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考试 第25讲_审计抽样的相关概念(1)
审计抽样的相关概念
![审计抽样的相关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544bcf7e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4d.png)
审计抽样的相关概念第四章审计抽样⽅法考情统计2014~2016年本章累计考了29.5分,年均接近10分,且各年分值⾮常稳定,排在审计各章第6位。
其中选择题22分,占75%;简答题和综合题7.5分,占25%。
近三年考情表明,本章第⼀节更适宜考核选择题,第⼆节适宜考核各种题型,第三、四节更适宜考核简答题与综合题。
2017年,本章结构发⽣了较⼤变化,由原来的4节整合为现在第3节,并全⾯增加了货币单元抽样的相关知识。
为⽅便⼤家理解和学习,我们将教材第三节分拆为三节,分别介绍三种变量抽样⽅法。
知识结构第⼀节审计抽样的相关概念⼀、审计抽样的特征与适⽤范围注册会计师选取项⽬进⾏测试的⽅法包括以下三种:1.对某总体包含的全部项⽬进⾏测试;2.对选出的特定项⽬进⾏测试,但不推断总体;3.审计抽样,以样本结果推断总体结论。
总体,是指从中选取样本并期望得出结论的整个数据集合,构成总体的个体项⽬称为抽样单元。
审计抽样可以与其他测试⽅法结合进⾏。
例如,在审计应收账款时,可以使⽤选取特定项⽬的⽅法将应收账款中的单个重⼤项⽬挑选出来单独测试,再针对剩余的应收账款余额进⾏抽样。
(⼀)审计抽样的三个特征1.对具有审计相关性的总体中低于100%的项⽬实施审计程序;2.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3.可以根据样本项⽬的测试结果推断出有关抽样总体的结论。
不同时满⾜这三个特征的情形包括:(1)针对总体进⾏百分之百测试,不是审计抽样。
(2)选取特定项⽬测试,不是审计抽样,不能根据特定项⽬的测试结果推断总体的特征。
(3)选取低于百分之百的项⽬实施审计程序,却不准备据此推断总体的特征,例如穿⾏测试,也不是审计抽样。
A.风险评估程序B.控制测试C.实质性分析程序D.细节测试[答案]AC⼆、抽样风险和⾮抽样风险审计风险可能到抽样风险的影响,也可能到⾮抽样风险的影响。
(⼀)抽样风险抽样风险,是指根据样本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同于对整个总体实施与样本相同的审计程序得出的结论的风险。
【知识点】审计抽样的相关概念
![【知识点】审计抽样的相关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064b22ca195f312b3169a571.png)
第一编审计基本原理——第四章审计抽样方法考情分析本章属于审计的基础知识,属于需要重点关注的章节,主要内容是审计抽样相关概念以及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和细节测试中的应用。
常以客观题或简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核,分值在6分左右。
本章主要内容导读【知识点】审计抽样的相关概念一、审计抽样(一)审计抽样的含义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具有审计相关性的总体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为注册会计师针对整个总体得出结论提供合理基础。
(二)审计抽样的特征审计抽样应当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特征:(1)对具有审计相关性的总体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2)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3)可以根据样本项目的测试结果推断出有关抽样总体的结论。
(三)审计抽样的适用性审计抽样在审计测试流程中的适用性注意:①在被审计单位采用信息技术处理各类交易及其他信息时,注册会计师通常只需要测试信息技术一般控制,并从各类交易中选取一笔或几笔交易进行测试,就能获取有关信息技术应用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此时不需使用审计抽样。
②如果注册会计师将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的重大错报风险评估为可接受的低水平,也可不实施细节测试,此时不需使用审计抽样。
二、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一)抽样风险【例题·单选题】(2016年考生回忆版)下列有关信赖过度风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信赖过度风险影响审计效率B.信赖过度风险属于非抽样风险C.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扩大样本规模降低信赖过度风险D.信赖过度风险与控制测试和细节测试均相关『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选项A,信赖过度风险影响审计质量;选项B,信赖过度风险属于抽样风险;选项D,信赖过度风险是在控制测试中使用审计抽样时的抽样风险,与细节测试无关。
【例题·单选题】(2015年)下列有关抽样风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除非注册会计师对总体中所有的项目都实施检查,否则存在抽样风险B.在使用统计抽样时,注册会计师可以准确地计量和控制抽样风险C.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扩大样本规模降低抽样风险D.控制测试中的抽样风险包括误受风险和误拒风险『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控制测试中的抽样风险包括信赖过度风险和信赖不足风险。
审计抽样概述
