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混合运算——加、减法统一成加法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知识点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知识点
一、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就是将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一成加法运算,再按照加法运算的法则进行计算。
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步骤
1. 将减法转化为加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2. 写成省略加号和括号的代数和形式:在一个和式里,通常把各个加数的括号和它前面的加号省略不写。
3. 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将同号的加数相加,异号的加数相加。
4. 按照加法法则计算出结果。
三、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技巧
1. 凑整:将相加能得到整数的数结合在一起先计算。
2. 同号结合:把同号的加数先相加。
3. 相反数结合: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先相加。
4. 同分母结合:把分母相同的数先相加。
四、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
1. 在实际生活中的收支、行程等问题中,常需要运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来解决。
2. 在数轴上的动点问题中,通过计算动点的位置变化来求解。
五、注意事项
1. 运算时要注意符号,不要漏写或错写。
2. 交换加数的位置时,要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
3. 计算结果要化简,写成最简形式。
加减法统一成加法(教案)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加减法统一成加法教学设计课题 加减法统一成加法 单元2.8.1学科数学年级七年级学习 目标1、了解代数和的概念,理解有理数加减法的相互转化;2、能把加减算式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掌握两种读法;3、能够按运算顺序进行有理数加减运算。
重点 能把加减算式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掌握两种读法; 难点 了解代数和的概念,理解有理数加减法的相互转化;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一、复习与练习 1、计算: (1)-9-5(2)(-5.2)-(-3.5)(3))31()21(---(4)715312-2、化简: (1)-(-3)(2)+[+(-2.6)] (3)-[-(+9.1)]3、把下列算式中的减法转化为加法: (1)5-6-7-8-9;(2)-1-(-2)-(-3)-(-4); (3)(-8)-(-10)+(-6)-(+4); (4)(+3.8)-(+2.1)-(-1.2)-4;二、提出问题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可以按照运算顺序,从左到右逐步逐步运算,也可以用有理数减法法则,把它改写成统计为只有加法运算的和的形式。
这种形式在书写上能简化一些吗?独立完成(可让4位同学到黑板上计算) 直接回答 直接回答 思考复习巩固引出新课讲授新课一、加减法统一为加法1、减法转化为加法。
减号变成加号,减数变成相反数。
2、和式。
算式中只为加法,我们称算式为只有加法运算的和式。
3、例:把下列算式转化为只有加法运算的和式(1)(-25)-(+21)+(-1)-(-6);(2)(+15)-(-9)-(+4)+(-5);二、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1、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
在一个和式里,通常把各个加数的括号和它前面的加号省略不写。
这样的算式叫做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
2、示例:(-8)+(+10)+(-6)+(-4)=-8+10-6-4;3、练习:把下列和式写成省略加号的和式:(1)(-25)+(-21)+(-1)+(-6);(2)(+15)+(+9)+(-4)+(-5);(3)(-8)+(+10)+(-6)+(-4);(4)(+3.8)+(-2.1)+(+1.2)+(-4);三、两种读法1、以和式的角度来读:算式中的“+”和“-”读成正负号,最后加“和”字。
初中数学华师版七年级上册2.8.1加减法统一成加法2.8.2加法运算律在加减混合运算中的应用课件(精品).ppt

1 5
1 3
1
正数,正号 也可以省略
2 4 1 1 1. 3553
不写
读作:“2、 4 、 1、1、1
3 5 53
的和” ,也可读作2“
3
4减
5
减
1 加 1 减1.
53
练一练 请将下列各式中的减法都化为加法.
(1) (72) (37) (22) 17 ; (2) (16) (12) 24 (18); (3) 23 (76) 36 (105) ; (4) (32) (27) (72) 87.
一口深3.5米的深井,一只青 蛙从井底沿井壁往上爬,第一次爬 了0.7米又下滑了0.1米,第二次往 上爬了0.42米又下滑了0.15米,第 三次往上爬了1.25米又下滑了0.2米, 第四次往上爬了0.75米又下滑了0.1 米,第五次往上爬了0.65米.
思考:小青蛙爬出井了吗?
