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硕联考历年真题之刑法主观题(2000-2017)简答篇
法律硕士历年主观题整理
非法学法学2015 1.简述缓刑的适用条件2.简述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的构成要件3.简述职务发明创造的具体类型4.简述滥用代理权的主要情形及其效力1.简述我国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的内涵2.简述我国宪法关于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规定3.简述中国古代法典从《唐律疏议》到《大清律例》篇章体例的发展演变1.简述缓刑的适用条件2.简述我国刑法中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3.简述产品责任的构成要件及其责任形式4.简述滥用代理权的主要情形及其效力1.试论防卫过当的成立条件及其刑事责任2.试论物权的保护1.简述法律与国家的一般关系2.简述我国民族自治机关自治权的主要内容3.简述中国古代法典从《唐律疏议》到《大清律例》篇章体例的发展演变2014 1.简述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区别2.简述骗取贷款罪的构成要件3.简述不安抗辩权的构成要件4.简述邻接权与著作权的主要区别1.简述两大法系的主要区别2.简述我国宪法对公民私有财产保护的规定3.简述清末修律的历史意义1.简述刑法中危害结果的分类2.简述污染环境罪的构成要件3.简述共同侵权行为的概念和构成要件4.简述离婚与撤销婚姻的区别1.试论刑罚中紧急避险的成立条件2.试论民法的性质1.简述法的作用的局限性2.简述我国现行宪法规定的土地制度3.简述《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的主要内容2013 1.简述因缺乏共同故意从而不构成共同犯罪的具体情形2简述诽谤罪的构成要件3简述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1.简述刑法中法条竞合的概念及其处理原则2.简述食品监管渎职罪的构成要件3.简述共同危险行为的构成要件4.简述遗赠和遗赠抚养协议的区别4简述遗嘱的有效要件1简述法的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的关系2简述上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关系及其表现3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历史意义1.试论累犯的构成条件2.试论民事权利的私力救济1.简述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2.简述我国中央对特别行政区行使的权力3.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2012 1.简述犯罪中止的特征2.简述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主体范围3.简述民事法律行为的含义和特征4.简述留置权的含义及成立条件1.简述执法的基本原则2.简述我国宪法中关于紧急状态的规定3.简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华民国民法》的主要特点1.简述犯罪未遂的特征与类型2.简述逃税罪的构成要件3.简述民事法律行为的含义和特征4.简述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的区别1.试论我国刑法对死刑适用的限制2.试论合同的相对性1.简述我国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2.简述我国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原则3.简述《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特点2011 1.简述犯罪预备的成立条件2.简述渎职罪的概念和构成要件3.简述诚实守信原则的含义和功能4.简述我国侵权责任法中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的主要情形1.简述法律制定的特征2.简述我国现行宪法的修改制度3.简述南京国民政府法律制度的主要特点1.简述刑事责任的解决方式2.简述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行为方式3.简述非法人组织的概念及应具备的要件4.简述地役权与相邻关系的区别1.试论犯罪既遂的认定2.试论情势变更原则1.简述法的基本特征2.简述我国宪法作为根本法的特征3.简述清末司法组织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2010 1.简述防卫过当的成立条件2.简述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特征1.简述结果加重犯的概念和构成特征2.简述交通肇事罪的概念和构成要件3.简述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4.简述缔约过失责任的适用情形1.简述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2.简述我国宪法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规定及其意义3.简述清末的领事裁判权制度3.简述婚姻的效力4.简述一般人格权的功能1.试论共同犯罪中主犯的认定2.试论狭义无权代理中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1.简述科学技术对法律的影响2.