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理工大学隧道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隧道课程设计-公路隧道结构设计与计算

隧道课程设计-公路隧道结构设计与计算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公路隧道结构设计与计算1课程设计任务书1.1 目的和要求1、课程设计是《隧道工程》课程教学的重要实践性环节,是使学生熟练掌握隧道设计计算原理和计算方法的重要内容。

要求每个学生高度重视,必须认真按时完成。

1.2时间安排根据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隧道工程》课程教学大纲要求:本课程安排一周的课程设计,采取集中进行的方式。

按照本学期本课程教学的实际教学情况,对课程设计工作做如下安排:1、根据教学进度,将课程设计任务布置给学生;2、学生在学期的第二周内完成课程设计内容;3、课程设计计算书完成后,在第三周交任课老师1.3课程设计题目及资料1、课程设计题目:公路隧道结构设计与计算某高速公路隧道(双向四车道,隧道长: 250m)通过Ⅲ级围岩,埋深H=20m,隧道围岩天然容重γ=24KN/m3,计算摩擦角ф =45 ,采用钻爆法施工。

要求按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00km/h考虑公路隧道建筑限界的横断面:1)按公路隧道要求对隧道衬砌进行结构设计(拟定结构尺寸);2)按规范确定该隧道的竖向均布压力和侧向分布压力;3)计算衬砌结构的内力(画出弯矩图和轴力图);4)对衬砌结构进行配筋验算。

2、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年 9 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年;(3)夏永旭编著《隧道结构力学计算》,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 年;(4)有关《隧道工程》教材;(5)有关隧道设计图纸;(6)公路隧道、世界隧道、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等期刊。

1.4课程设计做法指导1、根据题目要求,按照《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拟定隧道结构的截面尺寸,包括轮廓线半径和厚度等;2、按照比例(例如1:100)绘制横断面图;3、按照 04 年发布的《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确定隧道围岩竖向压力和水平压力;4、隧道结构内力计算,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并画出内力图;5、每位学生提交的课程设计成果(计算书):(1)按上述要求进行的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2)按比例绘制的隧道结构设计图纸一张(包括隧道横断面图、断面配筋图、支护设计图)。

段隧道课程设计

段隧道课程设计

段隧道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隧道工程的基本概念,包括隧道的定义、分类及组成。

2. 学生能描述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如隧道开挖、支护和衬砌。

3. 学生了解隧道工程中的质量控制、安全监测及环境保护措施。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隧道工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简单的隧道工程模型,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专业术语,准确表达隧道工程相关知识,提高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隧道工程及基础设施建设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2. 学生了解隧道工程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增强民族自豪感。

3. 学生通过学习隧道工程,认识到科学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价值,培养创新精神和探索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工程技术类课程,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五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直观、生动的教学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隧道工程基本概念:包括隧道的定义、分类、功能及在交通、水利等领域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隧道工程概述2. 隧道工程组成与施工技术:学习隧道主体结构、辅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如钻爆法、盾构法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 隧道施工技术3. 隧道支护与衬砌:探讨隧道施工中的临时支护和永久衬砌技术,了解其作用和施工要点。

教材章节:第三章 隧道支护与衬砌4. 隧道工程案例分析:分析典型隧道工程案例,了解隧道工程中的关键技术、质量控制、安全监测等方面。

教材章节:第四章 隧道工程案例5. 隧道工程模型设计与制作:分组进行隧道工程模型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材章节:第五章 隧道工程实践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周:隧道工程基本概念第二周:隧道工程组成与施工技术第三周:隧道支护与衬砌第四周:隧道工程案例分析第五周:隧道工程模型设计与制作(含展示与评价)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隧道工程相关知识。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PPT课件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PPT课件

第一章 设计资料和任务
第一节 设计资料
第二节 设计任务和要求第二章 Nhomakorabea道洞门设计
第一节 隧道建筑限界
第二节 隧道内轮廓确定
第三节 隧道进出口位置确定
第四节隧道洞门结构设计
第三章 隧道总体设计
第四章 隧道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设计
第一节 支护结构设计
第二节 施工方法
3
3 设计参考图
建筑限界
4
隧道内轮廓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
1
1 任务、要求及应提交的文件
确定隧道进、出口洞门位置,绘制隧道进、 出口边坡及仰坡开挖线;(隧道洞口平面图)
隧道洞门设计;(洞门立面图和剖面图) 隧道总体设计;(隧道纵断面图) 隧道支护结构和施工方法设计(支护结构图,
开挖方法图) 设计说明书
2
2 设计说明书提纲(建议)
5
隧道洞口平面图
6
隧道洞门立面图
7
隧道洞门平面图
8
隧道纵断面图
9
隧道支护结构设计图
10
隧道开挖方法设计图
11
12

