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比一万填图细则
关于1:10000地形图航测外业的调绘方法
关于1:10000地形图航测外业的调绘方法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不断发展,包括城镇建设、国防建设、矿山建设、铁路建设、水利建设等建设活动均日渐活跃,而1:10000地形图作为这些建设工程勘察、规划、研究等方面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对1:10000地形图展开系统分析对于提升建设工程质量具有重要的基础保障性作用。
本文针对1:1万地形图航测外业调绘方法展开分析,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些许参考作用。
标签:1:10000地形图航测外业调绘为满足经济建设需要,强化基础测绘工作的意义重大[1]。
1:1万地形图为城镇建设、国防建设、矿山建设、铁路建设、水利建设等建设活动在建设工程勘察、规划、研究等方面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依据[2]。
随着测绘技术的不断完善,航测外业调绘的方式也不再唯一,具体的测绘方式应当结合地形图的具体要求、用途、以及项目设计方案来确定。
1像片控制测量1.1准备工作这一阶段首先要进行人员安排、资料及设备的准备等工作。
这其中人员安排的工作环节具有很大意义,首先调派至少两名具备较强刺点能力且具备一定经验的人员作为核心工作人员,此外还要安排对内业数据处理具有扎实掌握的测绘工作者,因当前像片控制策略大多采用GPS技术,因此掌握GPS数据处理技术对于确保测绘质量来说,具有较大意义。
除以上人员外,对于其余测绘工作者的技术要求就相对较低,也可根据实地要求,安排经简单培训的临时测绘人员。
当人员安排完毕后,准备所需设备、资料、仪器以及车辆等。
并根据资料、仪器、车辆的准备情况,列出清单,以备测绘前后的清点。
1.2像片控制点布设由预先安排的核心测绘人员根据设计书确定测区像片控制点,并进行统一的控制点布设,利用影像标注技术,标注于地形图上。
像片控制点的绘制需要选取具备丰富工作经验的核心绘图人员进行操作,这样可大大提高操作效率,事半功倍,从而为作业安排、质量控制起到更为高效的参考价值[3]。
像片控制点的布点图应当包含1:10万图廓图号、位于测区范围中的1:1万图廓、航线以及航线号、地形类别、所布设的像片控制点以及控制点所在的主片像片号和区域网号等多项内容。
10000地质填图工作细则
(2)地质成果
a.简述剖面测制区的区域构造部位及地层、构造特征;
b.地层描述;
c.岩浆岩及脉岩描述;
d.构造;
e.矿产(应详述);
f.新进展、新发现和新见解。
(3)存在问题。
(二)质量要求
1.文字记录质量
(1)记录格式、描写内容和顺序、记量单位等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
10.随着剖面测制工作的进展,应加强室内整理工作,特别是当日整理、
文字记录补正、图件绘制及着墨。
11.编写剖面地质小结。内容为:
(1)前言
a.剖面测制的目的;
b.剖面线位置、方向、座标、长度、测制方法;
c.工作起始、完成日期、工作单位及主要工作人员;
d.完成主要工作量:剖面长度、标本、样品件数。
(3).岩石定名基本准确,岩性描述详细且与定名相符。
(4).蚀变与矿化、岩(矿)脉、构造和化石等特征描述详尽。
(5).各种产状数据齐全、准确,有代表性。
(6).接触关系等重要地质现象绘制必要的素描图,并作详细记录。有50%以上露头点的路线应作信手剖面。文图相符,图式、图例等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
2.剖面线应垂直地层走向布置,位置应选择在地层层序较齐全,相带明显,构造简单,接触关系和标志层清楚,基岩出露较好,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为确保剖面的实测精度,剖面上的地层、矿层界线、构造线若被浮土掩盖,应予揭露。
3.实测剖面应逐层对岩石和地质矿产特征进行细致的观察描述,系统地采集标本,按不同岩石类型分层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
9.进行地层厚度计算工作。用统一表格,采用下述公式计算。
D=L(sin α·cosβ·sinγ±cosα·sinβ)
1:10000地形图绘制标准
地形图、地籍图常用图式本图式适用于1:10000地形图和地籍图表示各种地物、地貌要素的符号、注记和整饰标准、以及使用符号的原则、方法和要求。
1 符号的尺寸(1)符号旁以数字标注的尺寸,均以毫米为单位。
(2)符号旁只注一个尺寸的,表示圆或外接圆的直径、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的边长;两个尺寸并列的,第一个数字表示符号主要部分的高度,第二个数字表示符号主要部分的宽度;线状符号一端的数字,单线是指其粗度,两平行线是指含线划粗的宽度(街道是指其空白部分的宽度)。
符号上需要特别标注的尺寸,则用点线引示。
(3)符号线划的粗细、线段的长短和交叉线段的夹角等,没有标明的均以本图式的符号为准。
一般情况下,线划粗为0.12mm,点的直径为0.2mm。
符号非主要部分的线划长为0.0.4mm,非垂直交叉线段的夹角为45º或60º。
2 符号的定位点和定位线(1)符号图形中有一点的,该点为地物的实地中心位置。
(2)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符号,在其几何图形中心。
(3)宽底符号(蒙古包、烟囱、水塔等)在底线中心。
(0.4)底部为直角的符号(风车、路标、独立树等)在直角的顶点。
(5)几种图形组成的符号(敖包、教堂、气象站等)在其下方图形的中心点或交叉点。
(6)下方没有底线的符号(窑、亭、山洞等)在其下方两端点间的中心点。
(7)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其它符号(桥梁、水闸、拦水坝、溶斗等)在符号的中心点。
(8)线状符号(道路、河流、境界等)在符号的中心线。
依比例尺表示时,在两侧线的中心。
3 符号的方向和配置(1)独立性地物符号除规定按真方向表示外,其它均垂直于南图廓描绘。