![审计抽样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f32aaa89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15.png)
2 * 19.9 16.8 14.5 12.8 11.4 10.3 9.4 8.7 7.5 6.6 5.9 5.3 4.4 3.3 2.7
3 * * * 18.1 16.0 14.3 12.9 11.8 10.8 9.3 8.2 7.3 6.6 5.5 4.2 3.4
实际发现的偏差数
4
5
6
*
*
*
*
*
总体规模
05
04
可容忍错报
可接受的误受风险
03
02
总体的变异性
01
(一)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
审计抽样 • 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
二、选取样本阶段
(二)确定样本规模
样本规模=(总体账面金额÷可容忍错报)×保证系数
考虑重大错报风险,将其评估为最高、高、中和低四个
等级。
确定可容忍错报。
评估用于测试相同认定的其他实质性程序(如分析程序) 未能发现该认定中重大错报的风险。
审计抽样在细节 测试中的运用
审计抽样 • 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
一、样本设计阶段
明确测试目标
(一)
(四) 阶段 (二)
定义总体: • 考虑总体的适当性和
完整性; • 识别单个重大项目和
极不重要的项目。
界定错报
(三)
定义抽样单元
审计抽样 • 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 二、选取样本阶段
预计总体错报
审计抽样 • 审计抽样概述 二、审计抽样的种类
控制测试中的抽样风险:于评价内部控制在防止或发现
抽
并纠正认定层次重大错报方面的运行有效性的审计程序。
样
控制测试中的抽样风险包括依赖过度风险和信赖不足风
险。
【实用文档】审计抽样的相关概念
![【实用文档】审计抽样的相关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db9f045ccc7931b764ce1536.png)
第四章审计抽样方法本章考情分析本章属于比较重要的章节,核心内容是审计抽样的基本原理及其运用。
从题型看,既可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也可以在简答题或综合题中涉及。
尤其2012年以前以简答题形式为主,但是近几年经常在客观题和综合题中有所涉及,考生应重视相关知识的掌握,以应对各种题型的考核。
本章近几年平均分值6分左右。
2018年考核了单选题和多选题。
本章教材变化本章内容无实质性变化。
本章基本结构框架第一节审计抽样的相关概念一、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注册会计师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包括选取全部项目、选取特定项目和审计抽样。
1.选取全部项目测试适用对象通常更适用于细节测试,如:资本公积(★★★)测试范围测试总体中的全部项目。
(如: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的所有项目或其中的一层)适用情况1.总体由少量的大额项目构成;2.存在特别风险且其他方法未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3.由于信息系统自动执行的计算或其他程序具有重复性,对全部项目进行检查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2.选取特定项目测试适用对象既适用于控制测试,也适用于细节测试。
测试范围1.大额或关键项目;2.超过某一金额的全部项目;3.被用于获取某些信息的项目;4.被用于测试控制活动的项目。
局限性容易形成非抽样风险(★★★针对性)注意事项选取特定项目实施检查,通常是获取审计证据的有效手段,但并不构成审计抽样。
对按照这种方法所选取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不能推断至整个总体。
(★★★)3.审计抽样详见本章内容。
【补充例题•单选题】(2013年)下列有关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某类交易中选取特定项目进行检查构成审计抽样B.从总体中选取特定项目进行测试时,应当使总体中每个项目都有被选取的机会C.对全部项目进行检查,通常更适用于细节测试D.审计抽样更适用于控制测试【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选取特定项目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不能推断至整个总体,不能由特定项目审计结果得出总体特征的审计结论,不构成审计抽样,所以选项A错误;注册会计师从总体中选取特定项目进行测试时,没有遵循随机原则,总体中每个项目不是都具有被选取的机会,所以选项B错误;对全部项目进行检查,通常更适用于细节测试而不适用于控制测试,所以选项C正确;审计抽样适用于控制测试和细节测试,所以选项D错误。
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知识考点:审计抽样
![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知识考点:审计抽样](https://img.taocdn.com/s3/m/5be74cde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a8.png)
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知识考点:审计抽样
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的应考人员,*阶段考试的单科考试合格成绩5年内有效。
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知识考点:审计抽样,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浏览!