河南理工大学隧道课程设计

河南理工大学隧道课程设计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作者姓名:专业、班级:学号:指导教师:设计时间: 2014.1.14 河南理工大学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目录1.课程设计题目 .................................................................................................................................................... - 1 -2.拟定隧道的断面尺寸 ........................................................................................................................................ - 1 -2.1 隧道的建筑限界 .................................................................................................................................... - 1 -2.2 隧道的衬砌轮廓断面 ............................................................................................................................ - 2 -3.隧道衬砌结构计算 ............................................................................................................................................ - 3 -3.1 基本资料 ................................................................................................................................................ - 3 -3.2荷载确定 ................................................................................................................................................. - 3 -3.3浅埋隧道荷载计算 ................................................................................................................................. - 4 -(1)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垂直压力 ............................................................................................................. - 4 -4.结构设计计算 .................................................................................................................................................... - 6 -4.1计算基本假定 ......................................................................................................................................... - 6 -4.2内力计算结果 ......................................................................................................................................... - 6 -5. MIDAS计算内力表 ......................................................................................................................................... - 9 -6.IV级围岩配筋计算 ......................................................................................................................................... - 12 -6.1偏心受压对称配筋 ............................................................................................................................... - 12 -6.2受弯构件配筋 ....................................................................................................................................... - 13 -6.3箍筋配筋计算 ....................................................................................................................................... - 14 -6.4最小配筋率验算 ................................................................................................................................... - 14 -6.5裂缝宽度验算 ....................................................................................................................................... - 14 -主要参考文献: ................................................................................................................................................. - 15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1.课程设计题目某高速铁路隧道IV级围岩段衬砌结构设计2.拟定隧道的断面尺寸2.1 隧道的建筑限界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2004)有关条文规定,隧道的建筑限界高度H 取5.5m,宽度取8.5m,如图2-1所示建筑界限图2.2 隧道的衬砌轮廓断面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 -2004)有关条文规定,拟定隧道的衬砌,衬砌材料为C20混凝土,弹性模量72.810Ec kPa =⨯ ,重度322h kN m γ=,衬砌厚度取50cm ,如图2-2所示。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一目的和任务课程设计是专业课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该教学环节使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有更深的认识与提高,并应用于实际工程设计,巩固本课程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要求①必须按照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完成全部规定容,严格遵守颁布的有关技术规和规程。

②设计图件采用计算机或铅笔绘制,要求线条清晰,整洁美观,符合有关建筑制图规。

③说明书一律用碳素墨水抄写公正,文句通顺,简明扼要,文中计量单位一律采用标准。

三设计资料船溪隧道进口位于新晃县杉木塘村,出口位于新晃县兴隆乡龙马田村。

本隧道所处路段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隧道建筑限界按80km/h行车速度确定。

为分离式单向行车双线隧道。

隧道左线起汽桩号为2K69+840~2K71+770 ,全长1930m,右线汽桩号为YK69+870~YK71+835 ,全长1965m,按隧道分类左、右线均属长隧道;左线隧道位于R=3000m的圆曲线,右线隧道位于R=35000m 的圆曲线。

左右线均不设置超高。

左线位于 1.1%的上坡与0.66%的下坡,竖曲线半径R=3500m 竖曲线上,右线位于1.1%的上坡与0.66%的下坡,竖曲线半径R=35000m 的竖曲线上。

隧址位于省新晃县波洲镇与兴隆乡境,属于低山区地貌,地形起伏较大,隧道穿越二道冲沟,隧道最大埋深约188m,隧道进口及出口山体坡度较大,约40 ° ~50 °,隧道进口及洞身上坡上遍布杉树、灌木,出口山坡植被较少。

根据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1年2月2日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查得:隧道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参照其附录D。

地震基本烈度小于切度,由于勘察场地地形起伏较大,应考虑地形对地震动参数的放大作用。

该勘察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

12月至翌年1月为枯水期,降水量最小,从2月份起见增。

段隧道课程设计

段隧道课程设计

段隧道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段隧道的基本概念、设计和施工技术,了解其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隧道的基本构造和分类。

(2)掌握隧道的选址、设计原则和施工技术。

(3)了解隧道工程的经济和技术指标。

(4)熟悉隧道工程的施工和管理。

2.技能目标:(1)能够分析隧道工程的工程量和投资估算。

(2)能够进行隧道工程的施工和计划编制。

(3)具备隧道工程质量检验和安全管理的基本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隧道工程的安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识。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隧道的基本概念和分类:隧道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2.隧道的设计:选址、设计原则、设计步骤。

3.隧道的施工技术:施工准备、施工方法、施工。

4.隧道工程的经济和技术指标:投资估算、工程量计算、成本控制。

5.隧道工程的质量检验和安全管理: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安全管理。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系统地传授隧道工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实验法:进行隧道工程的模拟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隧道工程教材。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隧道工程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直观地展示隧道工程的形象。

4.实验设备:购置隧道工程的模拟实验设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取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

简易隧道工程课程设计

简易隧道工程课程设计

简易隧道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隧道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隧道结构及其组成部分。

2. 使学生了解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安全措施。

3. 引导学生掌握简易隧道工程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易隧道工程设计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培养学生分析隧道工程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在团队协作中沟通、协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隧道工程领域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 培养学生具备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了解隧道工程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隧道工程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阶段,对实际工程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具体学习成果:1. 能够阐述隧道工程的基本概念、结构及施工技术。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易隧道工程设计。

3. 能够在团队协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有效沟通和解决问题。

4. 具备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和责任感,认识到隧道工程的社会价值。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内容,制定以下教学内容:1. 隧道工程基本概念:介绍隧道的定义、分类、功能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

2. 隧道结构及组成部分:详细讲解隧道主体结构、辅助结构及其作用。

3. 隧道施工技术:- 施工准备:地形地貌调查、施工方案制定等。

- 施工方法:明挖法、暗挖法、盾构法等。

- 施工安全与环保措施: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环保措施等。

4. 简易隧道工程设计:- 设计原则:安全、经济、合理、环保等原则。

- 设计方法:分析隧道工程需求,制定设计参数,完成设计图纸。

5. 教学大纲安排:- 第一周:隧道工程基本概念、结构及组成部分。

隧道工程课设设计方案

隧道工程课设设计方案

隧道工程课设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近年来,我国城市交通建设迅速发展,隧道工程在城市交通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隧道工程具有结构牢固、安全高效等优势,对于缓解交通拥堵、提升城市交通运输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设设计方案将以一座城市隧道工程为背景,对隧道工程的设计、施工、安全管理等进行综合规划,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的、实际运用的案例。