(2)土质和植被符号的配置如下:整列式:按一定行列配置,如苗圃、草地、稻田等;散列式:不按一定行列配置,如有林地、灌木林、石块地等;相应式:按实地疏密或位置配置,如疏林、散树、独立树等。
(3)土质和植被面积较大时,其符号间隔可放大1~3倍描绘;在能表示清楚的原则下,也可采用注记的方法表示;还可将图中最多的一种省绘符号,图外加附注说明,但一幅图或一批图应统一。
1比5万地质填图要求
(3) 所有地质界线,重要接触关系,重要地质构造, 或重要地质现象等均应有地质观测点控制,观测控制 点的记录务必详实,测量数据准确齐全,并附必要的 照片和素描图、或录像资料,采集必要的实物标本。
12.2.5 野外区域地质调查简报。 12.2.6 其它类文件:半年和年度简报、阶段性总结, 各级质量检查记录资料。 12.2.7 上述全部资料经项目工作单位组织初审通过, 并提交了初审意见书。
13.2 地质图和专题图的编制
13.2.1 最终地质图件的编制,必须经过 野外验收后按验收意见完成有关补充工作 的基础上进行编制,编制地质图所用资料 必须与各项原始资料和基础图件吻合一致, 並正确处理好与周围邻幅的接图问题。
4.8
4.9 根据区域地质调查项目所涉 及的专业内容、技术要求和工 作量等,合理组队。一般一个 单幅项目组应由4—5名地质技 术骨干组成。多幅联测的项目 组酌情增加地质技术人员数量。 项目组要保持技术骨干人员的 相对稳定。
5.1 数字地形资料准备 5.1.1 1:50000地质图的地理底图采
用国家测绘局出版的1:50000地形图或 国家地理信息中心提供的1:50000矢量 化地形图(数据)。野外工作底图(野外 数据采集手图)原则上采用符合精度要 求的1:25000的(矢量化)地形图为工作 底图。
11 地质调查中的测试鉴定工作
11.1 为保证各类样品测试与分析质量, 对 不同地质体的测试技术方法和测试数量, 应反映在设计书中,最终以上级主管部门 批复意见书为准。
11.4 调查中采集的古生物化石、同位素 年龄测定、电子探针、稀土元素、稳定同 位素、微量元素、古地磁测定等重要样品 应及时送交国家认证的权威机构或国家级、 省部级开放实验室进行测试或鉴定。
1∶1万地形图新、旧图幅号的手工换算方法
1∶1万地形图新、旧图幅号的手工换算方法在分析国家1∶1万地形图新、旧图幅号构成及其含义的基础上,阐述1∶1万地形图从旧图幅号换算成新图幅号、从新图幅号换算成旧图幅号时的手工换算方法与换算关系式,并用实例进行了验算。
关键词:新图幅号;旧图幅号;换算方法;1∶1万地形图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2年12月批准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 13989-92)[1],次年7月1日施行。
在实际使用中,将1993年以前按地形图分幅编号标准产生的地形图图幅号称为旧图幅号,1993年以后按新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标准(即GB/T 13989-92)产生的地形图图幅号称为新图幅号。
现阶段,我国正在使用中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其图幅编号有新、旧之分,这给人们尤其是市县级以下基层生产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带来了较大的障碍或困难,造成了使用中的不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 13989-92)只是规范了新的图幅分幅与编号规则,并未给出我国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新、旧图幅号彼此间的换算关系;为解决新、旧图幅号之间的换算关系,我国的一些科技工作者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探索研究。
笔者通过多渠道检索,查到17篇相关期刊论文[2-18]。
最早的关于地形图新旧图幅编号的换算研究文献发表于1997年,其中半数研究文献发表于近5年的相关科技期刊上,这些研究文献基本上是基于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经纬度条件下,地形图分幅与图幅编号的新旧图幅号之间的换算,且多侧重于编程自动换算,以方便于科研或生产项目中批量操作管理,但满足不了基层生产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少量或个别的只用手工即可进行的新旧图幅号便捷换算方法。
2009~2010年,笔者有幸参与广西新一轮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即二类资源调查)的部分县区的外、内业工作,尤其是内业制图工作,在工作中常遇到1∶1万地形图新、旧图幅号需要彼此间换算的问题,经过查阅相关规范、文献资料,反复探索研究,找到了适用于工作中遇到的少量或个别的可手工进行的新旧图幅号便捷换算方法,经验证,结果正确,便捷有效,现将研究成果系统整理出来,供业界同仁共享,方便工作。
1比1万数字高程模型生产技术规定
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更新与建库技术设计暂行规定1:10000数字高程模型生产技术规定(征求意见稿)国家测绘局二○○一年一月本规定的编写汇集了我国测绘部门近几年有关“数字高程模型(DEM)”的生产经验与试验研究成果,同时参考了美国联邦地理数据委员会基础制图分委员会制订的《数字高程数据内容标准草案》(1997.1)及美国内务部USGS制订的《数字高程模型标准》(1998.1)等重要资料。
本规定配合《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 1:50000数字高程模型》标准,专门用于指导生产1:10000数字高程模型(DEM)产品。
本规定由国家测绘局提出并归口。
本规定由广东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陕西测绘局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起草。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周一。