讲授新课
一 加减法统一成加法
解:(1)原式 =(10+26+18)+(-24-15-24-20) = 54-83 = -29
(2)
(0.5) 1 ( 1) ( 1) 34 6
解:原式 ( 1) ( 1) ( 1) ( 1) 2346
1111 2346
(1 1) (1 1) 24 36
初中
数学优秀课件
二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例2 计算 (1)-24+3.2-16-3.5+0.3 ;
解: -24+3.2-16-3.5+0.3 =( -24-16 )+( 3.2+0.3)-3.5 = -40+(3.5-3.5) = -40+0 =-40
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一些技巧:1.加法、减法统一成加法由于减法可以改写成加法进行运算,因此所有加法、减法的运算在有理数范围内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
如:(-12)+(-5)-(-8)-(+9)可以改写成 (-12)+(-5)+(+8)+(-9) 2.有理数加法运算中,加号可以省略。
如:12+(-8)=12-8; (-12)+(-8)=(-12)-(+8)=(-12)-8 (-9)+(-5)+(+15)+(-20)= -9-5+15-203.加、减混合运算中“+”“—”号的理解(1)可以看作是运算符号(第一个数除外)如:-5-3+8-7可读作负5减去3加上8减去7(2)可以看作是一个数的本身的符号。
如:-5-3+8-7可以看作是(-5)+(-3)+(+8)+(-7),可读作负5、负3、正8、负7的和例题:1.计算 (1)(-4)+9-(-7)-13(2)11-39.5+10-2.5-4+19(3)54)1.3()53(4.2+-+--2. 判断(1)运用加法交换律,得-7+3=-3+7. ( )(2)-5-4=-9.( ) -5-4=-1.( )(3)两个数相加,和一定大于任一个加数. ( ) (4)两数差一定小于被减数. ( ) (5)零减去一个数,仍得这个数. ( )3. 选择(1)把(+5)-(+3)-(-1)+(-5)写成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是 ( ) A.-5-3+1-5 B.5-3-1-5 C.5+3+1-5 D.5-3+1-5(2)两个数相加,其和小于每个加数,那么这两个数( )A.同为负数B.异号C.同为正数D.零或负数(3)甲数减去乙数的差与甲数比较,必为( )A.差一定小于甲数B.差不能大于甲数C.差一定大于甲数D.差的大小取决于乙是什么样的数4.若5=a ,2=b ,6=c 且,),(c a c a b a b a +=++-=+求a-b+c 的值。
有理数的乘法什么叫乘法运算?两个有理数相乘的法则:注意: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问:(-2)×3×4×5×6=( )(-2)×(-3)×4×5×6=( )(-2)×(-3)×(-4)×5×6=( )(-2)×(-3)×(-4)×(-5)×6=( )(-2)×(-3)×(-4)×(-5)×(-6)=( )多个有理数乘法法则:例题:1.填空_______×(-2)=-6 ;(-3)×______=9 ;______×(-5)=02.选择1.一个有理数与它的相反数的积()A. 是正数B. 是负数C. 一定不大于0D. 一定不小于0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号两数相乘,符号不变B.异号两数相乘,取绝对值较大的因数的符号C.两数相乘,积为正数,那么这两个数都为正数D.两数相乘,积为负数,那么这两个数异号3.两个有理数,它们的和为正数,积也为正数,那么这两个有理数()A.都是正数B. 都是负数C. 一正一负D. 符号不能确定4.如果两个有理数的积小于零,和大于零,那么这两个有理数()A.符号相反B.符号相反且绝对值相等C.符号相反且负数的绝对值大D.符号相反且正数的绝对值大5.若ab=0,则( )A. a=0B. b=0C. a=0或b=0D. a=0且b=06.两个有理数a,b满足下列条件,能确定a,b的正负吗( )A. a+b>0,ab<0B. a+b>0,ab>0C. a+b<0,ab<0D. a+b<0,ab>03.判断①同号两数相乘,取原来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乘。
2.8.1 加减法统一成加法 说课稿-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重过程评价:学习态度、积极性、学习习惯、纪律等过程性指标评价;
2、重结果评价:知识技能、方法与情感态度的发展。
3、评价项目:整体学习行为评价(小组),个性学习行为评价(个人)。
4、评价方式:语言激励(真情与导向),分值激励(统一标准具有了较强的直观形象思维,但抽象思维还处于发展阶段。
已有的知识水平: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减法的法则,以及多重复号的化简,为省略加号奠定了基础。
课程标准与学习目标设置
【课标要求】
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有理数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过程,体会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的意义,会把加减混合运算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
(1)(-7)-(-10)+(-8)-(+3)
(2)( )-( )+( )-( )-( )
4.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变号规律
观察1、3小题中三个算式括号内外的符号与改写后的符号,你会发现什么?
流程及活动设计
复习导入,提出问题 →引导探索,归纳法则→应用延伸,反馈矫正→课堂小结,总结得失→达标测评,及时反馈
2、通过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过程,理解省略加号的和式的意义,会读省略加号的和式,知道其书写与表达的简便性。
【学习目标】
1、能熟练利用减法法则将加减法统一成加法。
2、理解省略加号的和式的意义,会读省略加号的和式;
3、知道省略加号的和式具有书写与表达的简便性。
四基三点
基础知识:会将加减法统一成加法。
基本技能:会把加减混合算式写成省略加号的和式。
年级
七年级
科目
数学
课型
概念课
课时
1
主备
主说
2.8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1. 加减法统一成加法

【归纳总结】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步骤和注意点 步骤:(1)改写,①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把减法改写为加法,② 除第一个加数外,把正数前面的性质符号“+”号补上; (2)省略,即省略加号和括号. 注意点:(1)应区分数的性质符号和算式中的运算符号,简化算式 时省略的是运算符号而不是性质符号; (2)读或计算简化后的算式时,应以省略前的算式为准,即把算式 理解为有理数的加法.
知识点 加减法统一成加法 1.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可以通过有理数减法法则将减法转化 为加法,统一成只有加法运算的和式. 2.在和式里,通常把各个加数的括号和它前面的加号省略不写, 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 3.和式的读法:一是按这个式子表示的意义读;二是按运算意义读.