简述我国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概念和特点3.简述《中华民国民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2009 1.简述酌定量刑情节的概念和种类2.简述行贿罪的成立条件3.简述法人成立的条件4.简述保证的含义和特征5.简述法律事实的含义和特征6.简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权利和义务7.简述南京国民政府法律体系的主要构成2008 1.简述刑罚特殊预防、一般预防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2.简述强奸罪(未遂)与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区别3.简述物权与债权的区别4.简述我国侵权民事责任归责原则的种类及各自的适用范围5.简述资本主义法律的基本特征6.简述公民和人民的区别7.简述1935年《中华民国刑法》的主要特点2007 1.简述我国刑法总则中适用死刑的限制性规定2.简述转化型抢劫罪的成立条件3.简述善意取得的含义与条件4.简述遗赠与遗赠继承的区别5.简述我国司法解释的基本作用6.简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的性质和任务7.简述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司法改革的主要措施2006 1.简述撤销缓刑的事由及法律后果2.简述职务侵占罪与侵占罪的区别3.简述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念与特征4.简述代位继承与转继承的区别5.简述法律义务与法律责任的区别和联系6.简评我国现行宪法解释体制7.简述《大清新刑律》的特点。
2000年法律硕士全国联考刑法学真题及解析
2000年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联考专业基础课试题刑法学部分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10空,每空1分,满分1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刑法规定之罪的,适用刑法。
【答案】国家工作人员军人【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刑法空间效力对属人原则的规定。
《刑法》第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
”根据这一规定,我国刑法空间效力原则中的属人原则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对普通中国公民在领域外犯罪的适用,限制所犯罪的法定最高刑为超过三年有期徒刑的适用,对法定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轻微犯罪,可不予追究。
二是对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领域外犯罪的,则不论法定刑的轻重,都适用我国刑法。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
【考生注意】现在的法律硕士入学考试中,已经没有填空题题型,但历年试题中填空题所考查的知识点仍然是法律硕士入学考试刑法部分的重要内容。
在历年试题中,填空题一般都是考查考生对法条的准确记忆,故填空题都是法条题。
例如,本题就是一道法条题,较为简单。
类似题目,目前的考试中法条题一般量不大。
考生应注意的是对重点法条的准确记忆,如本条中不能将“国家工作人员”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混淆。
2.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处罚。
【答案】免除减轻【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犯罪中止的处罚。
《刑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根据这一规定,对于中止犯,只要犯罪行为没有造成损害结果,则定其罪免其刑。
如果犯罪行为造成一定的损害结果,则应当减轻处罚。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免除和减轻。
【考生注意】本题同样是一道法条题。
法硕刑法已考简答题及解析
1、刑法的概念与特征刑法是规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它的特征有(1)调整的范围的广泛性。
(2)调整对象的专门性。
3)刑罚制裁的严厉性。
(4)刑法发动的补充性和保障性。
2、危害结果的分类根据不同标准,刑法中的危害结果可分为:(1)属于构歲要件的危害结果与不属于构成要件的危害结果。
这是以危害结果是否属于具体犯罪构成要件要素为标准所作的分类。
列如,甲诈骗乙1万元,乙因而含恨死亡,1万元的损失是诈骗罪犯罪构成的结果,死亡却不是。
〈2)直接危害结果与间接危害结果。
这是根据危害结果与危窖行为的联系形式所作的分类。
如上例,乙的财产损失是诈骗行为的直接结果;而乙自杀身亡则是诈骗行为的间接结果。
3)物质性危害结果与非物质性危害结果。
这是根据危害结果的现象形态所作的分类。
前者是指现象形态表现为物质性变化的危害结果,它往往是有形的,可以具体认定和測量的。
后者它往往是无形的,不能或者难以具体认定和测量,如对人格的损害、名誉的毁拘等,属于非物质性危害结果(4)实害结果与危险结果,这是以危害结果的表现形式为标灌作的分类。
前者如故意杀人罪的死亡结果。
后者如破坏交通设施罪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顿覆、段坏危险(5)标准犯罪构成的危害结果与派生的犯罪构成结果,这是以危害结果的严重程度不同划分的。
