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咏史怀古诗歌复习资料和作业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诗歌专题怀古咏史诗》课件(共21张PPT)+
古
咏
史 诗
古 诗
鉴
赏
真
重
基
题
点
础
模
典详
常怀 夯
拟
型 诗
解
见古 意咏
实
歌
象史
、
、诗
典
代的
型
表概
情
人念
感
物、
形
式
、
目
CONTENTS
录
壹
1.概念
怀古咏史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 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直接以历 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历史遗迹为歌咏题材,寄 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某种议论的一类诗歌。
小
怀古咏史诗的重要情感:
结
(1)怀古伤今,书写昔盛今衰、时序变迁的历史之感;
(2)借古讽今/怀古伤己,讽刺当政者或借赞美建立丰功伟绩
的古人,或类比和自己一样怀才不遇的人才,表达建功立业
的雄心壮志、怀才不遇的悲慨、一事无成的感伤;
(3)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发表见解,归纳历史规律等。
怀古咏史诗常见意象:朝代遗迹、帝王将相……
[4]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吴、东晋、
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之南京)巨室。至唐时,则皆落不知其处。
石头城(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越中览古(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1)请结合上片的具体词句,概括辛弃疾的形象特点。
①“壮岁旌旗拥万夫”中的“拥万夫”表现了辛弃疾军队的声势浩大,突出辛弃疾的豪壮与号召力。 ②“锦襜突骑渡江初”体现了一个英勇果断的将军的形象; ③“燕兵夜娖银觮,汉箭朝飞金仆姑”,在这一场势均力敌的战斗中,将军勇猛善射,毫不示弱。
【初中语文】咏史怀古类(09首)+中考语文必考古诗赏析(84首)(意象大全)
咏史怀古类
何为咏史怀古类古诗? 这类古诗有什么特点?
咏史怀古类古诗
咏史怀古类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重要类型,主要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历 史遗迹为题材,通过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等方式,表达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哀 思以及对现实的思考和批判。。
特点: 1.以历史事件或人物为题材:这类诗歌通常以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或著名人物为创作背景, 通过对这些事件或人物的描绘和评价,来表达诗人对历史的认识和看法。 2.借古讽今:咏史怀古诗常常借古讽今,通过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反思和评价,来揭示现 实社会中的问题和矛盾,从而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 3.寄寓个人情感:在咏史怀古诗中,诗人常常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融入其中,通过对历史 事件或人物的描写和评价,来表达自己的怀才不遇、人生感慨等情感。 4.情景交融:咏史怀古诗通常善于将历史事件或人物与自然环境、景物景观等相结合,通 过情景交融的手法,营造出一种具有历史感和现实感的艺术氛围。
4.乱石穿空:乱石穿空的景象象征着战争的激烈和残酷,旧事同战迹场。时遗址也,代展表着示过去了的战自争和然英雄力
量的伟大和壮美。
4.乱石穿空:乱石穿空的景象象征着战 争的激烈和残酷,同时也展示了自然力
5.惊涛拍岸:惊涛拍岸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赤壁之战的激量5.烈惊的涛伟和拍大岸和残:壮惊美酷涛。拍,岸的同景象时进一也步强展
5.江水:江水滔滔,象征着历史的深远和时间的流逝。诗的5.人江感水慨通:。江过水滔描滔,绘象征江着历水史的的深远形
象,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期待。
和时间的流逝。诗人通过描绘江水的形 象,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未来
的期待。
《咸阳城东楼》—唐—许浑
意象
意象 1.咸阳城东楼:咸阳城东楼是诗中的主要背景和观察点,象征着诗人所处的位 主题 置和视角。这座楼位于咸阳城的东边,是历史上的一个重1.咸要阳城地东楼标:咸,阳城诗东楼人是诗通中的过主 原文背诵 登2天了3..一蒹溪山云 绿上空一上葭云雨、芜这和种日、高杨初欲座时萧、 黄楼间条城 柳 起 来雨 叶, 的 凄万似日风、 :俯 流 凉里汀沉满风 这瞰 逝 的愁洲阁楼: 些周,氛, 。 , 。这植围雨围些物的和,自元景风表然素色则达家 慨元也,象了衰 。素是表征诗抒在诗败达着人发诗中了自对的中的了自然家无构重己 的 国对限成要对 力 衰国感了意历 量 败重象史 和 的要。和 变 无的绿现 化 限意芜实 。 感要置是上己2中天然一.象和云的 这 慨背和历这对构空的种、景视史座历成和力萧群黄日深 些 。和角上楼史了时量条、观。的,和重间和凄。叶雨刻 意察这一俯现要的变凉、点座个瞰实的流化的云代风思 象,楼重周的意逝。氛:象位要围深象,这围和表这考 共征于地的刻群雨些,些着咸标景思。和意表日着自。 同阳风诗,色考云象达然城则人诗,。和共了代秋元营的象所人表日同诗素东征处通达代营人表天在造边着的过了表造对诗,自位登自着了家着的
2024年中考语文诗词专题整合复习“咏史怀古诗”
中考语文诗词专题整合复习“咏史怀古诗”教学目标1.通过梳理观察所学诗歌,明确怀古诗的基本特征。
2.通过对比阅读,抓住关键语句,结合助读资料,把握怀古诗抒发的情感。