阅读下面的变形,说出它错在哪里,并改正. 把下列式子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 (+16)+(-112)-13=16-112+13.
第2章 有理数
2.8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第2章 有理数
1. 加减法统一成加法
目标突破 总结反思
目标突破
目标一 能将加减法统一为加法
例 1 [教材例 1 针对训练]把-2-(+3)-(-5)+(-4)+(+3)写成省略加 号的和的形式,并把它读出来.
[解析] 先将减法转化为加法.
解:-2-(+3)-(-5)+(-4)+(+3)=-2+(-3)+(+5)+(-4)+(+3) =-2-3+5-4+3. 读法一:-2,-3,+5,-4,+3的和. 读法二:负2减3加5减4加3.
解:分不清运算符号和性质符号造成错误,误认为原来是减去-13等于加上+13.事 实上,原来减去的就是+13,只不过省略了“+”号而已,搞不清两种符号的区别, 导致计算出错. 正解:(+16)+(-112)-13=16-112-13.
加减法统一成加法

加减法统一成加法2.8.1加减法统一成加法【一】基本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并了解代数和概念.2.使学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3.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二】重难点目标【教学重点】准确迅速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难点】减法直接转化为加法及混合运算的准确性.【一】复习引入:1.表达有理数加法法那么。
2.表达有理数减法法那么。
3.表达加法的运算律。
4.符号〝+〞和〝―〞各表达哪些意义?5.化简:+(+3);+(―3);―(+3);―(―3)。
6.口算:(1)2―7;(2)(―2)―7;(3)(―2)―(―7);(4)2+(―7);(5)(―2)+(―7);(6)7―2;(7)(―2)+7;(8)2―(―7)。
【二】讲授新课:1.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算式:以上口算题中(1),(2),(3),(6),(8)都是减法,按减法法那么可写成加上它们的相反数。
同样,(―11)―7+(―9)―(―6)按减法法那么应为(―11)+ (―7)+(―9)+(+6),这样便把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算式。
几个正数或负数的和称为代数和。
再看16―(―2)+(―4)―(―6)―7写成代数和是16+2+(―4)+6+(―7)。
既然都可以写成代数和,加号可以省略,每个括号都可以省略,如:(―11)―7+(―9)―(―6)=―11―7―9+6,读作〝负11,负7,负9,正6的和〞,运算上可读作〝负11减7减9加6〞;16+2+(―4)+6+(―7)=16+2―4+6―7,读作〝正16,正2,负4,正6,负7的和〞,运算上读作〝16加2减4加6减7〞。
2.例题:例1:把()131515432+-⎪⎪⎭⎫ ⎝⎛--⎪⎪⎭⎫ ⎝⎛+-⎪⎪⎭⎫ ⎝⎛-+⎪⎪⎭⎫ ⎝⎛+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并把它读出来。
解:原式=()131515432-+⎪⎪⎭⎫ ⎝⎛++⎪⎪⎭⎫ ⎝⎛-+⎪⎪⎭⎫ ⎝⎛-+⎪⎪⎭⎫ ⎝⎛+=131515432-+-- 读作:〝131515432---、、、、的和〞。
加减法统一成加法教学设计

加减法统一成加法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的意义。
2.能初步掌握有关有理数的加减混全运算。
教学重难点1.重点:如何更准确地把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
2.难点:将一个加减混合运算式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
教学过程一、知识导向:本节是在对前面所学的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及减法运算法则的综合运用,所以必须对有关法则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并能在运算中加以灵活运用。
二、新课拆析:1.知识基础:其一: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其二: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其三:“+”、“-”在不同情形的意义(运算符号及性质符号)2.知识形成:(引例)计算:根据减法法则,按照运算顺序,有:原式= 在一个加式里,通常把各个加数的括号和它前面的加号省略不写,即有: =这个式子仍看作和式,有两种读法。
按性质符号:读作“负8、正10、负6、负4的和”按运算意义:读作“负8加上10减去6减去4”例:把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并把它读出来(两种读法)。
在复习回顾中应注意以实例来说明法则,并着重找到减法法则与加法的转化思想。
首先分析题目的特点:属于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两种读法有其相通处,但在实际中,一般是用运算意义来读,但应用性质符号来理解。
)4()6()10()8(+--+---)4()6()10()8(-+-+++-)4()6()10()8(-+-+++-46108--+-)1()31()51()54()32(+---+--++例:按运算顺序直接计算:三、知识小结:本节课所涉及到的新知识点比较少,但在其中就特别注意的是,如何保证学生在省略特号时,能尽量减少错误的出现,并能对省略加号的算式的准确读法。
)2()8()10()7(+--+---。
初中数学《加减混合运算——加、减法统一成加法》课件PPT

知2-讲
例4 计算:
(1)2.7+(-8.5)-(+3.4)-(-1.2);
(2)-0.6-0.08+
2 5
-
2
5 11
-0.92+
25 .
11
导引:(1)利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把正数、负数分别结
合在一起进行运算;(2)先把互为相反数的两个分
数结合在一起,再计算.
解:(1) 2.7+(-8.5)-(+3.4)-(-1.2) =2.7-8.5-3.4+1.2 =(2.7+1.2)+(-8.5-3.4) =3.9-11.9 =-8.