前言1 范围 (1)2 引用标准 (1)3 术语 (1)4 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2)5 总体技术要求 (2)6生产流程与技术要求 (3)7作业规程 (8)8数据文件管理 (17)9产品归档 (19)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更新与建库技术设计暂行规定1:10000数字高程模型生产技术规定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roducing1:10000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1 范围本规定规定了1: 10000数字高程模型(DEM)的数据采集技术、生产工艺流程及作业规程。
本规定适用于1:10000数字高程模型的采集与建库,其它以DEM为基础的复合地图产品的制作以及DEM修测亦可参照有关部分执行。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定中引用而构成为本规定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定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7798-1999 《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CH/T XXXXX-XXXX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 1:50000数字高程模型》CH/T 1005-2000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数据文件命名规则》3 术语3.1 不规则三角网TIN(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
1比5万地质填图任务和要求
1/5万地质填图的任务和要求1∶50,000地质测量通常是在经过初步找矿后选定的远景区,或已知较大的矿产地外围地区进行。
对当前的冶金地质工作来说,则是在普查找矿的长远规划的基础上选定的地区,或在生产矿山或勘探矿区的外围进行的。
1∶50,000地质测量,在当前的冶金地质工作中可分三种情况:1∶50,000的正规地质测量、简图及路线地质图。
一、正规1∶50,000地质测量:是普查找矿工作中要求较高并有综合性方法配合的一种工作。
在冶金地质工作中,因人力、物力的不足,不常进行这种测量。
其任务,总的说来,是查明地表出露的矿床并加以圈定,特别是初步确定规模、产状和构造以及矿石质量,推定其隐伏部份或隐伏矿体的大致分布地段,初步查明局部矿化或富集的条件,指出矿化地段的地质的、地球物理的和地球化学的一般标志,作出矿床远景评价。
在地质测量同时,应根据具体地质条件,选择适宜手段进行系统的重砂测量和物、化探等工作。
其面积通常是几百至千余平方公里。
正规的1∶50,000测图按国际分幅进行。
其填图要求:在前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满足下列要求:(一)对于填图单位:沉积岩的分层标准应分到“阶”(或相当于“队”的地方性单位),有条件时,应分到“带”;变质岩分到亚组或“段”或“段”下再分:对火山-沉积岩,根据具体情况,一般是结合地质年代,以主要的或次要的(以图上能表达为度)喷发-没积岩为主,有条件时,区分最度较大的熔岩、火山碎屑沉积积岩和次火山岩;火山活动不很发育时,喷发-沉积岩不作细分。
必要时,要着重研究含矿建造,区分含矿岩体。
(二)着重研究控制岩浆活动、矿化带和蚀变的构造;表示二级及较低级的褶绉、褶绉带、主要断裂的性质和产状、间接标志表示的深断裂带,重要地段分出小裂隙带所有的构造破坏;表示隐伏深断裂带的地表标志,例如:中、新生代盆地线状排列或连串的重迭凹地、岩层的挠状拗折、同时沉降的褶绉轴(或褶绉系统的横向或斜交沉降带)、连串的岩浆岩体、强烈的蚀变带、线状排列的岩墙、单位裂隙度的显著增高,以及隐伏断裂带两侧分布的沉积岩相、沉积物的厚度、构造线、构造类型和火成活动的不同等等;(三)表示矿化带、较大的矿体、以符号表示较小的矿体(点),标明蚀变范围,以符号表示较小的蚀变带,表示主要的蚀变类型或交代岩类型;查明矿化作用或蚀变作用与侵入岩、地层及地质构造的关系;标明物、化探、重砂异常范围、性质及强度;指出初步的找矿方向、主要的找矿标志。
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建库工作之图幅接边方法
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建库工作之图幅接边方法资环03级3班陶舒1030901407摘要: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土地利用类型在不断变更,土地资源也不断减少。
要及时、准确的掌握土地利用情况,抛弃传统方法的累赘、复杂与低效,建立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势在必行。
而图幅拼接过程是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建库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前栅格图的校准、矢量化过程中的及时校准是拼合成败的关键,方法的选择更是其精度的保证。
关键字:土地利用现状建库图幅接边拓扑仿射变化1 前言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土地利用类型在不断变更,土地资源也不断减少。
如何及时、准确的掌握土地利用情况,势必要建立土地利用现状库。
传统的土地利用类型只能在行片或卫片等影像数据上进行解译,在以人工录入表格的方式建立属性数据库。
这种方法缺乏不能进行属性、空间数据互查,查询起来累赘、复杂。
那么,建立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就势在必行了。