(教学重点)3.通过分析总结,习得怀古诗的鉴赏方法,并能学以致用。
(教学难点)教学过程导入中考在即,针对诗歌部分的复习,有同学建议按主题分类的方法进行整合复习,经商议他们决定从咏史怀古诗入手,模拟阅卷者和命题者的身份,下面请各位同学作为阅卷者和命题者,一起出发吧!任务一:我来梳理活动一:回顾初中阶段所学古诗,你认为哪些属于怀古诗?请按照顺序找出来。
预设:七年级下册:《登幽州台歌》(陈子昂)、《贾生》(李商隐);八年级上册:《赤壁》(杜牧);九年级上册:《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咸阳城东楼》(许浑);九年级下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山坡羊·潼关怀古》《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活动二:请同学在下面“咏史怀古”诗歌各挑选一首,分工合作将下面表格完成预设:内容解析一般来讲,咏史怀古不仅是叙古事,而且要融入自己的感受和评论,借古讽今,曲折地反映对现实的关注。
由于这类诗歌都以古人、古事、古迹为描写对象,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所以并称为咏史怀古诗。
①缅怀前贤,寄托伤感。
【典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前两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纵横古今,两个“不见”相互映照说明表露出对古代礼贤下士明君的钦敬仰慕,隐含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哀愁感伤。
②借题发挥,表现自己的政治感慨与识见。
这类咏史怀古诗,或托古讽今,或怀古伤己。
【典例】杜牧《赤壁》中的“东风”,除实指外,也可以理解为周瑜取胜的天时、地利、人和各方面的条件,特别是孙权对他的信任。
表明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同时也抒发了自己胸怀大志而不被重用的抑郁不平之情。
③借古讽今,哀叹盛衰。
【典例】杜牧《泊秦淮》中写金陵歌女“不知亡国恨”,还唱着那《后庭花》曲。
202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古诗文梳理6、咏史怀古类(9首)
我的家乡?看江面烟波浩渺更
使人愁。
使人烦愁。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教材原文
参考译文
【重点注释】①昔人:指传说中骑鹤飞去的仙人。②悠悠:飘
飘荡荡的样子。③晴川:晴日里的原野。川,平川、原野。④
历历:分明的样子。⑤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⑥乡关:
故乡。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作品主旨】
古讽今等);②析内容;③说情感
《登幽州台歌》(P64):表现了诗人壮志难酬、
具体篇目
及表达
情感
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惆怅和孤寂。
七下 《贾生》(P67):揭示晚唐皇帝求仙访道、不顾
国计民生的社会现实,也寄寓诗人怀才不遇的
感慨。
《黄鹤楼》(P65):描写了诗人登黄鹤楼时的所见所感,抒发
八上
具体篇目
了诗人吊古怀乡之情。
悠悠②。
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
这地方只留下了空荡的黄鹤
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
里,千百年来只有白云在天空
中飘飘荡荡。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教材原文
参考译文
晴日里的原野上,汉阳的树木
ī
晴川③历历④汉阳树,芳草萋萋
分明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
⑤鹦鹉洲。
的鹦鹉洲。时至黄昏,何处是
日暮乡关⑥何处是?烟波江上
今追昔,写出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以神话传说起
笔,则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大大丰富了诗歌的内容。首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古诗词重点知识点梳理及复习
古诗词鉴赏训练九大规律:(一)咏史怀古诗(二)咏物言志诗(三)送别怀人诗(四)羁旅思乡诗(五)边塞征战诗(六)山水田园诗(七)即事(景)怀诗(八)哲理诗句(九)用典诗句(一)咏史怀古诗▶▶▶常见情感:①针对历史人物或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看法。
②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惋惜之情;类比古人,寄托伤感或哀思。
③借论古之得失,托古讽今,忧国忧民。
▶▶▶常用技法①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②对比手法,描写眼前衰败、荒凉的景象,与历史上的繁华兴盛形成鲜明的对比。
③化用典故,借典故寄托自己的感伤或对国事的讽喻。
④衬托,作者往往临古迹而抒怀,以悲景衬悲情。
例子: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诗人抚今追昔,感慨世事变化难料。
2,“生子当如孙仲谋。
”▶抒发了词人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和爱国思想,也流露出词人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
3,“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表达了作者对百姓苦难生活的同情,对封建统治者热衷于争权夺利而不顾百姓死活予以揭露和批判。
(二)咏物言志诗▶▶▶常见情感①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
