、风蚀蘑菇搬运:戈壁堆积:沙漠(2)大风、洪水的力量可以把大块的岩石破碎后形成的细小的沙、土搬运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这便形成了戈壁滩。

被带走的沙子在风或流水速度减小时沉积下来,日积月累形成了沙漠。

②水主要通过侵蚀和沉积作用使地表逐渐发生改变。

(1)降雨具有侵蚀的作用,会冲走松散的土壤,造成水土流失,从而改变地表的形态。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及答案(含四套题)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及答案(含四套题)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

(把你认为的正确选项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东非大裂谷是( )形成的。

A.两大板块受拉张 B.地震C.火山D.两大板块碰撞、挤压 2.下列各种自然现象,( )是因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A.涨潮退潮 B.地震 C.龙卷风 D.洪水3.( )可以使地球的局部表面在瞬间发生较大的改变。

A.冰川、火山. B.火山、地震 C.流水、风 D.地震、重力4.大雨过后,黄土高原上的大量泥沙被水冲走,下列治理方法中,可有效减少水土流失的是( )。

A.将草原开发成耕地 B.植树造林C.建造大型水库D.把林地改造成果园 5.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平原是( )形成的。

A.地球内部运动 B.水流冲击 C.风的作用 D.泥沙堆积6.地震是一种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自然现象,当发生地震时,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如果来不及离开房间就躲藏在牢固的床、桌子等坚固的家具下B.如果在一楼,就迅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C.地震发生时,快速从窗户跳出D.来不及逃跑时迅速找枕头、被子等护住头部 7.下列地形中,( )更容易造成侵蚀。

A.草原B.光秃秃的山坡C.森林D.梯田 8.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 )A.做“降雨量大小对土地的侵蚀程度的影响”实验时,必须有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实验B.地球表面的地形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生变化C.雨点降落在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D.风、冰川和海浪会使地形发生缓慢的变化9.钱塘江岸边的堤坝下部的岩石比上部的岩石要光滑,这是由于( )对岩石的作用引起的。

A.水B.风C.地球内部D.气温 10.我们要去大草原旅游,应该选择的地点是( )。

A.内蒙古 B.海南岛 C.西藏 D.四川 11.下列选项中,由于地球外部力量形成的地形是( )。

A.喜马拉雅山 B.日本富士山. C.沙漠中的蘑菇石 D.东非大裂谷12.当风刮过地面的时候,风力能吹起黏土和细沙,风越强,它所携带的颗粒就越大。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含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含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组成地壳的岩石可以分为()。

A.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B.花岗岩、沉积岩、变质岩C.岩浆岩、大理岩、变质岩2.下列岩石中,属于岩浆岩的是()。

A.玄武岩B.砾岩C.砂岩3.我们的家乡地形属于()。

A.山地B.高原C.平原4.如果把地球比作一个鸡蛋,那么地壳相当于鸡蛋的()。

A.蛋壳B.蛋清C.蛋黄5.在王亚平阿姨的太空课堂上,我们看到一滴水在空中()。

A.完全分散消失B.变成一个水球C.还是一滴水浮在空中二.填空题(共5题,共22分)1.雅丹地貌主要是由风的()作用形成的。

2.火山喷发后形成的地形地貌:()、()、()等。

3.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沉积岩和()三大类。

4.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山体滑坡阻塞河道,形成()。

5.地球的结构可分成三部分,由外到内依次是()、()和()三部分,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内。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地球表面的地形一直没有变化过。

()2.火山喷发飘在空中的灰尘,有时会让周围环境温度下降。

()3.通过对我国地形图的观察和研究,我发现我国地势的特点是东低西高,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