例如,故意杀人罪、过失致人死亡罪之死亡结果,故意伤害加重的结果之死亡结果。
3、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的异同。
1、相同引点:都预见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都不是希望危害结果发生。
2、不同点:(1)对危害结果发生的认识程度有所不同。
过于自信的过失是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间接故意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结果。
(2)对危害结果所持的态度不同。
过自信的过失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否定态度,不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
而间接故意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放任态度,即危害结果发生也罢,不发生也罢,都不在乎甚至纵容危害结果发生。
4、防卫过当的成立要件及其刑事责任1、防卫过当,指正当防卫明显超过了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
2017年法硕联考综合课主观题解析(二)
2017年法硕联考综合课主观题解析(二)转载自法硕考研网3、简述汉文景帝时期的刑制改革。
【答案】(1)改革的背景。
秦朝灭亡后,汉朝统治阶级和思想家们深刻反思和总结秦二世而亡的历史教训,认识到传统的肉刑不利于封建政权的稳固。
(2)内容。
下令废肉刑,把黥刑(墨刑)改为髡钳城旦舂;改劓刑为笞刑三百,改斩左趾为笞刑五百,斩右趾为弃市刑。
其改革存在外有轻刑之名,内实杀人之缺陷。
汉景帝时期,在文帝改革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刑制改革。
(3)意义。
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的刑制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向,为结束奴隶制肉刑制度,建立封建刑罚制度奠定了重要基础。
4、简述唐律的特点和历史地位。
【答案】(1)特点:礼法合一;科条简要、宽简适中;用刑持平;语言精练明确,立法技术高。
(2)历史地位。
三大标志性法典:奴隶社会的罗马法、资本主义社会的拿破伦民法典、封建社会的唐律。
中华法系是指以中国的唐律为内涵,以周边的同期的各国的封建法律为外延,所构成的带有儒家特性的区域性的法律系统。
5、简述宋朝的民事法律制度的变化。
【答案】(1)指导思想的变化:义利并重取代了贵义贱利。
(2)契约制度的变化:买卖契约、租赁契约、租佃契约(宋朝出现的新的制度)、典卖契约、借贷契约。
(3)财产继承制度:宋朝除沿袭以往遗产兄弟均分制外,允许在室女享受男子继承财产权的一半。
同时承认遗腹子与亲生子享有同样的继承权。
至南宋又规定了户绝财产继承的办法。
6、简述明律重其所重、轻其所轻的特点。
【答案】(1)原因:明代为推选重典治世,改以往从轻主义原则为从新从重主义原则,从而引法律适用的重大变化。
(2)重其所重:明代主要是加重了对一些重点犯罪的镇压。
贼盗及有关币帑钱粮等事,明律则又较唐律为重。
(3)轻其所轻:大抵事关典礼及风俗教化等事,唐律均较明律为重。
这体现出明律为突出重其所重,而对某些危害不大的轻罪从轻处罚的意图。
7、论述清末修律的特点及历史意义。
(762页)【答案】(1)清政府自上而下地进行了空前频繁的立法修律活动,对以《大清律例》为代表的固有法律制度、法律体系作了一系列的改革,延续两千余年的中华封建法系至此开始解体,中国法制的历史也因而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2024年考研-法硕联考(刑法学)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版
2024年考研-法硕联考(刑法学)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100题)1.(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甲15周岁,系我国某边镇中学生。
甲在上学路上捡到一手提包,打开后,发现内有1000元钱和2小袋白色粉末,袋上有中文“海洛因”和英文“heroin'’及“50克”字样。
甲在电视上看过,知道这东西就是白粉,心想不如把它卖了,还能发一笔财。
甲先将一袋白粉卖与他人,后在学校组织去邻国旅游时,携带另一袋白粉并在境外出售。
甲的行为构成()。
A. 走私毒品罪B. 非法持有毒品罪C. 贩卖毒品罪D. 走私、贩卖毒品罪2.(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张某盗窃价值15000元的财物后逃到外地,因害怕从重处罚,就向原居住地的公安机关写了一封信,如实地交代了自己的罪行和赃物藏匿地点,张某在投案途中被公安机关逮捕。
张某的行为属于()。
A. 立功表现B. 自首C. 以自首论D. 不能视为自首3.(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下列哪种情形应当受到追诉期限的限制?()A. 在人民法院受理了齐某自诉汤某故意伤害案件以后,汤某离家杳无音信B. 丛某因出国而未在法定期限内对钟某侮辱案提出控告C. 薛某向公安机关报案,声称自己被抢劫,因薛某说话颠三倒四,接案人员对其报案有怀疑而未立案D. 秦某得知与其共同诈骗的李某被公安机关抓获逃离居住地藏匿4.(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按照共同犯罪是否有组织形式可以把共同犯罪分为()。