②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或冷嘲热讽。
③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
▶▶▶常用技法①从表现手法看,主要是比喻(自比)、象征、拟人和对比。
②从描写方法看,主要是正面描写(绘形绘色)与侧面烘托。
③从抒情方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
例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表达了青年诗人的远大抱负和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积极进取的精神。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诗人以落红、春泥自喻,表现了诗人辞官后仍关心着国家命运、乐于奉献的宽广胸怀。
(三)送别怀人诗▶▶▶常见情感①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
②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
③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
④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志。
⑤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多种情感交杂在一起。
▶▶▶常用技法①修辞方面:主要有夸张、对比、互文、用典等。
【+++初中语文】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怀古咏史诗知识点
诗歌鉴赏之怀古咏史诗怀古诗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内容,思想较沉重的作品。
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怀古诗是内容与思想都比较沉重的一类作品。
这类诗都是怀古惜今,“有感而发”,往往是诗人处于某种背景之下,前往瞻仰或凭吊历史古迹,回顾古人的业绩或遭遇,自己内心产生共鸣,不禁发出对古人业绩的慨叹或抒发对物换星移、物是人非的悲哀之情。
因此,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
一、怀古咏史诗特点分类1.形式上: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如《乌江亭》;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如《咏荆轲》;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如《金陵怀古》。
2.结构上:结构一般是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临古地——A.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B.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华清宫、汴河C.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湘妃祠、乌江亭、陈琳墓、李白坟D.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
思古人——项羽、诸葛亮、周瑜、西施、王昭君、岳飞忆其事——国事兴衰、战事成败、人事悲喜抒己志——仰慕、怨愤、讽刺、警戒、勉励3. 写法上:怀古诗常常运用典故,或写景,或对比,或衬托,或抑扬,或讽刺或含蓄等等。
4. 诗歌的内容上:描写此地眼前的衰败、荒凉、萧条,或描述历史事件的经过,抒发感慨。
怀古诗古,是指一种古迹,“怀古”是指登临游览,触景生情,由于历史遗迹的诱发,而抒发感慨。
怀古词多是由作者身临旧地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
因此,怀古又往往跟登临主体结合在一起。
在艺术表现上,往往要写景,写这个古迹的地理环境、景物景观,长于情景交融。
咏史诗“咏史”就是翻阅古书,拾点旧说,针对特定的人或事,可能是针对一个历史事件,可能是针对一个历史人物,借此抒发作者的思考、态度,情怀或讽刺时政,从而抒发自己的独到见地。
咏史怀古诗鉴赏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咏史怀古诗鉴赏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咏史怀古诗鉴赏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咏史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1、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注:①秦淮,是一条河的名称。
(江苏省)秦淮河由城中穿过,流入长江,两岸酒家繁多,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地方。
②《后庭花》据传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由于陈后主整日寻欢作乐,不理朝政,最终丢失了江山,因此他所作的《后庭花》也就成为了亡国之音。
(1)该诗连用两个“笼”字,试谈谈其表达效果。
两个“笼”字,既突出水边夜色的迷蒙冷寂,又寄予了诗人的忧愁和伤感。
(2)谈谈你对三、四两句的理解。
表面上,诗人是谴责歌女不懂亡国之恨,其实,在场听歌的应是达官显贵,所以这句实乃对那些达官显贵不以国事为重而贪图一时享乐的抨击。
2、过华清宫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注:①华清宫:故址在今陕西临潼县骊山,是唐明皇与杨贵妃游乐之地。
此诗以“一骑红尘”与“妃子笑”之间的戏剧性冲突为中心组织全诗,构思、布局之妙,令人叹服。
请简要说说你对这一句的理解。
一方面,是以卷起“红尘”的高速日夜奔驰,送来荔枝的“一骑”,挥汗如雨,苦不堪言;另一方面,则是得到新鲜荔枝的贵妃,嫣然一笑,乐不可支。
两相对照,蕴含着对骄奢淫逸生活的无言谴责。
周幽王的烽火台也在骊山顶上。