2 计算:(1)14-(-12)+(-25)-17;
(2)
-
2 3
+-
1 6
--
1 4
-+
1 2
.
知识点 3 计算器的使用
知3-讲
计算器的品种很多,它们的计算程序和方法不尽相同, 使用前要注意看清各自的说明书.下面以课本中所示的计算 器为例:使用步骤:(1)按开启键 ON/C ;(2)按照算式的书 写顺序输入数据,看显示器上的显示是否正确(注意:如输入 负数,应先按数字键,再按符号键 +/- );(3)按 = 键执 行运算,此时显示出计算结果.每次新的运算要按一下清零 键 ON/C (与开启键同).
2.省略形式的读法有两种,一是把符号当作性质符号 来读,二是把符号当作运算符号来读.例如:a-b +c,可读作“a减b加c ” ,也可读作“正a、负b、 正c的和”.
知1-讲
3.易错警示:(1)在省略符号和括号的过程中,若括 号前是“+”号,则省略后,括号内各项不变; 若括号前是“-”号,则省略后,括号内各项变 为原来的相反数.(2)写成省略形式以后,为避免 出错,可将每个数前面的符号看成这个数的性质 符号.
【学案】加减混合运算——加减法统一成加法

加减混合运算——加减法统一成加法【学习目标】:1、理解加减法统一成加法运算的意义;2、会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转化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重点难点】:有理数加减法统一成加法运算;【导学指导】一、知识链接1、一架飞机作特技表演,起飞后的高度变化如下表: 高度的变化上升4.5千米 下降3.2千米 上升1.1千米 下降1.4千米 记作+4.5千米 —3.2千米 +1.1千米 —1.4千米请你们想一想,并和同伴一起交流,算算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了 千米。
2、你是怎么算出来的,方法是二、自主探究1、现在我们来研究(—20)+(+3)—(—5)—(+7),该怎么计算呢?还是先自己独立动动手吧!2、怎么样,计算出来了吗,是怎样计算的,与同伴交流交流,师巡视指导。
3、师生共同归纳:遇到一个式子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第一步应该先把减法转化为 .再把加号记在脑子里,省略不写如:(-20)+(+3)-(-5)-(+7) 有加法也有减法 =(-20)+(+3)+(+5)+(-7) 先把减法转化为加法 = -20+3+5-7 再把加号记在脑子里,省略不写可以读作:“负20、正3、正5、负7的 ”或者“负20加3加5减7”.4、师生完整写出解题过程5、补充例题:计算-4.4-(-451)-(+221)+(-2107)+12.4;【课堂练习】计算:(1)1—4+3—0.5;(2)-2.4+3.5—4.6+3.5 ;(3)(—7)—(+5)+(—4)—(—10);(4)3712()()1 4263-+----;【要点归纳】:【拓展训练】:1、计算:1)27—18+(—7)—32 2)245()()()(1) 799++--+-+【总结反思】:。
七年级下册数学 2.8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例题与讲解

2.8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1.加减法统一成加法(1)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可以通过有理数减法法则将减法转化为加法,统一成只有加法运算的和式.如:(-12)-(+8)+(-6)-(-5)=(-12)+(-8)+(-6)+(+5).(2)在和式里,通常把各个加数的括号省略不写,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如:(-12)+(-8)+(-6)+(+5)=-12-8-6+5.(3)和式的读法:一是按这个式子表示的意义,读作“负12,负8,负6,正5的和”;二是按运算意义读作“负12减8减6加5”.(4)有理数的加减运算写成和式的方法:①减法变加法,省略加号和括号;②一个数前有两个负号的,变加号,然后省略加号.谈重点 “+”号和“-”号的双重含义 正确理解算式中“+”号和“-”号的意义,它们有双重含义:①可以理解为性质符号,读作“正”“负”;②可以理解为运算符号,读作“加”“减”.【例1】 把⎝⎛⎭⎫-478-⎝⎛⎭⎫-512+⎝⎛⎭⎫-414-⎝⎛⎭⎫+318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并把它读出来. 分析:先根据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把减法转化为加法,然后省略加号(包括各个加数的括号).解:原式=⎝⎛⎭⎫-478+⎝⎛⎭⎫+512+⎝⎛⎭⎫-414+⎝⎛⎭⎫-318(运用减法法则) =-478+512-414-318.(省略加号) 读作“-478,512,-414,-318的和”,也可以读作“-478加512减414减318”. 警误区 省略加号时勿忘省略括号 省略加号时,别忘省略各个加数的括号.2.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本步骤及方法(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得零.(2)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3)加法交换律:a +b =b +a ;加法结合律:(a +b )+c =a +(b +c ).(4)加减混合运算的基本步骤是:①把混合运算中的减法转变为加法,写成前面是加号的形式;②省略加号和括号;③恰当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计算;④在每一步的运算中都须先确定符号,然后计算绝对值.(5)在具体的运算过程中,有以下两种常用的方法:①按照运算顺序,从左到右逐一加以计算;②把加减法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写成和式的形式后,再运用运算律进行计算.