A. 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和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B. 一般共同犯罪和特殊共同犯罪C. 任意共同犯罪和必要共同犯罪D. 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5.(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王某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在刑罚执行2年后,又发现他在判决宣告前犯有故意杀人罪,应判处有期徒刑10年。
那么,王某尚需执行的刑期最高为()。
A. 18年B. 20年C. 23年D. 25年6.(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数罪并罚时,拘役最高不能超过()。
法硕历年真题刑法主观题(2000-2017)简答题篇
法硕历年真题刑法主观题(2000-2017)简答题篇1.简述假释的法律后果。
(2017)2.简述牵连犯的概念和特征。
(2017·法学)3. 简述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共同特征。
(2017;2017·法学)4.简述结合犯的特征。
(2016)5.简述赌博罪的构成要件。
(2016)6.简述刑法的概念和特征。
(2016·法学)7.简述渎职罪的共同特征。
(2016·法学)8.简述缓刑的适用条件。
(2015;2015·法学)9.简述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的构成要件。
(2015)10.简述我国刑法中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
(2015·法学)11.简述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区别。
(2014)12.简述骗取贷款罪的构成要件。
(2014)13.简述刑法中危害结果的分类。
(2014·法学)14. 简述污染环境罪的构成要件。
(2014·法学)15.简述因缺乏共同故意从而不构成共同犯罪的具体情形。
(2013)16.简述诽谤罪的构成要件。
(2013)17.简述刑法中法条竞合的概念及其处理原则。
(2013·法学)18.简述食品监管渎职罪的构成要件。
(2013·法学)19. 简述犯罪中止的特征。
(2012)20. 简述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主体范围。
(2012)21.简述犯罪未遂的特征与类型。
(2012·法学)22.简述逃税罪的构成要件。
(2012·法学)23. 简述犯罪预备的成立条件。
(2011)24. 简述渎职罪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2011)25.简述刑事责任的解决方式。
(2011·法学)26.简述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行为方式。
(2011·法学)27. 简述防卫过当的成立条件。
(2010)28.简述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特征。
(2010)29.简述结果加重犯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2010·法学)30.简述交通肇事罪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2017年全国法律硕士(法学)联考真题
2017年全国法律硕士(法学)联考真题专业基础课一、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近年,我国司法机关展开“猎狐行动”,追捕潜逃海外的犯罪嫌疑人回国接受刑事审判,此举是为了实现刑法的()A.规制机能B.保障机能C.保护机能D.补偿机能2、甲国公民乘坐乙国飞机飞越丙国领空时,殴打中国籍乘客刘某致其重伤。
甲国公民对刘某的犯罪,适用我国刑法的依据是()A.属地管辖原则B.保护管辖原则C.属人管辖原则D.普遍管辖原则3、甲基于杀人故意实施的下列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具有刑法上因果关系的是()A.甲劝乙乘坐长途汽车去山区旅行,乙旅行时因汽车坠崖死亡B.甲在家中“作法”诅咒与其有矛盾的乙,后乙突发疾病死亡C.甲殴打乙致其轻伤,乙在去医院途中被高楼上坠落的花盆砸中死亡D.甲持木棍对乙穷追不舍,乙迫不得已跳入冰冷的河中因痉挛而溺水死亡4、甲想用水果刀伤害张三,却失手将张三旁的李四捅伤。
这种情形在我国刑法中属于1()A.因果关系错误B.打击错误C.行为性质错误D意外事件5、下列关于罚金的表述,符合我国刑法规定的是()A.对未成年人判处的罚金,不得由其监护人垫付B.是否判处罚金,不应考虑犯罪人的经济条件C.应根据犯罪情节,决定判处罚金的数额D.对累犯应当并处罚金6、甲因涉嫌抢劫被公安机关逮捕后,主动供述自己曾入户盗窃。
甲供述盗窃的行为属于()A.坦白B.一般自首C.立功D.特别自首7、下列选项中,属于信用卡诈骗罪中冒用他人信用卡情形的是()A.盗窃他人信用卡并使用B.使用作废的信用卡C.使用伪造的信用卡D.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8、下列选项中,应认定为故意伤害罪的是()A.抢劫未果却造成被害人轻伤的B.强奸过程中造成被害人重伤的C.刑讯逼供时造成犯罪嫌疑人伤残的D.拐卖儿童过程中造成被拐卖儿童重伤的9、下列选项中,在情节严重的情况下,应认定为妨害公务罪的是()A.甲多次煽动他人在镇政府门前广场非法聚集B.乙为了解决医疗纠纷,带领多人封堵公立医院大门C.丙纠集多人打砸警车,阻止警察带走涉嫌诈骗的丈夫D.丁纠集多名亲友,在村口阻碍警察带走被收买的儿童10、甲(建委主任)与妻子乙商议后,由乙出面收受请托人现金300万元,甲为请托人办理建筑审批手续。
2010年-2015年法硕联考(法学)专业基础课主观题真题及答案解析汇总