尤其是建立一个面向对象的、可进行属性、图形互查的GIS空间数据库,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城市的规划、自然保护乃至政府部门的管理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其具体流程如下图:2 图幅拼接2.1 图幅拼接的重要性图幅拼接过程是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建库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前栅格图的校准、矢量化过程中的及时校准是拼合成败的关键。
然而,由于我们在工作开始之初并未协调好,矢量化前的栅格图的校准并不是很准确,且矢量化过程中存在误差,因此当十个小组将各自进行处理、修正后的矢量图集中时,发现图幅周边的接边处或错开、或重叠,且图中误差程度在几毫米甚至十几毫米以上(如图1所示),图幅接边工作无法继续。
这时,我们请教了李老师,老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方法,即按照地图的经纬度生成标准的接边框,将每个组的图幅与此边框建立拓扑,设置优先级,保证矢量图以此边框为边界。
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工作继续开展。
2.2 图幅拼接的步骤2.2.1接边框的生成接边框的生成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是通过在ArcGIS中调用fishinet插件,输入成图范围左下角的经纬度坐标,设置图框数目为三行四列,且计算每个图框的长度、宽度(均以经度、纬度表示),系统自动生成。
12000地质填图规范
1:2000地质填图工作细则1:2000地质填图工作细则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展,国土资源大调查向西部倾斜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为满足其要求,提高地质工作的质量,特制订本细则。
1:2000(或1:1000)地质草测的目的在于扩大矿床储量,圈定矿化带及矿体,查明岩相、构造与矿化体的关系,发现新的矿产地等问题。
一.地质剖面(一)剖面的测制1.地质剖面测量是地质填图工作的基础,因此在填图工作之前,测制1-2条完整的地质剖面,比例尺采用1:500,用以划分填图单元,研究地层及构造,为地质填图服务。
2.在注意收集以往的地质资料,并对工区进行了踏勘,了解了地层分布层序,矿体分布及矿化范围,主要岩石类型、地质构造特征等的基础上选择剖面位置。
即剖面线应垂直地层走向布置,位置应选择在地层层序较齐全,相带明显,构造简单,接触关系和标志层清楚,基岩出露较好,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
为确保剖面的实测精度,剖面上的地层、矿层界线、构造线若被浮土掩盖,应予揭露。
3.剖面总方向与地层主要走向应大致垂直,其间夹角应大于60°,长度视工作范围而定。
4.剖面用半仪器法测制,采用定地质点的方法进行。
5.剖面端点用木桩留作标记。
实地分层界线用小红旗作标记。
分层位置从皮尺上直接读取并标于剖面上和记录于记录表中。
6.在测制剖面过程中,必须按比例尺要求详细分层,分层距离用皮尺丈量,地质体出露宽度在0.5米以上者在图上应有表示,小于0.5米,具有特殊地质意义的地质体(如矿化层、标志层)应放大表示。
7.实测剖面应逐层对岩石和地质矿产特征进行细致的观察描述,系统地采集标本,按不同岩石类型分层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
8.地质记录内容应全面、准确,地质体产状及所采各种样品应按有关规范的统一格式标绘于剖面图相应位置上。
在作文字记录时,首先注明时间、地点、剖面编号、参加人员及分工,然后逐项填写表格内容:导线号、方位、导线长、坡角、产状等,逐层对岩石或地质体特征进行观察描述。
填图要求
地质填图要求与方法一、概述㈠地质填图又称地质测量。
地质填图在固体矿产普查找矿工作中和矿床(区)评价工作中,是一项基本的,又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手段。
㈡地质填图矿产勘查全过程中,常采用的比例尺有1:25000、1:10000、1:5000、1:2000、1:1000五种。
从使用的范围和目的出发,一般在普查找矿阶段。
在物化探及重砂异常找矿中、在矿床(区)勘探期间的矿区外围找矿时,常使用1:25000、1:10000比例尺地质填图;在矿床(区)详查、勘探阶段,常进行1:5000~1:1000比例尺地质填图。
在确定矿区地质填图比例尺时,还必须综合考虑矿区范围的大小、矿体形态复杂程度、矿石质量或矿化均匀程度等因素,通常是当矿体形态较复杂、矿层厚度或矿石质量变化较大、矿化不均匀时,地质填图比例尺应适当放大。
㈢布置1:25000、1:10000比例尺地质填图的目的,在于阐明测区地质构造和成矿地质条件,用以找矿和扩大矿床(区)远景。
测区范围一般应包括:与已知矿床有地质联系的矿(化)点;找矿标志明显地段;各种找矿手段(包括地质、物化探、重砂等)的综合异常地段。
㈣1:5000-1:1000地质填图是在矿床(区)普详查或勘探阶段进行,主要任务是:全面而详细研究矿床(区)地层、岩石、构造、矿体形态、规模、产状、矿石质量、矿石类型及其空间分布;研究矿体与围岩的关系及围岩蚀变等。
为探矿工程布置、储量计算,为矿山设计和建设提供地表地质资料。
测区范围通常局限于矿体和近矿围岩分布地段,但应包括探矿工程布置范围。
二、地质填图准备㈠资料收集:收集工作区内或大一些范围内有关前人工作成果资料。
1、测区内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方面的资料,如地层、岩石类型特征等。
如果有包括测区的小比例尺地质图(1:10万或 1:20万等)也应收集。
2、测区内发现的矿产种类、赋存层位、矿体规模、矿物成分、矿石类型、品位等。
3、测区内褶皱、断裂的分布、形态特征、规模、性质、产状以及对岩(矿)层的破坏和影响程度。
12000填图工作细则
1:2000地质填图工作细则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展,国土资源大调查向西部倾斜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为满足其要求,提高地质工作的质量,特制订本细则。