释疑点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需注意的问题 在运算熟练之后可以省去减法变加法这一步骤,直接写成省略加号的形式;在交换数的前后位置时,应连同它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例2】 计算:(1)0-327-6+1167-537; (2)⎝⎛⎭⎫-12-⎝⎛⎭⎫-16+⎝⎛⎭⎫-23+⎝⎛⎭⎫-45; (3)(-5)-(-21)+(-12)+8-(-4)-18;(4)(+10.4)-7.5+12.7-(-3.6)+(-1.7)-2.5;(5)(-15)+(-6.3)-13+15-(-6.3)-(-23);(6)318+2.25-234+1.875.分析:(1)本题是省略括号和加号后的和的形式.在五个加数中,考虑到-327,1167,-537三个加数分母都是7,便于运算,所以把这三个加数放在一起;(2)把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后结果为:⎝⎛⎭⎫-12+⎝⎛⎭⎫+16+⎝⎛⎭⎫-23+⎝⎛⎭⎫-45,考虑到⎝⎛⎭⎫-12、⎝⎛⎭⎫-23、⎝⎛⎭⎫+16便于通分,把它们结合起来,可使计算较为简便;(3)统一成加法后,可采用同号结合法,即把正数与正数、负数与负数分别相加;(4)统一成加法后,可采用凑整结合法,即把相加得整数的加数先结合;(5)统一成加法后,由于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和为0,因此把互为相反数的加数相结合;(6)当同一个算式中既有分数,又有小数时,一般应先统一成同一种数字的形式.至于统一成分数还是小数,具体应依据哪一种数字形式计算简便来确定,如本题统一成小数较简单.解:(1)0-327-6+1167-537=(0-6)+⎝⎛⎭⎫-327+1167-537 =-6+⎝⎛⎭⎫+317=-267; (2)⎝⎛⎭⎫-12-⎝⎛⎭⎫-16+⎝⎛⎭⎫-23+⎝⎛⎭⎫-45 =⎝⎛⎭⎫-12+⎝⎛⎭⎫+16+⎝⎛⎭⎫-23+⎝⎛⎭⎫-45 =⎣⎡⎦⎤⎝⎛⎭⎫-12+⎝⎛⎭⎫+16+⎝⎛⎭⎫-23+⎝⎛⎭⎫-45 =(-1)+⎝⎛⎭⎫-45=-145; (3)(-5)-(-21)+(-12)+8-(-4)-18=-5+21-12+8+4-18=(21+8+4)+(-5-12-18)=33-35=-2;(4)(+10.4)-7.5+12.7-(-3.6)+(-1.7)-2.5=10.4-7.5+12.7+3.6-1.7-2.5=(10.4+3.6)+(12.7-1.7)+(-7.5-2.5)=14+11-10=15;(5)(-15)+(-6.3)-13+15-(-6.3)-(-23)=-15-6.3-13+15+6.3+23=(-15+15)+(-6.3+6.3)+(-13+23)=10;(6)318+2.25-234+1.875 =3.125+2.25-2.75+1.875=(3.125+1.875)+(2.25-2.75)=5-0.5=4.5.3.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注意事项①运用加法交换律,在交换各数的位置时要连同它们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千万不要把符号漏掉,因为一个数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符号,另一方面是绝对值.例如8-5+7应变成8+7-5,而不能变成8-7+5;②应用加法结合律时,应充分考虑同号加数结合、同分母或便于通分的加数结合、凑整的加数结合、互为相反数的加数结合等情形,从而选择适当的方法,使运算简便;③当分数、小数混在一块运算时,可以把它们统一成分数或小数再运算;④如果有大括号和小括号应当先转化小括号里的运算,再转化大括号里的运算.反之,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有时候需要添加括号,一定要连同加数的符号一起括进括号内,并将原来已省略的加号写进来.【例3】 计算:(1)⎝⎛⎭⎫-837+(-7.5)+⎝⎛⎭⎫-2147+⎝⎛⎭⎫+312; (2)|5111-3417|+4417-111. 分析: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之后,应用运算律使同分母分数相加可以简化运算.解:(1)⎝⎛⎭⎫-837+(-7.5)+⎝⎛⎭⎫-2147+⎝⎛⎭⎫+312 =-837-7.5-2147+312=-837-2147-7.5+312=-30-4=-34.(2)⎪⎪⎪⎪5111-3417+4417-111=5111-3417+4417-111=5111-111-3417+4417=5+1=6.4.既含小数又含分数的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解题时先将减法转化为加法,再按照以下的四条思路进行转化:一是将小数统一化成分数,二是将分数统一化成小数,三是将小数与小数,分数与分数分别结合,四是将各数的整数部分和分数(小数)部分分别结合.析规律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注意运算的顺序,如果是同一级的运算,可以同时完成化简绝对值符号和减法变加法的运算过程.有括号的要先计算括号里面的,有绝对值符号的也要先根据数或式的取值范围化去绝对值符号再进行运算.【例4】 计算:(1)-4.2-[(-0.2)-(-7.5+0.4)]+(-3.8);(2)(-1)-⎣⎡⎦⎤-2-(-4)+⎪⎪⎪⎪-12+⎝⎛⎭⎫-13. 分析:有多重括号的,先计算小括号里面的,再计算大括号里面的,有绝对值符号的要先把绝对值符号化简.解:(1)-4.2-[(-0.2)-(-7.5+0.4)]+(-3.8)=-4.2-[(-0.2)-(-7.1)]+(-3.8)=-4.2-[(-0.2)+(+7.1)]+(-3.8)=-4.2+(-6.9)+(-3.8)=-14.9.(2)(-1)-⎣⎡⎦⎤-2-(-4)+⎪⎪⎪⎪-12+⎝⎛⎭⎫-13 =(-1)-⎣⎡⎦⎤-2+(+4)+12+⎝⎛⎭⎫-13 =(-1)-216=-316.5.