二、课设目标1.了解隧道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流程;2.掌握隧道工程的施工技术和安全管理方法;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4.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课设内容1.隧道工程的设计(1)隧道工程的基本原理(2)隧道工程的设计流程(3)隧道工程的地质勘察与设计要点(4)隧道工程的结构设计及材料选择(5)隧道工程的施工方法与工艺2.隧道工程的施工(1)隧道工程的开挖方法及工程机械选择(2)隧道工程的支护方法及材料选用(3)隧道工程的开挖技术和安全管理(4)隧道工程的施工进度管理与质量控制3.隧道工程的安全管理(1)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2)隧道工程施工安全规范及操作流程(3)隧道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预防及应急处理(4)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创新方法四、课设形式1.理论讲解在课程的初期阶段,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介绍隧道工程的基本原理、设计流程、施工技术和安全管理方法。

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实际的隧道工程案例,并分析其中的设计、施工与管理问题。

2.工程实践在课程的中后期阶段,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研,参观已建成的隧道工程,了解现实工程的设计、施工与管理情况。

同时,可以邀请相关的隧道工程师或从业者,到校进行专题讲座或交流活动,让学生直接了解行业现状和前沿技术。

3.案例分析与解决问题在课程的最后阶段,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选取实际的隧道工程案例进行分析与研究,针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方案的提出。

隧道工程施工课程设计报告.

隧道工程施工课程设计报告.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一目的和任务课程设计是专业课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该教学环节使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有更深的认识与提高,并应用于实际工程设计,巩固本课程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要求①必须按照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完成全部规定容,严格遵守颁布的有关技术规和规程。

②设计图件采用计算机或铅笔绘制,要求线条清晰,整洁美观,符合有关建筑制图规。

③说明书一律用碳素墨水抄写公正,文句通顺,简明扼要,文中计量单位一律采用标准。

三设计资料船溪隧道进口位于新晃县杉木塘村,出口位于新晃县兴隆乡龙马田村。

本隧道所处路段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隧道建筑限界按80km/h行车速度确定。

为分离式单向行车双线隧道。

隧道左线起汽桩号为2K69+840~2K71+770,全长1930m,右线汽桩号为YK69+870~YK71+835,全长1965m,按隧道分类左、右线均属长隧道;左线隧道位于R=3000m的圆曲线,右线隧道位于R=35000m 的圆曲线。

左右线均不设置超高。

左线位于1.1%的上坡与0.66%的下坡,竖曲线半径R=3500m竖曲线上,右线位于1.1%的上坡与0.66%的下坡,竖曲线半径R=35000m的竖曲线上。

隧址位于省新晃县波洲镇与兴隆乡境,属于低山区地貌,地形起伏较大,隧道穿越二道冲沟,隧道最大埋深约188m,隧道进口及出口山体坡度较大,约40°~50°,隧道进口及洞身上坡上遍布杉树、灌木,出口山坡植被较少。

根据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1年2月2日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查得:隧道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参照其附录D。

地震基本烈度小于Ⅵ度,由于勘察场地地形起伏较大,应考虑地形对地震动参数的放大作用。

该勘察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

12月至翌年1月为枯水期,降水量最小,从2月份起见增。

4~8月为雨水期,降水量最大,大气降水是本地区地下水及地表水主要补给来源。

隧道施工课程设计

隧道施工课程设计

隧道施工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隧道施工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使学生了解隧道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其处理方法;3. 引导学生掌握隧道施工中的安全技术要求。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隧道施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在隧道施工过程中进行团队协作和沟通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隧道施工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隧道施工工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工程质量意识;2. 引导学生关注隧道施工领域的科技发展,激发科技创新精神;3. 培养学生尊重劳动者,热爱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但实践经验不足,对隧道施工的认识较为模糊。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理论讲解、实践操作、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评估和反馈。

二、教学内容1. 隧道施工基本概念:隧道定义、分类及用途;隧道施工的常见方法及适用范围。

2. 隧道施工原理:围岩稳定性分析;施工力学原理;隧道施工中的力学问题及解决方法。

3. 隧道施工工艺:隧道施工准备;钻孔、爆破、支护、衬砌等工艺流程;隧道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4. 隧道施工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围岩塌方、涌水、高地温等问题的原因及防治措施;隧道施工事故案例分析。

5. 隧道施工安全技术要求:隧道施工安全管理体系;隧道施工中的安全防护措施;应急预案制定与实施。

6. 隧道施工新技术与发展趋势:盾构施工技术;隧道施工自动化与信息化;绿色隧道施工技术。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隧道施工基本概念及方法第二周:隧道施工原理及力学问题第三周:隧道施工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第四周:隧道施工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第五周:隧道施工安全技术要求第六周:隧道施工新技术与发展趋势教材章节及内容:第一章 隧道施工概述第二章 隧道施工方法与工艺第三章 隧道施工力学原理第四章 隧道施工质量问题及防治第五章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第六章 隧道施工新技术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工程测量隧道课程设计

工程测量隧道课程设计

工程测量隧道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工程测量隧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测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隧道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熟悉隧道工程测量的常用仪器及其使用方法。

(3)掌握隧道工程测量的数据处理和成果分析。

2.技能目标:(1)能够正确使用测量仪器,进行隧道工程测量。

(2)能够独立完成隧道工程测量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

(3)具备隧道工程测量成果的解读和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隧道工程测量的兴趣,提高学生专业素养。

(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遵守测量规范,注重测量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隧道工程测量基本概念:测量学基础知识、隧道工程测量概述。