审计抽样
一、考情分析
本章属于比较重要的内容,是考试的重点,基本上每年都会涉及题目,各种题型均可涉及,尤其是简答题;还可以在综合题中涉及抽样的具体运用。
考生应在明确审计抽样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能够将抽样技术具体运用于控制测试和实质*细节测试中。
二、重点和难点
(一)审计抽样的基本概念
1.审计抽样
2.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3.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
(二)审计抽样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1.样本设计——确定测试目标;定义总体和抽样单元;定义误差构成的条件
2.样本选取
(1)确定样本规模——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
(2)选取样本
3.评价样本结果——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下的评价
第一,统计抽样结果评价(总体偏差率上限与可容忍偏差率比较;在细节测试下将总体错报上限与可容忍错报比较)
第二,非统计抽样结果的评价(在控制测试下将样本偏差率与可容忍偏差率比较;在细节测试下将总体错报与可容忍错报比较)
(三)控制测试中运用的抽样方法
1.统计抽样
2.非统计抽样
(四)实质*细节测试中抽样技术的运用
1.非统计抽样
2.统计抽样
(1)传统变量抽样
(2)PPS抽样的适用前提及优缺点。
【知识点】审计抽样的相关概念
![【知识点】审计抽样的相关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e3a8e2fc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dc.png)
【知识点】审计抽样的相关概念第⼀编审计基本原理——第四章审计抽样⽅法考情分析本章属于审计的基础知识,属于需要重点关注的章节,主要内容是审计抽样相关概念以及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和细节测试中的应⽤。
常以客观题或简答题的形式进⾏考核,分值在6分左右。
本章主要内容导读【知识点】审计抽样的相关概念⼀、审计抽样(⼀)审计抽样的含义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具有审计相关性的总体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实施审计程序,使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为注册会计师针对整个总体得出结论提供合理基础。
(⼆)审计抽样的特征审计抽样应当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特征:(1)对具有审计相关性的总体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实施审计程序;(2)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3)可以根据样本项⽬的测试结果推断出有关抽样总体的结论。
(三)审计抽样的适⽤性审计抽样在审计测试流程中的适⽤性注意:①在被审计单位采⽤信息技术处理各类交易及其他信息时,注册会计师通常只需要测试信息技术⼀般控制,并从各类交易中选取⼀笔或⼏笔交易进⾏测试,就能获取有关信息技术应⽤控制运⾏有效性的审计证据,此时不需使⽤审计抽样。
②如果注册会计师将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的重⼤错报风险评估为可接受的低⽔平,也可不实施细节测试,此时不需使⽤审计抽样。
⼆、抽样风险和⾮抽样风险(⼀)抽样风险【例题·单选题】(2016年考⽣回忆版)下列有关信赖过度风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信赖过度风险影响审计效率B.信赖过度风险属于⾮抽样风险C.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扩⼤样本规模降低信赖过度风险D.信赖过度风险与控制测试和细节测试均相关『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选项A,信赖过度风险影响审计质量;选项B,信赖过度风险属于抽样风险;选项D,信赖过度风险是在控制测试中使⽤审计抽样时的抽样风险,与细节测试⽆关。
【例题·单选题】(2015年)下列有关抽样风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除⾮注册会计师对总体中所有的项⽬都实施检查,否则存在抽样风险B.在使⽤统计抽样时,注册会计师可以准确地计量和控制抽样风险C.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扩⼤样本规模降低抽样风险D.控制测试中的抽样风险包括误受风险和误拒风险『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控制测试中的抽样风险包括信赖过度风险和信赖不⾜风险。
阐述审计抽样的概念
![阐述审计抽样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8eb3e950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81.png)
阐述审计抽样的概念审计抽样是指在进行审计工作中,根据一定的规则和方法,从大量数据或事项中选择一部分进行检查,以得出对全部数据或事项的合理判断的方法。
在审计工作中,抽样是一种经济高效且可行的方法,能够减少工作量和时间成本,提高审计的效率和准确性。
审计抽样是基于统计学理论和方法,通过抽取一部分样本来代表整体,从而作出对整体的可靠推断。
其基本思想是“一个好的样本可以代表整体”,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通过对抽样样本的观察和测量,推断并评价整体的特征,从而达到减少错误率、提高效率的目的。
在实践操作中,审计抽样通常包括样本选择、样本规模确定、样本测试、数据分析等过程。