1:2000(或1:1000)地质草测的目的在于扩大矿床储量,圈定矿化带及矿体,查明岩相、构造与矿化体的关系,发现新的矿产地等问题。
一.地质剖面(一)剖面的测制1.地质剖面测量是地质填图工作的基础,因此在填图工作之前,测制1-2条完整的地质剖面,比例尺采用1:500,用以划分填图单元,研究地层及构造,为地质填图服务。
2.在注意收集以往的地质资料,并对工区进行了踏勘,了解了地层分布层序,矿体分布及矿化范围,主要岩石类型、地质构造特征等的基础上选择剖面位置。
即剖面线应垂直地层走向布置,位置应选择在地层层序较齐全,相带明显,构造简单,接触关系和标志层清楚,基岩出露较好,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
为确保剖面的实测精度,剖面上的地层、矿层界线、构造线若被浮土掩盖,应予揭露。
3.剖面总方向与地层主要走向应大致垂直,其间夹角应大于60°,长度视工作范围而定。
4.剖面用半仪器法测制,采用定地质点的方法进行。
5.剖面端点用木桩留作标记。
实地分层界线用小红旗作标记。
分层位置从皮尺上直接读取并标于剖面上和记录于记录表中。
6.在测制剖面过程中,必须按比例尺要求详细分层,分层距离用皮尺丈量,地质体出露宽度在0.5米以上者在图上应有表示,小于0.5米,具有特殊地质意义的地质体(如矿化层、标志层)应放大表示。
7.实测剖面应逐层对岩石和地质矿产特征进行细致的观察描述,系统地采集标本,按不同岩石类型分层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
8.地质记录内容应全面、准确,地质体产状及所采各种样品应按有关规范的统一格式标绘于剖面图相应位置上。
在作文字记录时,首先注明时间、地点、剖面编号、参加人员及分工,然后逐项填写表格内容:导线号、方位、导线长、坡角、产状等,逐层对岩石或地质体特征进行观察描述。
格式如下:(导线号)0-1导(方位)160°(导线长)100米(坡角)+5°(分层位置)5米(层号)②(岩性名称)砂岩(岩性描述)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份、特征、含量、矿化、蚀变特征岩层宏观特征、产状等。
1/万一1/千地质测量精度要求
5、近矿围岩蚀变带,矿化带和矿体必需有足够精度的地质点或槽探控制,其厚度在图上表示不出时,应扩大或用符号表示。
6、根据测区的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已知的地质成矿条件及矿化分布特点等布置几
1/万—1/千地质测量要求表表1—8
同左。根据矿山设计或地质勘探的需要编制各种平面图及剖面图
同左
原始资料
1、实际材料图2、地层柱状图及代表性剖面图3、自然露头及采坑素描图4、各种化验分析样品登记本
5、化验报告6、岩矿鉴定报告7、标本8、标本登记本9、观测点卡片10、各种物化探资料
同左
表1—10
个贯穿全区系统揭露的地质实测剖面,其数量、距离及比例尺可根据矿区或矿床的具体情况自行确定。但比例尺必须大于平面图比例尺的1—10倍。测制剖面时,应系统采集一套代表性的岩矿标本,作为工作中的主要参考。随着工作的进展,可作必要的补充,或换上一些代表性更好的标本。这套标本需有正规鉴定和详细描述。
同上
同上
构
造
地
质
1、查明矿区的主要构造带与控矿构造的特征;
2、查明各种性质构造带的组合、排列方式、分布规律,着重研究压性构造大的分布与变化特征,研究和划分构造型式和体系;
3、查明各结构面性质、特点、规模及产状;
4、区分不同级别,不同序次结构面空间分布规律与变化特点;
5、区分成矿前与成矿后的构造带特点与空间分布特征,不同级别构造带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1、一般性观测点用半仪器法或物化探测点确定。
2、根据地质构造特征及物化探结果等,布置2—4个控制剖面作系统揭露,并采取原生晕样品。
同1/万
同1/2千
三、资
1:10000地质填图工作细则
1:10000地质填图工作细则1:10000地质填图工作细则一、1:2000地质剖面(一)工作方法1.地质剖面测量是地质填图工作的基础,因此在填图工作之前,测制1-2条完整的地质剖面,比例尺采用1:2000,用以划分填图单元,研究地层及构造,为1:10000地质填图服务。
2.剖面线应垂直地层走向布置,位置应选择在地层层序较齐全,相带明显,构造简单,接触关系和标志层清楚,基岩出露较好,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
为确保剖面的实测精度,剖面上的地层、矿层界线、构造线若被浮土掩盖,应予揭露。
3.实测剖面应逐层对岩石和地质矿产特征进行细致的观察描述,系统地采集标本,按不同岩石类型分层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
4.地质剖面用半仪器法测制,采用定地质点的方法进行。
分层距离用皮尺丈量,地质体出露宽度在1米以上者在图上应有表示,小于1米,具有特殊地质意义的地质体应放大表示。
5.实地分层界线用小红旗作标记。
6.地质记录内容应全面、准确,地质体产状及所采各种样品应按分队的统一格式标绘于剖面图相应位置上,并做文字记录。
7.根据实测地质剖面和其它地质工作所取得的各项地质资料建立较合理的地层层序,查明岩层厚度,岩性、岩石组合特征,物质成份,岩相组合等。
研究地层、岩石的含矿性,尽可能确定其时代,选定标志层,划分填图单元。
8.地质剖面图的内容和布局参照附图1。
要加强导线平面图的绘制,绘制方法采用展开法,表示内容:导线、导线点、产状(可选择表示)、地质界线、地层代号、含矿层、断层、主要地物等。
9.进行地层厚度计算工作。
用统一表格,采用下述公式计算。
D=L(sin α·cosβ·sinγ±cosα·sinβ)式中:D-岩层真厚度;L-斜坡距α-岩层真倾角β-地层坡度角γ-剖面线与地层走向线的夹角。
地形坡向与岩层倾角相反时用“+”,相同时用“-”。
10.随着剖面测制工作的进展,应加强室内整理工作,特别是当日整理、文字记录补正、图件绘制及着墨。
1万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注记参数及相关