2.测量仪器及使用方法: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激光测距仪等。

3.隧道工程测量方法:地面测量、地下测量、隧道贯通测量、高程控制测量等。

4.数据处理与成果分析:测量数据的采集、处理、平差和成果分析。

5.隧道工程测量案例:典型隧道工程测量案例解析。

三、教学方法为实现课程目标,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测量隧道的基本知识。

2.讨论法:分组讨论测量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沟通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隧道工程测量案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动手操作测量仪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实现课程目标,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测量学教材及隧道工程测量相关书籍。

2.参考书:提供测量学、隧道工程等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视频和动画,直观展示测量原理和操作过程。

4.实验设备:配备齐全的测量仪器,如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为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将采取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占总评的20%。

河南理工大学井巷工程课程设计

河南理工大学井巷工程课程设计

河南理工大学井巷工程课程设计
河南理工大学的井巷工程课程设计是一个系统的研究课程,以培养学生在井巷工程施工中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和掌握井巷工程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设计方法以及施工技术等相关知识。

课程设计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基础理论研究,研究井巷工程的基本理论,包括地质、地下水、材料力学、地质力学等;第二阶段是分析设计,研究井巷工程的分析设计方法、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第三阶段是施工技术,研究井巷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技术、设备应用技术、施工管理技术等。

此外,该课程还包括实验、实和论文等,实验是在实践中研究理论,实是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论文是在实践中深入研究、分析和讨论技术问题。

实验、实和论文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掌握井巷工程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设计方法以及施工技术等相关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

河南理工大学井巷工程课程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从理论研究到实践应用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通过完善的实践教学,学生可以掌握井巷工程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设计方法以及施工技术等相关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

河南理工施工课程设计

河南理工施工课程设计

河南理工施工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施工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如施工工艺、施工组织设计、质量控制等;2. 了解建筑施工中常见的技术问题和解决方法;3. 熟悉建筑施工的相关规范和标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施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施工组织与管理的能力,包括编制施工计划、协调施工资源等;3. 培养学生进行建筑施工质量控制和验收的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建筑行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良好的沟通与协作能力;3. 培养学生关注施工安全,提高安全意识。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建筑施工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大三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建筑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但缺乏实际施工经验。

教学要求:1. 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学生施工现场实习机会,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二、教学内容1. 建筑施工工艺:包括土方工程、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等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技术要点;教材章节:第二章 建筑施工工艺2. 施工组织设计:涵盖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内容和方法,以及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平面布置等;教材章节:第三章 施工组织设计3. 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讲解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知识、质量验收标准及质量问题的处理方法;教材章节:第四章 建筑施工质量控制4. 施工安全管理:介绍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安全防护措施及安全事故的预防与处理;教材章节:第五章 施工安全管理5. 建筑施工成本控制:阐述建筑施工成本控制的原则、方法及成本分析;教材章节:第六章 建筑施工成本控制6. 施工现场管理与组织:包括施工现场人员、材料、设备、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管理;教材章节:第七章 施工现场管理与组织7. 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学生进行施工现场实习,亲身体验施工过程,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隧道开挖课程设计

隧道开挖课程设计

隧道开挖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隧道开挖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工艺,培养学生对隧道工程的认识和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隧道开挖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应用;掌握隧道开挖的工艺流程、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具备隧道开挖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监理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隧道开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工程事业,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认识到隧道工程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意义,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隧道开挖基本概念:隧道开挖的定义、分类、应用及其在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隧道开挖工艺:隧道开挖的工艺流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要点及其相关规范。

3.隧道开挖设备:隧道开挖所使用的机械设备、工具及其性能、选用和维护。

4.隧道开挖安全:隧道开挖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事故预防及应急预案。

5.隧道开挖案例分析:分析国内外典型的隧道开挖工程案例,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隧道开挖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工艺,使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2.讨论法:分组讨论隧道开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隧道开挖工程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

4.实验法:学生参观隧道工程现场,亲身体验隧道开挖的施工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隧道开挖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隧道工程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地展示隧道开挖的施工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联系隧道工程现场,为学生提供实地参观和操作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1 课程目的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公路隧道支护结构的基本计算方法,熟悉矿山法在公路隧道施工中的工艺,掌握公路隧道施工设计的基本方法。

2 题目《公路隧道结构设计与计算》题目一:某高速公路隧道通过III 类围岩(即IV级围岩),埋深H=30m,隧道围岩天然容重γ=23 KN/m3,计算摩擦角ф=35o ,变形模量E=6GPa,采用矿山法施工。

题目二:某高速公路隧道通过II 类围岩(即V级围岩),埋深H=50m,隧道围岩天然容重γ=20 KN/m3,计算摩擦角ф=25o , 变形模量E=1.5GPa,采用矿山法施工。

题目三:某一级公路隧道通过III 类围岩(即IV级围岩),埋深H=30m,隧道围岩天然容重γ=23 KN/m3,计算摩擦角ф=35o ,变形模量E=6GPa,采用矿山法施工。

题目四:某一级公路隧道通过II 类围岩(即V级围岩),埋深H=50m,隧道围岩天然容重γ=20 KN/m3,计算摩擦角ф=25o , 变形模量E=1.5GPa采用矿山法施工。

题目五:某高速公路隧道通过IV类围岩(即III级围岩),埋深H=20m,隧道围岩天然容重γ=25 KN/m3,计算摩擦角ф=50o , 变形模量E=10GPa,采用矿山法施工。

题目六:某一级公路隧道通过IV类围岩(即III级围岩),埋深H=20m,隧道围岩天然容重γ=25 KN/m3,计算摩擦角ф=50o, 变形模量E=10GPa,采用矿山法施工。