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1)利用有理数加减运算的法则解数字规律题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仔细观察数字的特点,建立数字、运算、符号与式子的序号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到规律,再用数字和运算去反映和表达规律.(2)利用有理数加减运算的规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题主要的题型有:在一条公路上来回检修公路,求行进的总里程数或求离开原出发点的距离和方向,一般要求几个有理数的和;足球守门员练习折返跑,求守门员是否回到了原来的位置或者求折返跑的总路程等.(3)在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中,通常适当应用加法运算律,可使计算简化.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后,一般也应注意运算的合理性.【例5】 计算下列各题并总结出规律.(1)1+2+3+…+2 008+2 009+2 010;(2)1-2+3-4+…+2 009-2 010.分析:(1)运用加法运算律可得1+2 010=2 011,2+2 009=2 011,…,即第1个数与最后一个数的和是2 011,第2个数与倒数第2个数的和是2 011,…,依此类推,共1 005个2 011,故若有n 个连续自然数相加,则有n 2个首项与末项之和,从而得到1+2+…+n =n (n +1)2; (2)因1-2=-1,3-4=-1,…,依次向后,每相邻两个数之和都等于-1,共有1 005个-1,故可得规律:1-2+3-4+…+(n -1)-n =-n 2. 解:(1)原式=(1+2 010)+(2+2 009)+…+(1 005+1 006)=2 011×1 005=2 021 055;(2)原式=(1-2)+(3-4)+…+(2 009-2 010)=-1 005.规律:(1)1+2+3+…+n =n (n +1)2; (2)1-2+3-4+…+(n -1)-n =-n 2(n 为偶数).。
1.8.1 加减法统一成加法(课件)七年级数学上册(华东师大版2024)

如4.5+(-3.2)+1.1+(-1.4)可以写成省略括号的形式:
4.5 - 3.2 + 1.1 - 1.4(仍可看作和式)
读作:正4.5、负3.2、正1.1、负1.4的和
也可读作: 4.5减3.2加1.1减1.4
新课讲授
【问题二】计算:(−8) − (−10) + (−6) − (+4)
1
2
2.(23-24七年级上·山东聊城·阶段练习)计算: − 1 +
1
ቚ
2022
+
1
1
−
2024
2023
1
2
=
【详解】解: − 1 +
1
3
=
1
2024
2023
.
2024
故答案为:
2023
.
2024
1
2
+
1
4
−
.
1
1
−
3
2
+
1
4
−
1
3
+⋯+
1
1
−
2023
2022
+
1 1 1 1 1
1
1
1
1
= 1− + − + − +⋯+
A.−3 − −2 = −5B.5 − −3 = 1
C.−3 − −3 = 0 D.5 − +4 = 1
5.(23-24七年级上·河南周口·阶段练习)下列式子的运算结果是负数的是( C)
A. −7 − −8
【教案】加减混合运算——加减法统一成加法

加、减法统一成加法教学目标:1.了解代数和的概念,理解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2.让学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并利用运算律简化运算.教学重点:把加减混合运算算式理解为加法算式,加减运算法则和加法运算律.教学难点:省略加号与括号的代数和的计算.教学程序设计: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问题1口答:(1)2-7;(2)(-2)-7;(3)(-2)-(-7);(4)2+(-7);(5)(-2)+(-7);(6)7-2;(7)(-2)+7;(8)2-(-7).【教法说明】为了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必须先对有理数加法,特别是有理数减法的题目进行复习,为进一步学习加减混合运算奠定基础.这里特别指出“+、-”有时表示性质符号,有时是运算符号,为在混合运算时省略加号、括号时做必要的准备工作.问题22001年8月1日,我国黄金市场放开,某市的黄金价格一年内波动5次,每克金价第一次下降12元,第二次上升2元,第三次下降5元,第四次上升13元,第五次上升4元.5次波动后该市的黄金价格较第一次变动前有怎样的变化?分析:用正、负数表示黄金的上升与下降,那么这个问题就转化为求:(-12)+(+2)+(-5)+(+13)+(+4)①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思考:你会计算(-12)+(+2)+(-5)+(+13)+(+4)吗?交流:你是如何计算的?由前面的加法法则知:两个数相加,再将和与第三个数相加,如此下去,得出结果.回顾:在小学学习时,我们知道加法有两条运算律.1加法运算律:加法的交换律:a+b=b+a.加法的结合律:(a+b)+c=a+(b+c)引入负数后,可以验算加法的运算律同样适用,这里的a、b、c可以表示有理数.交流:计算(-12)+(+2)+(-5)+(+13)+(+4),有更快捷的方法吗?原式=(-12)+(-5)+(+2)+(+13)+(+4)(加法的交换律)=[(-12)+(-5)]+[(+2)+(+13)+(+4)](加法的结合律) =(-17)+19=2答:5次波动后该市的黄金价格较第一次变动前上升了2元.2.代数和①式中仅含有加法运算,这样的几个正数与负数的和叫代数和,通常可以省去加号及个各括号,写出:-12+2-5+13+4. 按性质符号(结果)可读成“负12、正2、负5、正13、正4的和”;按运算符号读成“负12减8减6加5”. 三.