1:10000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注记参数及相关说明详细名称注记字体计算机字大(mm)243 图斑编号黑体 2.0/6.0大型江河名称宋体左倾15°6.6一般河流名称宋体左倾15°4.4一般河流名称宋体左倾15°3.3/8.5干渠名称宋体左倾15°3.8支渠名称宋体左倾15°2.8一般水库名称宋体左倾15°3.3陕西省省级政府驻地名称黑体加粗7.2西安市地(市)级政府驻地名称黑体加粗6.3黄陵县县(市)级政府驻地名称黑体加粗5.5阿党镇乡(镇)级政府驻地名称黑体加粗4.4/12.5阿党村村、权属单位名称加粗 3.3/8.5 阿党村散列式村委会名称仿宋 3.3阿党村飞地、自然村、村民小组名称仿宋 3.0/8.0 店头林场农、林场方正中等线简体 3.0铁路名称注记方正中等线简体(扁体)2.8×3.6铁路名称注记方正中等线简体(长体)3.2×2.8道路名称注记方正中等线简体(扁体)2.8×3.6道路名称注记方正中等线简体(长体)3.2×2.86.1 道路宽度注记黑体 2.0/6.0 2.1 河流宽度注记黑体 2.0/6.0 Z033 撂荒地等注记“Z+地类编黑体 1.8说明:1、铁路、公路依比例表示的,填充面色,其附属设施不需填充面色;2、县界、地区界、省界的线宽分别增加至0.4mm、0.5mm、0.6mm;3、线状农村道路、县乡(含)以上公路、国道的线宽分别增加至0.3mm、0.4mm、0.6mm、0.8mm;4、图外整饰注记参数一律按《陕西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细则》执行;5、线划比例尺的形状、大小一律按《陕西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细则》执行;6、右下角说明文字统一为:2008年7月外业调查2009年11月更新调查1980西安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图式国家林业局西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遥感计算中心制图7、图例框:长×高=17×8.5(mm)8、副图名位于接图表的正中位置9、图例框之间的距离:。
1:2000地质填图工作细则
1:2000地质填图工作细则1:2000地质填图工作细则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展,国土资源大调查向西部倾斜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为满足其要求,提高地质工作的质量,特制订本细则。
1:2000(或1:1000)地质草测的目的在于扩大矿床储量,圈定矿化带及矿体,查明岩相、构造与矿化体的关系,发现新的矿产地等问题。
一.地质剖面(一)剖面的测制1.地质剖面测量是地质填图工作的基础,因此在填图工作之前,测制1-2条完整的地质剖面,比例尺采用1:500,用以划分填图单元,研究地层及构造,为地质填图服务。
2.在注意收集以往的地质资料,并对工区进行了踏勘,了解了地层分布层序,矿体分布及矿化范围,主要岩石类型、地质构造特征等的基础上选择剖面位置。
即剖面线应垂直地层走向布置,位置应选择在地层层序较齐全,相带明显,构造简单,接触关系和标志层清楚,基岩出露较好,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
为确保剖面的实测精度,剖面上的地层、矿层界线、构造线若被浮土掩盖,应予揭露。
3.剖面总方向与地层主要走向应大致垂直,其间夹角应大于60°,长度视工作范围而定。
4.剖面用半仪器法测制,采用定地质点的方法进行。
5.剖面端点用木桩留作标记。
实地分层界线用小红旗作标记。
分层位置从皮尺上直接读取并标于剖面上和记录于记录表中。
6.在测制剖面过程中,必须按比例尺要求详细分层,分层距离用皮尺丈量,地质体出露宽度在0.5米以上者在图上应有表示,小于0.5米,具有特殊地质意义的地质体(如矿化层、标志层)应放大表示。
7.实测剖面应逐层对岩石和地质矿产特征进行细致的观察描述,系统地采集标本,按不同岩石类型分层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
8.地质记录内容应全面、准确,地质体产状及所采各种样品应按有关规范的统一格式标绘于剖面图相应位置上。
在作文字记录时,首先注明时间、地点、剖面编号、参加人员及分工,然后逐项填写表格内容:导线号、方位、导线长、坡角、产状等,逐层对岩石或地质体特征进行观察描述。
矿区1∶1万地质填图工作细则
矿区1∶1万地质填图工作细则(总6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矿区1∶1万地质填图工作细则一、目的任务矿区地质测量的任务,就是将地质体和地质现象按一定的比例如实反映在地图上,编制矿区地形地质图。
它必须详细反映矿区内地层层序、岩性、岩相、产状及按触关系;构造类型、特征及与矿化的关系;火成岩的岩性、期次、相带、蚀变作用及火山机制;矿床特征。
矿区地形地质图是各勘查阶段最基本的图件,是编制各种综合图件和进行储量计算的基础。
同时又是确定勘探方法和合理使用各种勘查的手段依据,也是未来矿床开采设计的重要依据。
因此,矿区地质测量在矿区勘查工作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地质勘查工作的质量。
填图比例尺的选择必须符合有关勘探规范的要求,根据不同矿种和矿床类型及规模大小而定,一般在1∶500~1∶10000之间。
二、填图准备工作1、熟悉资料,充分收集和认真分析研究已有的地质、物化探资料,初步掌握矿区地层、构造、火成岩及矿床特征,了解矿区地质调查史和矿床开发史,前人工作成果及结论、建议等。
2、研究以往地质工作果,编制必要的综合图件,提出重点解决的地质问题。
3、野外踏勘,了解矿区范围及基岩出露情况;了解地层分布和层序、矿体(层)分布及矿化范围、主要岩石类型、地质构造特征、掩盖程度、施工条件等情况,选定实测地质剖面的位置。
4、编写设计。
三、实测地质剖面1、总体要求地质地层剖面测量是地质填图的基础工作,一般矿区至少要有1~2条完整的地质地层剖面,地质构造复杂或面积较大的矿区要实测2~3条地质地层剖面。
若为区域性地质矿产普查,则应根据地层分布情况和构造复杂程度适当增加实测剖面数。
根据实测地质地层剖面和探矿工程所取得的各项地质资料建立正确的地层层序,查明其接触触关系、地层厚度、岩性、岩石组合征、结构构造、物质成分、岩相建造、沉积特点等,确定侵入岩的相带划分原则和火山机制及变质相带。
研究地层、岩石的含矿性并确定其时代,确定标志层和填图单位。
1﹕10000比例尺地形要素图库一体化数据层表、属性项定义表、属性表结构、有向点符号要求