(以上六题共用条件:衬砌材料采用C25喷射混凝土,材料容重γh=22 KN/m3,变形模量 E h=25GPa)3 隧道洞身设计内容(1) 按相应公路等级的行车速度确定公路隧道建筑限界(2) 按公路隧道要求对隧道衬砌进行结构设计(拟定结构尺寸);(3) 按规范确定该隧道的竖向均布压力和侧向分布压力;(4) 计算衬砌结构的内力(画出弯矩图和轴力图);(5) 对衬砌结构进行配筋验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隧道断面设计1.1隧道建筑限界设计设计资料:高速公路三车道(设计速度:80km/h)V级围岩隧道(埋深100m)需要设置的参数有:侧向宽度L、车道宽度W、车道数、余宽C、检修道J、人行道R等。

综上,本隧道建筑限界参数如下:车道宽度W=3.75m;车道数=3;=0.75m;侧向宽度L l=0.5m, Lr建筑限界左顶角宽度E l=L l=0.5m, 建筑限界右顶角宽度E r=L r=0.75m检修道J左右均为0.75m;建筑限界高度:5.0m。

(高速公路)隧道路面横坡为单向坡。

且坡度的设置应根据隧道长度、平纵线性等因素综合起来进行考虑,一般采用值1.5%~2%,本设计采用2%.图1.1 高速公路隧道建筑界限(单位:cm)1.2隧道的内轮廓线设计本隧道为单向交通,隧道的路面横坡以单向坡合适,坡度设置为2%。

内轮廓线与建筑限界最小应大于10cm。

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条文说明》:在设计时速为80km/h的高速公路中按照“三心圆”作图的方法具体尺寸详见表1.1表1.1三车道隧道内轮廓几何尺寸公路等级设计速度(KM/h)R1R2R3A1A2A3高速公路80717125314347702502902.隧道围岩压力计算2.1 支护方法及衬砌材料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2004),本设计为高速公路,采用复合式衬砌,复合式衬砌是由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及中间防水层组合而成的衬砌形式。

复合式衬砌应符合下列规定:由规范8.4.2-2,对于三车道V级围岩,详见图2.1图2.1三车道隧道复合式衬砌设计参数初期支护:拱部边墙的喷射混凝土厚度为20-30cm,拱墙的锚杆长度为3.5-5m,锚杆间距为0.5-1.0m;二次衬砌厚度:拱墙混凝土厚度为60cm因此确定衬砌尺寸及规格如下:深埋隧道外层初期支护,根据规范规定,采用锚喷支护,锚杆采用普通水泥砂浆锚杆,规格HRB20×2.5m,采用梅花型局部布设,采用C30喷射混凝土。

初次衬砌:采用C30喷射混凝土,厚度为23cm防水板:采用塑料防水板及无纱布,且无纺布密度为350g/m2,防水板应采用PVC-P 板防水层,厚度为20mm,搭接长度为150mm。

二次衬砌: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采用C30 号模筑防水混凝土,厚度为60cm。

整个衬砌厚度为23+2+60=85cm。

隧道的内轮廓尺寸为B=14.6m,H=13.1m因为V级围岩需要预留变形量,查《公路隧道设计规范》8.4.1知V级围岩需预留变形量为100-150mm,衬砌厚度为85cm,又每侧超挖量为10cm,故隧道的近似开挖尺寸为:B t=14.6+0.85×2+0.1×2+0.12=16.62mH t=13.1+0.85×2+0.1×2+0.12=15.12m2.2深埋、浅埋的判定按照《公路隧道设计细则》:本隧道的深埋与浅埋的判定依据应该根据荷载的等效高度并且结合施工方法、地质条件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按照经验法计算,拱部竖向围岩压力计算如下:ω=1+i(B t−5)=1+0.1×(16.62−5)=2.16ℎq=0.45×2s−1ω=0.45×25−1×2.16=15.57mq=γℎq=18×15.57=280.2kN/m式中:ℎq—荷载等效高度;γ—围岩重度;S—围岩级别,本设计为V级围岩S=5ω—宽度影响系数;ω=1+i(B t−5)B t—隧道开挖跨度,考虑超挖;i—在本设计中取0.1:(B t<5m取0.2,反之取0.1);为此,深、浅埋隧道分界深度至少坍方的平均高度且有一定余量。

根据经验,这个深度通常为2~2.5倍的坍方的平均高度值,即H p=(2~2.5)ℎq=(2~2.5)×15.57=(31.14~38.93)m<100m式中:H p—深埋、浅埋隧道分界深度(m);ℎq—荷载的等效高度Ⅳ~Ⅵ级围岩取H p=2.5ℎq,Ⅰ~Ⅲ级围岩取H p=2.0ℎq。

当隧道覆盖层厚度h≥H p时为深埋,h<H p时为浅埋,显然本设计为深埋隧道。

2.3 深埋隧道围岩压力计算(1)计算出围岩竖向压力计算q=γℎq=18×15.57=280.2kN/m2(2)围岩级别为(Ⅳ~Ⅵ),水平压力计算方法:拱顶水平公式为:e=λq=0.4×280.2=112.08kN/m2边墙底部水平压力为:e d=λ(q+γH t)=0.4×(280.2+18×13.1)=206.4kN/m2式中:e—水平均布围岩压力e d—边墙底部水平压力;λ—侧向压力系数取值参照表2.1;q—垂直均布围岩压力;H t—隧道开挖高度,在本设计中取10m;表2.1侧向压力系数围岩级别Ⅰ、ⅡⅢⅣⅤⅥ侧压力系数0<0.150.15~0.30.3~0.50.5~1.03. 隧道二次衬砌结构内力计算3.1 隧道结构体系的计算模型(1)承载主体是支护结构的“荷载—结构”法,(2)以锚喷支护进行预设计的“地层—结构”法。