首先,样本选择是抽样过程的重要步骤。
在进行样本选择时,需要根据审计目标、任务和要求,结合被审计对象的特点,采用合适的抽样方法。
常用的抽样方法有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和簇抽样等。
随机抽样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则随机选择样本,使得每个样本具有同样的选中概率;系统抽样是指按照规定的间隔从总体中选择样本;分层抽样是将总体划分为若干层次,然后根据每层次的比例选择样本;簇抽样是在大的总体中选择若干个簇(组),然后对选中的簇进行全面检查。
其次,样本规模确定是抽样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样本规模是指从总体中抽取的样本数量。
样本规模的确定需要依据统计学的性质和预期目标,通过计算和试探得出。
通常,在确定样本规模时,需要考虑审计目标的可靠性要求、风险程度和资源限制等因素。
一般来说,样本规模越大,抽样结果的可靠性越高;但同时也会带来成本和时间的增加,因此需要在可行性和可靠性之间做出权衡。
然后,样本测试是抽样过程的核心步骤。
样本测试是指对抽取的样本进行核实、检查、测量和比对,从而获取并判断整体数据或事项的真实情况。
在样本测试中,审计人员需要确保样本选择的合理性、样本选取的独立性和样本测试的客观性。
同时,还需要根据审计目标和要求,对样本进行适当的抽检。
在样本测试过程中,还需要对抽样调查的过程、方法和依据进行记录和说明,以便于审计结果的审查和评估。
审计抽样的概念与种类40页PPT
![审计抽样的概念与种类40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80744c56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93.png)
三、审计抽样的种类
1.判断抽样——判断抽样是指根据审计 师的审计经验和专业判断能力来确定需 要抽查的样本量、选取样本和推断总体 的审计抽样方法。 判断抽样的有效性和风险程度取决于使 用这项技术的审计人员的工作经验和职 业判断能力。
二、审计抽样的有关概念
4.抽样风险——抽样风险是指由于采用审 计抽样技术,所选的样本不能很好代表总 体,而导致得出不恰当的审计结论的风险 。抽样风险可分为两类:(1)抽样风险在西 方称之为α风险。在内部控制符合性测试 中,称之为信赖不足风险。在实质性测试 中,称之为误拒风险。(2)抽样风险在西方 称之为β风险。在内部控制符合性测试中 ,称之为信赖过度风险。在实质性测试中 ,称之为误受风险。
但其抽样风险难以确定和控制,审计 人员要承受较大的风险。
2.统计抽样
统计抽样是根据概率论的原理确定抽查 的样本量,随机选取样本并由样本的审 查结果推算评估总体的审计抽样技术。
二、 随机选样
1.利用随机数表选样 利用随机数表随机选样的步骤如下:
(1)被审总体各项目与随机数建立 一一对应的关系。
(2)在随机数表上确定查找的起点和 路线。
利用随机数表随机选样的步骤
(3)从起点始,按选定路线选出随 机数,并查对其预定的有效数位,若在 总体编号范围内的,则表示该编号的项 目选出作为样本,直至找够样本量要求 的样本数。
(4)按样本编号取出实际要审查 的样本。
2.利用随机数产生程序选样
审计抽样的相关概念
![审计抽样的相关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90c6242f31126edb6f1a10ee.png)
第一编审计基本原理——第四章审计抽样方法考情分析本章属于审计的基础知识,属于需要重点关注的章节,主要内容是审计抽样相关概念以及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和细节测试中的应用。
常以客观题或简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核,分值在6分左右。
本章主要内容导读【知识点】审计抽样的相关概念一、审计抽样(一)审计抽样的含义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具有审计相关性的总体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为注册会计师针对整个总体得出结论提供合理基础。
(二)审计抽样的特征审计抽样应当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特征:(1)对具有审计相关性的总体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2)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3)可以根据样本项目的测试结果推断出有关抽样总体的结论。
(三)审计抽样的适用性审计抽样在审计测试流程中的适用性审计测试流程具体内容是否适宜采用审计抽样(1)风险评估程序全部程序不适宜(2)控制测试留下控制运行轨迹的内部控制适宜未留下控制运行轨迹的内部控制不适宜(3)实质性程序细节测试适宜实质性分析程序不适宜注意:①在被审计单位采用信息技术处理各类交易及其他信息时,注册会计师通常只需要测试信息技术一般控制,并从各类交易中选取一笔或几笔交易进行测试,就能获取有关信息技术应用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此时不需使用审计抽样。
②如果注册会计师将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的重大错报风险评估为可接受的低水平,也可不实施细节测试,此时不需使用审计抽样。
二、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一)抽样风险【例题·单选题】(2016年考生回忆版)下列有关信赖过度风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信赖过度风险影响审计效率B.信赖过度风险属于非抽样风险C.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扩大样本规模降低信赖过度风险D.信赖过度风险与控制测试和细节测试均相关『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选项A,信赖过度风险影响审计质量;选项B,信赖过度风险属于抽样风险;选项D,信赖过度风险是在控制测试中使用审计抽样时的抽样风险,与细节测试无关。