作者让杨贵妃在骊山“山顶”望见“一骑红尘”,并且特意用“妃子笑”三字,是有意使读者产生联想,想起“褒妃一笑倾周”的历史教训的。
3、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大乔、小乔为江东著名美女,大乔为孙策之妻,小乔为周瑜之妻。
相传曹操建铜雀台,命曹植撰《铜雀台赋》,有云:“揽‘二乔’于东南兮,东朝夕之与共。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咏史怀古诗经典资料及练习 (缩减版)
咏史怀古诗鉴赏一、咏史怀古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
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二、典型咏史怀古典型地点:金陵、石头城、台城、乌衣巷、朱雀桥、西塞山。
A.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B.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华清宫、汴河C.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湘妃祠、乌江亭、陈琳墓、李白坟D.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
三、写法上:咏史诗常常运用典故,或写景,或写人,或对比,或衬托,或抑扬,或讽刺,或含蓄等。
四、咏史怀古诗的常见主题:1、怀人伤己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古人的身世与际遇和作者有了某种相似性,触发点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
具体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对比失落型有的怀古咏史诗着眼于个人境遇变化,借古人古事抒发自己的感慨。
古人能一展抱负,建功立业,得遂心愿,而自己却因为某种原因被朝廷冷落或不能才尽其用,从而有了郁郁寡欢乃至消极遁世之心。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2)同病相怜型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人更体现自己的不得意,感慨身世,关照自我,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或怀才不遇的感伤。
如李商隐《贾生》借贾谊来写自己同样的遭遇,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
2、怀古伤今古代诗人的主流是寒士,济天下拯黎民的念头使他们更多关注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上。
诗人们常借写古迹、古事来表达对现实的关切、热情、不满、警戒。
怀古尽管触点在古,但实际上表现了对现实的强烈关注。
现实不合理想模式的时候就是怀古最有理由的时候。
根据古迹或古事的现状可分以下几类:(1)昔盛今衰型既然是怀古咏史,现实的不尽人意就难免使诗人触景生情,抒发盛衰之感伤,独抒思古之幽情。
抒发对物换星移、物是人非的悲哀之情。
这类诗作或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或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中考古词复习专题之咏史怀古诗专题
赤壁:著名的古战场,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 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 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周瑜,乃 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 意踌躇,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 姓苦。
作者抚今追昔,从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难,一 针见血点出封建统治阶级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 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百姓的角度)
张养浩《山坡羊 骊山怀古》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 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 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骊山是中华民族历史脉络的见证,是见证众多历史沧桑的名山。 其中阿房宫被项羽付之一炬,当年的豪华奢侈都不复存在。
潼关:“古军事名关”“兵家必争之地”“得潼关者得天下”。
淮水:秦淮河古称淮水。从南朝开始,秦淮河成为名门 望族聚居之地。素有“十里秦淮”、“六朝金粉”之誉。 “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更兼十代繁华之地。
选题分析
明史实(看标题,读典故) 领意图(比古今,聚连接) 悟情感(找议论,看抒情) 析写法(对比或用典,借古 为论今)
功神 在在 课贰课 外内
课
叁
内 知
内容梳理 (怀古、咏史、意境)
识 情感态度分析
梳 表现手法
理
篇目
内容+思想感情
表现手法
杜牧《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中考古诗词复习专题之 ——
咏史怀古词复习
实战演练
春日秦国怀古
荒郊一望欲消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 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 不堪回首思秦原。 1、这首诗表现诗人什么情感?简要分析。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 系的?