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 类型一 加减混合运算例1:把)31()21()54()32(21+------+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并把它读出来.解析:应先将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再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解:)31()21()54()32(21+------+ =)31()21()54()32(21-+++++-+=3121543221-++-读作:31215432213121543221减加加减的和或读作:、负、、、负 例2:计算:-24+3.2―16―3.5+0.3;解:因为原式表示―24,3.2,―16,―3.5,0.3的和,所以可将加数适当交换位置,并作适当的结合进行计算,即原式=―24―16+3.2+0.3―3.5 =―40+3.5―3.5 =―40+0 =―40 变式练习:1.计算:(+9)-(+10)+(-2)-(-8)+32.计算:(1)-12+11-8+39;(2)+45-9-91+5;(3)-5-5-3-3;(4)-6-8-2+3.54-4.72+16.46-5.28;类型二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例3:一批大米,标准质量为每袋25kg,质检部门抽取10袋样品进行检测,把超过标准质量的千克数用正数表示,不足的用负数表示,结果如下:这10袋大米质量总记是多少千克?分析: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将10袋的实际质量相加;第2种将10袋不足或超过的部分相加,然后加上10×25.解:1+(-0.5)+(-1.5)+0.75+(-0.25)+1.5+(-1)+0.5+0+0.5=[1+(-1)]+[(-0.5)+0.5]+[(-1.5)+1.5]+[0.75+(-0.25)]+0.5=110×25+1=251(kg)答:这10袋大米质量总记是251千克.变式练习:出租车司机小李某天下午营运全是在东西走向的长安街上进行的,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他这天下午行车里程(单位:千米)如下:+15,-2,+5,-13, +10,-7,-8,+12,+4,-5,+6(1)将最后一名乘客送到目的地时,小李距下午出车时的出发点多远?(2)若汽车耗油量为a升/千米,这天下午小李共耗油多少升?四. 总结反思拓展升华1.怎样做加减混合运算题目?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题目的步骤为:(1).减法转化成加法;(2).省略加号括号;(3).运用加法交换律使相加可得到整数的可先相加;分母相同或易与通分的分数可先相加;互为相反数的可先相加;2.省略括号和的形式的两种读法?五.作业课本习题。
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第一课

【主动探究】 1.算式(-8)-(-10)+(-6)-(+4)是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可以按照运算顺序,从左到 右逐一计算.通常也可以应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把它改写成 , 统一为只有加法运算的和式. 2.在一个和式里,通常把各个加号省略不写 .如上式可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和式 中第一个加数同时省略括号,若是正数,正号也省略不写.): . 按表示的 意义读作 “负 8、 正 10、 负 6、 负 4 的和” ; 按运算意义可读作 “负 8 加 10 减 6 减 4” . 例 1 计算: (1) -24+3.2-16-3.5+0.3
第2章
有理数
§2.8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课时一 加减法统一成加法( )
【学习目标】 1. 使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 2. 了解代数和的概念。 学习内容 【课前导习】 1. 把 学法指导
2 4 1 1 1 写 成 省 略 加 号 的 和 的 形 3 5 5 3
1 1 1 2 ( ) ( ) ( ) 2 6 4 3
2.有十箱梨,每箱质量如下: (单位:千克) 51,53,46,49,52,45,47,50,53,48 你能较快算出它们的总质量吗?列式计算.
例 1 计算 (1) 因 为 原 式 表 示 -24,3.2, -16,-3.5, 0.3 的和, 所以可将 加数适当 交 换位置 , 并作适当 的结合进 行计算,
【当堂训练】 1.计算题 (1)+3-(-7)=_______. (2)(-32)-(+19)=_______. (3)-7-(-21)=____ ___. (4)(-38)-(-24)-(+65)=_______. 2.填空题 (1)-4-_______=23. (2)36℃比 24℃高_______℃,19℃比-5℃高_______℃. (3)A、B、C 三点相对于海平面分别是-13 米、-7 米、-20 米,那么最高的地 方比最低的地方高_______米. (4)冬季的某一天,甲地最低温度是-15℃,乙地最低温度是 15℃,甲地比乙地 低_______℃. 4、计算: (1)-5-9+3 (2)10-17+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2-讲
例4 计算: (1)2.7+(-8.5)-(+3.4)-(-1.2);
2 5 5 2 (2)-0.6-0.08+ - -0.92+ 2 . 5 11 11
导引:(1)利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把正数、负数分别结
合在一起进行运算;(2)先把互为相反数的两个分
数结合在一起,再计算.