审计抽样知识点总结
![审计抽样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c4320bc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a6.png)
审计抽样知识点总结一、审计抽样的概念和目的审计抽样是指审计员根据一定的方法,从整体中抽取一部分数据或者事项,进行详细的审计工作,以代表性地评价整体情况。
审计抽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降低审计工作的时间和成本,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审计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二、审计抽样的特点1. 抽样是随机选择一部分数据进行审计,所以对于被审计对象来说是无法预测的,保证了审计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2. 抽样可以大大减少审计工作的时间和成本,提高审计效率。
3. 抽样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因为只是抽取了一部分数据进行审计,可能会忽略了一些重要的问题。
三、审计抽样的基本原则1. 代表性原则:抽样要求被选取的样本要有足够的代表性,能够代表整体的情况。
2. 客观性原则:抽样过程应当客观公正,不受个人主观意识和偏见的影响。
3. 抽样精度原则:抽样应当以达到一定的置信度和精度为目标,使得抽样结果具有合理的可靠性。
4. 选择随机性原则:抽样应当是以随机抽取的原则进行,不受主观意识的干扰。
四、审计抽样的方法1. 随机抽样:根据一定的随机抽取原则,从整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审计。
2. 分层抽样:根据被审计对象的不同特点,将其分成不同的层次,然后在每个层次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
3. 整群抽样:直接对整体进行抽样,不需要对被审计对象进行分类。
五、审计抽样的步骤1. 确定抽样目标:明确需要抽样的具体内容和范围,确定抽样的目的和依据。
2. 制定抽样计划:根据抽样目标和依据,制定抽样方案和抽样的方法。
3. 抽样实施:按照抽样计划进行实际的抽样工作。
4. 样本检验:对抽取的样本进行详细的检验和分析。
5. 结果评价:根据抽样结果进行整体的评价和分析,得出结论和建议。
六、审计抽样的风险1. 代表性不足:由于抽样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选取的样本不足以代表整体情况。
2. 抽样误差:由于抽样的随机性,可能导致部分样本的差异被放大,产生误差。
3. 抽样偏差:由于抽样的非随机性,可能导致样本的选择不够客观,产生偏差。
审计抽样的基本概念(ppt30页)
![审计抽样的基本概念(ppt30页)](https://img.taocdn.com/s3/m/e0c0c137d0d233d4b04e6916.png)
在细节测试中,注册会计师首先必须根据样本中发现的实际错报要求被审计单位调整账 面记录金额。将被审计单位已更正的错报
从推折的总体错报金额中减掉后,注册会计师项 当将调整后的推断总体错报与该类交易或账户余额的可容忍错报相比较,但必须考
虑抽彳 风险。
抽样,并根} 据样本结果得出应收账款不存在重大错报的结论,降低了审计效
(4)误拒风险:推断某一重大错报存在而实际上不存在的风险。(细节测试中)
审计总额为1000万天应收账款时,重要性水平确定为100万天, 抽样50%, 样本测试后 发现50万天错报,推断总体存在100万天左右 错报(实际上总体只存在60万天的错报),通常会
不管使用统计抽样或非统计抽样,在选取样本项目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使总体中的所
有抽样单元均有被选取的机会。(P144第1段)
上述三种基本方法均可选出代表性样本。但随机数选样和系统选样属于随机基础选样 方法,即对,法体的所有项目按随机规则
选取样本,因而可以在统计抽样中使用,当然也可 以在非统计抽样中使用。而随意选样虽然也可以选出代表性样本,但它属于非随机
【例1:判断J注册会计师采用任何一种抽样方法都不能量化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答案】X
三、审计抽样的种类
(一)按照选取样本的方式不同(P144):随机数选样、系统选样、随意选样 1. 使用随机数表或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选样:也称随机数选样。 2. 系统选样:也称等距选样。
第n张号码二 第1张号码± (n - 1) x间隔数 3. 随意选样:也称任意选样。
2.非统计抽样
>非统计抽样是利用专业经验和主观判折,选取样本并评价样本的一种方法。(P139)
A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的 区别有:(1)统计抽样的优点在 于能够客观地计量抽样风险( P139倒数第2段);(2)但统计抽 样又可能发生额外的成本(P139倒数第2段)。
CPA审计课件 第四章 审计抽样
![CPA审计课件 第四章 审计抽样](https://img.taocdn.com/s3/m/4af1aabd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6a.png)
Part 1 审计抽样
(二)特征 审计抽样应当同时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1 部分审计
2
对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 全查不属于审计抽样;
1 均有机会
2
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 选取特定项目测试不属于审计抽样;
可以根据具有代表性的样本项目的测试结果推断出 推断总体 有关抽样总体的结论。
Part 1 审计抽样
Part 1 样本设计阶段