2010年专业基础课(法学)刑法学部分三.简答题 10分1题16.简述结果加重犯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1)结果加重犯,指实施基本犯罪构成的行为,同时又造成一个基本犯罪构成以外的结果,刑法对其规定较重法定刑的情况。
2(2)构成特征:①行为人实施了基本犯罪构成的行为; 2②行为产生了基本构成以外的额外结果; 2③刑法分则条文对造成该种结果专门规定了较重的法定刑; 2④行为人对加重的结果具有罪过,具有故意或过失。
2PS:继续犯、想象竞合犯、结果加重犯均为实质的一罪。
17.简述交通肇事罪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1)交通肇事罪,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2(2)构成要件:①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 2②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2③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和非交通运输的人员; 2④主观方面是过失。
2PS:交通肇事罪、危险肇事罪都很重要。
四.论述题 15分1题★18.试述公共犯罪中主犯的认定。
主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主犯分为:(1)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首要分子:即犯罪集团建立的组织者、犯罪活动计划的实施者或策划于幕后、或指挥于现场者,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都是主犯。
只有认定某一犯罪组织为犯罪集团,才能对这一类主犯进行认定。
4(2)在犯罪集团或者一般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包括如下三类:①犯罪集团的骨干分子,即在犯罪集团中虽然不起组织、领导作用,但积极参与犯罪集团的犯罪活动的骨干成员。
3②某些聚众犯罪中的首要分子及骨干分子。
根据刑法规定,聚众犯罪可以分为三类:⒈全体参与者均可构成犯罪,如聚众持械劫狱罪。
该种情况下的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都是主犯;⒉只有聚众者和积极参加者可构成犯罪,一般参与者不构成犯罪,如聚众斗殴罪。
2017法硕专业基础课刑法部分试题一完整版及答案解析
2017法硕专业基础课刑法部分试题一完整版及答案解析刑法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20 分。
)1.李某纠集刘某等6 人组成“小刀会”,自称会长,要求其他人竭尽全力为本会创造利益,刘某等人在两个月内盗窃4 次,杀死3 人,获得大量财物。
上述犯罪行为有的李某知道,有的不知道,其中参与抢劫一次,对李某应如何处理() A. 对其参与的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B. 对其指挥的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C 、对其所知道的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D.对其全部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2.甲在一超市买手机,挑选好以后,趁售货员不注意,将事先准备好的手机模型与真机调换,后以看不上样式而离去。
甲的这一行为属于() A .诈骗罪 B .盗窃罪 C .坑蒙拐骗 D .抢劫罪3. 甲为筹集资金盖房,一个月内先后偷盗营业款3 次,每次少则800 元,多则3000 元。
共计8900 元,甲的行为属于( ) A.继续犯 B. 惯犯 C.牵连犯 D. 连续犯4. 甲意图杀害乙,一日晚藏于乙家门外,从门缝中见一黑影,以为是乙,举枪便射,后得知打中的原来是乙院中的一根木桩。
则甲( ) A. 应负过失致死的责任 B.属于意外事件C. 应负故意杀人未遂的责任D.因未造成李某受损害不负刑事责任5. 甲乘坐我国民航,经过日本时与领座一乘客发生口角,争执中甲掏出随身携带的钢笔,猛地向该乘客刺去,遂将邻座刺死,甲的行为( ) A.适用日本刑法 B.适用中国刑法C.可适用中国刑法,也可适用日本刑法D.适用第三国刑法6. 甲、乙、丙3 人均是油漆工。
某日为某工厂车间地板刷油漆,中午休息时,甲说这油漆是否能燃烧,乙说我去试试,言罢便用火柴去点,结果引燃了油漆,将车间烧毁。
乙对车间烧毁的心理态度属于()A.意外事件B.间接故意C.疏忽大意过失D.过于自信过失 7. 下列哪种行为属于犯罪中止() A.犯罪分子主动停止犯罪预备行为 B.犯罪分子认为时机不成熟而停止犯罪 C.盗窃他人财物后,又返还财物的D.犯罪分子自认为犯罪行为已实施完毕而自动停止犯罪 8. 下列关于首要分子的表述,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人一定是首要分子 B .首要分子一定是主犯 C .首要分子不一定是主犯D .首要分子一定是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 9. 关于不作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不作为以特定的作为义务为前提 B.不作为同样具有原因力 C.不作为违反的是命令规范D.纯正的不作为犯,指行为人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10. 下列犯罪中,告诉才处理的是 ( ) A.非法拘禁罪 B.诽谤罪 C.遗弃罪 D.强迫职工劳动罪11. 某学校校长王某,对本校的危房进行了加固处理,后校舍在地震中突然倒塌,造成死亡9 人,重伤25人的严重后果,王某的行为已构成( ) A.不构成犯罪 B.重大责任事故罪 C.玩忽职守罪D.教学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12.某村长郭某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多收建设费用,对上隐瞒实情,将多余款项据为己有。