表3.1两种模型的比较荷载结构模型地层结构模型模型内容该围岩具有一定的结构承载能力。

但是它极有可能因为逐渐松弛导致失稳。

最终的结果是对支护结构产生了荷载作用,即是围岩为荷载的主要来源。

围岩常会松弛破坏而失稳,但是在松弛时候也会提供承载力,对其承载能力不仅要尽可能的利用,而且还应当去保护加强,即视围岩是承载的主体。

支护阻力围岩变形太大,可能导致松动坍塌产生松动压力。

支护与围岩共同发挥作用,共同变形使双方产生接触形变压力。

优点计算模型广泛应用,概念很清楚、方法比较简明,容易接受和掌握考虑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共同作用对围岩产生影响。

缺点没有考虑初期支护的影响可能导致结果变大。

计算理论不够清晰,计算结果受主观作用影响太大;同时容易受到开挖时外部因素的影响,而使得计算不准确。

综合比较二者,“荷载—结构”法优点在于计算概念的清楚,方法比较简明,理论比较明确。

本设计将采用“荷载—结构”法计算;但“荷载—结构”法的缺点是忽视了初期支护结构的影响。

3.2内力图图3.1 MIDAS/GTS 计算弯矩图图3.2 MIDAS/GTS 计算轴力图3.3 计算结果使用Midas —GTS —NX软件,通过以上的操作步骤,可以计算得到所需的不同级别围岩、不同断面的形式的围岩轴力和弯矩的数据和图形。

为了使数据看起来更为明朗一些,我们对每组数据各取其有代表性的如拱顶、拱肩、拱脚、仰拱(存在时)、轴力最大处、弯矩最大处几个点分析附表5.1、2.2可知7单元弯矩最大,选取7号截面为最不利截面并进行配筋验算,取弯矩1368.86/kN,对应轴力3595.93KN 为最不利截面控制内力4.隧道支护结构设计公路隧道应根据隧道的地质条件、施工条件和使用要求,按照相关的规范对隧道进行恰当的衬砌设计。

公路隧道的衬砌设计可以分为以下几种:锚喷衬砌、整体式衬砌、复合式衬砌、离避式衬砌与预制管片衬砌等。

本设计为高速公路山岭隧道,采用复合式衬砌。

DC4.1隧道复合式衬砌设计在复合式衬砌中,其主要内容有,砂浆锚杆、格栅钢架、网喷混凝土厚度为20cm、符合防水卷材、预留变形量12cm、40cm厚度的防水混凝土。

具体如下图所示:图4-1 复合式衬砌结构设计图(单位:cm)4.2隧道初期支护设计在进行初期支护设计时会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锚杆、喷射混凝土、钢筋网和钢拱架。

4.2.1 锚杆的设计与验算参考其他的工程实例,以《隧道设计规范》为具体依据,本设计使用工程类比法进行隧道的锚杆设计与验算。

根据《公路隧道设计细则》,锚杆的具体参数设计如下表所示:表4.1锚杆参数表锚杆的类型采用的是D25预应力注浆锚杆锚杆的长度Ⅴ级围岩取4.0m布置的方式梅花形布置锚杆的间距Ⅴ级围岩横向间距取1.0m 纵向间距取0.8m砂浆的型号C20早强型砂浆根据《公路隧道设计细则》表10.3.2结构建议部分,本设计无紧急停车带,所以锚杆可以不需要验算。

4.2.2 喷射混凝土与钢拱架根据《公路隧道设计细则》的内容要求,喷射混凝土的设计应按照以下进行设计:其设计强度的等级一般地不应该低于C20。

厚度不应小于50mm,并且不应大于300mm。

本设计混凝土采用C30混凝土,厚度取23cm.钢拱架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来进行承载支护作用,以确定它能够承受隧道施工期间有可能会出现的荷载。

刚钢架采用钢筋焊接的钢筋格栅为宜。

Ⅴ1、Ⅴ2设置参数分别是100cm、80cm。

本设计为V级围岩,设计参数采用150cm间距。

按照相应的规范要求和考虑到实际工程,钢拱架的材料为18号工字钢。

根据《公路隧道设计细则》要求,本设计无紧急停车带,钢拱架和喷射混凝土可不再进行验算。

4.2.3 钢筋网设计根据《隧道设计规范》和《公路隧道设计细则》的相关要求,本隧道对钢筋网的设计具体参数如下:表4.2钢筋网参数表4.3二次衬砌设计4.3.1素混凝土强度验算对于偏心受压混凝土结构,应对构件的抗压强度以及抗拉强度进行校核当e=M/N≥0.2ℎ0时,由抗拉强度控制,即:KN z≤φ1.75R1bℎ6eℎ−1其中:φ——构件纵向系数,隧道衬砌取1; R1——混凝土抗拉极限强度K——强度安全系数b——截面宽度,取1mh——截面厚度N jx=1×1.75×2.2×106×1×0.56×400.670.5−1=420KN<KN z(=2.0×3595.93=7192)故素混凝土强度远远不满足抗拉强度,因此得配筋并进行验算。