(三)定义抽样单元 注册会计师定义的抽样单元应与审计测试目标相适应。
抽样单元通常是能够提供控制运行证据的一份文件资料、 一个记录或其中一行,每个抽样单元构成了总体中的一个 项目。
Part 1 样本设计阶段
(四)定义偏差构成条件 在控制测试中,偏差是指偏离对设定控制的预期执行。在
例题
【多项选择题】 下列有关抽样风险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误受风险和信赖过度风险影响审计效果 B.误受风险和信赖不足风险影响审计效果 C.误拒风险和信赖不足风险影响审计效率 D.误拒风险和信赖过度风险影响审计效率
)。
[答案]AC [点评]误受风险和信赖过度风险影响审计效果,误拒风险 和信赖不足风险影响审计效率;这是非常重要的结论, 同学们必须先理解,后记忆。
a. 注册会计师通常将抽样单元超过5000个的总体视
为大规模总体;
b. 对大规模总体而言,总体的实际容量对样本规模 总体规模 几乎没有影响;
c. 对小规模总体而言,审计抽样比其他选择测试项
目的方法的效率低。
a. 控制运行的相关期间越长,需要测试的样本越多;
b)控制程序越复杂,测试的样本越多; 其他因素 c)样本规模还取决于所测试的控制的类型,通常对
D. 注册会计师使用非统计抽样时,不需要考虑抽样风险
审计师考试《法律知识》知识点:审计抽样概述
![审计师考试《法律知识》知识点:审计抽样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5998278d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79.png)
审计师考试《法律知识》知识点:审计抽样概述审计师考试《法律知识》知识点:审计抽样概述导语:审计抽样是指审计人员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测试,那么在考试中会涉及哪些相关的知识呢?大家跟着店铺一起来看看吧。
审计抽样概述一、审计抽样的涵义审计抽样是指审计人员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推断总体特征的一种审计方法,包括统计抽样方法和非统计抽样方法。
审计抽样通常不适用于下列情况:1.检查总体的完整性;2.抽样单位较少;3.总体中的每笔业务金额均超过重要性水平;4.可接受检查风险过低或要求审计检查保证程度过高;5.有特殊风险或需要特别关注的事项;6.使用审计抽样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二、审计抽样的`种类(一)统计抽样统计抽样是指同时具备下列特征的抽样方法:(1)随机选取样本;(2)运用概率论评价样本结果,包括计量抽样风险。
统计抽样的优点:1.科学的确定样本量2.随机选样,减少偏见3.量化抽样风险4.运用概率统计理论对样本结果进行推断总体特征。
缺点:但统计抽样又可能发生额外的成本,需要特殊的专业技能,而且也做不到绝对准确。
统计抽样的方法两种:属性抽样——适用于控制测试,变量抽样——适用于细节测试。
(二)非统计抽样非统计抽样也称判断抽样,一般是由审计人员根据专业判断来确定样本量、选取样本和对样本结果进行评估。
特点:1.使用方便2.主观判断,不如统计抽样客观3.根据经验和主观判断结论不够准确4.不能量化抽样误差和抽样风险但是,非统计抽样如果设计适当,也能提供与设计适当的统计抽样方法同样有效的结果。
审计抽样的概念与种类.pptx
![审计抽样的概念与种类.pptx](https://img.taocdn.com/s3/m/04081935011ca300a6c39092.png)
二、审计抽样的有关概念
4.抽样风险——抽样风险是指由于采用审 计抽样技术,所选的样本不能很好代表总 体,而导致得出不恰当的审计结论的风险 。抽样风险可分为两类:(1)抽样风险在西 方称之为α风险。在内部控制符合性测试 中,称之为信赖不足风险。在实质性测试 中,称之为误拒风险。(2)抽样风险在西方 称之为β风险。在内部控制符合性测试中 ,称之为信赖过度风险。在实质性测试中 ,称之为误受风险。
7.方差——指每一个项目对项目平均 值的偏差的平方的平均值。总体的 方差常用σ2表示。
8.标准差——方差的平方根。标准差也 是衡量各项目的分布偏离平均值情况( 或称发散程度)一个常用指标。总体的 标准差常用σ表示,样本的标准差常用S 表示。
三、审计抽样的种类
1.判断抽样——判断抽样是指根据审计 师的审计经验和专业判断能力来确定需 要抽查的样本量、选取样本和推断总体 的审计抽样方法。 判断抽样的有效性和风险程度取决于使 用这项技术的审计人员的工作经验和职 业判断能力。
审计抽样
一、审计抽样概述
1 .审计抽样 审计抽样是指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测试 时,从被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 进行审查,通过样本的审查结果来推断 被审总体特征的一种审计技术方法。
2. 现代审计广泛采用审计抽 样技术的原因:
(1)采用审计抽样技术是社会生产力 和企业规模发展的需要。 (2)采用审计抽样技术,更符合成本 与效益原则。
二、审计抽样的有关概念
1.总体——审计抽样总体是指为了某一 审计目的,准备要用审计抽样方法进行 审计的、具有相同性质的待查项目(可 以是经济业务、会计记录或有关资料) 的集合。总体中所包含待查项目的数量 叫总体量,一般用 N 表示。
二、抽样总体的各个项 目或元素称为抽样单位。 3.样本——样本是指从被审总体中抽出 的用于审查测试的若干个抽样单位。样 本中包含抽样单位的数量叫样本量,一 般用 n 表示。
审 计 抽 样
![审 计 抽 样](https://img.taocdn.com/s3/m/39e95600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74.png)
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
一、定义: 二、种类: 三、统计抽样与专业判断
一、定义
(1)概念: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程序时,从审 计对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测试,并根据测 试结果,推断审计对象总体特征的一种方法。
(2)适用范围: 顺查、逆查、函证√ 询问、观察、分析性复合×