知2-讲
解:(1) 2.7+(-8.5)-(+3.4)-(-1.2)
知1-讲
1 1 1 1 1 2- + - - - + - - - 2 3 4 5 6
1 1 1 1 1 =- + - + + + - + + 2 3 4 5 6
-1.2.
知2-讲
பைடு நூலகம்
总 结
本题运用同号结合法和同形结合法进行简便计算. 在运用加法交换律交换加数的位置时,要连同数前面 的符号一起交换.
知2-练
1
下列各题运用结合律变形错误的是(
)
A.1+(-0.25)+(-0.75)=1+[(-0.25)+(-0.75)] B.1-2+3-4+5-6=(1-2)+(3-4)+(5-6) C.
(2)-0.6+1.8-5.4+4.2 =-0.6+1.8+(-5.4)+4.2.
知1-讲
总 结
本题运用转化思想.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 相反数.
知1-讲
例3 把下列各式写成省略加号的形式,并说出它们
的两种读法. (1)-6-(-3)+(-2)-(+6)-(-7); (2) - 1 + - 1 - - 1 + - 1 - - 1 .
2
B.负2,减3,正5的和
D.以上都不对
将-3-(+6)-(-5)+(-2)写成省略括号和加号的和的 形式,正确的是( A.-3+6-5-2 C.-3-6-5-2 ) B.-3-6+5+2 D.-3-6+5-2
知2-讲
知识点
2
加法运算律在加减混合运算中的应用
1.加法运算律在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中的应用原则:正数 和负数分别相结合;同分母分数或比较容易通分的分数 相结合;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结合;其和为整数的两数 相结合;带分数一般化为假分数或整数和分数两部分后, 再分别相加. 2.运用加法交换律交换加数位置时,要连同数前面的符号 一起交换.
运算律简化计算.
2.省略形式的读法有两种,一是把符号当作性质符号 来读,二是把符号当作运算符号来读.例如:a-b +c,可读作“a减b加c ” ,也可读作“正a、负b、 正c的和”.
知1-讲
3.易错警示:(1)在省略符号和括号的过程中,若括
号前是“+”号,则省略后,括号内各项不变;
若括号前是“-”号,则省略后,括号内各项变 为原来的相反数.(2)写成省略形式以后,为避免 出错,可将每个数前面的符号看成这个数的性质 符号.
=15-11 =4.
知1-讲
2
3 1 1 1 + - - - - 4 6 3 8 3 1 1 1 = + - + - + + 减法法则 4 6 3 8 3 1 1 1 = + + - - 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4 8 6 3
知1-讲
例1 计算: 1+7 -+8 +-3 --6 +2;
2
3 1 1 1 + - - - - . 4 6 3 8
解: 1+7-+8+-3--6+2
= +7+-8+-3++6+2 减法法则 = 7+6+2+-8-3 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2.7-8.5-3.4+1.2 =(2.7+1.2)+(-8.5-3.4) =3.9-11.9 =-8.
知2-讲
2 -0.6-0.08+
2 5 5 -2 -0.92+2 5 11 11
5 5 =-0.6+0.4+-0.08-0.92 + -2 +2 11 11 =-0.2-1
3 1 1 2 3 1 1 2 - - + = + + - + 4 6 2 3 4 2 6 3
D.7-8-3+6+2=(7-3)+[(-8)+(6+2)] 2 计算:(1)14-(-12)+(-25)-17; (2) - + - - - - + . 3 6 4 2
1 1 1 1 1 =- - + - + 2 3 4 5 6
1 1 1 1 1 读法一:负 ,负 ,正 ,负 ,正 的和; 2 3 4 5 6 1 1 1 1 1 读法二:负 减 加 减 加 . 2 3 4 5 6
知1-练
1 -2-3+5的读法正确的是(
)
A.负2,负3,正5的和
C.负2,3,正5的和
7 1 = - 8 2 3 = . 8
(来自教材)
知1-讲
例2
将下列各式改写成只有加法运算的和的形式.
(1)-30-(+8)-(+6)-(-17); (2)-0.6+1.8-5.4+4.2.
导引:本题要运用减法法则把加减混合运算转化成加
法运算. 解:(1)-30-(+8)-(+6)-(-17)
=-30+(-8)+(-6)+(+17);
2 3 4 5 6
导引:本题要采用转化法,首先运用减法法则把加减 混合运算转化成加法运算,然后再写成省略加 号的形式.
知1-讲
解:(1) -6-(-3)+(-2)-(+6)-(-7)
=-6+(+3)+(-2)+(-6)+(+7) =-6+3-2-6+7, 读法一:负6,正3,负2,负6,正7的和; 读法二:负6加3减2减6加7.
第 1章
有理数
1.4
有理数的加减
第 4 课时
加减混合运算——加、 减法统一成加法
1
课堂讲解
有理数的加减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 加法运算律在加减混合运算中的应用 计算器的使用
2
课时流程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作业 提升
知1-讲
知识点
1
有理数的加减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
1.加减混合运算可以先统一为加法运算,再利用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