春日秦国怀古译文
春日里遥望荒郊,看着泾水曲折地流去, 环绕着远处的村落,无限愁绪从胸中升起。 众多的牛马放牧,导致原上春草殆尽。耕破 了田地,发现了古碑,证实了这里就是秦国 故地。积雪茫茫的山峦,在黄昏中变得更加 苍茫;夕阳伴着云烟,让树林变得更加昏暗。 行走好几里路,还都是茫茫黄沙。太荒凉了, 想想这秦地当年的繁盛,的确让人不堪回首。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 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 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8.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答: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经水之滨,不见 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 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 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9.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 答: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 ③写哀景抒哀情。
一轮咏史怀古词复习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勇过背诵默写关
流利、准确背诵; 正确、规范书写。
回味鉴赏
1、试分析《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景物特点 以及抒发的情怀,体会词人的豪放词风。 从景物描写来看,描写的都是意境高远、 雄浑壮阔的景物。
词人怀念古代的英雄及其丰功伟业,抒 发了对英雄的赞美和壮志难酬的慨叹,感情旷 达而不哀伤,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整首 词,气象磅礴,格调雄浑。
中考咏史怀古诗歌复习资料及作业
中考咏史怀古诗歌复习资料及作业中考咏史怀古诗歌复习备课人:范茂斌第一部分课内诗歌赏析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宋代: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译文:从哪里可以眺望故土中原?眼前却只见北固楼一带的壮丽江山,千百年的盛衰兴亡,不知经历了多少变幻?说不清呀。
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
想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已统领者千军万马。
坐镇东南,连年征战,没有向敌人低过头。
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可以和他鼎足成三。
难怪曹操说:“生下的儿子就应当如孙权一般!”赏析:此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复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赤壁----唐代: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译文:赤壁的泥沙中,埋着一枚未锈尽的断戟。
自己磨洗后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
诗人借对三国旧事的遐想,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和郁郁不平。
登幽州台歌----唐朝: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译文: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想到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赏析:诗歌意境空旷辽远,感情基调悲凉孤寂。
诗人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他言敢谏,但没有被武则天采纳,屡受击,心情郁郁悲愤。
诗歌写登上幽州蓟北楼远望,想到自己的失意境遇和孤寂苦闷,不禁悲从中来,诗歌表达了在亘古不变的时空中,生命短暂、生不逢时的哀叹。
中考咏史怀古诗歌复习资料及作业
中考咏史怀古诗歌复习备课人:范茂斌第一部分课内诗歌赏析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宋代: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译文:从哪里可以眺望故土中原?眼前却只见北固楼一带的壮丽江山,千百年的盛衰兴亡,不知经历了多少变幻?说不清呀。
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
想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已统领者千军万马。
坐镇东南,连年征战,没有向敌人低过头。
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可以和他鼎足成三。
难怪曹操说:“生下的儿子就应当如孙权一般!”赏析:此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复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赤壁----唐代: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译文:赤壁的泥沙中,埋着一枚未锈尽的断戟。
自己磨洗后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
诗人借对三国旧事的遐想,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和郁郁不平。
登幽州台歌----唐代: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译文: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想到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赏析:诗歌意境空旷辽远,感情基调悲凉孤寂。
诗人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他言敢谏,但没有被武则天采纳,屡受击,心情郁郁悲愤。
诗歌写登上幽州蓟北楼远望,想到自己的失意境遇和孤寂苦闷,不禁悲从中来,诗歌表达了在亘古不变的时空中,生命短暂、生不逢时的哀叹。
贾生----唐代: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202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古诗词曲阅读6、咏史怀古类
一二 三四 五
• 2.这是李白最有代表性的怀古诗之一。请从 表现手法的角度对本诗作简单赏析。(4分)
答案:诗人将昔时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作了鲜明的对比, (2分)深刻地揭示了人事变迁、盛衰无常的主旨。(2分)
一二 三四 五
• (三)
台 城①
• 唐末五代 韦庄
•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 无情最是台城①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 注释:①台城:旧址在南京市鸡鸣山南,从东 晋到南朝结束,这里一直是帝王荒淫享乐的场 所。
一二 三四 五
• 1.用通俗的语言说说前两句诗描绘的画面及其 中蕴含的作者的思绪。(4分)
一二 三四 五
• 2.尾联浮云蔽日含义深刻,请谈谈你的理解 ,并从语速的角度为“长安不见使人愁”一
答案句:设比计喻(朗象征读),。把(3奸分臣)、小人比作“浮云”,“日”是帝
王的象征,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自己报国无门。(2分)“长 安不见使人愁”在朗读时语速应放缓,表现诗人无法为国建功 立业的愁闷、悲愤。(1分)
答• 案(3:分云)神始终不肯降临,使“我”终夜苦思,独自悲秋。
(1分)尾联表达了作者对明君的渴盼,(1分)也隐含着自身怀才 不遇的悲伤。(1分)
一二 三四 五
• 1.