人大法硕考研:2017考研法律硕士刑法学主观题
人大法硕考研:2017考研法律硕士刑法学主观题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本章重点知识点:刑法的基本原则及其应用、刑法的效力范围本章重点知识点:刑法的基本原则及其应用、刑法的效力范围1、刑法的特征、任务和机能、刑法的特征、任务和机能特征:(1)调整范围的广泛性;(2)调整对象的专门性;(3) 刑罚制裁的严厉性;(4)刑法发动的补充性和保障性。
性和保障性。
任务:(1)惩罚任务,即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
(2)保护人民、社会和国家,也就是: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刑法的机能,是指刑法能产生的积极作用。
一般来说,刑法有三种机能:(1)规制机能,即维持社会秩序的机能;(2)保护机能,即保护国家、保护机能,即保护国家、社会和个人的法益的机能社会和个人的法益的机能;(3)保障机能,保障机能,即即保障公民不受国家刑罚权的非法侵害并保障犯罪人不受刑法规定之外的刑罚处罚的功能。
2、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刑事立法和司法中的表现。
、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刑事立法和司法中的表现。
答:罪刑法定原则的原意为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受罚答:罪刑法定原则的原意为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受罚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刑事立法中的表现为: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刑事立法中的表现为:(1)《刑法》第十三条明确规定了犯罪的定义,为罪与非罪确立了总的标准。
《刑法》第十三条明确规定了犯罪的定义,为罪与非罪确立了总的标准。
(2)《刑法》第十四至十八条明确规定了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为认定犯罪提供了一般的规格和标准。
格和标准。
(3)刑法分则对每一种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作了明确规定,为定罪提供了具体的法律依据。
(4)刑法明确规定了刑罚的种类,为依照法律处刑提供了依据。
刑法明确规定了刑罚的种类,为依照法律处刑提供了依据。
2017年司法考试真题刑法部分
2017年司法考试真题刑法部分2017年司法考试真题(刑法部分)一、单项选择题。
(共50题,选取刑法、刑诉部分42题)1.关于刑事司法解释的时间效力,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司法解释也是刑法的渊源,故其时间效力与《刑法》完全一样,适用从旧兼从轻原则B.行为时无相关司法解释,新司法解释实施时正在审理的案件,应当依新司法解释办理C.行为时有相关司法解释,新司法解释实施时正在审理的案件,仍须按旧司法解释办理D.依行为时司法解释已审结的案件,若适用新司法解释有利于被告人的,应依新司法解释改判2.关于危害结果,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危害结果是所有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要素B.抽象危险是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危害结果C.以杀死被害人的方法当场劫取财物的,构成抢劫罪的结果加重犯D.骗取他人财物致使被害人自杀身亡的,成立诈骗罪的结果加重犯3.关于刑事责任能力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先天双目失明,在大学读书期间因琐事致室友重伤。
甲具有限定刑事责任能力B.乙是聋哑人,长期组织数名聋哑人在公共场所扒窃。
乙属于相对有刑事责任能力C.丙服用安眠药陷入熟睡,致同床的婴儿被压迫窒息死亡。
丙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D.丁大醉后步行回家,嫌他人小汽车挡路,将车砸坏,事后毫无记忆。
丁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4.关于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比较,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正当防卫中的不法“侵害”的范围,与紧急避险中的“危险”相同B.对正当防卫中不法侵害是否“正在进行”的认定,与紧急避险中危险是否“正在发生”的认定相同C.对正当防卫中防卫行为“必要限度”的认定,与紧急避险中避险行为“必要限度”的认定相同D.若正当防卫需具有防卫意图,则紧急避险也须具有避险意图5.甲冒充房主王某与乙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将王某的住房以220万元卖给乙,乙首付100万元给甲,待过户后再支付剩余的120万元。
办理过户手续时,房管局工作人员识破甲的骗局并报警。
根据司法解释,关于甲的刑事责任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以合同诈骗罪220万元未遂论处,酌情从重处罚B.以合同诈骗罪100万元既遂论处,合同诈骗120万元作为未遂情节加以考虑C.以合同诈骗罪120万元未遂论处,合同诈骗100万元既遂的情节不再单独处罚D.以合同诈骗罪100万元既遂与合同诈骗罪120万元未遂并罚6.甲欲前往张某家中盗窃。