二、种类
审计抽样
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
固定样本量抽样
属性抽样 停-走抽样
属性抽样与变量抽样
发现抽样 单位平均估计抽样
变量抽样 差异估计抽样 比率估计抽样
属性抽样与变量抽样
抽样技术 测试种类 目
标
属性抽样 控制测试 估计总体既定控制的偏差率 估计总体金额或者总体中的
变量抽样 实质性测试 错误金额
第二节 审计抽样步骤率低
二、样本的选取
1.随机选样法 2.系统选样 3.随意选样
1.随机选样法
(1)取得随机数表: (2)确定N,并对总体的各个项目顺序编号 (3)确定随机起点 (4)确定随机方向 (5)确定随机位数 (6)选择样本 (7)记录样本
审计理论与实务
一、样本的设计 二、样本的选取
一、样本的设计
1.确定测试的目标 2.定义总体和抽样单元 3.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4.可信赖程度 5.可容忍误差 6.预期总体误差 7.分层
抽样风险对审计工作的影响
审计测试 控制测试
细节测试
抽样风险种类 对审计工作影响
信赖过度风险 效果差
信赖不足风险 效率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审计抽样方法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教材内容结构及重点:
第一,介绍审计抽样的相关概念(教材4.1),重点是抽样风险的概念;
第二,从“样本设计、选取样本和评价样本结果”三个环节分别讨论在控制测试(教材4.2)和细节测试(教材 4.3)中如何通过审计抽样获取审计证据。
其中,第三节的货币单元抽样的定义、选取样本、推断总体错报、考虑抽样风险以及举例,是本章学习的难点。
本章知识点主要以客观题形式考查,同时在综合题中也会涉及。
本章考点分布非常广泛,需要大家全面学习。
本章是非常重要的考试章节,最近五年平均考试分值在6分至8分之间。
本章必备考点清单
2019年教材主要变化
修改部分文字表述。
第一节审计抽样的相关概念
【考点一】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
【考点二】审计抽样(★★)
【考点三】抽样风险(★★★)
【考点四】非抽样风险(★★)
【考点五】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
【考点六】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
【考点一】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
(一)选取全部项目测试
(二)选取特定项目测试(针对性测试)
【提示】注册会计师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包括选取全部项目测试、选取特定项目测试和审计抽样,如下图所示。
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
(一)选取全部项目测试(细节测试)
注册会计师实施细节测试时,在某些情况下,基于重要性水平或风险的考虑,可能认为需要测试总体的全部项目,比如对资本公积项目。
当存在下列情形之一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选取全部项目进行测试:
(1)总体由少量的大额项目构成;
(2)存在特别风险且其他方法未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3)由于信息系统自动执行的计算或其他程序具有重复性,对全部项目进行检查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注册会计师可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教材5.4)选取全部项目进行测试。
【提示】在选取全部项目测试时,注册会计师针对的是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的百分之百的项目,这种“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不满足审计抽样的特征(即不是测试低于总体百分之百的项目),因此不是审计抽样,当然也不存在抽样风险问题。
(二)选取特定项目测试(针对性测试)
选取特定项目是指对总体中的特定项目进行针对性测试。
比如,选取大额或关键项目、超过某一金额的全部项目、被用于获取某些信息的项目、被用于测试控制活动的项目。
【提示】在选取特定项目测试时,注册会计师仅选取某些特定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仅针对这些特定项目得出结论,因此,选取特定项目测试的方法不满足审计抽样的特征,不可以根据样本的结果推断总体,不是审计抽样,当然也不存在抽样风险问题。
经典题解
【例·2013·单选题】下列有关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某类交易中选取特定项目进行检查构成审计抽样
B.从总体中选取特定项目进行测试时,应当使总体中每个项目都有被选取的机会
C.对全部项目进行检查,通常更适用于细节测试
D.审计抽样更适用于控制测试
【解析】选项A错误,注册会计师在选取特定项目进行检查时得出的是这些特定项目的结论,不满足审计抽样的特征(不可以根据样本的结果推断总体),不构成审计抽样;选项B错误,注册会计师从总体中选取特定项目进行测试时,总体中并不是每个项目都有被选取的机会;选项D错误,审计抽样并非更适用于控制测试,审计抽样适用于控制测试或细节测试。
【答案】C
【考点二】审计抽样(★★)
(一)审计抽样的定义
(二)审计抽样的适用性
(三)审计抽样的基本特征
(四)审计抽样的目的
(五)审计抽样的作用
(一)审计抽样的定义
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具有审计相关性的总体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为注册会计师针对整个总体得出结论提供合理基础。
【提示】如何理解具有审计相关性的总体
(1)在控制测试中,具有审计相关性的总体是指能够证明某一认定相关的控制活动运行是否有效的,注册会计师从中选取样本(比如采购订单总经理审批签字),并期望据此得出结论的整个数据集合。