史传李白作《登金陵凤凰台》是
为了和崔颢《黄鹤楼》一较胜负。崔颢诗中三
提黄鹤,李白也三提凤凰,分别表达了两位诗
人怎样的心情?(4分)
答案:《黄鹤楼》中,诗人借黄鹤远去、空留白云的空寂之景抒
写对世事变化难以逆料的感慨。(2分)《登金陵凤凰台》诗人借
凤凰抒发对唐朝日益衰败、世事变迁的愁闷、悲愤。(2分)
《咏史怀古诗》训练包含答案
《咏史怀古诗》训练一、知识点总结1.怀古诗的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2.怀古诗的内容及情感①感慨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②感慨国运衰微、盛衰无常,感叹昔盛今衰、物是人非,喟叹古今朝代兴亡变化③抒发爱国情怀,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警告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借古讽今,批判现实④追慕古贤(缅怀先贤),表示敬仰之心⑤对历史作冷静的思考3.鉴赏咏史诗弄清史实——体悟感情——分析技巧①写了哪个古人做了哪件往事②为什么要写古人的往事(怀才不遇,抒发爱国...)③分析手法技巧(托物言志,欲扬先抑,衬托,夸张讽刺,借景抒情,前后照应...)二、训练题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⑴—⑵题。
春日秦国怀古周朴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
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
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
萦纡:旋绕曲折。
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4分)答:⑵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答: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⑴—⑵题。
华清宫吴融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李约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⑴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4分)答:⑵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⑴—⑵题。
台城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⑴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4分)答:⑵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4分)答:《咏史怀古诗》参考答案1.⑴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诗歌鉴赏之咏史怀古类
中考年份 词语解释
情感 内容理解
11年
√ √
12年
√ √
13年
√ √
14年
√ √
15年
√ √
16年
√ √
二.历年中考情感类题型回放
1.(16年中考) “飞鸟相与还”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表现出 诗人怎样的心情?(3分)
2.(15年中考)“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表达了词人的什么 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3.(14年中考)“自经丧乱少睡眠”表现了“我”怎样的情感? (2分)
③ 爱国/报国/忧国,渴望建立功业 辛弃疾
这类作品内容与思想大都比较沉重, 感情基调一般比较苍劲悲凉(悲愤)。
研学问题: 3.“咏史怀古”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主要有哪些?