4.3.2截面设计根据Midas 计算结果进行结构配筋计算,取弯矩1368.86/kN,对应轴力3595.93KN 为最不利截面控制内力。

衬砌混凝土采用C30,钢筋采用HRB400。

由混凝土和钢筋等级查表知系数α1=1.0,β=0.8,ξb=0.55。

按双面对称配筋进行计算。

f cd=13.8N/mm2 f sd=f sd′=330N/mm2ξb=0.53 β=0.8 按两层钢筋布置 αs=a s′=45+20=65mm 有效高度:ℎ0=ℎ−αs=500−65=435mm偏心距:e0=MN =1368.86×10003595.93=380.67mm附加偏心距:e a=20mm初始偏心距:e1=e0+e a=400.67mm (1)判断大、小偏心受压ξ=Nf cd bℎ0=3595.93×10313.8×1000×435=0.59>ξb(=0.53)(2)求纵向钢筋面积由e1=400.67,可求得e s=e1+ℎ2−a s=586.67mm,e s′=e1−ℎ2+a s=215.67mmξ=N−f cd bℎξbNe s−0.43f cd bℎ02(β−ξb)(ℎ−a s′)+f cd bℎ+ξb=3595.9×103−13.8×1000×435×0.533595.9×586.67×103−0.43×13.8×1000×4352(0.8−0.53)×(435−65)+13.8×1000×435+0.53=0.69>ξb(=0.53)A s=A s′=Ne s−f cd bℎ02ξ(1−0.5ξ)f sd′(ℎ0−αs′)=3596×103×586.67−13.8×1000×4352×0.69×(1−0.5×0.69)330×(435−65)=6288mm2截面每侧设置,A s=A s′=6288mm2>0.002bℎ(=800mm2),而αs=a s′=65mm,取箍筋直径为8mm,则箍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65-20.5/2-8=46.75mm>20mm,满足要求4.3.3隧道裂缝宽度验算按《2004公路隧道设计规范》K.0.11条(1)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其最大裂缝宽度可按下式计算e1=400.67mm≥0.55ℎ(=0.55×500=275mm)w max=αφγ(2.7C s+0.1d/ρte)σs/E s式中:α——构件的受力特征系数,偏心受压构件取值为2.1φ——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其值φ=1.1−0.65f ctk/(ρteσs)γ——表面特征系数,螺纹钢筋取0.7,光面钢筋取1.0C s——最外层纵向受拉钢筋外边缘到受拉底边的距离,当C s<20时,取C s=20d——钢筋直径σs——纵向受拉钢筋的应力,按《2004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第K.0.12条计算E s——钢筋弹性模量,按《2004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第5.2.6条采用(2)检验裂缝宽度时,纵向受力钢筋按下面式子计算:σs=N s(e−z)/(A s z)式中:e——轴向压力作用点至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之间的距离,计算式为e=ηe i+γsp,其中γsp为自截面中心至A s合力点之间的距离z——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至受压取合力之间的距离ρte=A s0.5bℎ=62880.5×1000×500=0.025>0.01z=[0.87−0.12(ℎe)2]ℎ0=[0.87−0.12×(435400.67)2]×400.67=291.9mm<(0.87ℎ0=0.87×435=378mm)σs=N s(e−z) (A s z)=3593×1000×(400.67−291.9)6288×292=216N/mm2φ=1.1−0.65f ctk(ρteσs)=1.1−0.65×2.010.025×216=0.86w max=αφγ(2.7C s +0.1dρte)σsE s=2.1×0.15×0.7×(2.7×20+0.1×360.25)×2162×105=0.171mm <0.2mm满足裂缝宽度要求5附表5.1弯矩数值分析序号BENDINGMOMENT Y0/4(kN.m)BENDINGMOMENT Y1/4(kN.m)BENDINGMOMENT Y2/4(kN.m)BENDINGMOMENT Y3/4(kN.m)BENDINGMOMENT Y4/4(kN.m)1 284.396 255.7965 222.301 183.8733 140.47712 318.0034 316.8189 310.8469 300.0514 284.3963 140.4771 74.22842 2.997771 -73.2507 -154.5534 268.9417 288.3208 302.9814 312.8875 318.00345 -154.553 -269.857 -390.193 -515.597 -646.1046 148.7992 185.9228 218.3445 246.0292 268.94177 -646.104 -819.19 -997.322 -1180.53 -1368.868 -44.688 10.82661 61.6021 107.6043 148.79929 -334.943 -248.559 -171.336 -103.352 -44.68810 -1368.86 -1097.97 -828.07 -559.169 -291.27111 -562.827 -490.307 -428.107 -376.297 -334.94312 -640.752 -603.339 -577.845 -564.322 -562.82713 -291.271 -150.688 -10.7801 128.4474 266.991114 -548.583 -550.826 -566.908 -596.87 -640.75215 266.9911 318.4323 369.4909 420.1646 470.450616 -338.086 -366.774 -411.401 -471.995 -548.58317 470.4506 469.6407 468.713 467.666 466.498118 -65.031 -106.198 -165.419 -242.709 -338.08619 466.4981 441.1439 415.9021 390.7716 365.751720 215.8126 175.6229 115.4247 35.20952 -65.03121 365.7517 334.0104 302.5718 271.4355 240.601122 455.6194 428.1334 379.0058 308.2333 215.812623 240.6011 212.9196 185.6874 158.9044 132.570524 615.9374 610.0803 581.4087 529.9219 455.619425 132.5705 114.1659 96.31021 79.00354 62.2458226 672.1931 693.2694 690.9189 665.1416 615.937427 62.24582 55.30713 48.96786 43.22797 38.0874928 38.08749 43.22797 48.96786 55.30713 62.2458229 615.9374 665.1416 690.9189 693.2694 672.193130 62.24582 79.00354 96.31021 114.1659 132.570531 455.6194 529.9219 581.4087 610.0803 615.937432 132.5705 158.9044 185.6874 212.9196 240.601133 215.8126 308.2333 379.0058 428.1334 455.619434 240.6011 271.4355 302.5718 334.0104 365.751735 -65.031 35.20952 115.4247 175.6229 