附录A(规范性附录)数据层表A.1 表 A.1 给出了 1﹕10 000 比例尺地形要素图库一体化数据层表。
表 A.1 制图数据层表层号要素类别数据内容要素分层几何特征1图廓整饰图廓整饰注记LANNO注记2图廓整饰点LPOINT点3图廓整饰线LLINE线4图廓整饰面LAREA面5注记名称注记ANNO注记6说明注记ANNO1注记7定位基础测量控制点CPTP点8数学基础CPTL线9水系水系要素HYDA面10HYDL线11HYDP点12水系附属设施HFCA面13HFCL线14HFCP点15居民地及设施居民地RESA面16RESL线17RESP点18居民地范围LJKA面19居民地附属设施RFCA面20RFCL线21RFCP点22交通铁路LRRA面23LRRL线24公路LDRL线25LRDA面26交通附属设施LRDL线27LFCA面28LFCL线29LFCP点30管线管线与设施PIPL线31PIPP点32境界与政区行政界线BOUA面10表 A.1 (续)层号要素类别数据内容要素分层几何特征33BOUL线34BOUP点35区域界线BRGA面36BRGL线37BRGP点38地貌等高线、高程点TERL线39TERP点40其他地貌要素TFCA面41TFCL线42植被与土质植被与土质要素VEGA面43VEGL线44VEGP点45地名居民地地名AGNP点46自然地名AANP点47制图辅助层制图辅助点FZ_P点48制图辅助线FZ_L线50制图辅助面FZ_A面51掩膜层掩膜面MASK_****a面52临时层临时数据TMP_ANNO注记53TMP_P点54TMP_L线55TMP_A面a ****应替换成掩膜的目标数据层名称。
11附录B(规范性附录)属性项定义表B.1 表 B.1 给出了 1﹕10 000 比例尺地形要素图库一体化数据的属性项定义表。
表 B.1 属性项定义表属性项名称属性项中文简称字段类型是否允许为空长度ANGLE角度值浮点型是——BNO界碑号字符型是40 BRGLEV桥梁层数整型是——CLASS地名分类码字符型否3 CNO测量控制点号字符型是20 DATE现势性字符型否8 ELEV高程值双精度是——FEAID数据库标识长整型是——FEATUREGB相关要素国标码长整型否——FEATUREOID关联要素唯一标识码长整型是——FORM几何形态字符型是10 GB要素分类码长整型否——GNID地名编码字符型是12 HEIGHT相对高度浮点型是——HGB水系实体GB码长整型是——HYDC水系名称代码字符型是8 INTERVAL等高距浮点型是——KM公里数整型是——KV电压值字符型是20 LANE车道数整型是——LANNOTYPE图廓整饰注记类型字符型是60 LAYERNAME相关图层名称字符型是20 LCODE a制图编码长整型否——MATRL铺设材料字符型是10 NAME名称字符型是60 OVERRIDE制图覆盖二进制是——PAC政区代码长整型否——PASS通行性质字符型是10 PERIOD时令月份、通行月份、驻扎月份字符型是10 PINYIN汉语拼音字符型是255 RN道路编号、车站编号字符型是30 RTEG公路技术等级字符型是8 12表 B.1 (续)属性项名称属性项中文简称字段类型是否允许为空长度RULEID制图索引号长整型是——SDTF单/双行线字符型是2 STACOD更新状态标识字符型是2 TEGR测量控制点等级字符型是4 TYPE类型、混杂种类字符型是20 VERS版本标识字符型是4 VOL库容量整型是——WEIGHT载重、通航吨数整型是——WIDTH宽度浮点型是——WQL水质字符型是4a 编码原则宜参照 GB/T 13923 中的规定,本标准不另作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0000地质填图工作细则
1:10000地质填图工作细则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展,国土资源大调查向西部倾斜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为满足其要求,提高地质工作的质量,特制订本细则。
一、1:1000地质剖面
(一)工作方法
1.地质剖面测量是地质填图工作的基础,因此在填图工作之前,测制1-2条完整的地质剖面,比例尺采用1:1000,用以划分填图单元,研究地层及构造,为1:10000地质填图服务。
2.剖面线应垂直地层走向布置,位置应选择在地层层序较齐全,相带明显,构造简单,接触关系和标志层清楚,基岩出露较好,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
为确保剖面的实测精度,剖面上的地层、矿层界线、构造线若被浮土掩盖,应予揭露。
3.实测剖面应逐层对岩石和地质矿产特征进行细致的观察描述,系统地采集标本,按不同岩石类型分层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
4.地质剖面用半仪器法测制,采用定地质点的方法进行。
分层距离用皮尺丈量,地质体出露宽度在1米以上者在图上应有表示,小于1米,具有特殊地质意义的地质体应放大表示。
5.实地分层界线用小红旗作标记。
6.地质记录内容应全面、准确,地质体产状及所采各种样品应按分队的统一格式标绘于剖面图相应位置上,并做文字记录。
7.根据实测地质剖面和其它地质工作所取得的各项地质资料建立较合理的地层层序,查明岩层厚度,岩性、岩石组合特征,物质成份,岩相组合等。
研究地层、岩石的含矿性,尽可能确定其时代,选定标志层,划分填图单元。
8.地质剖面图的内容和布局参照附图1。
要加强导线平面图的绘制,绘制方法采用展开法,表示内容:导线、导线点、产状(可选择表示)、地质界线、地层代号、含矿层、断层、主要地物等。
9.进行地层厚度计算工作。
用统一表格,采用下述公式计算。
D=L(sin α·cosβ·sinγ±cosα·sinβ)
式中:D-岩层真厚度;
L-斜坡距
α-岩层真倾角
β-地层坡度角
γ-剖面线与地层走向线的夹角。
地形坡向与岩层倾角相反时用“+”,相同时用“-”。
10.随着剖面测制工作的进展,应加强室内整理工作,特别是当日整理、
文字记录补正、图件绘制及着墨。
11.编写剖面地质小结。
内容为:
(1)前言
a.剖面测制的目的;
b.剖面线位置、方向、座标、长度、测制方法;
c.工作起始、完成日期、工作单位及主要工作人员;
d.完成主要工作量:剖面长度、标本、样品件数。
(2)地质成果
a.简述剖面测制区的区域构造部位及地层、构造特征;
b.地层描述;
c.岩浆岩及脉岩描述;
d.构造;
e.矿产(应详述);
f.新进展、新发现和新见解。