用典,双关 借古(古迹、古人、古事)讽今,借古伤今 借景抒情/以景衬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三、链接一模(2017年天河一模)
忧国 讽喻昏君无能 报国无门
用典 借古讽今
诗词题目
思想情感
表现手法
《登岳阳楼》 忧国(国家动荡之忧)悲己(颠沛流离之双关
苦 老大伤悲)
借景抒情
《赤壁》 怀才不遇的抑郁、愤懑
用典 以小见大
《山坡 羊·潼关怀
对百姓的同情
对统治者的不满
古》 孤独寂寞
《登幽州台
极度悲伤
怀才不遇
歌》
讽刺南宋朝廷不思进取。
《南乡
《登飞来峰 》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陈与义登岳阳楼的时间是 傍晚或“欲暮;”王 安石登飞来峰的时间是早上或“日升。”(2分)
(2)两首诗的最后两句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 写法,请分别赏析。(3分)
初中42篇必背古诗词梳理-第九类 咏史怀古—2021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
第九类咏史怀古赤壁练一练1.,自将磨洗认前朝。
2.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机遇很重要。
“三顾茅庐”是诸葛亮的机遇,他因此“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成为一代名相;东风是周瑜的机遇,否则“, ”,孙氏霸业将成为泡影。
3.本诗的以小见大手法是怎样表现的?登幽州台歌练一练1.前不见古人, 。
2.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从天地落笔,表现出生不逢时的孤独和伤感的诗句是“, ”。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短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奈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
B.“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这里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文人。
C.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的辽阔,诗人面前仿佛出现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图景。
D.全诗句式长短不齐,节奏抑扬变化,具有韵律美。
山坡羊·潼关怀古练一练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
2.伤心秦汉经行处, 。
3.对“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作简要赏析。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练一练1.辛弃疾《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对朝代兴亡,更迭变迁所发的感慨是“? 。
”。
2.《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的“, ”和“”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有异曲同工之妙。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登楼望远,所见之景引发了词人对历史兴亡之事的感慨。
B.“悠悠”一词指时间漫长久远,同时暗含词人的思绪无穷无尽C.“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用象征手法写出硝烟弥漫的战斗场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咏史怀古诗歌复习备课人:范茂斌第一部分课内诗歌赏析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宋代: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译文:从哪里可以眺望故土中原?眼前却只见北固楼一带的壮丽江山,千百年的盛衰兴亡,不知经历了多少变幻?说不清呀。
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
想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已统领者千军万马。
坐镇东南,连年征战,没有向敌人低过头。
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可以和他鼎足成三。
难怪曹操说:“生下的儿子就应当如孙权一般!”赏析:此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复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赤壁----唐代: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译文:赤壁的泥沙中,埋着一枚未锈尽的断戟。
自己磨洗后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
诗人借对三国旧事的遐想,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和郁郁不平。
登幽州台歌----唐代: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译文: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想到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赏析:诗歌意境空旷辽远,感情基调悲凉孤寂。
诗人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他言敢谏,但没有被武则天采纳,屡受击,心情郁郁悲愤。
诗歌写登上幽州蓟北楼远望,想到自己的失意境遇和孤寂苦闷,不禁悲从中来,诗歌表达了在亘古不变的时空中,生命短暂、生不逢时的哀叹。
贾生----唐代: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译文:汉文帝求贤,宣示召见被贬臣子,贾谊才气纵横,无与伦比。
可惜文帝半夜移膝靠近贾谊听讲,不问百姓生机只问起鬼神之事。
赏析: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诗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不问苍生问鬼神”却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能任贤,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
泊秦淮----唐代: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迷离的月色下,轻烟笼罩寒水、白沙,夜晚船只停泊在秦淮边靠近岸上的酒家。
卖唱的歌女好似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仍然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赏析:此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前半段写秦淮夜景,后半段抒发感慨,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
长沙过贾谊宅----唐代:刘长卿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译文:贾谊被贬在此地居住三年,可悲的遭遇千万代令人伤情。
我在秋草中寻觅着你的足迹,寒林里空见夕阳缓缓斜倾。
汉文帝为何独对你恩疏情薄,湘江水无意凭吊有谁知情?寂寞冷落深山里落叶纷纷,可怜你不知因何被贬到此地呢?赏析:此诗通过对汉代文学家贾谊不幸遭遇的凭吊和痛惜,抒发了诗人自己被贬郁郁不得志的悲愤与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
全诗意境悲凉,真挚感人,堪称唐人七律中的精品。