215.812636 365.7517 390.7716 415.9021 441.1439 466.498137 -338.086 -242.709 -165.419 -106.198 -65.03138 466.4981 467.666 468.713 469.6407 470.450639 -548.583 -471.995 -411.401 -366.774 -338.08640 470.4506 420.1646 369.4909 318.4323 266.991141 -640.752 -596.87 -566.908 -550.826 -548.58342 266.9911 128.4474 -10.7801 -150.688 -291.27143 -562.827 -564.322 -577.845 -603.339 -640.75244 -334.943 -376.297 -428.107 -490.307 -562.82745 -291.271 -559.169 -828.07 -1097.97 -1368.8646 -44.688 -103.352 -171.336 -248.559 -334.94347 -1368.86 -1180.53 -997.322 -819.19 -646.10448 148.7992 107.6043 61.6021 10.82661 -44.68849 -646.104 -515.597 -390.193 -269.857 -154.55350 268.9417 246.0292 218.3445 185.9228 148.799251 -154.553 -73.2507 2.997771 74.22842 140.477152 318.0034 312.8875 302.9814 288.3208 268.941753 140.4771 183.8733 222.301 255.7965 284.39654 284.396 300.0514 310.8469 316.8189 318.00345.2轴力数值分析序号AXIALFORCE0/4(kN)AXIALFORCE1/4(kN)AXIALFORCE2/4(kN)AXIALFORCE3/4(kN)AXIALFORCE4/4(kN)1 -3258.18 -3261.58 -3264.99 -3268.4 -3271.822 -3235.82 -3239.64 -3243.47 -3247.28 -3251.13 -3289.38 -3294.4 -3299.43 -3304.48 -3309.554 -3211.37 -3217.66 -3223.94 -3230.2 -3236.445 -3341.03 -3347.72 -3354.43 -3361.18 -3367.956 -3183.13 -3191.92 -3200.69 -3209.42 -3218.137 -3416.55 -3424.93 -3433.35 -3441.81 -3450.318 -3150.73 -3162.02 -3173.27 -3184.48 -3195.669 -3094.64 -3115.4 -3136.06 -3156.62 -3177.0810 -3324.41 -3340.23 -3356.11 -3372.04 -3388.0211 -3021.38 -3048.78 -3076.05 -3103.19 -3130.212 -2912.93 -2945.37 -2977.68 -3009.83 -3041.8513 -3330.89 -3345.52 -3360.19 -3374.9 -3389.6614 -2770.04 -2805.45 -2840.72 -2875.84 -2910.8315 -3363.09 -3376.3 -3389.53 -3402.79 -3416.0916 -2604.55 -2640.51 -2676.35 -2712.07 -2747.6617 -3409.19 -3420.75 -3432.34 -3443.94 -3455.5818 -2434.23 -2468.2 -2502.07 -2535.84 -2569.5119 -3459.3 -3469.04 -3478.79 -3488.55 -3498.3420 -2276.8 -2306.3 -2335.72 -2365.07 -2394.3621 -3506.29 -3514.04 -3521.79 -3529.56 -3537.3422 -2148.42 -2171.24 -2194.01 -2216.75 -2239.4523 -3545.53 -3551.16 -3556.8 -3562.44 -3568.0824 -2062.19 -2076.6 -2091 -2105.39 -2119.7625 -3574.35 -3577.77 -3581.18 -3584.61 -3588.0326 -2026.99 -2031.91 -2036.84 -2041.76 -2046.6927 -3591.35 -3592.49 -3593.64 -3594.79 -3595.9328 -3595.93 -3594.79 -3593.64 -3592.49 -3591.3529 -2046.69 -2041.76 -2036.84 -2031.91 -2026.9930 -3588.03 -3584.61 -3581.18 -3577.77 -3574.3531 -2119.76 -2105.39 -2091 -2076.6 -2062.1932 -3568.08 -3562.44 -3556.8 -3551.16 -3545.5333 -2239.45 -2216.75 -2194.01 -2171.24 -2148.4234 -3537.34 -3529.56 -3521.79 -3514.04 -3506.2935 -2394.36 -2365.07 -2335.72 -2306.3 -2276.836 -3498.34 -3488.55 -3478.79 -3469.04 -3459.337 -2569.51 -2535.84 -2502.07 -2468.2 -2434.2338 -3455.58 -3443.94 -3432.34 -3420.75 -3409.1939 -2747.66 -2712.07 -2676.35 -2640.51 -2604.5540 -3416.09 -3402.79 -3389.53 -3376.3 -3363.0941 -2910.83 -2875.84 -2840.72 -2805.45 -2770.0442 -3389.66 -3374.9 -3360.19 -3345.52 -3330.8943 -3041.85 -3009.83 -2977.68 -2945.37 -2912.9344 -3130.2 -3103.19 -3076.05 -3048.78 -3021.3845 -3388.02 -3372.04 -3356.11 -3340.23 -3324.4146 -3177.08 -3156.62 -3136.06 -3115.4 -3094.6447 -3450.31 -3441.81 -3433.35 -3424.93 -3416.5548 -3195.66 -3184.48 -3173.27 -3162.02 -3150.7349 -3367.95 -3361.18 -3354.43 -3347.72 -3341.0350 -3218.13 -3209.42 -3200.69 -3191.92 -3183.1351 -3309.55 -3304.48 -3299.43 -3294.4 -3289.3852 -3236.44 -3230.2 -3223.94 -3217.66 -3211.3753 -3271.82 -3268.4 -3264.99 -3261.58 -3258.1854 -3251.1 -3247.28 -3243.47 -3239.64 -3235.82参考文献[1] 《2004公路隧道设计规范》[2] 《公路隧道设计细则》JTGT D70-2010[3] 沈蒲生《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四版[4] 叶见曙《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5] 朱永全、宋玉香《隧道工程》第三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