()4.岩浆在高温高压下,会在地壳薄弱地带喷涌而出,形成火山喷发。

()5.火山喷发只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

()四.连线题(共1题,共20分)1.将下列地形地貌与其主要成因连线。

五.简答题(共5题,共40分)1.请简单描述火山喷发的危害和好处。

2.什么叫风化?什么叫风化作用?3.组成地壳的岩石大致分为几个类型?它们分别是什么?4.在一些高山峻岭中的河流,它们的河道往往很深。

它们的河道一开始就那么深吗?它们是怎样形成深深的河道的?5.(1)从地形图上我们能发现什么?(2)说一说自己的家乡是什么地形。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A3.C4.A5.B二.填空题1.磨蚀2.火山岩小山;火山岛;火山口湖3.岩浆岩;变质岩4.堰塞湖5.地壳;地幔;地核;地壳三.判断题1.×2.√3.√4.√5.×四.连线题1.五.简答题1.好处:(1)增加土壤中有机物含量(更容易种植)(2)产生矿产资源(3)形成一些自然景观(如温泉)坏处:(1)增加形成酸雨的可能(喷发物中有二氧化硫)(2)火山灰会泯灭村庄,甚至城市(3)岩浆会引发火灾等(4)影响交通2.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风化。

六三制新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地表的变化》课件

六三制新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地表的变化》课件

瀑布
组成河床底部的岩石软硬程度不一 致,经河水侵蚀形成陡坎,河水流到
这里便飞泻而下,形成瀑布。
四、风的影响
风蚀地貌是在风的作用下形成的
风蚀蘑菇
雅丹地貌
五、海陆变迁
青藏高原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号称“世界屋脊”
科学家在青藏高原发现了一些远古 时代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这里可 能曾经是海洋。
六、自然因素
自然力量如板块移动、火山、地震、风化作用、搬运作用等都能对地表、地貌造成 很大影响。
七、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对地表的改变也有很大的影响,如砍伐森林、围湖造田、开采矿石、修筑大 型水坝等都对地表形态造成了不良影响。
青藏高原
地表形态
C
侵蚀
沉积
沉积 侵蚀
AEH
BFG
再见
六三制新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第四单元 地球和地表
17.地表的变化
一、地表变化 现在
过去
是什么成 了这种变化?
黄土裸露、沟壑纵横 水土流失严重
植被覆盖、郁郁葱葱
二、探究
三、水流的影响
水在地表流动中塑造着地表形态
三角洲
江河奔流中所裹挟的泥沙等杂质在 入海口处会絮凝淤积,逐渐成为河口
岸边新的湿地。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综合训练1(含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综合训练1(含答案)
A.高山的形成原因B.火山喷发的形成原因C.地震的形成原因
4.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
A.平原B.高原C.峡谷
5.长白山天池形成的原因是()。
A.地震B.火山喷发C.人工挖掘
6.“大河向东流哇”是《好汉歌》中的歌词,我国的大江大河多是自西向东流的原因是()。
A.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B.我国的地势东高西低
17.地震 应迅速远离外墙及其门窗,可选择厨房、浴室、厕所、楼梯间等空间小而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
18.风 水 温度 破坏 搬走
19.×
20.×
21.√
22.√
23.√
24.只要是应用地震波的传输速度、火山、地热等方面的数据
25.立法(制定法律法规),合理开采、利用矿产资源,不浪费水电,防止钢铁制品生锈,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寻找金属替代品等。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简图中,可以表示高原地形的是()。
A. B. C.
2.由泥、砂、岩石碎屑沉积形成的岩石叫( )。
A.岩浆岩B.沉积岩C.变质岩
3.如下图,小刚用力推一根竹片的两端,发现竹片中间会弯曲隆起,断裂时手会有发麻的感觉。小刚是为了研究()。
20.玄武岩、大理岩、花岗岩都属于沉积岩。( )
21.在丘陵上开垦梯田,不仅可以增加粮食收入还可以预防水土流失。( )
22.地球的深部物质就像一锅煮热的粥一样,在不断地运动。 ( )
23.盆地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
四、简答题
24.科学家探索地球内部构造的方法。
25.地球上矿产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矿产?
10.由岩浆冷却形成的岩石叫(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
A 火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况
B 地球的历史 C 生物进化
判断题
1.化石在科学研究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 )
× 2.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贯通五个省市。( )
3.为了保护地表,我们应该停止毁林、恢复天然草场。
(√ )
结束
《地表的变化》同步练习
填空题
1.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 遗体 或 遗迹 。 2.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 水利 工程,也
是世界上开凿 最早 、里程 最长 的大运河。它南 起浙江 杭州 ,北至北京通州区北关。
选择题
1.地球表面是( B )。
A 永恒不变的 B 不断变化的 C 平坦的
2.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 B )及( C )的许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