2017考研法律硕士联考刑法学预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一)
2017考研法律硕士联考刑法学预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刑法学一、单项选择题:第1-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取A.从旧原则B.从新原则C.从旧兼从轻原则D.从新兼从轻原则2.关于单位犯罪,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单位应当对刑法规定的所有犯罪负刑事责任B.对单位犯罪一般实行双罚C.单位犯罪的实质特征是为了单位的利益D.没有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犯罪的,以个人犯罪论处3.关于过失犯罪,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的,不以共同犯罪论处B.过失犯不存在未完成罪C.既处罚过失结果犯也处罚过失危险犯D.过失犯罪不构成累犯4.甲给乙5万元请乙教训丙一顿,乙给丁2万元让丁打丙,并带丁辨认了丙。
之后,甲感到害怕,又打电话给乙说不打了,并说愿意承担违约责任,只需乙退回2.5万元。
乙当即说听你的,但未向丁转达。
丁还是带人将丙打成重伤,甲的行为属于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犯罪既遂5.下列情形中,属于必要共犯的是A.包庇罪B.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C.寻衅滋事罪D.组织恐怖组织罪6.甲、乙通奸生有一女,为避人耳目,将女婴置于人迹罕至的山林中,该女婴因饥渴而死。
对甲、乙应当A.按遗弃罪定罪处罚B.按虐待罪定罪处罚C.按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D.按过失致人死亡罪定罪处罚7.甲因与丙有矛盾,故邀乙相助打丙。
到丙家后,乙冲过去给丙一拳,致丙口鼻流血;甲随即刺丙一刀,造成丙重伤。
关于本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对乙按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处罚。
B.对乙按故意伤害致人轻伤处罚C.乙不构成犯罪,因为其拳击未造成轻伤以上的结果D.对乙应当按照主犯处罚8.甲在盗窃时被当场抓获,经审讯,甲主动交代了自己与乙共同盗窃某仓库的犯罪事实。
对甲的交代行为应当认定为A.自首B.坦白C.立功D.自首并立功9.下列行为中,应当按盗窃罪定罪处罚的是A.甲窃取一份绝密级的高考试卷,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B.乙使用伪造的身份证办理移动电话入网,并使用该移动电话,给电信部门造成3万元的话费损失C.丙拣到一张他人的信用卡,然后持卡消费3万元D.丁窃取他人在公共网络上的账号并使用,造成他人3万元的损失10.甲为索取债务而将乙拘禁于一地下室,然后向其家属要求偿还乙所欠债务5万元。
2017法硕专业基础课刑法学部分试题二完整版及答案解析
2017法硕专业基础课刑法学部分试题二完整版及答案解析刑法学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20 分。
)1.下列那种犯罪应当适用普遍管辖()A.中国人乘坐外国船舶,当船航行于公海上时实施盗窃B.外国人乘坐中国船舶,当船航行于公海时实施诈骗C.甲国人将中国人从已国贩卖到已国D.甲国人在乙国劫持丙国民航客机飞抵丁国2.甲因其子叛逆,无恶不作,祸害乡邻,恨其而欲杀之,于是向当地一法官乙咨询,已告知此等逆子,实为国法不容,杀之无事,甲果然杀子。
关于此案,下列说法哪一项正确()A.甲没有某某认识的可能性,所以不成立犯罪B.由于法律认识错误并不能影响甲的定罪,所以甲仍然构成故意杀人罪C.甲不成立故意杀人罪。
但成立过失犯罪D.甲的行为既可能成立故意犯罪,也可能成立过失犯罪3、甲某遇一小男孩乙某(4 岁)在公路上行走,即产生将其拐走换钱的想法,将小孩带到其某某的亲戚丙某家,谎称是自己的儿子,想送人收养,并要求丙某帮助联系收养人,以借机获得财物。
过了一个星期,仍然联系不到“收养人”,甲某只好将乙某从某某接回,放到拐走乙某的公路旁。
乙某很快被家人找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某的行为构成拐卖儿童罪(中止)B.甲某的行为构成拐卖儿童罪(既遂)C.丙某的行为构成甲某的共犯D.丙某的行为构成拐骗儿童罪4、下面选项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小王(15 岁)偷拿了爷爷的数码相机,在二手市场以1500 元的价格售出,事发时,该钱款已经被小徐挥霍一空,对小徐可以不按犯罪处理B.中学生小强(15 周岁)在学校附近,拦截放学回家的低年级同学,使用军用皮带鞭打,强迫低年级学生交出少量财物。
对于小强的行为,不认为是犯罪C.中学生小明(男, 15 周岁)在与小花(女, 13 周岁)谈恋爱的过程中发生了性关系,小花的家人得知此事遂到公安局报案,要求司法机关追究小明强奸幼女的刑事责任。
对于小明,不认为是犯罪D.某公司职员甲某因为对领导不满,于是某天给“110”打,谎称其已经在该公司所在大楼多处安装了炸药,并且详细描述了炸药安放所在位置和炸药的爆炸威力。
司法考试主观题历年真题.刑法
刑法一.2006(四、本题26分)案情:甲在2003年10月15日见路边一辆面包车没有上锁,即将车开走,前往A 市。
行驶途中,行人乙拦车要求搭乘,甲同意。
甲见乙提包内有巨额现金,遂起意图财。
行驶到某偏僻处时,甲谎称发生故障,请乙下车帮助推车。
乙将手提包放在面包车座位上,然后下车。
甲乘机发动面包车欲逃。
乙察觉出甲的意图后,紧抓住车门不放,被面包车拖行10余米。
甲见乙仍不松手并跟着车跑,便加速疾驶,使乙摔倒在地,造成重伤。
乙报警后,公安机关根据汽车号牌将甲查获。
讯问过程中,虽有乙的指认并查获赃物,但甲拒不交待。