(3)存在问题。
(二)质量要求
1.文字记录质量
(1)记录格式、描写内容和顺序、记量单位等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
(2)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语言精炼、概念清楚、字迹清楚。
(3)分层合理,各层之间接触关系叙述清楚。
(4)岩石定名基本准确,岩性描述详细且与定名相符。
(5)蚀变与矿化、岩(矿)脉、构造和化石等特征描述详尽。
(6)各种产状数据齐全、准确、有代表性。
2.剖面图质量
(1)比例尺和图式、图例等符合有关标准要求,内容齐全、图面整洁、字迹清晰、花纹美观。
(2)剖面起点、终点和工程位置、地质界线及各种数据准确,按比例尺要求地质体和重要地质现象无遗漏,各种构造要素表示合理。
剖面图与平面图吻合,与文字记录相符。
(3)柱状图内容齐全,层序合理,厚度准确,文字综述合理简练,化石书写正确。
3.控制程度
露头(天然和人工)点密度符合有关标准(相应比例尺)的要求。
4.采样质量
(1)岩、矿石和化石标本及其鉴定样品采集系统有代表性,专门样品采取的种类、数量符合设计要求。
(2)采样方法和样品重量、标本规格符合有关标准要求。
(3)按有关标准要求完成采样编录,标本样品位置和编号在文字记录和有关图、表中注记清晰,无误无漏。
5.室内整理
(1)逐日整理野外现场编录资料(含标本和样品)。
(2)收到各类实验结果后,及时完成样品登记,并注记、补正文字记录。
(3)文、图按有关规定要求及时整饰着墨,每一剖面野外工作结束后及时提交有关原始资料。
二、1:10000地质填图
(一)工作方法
1.1:10000地质草测采用追索法为主,结合穿越法进行。
观测点插统一编号的小红旗作标记,点线密度不作具体要求,地质点密度为18-20个/km2,以能合理控制主要地质体为目的。
对矿化、构造蚀变带等重要地段视具体情况适当加密,以准确反映其特征。
2.观测点用半仪器法(结合GPS)交汇于手图上,并按观测点的地质意义实地勾绘成图,在地质、构造线转弯处要定点控制。
3.填图中,对较难辩认的岩石、矿石及其它构造现象须及时采集标本进行鉴定或研究,对具有重要意义的地质现象应做素描或照相。
4.对重要的地质体、构造、接触带、含矿层、矿化蚀变带等须沿走向追索,必要时采用槽探工程予以揭露。
5.填图时,对大于10米的地质体应标绘于图上,对小于10米具有意义的地质体应放大表示。
6.地质观察点的记录内容及格式:
观察记录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因此,应根据各点的具体情况详尽描述、重点突出,充分收集第一性资料。
其内容及格式如下:
(1).点号:DXXX
(2).点位:利用测量控制点后方交绘。
(3).点义:如岩性控制点、岩性分界点、矿化点、构造控制点等,视具体情况而定。
(4).岩性描述:岩石名称、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份、颗粒大小、形状、含量。
地质构造、矿化、蚀变、地貌特征等。
(5).标本及样品编号。
(6).路线地质:各地质点间的路线地质均应认真细致观察,做好路线地质记录,对一些小的地质体及矿化、蚀变现象均应有所反映。
7.地质点的分布应均匀地布设,但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野外记录要求单点描述,不得合并。
8.每天外业工作结束后,须及时校对记录和手图,对采取的各种样品及时核对、登记外送,完成手图着墨、转点以及野外记录本中所有数据的着墨工作。
9.要加强野外手图、实际材料图和地质清图的日常整理,及时着墨。
同时,要在地质图上编绘主要地质剖面图。
10.要加强地质填图的室内整理工做,特别是文字记录补正、图件整饰着墨等。
11.编写地质填图总结。
其内容如下:
(1).概况
a.目的任务
b.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
c.以往地质工作评述
d.完成实物工作量
(2).工作方法及质量评述
(3).测区地质
a.地质
b.构造
c.岩浆岩
d.变质岩
e.围岩蚀变
f.矿床
(4).结语
a.主要成果
b.存在问题
c.进一步工作建议
(二)地质填图质量
1.野外地质记录质量
(1).记录格式、描写内容和顺序、记量单位等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
(2).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语言精炼、概念清楚、字迹清晰。
(3).岩石定名基本准确,岩性描述详细且与定名相符。
(4).蚀变与矿化、岩(矿)脉、构造和化石等特征描述详尽。
(5).各种产状数据齐全、准确,有代表性。
(6).接触关系等重要地质现象绘制必要的素描图,并作详细记录。
有50%以上露头点的路线应作信手剖面。
文图相符,图式、图例等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
(7).路线地质记录连续,界线点控制准确,重要地质现象有详细记录。
2.野外手图质量
(1).内容齐全、准确,并与文字记录相符。
(2).图面整洁、字迹清楚。
3.采样质量
(1).岩、矿石和化石标本及其鉴定样品齐全,专门样品采取的种类、数量符合设计要求。
(2)采样方法和样品重量、标本规格符合有关标准要求。
(3)按有关标准要求完成采样编录,标本、样品位置和编号在文字记录和有关图、表中注记清晰,无误无漏。
4.实际材料图质量
(1)比例尺和图式、图例等符合有关标准要求,图面整洁,字迹清晰。
(2)图面表示内容齐全,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
实际材料图与手图相符,与文字记录一致。
(3)图面地质体间结构合理,代号齐全正确,地质体和地质界线控制程度达到有关标准或设计的要求。
5.室内整理情况
(1)逐日整理野外现场编录资料(含标本和样品),及时编写路线地质小结和转绘实际材料图。
(2)收到各类实验结果后,及时完成样品登记,并注记、补正文字记录。
(3)文、图按有关规定要求整饰着墨,野外工作结束后及时提交有关原始资料。
三、应提交的地质资料
1:10000地质填图工作总结
地质剖面记录本
实测地质剖面图
地质填图记录薄
1:10000地质图(手图、清图)及实际材料图
岩矿样登记薄、送样单、鉴定成果
基岩光谱样登记薄、送样单、成果表。