咸阳城东楼----唐代:许浑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译文:登上高楼,万里乡愁油然而生,眼前芦苇杨柳丛生,好似江南汀洲。
溪边乌云刚刚浮起在溪水边上,夕阳已经沉落楼阁后面,山雨欲来,满楼风声飒飒。
秦汉宫苑,一片荒凉。
鸟儿落入乱草之中,秋蝉鸣叫枯黄叶间。
来往的过客不要问从前之事,只有渭水一如既往地向东流。
赏析:此诗用云、日、风、雨层层推进,又以绿芜、黄叶来渲染,勾勒出一个萧条凄凉的意境,借秦苑、汉宫的荒废,抒发了对家国衰败、历史沧桑的无限感慨。
山坡羊·潼关怀古----元代: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译文: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
潼关古道内接华山,外连黄河。
遥望古都长安,我徘徊不定,思潮起伏。
令人伤心的是秦宫汉阙里那些走过的地方,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
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赏析:此曲抚今追昔,由历代王朝的兴衰引到人民百姓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
山坡羊·骊山怀古----元代:张养浩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齐秦汉楚。
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译文:站在骊山上环望四周,雄伟瑰丽的阿房宫已被付之一炬,当年奢侈的场面现在到哪里去了呢?呈现在眼前的只有稀疏寥落的草木,回旋迂曲的水流。
到现在那些遗恨已消失在烟雾弥漫的树林中了。
想想周、齐、秦、汉、楚等国多少帝王为了天下,征战杀伐,赢的如何?输的如何?不都变做了土!赏析:这首小令则是从王朝的统治者的角度来谈的,封建统治者无论输赢成败最终都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
作者辛辣地批判了封建统治者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残酷厮杀、焚烧及夺得政权后大兴土木的奢侈无度。
第二部分咏史怀古诗答题解析一、咏史怀古诗1. 咏史怀古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
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2. 标志:标题中有“咏史”“怀古”“登某古迹有怀”“古迹”“古人名”等。
3. 内容: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等为题材。
借咏叹史实、描写古迹来抒发诗人的兴衰之感,借怀古叹今叹个人命运的坎坷,以寄托哀思、借古讽今。
二、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三、表达情感:感慨壮志难酬,怀才不遇;昔盛今衰的伤感,物是人非的沧桑;借古讽今的感伤;理性反思,启迪后人。
四、怀古诗的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五、咏史怀古诗中的常见意象A.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B.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华清宫、汴河、淮水、C.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乌衣巷、湘妃祠、乌江亭、陈琳墓、李白坟D.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
E.其他:吴钩、《后庭花》、乌衣巷、朱雀桥、石头城、台城、淮水、六朝、华清宫六、咏史怀古诗的意境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七、常用的表达技术手法(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2)对比手法,描写眼前衰败、荒凉的景象,与历史上的繁华兴盛形成鲜明的对比。
(3)化用典故,借典故寄托自己的感伤或对国事的讽喻。
(4)衬托,诗人往往临古迹而抒怀,以悲景衬悲情。
八、解题思路(1)要弄清史实。
(2)要体会意图。
(3)要领悟感情。
(4)要分析写法。
九、课堂讲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4分)答: 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比喻。
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第三部分课后巩固练习1、阅读下面三首关于项羽的诗,完成①、②两题。
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乌江(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这三首诗咏的都是,但对项羽评价的角度并不一样,他们的角度分别是什么?第一首是从角度来评价的。
第二首是从角度来评价的。
第三首是从角度来评价的。
(2)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
王安石认为,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
李清照认为人要讲求,活着要,死了也要。
2、阅读下面两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将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苏台览古李白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1)这两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慨?(2)两诗抒情特点?3、阅读李商隐的一首诗,回答下题。
贾生----唐代: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注:“贾生”,就是贾谊。
本诗情节取材于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里的一段故事:“贾生征见。
孝文帝方受厘(祭祀后,接受神的福祜),坐宣室(汉未央宫正殿,借指汉朝朝廷)。
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
至夜半,文帝前席。
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1)贾谊得到皇帝的赏识,作者对此持何态度?(2)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感慨?课后巩固练习答案:1、(1)西楚霸王项羽兵家用兵、民心向背、节操(气节)(2)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
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
李清照认为人要讲求气节,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
补充:何谓论世当时,宋朝被北方金兵打败,丢掉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可是宋朝皇帝逃到长江南边,又在杭州造起宫殿,舒舒服服地过日子,再也不思报仇之事。
这首诗通过切入楚霸王项羽这一典型的历史人物战败自杀而不苟活这一片断,责骂宋朝的胆小鬼皇帝和那些昏庸的大臣们。
读来朴实无华,老孺皆懂,细品却义正词严,一针见血,入木三分,既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也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2、(1)《越中览古》着重渲染越宫昔日的繁华,结句聚焦在今日荒凉的遗址,以强烈的反差抒写了姑苏台今日的荒凉;《苏台览古》着重描绘姑苏台今日的荒凉,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衬托人事的变幻无常,抒写了诗人内心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