侦查人员丙、丁对此十分气愤,对甲进行殴打,造成甲轻伤。
在这种情况下,甲供述了以上犯罪事实,同时还交待了其在B市所犯的以下罪行:2003年6月的一天,甲于某小学放学之际,在校门前拦截了一名一年级男生,将其骗走,随即带该男生到某个体商店,向商店老板购买价值5000余元的高档烟酒。
在交款时,甲声称未带够钱,将男生留在商店,回去拿钱交款后再将男生带走。
商店老板以为男生是甲的儿子便同意了。
甲携带烟酒逃之夭夭。
公安机关查明,甲身边确有若干与甲骗来的烟酒名称相同的烟酒,但未能查找到商店老板和男生。
本案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后,甲称其认罪口供均系侦查人员丙、丁对他刑讯逼供所致,推翻了以前所有的有罪供述。
经检察人员调查核实,确认了侦查人员丙、丁对甲刑讯逼供的事实。
问题:请根据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对上述案例中甲、丙、丁的各种行为及相关事实分别进行分析,并提出处理意见。
1.甲开走他人面包车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即使面包车没有锁,但根据社会的一般观念,该车属于他人占有的财物,而非遗忘物。
2.甲对乙的行为构成抢劫罪,甲虽然开始打算实施抢夺,但在乙抓住车门不放时,甲加速行驶的行为已经属于暴力行为,因而不是转化型抢劫,而应直接认定为抢劫罪,而且属于抢劫罪的结果加重犯。
3.甲对男生的行为构成拐骗儿童罪而不构成拐卖儿童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硕联考历年真题之刑法主观题(2000-2017)简答篇1.简述假释的法律后果。
(2017)
2.简述牵连犯的概念和特征。
(2017·法学)
3.简述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共同特征。
(2017;2017·法学)
4.简述结合犯的特征。
(2016)
5.简述赌博罪的构成要件。
(2016)
6.简述刑法的概念和特征。
(2016·法学)
7.简述渎职罪的共同特征。
(2016·法学)
8.简述缓刑的适用条件。
(2015;2015·法学)
9.简述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的构成要件。
(2015)
10.简述我国刑法中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
(2015·法学)
11.简述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区别。
(2014)
12.简述骗取贷款罪的构成要件。
(2014)
13.简述刑法中危害结果的分类。
(2014·法学)
14.简述污染环境罪的构成要件。
(2014·法学)
15.简述因缺乏共同故意从而不构成共同犯罪的具体情形。
(2013)
16.简述诽谤罪的构成要件。
(2013)
17.简述刑法中法条竞合的概念及其处理原则。
(2013·法学)
18.简述食品监管渎职罪的构成要件。
(2013·法学)
19.简述犯罪中止的特征。
(2012)
20.简述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主体范围。
(2012)
21.简述犯罪未遂的特征与类型。
(2012·法学)
22.简述逃税罪的构成要件。
(2012·法学)
23.简述犯罪预备的成立条件。
(2011)
24.简述渎职罪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2011)
25.简述刑事责任的解决方式。
(2011·法学)
26.简述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行为方式。
(2011·法学)
27.简述防卫过当的成立条件。
(2010)
28.简述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特征。
(2010)
29.简述结果加重犯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2010·法学)
30.简述交通肇事罪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2010·法学)
31.简述酌定量刑情节的概念和种类。
(2009)
32.简述行贿罪的成立条件。
(2009)
33.简述刑罚特殊预防、一般预防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008)
34.简述强奸罪(未遂)与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区别。
(2008)35.简述我国刑法总则中适用死刑的限制性规定。
(2007)
36.简述转化型抢劫罪的成立条件。
(2007)
37.简述撤销缓刑的事由及法律后果。
(2006)
38.简述职务侵占罪与侵占罪的区别。
(2006)
39.简述我国刑法规定的一般累犯的成立条件及累犯的法律后果。
(2005)40.简述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界限。
(2005)
41.简述教唆犯的概念和我国刑法对教唆犯规定的原则。
(2004)
42.简述侵占罪与盗窃罪的界限。
(2004)
43.简述正当防卫成立的条件。
(2003)
44.简述数罪并罚的概念和特点。
(2003)
45.简述不作为犯罪之行为人的义务来源有哪些?(2001)
46.简述犯罪集团的成立条件。
(2001)
47.简述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构成特征。
(2001)
48.简述犯罪的基本特征。
(2000)
49.简述一般自首的概念与成立条件。
(2000)
50.简述危害国家安全罪的构成特征。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