(2)在细节测试中,具有审计相关性的总体是指能够证明某一(财务报表项目)认定是否存在重大错报的,注册会计师从中选取样本(比如应收账款明细账),并期望据此得出结论的整个数据集合。
(二)审计抽样的适用性
审计抽样适用于以下两种情形,如下图所示。
审计抽样的适用性
【链接】总体审计程序与具体审计程序
【链接】进一步审计程序
(1)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使用审计抽样实施控制测试。
(2)在实施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可以使用审计抽样获取审计证据。
【提示】如上图所示,审计抽样不适用于风险评估程序和实质性分析程序。
经典题解
【例1·2018·多选题】下列审计程序中,通常不宜使用审计抽样的有()。
A.风险评估程序
B.实质性分析程序
C.对未留下运行轨迹的控制的运行有效性实施测试
D.对信息技术应用控制的运行有效性实施测试
【解析】风险评估程序通常不涉及审计抽样(选项A)。
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时,注册会计师的目的不是根据样本项目的测试结果推断有关总体的结论,此时不宜使用审计抽样(选项B)。
对于未留下运行轨迹的控制,注册会计师通常实施询问、观察等审计程序,以获取有关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此时不宜使用审计抽样(选项C)。
在被审计单位采用信息技术处理各类交易及其他信息时,注册会计师通常只需要测试信息技术一般控制,并从各类交易中选取一笔或几笔交易进行测试,就能获取有关信息技术应用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此时不需使用审计抽样(选项D)。
【答案】ABCD
【例2·2014·多选题】下列各项审计程序中,通常不采用审计抽样的有()。
A.风险评估程序
B.控制测试
C.实质性分析程序
D.细节测试
【解析】审计抽样适用于控制测试(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即选项B)和细节测试(选项D),不适用于风险评估程序(选项A)和实质性分析程序(选项C)。
【答案】AC
(三)审计抽样的基本特征(同时具备)
(1)对具有审计相关性的总体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
(2)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
(3)可以根据样本项目的测试结果推断出有关抽样总体的结论。
【提示】哪些情形不属于审计抽样呢?
(1)在某些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可能决定测试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的每一个项目(比如对资本公积项目),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全查”(“一网打尽”),这种情形不属于审计抽样。
(2)注册会计师可能只选取某些特定项目实施审计程序,在这种情形下,注册会计师仅针对其所选取的特定项目得出结论,无需推断总体,这种情形不属于审计抽样。
(3)如果注册会计师从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选取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却不准备据此推断总体的特征,例如,注册会计师挑选几笔交易。
追查其在被审计单位会计系统中的运行轨迹,以获取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总体了解(即穿行测试),而不是评价该类交易的整体特征,无需推断总体,这种情形不属于审计抽样。
经典题解
【例·2017·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审计抽样基本特征的有()。
A.对具有审计相关性的总体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
B.可以根据样本项目的测试结果推断出有关抽样总体的结论
C.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
D.可以基于某一特征从总体中选出特定项目实施审计程序
【解析】选项D不需要根据选取项目的测试结果推断总体,不满足审计抽样的特征。
审计抽样应当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特征:①对具有审计相关性的总体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选项A);②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选项C);③可以根据样本项目的测试结果推断出有关抽样总体的结论(选项B)。
【答案】ABC
(四)审计抽样的目的
审计抽样旨在帮助注册会计师确定实施审计程序的范围,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得出合理的结论,作为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
(五)审计抽样的作用
审计抽样能够使注册会计师获取和评价有关所选取项目某一特征的审计证据,以形成或有助于形成有关总体的结论。
(1)注册会计师在控制测试中运用审计抽样,得出与某一认定相关的控制运行是否有效的结论。
教材P77/4.2举例,根据样本偏差率忍偏差率(7%),样本结果证实注册会计师对控制运行有效性的评估、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是适当的。
(2)注册会计师在细节测试中运用审计抽样,得出某一认定(比如应收账款存在认定)不存在重大错报的结论。
教材P92/4.3举例,总体错报的上限(34192元)小于可容忍错报(40000元),注册会计师得出结论,样本结果支持应收账款账面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